新发展理念范文

时间:2023-09-25 10:45:24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篇1

关键词:会计创新 会计协调 生态环境会计 会计引进 国际会计体系 互联网+会计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五大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势必将对会计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会计界的同仁应该树立发展新观念,迎头赶上发展的大好时机,大力推进会计新发展。

一、会计创新发展:会计全面创新

树立创新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推动会计的全面发展。会计的创新发展需要把握“十三五”规划期间的大好时机,提高创新水平,促进会计发展。

(一)树立创新理念

在新的条件下,提高创新水平,还需要解放思想、树立新理念。解放思想就是要从在会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阻碍会计发展的一些思想中解放出来。这些思想障碍,例如:“满足现状”的思想,“以洋为尊”的思想,“创新太难”的思想,“无能为力”的思想,“与己无关”的思想等。可见,解放思想就是要从不切实际的条条框框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采用唯物辩证法,一切从实 际出发,树立新理念,提高创新水平,推动会计创新。

在解放思想的同时,适应提高创新水平的要求,需要树立新观念。新观念主要有:(1)大国观念。它要求对我们的国家有正确的认识,我国是一个领土广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大国。创新、办事、想问题,要有雄心壮志,要从国家系统的整体出发,认识大国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敢于担当国家和国际的创新责任。(2)系统观念。它要求把创新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是各种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3)自主观念。它要求创新主体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受他人干扰,独立、自我负责地而进行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性活动。(4)自信观念。它要求依据自己对信仰和信念正确的认识和实践,对创新的目标,坚信不移,不会受歪理邪说所影响,明辨是非,勇于实践,克服困难,坚持创新成功。

(二)提倡各种模式的创新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按模式的不同,主要有:(1)原始创新,是创新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最早(首先)开发出具有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原始创新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首创性、导引性、震撼性和实践性。针对会计原始创新笔者撰写了《论会计两大部类》一文。(2)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利用现代技术对各种创新要素进行选择、整合和优化,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以提高有效性或经济效益创新的过程。其特征一般是目标性、稳定性、适应性和相对性等。针对会计集成创新笔者编著了《广义会计学――基于大会计总体结构的研究》。(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会计引进主体,为实现创新目标,在会计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创新的过程。其特征一般是前提性、基础性和再创性等,会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4)协同创新,是多主体为了共同的创新目标,构建资源平台,共同协作,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发挥各自优势,协调一致的创新的过程。其特征一般是群体性、一致性和协调性等。(5)交叉创新,是会计学科与两个或多个学科在某点或某方面、某种性质上的相互融合的创新的过程。其特征一般是交叉性和融合性。(6)传承创新,是在继承优秀会计传统的基础上,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创新的过程。其特征一般是历史性、继承性和时代性。

(三)全面创新

会计全面创新可从两个方面展开:

1.从会计范围视角,会计全面创新包括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会计思想、会计教育等。(1)会计工作创新,按照工作单位的性质不同,包括企业会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和其他单位会计工作的创新;会计工作创新按其内容性质,包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2)会计市场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审计和咨询、服务体系,其创新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公司、会计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和人才招聘等的创新。(3)会计研究创新,是三大实践(生产实践、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中科学实验创新的内容,其创新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方法研究的创新,或会计核算研究和会计管理研究的创新,会计学术研究和会计实务研究的创新,会计基础研究、会计应用研究和会计开发研究的创新。(4)会计思想创新,会计思想(观念)是会计人员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其创新包括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专业思想和规范思想等的创新。(5)会计教育创新,会计教育是一个体系,其创新包括高等会计教育(本科会计教育、专科或高职会计教育、会计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会计教育和成人高等会计教育)、中等会计教育(如中专会计教育、职业高中会计教育)和其他会计教育(如各种短期会计培训班)的创新。

2.从会计内容性质视角,会计全面创新,包括会计战略(会计发展战略、会计改革战略、会计创新战略、会计信息化战略、会计理论战略、会计模式战略、行业会计战略、地区会计战略、网络会计战略、会计法制战略、会计人才战略、会计管理战略、会计教育战略、会计国际化战略等)创新、会计理论创新、会计方法创新、会计制度(会计法律、会计法规、会计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企业会计制度)创新和会计实务创新。

二、会计协调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步发展

树立协调理念,协调是各方配合得当,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家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由各种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为使国家建设系统正常运转,需要正确处理系统内各种建设的相互协调关系,正确处理系统与外部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以便促进国家建设任务的完成。会计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工作,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会计与其相应同步发展。会计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包括会计与外部(国家建设)和内部两方面的协调发展。

(一)会计与外部(国家建设)的协调发展

会计与外部(国家建设)协调发展是多方面的,例如:会计与国家发展规划协调发展,一定时期国家需要制定发展规划,指导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例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内容包括各个方面。会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可以建立相应的会计与之协调发展,例如:会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可以建立宏观战略会计。会计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可以建立宏观会计、中观会计与微观会计(企业会计)、会计经济学等。会计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建立健全和提升农业会计或生物资产会计。会计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协调,可以建立部门会计。会计与区域发展相协调,可以建立地区会计。会计与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可以建立大陆和港台比较会计。会计与文化建设相协调,需要大力发展会计教育事业,可以建立会计教育学。会计与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和加强创新社会治理,可以建立社会会计和社会保障会计等。会计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相协调,建立健全和提升会计法学。会计与信息化相协调,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学和建立会计信息资源学。

(二)会计内部的协调发展

会计是一个系统,由各种会计学科或各种会计事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为使会计系统正常运转,需要正确处理系统内各种会计学科或各个部分、各种会计事业的相互协调关系,以便促进会计学科或各个部分、会计事业的正常发展。会计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主要有:

1.会计两大部类协调发展。会计系统按计量性分类,分为计量会计部类和定性会计部类。(1)计量会计部类,是各种需要计量会计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计量会计部类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它具体表现为由会计部门处理的会计事项。计量会计部类各种需要会计计量的会计事项,包括企业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个体经济会计所包括的各种会计事项即各种经济业务。(2)定性会计部类,即非计量会计部类,是其会计内容采用定性描述而不需要进行会计计量的各种会计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非计量会计部类研究对象是资金运动的相关质的方面。非计量会计部类的内容表现在所属类学科之中,如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心理学、会计文化学、会计人才学、会计法学等。一般来说,重视计量会计部类的各种计量学科,与此相协调,也需要关注非计量会计部类学科的发展。

2.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的协调发展。会计理论是会计主体在会计实践活动中,借助一系列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和结构,对会计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而全面的并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的知识体系。会计理论的发展需要以会计方法(会计研究方法)为手段,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取得新的成果,使会计理论得到不断发展;会计研究方法又需要以会计理论为基础和支撑,适应会计理论发展的需要而协调发展。

3.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应用理论协调发展。会计基础理论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领域会计运行规律,指导会计实践发展的理论;相应地,以会计基础理论为依据,在会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研究与升华,协调发展出会计应用理论。

4.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协调发展。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完整、真实的会计核算信息为会计管理(财务管理)提供管理的依据,促进会计管理的协调发展;开展知识管理和精细管理,促使会计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核算信息。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企业建立健全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是包括经过整合或重组后的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为一体的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财务管理)系统,使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得到相协调的高度融合的发展。

三、绿色会计发展:生态环境会计

树立绿色理念,“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是指依据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建立可持续、和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取得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建设的主线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的目标是高效率、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健康持续,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对会计发展而言,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在客观上可以在原有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碳会计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生态环境会计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概论;第二章生态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第三章生态环境治理的规划与预算;第四章环保与循环发展;第五章污染与减排核算;第六章高消耗与节能核算;第七章环境灾害核算;第八章环保设施项目(工程)核算;第九章环保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第十章生态环境的费用与成本;第十一章生态环境的收入与效益;第十二章生态产权(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第十三章环保社会责任与环保会计信息披露(生态环境社会责任报告);第十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第十五章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与会计制度等。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同时,还可以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反映实施“资源-产品-污染排放”传统生产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形成企业内资源循环,或企业与企业间资源循环生产,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会计开放发展:会计引进与会计国际化

树立开放理念,“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使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相适应,在发展中国特色会计的同时,还需要从引进跟进为主转向跟进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形成在国际上承担国际责任,具有先进水平的拥有话语权的中国会计。

(一)坚持会计引进及其再创新

会计引进是会计事业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加速会计发展和提高会计发展质量。我国有关部门在引进的推动下,采用多种形式先后从国外引进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制度、会计教材、会计教学等内容。从国外引入当前处于先进水平的会计内容,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消化吸收也能促使我国会计在引进的方面达到先进的水平。这种会计引进的性质是一种向国外引进内容的跟进,会计跟进是会计在原有基础上,沿着引进的事物跟踪前进,如同“亦步亦趋”,模仿与追随引入的会计内容,经转化能达到先进水平。同时,为扩大会计引进的成效,发挥相同效应的作用,有组织地将从一个单位引进的会计内容,逐层向下推行或向上推行实施,这是一种向国内引进内容的跟进。

会计引进的各种内容经过会计实践检验,有的不再适用而被淘汰,有的经改进完善后可以继续使用,有的由于以引进的内容为基础或以其为参考再创新以便更好地使用。会计引进再创新在解放思想的同时需要树立新观念――大国观念、自主观念、系统观念、信息化观念和自信观念,引导会计事业按照走向全国和国际领先水平的目标,制定和实施会计战略,推进各项会计事业的发展和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二)会计国际化需要建立国际会计体系

会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会计对外开放还需要继续引进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为会计国际化创造条件。201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是大国地位的基础,也有利于加强对外开放和国际间的联系。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国承担国际责任,为推进会计国际化需要建立国际会计体系。国际会计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学科:

1.国际化战略会计。内容包括: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战略的历史演变,会计国际化战略的原则、内容和途径,会计国际化战略的主体,企业会计国际化战略,跨国公司会计国际化战略,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战略,会计准则国际化战略,会计国际化战略管理,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等。

2.国际比较会计。内容包括:导论,美国会计,英国会计,德国会计,法国会计,日本会计,国际差异及其原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施与协调,国际会计发展的趋势与规律等。

3.国际会计。内容包括:导论,国际会计环境,国际会计的历史发展,国际会计观,国际会计的概念,国际会计职能,主要国家会计模式,国际财务会计,外币交易,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合并财务报表与国际财务报告的编制,物价变动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国际化,国际会计协调,国际管理会计,国际企业的价值管理,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税收,会计职业界的国际化,国际会计组织等。

4.国际贸易会计。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理论,对外贸易政策),外贸会计基础知识,出口商品采购的核算,出口商品销售的核算,出口商品结汇的核算,出口商品转内销的核算,出口商品退(免)税的核算, 出口商品征收增值税的核算,进口商品结汇的核算,外币费用的核算(运费,保险费,佣金),进料加工业务的核算,加工补偿出口销售的核算,财务会计报表等。

5.国际物流会计。内容包括:会计系统,物流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物流会计科目与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物流过程要素――运输(收货、装卸、搬运)、储存(入库保管)、出口分拣(流通加工、包装、组配)、配送(装车发运)的会计核算,物流收入成本与利润,物流财务会计报表,会计数据处理系统,物流会计管理系统,财务会计报表分析,会计组织与会计人员,物流会计规范等。

6.国际财务管理。内容包括:总论,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外汇期货与外汇期权,经济风险管理,交易风险管理,换算风险管理,政治风险管理,国际贷款融资,国际债券融资,国际股票融资,国际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国际资本预算,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营运资本管理,跨国公司内部资金管理,国际税收,跨国公司经营的预算和评估,国际财务治理等。

7.国际会计规范。内容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审计准则,ISO 14051物流成本会计国际标准,国际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国际会计惯例,其他国际规则中与国际会计相关的规则等。

五、会计共享发展:互联网+会计

树立共享理念,“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相应的,会计的发展要适应和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一)会计共享发展

会计事业的共享发展,主要是会计资源的共享发展。会计资源集中体现为各类学校的会计教育资源,以及社会上的会计出版物资源。

学校的会计教育资源,为国家培养会计人才提供了优良的园地。财经类大学的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数量,一般都是名列前几位,一般都有会计本科生,有的还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我国在校学生规模是庞大的,教育资源已为国民所共享,如教育部2016年4月7日,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其中提到:“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 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 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可想而知,在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数量也是可观的。

社会上的会计资源,主要是各种出版物,随着经济社会和会计事业的发展,出版了各种会计书籍,如会计教材、会计工具书、会计参考书、会计专著、会计法规等,以及会计杂志和会计报纸。社会会计资源的应用适应并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需要为人民开拓共享会计资源的路径,在传统会计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互联网上会计,即“互联网+会计”模式,扩大在网上学习会计的内容,提高学习内容的质量。互联网教育,已有政府主导的电视大学、高校主导的网络学院、教育部开发的高校“精品课程”等。在线教育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开始。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的。1979年2月6日,中央电大与全国28所省级电大同时开学。2003年4月8日,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中国大多数高校的视频公开课仍然沿袭2003年起启动的“精品课程”模式,通过网络课程,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实施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网络教育中会计网络教育也是重要内容。

(二)“互联网+会计”驱动会计共享发展

“互联网+会计”模式,实际上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慕课形式。慕课的发展源于教育的开放理念,开放理念强调主体开放、思想开放、课程开放、方法开放、空间开放、时间开放、环境开放和资源开放等。20世纪90年代在线教育已在美国起步。2013年我国开始推行慕课,迄今一些大学已在网上开设多种慕课。在网上开设会计慕课,建立会计慕课平台,即推行“互联网+会计”模式,进一步促进会计共享发展。

“互联网+会计”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是驱动会计共享发展的加速器,其重要作用是:(1)推动会计教育全面改革,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面向社会的需要和学习人员的自主学习,课程的内容、设置和选择,开放的慕课、翻转课堂在线教学模式,是会计教育改革和实施会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2)树立教学新观念,如共享教育观念、开放教育观念、自主学习观念、连接就是学习观念和人机协同认知观念等。(3)专业教育深化,开展课程问题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上网查资料,深入学习与研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使专业学习更深、更透。(4)通识教育宽广,通过开放课堂和网络大容量信息和海量知识的学习,使通识教育学习的内容无限广泛。(5)基本能力加强,学习者自主学习、研究、操作,双向交流,广泛沟通、讨论,能力为重,培养学习者增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促进会计学科建设,在“互联网+会计”的教学过程中,丰富、提升与创新会计理论与方法,建立学科新体系,发展会计新学科。(7)培养综合性的会计人才,在开放式教学中,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人民报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合格的综合性的创新型人才。(8)扩大会计共享空间,以学校为基础,面向社会开门办学,实施教学信息化,扩大会计教育共享空间。

(三)提高会计教育资源质量

适应会计共享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推行“互联网+会计”模式,需要提高会计教育资源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提高会计教育资源质量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对教师要高标准严要求,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同样适用于对教师的要求,要全面提高德智体美素质,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也应该做到。(2)更新教学内容,用会计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会计教学内容。(3)完善教学形式,教室课堂教学与互联网+会计教学相结合。(4)改进教学方法,转变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内容、课堂为中心、灌输为手段、学生接受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实行教师为指导、教材与社会实践知识为内容、学校课堂与互联网为教室、启发讨论创新为手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5)创造学习条件,在网上建立会计学科信息库,在信息库中有我国主要财经大学的会计教学计划,会计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教材和索引,会计与相关内容的参考资料和索引,会计与相关法规的资料和索引,会计和相关内容的论文和索引,会计和基本的工具书索引,国内外会计杂志索引,国内外重大事项索引等,为学习者创造较好的学习条件。

提高会计教育资源质量需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改革与创新不断地提高会计教育资源的质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共享会计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Z

参考文献:

[1]于玉林.会计创新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2]于玉林.论会计学两大部类[J].财会通讯,2006,(7).

[3]于玉林.会计系统研究方法[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

[4]杨持.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6]殷勤凡.循环经济会计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7]王漾.试论生态会计的必要性[J].新课程(教师),2010,(4).

[8]赵艳国.互联网+带来教学方式变革[N].现代教育报,2015-11-04.

[9]谢力雄.“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教学改革[J].新课程・下旬,2015,(10).

[10]付华,肖丹凤.“互联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2015,(12).

封面人物:

新发展理念篇2

历经30年的发展,90年代西方的绿色环境运动在内容上和理念上都发生了不少新变化,产生出一些新趋势,也引伸出一些新问题。

一、90年代西方环境运动的新趋势

与70、80年代相比,西方环境运动在90年代产生了四大发展趋势:实践层面,从以群众运动为主体发展到以政党政治为主体;政治层面,从“红-绿结合”发展到泛绿;思想上,从深绿发展到浅绿;文化价值上,出现了后物质主义,一种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

第一,在实践上,从绿色运动的层面进入以绿色政党活动为主的层面

为了认识90年代绿色环境运动的这一特点,可以简单地回顾绿色运动的前史。

60年代是绿色意识的精英启蒙阶段,主要事件是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森发表了她的名著《寂静的春天》。她以大量的事实论证了工业污染对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包括人类自身的损害,陈述了工业技术革命的生态破坏后果,第一次就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肯尼迪读后倡议次年为联合国自然保护年。卡森的这部书拉开了“生态学时代”的序幕。

70年代是公众绿色意识的动员和形成阶段,主要事件是罗马俱乐部的活动和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的回应。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交了它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正处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的西方世界发出了关于“人类困境”的天才预言。罗马俱乐部关于“只有一个地球”口号成为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重要背景材料,后成为人类共识。在70年代初,发达工业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建立环境管理机构。

80年代是群众性广泛的绿色抗议运动阶段,主要事件是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工业污染事件引发的环境抗议运动和矛头指向冷战双方的、与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相结合的大规模群众性绿色抗议运动。80年代也是发达国家绿党活动最活跃的阶段;80年代还是全球绿色意识形态的群众性普及阶段。学界、媒体全面介入绿色话题,绿色生态环境问题从60、70年代鲜为人知到80年代成为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常识,绿色意识形态也成为当代意识形态的绿色一翼。

90年代以后,绿色环境事业走向全面政治化阶段。与前20多年相比,90年代的绿色运动呈现两大特点:国际政治行为,政党政治。1992年全球环境峰会――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类已进入维护共同家园的全球时代。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特别重要的是,90年代中期欧洲中左政府执政出现的“红-绿联盟”政治现象,即社会人与绿党共同组阁现象,使绿色运动的主题转向了以往绿色运动最为拒绝的政党政治。

绿色运动向绿色政治的转向,形成了90年代环境运动总特点,即从以群众运动为主体发展到以政党政治为主体。在欧洲各国绿党通过与社会人的联合执政成为体制内的执政党之后,绿色运动表现为普及性、组织性上升,民间性、社会性降低。近年来,尽管媒体时有关于“绿色和平组织”在海上拦截日本捕鲸船、多瑙河全程污染、生态死亡等抗议活动的报道,但是90年代鲜有70、80年代那样的大规模群众抗议运动。即使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美军和北约使用贫铀炸弹的情况下,整个西方也没有出现群众性的环境抗议运动。

第二,在政治上,从“红-绿结合”到泛绿化

整个80年代乃至90年代中期之前,绿色环境运动的“红-绿”结合倾向一直居主流地位。尽管主流绿党主观上强调自身的中性色彩,但是,作为一种本质上反体制、反主流的社会运动,其矛头主要对准工业社会的既成秩序、反对资本主义官僚体制。因此,绿色环境运动天然具有社会主义倾向。在这个意义上,“从红到绿”、“红绿交融”的生态社会主义的兴起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而90年代中期红绿联盟执政的实现,是红绿结合的生态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上的发展顶峰。从社会的角度看,红绿联盟是社会长期战略的胜利;但是从绿色运动和绿党本身的发展线索看,红绿联盟既扩展了自身内部红绿结合的生态社会主义一脉,也标志着绿党活动向泛绿化方向的延伸。也就是说,主流绿党不仅在政治上谋求与社会组织中左政府,实现红绿联盟,而且它的存在和上升也“绿化”了西方各大主要政治意识形态,迫使整个政治景观出现泛绿化,客观上推进了政党政治的“绿化”进程。事实上,欧美国家90年代的竞选政治中,无论左中右阵营,现已无党派不打“绿色牌”。在各党派的竞选宣言和纲领中,绿色条款都赫然在目。泛绿化是90年代欧美政治“中性化”的主要原因。所谓“两头靠中间”,左右向中看齐,实际上是向“绿”看齐。至于各大政治意识形态本身的绿化,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例如,传统的保守主义和革命的社会主义都接受主流绿党的激进生态观,而市场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都主张改良主义的生态观。它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根本态度不同,但是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绿色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三,在思想上,从“深绿”到“浅绿”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哲学理念,绿色环境运动的主流指导思想是“深绿”色的,生态主义者也将之归结为“深生态学”。研究者所说的生态基要主义(生态原旨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简称生态主义),都属于“深绿”范畴。原旨的生态主义者也即主流绿党,批判资本主义工业化对自然界的掠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集中批判技术中心主义。其极端的形式即所谓“动物权利”、“生物权利”理论。90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者反对一般地拒绝人类中心主义,在对技术中心主义的批判中反对走极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口号下重返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在反对生态环境危机的同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这种从认识上和哲学理念上对工业文明、科学技术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既拒绝狂妄的、以技术中心主义为特征的早期粗糙的人类中心主义,也远离极端的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标志着绿色意识形态的淡化即浅绿化。绿色时尚从深绿到浅绿的转化,意味着人类绿色意识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非技术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现已成为绿色思想的主流和共识。

第四,在文化价值取向上,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产生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在文化观念上,绿色环境运动及其思想都属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在绿色思想各派别中,除了那些受传统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影响的流派仍重视理性主义、进步主义的价值之外,新兴的主流绿党、绿色无政府主义和生态女权主义基本上都属于后现代主义范畴。尤其是90年代以来,西方新一代青年中出现了一种后现代的文化价值取向――“后物质主义”。

作为新兴的、流行的价值取向,后物质主义是当代西方以雅皮士(YUP,城市青年专业人员、公司白领)为代表的新中间阶级的价值倾向。其主要内容是强调“生活质量”、“自我实现”和“公民自由”。其中,对“生活质量”以及与人的内在和外在的生活质量相关的生态环境的重视,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绿色运动、绿色思想的渊源决定了它对“生活质量”的重点关注。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的转折,体现了价值观念的代际转换。在发达国家的特定时期,都存在着从二战后的高度富裕中得益的年轻一代与经历过一战、大萧条和二战痛苦的老一代人之间的价值观分化。饱受战争痛苦和经济萧条的老一代人的群体价值取向是物质主义的,他们最关心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物质需要和安全保障。战后“婴儿潮”一代人(1946-1965年出生)在经济发展的繁荣期长大,关注的重点不在食物、住所等直接物质需要,其价值追求与上一代以人身保障和安全为目标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有差别。当他们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成为选民时,开始出现一定的后物质主义倾向。但是,这一代人仍重视物质财富和政治上的成功,在价值观念的总体上仍是物质主义的。由于西方社会持续的繁荣,后来数代人表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作为“婴儿潮”一代人后代的“X一代”(1965-1981年出生)不再在乎财富和成功,行为更为自主,也更加远离物质主义价值目标,能够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诸如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其后,战后生育高峰期的回生代人,即现在被称为“G一代”(全球化一代)或“E一代”(电子网络一代)(大约生于1977-1994年)又向我们走来。他们比“婴儿潮”那一想主义者更务实,比“X一代”更有信心,更有个体自觉,并更具有全球环境关怀。他们崇尚“生活质量”和个人自由,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天然的基础。真正具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一代人,是绿色环境运动和绿色环境意识的深厚社会土壤和政治上的支持者。

二、90年代绿色意识形态的新发展

关于绿色意识形态的新发展,主要是指90年代绿色理念在三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看作为一种全球主义意识的绿色理念的发展;二是在欧美风行的“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实践中,看绿色理念的新意、特色和影响;三是从绿色意识形态与当代新自由义主流思潮的冲突中,看其政治哲学基础的新变化。从总体上看,90年代绿色意识形态地位上升,尽管在欧洲和美国反差较大,情况不同。

1,绿色意识形态与全球化

90年代的全球化从正负两方面促进了绿色意识形态的发展。

首先,由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绿色意识形态的地位空前上升。随着90年代全球化的迅猛推进,民族国家能力下降,国家边界软化,原有的以民族国家体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框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发展需要。欧盟和欧元区的建立,是欧洲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新的发展现实的应对措施与战略努力。科索沃战争中联合国的消极作为则从反面证实了这一现实的客观存在。在这一背景下,凸现出全球治理的客观要求。

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负面全球问题包括:核武器扩散及核安全问题、全球环境危机、全球生态毁灭、国际交易、国际恐怖主义、国际金融危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近30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并在90年代迅速加剧。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全球问题的主体。其中每一项的恶性发展都可能引发全球性危机,威胁全人类的安全。而全球环境危机则成为全球治理的中心问题之一。水(蓝色)危机、粮食(绿色)危机、人口危机、荒漠化、物种危机、生态死亡、臭氧层危机、大气污染、极地污染、核污染、生化污染、基因炸弹(人种危机)、全球变暖,等等。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任何一项,都是单一民族国家力所不及的。危机当前,具有全人类共同命运感的绿色环境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更显示出其重要性。在地球生态毁灭的威胁下,在人类为自己人种存在而奋斗的关头,绿色意识形态天然蕴含的全球主义意识的优越性自不待言。

其次,从正面看,由于全球化的客观进程引发了全球主义的进一步普及,绿色意识形态成为全球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否认,全球化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地位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同样不可否认,当代全球主义理念深深打着新自由主义的烙印。但是,当代全球主义毕竟具有区别于新自由主义逻辑的进步方面,有积极的正面效应。90年代的全球主义毕竟具有以往世界历史上的全球化所没有带来的新质。绿色意识形态在90年代的发展显然属于全球主义具有新质的内容之一。

当代全球化由于其广度和深度,具有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也使人类今天生存在一个相互依存程度极高的世界上。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军事安全、国家安全、核安全等,都已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事务,而是与全人类的生存和利益息息相关。这一全球利益和安全的高度相关性,表现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共同意识日益增长,使带有超地域、超民族、超国家意识的全球主义观念空前普及。绿色意识形态关注高于单一国家安全的全人类安全。90年代人类的生态关怀、绿色环境意识、绿色和平要求都打上了全球时代的烙印,具有“后现代”的新质内容。全球主义的普及是当代人类在文化理念上的进步,体现了人类对传统的民族国家观念的反思,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命运和未来的深切关怀。而全球绿色生态环境意识作为具有新质的社会共识,集中体现了90年代全球主义理念的发展特点,表现出对以往传统全球主义的更新与超越。人类的全球观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具备现实基础。

2、绿色意识形态与“第三条道路”

绿色意识形态体现了社会“第三条道路”的“新政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第三条道路”的提出,是因为传统的政治选择以及它们所赖以存在的价值观已不足以适应今天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第三条道路”根据西方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深受绿色意识形态理念浸染的青年一代的价值观的变化,提出了“新政治”。

所谓“新政治”,并非“第三条道路”的发明,是欧美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治现象。“新政治”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典型产物。以绿党为代表的新政治党的基本特征和深刻基础,就在于其成员拥护后物质主义的价值理念。二战后西方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经济繁荣期,人们生活安定,普遍富裕。由于教育普及和消费发展这两大因素的影响,新中间层和高学历层大量增加,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产生剧烈变化。特别是由于西方1968年学生造反运动的冲击,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检讨自身生活方式的合理性,质疑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由于具有后物质主义倾向的这一代人的出现和存在,大大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文化、生活和意识形态,表现为左右界限模糊,政党忠诚下降;阶级利益淡漠,阶级识别相应弱化。在阶级认同降低的同时,围绕诸如种族特性、移民、性别、民权、环境和核能利用等吸引公众注意力的重大政治问题,正在形成新的政治认同。

90年代以来,“第三条道路”的“新政治”依据现实的变化,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以左右划分的政党政治、阶级认同和价值观念的新的政治治理方式。“新政治”以所谓不同于自由主义和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第三种模式”实行“社群主义”的“新治理”,核心内容是强调“辅原则”,即公民是第一责任人,国家是辅助者,强调个人的自救,变“社会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建立政治力量与“市民社会”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新政治”的基础理念是“没有责任就没有权利”。这一理念背离社会民主主义传统的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原则,转而置根于绿色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个人即政治”。绿色意识形态的个人责任原则、自主原则、自治原则、基层民主原则等理念深刻影响了“第三条道路”的政策,构成了“新政治”的理论背景。

3,绿色意识形态与新自由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绿色意识的政治哲学背景是无政府主义。这一基本政治特征决定了绿色意识形态与全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之间的根本对抗姿态。

自里根、撒切尔主政以来,西方经济历经20年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以解除管制、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为中心的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启动了自由市场的活力,结束了凯恩斯主义失灵后西方经济“十年滞胀”的困境,并推动了信息产业革命和新经济的发展。冷战的结束和近年来势头强劲的全球化浪潮,更是进一步扫清市场壁垒,在全球空前扩张了自由市场的疆界。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尤其是西方经济的发展,也使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进一步边缘化,外在于全球化进程,陷入贫困的深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试图凭借新自由主义霸权,建立21世纪的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

绿色运动标榜政治中立性,但是它本质上是反制度主义的运动,不认同任何政治体制,矛头指向一切形式的权力结构。绿色意识形态就其本质而言是以无政府主义为政治底色的。主流绿党和生态女权主义等典型的属于后现代范畴的组织,从不讳言他们的无政府主义主流倾向。无政府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秩序的消解和对公正和谐均衡发展的世界新秩序的美好期盼,恰恰是绿色意识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客观要求。因此,绿色运动反对官僚体制下资本的压迫,也反对新自由主义构筑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无政府主义思潮再度复兴,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参见约瑟夫·卡恩:《全球化使无政府主义死灰复燃》,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8月17日。)尽管无政府主义派别林立,但是90年代无政府主义的死灰复燃明显带有后现代特征,与绿色意识形态多年的广泛传播密切相关。无政府主义者反对加强国际资本主义制度,要求维护城镇权力,由地方进行决策;他们反对公司跨越国界大举扩大投资规模,认为这使大公司得以践踏劳工法和环境法;他们抨击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这些机构取代了各国政府。极端的生态无政府主义者将激进的环保主义同极端的反技术倾向融为一体。约翰·泽尔赞认为,一切科学技术都是束缚人们的手段。他认为计算机和因特网肢解了社会,创造了新的劳动分工,要求更高的效率,并占用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为了解决技术驱动的社会中不断增长的压力,成百万孤立无援的人求助于。他要求控制资本,也控制技术,不但反对发展工业,也反对发展农业,要求社会回归石器时代。美国老牌的绿色理论家、社会理论学家默里·布克金在60年代就将环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合二为一,提出了关于国家和资本主义如何同自然相抵触的理论。但是他目前批评极端无政府主义的过分夸大生态内容,认为不能忽视作为无政府主义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成为反人类的虚无主义者。(以上参见同上文。)总之,全球化时代的无政府主义不同于马克思当年所批判的巴枯宁主义,它与后现代的、以绿色生态运动为中心的新社会运动密切结合,其批判对象也转变为今天的跨国资本主义。很显然,当前西方无政府主义的重新兴起是与对抗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社会氛围相联系的。

三、趋势与问题

绿色环境运动性质上属于后现代的社会运动。其生命力在于其社会基础――新中间阶层的后现代价值取向,在于新一代青年对现代工业社会官僚体制的不满、拒绝和抵制。随着新的信息产业革命和全球化的演进,西方社会还会持续地发生社会分化,其社会结构仍在嬗变的过程中,这将使绿色环境运动的社会基础进一步扩大。作为20世纪后30年新产生的社会运动,作为90年代以来势头已压倒传统工人运动的群众运动,绿色生态环境运动将成为21世纪西方社会动员面最广泛的运动,因此具有广阔的前景。尽管西方主流新闻媒体经常斥责这类无政府主义的抗议运动愚不可及、杂乱无章、有勇无谋、群龙无首、目标模糊,但这恰恰是绿色运动的一个特点。绿色运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动员面和潜能始终是一种反制度主义的对抗力量。绿色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即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则显示出有可能把体制外的反对派、一种停留在“造反”层面的群众运动,转化为有组织的反制主义、一种作为替代性制度选择的、未来社会的基础成分。社会主义有可能将前景广阔却目标不清的绿色运动引向未来,纳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方案之中。

问题在于,绿色运动自身的潜在矛盾也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和激化。在外部,全球化促使绿色环境运动与新自由主义秩序化现实之间的冲突加剧。绿色价值批判理念与制度化的社会经济政治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它无法认同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积累的逻辑,而全球化必然使自由市场逻辑横行全球,加剧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在内部,其价值理想与其政党政治化的现实倾向产生日益尖锐的矛盾。绿色生态环境运动是向上延伸,继续走90年代政党政治的路子,从反制度主义逐步向制度化现实妥协;还是向下发展,回归70、80年代大规模群众运动、街头抗议的传统,担当现行制度不可忽略的民间抗衡力量?这将是绿色环境运动不得不面对的两难选择。向上发展,融入现行政治体制,有违其无政府主义本质和后现代特点;向下发展,脱离制度化政治的框架,会使其社会批判缺乏挑战资本主义的组织力量,并停留在文化抗议层面,不可能涉及与真正的生存保障问题有关的经济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和劳动市场政策,更无法形成对经济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

对于绿党和绿色运动的无政府主义本质和内在矛盾,德国社会左派拉封丹曾有一个经典的分析。他指出,新运动是一个饱和社会中的典型现象。“新”社会运动的政治规则有根本上反制度的成分,而且带有对制度化政治的解决问题能力持深深怀疑态度的特点。但是从历史上看,这种反制度立场根本不是崭新的,与欧洲工人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具有同样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新运动的政治理论基础深植于无政府主义土壤之中。与社会主义相比,它更接近强调分散社会的观念,并且更彻底地拒绝资本主义。但是在与市场社会的妥协方面,它也更类似于无政府主义。英国左派安德森在2000年《新左派评论》改版第一期也指出,在9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强大冲击面前,也出现了有希望的民主化的挑战力量。他把发达国家的女权主义和生态运动取得的胜利看作民主制度的力量的一部分,认为新运动是后30年发达社会中人类进步最重要的成分。但是他同时指出,新运动事实上也表明了它可以与资本积累的常规秩序和谐共处的特征。

新发展理念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绿色增长;环境风险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lated concept of green growth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risk,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the future.

Key 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green growth; environmental risk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一、绿色增长概念的产生

2005年3月28日——29日于汉城召开第四届亚太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MED),通过《2005年亚太环境与发展部长宣言》。

《绿色增长汉城倡仪》,《2006——2010年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绿色经济增长的概念正式提出。

二、绿色增长概念

绿色增长——保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三、绿色增长的目标

绿色增长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的环境可持续性。

绿色增长目标2:提高污染控制和生态系统管理的环境绩效。

绿色增长目标3:认识和抓住环境保护为经济增长提供的机遇。

四、绿色增长的条件

4.1理念。尊重环境价值是人类发展思维方式的革命。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一是对以金钱为标志的财富的狂热追求和对生命健康的冷漠;二是对私有空间的高度关注和对公共空间的冷淡;三是政府领导对以个人需求为导向的政绩工程的狂热追逐和对公共利益需要的冷处理。

4.2政府。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绿色增长方式进入两种命运的决战,政府处于决战的最前沿。

——绿色竞争力,成为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成为绿色增长的核心力量。

——绿色控制能力,是评价政府绩效的基础。

——环境领导能力,是评价领导干部行政能力的第一标志,是其行政能力的集中体现。

如果政府不能具备上述三种能力,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将丧失其政治保障。

4.3市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目的,绿色消费的培育将为绿色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环境保护之所以不理想,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消费市场的关注。(1)吃:——全国受污染耕地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土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每年重金属污染粮食1200万吨。中国农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居世界首位,2003年用量达60万吨,浙江省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吨/平方公里。中国土地农膜残留量达到1000万吨,每年残留量达到45万吨。2004年中国化肥用量4124万吨,2005年化肥用量5000万吨,耕地占世界9%,化肥用量占世界35%,肥料利用率仅30%,国际达到55%;平均施用量400公斤/公顷,是国际标准的2.66倍;农药用量120万吨,污染农田1.36亿亩。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中国市场无公害食品占10%,绿色食品占1%,有机食品占0.5%,而88.5%的食品按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不能享用。有机农业面积占世界6.29%。产值仅占世界1.76%,而且出口额占销售额的29.3%。(2)住: ——中国城市人均占地130平方米,相当于发达国家(82.4平方米)的1.58倍,相当于中国农村人均占地(185平方米)的70.3%。——2005年中国个人购买商品住房消费1.42万亿元,而截止2006年3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23亿平方米。商品房市场呈现三个特征:一是无序开发,二是非理性消费,三是投机性的投资左右商品房的发展。——中国90%的建筑属非节能建筑,每年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达42.2%。——中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到20亿吨。 ——中国每年装修的房屋达1亿套,装修市场交易量达6500亿元,而每年因装修浪费的费用达300亿元,相当于装修市场交易量的4.6%。(3)行:——中国每 2.6人一辆自行车,日本是1.7人,荷兰是1.25。——2004年中国汽车保存量3300万辆。摩托车1亿台,农用车3000万辆。2004年机动车排放碳氢化合物836.1万吨,CO3639.8万吨,NOx549.2万吨,合计5025.1万吨。中国燃油车经济型低于欧洲25%,低于日本20%,低美国10%.2005年中国汽车燃油9300万吨,占石油消费量39%。——中国城市人出行乘公共汽车人员占20%,而巴西达到75%。2006年中国的畅行指数仅达到56.1%。(4)宜居:2005年《宜居城市蓝皮书: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研究表明:居民对宜居北京的总体满意度仅为63.8分。2005年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满意度为70.7%。(5)健康:20世纪末中国主要城市每年约17.8万人因大气污染过早死亡,每年因大气污染造成的疾病工作日损失达到740万人年,并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中国燃煤污染导致疾病需付出经济代价39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13%。(6)结论:非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必须建立绿色消费模式,才能推动绿色市场体系的建立。而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投资拉动,2005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5%.这是中国实现绿色增长的巨大挑战.

4.4系统。一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必须在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协调中发展,即 集成系统的良性增长:

(1)活力化,即增正值。

(2)协调化,即呈动态的协调。

(3)可持续化,即为未来的发展储备潜力。

(4)有序化,即遵循系统发展的规律,延缓其无序化的进程。

绿色增长的基础,在于是否具备支撑体系:

(1)绿色技术为核心的创新体系。

(2)知识增长为核心的能力体系。

(3)环境文化核心的绿色文明体系。

如果不能实现经济绿色增长,环境友好型社会将丧失其物质基础。

二是实例:日本索尼公司

理念:绿色索尼

原料供应:——索尼在全球拥有4000家绿色合作伙伴

能源消耗:

年能耗(以CO2排放量为单位:万吨)

2000157.7

20011509

20021530

20031406

2003年比2000年能源消耗减少10.84%。

资源消耗:

年资源消耗(原料重量为单位:万吨)

2000164

2001150

2002146

2003141(2003年回收电视49.3513万台)

2003年比2000年资源消耗减少14.02%。

索尼2002年环境报告:2001.3---2002.3月:索尼投入环保费用268亿日元降低CO2排放量125万吨的能耗降低产品重量18万吨.降低固体废物1.2万吨,降低用水量276万立方米,降低化学品用量557吨,合计效益292亿日元,环保投入产出比是1:1.09.

当一个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其资源和能源消耗都在不断减少,这是绿色社会责任的崇高体现,正是忠实实践绿色理念的硕果。而支撑其绿色增长的基石——不断提升的环境责任和不懈追求的技术创新。

五、环境风险

环境的不可预测的可变因素的作用,导致环境风险成为定时炸弹,而且往往是在我们以为实施正确的决定时伏下了祸根。

例1: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杰克逊曾经对全世界500个过去50年靠人工植树形成的林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林地导致附近的河流枯竭,当地水流量减少50%,并加剧土壤盐碱化和酸化。因为人工造林一般选择速生树种,多为常绿植物,全年生长,因此要吸收大量水分,导致土壤退化,地下水枯竭,并有害于当地的水生生态系统。

例2:中国三北防护林面积2203.72万公顷,营造了中国的绿色屏障,但其每年耗水661亿M3从而导致三北地区大量河流下游断流,因为三北防护林影响了其流域河流和地下水的平衡。

结论:

1.当我们创造或改善一个生态系统时,必须考虑其相关生态系统的变化。

2.当我们创造或改善一个生态系统时,必须将其置于更大的生态系统考虑。

3.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环境风险的一个盾牌。

新发展理念篇4

【关键词】 西安市;创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

一、坚持创新发展,引领发展新常态

西安市要把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动力,努力打造经济新引擎,不断扩展发展空间,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实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推进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二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构建创新基地、加速器、孵化器等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载体,出台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并支持高新、经开、碑林等优先开展创新创业。三是发挥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完善高新区科技、体制等创新的相关政策,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在高新区建设一批众创空间,鼓励支持众筹发展,加快创业创新要素的集聚。四是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结构,着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等,做好专家管理服务工作,在专业职称评定、津贴补助、家属安置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二、坚持协调发展,勾勒发展新图景

西安市要把协调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提升发展整体效能的内在需求,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协调发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大西安建设,加快西咸新区建设,促进西安与关中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西安对关中城市群的带动作用。推进西安城区与副中心、行政区与开发区之间的错位竞争和协调发展。二是加快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平等流动交换,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快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提高就业水平,提供就业指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四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以工业化为主导,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信息化为引领,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加快城镇集群化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三、坚持绿色发展,树立发展新形象

西安市要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推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中,实施西安“生态文明建设计划”,构建西安林城水韵的大格局,加强大气、水、土壤、噪声及环境的污染治理,强化发展的环境约束和生态约束。二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强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促进生态补偿修复的加法,完善节能降耗的减法,探索能源利用效率的乘法,提倡低碳绿色生活的除法。三是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等的生态服务功能,继续做好“八水润西安”、秦岭北麓生态保护等重点工程,构建“山水塬田城”生态格局,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西安。四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合理利用自然,划定生态和农业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坚持开放发展,开辟发展新天地

西安市要把开放作为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必然选择,以开放促发展,加强内外联动,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合作共赢。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建设。依托西安的发展基础和优势条件,实施一大战略、两大定位、三大目标、四大抓手、五大平台、六大中心的蓝图规划,加强西安与丝路沿线城市之间在产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二是培育开放发展新载体。“西安港”已获得双代码,加强“西安港”建设,打造内陆国际中转枢纽港,加快推进“长安号”常态化运营。依托西安现有的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基础,积极申建陕西(西安)自由贸易区。充分发挥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的优势,加快推进欧亚经济综合园区、中韩产业园等合作平台建设。三是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发展空间,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资源要素“引进来”,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提升西安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鼓励和吸引外商来西安投资发展,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在西安聚集。四是构建对外开放新机制。创新西安对外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学校等基础设施,提升医疗、教学等国际化水平。努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形成开放、包容、对外友好的社会氛围。

五、坚持共享发展,凸显发展新要求

西安市要把共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共享机制,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增强公共服务的普惠性。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大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力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棚户区改造,提升住房保障水平。二是缩小收入差距。实施更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培训,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健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机制,逐渐缩小城乡、行业、区域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三是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机制,实施13年义务教育,高度重视困难特殊群体的教育权利,不断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劳动力人口受教育年限。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加强贫困人口识别,实施建档立卡制度,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分类施策,提高扶贫成效。加强对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培训教育,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健全扶贫机制,实行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11.

[2] 王东明.坚定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四川未来发展.求是,2016.5.

[3] 论五大发展理念.南方日报,2015.11.05.

[4] 徐绍史.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改革工作.中国经贸导刊,2015.33.

新发展理念篇5

〔关键词〕 “十三五”规划建议,新内涵,新理念,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6)01-0005-09

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驾驭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对我国今后五年发展方向、指导原则、发展理念、重大任务、重大举措和坚强保证作出了科学论断和阐明。建议的创新程度高、成果丰硕、亮点多多,主要集中在目标新内涵、发展新理念和行动新举措,这也是我们学习贯彻建议精神时要重点理解把握的。

一、目标新内涵

我们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十七大丰富阐述的,党的十首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提五方面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充实,从新的制高点和角度概括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五方面新要求,这就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一新的概括和丰富展开,是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需要,是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突出“十三五”期间重大任务的需要,是保质保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准确理解把握目标新内涵,应注意三个层次:

一是新设定的硬性指标。这是建议阐明的新的目标要求的显著特点,包含两个硬性指标:一个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即平均7%左右,底线为6.5%。把增长速度作为头条,反映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速度换挡尺度和要求,同时回应了国际国内的集中关切。其中的底线依据在于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民生就业、生态文明等等,同时也是从2020年目标倒推的结果。保持这一速度,即可保证实现国内经济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目标。7%左右的速度既不高也不低,坚持了从实际出发,按发展规律办事,有基础、有条件做到;同时难度、“硬度”也不小,需要发挥制度优势和干部群众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挑战,包括集中化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才能保证目标实现。另一个硬性指标就是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特别是农村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这是硬碰硬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平均减少贫困人口是800万,今后五年将要每年平均减少1200万,这的确是最后冲刺的脱贫攻坚战。但只要保持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加之脱贫政策力度加大和脱贫责任制落实,这一指标实现不应有什么悬念。可以说,两个硬性指标的设定和宣告,反映了我党的历史责任担当和毫不含糊的执政承诺,显示的是持续健康发展的意志、理性和自信。

二是新概括的大指标。建议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新的目标要求作出新概括,使五方面大指标更加鲜明和重点突出。第一方面,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放置于主话题,由此分析、展开和敲定各项指标和任务,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建议聚焦了眼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换挡热点,依据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可预见前景,点明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突出问题的对策,回应各种疑虑、担忧和“唱衰”,显示确保2020年目标实现的信心。可以说,这表明了我党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洞察、对发展规律的驾驭和对发展主动权的掌控。第二方面,在人民生活水平上加上质量的尺度,由此统摄民生建设的各方面指标,这是个重要强调和补充。建议延展和丰富了人民生活水平新内涵,集中反映人民新需求、新期待、新愿望,明确必须关注和落实好的任务。尤其是注重补足民生短板,保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真实的获得感,体现共同富裕和成果共享的社会主义要求。第三方面,把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突出出来,由此设定文化建设的核心指标和任务,抓住了社会建设根本。建议深入反映近4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也集中反映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所必须重视和加强的软实力建设,顺应了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尤其是对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充分重视,显示出走向世界大国强国的民本依据和国家软实力基础。第四方面,聚焦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由此展开问题导向突出的各项指标和任务,明确脚踏实地和求实务实的行动取向。建议顺应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总体要求,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最重要和最该做好的事情,同时回应了国内国际各种关切之声。这方面指标的设定,建立在我党的科学认识之上,即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第五方面,明确提出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综合了社会、民主政治、法治、军事、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内容,系统规制了制度完善的指标尺度,这是第一次在目标要求中出现。建议提升了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出制度建设与发展的深层内在关系,注重了制度建设对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保障。尤其是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一条,完全内在于发展而非外在于发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这一重要指标应当高质量兑现。

三是新拓展的具体指标。与以往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及新要求相比,建议对于具体指标的新拓展非常充分,全面触及和反映我国发展的最前沿领域,作出了科学判断和设定。比如提出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这与当前化解产能过剩和推进供给侧改革直接相关,预示着下一步改革的聚焦点;提出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这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动力转换密切相关,在当前服务业占比超50%和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的状况下,仍要再大力提高;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这是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发展指向,既可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又可扩大内需和消化房地产过剩等,在目前犹为必要;提出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这首先是义务教育的明确任务,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势在必行;提出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所要求的法治信念、法治理性、法治自觉,应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提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这与全社会直接相关,表明生态文明、保护环境政府责任重大,制度和法治很重要,同时公民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自觉也很重要,要协同推进、整体行动;提出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对象和尺度非常鲜明,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资源消耗控制相结合,就是总量和强度“双控”规制,这将在我国已促成《巴黎协定》签署条件下发挥重大作用;提出产权得到有效保护,显示出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基本制度稳定和完善,这为改革和发展增添着活力和动力;提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表明近40年对外开放经验的体制化提升和适应开放新形势的体制化创新,将有力推动对外开放,提高开放的质量水平,增强开放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理所当然地把军事变革、提高军力作为发展的必要内容,作为制度成熟和定型的一个重要事项,正在推动着军队的大力度改革。

以上的目标新内涵,都具备已有条件基础、科学判断依据、指导思想引领和实践操作导向,实际上成为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牵引和行动追求。在此新的目标要求引导下,发展新理念、行动新举措就会系统确立和出台,由此展开系列创新之举和创新亮点。

二、发展新理念

建议阐发的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建议的最重要成果和创新内容。五大发展新理念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的内涵、要求和方法提升到新层次,成为当前和今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重要指导。

(一)关于创新发展。建议围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五大发展的最大篇幅来阐明创新发展,揭示创新的地位、创新的作用、创新的领域、创新的体制和创新的主体,提出创新发展的七大思路。整体理解把握这一理念,应注意四点重要内容:

第一,创新的引领性和紧迫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都是历史唯物论的立场,也为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所证实。一个国家民族如果不站到创新的高峰,就不可能真正进入世界大国强国行列。为此,我国必须在2020年迈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这关系到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和中华振兴的远大前途。创新的紧迫性,目前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压力,这要靠创新来强力解决;“三驾马车”乏力的压力,这要靠创新来有效转换;科技瓶颈制约的压力,这要靠创新来突破突围;各种体制机制弊端的压力,这要靠创新来改革破除;国际发展竞争激烈的压力,这要靠创新来自强搏击等等。可以说,“十三五”期间面对的每一个发展困境、问题、瓶颈和短板,都要靠创新来突破、来化解,这是发展的基点和“牛鼻子”。

第二,创新的多重重大作用。马克思说过,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 〔1 〕58。创新是复杂劳动的最高形式,其价值更是倍加甚至无法估量,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更显突出。创新创造着新内需。它以技术的创新、材料的创新、工艺的创新、劳动生产率的创新以及产品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激活、放大和引领新的需求以及这种新需求的新期待,推动着内需的升级和扩张。如我国目前瞄准的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提升型消费等六大消费领域,都需要以创新驱动来实现。据有关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游客超过1亿人次,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包括在日本抢购马桶盖;而这些消费本来可留在国内,但因为国内企业创新问题及产品质量差距失去了,这是一种强烈的反面启示。我国发展动力的转换以及持续后劲的增强,只能靠创新,除此别无它途。创新创造着投资质量和效益。当前投资存在的问题,并不在于投与不投、投了多少、生产率如何,而在于往哪里投、投什么项目、出什么产品、科技含量怎样、适不适应新需求。投资决策越是排除对适应新需求创新驱动的干扰影响,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就会越好,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问题就越可能减少。创新创造出口竞争力。在国际贸易总体疲软情况下,创新对增强出口竞争力更加凸显。我国能拿得出手的如高铁、核电以及小米手机等,都是创新创造的竞争力。现在讲对外开放要提高质量水平,要“高出高进”“优出优进”,这都要以科技创新做支撑。此外,创新对国家综合国力包括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打造塑造,也绝不可忽视。

第三,创新的重点和广阔领域。以往说到创新和创新驱动,主要是指科技创新。建议中坚持了这一点,并强调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调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出我国科技创新在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后,应采取的战略思路和重大举措,比如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与此同时,建议又把创新内涵或领域大为扩展,扩展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等。从制度创新看,过去提得较少,现在非常强调,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当深入理解把握。实际上,建议提出的七方面创新思路,哪一方面也离不开制度创新;尤其是创新发展体制和宏观调控方式方面,就更是制度创新的课题,也是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求。如构建金融监管框架,这是明显的短板或弱项,必须加紧创新和变革,全面加强和健全起来,以有效防止和抵御金融风险,这对于持续健康发展太重要、太紧迫。制度及体制、机制创新应当走在各项创新的前面,以大力度的改革排除创新的束缚和障碍,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第四,创新的多元宏大主体。建议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指全社会。建议又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这应是重点或落脚点。而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队伍是创新骨干力量,是全面创新的先导,也应是主体。此外,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应是创新的引导、服务和保障者。为此,有的研究者就认为,在中国推进创新,就要抓住企业、人才队伍和各级干部,这很有道理。有数据表明,我国技术专利的数量已连续4年居全球之首,2014年专利申报达92.8万件,得到的专利授权16.3万件;然而专利转化率却平均不足20%,产业化率不到5%,技术转化始终是科技创新的瓶颈障碍和难点。为何这么难?这是个综合问题:可能新技术不对路,不适合转化;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性不高、能力不强、条件也不够,不能转化;政府的决策机制和干部素质也有问题,不好转化。要从根本上得以转变,还应“多管齐下”、协同推动,技术创新要力求对路,企业内在热情和动力要激发,政府要尽责引导,各方面都要顺应市场趋势和要求,发挥好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尤其在战略性领域和关键技术创新上,如新一代信息通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各方力量更要最佳结合与协同,聚集最强队伍,实现重大突破。我国要在2020年迈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靠的就是宏大的创新主体。

(二)关于协调发展。建议围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阐明协调发展的内在实质、重大关系、推进重点和整体性取向,展开了协调发展的四大思路。深入理解把握这一理念,应注意四点深层次要求:

第一,牢牢立足大国国情实际。中国块头很大、人口很多、情况差别很大,既有问题、压力和负担的一面,也有潜力、张力和优势的一面,这是必须时时整体面对的国情实际,也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的客观前提。张维为在《中国震撼》中对我国大国国情作过较为透彻分析,以一个大型的“准发达国家”板块和一个超大型的“新兴经济体”板块来概括解读,并以“1+1大于2”的“良性互动机制”阐释“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客观缘由 〔2 〕33-56。此前,人们谈论大国国情多是分析“人口多、底子薄”,现在则看到得天独厚的优长了。到东部沿海走一走,再到中西部看一看,前者让人增信长志,中国怎么能失去动力、陷入停滞?后者让人紧迫奋进,中国怎么能内需饱和、增长封顶?国家大有大的负担和困难,也有回旋空间大、发展潜力大、内部互补强的独特优势,加之“文明型国家”特质,这是不可能被“唱衰”的根据。推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完善和强化这种“1+1大于2”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使各种潜力、张力和优势充分释放,把各种问题、压力和负担转化为发展的要素、条件和动力,在整体化解内部问题和整体应对外部挑战中,开创持续健康和中高速发展的新局面。这就是大国国情实际的要求,也是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和舞台。

第二,坚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建议全面阐述地区间、城乡间、两个文明间、军民间的协调发展,强调发展的均衡性、整体性。那么,不均衡或失调发展会怎样呢?当前一些国家的现实和中国近代史说明,只能是无休止的冲突、内耗、自毁和分离分裂,犹如进入不能自主的湍流,甚至“中等收入”也不是底线,很可能回到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起点。其中,贫富分化、两极对立是重要尺度,“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和标志即在于此。建议中还第一次把军民间融合发展作为一条完整思路,提出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一条十分必要和重要。集历史经验与和平发展主题要求,我们既不能重回冷战对抗老路、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也不能无视国防军力、无力维护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而要在军民融合发展中走出新路,以协调发展强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赢得和平崛起。从已有的事实看,二战后的70年来,全球100多个中低收入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只有13个越过了“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人均收入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12000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非洲、中东、拉美地区的国家没有一个成功,而成功的国家也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2020年来临时,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奇迹,协调发展之路正在保证我们走向这个奇迹。

第三,驾驭宏观经济规律。宏观经济的发展,就是大时空、大方位、大手笔配置资源,配置人力物力精神力,以战略眼光、战略定力和战略规划来引领经济发展。据记载,美国二战后大量退伍军人失业无着,国家采取非常手段吸引他们到西部大修高速公路,这为美国以后的腾飞打下了基础。在当前我国发展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情况下,更需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维,要以科学理念和战略赢得这一变革的成功,绝不能手足无措、听天由命、走到哪里算哪里。这一点,煤炭行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两次大起大落,已经有了深刻教训,现在到了脱胎换骨、浴火重生时刻,应拿出大思路、大魄力、大举措。近几年有一种说法,说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手里的钱过多,社会积累过少,似乎是很大弊端。实际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府的钱多钱少,而在于能不能用对用好、用出成效。我国的制度优势之一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花好手中钱,有效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推进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对社会和人民的最大福音。比如2015年股市动荡中的救市,没有国家强大的金融资本后盾根本不行,很可能导致系统性严重后果,甚至重演西方的金融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建议中所强调的“三协调一融合”,只有在中国才能做到做好,这就是制度的力量。国外有过这么一个评价,认为目前印度与中国都是“金砖五国”,增长速度也接近,但是印度要赶上中国还得60年。为什么?因为印度没有中国的制度优势。现在,我们驾驭宏观经济规律越来越自觉,政策越来越高明,并引起国外羡慕,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影响力就是如此。尤其在世界经济不稳定、变数较大情况下,选择正确的宏观政策和驾驭好第二大经济体,就更是引人注目。

第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现在这句话的内涵大不一样了,已经更加丰富深刻了。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从长远和后劲上看,软实力、巧实力更为重要。建议指明“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强调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强调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这完全合乎发展趋势和必然性,对于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没有过硬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软实力上不去,不可能实现国家强大和民族振兴。前一段流传的美国兰德公司的中国问题研究报告,当中分析“中国综合症的病因”,认为中国人缺乏诚信、只看重人脉、“不关心真理”,“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这是中国到2020年“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的深层依据;还说这种“人脉”文化“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资本主义的阴暗面”“成为障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这不能不给我们以强烈刺激和警醒,“十三五”期间究竟该怎么发展、为什么“两手都要硬”,应该一目了然。

(三)关于绿色发展。建议围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阐明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基本国策、发展道路、目标任务和推进方式,展示出六大思路。全面理解把握这一理念,应深入体会四点主要内容:

第一,突出的问题导向。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的环境治理走过了辩证曲折过程。最初,资源型地区局部污染首当其冲,主要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新世纪初,曾经出现世界排名前列的污染城市,同时也开始了控制和治理,有的地方力度较大,直至摘掉世界排名前列的帽子。再靠后一些就是中西部地区更大范围的生产污染,比如化工企业和河流的严重污染,严重的环境事件也不断发生,甚至发展到民众抗议,与此同时也采取了硬举措,强制治理,不能说没有效果。到现在,突出的问题倒是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和京津冀等地雾霾预警的频繁发出。客观求实地看,这些地区污染的大方面原因应该有:当地生产生活污染,这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城市过度膨胀、环境治理慢半拍的结果;中西部地区过去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如“三北”地区的生态问题;特殊地理环境的限定,如太行山南北走向与欧洲阿尔卑斯山东西走向大为不同,隔断海洋气流把京津冀限制在太行山东侧狭窄地域。但无论如何,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永续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突出问题,国内呼声高,国际也有压力,当然促进作用也大。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就集中体现了这一问题导向,反映人民呼声和发展的趋势要求。

第二,“基本国策”和制度强度。基本国策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是坚定的和一贯的,国内和国外不应有怀疑,我们应当坚信和坚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源型和中西部地区污染早、治理也早,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现在有了明显改善,这是客观的事实。在中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工程上,付出了超常努力,荒漠化治理和“绿色长城”构筑受到国外赞扬和肯定。党的十以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更加严厉的制度措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015年初,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出台实施,环境治理行动加重加大。对于中国的国策和制度作为,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如此评价:“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制度的硬性规制更有力度,这贯穿在六大思路和17项举措中。可以肯定,相比于西方工业化过程的污染历史和程度,我国的绿色发展将更大发挥基本国策和制度强度的作用,彰显出后发优势,越过当前环境问题的节点,实现“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目标。我国积极促成《巴黎协定》的签署,就展示了这一决心和信心。

第三,“文明发展道路”和“两个方式”。“文明发展道路”就是建议中的“三生”尺度,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作为科学发展道路,就是把环境保护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统一起来,不是在“饿死还是呛死”的假命题、怪悖论中左冲右撞、搞极端、走弯路,既不是只要增长不要生态,也不是只要生态不要增长,而是在掌握环境与增长的平衡点中协调推进绿色发展。“两个方式”即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发展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既有执政党理念、政府职能、政策、法律法规的指导和严格规范,也有社会、企业和民众的自觉尺度和行动。即是说党和政府要担负起重要历史责任,生态文明制度要硬上加硬;每个社会团体和成员也要担负责任与义务,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自觉。从这方面看,绿色发展意味着观念、制度和行为习惯的深刻变革,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变革的必然性和艰巨性。其中,提升环境科学理性很重要:即对于环境问题既不能轻视漠视、回避躲让、缓慢作为,也不能太过矫情、见风是雨、情绪应对,前些年的PX有过教训。环境科学理性的高低,实际决定着绿色发展的有效进程和质量。

第四,治理“增量”和治理“存量”并重。建议提出主体功能区建设、低碳循环发展、节约利用资源的三大思路,设定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规制,主要是出于治理污染增量,使当地生产生活污染不再增加,把源头的问题解决好。其中集中的,就是扎实有效地推进节能减耗和清洁生产。据有关统计,我国单位GDP能耗2014年下降4.8%,但比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甚至仍高出世界平均值,这就是治理增量的巨大空间。如果“十三五”期间单位能耗降至世界平均值并向发达国家靠近,就是巨大成就,将节省巨量能源,对世界环境也是巨大贡献。只有首先啃下增量的硬骨头,解决存量才好顺势推进、扩大成果。建议由此又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两大思路,并展开强力举措。比如治理京津冀和东部沿海地区的雾霾,就要关注更广大的中西部的环境问题,并持之以恒地推进整体性治理。治理环境污染存量,涉及面大且跨地域、跨行政区域,政府的宏观政策和体制机制应发挥更大作用,有效整合区域、行业、单位的资源,协同采取行动,这就是制度的优势。

(四)关于开放发展。建议站在我国对外开放近40年的制高点,围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阐明开放发展的必然趋势、丰富内涵、质量水平、新的格局和制度性话语权,提出开放发展的六大思路。准确理解把握这一理念,应在以往经验基础上注重四点新要求:

第一,开放要有新布局。经过近4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新布局。区域新布局:支持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沿海、内陆、沿边“三位一体”协作互动的新格局。对外贸易新布局: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竞争力,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扩大进口,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双向投资新布局:积极引进来,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积极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坚决走出去,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跨国企业。内外联动新布局:就是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和建设,促进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

第二,开放要有新体制。在全新的开放条件下,要坚决革除那些阻碍开放发展的旧体制,构建适应开放新要求的新体制。为此,要建立贸易便利化体制,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业扩大开放体制,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体系,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等等。有关新体制的构建,是以对外开放已经取得的经验为先导的。比如建立贸易便利化体制,已在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签署中得到验证;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是对自贸区经验的复制和推广;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体系,在设立人民币英国结算中心、新加坡结算中心、人民币纳入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过程中得到了尝试。体制具有规范性、整体性和连续性,有关新体制的构建,必将有力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同时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第三,开放要有高水平。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是包含着经贸、资本、技术和文化交流的全面开放,是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是彰显国家实力和形象的开放。从对外贸易看,就是要加快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比如以高铁、核电、航空、机械、电力、电信、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为名片,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提升合作贸易的水平。据最近的亚行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为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主导力量,日本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25.5%下降至2014年的7.7%,落后于韩国的9.4%。报告指出,2014年低端科技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的28%,2000年则占到41%。这是一种可喜现象,相比10年前我国以20万件衬衫换一架空客飞机有了显著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强,与经济总量第二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称。为此要努力追赶,这就是“十三五”期间开放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四,开放要有话语权。建议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意味着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将更加注重做国际经贸规则的参与者、引领者,这既是我国开放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的需要。提高这一话语权,在当前主要领域有:发挥在20国集团中的协调作用,加重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推进亚投行正式投入运营,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动建立中国-海合会自贸区、亚太自贸区,促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等等。在这些领域,积极引领和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共赢的新机制、新规则建立,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更加积极有为的角色。与这一话语权紧密相关,建议还提出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扩大对外援助规模,完善对外援助方式。对于这一点,必须站在世界格局和我国整体和长远发展的高度,看得深一些、全一些、远一些。这种努力对于塑造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对于应对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化和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都是必要的,应当认识正确。

(五)关于共享发展。建议围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阐明了共享发展的本质特征、制度安排、目标追求、推进方式和重点任务,展开了五大发展中最多的思路。可以说这是建议中最受干部群众热议的亮点,始终紧扣人心、引人注目。全面理解把握这一理念,应注意五个认识要点:

第一,共享发展内涵很深厚。共享发展依凭于“人民主体”原则,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了历史唯物论,集中了传统文化“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精华。共享发展的目的只在于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需求,这是根本的和唯一的;共享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和创造性,这与共享过程高度统一,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所有动力中最为深层和永不枯竭的伟力;共享发展的检验标准,只能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集中反映为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由于此,共享发展也是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其他四大发展的方向、质量和成效,都要以共享发展来判断、衡量和评价。实践中要处理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这一非常重要的关系,其尺度也是共享发展的尺度,要从这个最鲜明的结合点上准确把握和处置。此外,共享发展与共赢也是内外一致的,这是对外开放与和平崛起的深刻依据,反映了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统一性。在这里应防止简单化理解,如把共享发展仅仅限于收入分配及其结果。

第二,共享发展具有艰巨性。近40年的改革开放经验表明,要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和克服贫富分化、两极对立,也不是自然而然、简单易行之事,具有一定艰巨性,正如邓小平所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3 〕1364。因此,在努力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就要求,要把理论指导、根本制度保证与具体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结合好,与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结合好,才能不断推进共享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享发展的障碍主要有:阶层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包括腐败在内的各种经济犯罪,以及各方面影响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因素等等;深层地看,还有作为市场经济自然导致两极分化的负面影响作用。在迈向2020年目标中,必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排除这些障碍,保障共享发展。同时,共享发展不可回避基尼系数的量化评价尺度,因为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通用指标,共享发展应当体现为基尼系数的不断降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我国的基尼系数应当降至更加安全范围,体现贫富差距缩小和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毫无疑问,这要付出全面的扎实而又艰辛的努力。

第三,共享发展制度保障很重要。这首先是根本制度的保障,同时也是系统的具体制度保障。这一点,建议中强调了、突出了,同时提出了加强和完善的大思路。基本公共服务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这是共享发展的制度定位;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这是共享发展的中国特色大政策,也是善始善终的制度设计;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展开系列规定,这是从起点上、民生之本上、二次分配上、生活兜底线上和医疗保障上作出的全套制度设计,保障着民生建设的大事要事;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大政策。共享发展思路内容充实、规制刚性、指标明确,是更加系统、完善和有力的制度安排,总体支撑和保障着我国真实、全面和可持续的共享发展。所有这些制度安排,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还会有不断完善,但实质的规制不会改变,这就是共享发展。

第四,共享发展重任在民生。共享发展的思路中,民生建设就有六个,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政策措施也集中,这是“十三五”期间繁重的任务。目前,我国还有1800万左右城镇低保人口,有1.3亿多65岁以上的老人,有2亿多城镇务工农民工,有上千万特大城市就业大学生等其他常住人口,有9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加上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民生建设对于他们太重要,属于雪中送炭。可以说,今后五年共享发展程度如何、质量高低、成效怎样,主要就看民生建设的推进。其中有关任务的制定非常刚性,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两个同步”等等,都要按时按点、讲求质量地如期达到。到目前,我国民生建设已有很大进步,当然还有不少明显差距,这也是各种不满意、矛盾和诉求不断出现的原因。但是应当相信,我们有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有系统的制度保障,不论任务多么艰巨繁重,民生建设必将在“十三五”期间更快更健康推进,大力度解决人民的“三最”问题,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同时增强国际上的民生话语权。

第五,共享发展难点在脱贫。这是延续多年的难点,也是“十三五”期间最为艰巨的攻坚点。建议和随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都有突出的强调和部署,决心之大、思路之多、措施之硬,前所未有。脱贫攻坚的部署和硬性指标确定,无疑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军令状,尤其对中西部地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更是严峻考验。现在的关键是,要尽快以攻坚拔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质量来进入角色,把中央精神条条落实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身上,保证实打实、不带水分地如期完成任务。为此应摸清家底、精细分类、具体规划,明确途径、设定时间、落实到户,还要责任到位、强化考核、讲求实效。能否高质量地攻克这个难点,绝对是执政能力的最好证明。

“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阐明和丰富展开,主要体现为发展的科学认识和战略思路,这在建议中有了集中阐明和丰富展现。要使发展理念强有力作用发展实际、发展过程和发展成效,还要转化为针对性很强的政策、工程、项目和机制,这就是建议中密集列举的行动新举措。

三、行动新举措

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重点就九大举措作了说明,依据客观、分析透彻、判断精准、决策有力,由此可见各项举措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决策含金量。实际上,建议在五大发展新思路的展开中,聚焦和设定了许多前沿性、操作性的新举措,整整100个自然段,条分缕析、精当有力、准确鲜明,包含了政策导向、战略工程、计划项目、制度机制等。这些集群式新举措,使建议更加前锋前沿,与干部群众、各项工作、鲜活实际对接贯通,都将进入政府“十三五”规划,全面落地执行,兑现为实际成效。具体理解把握行动新举措,应注意四个类型:

一是政策导向新举措。即已经确定的政策鼓励支持的改革发展事项,不一定都有周密筹划,但有方向性指导,与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紧密相关。如创造新供给、结构性改革,发挥消费、投资、出口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关键作用、促进作用,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和主导作用,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加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够买的不直接承办,能合作提供的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等等。这些新举措都要经过政府规划进入实施,在实施中又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和完善。

二是战略工程新举措。即已经敲定和筹划的具有全局影响力的重大工程事项,其特点是覆盖面较广、规模较大、作用较突出,且需动员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如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实行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等。战略工程新举措可直接进入政府规划,以行政力量综合协调推进,并要确保质量和效益。

三是计划项目新举措。即已经设计或即将要设计实施的各领域、行业、环节的重要建设事项,虽不属于全局性决策,但就具体领域、行业、环节来说都是关键性的。如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若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和一批学科,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等等。这些新举措的分量和价值,关键就在于具体落实和保质保量保时保成效。

四是制度机制新举措。即有关具体制度、机制、法规的改革创新和建立健全安排,主要是关系政府职能、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的改革事项。如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制度,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构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实施居住证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划拨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等等。制度机制新举措主要是由政府来担当实施的,实施过程及效果将牵动各行业单位甚至千家万户,讲究科学、规范和法治是其必然要求。

到目前,有关新举措的研究讨论有很多,提出的观点、材料和分析也不少,具体的方案也正在紧锣密鼓制定和陆续出台,我们的理解把握也应随之深化。比如供给侧改革,目前应说三句话:一句是凡有利于五大发展的办法都可以使用。供给侧改革聚焦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生产多少的问题,直指目前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和产能过剩,说它是“新计划经济”也可以,单刀直入强力推进,就可以闯出新路子。另一句是供给侧改革不要排斥需求侧改革,刺激需求起过重大作用并且还会起大的作用,这也是建议的精神。什么事情都要防止走极端,这是哲学思维也是历史经验。再一句是供给侧改革应时时关注实际效果,包括眼前效果和长远效果。真能解决问题就大力推广推进,出现新问题及副作用就调整完善,一切以实践标准来取舍。再比如划拨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资金,这在当前肯定是针对着突出问题。据有关统计,2014年我国社保资金缺口已有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还会加重,出台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和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会有积极作用,但这“远水解不了近渴”。社会保障与社会制度性质紧紧相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做好,要有充分保障,以后还要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在当前资金缺口严重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各种举措办法并用,不应有过多顾虑和限制。落实共享发展的要求,甚至可以设想,反腐败收缴赃款(2014年已有201亿元)也可以用之社保和脱贫,把权力腐败寻租再还之于民,同时惩戒腐败、亮明决心。像有的国家可以政府拿钱发给国民,我国的社保资金缺口由部分国有资本填充更是天经地义。当然要精细筹划和设计,预见到连锁后果并有配套措施和手段,同时加强社保资金的法治化管理。又比如科研体制和分配机制的改革,这一条针对了当前科研领域的问题和症结,科技界反响热烈。当前的问题和症结是:一方面科研院所、高校等行政化积弊严重,加之以往官本位膨胀,体制机制滞后,科研项目工程带头人人财物支配权过小,创新主体性、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反腐正风高压态势下,行政部门及人员的不作为和新常态下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导致旧的僵化简单化管理严重复归,各种掣肘梗阻空耗科研人员大量精力和时间,这已成为普遍现象。可以说,这一制度机制的改革创新已迫在眉睫,需要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突围跃迁到新境界。

所有以上行动新举措,都处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与体制机制、部门行业、群众生产生活和具体实际情况息息相关,都要求以改革的锐气、创新的精神、求实的作风去开拓进取、积极作为、干事成事,力争最佳进展和成效。唯如此,科学决策才能落地生根结果,美好目标才能接地实施兑现,中国梦才能越来越近越真实。同志强调过:“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在抓落实上,要力戒同志批评过的:“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 〔4 〕819-820今后五年发展的前途和关键,就聚焦在建议精神的真正落地执行上。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张维为.中国震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新发展理念篇6

(一)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赋予了北京城管工作更深刻的内涵,必须创新城管理念。新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城管必须立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做好城管工作的强大动力,坚持从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出发,深刻理解和把握做好首都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深刻认识首都工作的重大责任,切实把握首都发展的规律,强化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切实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北京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对城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北京正加快实施“三个北京”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五个之都”,实现“五个发展”。北京城管要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顺应城市国际化现代化发展趋势,拓宽国际视野,创新执法理念,增强首善意识和窗口意识,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标准,不断提升执法水平与执法形象,努力为全面提升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服务。

(三)首都城市管理进入了以“精细化”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推动创新城管理念。“精细化”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城管执法要与首都城市集约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发展形势相适应,树立起高标准的意识,抓好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管理的精细、高效、优质,更加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和执法方式手段,更加注重利用科技手段,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努力探索科学化执法、数字化执法、精细化执法的新途径,坚持走“集约化”综合执法之路,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四)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影响和制约城管工作的因素更加复杂,创新城管理念势在必行。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首都呈现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建设、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压力,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多元化利益格局更加凸显,各种新的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更大挑战,城市管理成本和难度大大提高。

(五)国内外城市管理呈现的新趋势,为城管理念创新提供借鉴。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在城市管理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国内外城市管理呈现出综合性、民主性、数字化的特点和趋势。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城市,强化公众参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是许多城市政府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全球城市发展正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阶段迈进。首都城管工作必须顺应国际城市管理发展新趋势,不断探索创新适应首都城市发展需要的新理念新模式。

(六)城管工作成效显著,但影响和制约城管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等深层次矛盾尚未有效解决。必须进一步解决思想,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建立适合首都特点的城管执法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扫除障碍。推进城管改革创新,是进一步完善城管制度,做好新形势下城管工作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法。同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也为推进城管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不竭动力。

二、新时期首都城管理念的创新与发展

理念带有根本性,理念决定认识,理念端正态度,理念指导实践。做好新形势下的城管工作必然要求创新城管理念。创新不是人为割裂历史,而是把传承与创新统一起来,既承接历史、又面向未来。城管执法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民主参与”、“公平正义”、“和谐城管”、“注重效率”、“民主法治”、“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不断创新”等。城管发展的15年是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执法方式不断创新的15年,也是城管组织文化不断孕育、发展、逐渐成熟的15年。城管15年的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管文化烙印――城管在建队初期的艰苦创业文化,发展中饱受非议指责仍执着前行的隐忍文化,建设和谐首善之区中的柔性文化、亲和文化,重大活动保障中的奉献文化、精细文化、创新文化,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创先争优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元素,成为创新城管理念的优良素材。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管爱人民”,包含了城市管理理念和全部精华,是以人为本理念最集中最具体实在的体现,是今天乃至今后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依法行政,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是城管工作的根本原则,依法行政是城管执法队伍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执法为民是城管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宗旨。执法工作要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的宗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服务与管理相结合,摒弃特权思想、管制型执法和单纯处罚方式,建立与相对人和谐互动的关系,实现城管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建设法治城管、服务城管、和谐城管,服务人民管好城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迫切需要科学界定城管队伍的角色定位。城管执法从表面上看是行政执法,但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公共服务。这就要求城管执法人员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首都无小事”与“群众利益无小事”相统一,深刻理解和认识首都在全国维稳工作中是重中之重的要求,切实增强执法为民的自觉性,更加注重服务和保障民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城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城管执法的工作性质,对队伍有着严明的纪律要求;窗口行业的特点,又有极高的形象要求,要把“人民城管爱人民”“队荣我荣、队耻我耻”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中,成为全体成员的自觉行为。

新形势下,秉持“服务是本质、形象是生命、规范是基础、执行是关键”的工作理念,把践行城管精神为队伍建设的核心、完成任务的保证、形象建设的指针,增强“形象重于生命、形象是生命线、人人都是形象大使”的意识,提升服务能力,重服务、重形象、重规范、重执行,弘扬北京精神,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意识、形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发挥首都城管品牌效应,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创先争优的时代精神,打造人民信赖的首都城管队伍。

三、理念引导下的首都城管创新探索实践

(一)坚持以民意为导向的公共服务创新,把“服务是本质”的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服务群众的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提高城管服务品质

围绕群众需求,把服务和保障民生问题作为改进城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创新管理模式,牵头开展环境秩序整治,加强疏导管理。采取帮扶式、引导式等柔性执法手段,坚持疏堵结合、有序引导,协调设立便民市场、便民摆渡车、便民信息栏等服务设施近5000个,大型活动期间划定临时限制经营区域,建立流动摊贩管理中心和临时疏导区230多个,推出精品大街700多条、精品社区近600个,96310城管热线实现与公安、规划、市政、非紧急救助等热线平台对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兼顾多方利益诉求,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改进服务促进工作,使城管工作成为服务群众、温暖人心、凝聚民心的工作,提升城管服务水准。

(二)坚持以问题为源头的公共治理创新,把整体性治理的效率理念贯穿于治理全过程,标本兼治,提高综合治理效能

充分整合城市各种资源,加强部门协同,进一步发挥城管协调沟通、牵头整合、监督反馈的职能作用,以及一线执法易于发现问题并向管理部门反馈的优势,促使问题及时解决,形成管理合力,加快建立环境秩序建设公共治理结构。坚持综合执法的发展方向,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完善高位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深化公安领导干部兼任城管领导的工作体制,建立高效、便民、权威的城管执法体制,建立城市环境秩序运行机制和全市环境秩序行政执法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联席会议、协调沟通、监察督导、资源共享等工作机制,强化与管理部门职能衔接机制、与执法部门联勤联动机制,实现城市规划、专业管理、综合执法、监督检查的有效衔接,形成资源优化,行政高效、责任到位、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格局。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城管与公安的融合机制建设,最大化其融合的效能和作用。实践表明,两者的有机融合,强化了保障力度和执行力度,有效维护了法律尊严,保护了执法者人身安全,确保了严格执法要求的落实,减少了社会治安问题,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城市秩序,提高了整体治理效能。

(三)坚持以精细化为目标的执法模式创新,把公平正义的和谐发展理念贯穿于执法全过程,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服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要推进科学分类管理。制定实施环境秩序分类管控标准,逐步实现“重点地区严禁、一般地区严控、其他地区规范有序”的分类管理目标,变无序经营为有序管理。二是针对违法形态高发时段、高发地区、高发类型创新勤务模式,解决环境秩序突出问题。三是依托城市网格化推进精细化管理。借鉴网格化管理经验,推进城管社区管理责任制,落实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职责。四是推进科技创新应用,构建环境秩序监控网络,实现对重点地区全方位动态化监控。五是强调更多地采取教育说服、告知核录、引导劝诫等非强制性方式,以及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等引导相对人自觉守法,特别针对大量流动人口,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促其尽快融入城市文明。六是将环境秩序整治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相结合,源头化解矛盾,维护秩序与维护稳定相统一、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包容发展、和谐发展。

(四)坚持以市民为主体的公众参与创新,把“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民主参与理念贯穿于城市管理始终,打造公众城管,推进公民社会的建立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发展趋势,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管理体制,集合各方力量,充分发动社会参与。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城市治理,形成多元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政府指导、部门监管、社区自治、公众参与”的多元管理格局。坚持人民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重视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培育社会自治组织、行业自律组织和公益组织,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模式,特别是调动利益相关者和相对人的参与,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强化公民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城管与公众的互动机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健全社会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公共关系的社会化、制度化和多元化建设,成立城管志愿者协会,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深化公益宣传,大力开展“城管开放日”活动,“城市文明加油站”等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公众参与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激发社会活力,推进城市管理人人参与、宜居城市人人共享的公民社会建立

(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智慧城管创新,把自主创新的理念贯穿于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建设始终,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提高城管精准监管水平

建设“智慧北京”,信息化发展动力十分强劲,城市管理创新与信息化的融合正逐步由外界推动向内生需求转变。北京城管应用创新站在创新2.0模式探索的前沿,把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引入城市管理领域,通过公众参与和开放式创新消除技术壁垒,催生城市管理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市局“基于创新2.0城管地图服务模式”项目获得政府现代化奖项“未来政府奖”,在亚洲地区尚属首次。城管创新2.0是知识社会来临的新环境新需求下若干创新实践的总结。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集全面感知、智能分析、市民服务、指挥调度、跟踪督办“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物联网平台,强化“业务主导、支撑一线,精细管理、敏捷反应,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城管信息化体系作用,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和社会化。

(六)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保障的队伍管理创新,把“服务是本质、规范是基础、形象是生命、执行是关键”的理念贯穿于加强队伍建设、塑造首都城管品牌的始终,努力争创一流,更好地服务工作大局

教育、管理、监督相结合,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执法队伍。坚持首善一流的标准,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素质能力,严肃队伍纪律,实现内涵发展。构建指挥统一、规范高效、纪律严格、形象良好的专业执法队伍,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和亲和力。大力弘扬“执法为民、廉洁自律、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新时期首都城管精神,打造“管理精细、队伍一流”的首都城管品牌。加强队伍规范化正规化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培养专门人才和专业技能,提高队伍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城管文化建设,培养内生机制,增强内涵发展的深层动力。深入挖掘典型人物素材,推树城管先进典型,目前,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杨景怡、首都道德模范车大为等一批先进人物,进一步激发城管人员的归属感、荣誉感。2011年零点公司调查显示首都城管职业认同感增强,78.6%的人认为“城管工作不可或缺”,比2008年上升了26.6%。2011年社会表扬同比上升155%,城管热线电话回访满意率达80%以上,社会认可度大幅上升,取得了自首都城管成立以来,环境秩序改善最明显、城管作用发挥最突出,社会各界评价最满意、城管形象提升最显著的成绩。

社会进步与发展决定了城管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城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是城管理念创新与发展的直接体现。2012年印发的《有关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意见》是贯彻中央关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精神,对未来几年城管创新发展的全面部署和进一步深化城管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明确了城管改革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目标原则,提出了推进改革的主要任务措施,充分体现了城管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今后几年,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城管事业大跨越大发展。

新发展理念篇7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体育教学 存在的问题 新发展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中体育也面临着新的教学改革。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体育教育无论在内容、结构还是对学生的考核形式上都有了极大的创新。高中体育教师应抓住新课改的有利形势,摒弃旧的教学理念束缚,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基础。

二、传统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理念落后。竞技运动项目通常是传统高中体育的主要教学部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对运动技能和技术的掌握,忽视了体育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学校只重视体育教学的短期效果,忽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二,教学方法单一。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尽管有不少学校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了改进,仍旧存在着一些长期积淀下来的顽固问题。传统的传艺式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独创性和自主能力;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生涯具有特殊意义,高中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巨大,再加上家长和教师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对体育课产生逃避心理。

三、高中体育教学新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下,高中体育教学取得了新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进步

纯粹的以竞技为主的体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对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通常靠进行田径、三大球以及体操的训练来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技术,教学时以全班学生为教学对象,对性别、年龄体质等不做区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容易被忽视掉。而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需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体能不同等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和以往的教学活动敷衍理论知识形成鲜明对比,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比较重视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通过对健康知识、营养和保健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育意识,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师还应将我国体育历史、奥运发展历程等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祖国体育的热情,引导学生领略体育魅力[2]。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社会将教师的职业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整个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最重要因素,学生通常被看做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教授的知识就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只能从教师处获得知识。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凸显,个性得不到张扬。新课程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在进行田径运动之后,为增强学生韧带活力,教师一般会安排学生做侧压腿活动时,在统一口令发出后,由于学生的习惯不同,有的喜欢前压腿、有的习惯左侧压腿,另外一些同学则喜欢右侧压腿。对于这种训练,教师不必要要求学生按照统一规则进行,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压腿方向。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锻炼氛围,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愉悦,调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后面的体育训练做好“暖场”。

(三)更新教师的体育教学理念

高中生正处于接受知识的上升阶段,对各类知识的把握能力较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另外,体育教师还应将新的体育文化、动向等融入教学中去,增强高中体育课程的内涵和思想性。由于高中教育的特殊性,高中体育教学既要秉承基础教育的特性,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拔高,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体育爱好项目,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体质的发展,从而增强高中体育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体育活动方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以跑步为主的传统热身活动,形式比较单调,为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安排其他项目进行代替,如:健身操、游戏、太极拳等项目也能起到很好的热身效果。在进行比较激烈的体育如跳山羊、单双杠等活动项目,教师应注意对不同体质和性格的学生进行观察,对于在运动中表现不佳、体能较差、胆小自卑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杜绝对这类学生进行负面评价,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能力。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内容,使学生保持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自信中学好体育课程[3]。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对体育科学等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懂得人体运动的规律,启发学生思维,思考选择怎样的姿势、力度才是更科学锻炼方法,鼓励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将所学到的体育科学知识运用到体育锻炼中,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四、结语

高中体育教师要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教学要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教学经验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促进高中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玉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2011(34):113-114.

[2]邬三达,浅析新课标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J].今日科苑,2009(06):272.

新发展理念篇8

在2019年1月21日至23日中交集团的党建会和工作会上,刘起涛董事长和宋海良总裁做了重要讲话和报告。这次讲话不仅提出了“海外和投资两个业务板块,是集团健康发展的引擎”,更是鲜明的指出“投资业务已经成为公司”五商中交”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开阔新领域的重要利器”,因此,实现“五商中交”战略规划,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就需要深化投资业务的引领作用。

通过对这次党建会和工作会的认真学习、讨论、贯彻,我对投资业务体系的(发展脉络、战略升维、风险管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会议的精神不仅对于区经公司当前的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更是对今后时期的西北区域市场战略规划,对XX局在西北“一带一路”的谋篇布局,都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

总的来讲,刘起涛董事长的工作报告精神就是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不要丧失这个时机,要意识到危与机并存,放开思想、理念深化改革,继续创新投资模式,做好投资业务的裂变升维,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在此情况下,区经公司全体员工都需要认识到投资业务的重要性、发展方向和如何开展投资业务。

一、投资业务对西北市场的重要性

从国家政策上看,西北市场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有效依托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形成以西安为核心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带,并将第九大中心城市西安与成都、重庆两个西南部核心城市相呼应,形成西部发展铁三角,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复兴西北经济带。从财政政策上看,19年中央对经济质量增长要求的不断强化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持续严管,西北基建投资市场将受到资金全面收紧以及需求增长减缓的影响,有下行的可能性,尤其是西北各省的财政基础差,很难投入政府资金做大型项目开发,大多数依赖于政府债券的承销来做一些现汇项目,如市政道路项目、城市建设项目、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等项目开发,依靠薄弱的政府资金不足以支撑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速度,只能依靠投融资业务带动地方基建市场为城市发展提速。以甘肃省为例,2018年甘肃省GDP为6043.71亿元,年度经济总量排名处全国倒数第五位,经济条件制约成为甘肃省基建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在经济支撑较弱的情况下,甘肃省各州市很难通过现汇的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普遍采用用土地开发代替资本金的方式与企业融资进行基础建设。因此,近年来西北区域的省级高速公路、市绕城快速路、地铁、城市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都是依靠企业投资ppp模式完成建设的,如:XXX公司落地总合同额X亿元的X个项目,其中X个项目都是PPP融资项目。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未来的时间里XXX区域要完成经济增长布局,在“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里实现西北经济带的复苏,就需要靠企业投融资来完成城市商业中心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换言之,投资业务就是未来拉动西北区域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引擎,就是我局占领西北区域基建市场的制胜法宝。

二、西北区域投资业务的发展方向(投融资模式创新)

目前西北区域投资业务主战场还是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随着国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明确产业集群和城市、城镇化战略布局的政策形势下,投资业务慢慢向康养、医疗、房地产开发、水环境治理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领域转变,转向对居民生活服务需求方面全方面打造。为了实现在西北市场的深耕细作,西北区经公司就需要在确保制造业传统优势的前提下,通过投资调整西北区域结构布局, 好风险防控的同时,优化投资结构、解放投资理念、创新投资模式,实现局公司在西北区域的短、中、长期战略规划布局。把投融资逐步融入常态,明确发展方向,实现产融支撑,完善体制机制,释放经济活力。

三、如何在西北区域开展投资业务

升级投资理念——西北区域投资业务的短、中、长期规划理念是,短期内规划目标是主攻优势领域——城市基础建设市场,开拓、进入新兴领域市场;中期规划目标是通过发挥局全产业链优势和中交基金、中交城投、绿城中国等兄弟单位的合作,实现产融结合,投资业务的多元化布局;长期规划目标是,配合局公司战略,实现资产证券化工作,建立起自己的金融平台,完成“五商中交”的宏伟战略布局。

升级投资结构——一是,按照集团和局公司要求,根据区经公司发展速度和增长质量要求控制总量,不能越过资产负债红线;二是在项目投融资的选择上做好模式分析,尽可能通过加大对新兴领域的布局强度,实现对投资业务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三是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我们选定的投融资项目中做到事前投资风险预防、事中项目管理控制、事后项目信用评价,树立良好的“XXXX”口碑,打造投资业务的金字招牌。

升级投资意识——在西北市场中有一句话叫做,好的项目都是跑出来的,好的投资模式都是谈出来的。一个项目从策划阶段到实施落地,一个片区的市场从开拓到扎根,都离不开区经公司员工的良好的业务能力和对投资业务的熟悉、把控。XX公司从建立之初就注重

员工的培养计划制定和业务培训的开展,培养员工在商业方面的理念、认识、能力,保持员工的发展能力与公司发发展速度相适应,从而实现西北区域投资业务的持续性和创新活力。使员工能力和意识时刻保持与XX公司部署一致,规避人才缺口,人才队伍传帮带,保证西北区域业务员的高素质,为西北区域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夯实基础。

上一篇:航天发展范文 下一篇:金融数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