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感动作文范文

时间:2023-09-25 15:10:27

被自己感动作文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1

那天,天蓝得似一汪海水,几朵飘飘悠悠的白云,洋洋洒洒地点缀在天空中,远山含黛,和风送暖,正是逛街的好天气。我们一家人各自打扮完整,相挽上街去了。

街沿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远远望去,像八月彩色的新潮。只是跪在商店门口的两个小孩打破了这欣欣向荣的美景。大的为兄,瘦小的身子穿着宽大的、掉光了扣子的破大衣,下身着一条短短的单裤,脚下趿着一双大概是他父亲的布鞋,有很长一截拖在后跟外头,他的妹妹最多只有七八岁,穿着脏脏的破衣烂衫;她的一双小脚,没有穿袜子,套在一双破鞋里。因为冷,她将整个身体都缩到哥哥的怀中去了。

妈妈见我久久不肯离去,便“教育”我说:“这两个小孩有可能是骗子,不要理他们,我们走吧。”说罢,拉着我走进了商场,一天下来,我们已经为新年置办了好几套新衣服了。走出商场大门,发现这两兄妹依旧跪在那里,面前不能盛任何东西的碗里,依旧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硬币,此时的我心情格外沉重。

我于是站位了脚,在自已的口袋里翻了个遍,拿着早上买早饭时剩下的两元钱,一路小跑跑了过去,妈妈一把没拉住我,我便将这两元硬币放进了他们那只破旧的大碗里,他们向我面带微笑连连道了几声谢。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2

【关键词】情感教学 情感互动 情感参与 大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54-02

在高校,大学语文不是必修课,而是一门公共课,有的专业会开设这门课,也有的专业不会开设。这虽然体现了一种自由与宽松,但对于语文教育来说,无疑加大了难度。学生会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不像英语一样有硬性的要求,要过级,甚至考研也是必考科目。学生宁愿花时间去背英语单词,也不愿花时间去背几首诗词、读几篇文章。当然,这也不是高校课程设置导致的,而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造成的。面对这些,如何在有限课时的大学语文课上,让学生以一种严肃、认真甚至尊敬的态度去学习语文?从被动地学习变成主动地学习?从学习变成热爱?这是大学语文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应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更侧重于知识的讲解、传授与基础能力的培养,而很少注意到情感熏陶与培养,而使得中学语文教学变得一板一眼、枯燥无味,这与应试教育有关。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升学,在考卷上,如果学生的答案不“标准”,或太新异,那么分数也不会太高。但是这些问题在大学语文教育中都不存在,大学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没有了应试的局限,相对来说,教学方面还是比较自由与宽松的,当然,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因为自由、宽松,所以,学生的态度容易变得散漫、不严肃、不认真。加之同一所学校里有的专业开设有语文课,有的专业却没有开设,学生就会认为语文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既然这样,就不必花时间、精力去对待,这无形中又加大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难度。针对这些,就更需要教师以一种负责、严谨的态度去进行教学,学会“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多元,充满吸引力。

一 鼓励学生多思、多讲

大学生的思想情感相对于中学生来说会成熟一些、丰富一些,他们的视野开阔了,想法也多样化了,不会像中学时拘泥于应试教育,这是大学语文教师应及时发现并加以利用的特点。因为不用拘泥于应试教育,所以语文教育可以相对自由些,应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体会,甚至是对一些已约定俗成、达成共识的东西提出质疑。当然,这要建立在合理、合适、合宜的基础上,不能天马行空,这就需要教师的把握与正确的引导。以柳宗元《三戒并序》为例,在讲解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关于《三戒》的传统解读,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麋、驴、鼠到底暗喻了什么人?是不是如传统解读中所认为的“不知推己之本”、“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① 有的学生不认同这种传统解读,认为这些解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作者的一种表现,很多学生认为麋、驴、鼠三种动物很傻很天真。麋很小就被临江之人抱回家养,家犬碍于主人的威慑,不敢吃它,一直装作与它很友善,而它竟真的认为犬是它的好朋友,三年后,出门看见外犬,也认为它们会跟自己很友善,还想与它们嬉戏,却不幸被“杀食”。驴则是被好事者带进黔地,结果被虎吃掉,而驴从头到尾都是被动者,没做过任何过分的事,被人带进黔地,被虎观察、挑衅、“荡倚冲冒”②,最后“断其喉,尽其肉”③。鼠则因为是永某氏的生肖神,因而被永某氏善待,但后来人却不这样,而是“杀鼠如丘”④。鼠被永某氏“宠”惯了,结果反害了自己,如果房子的主人一开始就不是永某氏,鼠们也不会那么放肆,它们会知道偷吃了东西之后要躲藏起来,没人的时候再出来偷,不会成群结队肆无忌惮地出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杀鼠如丘”。当鼓励学生说出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时,学生实际已积极参与到课文中,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自顾自说,学生会从这种参与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获得参与后的满足感。

二 以情感带动教学

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生硬地讲解、传授知识,是达不到情感教育的要求的。有的教师尽管知识面很广、学历很高、科研很多,但并不代表他就懂得情感教育。笔者认为,情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者首先要充满情感。大学生的情感是复杂的,也是丰富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愿意和老师交流、沟通,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教师通过对课文的讲解,把自己对课文的感知、评价传达给学生,这种传递过程实际就是一种情感互动。另外,这个过程应充满了审美与智慧,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这也是一种情感互动。如《子衿》,此类篇目涉及爱情,对于大学生来说,爱情不再是需要回避的话题,所以,教师可以把诗中那个痴情等待恋人的女子以及她对恋人的爱与思念、盼望与等候充分描述给学生。当然,这种描述必然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体会与感情,这一切都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当你声情并茂地讲解这首诗时,学生会被你打动、被你吸引,被你带入到诗的情境中,体悟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调动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三 通过形式不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

1.通过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朗读可以是教师朗读或是学生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原文的印象,还可以产生一些新的感受。

2.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作者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与情感。如《茶馆》一文,文中涉及的人物很多,可以让学生自愿报名参演,或由教师指定。参加角色扮演的同学会反复去读,去理解角色的语言、行为与情感等,没有参加的学生也可以评价参演同学的语言、扮演等是否贴近角色,从而加深对课文的领悟。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生动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新鲜感。如《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聊斋志异·婴宁》等篇章,都可以先将影像资料放给学生看,然后再进行解读,这样学生对文章涉及的人物、情节等都会有较深的印象,从而更容易理解课文。

4.开展演讲比赛、写作训练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一定与教材中的课文相关,大学的语文教学本也不应局限在教材中。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锻炼其能力,而且活动中学生必然调动情感因素去准备、参与。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非常重要,方式、方法也很多。作为教师,只要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愿意多花些时间与精力,就会思考、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让大学的语文课不再乏味、不再被动、不再可有可无,取而代之的是成为学生真正重视的必修课。

注 释

①《三戒》并序·临江之麋

②③《三戒》并序·黔之驴

④《三戒》并序·永某氏之鼠

参考文献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3

【关键词】学生;人物;环境;生活Transfersthestudentemotiontostimulatethestudenttostudythelanguageinterest

【Abstract】Intheteachingpractice,utilizesbythesentimentfervor,theemotioncommunicationmethod,letsthestudentbringownlifefeelingtoinquireinto,

tocomprehendthetextonowninitiative,causesthetexttheemotionfactorandstudent'slifefeelinglinksup,hitsthethoughtthespark.

【Keywords】Student;Character;Environment;Life中学现代文课堂教学如何从新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扩展性思维,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以情激情,情感沟通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中学语文课多是文学篇章,而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注入了作者的感情;而中学生也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当作品中的某种生活和学生的某种生活相似或相通时,教师恰当一点拨,就会产生情感对流,形成畅所欲言的态势。我是从下面几点着手进行的。

1抓住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内外联想,激感文学是再现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艺术表现,散文中的人物更带有原型的明显痕迹。教学中教师利用艺术真实引发学生联想生活真实,再回头品味艺术真实,从而增强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学生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起来。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表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父亲的行动来刻画形象。我教这一课,就让学生带着对自己父亲真切感、亲昵感去体会父爱。我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文中哪些事情最能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父爱往往用行动而不用语言,作为子女的一般不易感受的到。我接着引导,你们感受到过深沉的父爱吗?比如送你们上学,半夜送你们上医院等等?这一问,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了,纷纷谈论起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爱自己,不怕累不怕苦等。我再问,那么你对自己的父亲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又踊跃发言。然后我顺势转入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在文中对父亲的感情是什么。

2抓住课文中的典型环境诱发学生去深切体会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艺术环境是作者精心描绘和有意安排的。这些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是作者身临其境活动过的,凝聚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遇到这种情境,教师应把学生引入意境中去,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此境此地作者的情感。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关于课间看电影的情景就很值得体验。我是这样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情景中的。我先抓住“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这句话中的“自然”一词激问学生:为什么日本战胜俄国是自然的?大概是作者承认日本战胜俄国吧。学生很有兴趣的看书揣摩,然后纷纷说不是,是日本人自以为是强国,狂妄自大的口气,是作者对日本人的讽刺。我接着问围观枪毙中国人的镜头出现时喊“万岁”,拍掌欢呼的“他们”是指谁,“他们”拍掌欢呼表明什么?学生根据前文的情景很快明白,这个“他们”是前面认为“我”考及格分便不是中国人能力的所谓日本“爱国青年”,他们拍掌欢呼是嘲笑中国人。我顺势利用学生的生活情理引发学生说,假如你们也在那里看电影,听到这种拍掌欢呼声将会怎样?有什么感受?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我要痛骂他们,有的说我站起来走掉,但也有的说不一定,说不定也会随大溜拍掌欢呼,因为那时我们也不一定有觉悟,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不是还留着辫子吗?不是还有中国人围观枪毙中国人并且喝彩了吗?那时的中国有不少人精神还麻木啊。我又说作者当时什么感觉,表明什么,学生说“感到刺耳”“从此意见变化了”,表明作者觉悟早,是个爱国者。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4

关键词:语文 学习兴趣 激发策略

“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里因素。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味浓,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这主要靠老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做好一个“媒人”,介绍学生主动与课本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许有不少人赞成利用直观教具,当然我也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我认为直观教具也有它的局限性,繁琐的直观教具会过多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教具本身而不是知识本身。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除此以外,教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是关键的。

一、抓住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内外联想,激感

文学是再现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艺术表现,散文中的人物更带有原型的明显痕迹。教学中教师利用艺术真实引发学生联想生活真实,再回头品味艺术真实,从而增强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学生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起来。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表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父亲的行动来刻画形象。我教这一课,就让学生带着对自己父亲真切感、亲昵感去体会父爱。我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文中哪些事情最能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父爱往往用行动而不用语言,作为子女的一般不易感受的到。我接着引导,你们感受到过深沉的父爱吗?比如送你们上学,半夜送你们上医院等等?这一问,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了,纷纷谈论起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爱自己,不怕累不怕苦等。我再问,那么你对自己的父亲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又踊跃发言。然后我顺势转入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在文中对父亲的感情是什么。

二、师生换位

同教同学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现在还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质还是"应试教育""淘汰教育",与现行教育相悖而行。新课程改革,不仅对课程做出重大变革,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者要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求受教育者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学习,达到师生互动。为了做到以上这些,每周拿出两至三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课,主要针对阅读课文。首先要求学生备课,写出教案,这样为了把课讲好,学生会不惜余力去吃透课文。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更进一步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通过学生自己讲课,让学生做到心到、口到,对整篇课文的结构、写作特点、思想内容,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听课的学生也会不自觉地站在讲课人的立场去评价讲得好与坏,而不是教师讲课时,那中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三、抓住课文中的典型环境,诱发学生去深切体会

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艺术环境是作者精心描绘和有意安排的。这些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是作者身临其境活动过的,凝聚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遇到这种情境,教师应把学生引入意境中去,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此境此地作者的情感。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关于课间看电影的情景就很值得体验。我是这样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情景中的。我先抓住“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这句话中的“自然”一词激问学生:为什么日本战胜俄国是自然的?大概是作者承认日本战胜俄国吧。学生很有兴趣的看书揣摩,然后纷纷说不是,是日本人自以为是强国,狂妄自大的口气,是作者对日本人的讽刺。我接着问围观枪毙中国人的镜头出现时喊“万岁”,拍掌欢呼的“他们”是指谁,“他们”拍掌欢呼表明什么?学生根据前文的情景很快明白,这个“他们”是前面认为“我”考及格分便不是中国人能力的所谓日本“爱国青年”,他们拍掌欢呼是嘲笑中国人。我顺势利用学生的生活情理引发学生说,假如你们也在那里看电影,听到这种拍掌欢呼声将会怎样?有什么感受?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我要痛骂他们,有的说我站起来走掉,但也有的说不一定,说不定也会随大溜拍掌欢呼,因为那时我们也不一定有觉悟,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不是还留着辫子吗?不是还有中国人围观枪毙中国人并且喝彩了吗?那时的中国有不少人精神还麻木啊。我又说作者当时什么感觉,表明什么,学生说“感到刺耳”“从此意见变化了”,表明作者觉悟早,是个爱国者。

四、开展活动、拓宽空间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学生的潜能就想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你给他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热情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去开拓、去创新,让学生去做感兴趣的事,从兴趣中发展兴趣。不要老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语文课活起来,不要局限于上、下课的形式,形式多变一些,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会在玩中获得知识,这也是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最终目的。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5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主导作用,而真正起主动作用的是学生。我国现代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就十分重视学生的主动作用,一向把学生看作是活的教学对象。他说“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因此,只有还课堂给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才会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灵气与活力。

那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当中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应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从人的心理素质看,学生学习是否有积极性,不完全取决于人的智力因素,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依据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已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改变观念,摆正师生间的关系。

要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变以往的教学信息单向交流(教师学生)为教学信息对称平等交流(教师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走下“神圣的讲台”,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鼓励学生多思多问,从而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

每一节课开始笔者都会先让学生明确笔者预先制定出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笔者制定目标的依据及实施的措施。这样一来,师生便达成一种共识,齐心协力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这无疑就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前提和动力,师生才有了一起活动的可能。

二、学会赏识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激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当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上缺乏主动性,是因为自己语文成绩一贯不好,对学好语文缺乏自信,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赏识学生的长处,从日常生活一些细节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赏识多于教训,鼓励多于批评。也许你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甚至没有意识地摸一下某个平平无闻的学生的头,他的一生都会感到暖意无限,激励不尽。有句话说得很好:“赏识、激励产生动力,动力产生不懈的努力,不懈的努力产生能力”。沃伦·本尼斯也曾说过,“有一项对学校教师进行的研究说明,只要教师对学生们期望甚高,就足以使学生们的智力商数提高25分。”(《成功之路》第80页)老师的鼓励和期望会使他们对自己原先的评价产生怀疑,从而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挖掘自己巨大的潜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为实现教学目标之前要设计好一定的教学策略,这些方法、手段要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保证设计出来的这些方法手段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得来,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让他们想说、会说,对回答得好的学生要当众给予肯定,使他们树立信心;回答得不好的,也不要批评,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让他们自己意识到:其实我也能行!另外让他们头脑中也存有这样一个观念:答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调动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变不爱学语文为爱学语文,积极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开阔视野,语文素质不断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丰富的肢体语言,适时激情创设情景进行愉快教育。

转贴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十分重要作用。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就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现在的学生学习成绩上不去不是他们学不会,而是他们不愿学、不喜欢学,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我们的教育太死板、太枯燥、太僵化了。我们追求整齐划一,不喜欢变化多样;我们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我们决不敢让班级纪律乱套,甚至决不允许有一个出格者。”(《中学语文教学》2001.9)因此,要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搞活课堂,变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丰富的肢体语言传情达意。

任何一节课堂气氛浓烈,学生兴趣高涨的课无一不与讲课者亲切和蔼的口吻、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肢体语言结合在一起的。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或动作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笔者在教《孔乙己》这课时,对于孔乙己还酒钱的前后细节学生开始不怎么理解,当笔者在讲台用几个硬币把这些动作演示一番以后,学生茅塞顿开,问题回答得出奇的好。此外,诗歌教学中教师的范读也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大都是通过教师的“读”打动自己从而被感染带动的。

2、从我出发,适时激情。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的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教师自己没有感情,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感情,因此,教师只有自己先进入教材,被作者的感情打动,才能有自己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真切的感情去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激起学习的兴趣。亚里斯多德在《德学》中说过,“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的,因为人们都是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笔者在讲《哨子》这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所阐述的观点跟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勾起笔者对过去所犯过错的回忆,引起了感情上的共鸣。讲课时,笔者适时述说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这一做法极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引出了一场激烈的讨论。那一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情境,换位思考。

这实际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作品内容合理想象,以达到激起情感上的共鸣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他所强调的是读诗学文中的想象。没有想象、没有换位思考就不能把握作品中的形象,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当然也就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反之,如果教师能根据文章的描述,引起学生对作品中人物、景象的想象,创设一个具体情景,有了一个身临其境之感后再换位思考,这样便会受到深深感染。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6

关键词:李安电影;女性主义;第三性男人;他者;性别观

在电影艺术的长廊里,有一个人吸引了大量东西方影评人和观者的目光。他的成功,也许是由于他独特的成长、求学经历,也可能是因为他的电影展现给世人的是不一样的东方文化,或者说他恰到好处的沟通了东西方的电影文化。从《推手》到《饮食男女》,家庭三部曲里探讨了父权制度下的家庭伦理。从《卧虎藏龙》《断背山》到《色・戒》,他试图突破传统桎梏,超越性别界限,粉碎性别差异,探索不一样的性别观。他,就是李安。

1 第三性男人

西蒙・德・波伏娃说,女人是第二性的,男人是第一性的。女人一直被作为男人的从属而存在。在近代,妇女的解放运动一直持续进行。男人一直被束缚在第一性的位置上,充当着社会中的中坚力量,家庭的顶梁支柱的角色。而他们,是否也同样面临需要解放的处境,男人是不是也应该拥有一个第三性别的位置。

而在家庭三部曲《喜宴》里,李安却颠覆了这种传统模式。影片中,男主角伟同不再是故事的主导。他被动的听从父母的安排去相亲,他被动接受塞门关于假结婚的建议,被动地接受东方女孩威威的追求。他不再是能够掌控命运,勇敢面对一切的主导者。他需要听从建议,需要依赖他人,他被赋予第三性的位置而存在。

在李安的很多影片中,男性是作为一个阴郁的,甚至是被保护的形象出现的,这也许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家中的长子,他的降临,承载着这个家庭太多的期许。这种思考体现在他的剧本和电影里,他把自己的内心纠葛赋予人物鲜活的内心世界,从而产生这些颠覆固有的男性形象的作品。

2 “他者”的互换

在大多数的电影中,女性形象大多是固有的,被定义好的,是没有自我的,被动的。她们往往被塑造为一个弱者的身份,无法挣脱加之在自己身上束缚,只能等待着被安排好的命运,悲剧的结束自己的一生。尤其是在好莱坞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中,女性往往作为电影中的被动因素出现,等待男人救赎,等待王子出现。而男性则是整部电影的关键,他的行动,推动着电影的发展、高潮。而李安的电影恰巧弥补了好莱坞电影的这种缺失。在李安的影片中,女性呈现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她们热爱生命,积极乐观,勇于争取一切,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被动。

这种生命力可以在《饮食男女》中的三个女儿家珍、家倩、家宁身上寻找到。影片讲述了一部三个女儿的家庭戏,早年丧偶的父亲,性格迥然不同的三个女儿,构成了一个矛盾重重的家。他们各自有着自己来自家庭、社会方方面面的生存压力,他们维系感情的途径则是每周日的晚餐。家珍,一个基督信徒,性格内向,职业教师。因为初恋的情感受挫,自欺欺人地沉浸在自己对爱情的幻想里。突然的转折,她并没有消极的等待生命中拯救她的那个人出现,而是自己打破心里的桎梏,勇敢面对爱情,追求新的生活。在电影中,女性不再是被动而没有自我的,“他者”的互换体现在她们每个人身上。她们能够勇敢挣脱束缚自己的那张网,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自己的未来,打破了传统女性在命运面前低头认命的模式,赋予女性强烈的“自我”意识。

1995年,李安拍摄了一部根据简・奥斯汀的原著《理智与情感》改编的电影《理性与感性》。影片讲述的是发生于英国上流贵族社会的故事,主要围绕一家四个女人展开。颠覆男性主导者的统治地位,女性形象占据了影片的大量篇幅,为数不多的男性却几乎都处于弱势地位。当她在爱情和生命里重新获得重生,当她最终找到所谓的真爱。女性不再是弱者,她们化被动为主动,她们不再听从所谓的命运安排,颠覆了以往男性作为叙事发展的拍摄手法,以女性的行为作为影片发展的线索。

作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传播者,李安成功诠释了不一样的中国文化,在宣扬男权文化的西方,他的影片中传达的女性文化更加令人眼前一亮。

3 豁达的性别观

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电影世界里,同性恋一直是一个禁忌的话题。特别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几千年来,不管是同性恋,异性恋还是双性恋,有关于性的话题一直是一个敏感题材。在开放的西方,同性恋也并不是为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李安的作品,向来不避讳这些敏感的题材。他的电影基调呈现压抑的风格,他的题材却往往冲破。他拍摄出来的作品之所以能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也许是因为他拍摄电影时具有的独特的切入点。

《断背山》里,李安用自己独特的压抑风格含蓄内敛地讲述了一段禁忌恋情,用无数的细枝末节触动人心,引发观者共鸣。李安既不是第一个诠释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毫无疑问,他称得上是最成功的一位。李安曾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许多电影在讲述同性恋的故事时往往会戴着有色眼镜,在表述时承认这种群体的特殊,或者说由于太过希望这种禁忌之爱得到世人认可反而适得其反。而李安的电影只是讲述了两个男人如何相爱的故事,他们同正常的男女恋爱没有什么不同,电影的主人公如同正常情侣一样,在争吵、妥协、心痛、告别、留恋中相爱。摒弃了同情的色彩,挣脱了约定成俗的眼光,他没有把他们的相爱作为禁忌来诠释,也因为如此,《断背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色・戒》自问世就引发了无数影评人的争论。由于影片中涉及大量的镜头,题材涉及汉奸与背叛,从而引发许多褒贬不一的评论。有人认为,这是一部脱离爱国主义的影片;有人认为,这是一部诋毁女性尊严的影片。原著是以王佳芝为第一人称展开整个故事的,因而张爱玲笔下有许多关于心理描写的文字。不能用间谍片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色・戒》,这只是一部后现代的小众作品,李安所要展现的是抛开了历史背景,抛开了国仇家恨,仅仅是王佳芝从一名普通的女学生成长为一个女人的故事。九分钟的将这部作品推向风口浪尖,李安对性的表达一直都是准确而直白的。也正是因为他从来都不避讳题材的敏感,才使得他的作品中所阐释的性别观豁达而宽广。

李安的人生经历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的每部作品背后都有着自身的生活烙印,他借助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创作影片,他赋予电影人物鲜活的内心和生动的形象。而他妻子的坚强、独立、自主,也使得他对于女性形象有着不一样的诠释。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他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使他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他的人生阅历交织在他的影片中,使他的影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独具魅力的电影,影响和吸引了无数观众,改变了许多观影人对世界的看法,展示了不一样的中国文化,也加深了中国文化同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75.

[2] 安利利.“东成西就”的传奇――浅析李安“家庭”三部曲[J].电影评介,2011(12).

[3] 余锐.自我实现的影像历程――论李安“父亲三部曲”的真正内涵[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7

不需旁人安排,也无须过多干涉。

喜欢人生一直变化,一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也许有一天,我会停下来,但现在,我还没有享受够。

在筹备20周年展览会的时候,我分外仔细地回顾了我的‘战绩’,心里在想,应该很少有人像我以前那么大胆创新,做的那些事,过了20年还是那么‘前卫’,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很‘过瘾’。自觉自己是一个幸运儿!”

为舞台而生

21年前,她是那个时代造星流水线上的乖巧模样,唱着比声线甜美的歌曲;

11年前,她走出自己的道路,被誉为人气天后,获无数奖项;

1年前,《莫后年代―莫文蔚20周年展览》人头涌涌;

巡回演唱会在8个城市举行17场。

最近依然在各地举行巡演,并享受幸福家庭生活的她说:“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漫长20多年,她说:“3岁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以后要做一个表演者。我是为舞台而生的。而现在,我依然享受这一切。”

非常满意自己交出的这份“成绩单”的莫文蔚,坦言过去20多年在演艺事业上面的工作令自己觉得充实而满足。“在筹备展览会的时候,我分外仔细地回顾了我的‘战绩’,心里在想,应该很少有人像我以前那么大胆创新,做过的那些事,过了20年还是那么‘前卫’,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很‘过瘾’!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当然我要感谢很多人,成功的背后需要很多不同的人推动,而最值得高兴的是,一直以来不同的合作伙伴都与我非常投契,更制作出不少让我自豪的作品 。”

有一颗古灵精怪之心的莫文蔚,能流利地说5国语言;做慈善环保,她竭尽全力,工装示人;唱歌,她略带沙哑的“莫氏声线”迷住数十万人的心;作为女明星来说,她不够美,脸太长,嘴太大,身材过于骨感,但最终她是大众心中的性感女神;她还热衷扮丑―《食神》中丑到极致的扮相,却塑造出让人掉下巴的经典;她个性多变,穿衣风格大胆,造型前卫,开创了独特的“莫氏风格”,很多时尚品牌都希望她能穿着自己的产品,设计师把她视作灵感女神缪斯。

唱歌、拍电影、出演舞台剧,所有和表演相关的工作莫文蔚都敢尝试。出道21年,她拿到过两次台湾金曲奖和一次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同时拿到这两个奖的艺人少之又少。莫文蔚还完成了女人生命中重要的转折,而结婚的对象是17岁的初恋―人生在这里为她的努力画了个圆满的圈。

多种姿态,一种心情

3岁的时候,莫文蔚已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如今的她已拥有想要的一切,但她说:“我还未享受够!”工作与生活、困难与压力之于她,原来一直是种享受。她一直毫不讳言自己的年龄,因为她知道,女人虽怕“时光易把流年抛”,但更可以用岁月沉淀的温润,令自己化身美玉。接下来的10年、20年、30年,莫文蔚依然会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一往直前。“我还有很多事情想要做。下一个想要实现的愿望是做一出特别的歌舞剧。还希望和‘大自然保护协会’一起去考察,探讨现在已经非常‘不适’的地球,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去‘治愈’它。”去年,莫文蔚在向又一高峰进发,成为基努・里维斯导演钦点的女主角,参加处女作《太极侠》的拍摄;多年来制作一张爵士专辑的心愿亦达成。

而最近上映的《催眠大师》对莫文蔚而言,亦是另一种挑战:这个讲述自我治愈和救赎的故事,是带有神秘色彩的新颖催眠题材。导演陈正道一早就已经确定自己心中的最佳女主角非莫文蔚不可,她亦被缜密的剧情设计和内在展露的情感元素打动,即使当时正忙碌于专辑、20周年巡回演唱、展览等工作,她仍尽力“分身有术”,最终完美演绎这一角色。莫文蔚说,自己当时为能淋漓尽致演出角色内心的挣扎,还特别研究心理学,以更好地诠释在被催眠后,进入意识被替换的状态。“一度有考虑要实际去体验被催眠,但后来因为害怕而作罢,怕我把自己的秘密说出来,所以拍电影是一个很好玩的渠道,可以旁观,更能体会。”

在天津拍戏期间,雾霾指数严重飙升,莫文蔚笑言自己每天出门拍戏前,都像在看股市指数一样,紧张地盯着雾霾指数。“大部分的戏份都是在晚上进行拍摄,生物钟亦颠倒,不过这也正好加强了我对这个角色的专注度。”日夜颠倒的莫文蔚因此鼻子过敏,天天狂打喷嚏,心理压力也直线攀升,一度精神恍惚,让她觉得像是真的被催眠了。但影片上映后的佳评如潮,让莫文蔚再次感觉“再辛苦都值得了。这是我在电影系列的新尝试,上映后还被评为‘零差评’的作品。”说及票房已经突破2亿的成绩,莫文蔚毫不掩饰获得认可的快乐,更在微博上回应拍续集的猜测,可爱调侃“需要女演员找我哦”。

幸福小女人

父亲的离去是莫文蔚最大的遗憾:“父母为我的学习及成长打下很好的基础并赋予很大的自由度,让我可以多方面发展。父亲的离去更提醒我要活在当下。想要做的事情要下定决心赶紧把它实现,不要给自己拖延的理由。其实这些道理一直都懂,只是现在有更深切的感受。”所以在母亲节到来时,她大声呼吁愿天下母亲都快乐,也更珍惜目前拥有的一切。

不仅仅是工作上的执著和努力,找到幸福的莫文蔚说应该学会把握快乐。“他的真诚最让我感动。互相坦诚、信任与支持是永恒不变的夫妻相处之道。我很享受现在的相处模式,虽然我们分开两个地方工作和生活,不过我们会每天通电话,会视频聊天,如果我们其中一方有多过两个星期的休息时间就会跑到对方那边,这样反而可以让感情长期‘保鲜’。”随性地调侃自己,也令我们看到莫后气场外小女人的幸福一面。“他最爱煮饭,而我也很爱吃他煮的东西,这个‘合拍’的程度实在没话说。哈哈哈!”

正在策划一次环球旅行的莫文蔚,亦坦言自己的憧憬和期待:“入行21年来真的没有试过真正地休息一段时间,那么久以来都是工作、工作、工作!上一年跟老公约定今年要去环游世界,当然要很积极地把它实现。我们各自会看很多旅游书及上网找资料,然后找旅行社帮忙规划行程。也特别期待这一次的出行。”

双子座的莫文蔚最擅于在琐碎中时刻感受生活的美好,那种不甘于平凡、总是用好奇的眼光去探索平淡生活背后掩藏之小美好的特性,亦是她的魅力所在。工作中困难再多,对她而言亦是另一种收获。

无论是从通宵的片场过来,还是刚刚赶完繁忙通告,只要摄影师的镜头一对准莫文蔚,她的疲倦顿时一扫而空,不需要调动和暖场,驾轻就熟的笑容、眼神、姿势,完全不需要指点,她很明白自己要什么。每次看她拍摄百分百是种享受:看她举手投足的自信,看她不经意就展露的风情,会被那份魅力吸引。

等到镜头移开,她立刻脱下十五寸的高跟鞋,卸下全身的气场,光脚踏着自己的球鞋,回到另外一个平易近人状态,拍摄后的倾谈就在这样的轻松氛围中展开。被誉为性感女神的她,亦坦白时尚心得:“妈妈从小就教我毕生受用的道理:把自己最大的优点尽情展露,把仅有的缺点彻底掩盖,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不过做不做得到还是要看你对自己有多了解。我最不主张别人盲目跟风,时下流行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你。”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8

关键词: 小说《献词》 新感伤主义 特征 社会意义

对广大中国读者来说,德国当代作家博托・施特劳斯(Botho Strau )的名字并不为人熟悉,然而根据德国文学批评家的看法和德国读者的普遍反映,博托・施特劳斯不仅是近三十年来德国最有声望,而且是最具才情的作家,除了老资格的文学前辈之外,他被称为当代德国文坛最著名的纯文学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德国新感伤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其短篇小说《献词》堪称代表作品。通过分析《献词》,我们可以得出德国新感伤主义的些许特征和社会意义。

1944年2月14日,施特劳斯生于萨勒河畔瑙姆堡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曾在科隆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攻读日耳曼文学、戏剧学和社会学。1967―1970年,施特劳斯在汉诺威的《今日戏剧》任编辑和评论员。其间,他深受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社会学思想的影响,在做编辑的同时,也作为一个年轻的文艺评论家发表了很多评论文章。1970―1975年,施特劳斯在柏林哈特河畔剧院担任戏剧顾问,这期间他参与了多部戏剧的导演工作,进行了最初的戏剧实践。他参与戏剧导演的这一经历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随着之后他的小说、剧作等不断问世,施特劳斯成为了一名以表现自由而著称的作家。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受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影响,德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极端化和政治化的过程。文学对社会的传统作用遭到了非议。左翼作家通过写作来干预政治和参与讨论。他们同广大造反学生一起试图用政治行动来现行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但是他们的革命受到资产阶级强大的国家机器的反抗而惨遭失败。随着60年代末这一文学极端政治化的时代结束,新的自我感受时代,即新的感伤主义继学生运动的失败而诞生。70年代的文学舞台上展现的是学生运动造成的负面后果及社会对其的反应。“文学对于很多人起了一种替代作用,一种医治自己心灵创伤的作用”①。他们变得听天由命,心里充满绝望之情。他们公开宣布同过去决裂,退出政治舞台。他们把目光转向近处,转向那些特别的、具体的、眼前的东西,使抽象让位于情感。他们开始感伤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渴望,他们的过去和他们的现在。这就是从1972年以来逐渐形成的倾向转折的文学思潮,德国文学走向新感伤主义的道路。一大批作家,如彼得・施奈德尔、彼得・汉特克、卡琳・斯特鲁克、克丽斯塔・伍尔夫等构成了这一创作群体的核心,施特劳斯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的作品的主题大多为:困惑而迷惘的生活,感伤而处于绝望边缘的爱情,与人交流能力的贫乏,社会关系的缺失,乃至人性的异化……其叙事方式在讽刺与忧郁中交叠,其作品显著的共同特征在于情节的缺失,以及直观面对社会问题。他1977年出版的短篇小说《献词》,就是一部带着浓浓“自省式”新感伤主义色彩的作品。

在《献辞》这部作品中,施特劳斯成功地把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经验升华为一个不惜笔墨着力渲染的特殊片断。在1976年酷热的夏天,一个被女友莫名其妙抛弃了的柏林青年书商理查德・施罗贝克,整日沉湎于失恋的痛苦、自我反省、回忆往昔的沉思默想当中。他试图用自己的文字表白来感动出走的恋人,以便前梦再续、鸳梦重温,但结局却是失望至极。女友不在身边的日子里,理查德・施罗贝克再也没有踏出寓所半步,他每天埋头写作,试图以此填补从分手到重逢之间的空白。通过写作,施罗贝克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封闭的世界。在这个乌托邦世界里,他醉心于与女友汉娜那种自以为指日可待的破镜重圆之中。他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一个接一个地在其幻想中寄托给未来。刚刚分手的时候,他还有一种模模糊糊的空虚、忧伤及无聊的感觉,但是通过去理发、逛公园,他的这种感觉便很快消解了。接着,他避开外部世界,成日待在家中,女清洁工成了他与外界的唯一联系。而当他再也付不出工钱的时候,女清洁工就不再露面了。这时候,用文字倾诉不只是一种对失去女友的补偿与平衡作用,而且成了他消解积压在心中郁闷的必要途径。他不仅希望在天赐良机的时候能把自己的文字当做一份厚礼献给往日的情人,而且需要通过写作把苦闷消解掉,不至于把一切精神折磨都深埋于心。同时,他在写作中所构建的世界里还可以继续保持与女友之间的双向关系。直至终于跟情人四目相对时,他却又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陌生感,但仍郑重其事地把几个月来的心血凝成之作献给了汉娜。他从她的面部表情一厢情愿地武断认定,她肯定会去阅读这部浸透着他绵绵思念和炽热爱情的手稿。但他被自己的良好愿望我欺骗了:装着他手稿的公文包并不被汉娜重视,她将它忘在出租车里,后被当做失物送回了他们曾经约会过的小酒馆里。这就是说,与汉娜分手的这些日子里,他狂热追求的爱情原来是一场游戏,是一场梦。就像小说结尾所描写的那样:点播音乐会中的歌星,并没有用嗓子和激情去歌唱,而是放着录音对口型。

由于施特劳斯在小说中不断地变换叙述角度,穿插许多插曲,我们不容易一眼看出这部小说的主题。小说主人公施罗贝克出于无法疗治的创伤,选择了深居简出、与世隔绝的道路。他没有行动,不想工作,对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不感兴趣。然而,只要他不是因为饥饿、疲乏、忧伤而一时陷入麻木迟钝的状态,他就用笔详细记录着生活中的事,对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同时代的人进行冷嘲热讽。他回忆起他的父亲,他在纳粹时期“从来不做一名斗士,永远只是一个厌世者”。他摒弃每一种掌权的政治方向,而施罗贝克自己在接受培训期间经历了“被别人的权利和野心所控制”,在孤独中他沉迷于电视,它使他“从根本上漠视政治”。这一切让他看见了令人不快的时代的征兆,他茫然若失,感到害怕,并至少从这个角度解释他所生活的时代。从根本上说,施特劳斯在借小说主人公说话,因为他常常让施罗贝克作长篇大论,把他的思想变成整篇整篇的评论,叙述者的角色与角度和场景常常跳跃式地转换变化。通过写作,施罗贝克由当事人变成旁观者,分裂成叙述者和被叙述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在写作中创造自我,建立自我。写作的出发点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汉娜,而是施罗贝克本人。由于这种人格的分裂,随着时间的推移,连他自己也对写作的真实作用产生了怀疑。因为在写作中,他尽管可以通过想象修复与汉娜的关系,但他也被渐渐地异化了:有血有肉的施罗贝克成了一个没有生命的、符号式的施罗贝克。从根本上看,叙述着的主人公既把他的“空虚时刻的传记”献给了汉娜,更把它献给了“我”,他用写作找到了“我”的动机和欲望,但似乎还没有完成对自我的探究,作品末尾提到他还“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他又重新开始写作。这不禁让作为读者的我们开始思索:主人公到底是成了“情感被麻痹或者被扼杀的主体”,还是通过自我探究,“将自己从一个情人的高度提升到了一个自我认识者的高度”,从而获得了新生?作品的主题由此渐渐清晰。

施特劳斯在《献词》这篇小说中运用的是典型的反理性主义创作方法,“信手拈来的虚构故事消解为难以看出情节的断简残片,本该有因果承启的传统顺序被一连串不期而至的突节冲击得支离破碎”②。小说中的一切都是为了在读者中产生某种作用的有意安排,作家是有意追求这种风格,并以为只有通过这种风格,用作家的自我意识才能对付当今忘记历史的社会,作家用他的语言使人类的记忆复苏,把生活的历史性显示出来:生活是众多现象的现实和连续。他有意使自己的风格不统一。他的小说融合了不同流派的写作手法,援引了各种文学范例。这样,“他的小说就形成了四分五裂的时代的反映,这个时代是恐怖与狂妄的时代,怀疑与狂想的时代,错综复杂的联系与致命的时代”③。这一点体现了新感伤主义文学一个最大的特点和要求,即理智的情感化。作家应该不倦地通过他的作品来描写这个充满缺陷的世界,证实它对个人情感的危害性,并帮助那些被异化的人和承受巨大痛苦的人重新赢回他们的个性,重新变得情感化起来。

施特劳斯用这样一个感伤的人物的眼光来观察现实。在他的笔下,主人公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这种意识使他把对同时代的人的不快转变为内心活动,孤独地做着激情得到满足的梦,“仿佛用忠诚去羞辱所爱的人,就能拯救她,拯救全人类”④。作品还运用了反讽的创作手法:一方面描写了施罗贝克对爱情的渴念,另一方面又写了他所爱的人汉娜身心两方面的缺陷,通宵宿醉,并轻率地把他用痛苦写就的记录遗失,最后完全堕落。这一描写导致了两者之间悲喜剧式的矛盾对立,体现了社会中人物情感的无处繁衍。另外作品中还有第三个出场人物――汉娜的男朋友弗里茨,他与其说代表着汉娜所追求的一种原始的激情,更不如说是麻木迷惘、放纵喧嚣一代的象征。施特劳斯小说的目的确实在于提醒人们注意被遗忘或被摒弃,现在被看做过时的,在今天冷漠的西方福利社会和效能社会所缺乏的价值观,在于告诉读者,今天的德国人缺乏历史意识,没有能力爱,而人们必须在孤独中重新审视自己,找回迷失的自我和情感,这也正是作品的主旨所在。

注释:

①王霹.德国当代文学中的新感伤主义.张玉书等主编.文学之路――中德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58.

②陈靓.博托・施特劳斯作品浅析.当代外国文学,2000,(3):172.

③贝恩特・巴泽尔等著.范大灿等译.联邦德国文学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425.

④同上.

参考文献:

[1]Manfred Durzak:Der deutsche Roman der Gegenwart[M].Stuttgart: Verlag W. Kohlhammer,1971.

[2]贝恩特・巴泽尔等著.范大灿等译.联邦德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王霹.德国当代文学中的新感伤主义[J].张玉书等主编.文学之路――中德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第三卷・200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陈靓.博托・施特劳斯作品浅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0,(3).

上一篇:新老师我想对你说范文 下一篇:我的读书故事4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