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1 03:16:01

形态设计论文

形态设计论文篇1

一、植物形态美的构成

植物形态的表现,是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信息传递给感官的体验,游览到创作者的感情,理解,氛围和乐趣,大气蕴涵和景观植物一起构成的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植物景观艺术语言是一种精神的美学效果,它的含意是主观想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植物景观之美,是通过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颜色,气味,变换和其他元素表达出的魅力,以及人们给它一个拟人化的性格,所以充满灵性的植物景观立体而生动的印象展现在人前。设计师在创作中,他的情感体验融会到了植物景观设计中,为他的情感宣泄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体会到设计师们思想和情感,感受到同样的视觉美感以及不同的情感洞察。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既有形态特征,又有生态特征的各方面的差异,足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效果,艺术体现。不同的植物通过不同的设计者的喜好、思考、灵感,以及人们不同的需求,产生了不同的组合效果,不同的意境。其中既显示了植物的自然之美,也要体现出其意蕴。因此又可以通过不同形态的植物以艺术手法来达到想要的效果,更有通过将其剪裁成一定的姿态者。其中有特殊质感的植物大面积的种植,可以形成一种气势,给人以磅礴的姿态,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统一的姿态则又可以给人以平静和舒适的美感。环境设计中的植物的形态通过色彩表达。心理学家认为视觉美最敏感的是色彩,不同色彩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人热爱玫瑰的火红热情,有人却喜欢百合的纯白无暇,更有人只偏欣赏那一抹清新自然的绿。植物的赏心悦目很大程度上因其色彩缤纷美丽动人。春季欲滴的青翠、夏季蓬勃的盛绿、秋季灿烂的金红、冬季寂静的冷绿,使造型和空间环境变换出生动的表情,带给人们层出不穷的心理和视觉感受。植物形态的四季变换是景观设计构成重要的一部分。植物随着四季的变换,色彩更是千变万化,姹紫嫣红,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景观四季变幻的姿态、颜色使空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并在各个季节呈现出不同的丰姿和魅力。春之桃李、夏之荷、秋之桂花、冬之腊梅,营造出美妙动人,充满情调的环境里,形成不同的审美体现,亦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特别的情怀。

二、植物形态美的运用

植物景观的审美主体和对象,分别为人和环境空间,不同时代下人们心理感受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植物景观的艺术是感官与感受相辅相成,感官上符合人的审美的同时也要使人得到心里上的满足,心理上所需要的满足感不同于身体上的,他是人们很难解释,但又说不清理由的会一味追求。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传达到感官,从而对眼前的景观做出评价,因此心理感知是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人们会从已知的前提下推出的判断是未知的推理可以基于过去的经验,从整个推理得知整体,反之人们也可以部分地推断出近似总体的结论,有利于系统地看待景观的整体细节,是通过想起以前的事的这一心理过程,从而所引发的相关联想。所以植物形态运用多是由特定寓意或形式作为基点进行设计,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让人们触景生情,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情感的升华,以满足人们享受高水平的文化精神需求。以植物的特点出发,我们要寻找一个新的视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回归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植物形态本身出发,探索植物的根本,发现更多新的可能性,回归最初通过对其形态、质地、颜色等的研究、探索,方能对植物的属性有了全面的认识,并综合艺术理念,才可以做到在植物景观的营造中保持植物形态的多样性特征,创造丰富的地域特色。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兰鹏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形态设计论文篇2

1.展示空间的展具

展具在在展示空间中展品的承载物,祈祷承重、衬托的作用。在展示空间中也同样的是空间的主要部件。展具主要用于陈列和保管中使用的橱柜、台座、屏风、支架、板面、箱盒等器具。也就是通常展示设计中所提到的展示道具。这些道具依托于展品存在,同时也为展品提供至高的服务,展示设计中展具是构成展示设计中立体视觉语言的基础要素的重中之重。在大多数展示中,展示道具都具有通用、方便拆卸与组装、易运输等基本功能。它作为主要的承载物,必须具备展具标准化、安装组合化、运输方便化,这是当今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展示空间设计的一部分,展具除实用价值外,与展品空间视觉上的统一也是一个重点,在诸多类型的展品中,如何设计出合适的展具,并能在视觉和实用两个方面达到很好的效果,是设计师长久来追求的目标。在现在的展示设计中,新型的展示道具层出不穷,不同于传统的展示空间设计,把展示的重点放在平面上。现在的展示设计道具利用平面、立面、甚至顶面都给与利用,营造出新型的展示设计空间。

2.展示设计的空间

展示设计中空间和视觉语言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艺术概念。设计中常常提到“设计,以人为本”。而在展示设计中,设计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人转为了展品。所以,也可以说,“展示设计,以展品为本”。其中展品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发生的微妙的变化,人们在观展期间形成了人流、路线等,以此扩散,与展品一起形成了展示空间,又形成了“设计,以人为本”。展示设计可以说是一种对空间进行艺术处理的过程,在进行展示设计时,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甚至可以说展示艺术就是对空间进行组织利用的艺术。展示空间形成了展品空间、观展空间、人的流动空间、休息空间、公共空间等,在展示设计中,“空间”的概念是贯穿始终的,空间规划就成为展示艺术的核心要素。展示设计中,空间的概念有着相对和绝对的双重性。空间,有由真实物体或者界面围合形成的真实空间,也有由光、影、隔断等形成的虚拟空间,这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空间在展示设计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这样虚实并进的空间中,由展品的位置和布展形式共同决定了展示的空间。因此展示的流动空间也在此形成。所以,展示空间的流动性是必然的,它是由展示空间的功能特点决定的。在这个特定的空间中,产生了和其它空间不同的环境艺术效果。

3.展示设计中的色彩语言

色彩在设计中通常与灯光一同出现,是室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计手法,在展示设计中也同样是展示设计视觉语言的主要元素,创造展示环境气氛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之一。展示设计在色彩设计上更加注重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设计中同样要遵守统一性、突出主题、服务观众的设计原则。创造和谐的观展环境,满足观者的求新、求变、求奇的心理需求。色彩设计中在空间、道具、装饰、照明方面应该形成统一的设计风格,依托于展品存在,主次得当,达到好的展示效果;在这其中主题是另外的设计重点,整个展示设计的色彩是为了烘托空间气氛,突出展品主题。要抓住展示的展品,突出展品,与此同时强化设计设计重点;最后抓住观者的心理,应用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进行设计,运用不同的色彩,结合不同的主题,运用色彩的丰富韵律、节奏表达最终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

4.展示设计中的光环境

光,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展示设计中视觉空间环境不可缺的元素,常常以人工光源为主出现,起到很好的渲染气氛的作用。作为视觉的基础,人工光源的使用直接影响着展示空间中展品的展示效果,除了起到基础照明的作用外,更加重要的是渲染空间。有时,在展厅中加入自然光源,更加增添设计效果,展示视觉空间与展品浑然天成。但这其中,展示视觉空间室内人工光源与自然光源的比例安排显得尤其重要。有些特殊的展厅设计完全采用自然光源,这对展品的要求比较高,此种设计大多结合人工光源出现。展示设计的光照度是由展品的感光度决定的,展品的光照度一般大于展柜的光照度,各个不同的展示厅内的光照度不宜相差太大。在灯光的选择上不宜采用系外线灯具。节能射灯、荧光灯、碘钨灯、高压汞灯、钠灯、低压卤素灯、霓虹灯、白炽灯都是很好的选择。再设计中应注意避免炫光的产生。展示设计中的光环境主要是为了让观展者有一个舒适的观展环境,其次达到较好的展示氛围,创造独特的艺术气氛。

二、结论

展示空间区别于其他的功能空间存在着许多的特殊性,展示空间具有特有的信息传递功能,通过展示空间的设计达到信息传递、宣传、经济交易等目的。不同性质的展示空间,由于大小不同,应用视觉形态基础要素不同,最终呈现的效果也不同。展示设计视觉空间中视觉形态的基本要素在展示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设计师一直追求的。

形态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感性设计理论教学方法探析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快速的发展,带动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工科工业企业对工科工业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形态是产品外观设计中要素情况中比较复杂的要素,形态的设计是直接影响产品造型的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中产品形态设计是专业核心的知识点,要想对产品形态设计进行全面的理解就要必须对美学与工业技术进行了解,目前我国的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分为工学与艺术的两大类,艺术生与工科生两者自身的特点是不同的。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中感性设计理论教学有效性方法的教育应当具有方向性,同时对学生要进行因材施教,避免普遍化教育方式。在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中感性设计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当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性,在教学内容中体现教学目标,老师再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来制定科学而合理的教学规划,将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整个教学课程当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本文不针对产品形态设计理论进行全面研究,而是对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中感性设计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1对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概述

对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知识要点,同时还能使学生对艺术美学审美水平与对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创造力。充分的把工业技术的内涵把握好,使之便于利用与制造,提高产品形态设计与产品经济价值。产品形态设计涉及的知识点要素有很多,比如艺术美学的审美、结构体、功能、文化内涵、形态语义等要素。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结构体、功能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但是在产品形态设计中是要先必须考虑基础性要素。随着产品形态设计的目的与对象的不同而又是相互不同,对于内在规律的要求性却不是很强,因此不采用系统进行讲解。在产品形态设计中占有较为重要的要素就是形态的审美与材料工艺,这两方面在产品形态设计中占得比重非常大,主要是因为这两方面是产品形态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同时又是理性与感性的标志性代表。也是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中老师最难讲解的部分,需要老师对此的采用感性设计理论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讲解。

2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中感性设计理论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以及有效措施提出

2.1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中感性设计理论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

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中感性设计理论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分别是:对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审美问题、产品形态设计与工业技术之间的链接等。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审美问题是整个课程中最难理解的一部分,也是核心内容。对于艺术生上来讲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工科生来讲就很难理解了。对产品形态设计与工业技术之间的链接问题正好是相反的情况,是艺术生上来讲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很难,但是对于工科生来讲就理解并不是很难。

2.2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中感性设计理论教学方法中有效措施的提出

老师要使用正确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建立良好的信心是学习好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的重要前提。在老师逐步的教学主导下,慢慢从中掌握学习方法的要领和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最初厌恶到最后逐步喜欢上学习,并能够高效完成教学课程和教学任务,对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的美学进行理解与深层的探讨。对教学重点范围内容进行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中体现教学目标,老师再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来制定科学而合理的教学规划,将教学方法有效合理的运用到整个教学课程当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既能使课堂上固有的工科工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又能充分的使学生对产品形态设计的美学表达能力和理解看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具有较好效果,无论是书本的了解还是生活实事的了解都有提高。

3结语

通过本文论述,对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中产品形态设计知识的理解本身就很难,不要说教师对产品形态设计知识进行感性设计理论教学方法实行的难度了。因此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教学水平能力,对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中产品形态设计进行感性设计理论教学,在老师逐步的教学主导下,慢慢从中掌握学习方法的要领和主动地去学习,并且掌握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中产品形态设计知识要点。本文对对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概述、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特点、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中感性设计理论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以及有效措施提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论述。

作者:刘华柏 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夏缘缘.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演进与重构[D].天津:天津大学,2014.

[2]曹小琴.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3]郭会娟.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

[4]郑仁华.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产品形态设计教学方法探析[J].机械,2009(09):17~19.

形态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仿生形态;建筑设计;应用;研究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形态的变化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过去,人们并不会过分注重建筑的外在形态变化,而是更加正是建筑的舒适程度。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筑的外部形态与居住环境的舒适与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也应该在设计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将自然、科技的理念适当的融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者应一定能够对建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以仿生形态为主要的论述要点,进一步分析其是如何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

1 关于仿生学

首先我们应该对仿生学具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在仿生学的基础上将仿生形态融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方面的仿生学是将自然的形态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段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一门学科,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同时也是建筑发展的结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发展上的优势,促进建筑设计朝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因为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从结构的设计上还是在材料的选择上,都能够运用仿生学的理念进行设计,下面我们将具体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通常情况下,仿生学可以按照以下几类进行划分。

2 仿生形态的划分与应用

在仿生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几类。其一是直接形上的仿生。通过形态上的仿生,能够使人们更加直观的察觉到事物的面貌,从而达到联想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建设设计时,设计者通常会将脑海中的灵感进行具体化的体现,但是这一灵感极有可能是抽象化的、不具体的,只有通过指直接的仿生手法才能将其展现出来,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人们在看到具体的建筑形态后,就能够与设计者产生一种共鸣,了解设计者内心的设计理念。当然,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仿生形态是具有物理属性的,并且更加注重运用物理几何的方式将生物的具体形态展现出来。但是要注意的是,仿生形态的设计理念并不是对原有的生物形态进行照搬照抄,这是一种没有意义的行为,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我们应该将仿生形态与建筑之美进行完美的融合,这样才能达到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效果。

其二,间接意的仿生也是主要的形式之一。间接意的形态仿生是一种抽象化的概念,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就是要将抽象化的形态转化为一种具体化的表现形式,并且人们还能够通过这种抽象化的形态体会到建筑背后所具有的事物的具体形态。这种抽象化的仿生形态可以说是建筑的灵魂所在,也是建筑设计者思想上的凝结,人们在看到建筑的外形设计后,能够产生一定的联想,这就是建筑的设计之美。

在直接形的仿生与间接意的仿生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点线面的运用进行合理的区分。一所建筑之所以会千古流传并且流芳百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具有一种造型上的美感,无论在何时看到这一建筑,都会沉浸在建筑之美中,并且还能够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除此之外,仿生形态之中还包含综合性的形态仿生。也就是要将形与意进行有机的结合,以达到理性的效果。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我们更应该提倡运用综合性的仿生形态对建筑进行设计,这样才能达成形与意的完美集合,例如台北的101大厦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一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竹子,寓意着不断学习与成长,由此可见,如果将仿生学与建筑设计进行交相呼应的结合,不仅丰富的建筑的寓意,同时也能达到一种建筑设计上的创新。

3 仿生形态对现代建筑形态探索的意义

3.1 丰富建筑造型语言

通常来讲,一个设计的概念决定了设计的方向,利用仿生思维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概念设计的质量,丰富了造型语言。大自然丰富的形体结构,多维的变化层面,巧妙色彩装饰和图形组织以及它们的生存方式、肢体语言、声音特征、平衡能力为我们人工形态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式和造美法则。有机多层次的结构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审美标准和多元的造型语汇,建筑师不必参照过去或现在的历史形式和艺术风格,使建筑摆脱了固有的思维模式,拓展了设计的可能性,增加了设计的复杂与趣味性,是设计创新不断的源泉,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3.2 迎合了人们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

利用现实事物建构的口承民俗传说,从最初把客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观化为人神关系,到还原为客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各个时期主体意识的觉悟,它所倡导的社会规范贯彻到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中,指导着人们的建房活动等社会实践。随着科技的发展,其精神意义也会不断传承,发挥其效能和影响。

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不同于过去只注意功能的优异领先,而是追求清新、淳朴,注重返朴归真和探讨个性的自律。形态仿生让设计回归自然,赋予设计形态以生命的象征是人类对精神需求所达到的共识。各种生物符合自然生存法则的自身特性的生长机制也让设计师必然考虑设计的灵活与社会属性,以期能更好的达到宜人性的目的。

3.3 促进自然与技术的结合发展

形态仿生设计是在与技术的相辅相成中得到发展的,设计师每一次灵感的汲取,每一次造型的分析,都需要与之相应的技术支撑。而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又要求仿生形态的更进一步的纵深发展,促使人们去探索生命的本质意义。自然界中鸟给人类设计的启示应该是最早和最丰富的,从早期受鸟巢启示的树上巢居到架空盖房的"干栏"楼居,再到今天运用高科技的模型手法对生物原型进行定量分析的国家体育场,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的反复磨合中创造出来的空间结构形态的演进,是技术与自然结合发展的最好证明。大自然生物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建筑空间结构形态也将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与自然的紧密结合中实现否定之否定的辨证发展。

结束语

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形态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这是多学科综合运用的结果,我们应该这一发展趋势继续保持下去,同时重点培养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自然界的探索,不断涌现出新的设计灵感,最终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五钢.杭州湿地公园的生态文明保护与社区参与[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2]缪丽华.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2).

[3]芦建国,徐新洲.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07(6).

形态设计论文篇5

设计造型的历史也许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而现代设计造型的理论概念与体系的建立则是起始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包豪斯教员伊顿与康定斯基对形式与色彩的分析奠定了设计造型课的理论基础。伊顿的最大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的课程,从一开始就强调色彩训练和几何形态训练的合一。康定斯基比较重视形式与色彩的细节关系,他主张要求学生将设计色彩与形体的单体结合,然后把这种单体进行不同的组合,从中研究形体、色彩的组合方式和产生的视觉效果。对设计造型的这些探索为形态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979年我国引进了构成教育。构成教育是从一种造型原理出发,培育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与造型技术以及现代审美能力的设计基础课程。构成教育起源于俄罗斯的构成主义,表现为现代绘画中的立体主义,并成为现代设计教育中取代绘画与造型基础的课程。二十多年来,“三大构成”的确在我国的设计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它使我们的设计思维在纯粹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得以向哲理性与逻辑方向发展。时至今日,很多院校依然在教授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三大构成”理论。现实情况是,学生虽然掌握了构成的技巧,却依然设计不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来(这里对优秀作品的定义是:符合形式美的法则,符合命题,符合市场要求)。我们通常把这种窘迫结果,归咎于学生本人的艺术素质和专业技巧不够娴熟,其实不然,关键问题在于“三大构成”已与设计各专业难以衔接,导致后续应用的困难。

关于设计造型形态基础

1.形态基础的概念

形态基础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形态学在诸多领域都存在,如解剖形态学、细胞形态学、生物形态学、人体形态学等等。可见形态的世界很大,给我们思考的余地也很多。那么,艺术设计造型形态基础成立的理由是什么呢?设计造型艺术形态学是为解决设计中造型基础的问题而存在的吗?是关于如何造型的方法论吗?是实用的造型课程,还是服务于设计的形态美学?答案到底是什么?“形态”的本质又是什么?

最为通俗的“形态”定义在《辞源》里解释为“形状、形态”。从中我们看出,形态可归纳为“形状,形象、形体及其状态”。形态基础就是研究关于形象、形体、形状、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论及方法。这些“形象”“形体”与“形状”都是造型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载体,正如语言文字一样,它以形态语言的形式表达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形态学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应是类似于一种语言体系,使用形象说话,使用形象组织语言,塑造形体,甚至于阐述故事。形态学的意义也就在于形象语言体系,使设计者更全面更系统地认识形态,了解形态变化规律,形成组织形态语言的能力,掌握正确的造型方法和规则,同时要理解形态与功能、形态与美学的关系,也就是如何运用形来表达的系统,及表达的规则与方法,形态学正是力图建立一个解决这样问题的系统。

2.形态的分类

所有可以看得见的形象都有其形态,对于每天围绕在我们周围的这些形态,我们几乎都视若无睹了。但对于一个从事造型设计的工作者来说,所有这些形态都是他进行创造的母体与源泉。如何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些形态,从而达到整体而有序的把握,我们可以利用分类管理的办法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形态的资料库。

科学的分类往往是从物质的属性划分的,艺术形态学的分类也可以从形态本身的属性划分,如现实形态和纯粹形态,有机形态和无机形态,生物形态和非生物形态等等。也可以从其他各种角度进行分类梳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比如从艺术专业方向的角度可分为:雕塑形态、中国画形态、书法形态、油画形态、版画形态及水彩画形态;从设计造型领域角度又可分为服装形态、建筑形态、工业产品造型、多媒体艺术形态;从形态的空间纬度,又可分为二维、三维、四维甚至五维、六维形态;从形态属性与人的关系上可分为人文形态与自然形态。

通过这一番对形态的梳理与归类,我们对于形态的存在问题就不会困惑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从而能清晰地把握事物的形态属性。

形态的变化原理

形象逻辑的演变过程,即是形态变化之规律。

变化的本质属性是动态的,从自然科学的领域来讲,它包括物质属性的变化、物质结构的变化、物质存在形态的变化。在哲学的层面上来讲又分为量变与质变。那么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变化应如何分类呢?还是要从“形”开始分析。形的基本元素有点、线、面、体、色彩、肌理等元素,形的变化就是这些元素的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以及这些元素的组织变化,而这些元素转化和组织规律则称之为形态变化的原理,或者是构型的原理。形的变化可以分类吗?形是怎样变化的呢?是什么东西决定了形的变化?那个核心的东西就是“数”。“数”似乎是一个非常科学、非常理性的字眼,很难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但它偏偏决定了形的变化,形象本身就有数的因素。它有大小、宽窄、上下、高低、疏密、繁简、多少等等诸种数的变化。通过调整这“数”(如笔触的大小、宽窄,肌理的细腻或粗糙等)使形象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称之为“理”。

这里的“变化”与图案学中的变形还是有所区别的。图案中的“变形”主要是指通过写生然后根据各种条件和需要改变自然的形。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将自然形删繁就简,保留其有代表性的、动人的、人们感兴趣的特征,并通过主观的想象加以变形,经过一番化妆,使其本质和特征更突出、更加适合装饰的目的。这里所讲的形态变化是继承了图案变形的写生变化的手法,但变化的根据却不是写生的形态而是根据形态可变的因素。形态可变的因素,也就是形态变化的切入点,有形状、轮廓、色彩、肌理、大小、方向、位置等等方面。变化是为了无限拓展造型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王受之著 《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 四川人民出版社

[3](俄)康定斯基著,罗世平、魏大海、辛丽泽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俄)康定斯基著,查立 译, 腾守尧 校《康定斯基文论与作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宋建明著《现代设计大系 设计造型基础》,中国美术学院上海书画出版社

形态设计论文篇6

1998年1月,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弗勒和西卡共同讨论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积极情感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此后,积极心理学开始了雨后春笋般的发展。

在国内,从2003年开始有学者陆续涉及积极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但从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还相当薄弱。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内的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主要是一系列简单的理论介绍,其价值无非是告诉大家积极心理学是什么、有什么用而己。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影响力,但对积极心理学本身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第二,国内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通过对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理论渊源等方面的分析来概括出积极心理学的性质等。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但实证研究也不可或缺。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中国的研究者或许更应该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来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换句话说,也就是应该研究中国人的积极品质的特点、成长规律等。积极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色彩相当浓厚的概念,其内涵受文化影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话委婉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优良品质,但在西方文化中,这却不是一种积极品质。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中国人的积极品质应该是当代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第三,中国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人数较少,中国有很多人关注积极心理学,但真正致力于这一领域研究的人却很少,这一现象可以从中国学者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上看出.

在国外,积极心理学理论己经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老年养老疗养领域,积极心理学己经扮演了帮助老年人重塑健康愉快生活的角色;在企业管理领域,积极心理学被用来帮助企业员工塑造快乐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在儿童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也在健康情绪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还尚无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案例,处于一片研究空白。

二、儿童活动中心相关研究

从国内的儿童活动中心相关研究来看,理论研究较少,设计实践较多。

理论研究方面,根据CNKI数据库资料显示,到2015年上半年截止,我国学者专门针对儿童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的研究较少,其士论文尚无,硕士论文2篇,期刊论文巧篇(其中重复5篇),著作尚无。两篇硕士论文分别为:韩晓馨在2013年发表的《可实现的乌托邦一一社区儿童公益活动中心设计初探》中,从社区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公益活动中心进行研究,提出在社区建立儿童公益活动中心,以实现乌托邦式的幸福社区;刘磊在2014年发表的《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少年活动中心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中,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少年活动中心的研究,提出少年活动中心应该是一个能够为儿童提供交往和活动空间的场所,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的空间,让儿童在此真正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巧篇期刊论文均是针对儿童活动中心实际案例所作的解析,没有提出比较新颖的观点。著作方面,胡仁禄先生在《体闲娱乐建筑设计》一书中提到儿童活动中心属于公益性的文化馆类建筑,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设计方法分析。熊剑锐先生在《谈少儿馆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一书中提到少儿馆室内空间设计的重点是人性化设计,并在实例讨论中确定了人性化设计的诸多要素。黄薇先生在《北京市新少年宫》一书中提到少年宫建筑在体现最基本的功能要求的同时,要有形式上的“意味”和艺术美感,并且体现最新的科学和社会价值观。现将最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献呈现如下。

实践方面,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缘故,我国的儿童活动中心主要是对儿童进行辅导培训的“校外教学楼”。换言之,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辅导班聚集地。但是,在诸多良劳不齐的儿童活动中心设计实践当中,也有少数是具有“人文关怀”的,但这种“人文关怀”比起国外的设计还有较大差距。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有长沙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沈阳市儿童活动中心、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等。

长沙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图1-1)位于长沙体育新城月光山下,北边是城市主要道路劳动东路,西侧是还未动工的宾馆,东南方向为生态体育公园。用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2. 63万平米,包含了妇女儿童活动、办公用房、儿童剧场、群众艺术馆等四大功能。3000平米的“撒野大草坪”(儿童活动广场)位于建主入口前部,是因地势而建的倾斜大草坪,形成了一片天然的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区域。“撒野大草坪”内设涂鸦区、滑板区和表演区三个供儿童玩耍的区域。一条溪水将观赏区域与活动区域分野。于是家长可以坐在溪水的另一端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激情的玩耍嬉戏,却又不用担心会干扰到他们。细心的建筑师用动感的手法来呼应好动的儿童。于是,三角窗、倾斜的三角墙、圆球这些动感的元素就出现在了建筑的各个面上。另外,建筑的平面有一个矩形和一个折形呈45度相交组成,看起来不稳定,也是为了呼应儿童好动的天性。建筑一层架空,似浮游的飞行器,从绿色大地上浮游起来,通过与自然的对峙,创造出建筑与自然交织在一起的动态关系,显示出独特的存在意识。预示着无限而又不确定的潜在希望,但永远不会着陆。

沈阳市儿童活动中心与沈阳市图书馆连为一体,总建筑面积打6. 2万平米,建于同一基地之上。基地介于现存的若干独生独长、离群索居的大体量建筑之间,形状不规则,也不宽裕。新建筑群内的这两个新建筑要求动、静兼有。从规划的角度来看,要怎样从无规律中发现规律,从紧张的对峙中寻找轻松的形态是建筑师所面临的首要课题。要在众多制约的矛盾中求得合理的存在、反客为主、并融入其中也是规划设计的使命。图书馆的展览空间与儿童活动中心的中庭空间共同环抱着因保留大树而形成的圆形小广场,这是建筑的露天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的枢纽空间(室内中庭)在此得以延伸。因此,图书馆与儿童中心也因此得以进行一段富有表情的对话。儿童活动中心的外部空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靠近青年大街的主体建筑,另一部分是位于科普公园一侧覆土式低龄儿童潜能开发区域。“大容器”状的主体建筑将剧场和活动区中间的中庭裂变为两个部分,强化了建筑外部的表皮化意象。

建筑的内部空间类似一个容纳各种儿童活动的“空间装盆”:一层的自由式布局、二层的中庭空间以及若干树干式廊道,使其内部具有更多的可想像空间。

在国外,关于儿童活动中心的研究较为成熟,更倾向于考虑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因而设计出的作品相对于国内更加生动。尤其是在以美国为代表西方国家,在儿童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个性,本着自然性法则,在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美国中心协会对儿童中心的定义为“社会大家庭中所有儿童成员的中心”,是集合了生活、体育运动、娱乐交往、心理咨询疗伤、教育学习等多种功能的“大空间”,让儿童在一种没有局限、拘束和束缚的状态下自由的生活、娱乐与交流。其中,儿童博物馆、儿童图书馆、儿童俱乐部、儿童之家、儿童公园都是儿童活动中心的具体细分形式。而在以日本、泰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儿童活动中心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具体形式可分为儿童文化中心、少年自然之家、儿童馆等。因为其文化与中国有较高的相似度,故可借鉴性较强。

从期刊文献来看:Jemmy Wilson在《Trench window of Children' s ActivitiesCenter》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儿童活动中心建筑空间中落地窗的重要性,并提出要从照度、光线色彩、落地窗触感、通透性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设计。此外,设计中还应当考虑儿童的心理需求、生理高度、视线范围、行为模式四个因素。Henry Bell在《Declaration of victory: Stair in Children's Park》一文中,通过对多种楼梯的比较,筛选出最适合儿童公园的室内楼梯一一木质、平缓、宽、具有一定的视线渗透。并详细阐述了在使用中楼梯过程中,儿童如何产生成就感和喜悦感。

国外的儿童活动中心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泰国儿童生态活动中心、法国Pierrelaye儿童活动中心等。

泰国儿童生态活动中心(图1-3)位于泰国的苏梅沽岛,是一个建筑面积165平方米的小型建筑。该建筑的主要用途是为来这里观光的儿童提供娱乐活动场所。这座小屋由一个可以播放电影、演讲或戏剧表演的礼堂、一间保存本地传统文化和书籍的图书馆,一间画室,一间音乐室和时尚客房组成。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的玩耍。小屋位于临海的岩石坡地上,位置较高,能很方便的欣赏到周边的风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建筑师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以适应潮湿而炎热的环境。整个建筑结构都是由来自泰国当地的竹子搭建而成。站在远处看,整个建筑物的屋顶像将一把大伞撑起在8米高的空中,能为里面的使用者遮风挡雨。建筑的竹弯顶造型来源于一种身体扁平的深海鱼,寓意能够潜入海湾。在小屋旁边设有一个供幼儿休息的睡舱、一个卫生间和带菜园的烹饪屋,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为自己准备一份特别的午餐。另外,半透明的升起的屋顶和退进的地板,这种开放式的设计有利于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节省了建筑的能耗。

法国Pierrelaye儿童活动中心(图1-4 )位于一个小乡间城镇里,具体位置是在农业仓库中间。建筑师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场地的特殊布局特征:建筑物只能由一个狭窄的小路进入。建筑主结构遵从并强化了城市形式,成为城镇与儿童场地间的结合点或缓冲区。从街道看去,主体建筑由于是单一体量并完全被细致的瓦片所覆盖,它与其他建筑物彼此相处。另一方面,面向花园一侧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的彩色小房子。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穿行在各个彩色小房子中间,尽情的玩耍嬉戏、释放天真。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国内对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的研究发展较晚,在设计上除了个别像沈阳市儿童活动中心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之外,其余多是从常规的建筑设计角度进行考虑的。国外在该方面的研究较多,实际工程项目也较为完善。他们通常将儿童的心理需求作为设计出发点,因此作品中常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亮点出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1.4.3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形态”在英文中的词源为form,“形态学”则使用morphology,是从生物学中转化而来的。建筑形态学在英文中为architectural morphology。建筑形态学是伴随艺术的发展所产生的一门研究艺术形式的科学,它将建筑形态分解为各要素,并将要素重新以一定原则组成新的形态。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形态学已贯穿整个建筑设计艺术领域,成为一种基本造型手段。

形态设计论文篇7

论文摘要:"景观形态"一词最早来源于风景形式,所以对风景形式系统的研究也就是对景观形态学构想所希望解答的问题。在景观设计中,困扰人们的常常是愿望与可能性、质量与数量、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冲突。本文介绍了景观形态思想及其发展,探讨了景观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语言结构,阐述了景观形态规划模式的思想精髓,研究了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分析了景观形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以实现景观生态模式与规划设计的和谐统一。

1引言

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对于前者,设计者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精确数据和手段来实现,而对于后者,则需要设计者通过了解大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理想环境模式,以实现其与规划设计达到和谐统一。

2景观形态思想及其发展

首先,"景观"概念在不同领域有着很大的差异,根据汤姆的说法,"景观"一词是随同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一起来到英格兰的。最初"景观"是指留下了人类文明足迹的地区。17世纪,"景观"作为绘画术语从荷兰语中再次引入英语,意为"描绘内陆自然风光的绘画,区别于肖像、海景等"。到了18世纪,"景观"同"园艺"联系起来,因为"景观"和设计行业有了密切的关系。

3景观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语言结构

3.1形式

把"形式"定义为所有被设计物体和空间的状态,包括物体的外观,但又不至于此,它不是指一个静止的形象,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果,并且是影响着和被整个设计气氛影响的。设计思考需要形象,这些形象的核心就是形式,形式不只是图形,而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有两种形式,"可见的形式"和"不可见的形式",两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3.2形式与逻辑

形式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如何运用它来组织设计思想以及设计语言的逻辑,称之为设计语言的逻辑。只选用一种设计准则、风格或强调可见形式的某些偏好绝不是真正的设计思想。只有注重设计场所的内在结构,在不可见形式的指导下发展可见形式及其关系、结构和平衡时,才有可能触及设计工作的根本。

3.3形式与情感

因为人类环境存在着压力、不快和烦闷等密集的人为因素,当人们被不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所困扰时,就产生了对原始、自然事物的向往,希望面对无伪装的自然环境,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与自然的沟通中寻找自我的精神世界。在这种规划设计的环境之中,人们可以随意的穿行、游憩工作和生活。人们更接近真实的自我。

4景观形态规划模式的思想精髓

4.1景观之道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之一观念的基础上的。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规划与设计的最高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寄托,从而最终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生命之美。在这意义上,美意味着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想和谐平衡的产物。

4.2道家哲学与设计方法

作为完整的设计体系,所有的美学标准在此都体现为具体的设计手法,例如空间的组织、尺度的设定和位置的调整等。研究的主体将分为:布局和"意";空间的延伸;曲径通幽;气:交流的途径;无中生有;形散神聚;画意。

5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研究

5.1自然与人工

"自然"不仅标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和运动变化的宇宙天地万物(即自然界),而且也指事物所具有的一种没人为处理或显现出人为痕迹的情况,自然意味着原朴、原在、本色。"人工"主要标指人的行为、思想意识及创造,它也指与"自然"相反的、具有人为处理的、显出人为痕迹的状况,意味着变异、转型、非自然。

从人类社会实践角度来看,尽管人工改造着自然,自然制约着人工对它的改造,尽管自然是人工的"母体"和"故乡",人工是自然的升华和高级形态,自然与人工之间永远存在着无休止的矛盾冲突,但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倾向上,却偏向于执著的笃信和追求"自然"与"人工"之间的亲契合一,而不是象西方那样在意识倾向上表现出一种"人工"战胜和压倒"自然"的"天人相分"。

5.2设计中的"意"

对于规划设计而言,在遵从自然的基础之上,所应表达的必然应为人们对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感受。这就要求各个景观要素之间产生一种交互式的联系方式,这便是景观的脉络肌体,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形式。景观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是人为和自然过程中一组事物的整体结合。作为环境设计的交流媒介,"气"在场所中无处不在,通过外观形象、联想、视觉效果甚至声音、气味和颜色传递着信息。不论这种交流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微妙的或简单的,它都为成功使用包含了以上所有形式方法的设计语言提供了和谐的环境。

5.3可持续发展的精髓--天人合一

今天,"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国人常说的"天人合一",不管其首倡者的出发点是什么,其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是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现代人的"天人合一"观,指的是可以通过人们已经取得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和通过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来设计、建造适合人类生存的日常生活环境,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6景观形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

6.1基础格局

空间格局并非完全是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而是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空间格局。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的传统规划设计模式。因此,在景观规划中第一优先考虑和建设的格局是:处于大地上具有整体和谐性;有足够的空间供生物运动;对个体而言,能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异质性。这应该作为任何景观规划的基础格局。

6.2最优景观格局

"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被认为是景观形态学意义上的最优景观格局。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理想生活模式,它强调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是人们要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表现。这一景观格局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方式。以人的感受为第一要旨,在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使人类能够生存于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之中。

7结束语

景观形态学为景观及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模式。它是在追求生态适应性的规划方法论之外的又一次思想回归与转变。它的产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对人性再认识的深入的必然。但是同其他规划理论和模式一样,景观形态规划也有其局限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尽量发展完善这种规划方法,以使人类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与自然相融。

参考文献:

[1] 刘健 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巴黎的区域实践对北京的启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0-64

[2] 施朝阳 试论城市郊区化[J]理论界,2006(2):11-13

[3] 杨继瑞 城市郊区住宅发展的思[J]长江建筑,2001(5):16

[4] 陈波 对比中美城市郊区化[J]小城镇建设,2005(1):97-99

[5] 刘捷 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形态设计论文篇8

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教学现状

很多本科院校在对待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时,单纯的对于课程进行探究,很少考虑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衔接和过渡问题。这是未从本质上思考教学目的,割裂了教学的过程属性。例如工业设计专业相关的设计知识是描述性的,而非概念化的,是关联性的而非独立化的,设计知识表现为交叉融合的特征。虽然许多院校在教学中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上采用各学科、各专业不同的课程体系等操作,其实还是没有从基础上改变体系之间不相关联的局面,构成课程的学习是将形态进行单纯化处理,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只就形态进行表达。所以如何使构成的形态学习与产品设计中形态的学习形成知识的整合,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所在。

产品设计教学是是工业设计专业主干课程。产品设计的形态作为传递产品功能的载体,正确传达产品语义是设计者在形态造造型时,不能靠感性分析,要理性,在本专业中,增开产品形态设计的课程,针对与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进行知识点对应的设计意识,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过度。

强化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思维方式的训练

1.从“构型与过渡”开始

在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形态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通过人们的视觉和触觉给人切实的认知和感触,其目的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得到更为广阔的可移植性技能,可以让知识相互转化。

产品设计是给了我们一定的限制条件,更强调在市场情况、相关使用环境和设计制造成本等具体限制因素下考虑,三维构成中的形态可以不受以上诸因素的制约,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的限度,我们要教会学生有效整合这种前后链接的知识,着重设计过程的连续与完整,尤其思维的连续与完整。

2、加强“细节文法”概念的认识

在设计中,“细节文法”是对产品局部更详细的功能设计,所以学生需要加强在细节上的把控和处理能力,形态与色彩、材料等其周围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所谓产品设计中细节文法的表现重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关注整体大造型、材质等的运用,忽略形态需要与人体亲密接触的细节的配置,学生了解但把控不了细节文法时,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注重课程中设计知识点的映射关系,比如下达设计任务时先进行整合,对设计任务的知识点与评价点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局部设计,对比才能增强大家对造型细节文法的控制能力

3. 强化思维方式的互动与转化。

在产品设计初始阶段,理性思维方式开始占主要地位,设计者要对现有产品造型、材质、工艺、色彩、使用情况、文化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在设计调研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分析定位。而在形态设计即(构成艺术课程)过程中,因为不存在对产品的诸多因素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形态的个性表现,更加强调设计者自身感受的表现,调动了设计者的思维训练,使学生顺利完成过渡转化。

产品设计教学方式探索

利用一些的方法将原本孤立单一的知识点关联为知识群,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输出设计能力。

本人在为学生“产品设计”理论课程部分上课时,首先会提到“形态构型与过度方法”这一概念,虽然不同的课程会带给学生不同的知识点,但之间对的联系不是非常明确,学生无法从中找到连贯点即无法有效的形成多种知识汇总的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设计细节上,对问题的处理、细节文法的把控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实际教学中。应该把学生掌握的形态设计的知识作为基点。

产品设计多元化教学模式

学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先给定一个简单造型,不约束其他环境、技术、成本等相关因素,可以最大限度进行造型;随着理论课的穿插讲授及对于产品市场、技术、环境的了解,加大设计难度,进行小产品设计;最后要求学生进行更加复杂的综合产品设计。

从三维设计到产品设计,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其中,形态创作的自由度逐渐减小,设计的功能目的性变得更加明确。无论针对形态的考量是多是少,但始终贯穿连续性、衔接性、系统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连接知识点,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多样性,有效整合资源,以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作者简介:谢玮(1980-),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太原工业学院讲师,工业设计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工业设计教学和研究

上一篇: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