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7 13:04:55

术语翻译论文

术语翻译论文篇1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美学价值;艺术特征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可以更好的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传递出文学作品的精髓,所以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要着重注意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

一、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的含义

1、美学价值的含义。美学,就是对美进行研究,是一门关于美德学科,学科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美的价值意义和本质特征。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物,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评价观点和评价标准来对事物进行评价,这就是美学的形成基础。美学的研究对象时艺术,是通过个人角度和审美意识来对艺术进行判断的,通过人们的审美意识来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衡量,这就是美学价值。

2、艺术特征的含义。艺术特征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精神层面、活动过程层面以及结果层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进行解释。精神层面主要是指从精神的角度来分析艺术,把艺术作为一中文学价值的表现形态。活动过程层面是指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创作艺术的过程就是他对显示生活的模仿,是一种自我创造和自我展示的活动过程。最后结果层面就是说艺术创作的最终结果就是艺术品,是艺术的存在形式,可以供人们进行欣赏。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使英语文学作品得传播业越来越广泛,我国也也涌进了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英语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当代的英语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社会形态等内容。但是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语言差异,如果把英语文学作品按照一般直译的方法翻译过来势必会影响原著的艺术魅力,同时由于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因此无法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英语文学作品。因此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翻译人员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了解原著中所要表达的含义、思想和文化,同时也要遵守一定的翻译原则,例如忠实原著的原则,译文流畅性的原则以及尊重时代背景的原则等。追求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提高英语文学翻译的质量,促进国家之间友好的文化交流。

三、美学价值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艺术是没有国家之分的,所以英语文学作品也和中国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很多的语言形式,例如小说、诗歌、散文等等,并且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但是由于在众多的英语文学作品中,每个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以及作者本身的生活状态和文学素养都不同,所以哪怕是同一部英语文学作品,其翻译出来所体现的美学价值也是不同的。所以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者是翻译手段来展示原文中的语言环境,更好的表达原文中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从容方面读者进行阅读,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如果翻译者想要更好的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体现英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就需要在翻译之前对英语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环境、文化、政治等各方面进行了解,还要对作者当时的创作思想以及创作环境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翻译出来的作品不仅能过反映出作品的没学价值,同时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方便读者进行阅读。

四、艺术特征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比喻、双关、渲染、抒情等,在文学作品中运用这些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内容形象化、灵活化、具体化,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如果所处的分析角度不同,那么分析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即“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想要使译文体现出原著的精髓,就需要灵活运用艺术手法来进行翻译。因为无论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我们的目的是把原文中的意思表达出来,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翻译,应该顾全大局,对译文做一个整体的结构框架。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也是对艺术进行二次加工、创作的过程,因此翻译的译文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的,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尊重原文,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客观的反映,保证译文具有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符合读者的阅读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文学翻译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在译文中体现英语文学的精髓,就需要在翻译的时候最求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英语文学翻译的思想,方便读者可以更好的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陈超。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J]。中国高新区,2017(06):144。

术语翻译论文篇2

四川翻译技术沙龙第三次活动

试论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原则

易·归妹:翻译目的研究

庞德《在地铁车站》中译之商榷

中医翻译的局限性及翻译特点

浅谈括号在科技文献翻译中的妙用

交通工程英语的特征及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中的顺应因素研究

浅析科技俄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技巧

目的论视角下的科技变译策略

英语科技论文冠词用法及译法分析

论出版系列的职务职称及英译

图式理论与视译中的顺句驱动

汉语思维方式对汉法翻译的负迁移

雪莱《西风颂》翻译对策略论

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扭曲和流失

俄语语义研究及其历史发展阶段

国内唐诗英译研究回顾与反思

俄语科学语体中的无施动者结构及其译法

准固定语在汉西翻译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伊·谢·阿列克谢耶娃文本类型理论述评

安托万·贝尔曼的翻译批评理论探究

我所了解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

四川省翻译协会2014年会暨翻译学术交流研讨会

翻译家研究模式建构:维度、内容与方法

论海峡两岸名词术语一致化的发展与展望

工程英语翻译中容易出错的术语及缩写

《选集》英译中主流诗学对译者的操控研究

加注与改编:《尤利西斯》汉译的个案研究

比较文体学视角下的《生死疲劳》双语平行文本析读

吴经熊《道德经》译本中的“天下”观念剖析

从贝尔曼到本雅明——两会报告法文翻译之所思

冠词与数词的对比研究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交际翻译在俄汉航空科技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论童谣的语言特色及英译——兼评何德兰的《孺子歌图》

《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的对比赏析——基于功能对等

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翻译看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

阿Q误入东瀛国——井上红梅译《阿Q正传》丢失的东西

从“经世致用”到编译“夷图夷籍”:魏源的编译活动考察

论4G领域通信术语的汉译及科技术语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

西方科普读物中译方法研究——以《时间简史》译介失败为例

以物传情以情动人:基于评价理论的汽车广告翻译研究

论中西语文差异如何对应中西文化与中西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差异

中国式表达的文化译述探究——以有关文学艺术片段为例

日文文献翻译的几点思考——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语义翻译论、时间语义值与事态句翻译——以英语现在时状态句的汉译为例

探究中文在政治文献外翻中的重要性——以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翻译为例

浅谈汉俄翻译中的“干扰素”——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的翻译为例

术语翻译论文篇3

关键词:bleaching,gradience,复杂性,译者,翻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NO4;HO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3-0023-05

引言

所谓术语,“在本质上就是索绪尔所定义的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语言统一体”。术语学在西方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学科门类,但在我国方兴未艾,能做到近代翻译家严复那样“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的人少之又少。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学者对于外来术语的翻译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术语翻译的难度之大。由于国外学术理论对国内学界影响的加深,引进、学习国外理论受到更多的重视,对术语的标准化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以语言学术语bleaching和gradienee的翻译为个案,探讨术语翻译的相关问题,提出术语标准化研究的新视角。

一、个案研究

bleaching和gradience都属于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研究中的术语。所谓“语法化”,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

(一)bleaching

bleaching原本是化学、生物领域的专用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将其解释为:(使)漂白,变白,晒白,褪色。后来被用作语言学术语,是跨学科借用,属于泛化的一种。《现代语言学词典》(第四版)将其译为“词义淡化”,意思是“一个词由于语义演变而发生可觉察的意义损失或弱化”。

学者们对本词有多种翻译,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先将查询范围定在“文史哲”,然后选择“全文”并键入“bleach-ing”检索(文献检索时间均为2011年1月5日)。接着,从显示的96篇论文中筛选出与语言学有关的论文50篇,比较bleaching的翻译,整理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bleaching有多达11种翻译:“淡化”“漂白”和“虚化”为常用翻译,“虚脱…‘脱落”等属于个别使用。为了探讨bleaching的更妥帖的翻译,我们先来看它的实际用法和意义:

(1)Semantic bleaching is the process of loss ofnon-logical meaning,In this terms,then,grammati-calization of lexical material will typically involve theloss of non-logical meaning(语义bleaching是失去非逻辑意义的过程。从这点看,词汇资料的语法化典型地包含了非逻辑意义的失去。)

可以看出,bleaching是天然地包含在语法化中的一个语义的非逻辑意义失去的过程。语法化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演变成意义较虚或更虚的、仅表语法意义的词语,在语义上显然要比原先更“弱”、更“淡”、更“虚”。

学者们将bleaching直译为“漂白”,形象有余,有很强的透明性,但准确性不足,无法传达更多信息,生物、化学专业的学者可能会产生误解,一般读者则有阻拒性;意译为“虚化”,易于接受,但“虚化”一词在很长时间内被当作“语法化”的同义词,属于bleaching的上位概念,易产生混淆;“淡化”则“译出了喻体特征,但未体现出bleaching的本质特征语义――符号减弱、丢失其独立性的过程”。

目前这三种译法较为常见,综合考虑,笔者认为“淡化”和“虚化”较为合适,而且“淡化”一词最不容易产生混淆。

(二)gradience

gradience并未被《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收入,该词典只有与之相关的物理、数学术语gradient,意思是:(术语)变化率、梯度变化曲线。在语言学,人们用gradience代替,《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其的解释是:used for a gradual transition from one linguistic unit to another(用于从一个语言单位向另一个的逐渐转变)。

国内学者们对这个词也有多种翻译,笔者考察了46篇学术论文,记录结果如表2:

gradience有11种不同翻译,最常见的为“递差”和“梯度”。为了更精确地理解该词,笔者考察了其基本用法。

gradience在西方语言学界有多种用法,其中最基本的两个是:

(1)the nature of boundaries between categories(范畴之间的自然界限);

(2)the order to the organi’zation of memberswithin a category(范畴内部成员的组织顺序)。

还有学者认为,gradienee就是the interlacingof the categorms of the language system.(语言系统范畴的交织)。

国内有学者这样解释gradience:“对立或差异之间存在着逐渐变化的中介过渡形态,它融合了两端的特点,既‘亦此亦彼’,又‘非此非彼’,具有模糊性质。”这实际上就是指“语言系统范畴的交织”。

但是,gradience指的不仅是模糊(fuzzy),而且还包含了一种顺序排列,即a scale which relates twocategories of description,in terms of degrees of simi-larity and contrast(按照相同和相异的程度,将所描述的两个范畴联系起来的“差”)。这两个范畴的两端分属不同的范畴,是各自范畴的中心项目,处于两范畴之间位置上的则是两可的中间成分。这些中间成分按与其中某个范畴的相似度,依序排列。

由此可见,我国学者将其译为“递差”和“梯度”都较好地抓住了gradience的本义。至于“斜坡性”“坡度”则不具有术语性,“渐进/变”没有体现出各成员的地位差异,“隶属度”则将一个成员视为另一成员的下属概念,与原意相悖。笔者倾向于将其译为“梯度”,因为“递差”会让人以为是数学术语。

二、术语翻译的复杂性

郑述谱认为术语的性质导致翻译的高难度。袁宜平指出术语译名的选择受术语本身因素,译者因素和接受者因素的多重影响,所以规范、统一变得十分困难。张沉香论述了术语翻译受不同语言间的内在本质属性和翻译规律的制

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外部因素的深刻影响。曹丹红认为术语翻译的混乱从技术层面上说,是由于译者采取了异化或归化的不同策略,而根本原因在于译者不同的翻译观。综合以上看法,笔者认为术语翻译的复杂性由内部、外部两个因素造成。

首先,从内部因素来看,不同语言间的转换本就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等。源语中的术语往往在目标语言中找不到明确的词语与之完全相符,而相近的概念或者过宽、或者过窄、或者带有源语中没有的附加义。比如bleaching的几种常见译法中,“漂白”容易与其他学科术语混淆,与bleaching的概念是相交关系;“虚化”通常被理解为“语法化”的同义表达,概念过宽。又比如gradience译为“隶属度”带有一定的褒贬义,没有做到客观、中性。

哲学家辜鸿铭曾赠给前来拜访的英国文学家毛姆一首诗,毛姆希望辜鸿铭能够翻译出来,辜先生说“给它翻译就是给它伤残”。连辜先生这样精通多国语言的大家也觉得翻译不易,可见不同语言间的巨大差异使得术语翻译不可能做到绝对精确。

而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术语在学科间的交叉借用,也导致术语翻译难度加大。在语言学领域,新理论层出不穷,与各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常见,新生术语也越来越多。本文讨论的两个词语,随着语法化研究的升温,被频繁地使用。其中bleaching从生物、化学领域借用,gradience则是参照物理学和数学中的表达被生造出来的。还有一些术语,连国外语言学家都没有明确用法,国内学者要准确翻译并运用就难上加难了。例如markedness先后有12个意义,十分混乱。

其次,外部因素也造成了术语翻译的复杂性,这里主要指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同的译者因其自身水平,翻译观的不同,对术语的翻译各异。

不同学者在翻译时,采取不同的原则,如表3所示。尽管这些原则有相似之处,但仍存在差异,足以造成不同翻译。

对于一名多译、无法统一的现象,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笔者分别称之为“约定俗成说”和“主观能动性说”。

持“约定俗称说”的学者,比如姜望琪,主张:“不要人为干涉,特别是不要行政干预。语言有自己的规律。它的能指跟所指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任意的,是不随人类的理性改变的……要允许一个术语有不同的译名,让时间来做出判断。”在译法一时无法统一的情况下,不妨等一等,由社会群体自主选择,优胜劣汰。bleaching和gradience原先都各自有11种译法,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个别译法留下来并逐渐为学界所认可。然而,术语不同于一般语言,其“每一个概念,从理论上说,都有而且只有一个名称……名称(能指)和概念(所指)之间的关系具有单义性,是一种对应关系。”因此,如果允许约定俗成,那么在“成”之前的阶段,几个待选项充其量只是翻译,而不是术语,而且在“成”的过程中又可能出现新的译法,给学术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持“主观能动性说”的学者,如陆丙甫,认为:“某些不统一的术语已经相持不下并存在很长时间了,尚无‘约定俗成’的迹象。看来,一味地消极等待约定俗成并不能解决问题,不妨从理性的角度来做出选择思考。在科学术语的翻译选择方面,我们应该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因为科学本身就是理性的事业。”他强调要在术语翻译的标准化问题上多下功夫,这是一种十分正确的态度。以gra-dience为例,是否可以在被学界广泛接受的“递差”和“梯度”两种翻译中积极探讨,集思广益,尽早得出统一译名?

无论是“约定俗称说”还是“主观能动性说”,学者们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我国的术语翻译更加规范、标准,为科研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具体翻译过程中,不妨两者兼顾,即可以允许一段时间内不同译法的存在,若是经过自主选择后得出统一译名则最佳,若仍有分歧,则可以将其中较广泛使用的译名拿出来,集中讨论,争取尽早统一。

三、术语标准化研究的新视角

国外的科学理论对我国科学的影响日益深远,而术语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术语翻译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科学的发展,辜正坤指出“重大术语翻译过程中的疏忽或轻率态度无疑会对中国学术研究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学界越来越重视术语翻译问题,学者们翻译、编写了一些术语词典,对于厘清术语的混乱问题很有裨益。然而,学界多是从翻译的结果出发,争论多集中在对不同译名的取舍。笔者认为:一方面,译者本身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应被忽视;另一方面,翻译的结果是静态的,处于过程之后,因此应更加关注过程。

(一)对译者的要求

翻译本质上是“译者在两种文化中,从冲突到磨合再到取舍的心理历程”。翻译的主体是译者。如果说语言的相异性是无法改变的规律,它必然造成翻译的误差,那么译者的主观性是可控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误差减至最低。

术语翻译的复杂性对译者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译者在掌握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翻译学的学习,这样才可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术语翻译更加标准化。

更重要的是,译者应抱着“审慎”的态度,充分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严肃性。目前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许是认为反正可以在括号里标明原词,翻译时全凭感觉,不仔细思考。例如bleaching,有学者译成“虚脱”,无论从表情达意、还是忠实原文来说,都值得商榷。

翻译时的态度,既影响着术语的准确性,而对译者个人来说,也是道德层面的考验。皮尔斯(Pierce)提出“术语伦理学(the ethics of terminolo-gy)”,就明确指出,“谁将一概念引入科学,谁就有责任发明和界定合适的术语来给以表达”。也可以说,在术语翻译上,谁进行翻译,谁就要对所翻译的文字负责。

由此,笔者在此提出“审慎”二字。“审”即仔细阅读、揣摩该词语在源语中的含义。这要求译者既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又要有足够的耐心,广泛参考。“慎”即慎重,译者需充分意识到对所译出的文字的责任,三思而后行。

综上,要想使术语翻译更加准确,译者需提高学术水平和翻译技巧,更要端正态度,“审慎”而行。

(二)翻译心理学的研究

术语翻译论文篇4

关键词:功能翻译 法律语言 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57-02

一、引言

法律语言属于语言功能的变体范畴,作为一个边缘学科源于法学和语言学,其目的是建立和沟通关于权利、义务、利益和责任的信息。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使得中国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在依法治国道路上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准确、全面、及时的法律语言翻译是完善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正如Susan Sarcevic所说:我们现在处于多语时代,翻译在地方和国家法规、国际法方面都起着主要的沟通媒介作用。法律语言的翻译作为一种特殊文本的翻译在全世界乃至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在翻译及法律研究领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国际社会每日大量的法律文本的翻译实践相比,对法律翻译的理论研究却很滞后。语言学家和法律工作者往往只从术语和句法等微观层次来研究法律翻译,认为普通的翻译理论也适用法律翻译。实际上,作为特殊文本的法律文本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特定翻译理论的指导。德国学者提出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法律翻译提供了新的方法。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发展和重要理论

纵观西方翻译理论近30年来研究的发展,可谓学派林立、人才济济、内容丰富多彩,而以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J. Vermeer)等为领军人物的西方功能翻译理论更是独具异彩,影响深远。

1.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功能分类说(Text Typology)。德国功能主义翻译是以目的论(Skopostheory)为核心的强调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一种翻译流派。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的出现是以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的。此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具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理想的翻译应该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等值关系,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赖斯的翻译批评模式是建立在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的功能关系基础上,她认为理想的翻译应当与原文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与原文对等,即她所谓的综合性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虽然赖斯没有摆脱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观,但是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译者和翻译培训者,赖斯意识到实际翻译中有些情形下,对等是不可能的或不需要的,后一种情形正是由于翻译要求造成的。因此,翻译批评家们不应依据原文的一些特征来判断译文的优劣,而应当依据译文是否在一定的翻译情境下实现了它的功能来判断译文的优劣。

2.汉斯・费米尔(Hans.J. 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赖斯的学生费米尔进一步打破了等值理论的束缚,创立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费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如下:翻译是一种基于原语文本的有意图的、人际间的、部分地通过语言媒介的跨文化互动行为;翻译有三个基本规则:目的规则(skopos rule)、连贯规则(intratextual rule or coherence rule)和忠实规则(intertextual rule or fidelity rule),其中目的规则是第一位的,其他两个规则从属于目的规则,忠实规则从属于连贯规则;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规定翻译要求。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译者根据翻译要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制作出目标文化的文本,以表达原语文化文本接受者的交际意图;翻译的标准应当是充分(adequacy),而不是等值(equivalence)。充分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翻译要求决定译文充分的翻译属于哪种形式的等值。

3.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曼塔利比费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避免使用翻译这个名称,而将翻译的外延扩大至各种跨文化转换。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翻译行为是她的核心基础理论。她区别了“翻译(translation)”与“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两个概念。她认为“翻译(translation)”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它涉及原语文本的使用。而“翻译行为( translational action)”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译者为翻译所做的一切,指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文化或技术上的参考意见,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4.诺德的“功能加忠诚”(function plus loyalty)的翻译观。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第二代代表人物诺德在继承目的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功能”就是使译文在译文语境中按预设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即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诺德的忠诚原则是指“译者,原文本发送者,目的文本收话人和发起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指目的文本的目的应该与原作者的意图相容,指当发起人、目的文本接受者和原作者三方之间合法利益发生冲突时,“译者必须协调,必要时寻求各方理解”。“忠诚原则”有助于在原语与目的语中间取得一定的平衡,并限制了译文可能的功能范围。

三、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语言翻译中的应用

国外法律语言学从无到有,并作为一门学科确立以来,学者们对其翻译方法从各个角度做出了不少论述。从功能翻译理论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不论是赖斯、费米尔还是诺德、赫兹・曼塔利,始终贯穿着一个核心思想,即翻译是一种文化转换,一种交际互动,一种目的。这个互动过程当然少不了交际者的参与,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应用英语的翻译过程中必然产生原作者、翻译发起人、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互动。这种互动绝不是仅限于语言层面的“符码转换”过程,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文化转换活动,关注的是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受者之间交际情景下的互动。既如此,原作者的意图、翻译的要求和目的、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期待等等自然成为翻译中务必考虑的要素,作为应用翻译的组成部分,法律语言翻译也需要功能翻译理论及其目的论所起的重要指导作用。

1.法律语言的文本与语言特征。作为专门用途语言,法律语言正式程度最高,其文体属于庄重文体,注重准确性,正式性,严谨性,精练性和庄严性。从功能角度出发,法律文本可分为:规定性的文本;描写性的但也有规定性成分的文本;纯描写的文本。我们所看到的法律、法规、合同和条约等属规定性文本类;司法决议、判决书、答辩状等属描写性加规定性文本类;而法律教科书、论文等属纯描写性文本类。

除了法律文本的功能性,法律语言特征还包括:词汇特征,如在法律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专业术语;法律语言词汇保留了大量的古英语和中古英语词汇;法律语言词汇在词源上大量收录采用了拉丁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中的法律词汇;日常用语被赋予全新的法律意义等。句法特征,如长句是法律语言的最大特征,法律语言的句法特点是和法律语言的文体特征密切相联的,正式的法律条规和文本中由于对中心词的限定过多,对某一法律概念成立的条件限定很多,所以法律语言的长句居多,短句少。法律语言的文本特征和语言特征直接影响到法律语言翻译时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

2.法律语言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法律语言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适合法律语言翻译的原则也应该与众不同,法律语言翻译的特点可归结为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必须综合运用语言学和法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实践性:指法律语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都是立法司法等法律实践的总结;技术性:体现在固定格式、专业化和技术性语言的运用上。但是,长期以来对法律语言翻译的标准一直是按忠实于原文的程度来衡量的。法律语言翻译者以传统的语言学方法为主导,主要集中在字词面,强调译文与原文间的“对等”。然而,法律语言翻译并不是用译入语中的概念和制度来替换原来的法律体系中的概念和制度的简单过程。法律语言翻译是法律语言的转换,要做到译语准确无误地表达原语的真正含义,无论在用词及句子结构上都必须体现法律的权威性,保证译语的准确性,完整体现原语的翻译目的,只有把深层的含义译出,才能做到对原语的准确反映。概括的说,法律翻译有以下应用性原则,包括准确性及精确性;一致性及同一性;清晰及简练;专业化;语言规范化以及集体作业等。由此可见,在翻译实践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本,这时译者的任务,不只是理解词、句的意思,更要考虑在译文当中具有的法律效力及如何实现这种法律效力。所以我们有必要以追求翻译充分为前提,首先考虑到法律语言翻译中法律文本的目的,为实现译文的交际功能而选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3.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法律语言翻译。根据功能翻译的目的论,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交际行为。法律语言翻译也是如此,目的法则是开展法律语言翻译活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目的论中,目的性法则是最高法则,换句话说,翻译行为决定于翻译目的,并由此制定翻译要求。翻译目的指的是译者必须根据某个与译文有关的原则前后一致地进行翻译。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翻译过程的至高原则是该翻译活动的目的。在实际操作翻译之前,译者需要和委托人共同商榷法律翻译活动所要达成的目的。而后,译者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预定功能进行分析来确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可以使译文符合翻译活动的目的,从而完成译文在译入语境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以法律术语的翻译为例,它是法律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对于法律术语的理解和翻译直接影响法律文件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法律术语的作用在于以最简洁的词或词组叙述一项普遍接受的复杂的法律概念,使法律工作者能用较简洁的语言相互交流沟通,因此词的内在意义通常要比起外在形式复杂得多。译者如果单就字面意义直译,或望文生义,就无法将词的真正含义正确完整的表达出来。在翻译之初,译者将尽量寻求在本国法律中与原词对等或接近对等的专门术语。英语和汉语中的法律术语都各有其特定的法律上的意义与效果,不可随便改变形式。为了达到法律上的效果对等,译者应尽量寻求在本国法律中与原词对等或接近对等的正式用语而不是任意自创新词,以免误导读者,引起歧义或解释上的争议。但是,在正确理解原词在上下文中的确切意义和对等翻译的基础之上,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和无对等的翻译才是翻译的关键。对等的概念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由于法律制度的差异,英美法中许多术语所指涉的概念、原理或规范在本国制度中是完全不存在的,因此也无对等或接近的对等语。遇到这种情况,在法律语言翻译的目的下,译者不妨通过对原词涵义作正确理解后将之译为非法律专业用语的中性词以免发生混淆。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法律用语都能根据字面意义直接翻译成目标语。如果贸然直译原法律文本中的词汇,而译文表达的法律概念却在目标法律体系中根本不存在,或者恰巧和目标法律体系的某个法律表达吻合但却表述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目标法律文本读者对译文产生困惑和误解。解决这类问题的出路在于认真理解原法律文本术语内在的法律含义,用目标文本中带有相同法律含义的法律术语翻译。

四、结语

传统的翻译属于一种自下而上的翻译,而功能翻译则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翻译,因此功能翻译更具有前瞻性。翻译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过程,译文是翻译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翻译发起者虽然很重要,但决不是唯一的因素。法律语言的翻译应该是译者在法律翻译活动所要达成目的的指引之下,对这一行为过程相关的各方进行分析,权衡选择后确定翻译策略,而后进行翻译形成的结果。法律翻译策略的出发点是成功实现预期目的和文本功能,使译语读者能理解并且自然地接受。功能翻译理论以目的语为视点,更注重目的语的遣词造句习惯,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摆脱传统“对等”原则的束缚,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为法律语言的翻译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

2.Wilss,Wolfram.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M].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Gentzler,Edwin 1993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

4.Robert C.Berring and Edinger,Finding the law,USA:West Group,1999.

5.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上海翻译,2007(2)

6.何庆机.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上海翻译,2007(4)

7.刘蔚铭.语言证据范畴下的法律语言学研究[J].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1)

8.马红等.功能翻译理论与其翻译原则和方法.外语学刊[J],2007(5)

9.周觉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J].求索,2006(1)

10.李克兴,张新红.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术语翻译论文篇5

关键词: 严复,《天演论》,术语译名

中图分类号:N04;H059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6.009

Abstract:Tian Yan Lun is the first wellknown masterpiece translated by Yan Fu. The translated terms in Tian Yan Lun serve a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his translation thoughts, especially on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hinese and Westernlanguage terms in Tian Yan Lun (Yan Fus version of Evolution and Ethics),we examine how these terms were created and selected, and hope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m. The whole study aims to standardize terminology by using historical reference.

Keywords:Yan Fu, Tian Yan Lun, translated terms

引言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是第一批通过翻译直接译介西学思想的翻译家。严复对译名有着自己的考究和理解,胡适曾对严复的翻译用心做出评价:“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罪我知,是存明哲。” [1]

严复海外留学回国以后,先后发生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接着又发生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亡国的危机迫在眉睫。严复深感痛心,决心翻译出版《天演论》一书。《天演论》翻译自英国著名学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的讲演稿,该书影响最大,使严复成了当时举国瞩目的人物。

现代科技术语反映着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2]。作为科技知识交流、传播和发展的载体,科技术语在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学界已形成共识,“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3],同时正如周有光指出:“大千世界,经纬广布;科学发展,术语是纲;抓住术语,纲举目张。”[4] 所以翻译任何语篇的首要前提是术语的确立。翻译文章要传达的思想, 需要以正确的译名且主要是术语译名为载体。

下面基于前人研究经验,以严复《天演论》一书为例,浅谈严复术语译名思想及特点,简要评价严复术语译名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影响。

一《天演论》术语译名浅析

纵观《天演论》全文,可看出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原作时,对文中的人名、地名和专业术语名称的翻译往往以音译方法为首选,意译的方法采用偏少。

而且,严复在术语译名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呈现了自己的特色,如界定内涵、创立新名,寻根溯源、重新创译,不生歧异、译名统一等[5]。笔者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严复术语翻译的思想与用心。

1. 定内涵、立新名

严复对“定名之难”有切身感悟,他认为,要想确定一个译名,必定先要透彻理解其含义。只有充分了解其内容意义,译者翻译名词时才能有全面的理解,最后呈现出来的译名方能准确传达原意。因此,每当要确定一个重要译名时, 严复往往是先从界定其含义开始。例如严复以“名学”译logic,“群性”译 political nature ,“宪法”译 constitution。在学科名称方面,更是得到了极大的体现,除了名学(logic)、计学(economics)、群学(ecology)、字学(philosophy)、心学(psychology)、理学 (metaphysics)、生学 (biology)、质学(chemistry)、天学 (astronomy)等,还包括一些新的概念系统和学科体系术语译名。严复“旬月踟蹰”的不仅是译名应该如何古典精妙,而且还要利用汉语语境富有思想的特点引导读者正确理解译名。严复译名总是非常严谨,思忖再三,对中文英文的理解炉火纯青,他对做学问、做研究的态度令人敬佩、值得学习借鉴。

2. 寻本源、创新译

严复作为到西方学习的第一批学者,既有中国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的深厚中华底蕴,又深受西方科学技术理论、先进政治经济思想的熏陶,其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让他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翻译家。因而他在术语翻译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和自身感悟,将东西方语言的词汇进行各种对比参照,通过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之间的反复比照、摘选,广查典籍,追根溯源,确定其含义,倘若二者相近,便能继续沿用。若是旧称不可用,便自行考量,创立新名。

例如liberty一词,有人认为应该译成“公道”,但严复认为不妥。为了翻译这个词,严复研究了liberty的词源,认为该词与freedom同义,与slavery(奴隶)、subjection(臣服)、bondage(约束)、necessity(必须)这些词反义。至于为何把liberty译为“自繇”,严复详细地分析了“自繇” 一词在中文中的含义,并指出中文“自繇”,含有放诞无拘、肆无忌惮的贬义,但是他认为这不是“自繇”的本义。其次,严复还考虑到liberty在英文中有self-existence(自我存在) 之意,严复认为这既与道学中的“造化真宰,无极太极” 之意相对应,也与佛学中的“自在”对应 ,“乃言实践一切六如,变幻起灭,独有一物,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以其长存,故称自在。”为此,严复还引用了柳宗元的诗句“东风无限潇湘意,欲采O花不自繇”,以此说明liberty的含义就是自由自在[6]。严复还讨论了liberty所涉及的言论自由问题,他毫不犹豫地指出: “西国言论,最难自繇者,莫若宗教,故穆勒持论,多取宗教为喻。中国事与相方者,乃在纲常名教。事关纲常名教,其言论不容自繇,殆过西国之宗教。”[7]

由此可见,严复在确立一个术语的译名时,经过自我考量,权衡利弊,最终确立出最合适的译名。如对术语翻译都采取严复这样严谨的态度, 每个术语如此斟酌, 相信翻译中的问题会减少很多。

3. 信达雅、求精妙

现如今,但凡提及严复,人们便会想到其倡导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其中,“信”为忠实原文,“达”为语意通顺,“雅”则为文辞优雅,为三元递进的关系。但这样的翻译标准褒贬皆有,无可避免地会遭受一些新思想的抨击。褒之者称其为译界金科玉律,贬之者则谓其言空洞,没有现实指导意义。21世纪的今天也许有人会觉得此标准有些落后,不符合时代意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翻译并非只是意思的转换与传达,其中更蕴有深刻的思想。严复的翻译思想博大精深,如果脱离他的精益求精的译文,而孤立地批判信达雅标准,就难免片面了。

严复正是因为严格执行这个标准,才会产生了许多令后人为之赞叹的译名。“所有翻译名义,应分译、不译两种:译者谓译其义,不译者则但传其音;然二者均须一律……译书遇有专名要义,无论译传其意,如议院、航路、金准等语,抑但写其音,如伯理玺天德,哀的美敦等语,既设译局,理宜订定一律,以免纷纭。法于所译各书之后附对照表,以备学者检阅,庶新学风行之后沿用同义,不生歧异。”[8]译例序中第三段为:“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视利俗文字,则求达雅。”[1] 再结合通读译例序全文,便能感悟到严复信达雅的用心与其应用于术语翻译中的精巧之思。

二严复术语译名去留探究

虽然严复在术语译名上旬月踟蹰,思忖再三,但是其中大多未能保存下来,大约只有12%的译名沿用至今,如丹麦(Denmark)、乌托邦(Utopia)、婆罗门(Brahma)等(见表1)。究其原因,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1.生态环境因素的考量

晚清时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在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西方的新概念与新思想以及日本的新名词与新表达,猛烈冲击着中国旧式的文言文,从而使民众产生对白话文和新鲜名词的喜好倾向。其中,日文囊括了各学科基本术语在内的数千个学术词语,进而逐渐取代了大部分严复的术语译名。例如economics一词,严复将其翻译为“计学”,而其在日文中为“经济学”。后者因更加具体、更易理解、更有指示性而被沿用至今。“计学”因意思太过宽泛且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最终无法流传,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而清朝政府受到了强烈的现实刺激, 便动员了许多归国的留学生翻译启蒙学术著作。这些几乎涉及全部学科的翻译著作中有大量易懂的日本汉语词汇。从数量上对比, 严复一人翻译出的术语译名无法与之抗衡。而这些著作出版后, 又受到大批读者的欢迎。这种形势大大打击了严复后来独自创译术语的热情,也削减了严复术语译名的传播及影响。

2.译者主观取舍的分析

严复对自己的文章信心充足,且过于遵循自身拟定的翻译理论“信达雅”,对“雅”要求极高,甚至刻意仿古,当时社会上层人物以及高级知识分子颇为追捧。但是,译作“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程度越高,其“整合适应选择度”也越高。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最佳翻译往往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9]。而严复大部分术语译名不具有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不容易被当代读者接受,因此只是风靡一时而未能广为流传。

赫胥黎的evolution 通俗义为“进步”,实含“退化”之义。严复舍去了这一层,他为何略而不译呢? 是不是他认为进化等于进步? [10]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身包含了淘汰的意思:事物演化,不进则退,退化则被淘汰 [11] 。事实上,通读严复的文章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相信读者不难理解他如此翻译的原因了。而严复的术语译名也如《天演论》一般,在时代中进退,有些被保留并不断演化成今日惯用的词语,有些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结语

毋庸讳言,社科术语翻译实践本身并非易事,跨文化、跨语言的术语传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12]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其跨文化、跨语言的障碍之重和难度之大远非今日术语翻译所能比拟。术语译名中主要采用音译的策略和方法来翻译赫胥黎笔下的人名、地名等专业术语。可以想见,严复在术语译名上着实下了许多功夫,使其具有严氏翻译特色和时代印记。

时至今日,《天演论》凭借其浓郁的学术氛围、经典的翻译理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优胜劣汰的精神依然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对于翻译学习者来说,其中术语译名的考究使之成为很好的研究范本和值得学习的经典译著。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赫胥黎.天演论・译例言[M]. 严复,译.北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2014.

[2] 冯志伟. 现代术语学引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

[3] 潘书祥. 关于加强我国术语学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技术语,2005(1):4-9.

[4] 周有光.汉语社科术语记略・序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2.

[5] 杨红. 从《天演论》看严复的译名思想[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5):94-96.

[6] 张景华. 论严复译名思想与翻译会通[J]. 湖南科技大学大学学报,2013(5):135-137.

[7] 严复.《群己权界论》 译凡例[C]//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142-144.

[8] 王.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 [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7-131.

[9]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0] 林基成.天演=进化? =进步?[J].读书,1991(12):29-38.

[11] 黄忠廉,倪璐璐. 变译之删减策略研究――以严译《天演论》为例[J]. 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105-111.

术语翻译论文篇6

【关键词】目的论视角 英语翻译 原则 策略

翻译既要包含技术性,又要包含艺术性。在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使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能来达到翻译的要求,这体现了技术性要求。从译入语文化背景出发,满足受众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翻译中包含艺术性。翻译目的论时就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到文化背景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一、目的论概述

1.引入阶段。凯瑟琳娜提出的理论是功能派理论体系建立的基础,主张把功能范畴与翻译批评融合在一起,使得语言功能运用与翻译方法紧密联系起来,使之进入了翻译批评的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该翻译批评是在原文与翻译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凯瑟琳娜发现理想的翻译和实际的翻译存在着一定差距,实际翻译更加注重译本的功能性,达不到理想翻译中各功能都完全原文对等的状态。

2.提出阶段。汉斯是凯瑟琳娜的学生,在老师提出的理论启发下,汉斯提出了以翻译目的为翻译出发点的目的论。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把目的性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性和结果性的翻译。除此之外,“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这两个原则也是必须要遵守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说译本语句要通顺,能让受众者理解。第二个原则是指要把译本和原文连接在一起。在此之后,翻译的评价标准就由实现原文和译本的完全对等变成了译本满足实现翻译目的性要求。在汉斯看来,在翻译中首先要考虑到的不是原文内容,而是翻译的目的,因为翻译的目的的不同会改变翻译采取的方法。“目的论”在理论上都对中西翻译史上存在争议的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翻译的目的不同就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

3.发展和完善阶段。贾斯塔充分研究了交际和行为理论之后,吸取了其中可利用的部分,进而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该理论是在继承功能派理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发展,翻译活动的进行是受到了目的性的驱动,是在人与人的交流接触中产生的行为。因为该理论和目的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使得贾斯塔后来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这就让目的论得到了发展。

克里斯汀娜在研究了功能派中各学说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和以往研究者不同的是,采用的是英语系统进行相关说明,强调了在翻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需要采取的策略方法。也就是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需要融入多方面因素,选择能满足目的性要求的方法进行翻译。

二、翻译目的论翻译要遵守的原则

在利用目的论理论进行翻译时,翻译者需要遵守一些理论中体现出来的原则。首先是目的原则,该原则就是指在翻译时以翻译目的为主,翻译的整个过程都要体现到目的性,还要考虑到译入语的语言风格和用户的实际需求,融入译入语文化背景,这样才能使译本能够被受众者所接受,成为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翻译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目的原则,使采用该种方法产生的翻译结果能符合翻译目的。然后是连贯原则,该原则就是为了保障译本能够被受众群体所接受,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到受众群体的需求,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进行翻译。力图在翻译时和受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保持交际情景的连贯性,使译本更加接近受众的实际情况。最后是忠实原则,由于理想化的翻译和实际翻译有着一些差别,实际翻译更加注重翻译的功能性,因此译本形式更加容易受到交际目的性的影响。忠实原则要求译本和原文之间要保持连贯,也就是说译本的语言情景同样也能带入到原文中,这样才能才到比较好端午翻译效果。这三个原则中,目的性原则是最为重要的,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都要遵从于目的原则。

三、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

1.了解受众实际需求。

(1)坚持三项原则。其实无论哪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目的”二字,也就是说翻译活动的进行都要首先考虑到翻译目的,偏离目的的翻译活动是不正确也不合理的。然后要遵循目的论翻译的要求,不仅要考虑到目的原则,还要考虑到忠实和连贯原则。从翻译的目的着手,要尽力缩小译本与原文之间的差距,增强与原文在各方面的连贯性。

(2)划分受众等级。在英语翻译的选择上,受众往往会有所差异,这是受众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的。造成受众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个人生活环境、年龄、工作、个性等。这些因素毫无疑问会造成受众英语翻译选择上的差异。因此,我们就需要根据这些差异,找寻其中的共同点,进行受众间层次的划分,使同一个层次的受者在英语翻译的选择上大体一致。采取这种方法进行划分,这样一来,翻译者就能把握住各层次受众者的特点,从满足翻译目的的要求出发,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翻译活动。

(3)翻译时要按照受众实际需求。翻译的效果如何会影响到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因为翻译是为文化交流而搭建的桥梁,通过翻译的方式,让处在不同语言情景之中的受众者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加强了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因此在翻译时,要依据划分好的不同的受众层次,考虑到不同层次受众者的需求,这样才能体现翻译的意义所在,让译本能被受众者理解。例如对于处在学习阶段的未成年人和知识渊博的老年人这两个不同的受众层次来说,翻译者首先要考虑到未成年人和老年人阅历上的不同,阅历的不同会影响对译本的理解,其次要考虑未成年人学习者和老年人阅读上的需求。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满足未成年人学习者可理解性和趣味性要求,把原文中对未成年人难以理解的内容翻译成可理解的内容,加入一些注释,语言尽量活泼有趣,引起其阅读兴趣。

2.以对译方式翻译专业术语。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是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在对专业术语进行翻译时最好采取对译的方式。对译是最简单和基本的翻译方法,不会对原文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原文中的专业术语在汉语中有与之对应的专业术语,就可以采取对译方法,直接把英文专业翻译成汉语,这样能保证译本的专业性。

3.在翻译时遵循译入语语言风格。为了能让译本内容在受众可理解范围之内,满足受众对译本的真实需求,需要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充分考虑到不同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这是因为在目的论中,不仅关注翻译的目的,翻译时要满足目的性要求,还关注翻译时的连贯性要求。就是要保证原文与译文之间较好的文化连贯性,文化背景能够具有连接性。在实际翻译中,要充分遵循译入语的语言风格,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翻译效果。

(1)在长句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在进行长句的翻译时,要分清楚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并把握好长句中的句子层次,还要注意主次顺序不能颠倒,这样使句子翻译更加合理。例如在“However,Tony believed that the unconscious mind generates as much action as the conscious mind,and while we may be able to sustain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through the conscious mind alone,in reality we are continually faced with a question:‘Why cannot I make myself do this or achieve that?’”中,我们可以这样翻译:然而,托尼相信潜意识对行为造成的影响和与意识对行为造成的影响差不多;虽然,我们也许能通过意识来维持和控制幻觉的产生,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直要面对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能让自己做到这件事或实现那个目标呢 ?”

(2)注意被动语态的处理。为了使中国受众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增强语言代入感和可理解性,通常在对含有被动语态的英文句子进行翻译时,要在译文中加入“为”和“由”等字,这样翻译出来的中文句子才能更通顺。例如在“As for the regions where the loan certificate management is canrried out,theborrower needs to present the loan certificate verified and issued by the People’s Bank,in case of application for the foreign exchange fixed asset loan,the import certification or registration documents are also needed”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句子包含两个被动语态,需要把其翻译成无主句,“如对于贷款证管理的地区出借,借款人需要有贷款证,并且该证要中国人民银行确认;在外汇地区进行固定资产申请的,也需要进口证明或是登记文件。”

4.需要尊重译入语文化。

(1)译者要慎重制作文本。翻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制作文本,其次要考虑到受众者的特点,确保译本在受众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例如对于新闻文体的翻译来说,要注重翻译的逻辑性与客观性,使翻译出来的作品客观反映事件本身;在对文学类文体进行翻译时,要使译本充满文学气息,能够从文字中得到感染;在对医学类文体进行翻译时,要注重专业性,对于专业术语的处理要比较严谨。这就要求翻译者具有极强的专业技能,能够根据原文文体的不同判断应该选择哪一种文本。与此同时,在选择好文本之后,因为受众语际的不同,还要根据受众语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使翻译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符合受众者需要。

(2)要尊重译入语文化。翻译就是两种语言文化交流的方式,交流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这两种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借鉴。因此在实际翻译中,翻译者首先要尊重译入语文化,提高对译入语文化的了解程度。如果翻译者对译入语文化背景了解的不够全面,在进行翻译活动之前没有提前做好功课,就会使得译本的受用价值相应的降低。在对某些特殊词汇进行翻译时,对文化理解的不够可能会造成误解,体现不出其文化的特殊魅力。例如“bank holiday”就不能翻译成银行节,而是根据对英国语言环境的了解,银行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在法定假日中银行不会开门,所以要翻译为:公共假期。又比如对“mug shot”翻译,不能翻译为“被马克杯击中”,而应该翻译为“拍照存档”。因为在18世纪时,英国开始流行在马克杯上装饰一些怪异面孔的b饰物,因此“mug”又延伸出了“面孔”的意思。在犯罪分子被逮到警察局时,会进行“get a mug shot”,也就是“拍照留念”的意思。根据文化背景来进行翻译,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正确性。

四、结语

从目的论视角出发进行英语翻译,首先要考虑到翻译的目的所在。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不能违背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本文重点分析了目的论下的英文翻译策略,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在进行翻译时可以采取的一些翻译方法。通过本文的探究,希望能对推动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润芹.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探讨[J].教育,2016 (07):00181.

[2]张娟.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J].长江丛刊,2016 (21):107.

[3]张晶晶.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 2014(32):2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基金项目“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编号13BZW106)的阶段性成果。

术语翻译论文篇7

论翻译中的忠实原则

何为启蒙?我之管见

《脉经》首部英译本评述

国家机构对翻译活动的规范

林语堂审美观的互文性透视

翻译教学中文化信息的处理

论汉译法中的语篇视点问题

中央文献翻译中的等值问题

汉英语体翻译研究的一个误区

试论翻译“忠实”与创造性变通

外宣翻译中的增译与减译技巧

中国人的语言认知与“望文生义”

翻译过程中语域对文体功能的制约

译者主体性在新闻翻译中的彰显

从有关翻译的隐喻看翻译的本质

论汉诗英译中英语语言优势的发挥

政策术语潜势意义的英译研究

中共中央重要政治文献术语翻译研究

译画入诗、译禅入诗和译典入诗

英若诚的戏剧翻译观与翻译风格探析

帛书本《道德经》梅维恒英译本探析

《金缕衣》英译所蕴含的翻译原理

宇文所安的英译王维诗的翻译诗学

“天”概念翻译:比较文化的探究

列夫·托尔斯泰解读老子的《道德经》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意识形态影响

图像在民族典籍对外译介中的应用阐释

翻译教学中“道”与“器”的狂欢

探析英汉互译中谓语动词的显化现象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中的法律意识

的论视角下的湖湘景点对联英译研究

《文选》翻译工作的心得和体会

论意识形态对政治文献翻译的操纵

依循政治的逻辑——中央文献英文翻译

中央文献政治术语英译之“达意传神”

“中译外”政治语篇中的语言个性问题

术语译名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及其规范化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其恰当处理

论中日互译时日语被动句多发现象及其本质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读者意识

从奈达的翻译标准来看《文选》的翻译实践

《狼图腾》英译本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论社会科学文献英译中的引文规范——以APA格式为例

试论汉语民歌的英译——兼评孙大雨《竹枝词》英译诗

从《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看赵元任对谐音修辞的顺应翻译

对“学术型”翻译硕士研究生(MA)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论汉语博物馆展品介绍文字英译过程中平行文本的作用

外宣翻译标准“信”——语用策略、受众偏好、关联程度

术语翻译论文篇8

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才只有两百多年。1750年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嘉登(AlexanderGottliebBaumgarten)以美学(Aesthetics)为名,出版了他的美学著作,并用这个术语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人的感性的科学。本书被看作是美学成为正式学科的标志。在中国,尽管美学思想历史也很久远,千百年来门类派别也很多,但却一直没有美学这样的学科,美学这门学科,还是从西方美学传入中国的。典型的中国传统译论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人学、文学、美学、文章学、文艺学、语言学为其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而形成的翻译理论,其发展可归结为:佛经序翻译理论、正名论翻译理论、哲学化理论、文艺学理论(王宏印,2003:220-221)。中国译论从理论命题到方法论都与哲学–美学紧密相连(刘宓庆,2005:59)。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提出了翻译“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译论,而且“美”与“信”、“文”与“质”的统一协调始终贯穿于中国美学译论的主流。此外中国传统译论还呈现出其他美学命题,而中国传统译论发展到目前,可以说已经进入晚期(王宏印,2003:227)。

面对蕴涵浓厚美学思想的译论终结,我们的译论路在何方呢?中国翻译美学思想又是如何在中西结合的译论中得以新生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回顾和探索近十年中国翻译美学研究的新发展。

2.中国传统翻译美学的终结

王秉钦(2005:4)总结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史以十大学说为重要标志:古代的“文质说”(以支谦为代表),近代的“信达雅说”(严复),现代的“信顺说”(鲁迅),“翻译创作论”(郭沫若),“翻译美学论”(林语堂),“翻译艺术论”(朱光潜),“艺术创造性翻译论”(茅盾),“神似说”(傅雷),“化境说”(钱钟书),“整体论(焦菊隐)。马建忠在其《马氏文通》中提出“善译”之说:“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当相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声音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王秉钦,2005:36)。这段话的义蕴是相当丰富而全面的,涉及了风格学、文法学、修辞学,以至进入一般文化研究的领域。马建忠的“善译”力求与原文在意思上无一毫出入,而且使读者读了译文后能达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里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也就是说既要通顺,又要忠实。茅盾还是迄今所知中国译论史上最早又最明确地提出翻译不可失却“神气句调”,即强调“神韵”这一重要观点的。可见,“神韵”这一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观念是在新文学运动开展以后才被正式引入翻译理论的。郭沫若曾创造性地提出了“风韵译”和“气韵”的说法。如:诗的生命,全在它那种不可捕捉之风韵,所以我想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之外,当得有种“风韵译”。郭沫若所强调的“风韵”与“气韵”,与茅盾当时强调的“神韵”是一个意思。可见在这一点上他们是一致的,都对翻译美学作出了贡献。傅雷毕生从事翻译工作,他在翻译理论方面的“神似”说与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都很典型,是对文学翻译提出的美好追求目标和最高美学理想。陈西滢则借鉴美术创作的实践和理论,提出了翻译中的“形似、意似和神似”之说,这在中国译论史上带有创见意义。在翻译美学和风格的研究上,刘宓庆也有独到之处,如他的艺术观赏中的“超脱”、审美认识转化中的时空差和智能差以及再现审美体验规律的三种手段等。再如黄龙把“神韵”这个抽象范畴分成风雅、韵律、情操、灵感四个要素,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此外,还有林语堂、朱生豪、艾思奇、贺麟、陈康、朱光潜、金岳霖等,他们在翻译理论上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

纵观我国的翻译史,从文化视角考察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其主要特点有三:儒学色彩浓厚;强调实践技能;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紧密相关。从整个翻译理论历史可以看出,翻译理论从最初的“案本”等的“重质朴,轻文采”,玄奘的“求真”和“喻俗”,到后来的“善译”,和严复著名的“信、达、雅”,“直译、意译”,“信、达、切”以及鲁迅等人的“忠实、通顺、美”和揉合其它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最高的翻译境界的“神韵”、“神似”、“化境”,到当前我国译界普遍认为比较恰切的标准“忠实、通顺”。据此,罗新璋在他的《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中指出“我国的译论,原作为古典文论和传统美学的一股支流,慢慢由合而分,逐步游离独立,正在形成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翻译学。而事实上,一千多年来,经过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翻译家、理论家的努力,已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四个概念,既是各自独立,又是相互联系,逐渐发展,构成一个整体的;而这个整体,当为我国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识见超卓的前辈翻译应当开创新局面,在虚心学习外国先进译论,善于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论,建立卓然独立于世界译坛的翻译理论体系!”。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翻译理论大致是沿着这样一条轨迹发展的:从最初一丝不苟模仿原文句法的“质”(直译)发展成允许在句法上有一定自由的“信”(意译),最后在“信”的基础上,演变成充满创造精神的“化”,其翻译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翻译美学的发展过程。但王宏印认为,中国传统译论经过反复磨合,多方结合,已经进入一个综合得不能再综合的阶段了。

王先生以著名诗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为例,指出——许先生的“美化之艺术”,即“美”指意美、音美、形美“三美”;“化”指等化、浅化、深化“三化”;“之”指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艺术”指“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中国传统译论的高度综合,许的译论总结是一种促进传统译论终结和消亡的努力。但中国传统译论的终结意味着传统在现代的新生,而非消极的消亡(王宏印,2003:230)。

3.中国翻译美学研究与发展

3.1翻译美学理论研究

傅仲选所著的《实用翻译美学》是我国首次以独立形态出现的翻译美学专著,标志着我国翻译美学研究的深化。该书论述翻译中的审美客体、翻译中的审美主体、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美的标准和翻译审美再现本书的主导思想、论述内容与体系框架,正是当今翻译美学研究所应具备的指导原则、研究对象与范围。中国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思想影响下产生、发展的。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它是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产物。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既是中国现代美学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刘宓庆先生在《翻译美学导论》中运用现代美学的基本原理透视翻译的运做机制,讨论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翻译的审美客体与主体、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审美心理结构和认知图式、审美再现的一般规律以及对翻译的指导作用。奚永吉的《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则重点在于“比较”,通过中外名著译例,从美学的角度,以宏观和微观比较结合的方法,对文学翻译进行跨文化、跨时代和跨地域的美学研究。姜秋霞的《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格式塔意象理论,结合语言学、文学、美学、认知心理学以及阅读理论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所产生的美学效果进行研究。毛荣贵教授在其《翻译美学》著作中回顾了中国译学美学,从四个角度探讨了翻译中的美学,即(1)主体篇,从语感与美感、美感的生成要素、译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等层面探索了翻译美学;(2)问美篇,探讨了英语、汉语的各层面翻译美学的体现;(3)朦胧篇,从汉英语言的朦胧视野探索多维视角的翻译美学与美的语际转换;(4)实践篇,从汉英互译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翻译美学,包括科技美学的再现。此外,张柏然、黄龙、侯向群、葛校琴等学者也在翻译与美学结合方面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例如,葛校琴(1999)论述了翻译“神似论”的哲学美学基础,张柏然(2001)论述了当代翻译美学的反思;赵秀明(1998)探索了中国翻译美学;郑应杰、郑奕(2004)论述了美学研究的三个面向。

3.2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

美学与翻译理论研究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当代美学思潮的发展对翻译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接受美学可以界定为:自觉运用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相关原理研究翻译过程中主体(译者和目的语读者),通过对客体(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阐释(包括译者对源语文本的阐释和目的语读者对目的语文本的阐释)接受文本信息的有效度的一门学科。当代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姚斯是伽达默尔的学生,其主要论点是:文学作品不经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生命力,正是读者的阅读理解才赋予了作品以无穷的意义,其价值才从中体现出来,读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本,而是能动的参预者。接受美学的全新创意和新鲜活力在于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强调接受者的需求,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表明,我们应尽快建立翻译接受美学。从现有的翻译美学研究成果看,国内学者注重接受美学与翻译相互结合的研究,例如学者王松年(2000)、姜苏(2001)、陈谊娜(2002)、张小平(2002)、宋安妮(2005)、刘凤梅(2005)、宋华(2004)、韩子满(2004)、杨松芳(2005)、张锦兰(2003)、贺文照(2001)、曹英华(2003)、周政权,刘艾云(2004)、王著定(2005)等讨论了翻译研究的接受美学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3.3国内翻译与美学结合研究

回顾中国美学与翻译结合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翻译中的翻译美学理论与案例实践分析、美学理论与美学价值、科技翻译、广告商标翻译的美学研究。这些研究涉及文本的语音、词语、句、段、篇章等各个层面,翻译主体的译者、读者的认知、文化、社会、社交、审美意识等因素,以及美学的再现策略等,包括文学翻译与美学结合的研究,例如,对文学语境的美学体现与信息传递(孙迎春,2002;王树槐,2000);文学翻译的多角度及其美学效果(张保红,2002);从美学功能看诗歌的语言变异(林小平,2000);从美学视角看散文翻译(朱伊革、卢敏,2000);文学翻译中美学认知的多元性(包通法,2004),等等。对作品的翻译美学进行分析的包括:《围城》比喻翻译探美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比较分析(杨义德,2005);从《红楼梦》英译本看委婉语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刘鹏,2000);从《天净沙》的六种译文看接受美学理论(刘敦萍,2002);从翻译美学观看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刘小燕,2005),等等。此外,翻译美学研究还涉及到许多翻译与美学结合层面,例如: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策略(李敏杰、陈永丽,2005);一种形式美学的翻译观(吕俊,1998);文学翻译中的读者想象(刘东霞2000);译汉中美学价值体现试析(丁慧艳、窦成君,2005);读者反应与跨文化语篇的阐释(郝文杰,2002);等等。诗歌翻译美学主要还是围绕“三美”进行探索或深化。相关的论题包括:英语变体词的美学效应(王盼妮,2005);英语拼写变异的美学功能及其翻译(辛红娟,2004);诗歌翻译的“立形以传神”(唐琪,2005);论英诗中分行的功能及其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张保红,2005)等。科技英语翻译美学涉及美学的标准、美学特征与体现、美学再现及其功能,探索通过忠实和准确的翻译来再现原文的音韵美、形象美、简约美等语言艺术美。例如:科技翻译中的美学思考(张会欣、李德煜,2002);女用商品商标汉译的美学原则和翻译方法(肖美清,2004);论广告翻译的美学策略(唐艳芳,2003);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胡开宝、陈在权,2000)等等。

3.4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趋势

上述的论文资料源于中国知识网,同时从中国博士、硕士优秀上通过关键词“美学”搜索,我们发现,有70余篇硕士论文探讨翻译美学等相关问题,研究内容包括接受美学、美学理论、美学的解释力、美学与翻译结合研究、翻译美学案例分析、美学史等方面。但是从现有的研究看,中国翻译美学研究的研究面不够宽,缺乏新的视角,大多围绕接受美学去探索,缺乏运用中西新的翻译理论、美学理论、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美学进行系统的论述。那么,面对中国传统翻译美学的终结与发展临界点,王宏印教授认为,中国现代译论诞生的途径有:(1)西学为主的理论途径,强调以现代西方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翻译理论以及借鉴其他科学和理论流派研究方法和成果的翻译理论;(2)国学为主的译论途径,即适合于文艺学类翻译和汉外-外汉互译的阐释和转变;(3)中西结合形态的译论发展途径。同时他强调,由于翻译学本身除了单纯的科学性之外还具有浓厚的人文社科的综合性质,一如包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及其文艺学美学理论在内的中国文艺学甚或中国美学的综合性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不妨从和汉语有关的事情做起,从中国自己的学术传统和译学、译事基础做起,来考虑建立中国翻译学的基本条件问题,作为向着建立普遍翻译学这一终极目标的一种努力(王宏印,2003:230-232)。这方面,我国近代美学奠基者王国维为我们提供了榜样。他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融合了西方美学的某些观点,进行中西美学思想的“合壁”。

20世纪是一个翻译的时代,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流派层出不穷,出现了语言学派、文艺学派、多元系统学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综合学派、解构主义学派、后殖民主义学派等,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更应开展中西结合的译学发展途径,探索中西结合的翻译美学译论。毛荣贵(2005:345)教授认为,符号学、符号美学、接受美学或格式心理学都是语言学和文艺学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们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笔者认为,现代翻译美学应扩大其研究的理论体系,加大翻译文化美学、翻译认知美翻译交际美学、翻译语用美学、翻译篇章美学等跨学科层面的探索。我们应该多借鉴西方的美学理论、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等跨学科的理论,从中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进行批评性地接受,关注审美接受的过程,着重探索创作活动与接受活动、作者、作品与接受者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及原语被读者接受的条件、方式、过程和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文化转换美学、审美意识的认知、审美再现的共性与特性,从语言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认知层面、社交层面等多维角度探讨动态的翻译美学过程所涉及的各因素,运用理性的交际观,合理解释翻译美学,使译语再现原语的人文精神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心理、审美风尚等美学。为此,建构中国特色的翻译美学理论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并从西方美学、翻译理论乃至其他民族美学中汲取养分,与其固有的优良传统融合、碰撞、消化,从而才能创新。笔者(2006)从语用学的角度探索了语用学翻译美学,透视了哲学渊源及其实质、认知再现美学、灵感美学、文化美学,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在当今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范式主流背景下,如何避免起解构主义的过分怀疑思想,过分夸大主体意识,把翻译引向无政府主义;避免后现代主义的泛滥思潮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应建立合理的翻译美学观,关注翻译美学的社会性、文化性、语用价值等,动态的研究其过程所涉及的各因素,在视界融合的环境中寻求美学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效果,合理的再现原语的美学效应。

4.结语

上一篇:学术期刊论文范文 下一篇:异化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