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4 21:42:46

逆反心理论文

逆反心理论文篇1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时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是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不包括思维不健全者)怎样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即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还是怠慢、反对、逆行的态度。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为此,作为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棗行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即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青少年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第二,客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我们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晌。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匀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

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筝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才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生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这也可预防、消除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类型、成因及对策

 

逆反心理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主要表现为情感上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通俗地解释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心理和行为,与中学生的执拗性紧紧相联系,是中学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逆反心理的存在,会影响中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造成中学生逻辑思维的紊乱,如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和疏导,久而久之就会积淀成固执、怪癖的心理习惯,极大地减弱了学生对教育的可接受性,增加了学生的对抗情绪,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的逆反心理类型及成因

1.超限度的逆反:这是由于教师的教育容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者教育内容机械,乏味,无间隔重复而产生的一种逆反心理。例如,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内容本来抱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但因老师讲话无休止的重复、啰嗦,时间又过于冗长班主任论文,致使学生感到厌烦,转而形成消极的逆反心理。所谓“话说三遍没味道,戏演三遍令人烦”就是对这种超限度逆反的生动写照,是最容易诱发的一种逆反心理。

2.低信度逆反:教师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地不受到学生的监督和模仿,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倘若教师的言行举止与他的教育内容相悖,则容易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不信任的态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例如一个老师的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对学生不负责任,却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感。自己言语粗俗,上课迟到,却要求学生要语言文明、遵守时间。学生虽然不敢当面顶撞,但在内心深处会说:先看看自己吧。

3.劣动机逆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互相对他人的行为进行了解,且不单纯满足于了解其行为性质,有事,还要了解其产生行为的动机,倘若中学生了解到教师的行为不是利他而是另有所图时,就会产生心理对抗。例如:当学生发现教师对他的关心是为了利用其家长为自己办私事,教师鼓励学生学雷锋做好事是作秀是为了获得领导的表扬,把争当先进班集体荣誉作为自己晋升的资本时,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其积极性也就会急剧下降。

4.虚评价逆反:这是一种因学生与教师间的评价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逆反心理。例如教师对学生过头的批评,不仅不会使学生接受批评,承认错误,而且还会使其他人同情被批评者,甚至为其错误辩护。过头的表扬也是如此。任何夸大其词,过分的渲染的言行,都有可能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5.禁无因逆反:心理学表明,越是禁止的东西,在没有充足的禁止理由时,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猜测,进而引起探究欲望,产生与禁止相违悖的心理与行为。例如,教师在对于一些不良书刊在不作说明而简单禁看时,会使得学生对其产生神秘感,一些非顺从型人格的学生会因此争相设法搞到而传阅,并以读过为自豪,从而形成一股偷看禁书的暗流。

6.对立性逆反:当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情绪对立时,即使老师所持观点、立场与学生无二,但学生也有可能对教师的教育引导进行抵触,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明示自己与老师不合拍班主任论文,从而维护其心理平衡小论文。在师生情感不通,情绪对立时,往往会出现“凡是你赞成的我就反对”的对立性逆反。

7.求自主逆反:现代中学生心理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形成的最大特点是普遍具有成人感。处于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的学生,强烈追求人格独立、自由支配的权利,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他们又处于性格形成阶段,自我控制能力差,而社会、教师、家长又常以性格不稳定为由缺乏对他们的信任。当他们对社会生活及其合理性缺乏正确估计而又坚持己见时,或对改变现状要求过高过急、遇到挫折又感到无能为力时,他们就有可能产生一种焦虑,从而故意与外界对抗,拒绝去做原本愿意干的事,甚至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此时对他们控制越严,其反弹就会越大。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不是固有的态度对抗,而是教师在教育引导过程中某些特征诱发的结果,逆反心理使中学生对教师的教育采取逆向反应,在许多情况下,导致了教育出现零效果甚至负效果。

二.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则及方法

1.心理相容性原则

相当长时间里,我们的一些教师习惯于把中学生当做“改造”的对象,总是利用自己的想象,用固定模式去衡量学生,而忽视了时代及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低估了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从这点出发,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和中学生互相尊重和理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体会学生表现及变化的心理活动状态,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和反感。

2.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教师不论面临怎样的学生,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与其交流思想,才能把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学生的状况实事求是的理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要求既要严格,又要适时而不过于频繁,明确而不含糊,前后一致而不自相矛盾,以免引起学生的超限度逆反心理。

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做学生的表率。实践证明,教师的言行风范很有影响力,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班主任论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避免因教师本人的品德而产生低信度逆反。

同时,还应该克服一系列习惯性的片面,如把学生当成只是接受说教的容器,把学生当成被管制、被压服的奴隶。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公正、准确,避免因没必要的不实而引起的虚评价逆反。

3.因势利导原则

由于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的时机、内容方式、个人示范作用、人格特征以及学生自身特征的不同,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活动也各异,因势利导的原则要求教师必须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教育要符合学生年龄,个性特征及其兴趣爱好)因事(从所发生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已,因材施教。

贯彻这一原则,教师要深入、细致、耐心地听取各种不同反应,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出理智的客观分析,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追求形式、以本人的情绪、体验代替客观事实等消极影响。

4.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消除逆反心理,是长期、艰苦的工作过程,教师对此要有实事求是的估计,教育工作必须有计划、有组织,以保持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一致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循序渐进、整体教育的环境。

当然逆反心理的形成,除了社会原因外,中学生本身的思想基础也是一个因素,所以消除逆反心理的同时,加强对中学生的理想、道德、纪律教育也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冯忠汉雎文龙廖时人《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林丁寿分析心理障碍探求教学对策《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2

4.陈皓排除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践探索《教学研究》1998.3

 

逆反心理论文篇3

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抖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其实,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威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圆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威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敬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行为。

3、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数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费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里,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试图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甚至不借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被师,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科学转化。

1、教育者要有正确的观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客观存在及科学转化的方法。可以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而不会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分清是非,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斥。

我们也应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奇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而不是依赖别人。思维的独立性与思维的批判性密切联系着。思维的批判性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能严格而客观地评价、检查思维的结果,冷静地分析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2、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正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

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我们还应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尽可能多地鼓励、表扬而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难看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

3、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学生在班级中生活,这种班级生活构成学生的“心理活动空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个人行为的产生变化规律,用一筒单公式示之:B=f〈p、E〉,其中B代表行为(Behaviour)f是变量,p是个人〈Person〉,E是环镜〈Environmeat〉,P和E的交互作用形成心理场,即情境。当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这个情境中,关键在于“场中人”的主观感觉,即心理气氛。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心理气氛,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具体行为,学校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营造一个具有民主、宽容、善意友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逆反心理等攻击性心理及行为。

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发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从而对活动感兴趣、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4、指导家庭教育优化

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

我们可以引进一个原理——适度原理。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应采取适中的原则,即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要符合子女的实际,否则家庭教育的功效就会消弱。

首先,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严励和慈爱——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因此,父母对子女应该有理智、有分寸地爱。

其次,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必须得到改变,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总之,适度原理对家庭功效的正常发挥、优化家庭教育、改善父母子女关系、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逆反心理论文篇4

>> 大众传播场视阈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探究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大众传播与受众心理探析 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浅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的受众逆反心理探析 品牌受众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新闻报道与受众的逆反心理 植入式广告中受众的逆反心理分析 论大众传播的受众价值观 大众传播语境下女性受众的阅读体验 大众传播领域中的蹴鞠精神 大众传播领域的隐私伦理分析 政府应急管理中网络舆论受众逆反心理预警机制研究 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 植入式广告受众逆反心理的表现及成因 浅谈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 大众传播的偏向 传媒态度与网络受众逆反心理 从受众逆反心理看“美女新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心理学名词[M].科学出版社,2007:58.

[3]简明心理学辞典[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263.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1999:300.

[5]张宏权,王方钊.浅谈大众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J].新闻知识,2011,(2).

[6]程鹏.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浅析[J].新闻爱好者,2010,(2).

[7]董秀成.论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J].当代传播,2007,(4).

[8]徐杰,侯志强.如何消除受众的逆反心理[J].青年记者,2006,(22).

逆反心理论文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逆反心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83-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效果如何,与大学生心理反应密切相关。要营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心理,避免产生逆反心理倾向,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的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的受众逆反心理及其机制

所谓逆反心理,指的是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1]逆反心理,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传播现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或教育情境的抵制和对立的态度。

逆反心理是由认知、情绪和行为意向三个要素构成,三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其中认知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基础。当客观环境或外部刺激与主体认知出现冲突时,主体就会对这种刺激产生否定的评价,并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情绪是逆反心理形成的潜在因素。情绪影响着主体对客观环境的认知、评价及态度体验。对事物的评价会引发主体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主体的思考和判断;行为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直接受逆反情感的影响。逆反心理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的综合反映,是一种与教育目标、方向相反的抗拒态度。大学生逆反心理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中受众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1.传播者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传播者作为信息的搜集、整理、制作、把关和者,在传播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传播者自身的素质对受众接收、接受信息产生直接影响,并影响着传播效果。传播者素质包括知识文化素养、人格魅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传播学上,受众有一种心理倾向,即对传播内容的评价与对传播者的期待保持一致。如果受众期待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形象之间差距较大,受众就会对传播活动产生反感,产生逆反心理。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真信、真用,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富于前瞻性,迅速找出学生疑惑之所在,并能从理论的高度、整体性的角度给予观照,才能吸引大学生注意,并为学生所接受。如果传播者没有渊博的知识,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极易降低学生期待值。同时如果用语缺乏艺术性,说教味太浓,也容易引起反感。

2.传播内容因素。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滞后于时展,是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任何形式的传播都要以“内容为王”,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一直以来“过于注重其政治功能,内容过于褊狭,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严重的脱离了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实际,缺乏适应时展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略了其对于受教育者个人成长成才的功能,过分注重受教育者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而忽略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方面的问题”[2]。因此,传播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吸引大学生注意。其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中学相关部分衔接不当,许多内容是中学学过的。由于没有紧跟时展和活生生的实际,容易引起大学生厌烦。

3.传播媒介因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单一,仅仅依靠课本、粉笔、黑板进行,注重受众的视觉和听觉接受。强调课堂教学,习惯于教师讲授,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注重理论说教、概念灌输的说教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单调、乏味、没意思”的“刻板印象”,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笼统而概括的观念和印象。它对人们接受信息、更新观念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当代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现在,对说教模式早已形成接受疲劳,对那种照本宣科式的理论灌输充满抵制。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用来接收信息的媒介大大增多。网页、博客、聊天工具等媒介传递信息更为轻松快捷。通过此类媒介获知信息、交流沟通,已经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没有注意到受众的这种变化,或者理解媒介不够深刻,传播时依旧照本宣科,或者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材内容的替代,多媒体课件只是“教材搬家”,从课本搬到屏幕上。这没有充分发挥新的传播媒介功能,也不符合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引起学生反感和逆反。

4.受众因素。大学生正处于由纯粹的学生向半纯粹的社会人转变过程中,独立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尚缺乏,社会接触面相对狭窄,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不全面,这容易使他们产生矛盾心理:一方面独立性、自信心增强,希望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另一方面社会阅历不深、性格发展不成熟、对问题的思考不全面,面对问题时容易偏激,产生对立情绪,而情绪一旦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不满。

5.噪声因素。在传播学上,噪声是指所有干扰信息传播的因素,包括无用信息、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噪声主要指社会环境因素。当前中国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体制转型中,一些人道德观念淡漠、诚信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多元。加之社会上各种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引起负面传播效应,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偏差、认知偏见和认知对抗。认知偏差主要是指受众的知识结构与传播内容存在一定差异,认知偏见是指受众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习惯来观照传播内容,认知对抗是受众负效应心理的最高层面,指受众在无法认同传播内容及传播者的观念时,会产生强烈的逆反[3]。这些社会现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致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传播内容产生疑惑。尤其是当理论内容不能有效解释他们的疑惑时,他们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产生逆反心理。

6.反馈因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离不开反馈。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离开了反馈,信息只是从传播者发出,抵达受众,而受众对信息的反应(接收还是拒收)无法传达给传播者,这样信息的传播就会中断。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没有或较少关心受众的反馈,师生间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信息回路,传播者无法掌握受众对所传播信息的态度,就没法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等,这容易形成师生间对立、冷漠的关系,导致受众逆反心理出现。

三、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中受众逆反心理的途径选择

1.提高传播者个人素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道德培育、价值观养成的过程。传播者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形成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联系现实问题时做到有根有据。才能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惑,找到正确的理论来源,为学生做合理而有效的解答。

2.传播内容要贴近实际,用事实增强理论说服力。面对大学生的疑惑,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4]。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理顺情绪”,从而产生正确的行为意向。传播内容贴近实际,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此外,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社会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做到针对改革中的焦点、疑点、热点、盲点问题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正确讲解引导,力争内容充实、教材新颖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能为学生解疑释惑,形成共识”[5]。

3.顺应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合理选择传播媒介。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方式是“读图”。在读图时代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于选择简单、轻松、形象的信息,他们对“视觉的敏感多于文字”。“视觉上具有差异性的东西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6]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就要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接受习惯,合理选择媒介,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声、光、电等信号作用于学生的视、听、触觉等,把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影片有机组合、集束传播,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把握时代性、体现针对性、富于创造性,才能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有效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

4.营造和谐的传播环境。 要减少逆反心理,还要营造和谐的传播环境,降低传播过程中噪声的干扰。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毒害,形成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高品位的文化氛围[7]。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朋辈群体和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和环境。最后还要加强舆论的引导,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环境,降低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因素干扰。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57.

[2] 陈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逆反心理分析[J].求实,2005,(2):225.

[3] 刘冬梅.“读图时代”与受众的读图心理探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7):91-92.

[4] 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EB/OL].省略/policy/txt/2008-06/26/content_15891579.htm,2008-06-26.

[5] 陈孟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剖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0):105.

[6] 李梁.“80后”大学生的信息接受模式及其效果――高校“两课”教学信息传播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4,(7-8):130.

逆反心理论文篇6

【关键词】逆反心理 大学生 反应 家庭教养

一、影响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一是思维凸现批判性。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的批判性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中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得到提高。二是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中的自我独立、自我评价、自我设计等是导致大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诱因。三是情感情绪的不稳定。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易动感情,情绪强烈的心里特征,其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得强烈。当他们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刺激,场境的感染、他人或群体的暗示时,就很容易转变对事物原有的看法,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二)家庭因素

一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都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自然就成了这个家庭中的核心成员,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心、爱护。学生不同程度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个性放纵、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心理脆弱等弱点。二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对孩子关心过少,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当他们看见别的同学能得到父母的爱时,会使他们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从而导致性格孤僻、内心封闭,最终产生自卑逆反心理。三是某些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总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强迫孩子读不喜欢的大学或是专业,致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和仇恨的逆反心理。四是在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不少家长承受着来自工作岗位上的各种压力,为了不让孩子再承受这一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日渐增高,导致孩子心理负荷增加,以致产生烦躁、自私甚至厌世的逆反心理。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也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众媒体在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文化追求、满足人们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通过舆论的持久作用,使人向物的世界沉沦,大众传媒商业化和世俗化,使得各种传媒都不同程度地表现生活上的物欲横流、金钱膜拜,生活中的玩世不恭、躲避崇高,道德上的良心遮蔽,媒体上充斥着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暴力凶杀、虚伪欺骗,叛逆性人格受到推崇,教育者受到了丑化。由于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大众媒体中的错误导向导致了学生的思想混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舆论的支持。

(四)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也比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而教师思想显得相对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从而出现师生在面对同一问题和现象时产生分歧,甚至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矛盾。此外,教师言行不一,做事不果断,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工作能力低等一系列问题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不信任感,甚至反感,从而引起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怎样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多层次、多渠道地弘扬主旋律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与现实社会发展相协调,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及时为他们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同时,大学生需要向教育者寻求帮助,多与教育者沟通交流,尽快纠正错误,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和危害。

(二)改变不良家庭教养方式

大学生对独立性的要求很强烈,这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之一,家长应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引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评价体系,帮助他们早日完成社会化,成长为一名真正独立的社会成员。这样,不仅消除了他们原本因为对独立性的追求而带来的逆反心理!而且通过对他们独立性的尊重和满足达到了同样的教育目的,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早日走向成熟。

(三)优化不良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宣传工作,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引导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成长,自觉地为优化社会环境做出积极努力。第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行为一致,从而形成合力,提高教育实效。第三,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健全文化市场法规,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整顿,严厉取缔和控制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书刊、音像和文化经营形式。

(四)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与引导者,教育者本身就是一个形象化、人格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业务理论和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渊博的学识;第二,要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心理分析能力;第三,还要讲究语言艺术,提高启发诱导能力。此外,要善于总结、勤于交流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掌握足够技巧,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

总之,只要教育者能准确地抓住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能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之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徐义武.成人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院学报,2006,(03).

[2]罗永忠.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3]刘松.成人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02,(04).

[4]苏佳斌,董治宇,陈高文,宋杨.逆反心理现象与对策[J].2001,(04).

[5]谭志茂.试析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咸宁师专学报,2000,(05).

[6]曹维荃.试论成人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学对策[J].职大学报,1997,(03).

[7]方丽英.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7).

[8]田丰.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06).

[9]王昊大学生逆反心理分析与防治[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04).

[10]张燕.青少年逆反心理及其疏导[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11]潘成蓉,王艳.大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及其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社会科学版).

[12]朱宏.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对策[J].心理学探新,1991,(01).

[13]张潭.大学生逆反心理现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

逆反心理论文篇7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具有负效应,轻者对学习、生活等构成消极影响,重者则导致过激行为,甚至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因此,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对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进行有效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典论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丈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特性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中学生逆反心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逆反心理非常普遍。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学生本身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显著时期,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逆反心理具有负效应,轻者对学习、生活等构成消极影响,重者则导致过激行为,甚至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因此,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对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舆论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特性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中学生逆反心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特性分析

(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

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和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Www.133229.cOm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

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应。

(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抽象地谈它的积极与消极与否是不正确的,也没有多大意义,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

(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德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改变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到消失。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一)个体方面的因素

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较快,渐趋成熟,但心理却很不成熟。这一时期充满了矛盾,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时期。首先,随着身心发展的加快,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飞跃,不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保护”,希望得到像成人那样的尊重。但是,不少教师仍然只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看,还一味要求他们听话和服从。老师认为学生不听话,学生认为老师不尊重他—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其次,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使得他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尤其是对那些受到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就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最后,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使得他们开始喜欢争论,对生活中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总愿意独立地衡量是非、判断曲直。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质疑。因此他们很容易把老师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的嘲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首先,家庭的破裂或缺陷,特别父母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以为很没面子,就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尤其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见到自己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群体的改变,从心理上形成了对父母的叛逆。其次,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者居多。由于父母及长辈们的过分溺爱或放纵,养成了孩子的任性、孤傲、依赖的性格,一旦在家中他(她)的需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他(她)便会耍脾气,久而久之,形成对人对事的逆反心理。再次,父母的教育方法。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寄予相当的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在教育方法上却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祖训,对子女管教过于严厉,使子女长期生活在恐惧的阴影当中,一旦他们的心理再也无法承受时,他们的所有积怨都会随之暴发而来,由恐惧演变成为逆反,轻者不听父母的话,对着干;严重者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是形成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诱因。首先、有些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学生出现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不是耐心引导而是采取强制甚至违背学生个性的方式要求学生服从。这样的做法,由于脱离学生的需要,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其次、老师对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是比较关注的,对后进生也是比较关心的,而对大多数的中等学生就相对容易忽视。由于教师的冷漠或不公正,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心理不平衡。再次、有些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不能充分尊重学生,处理问题时常常未经深思熟虑,或是大发雷霆,或是一味地讽刺、挖苦,造成学生内心的不服气。

三、解决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正确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思想基础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教育者应面对现实,应正确地引导其向创造性思维的方向转化和发展。首先,要大胆运用逆向思维,通过逆向论证.提高中学生对错误思想的鉴别能力;其次,改变教育方式,运用辩证思维。

(二)学校要优化教育手段,讲究教育艺术

学校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减少教育失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效;改进教育学方法,建立以学生心理经验为基础、与教材逻辑经验紧密融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性体验和情感需求,形成适应学生心身实际,充满情趣的新教育;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教育的熏陶性、潜在性特征,减少学生自我统一性与学校教育情景的直接、剧烈冲突的发生。

(三)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勇于自责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客观因素就是教师教育方法的失当,违背了学生的心理规律。因此,教师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直面自己的失当,并及时查找原因,改进方法。

(四)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一体化立体教育模式

家庭、社区、学校在教育学生总体思想、教育方法、方向引导上要一致,要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社会舆论。要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学校、家庭、社区三者之间要加强联系,及时促进三者的协同一致发展,尽量消除其中的不和谐音调和消极因素,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学生在青春期产生的困惑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

最后,加强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用教育者真诚的爱去感染与激励学生,特别是对于学习落后、思想和行为偏傲的学生,决不能讽刺挖苦甚至粗暴对待,而要用火热的心去亲近和温暖他们,打开他们情感的闸门。唯有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融洽、思想沟通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才会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论文篇8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复杂,职教工作者应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对其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并且要经常自我反思,通过反思改进教育方法。

逆反心理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现象,它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外界作用的一种反向心理活动及状态。逆反心理的成因繁杂,又各具特点,既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也有深厚的主观因素。其实质是个体对自我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地位的维护,并无积极和消极之分。它可以产生于人生的不同阶段,并带有某种随机性,并非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有的心理现象。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复杂,职教工作者应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1.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1.1就其客观因素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家庭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②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教育者及其教育内容产生逆反心理。③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我们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再次,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和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且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叛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了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1.2当今的青少年,往往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胶着状态。这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

1.2.1年龄与生理条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和青少年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1.2.2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在认知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同时,许多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每个人内部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因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1.2.3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青少年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禁果逆反。我们有些老师、家长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的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学生却怀着极大兴趣去观看、查阅……。“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禁果。

1.2.4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固执己见,走向极端。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虚荣心很强,却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把教育者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损伤。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上,出现了在口头上加以回驳,在行动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1.2.5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跃进式地大幅度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与阻碍,从而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冲突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必然,由于个体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也不尽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正确对待一切事物,比较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有能力把自己心理冲突的频率减弱,保持正常平静的心理状态。然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有时难于正确对待一切事物,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能力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结果,挫折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不断扩大,反控制情绪膨胀,逆反心理就会随之而来。

2.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要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首先,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不端的人格、虚假的内容、粗暴的手段、片面的思想方法等的不满、抵触,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以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目的。

再次,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错误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体连同不端的人格与正确的信息、或良好的动机与生硬的态度一并逆反,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做好以上三点,教育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和管理者要不断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自我。

2.1要反思树威信的手段。教育者威信的形成,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威无信的教师,多见于刚上任的新教师,学生对其能力持怀疑态度,所以新教师自信的心理素质、丰富知识和才华的多方面展示,对课堂的控制与对学生的吸引对其树立威信是相当重要的。有威无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会受到明显的挑战,但仅仅靠“威”,是无法树立“信”的。因“无信”而诱发学生的隐性逆反心理,处理不好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极大障碍。

2.2反思自己与学生的沟通。“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不断提高师生沟通的能力,反思自己与学生相处的言行举止,不断调整对学生的态度,找到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2.3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只有流动的水,才会清澈美丽;只有变化的教育,才会有生命力。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呆板、重复、武断的教育方式是很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逆反心理的。要实现对已形成习惯的教育方式的反思,需要不断学习,开拓视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上一篇:焦虑心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