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观察日记范文

时间:2023-11-01 02:08:38

连续观察日记

连续观察日记篇1

2009年x月x日

星期x

今天我没事干,想一想,眼睛一亮,想起来有乌龟,我先把它们喂饱,然后和乌龟玩起了龟龟赛跑的游戏。老二跑的像离玄的箭一样快。老大却像没离玄的箭一样慢。真有趣!!!!!!!!!!!!!

2009年x月x日

星期x

这几天,它们长大了一些,爪子也长了,我就帮它们剪子甲。“喀嚓”几声,就好了,妈妈说剪不得,剪了不好爬。果然,他们跑步速度慢了10000000倍。我十分后悔。

2009年x月x日

星期x

连续观察日记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01/12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早产儿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孕周30~36周,平均(34.8±3.2)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250~2500g,平均(2135.3±548.3)g.早产儿父母均为初中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8.6±4.1)岁。根据患儿分娩时间分为观察组(2012~07/12)和对照组(2012~01/06)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及父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早产儿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1)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无窒息史;(3)家属知情同意且配合治疗者。

    1.4排除标准(1)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畸形及需氧气支持患儿;(2)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3)原发性呼吸暂停;(4)失访患儿。

    1.5方法两组患儿采用相同的院内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不采用连续性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连续性护理,内容包含院内家长培训、早产儿建档和出院后家庭随访。

    1.5.1院内护理早产儿出生后,送人暖箱进行护理,暖箱温度模拟子宫环境,使患儿腋温36.5℃、肛温37℃。暖箱内湿度根据早产儿日龄进行调节,自80%缓慢调至6O%.做好隔离。暖箱定期清洁和消毒,患儿每日行1次擦浴和脐部护理,3次抚触护理,每次抚触时间10~15min,可同时播放轻柔音乐,抚摸过程中同时以温柔的声音跟患儿说话,以目光与患儿交流。抚触自头面部、经胸部、脐部、背部、上肢、直到下肢。

    1.5.2院内家长培训了解主要照看早产儿的家长(一般为早产儿母亲),通过问卷调查其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对早产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程度等,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出院前给予培训,内容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方法、护理目标、常规护理记录、护理操的动作、怀抱及抚触动作、异常情况观察等。

    1.5.3早产儿建档建立早产儿档案本,院内护理由护士记录,院外护理由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共同制定家庭护理的项目、方法、频次和要求等,并要求家长对相关护理内容及时的登记到档案本中。包括:(1)日常护理,如皮肤、脐部、臀部等护理,体温、皮肤颜色、脐部情况、大小便等的观察方法和异常表现特点,体温测量和保暖措施,呼吸的观察,保护性隔离方法等;(2)明确免疫、体检、复诊时间;(3)喂养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并指导母乳不足情况下如何喂养,及如何应用鱼肝油等辅食给患儿补充营养;(4)感观刺激,包括抚触、音乐播放、对患儿说话、眼神交流等。

    1.5.4家庭随访患儿出院后,隔日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家庭护理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疑问,督促家长对患儿进行按时、按需的各项护理。每周上门随访,仔细观察患儿皮肤、呼吸、发育等情况,测量体质量、头围、身长,检查有无黄疸,根据患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家庭护理计划。于两组早产儿纠正胎龄达4O周时进行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记录护理期间疾病情况。

    1.6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早产儿护理期间发病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腹泻、贫血、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早产儿护理以往常常局限于院内,当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不受控制,由于家长对于早产儿基本特点、护理手段等了解不足,家庭护理可能存在不科学、不细致、无针对性等问题,不仅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存在影响,还可能引发各类疾病,给患儿带来痛苦和不安全因素。

    目前连续性护理尚未具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连续护理是指在不同的医疗服务机构间实现无缝隙衔接,为患儿提供连贯的健康照顾,形成患儿与专业医疗机构的持续联系。连续护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模式转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方式,将住院护理延伸到患儿出院后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儿完善自我管理。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连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可以提高缓患儿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患儿的再住院率。

    本研究比较了连续性护理干预和普通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头围和身长的增长均显着优于对照组,表明连续性护理可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增强患儿体质;早产儿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腹泻、贫血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患病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早产儿的患病率。

连续观察日记篇3

全体圈员经过“头脑风暴法”,找出结核专科临床工作中护理记录存的问题,规范防范对策,全面提升护理病历质量。

1.1体温单填写不全新入院当天和跨科的未写全,体温单未按要求测画,请假及外出患者体温单上记录不规范,手术后日期填写不统一,手术日液体出入量有漏记现象。

1.2执行医嘱后因医生和护士时间不一致,护士执行口头医嘱,如止痛、降温等处理后没有及时补齐医嘱造成医护记录不一致。

1.3护理记录中与医嘱、患者病情、患者介绍的治疗等实际情况有出入,记录内容欠准确,病情观察记录不及时;记录内容缺乏连续性,患者病情变化处理后未得到缓解、没有及时记录,字迹潦草有涂改等。防范对策。今后应把规范结核专科病历书写做为长久的工作重点。按《规范》要求,对病情的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观察,应及时、准确、客观、真实记录。体现护士分层级管理要点,交接体现连续性,专科特点,要求病历字迹端正,无错别字,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及护理措施。

2拟定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①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规范病历书写重要性。②规范结核专科护理病历书写格式,完善内容,制定书写规范细责。③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做好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

3解析现阶段存在的护理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改进的对策目标拟定

3.1规范交班报告书写,接班护士可全面掌握整个病区的患者情况,明确需继续观察的问题和实施的护理。书写内容应全面、真实、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3.2不再重复书写全体一般护理记录学,保证护理记录书写的严密性。凡危重、抢救、大手术后、特殊治疗或需严密观察病情者,须做好危重护理记录和观察记录,以便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患者情况,观察治疗和抢救的效果。

3.3护理记录不再按护理诊断术语记录护理问题,而要采取记实的手段,对病情观察、护理行为具体、全面、客观的描述“,做好写的,写好做的”保证护理记录质量和法律效力。

4效果确认

全体护士经过全方位的培训,通过对“硕果圈”活动后数据的统计分析,认识到了护理记录的内容应突出客观性和准确性,医疗护理文件必须书写规范,必须保证其正确性、完整性和原始性,以确保其法律效力。掌握了结核专科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标准及质量要求,使护士记录单的缺陷明显减少,书写合格率达到99.50%,病历书写的规范将进一步标准化。

5讨论

5.1强化护士法制观念,是保证《规范》有效落实的前提。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化是对护患双方利益的维护。

5.2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是保证护理记录质量的关键。观察记录是护理人员在向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的原始有力的证据,应当规范、认真、客观地书写。护士缺乏护理记录书写的基本功,会影响对患者信息采集和治疗护理措施描述的准确性,在发生纠纷时,举证被动无效。综上所述,此次硕果圈活动的开展,让全体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的运行和开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更多的人自愿参加到品管圈的活动中来,每个圈员都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努力,实现了自上而下推动,切实解决了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了结核专科护理病历质量的持续改进。

连续观察日记篇4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2-1855-0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护理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在住院期间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2006年我们通过对护理记录质控检查发现,在实施记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动态过程:护理记录要求记录的是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但我们在检查中发现护理记录只体现了病人在住院期间的阶段性记录,总结性记录少,未能体现病人在住院期间病情演变的动态过程。而目前护理记录没有统一的书写标准,没有确定护理记录频率,多数护士只记录某一天、某一时的病情及护理措施。

1.2 护理记录缺乏连贯性,看不出病情发展的转归:护理记录不同于交班报告,要体现出护理的连续性,特别是上一班次,病人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后而在下一班次出现结果的,下一班要准确记录病人的反应过程和变化结果,有时需要连续几个班次记录,但在检查中发现部分护士不能及时记录。

1.3 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行为:护理记录内容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点,首次护理记录内容多为病人的病情以及医嘱的内容,护士缺少对病人的体格检查,造成与医疗内容重复,而病人入院后护士对病人实施的护理措施后出现的护理效果以及观察到的病情在护理记录中又很少体现。

1.4 护理记录内容空洞,记录与事实不符:由于护士工作不深入,观察不仔细,加之部分年轻护士业务水平不高,对各种疾病需重点观察记录的内容,心中无数,记录无具体内容,甚至有护理记录与事实不符的现象。

1.5 护理记录对病人精神、情绪等心理状态观察、记录不够: 部分护士在观察中多注意躯体、局部的病变,而对心理状态的变化、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等关注不够,进行身心护理的措施不具体,护理记录上只见疾病不见人的记录,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效果。

1.6 护理记录中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在护理记录中对病人不遵医行为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在护理记录中无任何体现,一旦病人因此有不良后果,病人或家属可能会否认自己的不遵医行为,给举证带来被动。

2 对策

2.1 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质量: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与医疗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懂法的基础上学会用法,帮助护士分析护理差错、事故与护理记录的法律关系,使护士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起医疗纠纷重在防范的观念,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2.2 改变管理方式,变结果管理为因素管理、过程管理:(1)加强病历环节质量控制,建立质控网,做到每个护士自查,护士长每日抽查,科室质控员每周查,医院质控科每月和不定期检查结合,做到人人参与质量控制。(2)加强病历书写培训,提高书写水平。(3)设计和应用简明扼要的记录表格,如病人病情告知书,住院病人告知书等,尽量使记录既简化又完善。

2.3 规范管理,合理安排班次:护士长在排班时注意合理安排班次,相对固定管床护士,使每个病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管床护士,保证管床护士与自己所管病人连续性接触,以全面系统地收集病人的资料,管床护士负责任写阶段性日常护理记录,值班护士负责书写临时性护理记录,保证护理记录的连续性。

2.4 交流护理记录经验:护士进行业务学习、业务查房时把护理记录内容列在其中,并相互交流书写护理记录的经验,让资历高、业务素质好的护士检查、指导资历低、业务素质较差的护士书写护理记录,对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集中讲解,个别书写不合格的记录给予单独指导,对于书写好的护理记录及时表扬并给予展示。

2.5 严格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做到“做、说、写”一致:医疗事故的构成是以医疗护理行为违规违法为前提,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是预防医疗事故的关键,护士不但要严格遵守一切护理制度与规程,认真执行与落实好为病人提供的一切护理服务,重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有效沟通,同时也要及时、完整、真实地完成一切护理记录,做到“做、说、写”一致,使护理记录真正成为无过错的有力证据。

连续观察日记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科自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收入EICU并行PICCO监测多发伤患者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0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5例,高处坠落伤5例,挤压伤3例,其他伤2例。全部患者入ICU时因急性呼吸衰竭均行呼吸机支持通气,伴有创伤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1.2 方法:材料采用ARROW公司双腔中心静脉导管,PHILIP公司PICCO专用监测导管,PHIIAP监护仪。建立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导管主腔接温度传感器和换能器测压;同时在患者的股动脉置入PICCO专用监测导管,连接到PHILIP监护仪上。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在进行PICCO监测前先行HCCO定标(心输出量定标),先设定PHILIP监护仪心输出量(CO)界面,测量方法和导管型号会自动识别,经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快速注射(<7秒)冰生理盐水(<8℃)10~15ml。初次需连续注射三次冰水,获得CO平均值,校准连续心输出量(CCO)。进入血流动力学计算界面,采样生命体征,获得各项参数,胸腔内容积(ITBV)、血管外肺水(EVLW)、体循环阻力(SVR)等。

1.3 结果:35例应用PICCO技术监测CO、ITBV、EVLW、体循环阻力(SVR)等,多发伤患者平均置管2~8天,抢救成功25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5例,均无意外拔管发生,堵管1例,穿刺点渗血8例。

2 护理体会

2.1 多发伤患者伤情重,血管条件差,伴穿刺部位肿胀,可供穿刺的部位选择范围少,为了减少穿刺困难,我科在床边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置管,增加了置管成功率,减少局部组织创伤。

2.2 管道护理:(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导管穿刺时严格采用类似外科手术的无菌技术以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导管日常护理中采用非接触无菌技术。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及时更换敷料,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出现寒战、高热等表现,应立即拔除导管,并做导管培养。(2)保持HCCO监测管路的通畅,防止堵塞。患者置管侧肢体尽量减少弯曲,应用HCCO用肝素抗凝患者,持续肝素冲洗1~2U/h,肝素液及连接管道24h更换。保证持续压力套装的压力维持在300mmHg,使血液不会倒流至导管内。本组病例1例发生堵塞,予以拔管。

2.3 HCCO的监测:使用HCCO专用动脉导管,这种导管带有专用传感器和连接管,此连接管比较硬,有特定的长度和内径,测得数据同CCO中的计算方式相匹配是维持精确的最重要原因。校正首次测量之前需暂停中心静脉输液30秒以上。每隔6小时行PICCO定标,至少三次以上的热稀释定标。每班对换能器进行调零,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注意换能器位置,变动后要相应调整零点,否则所测压力值不准。密切监护PICCO动脉压力波形。发现异常动脉波形。及时处理,排除可能影响测定数据的因素。

2.4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变化,严密观察CVP和PICCO的测量结果,记录每小时的尿量及尿比重,严格记录24h出入量,评估组织灌流及血容量是否充足,以便及时调整补液的速度、量及成份。

2.5 并发症和拔管: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凝血系统易出现异常,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皮肤有无瘀斑。每班记录置管侧肢体皮温变化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每日测量双下肢腿围,并注意观察置管侧下肢有无肿胀,静脉回流受阻等下肢静脉栓塞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拔管。护理关键在于预防,定时腓肠肌按摩,加强足和趾的主动运动。本组无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一般PICCO导管可留置10天。如患者病情好转,应尽早拔除导管。

连续观察日记篇6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a)-123-02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用来连续监测糖尿病患者细胞间液内葡萄糖浓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持续监测受试者血糖水平的变化[1]。动态血糖监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病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的调整以及对患者的宣教工作,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保证动态血糖监测的顺利进行。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 年12月~2007 年4月来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50例,男27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5.46岁、59.26岁, 病程 2~18 年。

2 材料

采用 CGMS(Mini Med )对本组患者进行连续的血糖监测[2]。

3 护理

3.1 熟悉CGMS的管理及要求

3.1.1 CGMS 探头应存储在 2~10℃的冰箱内,否则,会导致探头失效或严重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安装前应提前 5 min取出,以便恢复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探头的价格昂贵、有效期短,储存量不宜多,使用前认真核对有效期及包装有无破损。

3.1.2 消毒皮肤时,不要用碘剂消毒,如果用碘剂消毒皮肤,必须用75%酒精两遍彻底脱碘或直接用75%酒精消毒,以免影响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影响监测结果。

3.1.3 CGMS使用碱性电池,40 d左右更换 1 次,若安装在患者身上,必须在5 min 内更换好电池,否则会丢失正在监测的资料。我科定于每月第 1天更换电池。

3.1.4 安装CGMS要进行前一患者的数据清除,以便更清晰地观察每一位患者的血糖图。

3.1.5 CGMS出现报警要及时处理,排除故障 15 min后马上输入一个即时血糖值,仪器才开始重新工作。

3.2 护理人员的管理及要求

3.2.1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CGMS 有关知识, 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认识到CGMS 数据及事件的输入供医生分析、诊断、存储资料的重要性。

3.2.2 科内护士分工。选择一位素质较好的护士系统学习CGMS的操作、仪器保养及注意事项,掌握故障排除方法及定期更换电池,做好安装患者的宣教工作,填写好护理观察表格 ,指导患者记录生活事件,将动态血糖监测作为主要职责之一。其他护士则为观察数据输入组,及时帮助患者输入指尖血糖值及生活事件(进餐、运动、服药、注射、睡眠、低血糖反应等)在 CGMS记录仪内。

3.2.3 设置CGMS应用护理观察表格,记录应用时间,每日 4 段指尖血糖值,局部皮肤情况,患者自觉症状,报警出现时间,CGMS电流值,恢复工作时间,患者生活事件如进餐、运动、服药、注射、睡眠。

3.2.4 设置患者生活事件自我记录表格(患者日志),安装前指导患者记录,每班护士将患者自我记录内容收集整理,监测患者自我记录准确性。

3.2.5 操作过程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感染及过敏反应。

3.2.6 交班时注意查看机器信号,局部固定情况,注意观察腹部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皮疹、瘙痒、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4 患者健康教育

4.1 讲解 CGMS 的运行原理及监测目的

CGMS是血糖探头通过与患者细胞间液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起作用。血糖探头的葡萄糖氧化酶层可以与探头表面的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电信号,并通过电缆连续地将上述电信号发送到血糖记录器中。血糖记录器每10秒从探头获取1次信号,然后将每5分钟的信号平均值进行存储,每天能够连续存储288个血糖数值。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做出正确的病情分析及治疗方案的调整,使治疗个体化,以利于病情的康复。

4.2 讲解指尖血糖值与 CGMS信息的关系

使患者了解佩戴 CGMS后指尖血糖的监测并不可取代,CGMS是采用葡萄糖氧化酶为基础的传感器,测定皮下组织细胞间液葡萄糖浓度,并需要用患者相应指尖血糖水平对细胞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进行校正,取得正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讲解糖尿病患者常规自我监测血糖的局限性,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患者各时段血糖水平,而CGMS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患者各时段血糖水平。

4.3 告知患者监测期间的具体配合事项

4.3.1 叮嘱患者监测期间不必减少食量或加大运动量,使结果更加客观、真实,更具指导意义。

4.3.2 指导患者准确、及时向监测仪输入生活事件,并让患者理解输入事件对观察血糖走势的意义,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指导患者防止线路折叠、扭曲的有关方法,不要用力拉拽等。注意妥善固定机器,最好固定在腰带或衣袋里,尤其是在晨起、上卫生间、睡前和活动后更应仔细检查,防止机器脱落,出现问题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4.4 注意事项

进行 CGMS监测期间,不能进行 X线、CT、MRI的影像学检查,防止干扰。指导患者洗澡时带上专用浴袋进行淋浴,不会影响仪器工作,但忌盆浴。

4.5 患者自我护理

保持腹部穿刺部位干燥,出汗较多时可找护士重新固定,注意观察腹部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皮疹、瘙痒,发现异常不要擅自处理,立即找护士对症处理。

5 讨论

血糖监测是患者进行自我生活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糖尿病(DM)治疗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大大减少DM 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倡导精细降糖、稳定达标,离不开良好血糖监测的指导。长期以来,DM治疗方案的调整一直采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来指导。由于其测定的仅仅是某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数值,不能准确地发现夜间可能出现的无症状性低血糖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治疗方案针对性下降[3]。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收集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资料,监测血糖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故近来备受关注[4]。

通过对50例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监测结果,携带 CGMS的耐受性良好,无明显异常的主观感觉,穿刺部位无感染。因此,CGMS 监测为精细地调整胰岛素剂量提供了科学的临床依据[5],从中很容易发现生活、用药的不合理因素,有针对性地调整,使患者的血糖趋向理想及稳定。

笔者在使用过程发现CGMS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能即刻观察到血糖数值,其次,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当血糖在2.2~22.0 mmol/L之间时能够连续监测细胞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如果患者的血糖位于这个范围之外,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并且告诉患者等到其血糖数值达到这一范围之内再将其输入记录器中,否则易出现报警。这些需要在护理工作中注意。

[参考文献]

[1]Gross TM, Bode BW, Einhorn D,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of the MiniMed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duringpatient home use[J].Diabetes Technol Ther,2000,2(1):49-56.

[2]Mastrotaro J. The MiniMed continuousglucose monitoringsyste(CGMS)[J].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1999,12(Suppl 3):751-758.

[3]Boland E, Monsod T, Delucia M, et al.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Lessons learned from 3 days of continuous glucose sensing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1,24(11):1858-1862.

[5]Bode BW, Gross TM, Thornton KR, et al.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used to adjust diabetes therapy improves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 pilot study[J].Diabetes Res Clin Pract,1999,46(3):183-190.

[6]王岩,徐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临床应用[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3(1):29-30.

连续观察日记篇7

由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的特殊性,某些鉴定案情的重大性和复杂性,在短时间的观察与检查中往往难于马上作出鉴定结论,而被鉴定者本身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原因[1],如伪装、症状不典型等,导致司法鉴定的难度加大。为了提供科学依据,作出公正准确的鉴定结论,提高司法鉴定质量 [2],一些被鉴定者由门诊鉴定转为住院鉴定,以利于观察病情,动态了解被鉴定者的思想变化、行为特征,这就需要护士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才能保证给鉴定人提供更详细、可靠的临床参考资料。

现本人将这方面的工作作如下护理分析报告:

1 病例概况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本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共收治的住院鉴定人9例,男6例,女3 例,年龄31~60岁。文化程度:大学本科1例,初中5例,小学3例。案情类型:故意伤害案4 例,盗窃案3例,案1 例,非正常上访1例。鉴定结论及临床诊断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7 例属精神病态作案,占78%,无精神病2例,占22%。其中精神分裂症4 例,无精神病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 例,癔症性精神病1 例,心境障碍1 例。

2 病情特点

观察中,被鉴定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行为表现,但伪装者与精神障碍患者的表现特点存在区别 [1],精神障碍者临床表现与行为特点多为无明确的目的性,随意性比较强,有一定的可预测性,眼神也较为呆滞、涣散,可连续数日不吃不喝,不知饥饱,睡眠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等,总睡眠时间较少。而伪装者由于行为有预谋,对时间、对象、环境均有一定的选择性,在对此类人群的行为中仔细观察、甄别,他们很少发生冲动行为,一般无预测性,有较高的警觉性,眼神多变,不能耐受长时间的饥饿,睡眠障碍的特点一般表现为易醒和早醒。所以对司法鉴定中住院的被鉴定者在观察同时要加以分析, 保证资料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3 护理探讨

3.1 安全护理: 在住院期间,被鉴定者的安全护理甚为重要[2]。首先是环境的安全,置被鉴定人于单人间,避免与精神病人接触,以免增加识别伪装的难度,加强病室内危险物品的管理;其次是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将被鉴定者与住院病人分隔开,将其置于视线之内,如果被鉴定者有兴奋、冲动、伤人等危险行为时适当安排专人看护,重大案情需由公安人员看守;再次是被鉴定者本人的安全,有的被鉴定者因畏罪心理影响,可能由自责、自罪进而发展成自伤、自杀的行为,应严密防范,重点看护,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最后是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护理人员是与住院被鉴定者接触最多的人,由于住院被鉴定者的复杂性,可能突然出现的冲动、毁物、外逃、伤人行为,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以免意外的发生。

3.2 严密观察: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多方位的观察、检测、推理的结果,护理人员对住院鉴定病人的言行举止都必须细致观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认真记录在案,为医生提供客观真实的法律依据。精神障碍患者有其固有的临床特征,其与伪装者的精神状态、行为举止存在差异。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精神病人往往情感淡漠,对外界变化反应不明显,而伪装者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与周围的环境变化有联系,对环境变化敏感,但不能持久地连续表现出某一个症状,有自相矛盾之处,人前人后的表现会出现差别,有人时重、无人时轻, 发作呈间歇性, 白天重、晚上轻,具有表演色彩。这些都与护理人员全面、入微、连续、动态的观察和高度的责任心息息相关的。

3.3 加强沟通: 护理人员在与住院被鉴定者接触时,首先要尊重对方,保持双方人格上的平等,切不可对其另眼相待,沟通时要有礼貌,用诚恳、温和的态度,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被鉴定者,用正面的语言感化被鉴定者,切不可使用挖苦、嘲笑、讽喻的方式。既要开诚布公,又要把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诚待人,才能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才会愿意适时敞开心扉。其次注意谈话的内容不要涉及到案情情节,以免引起被鉴定者强烈的心理波动和精神刺激。不要在被鉴定者面前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也不要对他人的行为轻易作出评判。

4 分析

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紊乱特点是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有其固有的临床特点和发展规律,伪装者与精神障碍患者的表现特点存在区别,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资料,是我们护理过程中重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观察的过程中首先要特别注意观察的连续性,尤其要注意在昼夜、环境及住院时间的变化中其表现的差别, 通过连续的观察识别其自我保护性表现与相互矛盾之处;其次,加强观察的全面性,人的精神活动受其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思想状况、年龄特点、躯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而其表现千差万别, 要从精神病嫌疑人的表情、言语、动作中全面观察其精神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全方位的对精神病嫌疑人加强观察;再次,观察记录的真实性, 要详细记录精神病嫌疑人的原话及当时所处的环境、表情与动作,记录精神活动和生活起居表现的动态情况, 提供客观真实的资料。

如何有效辨别伪装,又是我们护理过程中的难点。伪装是一种高级心理防御活动,一个具有伪装意识及伪装能力的人,通常多表明其中枢神经功能,尤其是认知功能相对完整,精神活动多无明显障碍。所以,除了细致全面的观察、记录之外,二项迫选数字记忆测验[3]是辨别伪装的有效心理测查工具,通过两组完全不相同的数字辨认与对照,能有效辨别伪装,有助于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中提高对被鉴定者伪装的识别率。在涉及伪装精神病和伪装认知损害相关诈病的司法心理学实际运用中[4],MMPI第2版作为一项成熟的心理测试技术可以正确反映被试者对心理测验的态度或心理状态,提供较为可靠证据。

5 结论

由于住院被鉴定者受案情的特殊影响,其本身的心理状态、外在表现都显得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面对这些特殊对象时,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去伪存真,为鉴定专家提供更加可靠、翔实、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不放过有不良企图的人逃避法律制裁。

参考文献

[1]王云仙,李亚惠, 76例住院司法鉴定精神病嫌疑人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7,2(2):31

[2] 殷凤莲,翁华,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9):124,135.

[3] 沈均,张培新,徐建,二项迫选数字记忆测验辨别司法精神病鉴定者伪装研究[J]. 2008,11(2):1189

连续观察日记篇8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n2-1171-03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平中发生后的死亡和致残是病人所面临的两大严重后果。在所致残原因中,除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外,还包括两个最主要的功能障碍:第一是认知功能障碍,即血管性认知障碍;第二是情感障碍。这两者都给病人的生活和康复带来了巨大的障碍。笔者近几年来应用针刺配合口服尼莫地平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病人54例。以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在观察治疗过程中加用其他有助于认知功能恢复药物者,以及不能完成2个疗程治疗的病人视为自动脱落病例而排除,最终得到观察组25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7~75)岁,平均63.3岁;病程最短15d,最长14个月,平均79.9d。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45~73)岁,平均57.7岁;病程最短17.5d,最长13.5个月,平均76.5d。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以记忆障碍为主诉,且有知情者证实;②其他认知功能相对完好或轻度受损;③日常生活能力(ADL)不受影响;④达不到痴呆诊断标准;⑤排除其他可引起脑功能衰退的系统疾病;⑥总体衰退量表(GDR)评分为(2~3)分,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为0.5分,记忆测查分值在年龄和教育匹配对照组1.5分以下,且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至少24分或Mattis痴呆评价表(DRS)至少123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5岁以上,75岁以下;③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排除脑出血等疾病。

1.4 剔除标准 ①因不良反应而被终止治疗者;②有合并脑出血者或其他脑血管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③有严重心、脑、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者;④在治疗过程中服用其他有助于认知功能恢复的药物者;⑤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合并疾病;⑥未按照规定服用药物者;⑦中途退出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基础治疗 遵循《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对所有病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基础疾病治疗、控制血压、调整血糖、血脂及对症治疗。

1.5.2 观察组 针刺取穴:百会、神庭、风府、印堂、大椎、曲差、风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手法:百会、神庭、风府、印堂、曲差用30号1寸毫针平刺,深度0.5寸~0.8寸,行快速捻转手法(1~2)min,以局部酸胀感为宜,得气后百会、神庭穴接G6805型电针仪,采用连续波,(20~25)min,强度为(1.0~1.5)比,其余穴位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为度,留针(20~25)min。针刺治疗:每周5次,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另外口服尼莫地平(拜耳药业生产,批号:110155,包装:每粒30nag,每盒20粒)30mg,每天3次,连续服用3个疗程。

1.5.3 对照组 口服尼莫地平每次30mg,每天3次。连续服用3个疗程。

1.6 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评定:以MMSE提高分率计算。提高分率=(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100%。显效:提高分率≥20%;有效:提高分率≥12%,小于20%;无效:提高分率<12%。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评定1次。②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的评定采用修订的Barthd指数(modifield barthel index,MBI),满分为100分,治疗前和治后各评定1次。③韦氏记忆量表(wechesler memory scake,WMS)评定: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教授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治疗前后治疗后各评定1次。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医学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疗效分析用Ridit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认知记忆疗效MMSE评定比较(见表1)

3 讨 论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管性痴呆同属于中医“中风痴呆病”范畴。其病理机制为多脏器功能失调,使脑髓受损或亏虚,神机失养所致。《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人属于脑”。说明督脉与脑有着密切关系。手足三阳经脉皆会于头,头为诸阳之会。督脉统领一身之阳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具有协调各脏腑功能的作用。中风痴呆病与脑的功能、督脉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采用以针刺督脉经穴为主对其进行临床观察,探讨针刺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以提高脑功能障碍病人的临床康复水平和生存质量。

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是指有记忆障碍和(或)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个体的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亦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根据Barb等研究发现脑卒中后3个月大约30%的病人可以伴有痴呆的发生,脑缺血导致痴呆的发生率约为30.1%,如果考虑所有认知功能下降病人,则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达50%~75%。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脑卒中后痴呆对病人生活能力丧失的影响远远高于病人的肢体瘫痪带来的影响,痴呆发生后对其进行逆转是非常困难的。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和药物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记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的病人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是有益的,尤其是针刺治疗可起到很好的效果;提示对缺血性脑卒中伴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应做到早期诊断并进行针刺及药物干预。这对提高病人脑功能康复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有益的。

上一篇:我学会了游泳范文 下一篇:迎国庆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