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5 20:00:45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篇1

7月22日,兵团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了中新建招商股权投资基金(简称新招基金)及其管理公司――招商昆仑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东协议、章程及委托管理协议。双方承诺共同出资75亿元设立中新建招商股权投资基金,其中兵团出资50亿元,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5亿元。兵团副司令员刘建新出席签约仪式。 (兵投)

兵团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记者从兵团发改委了解到,2011年兵团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9个,年度计划投资204.4亿元,截至6月底,已开工建设项目14个,完成投资46.9亿元,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据介绍,今年兵团安排的重点项目涉及保障性住房、农业、水利、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兵团各级严把项目建设关,严格执行项目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积极加强过程监管,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力争使项目尽早发挥效益。 (建言)

农一师、阿拉尔市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发展转型

农一师、阿拉尔市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发展转型。该师、市依托城市园区平台,坚持“系统规划、差异定位、树状联动、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延长循环产业链条,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今年,在阿拉尔工业园区,哥兰德年生产200兆瓦太阳能硅片项目、新疆美丰6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及金鲁纺织、新糖高科等33个项目先后开工建设。现在,阿拉尔已建成轻纺食品、重化工、光伏物流园、金属冶炼等4个工业园,包括棉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支农产业、新型建材、电力光伏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今年,该师、市工业经济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 (刘春阳 崔俊海)

农六师小麦收割工作全面展开

当前,农六师40.8万亩小麦收割工作全面展开,各团场正紧锣密鼓战“j三夏”、保丰收。据了解,今年,农六师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往年。在当前夏收关键时期,该师各团场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加强以防干热风、防“烂场雨”、防倒伏“三防”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同时积极做好夏粮收割机械的组织协涮工作,力保颗粒归仓。各团场根据小麦种植面积等实际情况,及早安排落实拉运车辆、粮食清选机械、晒场清理等工作,并严格落实防火、防盗、防粮食霉变、防中毒安全措施,确保夏收工作安全有序推进。 (雪莹)

淮安市对口支援农七师力度大

江苏省淮安市对口支援农七师工作力度大、成效显,截至目前,今年援建的16个基本建设项目中,已开工12个;积极帮助农七师招商引资,累计达成协议引资额近30亿元。依据5年援建专项规划,淮安市对口援建农七师的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近6亿元,其中,今年安排援建资金9500万元。目前,除12个已开工项目外,淮安市对口援建农七师的124团职工文化活动中心、123团中学学生宿舍楼以及124团、129团小城镇及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近期也将陆续开工。 (曹啸江)

北京市妇联捐赠农十四师40台织毯机

日前,北京市妇联援助农十四师织毯机创业项目捐赠仪式在皮山农场举行。据了解,北京市妇联在去年捐赠农十四师妇联30万元就业创业扶持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又与农十四师妇联开展了与困难妇女儿童牵手活动,慰问该师困难妇女,开展妇女创业技能培训。北京市妇联还从援助资金中拿出15万元购置了40台织毯机,帮助少数民族妇女创业就业。 (龚德文 文杨)

把下基层做实

■刘德江

当前,兵团上下广泛开展了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知民情、送服务、解难题”活动,各级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同职工群众结对子、交朋友。

笔者以为,下基层调研不是放松,更不是作秀。如果只停留于表象,对群众的呼声和困难不去解决,这是对群众感情的敷衍和搪塞,也是对基层工作的不重视和不尊重。要把下基层活动作为加强党性修养、改进作风的实际行动,作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经常之举。要在下基层之前做足“功课”,制定详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下基层过程中,要围绕主题,深入征询,以形成经验材料,给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只有这样,下基层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绿洲短波

连日来,农一师2团新疆天山雪枣枣业有限公司红枣加丁厂和新疆东之星天然色素厂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据悉,这两个厂9月底可完工投产。 (李怀生)

近日,农一师4团丰田科技生物肥业有限公司一届一次工会会员大会召开,此举开创了该团民营企业组建工会组织的先河。 (罗青玲)

近年,农一师13团针对职工群众求知、求富、求美的需求,开展政策法规进连队、道德规范进连队、科技文化进连队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大力培育新型职工,努力构建和谐团场,使职工群众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 (常元祥)

日前,农四师69团伊河源米业公司新建的烘干塔主体工程完工。今年,伊河源米业公司投资400万元,新建库房和烘干塔。据了解,新建的烘干塔可日烘干稻谷300吨,还可以烘干玉米。 (张植丰)

近年,农四师78团加大标准果园建设力度,大力推广果品生产新技术。今年,这个团计划为苹果套袋150万个,仅此一项可为果农增加收入500万元。 (肖海燕)

目前,农五师81团高层住宅小区开工建设。该小区投资1.4亿元,包括13幢11层住宅楼和1幢8层住宅楼,共计730余户。 (张庆洲 张爱军)

由湖北省投资600万元援建的农五师83团二区集中供热项目日前启动,该项目预计今年10月底竣工,届时该团存在的供热管网老化、供热不稳定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廖克香 申玲)

近日,湖北省商务厅代表团一行来到农五师91团,就“天赐良鸡”有机鸡进入湖北大型超市事宣进行对接洽谈。 (刘杨)

作为恒大集团在新疆投资的首个项目,农六师、五家渠市将在两年内建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综合体,据悉,该项目投资额将超过203亿元。 (李阳)

据悉,农七师129团城镇供水改造工程自6月2日开工以来进展顺利。今年,129团针对城镇供水管网老化、水流量小等问题,投资400多万元,对城镇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工程将于9月初完工。

(鞠财利 谷媛媛)

根据农业用水协议,从今年起,农八师石河子总场每年将把节余的1500万立方米水,通过玛河管理处的渠系,输送到133团、134团,支援这两个团的农业生产。

(袁帅)

今年,农十师181团投资一亿多元,建设二期保障性住房1200余套共计8万多平

方米,这项工程完工后,该团50%职工家庭可住上楼房。 (谢国庆)

农十三师红星四场今年已帮助15名困难职工获得50万元小额贷款,解决了他们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 (张娜 邵建荣)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教授等2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石河子大学,就推动新疆农产品加工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户增收等问题举会探讨。 (李永亮 吴超)

标题新闻

3团从“三贴近”入手抓干部队伍建设 (郭晓群 王广学)

8团掀起学习“七一”讲话热潮 (陶学新)

16团招商引资建果业公司加工红枣 (张顺东)

农一师水工处实现职工书屋全覆盖 (马春磊 李向新)

21团投资3亿元建设高效节能大棚 (李斌)

29团95%畜禽规模化养殖 (郑超恒 吕桂君)

34团中学注重抓好学生品德教育 (胡志芬)

48团举办特色农产品展示会 (伏照磊 谭晓琴)

伊力特印务公司实施技改提效降本 (王强 王秀群)

61团选育的“伊农―61”冬小麦创高产 (兰玲玲 晋莲)

73团一年建起万亩有机葡萄基地 (张敏 杨华)

81团学校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丰富多彩 (董秀霞)

88团投资千万元建围栏节灌草场和公益林 (谭春泉)

101团为葡萄实行“计划生育” (蔡玉奎)

102团土壤污染率较上年降低40% (马立新)

奇台农场352合收割机跨地区作业 (陈天军 彭伯泉)

芳草湖农场丹坂社区设立“温馨热线”服务群众 (袁霄雨)

128团司法所法律讲坛进农田 (朱建华 徐铜锋)

129团推行一线工作法百名干部下连队 (甘蓓蓓)

130团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低碳理念 (胡玉 红常青)

131团中学开展活动提高师生避险自救能力 (刘英 杨俊瑞)

133团3660盏频振式杀虫灯护卫棉田 (王新萍)

石总场已引进50家知名企业 (孙静)

148团98%家庭使用节能电器 (邓春林)

150团打造环团“绿色长廊” (许登彦 董英平 彭红)

“低碳庭院”改变团结农场职工生活 (梅现毓 刘润惠)

164团6万元资助金助青年创业 (单鹏飞)

170团风干牛肉厂投产 (朱众峰)

红星四场倡导发展低碳经济 (白玉泽)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篇2

一、六年历程回顾

2006年至2011年六年来,兵团累计为职工群众办了13个方面共29项实事,完成投资357.73亿元。

一是完成农牧团场解危解困住房4.89万户;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0.02万户;完成游牧职工定居房1968户,兵团34.7万户120多万人喜迁新居。保障性住房基本都是宽敞整洁、水电暖配套齐全的楼房,职工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二是新建改建通营连公路10555.3公里,兵团团场之间、团连之间、连连之间都铺设了不同等级的道路,改变了职工群众出行和生活方式,改善了团场环境面貌。

三是基本解决了项目区107万职工群众喝水难、水质差的问题,提高了职工群众的饮水安全。

四是完成了52个边境团场的水、电、暖、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兵团整体城镇化水平;改善了无电地区电力设施,解决了1万多人用电问题。

五是加强了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建成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30个、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1047个、全民健身场地651个、科普画廊50个。75%的边远农牧连队有了文化室,并配备了图书、音响等器材,丰富了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是加强了广播电视建设,为l万户少数民族家庭及汉族特困职工家庭赠送电视机;消灭了20户以上广播电视空白点,工程覆盖户数16661户;建设了41个团场1个乡252个连队广播电视有线网;对兵团电视台(输出)设备、配电系统进行升级,实现了兵团电视台节目覆盖全兵团,使兵团团场连队近5万户职工群众听到了广播、看上了电视,有效地改善了收听收看效果,实现中央、兵团、师、团四级节目同网传输。

七是建设连队卫生室1309个,使90%的边远农牧连队有了卫生室,方便了连队职工群众就近看病就医;完成了兵团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累计建立247.6万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6%,初步建立了全兵团居民健康信息档案,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为48.22万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健康普查,掌握了妇女常见病患病率。

八是教育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加固改造中小学校舍118栋,消除了校舍安全隐患;新建改建中小学水冲厕所240座,彻底改变了校园“脏、乱、差”的环境卫生面貌;建设团场公共幼儿园15所,解决了团场职工子女入园难问题。

九是实施了法律援助工程,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368件;接待来电、来访咨询总数为16533人次;建成14个师级、3个垦区级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完成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提升了法律援助服务效率和质量。

十是建成团场养老机构17个,解决了团场1000多个老年人、病残职工的集中供养、生活照料等问题。

十一是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6万人次;帮助1,8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十二是建成团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0个,有效地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居民办事实现了“一门进入、一站受理、一次办结”。极大地方便了职工群众。

十三是职工群众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建成户用沼气16215户;建成团场室内卫生户厕4.03万个;完成200个基层连队的绿化任务,改善了团场连队生态环境和卫生条件,美化了连队人居环境。

这29项实事的实施,使职工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饮水等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职业培训及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加大、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团场城镇化快速推进、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二、主要经验和突出问题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兵团党委、兵团始终把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摆在突出位置,每年都召开兵团党委常委会议、司令员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十件实事”工作,将每一件实事的目标任务、责任分解量化到各牵头部门,通过召开领导小组会、部门联络员会议全力推进“十件实事”工作。各师、各牵头部门把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十件实事”目标任务,作为兑现兵团承诺的一项硬任务,实行行政一把手负总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实行问责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人人身上有责任的工作氛围,为“十件实事”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兵团、师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开通绿色通道,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各牵头部门、各师均通过制定各类管理办法,建立工作机制,对项目管理、工程质量、房屋拆迁、资金使用、施工进度等多方面进行规范,为“十件实事”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同时也从源头上减少、杜绝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规划先行,确保实施。将规划编制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每项工程都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编制建设规划,组织专家把关,确保了规划方案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如饮水安全工程,首先统筹考虑水源的可靠性和未来的发展及用水多元化因素,紧紧抓住水源选择和水厂适度规模两个关键,因地制宜选择工程类型和模式,切实发挥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的作用。

保基层保基本,加强公共服务。在实事安排上突出普惠性,六年来连队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加强,集中建设了安全饮水、连队职工解危解困住房、连队卫生室、文化室、广播电视和通营连公路,加强了团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目前,道路和广播电视基本实现了连连通,90%的边远农牧连队有了卫生室,75%的边远农牧连队有了文化室,并配备了医疗设备、图书音响设施等器材。在选择具体项目时,重点向边境团场、边远连队倾斜,比如公路建设、解危解困住房和团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优先安排边境一线团场和贫困团场,满足了职工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关注困难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在实事安排上,突出普惠性,集中安排广大职工群众能够广泛受益的实事;在选择具体项目时,重点向边境团场、一线连队倾斜,同时加强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权益,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十件实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兵团民生事业发展,但也存在投资渠道单一、各级筹集资金能力不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需要、项目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如何更好地做好下一步工作

1.加大团场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随着兵团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团场城镇原有供暖、给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需求,而且职工群众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热情依然高

涨。目前,保障性住房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继续加大与保障性住房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最迫切的要求。建议加大团场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同时加强垃圾收储、处理设施建设,彻底改变团场面貌。

2.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是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大力支持,对有专项投资渠道的民生工程,抓紧跟踪落实。对目前没有投资渠道的,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精神,专题汇报,争取国家优先安排民生建设项目投资。二是积极协调对口援建资金用于民生建设,尽量减小团场配套资金压力。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凡是涉及公共服务的一些项目,无论是经营性的、非经营性的,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都可以考虑走市场化、社会化的建设方式,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化解资金筹措难题,逐步建立行政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3.推进公共服务设施联建共享。把“十件实事”的安排与团场小城镇规划、社区规划、卫生区域规划、学前和义务教育规划、文化活动设施规划、养老机构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联建共享,一次到位,不留遗憾。提高使用效率和服务能力,适应兵团城镇化发展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使团场职工群众全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过上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如在建设保障性住宅小区时,同步规划和建设集“五站一室”、社保、便民、文化、卫生、老年人日间照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避免出现外观不协调、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齐全、浪费建设用地等问题。

4.健全项目管理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不仅要建设好项目,更要发挥好项目的作用,让职工群众切实享受到“十件实事”带来的好处。要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和人员,确保项目建成一个,受益一个,长久发挥效益。要落实团场主体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形成长效机制,避免设施闲置,出台保障房物业管理办法。养老院可采用公建民营、合作经营、委托管理等运行模式,致力于完善管理机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篇3

做童养媳

陈映民,又名王营,1913年生于安徽六安金家寨(今属金寨县),自幼家境贫寒,有二姐二兄,是家里的小女儿。大哥陈绍禹,即是中共党史上赫赫有名的王明,他从小被父母寄予厚望,竭尽所能,供其读书,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初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并成为中共的领导人。

在家庭熏陶和父母教育下,陈家兄妹可说都成长为革命的积极分子。但陈映民却没有兄姐那样幸运,在出生仅7天后,被父母忍痛抱给了金家寨上吕家湾的贫农吕能江家,给吕家做了童养媳。吕家也是贫苦农家,吕能江有5个儿子,陈映民许给了长子吕绍文作童养媳,从小在吕家长大,但由于吕家贫穷,她的日子也并不好过,15岁时即与吕绍文完婚。

1926年,大革命的洪流波及地处豫皖边的金家寨,年仅13岁的陈映民受革命浪潮的熏染,跟同吕家兄弟参加了革命斗争。虽然年龄小,但陈映民性格活泼,口才好,组织能力又强,遂被推荐担任了妇女代表。1930年,陈映民由皮定均介绍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六安六区五乡团支部书记。1931年春,已结婚生子的陈映民撇子弃家,与丈夫吕绍文一起参加了红军,在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政治部做妇女工作,同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吕绍文早在1929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军后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第十二师营教导员。

长征路上

1932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民在连续粉碎三次“围剿”后,由于等人贯彻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政策,红四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惨遭失败,其主力部队被迫于10月西征转移。此时,已参军的陈映民接到部队转移的命令,二话没说,抱着3岁的儿子吕美成,跟随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向川陕方面转移。吕绍文也随同红军队伍转移。

转战之路漫长而艰苦,更何况带着孩子的母亲,终于因孩子的拖累,陈映民渐渐跟不上队伍,后来与后卫部队也失去了联系,陈映民只好携子跟着一支“跑反队”继续追赶部队。这支“跑反队”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跟随红军逃难的队伍,队伍中有很多妇女,一直在苦追红军主力,这其中有后来成为元帅夫人的林月琴。

1986年,林月琴曾撰文回忆说:“在我们这支跑反队伍中,还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女同志,她就是陈觉民的妹妹陈映民。我同她过去并不相识,但由于陈觉民这个关系(林月琴曾在陈映民大姐陈觉民主持的妇女讲习班里学习过),就感到亲热多了。”

不久,在一次激烈战斗中,陈映民3岁的孩子丢失了。据林月琴回忆:“那是在湖北境内,一天下午,大家都疲惫不堪。把孩子背在身上,或抱在怀里,像铁块似的沉重,大家你传我,我传她,不断倒手替换。就在这时,有个农民打扮的老汉,当着我们说:你们都走累了,我来帮你们抱抱孩子吧!说着,便从一位姐妹手里接过孩子。一路上,他走得越来越快,我们紧撵慢撵,还是没有撵上。到了宿营地,我们分头到处寻找,都没有找着,孩子还是丢失了……”

经受失子之痛后的陈映民,为顾全大局,强打精神继续追赶队伍,并最终赶上了红四军第十=师,与丈夫吕绍文一起并肩行进。

1933年6月,陈映民当选为中共川陕省委常委,并担任省委妇女部副部长,这也是她革命生涯中的最高职位。可此时却传来噩耗,在长征到达甘肃境内时,丈夫吕绍文英勇牺牲了,二弟吕绍武(时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司号连连长),三弟吕绍全(时任红四方面军特务连排长),也先后在战斗中牺牲。

青年丧夫失子,这样的人生不幸先后降临在陈映民身上,然而,她人生的噩梦还在继续。

在西路军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共2万多人奉中革军委命令渡过黄河,组成西路军,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以便完成打通国际路线和在河西创建根据地的任务。

此次西征,使这支英勇善战、三过草地而未竭的部队,在河西走廊基本全军覆没。在经历了倪家营子、梨园口等十几番恶战后,1937年3月,西路军大部分战士把鲜血撒在了这片戈壁滩上,用血泪上演了中共党史上惨烈的一幕。据资料统计,红军西路军出征时总人数约21800余人;战死者约7000余人;被俘后遭残酷杀害者约5600人;被营救返回延安者约4700人;失散流落在沿途的约4500人。

在这场悲剧中,最为悲惨的是随军过河的女红军。这支娘子军大约有1300人,被组编成妇女独立团,成员都在20岁左右,最小的只有十二三岁,陈映民当时在妇女团二营五连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兼任五连政治指导员。

随着西路军惨剧的落幕,妇女独立团也难逃厄运。团长王泉嫒、政委吴富莲、参谋长彭玉茹、政治处主任华全双及营连干部陈映民等百余名女红军,全都被马家军俘虏。她们有的被马步芳、马步青直接赏给下属做奴仆和妻妾,受尽百般摧残,有的被转卖多次,有的被迫自杀,有的惨遭杀害,有的虎口逃生,四处漂泊。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她们也很凄苦,有的被视为“叛徒”,饱受歧视,有的遭受陈腐的女子“贞节”观的折磨,一辈子被人瞧不起。至今每一位幸存的妇女独立团女战士在回忆这段往事时仍是泣不成声。

陈映民不幸被俘后,则先被关押了一些日子,后来,押解到了青海省城西宁,被分配到一个由马步芳开办的被服厂做苦工。这个工厂,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地狱,整个工厂由大兵把守,所有工人都在马家军的严密监视下没日没夜做苦工,没有自由,没有温饱,有的只是鞭打和死亡。有一个跟陈映民同在被服厂做苦工的女红军曾回忆说:“在马匪军的监督下,我们没黑没白地给他们缝军衣、做子弹袋。马匪军把我们当作战利品,动不动就到被服厂来拉人,去给他们当妻小、丫环。一天,来了一队伤兵,有缺胳膊断腿的,马匪军让伤兵排成一队,我们姐妹们排成一队,谁对着谁就跟谁走。有不愿意的就往死里打。”

经过几个月非人的折磨后,在马步芳身边的一名富有同情心的汽车司机的帮助下,陈映民偷偷地乘军车从马家军的魔窟里奔逃出来。逃离西宁后,几经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最后返回到离别5年之久的故乡。

“”磨难

陈映民到延安后,正值叛党投敌之时,在延安,愤怒的军民掀起了揭批声讨的运动。因西路军的失败与路线渊源颇深,原来历经千辛万苦从西路军回来的人,也因此受到了牵连,遭到审查和批判。作为西路军的幸存者,陈映民情急之下,被迫无奈改名为王营,表示跟彻底划清界限。但命运弄人,此次改名反而为她以后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在很快开始的运动中,王明作为左、右倾错误路线的头号人物受到批判,作为妹妹的陈映民,自然受到连累,且她所改的名字王营被认定为追随其兄的所谓“证据”。此后,陈映民就一直被冷冻在基层做最普通的工作。

如果她能这样度过余生,也许还不会太悲惨,但的风暴又一次打破了她刚平静下来的生活。期间,陈映民所改的名字王营,被造反派说成追随王明路线的“铁证”,她被打成“叛徒”、“逃兵”、“的走狗”,受到了残酷迫害。她的亲人也因此受到连累,后来的丈夫――时任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的谢扶今,1971年被折磨致死,陈映民又一次顽强地活了下来。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篇4

新疆第三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图木舒克 843900

[摘要] 目的 分析2010—2012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以及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为防治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对所辖15个团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片区,在东西南北片区各随机抽取2个团场,在中部片区抽取1个团场,共计抽取9个团场,每个团场随机抽取4个连队,每个连队随机抽取8户居民食用盐样,每次采集居民食用盐样共计288份,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GB/T 13025.7-1999)。按方案要求,在每个被监测团场随机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30名8~10岁学生,共计抽样270份尿样;在每个抽样团场随机入户采集孕妇、哺乳妇女尿样20份,共计采样180份尿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WS/T 107-2006)进行尿碘检测。 结果 2010年碘盐监测食盐288份,碘盐中位数24.7 mg/kg,碘盐覆盖率为95.1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10%;孕妇、哺乳妇女监测尿样125份,尿碘中位数147.72 μg/L;8~10学生监测尿样295份,尿碘中位数241.75 μg/L。2012监测食盐288份,碘盐中位数28.4 mg/kg,碘盐覆盖率为98.9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61%,孕妇、哺乳妇女监测尿样94份,尿碘中位162.30 μg/L,8~10岁学生监测尿样252份,尿碘中位数332.35 μg/L。 结论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部分团场存在非碘盐,学生碘营养水平总体水平超适宜状态,孕妇、哺乳妇女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部分孕妇、哺乳妇女尿碘浓度过低,建议针对不同人群科学补碘,进一步防止发生土盐食用的现象,对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贫困地区;重点人群;碘缺乏病;盐;尿碘;合格碘盐覆盖率

[中图分类号] R5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161-02

[作者简介] 魏宏(1967-),男,四川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地方病防治和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地处新疆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口22万人,外环境普遍处在严重缺碘的沙漠盐碱摊地域,15个农牧团场曾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在大力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后,整个地区基本达到控制标准。目前,由于部分团场居民很容易在外环境中挖取土盐,且有数量众多的维吾尔居民有祖祖辈辈吃土盐的习惯,要想在今后持续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在2010年争取到了兵团贫困人口免费发放碘盐项目支持,开始连续几年免费为当地大量贫困人口发放合格加碘盐,客观上为降低土盐食用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地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逐年提高,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有了明显的下降(<5%)。为了解我区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以及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碘缺乏病工作和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碘盐检测

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碘盐检测方案》的具体要求,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9月,对所辖15个团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片区,在东西南北片区各随机抽取2个团场,在中部片区抽取1个团场,共计抽取9个团场,每个团场随机抽取4个连队,每个连队随机抽取8户居民食用盐样。

1.2尿碘监测

按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于每年9月,在每个被监测团场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30名8~10岁学生,共计采集尿样共计270份;同时在每个抽样团场入户采集孕妇、哺乳妇女尿样20份,共计采集尿样180份,所有采集尿样量20 mL,用带盖采样管冷藏保存运输送检化验室。

1.3检测方法

碘盐按照《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GB/T 13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测定[1];尿碘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WS/T 107-2006)检测[2]。

1.4碘盐测定与判定方法

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执行,含碘量20~50 mg/kg为合格碘盐,<5 mg/kg为非碘盐,5~20 mg/kg(不包括20 mg/kg)和>50 mg/kg为不合格碘盐。

1.5质量控制

检测化验室为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外质控考核合格实验室。

1.6统计方法

采用全国碘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食盐监测结果

2012年第三师监测食盐288份,合格284份,盐碘中位数31.47 mg/kg,碘盐覆盖率为98.9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61%,非碘盐3份,占1.04%。2010年碘盐监测288份,合格271份,盐碘中位数24.71 mg/kg,碘盐覆盖率为95.1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10%。两年合格碘盐食用率比较有明显提高,见表1。

2.2尿碘监测结果

2010年孕妇、哺乳妇女监测尿样125份,尿碘浓度范围11.25~562.81 μg/L,尿碘中位数147.72 μg/L,尿碘浓度低于100 μg/L人数为49人,占39.20%,低于50 μg/L人数为31人,占24.80%;8~10岁学生监测尿样295份,尿碘浓度范围24.35~652.16 μg/L,尿碘中位数241.75 μg/L,尿碘浓度低于100 μg/L人数为20人,占6.79%,低于50 μg/L人数为5人,占1.70%。

2012年孕妇、哺乳妇女监测尿样94份,尿碘浓度范围10.34~526.61 μg/L,尿碘中位数162.30 μg/L,尿碘浓度低于100 μg/L人数为36人,占38.30%,低于50 μg/L人数为24人,占25.5%;8~10岁学生监测尿样252份,尿碘浓度范围63.21~649.64 μg/L,尿碘中位数332.35 μg/L,尿碘浓度低于100 μg/L人数为20人,占7.94%,无低于50 μg/L样本数,2年尿碘监测分布情况见表2。

2次监测,学生尿碘浓度数据呈偏态分布,92%以上的数据值集中在100~400 μg/L之间,孕妇、哺乳妇女尿碘浓度数据呈偏态分布,60%以上的数据值集中在10~200 μg/L之间。孕妇、哺乳妇女尿碘浓度两次数据中低于100 μg/L尿碘浓度的样品频数分布(39.20%和38.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8~10岁学生中低于100 μg/L尿碘浓度的样品频数分布(6.79%和7.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

3讨论

食用加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3]。由于我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面对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和祖辈使用土盐的习惯,推行全民食用加碘盐有很大阻力,单一的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向兵团上级单位申请了贫困人口免费发放碘盐项目的支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展碘盐监测是督促、评价防治措施落实的重要举措[4],在每年开展碘盐监测活动时,根据监测情况,针对少数民族的生活特点进行宣传干预,对防止发生食用土盐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干预效果,居民合格碘盐覆盖率从最初的78%(最严重的团场合格碘盐覆盖率只有48%)上升到目前(2012年)的最高水平98.96%,盐碘中位数达到了31.47 mg/kg,监测结果与兵团2011年监测结果基本相符[5]。

尿碘是评估当地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6],儿童、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碘需求需要密切关注[7]。为此,我们对8-10学生和孕妇哺乳妇女等重点人群进行了碘营养状况监测,两次尿碘监测结果显示,学生尿碘中位数两次监测结果有明显提高,均处于超过适宜量水平[3],分析原因,可能与2010年开始启动了贫困人口免费发放碘盐项目、学校为学生免费提供营养餐等措施以及学校食堂咸味偏重有关(被监测学生中大部分为住校生),提示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关注住校生和走读生在碘营养方面的差别,进一步研究学校食堂是否经常存在饭菜咸味偏重导致学生碘营养过量的问题。

据2次对孕妇、哺乳妇女尿碘监测结果分析显示,2次尿碘中位数监测结果比较没有明显变化,总体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量且有点偏弱的水平,尿碘浓度低于50 μg/L人数频数所占的比例较高,据后来的进一步调查发现,这部分人群主要为少数民族妇女,在怀孕后期和早期哺乳期间大都居住在双方父母家,期间可能有土盐和碘盐交叉食用的现象,提示我们今后对此高危人群应该增加干预手段,免费发放碘盐,有针对性的对孕妇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育。

从以上2次同一人群监测比较分析情况来看,2012年开始执行的新的食用碘盐含量标准(即20~40 mg/kg)后对该区居民碘营养水平没有影响,对于我区是否适合2011年9月15日国家颁布的最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8](20~40 mg/kg),以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流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靠国家的碘盐免费发放项目支持只能达到短期效果,继续加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宣传干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防治措施。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特别应该加强重点人群调查干预,联合盐业管理部门加强土盐资源的控制管理工作,防止土盐的私挖滥采和销售,杜绝当地居民食用土盐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团场居民碘盐覆盖率。继续加强碘缺乏病监测,动态评价居民碘营养状况,根据当地监测情况,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科学补碘,适量补盐,因地制宜,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管理防治措施,巩固当前的防治成果。

参考文献

[1]GB/T 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S].1999.

[2]WS/T 107-2006.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WTO/UNICEF/ICCIDD.Ideal iodine nutrition:A biefnontechnicl guide [J].IDD Newsletter,2001,17(2):28-29.

[4]张树彬,刘守军,叶永祥,等.2005年全国居民层次碘盐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7,26(3):286-288.

[5]陈鹏,王立杰,马芙蓉,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1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3,28(4):284-285.

[6]张志叫,宝音,沈薇,等. 内蒙古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进程[C]//第6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论文集.哈尔滨: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7:304-306.

[7]孙殿军.关于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热点问题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30(1):119-122.

[8]GB2687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S].2012.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篇5

参加红军和妇女运动

我的母亲王秀英出生于四川古城旺苍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王万升、母亲李家女,家中兄弟姊妹5人。苦于饥饿,外公忍痛把母亲和她的小妹王翠华送给邻县人家做了童养媳,两个弟弟王松坤和王松忠也四散逃生去了,不久父母积劳成疾相继去世。

1932年10月初,母亲的家乡来了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人们传说叫红军,说是穷人的队伍。起初母亲并不了解红军,但是看到红军,分田产、分财物给穷人,生活中处处帮助老百姓时,母亲逐渐明白只要有红军在,老百姓就能有好日子过。怀着简单的思想和质朴的感情,母亲不顾家人的疑虑和反对,毅然参加了从鄂豫皖入川的红军第四方面军,穿上了土灰色军装,从此走上了漫长而艰苦的革命道路。

母亲参军后不久,在部队的一次集中行军中碰巧遇到了大弟王松坤,才得知他在离家后参加了红三十军,一直在主力作战部队。后来却再也未谋面,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解放后,母亲通过家乡政府和总政治部多方查询,仍无下落。母亲一生中为此感念、痛苦了许久。

红四方面军入川后,积极展开强大、广泛的政治宣传,筹办穷人自己的政权和农会组织,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迫于严峻的敌情态势,为了完成扩大红军、补充兵员的任务,还搞起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

母亲当时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局革命法庭当战士,每天的工作就是宣传闹革命、动员十里八乡的劳苦大众拥护红军、支援红军、参加红军,并对每一个人做基本的了解、审查。

通、南、巴一带的穷人早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渴望解放就如同一把干柴,一点火星就迅速燃成熊熊大火。经过宣传动员,很多贫苦出身的农民都勇敢地参加了红军。红军所到之处,就出现一片打土豪分田地、穷人彻底翻身解放的沸腾景象。部队的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凡是红军进驻的地方,都建立了中华临时苏维埃政权和乡政府,成立了赤卫队,并用缴获的物资武装了群众。

最让母亲激动、印象深刻的是解放妇女的运动。在旧社会里妇女没有地位,除了受地主老财的欺凌压迫之外,还要遭受丈夫的威胁、歧视和随意打骂。四川的军阀们为了敛财,强令人民种植鸦片,竟使大部分男人吸毒成瘾,丧失了劳动能力。川北流传一句俗话:“要吃巴山饭,婆娘打前站。”因而许多十一二岁甚至七八岁的小姑娘被迫给人当童养媳。买卖、少女做童养媳在四川十分普遍。母亲说:“参加红军的女战士里,60%的人都当过童养媳。”

军委总部和川陕省委在扩红运动中十分重视妇女,并指示必须尽快把妇女动员组织起来。母亲和战友们按照上级的命令走村串乡,挨家挨户宣讲共产党的革命主张,说明红军是为穷人求解放谋利益的军队,红军内部自由平等、官兵一致、尊重妇女等。红军用唱歌、演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提出:“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与男同志平等。”母亲是当地人,一身军装,齐耳短发,腰带绑腿一扎更加显得英俊威武。她身边天天围着一大群大姑娘、小媳妇不停地问这问那,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母亲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那些犹豫不决、等待观望的妇女,只有参加红军干革命才是妇女彻底翻身解放的唯一出路。

红军在长赤、旺苍、南江县一带召开了妇女代表大会,并且首先成立了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以解决妇女的衣食住行及组织训练等方面的问题。苏区开展戒烟运动,妇女们作为受害者坚决支持拥护。“我们带领一些妇女上街收缴大烟,查封烟馆并捣毁烟灯、烟具,还把那些顽固的大烟鬼捆绑起来,强制戒烟。”母亲一脸神气地说道。这些工作扎实有效,深得人心。很快,一大批妇女争先恐后、不顾一切地报名参加红军。有的不够条件却死磨硬缠跟着红军队伍转了好几天;有的背着干粮、水袋从几百里以外的大山里赶来要求参军;有的甚至拉来丈夫夫妻双双参军;还有些童养媳割断捆绑自己的绳子,砸烂门窗,冲破家人的禁锢跑来参军。母亲说:“我在南江、长赤、广元一带搞了半年的扩红宣传工作,妇女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每天都有近百名的妇女报名参军。那种场面,人数之多、影响之大、感人至深呐。”

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入川时的2万余人,至1933年8月已发展为拥有5个军8万多人的规模,成功开辟了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根据地。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对于抵抗“围剿”红军的作战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成立妇女独立营

在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中,红四方面军中的女战士是最多的。在残酷的战争中,她们同男人一样历经危难、英勇顽强、殊死战斗、流血牺牲,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篇章。

1933年2月,随着女战士的增多和不断集中,根据上级指示,妇女独立营在长赤县一个学校的广场上率先成立。营长陶万荣,政委曾广澜。下辖4个连,约500多人。

妇女独立营的成立是件新鲜事,成立仪式很隆重。苏区周围来了成千上万的群众,以女人居多,热闹非凡。女战士们穿着新军装,束着腰带、打着绑腿,个个精神抖擞,威风凛凛。4人一排的队伍甩出百十米远。红四方面军主席特地赶来参加仪式,讲话并亲授“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军旗。

此时,母亲也从保卫局革命法庭调到独立营二连一排任班长,在二连的还有:刘丽清、邬先碧、吕氏炳、李敏、吴朝祥、陈再茹、贺林声、张明、何莲芝、谢元珍、岳芬芳、钱家华、王海明、李秀英、赵明光、丁桂等同志。

独立营一成立就马上投入军事训练,女战士们着重队列训练、跑步爬山、射击瞄准和投手榴弹等基础科目。学习如何利用地形地物掩护自己进入战斗,并组织小分队进行实战、对抗等军事演习。每天强度都很大。一些缠过足的女战士训练起来特别吃力,变了形的脚骨趾张不开,脚磨破流的血把鞋子都浸湿了仍不肯休息。经过一个月快速紧张的整训、学习,女战士们的军政素质和阶级觉悟都获得了提高,精神振奋、面貌一新,大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四川的军阀们不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生怕红军来夺取、占领他们的地盘,影响他们对地方的统治,加之威逼利诱,处处与红军为敌。地方的土匪武装也十分强悍,经常攻击、袭扰红军,大大小小的战斗时有发生。

不久,独立营保卫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时在竹子坝与田颂尧部队的一个团遭遇,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临危不惧、根据地形从容果断地布阵,迅速占领制高点,设伏御敌。第一轮猛烈的火力一下子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死伤大半。敌人万万没有想到能在这里遇到红军,随即后撤,与独立营形成对峙。张琴秋考虑不能和敌人硬拼,应展开政治攻势,瓦解敌军。女战士们用四川方言向敌人喊话动员:“白军兄弟们,我们是红军,红军要打日本鬼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为你们的长官卖命了,欢迎你们参加红军,大家一起来抗日。”

士兵大部分是被抓来的穷苦老百姓,当兵就是混口饭吃,本来也没心思打仗。现在又听到喊话的净是些女人,谁家没有婆娘姐妹?有的士兵开始动摇了。这时,敌团长下令开枪,士兵们却谁也不动,敌团长恼羞成怒,当场枪毙了两名士兵。这一来激怒了所有士兵,队伍顿时大乱,士兵们都掉转枪口对准了军官,吵骂声不绝。趁此机会,张琴秋带领妇女独立营冲进敌人阵地,打死了几个负隅顽抗的家伙,其余的敌人包括团长在内全都做了俘虏。这一仗,缴获了敌人很多枪支弹药及军需品。独立营无一伤亡!她们特别兴奋的是分配到了不少枪支弹药和3挺机关枪,换下了手中的梭标大刀。有了好武器,她们打仗的劲头更足了。

关于这次战斗,四川和上海的报刊曾以“五百农妇缴一团白军的枪”为题进行了报道并广为流传。从此,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声名大振!

这是母亲第一次参加战斗,真刀真枪地与几百名敌人对阵,开始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可是一旦枪声响起、杀声震天时,浑身就立刻充满了力量,随着人群勇敢地冲入敌阵。母亲感慨地说:“人就是这样在战斗中练就了无畏和胆量。”

独立团在战斗中发展成长

1934年初,妇女参加红军的越来越多。正值四川军阀刘湘奉之命向我红军发起六路围攻,为了加强同白匪作战的力量,由总部批准,于3月初在旺苍坝将独立营扩编成妇女独立团,全团共约3000多人。曾广澜担任团长,张琴秋兼任政委,陶万荣任参谋长兼一营营长。母亲被编入一营二连,仍担任班长。

独立团同主力部队一样,在反围攻的战斗中,直接参与同军队作战。平时则执行打土匪、侦察搜索、清扫战场、运输粮食弹药、转送伤员、维护后方治安、医疗救护、打草鞋、做军服、造币纸、架桥梁等艰苦而繁重的战勤任务,往往都是超负荷工作。在延安谈到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时曾给予很高的评价,称赞妇女团为一支“全能部队”。

妇女独立团除少数领导是中央红军派遣来的外,绝大多数是四川妇女,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战争对女性往往是很残酷的。女战士们没时间打扮自己,就连洗澡都很不容易、很奢侈。为方便训练和打仗,女战士们用30公分宽的长布将自己正在发育的胸部紧紧地裹起来,不显女性体征。女战士们还个个剪成齐耳短发,经历几次战斗后甚至一律剃成了光头。这样做一是为了隐蔽女性身份、迷惑敌人,二是头部负伤时避免头发感染伤口,便于包扎、愈合。当时川陕苏区还流传一首歌谣:“脚不缠,发不盘,剪个毛盖变红男,跟上队伍打江山。”母亲76岁时还能清楚地哼唱给我听,可见她对那段红军岁月记忆犹新。

1934年八九月间,军阀刘湘指挥军队分六路进攻红四方面军,我军将主力调往东线,集中力量吃掉刘湘主力郝耀庭部,西线则由地方部队和妇女独立团扼守。

妇女独立团在旺苍坝铺子岭事先构筑好的工事里英勇作战,打退了敌人的数次冲锋。敌人碰了几次壁,以为是咬住了红军主力部队,于是投入全部兵力,抬出重武器,轮番攻击。后来敌军官发现阵地上都是女红军时,顿时气得嗷嗷直叫,变得更加疯狂。在悬赏大洋加俘虏女红军做老婆的刺激下,匪兵们不顾一切地往上冲。这时,独立团的弹药几乎打光了,人员伤亡过半。母亲所在的二连能战斗的仅剩17人,她们抱定牺牲的决心,誓与敌人血战到底。危急时刻,红三十一军的部队赶来增援,配合妇女团将敌人全部歼灭。这次战斗中,妇女团不畏强敌,坚守阵地,勇敢作战,光荣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阻击任务,红四方面军总部颁发给妇女团一面奖旗。

母亲曾自豪地说:“我们女兵具有极强的战斗意志,是很能打仗的,一点不比男同志差。如果弹药充足的话,我们能够单独进行大的战斗。”

1935年2月,调集、部署了30万重兵对我川陕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根据总部指示,妇女独立团在旺苍坝扩编为妇女独立师,由张琴秋担任师长。全师共两个团近8000人,仅旺苍县籍的女兵就多达4500余人。母亲被编入第二团。

此时,红四方面军的妇女武装部队已达到鼎盛时期。经过两年无数次战斗,妇女独立师已是红军中的一支劲旅,以吃苦耐劳、英勇善战、独树一帜而威名远扬。

母亲所在的二团在旺苍坝的一次战斗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旺苍坝当时是红四方面军的总供给站和总医院驻扎地,红军得到情报,军阀田颂尧一个旅要来围攻。红军主力在外线作战,为了不让伤员和我军物资落入敌手,师部命令妇女独立二团在最短时间内紧急抢运物资,转移伤员到永宁铺。

接受任务后,二团立刻行动起来。大家上山砍青杠木做抬杆,割粗壮的葛藤编网子,自制担架和篾筐。在运送时需要途经200多里的山路,行走艰难。女战士们昼夜往返抢运,那时部队没有小车,也没有牲口,粮食和机器等军需物资都由女战士肩挑背扛。最困难的是运送几百名伤员,翻山越岭,坡陡路滑,稍有不慎就会摔下山崖。山上到处都是矮小的荆棘,长满了尖而粗的刺。为了不扎到伤员,女战士们两人一组把伤员夹扶在中间,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荆棘,女战士们的军装被刺划破,皮肉被划开一道道的血口子,来回两趟衣服已破得不能穿了,但她们没有一句怨言。抬担架上山,遇到落差很大的岩石坡路时,为了减少伤病员的痛苦,女战士们就跪在地上一步一步挪,双膝都磨破了,鲜血染红了军裤和绑腿,她们硬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一个名叫李桂花的女战士为了保护伤员而失足掉进了山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晚年的母亲只要忆起她们,都会唏嘘动情、双泪长流。

二团只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这次转移物资的艰巨任务。兵工厂、被服厂、造币厂全部安全脱险。由于军情紧急,敌军迫近,二团来不及休整,又立刻投入旺苍防御战斗。

雪山草地剪影

1935年3月29日晚,红四方面军结束了在四川地域同白匪的周旋作战。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全军分三路西渡嘉陵江,开始了一路打、一路走的艰苦长征。

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本应在党中央、中革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向北进军。但是野心膨胀,觊觎军权,一再对抗党中央,强令部队反向南下。结果红四方面军走了几个来回,依然在雪山草地里消耗着自己。经过几次战斗后部队损失惨重,锐减过半。母亲每每提起,总是泪眼汪汪地说道:“真是害苦了我们的部队,害惨了我们的战士。”

如果说红军长征历经了千辛万苦,那么爬雪山、过草地则是这苦中的极致。

6月份,红四方面军先后翻越了两座大雪山――党岭山和夹金山。两座雪山海拔均在4000多公尺,山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6月天仍大雪弥漫,寒风刺骨,攀登起来十分困难。有时一天当中竟先后经历大风、大雨、大雪、大冰雹的奇特气象。因衣履单薄,大家冻得浑身发抖,手脚僵硬。只能嚼几个辣椒、姜片生热驱寒。恶劣的气候夺去许多女战士的生命,有的同志掉进雪窝里就再未爬出来,一些体弱患病的同志也在这里停止了呼吸。尽管又累又饿又冷,但谁也不敢停下来坐坐,停下来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就这样,大家你拉我扯,互相牵扶,互相鼓励着爬过了这两座山。由于长时间视野全是白茫茫的一片,大部分同志都患了雪盲,又无药医治,天一黑什么也看不见,大家只好一个牵一个的衣服和背包摸索而行。之后部队又陆续翻越了梦笔山、仓德山、打鼓山等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

部队准备过草地前,妇女独立师的一项最主要最艰巨的任务是筹集粮食。在马尔康、大藏寺一带休整时,母亲所在的连队组成了筹粮队,规定每人每天筹粮四五十斤。可在藏族地区,藏民受了反动派的挑拨,在反动土司的带领下专门与红军作对,实行道路封锁、牛羊赶光、粮食藏匿、水里放毒等恶毒伎俩。那时青稞刚刚收完,加之敌人躲在暗地里放冷枪,几天下来部队负伤牺牲了几个同志。一天,母亲和战友们在一片山坡上发现了一些迟收的青稞,便马上组织抢割,但手里除了几把剪刀外没任何工具,大家就用手拔。为防敌突袭,大家一面抢收一面派出小股部队化装成藏族妇女监视敌情。回到营地,把青稞搓出来再用锅炒干,揉掉外壳装进袋子。她们手上搓破了皮,流了血用布包一下再接着干。得到这点粮食要费多少心血啊!简直是用生命去换的呀!在藏族地区,必须时时提防敌人的骚扰,尤其是骑兵及反动藏民往往会追杀个别掉队的红军战士,行军中掉了队,极少有活着回来的。

长征中最苦的要数过草地了。母亲回忆:“由于我们的粮食不足,第一次没能过得去,第二次走过草地后,到达天全、芦山等地瘠民贫的县内,兵源、补给都十分困难。意图分裂另立中央,向部队发出南下命令,提出‘打到成都坝子吃大米’,‘宁向南走一天,不向北走一千’的口号,对于久困草地、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来说是很大的诱惑。这样我们又半途折回。以后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合后又第三次过草地。这次过草地时间最长,路程最远,但由于是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士气十分高涨,都以极大的忍耐和坚强的意志走出了草地。草地之苦把所有的干部战士都走怕了!”

草地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水草滩,野兽绝迹、荒无人烟,老远看去大雾腾腾。草底下是腐臭的淤泥和沼泽地,人掉下去就会被泥水淹没。天气多变,风雨无常。红四方面军几经折返,部队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个个都是破衣烂衫,人人都成了裹着一层皮的骨头架子,面临着冻和饿的严峻考验。粮食消耗殆尽后,凡是动物皮做的东西,如皮鞋、皮带、皮包、皮绳、皮枪套等都拿来吃了,甚至从前面部队留下来的人、畜粪便里提取未消化的整粒麦粒、玉米洗洗后煮了吃。为了生存,连草根树皮都得吃,不少战士误吃毒草身亡,行军中总是看到有人不明不白地倒下。

三次往返草地,母亲看得最多的是牺牲战士的尸体,遍地都是。他们有的手挽着手,胳膊挽着胳膊,一起倒在地上;有的趴在地上,背上还背着另一个战友;有的死前仍保持着向前爬行的姿势,两手攥着泥土和青草,身旁有用手指挖出的长长的沟痕;有的嘴里紧紧咬着空瘪的干粮袋死去,睁着双眼望着大部队远去的北方;还有的女战士抬着伤员一起牺牲,担架还压在她们的肩上。

伤病员是最惨的,没有药品、盐巴,也没有固定的医院、救护站,更没有干净的水源和任何有效措施。一些伤员的伤口生蛆、腐烂,以至一块块地烂掉……医护人员束手无策,悲惨情景触目惊心!母亲伤心地说:“那些伤员疼痛难忍、绝望惨叫的情形和求生的眼神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最后一批北上时,部队虽在康北地区进行了近5个月的休整和补充,但由于生活困苦,药品缺乏,仍有很多伤病员不能随队行动。母亲痛苦地回忆:自离开根据地后连续转战而无法休整,部队官兵中大面积流行伤寒痢疾,再加上甘孜藏区气候寒冷,患病人数急剧增加,红军不得不把大批的伤病员留在西康藏区就地安置。主要集中在甘孜、道孚、芦霍三县,总数3000余人。妇女二团也有几十人留下。当地群众、政府给了这些红军伤病员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保护。

沿途敌人追得紧,部队轻装简行,把个人的财物统统扔掉,只背着枪支等重要物资。母亲一直背着装药品的大木箱,露天宿营时没有一点可铺盖的东西和可换洗的衣服,下雨浑身淋得透湿,晚上只能头搭膝盖蜷作一团休息,白天行军负重出汗衣服也是透湿,从此落下了严重的关节炎。

快出草地那几日最令母亲难忘,因为她偏偏在这时得了伤寒,整整一个星期发高烧,连水都喝不下去,已是气息奄奄无力动弹了,便对班长说:“你们丢下我走吧,不要管我了。” 可班长鼓励母亲坚持到底。班长问母亲想吃点什么,母亲昏沉沉地说:“想吃点面糊糊,有吗?”班长跑到粮秣处好不容易才得到一小撮炒面,给母亲熬了一碗清汤面糊。母亲吃下去后,第二天体力才略微恢复。在大家的搀扶下,母亲咬紧牙关最后走出了草地。在性命悠关的时刻,母亲真正感到了革命军队的温暖和力量。

在部队进入甘肃南部腊子口时,母亲经历了到延安前的最后一场险恶、激烈的战斗。

腊子口,藏语之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位于甘肃迭部县东北方向90公里处,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重要隘口,号称甘川古道的“咽喉”。整个峡口仅30米宽,中间还有一条咆哮奔腾的河流,为腊子沟,地势险峻陡峭。

1936年8月9日拂晓,当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前卫部队冲过腊子口防线后,妇女独立二团护卫机关、后勤人员和500多名伤病员沿新堡三岔沟向临洮方向行进。谁知从三岔沟的一端突然冲出100多名反动藏族骑兵和一个营的步兵,横在红军部队前面。母亲所在的连队受命担任阻击,连长向翠花将3个排的女兵分布在敌人的正面和侧面,利用有利地形据守。副连长谭怀敏对战士们高喊:“同志们,今天我们就是死在这里,也绝不能让敌人冲过去!”但敌人依靠骑兵优势,成片地向我军阵地压来。母亲灵机一动,大声喊道:“骑兵跑得快,我们先打骑兵。”一排齐射后,冲在前面的骑兵纷纷落马。几个回合下来,阵地前堆满了敌人的尸体。很快,女战士们的弹药打光了,她们拔出刺刀,与冲上来的敌人展开近身肉搏。多年后,母亲回忆起这次战斗仍感慨地说:“女兵们全都杀红了眼,她们用枪托打、用石头砸、连掐带咬。”当时,一个被俘的敌兵说:“从没见过这样勇猛、不要命的女人。”这次战斗最终打退了敌人,但母亲所在的连队有80多人牺牲,10多人负伤。她们在长征胜利结束的前夜,长眠于腊子口。

关于西征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经总政治部统计,红四方面军在整个红军长征途中翻过的雪山多达13座,往返三次过水草地,饱受炼狱般的煎熬。然而红四方面军的厄运并没有结束,在“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物资援助”的口号下,红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渡过黄河,开始了极其悲壮、惨烈的西征之行。

妇女独立师在长征大会师后缩编为独立团,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母亲那时也被编进西路军妇女团,随队西征。

1936年10月25日晚上,月黑星稀。在甘肃靖远的虎豹口黄河滩,红四方面军全军抢渡黄河。

妇女团从河岸急速奔至指定的渡河区域,分批过浅水滩,再乘船和羊皮筏。母亲身上除枪支、子弹袋、手榴弹袋外,还背着一个装有医药用品的木箱。河水刚刚淹没脚踝时走得太快,不慎踩滑,将脚划破并扭伤,肿起了老高,疼痛难忍。张琴秋和王泉媛看过母亲的伤势后,命令母亲暂不过河,留下来养伤。因此,母亲幸免于难。

红四方面军正在渡河时,关麟征部一个精锐师从南侧猛冲过来,枪炮齐放,像一把刀把渡河部队斩成两截。这样,没来得及渡河的、以及红四军、红三十一军被阻隔在黄河东岸。已经渡过黄河的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妇女独立团以及总指挥部、等21800名红军战士踏上了转战河西走廊的征途,开始了与装备精良而又凶狠、残暴、强悍的西北马家军骑兵的殊死搏战。黄河天堑使西路军最终走上孤军奋战之路,给后人留下一曲令人沉闷而又壮怀激烈、感天动地的悲歌。

听到西路军兵败祁连山,妇女独立团全军覆没,姐妹们一部被俘、大部牺牲的悲惨消息后,已在延安的母亲忍不住放声痛哭。

妇女独立团有一个女战士也叫王秀英,随部队渡过黄河。为了掩护西路军总指挥部安全撤退,妇女团在祁连山腹地梨园口进行了惨烈的阻击战,女兵大半牺牲。石窝分兵后,部队整体被马家军分割打散。这个王秀英跟着王泉媛一起被俘,几经磨难于1939年3月逃出匪窟,然而在去往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的路上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掩护王泉媛而英勇牺牲。解放后,很多健在的原妇女团战士都误认为牺牲的是我的母亲。2006年,我同王定国老妈妈说起此事,她才一拍大腿,庆幸地说:“噢,原来是没过河的王秀英呀,你妈妈是幸运的!”

永世怀念

回顾往事,年少的母亲刚参军时对革命理想懵懵懂懂,只晓得去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及在重任面前不退缩,在敌人面前敢拼命。在红军队伍中,母亲通过学文化懂得了革命道理,学会了做群众宣传工作,并慢慢了解了一个红军战士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而长征又给了母亲特殊的磨炼和力量。

1937年5月母亲在延安云阳县由王玉莲、唐桂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被指派到延安八路军通信学校红军班受训,后又调入军委卫生部边区医院和中央警备团工作。一直在中央机关和警卫部队担负保卫和党中央的光荣任务,直到离休。

母亲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川籍妇女,但同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红军战士。她最爱看的是《万水千山》《突破乌江》《金沙江畔》《祁连山的回响》等反映红军战斗生活的老电影。她常常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长征中的万水千山,不会忘记牺牲了的战友。每当看到银幕上、舞台上出现红军女战士的形象时,都会令我清晰地想起那惊心动魄的年代而激动不已。”

1957年6月18日,根据国防部第88号命令,母亲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一枚,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一枚,三级“解放”勋章一枚。母亲用双手抚拭着亮闪闪、光灿灿的勋章平静地对我说:“这不是属于我个人的勋章,而是无数烈士们鲜血的结晶。是成千上万红军战士血肉之躯的合成!”

1996年10月,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已经83岁的母亲收到请柬后心情非常激动,她没有乘车前往,而是从住地徒步12公里走到人民大会堂。作为一个老红军战士,母亲以她特殊的方式来纪念长征的伟大胜利。虽然已是耄耋之年,母亲的红军之心永远年轻不老,红军之情永远淳厚、浓烈似火。

漫漫长征路,悠悠80载。今天,红军作为开国之军虽已不是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唯一注释,但它在人类历史上已留下深深的痕迹,牢牢镶嵌在国旗、国歌中,并将穿越时空流传下去。希望我们的后世子孙,永远传承红色基因,记住那些风骨擎天、意志穿岩的红军战士!记住那些英勇的女性,那些早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勇献身的伟大母亲!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篇6

出席会议的代表和有关专家表示,在兵团加快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关键时期,兵团党委确定的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今年的主要工作,体现出兵团科学发展的新理念,传递着和谐兵团建设的新信号,将续写“十一五”新篇章――

社会发展指标更加明确,“十件实事”更加务实,“三项承诺”更加顺民心、解民意

与会代表和有关专家认为,2007年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目标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变化,其中,社会发展指标群范围进一步扩大,量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等指标的明确披露,体现出兵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全新理念,上述指标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新增就业”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一起,构建出兵团和谐发展的新坐标。

相关链接2007年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实现生产总值420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增长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增长13%左右;进出口总额39亿美元,增长11.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增长12.4%;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5000元,增长9.6%;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7.6%。

与此同时,为配合新型团场建设和构建和谐兵团的要求,兵团党委今年将继续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从去年的“十大民心工程”到今年的“十件实事”,仅从字面上发生的变化就不难看出兵团党委一种更加务实的工作理念。其次,从资金投入量上比较,今年,兵团党委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力量也将进一步加大,总投资将超过10亿元。而入选“十件实事”中的“妇女常见病普查”和“配备户外健身器材”,更是体现出兵团党委对广大农牧职工细致入微的关怀。

相关链接 2007年“十件实事”

一是新建农牧职工解危解困住房1.2万户,改造集体所有制单位农户危房0.4万户。二是新建通连公路1250公里,新增通油路连队252个、砂石路连队108个、通班车连队150个。三是解决1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建设300个连队综合活动室、300个连队卫生室。五是建设户用沼气5000户。六是解决81个团场、部分连队和水管点、矿点、建筑单位群众不能收看兵团电视节目问题,完成400个20户以上通电居民点广播电视空白点建设。七是建设团场室内卫生户厕1.6万户、中小学水冲式厕所80座。八是开展团场职工职业技能与素质培训16.5万人次,其中培养团场致富带头人200人、农业新技师800人。九是对21.3万下岗和非职工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一次妇女常见病普查。十是为300个人口较多的边远连队配备户外健身器材,推动连队全民健身。

就在此次会议上,兵团党委向广大职工庄严承诺:第一,从2007年起,25个边境一线困难团场职工承包经营定额管理面积内的土地承包费,除自身受益的部分外,其余负担全部免除;第二,到2010年,团场职工承包经营定额管理面积内的土地承包费,除自身受益的部分外,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0%;第三,2020年前,团场职工承包经营定额管理面积内的土地承包费,除自身受益的部分外,其余负担全部免除。这个重要的信息一传递出,就在会场上引起一阵热烈持续的掌声。

这是兵团党委对广大职工的庄严承诺,是一项顺民心、解民意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与会代表一致表示,一定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和稳定屯垦戍边职工队伍基础的战略高度,按照兵团党委的统一部署,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查找差距、强化措施,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经济发展又好又快,职工增收主线突出,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社会安定构建和谐。四大任务力促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兵团工作的主题十分明确,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辟职工增收新渠道,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社会安定构建和谐,构成了今年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坐标,2007年,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将在这一坐标系中再创新高。

坐标一 结构调整仍然是今年兵团经济工作的主线。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兵团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和经济加速发展的“两个轮子”,紧抓不放、常抓不懈,力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好”在“快”前,体现出兵团党委务求实效的发展新理念。

今年,兵团进一步抓紧实施“6221工程”,加大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力度,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团场与职工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当前,兵团工业加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今年将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兵团13家上市公司和近40个大中型企业是兵团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些支柱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挖掘现有企业的内部潜力,积极走内涵扩张的路子。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今年兵团经济工作四大任务之一。结构调整必须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投入的力度将直接决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结构调整,仍将是今年兵团经济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坐标二 今年,兵团各级要按照既定工作部署,围绕职工群众这一根本,突出职工增收这一主题,继续加快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步伐。兵团党委对此明确提出“三个确保”:要确保职工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要确保职工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要确保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

兵团党委将促进职工增收作为今年新型团场建设的重点,将按照“开辟职工增收新渠道”的要求,千方百计促进职工增收。而这些“新渠道”中,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提高生产力水平;推广先进科技,提高单产和效益;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承包职工规模经营;引导扶持,鼓励团场职工创业发展。农牧职工危旧住房改造也注入了新的内涵,兵团党委提出,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职工群众的意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坚持标准、适度超前,切实改变连队面貌与团部建设不相协调的现象。

坐标三 在农牧团场建立新的体制机制,是兵团深化改革、创新管理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总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职能明确、基本经营制度健全、机构精干、管理科学、运转高效,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兵团特点的体制机制。围绕这个基本目标,今年兵团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以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为重点的改革,稳步推进以减轻职工负担为重点的团场税费改革。二是配套完善土地经营管理、用工管理、产权、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管理、预算管理、“三重一大”、基层民主管理等七个方面的制度。三是严格内部管理,更好地发挥兵团的组织化、集团化优势。

坐标四 提交此次会议讨论的《兵团党委贯彻的意见(讨论稿)》,充分阐述了构建和谐兵团的重大意义,贯穿其中的主线即是兵团将紧密结合处理好“三个重大关系”、发挥好“三大作用”的新实践,以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做好构建和谐兵团的各项工作。其中的主要工作包括加强兵地团结,促进融合发展;做好群众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职工群众基本生活;增强兵团调控能力,促进团场之间协调发展;深入创建平安兵团,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等多项举措。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兵团在支持基础条件较好的团场加快发展的同时,将适当集中一些财力,增强调控能力。不久,兵团国有土地使用费由各师收缴上解后,将作为兵团级收入,与中央下拨的一些资金特别是用于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一起,加大对自然条件较差、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困难团场的扶持力度,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促进团场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虽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对兵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兵团工作指明了方向,必将对兵团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持续提高,中央对兵团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中央各部门对兵团事业更加重视、关心和支持,将为兵团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三是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兵团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为兵团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财源,必将对兵团的加速发展产生重大的激励作用,兵团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越来越好。四是兵团党委、兵团制定实施的“十一五”规划,发展思路更加明晰,思想认识更加统一,发展氛围更加浓郁,兵团上下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篇7

灾情就是命令

0时46分,冰雹刚停,4连指导员王兵、连长徐振江就已经冒雨开车赶往连部。与此同时,11连等其他所有连队干部差不多也在同一时间赶到连队。

凌晨1时,11连连长韩志东、指导员张秀成分别带领党员干部迅速奔赴各自的片区。他们脚穿雨靴、手持电筒在泥泞的农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开始了灾情普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在这个特殊的场合,123团灾情调查工作全面铺开。

6时整,天刚蒙蒙亮,123团召集由连长和农机水等部门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听取各连队灾情初步调查情况,安排下阶段工作。

11时,脚上沾满泥巴、眼中满是血丝的团领导们又召开了党委常委会,确立了“保生产、促稳定、降损失、树信心”抗灾自救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6月23日上午10时,123团4连召开职工大会。新上任的支部书记王兵用具体事例详细说明棉花具有强大的再生特性,以增强职工“轻灾棉田不减产”、“重灾棉田少减产”的信心,并号召受灾职工不等不靠,积极抗灾自救。

散会之后,王兵发现女职工巨志红独自蹲在墙角哭泣。他走上前去刚一搭腔,巨志红就泣不成声地说:“完了,完了,这下全完了!”王兵安慰了一番,巨志红才抹着眼泪走了。

吃过晚饭,王兵想起巨志红白天的表现,放心不下,急忙来到她家,与巨志红夫妻俩唠起了家常。原来,巨志红夫妇多年来都是靠给人打工维持生计。今年看到番茄订单价格高,两口子咬牙向亲戚借了几万元承包了50亩番茄。眼看着番茄长得有鸽子蛋大了,一场冰雹打碎了他们的致富梦。

王兵对他们说: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这么大的灾害,保险公司一定会赔付,党委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党支部会尽一切力量帮助你们渡过难关!眼下最重要的是立即采取措施抗灾自救,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收成。一席话使巨志红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24日早上10时,她买回了化肥,中午12时,夫妻俩就开始为番茄地滴水滴肥了。

一个篱笆三个桩

1连职工彭双明种植的139亩小麦和160亩棉花全部受灾。为了减少他的损失,连队党支部帮他制定了快收、快播、快滴水的工作计划。

6月25日一大早,连队联系的收割机就开进了他的麦田,仅用一天时间就收完了麦子,连队建议他免耕复播油葵。当晚,副连长纪军红带领机务人员连夜改装播种机,直到深夜两点。次日早上6时,机车准时开进了彭双明的麦地。为确保播种质量,副连长贾云振和技术员梁军民跟在播种机后,测量播种深度和株距,查看下种是否均匀。一直到下午5时,播种工作结束他们才吃上饭。随后,在连党支部一班人的帮助下,仅用3个小时就帮助彭双明接好了滴灌水管。

8时30分,彭双明的麦田提前进水了。6月29日,复播的油葵出苗显行了,他再次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7月6日7时,18连党支部组织的28名党员干部来到王建江承包的棉田帮助整枝。该连党支部书记王跃举介绍说,他们将用5天时间帮助10户受灾最重的职工义务劳动。共产党员胡玉荣和吴东明虽然自己也受了灾,但他们也出现在这支突击队中。

红歌越唱越响亮

6月22日下午4时,4连连部喇叭里传出了振奋人心的《长征组歌・突破封锁线》。为迎接建党90周年,团里组织了《永远跟党走》歌咏比赛,4连组织的42人合唱队已经苦练了一个星期。歌声就是召唤。5时整,来练歌的职工们又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连部。有人疑惑地问王兵:“书记,受灾了咱还唱吗?”王兵坚定地回答:“越是受灾越要唱!”他挥舞双臂带头大声唱起来:“突破四道封锁线,不怕流血不怕苦……”渐渐地,大家的声音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低沉变得激昂!

广播里的歌声像冲锋的号角,15连唱起来了,11连唱起来了,所有受灾连队都唱起来了6月29日晚8时30分,由60人组成的身穿红军服、头戴八角帽的6连合唱队在比赛,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获得第一名,连长杨新潮实现了自己对职工的诺言:越是受灾越要拿第一!

在接连两天的合唱比赛中,19个受灾连队全部参加了比赛,参加合唱的受灾职工超过800人。

事实已经证明,在特大雹灾面前,123团党委经受住了考验,连队党支部经受住了考验,受灾职工们更是经受住了考验。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篇8

荣任第一支女兵连政治指导员

1935年9月,刘亚雄由中共党组织派遣,来到山西特委从事地下工作。这时,日军将侵略的魔爪又伸向华北尤其是极具战略地位的山西。阎锡山权衡再三,不得不采取与倡导全民团结一致抗战的共产党暂时而有限的合作。为此,阎锡山邀请自己过去的政敌但能够动员组织群众真正抗日的共产党人薄一波回山西工作。

1936年10月,刚从北平草岚子监狱出来的薄一波接受中共中央北方局交给的同阎锡山建立特殊统一战线的任务,以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的身份赴晋,刘亚雄作为工委成员之一,一同参加领导牺盟会和山西新军的工作。

山西的统战工作在薄一波等领导下有效地开展起来,“山西军政训练班”的成立与领导力量的转换为其标志。它是1936年阎锡山利用暑假时抽调800余名干部和大专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而在太原举办的。此时薄一波除接管“牺盟会”外,还掌握着全军管理训练的实权,“军政训练班”即归他领导。

1937年3月,在太原军政训练班,为集中全国抗日救亡的妇女积极分子而组建了女兵连,刘亚雄担任政治指导员,开始全心全意开展为党培养一批优秀女干部的工作。

在女兵连的操演场上,身为指导员、英勇威武的刘亚雄带领战士们一道摸、爬、滚、打,苦练各种军事动作,掌握杀敌本领。刘亚雄主管连里的政治工作,她对女兵政治素养的培养极为重视,要求很严,经常对政治工作员们说:“这批女兵,应当看作党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保证在政治上不出废品。”她不仅亲自为女兵连认真上好政治课,还请薄一波、杨献珍、廖鲁言等前去讲授理论专题,然后组织班组讨论,使大家认清国内外形势,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加强思想修养。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理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教给大家,引导她们课余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女兵连里形成了浓厚、健康的政治气氛。她还组织大家搞好形式多样的文娱生活,使整个连队充满着蓬勃的朝气。

最引人注目的是,根据薄一波的指示,刘亚雄鼓励并安排山西女兵连派出工作队,到农村、到工厂,走街串巷,利用演讲、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演出活报剧等各种形式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动员发动群众准备抗战。太原城乡,到处活跃着热血沸腾的女兵们。

刘亚雄领导的女兵连不仅在山西引起轰动,而且在娘子关外也产生了影响。在1989年底出版的《刘亚雄纪念集》的《序》中,薄一波写道:“经过刘亚雄的辛勤工作和教导,训练班的女青年迅速成长,后来,她们历经战争的磨砺,大都成为我党我军的优秀妇女干部,其中绝大多数同志加入了共产党,可以说她是桃李满天下。”

组建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支游击队

八路军开进山西后,混乱的局势大有转机。在党的指示下,薄一波抓住时机,与阎锡山谈判组建山西新军事宜。迫于形势与民众的压力,阎锡山不得不同意照此办理。于是,军政训练班结束,并于1937年8月1日,由大部分学员与原“民训团”成立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下设3个大队,薄一波亲任政委。女兵连随之解散,大部分学员被分配到“牺盟会”做抗日民运工作和救护工作。有30余名女兵坚决要求参加决死队,经薄一波考核,批准她们组成决死队第二大队第四中队第三排。不久,决死一纵队开赴五台山进行游击活动。根据薄一波的指示,刘亚雄开始着手组织游击队。

9、10月间,八路军相继取得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机场、长生口、七亘村和黄崖底等胜仗,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也招致日军调集大量兵力的疯狂反扑。日军侵占雁北,飞机狂轰滥炸,进逼太原,五台山地区也成了烽烟四起的前线。山西处于白热化的险态。为此,指示薄一波说,敌人有占领太原的可能,我们应当把决死队的青年学生们放到外边去,发动群众,建立众多的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必要的抗日民主政权。于是,薄一波率决死一总队开赴晋东南,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刘亚雄离开女兵连,在总队政治部工作。

决死一总队冒着枪林弹雨、艰难困苦地穿行于晋东南地区。在最困难的时候,刘亚雄总会站在路边大声鼓励大家:“同志们,咬紧牙关,跟上队伍,我们绝不能拖整个队伍的后腿,拿出咱们的英雄气概来!”10月底,部队到达盂县。11月5日抵达沁县。

11月8日,太原失守。分析形势,及时作出指示:在华北,“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要“建立新军和改造旧军。如能在半年到一年内,建立25万到30万具有新的政治精神的军队,则抗日战场上必能开始看到转机”,并要求“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

决死队坚决贯彻这一方针。在盂县,刘亚雄立即按总队的指示着手建立游击队。她利用部队休息的空隙,积极带领工作队发动当地群众参军参战。她还深入到农村中去,亲自找青年谈话,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动员工作,短短时间内就说服20余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军,组成了一个游击排。游击队员很快发展到70余名。又经盂县牺盟会领导戴新民(系女兵连政治工作员)从自卫队中动员部分队员参加游击队,队伍扩充至120余人。到达沁县后,刘亚雄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发动群众补充兵源,使游击队人员迅速增多。经上级批准,1937年12月,成立了山西青年抗敌游击第一区队,余伯川任队长,刘亚雄为区队指导员。一纵队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活跃在山西正太路、同蒲路、榆次、祁县、太谷、平遥等地,宣传武装群众,锄奸灭霸,消灭地主反动武装,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38年,区队移师平遥,刘亚雄将队部设在平遥东南彭坡头村。刘亚雄率游击第一区队依势占领平遥城路东,解放了平遥铁南地区,建立起共产党领导的平遥抗日县政府。有了革命政权的支持,游击队在城外广大地区袭击敌人更加活跃。

1938年3月,为服从抗战的整体利益,上级决定,游击一区队、二区队和稍后成立的三区队在沁县羊庄合并成立山西青年抗敌决死一纵队游击第一大队。杨世兴为大队长,余伯川为副大队长,刘亚雄任大队教导员。队伍改编后,思想问题确实不少,支队长、老红军高志和从局部利益考虑,一时想不通,态度生硬,极为抵触。有的领导同志说服不了他,便以严明纪律为由,欲处决他。刘亚雄认真负起政治委员行使最后决定权的神圣责任,她力排众议说:“高志和是为革命做过贡献的老红军,值得大家信任和尊敬,因此,对他的错误,绝不能草率处理。思想问题不能混同于立场问题,我们必

须立足说服教育,不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刘亚雄统一了干部们的思想,将高志和送回三专署。薄一波肯定了刘亚雄的做法,任命高志和为政治保卫营营长,高志和在以后的工作中一直表现出色。这件事在游击队引起很大反响,官兵们十分钦佩刘亚雄这位身佩六轮小手枪、与官兵同甘共苦的女教导员。

为了保证游击队构成的阶级成分,真正建立一支战斗力强的新式战斗队,刘亚雄确立了队伍发展应尽量吸收贫苦农民和青年学生为主的方针,同时,也注意吸收少量成分较好的阎军散兵入伍。这样,散兵的教育改造成了棘手之事。一天,两位散兵抢了老百姓的衣物,造成较严重的政治不良影响。有的同志气愤地将这两人绑起来体罚,刘亚雄闻讯赶来加以制止。她严厉地批评了这二人,还责令他们在队内作深刻检查,并指示班长带二人去物归原主、赔礼道歉。然而,这二人积习难改,在向太谷行进途中又偷老百姓的毛驴以代步。部队干部决定枪毙他们,薄一波严厉批评这种草率的做法。刘亚雄诚恳地接受了薄一波的批评,并当即召开全队干部会进行总结,进一步教育干部。通过这件事情,刘亚雄更加重视培养新干部,对他们的成长倾注了巨大的政治热情。通过言传身教,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干部茁壮成长起来。

游击队创立了“在发展中战斗,在战斗中扩大”的指导思想。刘亚雄带领这支队伍,活跃在沁县、沁源、平遥、祁县和太谷一带,袭击小股敌人,铲除汉奸特务和反动地方武装。干得最漂亮的是,杨世兴和刘亚雄依靠群众铲除了沁县反动武装头子“后山大王”及5名行径恶劣的汉奸,大快了人心,有力地震慑了汉奸特务卖国投敌的反动气焰。

期间,游击一大队还在祁县东观镇附近的伏击战中,打死打伤敌人20余名,受到了群众的拥护。但另一方面也造成游击队中轻敌思想的滋长,打大仗心切。1938年3月底,趁日军对晋东南发动九路围攻之际,游击队发起了太谷桃源战斗。结果吃了败战,损失惨重。为此,刘亚雄召开全队大会,以政治家的宏大气魄,态度诚恳地主动承担责任并作了自我批评。会后,战士们遵令将丧尽天良的汉奸处死在五马河畔。

5月初,游击队撤往沁县,开始半年多的整训,学政治,学军事,积极进行民主建军。刘亚雄颇具政治眼光,认真贯彻“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的主张,要求全队向八路军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掌握军事知识,努力建设一支战斗力极强、政治化、民主化和正规化的部队。

1938年秋,决死一纵队成立了下设3个营的游击团,并组成一个党支部,刘亚雄为总支副书记兼一营教导员。12月,游击队整训整编完毕,游击一营南下转战安泽,营部和3连驻扎旧县镇,1、2连在前边距敌一二十里处骚扰敌人。整训后的游击队战斗力大为增强,战术运用更加灵活,刘亚雄的军事才能也在战斗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

1939年1月,游击一营突然回师沁县中峪店一带寻找战机,强行军百余里爬过黑虎岭等两座大山。经杨世兴、刘亚雄周密计划,在赵城耿壁村与敌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战斗。游击一营打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大胜仗,毙敌60余名,缴获平射炮一门、歪把子机枪两挺及数十支步枪。3月2日,决死队在唐城召开盛大的庆功会,团政治部主任兼总支书记阎定础主持大会,薄一波代表总队嘉奖了作战部队。大会将战利品一一展出,参观的群众无不欢欣鼓舞。这次胜仗也表明,刘亚雄已经成长为一个政治素质较高、指挥能力出色、文武双全的优秀妇女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刘亚雄领导的游击队曾经有力地配合八路军粉碎了敌人的九路围攻。刘亚雄在领导抗日游击队对敌斗争中,不畏艰险,出生入死,她和她领导的游击队均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爱戴。刘亚雄不仅是抗日战争中山西游击队的组织者和创始人之一,而且也是游击队的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机智果断的指挥员。薄一波在《刘亚雄纪念集》的《序》中,对刘亚雄的这段革命历程作了概述:“1937年底,她受命创建了一支2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属决死队领导。她当指导员,队长是一位红军老干部叫杨世兴。这是山西第一支游击队,成为尔后游一团的基础。在决死一纵队转赴晋东南创建根据地期间,她担任过太行区行署第三专署的专员,这时我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她那种孜孜以求、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精神,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女专员

1938年9月至11月,日军在华南、华中发动了新的进攻,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在山西,日军也发动了疯狂的秋季攻势,攻占了晋西各地。阎锡山不战而退到陕西宜川县秋林镇。然而阎锡山并不甘心丢失地盘,他深感自己的力量难以支撑局面,于是把希望寄托在牺盟会与在游击战方面颇有活力的新军决死队身上。

中国共产党密切注意阎锡山的政治态度,一方面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前提出发,抓住阎锡山,以防他滑向日军;另一方面,打破过去的框框与束缚,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展开抗日工作,扩大抗日根据地。到1938年秋冬,新军扩展到40多个团,在山西105个县中有70个县政权掌握在我党手里,例如晋西北兴县、忻县、文水县等,晋南临猗、稷山、闻喜、夏县等数十位县长均由共产党人担任。

我党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更大规模地开展了抗日救国活动。1939年初,晋东南工、青、妇等各种救国会纷纷成立,1939年3月8日,在山西沁县开村召开了晋东南地区妇女代表大会,成立了“晋东南妇女抗日救国总会”。康克清、刘亚雄、刘芝兰(左权将军的爱人)、高洁(彭涛同志的爱人)等,均参加了代表大会。刘亚雄当选为主任兼党组书记。’这时,相当一批女兵连的女战士,都担当起了地方新政权的重要领导工作。

“晋东南妇女救国总会”的成立,标志着这一地区妇女抗日爱国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总会要求一切可以深入农村的妇女政工人员,都必须打起背包到农村、市镇去,切实地把妇女工作开展起来。刘亚雄身体力行,骑着马,一天都不休息,在辽县周围6个县农村检查指导工作,风尘仆仆,风雨无阻。

群山连绵、交通不便将晋东南的农民世代阻隔在闭塞、狭小的村落里,迷信封建的宗法思想严重地存在着,尤其是妇女一直生活在愚昧、无地位、受压制的底层。刘亚雄和大批妇女工作人员来到这偏远的山区后,带来了现代进步文明思想。她们的辛勤劳动给憋闷的山地吹起生命的春风,沉寂的农村开始活跃起来,各村相继组织了妇救会,以往大门不出的妇女纷纷参加了扫盲识字班,她们学习文化,认识封建迷信思想的危害,开始认识妇女的社会价值和自身的作用,觉悟不断提高。在刘亚雄领导的妇救会组织发动下,她们积极行动起来,书写抗日标语,宣传抗日思想。许多妇女和八路军女兵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她们的样子,把头发剪短,组织起来站岗放哨盘查汉奸特务;不少妻子炕头动员丈夫参加八路军、参加游击队痛歼日军;更多的妇女纺纱织布,赶做大批军服军鞋支

援前线。觉醒了的晋东南农民(尤其是精神面貌大为改变的妇女们)形成了一支不容忽视的抗战力量。

1938年8月,日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夏季扫荡,白晋线失守,敌人占领了公路、铁路沿线城镇,把晋东南分割成太岳区和太行区。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共北方局成立了太岳行署和太行行署。为了保存力量和机动作战的需要,决定将许多群众团体和部分地方武装转移到太行区去。刘亚雄原在太岳区活动,这次也随队转移。7月份,部队到达太行辽县隘峪口,后来到达西黄漳、口儿村三专署路东办事处。

山区的秋季来得早,9月初就秋凉袭人。这一年一连下了40天连绵秋雨,刘亚雄一行夜间冒雨行军,寒冷加之泥泞,不少同志生了病,刘亚雄本来就体质单薄,途中发了虐疾,身体忽冷忽热,高烧持续不退,但她以顽强的毅力与困难搏斗,坚持行军,于9月下旬到达太行区,兼任专署武装科长,领导各区县的地方武装力量。

这时,全国抗战形势发生了变化。日军的侵略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在各战场的疯狂扫荡连连受阻,日军不得不把军事进攻为主的方针调整为政治诱降为主,力紧了对诱降活动的步伐。心领神会,调集兵力对陕甘宁边区发动了进攻。在这次高潮中,一贯投机取利的阎锡山的政治立场急剧右转,于12月集中大量军队发起了对决死队的攻击,妄想消灭牺盟会,进而打击、驱逐英勇抗战的八路军,以达到恢复其在山西原有统治的目的(即“晋西事变”)。对此早有觉察的决死队对阎军的进攻给以有力还击,使阎锡山损兵折将。不可避免地,牺盟会地方政权和决死队军事力量也受到了某些令人痛心的损失。为了便于工作,牺盟会干部也进行了一定调整,三专署路东办事处主任侯振亚同志调往太岳区沁源县任县委书记。刘亚雄接替三专署路东办事处主任一职。1940年4月,太行区晋冀豫行署成立,办事处合并于行署,改为太行区三专署,刘亚雄被任命为专员,成为抗日根据地第一位女专员。

三专署位于白晋线上,处于同蒲铁路东,包括榆社、武乡、襄垣、祁县、黎城、辽县等县,人口40余万,是太行山北的重要基石,山西的著名粮仓。因此,日军争夺异常疯狂,扫荡最频繁、最残酷,且步步升级(最初每次扫荡七八天时间,到4月,扫荡往往持续20多天)。日军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一次扫荡即烧毁50余村,使整个三专署满目惨状,老百姓对日军恨之入骨。

三专署既然是产粮区,刘亚雄所要做好的第一项工作便是保证我军一二九师的衣食供应问题。征粮,政策性很强。以前,向地方过量强派粮款的倾向以及其他违反政策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镇干部不顾党的政策,按户摊派粮款,不论贫富,不顾实际承受能力,凡交不出粮食的,不问青红皂白,一律看作拒粮,吊起来就打。这种做法和手段,影响了本来就很清贫的农民生活,而且也造成某些群众对人民政府的不满。刘亚雄到任后,十分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她马上召开各级干部会议,重申党的政策,严厉批评了违纪做法,重新学习上级有关指示,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接着,她又做了较大的干部调整,把一些政策性强、作风好的党员干部调进诸如粮食科、财政科等要害部门担任领导,刘征田任粮食科长。财务科长牺牲以后由秘书长王久敬兼任。刘亚雄把干部政策学习作为经常性工作,而且不断深入各区县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大力纠正工作偏差。榆次县派粮过重,引起群众不满,刘亚雄立即赶赴那里,做好县长思想工作,当即改动征粮数额,减除了农民额外负担,群众交口称赞人民政府好。由于刘亚雄深入调查研究,切合实际计算民力,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注意精简机构。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很快就杜绝了三专署征粮工作中硬性摊派风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

违反政策的做法需要纠正,但是征粮任务也必须出色完成。刘亚雄教育干部相信群众,只要思想工作做到家,群众必然会帮助我们完成任务。为此,三专署征粮组到村镇的第一项工作,便是采取各种形式向群众反复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启发农民群众的爱国觉悟,同时动员干部力量在全专署普遍展开了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刘亚雄对征粮组强调说,老百姓的租息负担减轻了,生产积极性才可以提高,只有较大程度地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完成征粮任务。在刘亚雄的有效领导下,三专署短期内做完了党提出的“二五减租”和换契手续,解决了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押地和典地问题。三专署规定:押地债户,只要已交付超出借债本利二倍以上者,地主要无条件将地归还债户,已经典出的土地,必须按原价归还。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对之衷心拥护。

正确的土地、经济政策为发展生产力奠定了基础,真正提高粮食产量,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大量工作。比如,武乡县农民种田方式落后,基本上半靠人力半靠天,命运交给老天爷支配,一遇久旱不雨,粮食产量就大幅度下降。刘亚雄深知水利是种田的命脉,务必重视解决好这个问题。于是,1941年春播之后,她马上带领有关人员跑遍武乡,勘查水力资源。在监漳村,刘亚雄兴奋地发现一股水势湍急的溪流,流水泻于山丘之间,水位颇高。刘亚雄立刻让随行人员就地测量,确认这里是修坝截流灌溉农田的好地方。她马上住下来,通过村委会召开村民会,讲明修坝蓄水浇田的意义。群众立即行动起来,凿石抬灰,热火朝天,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水坝修建成功,湍急的溪流贮成一片深潭。春旱来临的时候,甘霖引入农田,庄稼不缺水,粮食产量显著增长。当地群众十分感谢这位女专员,特意邀请刘亚雄为水坝题字。刘亚雄欣然命笔,写下“人力胜天然”几个大字,当地群众把它砌于闸洞上方。这座水坝,是当时武乡的大型水利设施。此坝此字。至今尚保存完好,表达了武乡人民对刘亚雄的崇高敬意。

由于政策对头,措施有力,三专署粮食产量的提高当年即见成效。有了这个底数,刘亚雄便和有关部门研究,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适量增派粮款。具体做法是:向地主、富农大量征购,以让地主献粮为主,按地力摊派为辅征粮筹款。这样,较富裕的农民合理分担,贫苦农民的基本利益也得到维护,农民应征粮食的热情很高,三专署的征粮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大批军粮即时输送部队,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一二九师首长对地方政府的出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解决部队的被服问题,刘亚雄采取群众分散制作和政府办厂生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这方面,三专署妇女们起了决定性作用。各地由妇救会出面,按情况从政府领回被服制作数量指标,然后组织各家妇女做衣做鞋。总数由各村包干,不留死点。妇女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她们精心制作的方头形“刹鞋”,底子坚实梆梆响,战士们穿着既耐磨又不挤脚,非常舒服。刘亚雄很重视集中生产被服问题,她知道这是提高工效的手段,于是根据专署财力,办起了一座鞋厂,招收了20多名工人,生产系列化、规格化,搞得颇有声色。刘亚雄自己亲自动手剪鞋样,妹妹刘竞雄也一针一线纳鞋

底,刘亚雄还特别安排妹妹到鞋厂去作文化教员,帮助工人们学文化,同时帮助工人改制鞋样。

三专署的有效工作,保证了八路军的衣食供应,也为粉碎敌人封锁,为促进全区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刘亚雄和有关单位制定了相应措施,采取对敌经济斗争一元化做法。比如,成立了西营镇工商局,规定全区一切用品均由工商局代买批发,商人买卖要受工商局监督审查。如此,根据地物资得到保证,又使敌人得不到任何经济投机的空隙。在残酷的战争中,三专署各地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专区食油、纸张、布匹等人民基本生活用品基本上做到了自给自足。上级专门组织敌占区进步士绅前来参观,他们看到货物不缺、市场活跃的情况时大为惊讶,对共产党的理政能力大加赞赏,十分佩服。

对敌斗争,是刘亚雄抓得很紧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三专署所属区县,鉴于政治、地理、经济上的重要地位,便成了敌我双方拉锯争夺的焦点,斗争异常残酷。政府的经常性工作,便是做好坚壁清野和打击汉奸特务。“不给敌人一粒粮食、一头牲畜,把敌人困死、饿死”。这是三专署提出的响亮口号。各村镇政府都需落实坚壁清野任务,粮食埋在哪里,生活用具怎样处理,敌人来时牲畜的藏匿地方等等都作了细致的安排。敌人扫荡后期,往往村内无人无粮无物,喝水都很困难,更站不住脚。

与此相关联的工作,则是狠狠除奸除特。利用封建迷信会道门,收买民族败类进行特务破坏活动,是敌人的一大罪恶手段。三专署所辖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长期封闭的社会生活派生了群众精神世界的愚昧、落后,迷信活动普遍,会道门组织活动频繁。某些帮会头目和日军暗中勾结,用迷信思想干扰政府工作,打击思想进步的农民,常常利用一些人的愚昧无知,替日军搞特务活动。当时,农村中吸食鸦片的现象很普遍,敌人控制烟源,只要有谁替他们通风报信,就供给鸦片过瘾,这一手相当厉害,一时间汉奸特务的活动相当猖狂。有一次刘亚雄和戎子和、彭涛在下面检查工作,汉奸偷偷向敌人告了密,日伪军立刻包围上来。刘亚雄一行只带有几名战士,情况相当危险,由于有群众及时给以掩护帮助,热情给刘亚雄等人带路,翻山涉水,她们才从敌人的包围圈缝隙里穿了出去。

很显然,迷信思想不破除,不能使群众摆脱愚昧,提高觉悟,不清除汉奸特务,就难以保证抗战斗争的顺利进行。三专署在刘亚雄的带领下,有声有势地展开了破除迷信的宣传活动。专署调集不少干部深入各乡各村,团结骨干群众,通过图片展示、小型文艺演出、宣讲会、个别谈心等各种方式告诉老百姓:日军烧庙烧房、杀人越货,是我们老百姓的凶恶敌人,封建迷信的鬼怪神仙,乃是骗人的、麻痹人们灵魂的精神鸦片,迷信活动既救不了国家,也救不了人民。我们只有拿起武器和日伪斗,才可以保家,才可以自救。与此同时,刘亚雄等人还用大量的实际例子,向老百姓宣讲汉奸特务丧尽天良的罪恶,激发人们的爱国心、正义感。

经过大张旗鼓的教育活动,群众明辨了是非,思想觉悟迅速提高。政府在群众性教育活动开展的同时,也对汉奸、特务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惩治罪大恶极的首恶分子,胁从者投诚可将功折罪,宽大处理。一时间不少汉奸纷纷向政府投诚。于是,政府召开大会,对几个死心踏地替敌人卖命的汉奸严加处决,给民族败类以震慑;当场宣布宽大处理投诚的胁从分子,给一些步入歧途的人指明出路。这样,群众进一步发动起来,几乎家家订有“家庭公约”:绝不当汉奸;村村设立岗哨,连妇女、儿童也参加盘查汉奸特务的工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敌人来到时,村里谁疏散谁不走,留下来做了什么,群众都一目了然,等共产党的军队一回来,便起来和投敌分子或者软骨头算账。

汉奸特务在三专署寸步难行,共产党却有自己的“千里眼”、“顺风耳”,在各级党组织和地方政权的领导下,有计划地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利用各种关系与机会。派人巧妙地打人敌人的心脏,敌人一旦出动,情报便预先传递出来,迅即通达四方,各村百姓马上做出反应,一方面坚壁清野,一方面出动民兵大埋地雷,配合共产党打击敌人。地雷埋得巧妙异常,敌人出动到处挨炸,血肉横飞,晕头转向。于是敌人命令村民每天黄昏扫一次公路,第二天清晨,日军的汽车开动时,只要看见扫干净的公路上有了脚印便立即停车不敢冒然再走。但是,即使公路上没有脚印,汽车开过时也会轰然爆炸,使敌束手无策。

在抗战时期极其艰难、残酷的条件下,刘亚雄把三专署的工作却做得卓有成效,因而,她深得当地群众的爱戴和尊敬。老百姓经常看见自己的女专员风尘仆仆、轻车简从地奔走在山村、乡镇,出生入死地领导干部群众对敌斗争,为维护百姓利益,为伟大的抗日战争而辛劳工作着,因此常常感动地说:“共产党、八路军了不起,妇女可以参政,有刘专员这样让人佩服的好干部,领导咱们打日本、发展生产,什么困难都不怕。”

1988年3月4日《人民日报》上的文章也对刘亚雄作出了恰当评价:“第三专署地处太行中心地带,是八路军总部机关和一二九师司令部、抗大分校所在地,又是八路军粮食供给基地。在敌人频繁扫荡的情况下,刘亚雄在领导对敌斗争的同时,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农业生产,实行减租减息,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打击敌人,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在建立新军,坚持武装斗争,建设太行抗日根据地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2年冬,党派刘亚雄到延安中央党校参加整风学习,后又参加了延安中央医院整风运动的领导工作,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刘亚雄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

上一篇:妇联执委委员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妇联效能建设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