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5 18:26:46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药品采购;管理模式;模式建立

一、对重点部门与重点岗位的分析

药品管理任务开展阶段要协调好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在分配任务时考虑全面因素。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对药品的采购环节进行监管,保障医疗服务的完成质量。药品采购监管部门与岗位职责如下。

1、对管理部门和岗位的分析

管理部门在开展日常监管工作期间对药品的采购现状会有初步了解,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所制定的管理计划更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是管理部门工作体系完善的方法。会针对药品的质量与生产日期进行重点管理,新类型的药品在采购环节中要充分考虑是否能够达到建设目标,采购会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业务科室有私自采购药品现象,存在采购审批不合理现象,特别是对新药采购申请资料的审核不够严格,药品采购计划审核不够严格。再次是对药品采购与使用情况也没能进行定期的检查、考核和督察,对药品采购发票缺乏准确审核,有提前或拖后支付货款现象。

2、对采购部门和岗位的分析

药品采购部门没能对药品采购情况进行具体的统计、分析,拟订的采购计划不合理,存在私自采购药品或超计划采购药品的现象。药品采购目录拟订缺乏合理性,对新品种药物的采购申请资料查询和初审不够严格;药品采购发票核对不准确,没能按物价政策及时调整药品零售价格,故意拖延验收;药品库存报表不准确,未能及时准确上报、反馈药品采购、验收情况等。

3、对使用部门和岗位的分析

在药品使用方面,处方医师没能自觉遵守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规定、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规范使用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开具处方时存在超范围、超剂量开方等不合理用药行为。各科主任未能按规定程序进行新药申请,优化新药引进,保证临床用药的先进性,防止出现药品临床非法促销现象和有处方权的医师接受药品经销商回扣的行为。

二、采取的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组织

有关于药品采购的相关制度要及时完善,以采购阶段常见的问题为改进依据,完善并补充现有的管理体系。药品管理是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的,由管理部门负责向基层落实,开展时如果遇到不合理的情况,也要及时改进,以免影响到药品行业发展。医院单位也要加快管理制度的完善速度,在各科室确定管理形式,并指派负责人对药品的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为工作任务进行打下坚实基础。工作任务的划分要科学合理,观察是否会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严格控制控制药品采购对实现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有很大的帮助。各部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也要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工作上的交流沟通,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制度落实不彻底的现象。

2、建立合理的采购流程规范采购管理

确定采购计划后首先要与管理部门相互沟通,确定最佳的采购方案,审批报告得到批准后可以进行接下来的采购计划。采购数量要结合使用消耗量来进行计算,采购后进行对账处理,这样更有助于节省资金使用,使采购环节更合理的进行。采购过程中执行采购目录,公开采购流程,限制采购权限,进一步理顺药品采购、验收、使用、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实行逐级审批。制定统一的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台帐,确定各项工作责任人。采购有审批,论证有记录,管理有分析,并把药品的采购与使用与考核挂钩。

3、建立监管机制促进药品合理使用

通过监管体系完善来促进药品的使用更科学合理,采购管理模式要根据药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时的更新进步,为接下来所进行的药品使用管理计划创造有利条件。需要使用药品时要严格的填写记录表,以免影响到后续的审核,对于药品的使用监管要定期进行,观察资料中所记录的内容是否符合使用标注,发现不合理的现象更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避免问题在药品采购与使用环节再次发生。药剂科每月统计金额排序前15位的药品和使用该药品排序前15位的科室、医师;每月还在门诊随机抽取500张处方,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评价。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卫生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并对照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分析评价,在院内通报不合理处方和评价结果,对用药不合理的科室、个人及时进行干预。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与行风建设,与奖金发放挂钩。

4、加大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印发法律法规手册,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对采购和使用等重点岗位,明确纪律要求,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廉洁意识。建立医德医风档案,纳入年终考核,纪检人员参加与药品目录修订和引进新药的讨论,并定期对讨论,审批等资料进行抽查,针对异常用药情况,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通过讨论及时解决,保障真正实现有效、安全、经济、合理用药。

三、对违反规定的处置

在药品采购、使用过程中对违反规定的个人,初犯者由本院纪检部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第二次违反者写出书面检查并扣除其奖金;第三次违反者对责任人进行院内通报批评,并对其进行一次申告待岗。超过三次者责令其待岗学习,延迟该医师的职称晋升和进修,并不得参与评优。还要参加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教育,期满须经考核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岗;情节严重的移交监察机关处理。

四、新模式运行后的成效

1、药品采购更规范

以前药品采购是由药剂科制订计划经领导审批后直接向定点供应的医药公司购买。现在实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通过卫生采购中心平台进行招标,再由协管公司供货,接受中心监督,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直接采购的弊端。更换新品种时每一个品种均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会议上讨论投票,避免了盲目追求高、新、贵的问题,确保质优价廉的药品进入医院,切实降低了药品的成本,降低了药品消费比例,减轻患者的负担。

2、药品使用更合理

制度完善后,明确了奖惩办法,避免了临床非法促销和不合理用药。临床医师用药谨慎了,各科室严格按制度执行,特别是在抗菌药物应用上,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规范使用实施细则,严格按照三级管理使用。全面规范了临床用药秩序,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操作、优化流程、加强管理,药品结构趋于合理。临床用药合理规范,一些不良反应多,临床长期不用的药品品种被淘汰,临床需要疗效确切的专科用药被引进。

结语: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应用新的管理模式,避免了药品采购、使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提高了用药质量,保障了用药安全,降低了药品成本,在药品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 颜耀东,王楠,刘东麟,张兰欣,杨彬.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04).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篇2

××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年公司进行认证前后已进行了年的培训,,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了管理课程培训,但培训效果不理想,缺乏主动性,计划性较差,随时性和变动性很大,并处在应付层面。而且公司也感到将来竞争优势的取得要依靠人员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培训加以解决。有鉴于此,公司决定对××年的员工培训作如下调整。

一、建立三级培训体系

公司三级培训体系如下所示:

一级培训

内容:具有共性的培训。

具体任务:

()新员工进厂培训;

()整个公司计划进行的培训;

()二、三级培训做不了的培训;

()关键岗位培训。

组织者:公司人力资源部

二级培训

内容:各部门或车间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进行培训,包括岗前、岗中、岗后培训。

具体任务:

()本部门系统的人员工艺、技术培训;

()公司下达的培训任务;

()职工的岗前培训。

组织者:各部门、车间

三级培训

内容:重点是针对操作工人进行的(师带徒)。

具体任务:

()一般人员的上岗培训;

()公司下达的培训任务。

组织者:各部门、车间

二、种类:基础培训与提高性培训。

三、渠道:公司内部培训和派出学习与培训。

四、教材:共性培训: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专业培训:相关专业教材和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的教材(如微机培训、司炉、电工、水处理站、钳工、铲车司机、电梯以及所有生产岗位等)。

五、培训计划的制定。每年年底由各部门、车间分别上报自己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并根据公司整个培训的资源与发展需要而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制定出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但在执行培训计划时,根据公司业务经营的需要而进行适时的调整与改变。

六、培训目的:

()保证新进员工达到上岗要求;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基本工作技能;

()加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

七、建立培训管理员制度:每个部门、车间聘用一名培训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培训管理工作,同时,对培训员给予适当津贴。

八、建立培训师制度: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和实际,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是员工担任培训师,并根据授课内容和时间给予元/小时津贴。

九、公司人员分布

①公司领导层人

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人

③车间工段、班组长人(各车间的工段长、班长)

④一般管理人员人(各部门车间干事、核算、仓管、质保等)

⑤销售人员人(销售公司内勤、外勤)

⑥一线生产工人人(生产线的工人)

⑦后勤人员人

合计:人

×湖南三九唯康药业有限公司

×××年月日

序号

班名

期数

计划时间

培训时间

培训对象

形式

地点

主办部门培训人

培训管理员上岗培训班

季度

半天

各部门、车间培训班管理员

脱产

公司

人力资源部/李焕涛

新员工上岗培训班

不定

不定期

新员工

脱产

公司

行政部/蒋润生

异岗人员培训班

不定

不定期

异岗员工

师带徒

新到部门

各部门/负责人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班

季度

半天

公司管理人员

脱产

公司

行政部/陈剑

中层干部培训班

季度

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脱产

公司

人力资源部/李焕涛

工段长、班长培训班

季度

各车间工段长、班长

脱产

公司

人力资源部/李焕涛

复退军人岗前培训

待定

新接收的复退军人

脱产

公司

行政部/蒋润生

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

季度

半天

全体员工

脱产

公司

行政部/蒋润生

消防管理培训班

季度

半天

全体员工

脱产

公司

行政部/蒋润生

设备管理培训班

季度

设备维修人员(含电、钳、车、焊等)

脱产

公司

设备维修部/黄少华

销售业务员培训班

⒉季度

销售业务员

脱产

公司

销售公司/伍斌

人员培训班

⒉季度

全体

脱产

公司

质量保证部/谢海玲

人员培训班

⒉季度

全体

脱产

公司

质量保证部/刘萍

培训班

季度

车间员工

脱产

各车间

各车间/负责人

药品法规培训班

季度

全体管理和药品生产相关人员

脱产

公司

人力资源部/彭忠明

器械法规培训班

季度

全体管理和器械生产相关人员

脱产

公司

人力资源部/周建华

执业药师培训

公司执业药师

脱产

外培

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公司财会人员

脱产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篇3

与其他培训管理工具相比,培训矩阵实现了“人、岗、训”三者的整合统一――培训管理者与业务部门管理者可以依据岗位需要共同设置培训矩阵,配置相应的培训课程,然后再根据在岗人员的情况选择对应的课程培训,提升人岗之间的匹配度。

结构化梳理培训需求

进行“傻瓜式”管理

对于培训管理者而言,可借助培训矩阵表来梳理培训需求。培训矩阵表一般包括两个维度,即岗位和岗位所需的课程及培训。培训矩阵表以岗位需要为核心,可以有效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及实用性。

划分职位族,平衡针对性与效率

在同一个矩阵表中,若包含的岗位数越少,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就越强;若包含的岗位数越多,管理起来就越方便。因此,企业在设计矩阵时,需要寻找针对性与方便性之间的平衡点。根据我的经验,将职能类似的岗位分成职位族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可以在充分保证针对性的同时,又能兼顾到管理效率。

如扬子江药业集团将所有岗位分成了研发体系、生产质量体系、财务供应体系、行政支持体系、营销体系五大职位族,培训中心在每个职业体系内选择熟悉业务的人员来兼职培训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知识的培训,经过考评后方能上岗。在建立培训矩阵时,由兼职培训管理员负责整合所需知识、技能类似的岗位,形成岗位族。

结构化梳理,把脉培训需求

在梳理培训需求时,为了保证全面性,可以采用结构化的梳理方式。如扬子江药业按照法规/文件/制度类、安全环境类、知识类、实操技术类、综合管理类五方面将岗位需要的培训和学习进行了结构化梳理(见图表2)。这样能够避免非结构化梳理的随机性,防止因考虑不周而遗漏应有的培训内容。

判断培训实施的时机

培训矩阵表中的“适用情况”一栏,主要便于培训管理者判断培训实施的时机,实行“傻瓜式”培训管理。以扬子江药业的QA岗位为例(见图表3),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在岗人员必须掌握GMP相关规定,而且此内容应该在上岗前或相关政策修订的情况下进行培训;在正常情况下,不必为在岗人员安排此培训。

以培训矩阵为基

搭建覆盖全员的培训体系

基于培训矩阵,企业培训管理者可以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进而构成完善的培训体系。通常情况下,在培训矩阵表完成后,就可以将现有课程整合进课程体系中,而另一部分新增课程则有待开发。

完善教材体系与师资体系

首先,培训管理人员通过培训矩阵表梳理出各职位族的培训课程,若加以汇总就可以构成覆盖员工职业生涯全过程(包括上岗、在岗、晋升)的课程体系。然后,培训从业人士需要围绕课程内容编制纲要、撰写教材,形成教材体系。同时,企业要根据课程的核心内容选拔并确定内、外部讲师,形成师资体系,从而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培训体系(见图表4)。

课程招标,满足新需求

面对新课程需求,可以采取课程招标的形式来完成。如扬子江药业在公司内设有兼职内训师,他们均经过TTT培训以及课程开发鉴定。根据公司制度规定,不同鉴定级别的内训师,每年都要完成相应数量的授课课时和课程开发任务,否则无法享受内训师待遇。

我们制作出新课程目录,发放到内训师中进行招标,并明确课程开发进度。未能得到招标的课程,将由培训中心与业务部门代表共同开发,课程开发者享受内训师开发课程的待遇。

迈向培训矩阵+

对接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培训管理工具,培训矩阵可以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年度培训计划、胜任力素质模型等多项人力资源工作对接(见图表5)。

与绩效管理对接

由于培训矩阵课程来源于岗位工作需要,因此,梳理培训需求的过程,能够帮助管理者找出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在扬子江药业集团人力资源部进行新任管理者面谈时,我们了解到,培训矩阵提供的维度,往往可以为他们提供与下级面谈时的绩效梳理工具,更全面、具体地分析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当与员工确认这些原因后,由于知识/技能欠缺导致的低绩效将可以通过矩阵中的对应课程予以解决。

另外,从处理员工关系的角度看,以绩效不佳为由处理员工,须有明确的依据。而培训矩阵中明确提出了企业要求,这为实施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代替年度培训计划

当企业培训管理者在原有培训矩阵表的基础上增加诸如培训实施时间、培训预算、授课人、责任人等内容后,完全可以替代年度培训计划表,用于指导培训实施管理。

在2015年以前,扬子江药业将培训矩阵与年度培训计划并行实施,发现培训矩阵不仅能精简培训文件的数量,而且便于培训管理者管理。经过一年的试用,我们明确将培训矩阵代替了年度培训计划,用于提升培训工作效率。

形成胜任力素质模型

胜任力素质模型主要包含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动机等六大方面要求。其中,知识、技能等显性要求均包含在培训矩阵中,而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动机等隐性特征属于胜任力潜质部分,可基于培训矩阵继续梳理员工的岗位特征。

如果培训管理者希望走捷径,快速确定胜任力潜质内容,则可以根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提炼员工素质要求。随后,将这些要素与培训矩阵中的知识、技能要求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相对全面的胜任力素质模型。

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结合

结合公司员工的技术发展通道、管理发展通道的要求,培训矩阵将能形成一系列发展类课程,在协同企业与员工的努力方向的同时,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发展。

在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培训矩阵中,以情境课程为例,我们分别设置了偏向于技术与管理两门课程,以适用于不同的员工发展通道。学员修完相应的课程,即可申请对应的技术级别评估,或应聘更高管理层级的空缺岗位。我们希望借助培训矩阵,引导员工为下一步职业生涯自觉做好准备,也为公司储备足够的人才。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篇4

一方面,由于老的带教模式未指定专人带教,导致在实习生的带教和管理上的责任不明确,出现问题互相推诿,影响了实习带教的质量。因此,在学校和药品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实施“专人带教”的实习模式。另一方面,由于药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比较多,带教水平和各方面的素质差异也较大,难以保证实习带教质量,故应精选各方面素质过硬的人员带教。另外,在选择实习带教老师时,还兼顾学历、职称、医德、师德、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沟通能力,以及奉献精神等。

2科学制定实习教学大纲

并严格执行为了保障药学专业实习教学的规范化、制度化,由学校牵头组成药学专业实习建设委员会,人员由行业专家和校教学骨干组成。在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上,根据药品生产企业药学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重新修订《药学专业药品生产企业实习教学大纲》,使其成为一套更加贴近就业工作岗位的,科学完善的教学纲领性文件。根据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由生产部制定全厂总的实习计划;由实习带教老师根据具体岗位和全厂总的实习计划制定个人实习带教计划,包括示教安排、岗位基本知识、设备操作技能、行业感情培养、实习考核等内容,并严格执行。

3完善制度

加强过程监控提高认识,健全完善实习管理责任机制。药品生产企业各岗位责人及实习带教教师对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技能教育、素质教育以及日常事务等工作全面负责。完善健全了各层既负责实际生产又管实习生的“一岗双责”机制。将实习制度逐条细化,分解落实到实习工作的每个环节和每个部位,落实到每一个带教教师和实习生。药品生产企业把实习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列入员工工作考核内容,并与员工工资和奖金挂钩,并建立员工实习带教考核制度和约束激励机制,确保实习制度落到实处,强化实习的过程监控。公司生产部每月抽查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对实习工作进行效果评价。每季度召开一次教学总结会,收集评学、评教结果,改进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和带教工作。

4建立科学实习的考核方式

药学专业实习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与毕业生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为了科学的评价实习生的质量,考核的内容必须全面,考核的态度必须认真,考核的方法必须科学。实习考核根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完成专业实习计划情况和实习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工作态度、出勤及工作业绩以及实习报告质量等几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其中行为规范、工作态度及出勤率占10%,工作业绩占30%,实习报告占20%,交流总结占20%。实习成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载。

实习生的初评成绩由实习小组、公司的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共同协商确定。学校实习领导小组对实习生的成绩予以审定,原则上应尊重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初评意见。实习带教老师对实习目标进行阶段性评价,每周抽查1~2次,并做出及时评价,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实习带教老师在评价学生的同时,也应注意自评,不断总结带教经验,书写带教总结,使带教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对老师的实习带教方式、效果、态度进行评价。公司生产部每两月召开一次实习带教会,了解带教效果。

5存在的问题

5.1学习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实习生初进药品生产企业,因对周围环境陌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表现出不自信,导致操作不熟练,加之企业员工的生产任务比较重,往往不乐意接受实习生,甚至拒绝指导实习生。给实习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挫伤了他们实习的积极性。

5.2学生对很多实习内容没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对医院和社会药店药学服务的知识所知甚少,如药房药品摆放、发药的“四查十对”、特殊药品发放与使用、医院药房设置等内容,企业实习带教教师不讲,学生也不问。

5.3实习中纪律观念淡薄有些学生以为自己并非实习单位的正式职工,有事不请假,擅自离岗。因而造成实习单位和学校两边都不知道学生去哪了、在做什么的局面。

6体会

带教老师既是药品的生产者,又是教育者,带教老师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学风,严格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并能以身作则,以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潜移化的影响药学专业实习生,培养实习生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使其尽快适应药学工作。传统的“放羊式”的带教方法弊端多,难以进行实习监控,难以保证实习质量。故我校对此进行了改革,筛选出各方面素质符合条件者的带教教师,并实施专人带教.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篇5

一、评聘范围和职务名称

高级技师是在高级技术工人中设置的高级技术职务,评聘高级技师是技师聘任制的组成部分。中药行业高级技师职务应在技术密集、工艺复杂的专业中具有高超技能并作出显著成绩的技师中考评、聘任,不是技师的普遍晋升。

高级技师要在中药行业工艺技术复杂和具有综合操作技能的专业或工种中设置。先确定在中药炮炙工、中药提取工、中药片剂工、中药针剂工、中药丸剂工、中药调剂员、中药验收员、中药养护员专业(工种)进行评聘高级技师试点工作。

中药各专业工种高级技师职务的名称统称为“中药高级技师”。

二、任职条件

(一)任技师职务三年以上并作出显著成绩,在本行业或企业内部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权威性;

(二)具有本专业(工种)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工种)的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具有高超、精湛的技艺及综合业务和操作技能;

(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技术攻关和解决本专业(工种)高难度生产技术问题等方面成绩显著。

(五)具有培训高级技术工人及组织指导技术工人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六)具有参与企业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与重点

(一)考核内容包括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工作业绩、劳动态度、带教能力等项。在坚技全面考核的原则下,重点考核分析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作业绩。

(二)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考核以笔试为主。同时须撰写单项成果论文或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并进行答辩。

(三)工作业绩的考核以定量为主,包括履行技师岗位职责、技术成果、传授技艺等方面的成绩。

(四)各试点企业要根据上述要求制定考核标准,内容要具体、明确,尽可能定量化。

四、评聘组织及程序

(一)中药行业高级技师试点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提出实施范围、职务名称、考核标准及要求,制定实施办法,指导行业高级技师的考评工作。

(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中药主管部门会同本地区劳动部门成立中药行业高级技师考评委员会和专业(工种)考核组织,负责本地区中药企业高级技师的考评工作。企业要成立考核组织,负责本企业申报高级技师人员的初审工作,高级技师考评组织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

(三)申报高级技师,由本人提出申请,所在企业初审推荐,经地区劳动行政部门认定的专业考核组织考核,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中药行业考评组织评审。

(四)经考评合格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发证书。取得高级技师合格证书者,由所在单位进行聘任,签订聘约。

五、比例限额

中药行业聘任高级技师的比例限额原则上控制在技师总数的百分之十以内,各地区可根据企业业务、生产岗位的技术复杂程度和高级技师设岗、定职的实际情况平衡调剂使用。

六、职务津贴和其他待遇

(一)中药高级技师从受聘之月开始,享受高级技师职务津贴,取消技师职务津贴。高级技师职务津贴可参照国家规定的40元至60元幅度内由企业自行确定。对核准下达的增资指标,企业列入成本。

(二)高级技师是生产操作岗位上的高级技术人才,与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其福利待遇由企业比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自行确定。

(三)高级技师任职二年以上在受聘期间退休,其职务津贴列入工资基数计算退休费。

(四)高级技师的退休年龄,根据生产业务工作的特殊需要及其身体健康状况,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适当延长。

七、使用与管理

高级技师的聘任期限由企业自行确定。应加强高级技师管理工作,要明确高级技师工作职责,并为他们履行工作职责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加强高级技师的培训,使他们思想、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要建立高级技师的日常和定期考核制度。为了加强中药技术人才的管理和交流,各试点企业应将高级技师评审表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式三份。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和培训目标

医药工人、经营人员中级技术业务培训是在初级技术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从医药生产、经营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出发,,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对技术工人和医药商业经营人员进行的一种定向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它是提高医药工人、经营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改变医药职工队伍技术业务等级结构不合理状况的重要措施,是岗位职务培训的组成部分,是“七五”期间医药职工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医药工人、经营人员中级技术业务培训一定要紧密联系生产、经营实际,突出重点,强调针对性,保证培训质量,以促进医药生产、经营的发展。

医药工人、经营人员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的目标,是使医药工人在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达到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四至六级应知应会的要求,使中药、医药商业经营人员在业务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方面达到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药、医药经营人员业务技术等级标准三至四级应知应会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二、培训重点和培训规划

医药工人中级技术培训的对象是具有初中文化和实际水平已达到初级而未达到中级技术水平的技术工人,医药经营人员的中级业务技术培训的对象是具有初中文化和实际水平已达到初级而未达到中级业务技术的经营人员(指以五大员为主体的有关业务人员,下同)。

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的重点是工业企业的班组长、生产骨干和在关键岗位上操作的技术工人,商业企业的基层门店、柜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

专业对口的中专、技校等中等以上学校毕业生和已取得中专及中专以上专业合格证书者可免于理论知识的培训。

通过“七五”期间的中级技术业务培训,力争医药工业(包括中成药、医疗器械)行业到1990年有50%左右的技术工人的实际水平达到中级技术水平,医药商业行业有40%左右的经营人员的实际水平达到中级业务技术水平,沿海、中部省、区应高于上述指标,边缘省、区可略低于上述指标。

大型医药企业可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自行确定培训的对象范围、进度要求,中小型企业由主管医药部门统筹规划,协助安排。

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各医药工种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理论教学(即应知部分培训)参照国家医药管理局所属各专业公司制定和编写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执行。为使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各单位在执行时,可从各自的生产经营实际和岗位职务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培训内容作必要的增删和调整,并报主管医药部门批准。理论培训总课时数不能低于600学时。在统编教材出版前,各单位可按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选用或自编一些教材或讲义。通用工种可参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执行。

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即应会部分的培训),原则上实行逐级培训、逐级考核的办法,可采用以师带徒、岗位练兵、开展技术比赛等方式进行。

四、培训形式和方法

中级技术业务培训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采取脱产、半脱产、业余等多种形式办学。在办学方法上,有条件的医药企业可单独办班,没条件单独办班的企业可实行联合办学和委托代培。医药商业企业点多、面广、人员分散,更要提倡联合办学。各地各单位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联合方式。有办学条件的地、市,可由地、市医药局(公司)牵头,组织县与县或市与县的联合办学;人数少的工种可由省医药局或专业公司牵头,组织地、市、州联合办学;个别专业还可以通过国家医药管理局所属专业公司实行跨省联合,如举办跨省的师资培训班或向师资紧缺的省、区选派讲师团等。在联合办学中,各级医药管理部门都要树立为行业服务的全局思想、热心牵线,办学单位要本着勤俭办学的精神,合理收费。对基础好的学员也可实行自学的方法,但要定期进行辅导或编写自学辅导材料,防止放任自流。

中级技术业务培训一定要坚持标准,保证培训质量。在培训时,要把好入学关,对不具备初中文化或双补时未补化学的学员,在培训前都要补习初中文化及化学课程。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抽调部分既懂专业知识又有教学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师资队伍,专职教师数量应占职工总数的千分之三到五。要办好师资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聘请部分有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的兼职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要有专职管理人员及严密的教学管理制度。

五、考核、发证

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的考核、发证可以“哪里培训,哪里考核、发证”为原则,由大型医药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自定办法,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医药管理局(总公司)批准后执行。考试要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有条件的可组织统一考试。要严肃考场纪律,各级医药管理部门要进行检查或抽查考试。

中级技术业务合格证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医药管理部门会同地方同级劳动部门统一印制。

六、加强领导、通力协作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篇7

(一)全区食品药品监管人员;

(二)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四员”,即: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员、宣传员、协管员和信息员;

(三)全区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企业(单位)关键人员。具体人员如下:

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单位)关键人员是指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操作人员。主要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食品安全负责人、分管食品生产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采购人员、验收人员、食品检验人员、仓库保管人员等。销售人员可以参加关键人员培训。

2、食品流通企业(单位)关键人员是指食品流通安全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操作人员。主要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食品安全负责人、分管食品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采购人员、验收人员、仓库保管人员等。销售人员可以参加关键人员培训。

3、餐饮服务企业(单位)关键人员是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操作人员。主要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食品安全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发包单位直接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仓库保管人员、烹调人员、分餐人员、熟食等专间操作人员、餐饮具消毒人员等。

4、药品企业(单位)

(1)生产企业(含药包材生产及医院制剂室)关键人员主要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QA全体人员、QC主任。药品生产企业销售人员可以参加关键人员培训。

(2)经营企业关键人员主要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质量负责人、验收员、养护员、质管员、营业人员等。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人员可以参加关键人员培训。

(3)医疗机构关键人员主要包括:医疗机构负责人、药剂科负责人、药房验收员、养护员、质管员等。

5、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单位)关键人员主要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生产负责人、分管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生产部门负责人、检验检测人员;医疗机构器械科负责人、采购人员、验收及保管人员等。

6、其它企业(单位)

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企业(单位)关键人员分别参照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关键人员确定,并参加相应培训班培训。

7、I类食品药品单位关键人员主要包括:主要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仓库保管人员、关键岗位操作人员等。

二、培训组织及责任分工

(一)区局负责的培训工作

区局负责组织实施全区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培训、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四员”培训和测试等工作;负责组织实施II类食品药品监管对象关键人员培训(市局已培训的除外)和测试等工作。区局业务科室组织实施各自专项培训及测试等工作,人事监察科、法规科、办公室配合。

(二)食品药品监管所负责的培训工作

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I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流通个体工商户、小微餐饮、食品前店后坊、小微药房等)食品药品监管对象关键人员培训(区市场监管局已培训的除外)和测试工作。区局负责培训师资,并督促指导。

三、培训内容

1、各培训组织单位根据培训计划要求,结合市局编写的培训教材和本地实际,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其中现场检查量化分级标准、食品药品安全操作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应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2、根据《市2015年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结合食品药品行业实际,各培训组织单位在组织培训中增设市食品药品相关地方性规定的内容,具体内容由各培训组织单位自行选择。

3、根据区文明办要求,结合食品药品行业实际,各培训组织单位在组织培训中增设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内容,具体内容由各培训组织单位自行选择。

四、完成时间

全区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和食品药品安全“四员”培训于6月30日前完成;食品药品企业(单位)关键人员培训具体时间由各培训组织单位自行决定,7月15日前必须完成所有培训、测试等工作。

五、培训证书编号规则

1、培训合格证明编号规则为:。

2、培训证明流水号为四位数,不得出现同号。

3、培训合格证明由市局统一印制,区局统一发放。

六、有关要求

1、各培训组织单位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制定单项具体培训计划,选配优质师资,认真组织实施。单项具体培训计划于培训开始一周前报区局备案。

2、各培训组织单位在组织辖区内食品药品企业(单位)关键人员培训时,要按市局有关要求,把食品药品行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纳入食品药品关键人员培训内容并加以落实。

3、各培训组织单位负责本级培训的通知、签到、师资、出卷、阅卷、监考、成绩统计汇总、制发培训合格证及其台账登记等工作。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 中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一方面是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低,另一方面是企业无可用之才,国内技能型人才普遍紧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矛盾的根本是人才培养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的调整与建设,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中药专业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实践,继续坚持“依托行业、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在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方面进行有益尝试。经多方努力我院医学院与利君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积极合作,成立了利君——渭职院中医药专家工作站,同时成立了中医药研究院。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术研发服务地方经济走出了第一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加强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队伍,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社会实用型人才。

一、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根据文件精神,我们在医学院中药专业进行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突出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改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利君现代中药、医院制剂室、药检所等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共同进行教学方法研究,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岗位群及对应的基本岗位能力与岗位核心能力,从而科学界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包括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化学和中药制剂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进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确定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企业要求,设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等课程模块,以便学生根据就业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

2.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将“学中做”贯穿课堂教学。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一种具体形式。其中,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走“工学结合”之路最实在的要素。学生只有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定岗工作,实行工学交替或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得以实现。

在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教学在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技能技巧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学生技能的形成是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校内实训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形成主要还是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的。校内实训基地引入的是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块,因此通过这种真实职业环境的营造,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形成,为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近3年,学院加强中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组建了中药实训中心,加强中药鉴定实训室、中药炮制实训室、中药制剂实训室、中草药提取分离实训室和中药标本馆的建设,为课堂教学的“学中做”提供了基本保障。为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及时修定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验实训学时,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改过去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脱节,教师从头到尾满堂灌的做法。将大部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边讲理论,边做操作。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学生一边理解,一边记忆,一边操作实训,真正做到了“学中做”。这种“学中做”模式拉近了书本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拓展校企合作之路,学校企业互动双赢。

1.“订单”式培养培训。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企业根据所需人才的要求,与学院签订用人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企业的职工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由学院提供培训的师资、场所,达到培训要求。

2.“校企互动式”。学院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其生产车间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和顶岗实习的场所。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特别是由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努力缩短课堂与岗位、学院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达到定向培养目标。学院主动为企业服务,依托利君—渭职院专家工作站,为企业员工开办技能培训班,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学院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掌握岗位技能要求,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了解企业技术发展,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加快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扩大合作办学规模。

3.举办企业家报告会。学院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做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5.共建学院实训基地,增强学院的实训实力。让学生感受校园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6.依靠行业企业办学,以服务求支持。(1)加强人力资源培养与使用方面的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实习学生,企业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实训环境;(2)学校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也可以将自己的技师派往学校提供教学服务;(3)鼓励企业在我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促进学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与改革;(4)发展职业培训与鉴定,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后备职工培养等。

三、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为了使课程设置符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与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一起完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工作。根据专业顶层设计的思想,校企合作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由主体部分和支撑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制与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支撑部分包括:专业调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教学制度与条件建设、课程标准。

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原则上讲,学习领域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接,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相应工种(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本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职业能力)相对接的职业证书有: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医药商品购销员。要求毕业生95%以上能取得与专业对接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四、教学方法改革,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做一体”,“学中做、做中学”,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先理论讲解再集中实践”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必须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在企业中建立生产性教学实训基地,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强化教学效果。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如开展中药鉴定技能大赛、中药调剂技能大赛、中药炮制技能大赛等丰富多样的专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突破校企合作的时空障碍。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的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五、建立“工学结合”中药专业教学资源库。

按照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以满足中药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教师、学生、在岗从业人员、执业药师、社会人员学习与培训的需求为出发点,依据企业、医院对中药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内容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1.完成中药专业资源需求调研及分析,完成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配置标准。

2.完成3门专业基础课程和4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完成教学课件、图片、视频及部分仿真软件教学的制作与上网;完成现有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案例介绍。

3.完成中药专业各类精品课程的收集与整理,并建立链接工作,加强中药专业在线测试题库的建设,建设中药专业招聘与就业服务平台。

六、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制定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的制度。强化“双师型”师资梯队的培养与建设,选拔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学历层次高且理念新的中青年骨干充实教学岗位,对专业的发展产生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制定并形成能长期良性循环的、多元化培训机制和运作模式,不断夯实人才基础。

建立“双师素质型”教师持续培养机制。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要求青年教师坚持每年不少于2个月的时间到企业实践并指导学生实习。组织教师到国内著名医药企业参加实践,顶岗锻炼,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职教师,通过强有力的激励政策支持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职称资格、考评员资格等培训和考试,培养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三年建设期内使“双师素质型”教师比例达90%。

总之,工学结合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与社会需求、职业需求的严重脱节,是新形势下中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是高职中药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只有科学地构建工学结合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凸显高职教学适岗、应变、创新、发展的中药专业特征,才能更好地解决中药专业教学中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雷江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人民论坛,2011.2:45.

[2]吴少华.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中国职业教育,2010,16(2):69.

[3]李蓓蓓.浅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校科技,2010,10(2):75.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SGH12560

上一篇:放射技师岗位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新年文员岗位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