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转正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5 03:47:00

业务转正总结

业务转正总结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1月业务员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

__年__月__日,是我加入__公司市场部的纪念日,也是我试用期开始的日子。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与工作,我对自己的工作认真思考并记录下来,以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同时向公司领导汇报我的工作,请领导___并给予同意我的转正申请。

工作成绩与收获

首先感谢公司人力资源部认可、招聘我进入__公司,并对我全方面的培训,给予我在公司发展的机会。感谢__董事长、__总经理、__副总经理及公司其他领导和同事给予我无时不在的培训、教导与帮助,使我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能学到最多的知识和信息,并得以提高。当我进入__的第一天开始,我深知自己最大的欠缺是对我公司、行业及产品系统知识的掌握。

1、认真学习公司人力资源部___的对公司历史、制度等的培训,对我__公司有了更深刻和完整的认识。__公司深厚的历史底蕴、严谨的工作氛围、科学的管理制度增强了我在公司这块沃土上潜心学习、扎根发展、努力发挥的信念,相信随着公司的发展,自己也一定会有大的进步。

2、在公司对新员工的培训期间,我努力学习公司整体情况及__(产品)系统知识,熟练掌握了__(产品)系统各部分的作用、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材料等等情况,能系统明了将整个__(产品)系统详细、顺利、条理地向项目业主讲解、交流清楚,为今后业务工作的开展而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公司介绍的学习过程中,深挖掘我公司与别的公司的区别与优势,自己___语言,将公司的特点、优势、业绩等全面地介绍给业主。这也是__董事长提倡业务工作制胜的“三把斧”的两者,所以我从不懈怠。

3、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行业知识,并且在后期的工作中随时学习补充行业知识的学习。不仅在学习期间努力学习行业知识,为自己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而准备,并且要想将业务工作做的更加出色突出,融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在工作过程中努力广交朋友,学习行业知识,在业务工作中,互通信息,互相学习,为在这个行业中长期发展而努力。

4、仔细学习了商务知识。__总对业务人员的培训不仅重视业务知识,对商务知识的培训也丝毫没有松懈,使得我们认识清楚业务员成功必备的素质,也使得我们在业务工作与人沟通中细节上的胜出增加一筹。使我们增强了成功的信心。

5、在近一个月的业务出差工作过程中,我将安徽和___两省的项目信息进行了拜访,已经和一些项目的甲方相关人员取得良好的沟通。典型的项目有安徽___四方集团___万吨/年合成氨___万吨/年甲醇项目,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___万吨/年甲醇,___万吨/年醋酸及___万吨/年醋酸乙酯项目,___亚洲新能集团___万吨/年甲醇___万吨/年二甲醚项目等,都将在下半年和明年开始招投标工作。并且重点拜访了东华科技工程公司(化三院),在__总的帮助下,与化三院负责__(产品)的相关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该院设计的__(产品)项目对方将向业主推荐我们公司。在化三院设备采购部入网并通过审核,今后三院总包项目中如有__(产品)系统,我们公司将可以作为三院的竞标方之一参与竞标。

6、成功中标___焦化股份有限公司___万吨苯加氢项目__(产品)系统。在项目招标前四天接手,积极向__技术总经理,__技术部部长,__电气工程师学习苯加氢__(产品)知识,在最短时间里详细了解技术方案。立即与___省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了解了该项目的竞标厂家,议标人员,设计单位,并且经过沟通取的得招标公司相关人员支持,到达山焦后,积极配合__总经理与山焦相关领导进行沟通,争得了山焦相关领导的支持。开标前积极准备述标。最终我公司顺利中标。

工作表现——态度与感悟

1、感谢公司对我们业务工作的支持。公司为方便我们业务员的工作开展,为我们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公司企业形象介绍ppt,产品系统工艺流程flash演示,使得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查找项目和介绍产品信息提供了方便快捷。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形象,增加业务成功的筹码。

2、勤奋是业务工作的首要前提。在学习和准备期间,勤奋学习产品知识,认真学习公司___的各类培训,并做好学习笔记、工作日记,反复___语言练习讲解系统。项目信息是业务工作的前提条件,勤奋查找项目信息,总结、交流查找项目的心得,使得自己能更好更多地得到项目信息,更大几率地取得成功。工作过程中,勤奋努力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与心得。

3、善于学习和总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对工作过程的事物进行总结思考,对项目信息总结思考,对工作方法总结思考,对业态总结思考,都是工作并能取得提高的条件,如果一个人只是机械地工作而不去总结和思考,那他是不会进步的。而总结思考之后不去实践自己的想法,那也是无济于事,于事无补的,等于空想,也不会取得进步。

4、工作进步是要讲求方法的。方法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回顾前期的工作之后,总结出来,并予以践行的。工作方法的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更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改进的过程。

5、业务工作全力以赴。全力以赴自己的工作,竭尽全力去获得各个方面的信息,思考成功的关键所在,并且全力以赴使用各种方法获得关键人物对我公司技术的认可,以在招标时获得最终的成功。

岗位认识

1、业务工作不仅是简单的先查找项目信息,再去跑甲方的工作,而是一个通过长期工作经验而换来的经过多种方法查找到有效信息,并通过各种方法获得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并结合我公司企业情况和__(产品)系统介绍,获得业主的认可和信任,最终取得项目的成功。

2、业务岗位不仅是产品的销售,更是公司形象的代表,营销工作的成功与优秀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公司的整体面貌。为公司在行业之中享有美誉而起着关键作用。

3、营销工作的总结也是公司为业务人员不断成长而制定的一项制度。作为业务人员更应该将工作总结作为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待,“学而不思则罔”,为了更好的改进今后的工作,必须对前期的工作不断进行总结。

4、营销工作是负责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完整的过程。从项目的前期沟通、招标、合同签订、制作___过程的跟踪,回款等等,所以业务人员必须认真严格,一丝不苟的完成全过程工作,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业务人员。

5、业务人员也是公司信息来源的重点方式。所以业务人员在获得各种信息是,要及时将信息反馈回公司。

优点与缺点

全面衡量自己的工作,自身的优缺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优点:

1、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和知识的欠缺要靠在日常工作的不断学习和总结中来弥补,所以要想成长,必须进行总结。

2、心细认真。工作经验的积累锻炼成了心细认真的性格,对于业务工作来说,心细认真能够及时学习到别人的优点,善于发现业务工作中关键所在。工作认真是任何工作成功的基本素质。

缺点:

1、对__(产品)系统技术细节的了解没有熟练掌握。在山焦苯加氢__项目的招标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业主对一些细节问题的询问自己回答比较欠缺。

改进措施:山焦加氢__(产品)系统的制作及___过程,我将全程进行跟踪和学习,相信经过这个系统全过程的学习,我会对产品系统的细节了解的更为全面。

2、投标过程中的细节方面做的不是足够好。制作标书时,按照招标要求制作了数量合适的标书,但是没有给自己留存一份,以备自己的随时查看和在询标时候的讲解参考。在签订技术协议时,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技术协议的样本等等。

改进措施::通过山焦的投标,学习了投标工作的全过程,相信今后的投标工作,自己会准备的充足。

“与谁同行,决定你能走多远!”——这是我的座右铭,我选择__(公司),坚信我和__(公司)能走的更好,明日更美好。

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过的很快,在每天的紧___充实的工作中,转眼间我已经来到公司快半年了。这半年中,在公司和部门领导的关怀和领导下,在部门同事的热情帮助和指导下,渡过了从学生到职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和思想的变化,现做总结如下:

一、培训学习的感受

专业的技术和产品知识对于我所在的售前技术支持岗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__月份我来公司已经培训过技术和产品线的知识,对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有了基本的了解,__月份来后集团又安排我们去基地实习以及两周的培训课程,真正的接触了产品本身,使我对产品的理解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深入的技术培训,也使我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来部门报道后,领导又安排了马强老师专门负责我们几个新员工的培训,同时又请张琨和张伟老师给我们更加细致的讲解了产品、方案、高性能等知识,马强老师更是___了我们几个新员工成立学习小组,安排学习计划,通过这些培训和学习,使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

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进入部门后我感觉到部门内部的学习氛围是很浓厚的,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请教各位老师,他们也都很热心的给我进行解答,同时部门每周都会安排某个内容的专业培训,这对我这种需要快速吸纳新知识的新员工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不断的培训过程中,使自己养成了一种不断学习的习惯。

二、工作过程中的感受

初入部门工作,对工作的内容和职责几乎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是张琨和张伟老师并没有因为我是新员工什么都不懂而不敢将任务交给我,而是大胆的将项目交给我去做,让我去练手。犹记得第一次张老师将一个项目方案交给我去做的时候,我当时的紧___兴奋,那个方案我整整做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其间给张老师审了___次,返工___次,问了很多很基础的问题,张老师都一一耐心的解答了,虽然任务没有按时完成,但从这次方案制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培训时学不到的东西,了解到了很多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加强了方案选型和产品知识的学习,还把以前部门的成功案例拿出来仔细的研究和练手,同时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到现在我完成一个简单的方案制作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除了方案制作外,售前还要和销售去拜访客户,这就需要我有很强的呈现和沟通能力,这也是我这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最欠缺的能力。在部门的培训中马强老师就安排了很多的呈现练习来锻炼我们的呈现能力,但这毕竟只是练习,而在实际工作和客户的交流中仍然显示了自己的不足。第一次___给客户做讲解的时候感觉十分紧张,不太自然和自信,准备的也不是很好,总之是一次比较失败的客户拜访,回来后我认真的总结了经验教训,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主动要求跟着几位老师去拜访客户,学习他们的拜访技巧,同时也通过电话拜访客户,在和客户的实际沟通中锻炼自己,随着经验的不断增加,我已经能够比较自如的和客户进行交谈,虽然现在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和初入公司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相信通过经验和技术的积累,我能在今后的工作总做的更好,完成自己的职责。

从最开始对售前岗位的一点都不了解,到现在能够基本配合销售完成项目,包括方案配置的制作,客户的拜访,以及投标、培训等售前的基本工作,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更离不开各位老师和领导对我的指点,正是有了他们的大力帮助我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售前这份工作,在这里要感谢他们,特别是张琨老师、张伟老师和马强老师对我的虚心指导。

三、思想上的感受

首先我认为是一个责任心的培养,这也是张琨老师和赵老师一直给我们强调的东西。作为一个售前,首先就是要具有责任心,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客户,因为在用户眼中,售前人员,是代表公司技术水平的技术专家,代表了一个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形象,售前人员的责任心也就决定客户对公司的印象以及项目的成功率,所以作为一个售前,不仅仅在技术方面要打动客户,更重要的是给客户一种对他对项目负责任的态度,让他放心的把项目交给你。这也是一个售前最基本的素质。这也是浪潮企业文化:以客户为___焦点的一种体现,对客户负责,也就是对公司负责。

其次是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细致上,作为售前技术支持,对你推荐的产品和方案在每一个方面都要考虑全面,特别是方案的可实施性和配置的细致度上,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不仅对客户,更是对公司的损失。

四、不足之处及改进

通过半年的工作和学习,自我感觉最不足的地方有两点,一是技术知识和产品的记忆和理解不够,很多东西只停留在表面的印象上,这使我在做方案时不能快速的展开思路,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去二次查找和确认,这样效率很低,也极大的浪费了时间。二是在呈现上有些不足,呈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迎刃而解。

五、目标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竞争更加残酷和激烈,作为我们新员工,只能尽快提高我们的业务和技术能力,以更加专业、细致、周到的服务让客户满意,使得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切实提高我们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自身竞争力,为自己也为公司带来更大的价值。虽然这其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险阻,但我想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自己能能否战胜自己。只要自己有收获,有长进,能够得到客户以及同事的认可和信任,再苦再累,自己也是感到幸福和快乐的。

“空悲切,白了少年头”,人生就像古人所说,趁现在年轻多学点东西、多做点事情,不要枉费人生。所以我要以更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决不辜负公司对我的信任和栽培,并且尽快的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售前工程师。

范文仅供参考

业务转正总结篇2

餐饮业是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解划分,餐饮行业类型划分为:正餐服务(6710)、快餐服务(6720)、饮料及冷饮服务(6730)和其他餐饮。根据对湖北省餐饮业的调查,湖北省共有餐饮企业1227家,其中资本大于1万元的有1107家。湖北省餐饮业不同类型服务企业数量如表1。

考虑到实收资本小于1万元的企业缺失许多统计数据,本文选择实收资本大于1万元的餐饮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调查样本显示,正餐服务企业数量最多,而快餐服务、饮料及冷饮服务和其他餐饮服务企业数量分布平均。

从利润总额来看,湖北省餐饮业亏损80803千元。其中,正餐服务亏损85891千元;快餐服务盈利11860千元;饮料及冷饮服务盈利212千元;其他住宿服务业亏损6984千元。其中盈利的企业有587家,占5%;盈亏平衡的企业有144家,占13%;亏损的企业有376家,占34%。在4个不同类别的餐饮业中,正餐服务的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其他餐饮服务,但是从调查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企业数量最多的正餐服务和其他餐饮服务都为亏损,反而是企业数量较少的快餐服务和饮料及冷饮服务处于盈利状态。而2004年全国餐饮业盈利状况是:全行业盈利28.9亿元,正餐服务盈利22.7亿元,快餐服务盈利5.7亿元,饮料及冷饮服务亏损0.8亿元,其他餐饮服务盈利1.3亿元。全国餐饮业主要盈利在正餐服务上,而湖北省的正餐服务亏损额度最大,主要盈利在企业数量不多的快餐服务上。因此,相对于全国餐饮业,湖北省餐饮业情况很不乐观。

2数据处理与分析

股东权益报酬率,也称净资产收益率、净值报酬率或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它是一定时期企业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平均总额的比率。该比率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获取投资报酬的高低。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本文采用股东权益报酬率作为经济效益评价的最终评价指标,根据杜邦分析方法,层层解析影响湖北省经济效益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2.1股东权益报酬率分析

从表2中也可以看到,湖北省总体的权益报酬率小于全国水平,且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湖北省正餐服务和其他餐饮服务的权益报酬率大大低于全国水平。相对而言,湖北省快餐服务和饮料及冷饮服务权益报酬率比全国水平要高。

2.2资产报酬率及权益乘数分析

根据杜邦分析法,股东权益报酬率还可用资产报酬率和平均权益乘数之积来表示,因此,资产报酬率和平均权益乘数直接影响到股东权益乘数的高低。

与全国数据相比,资产报酬率与股东权益报酬率情况基本相似,正餐服务和其他餐饮服务的资产报酬率均小于0,并且与全国平均值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见表3)。同时,处于盈利状态的快餐服务,由于采用较高的财务杠杆(16.36),大大提高了财务业绩。饮料及冷饮服务虽然也处于盈利状态,但是其财务杠杆与全国相比较低,还有提高的空间。

湖北省的权益乘数较全国住宿业总体略高,但是从业务类型来看,全国各类型服务权益乘数分布比较平均,而湖北省不同服务类型的企业权益乘数相差较大(如表4)。

根据杜邦系统分析法,资产报酬率可以分解为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也就是说,资产报酬率受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通过对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找出导致资产报酬率异常的因素所在。

2.3销售净利率及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表5列出了湖北省和全国餐饮业销售净利率。通过数据计算可知,与2004年全国平均值相比较,湖北省餐饮业总资产周转率(0.98)接近全国平均水平(0.90),但销售净利率(-2.04%)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8%)。因此,湖北省餐饮业资产报酬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销售净利率低造成的。根据表5中的数据,湖北省正餐、快餐和其他餐饮服务的销售净利率均小于全国平均值,唯有饮料及冷饮服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湖北省的正餐服务和其他餐饮服务销售净利率为负,而全国平均水平都为正。因此,湖北省这两类餐饮服务在产品定价或者成本费用控制上都有可能存在问题。

当销售净利率为正时总资产周转率高有利于提高资产报酬率。但是从以表6中数据可以看到,湖北省的饮料及冷饮服务销售利润率为正,但总资产周转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提高湖北省的资产报酬率首先可以提高饮料及冷饮服务的总资产周转率。

2.4成本费用分析

餐饮业的成本主要有主营业务成本,费用主要有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三大期间费用。根据配比原则,将其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对比。

A=营业收入/费用合计

B=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经过对A和B分别与销售净利率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会影响到销售净利率,但是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会影响到销售净利率。前者与销售利润率相关(相关系数为0.095,显著性为0.002<0.05,通过相关性检验),而后者与销售利润率不相关(显著性为0.209>0.5,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

3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湖北省餐饮业总体经济效益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湖北省餐饮业快餐服务和饮料及冷饮服务处于盈利状态,但整体行业亏损,总体经济效益比较差。

(2)湖北省餐饮业权益报酬率最高的是快餐服务,其次是饮料及冷饮服务,最后是正餐和其他餐饮服务。同时,正餐服务企业的数量最多,提高正餐服务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更快提高整体行业的盈利水平。

(3)湖北省餐饮业资本结构总体水平与全国相比略高,资本结构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大。但快餐服务是全国的6.6倍,在提高财务业绩的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风险,应当进行适当调整。

(4)湖北省餐饮业经济效益比较差的原因是因为销售净利率率低,其中,正餐服务和其他餐饮服务销售净利率太低是造成湖北省餐饮业与全国餐饮业销售净利率产生大差距的主要原因。而销售净利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期间费用相对于营业收入比例较大,要提高销售净利润主要就是降低期间费用。

业务转正总结篇3

――张逢春

张逢春,一位兼具国际风范和中国国有企业领导特色的矛盾人物,就坐在我面前。

他来自甘肃贫困山区,是农家子弟出身。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现改为商学院)、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学历背景,以及3年留校任教、3年中央政府部门公务员、被派往中央驻港企业营商17年的职业经历,造就了他身上多重矛盾气质,连口音,都带着浓浓的北方香江韵味。

张逢春身居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港中旅”)董事、总会计师之职,分管集团财务、信息化、物流、电力和总务多方面的工作。他秉承敬业务实、进取创新的精神,坚持与企业共成长、共荣辱的理念,言语中表现出对企业的责任感、敬重感。

港中旅创立于1928年4月,是驻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开拓经营,现已发展成为以旅游为主业、以实业投资(钢铁)一房地产一物流贸易为支柱产业的海内外知名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产业要素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业务规模最大、竞争实力最强的跨国旅游企业,也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十企业。

作为国际化经营的现代企业,港中旅的经营和发展面临着转型,作为集团董事、总会计师,张逢春关注的焦点、工作的重点,亦在转型。

三个阶段的跳跃

张逢春谈财务,先从历史谈起来,先是港中旅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而后是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这才施施然从历史转入经济。

“香港回归前后,企业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企业经营和发展都面临转型。”此前,港中旅的业务支撑点在香港,那里是金融中心、商贸重镇;香港回归后,集团业务的发展扎根香港、依托内地、面向海外,适度多元化经营和发展。此后,发展与转型就成为港中旅前进道路上的主题词。

2000年,港中旅制订了第一个十年发展战略规划并付诸实施,经历了调整整顿、全面优化、快速发展3个阶段。其时张逢春先后担任集团财务部总经理,集团董事。那时候的财务人员,更像是“账房先生”和“欠账先生”,财务工作重点是记账出报表、融资保生存。他对财务人员提出的要求是“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坚守准则、进取创新”。张逢春回忆那段日子。笑容中有自强不息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当时那种企业治理和生存环境下啊,财务人员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吃苦耐劳。辛苦和委屈是不可避免的,经常加班或受委屈是正常的,不加班或不受委屈才是不正常的。”

经过几年的努力,港中旅逐步步入全面优化和健康发展的轨道,为适应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要。财务工作重点转向核算和管控系统建设。逐步由核算型向管控型转变,他对财务团队的要求也变成了“工作紧张、心情愉快、手段先进、效率为先”。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年,也是港中旅第二个十年发展规划的开局年,集团将未来10年分为两个阶段,确定了战略目标、实施办法、相应保障体系。作为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张逢春提出,财务工作要从管控型。向战略管理、价值管理、成长管理转变。

围绕这一转变,张逢春组织财务主管们调查研究,重新梳理财务工作的追求、目标、举措,明确集团财务队伍核心价值观为“操守为重、专业为本、敬业为基、创新为魂”;明确集团财务工作的战略追求为“创价值、促成长、控风险、求融合”;明确集团财务工作战略指针为“以控制财务风险为前提、以促进企业成长为主题、以创造企业价值为主线、以实施预算管理为手段、以构建信息平台为保障,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互动,为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提供业绩贡献和服务保障”;明确集团财务工作战略目标为“成长管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决策支持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财务管理信息化、集约化程度,资本运营和财务绩效水平行业领先、央企前列、国际一流”。

“以前我们注重于核算系统的建设。工作主要围绕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会计科目、会计报表、会计政策的统一。以及内控制度建设、财务制度建设等。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决策支持、促进发展、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上。财务不光要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而且要从资金运作、资本运营、产融结合、金融业务多方面寻求创造利润和价值的渠道,为企业提供利润贡献。”张逢春举例说。港中旅在制定第二个十年规划配套的财务战略和策略时就提出了量化目标――财务系统创造价值,为集团提供的业绩贡献要达到集团利润10%以上。

从总会翻CFO

张逢春对财务部门和财务领导者定位的转变,并不只基于港中旅的发展。

2007年。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总会计师是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经验。在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分工负责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制度建设、重大财务事项监管等工作,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过一定程序被任命(或者聘任)为总会计师的高级管理人员。

这一规定与现代企业制度中的CFO职责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张逢春看来,新的形势和环境,要求现代企业总会计师须由理财者、管控者向价值管理者和战略管理者转变,其职责权力、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沟通技巧、管理能力、协调关系、运筹运作、商业意识和策略思维等有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中国特色的总会计师与国际上比较流行的CFO正在逐步趋于统一。”

张逢春认为。这种统一趋势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首先是“称谓”类同。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在其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将英文名称从GARSC(TheGeneral Aecounlanl ResearchSociety or Chins)改成了℃ACFO(China Association of Chief Financial Officers),中文名称保持不变。这样,中国总会计师的英文名称就由General Acxountunt变成Chief Financial Officer,简称CFO。正如原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平准先生所讲,“总会计师和CFO就好象是‘1公里=2华里’”。

其次的“地位”类同。总会计师和CFO均位于企业决策及运营系统的关键部位,是价值链的核心或关键环节,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层的核心成员之一。CFO位于CEO之后,是CEO的合作伙伴和工作助手。

再次是“权力”类同。总会

计师和CFO均要组织、协调和领导企业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和财务运作;组织、协调和领导企业财务和会计工作;实施企业价值管理和风险管理。

最后是“责任”类同。两者都要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员工利益最好和股东收益最高。经营责任、融资责任和内控责任结合。执行法律法规和准则,确保财务和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和及时。

结合自己多年在财务领导岗位的工作经验,张逢春认为,现代企业总会计师职责正面临着6项转型。

1 向实施战略管理转型:主要

职责和重点工作由会计核算、监督控制向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及其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转变,组织制定。督导实施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财务战略,提升企业战略管理水平。

2 向履行决策职责转型:主要

职责和重点工作由提供财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向进行决策支持、发表决策意见和建议、参与企业各项决策转变,不断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3 向推进资本运营转型:主要

职责和重点工作由以支持和保障业务经营进行资金筹措、安排资金使用转为以资本为纽带,进行收购兼并、资产和债务重组、上市集资(IPO)、批股和配股、发行可换股债券等资本运作,调整企业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实现快速扩张和发展。

4 向落实风险管理转型:主要

职责和重点工作由内控制度的检测评价、风险评估检查落实向组织制定并落实全面风险管理转变,工作重点转向企业风险信息搜集确认和评估、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以及有关制度和措施的检查落实。特别是组织制定并修定财务风险静际,定期组织财务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财务风险、化解财务危机的措施是现代企业总会计师或CFO不可缺少的工作。

5 向推行今面预算管理转型:

主要职责和重点工作由组织制订并落实企业财务收支预算向推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转变,组织落实企业全过程、全要素。系统性预算指标的制订、落实、分析和考核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总会计师或CFO的主要工作之一。

6 向创造价值,提高企业业绩

转型:主要职责和重点工作由降低资金成本、控制财务费用向践行产融结合、开展金融业务、提供业绩贡献、创造企业价值转型。通过财务资源的科学配置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探索企业产融结合,拓展企业金融产品和业务,实现产业和金融的有机结合。这也是现代企业总会计师或CFO重点工作之一。

总之,无论你的头衔是总会计师。还是CFO,都必须牢记“和谐的关系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推动力、也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注意处理好与股东的关系、与企业监事会的关系、与董事会的关系。与总经理及其他经营班子成员的关系、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与所属公司的关系、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与审计机构的关系、与监管机构及基金经理和市场分析员的关系、与金融机构的关系等。

CFO的四大能力

张逢春认为,无论是总会计师,还是CFO,都需要具备四个能力:一是决策支持能力;二是促进成长能力;三是价值创造能力;四是风险控制能力。其中,风险控制能力尤其重要。张逢春说:“无论是存量业务还是增量业务,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投资管理。风险无处不在。作为企业内控系统,财务领导者必须在理念上将风险防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业务转正总结篇4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2011中国报业(集团)高层领导座谈会”,中央和地方33家报业集团负责人将围绕“报业集团转型升级之路”的主题,总结报业集团就转型升级创造的经验,共同探讨我国传媒业发展的趋势。这是贯彻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年初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在此,我谨代表新闻出版总署、代表柳斌杰署长,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的报业集团负责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新闻出版战线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正在迈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产业格局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开局工作特别重要,意味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新的希望。下面,我结合新闻出版业发展情况,就报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革发展与大家交流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报业转变发展

方式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报业是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我国报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报业转型升级,是新闻出版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与会的33家报业集团,占我国报业集团的绝大部分;而报业集团是我国报业的主体力量,也是全国三级党报的中坚力量。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在加快推进报业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加快报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推动报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新闻出版业包括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六大出版,编辑、印刷复制、发行三大行业。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舆论阵地,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民族精神,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作用巨大。同时,报业又是重要的产业部门,为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需要减少物质资源消耗,实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因此,加快转变报业发展方式,对于促进报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快报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报纸是国家重要的媒体机构,作为开放的话语平台,报纸对内对外传播国家主流价值观,传达政府的主张,反映大众的意愿,沟通人们的思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报业的改革发展,我国报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但与我国的经济实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报业亟待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掌握话语权,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提供条件。

(三)加快报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影响传播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目前,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媒介融合不断深化,传播技术不断创新,产业形态日趋完善,带来了世界传媒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重大而深远。我国报业处于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要利用好时展提供的难得机遇,自觉实现报业产业格局调整和产业形态转换,大力转变报业发展方式,推动报业产业升级,将我国新闻出版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正确判断我国报业转型升级的

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

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努力目标,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有赖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新闻出版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力度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新闻出版业产业体系、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市场化步伐加快,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外向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果。

在全国报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十二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表现在:一是报业规模不断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长。截至2010 年,全国出版报纸 1939 种,报纸总印数 500.2 亿份,成为世界报纸发行量最大的国家。二是规模经营不断探索,经营成果初显。全国39 家报业集团实行编辑和经营两分开,省地两级报纸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大中型报刊骨干企业正在形成。三是报业内部结构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调整。一些市场萎缩、经营不善的报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办报定位,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四是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报刊网、电子报刊、网络报刊等新业态发展迅速,传统报业的新媒体业务不断增长,新产业收入不断扩大。五是新型报业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已有7 家报业集团、报刊社的经营部分已经在境内外上市,1251 家报刊单位注册为企业或转为企业。六是报业公共服务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实现千人拥有日报 90 份,部分地区实行党报免费赠阅。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东风工程、全民阅读工程等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重大工程,都包含报业服务的内容,发挥了报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报业转型升级,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束缚阻碍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尚未根本革除,深化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文件刚刚下发,转企改制的任务十分繁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报业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报业结构不合理、内容同质化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报刊业“小、散、弱”的状况依然存在,与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相比,我国报业的舆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还有相当差距。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多元传播格局加快形成,传统报业在技术、人才、资金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并不占据优势,面临新兴媒体的强大压力。报业转型人才缺乏,既缺乏管理大型报业传媒集团的政治强、业务精的帅才,也缺乏专业技术过硬、特别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全媒体人才。我国报业与新闻出版产业其他部门一样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报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也面临着来自经济、科技、国际竞争、资本运作等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报业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三、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推动报业集团

转型升级

实施集团化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2010年9月,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要求“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新闻出版领域集团化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只出现一些出版发行联合体。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行政性、区域性的出版(发行)集团。90年中后期至今,成立了大批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的出版发行集团公司。从1996年起,和新闻出版总署已经陆续批准了39家报业(传媒)集团,有中央报业集团,有省市报业集团。

这39家报业集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无论是出版报纸数量、经济实力,还是报纸质量、社会影响力,都在我国传媒界占据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是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据调查,2010年全国39家报业集团总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与2009年相比,均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总收入409.65亿元,比2009年增长9.59%。实现利润总额42.82亿元,比2009年增长29.74%。集团净资产总额527.04亿元,比2009年增长13.17%。其中,17家总收入10亿元以上,18家利润总额超过1亿元。

推进我国报业转型升级,首要任务是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有学者指出,我国传媒业转型表现出“双转型”的特征,即体制转型和产业转型相互交织。我国报业转型同样也具有这种“双转型”特征。因此,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必须把握这一特征,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带动产业升级。

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从加快报业改革出发,推动报业适应全球媒体格局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非时政报刊转企改制,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报刊市场主体,同时,这一改革还肩负着调整报刊产业结构,提高报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推动报刊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的重任。不久前,中央已经下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央要求,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不久将全面部署转制工作。各报业集团要抓住深化非时政报刊转制的大好时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确保文化安全的前提下,以资本为纽带,促进报刊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打造我国报刊传媒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从而优化我国报业结构,构建有利于报刊业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推动报业集团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为报业发展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要加快推进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出版产品共存的现代出版产业转变,积极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新闻出版业态,积极推进区域性报纸由单一新闻服务向报网一体化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发展,积极推进专业性报纸建设提供内容服务、广告服务和各种数据增值服务的网站群,积极推进以手持阅读终端为载体的报刊内容服务。可以预见,今后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数字出版新业态,将会成为新闻出版的主体产业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报业出版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要努力建设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卫星通讯网等多网覆盖的新闻出版内容传播新体系,构建新形势下多元传播新格局。

同志们,面对传媒业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推进报业集团转型升级,不断创新,踏实工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积极的力量。

谢谢大家。

业务转正总结篇5

关键词:钢铁行业 财务杠杆 资本结构

一、引言

钢铁行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本结构不科学等诸多问题,资产负债率水平过高、融资成本偏高,制约着钢铁行业的发展。需合理确定良好的资本结构,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充分利用筹资成本较低的长期债务融资。因此,对钢铁行业财务杠杆与资本结构的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必要性。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企业中财务杠杆的正负效应以及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研究结论。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我国的理论研究进展和成果十分可观,钢铁行业的资本结构问题得到了部分专家学者的重视。孙艳、王玮(2009)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在企业获利能力很强的时候,企业的留存收益也会相应增加,对债务融资方式的依赖性不是很大。乐菲菲等(2010)以上交所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得出公司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而负相关关系显著存在于公司成长性与资本结构之间,资产担保价值、总资产周转率、企业规模等财务相关指标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并不大。张扬(2012)的研究以23家上市钢铁公司2000年至2009年度数据为样本,认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

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举债是非常普遍的筹资方式,负债经营产生了财务杠杆。财务杠杆的节税效果和降低资本成本等共同发生作用的正效应,成为负债经营偏好的动机,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收益,发生作用的过程是: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从而使股东收益率大于投资收益率。企业必须首先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评估预测,对财务杠杆负效应实行有力的管理控制。

资本结构的概念是企业各种资本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最佳资本结构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企业资本结构决定企业的偿债能力、再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等。企业科学合理的债务与权益的比例关系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作用下提高自有资金收益率,最终,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有重要影响。

(二)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钢铁行业全体上市公司,共42家企业为样本,以2011、2012、201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三)财务指标选取

本文的研究选取的财务指标有:财务杠杆系数、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选取这些财务指标的理由如下:

(1)财务杠杆系数体现财务杠杆作用程度,判断企业财务风险;

(2)资产负债率是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长期偿债能力;

(3)总资产收益率用来评价企业对总资产的利用效率,通过单位的总资产实现的息税前利润体现;

(4)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单位净资产实现的净利润,可以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中选取全部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共42家企业,把2011、2012、2013三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将其财务杠杆系数、资产负债率、ROA、ROE列示如下。

由表1可以看出,2011-2013年,整个行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总体水平保持在2.5左右,个别公司畸高的财务杠杆系数拉高了总体的财务杠杆系数;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较稳定,保持在0.6左右;2013年总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另两年为正值。

资产负债率对财务杠杆系数也有影响。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系数和资产负债率是正相关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财务杠杆系数也就越低,财务杠杆的负效应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也相应较低。各年度的财务杠杆系数总体水平和资产负债率几乎同时达到了最低水平,财务杠杆效应最弱,同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是最小。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保持着较高水平,说明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利用十分普遍,举债融资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收益和节税收益,对提高盈利水平和企业价值产生了有利影响。行业总体表现出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正效应大于负效应的。通过所收集的数据还可以发现,ROE总体高于ROA,说明目前钢铁行业财务杠杆发挥的是正财务杠杆效应,持续优化债务结构会使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得到更好的发挥。

但债务融资比重过高会增加财务风险,更有甚者会使企业陷入严重经营困境,对正常的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破坏,破产的可能隐患也在增大。在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中,发现个别企业存在着畸高或畸低的财务杠杆水平,这时总资产收益率比净资产收益率要大,因此财务风险也较大,其结果最终会影响股东权益,不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保持合适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我国钢铁行业财务杠杆系数总体水平比较稳健,大约在2.5上下且变动幅度不是很大。但绝对数据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仍然偏高,低财务成本带来了较高的负债融资风险。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存在一些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畸高或畸低的现象,增加了企业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会影响其投资意愿,最终会使投资者对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失去投资偏好。分析发现,ROE总体高于ROA,这说明行业总体表现出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正效应大于负效应的,体现出财务杠杆在该行业中发挥的正效应。

(二)建议与启示

1、钢铁行业需优化资本结构

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基本上都认为企业负债水平存在一个最优值,但在在理论上和实务中最右资本结构的确定和实现难度很大,这是因为影响企业负债水平的因素复杂且多变。因此企业的资本结构应及时调整,必须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自身调节能力,不能被动接受变化。比如在初创期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来保证厂房建设和工业生产,同时不得不面临过高的财务风险;在快速发展期依旧可以保持偏高于平均水平的负债比;企业进入成熟期之后,内源融资的作用和影响应逐渐被重视,保持60%左右的负债水平为宜,再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才能可以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债务结构框架。

2、灵活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

钢铁企业对未来发展应有长远规划,对经济和政策变化采取不同对策。权益融资和储备再借款的能力要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对于负债压力过大的钢铁企业,可通过削减储备债务资本或增加未来权益资本的融资能力来缓解财务杠杆的负效应。比如,选择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等期权性融资工具,适合财务杠杆正效应充分发挥的企业使用;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转换可转换债券及可转换优先股转化为普通股的措施可以代替高财务杠杆政策。同时,举债抵押规模可以相应扩大,企业发展中若需要负债资本,可以把抵押的如不动产之类的资产转化。

3、警醒管理层注意潜在的财务风险

钢铁行业作为老牌重工业已属于夕阳产业,发展势头已不如从前,过高的财务杠杆容易导致企业未来发展的成长性较弱,容易使企业在自由市场价格战和营销战中的财务风险承担能力低下,企业很可能陷入财务危机,导致不得不缩小资金规模,从而降低了竞争能力,更严重的甚至会在竞争中被淘汰。为了防止钢铁行业在与新兴产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十分重要,出现财务问题后管理层能尽早发现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现有风险和即将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尤其是为了提高财务弹性或保持较高的财务弹性,企业应对偿债能力进行监控。

参考文献:

[1]唱晓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J].财会通讯,2013(24):58-63

[2]董永灵,许革委.浅谈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J].经济师,2010(10):32-39

[3]郭成许.钢铁企业高资产负债率的成因及控制[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7):40-45

[4]李爱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债务结构与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业务转正总结篇6

摘要:虽然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收益使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但它的高风险也让人们望而却步。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性,以沪深两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统计样本,随机挑选10家企业连续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以Z积分模型法的结论为判断标准,实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杠杆、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中的各项指标因素是否对企业财务风险有显著影响,同时得出相关指标与财务风险呈现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风险 实证分析 影响因素

一、综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企业变革的进程也在日益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是衡量其是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行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有理论认为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确定财务风险的形成缘由,对防范和预警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高新技术企业用其有效的数据,对财务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各因素的预警线或者预警范围,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促进其有效发展壮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魏宏江(2009)指出,企业资产活动和生存经营方面的数据主要体现在经营现金流上,所以现金及其流动性直接操控着高新技术企业是否能继续生存下去。短时间内,若企业想要生存并发展经营水平,并不是强调盈利,而是着重考虑能否拥有充足的现金用于各项支出并能维持一定时间。库存、到期负债、应收和预付账款的增加便是该风险的主要体现。表面上看企业的资产总值在增加,但相当一部分资产是处于具有潜在风险的形态中,这样必然增加经营风险。为了短时间内激增销售数据,很多营销者采用赊销的方式,使账面上出现大量的应收账款,直接导致许多优质资源无偿被债务人使用。

二、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首先,企业获取财务杠杆利息使普通股利润大幅度变动增大负债息税前利润下降无法弥补固定利息支出每股利润加剧下降增大财务风险。根据上述关系得知,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高;反之,财务风险越低。其次,为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流转信息,一般会选取并分析被研究公司的营运能力。即资金周转好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小财务风险小,反之,资金周转状况差,财务风险也较大。第三,盈利能力将体现企业的经营实力,没有盈利企业就难以谈发展,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多发展计划越长远,抵御风险能力也就越强。即,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成反比。最后,发展能力即企业成长能力,代表了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的能力。假设企业发展能力越强,在一定范围内规模扩大越快,盈利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持续增长,则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如下四个假设:

假设1:财务杠杆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二者正相关。

假设2:营运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与财务风险呈反向变动。

假设3:盈利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与财务风险负相关,股东权益报酬率与财务风险正相关。

假设4:发展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销售增长率与财务风险正相关,资产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一)样本的选取

1.样本选取。本文收集了10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至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的相关财务报表数据,遵循的原则为:(1)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时间连续超过三年且流通股为A 股;(2)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有效;(3)剔除了金融行业。

2.数据来源。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金融经济信息数据库及网站上所披露的相关报表数据。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加工整理进行实证分析。

(二)定义变量

1.关于财务风险变量的度量。选取不同的财务风险变量的主要依据是选取指标种类的个性化。度量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市场数据为基础,股票收益的变动为依据,国外应用比较广泛;另一种是以会计数据作为基础,会计收益的变动为依据,国内应用较多。各国学者采用较多的Z积分模型法,是由美国专家埃特曼提出的,第一次用于研究关于公司破产问题。其中提到的Z值是根据误判率最小原则,从无数个财务指标中选择了比较有分量的五个变量,最终产生一个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概率值。其判定模型是: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本/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权益市值/账面总负债;X5=收入/总资产。

2.关于营运能力变量的度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这四个数据在衡量营运能力方面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数据的收集方便和使营运能力的评价更加完善,本文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进行研究。

3.关于盈利能力变量的度量。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资产净利率等。本文选取资产净利率、股东权益报酬率和销售净利率进行研究。

4.关于发展能力变量的度量。评价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有很多,本文选取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和股权资本增长率来进行研究。

5.关于财务杠杆变量的度量。评价财务杠杆主要用财务杠杆系数来测算,由于考虑到税前利润变动额和税后利润变动额计算复杂、工程量大,本文着重选取资产负债率来研究。

(三)影响指标的筛选

本文将实证分析财务杠杆、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具体数据,提取了对应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财务风险水平,提取Z积分模型法中的Z值来计算;将财务杠杆、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作为解释变量,分别用资产负债率、资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销售增长率、资产净利率、股权资本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

(四)描述统计

1.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如下页表1所示。从下页表1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平均值2012年为54.8426,2013年为55.1995,

2014年为54.1958,平均值先升后降,标准差也是先升后降。可见财务杠杆三年内的总体趋势是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平均值总体偏升高,营运能力呈上升趋势。从下页续表1可以看出,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先向上变动后向下变动,总体呈上升变化的趋势,销售净利率整体呈向下变化的趋势。盈利能力无法衡量。发展能力三个财务比率先升后降,整体上升。

2.财务风险分析。根据埃特曼对财务风险水平Z值评价标准:区分该企业是否评定为破产企业分界点的值为2.675,当Z值小于1.81 时,评定为破产企业,表明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问题,财务运行状况相对较差,也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当Z值介于1.81和0.675 之间时,评定企业处于一种“黑色地带”,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波动较大,不稳定因素强,需要重新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加强管理与整顿;当Z值大于2.675 时,评定为非破产企业,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波动较小,财务状况运行相对良好,也就是说破产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2014年,这1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有90%的公司财务运行状况良好,另外10%的公司财务状况波动较大,但没有公司财务状况较差,也不存在较大财务风险。从整体上说,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样本均值为:Z=6.7442,标准差为2.9207;2013年样本均值为:Z=7.5129,标准差为3.0413;2014年样本均值为Z=9.1083,标准差为3.8141。数据表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不存在较大风险,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化。表2、表3列示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状况。

(五)结果分析

1.各因素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表4是对1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从中可以分析出:财务风险z值与财务杠杆指标资产负债率(X1)呈正相关变动关系;财务风险z值与营运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X2)呈负相关变动关系,与存货周转率(X3)、总资产周转率(X4)呈正相关变动关系;财务风险z值与盈利能力指标资产净利率(X5)和销售净利率(X7)呈负相关变动关系;与股东权益报酬率(X6)呈正相关变动关系;与发展能力指标销售增长率(X8)呈正相关变动关系,与资产增长率(X9)、股权资本增长率(X10)呈负相关变动关系。

2.各因素的主次影响。其中,盈利能力指标的相关程度大于营运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的相关程度。同时还能看出:(1)从拟合优度来看,多重可决系数R2=0.5277,调整后的多重可决系数R2=0.2792,小于0.5,拟合程度较差。(2)从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来看,与“资产负债率”参数对应的t统计量为2.6254>t0.05(30-3)=1.7033,说明资产负债率对财务风险水平的影响显著;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参数对应的t统计量为O-0.0231O

四、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评析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有其特有的特点:资金投入大,高投资、高回报的同时高风险随之而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相比暂时仍未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讲,经营业绩较好,所以其获得资金的渠道会明显增多。为了进一步扩大研发创新性、开拓市场,很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会选择低成本的负债融资,借助财务杠杆的作用,当公司收益上下浮动,经营出现轻微亏损,判断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为了能及时地掌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进展的动态并要规避风险,需要管理人员更加努力地研究财务风险识别模型。

(一)分项财务风险指标评析

根据本文的假设再结合实际数据得出以下结论:财务杠杆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呈正相关;营运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应收账款周转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盈利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股东权益报酬率与财务风险成正比例变化;发展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影响,且销售增长率与财务风险成正比例变化,资产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与财务风险成反比例变化。

这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符合行业要求的前提下将财务杠杆、股东权益报酬率及销售增长率的数值降低,将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增长率和股权资本增长率等指标适当性升高,以求财务风险最小化。

(二)财务风险评价标准体系的评价

建立恰当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早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监控。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广泛的影响力和不断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该类公司内部的运转情况特别是财务情况,会对公司内部有关人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会对公司外部蓄势待发的投资者等相关群体产生相对影响。所以,相关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法规监督高新技术企业将财务风险评价早日纳入公司内部控制中,同时鼓励公司定时财务风险评价及分析结果,从根源上实现实时监控,监督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起到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Z积分模型法的结论,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特征,对1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风险因素实证研究,明确其财务风险涉及到的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力,为高新技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扩大发展空间、提高营运能力提供依据。但是由于本文选取数据时间为三年,使得报表信息质量存在一定局限;样本仅选取10家上市公司,不构成大样本,对统计分析的准确性会产生一定偏误。进一步研究需要在解决上述不足的前提下,尝试分析该行业受到其他行业的影响,需要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X

参考文献:

1.魏宏江.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09,(22).

3.秦萍,郭雪飞.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

4.刘燕.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

5.李卫鹏.解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6.王又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对策[J].商业会计,2014,(16).

作者简介:

张何烨,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英国萨里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业务转正总结篇7

Abstract: Financial ratio analy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 methods.Along with the changing of enterprise business environments and business scopes,some traditional financial ratios can no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situation.This paper based on Vanke 2011 annual report data,use 2 improved financial ratios(core profit rate, business asset turnover rate) to briefly analyz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in order to do some useful explora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

关键词: 财务比率;财务报表分析;核心利润率;营业性资产周转率

Key words: financial ratios;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core profit rate;business asset turnover rate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113-02

0 引言

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经营活动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状况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不言而喻。浏览目前文献,关于比率分析指标学界已做了不少探讨与研究,有的学者侧重局限性分析,有的学者侧重新指标的建立。目前,关于指标运用方面的探讨还较少,本文基于万科2011年年报中的数据,借鉴张新民、钱爱民老师提出的改进比率进行分析,以期在财务报表分析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1 改进比率的介绍

本文借鉴张新民、钱爱民老师的主要观点[1]并做适当扩展,采用以下2个改进的财务比率指标:

1.1 核心利润率 核心利润率是基于营业利润率引申而来,理论基础是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下,营业利润的计量范围已经包括了资产减值损失(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与投资收益(损失),而这三项与当期企业的营业收入无关,是企业前期投资活动获得的收益。因而在衡量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能力时,使用营业利润率指标会出现偏差。特别是当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占比例较大时,这种偏差更明显。为了较准确反映企业营业活动获得收益的能力,张新民、钱爱民老师提出了核心利润的概念,其中核心利润为营业利润扣除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后的数额。则核心利润率的公式为:

核心利润率=■×100%

1.2 营业性资产周转率 营业性资产周转率是基于资产周转率引申而来,其中营业性资产是资产总额扣除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余额。将企业总资产修正为营业性资产是因为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科目下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等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而这两项资产企业持有的目的更多的是基于控制与影响的需要,所以有必要引入营业性资产周转率指标,以反映企业当期营业性资产管理质量与使用效率。营业性资产周转率的公式为:

营业性资产周转率=■×100%

2 改进比率在报表中的运用

本文根据公布的万科2011年年报,尝试通过改进比率的计算与分析,探究改进比率在应用中的效果。

2.1 核心利润率的应用

核心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经计算,2011年万科母公司核心利润=-156,643,237.80;

2010年万科母公司核心利润=-72,288,650.62。2011年母公司核心利润率=(-156,643,237.8)/608,443,858.12=-25.7%;

2010年母公司核心利润率=(-72,288,650.62)/544,050,592.51=-13.2%。2011年母公司营业利润率=4,366,491,904.84/608,443,858.12=718%;2010年母公司营业利润率=3,075,290,483.59/544,050,592.51=565%。2011年万科股份核心利润=15,066,370,254.04;2010年万科股份核心利润=11,132,008,561.64。2011年万科核心利润率=15,066,370,254.04/71,782,749,800.68=21%;2010年万科核心利润率=11,132,008,561.64/50,713,851,442.63=21.9%。2011年万科营业利润率=15,763,216,697.19/71,782,749,800.68=21.9%;2010年万科营业利润率=11,894,885,308.23/50,713,851,442.63=23.4%。

通过计算比较可以发现:

①万科母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于投资收益,而不是当期的营业活动,而且,投资收益对母公司利润影响很大。因为核心利润率为负,营业利润率为正,而且利润率很高。若仅用营业利润率作为评价标准会得出母公司经营效益异常出色的结论,其实不然。将核心利润率与营业利润率结合比较才会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②投资收益在万科股份合并报表中所占份额不大。2011年核心利润率为21%,营业利润率为21.9%,基本符合万科房地产企业的性质。

③较2010年来说,万科母公司核心利润率变化较大,从2010年的-13.2%到2011年的-25.7%。进一步查看母公司报表发现,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的大幅度增加,从2010年的614,028,758,52增加到2011年的960,125,527.42,而且没有再附注中说明。对万科来说,一方面,有必要审查母公司管理费用出现大幅增加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违制;另一方面,有必要检查母公司是否存在机构臃肿的问题。

2.2 营业性资产周转率的应用

营业性资产总额=资产总额—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经计算,2011年万科母公司营业性资产平均余额=78,076,160,161.04;2010年万科母公司营业性资产=71,621,280,384.98;2011年万科母公司营业性资产平均余额=74,848,720,273.01;2011年万科母公司资产平均余额=88,096,741,748.26。2011年母公司营业性资产周转率= 608,443,858.12/74,848,720,273.01=0.81%;2011年母公司总资产周转率=608,443,858.12/88,096,741,748.26=0.69%。2011年万科股份营业性资产=289,340,683,960.4;2010年万科股份营业性资产=210,739,036,510.67;2011年万科股份营业性资产平均余额=250,039,860,235.53;2011年万科股份资产平均余额=255,922,995,885.92。2011年万科营业性资产周转率=71,782,749,800.68/250,039,860,235.53=28.7%;2011年万科资产周转率=71,782,749,800.68/296,

208,440,030.05=24.2%。

通过计算比较可以发现:

①万科母公司的营业性资产周转率显著低于万科股份的营业性资产周转率。说明万科母公司营业性资产的管理质量与利用效率显著低于万科股份,可以推论万科母公司的主要作用是管理和控制各子公司,那么其营业收入占万科股份营业收入的比重一定较小。查阅母公司利润表与合并利润表发现,万科母公司营业性资产占万科股份营业性资产的29.9%,但母公司营业收入只占万科股份营业收入的0.85%,净利润占万科股份净利润的37.7%,可知推论正确。

②万科股份的经营能力上乘。资产周转率与营业性资产周转率均为25%左右。2011年万科股份营业性资产周转率与总资产周转率相当,差距不大,说明万科股份中股权或债券资产所占比例不大。查阅万科股份合并资产负债表发现,在万科股份的总资产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占资产总额的2.3%,可知推论正确。

3 总结与结论

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一直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财务比率分析又是财务报表分析中被广泛运用的方法。本文借鉴学界提出的核心利润率与营业性资产周转率这两个修正后的财务比率,结合比较分析对万科股份2011年年报进行了简析,以期在修正财务比率在报表分析中的应用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当然,这两个修正指标也不足以为报表使用者全面准确了解企业提供帮助,比如,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计算营业性资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是否也应一并扣除等问题,还需要学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8-238.

[2]王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北汽福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商业会计,2012(12):57-59.

业务转正总结篇8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税务风险; 实证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5月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国家税务总局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到“企业税务风险”这个概念。该指引目的是提高企业税务风险意识,引导大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随着住房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公众对房地产企业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尤其是税收监管)日益规范和严格。根据《2012年全国税务稽查工作要点》(稽便函[2012]1号),房地产业仍然是税务稽查的重点行业,房地产业成为唯一一个自2002年起连续多年被列为税务专项稽查的行业。由于政府税收监管力度的增强,且房地产企业涉税事项较多,其税务风险日益增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依据风险管理理论与财务分析理论,分税种分析了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现状,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揭示了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与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

一、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界定

澳大利亚的Michael Carmody(2003)认为,企业税务风险一般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加强对内部因素的控制,实现合法纳税、避免被税务机关纳税检查并力图承担最低税负。Donald-T.Nicolaisen(2003)认为,税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合理安排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承担最低的税负水平,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同时并不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中,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和框架,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这五个部分实际上构成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有效管理税务风险提供制度支持。

国内学者对税务风险也给出了各自的解释。刘蓉(2005)认为税务风险是指税务责任的一种不确定性,并且这些不确定性主要与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及税收法规的遵循等相关。税务风险管理就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管理。蔡昌(2011)认为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法规定而可能导致的未来利益的损失。刘建民、谭光荣(2009)认为税收筹划(税务风险管理)是纳税人在遵守国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投资、经营等活动开展以纳税事项为主的筹划,以获取税收利益。

根据税务风险的基本界定,笔者认为,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在涉税活动中面临的一种不确定性而使其涉税行为未能准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最终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包括:房地产企业未完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而被发现其存在偷逃税的可能性,从而引发补税、罚款的处罚,或者纳税时依据的税法不准确、没有充分运用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承担较多的纳税责任,或者没有进行有效合理的纳税筹划而导致房地产企业多缴税,即存在税收违法风险和税收负担风险两种形式。

二、房地产企业主要税种税务风险评估分析

(一)主要税种选择

房地产企业涉及税种主要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其中,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三个税种。表1反映了房地产企业各税种的税负构成以及税收负担率。虽然个人所得税额也比较大,但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并不是税负的承担者,而只是代扣代缴人。因此本文选取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进行分析。

(二)评估指标的建立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通知相关规定、税法相关规定及数据可获得性,选取营业税税负率(TRB)、土地增值税税负率(TRL)和企业所得税税负率(TRI)作为房地产企业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三个税种的税务风险评估指标,其指标如下:

指标一:TRB=BT/IN×100%

指标二:TRL=LVAT/TP×100%

指标三:TRI=[ITE-(DITL-DITA)]/TP×100%

其中,BT是本期营业税,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下的营业税表示;IN是本期应纳营业税的销售收入,用利润表中的本期营业收入表示;LVAT是本期土地增值税,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下的土地增值税表示;TP是本期利润总额,用利润表中利润总额表示;ITE是本期所得税费用,用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表示;(DITL-DITA)是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DITL是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变动额,DITA是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变动额,分别用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与其期初余额的差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与其期初余额的差表示。

(三)样本的选取

本文以湘财金禾投资软件划分的行业板块标准,从127家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中剔除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的上市公司:1.数据有缺失的公司;2.利润总额小于零(即亏损)的公司;3.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极端值,选取了70家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报告中,搜集样本公司2010年和2011年两个年度的财务报告。根据税务风险评估指标,从财务附注中选取整理相关数据,分别计算三个税种的税负率,进而计算各样本公司三个税种的税负差异率以评估税务风险。其中,税负差异率=(企业评估的税负率-行业上一年税负率)/行业上一年税负率×100%。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通过各行业上一年的各种税收、相关的收入和利润测算各行业的税负率,测算结果仅供内部使用,很少予以对外公布。因此,本文采用类似税务机关测算行业税负率的方法,测算出房地产业三个税种税负率(见表2)。采用税负对比法,测算各样本企业的税负差异率(见表3)。

(四)主要税种税务风险的评估结果分析

企业税负差异率大于零,意味着评估的该企业对应税种税负率高于行业对应税种税负率,企业可能未能准确理解、掌握、运用税收法规,或者可能没有利用好应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者没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而面临承担较大税款负担的风险;企业税负差异率小于零,意味着评估的该企业对应税种税负率低于行业对应税种税负率,企业可能面临因违反税法的规定,或利用了不应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者采取了不合理的纳税筹划而被税务机关罚款甚至缴纳滞纳金的税收违法风险。企业某一税种税负差异率绝对值越大,其面临的税务风险越大,并且根据税务机关规定,公司税负差异率的绝对值大于等于30%时,对应税种税务风险比较大。表3中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评估结果可分别用

图1、图2和图3表示。

根据表3中房地产企业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可通过统计各个税负差异率区间上房地产企业数占整个样本的比重,分析得出整个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状况。统计结果分别见表4、表5和表6。

首先,从图1和表4可知,小部分房地产企业(2010年为31.43%,2011年为37.14%)营业税税负差异率绝对值大于30%,说明仅有小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存在营业税税务风险;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2010年为87.14%,2011年为91.43%)营业税税负差异率小于零,其中小部分房地产企业(2010年为28.57%,2011年为32.86%)营业税税负差异率小于-30%,说明我国房地产企业营业税税务风险类型为税收违法风险,并且仅有小部分房地产企业存在营业税违法风险。此外,房地产企业涉及营业税的事项相对单一,主要涉及销售不动产而缴纳营业税,对应的房地产企业营业税税率一般为5%,意味着房地产企业营业税的计算和申报相对简单,税务风险相对较小。由于房地产企业收到销售款后,即应按收到的房款缴纳营业税,而现实中小部分房地产企业收到房款时可能因未及时申报缴纳营业税,存在违法纳税的可能性。因此,我国房地产企业营业税税务风险相对较小,仅有小部分房地产企业存在营业税违法风险。

其次,从图2和表5可知,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2010年为81.43%,2011年为77.14%)土地增值税税负差异率绝对值大于30%,说明我国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存在土地增值税税务风险;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2010年为61.43%,2011年为60%)土地增值税税负差异率大于零,其中大部分房地产企业(2010年为54.29%,2011年为47.14%)土地增值税税负差异率大于30%,说明我国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务风险类型为税收负担风险。此外,土地增值税是我国唯一一个采用超率累进税率的税种,计算相对复杂,并且有关土地增值税税前扣除项目的规定比较多而严,我国房地产企业可能没有采取有效的纳税筹划策略增加税前扣除项目,以致多缴纳了土地增值税。因此,我国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存在土地增值税税收负担风险。

最后,从图3和表6可知,大部分房地产企业(2010年为48.57%,2011年为52.86%)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绝对值大于30%,说明我国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存在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2010年为68.57%,2011年为70%)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大于零,其中部分房地产企业(2010年为35.71%,2011年为37.14%)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大于30%,说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类型为税收负担风险。此外,我国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意识比较淡薄,企业财务、税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很可能出现少计税前扣除项目或多计收入,因而多缴企业所得税。因此我国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存在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风险。

综上分析知,小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存在营业税税收违法风险;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土地增值税税收负担风险;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风险。

三、影响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们一般通过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和投资报酬率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笔者考虑到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对企业税务风险有一定的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税务风险,因此本文选取代表三大能力的三大主要指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解释变量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实证回归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本文借鉴谭光荣等《汽车制造业税务风险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用实际税负率来衡量税务风险的水平,以财务分析指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和企业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具体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i表示第i家公司,t表示从2006到2011的不同年度,β表示以面板数据回归的系数估计值,ξit为误差项。其中,Rtax为房地产企业的实际税负率,为本模型的被解释变量,用70家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得税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之和与营业收入之比表示;β0为常数,为纵截距;RAL为资产负债率,用资产负债表期末负债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的比值表示;RAT为总资产周转率,用利润表中当期营业收入与资产负债表中期末资产总额的比值表示;ROA为总资产收益率,用利润表中当期净利润与资产负债表中期末资产总额的比值表示;SIZE系企业规模,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资产总额表示,ξit为随机误差项,表示模型设定、数值观测等随机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以本文选取的70家上市公司2006—2011年6年的数据为有效样本,运用Stata11.0进行回归分析。

(二)实证结果

本文分别采用模型1和模型2(其中模型2中删去变量RAL),利用Stata11.0综合各年度样本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变量之间差异的比较分析,测出税务风险与四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

1.模型1的回归结果

(1)税务风险与资产负债率(RAL)存在正相关。回归显示,解释变量资产负债率对数的系数0.1855,但不够显著(t值仅为1.54,对应p值为0.124)。这说明房地产税务风险与资产负债率相关性不大,即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高低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影响不大。因为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财务决策、财务杠杆水平,并且负债具有抵税效果,但是这种抵税效果并非一直发挥作用,当负债资本成本大于投资收益率时会减少企业价值,尤其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负债费用一般需要资本化,对企业当期税负率影响不大,进而对税务风险影响不大。

(2)税务风险与总资产周转率(RAT)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此解释变量对数的系数为-0.3382,并且非常显著(t值为-6.55,对应p值为0.000)。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营运能力,资产周转快慢影响企业收益,一般来说,资产周转变快时企业收入多而固定成本费用并未增加,税负率会相应降低,对应税务风险小。正是由于房地产企业资产周转慢,所以其面临的税务风险相对较大。

(3)税务风险与总资产收益率(ROA)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总资产收益率越大,税务风险越大。解释变量总资产收益率对数的系数0.2620,且非常显著(t值为6.90,对应p值为0.000)。正满足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要取得较高的盈利需承担较大的税务风险。总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当企业获利能力增加时,相对固定的抵税金额都无法与当期所得等比例增加,会有较高的税负率,税负风险会较大。此外,ROA高的企业,征税当局的监督强度越大。

(4)税务风险与企业规模(SIZE)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企业规模越大,税务风险越大。解释变量企业规模对数的系数为0.1441,并且较显著(t值为2.77,对应p值为0.006)。企业规模变大时,财务事项增加,核算难度增加,申报的税务资料不够准确,对应的企业税务风险相应增加。

2.删掉变量资产负债率(RAL)后的模型2的回归结果

(1)税务风险与总资产周转率(RAT)仍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此解释变量对数的系数为-0.3375,并且非常显著(t值为-6.52,对应p值为0.000)。与模型1的回归结果非常接近,进一步验证总资产周转率与税务风险是负相关。

(2)税务风险与总资产收益率(ROA)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解释变量总资产收益率的系数0.2535,且非常显著(t值为6.73,对应p值为0.000)。与模型1的回归结果非常接近,进一步说明总资产收益率与税务风险是正相关。

(3)税务风险与企业规模(SIZE)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解释变量企业规模的系数为0.1765,并且非常显著(t值为3.70,对应p值为0.000)。同样与模型1的回归结果较接近,进一步说明企业规模与企业税务风险是正相关。

(三)稳健性检验

把模型1中的资产负债率变量去掉后得到模型2,实际上是通过换取解释变量检验其他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相关性的稳定关系。通过模型1和模型2的比较发现,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总额与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稳定的相关性,只是显著性有微小变动。具体结果见表7。

(四)实证结论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知,企业税务风险与资产负债率相关性不大,因为负债的抵税效果并非总是有效,当收益率低于债务资本成本时,负债不再具有抵税作用;而与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和企业规模有关,且分别是显著负相关、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房地产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变小、总资产收益率变大,而税负率变小,或者总资产周转率变大、总资产收益率变小,而税负率变大,都说明房地产企业可能存在税务风险,前者可能存在税收违法风险,后者可能面临税收负担风险。RAT、ROA与Rtax变动步伐越不一致,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越大。

四、结论

通过分析房地产企业2010年和2011年主要税种税务风险可知,房地产企业营业税税务风险较小,只有小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存在营业税税收违法风险,而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面临土地增值税税收负担风险,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面临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风险。房地产企业可重点预防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个税种的税务风险,以此来预防企业整体税务风险。比如注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合理性,保证纳税申报时可扣除项目金额真实合理存在,同时准备充足的资料证明企业建设的普通标准住宅符合要求,及时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注意企业所得税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回归分析表明,企业税务风险与资产负债率相关性不大,而与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和企业规模相关,且分别是显著负相关、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因此,房地产企业可通过比较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和税负率的变动方向、变动步伐来识别、评估企业税务风险。当企业总资产收益率较大时,说明企业可能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这恰好符合风险—收益对等原则,高收益,高风险。我们可通过提高总资产周转率,降低企业税务风险,比如增加销售收入或减少资产投资。

【参考文献】

[1] Michael.Carmody.John D.Phillips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Corporate Tax-Planning Effectiveness: The Role of Compensation-Based Incentive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4).

[2] 迈伦·斯科尔斯.税收与企业战略[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5-6.

[3] Steinberg Richard M.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R].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commission,2004:28-30.

[4] 刘蓉.公司战略管理与税收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61-262.

[5] 蔡昌.税务风险揭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13-14.

[6] 刘建民,谭光荣.税收筹划[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2-3.

[7] 谭光荣,张立华.汽车制造业税务风险的实证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84-87.

上一篇:医师转正总结范文 下一篇:药店转正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