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维护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1 06:44:41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汽车维护 一体化教学 项目教学 首次维护 学习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89

1 引言

汽车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各总成系统技术状况的鉴定和维护,能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和检验,为后续专业课程《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转向、行驶系统检修》的学习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该课程实践性要求很强,原有的教法是分成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理论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然后到实训室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实训,虽然理论与实践环节都有,但理论和实践相分离。抽象的理论部分使学生感觉课程学习时难度较大,而实践课安排时间又短,教师还要重新讲解理论知识,使得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很难与实际中的问题联系起来。自从我们采用一体化教学后,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充分利用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把专业的理论知识融入职业技能训练之中,使理论课程授课与实习技能训练能够同步进行,实现了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训练的统一,较好地改变原有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的现象,并能高效地培养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2 汽车维护一体化教学实践

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职业教育采取的方法,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课程教学内容以专业岗位技能为依据、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结果为目标,将知识、技能、态度、情境融为一体,构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的素质项目和职业能力学习模块,并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任务来引导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和全面的参与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亲身实践习得知识和技能,达到工作与学习的一体化,从而有效快捷地建立自身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1]

首先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教材为蓝本,在本专业教学大纲指导下,根据学院具体实训仪器设备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汽车维护一体化教学计划。鉴于学院学生尚未建立职业认知和车辆系统概念认识不足的特点,引入认识工作环境、汽车整车认知和新车交接检查等任务,并结合企业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将汽车维护课程划分为七个学习任务模块:①认识工作环境;②汽车整车认知;③新车交接检查;④汽车日常维护;⑤汽车首次维护;⑥汽车15000Km维护;⑦汽车30000Km维护。[2][3]

随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通过由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和全面的参与,亲身实践习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将学习任务2―汽车整车认知项目划分为:学习活动1―汽车基本信息收集与介绍、学习活动2―汽车总体结构认知;由此类推,其他学习任务也均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活动。最后,再对各学习活动进行有序的工作步骤分解,建立在一定的工作要求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在各学习活动和工作步骤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各学习任务,形成工作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任务的鱼骨图分析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学习任务为单位,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学习为主,以正面课堂教学和独立教学为辅,三种方式交替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始终贯穿教学全过程。通常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学习能力不高,给推广项目教学遇到很多困难,为此我们引入引导文教学法,给每位同学配工作页,来帮助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同时,为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复杂性的专业性技能项目或纠正错误问题,常常也辅以四阶段教学法、讲解法等,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来促成相关项目技能的形成,并适当地通过分析讲解来纠正错误行为,加深理解,从而建立良好的学习成效,具体的项目教学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项目教学的实施

通过以上教学方式完成每个学习任务时,为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考评,往往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如: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同时为体现职业能力建立的过程性,在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后,会进行相关阶段性的过程考核,例如:在结束学习任务1―认识工作环境和学习任务2―汽车整车认知后,进行一次职业感知和汽车整车认知的过程考核;在结束学习任务3―新车交接检查,进行一次新车交接检查项目过程考核等。最后,在对学生进行课业评价时,往往综合考虑学生在日常完成各学习任务的表现,通过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定。

3 教学实例

学习任务5:汽车首次维护。

3.1 学习目标

①能查阅维修手册,列举车辆首次保养的项目和描述作业流程;②能就车介绍车辆各系统组成与功用;③能描述车用机油、滤清器等首保用品的名称、规格、牌号,并能正确选择。④能描述首保工量具及仪器设备的名称、种类、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并正确使用。⑤能描述首保相关部件的拆卸、测量和装配方法,并能熟练规范地完成作业;⑥能确认首次保养项目的完成情况及车辆检查信息,并填写首次保养单和派工单反馈信息,签字明确工作责任,且内容齐全、外观整洁;⑦能描述过程检验与竣工检验的内容与方法,并实施检验;⑧能描述维修服务流程,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确认新增维修项目;⑨能描述车辆交付条件与注意事项,并按规定完成交付作业。

3.2 教学流程

按照企业正规的工作流程,应用图1―学习任务鱼骨图分析,将该学习任务分成8个学习活动:①车辆各系统组成与功用认知,②首次维护接车单的识读与填写,③首次维护工作准备,④首次维护发动机机舱检查与维护,⑤首次维护车舱内检查及维护,⑥首次维护首次举升检查及维护,⑦首次维护竣工检查及记录,⑧首次维护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价。通过上述8个学习活动,建立在一定的工作要求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在各学习活动和工作步骤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完成首次维护学习任务,形成工作结果。

整体教学流程按上述8个学习活动循序进行,下面结合课堂实践对项目教学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叙述。

第一,明确任务和信息。首先进行课堂导入,引入工作情境,如某客户的新车已行驶7500Km,按使用手册要求来厂进行首次维护。维修接待员与客户确认首次维护信息后,向客户承诺45分钟后交车,并向车间递交维修维护作业单,维修人员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首次维护的作业。随后,依据教学设备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和7S责任分区,要求通过小组学习完成任务,并明确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通过在学习活动1、2、3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使用维修手册和使用手册、互联网资源等资源,也可与教师讨论,多渠道获取必要的信息,且结合工作页的引导,了解首次维护的作业项目和流程,就车介绍车辆各系统的组成功用,简单按照接车流程进行接待,并能正确识读与填写首次维护接车单,最后熟悉相关配件用品及工量具的应用,从而一步步明白如何达成目标,并制定任务书。

第二,制定计划。当学生了解首次维护相关项目、配件用品、工量具及相关信息资源后,要求其根据工作页导向制定相关设备清单、维护方案及流程图等。比如在进行学习活动4、5、6具体维护项目实施之前,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各自先制作设备清单,编制各种维护方案及流程,并初步地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的草案。

第三,作出决策。当学生制定出各种首次维护项目工作计划草案后,可与教师讨论工作计划,且完成工作页中的相关引导性问题,最终确定比较合适的工作计划,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步骤和程序,例如考虑到举升机工作问题,我们选择先进行地面作业,如学习活动4、5,再进行学习活动6各顶起位置的作业,这样可以减少举升次数,节约工时。

第四,实施计划。当学生作出决策,确定首次维护项目工作的总体计划及具体工作步骤后,要求明确各自在组内的分工,如安全、车辆使用、工具使用、数据记录等责任分工,并结合工作页的引导,各小组成员全体参与,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完成作业,并记录数据及信息。然而在学习活动4、5、6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一些难以一步到位的专业性项目,比如机油、机油滤清器的更换,我们往往会采用四阶段教学法,进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并训练,从而锻炼其专业技能,强化在工作过程中的综合职业能力。

第五,检查控制。当学生完成首次维护作业后,结合工作页的引导,根据首保质量控制单,由自己或组内成员进行工作过程或产品质量检验,记录评判信息,完成学习活动7―首次维护竣工检查与记录。

第六,评价反馈。完成竣工检查后,各小组讨论首保的质量检查结果和将来如何改进不足之处,并分享7个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包括关键环节的实际操作,制定的计划,完成的工作页等。最后先由各组成员自评,组内互评,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改进提高工作成效。

4 小结与展望

通过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汽车维护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项目为载体,对接职业岗位技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遵循了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大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技能培训的效果。再者,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将企业的工作情境和工作项目引入到课堂,促成了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的理解,使得学生方向和目标感更加明确,同时一个个项目的工作成果,增加了学生学习当中的成就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一体化教学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时间,教师能更直接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可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因材施教,不仅培训了学生,也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多年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符合“以能力为本,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职业教育特点,值得推广。[4]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丰田汽车公司.汽车维护操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雷明森,项金林.汽车维护一体化项目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万杰,杭州技师学院,浙江杭州 311500

沐俊杰,杭州技师学院,浙江杭州 311500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 高等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和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汽车维修行业人员重要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出能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是一个必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1.“双师型”实训教师匮乏

在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中,懂理论教学的教师无实践动手能力,有动手能力的教师不一定具备理论讲解能力。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目前大多是聘请的大学毕业生或者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实训教师。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时常存在一名教师同时指导20~30人的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

2.实训教学模式单一

实训教学采用“教师教着做,学生跟着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操作,不能有效拓展学生实训的创新操作能力,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汽车类专业课多数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为主,所用教材涉及新车型及实用新知识较少。实训所用车型往往单一而落后,使用的都是一些报废车及拆旧件,与目前汽车维修行业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脱轨,使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还需要一段很长的适应期,不能迅速适应企业需求。

4.实训指导书缺少有效性

实训指导书不完善,对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步骤、实训效果缺少明确说明,指导操作图片太少,不够直观,不能很好地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课前不清楚实训的意义,课后不会总结实训的收获,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探索

1.建设优质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应当像4S店企业内部培训员工一样定期举办,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使教师随时了解掌握新车型的新结构、新工艺,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状态有效对接。

2.构建企业工作环境实训教学场地

按照汽车4S维修厂标准,构建维修企业式的汽车总成维护和修理等工作流程的实训教学环境。不仅购置供学生拆装与检测需要的整车及总车件,包括各种电控台架、挂图等教学设备,还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工作台、工具车、常用的拆装工具、工量具、检测仪器设备等。在实训基地车间墙面体现汽车厂商的企业文化,张贴或悬挂汽车维修行业所规定的各工种或系统的拆装和检测操作流程,从而体现功能一体化实训室特点。整个场地布置要求符合汽车市场中各主流厂家的维护规范和要求。

3.实训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刚刚形成,在核心课程建设、实训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评价标准制定、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刚进行尝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以培养能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科技、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根据汽车行业岗位需求实施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结构,能对汽车进行正确和熟练的拆装和调整,培养学生基本的汽车维修能力和车辆故障与排除能力。对每一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可分解为项目式的形式融合到实训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操作训练体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汽车维修企业需求。

4.实训效果考核改革

实训期间的考核是衡量学生在实训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构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考核可分为两个方式,一是学校的检验,通过考核,既能掌握学生整体实训情况,又能发现实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二是社会的检验,由学校创造条件建立职业技术考核鉴定站或者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相应的职业岗位技术等级考核,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获得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

5.校企合作对实训教学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既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企业发展,也能有效地实现教学项目与汽车维修项目对接、教学过程与维修过程对接、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对接,最终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融合。

总之,职业教育的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决定了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不可被忽视。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导向和企业需求等方面,都要求实训教学中更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使实习工作状态和课堂教学能融为一体,实现学校学习与实习工作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谭涛.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J].机械职业教育,2006(9).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3

汽修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是“以维修岗位技能为导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体现。专业教师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过程的要求,分析论证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技术工人应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熟练的汽车维修工具设备操作;懂技术、会管理的中级汽车维修技术工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把讲课、演示和实训生动、直观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对岗位技能掌握的重要教学手段。

采取更符合职教特点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把课堂设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并积极探索项目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

二、仿4S店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的背景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化校企合作,逐步完善“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构建与职业岗位能力,建设适应行业要求,具有社会吸引力和区域示范效应的汽修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将现有汽车实训基地进行扩建,建成一多功能的仿4S店的汽车实训基地。通过仿4S店流程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即可更好地服务社会,又能培养大批一线技术人才,同时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仿4S店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的内容

建成“产品生产(服务)特征”的仿4S店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建设需要,贯彻技能训练“循序渐进”的思想,按照“生产型”“仿真型”的实训基地建设原则,并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使理论和实践、学习和生产紧密结合,突出“情景教学”的特点,在原汽车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一个仿4S店布局及流程的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教研、生产为一体的实训基地。项目完成后,可以完成:具有汽车维修设备种类基本齐全、功能较为完善的可面向社会服务的实训基地;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工种齐全的高效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满足生产及实训的需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等途径,可为企业提供新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技术服务;完成校内学生的培训,完成对外培训的社会培训任务。

四、仿4S店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的建设

利用并完善学校现有教学实训设备,实现数量增加和整体功能的完善。通过硬件及软件建设,把实训基地打造成为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产品生产(服务)多功能为一体实训基地。要更加突出实训基地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培训出一流的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把企业生产、管理及文化引入校园,培养与企业岗位直接对接的技术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推动辽阳地区汽车服务产业的发展。

1.仿4S店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意义

目前,先进的汽车维修方式已从在汽车出现了故障后再去修理,向“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方向转变。此外,汽车维修从“修旧式”向“换件式”转变。对维修企业仪器设备和员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小作坊式的以人工检测维修为主的老维修企业正逐渐被拥有现代化厂房、高精检测仪器设备、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高素质员工的4S店、快修店、特约维修站所取代。汽车销售业、汽车维修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才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4S店是集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配件和信息服务“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等。它拥有统一的外观形象,统一的标识,统一的管理标准,只经营单一的品牌的特点。拟扩建的4S店,重点是前台展厅接待和后面维修车间的建设。

2.仿4S店汽车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有:可满足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及相关项目技能实训,满足学生技能培养的需求;进行汽车维修工等工种的职业资格培训及技能鉴定;服务学校教职工,免费或收取少量费用进行汽车日常维护、汽车美容等技术服务;面向社会,进行有偿服务,进行生产性实训,变消耗性实训为效益型实训;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

3.仿4S店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1)前台展厅(汽车营销实训室)

前台展厅实际上作为汽车营销实训室,主要进行前台接待、汽车营销、二手车评估、保险理赔接待等项目的一体化教学及实训。

(2)汽车美容区

汽车美容区在实训基地左侧,便于汽车出入。开展汽车日常维护及美容服务,对我院教师车辆免费或收取少量费用进行汽车清洗、打蜡、换机油等服务。同时面向社会进行有偿服务。

(3)汽车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维修检测区

设4个工位,完成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的维修检测工作。

(4)汽车整车维修检测区

利用学校汽车总成进行汽车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检测与调整,汽车发电机维修与性能检测,汽车制动系统检测、调整等项目教学。面向社会,进行汽车维修、保养等技术服务。

(5)教学区

配备黑板、多媒体设备及桌椅板凳,可满足40~60名学生上课需要。

4.主要设备配置

为了使实训基地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接近或达到实际生产的要求,实训基地应配备以下设备:喷烤漆房1个、干磨机2台、解码器10个、大剪举升机2台、SATA喷枪6把、尾气分析仪1台、示波器2台、扒胎机1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1台、车轮动平衡机1台、车轮四轮定位仪1台、车身校正仪1台、维修检测车辆4辆、维修工具10套。

五、结束语

长期以来,汽修专业存在着“不软不硬、不上不下”“博而不精、缺少特色”等现象,缺乏职业性和实践性。根据细化工种,中职汽修专业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建设仿4S店实训基地,明确培养目标,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求的中等技术人才。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突出职业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职业学校成为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起点,培养“蓝领”技术人员的基地。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一方面给中职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办学模式改革后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迎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机遇。

参考文献:

\[1\]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8号).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重型汽车;维修;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 A

一、重型机械维修工作分析

重型车辆是集机械、电气与通信等于一体的主要运输车辆,与一般车辆比显得更复杂,涉及面广,维修质量的要求更高,主要有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战伤车辆的维修、保养等。重型车辆性能是否良好体现在维修工作的准备、实施以及维修反馈当中。维修性包括固有维修性和使用维修性。重型机械的维修性基本上都是由设计水平、制造工艺和原材料决定的。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性由人员素质,维修设备,备品器材,拆装工艺,技术资料等决定。以上阐述可以说明,维修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只有优化并且协调好各关联因素,维修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给重型车辆注入新的血液。

二、影响重型车辆维修性的因素

(一)维修人员素质对维修性的影响

在维修活动中,首先要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维修人员的维修行为和维修效果是实现维修目标的关键。所以,在研究问题时,必须把人的因素置于首要位置并贯穿于全过程,以突出人的主体作用。提高人员的素质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尽量避免维修操作人员的工作差错和维修管理人员的失误,使操作者保持良好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其维修质量意识。

(二)售后保障对维修性的影响

1、备品器材对维修性的影响

维修器材主要为车辆的品件和材料所用,当前,在零部件换修作为机械维修重要方式的情形下,备品、备件的质量、储存、供应已经是决定维修性的关键因素,影响着车辆的完好性和运力。重型车辆起步时间较晚,虽然数量不多,但分布面广,所需备品器材少,品种多,供给相当困难。因此,在维修备品器材供应中存在下列几个问题:

(1)有些备件数量不够,引发断供;

(2)供应渠道单一,品种和数量保障率低,在维修中经常会由于备件问题而停工;

(3)因为对于新型车辆维修器材的消耗规律没有掌控,导致维修备品备件储备不合理,存在“该储的未储,不应储的超量储”现象较突出;

(4)维修器材成本高,维修费高,器材很难及时到位。

2、技术资料对维修性的影响

技术资料指的是把车辆和设备按要求化为所需的工程图样,技术规范技术手册,计算机软件等。编写技术资料主要是为了明确车辆使用和维修人员正确使用和维修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同时能与保障设备和设施,人员训练、备件供应等相互协调,从而发挥车辆的最佳效能,重型车辆技术资料有效的推动了车辆使用与维修,然而还不够细化,应该将车辆使用与维护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技术资料,使其起到指导性作用。

(三)设计制造对维修性的影响

从设计方面看,重型车辆的维修性不太好,在设计时太多地考虑了满足战斗性的需要,却忽略了车辆的作战性能、可靠性能、日常训练等对可维修性能有很大影响的方面。比如变速器发生故障,就算修理人员可以很快找出故障原因,明确故障部位,并制定出解决方案,还是得进行以下工作:把装甲板、前后及侧隔板、各大部件与车体相连部分、各大部件间连接部分等都拆下来;把发动机、离合器、后传动箱总成、前传动箱、变速器与分动器总成吊出;把前传动箱、变速器、分动器总成分解,变速器各元件进行分解并检查,修理或换件;依据上述过程的相反过程装配各部件总成并吊装回车体。这样,就算在人员、器材等诸多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还是很复杂。反之,要是在条件不太好的状况下,维修则会变得更加困难。

三、提高重型机械的维修性途径

(一)预防事故的安全设计

1、如果总成或零部件在维修拆卸中可能发生危险,应该在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增加永久性标记,并在产品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等资料中进行安全性说明。比如后桥上的双腔制动气室,为避免拆卸气室卡箍时压缩弹簧瞬间弹开造成人身伤害,制造商在卡箍螺栓上添加了了塑料警告牌(见图1):卡箍拆卸前,应用释放螺栓压缩弹簧。

图 1

车辆在维修保养的时候需接近或通过的通道附近的零部件不可以有尖角,避免造成人员伤害。比如油箱紧固带螺栓连接处,为避免螺栓凸出部位划伤人体,添加了塑料罩板(见图2)。

图 2

开放空间内的发动机排气管,如驾驶员或维修人员可能接近或将其作为踩踏点攀登车辆时,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高温烫伤(见图3)。

图 3

(二)防错装设计

由于许多总成或零部件外观形状和尺寸非常相近,为避免在售后维修中发生装错件的情况,在产品设计中应注意:

1、所有零部件应标识明晰。在总成及零部件上应有清晰的产品编号或代号,应采用易于辨认、不易移除的永久性方式(如粘贴铭牌、蚀刻等)进行标识;安装时有方向要求的零部件,自身必须具有明显标识。如单向阀的阀体上铸有指示方向的箭头;底盘上安装的暴露件还应注意,产品标识应不易由于淋雨、自然锈蚀、磕碰等原因而损毁。

2、较关键的外形相似、功能不同的零部件,在设计中应注意采用防错装设计,以唯一性来保证装配的正确性,从而避免售后维修过程装错件情况的发生。例如牵引车的制动双管路挂车接头(见图4)。挂车充气接头(红色)与挂车制动控制接头(黄色)分别连接挂车充气管路和控制管路,在牵引车与挂车结合与分离时必须要人工操作装拆,二者如果错装,将导致挂车无法解除制动。因此,在设计上二者除在颜色上区分外,结构也不相同,如错装将无法实现主挂车接头的结合,这样即使在夜晚黑暗中操作也无法接错.

图 4

建议在相似件较集中的总成如电气、制动系统等,设计时注意在接口规格、颜色、标识等方面采用防错装措施,以避免售后维修过程中发生错误安装。

(三)降低维修成本

1、在满足规定功能的条件下,结构设计应尽可能简单,便于检测、换件等维修操作,降低对维修人员技能水平的要求和工作量。

2、产品应尽量设计简便而可靠的调整机构,以便于排除因磨损等原因引起的间隙变化。对于间隙要求较严格的重要总成(如车桥上的制动器)。尽可能采用自动间隙调整机构 ,降低维修保养强度。

3、基础结构件与易损件按不同寿命设计。基础结构件寿命长,而易损件寿命短,价值量低,结构上易于更换。易损件也通常作为整个总成的“保险丝”,从而满足维修经济性要求。售后易于损坏的总成,下级零件允许单独更换(如多片式钢板弹簧,每一片售后均允许单独更换)。尤其在交通事故中容易造成损伤的车身外部零部件,设计为分体可拆卸结构,便于单独更换,降低维修成本。如分体式保险杠。但对于某些总成,装配技术要求较高,售后一般不具备维修条件,要求只能更换总成,如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这也是为保护其他相关部分不发生更大故障的经济性维修措施。

(四)其他相关方面

1、销售及售后技术文档:①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包含了汽车主要技术参数、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是重要的随车文件之一。整车(底盘)制造商应提供详细而规范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它对于车辆的可维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产品导入市场初期,由于用户和维修人员对于该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不了解,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误操作,导致车辆受损,甚至发生人身伤害事故。②备件目录。备件目录一般以爆炸图和零部件清单的方式详细列出汽车各总成及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及零件编号,对于售后维修过程中的零件编号查询至关重要。目前,中国重汽等主流整车制造商已可以为各服务站提供实时更新的电子版备件目录,用户在电脑终端上即可随时查询各型号车辆当前最新状态的备件目录(配有爆炸图),以及产品的历史更改信息,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售后维修。③维修手册。整车(底盘)及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等总成应编制详细而规范的维修手册。详细说明各总成的分步拆解与组装方法(配图)、注意事项,以及螺栓拧紧力矩等技术数据,以指导售后维修操作。

2、技术培训:重型汽车的维修一般均在整车制造商授权的4S 店、服务站进行。通过制作大量的车辆使用、维护保养的培训资料,并按详细的工作流程进行严格培训管理,让使用及维修人员充分了解车辆的各大总成结构、性能、技术参数及维修要求,以确保产品的正确使用、保养和维修。所有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参加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维修资格。有的公司还在全球各大区域建立了专门的培训中心,由专业培训师提供高水准的培训服务,保证售后维修技术服务水平完全达到全球标准。

3、配件供应:配件供应的及时性对产品售后维修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产品投放市场前,必须首先完善配件网点的布局规划,建立多级储备体系,采用方便快捷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使配件网点与各服务站建立起快速有效的配件供应通道,并科学地组织配件预投,从而确保维修时调件的及时性。

四、结束语

重型汽车的可维修性现已逐渐成为用户较为关心的方面,影响着产品的用户口碑,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引起充分重视,尤其在方案设计阶段要予以充分考虑;另外,在销售及售后技术文档、技术培训、配件供应等方面,整车制造商也应努力做好各项工作。通过在设计和售后服务环节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产品的可维修性,从而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美玉. 矿区重型柴油汽车发动机的使用与维修[J]. 煤炭技术,2013,07:38-40.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物流园;运输车辆;信息管理

物流园中的散料运输车量信息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为运输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及时的运输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确保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益。因些如何抓好物流园中的散料运输车辆管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一、物流园中散料运输车辆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车辆维护意识淡薄。在物流园中,普遍存在着对车辆重使用轻维护的观念。为节约成本,往往是车辆出现问题以后才去维修,以修理来代替维护,特别是近年来运输企业经营模式多样化,把企业内部车辆承包、租赁给个人,企业逐渐失去了对车辆的日常管理,加之承包人只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对车辆的管理、使用维护和修理等方面的认识参差不齐,对相关的管理规定了解程度不够,甚至一无所知,造成车辆的维护工作难以落实,这是影响车辆正常维护的根源。

2、二级维护作业规范执行不严。运输管理部门对车辆二级维护的项目作了详细的规定,确定了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维修企业在车辆维护过程中,应严格按项目进行。但有些物流园中的维修厂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员工整体服务意识较差,维修检测设备落后,三检制度无法落实,维修标准执行不严,致使车辆维护过程中存在着缺项、漏项、敷衍和应付等现象,维护工作达不到作业规范的要求。

3、不重视车辆技术档案管理。车辆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的技术管理,都应系统地记入车辆技术档案,这对随时掌握车辆的技术状况,车辆的正确使用,提高车辆的维修品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一些运输企业忽视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即使有车辆技术档案,也不完善,缺乏系统的车辆检测和维修记录,甚至有个别运输企业为应付运输管理部门的检查,随意编造车辆检测和维修记录,使车辆技术档案失去了其真实作用,造成了企业对其使用车辆的技术状况和维修情况心中无数。

二、物流园中输车辆管理工作应对措施

1、坚持做好车辆二级维护保养。车辆二级维护保养能让我们及时发现和消除车辆故障和隐患,保持车容整洁和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使驾驶员认识到车辆二级维护保养对车辆技术状况完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车辆二级维护保养,增强车辆二级维护保养的主动性。掌握车辆技术状况的基本知识,自觉执行车辆进行二级维护保养。二是驾驶员全程参加车辆二级维护。通过驾驶员全过程参加车辆二级维护保养,增强驾驶员对于车辆维护知识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驾驶员对于车辆技术状况的掌握。三是确保二级维护保养作业。企业应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车辆维修企业,将二级维护保养的检查、紧固、、调整、清洁落到实处,避免维修标准执行不严,使车辆维护过程中存在着缺项、漏项、敷衍、应付等现象,使维护工作达到作业规范的要求。确保车辆二级维护保养起到及时发现和消除车辆故障和隐患,保证车辆车容整洁和车辆技术状况完好。

2、加强技术管理的教育培训。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在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CAN总线系统、EGR废气循环系统、SCR废气后处理系统、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等等在车辆上的应用日趋增多,使汽车运输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驾驶员和维修人员的知识及技能不断老化,企业要提高整体的管理、维修、使用水平,必须不断进行学习与培训,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同时对驾驶操作、日常维护和节油、节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要及时总结,并加以推广。教育与培训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及层次,区别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如针对驾驶员,主要是针对其日常要作的和必须注意的事项,例如,如何进行车辆三检、日常维护常识、常见故障判断及应急处理等;对技术管理人员,主要是针对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原理及应用,技术发展趋势、方向及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的培训为确保教育、培训效果良好,不能只是走过场,只管教,不管效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以确保使每个受教者均有实际收获,均能得到实际的提高。

3、做好车辆档案的记录和管理。车辆管理档案包括车辆技术档案及车辆维修档案,车辆技术档案是车辆从新车购置到报废整个运用过程中,记载车辆基本情况,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检测和维修记录以及事故处理等有关车辆资料的历史档案,这种档案对了解车辆性能、技术状况及掌握车辆使用、维修规律,为车辆维修、改造和配件储备提供技术数据的科学依据,也是评价技术管理水平高低、分析质量事故原因、调解维修纠纷的依据。因此,它是车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应认真做好这一项工作。

4、加强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判断车辆技术状况的重要依据。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车辆制定定期检测制度,使其在行驶一定里程或时间后,按时进行综合性能检测,以达到控制车辆技术状况的目的,道路运输经营者要做好车辆等级评定送检工作,确保车辆在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符合道路运输车辆投入运输市场的条件;二是检测结合维护定期进行,以此确定维护附加作业项目,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对车辆的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确定车辆是否需要修理,以便实行视情修理。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对车辆按规定的行驶里程或时间间隔进行强制维护,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在运输企业,存在着对车辆重使用轻维护的观念,为节约成本,往往是车辆出现问题以后才去维修,以修理来代替维护,这往往会造成车辆早期损坏,严重影响车辆技术状况,带来了严重的事故隐患。运输企业要把车辆维护管理工作作为车辆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车辆的维护包括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及二级维护,随着对安全工作的不断加强,近年来,在以上维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例检的要求。各级维护工作,均有其侧重点,均是从多年的实际运行实践中总结,归纳而来的,对于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保持车辆的技术状态, 避免车辆的机械故障,消除安全隐患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5、加强科技管理。只有加强科技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活动,改进运输生产及维修工艺与装备,广泛推广和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汽车运输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运营效益,降低材料、能源消耗,确保运营安全。

三、结语

总之,要抓物流园中的散料运输车量信息管理工作,就要加大车辆维护工作的力度,既要加强维护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又要加大对维修厂的投人,增加必要的维修检测设备,培养高素质的维修队伍,使运输企业的车辆维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保证运输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提高运输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忠虎.车辆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化工管理,2014.

[2]宋建强,浅论车辆安全管理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8期.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汽车底盘;课程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加快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步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建设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理念,紧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改革方向,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要求。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技能平台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功能是培养生产一线从事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及部件的检测维修、检测设备的使用、汽车底盘维护保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模式造成理论和实践的相互隔离,课堂气氛沉闷,制约着学生应用能力与岗位实习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志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岗位实践能力,打破传统,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体,以项目课程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汽车底盘的理论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的名称、基本结构、功能与基本工作原理;结合实训项目进行训练,学会汽车底盘维护、总成拆卸、零件分解、检修、组装与调试,熟练掌握各系统、总成及部件的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等操作技能。

1.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直接用于课堂教学,2011年我们建设了底盘理实一体化教室,为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我们将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桌与轿车底盘、微型客车底盘、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转向器、组合维修工具等结合为一体,在这个有机统一的教室中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生产性实习,进行工学交替。由于校内实训基地只能提供有限的车型和模拟故障,因此必须建立长期、稳固、有效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所学即为社会所需。2012年我们与浙江众泰汽车集团签定了合作协议,三年来每届汽车专业的2个工学班都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汽车底盘生产顶岗实习。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突破口,新进教师必须先在校内汽车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一年,期满经技能考核合格后方能走上讲台。目前汽车维修专业7名教师中4人获得汽车维修技师证书,3人获得汽车维修高级工证书,5名教师成为扬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所汽车维修高级或中级考评员。

3.教学的基本方法多样化建设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进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向学生明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训练。课程共分为“四个项目”“十七个任务”来完成。 例如,“四个项目”是:①汽车传动系的拆装与维修;②汽车行驶系的拆装与维修;③汽车转向系的拆装与维修;④汽车制动系的拆装与维修。

对于不同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基本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将项目展开后,一边是教学PPT的展示,一边就是所讲内容的实物,通过讲解相关内容及实物演示操作,总结并引出相关概念、原理。根据职业能力的需要,有重点、有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知识的构建。

(2)演示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进程中,教师通过示范性操作,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汽车底盘维修中实际的典型故障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协作,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分析能力,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

(4)练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该项目的操作练习,通过操作练习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练习时强调操作规程、操作安全,教师认真巡回指导,加强监督。对每名学生的操作次数、操作速度和操作质量都做记录,以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5)分层递进的教学法。在变速器教学中,先学习桑塔纳2000型轿车二轴四挡手动变速器,再学习东风EQ1092型三轴五挡汽车变速器,最后学习难度较高的自动变速器。三个层次之间采用层层过关形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只有完成第一层次的学习,才能进入下一层次学习,否则只能停留在原地。

4.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

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内容上,理与实交替进行,相互贯通。底盘理论基础知识与底盘系统总成实物认知,相互对应与结合,一边讲解理论基础知识,一边展示底盘系统总成和零件实物。学生学习时直接面对底盘系统总成和零件实物,不再需要想象,也不再枯燥无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底盘系统总成实物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吸收。理论知识与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底盘总成检测维修所需的实践技能训练相互融合,所学理论可直接用来指导实践。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理实学习是一体的,在一个教学任务(如2个课时)中,其中理论基础教学占40%,教师示范占15%, 学生实际操作占40%,总结、评价占5%左右。为了强化技能,我们还设计了一整周的底盘总成件的拆装,通过一周的实训进一步消化和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在项目引导下,将汽车底盘的专业理论教学融入实习、实训教学之中,整周实训由理实两位老师搭档共同指导,学生在完成实训的同时还需要完成对应的理论知识的相关作业,使理论、实践融于一体。

5.“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信息化教学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丰富课程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内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正向教学过程信息化迈进。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教案、课件PPT、教学视频、案例与习题、学习指南、实训项目与实训指导、试题库、教学参考资料全部上传到“世界大学城”教育云平台,并借助“世界大学城”教育云平台,将该平台空间中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以提升我们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水平。

总之,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强化技能,使之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成为国家合格的蓝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宝生.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2]徐宏海.教育教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7

一、旅客运输:

1、班线客运:XX年巢湖市运管处对市内跨县各条班线进行了整治,对现存车辆重新核定,取缔不规范经营,做到一车一牌,并换发新的线路标志牌及审批附卡,附卡中印有经营者名称、车号、座位、经营线路、有效期、车辆等级、经营许可证及道路运输证号码、主要途经地等相关内容,便于乘客监督举报,以提升经营者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对市内跨县班线的车辆更新、转让等均严格按照省市两级相关文件精神进行运作,特别对下线车辆的处理,更是从严、从慎,力争使矛盾或隐患最小。

为了平衡运力,保持区内客运市场的稳定,XX年7月市运管处作出了对区内客运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决定,严控中小型客车的投放总量,只可更新,不允许新增新的运力。并结合市内跨县班线复核,对部分农公线路进行整顿和改造,将含山至巢湖、和县至含山等线路进行整合,共整合车辆60余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截止XX年底,区内县际班线238条,区际班线320条,省际班线210条。

2、旅游客运:十五期间,我市批准成立三家旅游客运企业,分别是巢湖市旅游客运有限公司、巢湖市汽车运输总公司旅游客运公司、巢湖好运实业有限公司涉外旅游客运公司。XX年市运管处对市三家旅游客运企业进行整顿,市旅游客运有限公司专门向省局申报三级旅游客运资质。

3、出租车客运:XX年撤地设市,出租车的管理权也同时上划市运管处,根据《巢湖地区出租车客运管理办法》和《巢湖市营运客车(含出租车)运力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冻结新增出租车,对已合法经营的出租车实行报废一台,更新一台,更新后的车辆档次必须高于原车档次。同时,对市区15家出租车公司进行了整顿,通过兼并、合并等方式,将15家出租车公司整并为8家出租车公司。

XX年全市出租车统一更换了顶灯,安装了服务监督卡,实行“八统一”(即统一顶灯、统一计价器、统一服务监督卡、统一客票、统一放大字样、统一座套、统一运价、统一营运证件)。

截止到XX年底止,市区内共有8家出租公司,1300台出租车,从业人员XX余人。

二、货物运输:

货物运输包括普通货运、零担货运和特种货物运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的货运业逐步向个体方向发展,目前,运输业户大多为个体。XX年道路运输业户5584户,营运货车5648辆,货运量664万吨,货物周转量58673万吨公里。XX年道路运输业户5612户,营运货车5730辆,货运量627万吨,货物周转量60875万吨公里。XX年运输业户5563户,营运货车5718辆,货运量643万吨,货物周转量60124万吨公里。XX年道路运输户5420户,营运货车5629辆,货运量662万吨,货物周转量61223万吨公里。

三、汽车维修

我市汽车维修行业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所辖四县一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履行行业管理职责。XX年我处组织力量共调查摸排汽车维修企业478家,查处违规行为145起,下发违章通知书15份,责令限期整改企业52家,实施企业资质降类5家,取缔无证照经营88家,帮助完善办理开业手续66家。截止XX年底,全市维修行业中一类企业6家、二类企业53家、三类维修业户169家;从业人员1500人;质量检验员250人。

全市有二个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其中巢湖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为A级站;庐江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为B级站。

四、汽车客运站

截止XX年底,我市有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4个,三级客运站2个,四级客运站3个,简易客运站20个。年平均日发班车1051班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17969人次。

五、驾培管理

截止XX年5月底,全市拥有6所驾校,驾驶训练场增至4.5万㎡,教室、试验室、实习车间已达6600㎡,各类教练车138辆,从业人员176人,年培训能力达7600人。五年间,有3所驾校创建达标,获得县级文明单位称号。在XX年全省教练员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在XX年全省驾驶员技术比武中,我市选派的4名选手获得团体第三名,个人第二、三名。

十一五规划

总目标:道路运输基本完成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从粗放型发展向质量效益、环保节约型发展的转变,道路运输服务和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道路运输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运输结构趋于合理,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法规体系和市场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力充分、组织协调、运行高效、管理上乘、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道路运输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连接作用进一步增强,与其它运输方式共同构筑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适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提高服务能力。提高运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实行文明执法,切实帮助经营业户解决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畅通道路运政服务投诉渠道,方便社会公众投诉、求助和查询相关信息。

——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责,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施道路运输许可,规范执法行为,在保护合法利益、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上要有所必为。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严重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合法运输和旅客、货主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建立运政队伍的准入、培训、考评、退出制度,全面提高运政管理人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全面建立运政管理工作规范,切实提高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在岗培训和考核,对严重违纪、或业务素质长期达不到要求的运政管理人员,要坚决清除出运政管理队伍。

——加强驾驶员培训管理。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培训水平。规范驾驶员培训收费,打击乱收费行为。推行教练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完善驾驶员培训质量监督检查手段,完善教练员诚信考评制度,提高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培训质量。

——全面提高维修水平。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专业性经营、品牌经营,大力推广安全、节能、环保的先进维修技术。实行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切实保护车主利益。完善机动车维修市场监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严格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鼓励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实行专业化运输,禁止达不到标准的车辆和无上岗资格的人员从事危险货

物运输,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企业要强令其退出运输市场。

——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围绕“三把关一监督”的安全监管职责,严格道路运输企业、车辆、人员市场准入,建立退出机制,加强源头管理。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强化从业资格考试,督促运输企业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建立再培训的长效机制,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整车维护实训总结篇8

一、项目设计的一般流程

(一)坚持“以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课程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纳入平时教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遵从技术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开展课程改革工作。

(二)不断改革评价体系

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特点,改革考试模式,增加过程考核、实践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考试形式,如笔试、口试、面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性要求较强的综合技能实训实行技能检测等能力考核方式。在考核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有正确的实训结果而且要有科学的实作操作过程,按照铁路企业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要求学生。考核方法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各阶段成果,各阶段成果达到实训的要求,即满足综合技能考核要求。

(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渗透项目化课程内容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是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学生将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毕业设计任务中。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维护》课程的日常测试、维护、综合故障处理的教学项目渗透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现场资料,完成列控系统的配线和原理图,熟悉日常测试、维护和综合故障处理的流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使用技术资料等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教学设计的总体方案和具体流程

(一)项目教学设计的总体方案

针对以上分析方法和流程,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维护》课程的项目和模块分解如下:

(二)项目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

下面以项目一的模块一为例,具体阐述项目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信号设备维护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项目一 机车信号设备维护

模块一 机车信号硬件设备维护

1.项目描述

以机车信号机为载体,在CTCS实训室,根据机车信号机及主机箱指示灯的显示,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和隐患,并处理常见故障;根据机车信号的各项技术指标,完成标准化检修作业,促进学生在机车信号工区就业。

2.教学目标

(1)熟悉机车信号组成和电路原理;

(2)能根据机车信号及指示灯显示判断设备运行状况,并处理故障;

(3)能根据机车信号设备及备品通电检测的各项技术指标,完成标准化检修作业。

3.教学资源

(1)学习资源:①机车信号检修作业规范;②机车信号PPT;③图书馆相关书籍;④网络资源。

(2)教学设备:①机车信号与车载设备(2套);②万用表;③机车信号主机综合检修试验台(2台);④手持式机车信号主机测试仪(2台);⑤便携式机车信号环线发码箱(2台)。

4.教学组织

(1)设备认知:每班分为2组,分别由任课教师和实验员带领前往CTCS实训室参观;

(2)日常标准化检修作业:教师示范、学生分组完成机车信号检修作业;

(3)原理认识:教师借助多媒体大班讲授,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后答疑等方式巩固和加强所学知识点。

4.常见故障处理:每班学生分为4组,由任课教师统一安排其他教师配合在课内和课外进行。

5.教学过程

三、项目教学的特色和效果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了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了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项目一的教学中可以看出,通过硬件和软件维护的两个模块教学,让学生完成了机车信号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日常维护、结构和原理认识、故障处理的方法与过程,从中学习和掌握了机车信号原理、故障处理、软件使用和操作等方法。训练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明确又多样

从学生角度讲,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了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师角度讲,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了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学校角度讲,建立了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探索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的革新,逐步完善并重新整合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二)可控性好、见效快

项目教学法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练习技能。它是在一个短时期内、较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并且教学效果可测评性好。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前,由于设备缺乏,教学过程主要在教室完成,由教师讲授完后,带领学生到现场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而采用项目教学,要完成一个项目,必然涉及如何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从原理开始入手,结合原理分析项目、订制工作流程,出现故障需要自己查找资料、使用专业仪器检测、调试。而实践所得的结果又能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与现场设备工作性能一致,从而学生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现场对学生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

四、结 论

上一篇:安全管理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银行会计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