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30 07:56:42

水准测量实训总结

水准测量实训总结篇1

摘 要:“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高,要发挥综合实训巨大作用,必须合理确定实训地点和实训时间。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 综合实训 地点 时间 确定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95-0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建筑工程测量》作为建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综合实训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真正发挥出综合实训的巨大作用的关键是实训地点的选择和实训时间的合理确定。1 测量实训的目的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测量实习是在学习建筑工程测量理论知识并完成相应的实验以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通过测量实习,将已学过的知识作一次系统性的实践,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较熟练地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施测、计算、地形图绘制以及测设等基本技能,提高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2 综合实训的重要作用(1)掌握主要测量仪器的使用。(2)掌握角度、高差、坐标等要素的测量方法。(3)掌握水准测量、导线测量、施工放样、控制点加密等基本技能。(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训的主要的内容(1)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使用。(2)水准测量、导线测量、碎部测量、点位放样、坡度线放样等项目的施测。(3)闭(附)合水准、闭(附)合导线计算及坐标正反算。(4)图件的整饰。4 实习时间的确定由于内容繁多,没有一定的时间,参与实习的学生很难完成实习内容,更不用说相关技能。总结十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实习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使综合实习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具体安排如下。(1)仪器熟悉:3天。由于多数学校的测绘仪器相对于学生数量都不多,导致平时课堂训练中大家操作仪器的时间较短,熟悉程度掌握不够,在实习前期必须让大家熟悉掌握各种仪器的安置、操作、读数等技能,以利于后期实习的开展。(2)水准测量:5天。用四等水准测量完成闭合水准路线和符合水准路线的测量和计算(3)地形测量:12天。包括导线测量4天、碎部测量6天、碎部测量的查缺补漏2天,整过过程必须完成控制测量、碎部测量的内外业全部工作。(4)点位放样、坡度线及放样:4天。包括点位放样1天,坡度线和圆曲线放样2天。以上共计24天,一般情况下一个月的工作日为22天,也就是说加上周末,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事实上,更多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天气、返工等因素导致实习期间的周末都必须利用起来才勉强能够完成实习内容。所以一个月是综合实训的时间的最低要求。5 选择合适的实习地点由于测量实习在安排上实行任务管理,并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安排工作。每一个实习项目有小组自行安排,实习期间每天开工时间和返回时间都由各小组自行决定,指导教师只负责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实习区域的情况越复杂,出现的问题越多,对学生的锻炼越大,实习的效果。所以综合实训要取得较好的效果除了足够的时间外,还必须选择合适的地点。实习场地的选择不能囿于校园内部,因为校园内往往地物种类单一、数量少、地物多、地貌类型少,不具有一般性,与生产一线的具体情况脱节。一定要选取地物种类丰富、地貌类型多、地形变化大,与生产实际接近的区域作为实习场所,使实习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生产一线的测绘业务。6 实训报告撰写内容参考(1)实习的目的。(2)实习的组织准备。(3)实习的仪器和工具。(4)实习的技术要求。(5)实习的过程。(6)实习的数据处理。(7)实习的心得体会。7 实训考核与平分(1)出勤率—— 按时出工和收工,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2)测量认真,能思考问题,主动肯干,不懒散。(3)请假超过两天者(包括事假病假)实习无成绩。(4)评分依据—— 实习成果的质量,实习考查成绩,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实习纪律等综合评分。8 结语总之,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的地点和时间能够使综合实训在训练学生各项技能和能力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建筑一线的生产过程,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就业率。参考文献[1] 高辉,塔莉,李想.高职《测量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2):80-81.[2] 刘弘,马杰,李贞霞,等.测量学实践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讨[J].中国商界(上),2010(4):172.

水准测量实训总结篇2

论文摘要:高等师范院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培训测试的效率和质量。这种综合素质包含高尚的工作道德规范、优良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与水平、较高的培训水平、较强的测试能力以及较好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文章着重从这五个方面探讨了培养与提高这些素质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普通话培训测试是高等师范院校一项常规性且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推广普通话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作为一名老测试员,在多年培训和测试实践的基础上,与同仁对高等师范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综合素质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深刻的思考和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及意义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于1994年作出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规定师范院校的教师和毕业生属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对象,并提出了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应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为此,师范院校的师生应下气力学好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普通话测试站应相应地认真做好普通话测试工作,这就要求测试员应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保证培训和测试的质量和效应,才能真正把测试工作长期做好,为推广普通话作出有益的贡献。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综合素质的内涵及要求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不能等同于一般基层单位的测试员,应具有更高层次的综合素质。

(一)高尚的工作道德规范

这是做好一名合格测试员最首要的因素,这就要求测试员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有事先请假,并自行落实好替补人员,保证测试正常进行;更要求掌握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专心致志,认真负责地进行测试,保证测试的质量;还要求态度温和,富有爱心地询问或解答考生的问题;还要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和安排,组织和实施好课堂教学,给考生上好考前培训课,为他们的普通话等级考试推波助澜等等。

(二)优良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与水平

如果一个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不具有优良的普通话口语谈吐表现,不具有良好的说普通话的习惯和行为,就不可能赢得学生和老师们的信赖和尊敬,就不配测试员的称号,更谈不上保证培训和测试的质量。

(三)较高的培训水平

培训是促使考生普通话等级考试顺利通过的关键环节。测试员不仅具有测试的职能,而且还具有培训的职责。如果一个测试员只会测试,而不能胜任培训的任务,那就是一个有缺陷的测试员,一个不完全的测试员。如果一个测试员不能上好培训课,那必然引起考生的强烈不满和反感,甚至他们会向测试站提反抗意见:“收了我们的培训费为什么不派一个好的培训老师来上课?……”所以,一个称职的测试员同时要是一名合格的培训员至关重要。

(四)较强的测试能力

要保证测试的质量,维护公平公正的原则,除了要求测试员有高尚的工作道德,更要求测试员有较强的测试能力。

(五)较好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可能会有不少人或测试员认为这点不应作为测试员的素质要求。但笔者认为:如果是一般基层单位的测试员,这方面素质不够,还说得过去。但高等师范院校的测试员必须要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否则枉为高师测试员。熟不知高等师范院校的一般老师都应具有较好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每年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才算称职。所以高师测试员也不例外,应具备这方面的素质要求且并不过分。

三、培养与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一)工作道德方面

1.测试员要培养热爱培训测试工作的自觉意识,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测试员要热爱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必须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组织和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做好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认真地把工作做好。

良好的工作道德,来自于对工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如果测试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工作标准高、要求严,以一流的表现和成绩来赢得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好评,他必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尽职尽力地进行培训和测试,出色完成工作。而不是得过且过,迁就自己。

2.测试员要加强作风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作风修养具体包括实事求是的作风,主动负责的作风等,这些作风的养成,对于做好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事求是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测试工作应坚持的原则。这就要求测试员必须认真执行测试标准,实事求是地打分定级,维护公平公正。切忌任何个人感情因素,随意抬高或降低考生的成绩。

主动负责精神,既是测试员的思想、才干在道德修养上的反映,也是培训测试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测试员要创造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成绩,必须具有主动负责的精神。这就要求测试员主动做好培训测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写好教案,制作好培训课件,调适好录音笔,检查各种测试材料、签字笔、秒表类是否具备等;主动认真地完成培训测试中的讲课和测评任务;主动负责地做好培训测试后的收尾工作,如课后指导、解答疑难、评分、登分、签名、关闭测试仪器等。还要求测试员主动协助工作人员做些常规工作。

3.加强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观念,自觉遵纪守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是执行培训测试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测试站必须经常对测试员加强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测试员则要不断加强纪律和制度观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遵纪守规,做一名有能力有水平守纪律的测试工作者。

4.勇于解剖自己,认真反省及时改进;开展批评,乐于接受监督。测试员应当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解剖行为,把自己培训测试工作表现中各种错误思想或做法以及潜藏在思想深处的不符合工作道德要求的东西,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并对这些思想意识或做法进行公正严厉的斗争,作出是非分明的抉择,及时改进工作思想和方法,增强工作道德水准。

在工作实践中开展批评,接受监督,是测试员进行工作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测试员应当经常听取同仁和考生的批评意见,把舆论压力变成加强自身工作道德修养的动力。

(二)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与水平方面

1.以理论为指导,掌握普通话口语表达技巧,多读多练,多说多用。测试员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虽然已进入了一级水平但却不能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否则就会“不进则退”。特别是生活在方言区的测试员会受到各种方言的影响和干扰,如果不加以经常性的练习和运用,就会使普通话标准程度下降,导致普通话表达能力降低,所以测试员只有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掌握普通话口语表达技巧,多读多练(《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中的例词和作品是最好的练习材料),多说多用,才能始终保持并提高自己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与水平。

2.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测试员说普通话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时时处处做起,并且坚持不懈,变成一种自觉自然的永久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良好的普通话口语能力与水平。

(三)培训能力与水平方面

1.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和安排,组织和实施好课堂教学。备好课是提高培训能力与水平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测试员对培训课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教法。备教材就是熟悉吃透教材内容和重点、难点。测试员要熟悉《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两本书的内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授课;备学生是要了解授课对象是何专业何层次的学生,普通话基础和现状如何,他们有什么要求,这些备课时都要事先了解清楚,在教学时才能联系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备教法就是选定上培训课的主要授课方法。由于普通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所以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精讲多练的方法,最适宜最有效。在“练”的过程中则要采用测试员示范带读的方法,多读多练,必有好的训练效果。中文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普通话等级要求不一样,文科和理科的学生普通话基础差异较大,这些不同之处要求测试员还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来教学。

备好课是从宏观和微观上构思好培训的蓝图和设想,接下来是要落实到实际课堂培训教学中,否则蓝图就会变成空想,所以要求测试员要认真组织和实施好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教学环节,充分调动考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好的培训目的。

2.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现代语音技术来上培训课,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多媒体的应用能调动人的各种感官,综合发生效应,给人以丰富性、可感性、生动性。如果测试员在备课时能先制作好课件,然后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语音技术来实施培训课堂教学,能促使考生耳目一新,好学勤练,那将会大大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所以测试站要想方设法提供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给测试员培训课用,而测试员则应积极制作课件,熟悉多媒体和现代语音设备、应用程序及操作技巧,以便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能应用自如,顺理成章,出色完成培训任务,从而让考生满意,得到他们的好评。

3.观摩优秀培训测试员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培训能力与水平。优秀的培训测试员往往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极佳,所以测试员尤其是年轻的测试员定期观摩优秀的培训测试员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培训能力与水平。

(四)测试能力与水平方面

1.多测、多摸索、多总结、多交流。俗话说:“熟能生巧”。每个测试员只要多参加测试,多去摸索测试的规律与要领,多去总结自己测试中的经验和失误,多与同仁交流做法,积极取经,定能逐渐由测试生手变成一个熟手、巧手,从而提高自己的测试能力与水平。

2.培养快准细严的测试工作作风。快、准、细、严是对测试工作作风的要求,它直接影响着测试的效率和质量。

“快”就是快速。测试工作的时效性强,测试员必须高度集中、反应灵敏、动作快速紧凑地进行测试,要讲究效率,完成各阶段的任务。提倡快速作风,绝不意味着可以草率从事、盲目行动,而应该在紧张的测试工作中以镇定的情绪、清醒的头脑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克服急躁、忙乱、慌张的行为。

“准”就是准确。准确是认真负责精神的体现,是保证测试工作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测试员要准确理解和运用评分标准,专心致志倾听读音,准确地定分定级,从而保证测试的结果真实,质量过硬。

“细”就是细致。在测试工作中,有许多评分细则,测试员必须认真细致地倾听判断每个环节的读音,否则就可能出差错。测试是一项漫长、单调且高度紧张的工作,测试员要有不厌其烦的韧劲,要有耐心和恒心,不怕吃苦,甘于枯燥,乐于做细功,当然,细致并不意味着慢慢腾腾,不讲效率,而是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追求完美和质量。

“严”就是严谨,即严密谨慎之意。测试员要严格执行评分标准,不能随意估分,敷衍了事,或带个人感情因素来打分。在考场上要谨慎地询问或答复考生问题,不能随便提示或暗示考生读题,也不能马上告知考生成绩,而应暂时严格保密,这样才能保证测试能正常进行下去,按时完成任务。

(五)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方面

1.多总结、多思考、勤记录、积累素材、发现亮点。普通话培训测试是一项很专业化的技术工作。每个测试员都应经常自我总结这方面的可贵经验和不慎失误;经常思考培训测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难题及解决办法。通过反复思考说不定会突然醒悟或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亮点问题,这就要求测试员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免一闪即逝。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下一步培训测试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更可为测试员从事普通话培训测试的学术研究提供新鲜素材,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下一步科研活动的顺利展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多交流、广泛听取同仁意见和经验,确定新颖的选题,形成独道的观点。从事科研活动,决不能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否则最终会陷入目光短浅、狭隘的个人主义境界。测试员从事普通话培训测试研究,要多与其他测试员交流,广泛听取同仁的意见和经验,开阔思路,活跃思维,再结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确定新颖的选题,形成独道的观点,最终化为的科研成果定会得到学者、专家的认可。

3.广泛阅读,善于借鉴,勤动笔写作。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只要多看书看资料,广泛地阅读,并善于借鉴和效仿,写文章时定能挥洒自如,左右逢源,富有文采。这个真理同样适用于学术研究活动,测试员每从事一项有关普通话测试方面的科研项目,必定要广泛阅读大量的资料,了解学术界的前沿状态,从而确定自己的科研内容、方法和思路,而不能落入俗套,毫无意义。

古人又曰“勤能补拙”。只要测试员经常自我加压,勤动笔去写论文、报课题,从不会到会,从不熟到熟,逐渐摸索到规律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它在推广普通话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要起率先垂范作用。普通话测试站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场所,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举措。要保证测试站强大的生命力,必须有一流的培训测试质量作保障,而一流的质量直接来源于测试员一流的综合素质,所以培养与提高测试员的综合素质是一项长期且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工程,应长抓不懈、从严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漆权.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

[3]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游铭钧.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水准测量实训总结篇3

摘 要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体质问题。全民体质的提高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素质,关系着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文简单的介绍了体质、体质测量以及体质分析的方法与标准等。

关键词 体质 体质测量 体质评价

一、体质

体质是指一个人在其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从父母继承的先天遗传性因素和后天的获得性因素二者综合影响,决定出的表现在生理功能、心理承受力、外观特征等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人体特性。在生理上表现是各个器官机能、身体的新陈代谢、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在病理上对不同疾病的抵抗力不同,对不同感染源、过敏源的易感性不同,在疾病的传染和病变上倾向性不同。体质的组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首先是外部形态结构包括了个体的体型、体格、体重、毛发、等等,其次是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六感、心肺功能、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身体一切器官的功能,第三是人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格、气质、性格、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由于其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研究价值,体质研究在医学、运动学、遗传学、心理学等方面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和意义。体质的研究很早就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气质学说,而我国中医学也提出了体质的九种分类,并对每种体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说明。近些年来随着体质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中医体质学》、《体质人类学》等学科,为体质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体质的测量

在体质测试时,不同情况侧重不同,但总体上来说要从体质的组成上出发。首先要测量人体的身体形态,就是体重、身高、胸围、肩宽等等。第二是测量身体各个器官的发展水平和功能水平,如肺活量、心率等,从而推断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和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水平。第三是运动能力的测试,即通过跑、跳、投、握等方式,测试身体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反应和柔韧性等素质。第四就是对心理水平的测试,即人体心里承受力、感知力、个性、意志力和品行的测试。第五就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力,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社会、生活、应急事件、疾病等,通过这些来测试个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力。我国根据当前人群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实践最终选取了身高、体重、体成分、肺活量、心肺功能、台阶试验、握力、闭眼单足站立、反应时、仰卧起坐、俯卧撑、等作为体质测试的指标。在实际测量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和被测人群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测试手段测试。例如在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时候,选取的就是测量身高体重、台阶测试、立定跳远、握力和肺活量这五项测试。通过身高体重指数、台阶测试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和肺活量体重指数来测量大学生体质。体质测试可以很好的让人了解身体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检查体育教学和锻炼的效果。

三、体质的评价

人体体质的评价与测量密不可分,评价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收集分析,通过已经建立的标准,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有效的测量结果,变成有实际意义和信息价值的数据。

体质评价就要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的标准有三种;首先是规范化标准,这个标准是经过标准化的测量、统计和评价量表得出。即我们所说的“平均值”,就是从总体上的一个平均标准,适用于个体与个体或总体与总体的比较。其次是理想标准,这是理想化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所得到的预测结果而制定的,是指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标准。例如《等级运动员标准》就是一种理想化标准。最后是个体标准,就是指针对同一个体的不同状态和时期的各种指标进行比较和对照的标准,这个标准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用很广。例如一些运动的比赛成绩与运动员的体重有关,可以在训练时,记录训练周期内的体重变化和成绩变化,为比赛是调整状态做准备。

在体质评价中评价基本形式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预测评价,即在评价前参考已有的资料、文献和被测对象的状态,进行一种预测和估计。可以对要进行何种形式的测试给予帮助。第二是过程评价,就是在活动和计划的进行过程中进行评价,过程评价贯穿整个活动。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阶段上,力求保证各个时期的目标完美执行。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上,可以通过过程评价得出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法和训练的侧重点,最终保证教学和训练的总目标顺利完成。最后是综合评价,即一段训练学习完成后,进行的总结分析,检查本次训练学习的成果,为以后的训练提供依据。例如对学生体质的评价上可以同过,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了解学生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为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设定提供依据。

四、结语

总之,对人体体质的测评是一个复杂的网状关系、函数关系等等,所以对体质测评的方法也要作出改进。近来提出的人工网络建模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是未来体质评价的一个发展方向。体质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国民体质关系到国家的卫生健康水平、关系到国家的体育事业。体质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体质测量与评价就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要结合所学体质科学发展尽心,为国民体质提高尽力。

参考文献;

[1] 孙庆祝,容仕霖.人体体质测量与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01.

[2] 许劲松.体质综合评价之人工网络建模的研究[D].

[3] 王国金,任兵.大学体育理论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5.08.01.

水准测量实训总结篇4

一、活动内容

创业创新送服务活动重点围绕破难攻坚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同时积极延伸服务内容和范围,主要内容如下:

(一)围绕民生计量惠百姓、质量提升促发展,开展以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农村、光明计量进校园和标准创新、名牌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两创”服务活动。一是由办公室、计量科、稽查大队和质检(计量)所共同开展“计量惠民送服务”活动(具体方案另发)。二是开展“企业质量帮扶结对服务活动”,通过向中小企业提品质量诊断分析、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等服务,促进企业质量水平提升。

(二)围绕水泵行业经济质量提升,开展进企业质量帮扶活动。积极协助*市局技术服务队,帮助大溪镇政府和市水泵行业协会解决水泵产业质量提升和区域名牌培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并强化水泵中小企业基础管理,促进水泵块状产业质量水平的提高。一是推动水泵企业贯彻《卓越绩效管理评价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加强对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的监管,帮助企业查摆问题,督促整改,确保认证有效。二是夯实水泵企业标准化工作,在规模上水泵企业全面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定活动。三是强化水泵企业计量基础工作。组织水泵企业贯彻执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推行《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贯彻落实国家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通则》,帮助、督促企业严格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四是加大认证认可工作力度。切实帮助水泵企业解决认证认可中的实际问题。对生产强制性认证产品的企业,要帮助其通过技术改造、解决认证技术难题,引导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模式,实现技术共享,降低认证成本,促进质量提升。五是充分发挥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中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为中小水泵企业搞好检验检测服务。鼓励、帮助企业联建实验室,提高中小水泵企业的自我检测能力。六是引导水泵行业协会建立产品质量诚信自律机制。

(三)围绕推进长三角质监系统行政处罚裁量行为规范,为创业富民创造良好法制环境,开展质量安全法制培训服务活动。一是由办公室、监督稽查科、标准计量科、食品监管科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等科室组成服务队,面向社会开展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等质监法律法规培训,着力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法制意识。二是配合省局、*市局的服务队开展系统内部执法人员培训、行政处罚裁量规则宣贯等活动,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水平和能力。三是开展质量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千人培训工程”,根据质量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培训计划,结合省局、*市局送服务活动中的培训安排,有重点分步骤的实施。

(四)围绕新农村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难题,开展食品从业千人培训服务活动和食品安全检测送下乡服务活动。一是配合省局、*市局服务队对列入监管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主和从业人员进行免费从业培训,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从业人员实施申证前的准入性考核从业培训和取证后的持续保证生产必备条件能力的培训。二是努力争取市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开展对“三无”食品加工户和小作坊采取多种模式整合提升工作。三是争取上级局的支持,进农村为食品加工小作坊开展免费产品质量检测,帮助诊断质量问题,帮助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制订相关标准,主动争取标准话语权,促进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附加值。

(五)围绕强制性认证产品质量提升,开展强制性认证产品服务活动。选择油漆、涂料等产业,通过咨询、培训、产品质量分析诊断、完善出厂检验手段等技术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提升产品质量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和问题,提高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水平。

(六)广泛开展标准化、质检、计量领域的特色服务活动。主要通过进社区宣传标准化知识,分发宣传手册,提高公民标准意识;进乡村培训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充分应用“日本肯定列表”研究成果,帮助我市西兰花产地集中区域的农民提高应对技术壁垒能力;进企业诊断能耗及排放计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通过技术手段促进企业能耗及排放的计量科学性和准确度的提高;进社区宣传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知识,分发质量宣传手册,提高公民质量意识;组织技术人员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建材、汽车及配件、服装、黄金珠宝等生活用品质量咨询和鉴定,受理举报、投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技术机构“百家企业质量帮扶活动”,围绕健康安全类产品监管、区域名牌培育和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需求,选择有代表性的主导产业,通过召开行业质量状况专题研讨会、提品质量诊断分析、为企业开放检测实验室等方式,指导和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质量水平的提升。

二、活动主题

围绕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三个*”建设,扎实推进“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质监系统技术优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和校园,通过送标准、送检测、送技术、送信息,为促进全市创业创新、改善民生提供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

三、活动时间

创业创新送服务活动从6月上旬开始至11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制定方案阶段(6月上旬)。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制定送服务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6月上旬至11月底)。按照具体实施方案,集中开展创业创新送服务活动。

(三)分析总结阶段(年底前)。对照送服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分析活动情况,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为深化送服务活动奠定基础。

四、活动要求

为确保创业创新送服务活动取得实效,各科室队所要落实责任,牵头科室要精心组织,相关科室要密切配合,做到真诚服务、跟踪服务、有效服务,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强化工作责任。为确保服务高质量、高水平,各室科队所根据活动实施方案,要落实工作责任,在人员、时间等方面予以全力保障。

(二)开展结对帮扶。质检(计量)所要结合“百家质量帮扶活动”,在质量帮扶企业中选择1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与结对企业共同研究制定符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帮扶推进措施,明确服务内容、工作目标、相互责任以及帮扶成果评价标准,共同抓好各项服务落实。

水准测量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地下水管网 漏点检测 培训与应用

浙江师范大学物业中心自2002年起对水电工进行地下管网检漏培训,经过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检漏培训方法,为学校和当地自来水公司、部队、企事业单位检漏196个,制止漏水量816.1 m3/h,折合年漏水量约772.5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检漏技术的培训

1.1培训目标

地下水管的材质品种多,基本性能差距较大,安装工艺不同,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又受到地型地貌和天气的影响,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水管安装的质量,有可能造成水管漏水,导致水资源浪费。检漏修漏是用水管理部门一项经常性工作,检漏是修漏的基础,修漏是堵漏的前提,掌握检漏和修漏技术是水电工必备的技能。浙江师大物业公司制订检漏技术培训计划以CJJ159-2011《城镇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技术规程》为标准,学习漏点寻找方法,进行漏点分析和工程修复,参训人员经过150课时的培训,基本上掌握了寻找出漏点的方法,学会了有效堵漏,保证了地下水管网的安全与畅通。

1.2课程设置

(如下表)

培训课时:80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课时,实训实习48课时,考核4小时。

1.3检漏方法

1.3.1检漏方法选择

①主动检漏法。地下管道在漏水冒出地面前,采用主动检漏法,运用相应仪器,检查管道是否存在漏点,预防地下管道漏水冒出地面。

②被动检漏法。地下管道漏水已冒出地面,采用被动检漏法检寻找漏点,及时抢修,堵塞漏点,减少浪费。

③音听检漏法。音听检漏法在检测时先用电子音听器(或听棒)在可接触点(如消火栓、阀门)听音,以初步判断该点附近地下管道是否有漏水,最好选择寂静时段(深夜12时至凌晨3时),在沿管段的地面上,每隔1米左右,用音听器听音,确定漏水地点。

④相关分析检漏法 。对二接触点距离不大于200米,DN≤400毫米的金属管,深埋或经常有外界噪声的管段适宜采用此法。使用时以二个探测器直接接触管壁或阀门、消火栓等附属设备,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进行检测。

⑤分段分区域检漏法。对阀门性能良好和面积较大的单位,可采用区域检漏法,通过关闭区内阀门以确定漏水管段的方法,测定区域内最低流量,以判断管网漏水量。在线管网不影响用水情况下,可分片、分段、逐级进行总干管测流和分干管测流。发现进水总表异常,可以分段分区域开闭阀门,观察进水总表的流量情况,分析判断区域或某段漏水。

⑥ 异常迹象检漏法。因水量的流失,会造成周围环境、建筑物、植被等发生变化或变形,水管网附近的杂草、芦苇生长与周边其它地方差异明显,道路边上的建筑物、围墙、电线杆或砌石发生倾斜和凹陷,雨、污水井、电缆沟水排量过大,水质清晰,长流不断,宜采用异常迹象检漏法。

1.3.2非漏点的排除

①排除不是漏点引起的声波。以下情况可能出现管网振动声波,但不是漏点引发的:用户水表安装不规范或流量过大,水表传动齿轮超负荷出现咬合声音;阀门中线蝶阀、截止阀、止回阀等对水流产生阻塞引起振动发出声波;管线进入户闸、阀闸、水嘴开启不够或关闭不严引起管网产生振动出现声波;三通、弯头、渐缩管在水经过时改变流向或流速与管壁间产生摩擦也会出现声波。掌握各种声波的特性和规律,结合在线管网实际情况观察确定声音的起因,排除不是漏点引起的声波。

②排除异常迹象。当环境、植被、建筑物等发生变化和出现异常现象时,应当考虑周围有无供水管网。如有,就要对管网的声波作重点探测,做相关平衡比较,以及对被怀疑的水样进行针对性的水质化验分析,以判断有无漏点。

③追水法排除漏点。地下管网漏失的水量一般有三种去处;一是会渗出地面,成为明漏;二是通过附近的雨、污水管窜入排水管道或流入明沟;三是通过石屑层、炉灰层、砂层等容易渗透的地形窜入地下。使用追水法逐个排查水源,查到水源来龙去脉排除漏点。

④测定地下管网参数、压力、流量等数据排除漏点。首先确定总表与分表是否有误差数值;其次通过总表取水量和分表取水量之和的误差,确定管网有否漏水。再次检测环境对干扰信号是否有压制作用,通过对地下管网参数、压力、流量等数据测定,设置合理的滤波器,滤掉干扰信号,排除疑似漏点。

⑤相关仪排除漏点。相关仪对大口径管道、噪音充斥、深度埋设的管线等进行检测时灵敏度较高,相关仪检测金属管不宜超过200米,非金属管则更短,要对灵敏度和管道长度进行分析,排除漏点。

1.3.3漏点定位技术。当确定管网存在漏点后,需对漏点定位。逐步缩小漏水范围,由区域缩小到线段,再用仪器测定漏点。缩小漏水范围可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用流量计显示法缩小范围。由近及远,逐步开起阀门,观察流量计,无流量显示一段说明无漏点,有流量那段可能存在漏点;另一种是用声波消失法缩小范围。由远及近,逐步关闭阀门,如产生振动声波,即说明管线存在漏点,漏点的精确定位主要靠相关仪和频率分析型检漏仪测定。

①相关分析仪定位。使用相关仪确定管道漏点,是因为漏水声会沿管道传播,在两端放置的传感器即可收到漏水信号。如果漏水点在中间,信号可以同时到达。如果不在中间,会有时间差。假设总距离为D,声波传播速度为V,则可以求得漏水点到B,传感器的距离L:则L=(D-V×Td)/2,在实际检测中,D是能测到的,V是主机自动给出的,Td(时间差)则是通过相关计算得到的。

②频率分析型检漏仪定位。使用频率分析型检漏仪接地探头,沿管线上方间隔0.5米选点,垂直管线平行位移三点,大管道采用S形选点,逐点进行监测,通过地面音强、音频的探测分析实现精确定位。

1.4 检、修漏工作流程

1.4.1漏水确认

漏水确认的流程是:漏水探测环境调查漏水异常探测阀栓听音路面听音相关分析漏水点定位。漏水点定位也可利用钻探设备,通过漏水音在近距离高频进行漏水点的准确定位,要求≤±1米。

1.4.2漏点分析

漏点中,经常出现漏量最大的是钢管焊缝处断裂,漏量最小的是消火栓漏水,最难查明的漏点是埋深在2 米以上的水管,最容易查明的漏水点是埋深在0.5米以内的水管。埋深较大,整个水管断裂,漏水点周围形成空洞,很难查明。腐蚀穿孔的漏点和接口漏水的情况较普遍,施工质量差、防腐不合格等导致漏水也占有一定比例。分析地下水管漏点情况,除了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外,还要做好预防工作。

1.4.3漏点维修

找出漏点,分析漏水原因,制订修复计划并立即维修。在维修中发现需重新布局和更换水管等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或用水单位汇报并提出建议。

1.4.4检、修漏存档

检测、修漏资料归档保存,录入电脑管理。

2.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设置的地下供水管网,要有不同的管材、口径、埋深和土埋层介质,并设置不同的漏点。模拟漏点出水声、冲击声、磨擦声、震动声等不同声音,以辨别漏点、非漏点,大漏点、小漏点。设计可控管网各节点中的压力、流量、流速,以便学员用听声检漏法、相关分析法、区域装表法和区域检漏法等方法进行实践。实训基地除对检漏进行系统的检漏技术培训外,还应当是漏水展示国内外管网检漏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一个平台。

2.1实训基地设计

2.1.1检测场地布局

利用检测设备对地下管道的分布和各类管材及其连接处进行检测,每一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控制,都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具有很强的作业流程性,一环紧扣一环,检测场地的科学布局使学员了解检漏流程中所有技术指标,学会各种检漏技能。

2.1.2维修工艺布局

维修工艺不仅是堵漏的需要,还涵盖了地下管道检修的全过程,在实训基地学习各类维修工艺,学会管道、阀门、龙关及连接处等修复技术,实训场地要为学员提供条件。

2.1.3管网实物布局

在实训场地内设置地下水管网漏水的各种故障。组织学员检漏实习,使水管、附件、专用工具、测试仪器组合在一起,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检测效率。

2.1.4技术技能布局

实训基地布局要体现良好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学员通过检漏实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学会手艺,为学员回到工作单位检漏打下扎实的基础。

2.2实训基地建设

2.2.1营造真实的检漏环境氛围

实训基地的类型、功能、技术参数等方面要贴近市场,尽量与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相似,营造具有代表性的地下管网分布状态和检漏环境氛围,使学员在逼真的环境中培训,有利于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程序化意识与标准意识。通过培训,学会检漏技术,熟悉检测标准,有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中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能独立完成维修堵漏任务。

2.2.2培养一批合格的兼职实训教师

实训场地的兼职教师来由物业中心的水电工组成,他们除完成日常水电保障任务外,要履行起实训教师的职责。兼职教师的教学方案重点是使学员学会检漏技能,掌握国家标准,学会排除故障的方法,进行规范的检测和维修。物业中心对兼职实训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建立兼职实训教师档案。

2.2.3制订科学的实训教学计划

根据检漏专业特点制订实训教学计划,实训课时比例达不得低于总课时的50%,实训场地实行流动调度,实训科目除整体安排外,还应当因地制宜,做到实训和检漏修漏相结合,实训和普查地下管网相结合,实训和完成工作任务相结合。

2.3培训基地管理

培训基地要有专人管理,保证基地的一切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接待培训业务,完成培训任务。培训基地也可以对外招生,为外单位培养检测人才,承担检漏修漏业务。培训基地还应当引入企业化运作机制,实行独立核算、自我完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3.检漏、堵漏效益分析

浙江师范大学物业中心经过实践、摸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检漏培训方法,据2009—2011年统计,为学校和当地自来水公司、部队、企事业单位检漏63个,制止漏水量262.67 m3/h,平均每年制止漏水量约76.7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建设节水型单位作出了贡献。

3.1经济效益分析

形成的经济效益有两方面,一是堵漏后减少水流失失,二是培训班的效益。

年收益=年漏水量收益-检漏成本支出

年漏水量收益=年漏水量×水价

年漏水量=每小时漏水量×24小时×365天

检漏成本支出=人员支出+探漏费用+设备折旧费+修复费用

3.2社会效益

3.2.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举措。浙江师范大学单位比漏水量为1.0,仅为全国平均单位比漏水量的35.7%,被评为当地节水型先进单位。

3.2.2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浙江师范大学自2005年以来,保持生均用水控制在58.23吨,只有当地标准的81%,六年共节水328.3万吨,不但为学校减少水费支出700多万元,可供4万居民一年用水。

3.2.3带动了地方节能工作。浙江师范大学不但为地方培养了检漏技术人员,还应邀为地方上的一些单位检漏修漏,解决了老大难问题。如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华大昌汽修厂、金华水果批发市场、驻金部队某旅、衢州大润发超市、温州五洲机床等单位堵住了漏水,他们以此计算损失,带动节水,倡导低碳生活,号召所属人员节能降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检漏修漏培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4.1 重视对地下管网的调查

对城市地下供水管网的状况,要通过实地调查,力求熟悉,否则检漏工作很难开展。地下水管网调查的目的在于弄清楚管线走向、管材、管径、深埋及地形地貌。此外,对污水井、电缆井中出现的清水一定要追根溯源。环境调查的效果直接影响检漏的效益,要教育学员重视这个问题。

4.2 正确判断漏水音

严格区分漏水音与漏水“假音”,由于每个学员对漏水音的判断可能各不相同,实训教师要在互查的基础上,区分三种漏水真、假音:不同管材漏水音不同。金属管材漏水频率高,非金属管线漏水频率低,排列顺序为:钢管>铸铁管>塑料管>水泥管。区别承口、支管与弯头等对漏水音的影响。承口对漏水音有一个衰减作用,支管对漏水音有分流作用,弯头易产生漏水“假音”。辨认管网压力对漏水音产生影响。管网压力在2.5kg/cm2以上,漏水音容易捕捉;管网压力在1kg/cm2以下,漏水音很小,难发现。

4.3检漏工作要昼伏夜出

检漏工作昼伏夜出,以安静为好。下面记录一次学生生活区夜间检漏情况。10点钟后,生活区逐渐安静下来,用水量大幅减少。实训教师带领学员们整理好装备,开始去检漏了。他们按照计划来到生活区,学员们打着手电筒,沿着自来水管道巡逻,检查是否有暗漏点。学员们重复着“走路、探测、弯腰听、撬井盖、再听、做记号”这套动作。他们小心翼翼,尽量在撬井盖,上盖板时不弄出很大的声响。学员们走到水泥路尽头,自来水管不见了。于是他们走到树木和草坪中,继续寻找水管走向。在一个被认为可能埋有水管的地方,老师指定一名学员用“巡管仪”扫描,于是就找到管道的走向,并测出管道的深度。这时,老师拿出了听音杆,离水管几米一个潮湿的泥土中,耳朵贴到“耳机”上,重复数次后,叫每个学员边连听3遍,然后提问,听到了什么?学员们都说有一个漏点。老师又问;漏水量有多大?学员们的回答有差异。老师说漏点不大,每小时漏水约四吨左右。老师叫一个学员在刚发现的漏点处涂上红漆,立即打电话到物业中心工程部,把发现的漏点报告给他们修理。老师还教学员用电钻钻孔,拍照、做现场记录。

4.4做好检漏归档工作

要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进行规范存档,内容有:被检单位基本情况、检测区域的地形地貌、地下水管管径、管材、埋设深度、漏水量、漏点形状;原因分析;检测所用时间、所用设备,检测人员名单;修漏情况,包括使用、附件、工艺和修复后的质量检测情况;收费数额;向被检单位书面汇报下列五项内容:一是漏点形状及漏水量测定,二是漏点修复,三是建设节水型单位的要求,四是对地下水管网布局和管理的建议,五是其他需要汇报的事项;被检单位验收意见。资料归档时,做到资料齐全,分类成册,序号、立卷、目录编排正确、类别及年份编号整洁,存放整齐,查阅方便,并把被检单位地下水管网分布图和检测资料录入电脑进行管理。

作者简介:

水准测量实训总结篇6

大连供电公司在新体系下岗位工作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在岗位能力素质任职(胜任)模型(标准)的指导下,将员工能力素质测试与评估结果应用于员工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以岗位适应性培训、专题培训、现场技能培训、政治素养建设、廉政教育和创先争优、全员考试考核考勤等多种方式为载体,分层、分类、分专业提升员工综合能力素质。

主要管理做法

管理工作主要流程(图1)

主要流程说明

大连供电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公司“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需求,提出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提升规划,经审议批准后,形成《大连供电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规划和目标》。

人力资源部作为大连供电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办公室,依据《大连供电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规划和目标》,组织各专业职能部门、培训中心编制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方案。人力资源部组织开展工作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职责,为员工能力素质测评提供有效的评估依据;作为公司员工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编制公司员工通用素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汇总专业职能部门、培训中心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方案,形成《大连供电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工作措施。各专业职能部门负责掌握本专业员工技术、技能水平现状,根据专业工作重点和“五大”体系深化建设要求,对照岗位说明书,编制所辖专业员工能力素质提升方案。培训中心作为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的项目实施支撑部门,以现有资源为基础,编制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保障措施方案。

人力资源部汇总各专业职能部门、培训中心措施方案,形成《大连供电公司员工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提交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审批、下达;依据岗位工作分析结果,按岗位类别、专业、性质分别建立《岗位任职能力标准》和《岗位胜任能力标准》;通过现场技能考核、专业知识考试、岗位工作评价、绩效考核等方式,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中心和专业评估机构开展员工能力素质分模块的测评与评估,形成员工能力素质评估报告;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各所属单位、分公司查找员工能力素质“缺项”,对各项查找出来的“差距”按专业和人员类别进行排序;各专业职能部门汇总各所属单位、分公司“差距”后,进行汇总分析,按照重要性和优先级进行排序。人力资源部汇总各专业上报“差距”报表,形成员工队伍能力素质测评分析报告,结合公司年度教育培训专项计划,提出《公司员工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措施项目》并审议,落实实施经费,并行文下发,为公司经营决策层提供辅助决策意见。

公司培训中心制订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服务方案和保障方案,专业职能部门设计策划员工“缺项”能力素质提升项目。人力资源部根据培训中心、专业职能部门的方案、项目,结合公司年度教育培训专项计划,总体设计员工队伍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人力资源组织开展员工通用能力素质提升项目,包括通用管理能力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专业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员工专业能力素质提升项目,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廉政教育等,组织实施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考核。

培训中心作为员工能力素质提升支撑单位,负责公司各项措施项目的落实、实施工作,为各项措施项目提供师资、培训硬件、实训设施、后勤服务、技术支持等工作。所属各单位、分公司开展现场岗位技能培训项目,通过现场实操培训、技术问答、技术讲解、技能示范、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专业技术技能能力素质。人力资源部通过组织开展全员普考工作,对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检验、评估。专业职能部门通过专业调考、竞赛的方式,对生产、营销、党群、廉政等专业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检验、评估。培训中心在实施每一个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后,均进行培训评估,检验、评估措施项目实效效果,并指导、监督各所属单位、分公司通过技能实操考核等方式考核检验现场技能培训项目实施效果。

人力资源部汇总、分析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的实施效果,形成能力素质提升成果报告。公司能力素质提升领导小组对实施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深化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意见。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大连供电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创新实践以能力素质评估为导向的全员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并依据工作岗位分析、能力素质模型建立(任职与胜任模型)、员工能力模块化评估等工作成果、多维度实施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为此,大连供电公司制订了相关制度、管理办法并成立了能力素质提升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以保证流程正常运行。

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启动之初,大连供电公司即成立了由总经理、党委书记和分管副总经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培训中心组成的能力素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见图2),出台了以“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四项工作措施原则,依靠“四轮驱动”,保证全局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有力、有序、有势的状态下稳步推进。

大连供电公司制订、下发了《大连供电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方案》《员工内部流动管理办法》《员工持证上岗管理办法》《员工见习(试用)管理办法》《员工培训积分管理办法》《全员培训考试实施方案》《大连供电公司培训班管理办法》《大连供电公司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度,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流程正常运行。

人力资源部组织本部各业务部门,聘请国内知名咨询机构,开展各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制订专业工种《岗位说明书》及工作标准,搭建《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任职与胜任能力)》,细化对各岗位通用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工作履职经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廉政和政治素养等方面的要求。

在集约化大培训工作格局的基础上,创新实践员工能力素质渐进式评估、提升体系,利用心理测量学、应用统计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先进科学理论,采用国际通用的履历档案分析、考试考核、无领导小组讨论、心理测验等能力测评工具,根据一定的理论并通过标准化的技术和方法,对员工的管理能力、专业能力、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人格特点、工作动机、仪表礼仪、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测评,并对照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相应项目进行差距查找,分门别类的设计策划素质提升措施项目。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根据大连供电公司公司人力资源总体配置情况,结合公司“三集五大”体系机构岗位设置,将人员配置率、持证上岗率、高技能人才比例、人才当量密度、全员培训考试合格率、员工培训积分等纳入全员绩效评价关键业绩指标体系。

在公司员工绩效评价体系与单位(部门)负责人业绩评价体系两个层级中,对上述指标进行量化并实施季度、年度考核。

依据“三集五大”岗位定级和岗位或职务晋级的需求素质模型,将员工综合能力素质测评结果与关键绩效指标、岗位模型等进行关联评价考核,纳入公司整体业绩评价体系。

管理评估方法

按照公司“员工渐进式能力素质评估、改进体系”及有关办法要求,以季度、半年度为周期对各单位人员配置率、持证上岗率、人才当量密度、高技能人才比例、全员培训考试合格率、员工综合能力素质状态等指标进行测评与评价,并形成动态发展的人力资源能力素质发展模型,并不断反馈。

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及相应教材为基础,每半年对各专业、工种员工进行普考、调考,并关联员工综合能力素质状态自我评估结果,掌握员工短板技能点、知识点,辅助以专项培训手段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存在的问题

员工能力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冰山模型”,能够以量化的指标进行衡量的知识点知识冰山浮出水面的一部分,而包括心理素质、性格潜质、思想动态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利用先进的能力测评评估工具得以掌握。

受到资金、管理等多方面影响,能力素质测评技术在实际工作的应用面和应用深度不够,尚未能形成全面的能力素质测评评估体系;岗位工作分析与测评技术应用刚刚起步,从效度和信度层次看,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搭建尚不完善,员工能力素质测评内容会出现偏差。

能力素质测评的作用与效果未能被全体员工所认同、重视,员工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工作中,还存在着传统的重学历、重学校、重专业等现象,未能有效地与岗位能力素质评价结果相配合。

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技术相对单一。虽然目前流行的能力素质评估工具与技术有很多种,但在员工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中或仅采用理论考试,或仅采用技能实操考核,多数情况下较为传统单一,而更为先进的行为测试、心理测试等尚未全面应用。

心理测试测评工具使用率较小。电力系统员工的工作量大、岗位工作压力大,岗位工作危险性较高,担负的社会责任大,在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中,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比重应相应增加。

今后的改进方向和对策

加大以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搭建工作,面向电力行业特有工种(专业),进一步开展岗位工作分析,采用跟踪描述、岗位写实、绩效考核、岗位标准规范等形式,建立符合公司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岗位说明书。

进一步推进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的形式多样化工作。作为供电企业,公司在开展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时,应首先明确岗位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能力要求、专业要求等,理顺出企业各需求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工作能力、员工性格特点和价值观、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然后逐项设计具体的测试评估要项,合理的使用各类先进、科学的能力素质测评评估工具。尤其是,供电企业要更加注重提高心理健康和综合能力素质测验在员工能力素质测评工作中的使用频率,关注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各方面表现优异但心理测验不符合岗位标准需要的员工,应重点采取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压力释放等多种素质提升措施。同时,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国际一流供电企业,供电企业应对国内仍不完善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作大胆尝试,综合运用能力素质评价技术和工具开展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搭建。

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程序的规范化。公司应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岗位设置和国家电网公司岗位工作标准的要求,策划设计岗位能力任职模型搭建的程序和方法,为公司经营者集团提供能力素质提升辅助决策支撑。公司人力资源部应研究制定与各专业岗位特点相适应的测评操作规范和实施细则,严格按程序进行测评,提高测评的效度和信度。针对岗位的专业、性质和工作环境等,应做好能力素质测试评估工具的选择,其次要对不同测试与评估工具的测量结果在整个员工能力素质评价中所占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定。

应进一步加大能力素质测试与评估工具信息化应用工作。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尤其是在《国家电网公司生产岗位职工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指导下,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了多个工种、专业的岗位能力培训标准、测试题库等,在专业知识测试方面基本形成了统一模块、统一题库、统一标准、统一测试的信息化工作模式,并于2012年至2013年开展了生产岗位员工的专业知识模块的测试与评估工作;但在员工能力素质其他方面,如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仍未有较为合适的评估策略,员工能力素质状态的完整性、准确性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证。

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显成效

稳步推进,员工能力素质得到渐进式提升

自2009年以来,大连供电公司累计举办各类、各专业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项目361期,累计参培人次达103369人次(其中,2009年66期、7877人次,2010年86期、16461人次,2011年98期、37234人次,2012年111期、41797人次),员工能力素质显著提升,低当量员工(当量折算为0.6,及中专及以下学历且中级工及以下技能等级、无职称人员)从2009年的788人已减至0人,率先在省内实现“0”低当量,公司人才当量密度从2009年的0.9016提升至2012年的0.9787,在国家电网公司27个大型供电企业中的排名从2009年的第21名提升至2012年的第14名。2013年上半年,大连供电公司参加省公司营销、基建、财务、人资、党群、安全等专业竞赛、调考活动中,取得了2项团体第一名、2项团体第二名、3项个人第一名、3项个人第二名、4项个人第三名及11项个人优秀选手等荣誉。

多措并举,创新实践能力素质提升“181”工程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分类标准,结合公司专家人才队伍建设、职业技能鉴定、执业资格及持证上岗等工作,分层、分类开展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在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中,公司强调“一突出、三提高”,即员工素质能力提升以服务公司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心,强化高端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提升(约占员工队伍总数的10%),强化一般管理、技术及技能员工素质能力提升(约占员工队伍总数的80),强化低当量员工素质能力提升(约占员工队伍总数的10%)。在加强员工技术技能专业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将“ERP员工心理辅助”、全员考勤、廉政教育、政治素养提升等多方面工作措施切实落实到员工能力提升工作中去,全面提升员工心理素质、工作作风、政治素养等综合能力素质。

立足“全面规范、四轮驱动”,全面深化推进员工能力素质工作

大连供电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启动之初,公司即出台了“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四项基本工作措施。一是领导带动,将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明确各级行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二是全员动员,公司倡导全体员工从我做起,人人“动心、动脑、动手、动腿”,全身心投入到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中去;三是竞赛推动,坚持以赛促培,积极参加上级各项竞赛、调考活动,以优异成绩验证能力素质提升;四是考核促动,出台、细化全员绩效、部门(单位)负责人业绩评价考核细则,量化关键绩效指标。

以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建立为切入点,切实规范岗位设置

水准测量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 建筑实训教学思考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将测量教学作为主实训课题,经过几年的测量实训教学实践,随着教材内容、测绘技术、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提高,我从测量实训教学中得出几点体会,并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

测量实训教学主要内容为测量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方法、测量技术及其原理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由于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的增多,每门课程的课时数减少,而测量学发展速度更快,新的测量技术、测量仪器不断产生,教师要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测量教学任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在选择实训教学内容之前,教师要根据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确定授课的重点、次重点、一般了解和选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本着“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兼顾测绘新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如在水平角观测中重点介绍DJ6经纬仪的使用;删减测量误差传播率、测绘地形图的部分内容,选择那些在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内容进行重点精讲,同时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在施工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则进行简单介绍,不安排实验;对教材上那些已经过时不用的内容则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

2.实践教学

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构成了该课教学的实践环节。通过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这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课程强调测量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将所学测量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在实践课中锻炼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行测量基本工作、小地区控制测量及计算点位坐标的能力,初步测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运用现代测量仪器进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高程传递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教学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应力求改变过去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将讲课、自学、讨论、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测量实训的教学方式有课堂讲授、习题课、演示课、实训等,各种教学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种教学方式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由于测量课时少、教学信息量相对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测量教学的要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现场模拟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学,就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黑板、挂图、仪器并用的教学手段来讲解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使用,这样学生理解接受快,而且汲取的知识信息量大;对于图表多、计算公式多的情况可结合挂图、投影仪;对放样部分,可结合实际工程,找机会带学生现场参观实际放样,如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多种教学手法,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授课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应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为主。

(1)实物教学――教师通过对实物的讲解,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测量仪器的构造”时,我采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演示教学――在测量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仪器使用教学,采用演示教学的方法是本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如在讲授“测量仪器的使用”这一内容时,我现场演示了仪器的操作方法。

(3)现场教学――在讲授“施工测量”时,教师应联系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建筑施工场地,现场讲授施工测量方法,这也体现了教学与生产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4)生产实践教学――通过生产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求知欲。同时,参加实际的测量生产任务,有助于学生测量技能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测量实训教学仪器与场地

测绘仪器更新较快,性能不断提高。但各校的测量教学仪器基本上还是“老三仪”(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由于测绘仪器发展较快,目前这些测量仪器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相当少,不适合市场的需要,部分仪器需要更新。例如在高差测量:水准仪由DS3微倾式水准仪向自动安平水准仪发展;距离测量由原先的钢尺量距向光电测距仪发展。因此,各校应加快对测量仪器设备的更新,让学生及时掌握先进仪器的发展动向,了解有关的操作。

测量实验应有一个典型的实习场地,地形比较丰富,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校实习场地不固定,由教师临时决定,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

四、课程考核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操作、平时三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30%、20%。

在理论考核中,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外,还增加了一些实践操作内容。

操作技能考核在测量课的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关系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操作技能的考核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对测量仪器构造的了解、对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常规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方法与观测成果的计算等,而且要在考核中提出一些测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问题,以考核学生对施工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测量实训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的综合培养,这才是实训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魏静,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晓平.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周建郑.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李生平.建筑工程测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水准测量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训练过程;生物能量指标;竞技活动;无氧酵解负荷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2 0097一04文献标志码:a

球类比赛的特点是比赛行动带有很高的强度、比赛过程中快速转换、进攻和防守中使用各种各样的比赛方法。所有这些都要求运动员不仅要进行很好的技一战术训练,而且要高水平地发展专项身体素质,以及善于将其表现于复杂的比赛形势中。

培养高级手球运动员的必要条件是高水平发展速度力量素质。根据b·只·伊格纳契也娃的资料,高级手球队训练过程要求使用有氧、有氧一无氧混合、无氧酵解和非乳酸无氧作用的负荷。作者指出,高级手球运动员的比赛活动建立在有氧无氧混合作用基础上,心率在160~180次/mln,有时候达到200~210次/mln。可是在科学方法文献中缺乏有关在高级于球运动员全年周期各个阶段中不同方向身体负荷相互比关系的有依据的报道。研究目的

实验研究高级手球队全年周期准备期中不同方向负荷的最佳对比关系。

2研究的组织

研究在高级手球队(ckh@,奥姆斯克市)的基地里进行,有22名运动员参加了实验,平均年龄(20.3±1.7)岁。运动员技术等级为一级运动员至运动健将。

在预研究过程(2009/2010赛季)中对训练课内容进行了测定。与此同时借助于心脏监护仪“polar 810”记录了运动员的心率指标。每个小周期结束时,从评价负荷方向的视角对实际洲练工作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各种方向负荷的百分比。在监督一训练中周期的练习比赛中分析比赛活动时顾及到脉搏价,同时在2009/2010年赛季比赛中在分析比赛行动的基础上探讨了比赛活动效果。

在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修正了手球运动员准备期的训练过程,同时分析了2010/2011赛季的比赛活动效果。3研究资料和方法

为了评定一般工作能力和专项工作能力的发展水平既使用了教育学方法,也在实验室和“田野”条件下使用了医学一生物学研究方法。

为了评定身体工作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了定量负荷。受试者们在自行车测功仪上完成3个等级的负荷。第1级作为准备活动(心率110~120次/rain);第2级处于大强度区间(心率160~170次/rain);第3级在次最大强度区间(心率180次/mln以上)。第1级和第2级的持续时间为5min,第3级为2min。各级负荷之间的休息间歇为3 min。由此对工作的持续时间和工作的生理学脉搏价进行了标准化。测算了第2级负荷和第3级负荷水平上工作的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为了评定专项工作能力,需要根据比赛活动的特点选择测试练习,即在标准手球比赛场地(20 mx40 m)上的穿梭跑测试练习:20m向前加速跑和20m后退跑交替,40m最大强度跑。完成测试练习的总时间为50~60s。在休息日后的第一堂训练课上进行专项测试,2人一组完成测试作业。在专项测试过程中记录了安静时、完成测试后和急速恢复后第10min的心率(借助于polar810心脏监护仪)和收缩压。

为了确定生物供能指标和研究肌肉工作中的代谢过程,在安静时、急速恢复的第3min和第10min记录毛细血管的血乳酸浓度。为了确定血乳酸浓度,使用了德国“超易”(“supereasy”)生化分析仪,测算了无氧酵解的效果。为了评定机体的有氧生产率和氧化能力,采用了最大摄氧量值作为反映心脏一呼吸系统生产率的信息量最大的指标。

4研究结果和讨论

分析2009/2010年赛季准备期的训练负荷发现,实际完成各种负荷的百分比为:32%有氧负荷(心率120~145次/min)、50%有氧无氧混合方

负荷(心率150~170次/min)、6%无氧酵解方向负荷(心率170~190次/min)、12%非乳酸无氧方向负荷(心率190次/min以上)。

为了评定训练过程的效果,在准备期开始(7月)和结束(9月)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发现,到准备期结束时,在有氧一无氧混合制式(心率160~170次/min)下的身体工作能力的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的提高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平均增长9%~10%。而无氧制式(心率180次/mln以上)下身体工作能力水平的提高则不大(2%~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制约运动员身体工作能力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运动员生物供能可能性。因为完成任何形式的肌肉工作都与消耗能量联系在一起,所以,为了解释获得的结果,对准备期开始和结束时的监督性测试中的生物供能指标进行了评定。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准备期中运动员的氧化可能性出现提高(依据最大摄氧量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2009/2010年赛季准备期中运动员的无氧酵解可能性变化不大,因为在完成定量负荷时最高的血乳酸浓度的增长和无氧酵解的效果都未达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见表2)。为了评定心血管系统的工作使用了集成性指标hdpc(xin脏工作效果指数)。在2009/2010年赛季准备期中心血管系统工作中未出现本质性变化。

在接近于比赛活动(练习比赛)的条件下曾发现,在阵地进攻时运动员的脉搏提高到160次/mm。要是出现了被反击的形势,那么运动员被迫迅速撤回自己的半场,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率提高到180次/min。在某些情况下记录到个人指标达到208次/min。

在研究进程中,对参加俄罗斯锦标赛的高等级男子手球队的比赛活动效果进行了评定。在分析比赛活动效果时考虑到运动员完成的比赛行动总数、阵地进攻和快攻行动次数、各个位置上打门的效果、失球次数。测算每一个运动员的“事故系

为了揭示比赛活动效果与身体工作能力和生物供能指标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比赛中传球总次数与心率160~170次/mtn情况下的绝对工作能力(0.93)和相对工作能力(r=0.79)之间,在传球总次数与次最大强度制式下的工作强度(r=0.79)之间,在“事故系数”与有氧一无氧制式(r=0.74)和无氧酵解制式(r=0.66)下工作能力之间的相关系 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混合制式和无氧制式下具有很高身体工作能力指标的运动员在比赛活动条件下具有很好的表现。

这样一来,高级手球运动员的比赛行动是十分复杂的速度一力量方向行动的综合,而这些行动是在混合制式和无氧制式下完成的。应当承认在手球运动员比赛活动中无氧酵解的保障机制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手球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应当对无氧酵解方向的负荷给予足够的重视。正是无氧酵解性质的负荷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提高运动员训练程度水平和专项耐力,虽然有报道说发展手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应当主要使用有氧一无氧混合性质的负荷。我们假设,在现代条件下修正高级手球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方向应当针对提高无氧酵解方向负荷的比重,同时降低有氧一无氧混合方向负荷的比重。

在2010/2011年赛季中,在对高级手球运动员训练过程进行修正后,完成的各种负荷的百分比为30%为有氧、43%为有氧一无氧混合、12%为非乳酸无氧和15%左右为无氧酵解方向的负荷。

根据2010/2011年赛季准备期开始时和结束时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发现,在不同脉搏制式下的绝对工作能力和相对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应当指出,一数”,这一系数是指失败的技一战术行动次数占技一战术行动总数的百分比。般工作能力平均提高了20%,而次最大强度制式下的工作能力提高了10%。

负荷作用总的方向最充分地表现在工作中出现生物供能变化的数值和特点上;所以,为了评定训练过程的效果,我们使用了一系列生物化学指标,用以反映作为对施加负荷的应答,在运动员机体中特殊变化的特点。

众所周知,在完成一定身体负荷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与运动员训练程度状态有关。根据血乳酸含量的变化确定了机体无氧酵解的可能性。在2010/2011年赛季准备期结束时,在运动员在自行车测功仪上完成定量负荷时发现,与2009/2010年赛季相比,最高达到的血乳酸浓度具有下降趋势,虽然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程度。血乳酸浓度的降低作为对定量负荷的应答,证明提高了训练程度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信地提高了次最大

强度制式下的工作能力,可见,也提高了无氧酵解的效果(见表2)。除此之外,提高了消除乳酸的速度,在急速恢复的第10min时血乳酸浓度下降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2010/2011年赛季准备期中机体除了提高无氧酵解可能性以外,也较大地提升了机体的氧化可能性,最大摄氧量指标平均改变15~20%。获得的结果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多次重复负荷后出现的叠加效应不是若干次即刻训练效应和延续性训练效应的简单累加。每一次随后的负荷作用于前一次适应性效应,并且可以改变它。要是累加的训练效应导致了增强机体中的变化,那么这就是正面作用。在完成无氧酵解方向负荷时增强了合成atp的无氧途径的可能性,这将导致较大地生成乳酸。在工作肌中,由于增强了无氧酵解而生成的乳酸在机体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消除。一部分(60%)工作时生成的乳酸在有氧条件下得到氧化,生成碳酸气和水;一部分(20%以内)在糖再生过程巾还原成糖元;其他部分被用于重新合成氨基酸,而只有较少部分(5%~7%)随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

我们都知道,要是在恢复时完成适中强度的练习,那么工作后消除乳酸的速度明最加快。为了激活氧化一磷酸化过程,在无氧酵解方向训练的结束部分中让运动员完成适中强度的动态练习(心率为120~130次/min以下的跑、快走),既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无氧酵解可能性,也有助于提高有氧可能性。已进行的研究再一次证明,使用无氧酵解方向的负荷不仅导致发展速度力量素质和速度耐力,而且为完善有氧耐力建立了生物化学基础,已进行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在准备期中增加无氧酵解方向的负荷量至15%以内,有助于提高无氧酵解途径生成能量的可能性,同时在心血管系统的工作小引起了以下变化:可信地提高了在各种制式下心脏工作效果指标。这可能与利用乳酸作为心肌工作的能量基有关。

在完成专项测试时心率指标处于170~180次/min,这证明了在次最大强度区间完成了接近于极限的负荷。根据动脉舒张压和脉压指标揭示了在完成特殊负荷时存在可信的差异(见表3)。依据许多专家的意见,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对负荷的脉搏反应出现下降。这样一来,在2010/2011年赛季准备期结束时,在完成极限负荷时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工作紧张度出现下降,并更为节省。在极限工作中乳酸出现更多的堆积,证明了具有更高的训练程度水平,这与无氧酵解能量保障机制的容量,与在恢复期中加快消除乳酸有关。5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成功揭示了手球运动员的训练活动和比赛活动效果取决于全年周期准备期中一定方向的负荷量。按照我们的观点,下列负荷分配方案是最佳的:30%——有氧方向负荷,43% ——有氧一无氧混合方向负荷,12%——非乳酸无氧方向负荷和15%左右——无氧酵解方向负荷。在这样的负荷对比关系下,由于心脏呼吸系统和肌肉能量保障系统工作中出现重要的适应性变化,因此,一般工作能力和专项工作能

除了在实验室条件的测试以外,在竞技运动实践中广泛使用评定在接近于比赛活动条件下专项工作能力的测试练习。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了动作的习惯结构和力量分配,符合比赛条件,所以,确定专项工作能力可以最客观地反映竞技专项中在机体中出现的适应性变化特点和运动员对完成比赛负荷的准备程度。为了评定手球运动员的专项工作能力水平,选择在标准手球比赛场地(20 mx 40 m)上穿梭跑的测试练习:20m向前加速跑和20m后退跑交替;40m最大强度跑。测试在2009/2010年和2010/2011年赛季准备期结束时进行。在运动员完成专项测试时记录了完成练习的时间,以及心脏呼吸系统指标(心率、血压)和生物化学指标(乳酸)。

测试结果表明,专项测试的完成时间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09/2010年赛季准备期结束时达到(53.46±1.32)s,而在2010/2011年赛季准备期结束时达到(52.13±1.22)s。专项工作能力指标的提高是在心血管系统和能量保障系统的功能状态得到优化的背景下实现的。力都出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bparm a oht,imh3aihh npoleccari irotobkh fahb,60jil4ctob bbicokokba mohkaiihh[j].hayk,1983;23.

上一篇:财务审计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数控故障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