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工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5 09:24:53

铣工实训总结

铣工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机械制造类专业 零件加工 实训 项目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81-02

一、目前实训教学设计的弊端

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各工种传统的实训教学设计一般模式是:按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基础训练到综合训练的循序渐进训练方法。近几年职业院校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活动,提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取得一些成果。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情境的设计,就是要使学生懂得首位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劳动组织、工作环节、工作过程,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融综合素质培养于学习过程。然而,目前多数学院的实训项目设计还是局限于各工种的单一训练,还是处于各自为阵的封闭式教学状态。其弊端体现如下。

(一)各工种的单一训练不利于学生对机械零件整个工艺过程的学习

各工种单一的单项基础训练到综合训练,只按本工种学习项目来设计工件的结构,从简单结构到复合结构,循序渐进一一训练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其他后续工种的实训。因此,项目训练只体现了本工种的加工工艺,不能体现一个真实机械零件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学生对零件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认知和实践受到局限,不利于学生的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

(二)封闭式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工装夹具的合理选用意识和设计能力

各工种的实训教学只注重学生本工种的操作技能提高,只针对本工种各项基本功训练来设计训练载体以及加工精度,忽略与其他工种的联系,不能把一个机械零件的整个加工过程和装配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比如:车工加工轴类零件,只按本工种加工技术要求设计零件形状与尺寸及公差,而忽略轴上其它各种加工的结构要素设计,学生只知道本工序的尺寸控制;铣工为了完成键槽的铣削训练课题,随便找根车工废弃的轴,在上面铣键槽,虽然制定了尺寸精度,但没有与其相互配合的齿轮或其他套类零件来检验,能否满足形位公差方面的技术要求也就不得而知。而真正的传动轴,轴上装配有其他套类零件,齿轮和轴通过键、键槽传递扭矩,装配精度要通过尺寸、形位公差要求来保证,需要车、铣、磨、钳各工序的加工过程来保证其加工精度。因此,各自为阵的封闭式教学,学生不了解零件的各工序加工精度的相互关系,不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机械零件的传动关系和装配关系,不利于学生掌握机械传动机构精度获得方法,以致影响提高学生对工装夹具的合理选用意识和设计能力。

(三)各工种的训练项目不相关联造成材料的浪费

由于各工种实训的各自为阵,设计的训练项目不相关联,以非生产性的工件进行训练,加工以后经检测评分,就当做废料处理,例如:车工进行套零件加工项目训练,先用圆钢下一批坯料,从钻孔车通孔车台阶孔,训练后就当废料处理。铣工进行齿轮的轮齿铣削加工项目训练,先用圆钢下一批坯料,由车工加工出齿轮坯车工另找材料加工一根定位心轴铣工用心轴安装齿轮坯铣削齿部,因为是非生产零件,这批齿轮即当废料处理。如果车工训练的零件能转到铣工、磨工等工种训练用,可避免某些材料浪费。因此,工种间的训练项目不相关联造成较大的实训材料消耗。

二、零件加工训练项目的合理设计

(一)尽可能选择生产零件作为训练载体,符合产学结合原则

各工种在实训项目设计时,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选择生产零件加工为训练载体,实行产学结合,减少非零件加工的纯练习的材料消耗。如车工进行轴类零件加工项目训练,假设:第一种是纯消耗练习,一名学生车一根45钢的轴所用材料为1公斤,价格约4.5元/公斤,消耗为4.5元。第二种是承接企业的来料加工实行产学结合,同样加工一根轴,首先省去购买材料费4.5元,其次,完成加工后,企业付给加工费为1.5元。两种情况对比,二者均实现了项目训练,但第一种情况是负4.5元,而第二种情况是少支出4.5元并加1.5元,二者相差为6元。

在产学结合方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训教学过程完成多种零件的加工。如车工实训结合销轴、拉杆、伞齿轮轴、挡圈、管接头等零件的批量生产,以及各种单件小批量的零件加工。铣工、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磨工实训对伞齿轮轴、齿轮、发动机盖板、齿轮箱、阀座等生产零件加工,既减少大量的纯练习的材料消耗,每年还有上百万元的利润收入。

(二)选择的生产零件要与项目训练内容紧密联系

选择的生产零件既要满足企业生产要求,又要与项目训练内容紧密联系,符合学生项目训练提高技能要求。如学院为企业加工的部分零件,伞齿轮轴,机械加工包含了车工、铣工两个工种的工序。车工有车端面、钻中心孔,车外圆台阶、车螺纹、车锥体;铣工有铣花键、滚齿;磨工磨削外圆,发动机盖板,机械加工含有铣工铣定位面、数控加工大小孔、磨工磨削平面等,并有三坐标检测工作。这些零件是机械加工基础训练较为合适的载体,既能达到项目训练目的,又产生经济效益,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适应企业生产要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生产零件时,避免单一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学生技能训练。如长期让学生加工简单而单一的零件,学校取得了经济效益,但学生的实训时间全部用于简单零件加工,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技能低下的熟练工,违背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宗旨。

(三)各工种训练项目相衔接,使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设计训练项目时,各实训工种应共同研讨,拟定一些多工种的训练项目相衔接的载体,并按加工工序的顺序安排项目实训,使学生在实训过程系统地把零件制造工艺过程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比如:小型减速器就是组件加工的载体,图1所示为高速轴零件装配示意图。把轴、隔套、齿轮、端盖、透盖、带轮、螺母的加工贯穿于车、铣、磨、钳等工种的实训中,可根据工艺过程合理安排实训内容。箱体可利用边角料和废弃的套零件通过焊工焊接、铣工(数控铣)加工、钳工加工成型,也可采用铸件,由铣工(数控铣)、钳工加工成型。车工实训完成轴、隔套、齿轮、端盖、透盖、带轮、螺母的车削工序的加工,把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的车削加工课题训练融入其中;铣工实训完成箱体铣削加工,及轴、齿轮、带轮的键槽与齿部的加工,基本涵盖了铣工基础训练内容;磨工实训完成轴的轴承位、齿轮内孔及端面的磨削加工,满足磨削基础训练要求;钳工实训完成端盖、透盖钻孔及最后组装成减速器总成,是训练课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几个工种的实训,了解减速器主要零件的生产过程,对一个零件的多工序加工工艺及该零件与其它零件的装配关系有较全面的认知,有利于对机械制造工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提高。

图1 减速器高速轴装配示意图

各工种的训练项目衔接设计得当是关键,例如:轴的加工,经过下料车工车削加工各外圆铣工铣键槽磨工磨削轴承位;齿轮加工由车加工外圆内孔与端面拉键槽磨工磨削内孔铣工铣齿部;轴与齿轮的配合要求以及加工中保证配合精度应注意的问题、精度的检测方法等技术均在加工训练中得到应用。使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了解零件在机构中的装配关系,加工精度对装配精度、工作精度的影响,如何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等。更重要的是:学生把自己加工的零件组装成一个机构(总成),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钻研的兴趣。同时一个零件可用于几个工种的不同项目实训,克服了各工种各自为阵单独训练的耗材严重弊端。

三、实训项目的合理设计带来的实惠

实训项目的合理设计,使实训教学与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地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尤其产学结合的项目训练,使教学与生产紧密联系,学生的能力更符合企业生产要求,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趋向零距离对接。实训项目的合理设计及产学结合的开展,减少实训材料的经费开支,并创造经济效益,实现以产养学的办学理念。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产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以生产零件为训练载体,取得较好教学成果与经济效益。

多年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用工程机械零部件、汽车配件等企业的零件加工为训练载体,实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用于产品加工实践中,加工出合格产品,树立了成就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二是学生参与零件批量生产,有利于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培养生产质量与效率意识、生产环境的管理与维护意识、职业素养等,更贴近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三是产学结合的实施,为学院节省了大量用于训练的钢料,每年对外加工产值过千万元,实现了以产养学的自我造血功能,并为柳州市多家企业提供了生产服务,产生了多重的效益。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训教学训练项目合理设计,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院在企业的认可度的关键问题,是职业院校发展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史云霞,卞雪松,施振华.基于工学结合的机械零件加工课程开发与设计[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作者简介】韦富基(1958― ),男,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技术教育。

铣工实训总结篇2

本学期我认真完成了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等基本工作,及时对后进生进行课后辅导,并积极带领学生走进工厂,进行实际操作,杜绝“高分低能”,严格要求学生并尊重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引导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生不仅学有所得,更能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十分享受教学的快乐以及作为一名老师的成就感,不仅收获了学生的认可,也感受到教学能力的提升。日后我将更加努力精进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呈现一个更精彩的课堂。   

《典型工装原理与应用》作为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真正掌握机械加工技能的必修课,内容囊括从事机械加工相关工作的人员和初中级机械加工领域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有关零件加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初步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零件加工技能的养成打下基础。同时本课程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教材中还涉及了机械加工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铣工基础与操作》是机械类学生的专业课。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始终通过以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为主,机械加工理论教学为辅的方式,结合学生们的基础薄弱、入门困难、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从实操切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我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总结及教训: 

教学计划完成情况: 

1、理论基础部分:通过《典型工装原理与应用》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三爪夹盘,四爪夹盘,平口钳,分度头的工作原理,分度头的分度计算,分度头挂轮的计算等。通过《铣工基础与操作》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铣床加工的工作原理。 

 2、实训操作部分:实训课程主要是配合理论教学展开的,通过《典型工装原理与应用》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三爪夹盘、四爪夹盘、平口钳、分度头等夹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夹具精度的调整。通过《铣工基础与操作》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铣床的操作方法以及铣床的保养。

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平时上课比较认真,能按时完成课堂上布置的学习任务,但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铣工基础与操作》这门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学习难度是有的,而且它与其他的基础课联系也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多加巩固和练习。

教学情况反思:总体而言,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本人教学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反馈良好。 作为《典型工装原理与应用》课程的主讲,这一个学期以来,我做到了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生动风趣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充分给学生们拓展自己的经历和进入企业后必备的能力。

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教法有待进一步创新。 

由于自身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上更多地依赖于传统教学模式,对新兴教学手段了解不多,学习的速度也较慢。在之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多多吸取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借助网络和多媒体,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系统,以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思维不够。 

《典型工装原理与应用》和《铣工基础与操作》等课程虽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也是机械加工的最核心的部分,涉及大量实训操作,本人在教学中更多地结合了自己的经验,但如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同时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或许可以在机械加工的“教”与“学”方面有更多突破。

三、对实训操作的力度不够。  

实训操作是高职院校学生掌握技能的必经途径,但由于本学期的理论学习知识点较多,所以没有安排较多的实训时间。下学期开始将着重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总结经验并不断借鉴其他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提升教学质量。

铣工实训总结篇3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部分已经从硬件为主的数控装置发展成硬件、软件结合的计算机数控(computernumericalcontrol,cnc)系统。由于数控机床是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工的,因此其发展和数控编程密切相关。程序的灵活、精练编制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对数控机床编程的有关指令,以及编程的一些技巧等进行了探讨。通过一些指令的灵活综合运用来实现程序编制的简单和精练,使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以此来开拓数控机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绪论一、《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的目的1、熟悉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待加工零件的装夹、定位、加工路线设置及加工参数调校等实际操作工艺。

3、熟练掌握阶梯轴、成型面、螺纹等车削零件和平面轮廓、槽形、钻、镗孔等类型铣削零件的手工及自动换刀的编程技术以及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编程技术。能分析判断并解决加工程序中所出现的错误。

4、学会排除机床电气及机械方面的一般性故障。

5、熟练操作数控车、数控铣床、并能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

6、能初步使用加工中心机床,了解刀库及其设置,了解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与特点

7、初步了解与掌握程序转存和联机控制等dnc加工方面的知识及操作方法。

8.复习掌握数控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其它应知、应会的内容。积极争取通过职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实训内容与实训计划安排1、实训的主要内容

1.1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训练

(1)、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2)、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3)、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4)、固定循环指令的讲解。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5)、螺纹零件的车削编程训练。学会排除程序及加工方面的简单故障。

(6)、刀具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与自动换刀的基本操作。

(7)、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8)、实际车削训练,合理设置各工艺参数。

(9)、理论课:复结车床加工的应知、应会内容。

1.2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训练

(1)、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2)、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3)、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模拟。

(4)、轮廓铣削和槽形铣削编程训练与上机调试,掌握程序校验方法。

(5)、刀长与刀径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基本操作,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6)、子程序调用技术,程序调试技巧,钻孔加工的基本编程。

(7)、实际铣削训练,合理设置、调校工艺参数,排除基本故障。

(8)、了解与冷却系统,机床的维护与保养。

(9)、理论课:复结铣床加工的应知、应会内容。

1.3加工中心机床操作与编程训练

(1)、操作面板和控制软件的简单用法。

(2)、刀具基本知识及应用状况了解。刀库结构与自动换刀装置的初步了解。

(3)、加工中心编程的特点。手工编程与程序阅读理解,空运行校验。

(4)、固定钻镗循环编程与上机调试。

(5)、刀具补偿及编程训练。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自动换刀的程序实施。

(6)、理论课:刀具基本知识及其它应知、应会内容。

1.4自动编程与dnc控制训练

(1)、自动编程系统原理的了解。

(2)、图纸分析,基本加工零件图形的绘制,复杂曲面类零件的绘制。

(3)、轮廓铣削、挖槽、钻孔等基本刀具加工路线的建立。

(4)、工艺参数、刀具补偿等的设定,模拟加工校验。

(5)、曲面铣削加工刀路的建立,粗、精加工的参数设定。

(7)、程序的生成与编辑修改,程序与机床控制系统间的接口技术。

(8)、车床的自动编程技术。

(9)、自动编程的实用训练、dnc加工。

2、实训计划安排

铣工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铣工;实训教学;课程设计

1课程设置

1.1课程的性质。《普通铣床加工》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是在学习《机械图纸的识读与绘制》、《机械工程基础》、《普通车床加工》等课程,具备了单一的或具有一定综合能力的技能训练和相关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机械加工操作实践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系统装调岗位群,培养通用机械设备-普通铣床操作、零件加工和工艺设计能力,为《机械系统制造》、《将组件和部件组装成机械和系统》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1.2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机械制造加工工作岗位设置的,其总体思路是,参照德国的职业标准,以中德合作项目工业机械工AHK考试平台为基础,以机械零件加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锁定通用机械设备-普通铣床操作、维护和维修能力培养,培养机械设备操作、维护和维修、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人员。紧贴产业需求,选取典型机械零件的铣削加工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课堂与车间、实训与生产”产学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机械设备操作、安全文明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

2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完成以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①能力目标;②知识目标;③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设计每一个阶段融入目标。

3课程内容及要求

课程具体内容及教育教学要求如表2所示。

4课程实施建议

4.1对象分析。铣工教学是一门专业课程,教学对象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学生学习了《机械工程基础》、《机械识读与绘制》、《普通车削加工实训》等课程,具备了一定的机械识图、零件的公差与测量等知识的储备。通过实践操作完成从理论知识的转变。4.2教学引导。本课程从职业角度和岗位特点来看主要涉及机械制造与设备管理方面,岗位特点角度来看分析涉及零件图纸分析、加工、测量、“6S”等方面,从实施过程来看有“分析、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环节,实践性强,针对不同知识面、任务、环节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工作任务。4.3教学方法应用。本课程根据职业特点,我们以任务书的形式,把加工元素置放在模块中,授课时示范讲解和理论分析相结合,边学边做。把“教、学、做”融为一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实际的任务场景进行角色的转换。时而是管理者(厂长),时而是“工程师”,时而是“师傅”。用真实的工作场景来引导学生进入职业环境。用真实的案例来驱动教学,提高学生判断和解决加工问题的能力。4.4教学实施与设计。结合课程内容,突出岗位特点,涉及岗位要求(安全文明生产、图纸分析、工艺制定、加工、测量、移交)的个个方面。学生在实训前由老师下达工作任务单,学生在资讯、计划、工艺制定(以小组为单位)阶段,利用课本、网络和多媒体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做好安全文明教育。引入企业文化,为学生创造企业环境。加工(实施)阶段,基础训练中教师以师傅的角色传授动作要领。理论知识的穿插在动作要领中。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演示反思自己的计划和工艺制定中存在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测量训练是加工中的重要环节。在这时教师以“检验员”的角色。学生进行自测和互测,从而提高检测能力。教师可通过此环节对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诚信力进行锻炼。同时针对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做重复讲解,使学生收获更大。移交环节形式有很多,选取典型的企业产品移交的形式。注重学生对产品的认可度培养,用比较法让学生对自己产品的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5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对学生对这门课知识点、技能点掌握情况的反馈,在这环节我们采用素质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过程,学生在实训期间不仅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对个人能力、社会能力进行评价。①重过程评估。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如资料检索、小组讨论、制定工艺、加工过程、报告编写。②学生的产品是学生能力的表现,展示学生的产品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方法,课程考核采用等级,同时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汇报。③强调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对评价标准及任务进行讨论和决定(小组和班级的形式),教师起引导作用,考察学生的素质能力。

6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机械制造技术中心实训基地:配备X5030立式数显铣床及相关的机床附件,多媒体教室1间,同时可以容纳30名学生进行铣削加工实训,可以满足了本课程教学的需要;同时该实训基地也是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使实训教学与企业产品生产相互融合,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增强了责任意识。

7结束语

好的铣工课程是,决定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学们通过此次实训已经能掌握较多的机械加工技能。能胜任机械加工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拓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从已经毕业的学生就业的岗位能力来看,课程是比较成功的,为后续的提升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李茹明主编.金工实训[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熊承刚,朱金鑫主编.机械加工实训指导[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

[3]蒋建强主编.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M].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铣工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数控实训》课程学科是高等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主要实践课程之一,因此要求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或改进教学手段。这样的创新与改进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工作的专业数控人才,这类教学创新设计方案已经在实验室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实训却没有取得较突出的成绩。数控人才应该以全国数控大赛的标准为基准,以企业的人才技能需求为导向,并采取教考分离的模式,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设计综合实训项目的必要性

数控设备中的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具有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是目前相对先进的一种加工设备。这类设备的控制系统存在结构比较复杂、编程指令繁多的缺点,这样就导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如需要单项操作练习的项目较多、实训周期较长、学习难度较大。并且操作实训中还会面临各单项实训操作项目之间有机衔接,多项功能统一编程、整合应用的难点。在各大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中,虽然设立了相应的数控实训基地,但是缺乏生产条件、工艺设备不完善、练习材料匮乏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从而学生在实训过程的效果不佳。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开始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实训方式,这类实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内模式的缺陷,但是却让学生在这样的生产性较强的企业中手足无措,因为他们还没有经过一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就直接面对陌生的零件,这样就使整个实训流于形式而达不到实训的目的。这也要求有新的实训模式的诞生,只有符合数控职业教育要求的实训方法才可以减少这些弊端,同时兼顾教学大纲要求及实习经费不足的现实状况。因此,我们应该以校内实训为基础,综合设计试切件,项目教学应该重视实际应用,在实训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取得实训的预期效果。

二、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根据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运行模式及操作要求,设计一种结构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涵盖其各项加工能力,作为学生在机床操作实训中的试切件。我们在数控实训中仍然遵循由易到难、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认知规律,首先通过对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单项功能进行训练,再在能够熟练单项功能的基础上来进行加工试切件的完整程序控制。如我们可以设计集方形、圆形、菱形、幢孔为一体的一个试切件,将这类复杂设备的加工工艺、编程与测试等环节通过试切件加工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零件的加工;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标准来进行检测分析。

三、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一)设备及参数

一项设计的完成是离不开相应的设备的,那么我们在进行数控实训项目设计中也是如此,在本文的实训设计中我们采用如表1的设备。

(二)综合实训教学计划

所谓兵马未动,粮秣先行就是让我们在开始行动之前,必须设计好我们的作战方案,要有充分的准备。那么对我们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实训也是这样,需要以相应的方案为先导,然后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以取得预期的实训效果。本文所设计的流程如下:

1.操作入门及安全教育

2.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3.数控编程设计

4.程序输入与试运行

5.试切件加工操作

6.精度测量基础知识

7.工件加工精度测量

8.综合实训报告

在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要学会数控铣一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开机、维护、保养及操作规程,掌握手动方式;在数控编程阶段要完成铣削方形―圆形―菱形―瞳孔等工序设定,具有局部循环运行程序、刀库自动运行程序等项目;在试切件加工操作阶段,要进行试切件与夹具定位后做毛坯粗加工;局部循环运行加工菱形,观察加工过程与编程符合程度;局部循环运行加工圆形,观察加工过程与编程符合程度;局部循环运行加工正方形;观察加工过程记录参数变化;局部循环运行幢中心孔;程序控制加工其余八个均布孔,观察幢孔结束时幢刀与加工表面间的位置是否正确。在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必须对操作实训进行总结,对试切件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以此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四、结论。通过综合试切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感悟:一是如果对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掌握达不到多项功能、综合运用的整体把握,就等于没有掌握该设备的正确操作。第二,如果不对加工后的试切件进行精度检测,就无法了解数控铣一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的工作精度。实践表明,只有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展开系统的实训才是有价值的,也只有系统的实际训练,学生所学的知识才是有 价值的。开发设计综合实训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操作实训综合练习的需要,达到提高数控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目的,合理使用实训经费而设的,针对这方面的设计应该较多,但是本文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海鹰,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绿色材料-石蜡制品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 (10)。

[2]盛伯浩,我国数控机床现况与技术发展策略[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 (02)。

[3]华丽娟,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实训中的应用[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 (04)。

[4]丁广林,数控实训要注重产教结合[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04)。

铣工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 数控铣削 基础课程 自动编程 任务驱动 心理素质

《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训练》是中职学校模具专业必学的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有分析图纸、工件的定位与装夹、刀具的选择与安装、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试切削或试运行、数控加工、工件的验收与质量误差分析等,非常翔实细致,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高质量、高效率地生产出合格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生产要求,专业教师要有全面的数控铣削加工知识,严格规范学生平时的实训加工操作。实训内容应尽量与目前生产实际接轨,符合科学生产要求,不能出错。因为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每个过程都是无法再来的。因此,如何在平时教学与实训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操作,制造出优质产品,值得从教这门课程的老师深思。

一、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机械制图》课程以形体构造和图形表达为核心,以形象思维为主线,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创新构形能力等工程科学的基本素质,并为进一步学习机械设计类、机械制造类和工程实践类后续课程提供必备的制图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高质量产品的制造和高效率生产环境的构建中,测量技术起到了很大作用,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测量》是模具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公差与配合》是人类长期从事机械装配过程中,科学技术积累的实践真知。正确掌握它,将直接关系零件精度、质量与寿命。

学好这几门课程,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数控铣削加工水平,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经常听到许多工厂老板抱怨刚进来的学生连图纸都不会看,量具也不会用,基本上要从头学起。如果一个职校学生不会看图纸,那么他就不知道自己在加工什么产品,加工出来的产品正确与否也就都无从说起;有的学生量具不会使用,甚至连游标卡尺都不会看,自己加工出来的产品尺寸是否超差都不知道。可想其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一定不合格,更别谈专业素质了。

二、重视自动编程软件的应用

自动编程是相对于手工编程而言的。自动编程使用CAD软件制作零件或产品模型,再利用软件的CAM功能生成数控加工程序。手工编程工作量很大,通常只能对一些简单的零件进行手工编程。对于几何形状复杂,或者虽不复杂但程序量很大的零件,编程工作量相当繁重,这时手工编程便很难胜任,即使能够编制出,也是相当费时的,而且易出错。一般认为,手工编程仅适用于3轴联动以下加工程序的编制,3轴联动(含3轴)以上的加工程序必须采用自动编程。据有关资料介绍,一般手工编程时间与加工时间之比平均为30:1,在数控机床不能开动的原因中,20%~30%是等待编程。因此,编程自动化是人们的迫切需求。

目前数控铣削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业中得到广泛运用,许多复杂的曲面铣削,只有靠自动编程才能完成。职业学校应放眼社会需求,大力培养能进行自动编程的技术人才,而不只是让学生早点毕业,手工编程考个中级工,重点培养几个参加竞赛的学生就完事。教学时应该更多地关照那些普通学生,那些被“冷淡”多年的学生。自动编程听起来很深奥,实际上并不难,它本身就是为简化数控编程而产生的。可老师总说手工编程都学不会,还学自动编程,一两句话就把大部分学生宝贵的学习机会给抹杀了。顺德科尔工厂领导人透露,在厂里图画得最好、自动编程最厉害的不是研究生、本科生,而是一名初中毕业生。因此请老师不要马虎应付,需大力推广自动编程,让更多职校生得到实惠,更好地树立学校专业品牌。

三、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

数控铣削加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知识讲解,学生特别是职专生往往听不进去,教师应注意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数控铣削加工教师可以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过程。简单地说就是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共同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在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同时,演绎企业的实际加工过程。经过课堂上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制订学习计划,合作研究学习任务,自己动手操作,作品评估及反思总结等六个环节,实现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显然在数控铣削加工中应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四、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数控铣削加工规程很细,加工步骤很多,稍不留神就会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甚至让一个成本很高的毛坯、本来十分美观的产品瞬间变为一个废品。很多平时练得很好的学生在数控竞赛时,由于慌张或身体状态不好,而与奖杯无缘,十分可惜。因此三心二意、没精打采的学生最好不进行加工,否则大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小会损坏机床或者浪费材料,都是十分不愉快的事。教师平时对学生要有严格的纪律要求,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如采用“异地训练”法,到兄弟学校的实训车间实习,与其他学校共享学习资源,让学生逐渐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等。想办法多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学生的心态好了,就能熟能生巧,就能少犯错误。可惜的是在实训车间,经常能发现老师在泡茶聊天,没有耐心指导,是很痛心的一件事。

总之,要教好数控铣削加工,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不能光教《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训练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不让学生看图纸,只让学生自己弄,把责任推给其他教制图的老师。或者虽有好的专业知识,却不知道怎么传授给学生,而一味抱怨学生素质差、学不会。这样,即使学生在车间没出事,有一天也会砸了自己的饭碗或专业招牌。

参考文献:

铣工实训总结篇7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部分已经从硬件为主的数控装置发展成硬件、软件结合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由于数控机床是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工的,因此其发展和数控编程密切相关。程序的灵活、精练编制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对数控机床编程的有关指令,以及编程的一些技巧等进行了探讨。通过一些指令的灵活综合运用来实现程序编制的简单和精练,使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以此来开拓数控机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绪论一、《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的目的1、熟悉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待加工零件的装夹、定位、加工路线设置及加工参数调校等实际操作工艺。

3、熟练掌握阶梯轴、成型面、螺纹等车削零件和平面轮廓、槽形、钻、镗孔等类型铣削零件的手工及自动换刀的编程技术以及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编程技术。能分析判断并解决加工程序中所出现的错误。

4、学会排除机床电气及机械方面的一般性故障。

5、熟练操作数控车、数控铣床、并能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

6、能初步使用加工中心机床,了解刀库及其设置,了解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与特点

7、初步了解与掌握程序转存和联机控制等dnc加工方面的知识及操作方法。

8.复习掌握数控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其它应知、应会的内容。积极争取通过职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实训内容与实训计划安排1、实训的主要内容

1.1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训练

、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固定循环指令的讲解。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螺纹零件的车削编程训练。学会排除程序及加工方面的简单故障。

、刀具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与自动换刀的基本操作。

、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实际车削训练,合理设置各工艺参数。

、理论课:复习总结车床加工的应知、应会内容。

1.2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训练

、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模拟。

、轮廓铣削和槽形铣削编程训练与上机调试,掌握程序校验方法。

、刀长与刀径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基本操作,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机床是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像汽车这样大批量的产品,也要求个性化。因此不能采用传统化的刚性生产线进行生产,还须考虑到适应的柔性。一些小产品其复杂要求和精度要求已经使通用机床难以胜任。在这样的情况下数控机床的出现满足了自动化程度高、柔性强、操作强度低,易于组成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生产要求。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部分已经从硬件为主的数控装置发展成硬件、软件结合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由于数控机床是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工的,因此其发展和数控编程密切相关。程序的灵活、精练编制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对数控机床编程的有关指令,以及编程的一些技巧等进行了探讨。通过一些指令的灵活综合运用来实现程序编制的简单和精练,使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以此来开拓数控机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绪论一、《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的目的1、熟悉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待加工零件的装夹、定位、加工路线设置及加工参数调校等实际操作工艺。

3、熟练掌握阶梯轴、成型面、螺纹等车削零件和平面轮廓、槽形、钻、镗孔等类型铣削零件的手工及自动换刀的编程技术以及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编程技术。能分析判断并解决加工程序中所出现的错误。

4、学会排除机床电气及机械方面的一般性故障。

5、熟练操作数控车、数控铣床、并能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

6、能初步使用加工中心机床,了解刀库及其设置,了解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与特点

广东应届生实习报告网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7、初步了解与掌握程序转存和联机控制等dnc加工方面的知识及操作方法。

8.复习掌握数控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其它应知、应会的内容。积极争取通过职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实训内容与实训计划安排1、实训的主要内容

1.1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训练

、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固定循环指令的讲解。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螺纹零件的车削编程训练。学会排除程序及加工方面的简单故障。

、刀具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与自动换刀的基本操作。

、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实际车削训练,合理设置各工艺参数。

铣工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Solidworks,开放式数控系统,数控铣床,三坐标

 

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采用数控机床己成为机械制造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如何能高质量、高效率、低费用的培训操作人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数控机床的教学比较抽象需要借助实验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生产用的数控机床一般价格都比较昂贵,软件也不是开放式的结构,无法用于学生的实验教学。因此设计一种功能齐全,结构简单,软件结构开放,低成本,且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实验型微型数控机床可以满足教学实验的要求。

1 总体方案的确定

实验型微型数控铣床以开放式CNC体系为指导思想,在Windows98下开发系统的硬件、软件。本研究将用Delphi语言、Solidworks及Protel软件完成对该数控铣床整体结构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接口电路(IO/TIMER控制板)、驱动电路、有关电路、相应控制软件的设计。绘制出试验型数控铣床的虚拟样机,根据零件图,设计零件制造的工艺;在零件加工完成后,进行装配调试,完成微型数控铣床的制作。

2 机械部分设计

微型铣床的机械部分是机床的主体部分,其设计计算主要包括:总体传动方案的确定,电机、主轴、丝杠的选取等。机械部分Solidworks虚拟制图如图1所示

图1 铣床的机械部分虚拟制图

2.1 机床总体传动方案的确定

本机床可以实现X轴、Y轴和Z轴三坐标联动。X轴、Y轴的进给是通过电机带动丝杠,丝杠又与螺母传动来实现。电机与丝杠的连接可以通过销钉来实现。在传动过程中电机带动丝杠做旋转运动,螺母沿导轨做水平移动,从而带动工作台运动。论文参考网。Z轴的进给也是通过电机带动丝杠,丝杠又与Z轴螺母传动来实现。主轴套与Z轴螺母相连,在传动过程中电机带动丝杠做旋转运动,螺母沿导轨做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主轴做上下运动。

2.2 设计计算部分

2.2.1 主轴的选取和校核

1)主轴选取

立式铣削切削力的计算:

由机械设计手册[1],对高速钢圆柱铣刀:

其参数按实际加工过程中平均铣削条件为准选取:

对圆柱铣刀逆加工:

主轴材料为 40Cr 钢取C=102

2)主轴校核

2.2.2 滚珠丝杠的选取

由最大动载荷Q值和导程P可以选择滚珠丝杠的型号为:CWM165-2.5-P3。

3机床控制部分设计

3.1系统硬件组成

经过分析,本三坐标数控系统决定采用单CPU结构(采用的控制PC机主频达到797MHz)。本三坐标数控铣床主要用于教学演示故对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采用开环控制方式,用步进电机驱动输出,设计数控接口电路进行定时中断、脉冲输出以及其它开关量的输入输出。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其数控系统硬件组成如图2所示[2-4]

3.1.1接口电路设计

本数控接口电路主要完成外部开关量的输入和步进电机的控制以及一些机床辅助功能的实现,性能优良、工作可靠。接口电路的结构如图3所示[5-6]。

3.1.2步进电机驱动器输出控制电路

为了输出脉冲去控制三个方向的步进电机,以及接收机床行程开关等开关量信号,在电路设计中设计了两片可编程接口芯片8255,可以对48点数字量进行I/O操作。但本微型数控铣床三坐标数控系统中仅用到了一片8255,另一片暂时未用,用于以后的功能扩展。使用的8255的 PA口、PB口、PC口均工作在基本输入输出方式。8255控制字格式如下:

D7:1,D6:0,D5:0,D4:0,D3:0,D2:0,D1:0,D0:0,

即控制字为80H

用Delphi编写CNC程序,初始化8255:

procedure TForm1.FormCreate(Sender: Object);

begin

asm

mov al,80H

mov dx,0213H

out dx,al

……

end;

在实时中断服务程序中,用8255经光电隔离向三个方向的步进电机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三个方向步进电机的运动,如图4所示。

4 结束语

型微型数控铣床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完善,安全系数高,是三坐标驱动和生产型数控铣床工作原理相同,且具有开放的软硬件结构,基于以上的优点微型数控铣床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邱宣怀.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24-373

[2] 赵玉刚,宋现春.数控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00-206

[3] 赵国勇,赵玉刚,赵福玲等.基于Windows98磁粒光整加工CNC系统的开发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1):75-78

[4] 赵玉刚,王敏.基于IPC和Windows的激光加工CNC系统[J].机电一体化,1999,(5):24-27

[5] 郑学坚,周斌.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00-223

[6] 赵玉刚.具有图形编程和仿形编程功能的CNC系统软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1):120-122

 

上一篇:小组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基础会计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