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唱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9 03:24:23

大合唱活动总结

大合唱活动总结篇1

一、活动背景

大学,是梦开始的地方。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青春的代言人,大学生总洋溢着年轻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唱歌是表达感情的极佳方式,让我们的歌声唱响在材料学院,唱响在每一颗驿动的心里。尽情欢唱,唱出我们学校的蓬勃发展,唱出我们学院的和谐,唱出我们青年人的热情与朝气,展现我们班级的风采。

二、活动主题

“材料在我心,青春梦飞翔”合唱比赛。

三、活动目的

为增强我校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班级的团队精神,全面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时尚、前卫、青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和集体观念。材料学院团委将开展“材料在我心,青春梦飞翔”班级大合唱活动。

四、活动参与对象

材料学院12级全体学生以及学院团委成员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六、活动安排及流程

(一)活动物品准备工作:

1、活动用品采购(水、气球、笔、、拉花、彩带、荣誉证书、白纸、颜料等);

2、与学生会文艺部联系,借用他们的音箱话筒等设备;

3、联系老师借用红地毯。

(二)活动宣传工作:

主要通过三点一线式的宣传路线:

1、以团支部这条线为主,在活动前期,请各班团支书在班上积极地做好宣传工作,并将信息及时反馈;

2、坚持从自身出发这个原则,以部门为单位,发动内部成员,积极投身到12级各班进行宣传;

3、宣传板宣传:比赛前一周,宣传部制作宣传板;

4、院网网站宣传:以通知的形式,写一则新闻,上传到院网。

(五)活动预备工作:

1、选出主持人两名;

2、邀请嘉宾评委;

3、比赛前一天进行比赛顺序的抽签;

4、提前预定、准备,装饰会场;

5、宣传部成员负责照片信息采集工作;

6、安排新闻中心成员负责新闻采集工作。

(四)活动进行流程:

1、由主持人宣布大合唱比赛正式开始并介绍嘉宾;

2、老师讲话;

3、各参赛队合唱表演,评委当场进行评分;

4、统分,主持人报分;

5、主持人宣布参赛选手获奖名次;

6、领导给获奖选手颁奖;

7、领导总结、活动结束,合影;

8、按顺序退场。

七、经费预算:

奖金(奖品+荣誉证书):3×6=18元;

会场布置:气球50元,拉花40元,彩带40元,胶带2×5=10元;

宣传板:3×20=60元;

水:30元;

评分纸、笔:纸5元,笔20元;

请柬3×6=18元;

总计:xxx元。

注意事项:

1、安排人员引导参赛选手入场、签到、按顺序上场,以及分数统计工作及会场纪律和后勤保障工作;

2、赛前,多次检查设备、线路等,及时处理不良现象;

3、活动结束后,做好会场的清理和打扫;

4、报道:新闻中心对本次活动进行后续报道,写好新闻稿;

5、海报:制作活动的后期宣传海报,其内容包括:最后获奖名单,比赛过程的照片等等;

大合唱活动总结篇2

回顾三年来的协会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努力:

一是抓主题活动,扩大合唱协会的影响力,推动全省合唱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我们结合实际,先后策划、组织开展了排演《黄河大合唱》、千人合唱《长征组歌》《牺盟大合唱》等经典合唱作品的活动,举办了2005年、2006年省城合唱交响音乐晚会。

二是抓普及活动,不断提高全省各级合唱组织的艺术合唱意识。

为了尽快提高山西合唱艺术水平,我们从基础做起,为合唱活动搭台,为合唱团队创造交流空间。2006年3月份举办了“三晋之春”合唱音乐会,有来自全省的13支合唱团,800余人参加了演出。2007年5月举办了第二届“三晋之春”合唱音乐会,来自全省的28支合唱团参加了演出。今年5月将举办第三届“三晋之春”合唱音乐会,已有40多支合唱团报名参加。

同时,我们加强与院校合作,在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合唱指挥培训班,为基础组织培养艺术骨干。

山西的合唱已不再满足演唱简单的群众性齐唱和二声部合唱曲了,而呈现为多声部、多形式的融合,在声音上从过去的“喊着唱比音量”,声音“白、散、挤、扁、低位置”,发展到今天的讲究声音的高位置和音色美,追求声音的合谐统一。另外,在声音技巧方面,有些团队不仅能演唱难度很大的作品,而且在声音上也都达到专业和准专业水平,如:晋城蓝焰合唱团、山西青松合唱团、阳泉春之声合唱团、山西省干部合唱团及山西省合唱协会爱乐合唱团等。

三是抓创新活动,促进全省各级合唱组织努力提升艺术合唱水平。

成立协会以来,坚持创新是我们的一贯思路,这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坚持创建、办好直属合唱团,打破协会不带团的惯例,二是尝试市场化运作合唱演出活动,保障合唱组织的经费得到不断补充,保持合唱团员对排演的新鲜度及其责任心,有利提高合唱组织的艺术水平。三是建设协会的信息窗口,注重合唱活动的宣传工作,为此我们建立了“山西省合唱协会”网站。

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新观点:

1、合唱事业是朝阳事业,协会是为专业合唱艺术家打造平台的设计者,同时是把业余合唱爱好者团结在一起的引导者。

2、合唱事业是团队精神的展示舞台,协会理应是团队精神实践者。

大合唱活动总结篇3

北京哈军工校友合唱团成立于1996年。成员由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及中国人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7所高校的在京校友和工作人员组成。

团员们曾在部队、国防科技战线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为国防高精尖科技建设贡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而今,他们怀着对母校的亲情,对艺术的热爱,汇聚在合唱团里。合唱团坚持弘扬革命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哈军工精神,认真学习音乐艺术、精心营造美好的精神生活。他们积极参加国家的重大社会活动,连续两届获得北京老年合唱大赛的第一名,所以在此次大赛中备受瞩目。

最忙的指挥

67岁的姚家杰是此次比赛最忙的指挥。他既指挥北京哈军工校友合唱团,又指挥安贞心之声合唱团。姚家杰是原中国人民总政歌舞团指挥,从事演员、教学、作曲、指挥工作达40余年。他曾师从李书年、李惠莲等名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受德国、保加利亚、苏联等专家的指导。

姚家杰指挥过多届全国、全军文艺汇演中的男女声合唱、混声合唱。指挥过《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大型合唱作品的演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姚家杰开始从事老年合唱团等不同形式的群众合唱工作。曾经是20多家合唱团的常任指挥。他指挥的团体在各大比赛中获得30多个一等奖。特别是在去年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和北京市老龄委举办的“岁月之歌――第二届北京老年合唱大赛”中,他所指挥的两个团都获得了大赛的最高奖――金鹤奖。

平均年龄最大的总后老战士合唱团

总后老战士合唱团是此次参赛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团体,平均年龄72岁。大部分团员在70岁以上,几个男队员都是八十二三岁,其中最年长的85岁。

总后老战士合唱团有20多年的历史,它的创始人是3个老红军,现在都已经是90高龄。洪学智的夫人张文女士是他们的名誉团长。

团员中多数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后勤老工作者,对于革命工作是如何的艰难和重要,有着切身体会和深刻理解。每当他们唱起革命歌曲,都非常地情真意切,群情激昂,仿佛身临其境。他们表现出来的严谨作风和高涨热情是无法拟的。

最老的领唱

总后老战士合唱团77岁的赵燕英是此次比赛中年龄最长的领唱。赵燕英原来是部队的文化教员,后来到中学去当语文老师。赵老师说,她这个领唱也像“超女”、“红楼选秀”一样,是从50多名老战友中“海选”而出的。赵老师是从今年3月开始接受这个任务的。她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但是她非常喜欢唱歌,晚上躺在床上都要唱。赵老师的声音高亢、洪亮,能够很好地完成领唱的角色。从她挺拔的身姿和红润的气色,没有人看得出她是一个装有心脏起搏器的人。

最具创意的丰台区委老千部局金秋艺术团

北京丰台区委老干部局金秋艺术团是最具创意的队伍。只见他们身着红军时期的服装,扎着绑腿,头戴五星帽,载歌载舞,最后以一个非常完整、优美的舞台造型结束了演出,博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据领队邵华介绍:在编排节目时,艺术团充分考虑到,今年正好是建军80周年,抗日战争70周年,而合唱团所在的丰台区正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地,所以才产生了以上的创意。合唱团的指挥张震原来是部队的文艺骨干,做过指挥、领唱,见多识广。在他的倡议下,大家集思广益,在整体创意上,借鉴了20世纪60年代的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唱了以《长征组歌》为主线的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并利用了金秋艺术团集合唱队、舞蹈队、时装队、戏曲队为一体的优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演出效果。

歌声与晚霞齐飞

大气磅礴的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合唱团

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合唱团成立于1996年,隶属北京市老干局。队员们来自中央、部队、学校等不同的单位。都是处级以上的离休干部,平均年龄68岁。指挥徐汉文77岁,是团里最大的队员。

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合唱团团员们最大的特点是无私奉献。指挥徐汉文是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副教授,8年来为合唱团义务服务;离休干部黄定常常年义务担任声乐指导;团长王常基是北京旅游学院的离休干部,多年勤勤恳恳为团里服务,是队员们的贴心人。队员们说:“团里的气氛非常团结、融洽,大家几天不见就想得慌,就像亲人一样。”

10年来,合唱团为下级单位培养了不少骨干和领导。并多次深入部队、学校、敬老院演出,接待过南韩、日本、俄罗斯等国外代表团的来访。

2001年1月16日,李岚清曾到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参观,与老干部合唱团联欢。他兴奋地说,“我退休后一定要参加你们的团”,并用俄文与队员们一起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银发超级粉丝群

从初赛到决赛,观众席上坐满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观众。他们或打着拍子或跟着轻声地哼唱。李老师是某附中的退休教师,家住中关村。这几天他是场场必看。中午还要顶着三十七八度的高温,骑自行车回家吃饭,而后,又马不停蹄地来看下午的比赛。

吴女士也是刚刚退休的干部。自己所在的小区没有合唱队,她听说有比赛高兴得不得了,还是托了人才到现场看的。她激动地说:“简直太棒了。我刚刚打听了,可以跨区参加合唱团,我打算参加一个水平比较高的团,即使离家远点也无所谓。”

55岁的张女士来自大兴的枣园。这几天她都是早上4,点起床,坐最早的一班车赶来的。同她一起的还有同小区的7个姐妹。张女士的午餐是自带的烙饼和矿泉水,每天比赛结束,回到家已经晚上8点多了。

张女士是从50岁退休时喜欢上唱歌的。尤喜民歌和美声,会唱的歌曲数不胜数。没事就唱,想起哪首唱哪首,就连炒着菜都唱。女儿说:“妈,咱家的菜里,都有您的音符。”张女士的欣赏水平显然比一般观众高。她说:“每次看演出,我主要是看演员的口形、形体和气质。”张女士还说:“尽管我家离城里较远,但我每个星期都要去景山公园唱歌。我还做过《星光大道》的现场观众呢,和演员一起唱,那场面可热烈了。我们小区因为建成时间不太长,合唱队刚刚组建,我的目标至少也是领唱。”

来自歌者的心声

赵燕英(总后老战士合唱团领唱)

我们已不止一次地演唱过《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每一次都深深地打动着观众的心,非同凡响。今天,我们站在北京市《和谐之声》合唱比赛的大舞台上,再次演唱这首歌时,心情格外激动,情绪更加高涨。我们是在用心去体验、去刻画、去再现我军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大合唱活动总结篇4

然而,依笔者对全国高师系统合唱指挥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查与了解,发现尽管高师目前取得的成绩已属难能可贵,但仍然存在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换句话说,高师系统在合唱指挥人才培养方面完全还可以更有所作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师专职的合唱指挥教师仍然数量不足,中小学掌握合唱理论及指挥技法的音乐教师还极度缺乏,社会基层合唱团体大多缺少稳定的合唱指挥,现有从事合唱指导工作的人士尚有较大一部分存在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素养上的明确缺陷,等等,这些都或多或少跟高师的人才培养未能尽如人意有关。笔者认为目前高师系统在合唱指挥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共性难题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培养规模尚不能形成对社会需求的强大支持,致使人才“量”的积累不足;其二,培养体系尚存在教育理念上的误区,人才生产缺乏严谨、科学的行业规范的约束,致使人才“质”的水准不高。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从宏观上说,问题的实质是日益扩大的社会需求与相对滞后的培养体制之间的矛盾,它与全社会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生活需要,国家施行的高等教育政策、推行的教育理念以及近年来并不算成功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密切相关;从微观上说,它又与高师目前正在运行的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教育实践不严谨等密切相关。

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这个问题上,主要表现为:照搬专业院校的培养方案盲目拔高,忽略了为基础教育、社区教育培养有技能、有人文素养的合格指挥这一根本目的;没有形成适应不同层级需要的目标体系,“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致使人才规格及知识、能力结构趋同;由于在本科阶段未开设合唱指挥专业,合唱指挥方向的硕、本学生绝对数量不足,致使培养目标因具体的人、事而迁就,人才质量被打了折扣;教育的相关实施者对艺术教育功能的认识存在功利主义的倾向,致使培养体系中对学生技法上的要求较多,而对文化、精神上的塑造较少,等等。我们知道,培养目标解决的是人才培养方向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既是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总原则,又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一般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规格与之相对应。所以,培养目标的定位模糊。必然会带来实际教学中的缺乏针对性和操作上的混乱。

培养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为:现行专业院校关于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未能对高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高师关于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同样对基础音乐教育和社会需求缺乏有力支持;适应各级、各类合唱指挥艺术活动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现行的培养体制在体系的构建方面缺乏长效性;现有的合唱艺术活动受政治、时事及领导个人意志的影响较大,在制度性、规范性方面还存在不足,使得现有的合唱指挥人才得到的艺术锻炼不足等等。一般来说,体系的健全、成熟与否是检验该系统是否处于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高师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健全,影响的不仅仅是自身这个“小系统”,还影响到全社会合唱指挥人才培养体系的“大系统”,会给我国整个合唱指挥事业带来消极影响。

教育实践不严谨,主要表现在课程的设置和合唱理念的混乱上。目前全国高师系统本、专科教学基本都开设了“合唱指挥”这门课程(因为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各学校开设课程的名称有“合唱指挥”、“合唱与指挥”或“合唱”与“指挥”分设等区别),硕士研究生阶段有少数学校开设有“合唱”课:至于专业设置,一些部属、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大多都招收合唱指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在本科阶段设置该专业的仅限于个别学校。由于物质条件、师资力量、地域环境以及合唱理念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师系统对合唱指挥专业的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理解仍存在较大分歧,这既可从各高师开设的相关课程以及为此而进行的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又可从近几年来一些合唱比赛、学术研讨中体现出来。笔者认为,高师系统部分从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师在合唱理念上存在着误区,教育实践缺乏规范性、严谨性。如:否定已为多年来数代人艺术实践所证明过的行业规范;对一些基础性专业问题的一知半解;质疑甚至颠覆中外音乐史上关于合唱指挥已经形成的学术规范;以教学改革为名掩盖人才生产过程中的粗制滥造等等。这些错误观念,被带到课堂教学以及合唱艺术活动当中,进而又延伸到社会上,对整个社会的合唱指挥事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不利影响值得我们警觉。

综合以上原因,一方面,目前高师系统自身的师资储备以及向社会“供血”的能力均呈现严重不足,全社会合唱指挥人才的缺口数量巨大;另一方面,已有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尚存在一定缺陷,已成为制约我国合唱指挥事业获得更大发展的瓶颈。我国合唱指挥事业要获质的飞跃,既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指挥、团队来带动,又要有数量庞大的基层指挥、团队来从事以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合唱兴趣、普及艺术知识为目的的合唱艺术活动,而这都需要有足够的相关人才去实施。所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就成了目前诸多问题的重中之重。我国既往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专业院校、院团、高师和社会体系各培养一部分,其好处是人才的针对性、适应性强,但是问题也不少。如:由于专业院校、院团培养的起点高、去向单一,因而总量较小;社会培养体系受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大,相关人士缺乏专业理论指导,培养周期长。所以,以上二者均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而高师系统比较容易解决“量”的问题,但在“质”上各个学校情况差异较大。笔者认为高师要在合唱指挥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第一,国家各级文化及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构建和谐型社会的理论高度,在政策及资金方面予以强有力的支持。艺术对于个体人格乃至民族精神的塑造功能,已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社会学、心理学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亲自参

与一场艺术演出对于一个人心理所形成的艺术影响力,远比其欣赏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要深刻、持久得多。而合唱演出活动,就是让更多人参与到艺术演出的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支持开展更为广泛、普及的合唱演出活动,便具有一定的公益事业的性质。所以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抛弃合唱活动只是社会生活的点缀,或者说只是面子工程的观念,而应站在致力于培养具有全新文化素质和精神气质的新一代公民上,站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高度,对合唱艺术事业给予更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对高师系统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以使更多的人能够亲身参与到艺术创作活动之中。

第二,建立、健全新形势下高师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机制及对应课程体系。机制的建立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去实施才能显示出实际意义,高师是目前仅有的能够为合唱人才提供规模化生产的培养系统,而检验这种规模化生产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种培养模式下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从人才质量的角度讲,高师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的体系是否健全,其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其课程体系是否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就成了该体系人才生产的关键。依据笔者对全国高师系统合唱指挥专业的了解,感觉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方面。由于教育界、合唱指挥专业界对这个问题已经谈论得比较多了。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加大高师合唱指挥专业方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力度。我国目前高师系统的合唱指挥人才培养情况为:本科阶段设置有合唱指挥专业的仅限个别学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多集中在一些部属或者省级重点高校,生源更多的是由本科阶段声乐专业那些对合唱指挥感兴趣、有潜质的学生中转来。即使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总量与全社会的需求量相比,差距仍旧很大。笔者认为目前不妨先让能够从事合唱指挥的专业、半专业人才多起来,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行业群体,有了这样一个量的积累做塔基,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一座宏伟的金字塔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来。虽然扩大招生规模是一个比较简便易行的办法,但是扩大招生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不过在“量”和“质”均存在不足的前提下,与“无”和“少”比较起来,“有”(即有足够多的人去从事这项工作)和“多”总是一种进步。

第四,以学校与社会文化活动的联动机制促进“准人才”的快速适应与成熟。高师生产的“产品”可能是“成品”,也可能是“半成品”。也就是说,其培养的人才有可能只是一种“准人才”,这就更需要有一种机制促使其成为真正的人才。笔者的想法是,努力构建一种学校与社会文化生活的联动机制,为这些“准人才”提供足够多的锻炼机会,让其在艺术实践的具体活动中不断丰富阅历,提高艺术领悟力、判断力和表现力,从而促使其逐渐走向成熟。当然,构建这样一个联动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积极因素的参与和有效结合,而且这样一个机制也绝不会一蹴而就,但是首先至少应该明确一个目标,至于具体的措施、方法,可以在实践中去不断摸索、寻找。如:将参与基层合唱队指导作为高师实践环节教学的一项衡量指标;高校主动联系、参与社会各行业系统合唱比赛的联办活动;积极筹划省内校际之间的合唱比赛、展演活动等。当然每个省、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的措施上也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能够使学生多参与相关活动,使他们在其中真正得到有效的锻炼,就属于好的机制。

以目前我国民众对文化艺术生活多样化的旺盛需求来看,笔者坚信,好的机制必将迎来合唱艺术的春天!

大合唱活动总结篇5

8位明星,回到自己的家乡,组建8支合唱团,明星和草根一起,为家乡的公益梦想而战,最后的冠军将赢得价值100万元的公益项目。这是CCTV1综合频道大型电视活动《梦想合唱团》的核心基因。

这样的大型活动在央视史上还是第一次。

9月13日《梦想合唱团》启动仪式上,央视综合频道总监钱蔚表示,《梦想合唱团》将重点凸显社会公益性,体现央视作为国家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因此节目吸引眼球的不仅是个人高超的表现技巧和专业唱功,还有团队的协作精神与凝聚力、明星与家乡人们共同演绎的家乡故事以及他们为实现家乡梦想一起协作努力的全过程。“谁有最感人的梦想,谁为梦想付出最坚定的努力,谁就能成为《梦想合唱团》最后的赢家。”

据《梦想合唱团》制片人卢晓波介绍,《梦想合唱团》的节目方案于2011年5月13日通过央视编委会审核,8月份进入正式筹备阶段,9月13日启动并公布报名参与方式。预计节目11月12日在CCTV1开播,播出时间为每周六18:00-19:00,连续播出10集,节目时长前九集60分钟,最后一集90分钟,在2012年1月14日20:00-21:30播出。

模式挑战和本土化

《梦想合唱团》由玉兰油冠名,启动仪式上,玉兰油品牌代言人林志玲揭幕8个代表城市名单及带队明星:北京―张蔷、上海―胡彦斌、深圳―周笔畅、杭州―林宥嘉、南宁―胡夏、烟台―房祖名、贵阳―龚琳娜、普洱―庾澄庆。

《梦想合唱团》意在结合8座城市实现公益梦想,而在这过程中,8位城市的明星队长无疑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某卫视综艺节目负责人透露,类似的节目他们也曾考虑过,但由于这种模式“超难”,最后还是选择放弃。

“难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许文广向《综艺》表示,首先要占用8位明星近三个月的完整档期,这是他们要克服的最大挑战。很多圈内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1月是演唱季最黄金的季节,于艺人而言,不容错过。但是“央视一套的公信力、频道影响力促成了这样的合作”。第二个难度是合唱,中国多年形成的合唱传统是大合唱、齐声唱,而《梦想合唱团》里有一些载歌载舞的表演,有很强的互动性,看上去比较欢快,这对供曲、编舞以及合唱团本身提出很高的要求。为此节目组选择了传唱度高的经典歌曲,并邀请顶级音乐制作人进行改编,“只要把音乐的元素解决好,应该没有问题”。

《梦想合唱团》是央视与英国《合唱团之战》(Clash of the choirs)模式版权方Shine group合作定制的一档节目。领队明星涵盖老中青三代歌手,做一档老少皆宜的节目是双方一致的策划理念。“比如其中张蔷就是作为秘密武器推出的。张蔷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惟一一个唱片发行量超过2000万张的歌手,她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复出,会勾起一些年龄较大观众的回忆。”卢晓波说。

落点公益事业

《梦想合唱团》的合唱团组建有四种途径:一是在国家网络电视台(CNTV)开通网络报名通道;二是电话报名;三是与8个城市的文化局联系,直接找人面试;四是冠名商玉兰油在自己的专柜进行招募。“我们不是大面积海选,而是精确寻找,每个合唱团最后选的团员或能歌善舞,或表现力强,或有励志故事,可以表达我们的价值观。”卢晓波说。

目前8个团队已经开始组建,每支合唱团20人,组建成功后将于11月15日齐聚北京,进行为期8周的培训及比赛。11月12日及11月19日的前两集节目将播出招募期间的精彩内容,之后的8集节目将采用晋级制,每集淘汰1支队伍。最后一集节目,8支合唱团重返舞台,共同打造公益盛典。

《梦想合唱团》节目的落点是公益事业。第一名将获得公益基金100万元,第二名70万元,依次往后递减10万元,最后一名10万元,虽然金额不高,但也可以“为家乡做一些阳光操场”,“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赢家”。在启动仪式上,林宥嘉就表示他的公益梦想是帮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朋友,龚琳娜则关注有艺术天赋却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希望用公益基金供他们读书、实现音乐梦想。

《梦想合唱团》的节目形态以现场比赛+短片故事为主。在招募阶段,由8个明星当评委,正式比赛后,领队明星担任各自合唱团的指挥,只有一到两期担任主唱。节目现场不设置专业评委,由大众评审投票决定参赛合唱团是否晋级。卢晓波说:“原版模式是让8位明星当评委,但我们觉得明星既参赛又表决不太好,就与模式方商量把这部分去掉了。”

全媒体合作

2010年中央电视台实行了频道制改革,CCTV1从原来由央视总编室分管、汇集各频道精品栏目的综合性频道,变成一个独立制作节目、独立采购电视剧的“新频道”。重组后的CCTV1首先推出了新节目《我们有一套》,之后一直在考虑推出新节目,2011年8月7日推出《看见》周末版和《首席夜话》。现在,作为频道改版的延续,《梦想合唱团》诞生了。活动由CCTV1节日及长假节目组负责运作,在此之前这个团队刚刚制作完成《开学第一课》。

“在推出新节目时,我们既要考虑到节目创新,又要体现CCTV1作为国家电视台旗舰频道的引导作用。”卢晓波说,在央视总编室节目研发部推介的海外节目模式中,《合唱团之战》由于“不是单纯的比赛歌唱,而是背后有动人的故事,承载了价值观的输出”,从而进入了CCTV1的视野。

《梦想合唱团》的出炉集结了央视多个部门的力量,据说在与《合唱团之战》模式方谈判时,央视方面的代表除了CCTV1,还有总编室节目研发部、总编室版权管理部、台办公室法规处、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多个部门以及最早与海外公司展开合作的《正大综艺》栏目制片人参与。

经过与模式方的商讨,《梦想合唱团》推出了一些有别于《合唱团之战》的设计,比如播出版增加两集海选内容、明星在正式比赛阶段不担任评委等等。

《梦想合唱团》是一次全媒体的合作,将凝聚政府、媒体、企业、明星、公益组织、公众的力量。搜狐公司副总裁、搜狐视频首席运营官刘春把《梦想合唱团》看成是CCTV1自我突破、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一次尝试,作为《梦想合唱团》的网络视频合作伙伴,搜狐视频将为这次活动开通视频和综合门户的所有通道,建立专门社区,并提供上千万元的硬广投放,立体化的宣传这次活动,尤其是在8个入选城市。此外,还会专门制作与活动有关的节目和纪录片等。

大合唱活动总结篇6

青歌赛把合唱列入比赛项目给各类合唱团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带来合唱事业发展的春天。时下各类的合唱项目(如“激情广场大家唱”等)、合唱比赛也极为频繁,冠名的合唱团队更是数不胜数。作为一名群文音乐工作者,在当今社会里如何引领这项热门艺术活动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呢?如何在有效的训练时间段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呢?笔者以为其中细致的案头工作十分重要。下面笔者拟结合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做好当今群文合唱辅导的案头工作。

步骤一:组团与选曲

合唱必须得有合唱团。在接到一项合唱辅导任务后,首先就应组团。一般演出单位会指派一名懂合唱艺术且组织能力较强的人来负责此项工作。辅导者和组织者要详细研究策划活动的文件(通知)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组团。

合唱比赛能否取得成功,选曲是关键。但如何选好合适的合唱曲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第一:要结合活动的主题来选曲。各类活动的举办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如有的是歌颂党的领导,有的则是歌颂行业敬业、奉献精神等等。辅导者要紧扣主题来选曲。第二:根据该队的实际情况来选曲。辅导者要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团队。如合唱成员的结构若男性较多,则可选一些雄壮的合唱作品;若女性较多,则可选择一些抒情性较强的作品;另外,团队年龄的比例、声音的特点、是否有较好的领唱人才等等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只有研究透了,才能根据该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这样就能充分地发挥合唱队自身的特点,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其次,选择曲目要考虑作品的难度,要量体裁衣。曲目大了拿不下,曲目小了没高分。第三:选曲要强调对比性。从自身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平衡两首歌的分量,强调对比性。.如我在市直工委举办的庆七一“歌颂共产党,唱响正气歌”的合唱比赛中,给市政府办公室合唱队选了《黄河船夫曲》和《在灿烂阳光下》两首曲目,一首下里巴人,一首阳春白雪,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其次要考虑与其他参赛队作品的对比性。因在同一比赛现场几个参赛团队如以同样的作品参赛,作品的新鲜感就没有了,又若参赛作品风格大同小异,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步骤二:研究作品

参赛曲目选好后,辅导者要花一定的时间对作品进行研究,把所有存在于静止乐谱中的思想完整有力地表现出来。

一:分析作品

分析作品就是在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及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时代特点及其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再熟读总谱分析其音乐的曲式、和声、节奏、调式调性、段落之间的变化特点等。如:无伴奏合唱曲《半个月亮爬上来》是一首以浓郁的新疆民歌为素材的非常规整的混声合唱,表现了青年小伙子对姑娘的爱慕与追求。作品共两段词,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第一段前八小节以女声为主调,男声用“姆”为和声背景;从第九小节以男声引进再全体演唱主旋律;十五至十八小节又是女声主调男声和声背景;最后四小节又全体演唱主旋律。这是一首“中国式的小夜曲”,曲中p、pp、mp、pp的力度标记主要表现夜的静谧。在男孩子急切地要求“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时,力度才为mf、f。另外曲中用得最妙的是唱“扔”字时的力度标识fppp:既表现了“扔”这个动作的形象性,扔要力气“f”,紧接着又表现姑娘害羞的心理状态ppp,令人回味无穷,遐想连篇。

二:表现作品

在熟悉作品后,我们就要分清作品的主调及和声背景,再找出其中的难点及高潮部分,然后从内容出发,运用十二种手段,即:刚、柔、弹、跳 、强、弱、渐强、渐弱、快、慢、渐快、渐慢,突出高潮,正确地塑造音乐形象。如《游击队之歌》,如果我们仅仅按谱面演唱完,那么合唱队员在台上还没站热,恐怕就得撤了,因为它的总时长不足一分钟。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处理:全曲反复演唱三次。第一段演唱时着重表现游击队的隐蔽性(密密的树林里、高高的山岗)和灵活性(飞行军、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用p的力度,弹跳的技巧;第二段时开始句“我们都是神”用突慢的手法,再用f的力度着重表现游击队打了胜仗(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自豪感;第三段时着重表现游击队在党的带领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灵活的战术特点,开始用p的力度又回到山林里,然后一女高音用“啊”的复调旋律飘出,代表共产党指挥游击队从容作战,结尾时把“拼到底”三个字一字一顿地吐出,表示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念。这样处理之后,游击队机智勇敢的形象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跃出来了。

步骤三:指挥动作设计及效果设计

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合唱的辅导者就是合唱的指挥。指挥要善于调动每个合唱队员的积极性和挖掘出他们最大的潜力。动作线条要有一定的技巧,并富有音乐性,依靠感觉和心里节奏,使“点”到位。对复杂的片断要反复练习,并通过实际排练不断完善,使动作省、准、美。

在许多合唱演出中,演唱可以放原声带,那么效果设计的作用尤为突出。根据作品的风格特点,运用声、光、电、服装、道具等设计,烘托作品意境,使合唱的舞台动起来。如我在给市政府合唱队排练《在灿烂阳光下》时,引子中,一轮灿烂的太阳,冉冉升起,霞光万道。男队员们呈倒梯形站在中间,第一排站着市长等主要领导。所有的队员手持金黄的向日葵花为道具,利用它的左右摇动、上下托举、抖动等动作把整个作品推向了一个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之中。

步骤四:训练计划及辅导工具的准备

根据活动策划者的工作日程及合唱队集训的时间,为达到自己的训练目的,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排练计划,这样能使合唱排练有序地进行 。

排练计划制定好后,案头工作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准备辅导工具了。合唱的曲谱、钢琴(电子琴)及音响等。另外我建议辅导老师到录音棚制作准备好一个各个声部的范唱碟,这样能大大提高排练的效率,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今群文合唱表现形式各异,要想合唱有好的效果,案头工作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单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辅导老师的专业修养与指挥控制驾驭合唱队的能力、合唱队员的音乐素质、单位对活动的重视程度、评委(观众)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对手的实力等都是决定合唱效果的重要因素。只要我们感受到了合唱的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魅力,倡导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那么,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道路上我们又画上了美妙的一笔。

大合唱活动总结篇7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国民族唱法;气息;共鸣;发声

中国的声乐艺术的发展起源于我们原始的劳动之中,后来才逐步出现民族和美声这两种形同而意不同的唱法。美声唱法其实是从西欧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而来的,文艺复兴以后就慢慢形成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起源于我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西方的歌唱艺术做比较,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在选择学习声乐时,先对各种唱法做个初步,结合自己的音色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唱法这样有助于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通过专业的学习使演唱水平得以提高,最后再找出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加以练习便可掌握这首歌曲。

歌唱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演唱方法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同的演唱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听觉感受可以有很大的不同。歌唱者不仅要有比较优越的嗓音条件外,还要正确地运用科学歌唱方法,再加以长时间的训练及他们的综合运用,才能达到相对专业的水平。目前我国大学专业声乐教学中主要研究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这两种唱法,也是广大声乐爱好者共同探讨的话题。下面就浅谈一下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一、两种唱法的起源

(一)美声唱法的起源

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意大利愿意的意思是美好或动听的歌唱。美声唱法发展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起初的歌剧是以阉人来代替女声,由女中音代替男青年来唱。随着歌剧的慢慢发展,阉人的歌唱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音乐表达激烈发展的需要,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改善自己的演唱方法。这样就产生了现在富有表现力、风格多样化的美声唱法。从初期的歌剧表演发展到现在的歌曲表演,已然不再是起初的唱法,长期以来在唱法上做了很大的改进。今天我们所采用的演唱方法,包括欧洲歌剧和音乐会上采用的唱法,被统称为美声唱法。

(二)我国民族唱法的来源

民族唱法的来源是很久远的。大约在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因为河水泛滥,担以治水的长期的艰巨任务,国事比较繁忙,连回趟家的时间都不多,有一次回家路过家门口,听见他的妻子正在唱《候人歌》期待他的回来。这可能就是民族唱法的最早起源。后来孔子在周游各国的时候,编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部大型作品共有三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只是遗失了配乐。发展到后来民族声乐出现了多样化,各个民族的音乐也各具特色总结以上事例,现在的民族声乐已走上了鼎盛时期,从唱法上也得到了完善,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民族歌唱家。民族唱法由于它的委婉、生动和明亮的特点,也被更多的人所喜爱。

二、两种唱法的异同

(一)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咬字、吐字的异同

美声唱法在听觉和演唱艺术方面和意大利唱法是一样的。意大利语相对于中文和英语,它的元音只有五个,发音上比较简单,发音单纯,更方便歌唱上面的连读和延长。以上的特点就可以反映意大利唱法在语言要求上和演唱处理上的基本特点。意大利唱法的咬字是在口腔后面牙关的位置,嘴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民族唱法咬字方法与美声唱法基本一样,只是声音的流动方向与美声唱法不同。

为了能学好美声唱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后期的长期练习时,美声唱法在咬字上要求声母与韵母分开,不能叠加在一起,听起来含糊,口腔前后也要分开,并且在演唱的时候,声母与韵母的分离速度要快。这一特点与民族唱法是有一定去别的,民族唱法经常是声韵母要在一起,最后再放开。民族唱法在咬字上通过舌头,喉龙,牙等配合而发声,咬字是指字头的声母按照发音的部位和发音的方法做到咬字清晰,吐字指将字腹的韵母按不同口型和要求把音延长出来吐到位,并把字尾收得干净利落。

咬字的时候声母应该做到简短快速、利用口腔、嘴唇、喉咙、舌头等几个器官的相互协调,把声母清楚唱清楚。再处理韵母的时候,应该不同与声母,力度要稍微加重,与声母之间形成一个跨越并延长。在处理字尾的时候,要在韵母的基础上保持口型不变、稳定,字尾要收的恰当准确。

在民族唱法演唱训练过程中,在咬字方面还有许多的练习方法,要熟练地掌握汉语文字的咬字方法和借鉴意大利唱法的咬字技术是很重要的。在训练声音的过程中,要求我们作到口腔松弛,不能用力去咬,在气息流动的时候去咬字,每个字之间要连贯,”在歌唱的时候咬字,不能先咬住字再歌唱。咬字死的问题就顺理成章的解决了。有一部分人在处理唱歌咬字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咬字,位置不统一,必定会对唱歌的整体感有影响。正确的咬字并不在嘴里,而应该咬字的部位应放在胸部周围,每个字都应该统一由同一个部位发出,结合气息,做到稳定统一的感觉。

在美声唱法中,不同人的唱腔不尽一样,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唱法,一种就是横着唱,而另一种则就是竖着唱。咬字和唱腔方法的不同又受到演唱者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标准的影响,继而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标准以及原则每个演唱者都应该找出适应自己演唱的咬字方法和唱腔。同理可证,民族唱法与我国戏曲演唱方法在长期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而我们要是完全以戏曲唱法和民族唱法唱法的咬字发声方面与美声唱法相同,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学习美声唱法要达到美声唱法的规格,就要按照它的艺术风格演唱方法进行一定的学习。在用气方法、咬字方法。声音的共鸣和音色处理上下大量的功夫。在民族唱法方面,要想做到字正腔圆、音色优美和流畅自然,就得去从汉语语言、发声方法等多个方面去练习。

(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呼吸运用上的异同

呼吸是我们每个人得以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呼吸技巧在歌唱中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歌唱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磁性。本质上讲,从生理方面唱歌时的呼吸和人自然本能的呼吸是一样的,但在运用方法上两者相差很大,因为人的自然呼吸不用去考虑呼吸时间的长短或者是呼多呼少气息等问题,没有必要把呼吸支持在一个特定的强度和长度上,换气的速度也没有规定。总而言之,生理本能的呼吸是不受拘束的。

但歌唱中的呼吸和我们平常的呼吸不同,要求呼吸要有限度。在美声唱法中,呼吸不单是平时生活中用到的自然呼吸,演唱者还刻意去强调了胸、腹在呼吸运用中的作用和功能。

有人说美声唱法是“声”, 民族唱法是“字”。这是对两种唱法特点的总结,民族唱法注重的是语言艺术,而美声唱法则注重的是声音艺术。

民族唱法在呼吸方法方面主要是利用胸腹结合的方法,先慢慢把气吸入肺部和腹部,保持其不动,歌唱开始时,随着声音的流动,气体也漫漫地、稳定地呼出,始终保持着积极的状态,吸入气的多少要根据演唱内容。不能一下子就把气全部呼出,要留有少量气为下一次吸气做准备。美声唱法在吸气时,往往使吸的加充分,感觉全身都在扩张,小腹要保持原状并稍微收缩,横膈膜微微扩张,腹部也向四周慢慢扩张开来,在这样的感觉下唱歌,才能感觉到自然和放松,声音才不会僵硬,更有利于歌唱者发挥自己音色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在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两种唱法中,对呼吸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要确保吸入的气能够维持歌唱的顺利进行,更不能因为呼吸的不当而阻碍歌唱。在歌唱中,气息的运用要稳定,气息的位置不能忽高忽低、漂浮不定。

(三)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共鸣腔体运用的异同

歌唱的共鸣腔体,自上而下基本可以分为:头腔、鼻腔、口腔、咽腔、喉腔、胸腔、腹腔这几个共鸣腔体。关于共鸣腔的用法。不同的唱法在运用共鸣腔体的时候也不尽相同,而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腔体的运用上有很大的区别,也有共同的特点。美声唱法主要是运用不同的嗓音配合上下共鸣腔。也就是说,根据音的高低偏重于某一部分共鸣多些,民族唱法在训练过程中,主要着重于让学生打开鼻腔、咽腔和喉咙,不可以去打开胸腔,只是在强调声音下沉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打开了胸腔共鸣。所以,民族唱法虽然听起来高亢明亮,但相对于美声唱法而言,缺乏力量和宏厚,气势上也比较单薄。美声唱法虽然宏厚,但没有民族唱法的那种细腻、明亮和优美的感觉。总之,两种唱法各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应该找到适合自己音色的唱法,才能让自己的演唱得到发挥,唱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四)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演唱风格上的异同

对于美声唱法,歌唱者对歌曲情感、节奏和风格方面都应该做二度处理和创作,不能拿到一首歌曲就去直接唱。在演唱的时候,对肢体上的动作要求不多,演唱者主要通过歌声和表情的变化来烘托歌曲情感和刻画歌曲中的艺术形象。在舞台上,讲究的是端庄、高贵,多数演唱者一般会身穿礼服出场表演;歌曲伴奏多为钢琴和管弦乐队的协奏,舞台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对于民族唱法的表演风格,可以说是比较丰富,在服饰方面,演唱者着装比较大方、自然,每个民族的服装都具有特色,美丽、端庄便是大多数民族服饰的特点。对肢体上的动作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在演唱过程中有的伴有民族舞蹈。

从演唱曲目和歌词内容来看,民歌更能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更加给人以亲切的感觉。民歌的篇幅比较短小,韵味丰富、独特,歌词一般比较规整,写作特点上多数讲求押韵对称,在句式方面,大多数民歌作品都是四句,调式大多采用我国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小调也有时候会用到。美声唱法的作品大多数是描写大自然的风光和人物形象,反映人们生活的作品相对民歌较少一点,例如美声歌曲《绿树成荫》,描写的是作品主人公在他的王宫后花园里,在暴风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晰,树木显个格外翠绿,地上一片绿荫,此时他的心情也是非常的舒畅。这首歌曲就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结语

大合唱活动总结篇8

当前幼儿的歌唱教学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幼儿不愿意参与唱歌活动,有些幼儿唱歌音不准、歌声不动听、缺乏感染力等。原因也许有很多,然而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现在我们音乐教师身上,如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枯燥、唱歌形式单一、教学缺教学失等。为改变歌唱教学的不理想状态,我们在认真分析歌唱教学的开展现状及问题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对策,从教材的选取、目标的制定、手段方法的运用、情绪情感的体验等方面入手,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精心选择教材,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材与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因此,在歌唱教学开展前,教师一定要做到精心选择教材,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精心选择教材适合幼儿开展歌唱活动的教材有许多,但是每一首歌曲都蕴含着不同的情绪情感、知识经验、教育意义等,而且每一首歌曲的调式、音域、歌词内容、旋律变化等也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班级幼儿的音乐发展水平,用心选取教材、透彻分析教材,切不可“捡到篮里就是菜”。在选择歌曲时要注意:小班歌曲的音域一般应控制在六度以内,大部分的音宜出现在C调的中音do到la之间,词曲的结合宜一字对一音,一般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每个乐句的长度一般不超过八小节。中班歌曲的音域一般为七到八度,大部分的音宜出现在C调的中音do到高音do之间,可有少量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词典的结合可以有少量的一字两音情况。大班的歌唱难度可比中班稍大,但也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谨慎地掌握尺度。总之,教师不能以个人的喜好随意选取教材,一定要根据幼儿的音乐发展水平精心加以选择,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歌唱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准确透彻地理解教材和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而且活动目标一定要尽可能具体、明确,可观察、可评估,切忌笼统、含糊,否则不利于把控,不能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有位教师在进行小班歌唱活动“小鸡在哪里”时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学习演唱歌曲,能唱准曲调:培养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样的目标既不够全面也失之含糊,可评估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差。经过研究,我们把目标改为: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初步掌握与教师进行对唱的方法。2、根据生活经验,用替换歌词的方法创编歌词中的动物名称及叫声。3、在对唱游戏中,体验与教师进行歌声、目光交流的愉悦。以上目标包括了认知、情感、能力、态度等多维目标,具有较强的可观察性和可评估性,对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具有明确的引导作用。

总之,精心选择教材是成功开展音乐活动的前提,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引导活动有效开展的“航标”。教师只有精心选择教材、精心分析作品、精确制定目标,教学过程才有可能既突出重点,又攻克难点。

二、创新组织形式,优化活动方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要“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创新组织形式,优化活动方式,在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中有特别的意义。

多手段的运用丰富多样的活动手段能有效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组织幼儿学唱新歌,方式手段有许多,切入点更可多种多样,教师只有灵活组织教学,才能使教学生动有效。歌唱教学可运用的方法有游戏导入、情景导入、填词创编、图谱辅助等,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用一种,也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多形式的练习歌曲的学习通常必须经过多次练习才能达到熟练。在引导幼儿进行练习、巩固演唱的时候,切忌用简单、机械的重复形式,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歌唱情况,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可以用集体、小组、个人演唱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根据歌曲的结构、歌词的内容、幼儿的能力水平等组织幼儿进行领唱、轮唱、分声部合唱等。这样,既可以防止幼儿的声带疲劳,又可以引导幼儿养成注意倾听他人演唱的习惯,同时也能满足幼儿独立表现的愿望,并体验到分工合作演唱带来的快乐,增加歌唱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炊事员阿姨忙又忙》这首歌曲时,我以合唱、师幼分别领唱、小组表演唱等方式进行。为使幼儿较快地熟悉歌词及节奏,我特别设计了洗菜、切菜、炒菜的节奏练习,并以分声部及轮唱的不同节奏。幼儿在多样化的“玩”“乐”中实现了轻松学、快乐学,避免了单一集体歌唱练习可能导致的枯燥、乏味。

三、挖掘情感因素,注重以情燃情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是歌唱艺术的灵魂。而在现实的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把让孩子们会唱当成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目标。他们或许认为孩子会唱了,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而忽视了歌唱活动对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意义。

挖掘情感因素优秀的幼儿歌曲都能以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明了的歌词表达出丰富的情绪情感,有效地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甚至震撼幼儿的心灵。作为教师,应注重挖掘歌曲中蕴涵的丰富的情感因素,引导幼儿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使其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

教学中,教师可与幼儿共同分析歌曲,以帮助他们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也可全面细致地对作品中乐句的节奏、力度、速度变化等作适当的分析,还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歌词,将歌词本身所蕴涵的情感内容加以充分表现,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曲的情感特点乃至艺术风格,促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比如,学习小班歌曲《小人书不哭》时,我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及情感特点,将歌词内容故事化、情感化,即把歌曲的内容演绎成形象的小故事,在便于幼儿记忆、理解歌曲内容的同时激发幼儿爱护图书的情感,增强幼儿情感方面的体验。

注重以情燃情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充满情感的范唱和体态语言,给予幼儿良好的情感润泽。美的情感看似无形却有形,它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教师在范唱时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细微的面部表情都可能成为幼儿注意和模仿的焦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歌曲内在的情绪情感,通过优美的歌声、传神的眉目充满感情的脸部表情及生动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真正做到以情传情、以情燃情。其次,教师要多为幼儿提供自主感受、自由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可以在活动区中设立表演角、音乐角或小舞台等,为幼儿创设自主多元的表现空间,让幼儿能够将在歌唱活动中加以表现和交流,以促进幼儿韵技能、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活动后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感恩节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