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我素质测评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8 11:11:54

对自我素质测评总结

对自我素质测评总结篇1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16-02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概述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后,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周家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必然诉求。特别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既是教育状况和人才状况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应有趋势,也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素质提升,从教育主体的角度看,教育主体具有较大的主导性作用。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综合素质的高与低都与综合素质的测评关系密切。当前,我国高校均开展了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采取综合测评相关方法进行大学生评价。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针对院校实际设计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体现了教育特色和导向性。如代美玉等针对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孙冰等细化研究了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刘泺丹等则聚焦研究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李薇则把研究重点放在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归纳,在综合素质和综合素质测评方面,专家学者的观点和方法,总体上可以分成:综合素质及综合素质测评基本理论问题、综合素质测评指标问题、综合素质评价各方面权重问题、综合素质测评的模型和计算方法问题、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问题、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分析问题、综合素质测评与相关工作的相互促进问题等。这些研究对于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间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但是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本身的价值却没有充分发挥。从把将党和政府相关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及让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真正起到促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考虑,有必要细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有必要系统化把握综合素质推进的各个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掌握、综合素质潜力挖掘的重要途径,系统化开展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则对于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对大学生各方面表现的测定和评价,评价工作体系各个方面有效设计和细化开展均对综合素质工作有较大贡献。其中,综合素质测评前期的制度设计、过程组织设计、测评中测评指标的体系设计、综合素质结果分析设计、基于测评结构的综合素质促进路径设计各个方面都将对综合素质有较大影响。如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既是评价大学生的基本依据,又是大学生发展的导向目标。测评的过程既是评价打分的过程,又是锻炼能力、互相学习、发现差距的过程。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立足于大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素质的实际以及素质提升的方向,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状况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方向;综合素质的实际和方向两个方面都需要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完成,综合素质测评既让大学生清楚自己综合素质目前所处的水平,同时在指标设计及权重方面给出了导向;而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本身开展情况,需要针对综合素质测评的工作进行评价,也是一种实际工作状况的反映及导向,切实了解工作实际的开展情况,找到工作中的短板,进而改善、提升测评工作。简言之,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可以促进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有效开展,有效开展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有利于明确大学生自己的素质状况和素质提升的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开展

实践证明有效的工作评价对于工作促进具有非凡价值,有效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综合素质本身、素质测评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鲜有研究关注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本身的评价。从具体的工作开展方面而言,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开展应做好如下方面。

(1)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制度方面。实践证明,没有规则或者制度的约束,行为就会陷入混乱,过程将失去秩序,效果则无法得到保证。为了保证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有条不紊地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客观结果,则需要建立工作评价的相应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制度是工作评价主体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依据,是对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指导和要求。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参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过程安排、评价结果计算、评价结果的分析及评价结果运用等。

(2)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指标方面。任何评价的开展都需要一致性的依据,即评价的各个方面,是具体开展评价的抓手,即需要建设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情况,评价的指标包含在具体的评价制度当中或者“办法”当中。但是评价指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评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管理评价或者工作评价时,常将指标或者指标体系单独明确。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指标方面主要内容包括:指标内容、指标体系(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指标的权重)、指标含义、指标评价等级或给分标准、指标的替代和修正等。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或其他评价工作,均需纳入指标系统、相对合理。

(3)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程序方面。在组织中开展各项工作都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程序规定了各项工作开展的顺序,程序是将工作开展的路径节点串联起来的有效方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程序是对评价工作具体开展方面的细化和规范,是评价主体具体开展评价工作所遵循的工作秩序要求。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在程序方面主要涉及:评价工作开始节点、评价工作的环节、每个环节的开展主体、每个环节的评价对象、每个环节的评价依据及形成阶段性成果、各个环节之间关联、评价工作的结束节点等。

(4)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评价工具、方法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工具是评价工作具体开展的抓手,没有相应的工具作为支撑,评价工作开展没有落点,或者开展的评价工作会陷入混乱。评价的工具主要考虑两种形式:评价管理计算机系统或者纸质版评价记录表及量表等。评价方法是评价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工具,这里的评价方法指的是综合计算方法。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评价主体要求不同,计算过程不同,反映出来的结果可能有差异。工作评价方法上如果不要求非常精准,可以选择综合定性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简单,但是对于工作的指导作用细化程度不够,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个人感情,公平性较差。另外,还有常用的AHP(层次分析法)方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结合定性和定量方面,计算上也相对简单,能够反馈出存在问题的项目,便于整改,这种方法在指标和指标权重方面要细化考虑,特别是指标权重方面,必要时要综合考虑工作重点。另外还有灰色系统评价法、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对于一般的工作评价建议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即可。

(5)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结果分析。通过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目的是得到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整体表现、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各方面的具体表现。进一步来讲,无论结果如何都有深层次的诱因可以挖掘,也只有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了解改善的基点,才能有效地设计改进的途径,即就是要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评价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可以分成:工作总体分析和细部分析。总体分析掌握工作总体所处的水平,细部分析是进一步掌握对于总体正反贡献的具体方面。也可以分成:横向比较分析和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是对同时期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各评价单位的比较分析,而纵向比较分析是对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开展自我比较分析。

(6)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结果的运用方面。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是作为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管理的一部分,从管理环节方面考虑,评价结果必须形成结果反馈循环,即必须运用评价结果来改进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只有有效地利用评价结果改进评价工作才能真正促进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开展。评价结果的运用是评价结果分析的延续,是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提升对策方面的设计。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在评价结果运用主要内容包括:有效措施归纳和推广、低效无效方面的改进策略设计、论证及应用。

就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开展体系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制度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指标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程序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结果分析方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结果的运用方面工作构成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体系,形成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的封闭循环,藉此实现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逐步提升。

四、结束语

综合素质提升是教育主体的义务,综合素质测评是综合素质的实际反映也是综合素质发展的导向。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必要深入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提升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有必要深入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工作评价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利于工作提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评价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是作为管理主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系统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应该从制度方面、指标方面、程序方面、工具方法方面、评价反馈方面、结果运用方面全面系统推进,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方秋莲,等.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模糊综合评价[J].运筹与管理,2006(04).

[2]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05).

[3]孙冰,等.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07).

[4]刘泺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构建与思考[J].亚太教育,2015(09).

对自我素质测评总结篇2

关键词: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62-02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由研究生教育的小国迅速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作为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为了确保研究生培育质量,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是一项必要的管理环节。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我国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长效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本文认为,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多维性。即:测评内容维度上,要涵盖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测评主体维度上,要综合院系评价、导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层面评价意见;测评时间维度上,要体现分阶段、动态性,即连续地、动态地将各阶段的测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全面反映出研究生的个性和素质。

2.导向性。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应围绕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出发,考查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状况。即:不仅关注理论课程成绩,还应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重视智育评价,还应考查德、体、美育的综合发展;不仅注重研究生的共性发展,还应鼓励研究生的个性张扬。

3.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综合素质测评指标的设置必须分层次、分类别,将相关性较大的测评指标整合归类,使测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并使测评标准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即在运用定性分析时辅以量化手段,以增强定性分析指标的可测量性;在定量分析中辅以定性说明,以使量化指标含义更明晰。

4.客观性。客观性原则要求测评指标体系体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其中,一般性要求根据高校和学科点的实际情况、研究生的实际素质,按照研究生培养的一般要求,设计出每一个研究生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测评指标;而特殊性则要求按照研究生培养的高端要求,设计出少数研究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测评指标。

5.激励性。通过与他人的测评结果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将历年的测评结果进行纵向分析,研究生也可以看到自身的长处和短板。另外,研究生综合测评结果通常要作为奖学金评定、优秀表彰、国际交流人选的评判依据,类似的物质奖励或非物质奖励的获取与否,也将对研究生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

二、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文件精神,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笔者从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等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一)思想道德素质测评指标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在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方面具有的符合时代特色的基本品质。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测评与道德素质测评两部分。其中,政治素质包括政治态度、政治学习和党团荣誉;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1.政治素质测评。政治态度测评基本内容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坚持原则,有上进心。政治学习测评基本内容为认真学习各种政治理论,参加学校、院系、党支部、班团组织的政治学习、形势政策学习和各种教育活动。党团荣誉测评基本内容为研究生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包括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可按获奖级别分别计分。以上测评项目可由研究生本人自评打分,由基层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2.道德素质测评。道德认知测评基本内容为具有强烈的社会公德意识,关注社会道德,熟知各种社会道德规范,熟悉校规校纪和学术道德规范。道德情感测评基本内容为具有人道主义情感和正义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道德情操高尚,懂得自尊、自爱。以上两个测评项目可由研究生本人自评打分,由基层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定。道德行为测评的基本内容为研究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和获得各种表彰的情况。在测评年度中,研究生参加公益活动应达到一定的学时;学时越多,该指标得分越高。

(二)学术科研素质测评指标

学术科研素质主要指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必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综合能力。学术科研素质测评主要包括学习学术活动测评和科研素质测评两部分。

1.学习学术活动测评。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情况测评基本内容为学位课、专业课、实践课等课程学习情况。该指标的分值为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按照学分进行加权平均的结果。参加学术活动情况测评基本内容为研究生在测评年度参加校内外各类学术活动的状况,要求达到规定的次数。参加次数越多,指标得分越高。

2.科研素质测评。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类别:第一类,SCI、SSCI、EI、ISTP、ISR收录的期刊论文,或其他国际刊物发表的论文;第二类,在国内核心、一般期刊发表的论文;第三类,在部级报刊的学术、科研、理论版发表的论文;第四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省级以上)论文;第五类,校级学术论坛获奖的论文,被收录到论文集的论文。可按论文类别设置指标分值。研究生出版的专著主要包括:研究生独立出版、参加编著的学术著作或译著。可按出版社级别进行计分。研究生获得的专利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可按专利类型和排名顺序分别计分。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主要包括: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863项目、973项目;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市级及企事业单位的项目;作为负责人主持校级科技立项;作为负责人主持院级科技立项。可按项目类别和排名分别计分。研究生参与的科技类活动主要包括:参加科技发明、制作类与论文类等科技性竞赛。可按获奖类别和排名分别计分。

(三)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测评指标

优秀的研究生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情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公益和文体活动。研究生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测评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素质测评与文体素质测评两部分。

1.社会实践素质测评。研究生担任的学生干部主要分为主席(党支书)、部长(团支书、班长)、委员三级。该指标分值由高校各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根据研究生所担任的职务及其履职表现进行评定。研究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主要包括研究生担任其他社会职务或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的情况。可根据不同情况酌情加分。

2.文体素质测评。研究生参与各类文体活动情况主要包括研究生参与体育竞赛、文艺演出和其他非科技类竞赛(或活动)的情况。可按照获奖类别分别评分。

三、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计算与实施要点

1.测评结果的计算。在每个测评年度,研究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总得分由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三个方面的测评得分加总得到。即:测评总得分=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学术科研素质得分+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得分。按照综合素质测评的总得分可以进行排序,并以此作为研究生评奖评优、个人发展历程比较、用人单位就业推荐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2.测评工作的实施要点。在实施之前,应通过广泛的校内宣传,使参加测评的全体研究生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目的与意义、具体的指标含义和操作流程,从而认真、实事求是地参加测评工作。同时,应组建由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研究生辅导员、学生代表等多层面主体组成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其人员构成和工作方式应得到研究生的认可和信任,并要确保其能够公正、客观、认真、细致地开展相关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综合素质测评底层指标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兼顾具体性、灵活性,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对各项底层指标的具体分值进行合理设置和适时调整。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工作还必须坚持制度化、规范化,工作程序要公开、测评结果应公示,对于研究生提出的异议应给出及时、明确的解释。同时,要克服综合素质测评的短视性,即不能只为评奖评优和内部选拔而测评,应始终将切实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积极性作为工作目的。在运用测评结果时,高校要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和通报机制。对于年度综合素质测评未能达到一定分数的研究生,对其进行个人预警,提醒其加强自我监督和自我提升;同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通报,发动研究生的导师、辅导员、同学,从学习、科研、生活等多个方面对其加以关注和帮助,引导研究生更好地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效能。

参考文献:

[1]易晓喻,张照青.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

[2]潘屹鸣,马超.关于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3]张庆一,贺颖.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多元模型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对自我素质测评总结篇3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问题;标准;执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245-03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组织研制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已经正式了,这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今年是《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在高校实施的第4年,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因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提高测试的组织方法及组织者的管理水平,了解现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和高校深入开展体育健康教育,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实施意义和理论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等四所高校2003-2004级大学生1 000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500名,女生500名。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该项研究对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四所高校随机抽样20班,调查人数1 000人,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985份,合格问卷955份,有效回收率为82.65%。

1.2.2数据统计法问卷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通过SPSSII.5系统软件进行X2检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运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的调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的体质健康的新理念,认识到身体的成份、身体形态、机能、基础素质、运动素质是影响人体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利于明确地帮助和督促学生实现健康目标;有利于科学、综合地自我评价和自身体质的健康状况,而且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及时的反馈,同时也激发他们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培养终生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和习惯。《标准》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包括心理负担);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采用《学生健康体质标准》能够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学生只有87人,占总人数的9.11%;而只能进行个别指标进行评价的学生有604人,占总人数的63.25%。而缺乏自我评价知识的学生高达264人,占27.64%。调查中发现多数的学生只能对简单的握力、耐力、立定跳远指标进行评价,而对身高/体重及肺活量/体重的指数评价能力较低。因为这些指数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运算,并且将运算的结果和标准进行对照,才能得出结论,这也反映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广大体育教育对《标准》评价方面知识的讲解存在问题,见表1。

2.2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重要意义讲解的调查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评价,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和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标准》从建立和完善我国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出发,体现了学校体育的价值,回答了学校体育为什么要以“健康"为本和怎样以“健康"为本的问题,明确了“健康"不仅应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追求的目标,而且还是学校体育课程存在的根本理由。

《标准》的实施将对我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刻的影响。同时,《标准》的贯彻实施,强调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淡化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对高校设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性进行讲解的人数为265人,占总人数的27.75%;只进行过部分的讲解人数有351人,占总人数的33.75%;没有进行过讲解的人数为339人,占总人数的35.50%。相互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是进行过讲解的学生人数比率有低于部分讲解和没有进行讲解的人数比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从总体上讲,高校体育教师对设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讲解或部分讲解的人数高于没有进行讲解的人数。因此可以肯定多数高校广大体育教师对高校设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意义自身均能理解并能够对学生讲解。但是,也有少部分体育教师对此理解和重视不够。这对高校认真贯彻执行《标准》将造成定义影响,见表2所示。

2.3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方法的讲解状况的调查评价实质上就是一种判定目标达到程度的过程。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正在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正在从“技能教学"向全面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方向转化,《标准》作为一项评价制度,就是要与体育课程目标保持一致,使评价有利于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并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标准》的评价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教育手段,它不是以选拔和鉴别学生体质健康的好坏为目的,而是通过评价,反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自身还存在哪些不足,应该怎样努力达到目标。如在评价指标的设定上充分考虑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如肺活量、握力等都采用指数法进行,排除不同个体因体重差异造成的影响和潜在的消极因素。因此,评价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态度,加深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认识,也可以提高对体育的情意、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得到评价知识讲解的学生有562人,占总人数的58.85%;接受过部分评价知识的学生有269人,占总人数的28.17%;进行过评价讲解的学生有124人,占总人数的12.98%。相互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提示,在被调查的955名男女大学生中有562人没有接受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方法的教育,这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得到《标准》评价知识的教育,这对《标准》中要求,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教学从“技能教学"向全面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方向转化,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意识、对体育的情感投入都具有潜在的消极因素。

2.4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组织与管理现状的调查《标准》的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标准》本身结构和内容的适应性与科学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过程中组织管理的质量。因此,加强实施《标准》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测试是学校实施《标准》工作中较复杂的环节。其中包括测试时间安排、测试人员的培训、场地器材和仪器的准备以及安全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必须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测试实施制度和办法,才能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标准》的试行和逐步扩大实施,尤其是在各地具体操作过程中,测试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性就日益显现出来。如果测试方法不够合理、科学,测试手段不正确、不规范的活,则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就无法得到保证,那么无论《标准》的结构、测试项目、评价指标和标准多么完美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4.1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与测试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时,每个项目都有教师进行指导测试的人数有359人,占总人数的37.59%;而有时有教师指导和测量的人数有321人,占总人数的33.62%;也就是说部分项目测试时有教师指导,没有教师指导的学有275人,占总人数的28.79%。相互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提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在进行体质健康的测试时有部分学校的体育教育对整个测试的监控并不严格,多数情况下学生自己随意测量,测量的方式也多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我们走访的几所学校中看到,有些学校的学生在进行身高的测试时发现,穿鞋进行测量,由此可以看出测试、组织和监控场并不是很严格(表4)。

2.4.2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收集测试结果和评分成绩的登记要准确无误,要进行严格的核查。《标准》的测试结果和评分成绩,既是检查实施《标准》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追踪调查研究的宝贵资料。

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中,学生反映,能够全程对测试数据进行填写的有348人,占总人数的33.44%;有时教师填写的有267人,占总人数的27.96%,测试结果由班干部及体育委员进行填写的有340人,占总人数的35.60%。相互进行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同时也发现,个别学校在测试800 m/1 000 m跑时,学生的填写成绩与实际测试成绩并不相符合。由此可以看出,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对学生的测试过程中,对测试的数据收集无法保证其真实性,缺乏有效的可信度,这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对大学生体质现状的监测(表5)。

2.5公共肺活计的卫生状况的调查公共肺活量计吹气嘴的消毒问题,一直是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因为经费有限,不可能为每一名学生在4年的测试中每次都提供一个无菌的吹气筒嘴。目前没有一个专业机构对此来负责,高校体育部门也无专门的消毒设施,高校的卫生部门也无能力为一次千人或万人的肺活量计的吹气嘴进行消毒。因此,只有体育教育部门用比较简单的方式进行消毒,如使用药水溶液浸泡,然后用酒精棉球擦净后继续使用。也有的高校用高孟酸钾放入一个大盆水中溶解,学生在溶液中洗一下后继续使用,这样无法保证学生肺活量计吹气嘴的清洁卫生。这将对学生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表6)。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大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设置的评价体系的了解不足,多数学生只能进行个别指标的评价,完全能够评价的学生人数只占到了极少数。

2) 由于高校体育教育在课堂上对《标准》的重要意义及评价体系的讲解程度较低,至使学生们无法应用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健康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

3) 高校大学生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中的组织过程,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调查中发现,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中能够有教师全程监控并组织测试的不到40%,这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质量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4)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过程中由于组织工作有不尽人意之处,至使数据的采集工作也受到了影响,调查中发现,多数情况下由班级体育委员填写成绩。

5) 《学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仪器校正,是保证测试数据的正确的保证。调查中发现,对于测试仪器在进行一年一度的测试过程中没有学校进行测试。另外,肺活量计的吹气嘴消毒和卫生管理状况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2建议

1) 各级体育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教育行政部门一起,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工作。

2) 应继续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工作。各级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部门的科研管理与研究机构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工作,要在经费的投入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要建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体系,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给予纠正。

3) 提高广大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重要性的认识,对在《体质健康测试中》不负责任的教师给予批评教育,以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邢文华,李晋裕,等.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12.

[2] 李晋裕,曹叙棠,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11.

[3] 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4] 杨贵仁.深化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2(1).

[5] 季克异.要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J].中国学校体育,2001,2.

[6] 贾伟廉.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

[7] 关连仲,郑洪才.体育锻炼环境的选择和安全[J].中国学校体育,1999(6):54.

对自我素质测评总结篇4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自主招生;体质健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清华大学

中图分类号:Q983;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084-04

教育部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学生的体能素质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20年下降、肥胖学生继续增多、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8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20年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与2005年相比,有了不同程度提高,但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1]。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标准》的实施目的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3]。《标准》可以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标准。迄今为止,《标准》实施已有5年,2011年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均应在中学接受过《标准》评价和指导。《标准》的实效性如何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从清华大学2011级入学新生的《标准》测试结果看,3 310名清华大一新生中有35.5%《标准》评价不及格,《标准》总分平均63分,良好和优秀率合计21.6%,这与《标准》的评价设计要求优良率50%[4]存在着较大差距。为什么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较差?王东等[5]认为:“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这与他们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忽视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高考的压力让孩子们基本上没了锻炼时间,身体素质下降。到大学阶段,他们延续了高中的惯性,对锻炼仍不重视。”为了验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良是否由于中学时期的体育教育缺乏,了解他们从中学到大学阶段体质健康的变化规律,清华大学2011年开始对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进行《标准》测试,并对他们进入大学后的体质健康进行跟踪,了解他们在高中阶段的体质健康状况和进入大学后的体质健康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学校体育和清华大学体育的实效性进行初步评价。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体质测试的考,2011年666人,男生429人,女生237人;2012年592人,男生387人,女生205人;两年总计1 258人,男生816人,女生442人。2011年参加《标准》测试的666人中有434人考入清华大学,占65%。

1.2 研究方法

1)测试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握力、立定跳远6项。

2)测试仪器:采用CSTF-5000系列体质健康智能测试系统,测试数据自动采集传输。

3)测试步骤:参加测试的考生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按准考证号分批到各指定地点参加测试,测试顺序为台阶运动试验、身高、体重、握力、肺活量、立定跳远。每台测试仪器有主考教师专门负责,测试前考生先将表格交给主考教师,输入测试编号后,按照《标准》规定方法统一进行测试,待确认数据成功传输到计算机后,考生继续参加下一项目测试,直到6项测试项目全部完成,检查无误后离开测试场地。

4)数据处理:全部指标的检测数据采用教育部统一规定使用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计算和评价,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7.0,不同样本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一样本入学后与入学前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试总分和总分评价等级比较

两年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1 258名学生《标准》测试总分均值为59分,最低7分,最高92分。女生比男生高8.6分,2012年比2011年高3.6分(见表1)。

2011年参加自主招生体质测试的学生中有434人进入清华大学,跟踪发现,标准测试总分在入学后有明显提高,入学半年后男生平均提高13分,女生平均提高10分,全部学生平均提高12分(见表2)。

两次参加体质测试的自主招生考生《标准》评价等级不及格人数714人,不及格率为56.8%,不及格率男生(67.8%)比女生(36.4%)高31.4%(P

从2012年进入清华的434名自主考生的《标准》测试结果比较看,高三时《标准》测试不及格者有273人,不及格率为63%,男生72%,女生46%;考入清华1个月后测试,不及格率为35.5%,男生40%,女生27%;3个月后测试,不及格率下降为25%,男生27%,女生22%。由此可见,大学一年级的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提高是有成效的,大学阶段同高中阶段相比这些学生的体质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2.2 各项身体素质成绩和评分等级比较

1 258名考生的身高均值:男生为(174.0±5.8) cm,女生为(162.5±5.5) cm;体重均值:男生为(66.7±9.5) kg,女生为(55.4±7.0) kg;肺活量均值:男生为(4 005±784) mL,女生为(2 855±600) mL;台阶试验指数均值:男生为45±6,女生为45±8;握力均值:男生为(44±8.1) kg,女生为(27.9±5.2) kg;立定跳远均值:男生为(2.28±0.21) m,女生为(1.75±0.18) m。身体素质评分:耐力类项目分数最低,男女生平均49分,其次为肺活量体重分数,男女生平均60分,速度评分平均63分,力量评分平均65分,身高体重评分最高,平均76分。从男女生分数比较看,除力量评分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357)外,女生比男生身高体重评分高5.6分,肺活量体重评分高8.2分,耐力评分高16.6分,速度评分高5.4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

学生进入大学后,各项身体素质评分中除身高体重评分、力量评分变化不大外,肺活量评分、耐力评分和速度评分都有明显提高,其中肺活量评分增长7分、耐力评分增长34分、速度评分增长10分。

从身高体重评价结果看,正常体重比例男生为40%、女生为50.7%,合计为44%。男生较低体重率(25.1%)和肥胖率(22.5%)均较高,女生较低体重率(34.4%)较高。进入大学后,男、女生体重没有明显增长,女生体重还有所下降,较低体重率达到45.4%。

从身体素质评价等级看,耐力评分不及格率最高,男生为56.3%、女生为26%,总计为45.6%。力量评分不及格率最低,男生为15.3%,女生为12.9%,总计为14.5%。各项身体素质的优良率,肺活量体重类为20.3%,耐力类为14.3%,力量类为32.5%,速度类为36.8%。进入大学后,这些清华学生耐力类评分不及格率明显下降,降到7%,肺活量体重不及格率下降到21%。优良率均有所提高(P

2.3 不同地区考生《标准》不及格率比较

从各省市考生的《标准》成绩看,北京的考生不及格率最低,220名考生中仅有34.5%不及格,相比之下,江西(87.4%)、安徽(84.6%)、黑龙江(76.9%)、上海(75.0%)、天津(71.9%)等地考生的不及格率较高,都在70%以上,说明不同地区考生之间体质健康状况相差较大(见表4)。

3 讨论

《标准》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清华自主招生考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基本反映了这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三时的体质健康状况。如果按照《标准》规定,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得分和其他学年平均得分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这些优秀的高三学生们中的超过半数很可能《标准》测试成绩不及格,其中男生224人,女生39人,合计263人《标准》测试总分在毕业当年低于50分,按规定只能按肄业处理。这与他们优秀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相比,是不能接受的。一个在体质健康方面不合格的毕业生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身体不健康的人才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因此,《标准》测试出现的问题恰恰反映出这些优秀高中学生们在体育上的不足。

从清华自主考生56.8%的《标准》测试总分不及格率看,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习学生有半数以上体质健康状况较差。具体表现在耐力素质差和肺活量较差,这两项不及格的比例高是导致《标准》总分不及格的主要原因。台阶试验指数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后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实际有氧运动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考生们在高中阶段的体育锻炼水平以及实际身体健康状况。台阶试验不及格者,《标准》测试成绩最高记为59分,这也是造成部分考生《标准》测试总分不及格的重要原因,男生有78人,占不及格人数的25.1%,女生有40人,占不及格人数的40%。参加测试的男生63.2%、女生33.3%的台阶试验不及格率令人感到难以置信。也是这些优秀的高三学生在高中阶段参加体育锻炼不系统的反映。值得关注的是,有80名男生和7名女生的耐力评价为0分,这些学生不能完成3 min的台阶运动,心血管耐力水平已经到了非常差的程度,值得密切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台阶运动试验成绩也能反映出不同地区考生们中学体育锻炼效果。北京考生20%的台阶试验不及格率说明他们在高中阶段能坚持系统的体育锻炼,并且在高三时仍能保持较好的心血管耐力水平。而上海、江西、安徽等省份的考生超过70%的台阶运动试验不及格率也反映出高中体育锻炼的缺乏与不足,以及体育实效性差等问题。

从男生与女生比较看,女生的《标准》测试成绩全面好于男生,说明这些女生的体质状况整体好于男生,原因可能是这些优秀的高中男生当中不爱好体育锻炼者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虽然整体上不如男生那样注重运动,但优秀的女生们注重体育锻炼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体质健康方面尤其是在高三年级时,体质下降没有男生明显。从自主招生考生《标准》测试结果看,优秀高中男生们的体质状况较差的情况更为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需要引起密切关注的程度。

在体质测试前,我们让每名考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自我评价。结果考生们对健康的自我评价与实际测试结果相差很大,97%以上的考生认为自己达到优良以上水平,而实际测试优良率仅为13%,优秀者仅1人。有许多自认为健康为优的考生《标准》测试却为不及格,说明他们的心理感受与实际体质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体育锻炼的意识需要加强。还有,参加《标准》测试的学生只占全部报名学生的70%,能主动报名参加测试说明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对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还是有一定把握和信心的,那些未报名参加测试的考生体质健康状况如何则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述,自主招生体质测试的结果不仅反映出优秀高中生的体质健康较差的现状,也反映出我国不同地区体育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大学阶段《标准》测试成绩的迅速提高,也说明体育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最有效手段和方式。本研究充分显示出关注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育要有培养学生们身体与学习并重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群体司.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EB/OL]. ,2011-09-02.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J]. 中国学校体育,2007(4):4-5.

[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3,66-110.

[4] 甄志平,毛振明.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与嬗变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9.

对自我素质测评总结篇5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大学生综合测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内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兴起的一种评价、管理模式。它是衡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体的方面,早期的综合测评体系中主要指身体素质,甚至是以体育成绩作为标准,但现在更多的高校除了用其代表身体素质为还增加了心理素质、文体表现等内容)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是学校和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评奖、评优、保送研究生、评定奖、助学金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学生个人进行自我了解、寻找差距、不断自我改进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同的综合测评体系也反映着学校对于学生不同的培养目标和策略,体现着高校的管理水平,还涉及到教育的公平和正义的体现。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都对综合测评格外关注。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现状

(一)全国大多数高校的综合测评体系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等方式,对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综合测评体系进行了分析:我国高校应用的综合测评体系在近些年有些变动,都在向着素质教育方向进行探索,但总体上仍分为德育、智育和文体三个方面,其三者比例大多数仍为30:60:10左右;在评价的方法上,以前以定性为主,逐步向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方向发展。具体的计算公式为: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学生学业成绩*60%)+(学生思想政治及日常表现考核成绩*30%)+(文体成绩*10%),其中每项成绩基础分为100分。当然,有些高校采取的计算方法不完全一致,比如将文体成绩列为百分外的附加分等。

调查表明,此种测评方法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各高校在具体操作上也都有较为成熟的操作规程。但是随着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的不断改进,此种测评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综合测评成绩的可信度及社会认可的程度仍然较低,如在择业时,用人单位还很少根据综合测评成绩来判断毕业生的素质高低。说明此类测评成绩不能反映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尤其是当代企业对员工的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职业素质的要求,也不能在测评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有力的引导。

(二)造成现有测评体系不被认可的原因

1、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目前,多数高校的学生综合测评办法在指标体系上都仍然把德育、智育、文体三个方面作为基本指标,并通过划分权重来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方法在理念上没有大的错误。但是这种框架体系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由于没有与相应的具体的二级指标,甚至是三级指标作为依托,不能充分反映素质教育的特点和成果,已经具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在德育方面,概念化的口号、无差别的打分、无具体量化标准等方面的缺失,使得德育测评原本应包括的学生思想品质、集体意识、法制纪律、学习态度、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成绩无法体现,变得形式化。在智育方面,成绩至上的理念,过分强调考分,在多数情况下只把同一专业学生的统一必修课成绩作为标准,而在学习内容存在差异,能反映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素质的选修类课程、实践性课程、自学类课程和研究等方面的成绩,却不能作为测评标准出现。在文体方面,过分强调参加活动的次数,而不重视活动参与的质量和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匹配性,使学生参加各类活动时出现功利性特点,并不能有效反映和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

2、评价方法和主体的不科学性。在评价方法上,现有体系中在智育方面多采用定量的评价方法,但是在德育和文体方面采用定性评价的情况还是较多,往往是由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班级学生或由其中部分人员组成的评价小组对其日常表现进行打分衡量,在此过程中由于了解程度不足、评分标准模糊、个人感情因素等原因,使得评分的准确性、权威性和透明度方面常受到质疑,也不能体现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成绩。

在评价中,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获得综合测评成绩的产生过程没有具体参与和知情权,只能被动的接受测评的结果,不能体现测评的民主性。无法通过测评寻找自身发展的不足,也无法让自己更深层次的表现被老师和同学知晓,也更无法获得认可。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大多数情况只作为推优、推荐、评奖的依据,并不能利用其结果和产生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分析和指导,在导向性作用上出现了缺失。现有体系中的不透明性,也是造成综合测评结果不被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绝大多数高校只是公布最终的测评结果,至于学生每项得分的具体情况,每个二级指标成绩的计算是否存在误差,基本都不得而知。

评价周期的设置较长,也不利于发挥综合测评的引导和指向作用。在绝大多数高校,综合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笔者认为一年的时间有些偏长,中间还含有两个比较长的假期,很多定性评价环节是凭着印象进行,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考证。此外,按年度考核,对很多学生来说,中间缺少预警机制,一但成绩结果出来之后,就到了面临降级或者退学的时间,很难有机会改变即成事实,这与学校的教育理念也不相符。

二、对新时期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改革的建议

(一)构建新的测评指标体系

对沿用了几十年的以德、智、体三个方面为基本指标,并下设二级指标,再通过划分权重所得出的结果进行相加得出总成绩的测评指标体系进行改革。采用新的计算公式:“综合测评成绩=学业平均成绩+素质拓展成绩”。其中学业平均成绩应包括学生的必修课程、选秀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等,这样才可以综合反映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的全部科目都提高重视程度,体现基础宽广、专业精深的大学本科教学理念。对于素质拓展成绩部分应包括现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各方面要求,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的一级指标:①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方面,二级指标包括日常教学活动出勤情况、集体活动参与表现、获得荣誉情况、参与其它的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方面活动情况等;②社会实践方面,二级指标包括参加的具体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情况、勤工俭学情况等;③科技学术与创新方面,二级指标包括参加的各类技能培训情况、学术活动情况、和参加科技竞赛等;④文体和身心发展情况,二级指标包括参加的各类文体竞赛和活动、心理健康活动情况等;⑤活动组织与工作任职方面(主要针对各类学生干部和活动组织者),二级指标包括学生干部任职情况、学生活动组织情况等。每项二级指标都设有明确的分数级别及判定标准,而且针对不同的反面情况设置相应的负分标准,使得素质拓展成绩完成由定性判定到定量判定的转变,可信度更高。学业成绩和素质拓展的成绩比例在具体施行过程中,如果学业成绩以百分制计算,那么素质拓展成绩应控制在15-20分之间,这样既可以体现学业教育的主体性,又大大提升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增加测评主体的参与环节

为了增加普通学生对于综合测评过程的参与比重,使综合测评真正起到引导作用,测评应在每个学期初进行一次。在具体测评材料整理统计工作开始前,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素质拓展成绩答辩工作,每个学生对自己上一学期所参加的各类素质拓展活动的各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说明,并对自己的得分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上一学期个人素质发展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既可以避免很多在测评过程中,因为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错误,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对于自身和他人的测评情况进行了解,增加测评结果的公平性、引导性和权威性。

(三)建立动态化的测评体系

无论是以一学年还是以一学期为时间单位进行测评,都可以看作是静态测评,因为这种在固定时间节点上的测评都是以对上一时间段的总结形式出现,仍然不能及时起到反映进展情况和警示作用,而且会出现为了达到某些获奖条件,想方设法寻找加分办法的功利。笔者认为,综合测评应由静态逐步向动态方式转变。即利用现在的计算机和网络等数字技术,建立完备的网上测评系统,实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学生在网上可以及时登记更新自己的素质档案,辅导员等管理人员也可及时将学生的考勤等各类情况上传、记录并告知学生,后台程序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指标分值,计算出学生当前的测评分数,并进行各类数据分析,为其以后的学习方向提供指导。

三、结语

大学生综合测评既是高校培养学生成才的指挥棒,也是学生获得正确评价和自我发展指导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在具体工作中不断进行改革、尝试,才能不断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润.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变革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对自我素质测评总结篇6

关键词:体质 测试成绩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89-0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相关专家,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完善和修改,于2007年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以教育行政的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与实施。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我校于2007年购买整套体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我校教师针对体质测试要求进行了专门研讨与分析。在训练方法和测试要求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案。例如:体育课在安排正常的技能学习之外,加强素质练习内容;坚持落实好两操一课,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内容,学校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展体育文化节,加强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项目的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进行锻炼。另外,一些外在因素也对体质测试的结果产生影响。

1 研究对象

我校2008级和2009级学生在校三年测试成绩。

2 数据分析

该标准各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本标准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分~89分为良好,60分~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每学年评定一次。以下为我校2008级和2009级学生在校三年测试成绩统计(见表1、2)。

3 分析结果

(1)两个年级学生在刚入学的第一年及格率较低,分别为80%和84%。(2)纵向对比,2008级和2009级学生及格率成逐年递增趋势,良好优秀率逐年递增。(3)横向对比,2008级总体及格率要低于2009级,2008三年级及格率从82%提高到90%,2009级从二年级开始及格率从84%提高到96%。也就是从2010年我校学生体质测试的及格率有明显提高。

4 结果讨论

4.1 中职学生特点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1.1 学生纪律方面

中职学生进校后不久,就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毛病和不足;在纪律方面是不能按要求、按制度对待自己的言行,不能坚持做一件事,总是边做边怀疑自己能力,需要老师的督促检查。由分析结果1得出结论,这样的特点导致学生在一年级进行测试时不能保证较好的秩序,不能严肃认真完成项目的测试要求,因自身原因导致测试失败或者测试成绩下降。但这种情况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校心理教育会得到较好改善。

4.1.2 学生学习、交流能力方面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些学生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喜欢利用网络和陌生人交流;一些同学不爱学习,专爱网络游戏;一些同学遇到了青春期问题,他们面对突然产生的对异性的强烈好奇,令他们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如何做到坦然面对异性同学,使得他们很苦闷。这些问题在学生心中存在时间越长,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和学习、生活秩序,并伴随着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4.1.3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认识方面

随着社会上腐朽享乐思想的影响,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越来越懒惰,对自己的各方面要求也不高,懒得学习,懒得运动。认识不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意义。这样的学生特点导致学生在体能训练的技巧和方法上不能及时交流、沟通、相互促进学习,训练费事费力成绩提高较慢,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4.2 我校教育措施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2.1 学校总体教育方针的实施

2009年开始学校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制定系统的教育计划。一年级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二年级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三年级进行社会适应教育。经过一年的养成教育,2010年测试成绩两个年级有了明显提高。

4.2.2 体质测试的宣传工作

在安排体质训练的同时,加强体质测试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测试的目的、意义,对自己的影响,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是为了督促提高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而进行的测试。这样会在训练时体现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导致训练成绩有显著提高,让学生完成从被动接受训练到能够主动锻炼的转变,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良好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方式能够在各方面起到较好的正面效果。我校教师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了全面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华厚杰.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分析与探讨 [J].教育探索,2008(1):76.

对自我素质测评总结篇7

1 课程学习能力自我测评的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评价方式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够把学生的能力、潜质等特征性的东西描述出来,并予以引导,鼓励其发展自己的特长。

教学测评的多元化尝试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开展评价活动,要求评价既体现共性,更关注个性;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评价的多角度,注重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习不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还包括对学习的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考查。一句话,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习的发展状况。

在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中,我们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测评设计了“课程学习能力学生自我测评”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客观地为自己做一个能力测评。

2“信息安全技术”学生测评分析

我们为“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编写了以实验实践为主线开展教学的教材1,全书通过一系列在因特网环境下学习和实验练习,把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理论知识与技术融入到了实践当中,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和实验练习包含了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各个方面,涉及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备份技术、加密与认证技术、防火墙与网络隔离技术、安全检测技术、访问控制与审计技术、病毒防范技术、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与灾难恢复、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内容。全书共设计了可选择的25个实验、1个实验总结和1个课程设计。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测评方案是:

课程成绩= n×实验成绩(70%)+课程设计成绩(30%)-平时缺勤/迟到扣分。

其中,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此课程时,一般减掉课程设计环节。

在学期末,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总结,根据自己学习本课程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填写学习能力测评表,即在表1“测评结果”栏中选择合适的项打“P”。

3 “数字艺术设计”学生测评分析

“数字艺术设计”(又称“艺术设计概论”)一般是为计算机专业数字媒体方向的学生,或者是动漫、游戏设计等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我们为该课程设计了一系列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实验练习(共17个实验、1个课程实验总结和1个课程实践)2。实验练习内容涉及熟悉数字艺术设计,基本要素、美学原则与文字图案设计,二维静画图形艺术设计,网页艺术设计与Fireworks Web图像制作,二维动画图形艺术设计,三维图形艺术设计等数字艺术设计知识的各个方面。

该课程的教学测评方案是:

课程成绩= n×实验成绩(90%)+课程实践成绩(10%)-平时缺勤/迟到扣分。

本课程学生学习能力测评的分析内容以及两轮课程自测表中各项指标的平均分值见表3。

4“电子商务概论”学生测评设计

为“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实验练习涉及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基础、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电子商务与现代企业管理、网络银行与电子支付、网络建设与解决方案、移动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系统管理等电子商务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21个实验和一组可供选择的课程设计。3

为《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设计的学生课程学习能力测评表如表5所示。

5 测评数据的方差分析

如前所述,一方面,教师主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得到的实验和实践(例如课程设计等)成绩求和得到学生课程成绩,另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状况,通过表格量化处理得到该课程学习能力的自我测评数据,我们利用Excel软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教育统计中的方差分析主要用于检验两个或多个总体间是否有显著差异。根据分析因素的数目可分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例1:2006/2007学年“数字艺术设计”公选课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06/07“数字艺术设计”公选课学生自测方差分析

假设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别,显著水平α取0.05。由图1可知,P-value值为0.922722 ,F统计量为0.009449,远小于F0=3.91755,表明假设成立,教师与学生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别。

例2:2007/2008学年“艺术设计概论”专业选修课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07/08“艺术设计概论”专选课学生自测方差分析

假设教师与学生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别,显著水平α取0.05。由图2可知,P-value值为0.78886,F统计量为0.072264,远小于F0=3.977779,表明假设成立。

例3:2006/2007学年“计算机安全技术”专业选修课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假设教师与学生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别,显著水平α取0.05。由图3可知,P-value值为0.263693,F统计量为1.260845,小于F0=3.915138,表明假设成立。

例4:2007/2008学年“信息安全技术”公选课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假设教师与学生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别,显著水平α取0.05。由图4可知,P-value值为0.528862,F统计量为0.398359,远小于F0=3.901761,表明假设成立。

图306/07“计算机安全技术”专选课学生自测方差分析

图407/08“信息安全技术”公选课学生自测方差分析

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该课程进行学习能力测评,学生自我测评和教师主观打分的平均结果相当一致。

6分析与体会

除上述课程外,课程学习能力的学生自我测评还体现在诸如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网络管理技术、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人机界面设计、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均有相关的具有实验实践特色的课程主教材或实验教材)。

实践证明,在教学测评环节中引入学生自我测评,为实现教学的多元评价增加了积极的评价因素,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觉地审视自我学习状况,提高对课程学习和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通过学生评价数据来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和评价尺度 (尤其当教师评价数据与学生自测数据有较大出入时),分析学生由此反映的教学意见。

同时,通过教育统计的方差分析等手段,也可以指导教师参考学生自我测评数据,来调整教学测评的结果。这样的课程测评设计在多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苏. 专业课程教学测评的创新实践. 北京: 计算机教育. 2008,(4).

[2] 周苏. 从公选课随堂问卷调查得到的启迪. 北京: 计算机教育. 2008,(3).

[3] 周苏. “质量工程”的实践之路. 北京: 计算机教育. 2007,(7).

对自我素质测评总结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测评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1-0075-04

收稿日期:2007-09-27

作者简介:郑艺妮,湖南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周再清,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欧阳国良,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高级经济师。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源是客户,对获得服务感到失望的顾客虽然沉默,却有机会选择别的银行,所以争夺客户资源逐渐成为银行业竞争的焦点,而客户对银行提品或服务满意与否又往往是银行能否成功占有客户资源的关键。

一、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的建立

(一)影响因素的确定

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是一个包含各变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综合型模型,因此,我们要首先确定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变量)。

1.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顾客对服务的预期与所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在银行领域,优质产品与合理价格固然会影响客户决策,但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高质量的服务却是难以复制的,它是构筑银行持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国内学者对我国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服务态度、效率等过程质量(软质量)与网点、设施等技术质量(“硬”质量)相比,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效用更大(王海忠等.2006),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相关(张雪兰,2005);根据零点调查机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49.7%的市民表示,他们最常去的银行是自己认为服务最好的银行。可见,服务质量的好坏是人们选择银行的主要考虑因素,服务质量越好,顾客的满意度就越高。

2.银行环境。

银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营业网点的位置、内部装修、布局设计、所有设施的陈设等。由于客户到银行所进行的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保密性,因此,他们希望银行能确保顾客与顾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如果银行不能满足此需求,则会造成客户的不满。在我国,资金的存取仍主要依靠有形的柜台、自动存取款机等设备,那么客户对营业网点的设计及方便性就具有一定的要求,银行是否便利会直接影响个人客户对银行的满意。

3.金融产品及其价格。

银行在服务的过程中,依托的往往是银行的产品,则产品质量的高低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核心因素。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其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有储蓄类、贷款类、结算类、现金管理类、投资类等等,而不同的客户对银行的产品种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果银行不能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者产品的质量不高(如多样化、个性化不足),都会降低客户的满意度。

银行的产品价格主要是指存贷款的利率、办理业务中所收取的手续费、年费、管理费等。在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银行业的存取款利率由国家统一制定,利率水平无差异,其对顾客没什么显著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利率开始市场化,各银行拥有自主制定的权力。因此在新的环境下,金融产品的价格因素成为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4.银行形象。

对于客户来说,银行的基本功能是存取款,而在办理存取款业务时,安全性是首要的,而银行的形象就是安全的象征,因此大多数的人都会关心银行的形象。在购买和消费实体产品时,消费者往往接触不到生产企业,只能通过品牌或分销渠道来推知企业,但在服务业,提供服务的组织无法躲到品牌或分销商背后,顾客能够看到服务企业及其资源、运营方式。从长期来看,银行形象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5.顾客抱怨(追踪服务)。

当顾客对银行产品或服务不满意时,即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感受未能符合原先的期望时,往往会形成顾客抱怨。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往往涉及到的是客户自己的资金,那么一旦出现问题,客户经常会向银行提出抱怨,以保障资金的安全。而对于顾客抱怨的处理手段(即追踪服务的效率性),会影响顾客满意度,如果对顾客抱怨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则不满意的顾客可能重新感到满意,顾客满意度会上升,反之,则会更加恶化顾客的不满意程度。

6. 顾客忠诚度。

顾客忠诚是指顾客对银行的产品或服务的忠诚程度,包括重复采购的意愿、对产品或服务的偏好等。顾客忠诚是顾客满意度的结果变量,也是我们研究顾客满意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二)测评模型的建立

在ACSI模型中,顾客期望、顾客对质量的感知和顾客对价值的感知是顾客满意度的三个前提变量,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是顾客满意度的两个结果变量。在CCSI模型中,去掉了顾客抱怨变量,主要包括品牌形象、预期质量、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四个原因变量,顾客忠诚一个结果变量;其中形象为外生变量。笔者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及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去掉了“预期产品或服务质量”这一变量;而且在前文提到,对于银行的客户,在与银行交往的过程中,对银行所作的服务不佳会做出抱怨的反应,而银行对抱怨的处理也会影响到顾客满意度,因此顾客抱怨的反作用不可忽视,因而在模型中加入“追踪服务”变量(如图1)。此模型包括银行形象、感知金融产品或服务质量、感知金融产品或服务价值、追踪服务、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6个变量,其中前四个为顾客满意度的前提变量,后一个为结果变量(银行形象为外生变量)。并将银行的服务质量、银行环境和银行的产品部分因素归为“感知金融产品或服务质量”变量中,银行产品及价格部分因素归为“感知金融产品或服务价值”变量中。变量之间的箭头连线表示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

图1 我国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

二、测评指标及测评方法的选择

(一)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

由于给出的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中,各个变量是隐变量,不能直接测评,为此,我们需要根据测评模型来建立具体的测评指标体系。本文根据商业银行的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一个四级的指标体系(见表1):顾客满意度为一级指标,环境指标、金融产品指标、服务质量指标、银行形象指标、追踪服务指标为二级指标,并将金融产品和价格合并为“金融产品”指标;然后再细化三级和四级测评指标。

表1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指标的设计

(二)测评方法的确定

在测评指标体系中,每一测评指标的变化对总指标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即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存在着差异。权重值的确定是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设计中非常关键的步骤,而从前文中,我们得知传统的权重确定方法,往往会忽视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的差异性或科学性比较低,因此,我们有必要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可以根据顾客对各测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见表2)来合理确定相对权重,通过测评指标两两比较,使复杂的无序的定性问题能够进行量化处理,其操作性很强,并简捷有效1。该方法对设定的各指标相对重要程度得分,要求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可以从顾客的角度,通过顾客对各因素重要程度认识的深入调查,并将银行客户对各因素重要程度的认识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表2层次分析法对重要程度的划分情况

(1-9标度法)

三、顾客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为了证明测评模型和测评指标的合理性,本文根据表1的指标体系设计具体的调查问卷,选取长沙市的某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三个营业网点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调查历时一个月,共发放180份问卷,一个月后收回15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87%。

(一)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正确性,是指衡量工具能够正确的测得研究所要衡量的特质与功能。效度的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构建效度两种。

1、内容效度。内容效度主要是用来反映测验或量表内容切合主题的程度,测验内容能反映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能否达到测量指标所要测验的目的或行为构想。若测量内容涵盖所有研究计划所要探讨的架构及内容,就可以说是具有优良的内容效度。检验的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判断法,由相关专家和专业人士就题项恰当与否进行评价。本文中,笔者在参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选取了能够很好地反映我国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的各项指标;在指标确定之后,与参加问卷调查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讨论,并在小范围内做了一次预调查,根据结果对指标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反复修改并最终确定问卷内容,因而本文中的指标的内容效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建构效度。建构效度是指测验的分数能够解释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的程度。检验建构效度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其是指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成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可利用其抽取的共同因素,来判断效度的高低。

首先,通过KMO和Bartlett检验,得出KMO值达到0.766,表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中的x2 值为1330.410(自由度为105),该值在99.5%的水平下达到显著,代表该影响因素的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作因子分析。

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提取(表3),其提取的5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75.95%,能够解释变量的大部分差异,说明这5个因子可以作为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的主因子,有一定的建构效度,正确性和真实性比较高。

表3 影响因素的顾客满意度的主因子提取结果

其中,因子F1包括投诉处理的及时性、投诉处理的准确性、隐密的保护,与前文的“追踪服务指标”相对应,称为追踪服务因子;F2包括手续费的收取、年费的收取、产品个性化、产品多样化,与前文的“产品指标”相对应,称为产品因子;F3包括银行的品牌、工作人员的态度、银行的信誉度、办理业务的效率,基本上与前文的“银行形象指标”相对应,因为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也是反映出银行的形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而称为形象因子;F4包括广告媒体宣传、面对面营销,与前文的“服务质量”指标相对应,称为服务因子;F5网点分布、内部环境,与前文的“银行环境”指标相对应,称为环境因子。因而,可以得出测评指标体系中各一级指标所包含的内容与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各因子所包含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这证明本文设计测评指标体系是合理的。

(二)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主要是检验所发展的量表在度量相关变量所得的结果是否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或者估计测量误差有多少,以实际反映出真实量数程度的一种指针。如果获得的调查数据存在偏差,信度就会较低,从而不能真实的反映顾客对银行产品或服务的真实评价。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常用的检验方法是“Cronbach's α系数”,α越大,表示该变量的各个题项间的相关性越大,即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在本文中的调查问卷中的顾客满意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如下:

表4 每一层面量表及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值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五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的α系数均在0.6以上;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687,在0.7以上,符合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基本要求,这说明整体的内部一致性高,可靠性和真实性高,能够真实的反应顾客对银行产品或服务的评价。

(三)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证明问卷中观测指标内容及模型变量选取的正确性、合理性,我们采用项目分析中的相关性分析来检验测量指标内容所被认可的程度。

结果表明,每一个观测变量与整体指标的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性的水平(显著性水平均为0.01),这表明各指标与总分的相关程度比较集中,即调查问卷中的15个指标均可以作为影响顾客满意的指标,而且所搜集的指标针对性比较强,顾客对该指标内容认可的程度比较高。

(四)顾客满意度的计算

本文根据顾客对各测评指标的重要性的认识,来建立两两比较矩阵,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然后再根据调查问卷中的顾客满意度均值来计算商业银行的顾客满意度。

表7 各项指标的顾客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

我们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及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来的总的顾客满意度为:68.85258*0.2+53.816530.22+51.3354*0.08+79.48667*0.25+58.8705*0.25=64.3%

即该商业银行的总体顾客满意度为64.3%,刚刚达到及格,处于“较不满意” 的水平,这说明其顾客满意度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参考文献:

[1]Keaveney, S. M. Customer switching behavior in service industries an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Marketing,1995

[2]Cronin J Jr., Steven A Taylor.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A Reexamination and Exten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 56

[3]Parasuraman, A. ZeithamlV. A. and Berry L L.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5

[4]张宗益,邹睿,李军锋.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客户满意度指标的甄别.金融论坛,2006;10

5]张松洁,田昆.我国商业银行储蓄业务顾客满意度分析.金融论坛,2003;3

[6]于丹,董大海,赵,王磊. 银行个人客户的满意研究.预测,2006;1

[7]王海忠,于春玲,赵平.银行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上一篇:小学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自我批评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