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范文

时间:2023-11-03 15:44:40

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

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篇1

关键词:和解协议;效力;救济途径

民事执行和解,简称执行和解,是民事强制执行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一般是指民事执行程序中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经过协商,就变更执行依据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协议,从而结束执行程序,是私权自治在强制执行程序中的体现。目前,理论界对于执行和解协议性质和效力的认识及其没有得到履行时的救济途径存在很大争议,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执行和解协议规定很粗糙,阻碍了执行和解制度功能的发挥职称论文。

一、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执行和解协议效力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7条第2款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民诉意见》第266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但和解协议已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和解协议己经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复执行。”《执行规定》第87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已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做执行结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执行程序解释》)第28条规定:“申请执行时效因申请执行、当事人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当事人一方提出履行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在立法上并没有明确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致使对协议的履行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并由此产生许多问题,主要有:

(一)和解协议定性冲突,影响其效力

我国的执行和解制度一方面出于对当事人私权自治的尊重,承认和解协议具有变更执行依据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效力,在协议履行完毕时,结束执行程序;但另一方面,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时,并没有赋予和解协议以可诉性,而是依对方当事人的要求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并且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一方也并不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实际上又否认了当事人的私权自治,前后矛盾。可能会使执行和解成为被执行人拖延、逃避履行债务的借口,不利于执行程序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申请执行人以及被执行人权利的保护。

(二)救济途径单一,不能全面保护当事人权利

首先,法律只规定了当执行和解协议没有得到履行或履行不完全时,当事人申请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一种救济方式,途径单一,不利于申请执行人债权的保护。执行和解协议是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的变更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合意,内容除了包括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和履行期限等方面的变更,还可能涉及执行和解协议的担保,此时如果执行和解协议未得到履行或履行不完全,申请执行人只能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就会使执行和解协议担保形同虚设,对申请执行人债权的保护也会落空。

其次,根据现行法律规定,采取恢复执行这种救济措施的前提是执行和解协议得不到履行或履行不完全,且只能在和解协议履行期限届满时才能做出判断。若被执行人假意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在和解协议履行期限届满前为恶意逃避债务转移、隐匿财产,而此时申请执行人却不能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对其债权的保护是十分不利的。

此外,执行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但存在瑕疵履行的情况,例如交付的标的物不合格或当事人对和解协议是否己经履行完毕存在争议等,立法并未就此问题规定相应的救济方式。

二、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分析

要想解决因法律对执行和解协议效力规定不明确所引发的系列问题,首先要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性质及效力有清晰合理的认识。目前,民事强制执行理论上关于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私法行为说。这种观点认为执行过程中的和解是基于私人意志对经过法律文书确认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作出变更的行为,是纯粹的私法行为。执行和解协议属于独立的私法契约,或民事合同,是当事人按照合同自由原则在原债权债务基础上设立的一种新的债权债务的关系。各国合同法上,和解协议都是一种独立的合同,许多国家的合同法上也对此种合同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也表明和解协议本身并不是对原债权债务关系的变更,而是形成了一种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和解协议仅发生实体法上的拘束力而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关于和解协议是否有效,能否撤销,执行当事人是否已全面履行,是否违反协议约定都可以依照私法上的规定予以判断。

第二,诉讼行为说。这种观点认为执行和解是双方当事人通过相互协商和让步,达成使执行终结的合意。主张按照诉讼法规范来评价执行和解行为。执行和解协议直接产生强制执行法上的效力,即具有强制执行力。执行和解协议一旦达成,原执行依据被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执行和解协议所代替,当事人及强制执行都要受其约束,不得违反和解协议内容。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该执行和解协议。若当事人以执行违法为由向执行机关提出异议,执行机关应将其违反执行协议内容之行为撤销或更正。

第三,两行为并存说。这种观点认为执行和解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私法律行为又是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和法院之间存在的诉讼行为;是私法上的和解契约与终结诉讼合意的诉讼行为两者的并存。执行和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的主体,既享有对自己实体权利的处分权,也享有对程序权利的处分权。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也可通过审判程序赋予执行和解协议强制执行力。

笔者认为将执行和解定位为私法行为,执行和解协议属于私法上的和解契约较为妥当。理由为:(1)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即使经生效法律文书确认本质上仍是私权,基于私权自治原则申请执行人对于此享有处分权,而执行和解协协议正是申请执行人处分其债权的意思表示,是当事人之间就变更其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合意,只要和解协议是真实合法的,就应承认其合同效力。(2)执行和解协议与原生效法律文书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可以认为是申请执行人对原生效法律文书中执行债权予以部分放弃或处分,并没有替代原生效法律文书。此外,“诉讼行为说”虽充分考虑了执行和解协议以终结诉讼为目的,但此诉讼行为逾越了审执分立的界限,事实上承认了执行当事人在执行机构面前作出的协议取代审判机构裁判书的地位,违反了审执关系基本原理,存在局限性。“两行为并存说”虽尊重了执行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的处分权,但执行依据和执行和解协议并存可能导致双重受偿的发生。

三、执行和解协议效力重构

当前,执行和解作为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其弊端的日益暴露,对其完善与改进也日益迫切。针对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执行和解协议效力规定不明确而引发的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对执行和解协议效力进行以下重构,具体而言:根据是否在协议中明确约定不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可将执行和解协议分为一般的和解协议和特殊的和解协议。二者由于约定内容的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效力,对应不同的救济方式,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

第一,一般的和解协议即现行民事诉讼立法上的和解协议,没有明确约定不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作为私法上的和解契约具有可诉的效力,产生中止执行程序的后果,具体分为以下情形:

1.和解协议约定不明以及无效、可变更、可撤销问题。按照《合同法》第61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和解协议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协议有关条款或习惯确定。和解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等情形,应当按照《合同法》有关合同无效、可变更、可撤销的规定来确认和解协议的效力,若和解协议具备合同无效情形,当事人可以直接申请执行法院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并宣告和解协议无效。

2.申请执行人反悔不履行和解协议的,被执行人可以就和解协议的履行提出抗辩。

3.被执行人反悔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和解协议的,则申请执行人可以取得申请恢复执行与提起新的诉讼之间的选择权:既可以因对方的债务不履行行为而享有解除权,和解协议解除后,原生效法律文书效力自行恢复,或可直接请求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执行和解协议另行,要求被执行人履行和解协议。一旦申请执行人主张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就意味着其当然放弃了和解协议中约定的权利,不得对和解协议另行;如果另行,则应当撤销原执行依据的执行申请。正如前文提到的,简单否定执行和解协议而恢复原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不能保障救济的完整性,只有赋予申请执行人救济方式的选择权才能使其根据具体情况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利。而救济方式的多样性也有助于促使被执行人妥善履行和解协议。

4.在和解协议履行期间,如果债务人一方有转移财产等逃避债务行为,根据合同法的预期违约制度,债权人可以申请解除和解协议并恢复执行。

5.一方当事人对和解协议的履行存在瑕疵,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执行和解协议另行,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特殊的和解协议即双方当事人明确约定以其协议代替原生效法律文书,经法院审查确认的和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产生终结执行程序的后果。具体而言是指,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明确约定原生效法律文书不再执行,并请求法院确认,执行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协议符合条件系真实合法的,即裁定终结对原生效判决的执行,并认可和解协议的执行力。该裁定送达当事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该和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和解协议。一方当事人认为执行法院裁定违反自愿原则或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申请再审。这种当事人明确约定以和解协议代替原判决的履行并提交法院审查的做法,可以视为债权人撤回了执行申请,法院应当裁定执行终结,不再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力。此时,执行和解协议本身不是执行依据,而是执行法院的裁定书取代了原法律文书成了执行依据。

民事强制执行是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环节,也是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否能得到切实保障的最重要的环节。执行和解制度方式灵活,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对于缓和当事人之间的紧张关系,降低执行成本,节约司法资源,一定程度上解决执行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王利明.和解协议形成独立的合同关系.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4日.

陈荣宗.强制执行法.三民书局.1999年版.第19页.

董少谋.民事强制执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页,第141页.

黄华珍.执行和解协议效力问题探析.中国公证.2007(1).第33页.

范小华.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分析及完善立法建议.河北法学.2008(6).第129页.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四稿)第74条.

参考文献:

[1]管海燕.浅析民事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法制与社会.2008(5).

[2]霍力民主编.强制执行的现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可见,执行和解对当事人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当事人不能因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和解协议而请求执行机构按协议内容强制执行,而只能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样的规定,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的缺陷。

    一方面,对于申请人来说,与被执行人协议变更 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和方式,客观上存在为被执行人所利用的可能,最终导致和解协议落空,申请人利益受损。例如,被执行人乙在执行和解中向申请人甲许诺,两年后偿还欠甲的十万元,否则愿意向甲支付一百万元的违约金。履行期限届满后,乙拒绝偿还,甲只能申请按原生效法律文书恢复对乙的执行。此时两年时间已过去,被执行人乙可以有从容的时间来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最后,该案的结果是,甲不但获赔百万的美梦破裂,就连本金十万元都没有着落,欲哭无泪;而乙却因撒了个不用负任何责任的美丽谎言,换来两年的逍遥,甚至逃之夭夭。

    另一方面,对于被执行人来说,同样可能因为申请人在执行和解中的诱人许诺,未来将面临尴尬境地。例如,申请人甲在执行和解中向被执行人乙许诺,如乙于三个月内分三期,每月偿还甲三万元,那么乙欠甲的十万元债务就此结清。乙盘算按这样的和解协议履行,可以少付甲一万元。随后的两个月内,乙遂向亲朋好友东拼西凑借足六万元用于偿还债务。甲收到六万元后,撕毁和解协议,仍然要求法院按原生效法律文书执行乙,乙大呼上当,可谓是旧债未清,新债又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但和解协议已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复执行。”结合上述案例和司法解释,可以引出如下问题:一、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应负违约责任?因违约行为给申请人造成新的损失是否应赔偿?二、申请人可否主动提出反悔?如果可以,是否应负违约责任?因违约行为给被执行人造成的损失是否应赔偿?如不能,就会造成同一份协议,被执行人可以反悔而申请人不能,又如何平衡协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呢?

    执行和解协议的本质上是一份合同,是合同就会涉及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而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执行和解协议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是极不稳定,可以随时无条件地撕毁的,后果无非就是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样的合同,居然还是在法院的眼皮底下达成并经法院审查认可的。这种合同毫无安全保障,笔者认为没有存在的必要。

    中国人传统中历来以和为贵,即便是在冷酷的案件执行过程中,仍然给当事人留出协商的余地。但现行的法律规定,只对执行和解协议已经履行的部分确认其效力,而对未履行的部分,却没有以强制力加以保护,这不但有可能造成有限的司法资源的浪费,更无益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简单,通过立法,规定执行和解由执行机构主持并赋予强制力,全面提升执行和解的法律地位。既然当事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通过调解协议调整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为何不能保护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执行和解来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呢?因此,只有通过立法的不断完善,才能够在司法实践中,消除目前执行和解存在的局限性。

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篇3

关键词:执行;和解;救济途径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对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履行标的物、履行数额、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进行协商而改变原生效法律文书内容并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由被执行人完全履行而结束执行程序的一项制度。若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则视为结案;若执行和解协议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人民法院则依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中国素来倡导“以和为贵”的理念,强调和解的重要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司法政策也被广泛运用于司法实践,并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执行和解使得当事人的处分权在执行程序中得到充分尊重,意思自治原则和合法原则贯穿其中。其实质就是申请人和被执行人通过协商变更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自行解决他们的纠纷,从而使法院免于依职权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措施即实现执行终结,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执行和解的性质和效力

(一)执行和解的性质

目前,理论上对执行和解性质的理解存有争议,大概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1、私法行为说

这种观点认为执行和解是针对执行依据中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作出变更的行为,这种变更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个人意志,是私法上的法律行为,属于私法上的和解契约。私法行为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不仅因其未经法定裁判程序而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而且不会影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力,不会引讼程序的终结或中止。一方面是由于执行程序是实现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的债权人债权的制度,另一方面是由于执行和解协议与原生效法律文书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执行和解协议并没有代替原生效法律文书。

2、一行为两性质说

这种观点认为执行和解双方当事人既有对自己实体权利的处分权,也有程序权利的处分权。一方面是执行和解协议改变了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另一方面申请人放弃或暂时放弃依据原生效法律文书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权利。因此,执行和解是具有双重属性的行为。简而言之,执行和解既是合同行为,又是诉讼行为。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执行和解性质的态度基本上采取“一行为两性质说”的观点。理由如下:

其一、执行和解协议是未经司法机关裁判私法行为,不具有强 制执行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只能申请人民法院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可见执行和解协议并没有代替原生效法律文书。

其二、执行和解协议对执行程序产生一定的影响,执行和解协议虽不能终结执行程序,但可以中止执行程序。

(二)执行和解的效力

执行和解具有两方面的法律效力。

1、执行和解的实体效力

和解协议在实体上的效力只能在协议全部或部分履行完毕后才能体现。和解协议履行完毕或部分履行完毕,当事人之间协议变更原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重新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处分行为,因获得法律上的承认而具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但和解协议已履行完毕的部分应当扣除。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复执行。”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法律赋予全部或部分履行完毕的和解协议内容以法律效力,而不允许当事人对已经履行完毕的和解协议内容反悔。

2、执行和解的程序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八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已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作执行结案处理。据此,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其程序上的效力是结束执行程序。”那么,和解协议签订后至履行完毕前,其程序上的效力如何?对此,法律和司法解释无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一般是中止执行。

二、执行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诉法及司法解释对执行和解制度的规定总共只有三条,有许多问题没有涉及,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1、人民法院不能参与执行和解协商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法院在执行和解协商过程中的工作只是“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根据该规定,法院是不参与具体的协商过程的。而在实践中,在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当事人特别是申请人主动向被执行人寻求和解的愿望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法院的介入,执行和解根本无法形成。而事实上,多数执行和解的成功案例都是和执行员的说服教育工作分不开的。

2、执行和解协议的次数或期间无任何限制。和解协议达成后,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拒不履行该协议或在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后,一方当事人仍未履约的,在执行期限前当事人是否可以再次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对于这个问题,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从理论上讲,当事人可以不断地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然后又不停地反悔,而法律是不能对此加以干预的。但这必然会给造成以下几个弊端:

(1)一些当事人往往假借和解,恶意拖讼,给自己争取转移财产的时间,给对方当事人增加讼累,以达到其不法目的。

(2)加重人民法院的工作负担。假如当事人之间不断地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又不停地反悔,必然也就延长了案件的结案时间,导致案件的积累,由此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3、执行和解协议未履行的救济手段不合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二百零七条的规定,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是执行和解协议未履行的唯一救济手段。理由如下:

(1)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根据民事行为的诚实信用原则,协议双方应当善意履行协议约定,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一方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根据法律规定,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后果仅仅是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既不是责任更不是惩罚。这显然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践踏。

(2)不利于保护申请人。众所周知,执行和解协议时申请人与被执行人之间达成的变更原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合意。内容灵活多样,可能是债务标的、金额、履行期限、履行主体等发生变更。申请人接受执行和解协议,固然可能考虑到被执行人的执行情况而减缓债务履行,但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譬如,执行和解协议中有担保人并承担担保责任;执行和解协议以股权抵债,该股权可能会增值。如果执行和解协议未履行,申请人只能申请人民法院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就会使得申请人根据执行和解协议所争取的利益无法实现。

四、执行和解制度的立法完善

(一)关于人民法院应否参与执行和解过程的问题

首先,人民法院应当参与执行和解协商的过程。执行员要根据意思自治原则与有限和解原则,积极配合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而不能强制申请人与被执行人执行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避免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侵害。因此,立法机关要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将人民法院参与执行和解的工作具体化、法律化,并明确其职责。例如,人民法院参与执行和解工作仅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人民法院可以提出各种执行方案供当事人参考。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可以选择一种执行方案并自愿接受,使他们达到一种“双赢”的目的。此时,人民法院基于协调双方利益的立场,代为拟定执行和解方案,起到促成执行和解的作用。

其二、一方当事人可以提出执行和解方案,经人民法院交由另一方当事人并自愿接受。此时,人民法院仅仅是充当执行和解协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媒介。

其次,人民法院不仅要参与执行和解的过程,而且还要对双方当事人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作必要的审查,即建立执行和解协议审查机制。执行员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拟定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执行和解方案。虽然申请人往往都要做出一定的让步,但他可能得到期待利益。同时,执行员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从而避免执行和解协议中出现法律禁止性规定。更重要的是人民法院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查清被执行人的资产、履行能力、诚信等状况,了解其与申请人签订执行和解协议的真实意图,以提高执行和解协议的实际履行率,从而更好地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双方当事人是否能多次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问题

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没有对此问题作出规定。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当事人之间是可以反复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由于没有相应有效的制裁措施,被执行人则可以任意违反执行和解协议。这势必侵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还延长了法院的结案时间,增加了法院的负担。因此,笔者认为不仅要限制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次数,而且还要制定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制裁措施。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其一、当事人在执行和解协议中自行约定违反和解协议的违约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执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唯一的救济手段就是申请人民法院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因此,法律应规定当事人在违反执行和解协议时,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其二、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需支付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根据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应支付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但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是否适用于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间,法律并没有规定。因此,法律应规定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同样适用于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间。

(三)关于执行和解协议未履行的救济手段问题

根据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唯一的救济手段就是申请人民法院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笔者认为,单一的救济手段不利于保护当事人。双方当事人能够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双赢”的方式。

因此,笔者建议可以以裁定书的形式赋予执行和解协议的强制力。即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后,人民法院也对该协议进行了审查,可以作出裁定,赋予该协议强制执行力。同时,也可以允许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总之,可以赋予当事人选择权,即哪种救济手段对其更有利则可以选择哪种救济手段。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西方谚语云:“和解是最适当之强制执行”。因此,我们要加大执行和解力度,提高执行和解率,破解执行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范小华著:《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分析及完善立法建议》,载《河北法学》2008年6月第6期第26卷第127页。

[2]张海强、王芳著:《我国执行和解制度的缺陷完善和实务探析》,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6月上期第164页。

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篇4

一、消防行政强制执行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尚无专门立法,消防行政强制执行常见于消防法律、法规的一些规定之中。现行《消防法》第四十八条对“埋压、圈占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或者损坏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经责令限期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逾期不恢复原状的,明确赋予公安消防机构“或者清除”的行政强制权,这是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定职权自行实施强制执行的具体形式。

除《消防法》第四十八条之外,对于公安消防机构作出的包括行政处罚在内的其他行政决定的强制执行,法律、法规均没有明确赋予公安消防机构相应的权力,其行政强制的执行,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实施。对此,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同时,《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8号)第八十七条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赋予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虽然,《消防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责令停产停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决定,由公安消防机构执行”。事实上,法律并未赋予公安消防机构对“三停”案件强制执行的具体措施,其强制执行仍然要由法院实施。

二、公安消防机构消防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

(一)行政强制执行法律原则

消防行政强制执行,是国家行政权力在公安消防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职权法定原则。即公安消防机构及其执法人员适用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授予。包涵三层含义:一是主体法定。即执法主体资格必须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二是内容法定。即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执行对象、方式、方法和具体要求,必须由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凡法律、法规没有设定的行政强制。执法部门不得随意创设;三是程序法定。不同的行政强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适用的程序不同。

(2)必要性原则。指在适用行政强制时,执法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是否应采取行政强制。采取何种强制措施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考虑,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而且是必须、非此不可的情况下才可适用。

(3)比例原则,即相当性原则。指对行政相对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和种类、力度要与行政目标相匹配、适当,不能过分,也称为禁止过分原则和最小损害原则。坚持比例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执法机关在采取行政强制方面的自由裁量权。

(4)公平正义原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合法合理地适用行政强制措施,即执法者对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二是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及时高效执法办案。四是严格按法定程序适用行政强制措施。

(5)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指在适用行政强制措施中,要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行政强制执行实施的程序和要求

按照职责法定原则,由公安消防机构自行实施的强制执行案件,仅限于《消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范畴。依照该条第三款规定。对“埋压、圈占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或者损坏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对逾期不恢复原状的,应当或者清除。

1、对“埋压、圈占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或者损坏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收集相关证据。依法实施处罚;

2、在实施处罚的同时,提出拟采取强制措施的处理意见,填写内部审批表,报实施机构负责人批准;

3、制作并送达《责令限期恢复原状通知书》,给予合理期限,责令其在规定期限内恢复原状;

4、对逾期未恢复原状的,由执法人员强制予以拆除或清除,由此产生的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实施或清除时,必须经通知限期恢复原状而逾期未履行规定义务为前置条件,同时其违法行为必须呈持续状态。

三、非诉讼案件消防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

非诉讼案件的强制执行,狭义上讲,系指对公安消防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相对人在法定期间不提讼且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其申请强制执行的实施程序、时限及要求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申请条件

1、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公安消防机构没有强制执行权,因此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2、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的内容,即,行政处罚决定已经生效。且执行标的明确;

3、申请人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即由作出原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消防机构;

4、被申请人是该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

5、被申请人在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即在规定的期限内,相对人没有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规定的义务;

6、被申请执行的行政案件属于受理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即: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由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执行对象为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

(二)申请程序

1、对依法制作并送达的消防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对人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的,且在法定期间不提讼。有强制执行必要的案件。确定为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对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依法应当报请政府决定的处罚案件,在作出处罚决定过程中,还应向当地政府履行报审程序。并提交相关请示和《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报请政府审批表》等有关材料;

2、决定提出强制执行申请的,向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以及行政案件卷宗,具体材料包括据以执行的行政法律文书、证明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材料、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以及其他必须提交的材料。

3、人民法院受理非诉案件强制执行申请后,在30日内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

4、对准予强制执行的,并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由法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机构执行。对责令“三停”案件,公安消防机构依职权配合法院强制执行。

(三)申请期限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案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申请期限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篇5

一、 执行立案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是基层法院人员少,案件多,标的小。负责立案的人员更少,长期以来执行立案标准并无单独的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第24条规定:执行案件的立案工作可参照本规定执行。纵观规定的整个章节,没有规定在执行立案环节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哪些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8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应当符合6个条件。1、法律文书已经生效;2、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或继承权利的承受人;3、在法定的期间提出申请;4、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5、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6、属于受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这6条内容只是规定法院在立案环节对执行立案条件进行程序上的审查,只要符合形式要件,就予立案执行。导致一些无执行能力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导致案件执结率低。

二是立案环节对生效法律文书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审查不严。一般而言,判决的执行只适用于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及形成判决均无执行力。确认判决虽确认请求权存在,但无执行力,如法院判决合同无效或有效,就不具有执行力。这类案件经立案进入执行程序后,使案件久拖不结,法院内部庭与庭之间产生矛盾,当事人对法院执行工作有误解,产生不满情绪。

三是没有强化申请执行人的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第4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的诉讼有依法进行审查的权利。对于大多数执行案件来说,强制执行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归根到底取决于能否找到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人究竟有无执行能力,申请执行人最清楚。但目前基层法院在执行立案时只是流于形式,工作人员不去强化申请执行人的举证责任,将举证材料送达给申请执行人让他们签字就可以。究竟申请执行人是否举证,举证不能所承担的后果等基本上不管。

四是执行听证程序存在混乱。案件中止,恢复执行工作,都是由执行机构内部处理,没有经过在立案阶段执行听证。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案件是否再审先由立案庭听证审查。但是目前基层法院执行案件,中止执行后重新恢复执行,占法院全部执行案件的20%以上。一般做法是只要当事人重新申请恢复执行,由原执行人员审查决定是否恢复。这样做不符合立执分离的要求。易滋生腐败现象。此项工作应在立案阶段完成。

一、 执行立案制度改革的成熟条件

一是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为执行立案制度改革提供了司法保障。这次新修订民事诉讼法主要是解决民事案件申诉难和执行难的问题。其中第215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引起申请执行时效中断的4种事由,1、债权人申请执行,从申请执行开始中断;2、是债权人私下向债务人主张债权,要求其清偿;3、是双方私下达成和解协议;4、是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作废,这一条规定为被执行人履行债务提高了充分时间,为法院缓解执行难减轻了压力,为执行立案前进行实体审查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是财产监管制度逐步健全。过去由于财产监管制度不完善,申请执行人举证被执行人财产非常困难,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无法律法规约束。现在金融部门规定个人存款实行实名制,税务机关规定二手房交易5年内交易应纳税等,都为申请执行人举证被执行人财产情况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是国家高度重视执行工作,社会多家部门建立执行联动机制。中共中央(99)11号文件及中央政法委57号文件都是为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专门下发的文件,社会各部门之间成立了执行联动机制,协助义务部门和自然人协助执行意识不断增强。法院加大对拒不履行打击力度,同时实行有奖举报被执行人财产,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等多种多样的执行方式方法,这些都为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增加了砝码。

二、 执行立案制度改革的构想

要改变法院执行工作被动局面,提高案件执结率,节约司法资源。必须进行执行立案制度改革,赋予立案庭更大的权利。

一是增加立案力量,执行人员介入立案,充分做好财产举证调查工作。民事诉讼法及执行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人民法院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常用的方法有:申请执行人举证,被执行人财产报告,法院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执行人的隐匿的财产,面向社会悬赏举报,委托审计部门审计等,法院所做的这些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在立案阶段,强化申请执行人的举证责任。不仅有法律依据,而且符合现实状况。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执行若干规定第28条规定的申请执行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其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线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举证责任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移。因此,基层法院必须把握好立案前申请执行人财产举证这一关,应由责任心强,执行业务精通的人员来审查。对于申请执行人提供明确执行财产线索的案件。审查后予以立案。对于当事人认为被执行人暂无执行能力,申请执行只是为保护个人申请执行的权利。立案庭人员先予登记备案,向被执行人送达告知书,告知被执行人案件已经备案,因无履行能力引起申请执行期间中断,待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时,重新立案执行。对于申请执行人未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或认为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而又不听解释,坚持立案。立案人员审查立案形式要件成立,符合立案条件的,先予以登记。登记后立案庭执行人员先依职权进行调查。认为可能有财产可供执行的,予以立案,转执行机构办理。如经申请执行人举证及法院调查,证实被执行人暂无执行能力,立案庭予以登记备案,向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证明书》同时书面通知被执行人。此类案件不作正式立案。

二是强化执行立案阶段执行督促权。执行立案阶段对哪些具备一定强制执行条件的案件,法院在执行立案前对被执行人进行说服教育和拒不履行后果警示,敦促其主动履行义务,以激发当事人自动履行的积极性。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责令哪些通过调解方式结案的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案件立案后,将承担高额罚款的法律后果。

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篇6

 

关键词:财产证据  执行财产  申请执行 财产申报

众所周知,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强调的是当事人举证的重要性,即“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在举证不能时,则由此而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但这一规定,对于在强制执行程序中是否可适用举证责任问题,即对申请执行人(债权人)被执行人(债务人)及案外人来讲是否存在举证责任问题。在实践中各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不同阶段负有不同的举证责任。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在强制执行程序开始前、法院执行不能而需中止终结执行阶段负有限的举证责任。被执行人(债务人)案外人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在查明财产阶段负有主要的举证责任。当事人靠自已的力量仍无法获取证据的,这时的调查取证工作则由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来完成。

一、申请执行人财产证据的举证

目前在债权债务关系这一层次上,我国法律是绝对为债权人的利益设计和服务的。在执行程序中,债权人债务人的地位不平等,债权人对此享有强制执行请求权,该权利与诉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一种请求主张,适用有关举证责任的规定。但是随着人民法院改革,要求法官处于中立地位,强调执行各种程序公正、程序在先。这就越来越显示出申请执行人举证的重要性。体现了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那就是承担执行不能的风险。申请执行人应在诉前、诉讼阶段或执行阶段举证。

第一,诉讼保全的举证。一般案件的当事人都能积极主动向法院提供被保全人的财产,要求法院保全。但是在实际操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民事诉讼法第92条、第93条谈到权利人发现债务人的财产,申请法院财产保全和诉前保全时均规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立即开始执行。”但并未规定由哪个机构来执行。《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裁定由审理案件的审判庭负责执行。通过实践证明审判庭负责执行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审判人员不积极主动要求权利人进行财产保全。由于实行审执分开,审判员与执行员各负其职,一些该保全的案件因审判员没有告知当事人保全,最后造成执行财产无处可查。(2)在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一个债权人申请保全,待多个债权人取得多份生效法律文书均申请分配被执行人仅有的已被保全财产。根据《若干规定》第90条,申请保全人保全的财产就不能全部实现。这样就无形增加保全人的诉讼成本,产生对执行工作的误解。(3)保全债务人到期的债权与有关法律法规不符,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8)第10号关于对案外人的财产能否进行保全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对于债务人的财产,不能满足保全请求,但对案外人有到期债权人民法院可以依债权人的申请,裁定对该案外人不得对债务人清偿。该案外人对其到期债务没有异议并要求给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财物和价款。但是人民法院不应对其财产采取保全措施。而目前实践中,只要当事人提出保全申请审判庭就裁定执行。造成财产保全裁定的结果于法无据与执行程序中的执行裁定书相互冲突。

鉴于保全的执行,笔者提出如下观点,申请执行人提出财产保全的执行,应由执行人员负责执行,也就是执行前置。执行人员提前介入 。凡是当事人提出财产保全的,审判员告知权利人到执行机构办理保全手续,由执行人员负责执行,内勤人员负责编号建档,以便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及时执行。这就避免了审执脱节的现象发生。

被执行人未在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期间履行义务,申请人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应负有举证责任。这一条在《若干规定》第28条及民诉法第64条、第2款都作出规定。这在英美法系中称为发现程序,即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命令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把占有、保全或在他控制范围之内的与诉讼有关的书证资料,向执行法院和其他诉讼当事人披露的程序。我国台湾地区执行法中关于债务人财产的查报方面,要求债权人申请执行机关强制执行时,除应提交执行名义的证明之外,必须提供债务人可供强制执行的财产。从 另一角度来看,申请人自行提供,这样符合申请人利益,申请人往往在诉讼前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较为了解掌握。因此,在执行程序开始前申请人负有举证责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阶段,执行法院在立案时向申请人送达举证通知要求提供其所掌握的被执行人财产状态,包括财产名称、种类、性质、地点等情况。在举证通知书中载明若申请人在3个月内不能举证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后也证实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同意法院裁定中止执行或向法院申请领取债权凭证。由于执行规定对执行期限作出了规定,某种程度上说更加重申请人的举证责任。特别是临近执行期限最后时间,申请人必须积极作好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工作。否则将承担执行判决无法兑现的风险。

恢复执行启动工作的举证,若干规定第一百零四条规定,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执行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恢复执行。依这一规定恢复执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依职权,一种是依当事人申请。但实际操作中法院依职权恢复执行的案件只占有一小部分,一般是代表国家利益的案件,如刑事案件中的罚金、没收财产。而绝大部分案件的恢复执行是靠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后才进行,这就要求在中止执行期间,申请人必须注意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然后法院才可以启动恢复执行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执行程序中许多人过分强调申请执行人的举证责任,有一些申请执行人由于不能承担这样的所谓“举证责任”而被拒之法院的大门之外,有的案件也被轻易的裁定中止或终结,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与法律法规不符,一些案件申请人是无法靠自己的来举证的,如个人存款帐户帐号,单位开户银行帐号等。况且若干规定第28条也没有强制要求当事人承担不能举证的法律后果,只是规定申请执行人应当就其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线索提供给法院。这是一条比较原则性的规定,在立法理论上被称之为倡导性条款,因此,应将执行中的举证责任同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区别开来。

二、执行人财产申报。

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篇7

论文关键词 执行中止 民事执行 程序监督

拉丁法谚有云“执行乃法律之终局及果实”,民事执行工作对于当事人有着最为直观和现实的意义。当执行程序中出现致使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时,人民法院应依法裁定暂时停止执行程序,以待中止情形消失后,再恢复执行。由于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于中止和恢复执行的规定较为简单,使得实际操作中适用执行中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由此,一方面造成了执行积案的不断增加,加大了法院执行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当事人对执行中止案件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加大了法院执行工作难度。如何提高中止执行程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日渐复杂的执行中止程序实践需要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执行中止工作的现状与反思

执行程序非依法不能停止,这是执行程序的一个重要原则。而现行的适用执行中止工作却存在着诸多与法理不相符的情形。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4条第1款的规定了五情况下,执行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仔细推敲起来却仍存在问题。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

依据私法自治的原则,执行程序开始后,当事人当然有权要求法院延期执行。也有学者认为当事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属于暂缓执行的条件,而暂缓执行与中止执行的区别正在于暂缓执行是当事人同意的,而中止执行不必经当事同意。因此,只要债权人同意,就可暂缓执行,不必经过执行机关裁定。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对执行标的物是法律文书确定应当交付的特定物提出异议。此时,案外人提出的执行异议实际上是对生效法律文书实体上的异议,应当通过第三人异议之诉予以解决,即由案外人向裁判机关提讼,请求确认执行标的的权属,并由裁判机关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后才能中止执行。二是异议的标的物非属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标的物时,该议异只是对执行法院执行行为提出的异议,若其理由成立,人民法院应解除已采取的执行措施,另行对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执行,而不应执行中止。

(三)当事人一方民事主体资格消灭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以及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情形。但一般来说,被执行人民事主体资格消灭并不影响执行程序的进行,继承人应当在继承遗产范围内继续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已成各国通例。例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779版权法规定:“债务人死亡时,对债务人已经实施的强制执行,对其遗产继续实施之”。同样,我国台湾学者杨与龄也认为,作为申请人一方死亡的情形,也不应当中止执行。而应将执行所得提存,申请人的继承人继承权利后,即可将执行所得交付给继承人,若继承人放弃继承,可将执行所得返还债务人。

(四)是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规定被执行人已开始破产程序、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财产、执行标的物正在进行确权诉讼或仲裁、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被执行人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等五种情形应当中止执行的情形。

二、目前我国执行中止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一)适用中止执行程序过于随意

目前,由于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未对无可供执行财产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做出明确规定:一方面部分执行法院对中止执行程序的无序滥用,一些法官对执行难或者不愿意执行的案件滥用了中止执行;另一方面中止执行标准的混乱也使得申请执行人对中止执行程序的不解和抵触,甚至让当事人产生把事情闹大就能执行到位的思想,严得影响了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中止执行案件恢复执行程序不明确、审查标准不一

法院穷尽各种执行措施后中止执行的案件应当有充分的证据和严格的审查程序方可恢复执行,这是司法严格的程序性和其所具有的最终确定性所决定的。但是,我国民诉法第232条第2只是简单地规定了“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对于恢复执行的审查程序却没有明确规定。这使得恢复执行的标准变得相当随意。许多申请人只是道听途说,甚至是故意捏造虚假财产线索就申请恢复执行,由于缺少明确的恢复执行程序的审查标准,导致了案件恢复执行的随意性、无序性和恶性循环。案件恢复执行后就成了执行“死案”,执行人员往往不得不再次中止执行,有的地方甚至出了同一执行案件中止了四五次的情况。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也给当事人造成了不必要的时间和金钱损失。

(三)中止执行救济途径不明确

从法理而言,众所周知无救济即无权利,司法执行作为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应保障当事人拥有充份的救济手段。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0条规定只有对于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做出的裁定,当事人才可以上诉,而中止执行裁定并不属于可以上诉的情形。但是反观历史,我国历史上就曾规定对中止裁定也可以上诉。如1956年9月2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函《关于在执行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答复》中曾提出:“中止或终止执行的裁定,以准予上诉(不是抗告)为宜,以免执行人员草率结案,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利……”。从司法实践上来说,中止执行裁定上诉权的缺失,使得一些当事人对于错误的中止执行裁定投诉无门,无法保护其合法权益,也间接导致了近年来执行涉诉案件的高发。

三、执行中止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执行工作的特殊性

执行案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相当数量的执行案件是无法得到顺利执行的。一份生效法律文书进入执行阶段前已给予义务人合理的履行期限,并附有严厉的制裁措施。义务人一般会在不履行后果的威慑下自动履行。进入强制执行阶段的许多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即使“加大执行力度”,也并不能提高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和履行意愿。市场经济下的商业行为本身存在着风险。既然是经济活动就存在着盈利和损失两种可能,而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能力。近年来高发民间借贷案件就是例证:部分当事人用高息向民间借贷,出借人看到的只是借贷者的名车豪宅和高额利息,却很难了解到借款人真实的财务状况,也无法了解借款人借到款项后能否有实体经济盈利以供支付高额利息。一旦发生纠纷,即使债权人拥有明晰的债权,被执行人的清偿能力也无法保证债权的有效实现。这类执行案件一般都会在部分清偿或者没有清偿的情况下裁定中止执行。

(二)执行力量不足

以福建省厦门市某区法院为例,2010-2012年每的执行案件受理量均在2000件左右,从事执行工作的法官仅6名。也就是说每个办案法官年均结案数在300件以上,以一年250个工作日计算,每个执行法官平均每天至少要结一个案件。而且大量执行调查,送达工作都要外出,更使得执行工作人员力不从心。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基层法院,尤其是内地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的基层法院,对人才吸引力小,造成人才短缺、人才断层、人才流失;法官结构不合理,法官年龄老化断层严重。虽然近年来法院扩招使得大批法学科班毕业生得以进入执行工作队伍,但是执行是一项严重依赖经验的工作,短期内的人员扩招难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案多人少”的窘境使得即使执行工作人员难以将每一个中止执行案件做到完美。

(三)配套制度的不完善

首先,在执行理论上执行工作并没有形成自身成熟的理论体系。将一个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结论从应然变成实然的执行工作并不比得出这个结论简单。执行工作理论的不成熟导致了大量执行难题难以得到深入研究和解决。

其次,社会对执行难认识不足,造成了当事人对执行工作存在过高的期待值。当事人往往认为执行是法院的事情,执行不到位就是法院执行不力,却不知一份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是不仅需要法院的努力,也需要协助义务单位和个人的配合,全社会的努力。近期见诸媒体的执行宣传也往往是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取得如何成效之类的事件,给社会造成了只要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就可以改变执行难的印象,给社会造成了误导。

最后,我国尚无个人破产制度和法院依职权宣告企业破产的制度。对于资不抵债的被执行人,破产可以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结论,也能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当事人造成一定威慑。但是由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而破产对申请人来说并非最优选择,现实企业适用破产的案件都凤毛麟角,更不用说个人破产。在多个债权人申请对同一被执行进行执行时,往往是众多申请执行人分配完被执行人现有财产即中止执行,这也造成了中止执行案件的高发。

四、执行中止程序的完善

目前导致案件高中止执行率的社会及法院自身的原因无法在短期内得以改变,执行中止程序相对终结执行来说更能缓和社会矛盾,符合当事人心理预期,执行中止程序仍将在大小范围内得以适用。因此,对现行制度加以完善和改进,以使之更加符合法理和社会需求。

(一)明确案件执行中止的标准

执行工作必须树立穷尽执行措施理念,只有在执行机关己经穷尽了强制执行措施后,才能最终确定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情效况。确无履行能力的应报送单独的裁决部门报审查,同时,承办人必须向申请执行人反馈案件执行情况,申请执行人表示无异议的,或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向人民法院提供其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线索,才能依法裁定中止。

(二)完善案件执行中止的程序规范

首先,应建立由庭长或分管院长“把关”、承包人书面汇报、合议庭讨论研究的审查机制,避免案件中止的随意性,以降低之后恢复执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要坚持恢复执行案件由原承办法官执行,并加强执行工作队伍的“传帮带”工作,以保证中止执行案件的连续性和衔接性;最后,应建立中止执行案件的内部账册,记录和整理被执行人或其近亲属的联系方式,承办法官定期回访、回查、回寻,加强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和中止、暂缓执行案件的管理,分类造册,作好案件的跟踪工作。

(三)确立恢复执行必须由当事人申请的原则

从法院依职权恢复中止执行案件的“清积”运动所取得的成效来看,清积活动并不能大规模减少中止执行的积案。因此,在启动恢复执行时,今后原则上只能由当事人自己申请,而不能由法院依职权提起。建议在今后的立法中明确规定:“中止执行的事由消失后,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决定继续执行”。同时,应当建立对执行案件相应的审判监督制度,针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审查处理,如果执行中止确系错误的应当由本院提起再审。

(四)畅通中止执行的救济途径

恢复强制执行申请书篇8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最高人民法院没有印发新的法院执行文书样式,法院的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一是采用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1992年6月20日印发(以下简称最高院印发)并于1993年6月1日试行的《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二是采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庭1999年10月印发(以下简称省高院印发)的《法院执行法律文书样式(试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院近几年来制作的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样式不统一,有的采用最高院印发的执行文书样式书写,有的采用省高院印发的执行文书样式书写

    同一法院同期制作的同种法律文书却以不同形式出现,这损害了法律文书应有的严肃性,使得当事人对民事裁定的形式生产质疑。

    (二)格式不统一,有的采用填充式,有的采用拟制式

    不论是最高院印发的还是省高院印发的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采用的都是拟制式,使用时要拟稿制作和印发。而部份执行员为图简便仍采用填充式,混淆了填充式及拟制式的使用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院文书的质量。

    (三)叙述不清,理由简单

    很多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的“执行情况及中止执行事实理由”部分,要么对执行情况叙述不清,要么干脆就不叙述,使得中止执行的事实过于简单,理由不充分。

    (四)未告知当事人中止执行情形消失后可以恢复执行的法律规定

    有的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未告知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当事人便以为送达了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后就不再执行。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被执行人也会认为法院既已中止就无权再执行。

    (五)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只送达给了申请执行人而未向被执行人送达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申请人还是被执行人其民事权利地位平等,应平等地享有知道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及应承担的义务。因此,裁定书应向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送达。

    二、对策

    (一)中止执行裁定应统一采用拟制式

    法院的执行文书是法院依法定程序开展执行活动的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所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按其使用的方式分为拟制式和填充式两大类。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作为执行文书中重要的一种,体现着法律的尊严,应尽可能地采用拟制式而不用填充式。

    (二)中止执行裁定应写明执行情况和中止执行的理由

    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中应写明执行情况及中止执行的事实及理由,要求语言精炼,说理充分。很多执行员在拟制该裁定书时,忽略了该部分的重要性。需如实写明案件执行情况包括法院采取了哪些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冻结、或拨银行存款、拘留),这既是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肯定,也可以使当事人充分了解法院对该案的执行情况,杜绝“暗箱操作”。在这部分还应写明申请执行标的及已执行标的,以便恢复执行时法院及当事人能准确掌握。中止执行是法院进入执行程序后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情形而依法须中止执行工作,因此中止执行的理由应当充分、合法。阐明中止执行的理由,既能体现法律的尊严,又能得到当事人的理解与信任。

    (三)采用合理的方式送达裁定书

    有些中止执行裁定在事实和理由部分阐述不够清楚,又多采用邮寄、委托、留置等送达方式向当事人送达,使当事人难以理解为何中止执行,也不明白中止执行的真正含义。因此建议尽量采用直接送达方式向当事人送达,并告知当事人中止执行的理由及中止执行后双方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可以考虑在“本裁定书送达后立即生效”后加上“本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中止执行的送达与制作无多大关系,但裁定书制作好后不送达就不能生效。最高法院及省高院印发的法律文书样式都是“本裁定书送达后立即生效”,未明确送达谁,如何送达。应理解为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送达方式送达均可,而以直接送达最佳。至于送达给谁,我们认为应送达给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及裁定书前部所列的第三人。

    综上所述,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的制作应采用省高院统一的样式,拟制制作后由主管院长签发。在执行情况及中止执行事实及理由部分要做到事实清楚、语言准确、层次分明、说理充分。建议在中止执行民事裁定书尾部加上“本裁定书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以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因果关系鉴定申请书范文 下一篇:解除劳动关系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