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03 22:22:06

赵州桥教案篇1

【关键词】 生活 高中数学 教学质量合作 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37-01

高中数学对学生数学思想、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高中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改变传统纯理论知识的灌输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去理解数学、懂得数学,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使数学变成其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对数学产生好奇心理,进而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一、引入实际生活为教学背景

教学经验让我们知道,教学的本质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单单是知识点。作为高中生,刚刚进入一个更深层次、更宽广度的数学学习阶段,对新事物、新知识点都有着较为强烈的感知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份感知能力开展教学工作。诚然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数学却有着强烈的应用实用,高中生经常抱怨数学学不会,数学难懂,学习压力大。

这是因为他们只看见了数学的教学点,并没有看见数学的应用面。根据高中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规律,教师应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不是用书本中条条框框的即成的知识点对学生的天性进行束缚。不能把知识点弄成食物一样去喂学生,而要让数学像美食的味道一样吸引着学生去寻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食欲。这时就有人要问了,那要怎么办?怎么才能让学生产生“食欲”?生活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好的交流媒介。

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现象,使学生根据生活现象思考现象背后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升课堂的活跃气氛,改变以往沉闷、低效的课堂形式,一举两得。

比如,上高一第一堂数学课“集合”,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让学生对这一概念进行充分理解。因为这是高中第一节课,所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熟。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为“集合”这个概念预热一下,让每个同学介绍自己,然后老师介绍自己;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校”、“班级”、“男学生”、“女学生”这几个词汇,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自己和这几个词汇之间存在哪些关系,自己又可以归到哪几类里面;这时学生略经讨论就能归纳出自己所从属的词汇,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元素在集合中的意义;教师再推出“集合”这一概念,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学中的子集、空集、有限集和无限集等。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一些问题可以巧妙地转化为数学方式进行解决,进而引出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对“集合”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数学转化思想的认知,进而为学生树立初步的数学思想。

二、增加历史案例为教学内容

高中的数学教学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例如,美国高中数学教材就涉及了大量的历史案例教学内容,将美国历史、文化涉及到其中。并以美国历史著名的数学家们为榜样,在其教材中经常能够看见这些知名数学家的头像插图画,美国教育部门想借此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并且让学生们在学习这门较难的课程的同时也会对美国历史、文化、爱国思想等有进一步认知。其教学目的不仅停留在“数学”这一件事情上,对学生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较为明显的正面影响。这里倒不是说我们就要跟美国教材一样,用“拿来主义”写咱们的教材,美国有他们的自由精神,我们则有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其教材中利用历史实例来充当教学案例的思想是极为可取的,我们不仅要增加教学方式的种类,还要扩宽教学内容的广度,在数学教材中增加历史事件、人物等内容不仅能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之下缓解学生的压力,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对学生基础数学思维的形成有着帮助作用。

比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章节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引用实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工作。赵州桥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建筑遗迹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赵州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赵州桥是我国历史建筑智慧的结晶,其中包括精密的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将赵州桥作为案例放到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中是有其实际意义的。一来通过实例引入数学题例、知识点,不仅能让学生改变传统“数学无用”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和伟大之处,而且在进行案例讲解时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伟大历史成就,对学生心理是一种触动,同样也是一次标准的爱国主义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活动。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先播放一段幻灯片,让学生初步认识赵州拱桥,然后对赵州桥进行简单的介绍:该桥是在1300多年前建成的,全桥将拱形结构在物理和数学中的特点应用到建筑学之中,这样才使得赵州桥能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抵挡过无数次的冲击和强压,以至于该桥目前仍然在使用之中。学生就此会陷入沉思和感叹,教师加以正确思想引导,“你们想不想成为这样伟大的建筑师?那么你们就要用心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的兴趣和斗志被提起来,在这个时候教师将以赵州桥为标准曲度的二次函数曲线引出来,进一步讲解赵州桥的坚固是如何通过建立模型的数学思想转化成数学函数的方式来解释的,于此同时学生也能学到一个重要的数学转化思想,建模转化。

赵州桥教案篇2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结合课文知识进行作文教学,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中我寻找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的作文方面的训练。

比如在学习了《翠鸟》一课后,我觉得借助作者对《翠鸟》的描写方法,对学生进行动物类的写作训练是一个好时机。于是在讲课中我有意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形象、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这种生活在水边的可爱的小精灵呢?”显然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到不知如何回答。我把问题进行了分解,提出了具体的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翠鸟的什么呢?”这下学生比较活跃的争着回答,有的说,“我最喜欢翠鸟的样子”,有的说,“我最喜欢翠鸟捕鱼”……我接着问:“你们有没有自己喜欢又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呢?”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姥姥家有两只小黄鹂,有的说妈妈养着小山羊,有的说奶奶家的大公鸡很可爱,还有的说我家的小猫咪是我的好伙伴……看到同学们的热情被点燃了,我接着问:“大家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小动物也写出来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喜欢呢?”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好!”“那我们就来认真的研究一下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是怎样形象、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这种生活在水边的可爱的小精灵呢?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写的呢?。我们可以来学习文章《翠鸟》。”经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文章主要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动作特点。而翠鸟的外形更是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我请同学们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把惹人喜爱的翠鸟的样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同学们很快就说出了文章写了翠鸟的羽毛、爪子、嘴巴等。我接着强调作者可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想到哪写到哪,随便乱写,而是非常有顺序的描写。你看,在写羽毛的颜色时从头部写起,按照顺序往下写了背部、腹部。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要求读一句翠鸟外形描写观察一下插图,感受作者细致有序的描写。

其实,只要我们留心,很多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进行作文指导的素材。如在学习《赵州桥》一课后,我针对赵州桥一课的的写作方法对学生进行了作文指导。1、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先总起介绍了地理位置、建造年代、设计者、别名等。然后分着介绍了赵州桥的建筑特点:雄伟坚固和美观。最后总结介绍了其历史地位。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这个描写方法在二、三自然段有很好的体现。比如作者先概括赵州桥的雄伟的特点,然后运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桥长、桥宽。让我们对它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可以想象大桥有10个教室那么长;比我们的3个教室还要宽;它全部用石头砌成,构造非同一般,十分气派……当然称得上是雄伟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也是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我引导学生自己去细细体会。3、学习课文的过渡方法。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链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不但承接上文,而且引出下文。告诉孩子们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过渡方法。4、学习文章对精美图案的描写,学会展开合理想象运用排比句。“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样的描写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对同学们说:“我们的家乡也有一座古桥,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它就是咱们的万年桥。大家都去过这座桥吗?”因为我校离这座桥不远,所以都比较熟悉。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这座桥的视频和图片。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仿照赵州桥的写法来写一写万年桥。在写作中要运用1、总分总的结构2、要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3、要学会段与段之间的过渡4、学习“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有一位同学这样进行了描写:“在碧波荡漾的南阳桥上横跨着一座雄伟的古桥,它的名字叫‘万年桥’,从远处望去犹如一道美丽的彩虹,所以又叫‘虹桥’。万年桥非常坚固……”在这篇学生的习作里既有总分总的结构,又有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还包含了巧妙地过渡和生动的排比。可以说只要我们老师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学生还是孺子可教的。

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一次次的课堂作文的积累中,我自身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学生们也打下较扎实的写作基础,真心的希望孩子们不用再为写作而烦恼,让我们为孩子成功的写作而奠基。

郝文惠,丁明明,教师,现居山东青州。

赵州桥教案篇3

关键词 语文;国语;语言;教学

一、牵究“字”

从读中牵究字。学生自读,朗读时都必须读准每个字的读音,不论是方言造成的声、韵母不准的误读,声调不准或鼻音不分造成的误读或是由于不认真造成的误读,或音近字多音字不分造成的误读,都要让学生听出来并纠正准确,小不纠则造成大误。从小养成学生准确读、仔细听、认真辨的扎实基本功。从写中牵究字,对多一笔、少一点的字,要弄清多一笔多在哪里,少一点少在什么地方,仔细分辨。从小杜绝错别字的出现,严格识字的规范,写字的规范和用字的规范。对形近字和音近字的仔细分辨,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在哪里,不同之处的区别有什么意义或作用,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的结构不同,用法也不同,让学生自已通过交流、讨论搞清楚。

二、追究“词”

对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加以追究。不仅让学生知道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弄明白意义近在什么地方?意义反又在哪里?对词的感彩加以追究。不仅从表达的程序上加以追究,更要区别褒、贬和中性词的感情程度,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词的感情和意义进行辨别。如:“喜爱”和“厌恶”一组反义词,要让学生自悟意义的相反之处,“喜爱”是表示人的心里愿意接受,而“厌恶”则表示人的心里不愿意接受。意思恰恰相反。“武断”和“果断”是一组褒、贬义词,“武断”是指人做事刚愎自用,不听人的劝言,是批评的意思,是贬义词。“果断”是指人做事坚决不犹豫,是表扬的意思,是褒义词。结合前后句追究词。如“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一句中的“游动”一词,结合前后句理解的意思是:指龙似乎在空中舞蹈嬉戏不停活动的意思。

三、深究“句”

字、词是培养学习提高阅读的基础元素,而句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只有理解了句的含义,文章段、篇的深义才能浮出水面。在阅读中不仅结合上下文深究出每句话的意义,更要弄明白前后句的联系,成因。还要对修辞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的意义、作用理解清楚,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义教版第六册赵州桥一课第三自然段:“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从哪里看出桥的坚固?又从哪里知道它的美观呢?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自主、合作、探究其答案(第二自然段写坚固,第三自然段写美观),再体会象这样既总结前文又引起下文的句子就是过渡句,过渡句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研究“段”

段是完成篇整个旅途中的每个驿站,只要弄清每个段的意思,篇的意思就一目了然,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心领神会。因此,要抓住句研究段,把一段中的每句话的意思弄明白,联系句意知段意。要抓住结构研究段,每段是由几层组成,各层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或联系,段的意义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出来的,最后弄清段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要抓住总起句、过度句、总结句研究段。每段中的总起句、过度句、总结句都有含盖段意的作用,抓住后可直接弄清段的意思。如赵州桥一课:让学生合作、探究每一段的意思:第一段写桥的出处和概括。第二段写桥的雄伟坚固。第三段写桥身美观和图案精美。第四段写桥是我国的宝贵遗产。再逆向思考:不这样安排内容行吗?因为,只有第一段介绍了桥是隋朝建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而且是石拱桥,可想当时建桥的不易。它不但建成了,且第二段写桥体设计精妙和桥身的雄伟壮观,第三段写桥的美观图案精妙,才能更准确地托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来。第四段写桥是我国的宝贵遗产是对全文的总结。所以,唯这样安排材料、内容,才能让读者一步步理解文章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五、讨究“篇”

知篇意明感情是阅读的归宿,要很理想地达到归宿,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地讨论研究每一段的意思,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把每一段的内容弄懂了,把每一段的意思理解到位了,这时只需要点拔一下,学生会很快又很理想地到达归宿。再如赵州桥一课,此时只须教师追问:作者只是为了给我们介绍桥的出处和概括;写桥的雄伟坚固;写桥的漂亮美观;桥是我国的宝贵遗产吗?还有没有别的或其他的意思呢?学生会通过以上地理解,自悟出:本文通过对赵州桥出处和概括的介绍,和对桥的雄伟坚固,漂亮美观地描写,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的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喜爱之情。但篇的学习至此,我觉得还不够,还应将篇的学习与写作联系起来,使学与写紧密结合起来。这篇课文只有四段,这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材料,然后认真读一读加以体会,学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二、三自然段不能动,只能把一、四自然段调整一下,第四自然段作开头,第一自然段作结尾,则文章材料,内容安排为倒叙。顺叙安排内容有一种自然而然引人入境的感觉。倒叙安排内容则给人一开始设下悬念:“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更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这样的吗?引人进入下文。从而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赵州桥教案篇4

目前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有武断否定的现象:“不对!”“错了!”因为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教案中的答案有一定的距离,于是乎就出现了上述情况。这就是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评述性口语的巧妙运用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之一。

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评述方式有:

一、引发。针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己否定错误的说法,或弥补疏漏之处。例如:

①师:《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要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

生:我认为中国石拱桥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外观美丽,一个是结构坚固。举赵州桥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巧妙、坚固,举卢沟桥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美观。

师:你的意思是说赵州桥的结构好,卢沟桥的外形好。反过来就是说,赵州桥外观不太好,卢沟桥又不太结实。

生: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两座桥的结构、外观都好。举赵州桥是因为它是独拱桥,而举卢沟桥是因为它是联拱石桥。

这例中,学生先前的回答显然是错误的。对此,教师没有武断地加以否定,而是循循善诱,最后使学生感悟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进而加以纠正。这样,既使学生懂得了《中国石拱桥》举例的典型性,又感到老师的可敬可亲。

二、换述。在学生以某种表达方式说了一句话后,教师随即特地更换一种表达方式再说一遍,说法有变而原意不变。例如:

②师:那么,什么叫“绝伦”呢?

生:“绝伦”就是最好的。

师:再仔细想想。

生:“绝伦”就是不同一般的。

生:“绝伦”就是没有同类。

师:也就是说,在同类的事物中,没有能够和它相比的。

这句中,用了“也就是说”导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后者归纳总结了学生对“绝伦”这个词的全面正确的理解。

换述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也就是说”,“换句话说”,“也可以说”,“或者说”等等。

三、反复。针对学生的回答,将它或其中的词语再重复说一遍。例如:

③师:请在“一个……皇帝”中间加一串修饰语。

生:一个愚蠢的、昏庸的、专横的、爱慕虚荣的皇帝。

师:好!“一个愚蠢的、昏庸的、专横的、爱慕虚荣的皇帝。”好!加得好!

师:看来在“皇帝”的前面可以加的词语很多很多……

这里,教师先后将学生的回答重复一遍,同时还将“好”、“很多”作了反复。

四、顶释。当学生说了一句概括性较强的话后,教师用顶真的形式导出第二句,加以补充和解释。例如:

④生:晋祠的水多清静柔。

师:晋祠的水真多,多得随处可见;晋祠的水真清,清得如碧玉一般;晋祠的水真静,静得人们能听得见叮咚的响声;晋祠的水真柔,柔的像飘带一样。

这例中,四个分句的后句第一个词“多”、“清”、“静”、“柔”分别与前句“多”、“清”、“静”、“柔”构成顶真关系,而“多得随处可见”、“清得如碧玉一般”、“静得人们能听得见叮咚的响声”、“柔得像飘带一样”是对“多清静柔”的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解释。

概括起来说,评述性口语具有如下作用:

(一)激励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尊心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更多地关心自己,并对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进行评价,对别人的反映也敏感起来。而评述性口语能起到激励作用,如上面例①,显而易见,教师的引发显得豁达、平易,既尊重学生,又信任学生,它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助述作用。

从学生思维的特点看,中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时期,这时形成内部言语的速度快于外部言语的速度,即想得快了,但又一时找不到相应的语句表述出来,以致造成讲话时“嗯”“啊”“这个”“那个”等语流中断的语病。这时,最需要的是教师能随即扶一把,给学生的口语以疏导,助其“述”,使其“达”。教师的评述性口语,特别是提示、换述、顶释,能起到这个作用。

(三)解难作用。

从教材来说,有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从学生实际看,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原有水平参差不齐,瞬间思维能力强弱不一,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评述性口语能够把话说得详尽,说得显豁,说得舒缓。这样,理解较慢的能跟上思路,理解较难的能化难为易,理解肤浅的能加深领会。

(四)强调作用。

从听课的效果来说,凡是重要的内容,教师均需强调,便于学生引起注意,加深印象。这里教师的评述性口语,特别是反复、顶释起到这个作用。例如:

⑤师:现在来评说荆轲这个历史人物。请大家踊跃发言。

生:从课文中不难看出,荆轲的思想是为国分忧,报仇雪耻,报效太子。这三者在荆轲看来是统一的,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雪“燕国见凌之耻”。行刺已告失败,面对死亡的威胁,他毫无惧色,大声宣称他的目的是活捉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可见他刺秦王的目的非常明确。

师:好,概括得不错。其思想是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⑥生:这里的水真绿。

师:绿得成了一大片无瑕的翡翠。

这类反复和顶释的方式,既承接了学生的答语,又强调了教学的重点,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五)完善作用。

赵州桥教案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离不开语言,所以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必须深入认识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情境中。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

好的导入语能为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堂课的导入语要达到新颖、引人入胜的效果,需要教师对教材做充分的准备、深刻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让苍白的课堂因导入语而活跃起来,使教学过程更具吸引力。例如:在教学《赵州桥》时,先是用多媒体将赵州桥的全景展现出来,学生都很惊讶地看着图片,“好漂亮呀!”“真壮观”,充分勾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我对学生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赵州桥》,赵州桥也叫安济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历史悠久啊!”学生纷纷点头,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去读了。这种引趣导入方法,能唤起学习兴趣,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紧抓教学关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提问,让学生从易到难做适中思考;运用对比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随机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不断去探索、实践,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提问风格和适合多数学生的提问方式。例如:在教学《嫦娥奔月》时,课前我首先问学生:“你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为什么要吃月饼吗?”学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有人说:“因为十五那天月亮是圆的,就像月饼一样,所以要吃月饼。”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那么就让我们来翻开书本学习今天的内容《嫦娥奔月》,从中找出答案吧!”从而引出本节内容。这种轻松幽默的一问一答式,既能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也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巧妙用好课堂评价语

在课堂中或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我们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语为主,避免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如“XX同学,你进步很大,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并及时地鼓掌或竖起大拇指。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心里肯定特别高兴,更能激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就算是对回答不尽如人意的学生我们也不能给予批评的方式,这样只会让他们更消极,对教师反感,对学习抗拒。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优美的课文时,我请同学朗读这篇文章,该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完后,我带领全班同学给他鼓掌,并大力赞扬:“读得非常好,课后一定下了不少工夫,真棒!”学生获得鼓励的同时,也会更加努力去学习。

四、灵活用好课堂过渡语

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好的教学应该注重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灵活的过渡语可以使整个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例如:我在教学《虎门销烟》一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并问道:“同学们,你们读了课题后想到了什么?”有的说: “我知道了鸦片是。”“我知道了本文是讲林则徐收缴鸦片的事。”“那么对于这篇文章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篇文章是写谁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当时为什么有那么多鸦片?” “这也正是老师想要问你们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让学生自己发问,紧扣课文中心,引领学生直奔主题。

五、准确用好课堂小结语

小学生在一节课学习后的概括能力是不够的,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应指导学生做好课文的学结,归纳知识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准确用好课堂小结语。例如:在学完《装满昆虫的衣袋》后,为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我做了这样的小结:“课文写的是法布尔小时候的事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例子。不知道经过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些什么?可以从不同方面说一说。”这种在总结中提问的方式,能有效地掌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总之,如果说课堂是一个舞台,那么教师就是指挥家,统筹全局,指挥若定。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有激情、要灵活机智、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展示自己的语言魅力,言之有理、言中带情。

赵州桥教案篇6

一、把握良机,渲染语文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笑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小学生的心里特征,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语导或悬案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求知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可以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大胆的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语文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和接近学生的经历与生活,因此老师应该多角度的转换教法,使他们更深刻的感悟生活,让他们自由的施展个性,多角度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下去,学习的驱动力自然会逐步增强。

二、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给学生的语文知识一定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应用,越用越有趣。如新学年的一年级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后,我让他们在三八妇女节那天给妈妈写一段话,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情。后来我又问了他们,他们都受到了妈妈的表扬,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劲头也更高了。

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活动是受教材内容制约的。我们必须挖掘出教材的感情因素,把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思,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一个情字要贯穿在整个阅读课文中。如在讲解《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的词语:望、挂、背、靠、焦急、挤、扶、踮等。这些词语使学生体会到,三课时完成不了的任务,却在两个半课时圆满完成。一个差生在一节课内举手数十次,当问到他为什么时,他动之以情地说:“我热爱周总理,我要好好向总理学习!”从此以后,这个学生勤奋学习,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他把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之情,化作了学习的动力。

三、体验成功,建立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他们经常处于困难重重、一筹莫展之时而得不到兴趣的激发,长期下去他们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信心,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困难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畏难,大多数都是不能正确运用词语,在课文理解上有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鼓励他们多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课外读物,并且经常组织学生写读书笔记,交流阅读心得;同时课堂内外时时注意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鼓励和表扬,逐步帮助他们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一步步建立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初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及根据课文的特点,从直观、形象入手,为学生创设出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课文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在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的情况下,对课文才会产生想了解、想去读、想学习的念头。因此,教师在此环节应以情激趣,通过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吸引力强、方法多样、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执教《林海》《草原》等课文时,教师利用相关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的录像及歌曲等方法创设学习情境,及时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能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在情境中沉思,在情境中领悟真谛。如:教学《赵州桥》一课,课始教师出示一幅“赵州桥”图,学生边看图教师边富有感情地描述:“在我国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这是一座古老而又坚固的石拱桥。1300多年来,它经受风吹雨打、洪水冲击、地震摇撼、车辆重压等种种考验,仍毅力不倒。”通过教师的描述,激起了学生的疑问,学生睁着好奇的眼睛,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赵州桥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还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呢?”教师在学生亢奋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深刻体会到了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独创性和设计者李春的聪明才智。

赵州桥教案篇7

2.中国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总序赵冰,ZhaoBing

3.地域技术的空间属性郑迪,张伶伶,孙洪涛,ZhengDi,ZhangLingling,SunHongtao

4.技术转移与现代建筑的形式语言朱金华,ZhuJinhua

5.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诊断研究初探沈丽君,马文军,ShenLijun,MaWenjun

6.关于海宁市楼宇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刘学,张敏,姚磊,LiuXue,ZhangMin,YaoLei

7.从整体角度对城市特色的再认识——以兰州西关清真寺及周边环境的发展演变为例张小娟,毕晓莉,ZhangXiaojuan,BiXiaoli

8.华中建筑 上海M50创意产业园的使用后评价研究郭洋,张清,GuoYang,ZhangQing

9.信息时代下流动性的展示——以上海世博会建筑为例戴云倩,陈永明,DaiYunqian,ChenYongming

10.对城市交通门户的标志性与地域性的探索——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站区规划及T3航站楼建筑设计竞赛回顾郁枫,杨晓昕,YuFeng,YangXiaoxin

11."系统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宁波双鹿金座项目创作有感范须壮,陈冰,FanXuzhuang,ChenBing

12.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基地的策划与设计王少斌,WangShaobin

13.新制宜主义建筑创作——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工程楼方案设计鞠伟,马兰,张鸿飞,JuWei,MaLan,ZhangHongfei

14.中小套型住宅精细研究分析——以重庆市为例梁树英,LiangShuying

15.应对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住宅设计张蕾,ZhangLei

16.基于日常生活的商住混合住宅类型研究——以武汉汉正街宝庆社区为例夏鹏,XiaPeng

17.与创意产业结合的珠三角地区旧工业区再利用研究马航,祝侃,MaHang,ZhuKan

18.反思钢结构在小跨度建筑中的应用——以宝鸡八鱼中学宿舍食堂综合楼为例武毅,李慧芬,WuYi,LiHuifen

19.连通式布局的高校院系教学楼邢可,韩孟臻,XingKe,HanMengzhen

20.北方工业大学校园微气候测试与分析李帅,敬鑫,于海漪,LiShuai,JingXin,YuHaiyi

21.高校新建食堂人性化设计探讨——陕西理工学院新食堂在人性关怀上的反思赵娟,ZhaoJuan

22.信息动态

23.乡土建筑价值认定的误区探讨——以傣族"竹楼"为例孔素美,KongSumei

24.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念与设计策略王扬,窦建奇,WangYang,DouJianqi

25.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空间形态及其人流交通组织的调查与研究贺元明,秦丹尼,HeYuanming,QinDanni

26.大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及内涵研究魏广君,董伟,WeiGuangjun,DongWei

27.低碳城市的空间形态探索——以恩施市为例黄明涛,汪小文,HuangMingtao,WangXiaowen

28."3D"复合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以西安市高新区某公共空间设计为例苏原,杨卫丽,邹杰,SuYuan,YangWeili,ZouJie

29.基于PVEE方法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调查与研究——以武汉汉正街晴川桥引桥空间为例许伟,刘炜,XuWei,LiuWei

30."以人为本"的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包头市友谊广场规划设计之本明文卉,明宝芸,呼宇,MingWenhui,MingBaoyun,HUYu

31.以市场为导向的温泉旅游区规划设计——以南阳莲花温泉规划设计为例万敏,李在明,马明龙,WanMin,LiZaiming,MoMinglong

32.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交通系统研究——以昆明市交通路网和轨道交通规划分析为例蔡珺,王南,CaiJun,WangNan

33.中高密度居住小区设计方法探讨——以深圳溪山美地花园为例陈步红,ChenBuhong

34.老城区公共设施配建的思考与对策——以南京浦口老镇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方遥,FangYao

35.基于旅游开发的中药材市场规划探析——以云南东融滇西中药材物流经营中心为例王剑华,车震宇,WangJianhua,CheZhenyu

36.从圈层结构到多核结构——适应老年人群心理行为的社区户外空间丁炜,DingWei

37.容积率制定机制的合理性思辨及优化模式——以杭州"剑桥公社"为例汤婧婕,杨建军,TangJingjie,YangJianjun

38.自然秩序的表达——居住区景观改造对策初探华中建筑 罗瑶,LuoYao

39.涅槃重生——三线地区军工业废弃地景观保护与更新探析阙怡,裘鸿菲,QueYi,QiuHongfei

40.西安市秦岭北麓村镇生态化建设规划初探——以周至县为例王永胜,张定青,WangYongsheng,ZhangDingqing

41.从理水方式看东西方造园差异罗彬,杨大禹,LuoBin,YangDayu

42."无为顺道"与中国古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张蔚,ZhangWei

43.中国古代行政建筑历史演进的思考岳华,YueHua

44.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以西安为例王芳,杨豪中,WangFang,YangHaozhong

45.大同古城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探究师宏儒,张涵,李军环,ShiHongru,ZhangHan,LiJunhuan

46.昆明金殿望柱头造型与装饰特点探析董理,李纶,DongLi,LiLun

47.成都东区旧产业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吴昊,许颢,谢周立,WuHao,XuHao,XieZhouli

48.绍兴城市色彩研究马宝英,MaBaoying

49.海南书院空间序列及建筑特征解析——以溪北书院为例李玉堂,沈屹然,LiYutang,ShenYiran

50.拉萨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筑发展概况牛婷婷,汪永平,NiuTingting,WangYongping

51.奉国寺中轴线院落复原的空间构成王剑,赵兵兵,WangJian,ZhaoBingbing

52.闽南沿海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类型研究——丙洲案例林翔,陈志宏,王剑平,LinXiang,ChenZhihong,WangJianping

53.浙东历史村落保护性开发规划研究杨眉,陆楣,YangMei,LuMei

54.日本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研究之二:社区培育的起源与发展(上)于海漪,YuHaiyi

55.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熊国平,XiongGuoPing

56.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内容初探潘晓燕,汪利,PanXiaoyan,WangLi

57.景观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探讨——以广州原火车南站工业废弃地景观规划及改造设计为例吴隽宇,WuJuanyu

58.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新探索——项目驱动下的"五阶段""四步探究""三体现"孙晓波,SunXiaobo

59.华中建筑 美丽的天山南北齐康

1.关于新艺术运动文化背景的研究赵前,赵鹏

2.震后临时安置住房的现状和思考樊全武,李嘉华

3.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创造理论对当代建筑创作构思的启示吕健梅,刘德明

4.建筑与音乐的数学对位丁倩,尚涛

5.知觉过程中的环境艺术审美趣昧朱逊,张伶伶

6."基于性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初探陈华晋,陈保胜

7.隐喻的含义和表达——詹克斯和文丘里的后现代建筑理论比较后盾

8.赖特美国风住宅的背景解读许迎HttP://

9.基于新地域文化视角的建筑构思——以太仓医药大厦为例张益峰

10.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设计方案宿晨鹏,周涛

11.黑龙江工程学院综合楼设计方案解析周涛,宿晨鹏

12.特殊时代的特殊建造——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桥桥头堡的设计与施工蔡晴,姚赭

13.场所营造的多样性研究——以混合用途为基础彭怡敏

14.公共建筑窒间中的动态信息及其发展趋势刘华伟

15.谈建筑式样中的"力"李明同,王璇

16.图像·媒介·建筑——当代建筑设计的图像化思潮储光

17.大型商业建筑的消费文化表征李翔宇,梅洪元

18.住宅卫生间整体设计研究高颖

19.建筑造型评价数学模型的研究尚涛,余骞

20."建筑领带"设计手法——整体规整局部变异的建筑设计手法探讨杨秉德,池丛文

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某公建项目中的应用简析田军

22.消防车道最小转弯半径以及通道宽度的计算黄小进,唐志辉

23.南京新街口CBD的量化研究杨俊宴,吴明伟,张浩为

24.可拓学方法在城市用地规划中的运用张一飞,邹广天

25.旅游地产规划的思考——以皖镇旅游地产项目为例翁芳玲

26.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熊国平,杨东峰

27.街道与生活华中建筑 胡晓青,孙晓非

28.城市设计中的三维形态设计探讨王孟永

29.适应山地的建构——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规划与建筑设计竞赛方案鲍小莉,张小星

30.把脉城市系统——盘锦市中兴路步行街的整治策略张宇,于辉,孔宇航

31.城市设计中"整合式"与"拆析式"应对策略的并置——浙江富阳东大道城市设计罗卿平,高晓昧

32.城市居住小区"山水"概念传播论——以岭南为例袁忠,王娟

33.浅谈城市高层农转居公寓的建设特点——以杭州市拱墅区半山地区康桥单元R21-12地块规划设计为例邝洋,竺重辉,赵衡宇

34."百工坊"——安吉报福镇老街地块更靳改造模式的新思路魏薇,王玉英

35.触摸老街脉搏,体昧古韵重塑——扬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保护与整治之思考毛彬,蒋献忠,徐莉君

36.历史环境中更新建筑研究——以苏州五片历史街区为例袁泉,张炯

37.湖北地域文化与汉派建筑的特征张振华

38.结合旧城更新的旅游资源挖掘——以南京南捕厅街区为例谭瑛,杨俊宴

39.情感营造心灵栖所——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大楼景观设计庄苇,傅娟

40.空间形成组织交流设计理论和方法——以上海晨光集团景观设计为例周军,苟小燕

41.鄂东北地区传统戏场建筑丛考(下)——戏场建筑的实例及其建筑特征彭然,胡江伟

42.浚县古城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格局特征初探——兼论城市格局及其历史沿革研究在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中的重要性王炎松,张金海,陈牧

43.清末教堂建筑的风格与类型研究董黎,杜诚

44.浅析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及聚落特征马磊

45.传统聚落地域性的当代思考——从玉湖村事件谈起段德罡,王宁

46.贵州布依族石板房的生态性分析白一凡,吕爱民

47.四川羌族民居中的院落空间罗丹青,李路

48.藏族闪片木楞房热环境测试与分析李莉萍

49.先秦台型建筑(连载十七)高介华

50.结合建筑设计与构造教育的整合谈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陈瑜

51.中国建筑史教育形式研究——中国建筑史教育系列之五玄峰,蔡军

52.华中建筑 阴影——建筑的时装曾立

53.从"正图"到"草图"——建筑设计教学和评价的重心转移张嵩

54.如何在建筑学教育中植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差异性教学林磊

55.谈本科建筑学建筑技术课程体系的完善孙跃杰,叶苹

56.建筑数字化之教育论题王一平,贾志林,张巍

57.2008年全国部分建筑院校三年级建筑设计作业的分析与思考叶鹏

58.传统建筑与园林发展的探求之路——记江阴市中国传统建筑及园林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杨洪

59.建筑信息

赵州桥教案篇8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既是古人对贵州的印象,也是对贵州的贫穷落后、边远蛮荒的高度概括。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贵州面貌,疏浚交通、畅达物流实乃要旨所在。

20世纪20年代,贵州公路开始发展,汽车在我国东中部地区已经使用。1923年,袁祖铭任贵州省省长,设立交通筹备处筹措经费,准备修建现代公路,并在上海聘请工程师陈书堂来黔协助。适逢滇军第二次入黔,袁祖铭出走湖南,修路筹划被迫中断。

1926年,周西成出任贵州省省长,采纳前省长卢焘的建议,决定修建公路,并成立了路政局,直属省长,专管全省公路建设事宜,制定了贵州第一部公路建设规划――《贵州全省马路计划大纲》。《贵州全省马路计划大纲》规划了黔湘公路、黔滇公路、黔桂公路、黔川公路4大干线公路共1720公里和9条支线公路共5090公里。

周西成大规模修建的公路为贵州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他视修筑公路为“开贵州之生路,辟全省之财源”。早在赤水任贵州军务会办之时,周西成就统领军民创修了赤水新东门至东皇的公路,完成了全程毛坯路和新东门至夹子口两公里多正路的建设。他就任省长不到3个月,就在民国十五年农历八月初三在贵阳头桥举行了省城环城公路的开工典礼,参加者有周西成亲率的文武官员、中小学生、驻省城军队及筑路员工等数千人。周西成和袁祖铭率先破土后,即行开工。环城公路由头桥起,经黄土坡、鲤鱼田、威西门的兴怀园转竹叶林,紫林庵、金锁桥、晏家院、次南门的西舍,绕雪涯洞新桥、大南门、油榨街,然后又折回马棚街,转老东门、新东门、红边门、六广门在兴怀园合路,又由头桥修经二桥至三桥。该路面宽三丈,环贵阳城全长20余华里,是为贵州最早的正规公路。

次年,周西成下令将路政局扩大为路政总局,直接隶属于省政府。各县随之成立路政分局,着手修筑长途公路。规定“凡公路经过地方,由路政分局督敕各区,征集全县民工分段负责修筑,限期完成。”“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加筑路,命令各地驻军上路做工,还采取以工代赈办法,让灾民参加修路,筑路经费由省金库负责。”全省上下闻风而动,遵令而行,党政军民学工商全面动员,唯修路是从,“一时雷厉风行,勘测载道,路工塞途”。贵州纵横交错之交通由此起步。

贵阳 历史点滴

1861年7月29日

青岩教案爆发

背景:1861年(咸丰十一年)7月29日,青岩团练总理赵畏三执行贵州提督田兴恕的密令,将青岩大修院张文澜、陈昌品、罗廷荫等3人从狱中押解至青岩北门城外谢家坡,恰值大修院厨工王玛尔大在附近河边洗衣,被团练发现,遂一并揪到刑场,将4人一起斩首。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第一个教案――“青岩教案”爆发。其与第二年发生的开州(今开阳县)教案一起,并称为贵阳教案。贵阳教案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两教案引发法国驻华公使馆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最终田兴恕被革职发配新疆,清政府赔款1.2万两白银。

1919年7月16日

全国学联贵州支会成立

背景:1919年7月16日,贵阳各学校及各界群众万余人齐聚梦草公园,召开全国学联贵州支会成立大会。大会执行主席、政法学校学生陈正才宣布:学联贵州支会成立的目的是“争还青岛,诛除卖国贼,排斥日货,提倡国货”。

1928年8月4日

贵阳达德学校被迫解散

背景:1928年8月4日,周西成以“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勾结共党、捣乱贵州”的罪名,下令解散贵阳达德学校,没收全部图书及教具,并于原址另办省立第二小学。1929年8月4日,私立贵阳达德学校在被解散一年后恢复。

1945年8月8日

谢六逸先生在贵阳逝世

背景:1945年8月8日,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教育家,贵阳人谢六逸在贵阳逝世,终年46岁。谢六逸先生的逝世,引起中国文坛“同声一哭”,众多文坛巨匠纷纷撰文缅怀,无不为痛失谢六逸而顿足惋惜,有茅盾的《忆谢六逸兄》、郑振铎的《忆谢六逸先生》等。

1952年9月6日

周西成铜像被拆除

背景:1952年9月6日下午2时,根据贵阳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将位于今喷水池的周西成铜像拆除。周西成铜像是民国18年(1929年)10月在已拆老城北门月城原址修建的,此后贵阳便有了“铜像台”的地名称谓。铜像台拆除后,始有今名“喷水池”。

1981年8月20日

数学家华罗庚在贵阳讲学

背景 :1981年8月20日,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的华罗庚应贵州省政府的邀请,来到贵阳讲学。在省府礼堂,省、市共3600多人听取了这场名为«我在应用数学方面的一些体会»的报告,可谓盛况空前。

上一篇:屈老师教案范文 下一篇:说木叶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