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12-05 15:53:50

后期工作思路

后期工作思路篇1

【关键词】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难点;对策

一、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难点

公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维护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人事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扶持使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和时间的限制使得目前公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很多的难点亟待人们去解决。

(一)部分公路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公路企业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速度,建设出高质量、高水准的高速公路设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交通保障。因此,公路企业的工作重心都是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和征费工作,而对于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却被严重忽视,特别是有些职能部门由于主要工作特别繁忙,为了赶工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工程建设当中,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被严重忽视掉,也有部分人认为在工作繁忙的公路企业内没必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在公路企业内部大部分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够高,人员短缺。目前,公路企业的主要员工都是奋斗在道路修建一线的人员,例如,进行公路建设、公路维护、公路建设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大都属于技术型岗位,工资高,待遇、福利相对较好。而公路企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清苦,工资待遇相对低、福利差,这些情况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冷门岗位,人们大都不愿意从事这些工作,而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大都经验丰富,但是年龄比较大,思想观念比较落后,难以对现有的工作情况进行创新,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样就造成年龄大的人观念不足,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这行业,造成青黄不接的现象,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

(三)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法落后。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属于冷门岗位,年轻员工不愿意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因此,进行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多是公司老员工。由于工作时间长,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后,缺乏创新精神,利用传统的读报纸、看思想政治书的方法并不够深入,不能达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不能促进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解决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难点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公路企业中的重要性。目前公路企业由于建设、养护工作比较复杂,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也不能很好的推动公路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因此,改善公路企业内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例如,详细规划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对职工进行定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妥善解决好职工与公司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帮助员工解决些实际问题,提供员工的积极性,帮助员工维护其自身利益等等。只有让员工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他们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才能让他们对这项工作重视起来,也促使企业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投入和关注。

(二)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进行创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思想政治内容不断出现,公路企业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发生变化,并要与动态的企业文化相适应。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所以一定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企业文化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进,使思想政治工作向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科学化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培养具有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有利于员工更加的了解整个企业的内在文化,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整个企业、自身的工作责任联系起来;有利于形成企业整体的价值观,提高企业整体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企业进行管理;有利于体提高或者改善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和信誉。

(三)企业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投入。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工资待遇差成为公路企业中的冷门岗位,并且这些部门中的员工大都年龄偏大,不能很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就要求企业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力度。首先,公路企业应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奖励严格的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前来应聘。其次,企业要大力投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设备的资金投入,完善的基础设备是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最后,公路企业应该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企业应该定期对思政工作者进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水平。上述几点都是企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四)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都是简单的看看报纸,进行简单的座谈,做些简单的演讲、报告等,这些形式都过于死板、老套,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提高员工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兴趣,这样的方式必须得到改正。新时期的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应该具有新时期的特点,例如,利用互联网进行讲解,播放思政短片,进行户外实践教育,鼓励员工自学等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提升思想境界、陶冶情操的目的,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公路企业员工素质的向前发展。

三、结语

公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大环境发展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整个企业综合素质,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提高整体工作效益的重要手段。虽然目前的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内容不够创新,方式不够新颖等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将会发展的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需要企业和员工的积极配合,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在这些因素推动下,思想政治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莫道士.浅析高速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4(4).

后期工作思路篇2

【关键词】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47-01

一、新时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公路部门的思政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其不仅仅与该部门的内容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与其服务对象之间也是密不可分的。思政工作是该部门从事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因此,在新的时期,公路部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促使其工作形式有了新的创新,队伍也变得更加充实,部门人员热情高涨,对各项工作都充满了信心与希望。然而,虽然成绩斐然,但相比于工作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高校不断的扩招,给公路部门带来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当他们成为公路思政工作的一员后,开始对思政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方法。尤其在实践工作中,他们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全身心的投入到公路思想政治建设中去。

二、新时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时期,公路部门的思政工作一片生机令人欣慰,然而在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后发现其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对新时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部分领导对于经济效益以及政绩的过分重视,从而导致对思政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而思政工作在一个机构确实难以产生表象上的政绩,然而,思政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性,其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能够鼓舞和激励人们的工作热情。个人的发展有众多的决定因素,而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其能够走多远。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具备了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就能够从精神层面摆脱对现实中物质因素的束缚,从而能够更加全方面的发展自我。而形成优良思政素质的前提就是要接受其教育与熏陶,同时要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思政工作中去。而那些不重视思政工作,将其作为获取效益的直接手段,或者将其作为获取政绩的直接途径以及将其放置与次要位置的行为都是没有深刻全面理解思政工作内涵的具体体现。

(二)对新时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形势把握不准

如今的社会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新媒体的出现导致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同种类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固有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此时的公路思政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已经发生了极为巨大的变化,同时其所面临的形式也更加的严峻了。然而,在公路部门中,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也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视而不见。由此导致了当前的思政工作对其所面临的困难认识不足,同时对职工目前的思想政治素养无法确切把握,同时还将自己孤立与现代社会信息之外。这些行为必然使其无法真正把握新时期下思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问题。

(三)对新时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认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公路部门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在工作性质与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都与其他部门有较大的差别。由此决定了其思政工作同样要具备自身的特点,而不能一概而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也就是说在主观方面的想法必须要与客观实际相吻合,不能够好高骛远。从事思政工作,如果不去了解一线的工作情况,不去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无法正确认识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因而容易导致思政工作脱离实际,而实际活动有背离预期目标的恶性循环。

三、新时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工作的观念也要发生一定的转变

尤其我国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不断强化思政工作的过程中,要在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生命线地位的前提下,进行思想观念的不断发展与转变。首先,要对思政工作从主观上重视起来。在掌握公路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确立思政工作在所有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将思政工作融入进来,使其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尤其要注意不能够犯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思政工作,重政绩而边缘化思政工作的错误。

(二)不断创新公路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思政工作的开展不能够如高空建楼,绚丽而空洞,要将其与具体的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形式的变化,通过采取一些深受职工与民众喜爱的形式将思想政治传达到每个人的心中,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对他们产生影响,进一步促进公路部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首先,相关人员要全面了解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吸取其优势元素,而剔除不利成分,从而促使传统形式在新时期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会议、报告等各种形式来加强思政工作的影响力。其次,大力发展公路文化,并利用其来为思政工作服务。公路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而同时其有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孙文星.新形势下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05).

[2]唐德林.加强和改进公路系统思想政治工作[J].交通职业教育, 2013(04).

后期工作思路篇3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国现有的公路的管理以及养护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到市场经济之后,这些既定的体制同市场经济的规则特征,在很多地方会发生冲突,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就必须对现有的公路体制进行改革。随着新时期公路改革的不断深人,公路养护、公路建设、公路收费和公路管理等必然要与市场接轨,对外进行合作交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力求在竞争中发展提高。在这种新形势下,广大公路职工的思想必然会受到各种观念的冲击而不断发生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问题。

二、目前公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目前公路职工的思想现状公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直稳定可靠的职工队伍,要想保持公路系统职工的稳定性,就要充分掌握当下公路职工的思想动态。这也是针对公路系统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据。随着公路体制改革的逐步引向深入,公路系统职工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以相应的变化。原来公路职工身上所体现出的深深的自豪感随着体制改革逐渐褪去,单位性质的改变让部分公路职工大大降低了对公路企业以及自身的期望值,于此同时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也随之迅速减弱,表现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工作的态度较为消极,工作较为浮躁,对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散漫,不愿意主动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工作主动改进的意愿不是很强烈。由于公路工作跨地域等特点,公路职工的工作地点较为分散,在变革中就更容易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长期存在将会极大的影响公路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部分职工的观望情绪较为严重,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以后总是想先观望然后在进行处理,或者是相互推诿,有问题最先想到的是找领导解决,长此以往不仅仅是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同时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

2、目前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现状目前针对公路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的公路企业的一些日常会议,一些简单的文件、提出的一些号召、口号类的宣传内容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真正受教育者—公路企业职工的感受,偏离理了职工思想动态,与职工的实际工作结合的不够紧密,不能够引起职工接受的兴趣,甚至是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没有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对职工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不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公路职工在实际工作中间遇到的实际困难或者是困惑。过多的是停留在表面,过多的是对一些简单的浅显的大道理的口头宣讲,很难被公路职工所接受。再就是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以及必要的考核措施。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很多职工面对前途的不确定性缺少信心,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过于的急功近利,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这些急功近利的现象进行相应的考核,促使其端正态度,同时设置相应的激励政策,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职教工作在公路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1、职教工作在公路体制改革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公路的体制改革过程中,公路系统会涉及到一系列的调整,例如:公路企业结构的调整、公路等级的相继优化、劳动力的重新分配、劳动组织的改革、职工利益的再分配等,在这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在以往的工作中不曾遇到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可能灵活的应对,才能够保证整个队伍在应对这些新矛盾、新问题的时候处变不惊。改革的实质说到底是利益分配的改变,涉及到利益就会触动很多职工的最为本质的思想,在没有改革的时候总是呼吁改革,当改革进行时,总担心改革到自己的头上,担心改革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位,会影响到自己的收入等核心利益。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形势,正确对待利益格局的调整,调整心态,增强应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强有力的基础,扎实推进公路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够保障公路改革的平稳,才能够促进生产力,将维护广大职工的核心利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让思想政治工作为公路的体制改革指明方向、保驾护航。

2、职教工作在公路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职教工作能够顺应公路的行业特性,在公路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帮助公路职工继续保持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职工教育可以在公路体制改革的初期对改革起到很强的宣讲的意义,让职工意识到改革的目的是使公路体制更适应市场的需要,是增收的手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各项改革举措的相继出台,职工教育工作的答疑解惑的作用将会日益显现,是职工能够团结一致,思想统一,稳定人心,凝人聚力,推动公路企业的平稳健康较快发展,让公路职工真正体会到变革带来的好处。通过职工教育,可以开拓创新工作思路,打破常规,总结提炼新的工作方法,营造良好的职工自我教育氛围,让职工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职工教育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职工的不同心理不同需求,这样的针对性更强,更能针对职工的痛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化解职工的心理问题。

四、职教工作在公路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职工教育要立足工作实际,将职工教育同工作实际相联系,在实际工作中,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真正驾驭一线职工的思想动态。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原来的形势,枯燥的说教,无说服力的文件并不能够充分解决职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职工教育的形势要多种多样,要寓教于乐,要紧紧抓住现代公路职工思想活跃,思维跨度大,敏锐,富有创新等特点,以及对新文化、新知识等渴求,在职工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拓宽职工对外接触的机会,要借助于网络,现代社交场所等,加强制度建设,规定职工定期按要求开展活动,杜绝职工教育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强化考核,对职工参加职教活动辅之以考核,确保活动取得成效。量化创先争优标准。要根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技能标准以及岗位目标管理考核的要求,按照从严要求、好中选优的原则,科学地制定创先争优考核标准,将模糊的要求变成可量化考核的指标。

五、总结

后期工作思路篇4

关键词:新时期;铁路;党组织;思想政治;实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出行成为了人民现代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选择,旅行人次的增多使现代的铁路部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面对诸多的人次,铁路部门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受到了相应的挑战。铁路部门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服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历史新环境下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当前铁路基层党组织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在社会新时期,铁路部门的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升铁路基层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改善自己的行为作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功利化不良之风在我国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进一步盛行,相关领导对功利化态度的默认和放纵,使得在社会新时期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同时,相关领导也可能涉及参与功利化之中,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在现代社会新时期,出现了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现象,严重阻碍了铁路部门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不到位

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组织中由党支部负责宣传,对于我国庞大的铁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使提升我国铁路部门相关人员服务态度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我国的服务质量,降低铁路部门的功利化、腐败化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由于我国的铁路部门相当的庞大,在开展中很难彻底贯彻每一位相应员工以积极上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外,在宣传的过程中,一般只是注重最底层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而忽视了相关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造成了上级思想政治工作的缺失,无法很好的为下级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三)思想政治工作执行不到位

在我国铁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执行中,很多工作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也是以最简单的板报形式开展,来影响现代的铁路基层员工,但是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很多人直接忽视了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对此嗤之以鼻,觉得思想政治工作不符合现代铁路局部门的需要。归根结底是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执行到位,造成了基层人员对此不重视的现象的产生。

(四)个人综合素质有限,不能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内涵

在现代的铁路基层组成中,很多都是旧时期的老员工,其学历相对较低,甚至很多都是靠关系进入铁路部门,他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具有很强的局限性,不能胜任现代社会对国企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文化程度的缺失使得他们很难去彻底理解现代思想政治工作额文化内涵,严重阻碍了社会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升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应策略

(一)加强宣传力度

思想政治工作想要在铁路部门中顺利开展,必须加强宣传的力度。只有通过适当的宣传,将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的方面传输给铁路基层人员,才能在铁路部门的基层中发挥其实效性的作用,同时,相关人员在宣传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被宣传的对象,加强相关领导方面的宣传力度,以便从根本上解决最实际的问题,顺便借助领导的威望,影响并带动铁路基层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传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强执行力度

在铁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过程中,相关领导应明确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现代化铁路部门发展的重要性,并增强执行力度,以确保提升相关基层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改进执行方式,改善低级形式的执行方式,用课堂讲座和个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的形式代替落后的板报形式,并引导基层工作人员,对自己以前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缺失和不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态度和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党组织优秀的思想,影响并带动基层服务人员,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提升铁路部门的综合素质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基层党组织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才能充分理解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内涵,从而结合当前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当前工作之中。随着基层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服务态度也会得带相应的提升,从而提升现代铁路的服务水平。高素质的基层人才会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影响自己,从而约束自己不适当的行为和举动,并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感染周围的群众,以带动更多基层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四)设置适当的奖励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是个枯燥无味的工作,很多基层人员面对枯燥的学习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的缺乏,为了更好的增强基层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铁路部门相关领导应设置适当的奖励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奖级机制的实施,客观的推动现代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铁路部门的实施效率,增强基层人员的学习动力,从而将思想政治工作很好的运用到铁路部门的工作中,以达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目的。

三、小结

铁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为我国铁路部门提供了发展方向,对铁路部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铁路部门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缺乏重视、宣传不到位、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铁路部门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提升新时期铁路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铁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执行力度、提升铁路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设置适当的奖励机制。分析新时期铁路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宇浩 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秦车务段

参考文献:

[1]沈明浩.如何使基层党支部成为党群之间的连心桥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1(13).

[2]陈景荣,吴根印,王超.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途径的创新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5(14).

后期工作思路篇5

【关键词】高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高速公路企业;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5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84-01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当前,高速公路担负着重要的客货运输任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和发展,高速公路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速公路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安全。因此,重视高速公路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关注高速公路本身。尤其在新时期,探索高速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要点和思路,意义重大。

一、要把握时代潮流,不断变革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时代性”和“变化性”应该成为当前高速公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要结合江苏省高速公路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经营现状,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制定并实施切实有效的方案,力求通过内部的维护与促进,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以江苏省为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开放步伐的推进,我省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大、周期长、投入多,高速公路企业担负的职责日益沉重,很多企业在内部管控上往往日益出现疏漏,这是必须要引起注意的。同时,企业内部的员工工作必须抓紧抓好,要用思想政治武器武装全体员工,让员工既要通晓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的相关知识、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具体来说,江苏省的高速公路企业要用更加务实和有效的手段,紧跟时代潮流,提升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做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我们都知道,高速公路企业是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的主力军,其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往往会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建设及运行,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内容。例如,在日常进行的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中,可以采用更加具备现代化特征的手段,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社交平台等。在这些新的思想政治方法的带动下,广大员工往往可以真正投入到思想政治修养和学习中,进而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素质。当高速公路企业的员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时候,企业的整体战斗力必然可以上一个新台阶。

二、要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突出“人性化”的特征

不论是何种企业、何种单位,在对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指导的时候,就要紧紧抓住核心要义,即员工本人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主人翁。在过往的江苏省的某些高速公路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出现了偏差,即有些企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授课人或讲述人成为了教育培训工作的中心,员工反而成为了被动接受的对象。类似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会严重损耗员工的热情与积极性。在江苏省众多的高速公路企业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把握好员工的层次特征与个性特点,要制定“人性化”的教育和培训方案,突出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让全体员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员工们的积极性,进而引导他们主动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我们以江苏省某高速公路企业为例,该企业的员工构成比较复杂,既有40多岁的中年人,也有20多年的青年人;既有本科、硕士毕业的高水平人才,也有初中毕业的低学历员工……可谓是“鱼龙混杂”,针对这样的企业人员构成,就必须灵活的制定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案。面对企业员工在年龄、学历、个性、素质各方面的差距,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要统筹全局,因人而异,切不可“一刀切”。所以,注意高速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就是指要把握员工的不同“层次”,并根据层次的不同突出教育、培训方案的不同,这样的不同方是对员工的尊重,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负责。总之,要人性化的对待每一位员工,灵活多样的制定、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措施,这是开展此项工作的精髓所在。

三、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创新工作流程

高速公路企业不同于一般性的企事业单位,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往往也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高速公路企业的工作地域可能会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发生转移,企业员工的工作地点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更加凸显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可以适时稳定员工情绪,而且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管理氛围,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要根据高速公路企业发展实际和员工状况,建立健全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与奖惩机制。此外,在整个考核、奖励、惩罚的工作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的革除多余的工作流程,节约工作时间及成本,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争取更多的“实惠”。

具体来说,高速公路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教育和培训就结束了,而且应该透过后期的考核与审查,检验出员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感悟,检验出员工个人思想政治素养的变化。所以,建立考核机制势在必行。要注意的是,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要直接与员工的绩效、薪酬和福利挂钩,要使之成为激励和约束员工的一个“利器”。建立这样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充分表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表明了员工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要让全体员工认识到: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要技能过硬、思想先进、品质崇高。奖惩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奖励、激励那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员工,让他们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也可以鼓舞其他员工的士气,塑造“榜样的力量”;对那些不重视思想政治学习和修养的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和惩处,这叫做“奖罚分明”,同样可以起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效果。

四、结束语

高速公路企业担负的使命和责任既光荣,同时也充满了压力与挑战。在此过程中,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是提振企业士气、提升员工素质、保持企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必须长期坚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高速公路企业适时变革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策略,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诉求,同时加强制度和体制建设,是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不错办法,值得尝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志锋.关于加强高速公路路政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0(06)

[2] 窦新霞.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高速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品牌(理论月刊).2010(03)

[3] 邬捷.高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08(02)

后期工作思路篇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起点。但这并不是说,适合中国情况、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就由此产生了。从这时起,中国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就在探索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并试图从理论上阐发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书本上的,也不是理论推导出来的,而是从中国革命的现实实践中提出来的。

中国革命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统一战线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致力于工人运动,兴起了1922-1923年的中国工人运动高潮。这场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革命只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殊的力量,并且同国民党左派一度掌握了统一战线的主导权。然而,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懂得抓领导权,也不懂得抓军权,而是一味地埋头发动民众,结果在强大的右派势力举起杀人屠刀的时候,无力挽回大革命的失败。这个血的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刻骨铭心。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遇到的又一个问题。首先提出的是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但打的是国民党的旗子。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响亮地提出要打共产党的旗子[1],并在攻打浏阳失利后,开创了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道路。从此,毛泽东始终站在了对中国革命特殊规律的伟大探索的最前列,站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前列。

到农村实行武装割据,是一种临时的退却行为,还是一条新的革命发展道路?中国革命到底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毛泽东开辟的道路,一开始并没有被中央所承认,他还为此受到过处分。但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从理论上初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探索中国革命特殊规律,就不能照搬书本,而要解放思想,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然而,在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对中国革命危害很大。1930年5月,毛泽东为了纠正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倾向,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他后来回忆说:“这篇文章是经过一番大斗争写出来的”。[2]文章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3]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却是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包含着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的思想,成为后来被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雏形。

中国革命的根据地在农村,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土地革命战争,主力军和同盟者是农民阶级,这就提出一个的课题:如何在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里建设一个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毛泽东尤其强调从思想上建党,党员不但要从组织上入党,而且要从思想上入党,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纠正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把各种非无产阶级成分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他还强调保证党对革命军队的绝对领导,绝对不允许枪指挥党。在长期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独创。

土地革命后期,中国的社会矛盾面临一场大变动。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迫切要求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再一次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个中国革命的根本性课题。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式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成功实践。中国共产党不但有了坚持统一战线内部的独立自主和领导权的总方针,而且形成了一整套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方针。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主要是通过实行什么样的抗战路线来实现的。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随后,又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阐明持久战的总方针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科学地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军事路线的解决和政治路线的确立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两篇文章,和土地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起,成为毛泽东最重要的军事著作,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

这样,在土地革命后期特别是抗日战争前期,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基本成熟,解决了这三个基本问题,就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从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第一次从理论上对这三大法宝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的,是毛泽东作于1939年10月的《〈共产党人〉发刊词》。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克服“左”、右倾错误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过程。在从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转变时期,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这两篇重要著作,奠定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毛泽东又接连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演讲,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达到整顿作风、提高领导水平的目的。通过这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深入人心。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24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至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产生了第一个理论成果。

二、建国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新

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究竟有没有发展?有。不仅有发展,而且有重大发展。

建国以后,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引导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传统的道路是苏联式的,就是通过工厂和土地的国有化,一举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开创了通过农业合作化和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道路。不是一举过渡,而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是单一国有制,而是形成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1956年起,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时,苏联的道路暴露出不少弊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第一个重要成果。讲话的核心是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前几年的初步经验,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普遍性的问题中概括出十大关系,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它为科学制定八大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社会,但大量的已经不是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当时党内许多人还不懂得这个道理,习惯用战争年代对付敌我矛盾的办法来处理社会矛盾,结果造成矛盾的激化。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区别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突出地提了出来。这一新学说,从理论上提出和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对中共八大路线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这些都是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的新发展。此外,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在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方面,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等,也有一些新的建树。

毛泽东思想在建国以后的理论创新,主要有哪些呢?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条件。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这条新道路是:通过以国家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物质基础。对个体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走从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样逐步过渡的道路。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类似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终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社会生产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

在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与此同时,开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任务。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要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斗争基本结束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调动国内国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始终把农民和农业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在经济建设上,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工业化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还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等各种关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注意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在政治建设上,要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民主集中制和人民民主的法制,克服官僚主义;实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科学文化建设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各民主党派结成统一战线,吸收他们参加人民民主政权。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坚持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在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的同时,鼓励和帮助他们过好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关,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政治基础。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团结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争取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第四,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就是又红又专。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要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文化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建设,要面向现实,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的长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第五,关于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执政党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的中心内容。毛泽东告诫全党,在革命胜利以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严惩贪污腐败分子。同时,要警惕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图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作风,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行自我批评等三大作风。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具有长远的和普遍的意义。

后期工作思路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公路建设;服务

一、公路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建设事业中高度重视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同时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社会建设事业中,公路建设担负着完善交通网、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鉴于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到基层公路建设中,切实为公路建设服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思想、路线、政策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党的思想、政策对社会建设事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公路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宣传工作的核心,它有利于团结广大公路职工,凝聚职工共识,使公路职工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思想路线,不断增强公路企业的竞争力,确保公路建设活动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公路建设改革,转变公路建设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系统的变革在所难免。伴随着新时期公路系统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公路职工人员思想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发生着微妙变化,公路系统中的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对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统一公路系统职工思想认识,化解矛盾,凝聚力量,从思想上扫清公路建设事业发展障碍。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公路职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需要的现实要求。在社会改革进程中,公路建设事业发生着显著变化,公路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高素养、高水平的职工加以解决。当前,我国公路系统中许多职工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不高,专业技术能力不强,难以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公路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使他们自觉完善自我专业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公路建设事业的需要。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公路系统改革发展,健全和完善公路建设体系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推动公路体系改革,促进公路体系自身不断完善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公路职工端正思想作风,为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服务。

二、我国公路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键阶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统一公路职工思想认识,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使其在自身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为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事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公路系统暴露出来的问题逐步增多,突显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

(一)公路系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度不够。近年来,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与变革也正不断向前推进,公路建设系统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公路职工的思想认识也发生着微妙变化,一些公路职工受到不良风气和糖衣炮弹的攻击,拜金、享乐主义日益盛行,自身在公路建设中的职能和责任抛之脑后,不仅严重影响到公路建设部门的形象,更使公路建设工作难以健康、有效开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式存在问题,难以为公路建设提供良好服务。在公路建设系统中,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式长期存在问题,开展方式简单老套,形式主义严重,不善于结合新时期公路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开展创新型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善于关注基层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善于树立先锋模范人物带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严重制约了公路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升,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思想政治工作中沟通机制尚不健全,与职工缺乏真诚沟通,严重影响到公路职工工作效率的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施教者与受教育者间建立沟通桥梁,通过真诚的沟通,使职工心灵受到洗礼,心服口服,才能团结互信,凝聚力量。当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行政命令式工作方式突出,批评教育的方式不恰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采用下发文件以自主学习为主,致使职工与职工间、职工与公路建设部门间缺乏互信,对公路建设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三、公路系统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公路建设中的核心工作来抓。一方面,要结合当下社会环境,针对出现的新变化,调整合适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公路员工思想觉悟和水平,以凝聚公路员工力量和共识,激发创造力,为公路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应根据公路建设行业情况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由于公路建设、维护的主力军以青年人为主,他们的思想前卫,思维活跃,逆反心理较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针对青年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式,积极对青年人进行引导,释放其正能量,为公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必须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狠抓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质成效。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应与时俱进,根据新时期新情况适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策略,实事求是,立足于现实,服务于现实,为公路建设事业蓄积思想能量。加快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结合公路系统职工实际思想状况,制定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和目标,坚决贯彻落实,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公路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质效果。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监管机制,公路系统职工要明确各自责任,逐级紧抓,统一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公路系统各级人员,提升全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为公路建设服务。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确立中心思想和重点工作,并全方位予以落实。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公路系统职工感受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激发职工创造热情,使职工自觉肩负起主人翁责任,养成爱岗敬业的良好品德,确保公路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和落实人才培养理念,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以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导向,端正职工思想作风,吧职工培养成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人才。

(四)加强公路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配合,实现公路职工整体素质提升。企业文化是在思想政治路线的指导下形成的,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在很大程度上公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公路企业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密切联系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公路职工综合素质,为公路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兰英. 试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传递正能量[J]. 才智,2013,(24).

后期工作思路篇8

[关键词];科学认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历史内涵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1)01-0076-07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建党学说中占有光辉的独特的理论地位。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要求,1942年3月曾说“党性是一种科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水平”新命题。科学认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一系列光辉思想,这既是一个严肃认真的党史问题,又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水平的问题,对当前正在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就创建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历史内涵及相关问题谈些认识,以期引起理论界的共鸣,进而形成全党共识。

一、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的历史内涵

“伟大的工程”概念及其历史内涵是在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以下简称《发刊词》)中首次提出的。《共产党人》是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主办的以党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党内刊物。在谈到创办《共产党人》的原因时,《发刊词》指出:“它的任务就是: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帮助进行这件伟大的工程,不是一般党报所能胜任的,必须有专门的党报,这就是《共产党人》出版的原因。”这174个字,是论述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最经典最核心的部分。它除了提出或规定《共产党人》杂志的主要使命是帮助党中央指导党的建设之外,还有四层意思。第一,概括、升华和确定了瓦窑堡会议以来中央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提出的党的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41个字党的建设纲领在《发刊词》中先后使用了4次。第二,这41个字的党的建设的任务、目标、纲领,豪迈地把它誉为“伟大的工程”。这个任务、目标,不是单项的党建工作,而是把党组织在全国地域的分布覆盖,与党员的数量大发展和质量大提高紧密结合,把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是有着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党的建设的纲领;在党的建设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是一个光荣而又严重的任务,”是具有鲜明历史特色的党的建设。因此,独具匠心地称它为“伟大的工程”,以示和其他阶段的党建工作相区别。第三,明确提出“进行这件伟大的工程”不是无条件的、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而是党的主观客观条件“已经大体具备”后才能实施的。第四,指出“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言外之意,“这件伟大的工程”启动时间不是在《共产党人》出版之际,而是早已进行了。

根据《发刊词》174个字论述中蕴涵的丰富思想,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伟大的工程”的历史内涵是鲜活的,具有强烈的历史特点,基本上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的任务、目标、纲领,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个历史内涵符合《发刊词》著作的原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著作专题摘编》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组论述,其中立的一个标题是:“建设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伟大的工程。”《摘编》没有采用现今一些文件、教材、媒体通常使用的“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的提法,可以断定这是缜密思考推敲后才确定的一个科学定位。第二,“伟大的工程”是党的建设一定历史阶段“光荣而严肃的任务”。它不是党的某个部门或某级组织能独立完成的党的建设的某项经常性工作,可以无条件一蹴而就即可完成的,也不是党的建设的终身任务和使命,而是党经历了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两次失败,党中央走上布尔什维克化道路后,实施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化的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具有特殊使命的党的建设,因而是“件伟大的工程”。

二、创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主观客观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理。

《发刊词》中提出进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主观客观条件”已经“大体具备”了。那么主观客观条件是什么呢?

客观条件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在组织上政治上有一个布尔什维克化的党中央。《发刊词》中说:“只在到了遵义会议(一九三五年一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后,党才彻底地走上了布尔什维克化的道路。”党的历史上,如大革命时期,党员群众和干部革命积极性非常高,但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因此,党的领导机关中占统治地位的成分,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在这一阶段的紧要关头中,没有能够领导全党巩固革命的胜利”。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和革命在一个时期遭受过李立三同志‘左’倾机会主义的危害,而在另一个时期,又遭受过革命战争中的‘左’倾机会主义和白区工作中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危害”。显然这时的党中央领导机构和主要负责同志不是布尔什维克化的,是不成熟的。因此不具备领导全党进行“伟大的工程”资格。遵义会议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条件下,党中央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所面临的组织问题、军事问题,确立了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其后共产国际又确认了遵义会议的重要决定,指示中共中央在领导机关中要在为首的领导下解决。邓小平曾指出:“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时,就成熟了。”历史表明长征胜利后的党中央才有资格有条件领导全党实施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

主观条件也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党中央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发刊词》运用党的思想路线,运用马尧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观点,分析了党成立以来三个历史阶段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掌握的程度和取得的革

命成效,指出抗日战争以来,“凭借着党在全国人民中间的很高的政治信仰,凭借着党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更加深入的更加统一的理解,就不但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发刊词》论述了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与党的建设的关系。对于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指出:不了解中国资产阶级的二重性,就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中间发展起来和锻炼出来的。”对于军事路线与党的建设的关系,指出: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是密切地联系于这一斗争形式的。离开了武装斗争,离开了游击战争,就不能了解我们的政治路线,也就不能了解我们党的建设。我们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武装斗争。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是在革命战争中进行的,没有武装斗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共产党。这个拿血换来的经验,全党同志都不要忘记。”这里所论述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军事路线都是拿血换来的经验,党中央在长征之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从思想上、理论上认识到了,无疑这是开展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最基本、最主要的主观条件,用它来对全党干部党员进行教育,一定会促进全党布尔什维克化。

三、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核心工程是党布尔什维克化,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布尔什维克化一词在《发刊词》中是重复使用最多的一个概念,有18次之多。在党的七大之前的党的建设史上,布尔什维克化的基本涵义是与时俱进的。

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一词的音译。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党纲时,拥护列宁的人获得多数,称为布尔什维克。此后,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曾被称为布尔什维克,马克思列宁主义曾被称为布尔什维克主义。第二国际背叛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国际上得到国内革命派的支持。列宁1918年提出:“布尔什维克主义已经成为世界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这决不是由于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功劳,而是由于世界各地群众对真正革命的策略表示最深切的同情),它提供了在具体内容、实际内容上有别于社会沙文主义和社会和平主义的思想、理论、纲领和策略。”刘少奇就曾明确指出:“中国党的建设,一开始在主观上就是按照列宁的原则和道路进行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些组织原则,在我们多数的党员中就能背诵出来。”

1926年7月召开的党的四届二次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使党“布尔什维克化”的党的建设的口号。这个口号从理论层面讲,就是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即像俄国共产党一样,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从经验层面讲,就是要学习俄国共产党的经验,来不断增强党的力量。这是党在幼年时期布尔什维克化的内涵。

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开始走向成熟,布尔什维克化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和深化。在《发刊词》中,赋予布尔什维克化有三项要求。一项是党的整体的布尔什维克化问题,如四次提到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再一项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的布尔什维克化问题,如大批新党员、新的组织还不是布尔什维克化的;第三项是党的建设过程布尔什维克化问题,这主要指党的建设与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关系而言,正确掌握运用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党就发展、巩固,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就“前进一步”,否则就“后退一步”。这三项要求是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和或缺的。

赋予布尔什维克化的根本内涵的新义,一是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时,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二是达到理论上“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曾谈到:我们研究中国就要拿中国做中心,要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我们读过《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它告诉我们,布尔什维克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和方法,创造了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布尔什维克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前没有过,这是列宁所领导的党在俄国创造的。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布尔什维克主义,用这个理论和策略搞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我们要按照同样的精神去做。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简言之,布尔什维克化的任务,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二要理论上“创造一些新东西”。《发刊词》结束语鲜明地指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理解,集中十八年的经验和当前的新鲜经验传达到全党,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而避免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此段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要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用它来武装中国共产党,这是“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要义。显然布尔什维克化是伟大工程中的核心工程,关键工程。这是一项党性和科学性极强的理论创新工程,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工程。

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际上启动于瓦窑堡会议

《共产党人》出刊之际,就指出:“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那么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何时启动呢?根据41字纲领中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的”党的要求,我们认为它应启动于长征后的瓦窑堡会议。

中国共产党创建之时,党的成员大多数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工人党员很少。1923年党的三大时只有420名党员,而且处于秘密状态。因此,党的三大提出把党建成一个群众性政党的任务。党的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问题的议决案》强调:“我们加入,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这里的“群众共产党”是党在组织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决策。1925年1月党的四大时,党员有994人,1925年10月党员达到3000人。1926年是党的大发展时期。1926年10月,陈独秀曾致信各党部,指出:在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党

员数量上的增加,乃是第一个重要问题”,“不急谋党员数量上的增加,便是对党怠工,便是一种反动行为”。因此,1927年4月党的五大召开时,党员发展到57967人。大革命时期,党注意发展党员,但党的工作以与孙中山领导的进行国共合作为主题,因此党的自身建设只处于起步阶段,党对党员教育和培养方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还存在一些缺点和失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红军中创立的思想上建设党的原则,在根据地有很大影响,使党和红军有巨大发展,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遭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使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后,经历了两次挫折的中国共产党,是只有三万多名党员、在狭小的圈子中活动的党。

1935年12月底,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在党的建设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会议通过的《决议》及在会后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在党的建设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对党的建设有三项历史性贡献。其一,制定和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会议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右倾关门主义倾向,认为关门主义是当前党内的主要危险。报告列举了关门主义的表现,分析了它的危害,指出关门主义是“孤家寡人的策略”,“在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关门主义,我们要的是制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死命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其二,对党的性质提出了两个先锋队的新表述。会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他应该大量吸收先进的工人雇农入党,造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一切在民族革命与土地革命中的英勇战士,都应该吸收入党,担负党在各方面的工作。其三,对发展新党员提出了新标准。决议明确提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强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社会成分是应该注意到的,但不是主要的标准。应该使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把许多愿意为共产党主张而奋斗的新党员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党不惧怕某些投机分子的侵入,党用布尔什维克的政治路线与铁的纪律,去保证党的组织的巩固。党不惧怕非无产阶级党员政治水平的不一致,党用共产主义教育去保证提高他们到先锋队。瓦窑堡会议确立的关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治路线、关于党的性质新表述、关于发展新党员的标准,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古田会议创建的建党思想的一个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后,党不断提出了党的发展壮大的新理论、新原则、新政策,迈出了建设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大党的步伐,实际上标志着党的建设历史的新开端,标志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正式启动。

1937年10月,在一次报告中要求:“建立全中国的强固的共产党”政治目标,使党“从苏区与红军的党走向建立全中国的党”。具体任务是“争取党在全国的公开地位,利用一切活动的可能‘下山’”,“发展党与巩固党,建立各地的领导机关”。1938年3月,中央政治局鉴于全党只有9万党员的状况,颁布了《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党员人数从长征后的3万多人发展到50余万,党的组织已初步从狭小的圈子走了出来,成为一个初步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

五、刘少奇在党的七大向全党昭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圆满完成

从秋收起义后,逐步形成了一条思想上建党的建党原则和路线,把革命队伍中那些有不少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人,先大量地从组织上吸收到党内来,在党的熔炉中,实施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入党,在革命实践中,将他们锤炼成无产阶级的英勇战士。的这一中国特色的思想上建党原则和路线在遵义会议后才居于全党的指导地位。这一思想上的建党原则和路线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历史进程中得到全面实施和贯彻,并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1945年5月,刘少奇在修改的报告中,对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成就,作了全面总结。他指出:“现在我们党的情况,同它在历史上任何时期比较,都有了极大的特点。我们党现在已经是这样一个党。”报告对“党现在已经是这样一个党”一连用了五个“已经是”,作了详尽的展开和说明:已经是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党,它已有一百二十一万党员,它的组织与党员遍布全国各地;已经是一个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锻炼过来,并已完全熟练了领导革命战争艺术的党;已经是一个领导着敌后九千五百万人民建立了强大革命根据地的党;已经是一个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经过整风,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空前团结和统一的党;已经是一个有了自己伟大领袖的党,就是我们党和现代中国革命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同志。这里的五个“已经是”,实际上全面回答了在《发刊词》中提出的“这件伟大的工程”关于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从《发刊词》的“建设一个……”到刘少奇党的七大修改报告的五个“已经是”,这表明经过九年多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目标已经达到,任务已经圆满完成。“这件伟大的工程”是有“工期”的,不是无“工期”工程。

刘少奇的报告还对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思想作了深刻阐发: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又说:思想,从他的宇宙观以至他的工作作风,乃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表现在同志的各种著作以及党的许多文献上。报告列举了思想的九个方面内容后,强调这些理论与政策,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最根本的成果,也是伟大工程圆满完成的最根本的标志。

邓小平后来对党的七大的成果作了科学评价。他说:从我们党的历史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谓全党成熟,首先是在思想上,我们党有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广大干部和党员掌握了这个思想。在政治上,从遵义会议以后,党内虽然有过错误的路线,但是同志总是用正确的路线去克服错误的路线,因此,从那以后党的方针和政策都是正确的。体现了正确路线的方针和政策,变成了群众的行动,得到了群众的拥护,经过抗日战争时期,党员从三万人发展到一百二十多万人。 “在组织

上,形成了一个健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树立了一个正确的党风。”邓小平的这段评价,从一个侧面表明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竣工”了。当然,实施九年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结束了,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党中央成熟了。其后,党中央将领导全党自身的建设,进一步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适应新的环境,迎接新的挑战。

六、七大期间关于党建的一些重要思想观点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理论成果

在党的七大修改的报告中,刘少奇曾谈到“在三次大革命时期中”“丰富起来的建党学说”,认为的正确的建党路线“首先着重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这是刘少奇从宏观上概括的的建党学说。实际上在党的七大期间,在《论联合政府》等报告、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建党学说的重要思想。

(一)党的奋斗目标、任务、纲领及党的宗旨的思想: (1)关于共产主义是无限美妙的,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的思想;(2)关于新民主主义是总纲的思想;(3)关于党要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思想; (4)关于要解决中国人民的民主、民生问题的思想;(5)关于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的思想;(6)关于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思想;(7)关于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相统一的思想;(8)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军队唯一宗旨的思想。

(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思想:(9)关于我们党的理论水平是很低的思想;(10)关于马列主义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有系统的知识的思想;(11)关于我们所要的是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12)关于读马列主义书,学习理论提高党的理论水平的思想;(13)关于全党要提倡想问题的思想;(14)关于党要广开言路,打开窗户的思想;(15)关于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的思想。

(三)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16)关于党内团结和睦、亲切得像家庭一样的思想;(17)关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18)关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19)关于自我批评的作风;(20)关于共产党人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的思想;(21)关于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思想;(22)关于党在同一切违反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思想; (23)关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开展党内斗争的思想。

(四)党员党性、个性的思想:(24)关于党员是人民中优秀分子结合的思想;(25)关于党员有人格、独立性、自由及党性、个性相统一的思想;(26)关于认识山头照顾山头最后消灭山头的思想。

(五)党的领导能力和讲学习的思想:(27)关于党的领导要体现于政策、工作、行动上的思想;(28)关于党的领导班子从集体中求完全、从现实学习中求完全的思想;(29)关于党要有应付大事变的精神准备的思想;(30)关于领导就是预见的思想;(31)关于党要有准备应对非常困难、非常不利情况的思想;(32)关于系统地分析和系统地解决问题才叫作科学,不是系统的而是零碎的,就是正确的也不是科学的思想;(33)关于我们进城市后要善于学习,我们没有学会的东西多得很的思想;(34)关于事情总是不完全的,我们的任务是向比较完全前进,向相对真理前进,我们要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的思想。

(六)检验党的政策标准的思想:(35)关于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36)关于人民只相信经验的思想等。

这些思想观点是对建党学说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过“思想里面的党的学说问题”。他说:党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同志。红军创建时期,的建党思想就很明确。邓小平还说过:关于党风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当时的条件很难有什么建树,列宁有发展,继承列宁,加以总结、创造,把党风大为发展。这些论述,从一个侧面表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丰富和完善了的建党学说。

七、两点感悟

(一)现在理论界通行的“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提法不科学。“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已在中共党史和高校的一些权威教材中出现。党的建设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涉及党的建设方方面面,贯穿于党的生命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变化的、动态的过程。党的建设又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为理论方面的党的建设理论,是党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践方面的党的建设是一项恒久事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自身的巩固、发展和永葆生机活力、先进性而进行的工作。党在不同时期,因世情、国情、党情不同,党的建设工作的性质、目标任务是有变化的,因而党的建设事业的长过程就呈现出阶段性来。党的建设的理论或学说通常先于或早于党的建设事业的发展,完善、成熟发展于党的建设事业过程中。

创建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特定党情环境下为达到特定目标任务的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9年的历史时光(瓦窑堡会议至党的七大期间)。它不能没有时间表。它不与在延安的13年时光并存,不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史共存,更不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两个历史过程。党的建设的事业与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不是同义反复,“伟大的工程”不是党的建设事业艰巨性、重要性的形象表述。现在理论界通行的“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提法不科学,它混淆了事物过程与阶段的区别,混淆了事物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没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办事,这是一个理论的缺憾。

(二)期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建党100周年时呈现出主体性标志性成果。如果“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提法成立,那么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就成了愚公移山式的工程,需数代人(一代20年)为之奋斗,“工期”太长了!没有时间表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失去信心和决心,失去完成工程任务、目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曾以9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党的建设史上的第一次伟大工程。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的日子里,希望中央有关部门,举行一定范围的学术研讨,依据党的十七大规定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以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党的建设科学化”思想为指导,回顾和研究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开展以来的一些提法,以得出经得起推敲的科学结论,成为全党的共识。

我们设想:以同志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起点,不超过两代人,即30-40年的时光,完成党的建设史上的第二次伟大工程;在建党100周年时,第二次伟大工程的主体性标志性成果能呈现,创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执政党建设学说;然后再用一段时间来巩固它、完善它。这样才能提增全党信心和决心,像邓小平所要求的“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使人们对第二次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有个结束的预期。全党应该有这个雄心壮志!

[参考文献]

[1][3][4][6][7][8][11][1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603,611―612,610―611,612,608,610,534,614.

[2]著作专题摘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905.

[5][17]邓小平文选: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4,346.

[9]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0.

[10]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86.

[12][16]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7―408,59―60.

[1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47v

[1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35.

上一篇:信息安全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住建局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