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24 18:05:04

兵马俑考察报告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1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们这回西安之旅的导游。我姓徐,大家就叫我徐导好了。今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世界遗产之一,秦兵马俑。景点位于西安临潼,我们坐的车也是去临潼的,行程大约四十分钟。我想提到西安的临潼,你们肯定会想到举世无双的秦兵马桶。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秦始皇陵园,请大家按次序下车。你们知道秦兵马俑的来历吗?原来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后来到了秦朝,一个大臣对秦始皇说: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我觉得这样对您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们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就答应了下来。其实要不是那时候秦始皇的一点头,今天就见不着这气魄雄伟的兵马俑军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目前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时的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左右。

你们请看,那身材魁梧,头戴曷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就是将军俑。有的神态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有的则是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虑如果作战,战胜敌人。满是大将风范。

再看那些武士俑,各个体格健壮,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上翘起的战靴,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

接着继续来看骑兵俑,仔细观察,它们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左手持弓箭,仿佛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打仗时期,肯定少不了一群良驹。看前方,那陶马跟真马一样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如果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跳上征程。

不管是将军俑、武士俑还是骑兵俑,都好像在暗下决心,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甚至连陶马也好像在打算一定要精忠报国,走进它的身旁,似乎能感爱到轻微的呼吸声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慨。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2

2011年10月8日至13日,***县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邱自湘,常务副会长吴茂林等同志带领县“两会”工作人员赴西安进行为期4天的古都之旅参观考察活动。通过赴西安考察学习,重现历史,感受古都文化,展现出秦、唐鼎盛时期的璀璨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临出发前,***县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邱自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有团队精神。邱会长指出大家一起出来就要拧成一股绳,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形成一个整体,要有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二是要遵守纪律。要遵照导游的意见,按照当地的习俗,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有时间观念,以免耽误行程。三是要注意安全。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本次参观考察活动的地点分别是:大雁塔北广场、华山、华清池、秦陵地宫、秦始皇兵马俑、西安世园会、明城墙、钟鼓楼。

10月8日下午17:00从***出发,到鹰潭乘坐从福州开往西安的1217次列车,于次日下午17:15顺利到达陕西西安。一下车,导游就把考察团全体成员带到大雁塔广场。它位于著名的大雁塔山脚下,整个广场分为六部分:北广场、东、西步行街、雁塔 苑、雁塔东苑、雁塔南苑、南广场。我们一行驻足北广场,那儿规模宏大,各式水景喷泉,随着音乐的旋律变换着,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多姿。

10日来到五岳之一,以险著称的华山脚下。西岳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古称太华山,海拔2160米,是我国部级风景区。华山五峰中又以东峰、西峰、南峰三峰最高。华山索道全长1550米,从山脚沿当年“智取华山”的小道上空飞架,穿行在绝壁峡谷之间。考察团全体成员乘坐华山索道,只见山中云雾迷漫,来到华山北峰,眼前雾气一下消散,豁然开朗,往山下望去真有腾云驾雾之感觉。在“两会”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手扶铁链,脚踏人工开凿的一级一级石阶,听着红军战士智取华山的故事,耳畔回荡着轿夫那古朴、悠扬动听的歌声,那种奋发向上、催人奋进之情不由而然从心中升起。华山的名胜古迹很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像石刻随处可见,真是美不胜收。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城东临潼区骊山北麓,自古就是游览沐浴胜地。11日,我们一行驱车来到华清池,只见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大门内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即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便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向南有“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汤”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汤”池形如海棠,供贵妃享用;“尚食汤”是供大臣们沐浴之处;“星辰汤”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在星辰汤后有温泉古源。华清池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此,华清池内至今仍完的保留着当年蒋介石行辕旧址五间厅,后面骊山的半腰间虎斑石处即为“兵谏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使华清池除了优美风光之外,更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地处西安市以东30余公里的骊山北麓。下午行至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三个坑共约有2万多平方米,坑内共计有陶俑马近八千件,木制战车一百余乘和青铜兵器4万余件。其中一号坑规模最大,面积12000平方米,有俑马六千余件;二号坑次之,面积是前者的一半,有俑马千余件;三号坑只有500余平方米,内有武士俑68个。四号坑大约百余平米,据说是粮草储备库。根据考古判断,这几座从葬坑象征着始皇生前的宿卫军守卫着陵园,而三座坑是按兵法布阵的,其中三号坑是总指挥部统帅三军。这是世上无与伦比的地下军阵,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待发之势,令人联想到当年始皇帝金戈铁马,横扫六合,所向披糜的声威。

12日驱车来到西安世园会,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华夏故都,山水之城­——西安举行。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会,是宣传生态文明,提升国家形象的重大机遇。西安世园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为主题,以“绿色引领时尚”为宣传口号。于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会期178天。西安世园会园区总面积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标志性建筑有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主题园艺景点分别为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并设有灞上人家、椰风水岸和欧陆风情三处特色服务区,将让人们充分领略园林、园艺、建筑、艺术之美。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3

中国制陶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在广阔的大地上孕育了陶器的兴起,1980年甘肃秦安大地湾期出土了距今八千年的彩陶,拉开了探索古代制陶艺术的新篇章。纵观我国整个制陶艺术的发展历程,其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的发展变迁都伴随着鲜明时代特点和文化根源,朝代更替、民族的融合,都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形式与风格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

秦汉历史是一幅蔚为壮观的恢弘画卷。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四百年间,始皇统,却又短命而亡。汉承秦制,休养生息,社会物质文化得以发展。同样陶俑艺术也跟随着秦朝的初兴、西汉的发展再到东汉的普及,镌刻着深深的社会经济文化动因。从兵马军队到庖厨曲部,从皇权礼制到儒家黄老,从帝王将相到地方豪绅,陶俑的演变即是秦汉历史文化变迁的写照。

陪葬俑出现的历史溯源

中国古人一向重视养生,寻方士,炼丹药以求长生。历代君王都有着追求长生不老的情节,但这毕竟是天方夜谭,终究逃不出生老病死。在世界范围内对死者的敬畏是普遍的,不同的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丧葬习俗。然而在中国古代,人们对死者关注的主要形式就是“事死如事生”“生死一体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丧葬制度也发生变化,但唯一始终不变的则是厚葬的原则。特别是皇亲国戚、身居高位者或富人埋葬时,不仅要修造大墓,还将生前所用的器物和所拥有的奇珍异宝随葬,而且还会为死者专门承制器物作为附葬品置于墓内。

然而在远古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了殉人的葬制,除了将所用器物带入地下的同时也要将生前所拥有的奴隶、佣人甚至妻妾随葬供主人生后使用。1934年至135年,在安阳殷墟王族墓地(候家庄西北岗)经三次考古发掘,发现9座“亚”字形大基,每墓殉奴四百多人。“殉人”、“殉奴”、“殉狗”…这在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墨子・节葬下》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处丧之法,将奈何哉”,秦穆公死时(公元前621)从死之人有177人,其中有三位良臣“子车氏三子”,国人哀之,为之赋《黄乌》“以志哀怨不平。”位于古雍州附近的凤翔县发现秦景公(公元前577-前537年)大墓,其中找到随葬男女遗骸166具,另外20具尸骨在封土层中发现。可见人殉之残忍。

商、西周的人殉制度经过春秋、战国社会的发展,奴隶制逐渐被封建制度代替,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人的价值在社会生活中以及改造自然中的作用愈加凸现,人口的作用对于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人殉”残暴制度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抨击。直到战国中期的秦国在献公继位后,明令“止从死”,废弃了长久以来的人殉制度,自此这做法也被其他国家所认同。尽管人殉被禁,但君王并没有对生后之事有任何的怠慢,反而对陵寝的建造规模有着永不满足的渴望。在此时便兴起种新的风气:君王在位时就开始修建陵寝,用以安排灵魂的归宿,让生前的享受得以延续。由于人殉被禁,君王希望在冥界仍享受到生前的待遇,需要有谋臣将军,需要有武士、士兵,也需要有佣人、仕女。所以必须找到取代殉人的材质来代替人来殉葬。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陶器取代了在实际仪式中应用的青铜器,这些特制的器物即被称作“明器”。同样,真人车马逐渐由陶制人俑和马俑所取代。

秦汉陶俑之一脉相承

秦人早在西周时期,因屡立战功被周王册封为甘肃天水地区的“诸侯”。秦人曾六次迁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向西抗击戎人,向东不断谋求发展,历经700多年的对外生存空间的拓展,到秦始皇继位,泰国已发展为诸侯中的强者,并六国,战国沧海横流的局面消失了,开始了真正的大一统的局面。然而,秦施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刘邦项羽率众揭竿而起最终导致了曾经强大的秦朝帝国短命而亡。汉初国家经历了战争的动荡,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创伤,所以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重新恢复社会生产,《史记・孝文本记》所记:“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这也是汉初推行安抚民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又促进了陶俑的兴起。到了武帝时汉帝国兵强马壮,国家富庶,达到全盛。

在其艺术创作上秦汉可谓脉相承。导致这种现象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在政治上。西汉之初,国家政治上的不稳定,内忧外患仍很严重。一切以肃清外扰,安抚民生为首要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承秦制,便有了可能,汉朝制度脱胎于秦,正朔不改,服色不易。甚至汉都长安的首个宫殿长乐宫也是在秦朝旧址上修葺扩建的。正如《西京赋》所言“乃览秦制,跨周法。”因此秦的些旧制仍被汉代初期所沿用,在帝王陵墓的建造上以及殉葬制度上都较为一致。如阳陵出土的大量随葬陶俑及塑衣式陶俑的工艺造型即是秦始皇陵殉葬制度的延续。2、在技术上,都采用了模制。始皇陵出土的呈站立状的陶俑武士般由七个部分组成,即足踏板、双足、外衣下的双腿、躯干、双臂、双手和头部。秦陵兵马俑只有应用了模件系统,才可能完成这一非凡壮举:造就数量惊人有姿态万千的兵马俑大军。只有建立了这个模件系统,才有可能合理的安排生产,以现有的材料,在规定的期限内,实现秦始皇的愿望:创建一支神奇的大军,保卫他的陵寝直至千秋万代。到了汉代依旧延续着模制技术,从目前对汉长安的考古发掘看,已对陶俑烧造作坊遗存先后进行多次调查和发掘,已发表报告的窑址共33座,主要分布在汉长安城北垣西端的横门大街以西,西垣北端的雍门大街以北带。出土了数件俑的模具,其中Y12:74,泥质灰陶,质地坚硬。长方形系陶俑上半身背部的模具,具有头部、颈部和背部的型腔,俑的发髫、耳和背部肌肉等均模制而成。(如图1)所以陶俑作坊出土的制陶模具、陶俑的半成品和陶俑残片上的制作痕迹也揭示了汉代陶俑的制作方式和技术,从这方面看其模具成型工艺简单易行,既适合批量生产,也适合逐件加工与秦无异。这样的两朝更替并没有阻断艺术与技术发展演变的脉络,而是以更加包容胸怀去继承前人启迪来者。

秦汉陶俑之艺术差异

秦汉陶俑虽脉相承,在众多方面表现出了连续性和一致性,但时代所带来的差异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体态大小。秦始皇兵马俑是依照当时真人真马的真实比例大小塑造的。其站立俑身高平均1.8米,最高者达2米,以现代人作为参照略高。(如图2)有研究者甚至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指出“秦俑形体的比例基本适宜、合度”,“细部的刻也符合解剖学原理”求大求真的表现形式也符合秦始皇好大喜功的勃勃雄心和一统天下的气魄。然而阳陵汉俑则没有延续秦高大的陶俑风格,却是按照真人约1/3比例塑造的。其俑平均身高为0.62米,比起秦俑要显得袖珍得多。例如在汉长安城1号窑址发掘中出土的立式俑1式,光头,身穿双重长襦,高57厘米。(如图3)秦俑与汉俑的在外形大小上的变化反映了汉统治者们合弃了秦始皇对“巨大”的追求,而返回到微缩式的场景中,这并不意味着汉俑比秦俑减少了其肩负的内在意义,而体现了种新的宇宙观。巫鸿认为“我们不应仅仅把这些汉俑看作是秦俑的缩小和简化,而应该认为它们所构成的‘场面’具有不同的艺术目的――其意图是造成一个微型的而非巨型的世界。”

第二,表现手法不同。秦代较为写实,汉代则偏夸张。究其原因,秦朝是厚葬礼仪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使用明器随葬取代人殉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秦始皇死后按照“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在他死后以军队的形式来陪葬似乎也是种必然。军队的形象是不容有半点扭曲的,作为守灵的卫戍部队,必以严谨的手法来表现其真实性。到了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上,任采取“汉承秦制”但一改秦朝的“法”制思想,而实行“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这也间接地给质朴之风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在文化方面,汉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楚文化,与楚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汉朝统治者在意识形态方面却保持着南楚故土的乡土情节――浪漫主义。因此汉俑便拥有了夸张和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如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汉墓出土的击鼓说唱俑(如图4)体现了汉代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第三,制作工艺不同。秦汉陶俑都使用了模制,同时在细部的处理上都采取了塑的办法,并施以彩绘。如上文提到,秦俑制作由下而上分为足踏板、脚、腿、体腔、臂、手、头颈7个部分。在此之中足踏板全部为模制,其余从脚到头很少模制。即令是模制部分如俑头的初胎,亦需要复泥加以重新雕塑,而不是一次性模制成型。考古工作者在论述秦俑制作工艺时,对不少模制的地方,都十分谨慎地标注“可能使用范模”的字样。在模制完成后的塑形工序是秦兵马俑趋于写实的重要步骤,工匠使用了贴、堆和雕塑等方法对细部进行深入的刻画。在塑形完成后施以彩绘,常用朱红、枣红、粉绿辅以天蓝、粉紫、白、赭对每个陶俑的服装进行彩绘,而在脸部以粉色打底,用黑色对眼、眉、胡须等部位进行强调,从而完成整个作品。(如图5)而在汉代,虽采用模制但陶俑的制作流程被简化,取消了二次复泥并进行贴、堆和雕塑的二次加工而是在模制完成后稍加整形并直接用彩绘的方式勾画出陶俑的细部。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单个陶俑的制作时间,为在短时间内制作大量的陶俑兵阵提供了可能。然而在阳陵出土的着衣木臂陶俑的出现再次为秦汉陶俑的演变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著衣式木臂陶俑主要流行于西汉的中晚期,因为制作陶俑已有成熟的经验所以在阳陵出土的着衣木臂俑就在造型上表现的较为成熟,但着衣俑的木臂和衣物由于长时间处于地下大多腐朽成灰我们往往只能见到其的状态。至此西汉陶俑在制作上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在秦代陶塑结合彩绘的基础上增添了给俑着衣的方法大大增添了陶俑的艺术效果。

结语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4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手段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

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将美育

限定在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领域内,这就限制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范围。 其实各学科从不同层面都

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自身美育的优势,尤其是历史学科,因为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历史教学中饱含

着丰富的审美情感。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

谈我的认识。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热爱美。

历史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纵观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

卷。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审美教育的宝库。教师要全面熟悉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发

现美、热爱美。美育通常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类。所谓自然美,就是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

,既包括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如祖国的壮丽风光,又包括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如秦朝修筑的

气势恢弘的万里长城,埃及充满神秘色彩的金字塔等。欣赏自然美,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祖国、对生

活的热爱和激情,丰富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所谓社会美,是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

呈现的美。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灿若星辰的民族精英、古今中

外的风流人物,他们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奋斗不息,他们是心灵美的光辉典范,展现出人类创造历史

的执着追求、闪光的智慧 、高尚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这足以震撼学生心灵,唤起学生共鸣,激发

奋发向上的情感力量,激励学生追求美、热爱美、创造美。所谓艺术美是指各种富丽堂皇的建筑、各具特

色的雕塑、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价值连城的绘画、书法、文学戏剧作品等等。艺术美对人的心灵和情感产

生强大的穿透力, 陶冶和净化着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运用多种直观教具,创造出审美的历史情境 ,引导学生感受美、追求美

历史虽然已经飘逝,不能直接感知,但历史文物、历史图片和历史遗迹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因此

,历史教师要善于通过文物、模型、地图、图片以及电影、电视、录像等直观教具进行历史教学。这些直

观教具不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

历史形象,烘托出浓厚的审美氛围,而且可以以事物的外在美来揭示事物本身所蕴涵的内在美,激发学生

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讲“秦

汉时期的文化”一节时,可播放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片,指导学生观察兵马俑的阵容和肖像

特点,在学生感受、感叹兵马俑阵容的严整宏伟、肖像的栩栩如生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历史形

象的表象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实质,引导他们将兵马俑的庞大阵容与秦国富国强兵的内在史实联系起来,

还可以引导他们将兵马俑拱卫秦始皇陵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激发审美想象力,激励学生探索美、追求美。

3.通过跨学科整合渗透,引导学生感悟美、鉴赏美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涵盖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等,历史学科这一综合性特

征,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涉及其他学科,比如涉及语文、美术、音乐、地理等。传统的历史教学难以用相

关学科专业的语言把教材中蕴涵的美生动具体地呈现给学生,对学生审美教育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层,限

制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感悟

美、鉴赏美的能力呢?跨学科整合渗透教学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跨学科整合渗透教学是根据不

同的教学内容,探索历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学科知识通

过整合、相互渗透、交叉,得以综合运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

域、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对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 譬如文化史教学中教师要引进美学理论,有针对

性地渗透美学方面的知识,从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立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

美能力。当然, 教师还可借助学生的才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如让学生吟颂唐诗宋词、

鉴赏名篇名画、演奏音乐家的名曲,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而且提高

了审美鉴赏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美、创造美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体验美、创造美的舞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受到美的强烈感染和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创新和实践能力。 例如

,可以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编演历史剧(角色扮演)、写小论文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比如在讲“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课时,我把全班学

生分为五组,让他们分别扮演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少数民族,各组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出谋

划策,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与中原民族的友好往来,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发挥

表演,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情感的体验,同时也实践了一次创造美的过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

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展览馆、博物馆、名胜古迹、瞻仰名人故居、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等,作为课

内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怀抱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我曾利用暑假让学生以自

愿分组的形式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一组社会调查的内容是走访本市的风筝制作艺人,他们倾听了民

间艺人讲授风筝制作的历史和制作技艺,欣赏了色彩纷呈、美妙绝伦的风筝,并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亲自

动手制作了风筝,之后写出了很有价值的社会调查报告。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民间艺人传承民间文

化遗产的艰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增长了知识,开拓了思维,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和审美创造力。

总之,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时,教师对历史教材美育因素的挖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

法的使用,教学活动展开的形式等,都直接影响着对学生审美教育的效果。教师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是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理

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自己的言行展示美、创造美,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5

关键词:美术史;二十四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家;艺术作品;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先从大视野展示二十四史与美术史的关系,为美术史研究提供背景。

一、二十四史名称及其作者

史记:司马迁著,南朝宋裴胭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

汉书:东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其妹班昭补天文志和八表。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唐李贤等注。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晋书: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监修,李义府、李淳风、李延寿等十八人撰文。

南史:唐李延寿撰。

北史:唐李延寿撰。

宋书:梁沈约撰。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

梁书:唐姚思廉撰。

陈书:唐姚思廉撰。

魏书:北齐魏收撰。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

北周书:唐令狐德棻撰。

隋书:唐魏征、长孙无忌等撰。

旧唐书:五代后晋刘昫(音序)等撰。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撰。

新五代史:欧阳修撰。

宋史:元脱脱等撰。

辽史:元脱脱等撰。

金史:元脱脱等撰。

元史:明宋濂等撰。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

上列为二十四史,如加《清史稿》则为二十五史。因清史稿只是“稿”,未形成规范的“史”,所以学术界习惯提二十四史。这二十四史中前四史最最重要,从事文史工作的都需要认真读。我们搞美术史的不能例外。读时要特别认真,包括书中的注释。比如读音,有些汉字上古读音与今天有很大差别,对于一些专有名词及人名,我们应该遵从古音,念成今音就会出笑话,比如《论语·雍也》中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现在几乎都把“乐”读成“勒”音。我记得余秋雨先生还为自己读成“勒”在电视上辩解,认为大家都这样读也没有什么错。严格讲应该读“药”音。“乐”在先秦有三种读音:一读为月,指音乐,名词;二读为勒,指心情欢乐;三读为耀,指喜好情愿。按词义显然第三种读音最合理,仁者喜好情愿与山结伴,智者喜好情愿与水结伴。因为“仁者静,智者动”,与山水正相呼应。这是唐张守节的解释,就我看到的材料,此解释是最为详尽的。另一位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论语·雍也》:智者乐,五孝反,下同。也注明乐读为耀。又如《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开头即云:“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很多人把“郦食其”直读为“立时齐”,稍微认真的人只要读该卷注释,就会发现注一云:正义,历异幾三音。(按機与幾同)所以应读为“力艺机”。再如《汉书》卷六八《霍光金日碑传》,几乎所有的人都把“金日碑”念做“金日谈”,其实正确的念法应为“金密底”,颜师古注“碑”字日“音丁奚反”。“日”字未注,我从别的书查到此处的“日”字应读为“密”。陈宝国饰演汉武大帝,他念对了,我很吃惊。因为很多人不会念这个名字。又如《史记》、《汉书》多次出现“月氏”国名,今人多已知道念“肉之”,《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宛可以读为“晚”,也可读为“原”):“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正义日:氏音支。而月字未注。原因是月字不必注,月就是肉字的简写,月字中间两小笔封口即念肉,不封口为月,如撇和右边的竖勾都变为直就是冒字了。今人不会分得那样细。但我们应该了解三字的细微差别。

二、为美术史提供大背景

首先,最主要的是为美术史提供主体精神即民族精神,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深沉博大,坚毅执著,理想信念,忠于职守,爱国爱民,勇往直前等等。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中国美术史的灵魂。翻开二十四史,从帝王到大臣再到平民百姓,体现这种精神的人和事随处可见。

其次,重大考古发现、重要画家及其作品的最直接最可靠的来源也在二十四史中。

再次,为美术现象、题材寻求社会原因,也在二十四史中。

当然,美术史上的具体问题,个案问题的答案,还是需要从专门著作中去寻找。二十四史主要提供宏观环境和主要材料。但研究问题首先要有宏观的把握,才不致迷失方向,才会有深度。固然,人的精力有限,二十四史不可能一字不落的通看,但重要的和你重点研究的那个朝代的正史是必须看的。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大有提高,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国人越来越认识到提高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国学热方兴未艾。读传统文化典籍,读二十四史就是在复兴美术领域的国学。

三、民族精神事例

民族精神是活生生的,不是抽象概念。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始终没有间断,就是因为这种民族精神没有失传,五千年绵延不断。世界五大文明,除中国外,都中断了。唯独中国一直延续到今天,近百年虽险些中断,但凭借我们中华民族的韧性,终于熬过来了,复兴的曙光已明晰可见。

体现民族精神的志士仁人的事例,在二十四史中俯拾即是。我随便举几个。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四千年前的感人故事。(禹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代奴隶制国家的国王,自他开始,不再行原始时代的“禅让”制,而代之以父传子的“家天下”,阶级社会开始了。)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刻有大禹治水的画面,可见文图结合讲史早有先例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先国后家的精神,是顾全大局的精神,是奉献的精神。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性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难道不就是这种精神的延续吗?商鞅为了强秦豁出身家性命变法,而为了维护变法,他被车裂而死。但以个人的死换来了秦国的富强,为后来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为了国家利益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是为了理想勇往直前的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夏明翰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在反动派的威逼利诱面前,慷慨陈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毅然赴死,不就是这种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吗?苏武奉大汉天子之命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在茫茫草原牧羊,但忠于汉朝的忠心始终不改;李陵率兵深入匈奴腹地,在弹尽粮绝之后,为了保存仅有的部分战士的生命,暂且缴械投降,但始终怀念汉朝;张骞为了通西域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被匈奴扣押十三年之久,但始终未忘记自己的使命,终于逃脱回到长安(出使时带有一百余人,回来时仅二人),再带兵出击,为汉通西域立下汉马功劳。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精神,解放前留美的钱学森、钱三强、邓稼轩、王淦昌等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克服重重阻挠毅然回国,为中国的科技腾飞献计献策,奋力拼搏,直至生命结束,不就是这种精神的延续吗?

更有甚者,东汉班彪(3-54)及其子女班固(32-92)、班超(32-102)、班昭(约49-121),为大汉王朝的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立下汉马功劳。其中班超为汉戍边达三十一年之久,远离父母妻子(一度曾偕妻子戍边,后因副手李邑参奏他“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和帝见李奏折后并没有责怪班超,反而批评李)。班超毅然把妻子送回家,自己跟能打仗的儿子班勇相依为命。当七十一岁时,自知时日不多,怕耽误边境战事,特意借儿子班勇为朝廷送安息国所赠礼物的机会,带去一道上书,读后令人十分感动,今人不可不读:“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书日:‘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读音受)丘,代马依风。夫周齐同在千里之间,况(读音晃)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蛮夷之俗,畏壮侮老。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昔苏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读音捧)节带金银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我死在西域,再无人来此戍边)。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仅遣子勇随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趁我还活着,令子代我见一见中国的土地)。’”一片爱国之情令人心碎,身在敦煌戍边,三十一年未踏人大汉国土,临死派儿子替自己看看“中土”。此时他的妹妹也给皇帝写了一道上书,言辞恳切,情感动人心魄,皇帝恩准班超回到洛阳,他本来就有心脏病,八月回家,九月就病死了(和帝永元十四年,即公元102年),享年七十一岁。班超死后,其子班勇继续做西域长史,“自建武(东汉光武帝年号,公元25-57年)至于延光(安帝延光元年即公元123年),西域三绝三通。顺帝永建二年(127),勇复击降焉耆。于是龟兹、疏勒、于阗、莎车等十七国皆来服从。”班超、班勇父子做西域长史的时候,也是东汉经营西域最辉煌的时候,西域边防的巩固,保障了内地老百姓安居乐业,国运昌盛。《前汉书》中的《西域传》出自班固之手,很多材料得益于班超。后汉书之西域传,“皆安帝末班勇所记云。”这不由得令人想起今天无数的守卫在祖国边疆的广大官兵,班超还留下了传记,古今无数的官兵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中华五千年文明不断线,就是因为有无数的像班超一样的甘愿奉献的人。中国自古有意志薄弱者和变节者,但那始终是支流,没有成为主流。原因何在?我认为就是民族精神在支撑着。两汉四百多年,形成中国第一个盛世,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汉代艺术气魄深沉雄大,每一件作品都是那样的生动,富有朝气。不就是张骞、霍去病、班超、汉武帝等中华精英们的精神气质的体现吗?我们如果把握住了汉代人的精神内涵,回过头去再看汉代艺术品,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为美术史提供直接依据

重大考古发现,都可以从正史中找到背景材料。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被外国人称之为“世界第奇迹”。那七大奇迹除埃及金字塔外,都只是文字记载而已,实物已荡然无存。数以万计的兵马俑,既反映出秦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也折射出历史的进步和始皇帝的好大喜功。谈起实力,我们不能不想到《史记》所提供的各方面的材料。《秦本纪》记载,秦发迹起于西周幽王时代,幽王无道,被犬戎所杀,秦襄公出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洛邑(今洛阳),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并许诺,如果秦能把被犬戎侵吞土地夺回来,就把夺回的土地赐予秦。从此襄公才正式建秦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秦始建国时,中原诸国都不把它放在眼里,会盟时谁也不请秦。但公元前659年穆公登基,秦在春秋五霸中首现锋芒,前4世纪,商鞅变法后,秦迅速强大,到公元前247年始皇登基时,秦的国力已达战国七雄之首。有个例子可以说明,《史记》卷七十三《王翦传》记载,王翦于始皇十一年和十八年先后灭赵灭燕灭魏。当要灭楚时,始皇征求将军们的意见,问需要用多少兵力,年轻武将李信说二十万足已。问王翦,王说非六十万不可。始皇帝说王将军老矣,打仗打得胆子小了。结果派李信将二十万兵攻楚(史记作荆),楚诱敌深入,先让李打了胜仗,在李撤兵时悄悄尾随其后,三日三夜不休息,大破李信军,秦军损失惨重。此时王翦已回老家频阳隐居。始皇亲自去请王翦出山,王说大王如果不得已而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说一切都依将军。于是王将兵六十万人,始皇亲自送到灞上。分别之时,王翦向秦始皇要另外的条件,要很多房产土地和园池。始皇说王将军领兵打仗,还怕得不到赏赐吗,始皇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精明人,你王翦还没打胜仗我怎么能先赏赐?其实王是在跟始皇帝斗心眼,他先“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为的是让始皇放心,我不会拥兵自重,我要为子孙着想,有后顾之忧。始皇拍拍王的肩膀大笑,不做正面回答。王翦带兵达到前线后,派使臣五次向始皇请求赏赐。手下人说王将军之乞贷,是不是太过分了?王翦说:不然。秦王粗暴而且不信任任何人,今以秦国所有的兵力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遗产,表示我有后顾之忧,秦王岂不会对我产生怀疑吗?绝顶聪明的王翦!六十万大军陈兵楚界,“坚壁而守之”,迟迟不与楚军战,每天自由自在,士兵们好吃好喝,时间长了就派人到军中了解士兵在干什么,得知士兵在玩投石和跳远的游戏。王翦说仗可以打了。楚数次挑战而秦不肯出兵,就引兵东去,翦乘势举兵追之,一举灭楚。我们可以想一想,六十万大军陈兵楚界,每天要吃多少粮草,三个月不出战,楚军因后勤供给不济只好撤兵,最后被打败。楚是七雄中国力仅次于秦的强国,如果最初屈原改革得以实现的话,说不定统一中国的是楚而不是秦。当然,历史不存在假设。秦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技术,最后扫灭六国而统一中国。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

说兵马俑是历史的进步,是针对人殉而言的。在奴隶时代,杀殉是普遍现象,《墨子节葬》云: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按《秦本纪》,秦武公二十年(前678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至献公元年(前384年),止从死(即废人殉)。以俑代替活人,总归是历史的进步,表示人性有所增长。

始皇陵墓下是何情形?《史记·秦始皇本纪》作了具体描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锢(一作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以下,或言工匠为机,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藏,闭中羡(音延,指神道),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从已经发掘的1、2、3号陪葬坑的规模看,司马迁的描述是可信的。经探测证明,始皇陵的规模要比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还要大3.6倍。墓中出土器物之先进,令人叹为观止,铜车马正中有一根撑巨伞的铜杆,可以随太阳的方向自由调节,车内人可以透过百叶窗看到外面的事物,而从外面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形。靠近车头部位有床铺,主人可以随便休息。而秦武器之精良更令人咋舌,一把铜剑被压弯埋于土中,出土后立即变直,擦去土垢锋利如初,数十层纸剑下纸断。无数箭簇除去土垢,也如同新铸的一般,原来是埋入地下时武器表层涂了一层防氧化的液体,二千多年来因与氧隔绝而保持原样。此项技术要早欧洲千余年。

秦有铸造大型铜人的技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六年,秦初兼天下。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酣。收天下兵(器),聚之成阳,销以为钟艨,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宫中。”唐司马贞《索引》按:“二十六年,有长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谢承后汉书‘铜人,翁仲,翁仲其名也。’三辅旧事‘铜人十二,各重三十四万斤。汉代在长乐宫门前’。董卓坏其十为钱,余二犹在。石季龙徙之邺,苻坚又徙长安而销之也。”《汉书·五行志》记载:“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天戒若日,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记载:“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虞、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时人以为秦始皇见长人于临洮,乃铸铜人。卓,临洮人也,而今毁之。虽成毁不同,凶暴相类也。”同学们如果掌握了这些史料,再解读始皇陵兵马俑,不就可以更加有血有肉了吗?

汉承秦制,连厚葬这种风俗也继承下来了。汉帝陵目前仅发掘了汉景帝阳陵的陪葬坑,其规模也令世人惊叹不已。据《晋书》卷六十《索綝传》记载:“三秦人尹桓、解武等三千家,盗发汉霸、杜二陵,多获珍宝。帝问綝曰:‘汉陵中物何乃多邪?’綝对曰:‘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西汉经文景二帝休养生息几十年,经济发展很快。二崇尚节俭,尤其是文帝,临终遗属要薄葬:“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何必)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言乇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余年矣。”“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经带无过三寸。无布车及兵器。无发民哭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无得擅哭。以下(棺入圹),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它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夫人以下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书》的作者班固赞日:“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尝欲作灵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日:‘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文与《史记。文帝纪》基本相同,个别处有改动,不如司马迁更有感情,《史记》文有:“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几个字的差别,表明司马迁行文比班固更为严谨。“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是表明文帝的主导作用,班固去掉“令”字和“不得”两字,模糊了主从关系。《史记》作“不治坟”,而《汉书》作“不起坟”,不治坟是说不过分修饰坟墓,不起坟是说没有坟冢,后者显然不确切,因为霸陵是起坟了(巨大的坟冢赫然在目)。

尽管文帝遗嘱薄葬,其子景帝还是“发近县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安葬乃父。我们今天从已发掘的阳陵陪葬坑出土文物看,确实以瓦器为主,但金银铜锡器仍在,薄葬厚葬只是相比较而言。因为厚葬的风俗由来已久,个人是无力根本改变的,哪怕他是皇帝。

另一反映西汉初厚葬的事例是长沙马王堆软侯家族墓。1972年在长沙郊外发掘了西汉初年的长沙国丞相軚侯利仓、妻刘氏、子利稀墓。保存完整的是一号刘氏墓,尸体完好,面色如生,衣物不朽,且出土漆器、陶器、木俑、竹简等。要全面考察该墓,仍需要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去找答案。

先说墓主人軚侯利仓,《史记-惠景间功臣侯表》婵:“索隐,诸侯王表:芮国五世而绝。”作为长沙芮国丞相的侯功长沙相软侯利仓,受封七百户,传五世至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利秩为东海太守,武帝巡幸长沙,他没有请示便擅自发卒兵为卫,按律当斩,念其出于忠心,会赦,但相职被削,国除。表明确标出,第一代软侯利仓封侯的时间是孝惠二年(公元前193年)四月庚申。死于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此年利豕希继侯位。利豕希卒于孝文三年(公元前177年)。以此推断,三座墓的安葬时间在公元前185年至前177年间。

一号墓丧葬规模:二椁三棺,黄肠题凑。《三国志注》有一则关于第一代长沙国王吴芮墓被孙权挖掘的消息:“世说曰:‘黄初末(公元226年),吴人发长沙王芮墓,以其砖于临湘为孙坚立庙。芮容貌如生,衣服不朽。后豫发见者见吴纲曰:君何类长沙王吴芮?但微短耳。纲瞿然曰:是先祖也,君何由见之?见者言所由,纲曰:更葬否?答曰:即更葬矣。’自芮之卒年至发冢,四百余年,纲,芮之十六世孙矣。”以前看到这项材料,根本不相信。因为按常理四百多年尸体不可能不朽。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打消了人们的一切疑问。

有关汉代丧葬制度的记载,最详尽的莫若《后汉书·仪礼志下》。大丧(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该文主要讲述皇帝的大丧,顺便介绍了诸侯王等。我用白话讲述皇帝从病危到发送的全过程。“不豫(皇帝病危的讳称,不豫者,无精神准备也)。太医由太医令丞带进宫廷为皇帝开药方下药,再由尝药监监督皇帝贴身太监(中常侍、小黄门)先尝,确定无风险后再给皇帝喝。与此同时,最高军政长官太尉在南郊祷告上帝,司徒、司空祈请宗庙,以及四渎五岳,以求保佑。服药、祷告均无效,皇帝“登遐”(即驾崩),皇后诏三公典丧事。百官皆衣白孝服,闭城门、宫门。宫廷禁卫兵严守各要害且昼夜巡逻。文武大臣及皇后、皇太子、皇子都要沐浴装扮,前去哭灵。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赶紧为皇帝穿寿衣,即金缕玉衣(用数千片事先磨好的玉片,用金丝缀合成衣形如铠甲,以之包裹尸体,称之为玉柙。在玉衣外用黄色、赤黄色丝衣十二件套合(即“缠以缇缯十二重。”死者口含玉,四周放玉,此为“玉敛”,时人以为玉可防腐,又可通于天地。玉珪在左,玉琥在右,玉璜在足,玉璋在首,玉璧在背,玉琮在腹。表示与天地四方神沟通。装扮好后,将尸体放在八尺宽、一丈二尺长、三尺深的大漆盘中,漆盘内以红漆漆之并放满冰块,以防尸体腐烂。当日夜,下竹符告知各诸侯国、地方官员,竹使到皆“伏哭尽哀”。

大内专门为皇帝办丧事的东园匠、考工令则奏报他们准备棺椁和搭建灵棚的情况,棺椁内外均大红色,上画日月、鸟、龟、龙、虎、连璧、偃月。布置好灵堂,由大鸿胪典礼官指挥皇帝家属及文武百官哭灵,同时三公奏尚书顾命即皇帝遗诏,太子即日即皇帝位于柩前。太尉读策毕,以传国玉玺绶东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原皇帝贴身太监中黄门以玉具、隋侯珠、斩蛇宝剑授太尉,告令群臣,群臣皆伏称万岁。即位礼罢,各自准备发丧。

发丧,首先要修坟。秦汉制度,皇帝登基第二年即开始修坟,直至死。据《汉旧仪》略载:“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一顷一百亩),方中(放棺椁的地方)用地一顷。深十三丈(一丈约合三米),堂坛(放棺椁的土台)高三丈,坟高十二丈。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发丧的场面之大,令人咋舌。太仆驾四轮辀为宾车,灵柩外有大而豪华的棺罩,形似宫殿,挽灵人身着白孝服,手引与灵柩相连的白丝带长三十丈,宽七寸,分六行,每行五十人,也就是说挽灵人共三百。此外,公卿以下子弟三百人,皆穿白孝服;校尉三百人,皆头扎红布,穿绛色单衣,持幢幡紧随其后。最前面是六十人的乐队排成六列。

到了墓地,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先要由120名十至十二岁的男孩,装扮成方相氏,“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黑上衣,红裤子),执戈扬盾”。沿墓穴四角驱逐邪恶。傩仪后,便可营便房(停放棺椁的建筑),即“内梓棺柏黄肠题凑”。所谓黄肠即柏木心,柏木去皮后呈黄色。题即头,凑,以头内向,垒成房子状。棺椁就放在里面。已经发掘的马王堆汉墓、河北满城刘胜墓、北京大葆台西汉墓等都是黄肠题凑式。巨大的棺椁如何进入数十米深的墓穴?《后汉书》记载,墓穴与外面修一条很长的“羡道”(连墓道),足以容六匹马驾车自由出入,墓穴方中百步,其中开四门与外面连通,便于操作和埋藏明器。埋多少随葬品,有“遣策”(即账目单)。由专门运送随葬品的“容根车”将明器拉进去,随葬品全部进入墓室后,棺椁再安放到便房。太史令自车南,北面读哀册(或称哀策,歌颂皇帝生前功德的韵文)。太常跪日“哭”,所有送葬者“哭”,坟墓上空立即哭声一片。最后是皇帝“进赠”,赠完后,太常跪曰“皇帝敬再拜,请哭”,大鸿胪同时对外喊“请哭”,哭声再起(当时有专门的哭丧队伍)。太常跪曰“赠事毕”,皇帝就可以回宫了。礼毕,先关闭剑户(墓门),户设夜龙、莫邪剑、伏弩,设伏火(伏火不知何谓,或指人鱼膏灯之类,道家炼丹,调低炉火温度谓之“伏火”。估计人鱼油灯火的温度不会太高。),以防盗掘。最后关闭墓门的人都会被埋入墓道。司徒将校示意性的埋土,然后由专门填坟的数万人(武士)“复土”。这就是汉代皇帝丧葬的简单情况。马王堆汉墓规模虽没有如此排场,但其基本规格是相同的或类似的。

从皇帝到大小官僚,死后以黄肠题凑墓式安葬,要用去多少木材,已难以统计,恐怕要毁掉无数亩森林。仅以受封七百户的马王堆汉墓来说,墓底先要铺一层木板,其上安三棺两椁,棺椁外黄肠题凑,形如小宫殿,估计一座黄肠题凑要千根成材的柏木,皇帝墓所用会更多。厚葬对生态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参观过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人都已看到,数万平方米的兵马俑坑,坑被数道隔墙隔开,隔墙顶部用元木搭成棚子,使兵马俑形成不同的方阵。元木上再铺苇席,最后盖土。等于是把整个森林埋入地下。东汉以后改为砖室墓,我估计与国家林木面临枯竭有关。但是,烧砖仍需要木材,因为当时人们还不懂得用煤。只是消耗略小而已。黄肠题凑外面是半米厚的木炭包裹,仍需木材烧制。木炭外再用白膏泥封住,泥外埋土。木炭吸水性能好,隔潮断氧,对尸体不朽有着直接的作用。马王堆随葬品之丰富也是惊人的。据统计,四个边箱中所放置的纺织品、漆器、木俑、乐器、竹笥木器,以及陶器、竹简等,共计一千余件。其中漆器一百八十四件。木俑126件,乐器三件、竹笥48件、陶器51件、竹简312枚、金属器数件。

对于我们搞美术史的来说,最重要的是一号墓和三号墓出土的帛画,尤其是一号墓帛画,其水平之高是前所未见的。按古代丧葬制度应称之为“铭旌”,出殡时由执事以竿挑起走在灵柩前作为“导引”,在坟茔作完丧礼后盖在棺盖板上,一起埋入地下。《后汉书·仪礼制下》也有类似的记载:“旃之制,长三仞,十有二游。曳地,画日、月、升龙、画旒曰‘天子之柩”。作用可能有所不同。马王堆一号墓帛画,呈T形,表现天上、人间、地下三种空间上的事物,可以看出西汉初年人们的宇宙观。当然,要完全破解帛画的内容,还需要参看《楚辞》、《仪礼》、《礼记》等文献。马王堆汉墓发掘报告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尤其是一号墓女主人埋入地下2100多年不朽,实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国内外各种刊物纷纷报道,《文物》1972年第9期发专号进行详细介绍,文物出版社出版了豪华本考古报告《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图文并茂。彩图极其精致,为出土不久所拍摄,甚宝贵。接触空气后,画面迅速变灰暗,鲜亮的朱砂、石青石绿好像被蒙上一层灰色。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6

低碳预习提问调控有效阅读教学“低碳”成了近几年的时髦词,如何借鉴当下的“节能”“减排”“低碳”的生活方式于阅读教学中,用最少时间、最小精力实现优质轻负的阅读教学效果,通过有效预习、提问、调控等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领悟,发挥学习潜能,实现优质轻负的阅读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有效预习,“未成曲调先有情”

预习是学生直视文本,了解其梗概,由学习者自主实践的一个起步阶段。课前预习做得好,可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期待,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低碳阅读教学“省时”“提效”,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一)有效导读,引起阅读期待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都有训练重点,可针对教材编排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指导。例如,“学习本篇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既有初步了解,又能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降低阅读的难度,激发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

(二)有效搜集,培养探究兴趣

小学中高年级教材中,如《负荆请罪》《詹天佑》等课文和一些古诗,由于时代、作者背景及作者个人的成长经历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阅读和理解有难度。预习时,让学生搜集资料,适当地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情况,及作者写作该文时的目的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作者的情感把握。有助于学生摆脱被动接受之苦,培养探究阅读兴趣。

(三)有效搭桥,巩固预习效果

学生课前预习能有自己的收获,教师应对预习成果加以利用,搭建知识桥梁,巩固预习效果。如我在教学《说勤奋》一课,我预先布置学生去预习课文,收集一些名言。上课时,以孩子们收集的名言引入课堂,然后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总起句与总结句,作为课的圆心点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寻找到孩子们新的刺激点,充分调动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二、有效提问,“投石冲破水中天”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中可实行“质疑前置,解疑穿全过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中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去实践,把课堂复归给学生,减少学生主体之外的诸如“教师满堂灌”“花样形式课堂”的“排放”,实现“简洁”“高效”的“生本”课堂。有效提问,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提问方式的“两个要求”

1.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如在初学课文时,提问要有概括性;深入读文时,提问要有研究性;提炼中心时,提问要有深刻性。例如,我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我先引导学生鸟瞰秦兵马俑阵,通过文中的数字,对比感受其规模宏大之后,再度引领学生走近俑阵近距离观察,通过朗读、交流、想象充分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最后穿越时光,体会感受2000多年前塑造的不易与艰难,如剥笋叶,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最终让“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的阅读感受深入学生心田。纵观整个教学,主要是问题引领适当,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很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去,教学重难点解决起来也就水到渠成。

2.提问要讲究“精炼”性。提问要“问”出知识内涵,要“问”出知识本质,要“问”出学生的技能培养。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我精心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月光曲作为一首世界名曲,它是在怎样的美丽的境地里诞生的?找找课文描写月光美的句子。②既然是名曲的诞生,它肯定离不开高尚情操地支撑,读读课文找找看,有哪些情在支撑着月光曲的创作?③听听名曲,再读读课文,想想画面,把图文嵌入脑中,你又有怎样的启发?这三个精练的问题,目标明确,学起来就轻车熟路了。

(二)学生提问意识培养的“两个层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孩子智力,就得教给他思考。”学生问的过程是理解、内化的过程。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悟自得的过程。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要从两个层次去培养。

第一,要有“疑”敢“问”。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压力或限制,如教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等,因此必须清除学生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第二,是见“疑”追“问”。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发现疑问后,一定要鼓励学生追问,引领学生思考、想象,探究。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读了课题,学生往往提出疑问:宋庆龄故居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单单要描写樟树呢?运用“以疑追问”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经历“无疑――生疑――质疑――释疑”的学习过程,最后让学生明白:樟树的高贵之处就是宋庆龄品格的最好诠释。

三、有效调控,“万紫千红引蝶来”

我们想让学生成为终生的学习者,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学会如何在离校后从经验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课堂上,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学生也不能无所顾忌,教师具具有课堂调控能力:

(一)调控情境,使情感与言语共舞

赞可夫认为:“艺术品,首先是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该是这种思想感情的自然结果。”当学生第一次面对缺少情感色彩,缺少生命力的言语符号时,学生的思维、情感处于盲点。对有插图的课文,我们不妨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训练,使文本的文字形象化,情感具体化。对没插图的课文,教师还可以通过语境对比、配乐、引导学生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感悟文本中的情和景,这样学生就跨越时空,沟通文本和作者的心灵,学生好像历经了文本中的事,感受了文本中的情,这样的教学,既减排了“杂言碎语”,又缩短了阅读距离,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调控实践,使读与写一体化

平时,我们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从学生的学习成果来看,依然“高耗低效”,究其原因,我想与高扬的“人文”大旗,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互割裂,没有形成一体化有关。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了“读写结合”的主张。在“低碳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重组读写训练内容、形式,形成一个综合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读写一体化”。具体的做法主要有:

1.模仿句式仿写。例如,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学生根据课文学习后的感受。进行仿写练习:爱如____。不仅更好地拓展了文本意图,同时也更为深刻地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能敏锐地感知爱,回报爱,感受生活美好。当然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仿写,这样的练习既能对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还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

2.补充文本留白。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文学作品有留白之处,教师研读文本,找出文本中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例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第五自然段“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生:(读)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师:是啊!他在倾吐着他的“爱”:爱家乡,爱二泉,爱月光,爱与他相依为命的音乐。

(接着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学习其它段落,感知阿炳爱家乡爱二泉、爱月光爱与他相依为命的音乐。)

(学习了1、2、3、4自然段后教师引读“是啊!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生齐读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

师:阿炳仅仅爱这些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

生:从省略号看出来的。

师:那他还爱什么呢?

(生简要的写后交流)

生:他爱那恩重如山的师父。

生:他爱那照顾他的邻家少年。

生:他爱那陪伴他一生的二胡。

生:他爱相依为命的老伴。

生:他爱与他共度凄风苦雨的茅屋。

生:他甚至还爱给他带来苦难的生活。

……

师:是啊他甚至还爱给他带来苦难的生活。因为苦难在阿炳的眼里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苦难让阿炳学会了什么?

生:苦难让他学会了珍惜。

生:学会了坚强。

生:学会了抗争。

生:学会了追求。

师:阿炳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老师适时地抓住文本留白处,让学生就要换位思考,更促进了深入的读,读又结合了写或思,读写结合,读思结合,相得益彰。

3.表达自己感受。教学某些段落、语句,存在多元解读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以笔代口,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在体会深刻处,还可以简要例举事例进行说明。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读文和思考紧密结合,学生在读中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产生了新的思想,新的语言,这样既高效又本真。

(三)调控交流,使信息多元化

课堂教学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学生从狭隘走向广阔的一个交流过程。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不能用强势压倒学生,让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应俯下身子,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做到要边思考边吸纳,自己准备随时质疑或补充,并学会评价和对话等。这样的平等关系就摆脱了“满堂言”或“得意忘言”的不平等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节能”,腾出时间、空间,让学生实践,发展。

总之,阅读教学的低碳,更多要的是“排放”教师的主体,“节省”不必要的言说,“减排”课堂教学环节的繁琐,让课堂呈现“简练”“真实”的本色,就如山泉一样明净,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发现、领悟,尽情地发挥学习潜能,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一贯.“高耗低效”,语文教学呼唤“低碳”课堂.语文教学通讯,2010,(7-8).

[2]薛法根.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山西教育出版社.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7

墓道壁画之精美超出人们对隋代美术的认识

墓室内安置雕刻精美的巨大石棺

墓主人身份高贵却死于非命

这一切都得从1400年前的一场没有硝烟但残酷血腥的宫廷斗争说起

2005年1月初,陕西省渭南市电视台报道了一则新闻——潼关县的一座大型古墓被盗!消息传到省上,几名考古专家立即被安排前往调查。经调查初步确认,该墓系隋唐时代的大型壁画墓,墓内石门和墓志被盗,但壁画保存情况比较理想。为避免墓内文物继续流失、壁画遭到破坏,考古人员立刻对该墓展开了抢救性发掘。

精美壁画墓

潼关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最东端,西距西安市144千米。被盗的古墓位于潼关县高桥乡税村村北约300米的农田里,墓址所在地是华山以东、渭河南岸的一片高大的黄土台原,古时称“华阴东原”。

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发掘,大墓的真容逐渐显露出来。这是一座平面呈“甲”字形的巨大墓葬,坐北朝南,全长63.8米,墓室底深达16.6米——从地面下到墓室内,相当于从现代楼房的6楼下到1楼。

墓葬最南端是一条长长的斜坡墓道,长21米,宽2.3米。墓道的东、西两壁绘《出行仪仗图》,反映的是墓主人生前出行的豪华场面。两壁壁画总共绘有人物92个,马两匹,列戟架两组。画中人物排列有序地组成仪仗队列,沿斜坡墓道排开。所有人物皆为男性,头裹黑色幞头,身穿白色或红色圆领直襟窄袖衫,腰系黑色革带,脚蹬乌皮靴或鞋,腰间悬挂仪刀、弓袋、箭、布囊、刀子等各色物件,手执兵器或旗帜。

墓道北壁上画了一座高大的门楼,是一座双层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楼阁的屋顶为庑殿式,而这是只被允许在宫殿大门上采用的屋顶形式,因此它的出现昭示着门内的建筑群是一座宫殿,从这里起就进入墓主人的宅院了。

在隋唐大型墓葬中,天井和过洞的数量代表着墓主人生前的身份等级。天井象征着阴宅的院落,连接天井的过洞则象征着过厅。这座墓葬共有7个过洞、6个天井,已经超出了唐代亲王级别墓葬5个天井的规定。

在第六、第七过洞两侧对称开凿有4个壁龛,呈“吕”字形,拱形顶,深3米许,高、宽皆1.4米左右,龛内放置200余件随葬器物,以彩绘陶俑为主,包括镇墓俑、骑马俑、立俑、动物俑等。

经过第七过洞,就是甬道。甬道内建石门一座,而甬道北端则是整座墓葬最为隐秘的部分——墓室。墓室平面呈圆形,全部为砖券,面积约为20平方米。墓室顶为双层砖券穹窿顶,内层顶高5.6米,外层顶高8.4米。墓室四壁和内层顶面都绘有壁画。四壁壁画已全部脱落。

根据采集到的墓室墙皮残块推测,墓室四壁原本绘有朱红色的木柱和横梁,柱间绘有手捧燃烧着的烛台的宫女。在墓室穹窿顶,用白灰浆水在熏黑的顶壁上绘了一幅《星汉图》:东北-西南走向的白色银河贯通整个墓室穹窿顶,银河两侧的天穹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白色星辰,银河的东北角用红色绘圆形的太阳,西南角用白色绘圆形的月亮。

巨大的石棺

从规模上来说,这座墓葬已经超越了初唐时代亲王级别的大型墓葬。更为难得的是,考古工作者在墓室中发现了一具巨大的石棺。

石棺放置在墓室内北部正中间,东西向,头部向西。石棺系青色石灰岩质,复原后高1.42米,长2.90米,最宽处宽1.36米。经测算,石棺总重量超过3吨。石棺内外表面均打磨光滑,外表面雕刻精美。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1400年前,从开采石料、打磨雕刻,到成品石棺的运输、安放,耗费的人力可能超过了建造墓葬本身。

在我国,石质葬具最早始于东汉时代,到北魏,石椁、石棺、石棺床等石质葬具开始在贵族墓葬中流行起来。这具石棺是已发现的北魏以来所有石棺中体积最大、制作最精细的。石棺刻画所蕴含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可能还无法完全解释清楚。

石棺已严重被盗,并被解体,棺内的随葬品被洗劫一空。石棺内有木棺,仅能容一人。墓主人遗骨已被完全破坏,只在石棺周围散落若干零星残骨。经体质人类学鉴定,墓主人系成年男性个体,年龄在35~55岁之间偏晚。

墓主是谁

由于这座墓葬曾遭古今多次严重盗掘,随葬品所剩无几,墓志也被盗,能够直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字资料遗失,考古专家只能依据出土地点将它命名为“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能享用如此规格的墓葬和石棺?身份如此高贵的墓主人究竟是谁呢?

要确定墓主人,首先需要确定墓葬的下葬时代。从墓葬形制上来看,与墓道宽度相同的大型天井,上方不开凿天井的短甬道,甬道开口位于墓室正中,以及葬具东西向横置,这些都是隋代至初唐墓葬的特征。出土的陶俑和陶模型明器具有典型的隋代风格。经仔细对比观察,部分器物甚至与西安南郊隋墓出土的器物系同模制作。以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可以确定这座大墓是隋代的墓葬。

在此墓发掘之前,已发现的隋代墓葬墓主人身份最高的是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下葬的陕西三原双盛村的李和墓。李和在隋代被追赠为司徒、德广郡开国公,分别为正一品和从一品品阶,而正一品官阶是作为大臣能够取得的最高级别。与李和墓相比,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无论从规模上还是随葬品数量上都超过前者,由此可以确定,这座墓的墓主人不是一般的大臣,而是隋代的皇族。

而最终确定墓主人身份的线索,来自于墓道两侧的两幅壁画——《列戟图》。每幅壁画上都绘有一个兵器架,上面插着9杆戟,戟颈装饰着漂亮的虎头纹彩幡,列戟架左右各有两人执弓或按仪刀侍卫。每个兵器架上有9杆戟,左右两架共有18杆戟,这是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数字。

唐代规定:“东宫各门,施十八戟”,也就是说,在唐代,18杆列戟是太子专享的。这种制度自北朝晚期以来大体保持不变。因此,根据《列戟图》上的信息可以断定:这座大墓的主人是隋代的一位太子!隋代立国37年,未登基的太子只有两位,即隋文帝的长子杨勇和隋炀帝的长子杨昭。那么,墓主人是其中哪一位呢?

先来看杨昭。《隋书》上记载,杨昭于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七月二十三日薨(音hōng,意即死亡),死时只有20岁出头,次年五月六日葬于“庄陵”,并有内史侍郎虞世基撰写的哀册(用玉石制作的形似竹简的专用随葬器物)。由于在这座墓中并未发现玉质哀册,并且已知墓志被盗,这就排除了是“庄陵”的可能性。

再来看杨勇。杨勇死于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享年在50岁上下。采集自墓室内的人骨标本的鉴定结果认为,墓主人的年龄为“35~55岁之间偏晚”,与杨勇的死亡年龄基本相符。由此,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座大型壁画墓的墓主人就是隋代第一位太子——杨勇。那么,杨勇的死因是什么呢?

杨广夺宗

关于隋代太子杨勇之死,牵扯到一段历史秘闻。

杨勇之父、隋代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是北周军事贵族出身,其父杨忠是北周王朝十二大将军之一,岳父独孤信位列北周柱国大将军之一。杨坚的长女嫁给北周宣帝做了皇后。周宣帝荒淫无度,20岁就一命呜呼,留下6岁的儿子当了皇帝。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杨坚以外戚身份(皇帝外祖父)迅速执掌朝政,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反对他的人各个击破。公元581年,杨坚即位称帝,改国号为“隋”,并在8年后消灭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

杨坚只有一位正妻,就是后来立为皇后的独孤氏,杨坚的五个儿子全部系独孤氏所生。嫡长子杨勇自小深得父母宠爱和重视,在杨坚称帝后即被立为皇太子,储君的地位已经确立。然而,在消灭陈朝的战争中,杨坚的二儿子杨广(当时的晋王,后来的隋炀帝)虽然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却居功自傲,认为自己建立了不世功绩,完全可以取代“无能”的大哥。随着时间推移,他的野心越来越大,逐渐酝酿出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夺宗。“夺宗”是古代对取代嫡长子继位的专用称谓,在封建社会是一种不被认可的忤逆行为。

杨广为了实现他的夺宗计划,首先在朝中暗中拉拢权臣,以作为自己的政治根基和智囊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越国公杨素,此人早在杨坚还没有当上北周大丞相时就与杨坚关系密切,因此特别受杨坚的信任和重用。在杨素的出谋划策下,杨广不时地送些金蛇、金骆驼等稀世珍宝取媚于杨坚的宣华夫人,后者因此常常在杨坚面前诋毁杨勇。杨广的封地在今天的山西太原,但他时不时地返回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探望父母,嘘寒问暖外加痛哭流涕,次数多了,杨坚夫妇认为杨广是个大孝子。相比之下,为人憨厚的杨勇在拜见父母时唯唯诺诺、少言寡语。渐渐地,杨坚夫妇表现出了对杨勇的不满。

引起独孤皇后对杨勇不满的还有一件事。独孤皇后曾亲自做媒为太子迎娶了血统高贵的北魏皇族后裔元氏为妃,但杨勇并不中意元氏,独宠云昭训(“昭训”是对太子配偶的一种称谓),而元妃在与太子成婚不久便暴病而亡。独孤皇后怀疑是杨勇与云昭训合谋下药毒死了元妃,因此也常常在杨坚跟前说杨勇的不是。

久而久之,杨坚对杨勇的一举一动开始留心起来。杨勇有一副用金银珍宝装饰的铠甲,以节俭出名的杨坚发现后很不高兴,不仅批评了杨勇,还赐给他一身自己穿过的旧衣服以示警戒。而在不久后的一次庆典中,杨勇穿着隆重的礼服在自己的东宫接受百官朝贺,这更加引起了杨坚的不满,认为杨勇迫不及待地想取而代之。

当杨素利用自己安插的宫中内线得知杨坚对杨勇的不满后,他抓住机会向杨坚报告杨勇生活奢侈,并有不臣之心,促使杨坚最终下了决心。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月,杨坚下诏废黜太子杨勇;十一月,改立杨广为皇太子。杨广如愿以偿登上了太子宝座,杨勇则被贬为庶人,囚禁于东宫。

杨勇之死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去世,杨广即位,称隋炀帝。关于杨坚之死,《隋书》说:“高祖暴薨,秘不发丧。”1000多年来,野史传说隋文帝是被杨广杀死的。

杨坚死后,杨广立刻派人伪造了一份先皇敕书,将被囚禁的杨勇杀死。几年之中,杨勇的十个儿子也相继被杨广杀害。可悲的是,隋文帝杨坚的数十名子孙,除一人以外,全部都不得善终。从杨勇开始,杨坚的其他四个儿子,不是被囚禁而死,就是被毒死,连贵为皇帝的杨广都难逃被缢杀的命运。后人大多认为,杨隋国祚(国祚意即帝王宝座,引申为王朝维持时间)不久和杨坚子孙灭绝的原因之一,就是杨坚猜忌过度,立储不慎。

杨勇死后葬在哪里,墓葬规格如何,史书上都没有记载。通过对潼关税村壁画墓的考古发掘,可以知道,杨勇虽然死于非命,但仍旧是依照太子的级别埋葬的。从墓葬规模、葬具的配置和随葬品的规格上看,杨勇的墓葬规格远远超过了一般隋代高级官员,完全可以用“奢侈”二字来形容。

兵马俑考察报告篇8

三天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一个务实的法国总统,但人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他将给中法关系、乃至中欧关系带来的具体变化――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告别了希拉克和施罗德的中欧关系,已经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观察家将过去十几年形容为中欧关系的“蜜月期”。时至今日,欧洲国家的政权更迭,已经多多少少让中欧之间的政治空气有了变化;中欧贸易关系中竞争因素的上升,也让彼此间的摩擦成为常态。在蜜月结束之后,双方开始面临更多柴米油盐的现实。

2007年11月25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开始了总统生涯中的首次访华。在他执政的半年时间里,中国人对他已经略知一二,包括他的政策主张,他的强悍性格,甚至包括他戏剧化的婚姻。然而,萨科齐的亲美立场和“决裂”的政治口号,也让中国人感到了某种久违的不确定。所以,他来了,打破了前任当选两年后访华的纪录。

“我想在北京对中国人民说,法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忠实于对中国的承诺。”萨科齐临行前说。

“决裂”与“继承”

这是萨科齐第四次来中国,他出人意料地把西安作为第一站。他既没有复制自己以前三次访华的路线,也颠覆了以往法国领导人的访问惯例。

“新生代领导人的外交访问,不再专注于一板一眼的仪式,而倾向于灵活的风格。2007年夏天,萨科齐就曾做客老布什的庄园,与美国总统布什会面。直到前不久,才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部副研究员刘建生说。

来自爱丽舍宫的评论说,将访华起点安排在西安,表明了总统对这座历史古都的向往和对中国文化的钟情。

法国媒体却从中找到了他与前任的某种联系。2006年10月底,任内最后一次访华的希拉克在参观完兵马俑后离开中国。从希拉克离开的地方开始中国之行,萨科齐实践着“决裂”与“继承”。

在西安的4小时停留里,萨科齐参观了兵马俑,包括还未对外开放的秦始皇陵铠甲坑和汉阳陵博物馆。和几位前任一样,他没有吝惜赞美之辞,说女陶俑“长得好看”;收到铜车马复制品后,萨科齐即刻宣布将把它摆在办公桌上。

“萨科齐听得很专心,他尤其对成千上万排列着的动物俑感兴趣,虽然整个过程他的提问不多。”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说。

事实上,早在12年前,萨科齐就已经见识了中国的兵马俑。不过,中国古文化似乎并没有使他像希拉克那样着迷。

法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兼参赞、汉学家郁白说,萨科齐更欣赏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所以,法国总统把北京“798”艺术区加进了繁忙的访华行程当中。

不过,更多的信息表明,这是一位对中国没有特殊爱好的总统。

务实获得回报

随萨科奇来访的有外交部长、环境部长、经济部长、司法部长等7位部长和外交顾问让-戴维・莱维勒,此前一度风传被列入随访名单的人权事务专员拉玛・雅德最终没有成行。除高级官员外,代表团还有48位企业家代表,包括空客公司、法国电力公司及一些环保企业的代表。

2007年11月26日上午,与萨科齐举行了会谈。两国元首再次明确了中法关系的战略意义。表示,中国政府始终把对法关系置于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和推进中法关系。萨科齐也重申,法国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反对“公投”。

对华军售解禁,是中欧之间的一个重要而且无法避开的问题,希拉克和施罗德一贯坚定支持解禁。默克尔执政后,军售解禁之声日益微弱。萨科齐也被视为在解禁问题上态度谨慎。

不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透露,萨科齐在与会谈时说,欧盟至今维持对华军售禁令是不合理的,应该推动解除。

在此次访华当中,务实的萨科齐赢得了巨额回报,中法两国签署了总价值超过200亿欧元的系列合约,其中包括核电合作。而中法核电合作问题一直是最敏感的合作议题,之前进展十分艰难。

萨科齐的平衡术

当前尴尬的中德关系,使萨科齐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得利的渔翁。

德国《经济周刊》评论说,法国正利用中德间的不和,“乘人之危”展开魅力外交,发起中国攻势。

中法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决定在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下,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伙伴关系。这次是中国首次与其他国家发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边文件。

G8峰会以来,气候议题一直是“世界小姐”默克尔的专属地,后来者萨科齐却率先与中国实现了突破。半年前,萨科齐还在气候外交上乏善可陈;现在,他已经能与默克尔平分秋色了。

法国《费加罗报》分析萨科齐的性格,“他是位实用主义者,他只对有用的想法感兴趣”。

萨科齐上任后,将欧洲建设列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希望在欧洲建设上取得巨大突破,使法国摆脱欧宪危机后在欧洲地位下降的状况,重返欧洲政治中心。

在中国,他得到了成为欧洲领袖的好时机。目前,许多人对中欧关系的未来产生了怀疑,认为在贸易摩擦等问题的阻碍下中欧关系正陷入冷淡。通过萨科齐访华,可以显示中欧关系一如既往地在向前发展。而中国也借他向世界发出信息:中国不仅重视中法的传统友好关系,也重视中欧关系的未来。

将中法经贸合作推上快车道

巨额的商业合同,是萨科齐此次访华的最大胜果:中国将从法国购买160架空客飞机,价值100亿欧元,法国阿海珐集团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签订了价值80亿欧元的民用核能领域合作协议;法国电力集团与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将合资建设、运营装机容量为两台170万千瓦的广东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

这笔巨额订单总数将近200亿欧元(约合300多亿美元),大大超过了舆论所期待的100亿欧元。它同时创下两项纪录:空客公司有史以来同中国签署的最大一笔合作协议,阿海珐集团所签下的合作协议,是法国核工业史上最大一笔商业合同。

2006年10月,希拉克访华时,法国向中国出售了150架空中客车A320飞机。时隔一年,萨科齐的订单在数量、机型和金额上都有所提升。

据在签约仪式现场采访的一位法国记者透露,萨科齐对中国国家主席说,“以前的合约与这些合约的总金额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萨科齐应该为自己实现以前的诺言感到欣慰。2004年,萨科齐曾对华裔密友何福基说:“一定要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为法国经济注入新活力。”当时,萨科齐刚刚访问了中国,参观了正在大兴土木的北京市,那里与几年前的上海一样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改变“经冷”局面

客观地说,同为世界上排名前五位的贸易大国,中法贸易额长期以来占各自贸易总额的比例始终不大。即使在中法关系非常密切的希拉克时代,双方关系上升的政治高度前所未有,但“政热经冷”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法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始终不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部副研究员刘建生指出,“在对华贸易方面,法国一直落后于德国和英国。预计2007年中法的贸易额会达到300亿美元,而中德是600亿,中英也有400亿。”

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与全球市场的情况下,中法之间的低贸易额引人深思。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若干因素造成:上世纪90年代初,密特朗政府不顾中方警告,执意向台湾出售幻影2000战斗机,导致中法关系倒退,双方贸易也遭受极大影响,欧盟目前尚未完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使得双方在鞋类和纺织品贸易问题上摩擦频繁;欧盟自1989年后实施至今的对华军售禁令,也让法国军工部门的对华出口变得遥遥无期。

萨科齐上台执政,制约中法贸易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比如萨科齐主张对进口产品增加税收,这种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政策将对中国的出口造成打击。萨科齐还可能会在履行WTO承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中国施压。

“我很自豪能陪同200多家法国中小企业来中国实现它们与中国企业的首次接触,我希望他们通过首次接触就能发展成同中国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萨科齐说。

深受法国工商业阶层支持的萨科齐,将会推动法方企业继续在其优势领域加大在华宣传力度,积极出台各种措施促进法国中小企业对华出口。

中国企业的机遇

在中法经贸关系中,中国在法投资的企业扮演着日益活跃的力量。法国投资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00多家中国国内企业投资法国,大中华地区300家企业在法投资,投资领域广泛,包括化工、纺织、装饰装潢、电子、微电子、家电、航空客运和货运。许多中国企业主要在法国设立企业办事处和各省市代表处。

当前,中资企业在法国投资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得不到长期签证,3个月就要回国再申请一次,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中法目前还没互相承认驾驶执照,法国驾照又比较难考,这种情况很麻烦。二是办理工作许可证手续复杂,行政审批耗费时间很长。

法国政府希望中国企业到法投资,也曾经表态要改善投资环境,可实际行动和表态差距很大。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对法投资近年来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中国在法直接投资为497万美元;截至2006年底,中方对法协议投资累计已达1.2亿美元。萨科齐访华之后,这个数字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司徒北辰)

中国-欧洲:十字街头

随着欧洲大国领导人的更迭,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关系前景埋下了不确定因素。萨科齐访华尽管一路赞歌,但人们仍然看到一个与希拉克完全不一样的法国领袖。而经历了中德关系的急剧转变之后,人们也有理由担心中法关系重蹈覆辙。

默克尔的反叛

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德、法两国的对华关系堪称中欧关系的指针和晴雨表。在中欧过去十几年的“蜜月期”内,中德经贸合作令人称羡。

欧洲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往往是意识形态的大棒和经济的胡萝卜双管齐下。在过去十多年里,德国人手中的胡萝卜很大,大棒很小。即使是在1989年“”以后,德国虽然参与了对华制裁,但并未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完全冻结对华关系。到了施罗德时代,中德这两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国家,携手进入双边关系的蜜月时期。

随着默克尔出任德国总理,中德之间的甜言蜜语就减少了许多。2007年9月23日,默克尔在柏林会见了达赖,开了德国总理会见达赖的先例,严重损害了中德关系。随后,中德高层交往完全暂停,包括德国财长当年11月访华的计划也随之取消。

许多人认为,在前东德出生、长大的默克尔,“在意识形态方面,骨子里就有反叛的精神”,将她个人的风格和价值观更多地渗透到外交当中。

目前,德国国内正在就对华关系问题进行辩论。“接下来,可能会有很多人强烈要求德国对华实施‘价值观外交’。这样,就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德国正在讨论东西德的价值观问题。”设在德国汉堡的和平与安全政策研究所学者伯恩特・伯格(Bernt Berger)说。

萨科齐的变数

从法国的政治传统来看,外交几乎是总统的独有领地,总统的个人价值观和风格更容易影响外交政策。希拉克在位的12年,也是中法关系最甜蜜的时期。

观察新科总统上台后法国的对华政策,会发现整个背景和德国何其相似――在过去十多年里,中法、中德关系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希拉克和施罗德,都是对中国极为友好的领导人,而如今,法德两国都出现了与希拉克和施罗德截然不同的新一代领导人。

默克尔和萨科齐两位新领袖上台后,外交上的第一举措都是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和默克尔相似,萨科齐也是一位“价值观外交”的倡导者。“我要将保护人权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法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在2007年5月16日发表的总统就职演讲中,萨科齐提出了这样的口号。

上任仅仅半年,萨科齐在外交舞台上的表演时间还不够多。不过,因为有默克尔的“坏榜样”在前,舆论不免对萨科齐也有所担心。

萨科齐访华临行前夕,人权组织给他施加了不少压力。在萨科齐提出的访华五大优先解决议题中,舆论注意到人权问题不在其中。萨科齐新政府内阁中主管人权事务的官员拉玛・亚德也不在访华代表团名单之中。

“现在判断萨科齐的对华政策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政策将不像希拉克时代那样‘亲华’;他不会像希拉克那样致力于建立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也不会那么软化。”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说。

他总结说,德、法(还可能包括英国)政权更迭的结果,都出现了更注重“价值观外交”的领导人,这种变化将给中欧关系带来更多的摩擦变数。

经贸纷争加剧

最近,“贸易赤字”“人民币汇率”,成为中欧经贸关系中最常出现的词。提起这个事,欧盟贸易委员会专员曼德尔森就显得相当抓狂。

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国。近几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2006年达到了1280亿欧元――这是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数额。

“欧盟每年卖给中国的东西,还不如卖给瑞士的多!”欧洲人这样抱怨。

此外,面临欧元飞涨的压力,欧洲也开始加入美国的行列,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法国是欧盟中最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家。萨科齐明确要求人民币升值。他希望借此帮助减轻欧元的升值压力,提高欧洲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在贸易逆差和人民币问题上,中国正面对来自欧洲越来越大的压力。

蜜月之后的理性婚姻

尽管口气强硬,但伯格对中欧关系前景并不灰心:“中欧在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轨道上一直很成功,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离开这个轨道要付出多大代价,双方都明了于心。”

普遍的看法是,由于巨大的共同利益捆绑,中欧关系不会出现恶化。中欧双方互惠、互利关系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随着中国的发展,欧洲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由此引起的争议与曲折,将来较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双方关系的常态。

“中国应该理性看待分歧,该解释时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情绪化处理问题。”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戴炳然说。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则用“蜜月后的务实婚姻”来形容中欧关系面临的转折。在他看来,希拉克、施罗德时期充满“玫瑰梦幻”的中欧关系“蜜月”已经结束,双方关系步入一个更复杂的、更注重责任的“婚姻阶段”。

“双方多少要降低对对方的要求,抛开甜言蜜语,学会缩小、弥合彼此间的分歧,建立起―个维系持久婚姻的机制。”沈大伟说。

2006年9月,中欧决定启动中欧关系框架协议的谈判。这个全新的协议,将涵盖中欧关系的所有方面,包括人权、等敏感领域。据欧盟官员透露,中方所关切的对华武器禁运问题、欧方所关切的中国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问题,都将在讨论范围。

目前,关于这个谈判的进展,中欧双方都讳莫如深。毋庸置疑,过程将是漫长而痛苦的。

但令人欣慰的是,面对问题的时候,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刘婉媛)

上一篇:物流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陶瓷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