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义工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1-18 13:43:50

做义工心得体会

做义工心得体会篇1

总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xx大关于党章修正案的决议指出:“这样表述党的性质,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的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的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学习,理解和认同党章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办事,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应牢记党员身份,铭记党员标准,克服缺点不足,自觉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在学习和各项工作中充当好表率和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

党章篇幅不长,但每段内容,每个观点都是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都是宝贵的实践经验的结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认真学习和履行党章是对每个党员的毕生要求。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好新党章,目的是贯彻好党章。增强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时刻牢记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队,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作为一个党员,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深刻理解共产党员是一个崇高的称号,牢记党员要求,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特别重要,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浅显的比喻却揭示了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只有一个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其社会适应能力才会比较强,才能较好的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学生党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效果,带动学生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总之,我们当代大学生党员更应该做大学生的带头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刻苦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勤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改善自我,完善自我。

最后,我又重温了在党旗下的入党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以上是我学习《党章》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牢记党章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把工作做好,把功课学好,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为推动学院事业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党章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这段时间,我对《党章》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学习,通过学习,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入党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学习《党章》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对党章的学习,结合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和最进步的阶级,因而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质,集合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优秀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率领我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

《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开始就规定了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新的阐述与以前的内容并不是根本原则的不同,而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始终如一的党的性质规定的逻辑发展。这一新的阐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多人认为党章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但党的实际生活证明,党章不是“纸上的手段”,不是无足轻重的东西,而是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党的前进与后退、壮大与缩小、胜利与挫折。在党执掌政权之后,它还关系着整个国家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创立、实施及其不断自我完善。任何一部经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确认并对党内生活产生效力的党章,都将对构筑党的组织,实施党的政治主张,维持党内生活、工作秩序,并对整个国家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一名才走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预备党员,经过几次学习党章,我感觉到党章也是与时俱进的,党和国家每前进一步,党章中就会有相应的反映。1992 年,党的十四大首次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写入党章,增加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内对外的全面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重要内容。1997年,党的xx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章中还写进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规定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xx大对党章的修改,是对十三年来党的进步更为集中、更为全面的反映。我们党在全面总结十三年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十三年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作了高度概括,集中地写进了xx大党章。

通过对党章的学习,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锋主力作用,作为中国新一代青年教师,当前要努力地做好教学工作,同时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党的政策、学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与时俱进,在工作中认真理解和执行党的现行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工作。始终坚信党的宗旨和信念,以党员的要求鞭策自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拓展培训感想之心态

拓展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远程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家长《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安全体验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关于消防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3月消防安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校车安全管理培训学习心得

2019年预备党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发展党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优秀党员培训心得体会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坚定信念  为做合格党员奠基

做义工心得体会篇2

做义工才能上大学

很多美国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做义工了,美国家长经常对他们说:“没做过义工,就得不到社会的尊重。”美国的医院、诊所、养老院及各种社会福利机构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适合他们的义工种类,比如,幼儿园或小学的孩子会在老师带领下,到附近的养老院与老人们做游戏;中学生会到幼儿园或小学,为小孩子辅导功课。

记者发现,除了尽自己的义务,美国学生之所以热衷做义工,还因为只有做过义工才能被大学录取。通常美国中学要求学生取得3学分的“社会工作”实践证明,否则无法拿到高中毕业证,也就不具备考大学的资格。学生参加20小时义工活动,可获得1学分。美国各知名大学在录取时,除了考查他们常规的成绩、特长等因素,还会考核他们参加义工的时间。做义工时间越长的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机会就越大。

今年6月,《赫芬顿邮报》对美国前32名的大学采访发现,在录取学生时,70%的学校愿意录取长期参加义工活动的学生,很多大学甚至青睐成绩中等、但长期从事同一种义工服务的学生。

立法要求公民做义工

为了将义工精神扎根于每位公民心中,德国政府早在1881年就立法,要求每位公民履行义务。

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威廉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疾病保险法》与《老人与残障人士保险法》,号召人们奉献爱心,参与国家推荐的义务工作,通常包括照护病人、基础设施建设等。虽然这项工作没有任何酬劳,但威廉皇帝称,义工工作者是一项“荣誉职务”,理应受到国家的尊重。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过多次修改《宪法》,里面明确号召民众自发照顾身边的卧床病人、残障人士及行动不便的老人。1954年,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率先号召民众为自己的社区贡献力量。

此后,联邦德国的各个州纷纷效仿,推出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为义工们颁发荣誉证书、补贴等。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于1993年正式颁布《促进志愿生态年法》,号召各个年龄段的民众为国家贡献自己6~24个月的时间,参与社会义工工作。在担任义工工作期间,志愿者们可获得免费食宿、工服及一定数额的零用钱。根据德国《社会保险法》第159条的规定,这笔钱的数额不超过当年德国平均退休金的6%。义工结束后,他们还会获颁德国《民法典》保护的荣誉证书。

2011年7月1日,德国新的《联邦志愿服务法》正式生效,规定未满27周岁的青少年有义务参加青少年工作机构、福利院、老人及残障人士护理机构等的公益活动。据德国联邦家庭、老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统计,2015年约有2300万德国人从事义工工作,占总人口的28%。

全家一起做义工

与美国的情况类似,加拿大也是“从娃娃抓起”的。不过,加拿大孩子做义工活动,不但充满了温馨的家庭氛围,更愿意从身边事做起。

加拿大孩子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义工工作的。加拿大几乎社区都有专门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本社区内的具体情况,安排各种义工工作。最常见的义工是“家庭活动星期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号召全体居民清扫社区公共环境、整理社区图书馆的图书,或帮助社区独居老人做家务。

在多伦多的戴维儿子杰米今年5岁。从儿子3岁起,戴维与妻子安娜每个月都会带着他参加各种义工活动,风雨无阻。首先,他们一家到住所附近的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义工登记,然后,参加社区每个月组织的为老人读报、圣诞晚会聚餐,以及各种聚会的安排与打扫等活动。

加拿大还流行把家长与孩子共同烹制的饼干、面包、比萨摆在街头,为癌症、贫困儿童、孤寡老人等公益基金会募捐。加拿大人认为,与其实现宏伟的理想,不如脚踏实地,为身边的人送去温暖。

做义工是一项荣誉

每天,日本全国会发生3级以上的地震至少3次,每年会发生超过1000次有震感的地震。每逢灾害来临,日本人井然有序地撤退、救灾、重建,给各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灾后救援队伍中,大家经常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义工,他们一边安慰灾民,一边熟练地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广受赞誉。

记者了解到,日本各级地方政府都设有“广报科”(相当于我国的宣传科),专门负责义工的管理工作。每年,日本各大电视台、杂志、报纸上,会大量刊登招募赈灾义工的广告,广报科也与专业的人才公司合作,对应征者进行考核与培训。

每当灾害来临,义工们就会尽快赶到灾区,为灾民发放生活用品、做饭、照顾老弱病残等。在日本,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充当义工的经历,虽然他们每小时的酬劳仅为800日元(约合人民币50元),但他们表示,义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奉献精神,这种荣誉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相比国外,中国义工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乌丹星表示,当前国内义工数量没有具体统计,且存在自发性强、组织分散、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导致义工服务难以保持常态化和持续性。而且,人们对义工也存在诸多`解,“我曾亲眼见过,有人去社区做志愿服务,却被居委会给赶了出来,得不到尊重。”

究其原因是,我国没有确立义工的合法身份,导致现有义工团体很难形成一支稳定力量。而国外为支持、鼓励义工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政策和优惠待遇,在我国则什么都没有,全靠着一些“有钱、有闲”的人,凭着一股热情默默奉献。

做义工心得体会篇3

同志们:

按照党建工作计划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讲一次党课,主题是:怎样成为一名“好干部”。重点谈一谈如何正确处理个人追求与单位需要的关系问题。这是落实厅党组“上党课、作报告”和“每人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广站党支部201X年开展的第一次党课。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讲,这个“人”指的就是干部,而且应该是“好干部”。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更广大更基层人民大众谋福祉;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勇于坚持和推进改革,敢于和善于做过去没有做过而对事业发展有利的事情;必须敬畏权力、慎用权力,始终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和清廉风貌。

当然,由于个人成长经历不同,大家对“好干部”的评价也可能会有所相同。但是,不管如何认识和评价一名干部是好是坏,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标尺,那就是:能否正确处理好个人追求与单位需要的关系。

下面,就结合我的学习体会,结合本站人员思想实际,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机关工作作风等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的问题。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

要想成为一名“好干部”,首先要解决的是信仰问题。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明确提出八项任务,第一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为了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大家都知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有用、管用的科学理论。这一点已经被上百年的人类发展史,特别是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所证明。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称马克思主义为“望远镜”和“显微镜”。望远镜的作用是看得远,高瞻远瞩;显微镜的作用是观察入微,条分缕析。

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了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基础的观点,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指出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才能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才能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

反观当今社会的部分党员干部,在社会发展变革和创新驱动中无所适从,精神困惑,有的虽然身为共产党员却在骨子里已不再坚信马克思主义、不再认同共产主义,反而对唯心的东西越来越感兴趣,个别甚至开始利用封建迷信的方式来寻求自我救赎。出现的这种“不信马列信鬼神”的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曾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甚至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一旦“钙”缺失严重,就会得“软骨病”。

缺钙不补、有病不治,必然导致“重疾缠身”。所以,才适时提出“补钙”、“治病”的要求。作为共产党人,如果信仰缺失、信念动摇,最终的结果就是“政治蜕变”,不仅自身的政治生命会丧失,而且也会给党的肌体、干部队伍带来渍垢甚至感染疾患。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拧紧理想

信念“总开关”,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要坚定道路和理论自信。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道路能够创造当今中国的辉煌,能够解决泱泱大国的人民生存发展问题。作为共产党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相信这一道路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坚信这一道路,就要坚定理论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那种把信仰定位在基于唯心论认识上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信仰缺失的严重表现,都是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理想动摇、信念颓丧、意志衰落的严重表现。对此,不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否则会给我们队伍的思想建设带来影响,久而久之甚至可能将大家的思想引向歧途,党长期以来的思想教育成果也将面临毁于一旦的危险!所以,必须发现苗头就要敲起警钟,坚决对一些不健康思想行为说不;必须坚持用制度自信来维

护、巩固和保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心,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二要把理论学习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信仰是建立在相信基础上的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共产党人相信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成为共产党人的唯一信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活学活用,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和实践性,将理论运用到林业实践中去。

三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奋斗目标。邓小平就曾经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原理来引领我们的中国梦,合理设定奋斗目标,使日常工作和个人行为逐渐接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里现有的几摊工作,都是具有服务性质的工作,无论是推广站,还是省林学会、编辑部,其最终目标是为全省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服务

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始终坚持服务这个核心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开展各项工作。

四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定自觉地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明辨大是大非不糊涂。要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敏锐性,做到心中有党、在岗怀责,不忘初心、一如既往。

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利益是社会关系的核心。在众多利益关系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最为基本的关系。要想处理好个人追求与单位需要的关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干部”,就要清楚认知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基于“现实的个人”角度认识和研究问题所得出来的结论。现实的个人,是指活生生的、有着多种需要的、在一定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人。而“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个人需要和私人利益”。

人的生命活动总是从需要开始的。吃、穿、住、行、繁等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在这些生理需要之上,还有社会交往、享受、精神、发展等需要。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开始作用于外部客观世界,从事社会物质生产,并与其他人发生联系。而利益是“社会化的需要”,是“人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需要和利益成为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

个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因此也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约束。社会关系是在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相互合作中产生的。而在众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中,必定结成具有一定指向的共同体,这种指向就是利益,是利益把社会成员彼此连接起来。个人的发展、利益的实现,与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只有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才能结合成集体。“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

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中体现,是为实现个人利益服务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同理,有了集体,才有个人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平台,从而形成个人离不开集体的客观存在。

(二)努力推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协调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对个人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不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人们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而不维护集体利益,集体就会处于无序甚至混乱状态,个人利益也得不到保障。一般来讲,正当的个人利益促成集体利益的实现,反过来集体利益又促成个人利益更好地满足。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一个集体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任何一个集体都有一个道德基础,这个基础应该是符合所有人利益需求的集体利益,而不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使个别人的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真正的天性,而对他天性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虽然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但并不是在所有的集体中二者都是和谐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冲突是长久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冲突。这种客观存在的冲突,要

求这个集体里的任何成员的利益追求,都要以满足集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必须以集体利益为重,有时甚至为了力保集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种冲突的正确处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内因,更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恰当的解决好、平衡好,或者说这两者之间不和谐、不融洽,对团队的发展必将是一个巨大的羁绊。

事实上,集体利益作为一定社会成员利益的集合,本质上是每个成员利益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个人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个人都离不开自身所在的集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在集体中的活动,既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他提供给所在集体的价值越大,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就越快,个人价值和利益实现的程度也就越高。这就告诉我们,在选择和确立个人价值目标时,必须考虑到集体和个人两者利益的统筹兼顾。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可以肯定的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即使在高速发展的当下,也仍然可以相对平衡,可以两全”。

(三)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理性认知和行为选择

从根本上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没有个人利益,就不存在集体利益。但是,如果只是单纯考虑个人利益而忽略集体利益,那么集体的发展将止步,地位将削弱,甚至面临解散的危险。如此一来,个人利益也将荡然无存。可见,单纯追求个人利益、忽略集体利益而得到的利益,是短暂的、微小的。

对此,作为推广站的一员,作为国有单位的一名工作者,我们必须端正三点认识:一是每位成员都要知道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保障,是个人利益的延续,是能够更好实现个人利益的平台。二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从长远来看,坚持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三是个人价值不等于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不等于个人利益的膨胀,全站所有人员都必须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不要过分看重个人利益。

当然,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受到尊重、支持和保护的。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讲,追求物质利益,追求精神享受,追求事业成功,实现个人价值,是人的本性反应,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应鼓励。

三、关于作风问题

作风是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要正确处理好个人追求与单位需要的关系,做一名“好干部”,就要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此次在省直机关开展“评、比、促”活动,仍以整治为官不为、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这说明作风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些问题,看似跟我们很远,实则离我们很近。譬如:工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对上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爱打折扣,常常出现中梗阻;工作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只恋权贵,不想官责,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消极怠工;工作怕苦畏难、叫屈喊

冤,不愿直面矛盾,不敢担当,能力素质不能胜任岗位职责;工作作风漂浮、不出实力,效率低下,责任心不强;只想着个人的“小九九”,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大局意识不强,存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这种种表现,是“四风问题”的集中反映,必须采取断然有效措施加以扭转。

工作中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久而久之,就会养成麻痹大意、粗枝大叶、投机取巧的工作态度。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和认识,厅党组才决定在全厅开展懒政怠政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常态化问责方式,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倒逼作风改进。

指出,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散。所有党员干部,都要自觉主动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在位谋政、尽职尽责,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想事、谋事、干事、成事,合力推动全站工作长足发展。

(一)时刻想事

心中有事,是一个人对承担的任务、肩负的使命特别是分内工作所持态度的集中反映,是强烈事业心、责任感的重要体现。而要做到心中有事,前提是必须做到时刻想事。

首先,必须时刻想着自己的岗位职责所在。干什么就得吆喝什么。端哪碗饭,就要干哪种活。这是最为浅白简单的道理。既然分工明确、岗位固定、职责清晰,那么大家该做的就是时刻想着你的岗位职责是什么,为了实现这样的职责而应该做什么,以什么样的心态、力度、措施、方法、途径和手段去做,通过采取怎样的改革举措去提升工作效率、效果、质量和水平。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所应该时刻想着的事情。如果心中不装事、脑中不想事,那么想要干好本职工作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不要说自身缺乏推动工作的举措,就是领导把任务交办下来,也会因为没有想到、准备不足而手忙脚乱,必然收效甚微,甚至会打败仗,收不到应有效果。

其次,必须时刻想着任务完成的质效如何。有些事情是办了,但是否尽如人意,领导是否满意?有些工作是做了,但是不是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的,是不是达到了预期效果?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一名“好干部”,心中都应装着“一杆秤”,时不时地把自己所办之事、所做工作“拎出来”称一称,看看是否达到了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是不是该想想如何改进、如何完善,怎样发力、怎样提高,通过后续努力,让工作更有效果。

第三,必须时刻想着是否做到“两个对得起”。“对得起职务、对得起工资”是我对干部的基本要求。看似要求很低,但真的做到很难。大家不妨对自己走过的路来一次“回头看”,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对得起所担任的职务,真的对得起所拿到的工资?衡量“对得起、对不起”的标准是:看自己所办事情的好坏,所做工作的成效。这也是检验我们每个人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和成就感的最低标尺!如果感觉有不足,那么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如何改进、如何提高,如何以今后工作的更加卖力、更加有效来弥补过去工作的亏欠和不足!

第四,必须时刻想着有没有该做的事情没做。每名干部,都要养成“对账习惯”,经常与站里的工作部署对对账,与领导的工作安排对对账,对照自身职责和任务分工,一日一反思,一周一梳理,一月一总结。通过反思,查找粗疏错漏;通过梳理,完善方法对策;通过总结,升华工作成果。只有经常对账不忘事,才能确保事事有着落。

(二)认真谋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光想不行,还要精心谋划,把事情筹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搞好“顶层设计”,做到未雨绸缪。这样实施起来,才能防止打乱仗、走弯路,以免给工作造成失误。

一要准确把握领导意图。俗话说“干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如果对领导的意图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就很难按要求完成任务。因此,正确领会和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是对干部的基本能力要求,也是干部正确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任务的前提。所有工作,事先都要搞清楚领导怎么想,打算实现什么样的效果,以及为实现这样的效果领导上还有什么要求。在此基础上去思考、设计所要做的事情和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要提高站位,学会同步思考,保持与领导思路同频,与领导筹划同向。要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一般业务规律,打好提前量,预设缓冲期,提出良计妙招,拿出可行措施。这里有一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就是不要试图改变领导主张!如果个人有想法、有意见,一定要说在领导决策之前。决策一旦做出,就要坚定地按领导意见办,个人即使有意见,也应先予保留,把事情办了再说。这是组织原则,也是确保行政指挥体系正常运转的必然要求。

二要超前谋划各项工作。凡事都要想在前、谋在前。不要等到事情来了才想起设计方案。这就要求我们每名干部都要养成超前思维、超前谋划的好习惯。超前思考了、筹划了、设计了,才会有时间对自己的方案进行完善和提高;一旦有不同意见,特别是领导同志提出意见,也才会有时间和机会对方案做出修改、调整。所有干部对各自分内工作都不要等、不要靠、不要拖,超前搞好调查研究,确保方案有根有据,可操作,能实施。这里特别提醒大家,对工作,既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敢于提出问题,同时更要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和办法。不能只是提了问题了事。这要作为“好干部”的一个具体标准。

三要突出谋划重点任务。做事要抓主要矛盾。工作摆布亦是如此。站内三大摊工作,每一摊工作又有众多分项、子项。谋划方案,不能事无巨细,要突出重点。只有把重点任务突出出来、设计好了,才会带动一般性工作的协同开展。正所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抓不住重点,眉毛胡

子一起抓,往往什么都抓不好。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就是在谋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和设计那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做表面文章,不要做官样文章,不要搞那些劳而无功、劳民伤财的事情。今后,凡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一定不做。

四要特别注重工作创新。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无时不能、无处不能。有些经常性工作看似平常,常会因时因地因人产生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能沿袭老套、一成不变,要学会突破旧有思维定势,打破桎梏,善于发现新变化、新特点、新情况,自觉把工作创新作为一种境界去追求,作为一种使命去履行,作为一种素质去培养,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工作创新。要拓展思维,学会求异思考,有独到见解,敢于发表不同看法和意见,勇于启发领导思想,善于拓展领导思路,立体考虑各项工作。

五要切实做到周密严谨。要学会将手中工作区分轻重缓急、主次先后,拉单列表,上账标号,做到事儿在心中、活儿在表上,确保各项工作无疏漏。凡事要依案而行,不打无准备之仗。一些重要活动,事先都要制定预案、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拿出切实可行操作措施,清晰路径和时限要求,确保有备无患。要坚持统筹思考、顾全大局,善于从上级指示精神中把握

工作动向,从诸多工作头绪中把握工作全局,确保各项工作不被动、无纰漏。对于领导安排的每一件事情,自身工作中迸发出的每一个灵感,都要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培养注重工作细节、善于集腋成裘的严谨作风,力戒丢三落四、粗疏毛糙的劣习。

(三)主动干事

实干成就事业,担当收获梦想。工作是想了,也谋划了,但没有认真去干,不去主动抓好落实,那么想也白想,方案设计得再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白费力气。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必须切实强化主动干事意识,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在主动作为中赢得先机,在扎实干事中收获成功。

第一,完成本职工作是起码要求。每名同志都有分工,这些分工就是大家的舞台。要把本职岗位作为自己倾心的事业,把完成本职工作作为最起码的要求,努力在主动干事、有效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有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做好分内的每一项工作。另一方面,要有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从内心深处热爱、崇尚和敬重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一心一意,任劳任怨,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全身心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积极攻坚克难是基本素质。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有的干部明显缺少积极攻坚克难、敢于较真碰硬的基本能力素质。碰到难事了,就想用各种理由和托词推脱不干;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了,也缺乏担当意识,强调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作为机关干部,在解决棘手问题过程中更应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勇气,坚持做到问题不解决不罢休、解决不彻底不撒手,在攻坚克难中打造自身过硬素质和厚实功底。当然,干事也会有失误,也会有失败的可能。失败也不可怕,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努力就是。绝不能因为怕失手、怕失败、怕担责而不去尝试。工作中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推卸责任,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担当。“见硬就躲”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工作态度千万要不得,对团队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都没有好处。

第三,推动工作向前是能力体现。有人把机关干部分为三类:一类是领导领着干,不领就不知道怎么干,这样的干部很难独自完成一项工作。一类是领导咋说就咋干,个人没有观点、缺乏主见,工作往往没有突破。还有一类就是自己主动想着干,工作启动快、步子实,而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创造性。我历来主张,一名好干部,在本职工作上,一定是“推着领导走”,而不是让“领导牵着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坚决克服“等、靠、推、扯”等“混”字当头的怠政思想,克服“被上级催着要、让领导盯着干”的懒政作风,克服“推一推动一动、拨一拨紧一紧”的慵政习气。

应当说,我们站内的党员干部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绝大多数同志履职尽责,多数同志工作出色,事情交代下去以后都能迅速办理,有的还办得很好。但是,懒政、怠政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体现在个别人身上还很严重。有的工作,交办了一两个月都没有动静;有些事情,强调这困难那困难,事还没办,先讲困难,难题一大堆,就是看不见解决难题的方案和办法,看不到具体措施出来;有些工作,以情况不熟悉、干不了为由,常常往

别的同事身上推;有些工作,不催不动,催了才动,个别即使再三敦促仍然动作迟缓、表现拖拉,久不见成果。以懒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这种懒腐对我们事业损害一点不亚于其他腐败。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坚决反对“四风”的同时,还要坚决反对各种“不作为”,从思想上、行动上彻底根除懒政之疾、庸政之忧、怠政之患,把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到积极作为、敢于担当、讲求工作效率质量的健康发展轨道。

(四)合力成事

如果说进机关是因为自己是一块“金子”的话,那么进了机关就要努力做一颗“种子”,只要有一点空气、阳光和水分,就要抓住一切机会积蓄能量、破土而出。

一是,大事提倡一个“带”字。

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对于单位的大事要事,必须积极倡导和大力坚持“以上率下”,在领导干部的带领和示范之下,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重点任务完成。所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主动思考问题,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熟悉我情的基础上,找准落实上级精神和领导要求的结合点。正人先正己,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

,坚持从自身做起、从自身抓起、从自身改起,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做到底气足、腰杆硬、能服众,以过硬作风树正气、祛歪风,彻底根除“四风”。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先行,当好示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关键是上级做给下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不能推诿,不能做“撒手掌柜”,该谁干的活就谁干,该谁担的责就谁担。唯有领导干部作风过硬,才能让普通干部看到榜样、赢得尊敬,才能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起来。

二是,定位要求一个“准”字。

定位不准,根基不稳。工作如果不能准确定位,不但不会成事,有时还会误事。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说:世上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二是“别人的事”,三是“老天爷的事”。烦恼来自: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要开心很简单,那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别想“老天爷的事”。姑且不说故事所要倡导的理念是否正确,但至少给我们一点启示,那就是:管好自己的人,做对自己的事,绝不能管了“别人的事”而忘了“自己的事”,正所谓“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我们站,三大摊工作,要做的事情着实很多,一个人要顶好几个人干,本来就难以分身,怎么可能会有精力去想去

干别人的事情。果真如此,那么你本该承担的工作,就得由他人顶上,就要由其他队友来干,将本就人手紧张的状况搞得更加紧张,进而给整体工作摆布带来不利影响。

三是,凡事追求一个“精”字。

我们的同志,如果把工作就当作“任务”干,最多干出“称职”;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干,才能成为“优秀”。精品,比的是标准,靠的是功夫,成就于精到。不论大事还是小情,都要肯下“千锤百炼”的功夫,都要着力在精细谋划、精准落实和精益求精上下狠劲,牢固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意识。只有如此,打造精品才会水到渠成。

四是,干事着眼一个“快”字。

工作要求“快、准、严、细、实”。“快”是第一位的。但有的干部却常常做不到这一点,原因不是某项工作有多难,而是染上了“拖延症”,上级不催不着急,领导不问不抓紧,任务不到最后一刻不上手,抓紧办完、马上就办的意识不强,致使一拖再拖、一推再推。我们的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领先一拍才能抢先一步”的紧迫意识,任务来了谋划要快,方案定了推展要快,指示下了执行要快,以快谋取主动,占领先机,求得高效。

五是,做事确保一个“成”字。

要想成为领导放心的干部,成为一名“好干部”,至少有两个标准必须达到:一是受领的任务肯定能完成;二是完成的任务肯定不会差。我想强调的一种现象是,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为什么有的同志进机关两三年就能挑大梁,而有的好几年还是敲边鼓;有的同志领导这次用了下次还想用,而有的用了一次就再也不想用了,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成功苦中求”“锋从磨砺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要想有所作为,我们的干部就要有不断培塑自己、紧逼自己的自我加压精神,切实把功夫下在出手之前,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好干部”,就要正确对待个人追求和单位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改进作风,牢固树立担当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做

做义工心得体会篇4

创先争优教师心得体会1近日,我校召开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再动员大会,在本次大会上刘副校长宣读了《杏花岭区羊市街小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党支部李书记做了动员讲话,讲解了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作为一名教师应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我的体会是主要从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热爱学生,在师德修养方面争先创优,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对学生,要保证一颗平常心和赏识的心。作为一名教师应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应该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通过学校党支部组织全校老师学习,触动很深,体会也很深刻,使我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并提醒自己,务必真学实做、踏实苦干,立足岗位。

二、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职能及如何进行教育的认识问题,往往对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以至整个教育过程的成败起到一种先入的决定作用。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要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树立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教学观。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级课题实验研究,敢于研究。

三、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相互讨论问题,允许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气氛和师生关系,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潜能。我想,教师最重要的还是上好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我在常态课中,要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堂课后要认真思考和总结,一定要坚持写好课后记,这是老师很重要的一笔教学财富,争取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

创先争优教师心得体会2增强创先争优意识,争创一流业绩,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备品质,是干事创业、全面建设校园文化的应有作风,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在工作中努力践行活动精神,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一、更新观念,做改革创新的教师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陈旧的观念必然落后于时代,会束缚我们脚步;先进的观念与时代合拍,会引导我们向前。面对目前兴化教育以及我们学校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始终走在改革创新时代的前列。只有立足我们学校校情,想别人没有想的事,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才能使学校发展的活力进一步迸发,才能进一步改善管理教学,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二、勤奋刻苦,做努力学习的教师

学习是能力之基。作为教师,我们拥有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以及自身工作的需要。如何成为“学习型”教师呢?首先要真学,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要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其次要善思,要注重并善于思考和总结。最后要会用,就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只有实践,才能将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内在素质,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只有拥有了“学习型”教师,才能构建“学习型”学校。

三、艰苦奋斗,做实干进取的教师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不努力教学,无异于丢掉了立足之本,失去了学生和家长甚至社会的支持。教师的“实干”来源于敬业和精业。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精业取决于自己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只有敬业又精业才能更好地工作,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四、无私奉献,做率先垂范的教师

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记“办对人民负责的教育,当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宗旨,以“工作争先、学习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立足自身实际,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用执着与智慧,传播知识的圣火;用爱心与责任,培育民族的未来;用辛勤与汗水,书写兴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创先争优教师心得体会3有的人说了,“创先争优”就是创先进、争优秀,表面上看来的确也是这样,但是,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来说,对于“创先争优”的理解应该更加深刻一点。其实,“创先争优”的重点并不在这个“先”和“优”上,而应该是在“争创”的过程,也就是说,“创先争优”的价值并不应该仅仅集中体现于最后 “争创”出来的“先进”和“优秀”上面。总的来说,“创先争优”是一种激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建设者们继续奋勇向前的手段和动力,是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表现突出、工作业绩突出的建设者们的一种鼓励。因此,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建设者们来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获得各项荣誉称号既是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自身过去一段时间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对自身继续做好下一阶段工作的鞭策。

现在再从理论上来看,“创先争优”作为一种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创先争优”能够充分调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精气神”,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创先争优”争创的就是一种工作中所表现的精神,整个过程中体现的就是一个领域、一个群体的工作激情和干劲。“创先争优”就是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出来,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人的主观能动性集中展现于人如何想事情、人如何干事情以及人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所需要具备的精神力量三个方面。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理论。事实上也是这样,如果人在干某项事情的时候没有激情,那么显然就会缺乏自信,工作也是不可能干好的。因此,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激情的培养,也只有把自身的各项具体工作切实看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总要组成部分,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在日常工作中的干劲,从而把那种对自身事业的热爱真正从内心激发出来,从而推动自身工作的实质性进步和发展,才能真正把自身实际工作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挂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创先争优”客观上要求每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都必须要有一个“不怕吃苦”的良好心态。我们必须要明白,“先进”和“优秀”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创造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付出了辛劳和汗水的个人和群体,才能最终获得“先进”和“优秀”荣誉称号,因此,怕苦怕累当不了“先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畏缩不前也同样当不了“优秀”。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工作中的“先进”和“优秀”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认认真真想问题,踏踏实实干事情。

我们在“创先争优”的过程中还要理解:“创先争优”靠的绝对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大家一起团结协作,体现团体力量和价值才能够创造出“先进”和“优秀”。因此,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只想通过突出个人业绩来实现争创“先进”和“优秀”的目标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

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和“优秀”固然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先进”和“优秀”确实是在实际工作中做得比较好的,但是,在相关活动中暂时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的个人和群体也并不意味着自身工作做得就不好,只是还需要更加努力。“创先争优”其实争创的就是对工作的一份激情和干劲,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塌实肯干,就一定会出成绩!

创先争优教师心得体会4学期即将结束之际,江庄中学亮出了争先创优积分奖励结果,多名成绩优秀的青年教师闪亮登场。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快速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该校结合奖励办法,采取了多项措施,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一、建立健全教师争优创先评价体系。为了更全面准确的评价每一位教师,学校制定了一整套评优创先制度和方案,组织教师学习,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二、为教师搭建平台,让青年教师展风采。开展“师徒结对”,以老带新。鼓励青年教师勇挑重担,在教学第一线唱主角,增强工作的独立性,真正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定期开展各种竞赛,如青年基本功大赛、课堂大比武、各种主题演讲比赛等,把他们推到台前,提升其信心,增强其能力,真正在比赛中提升自我。

三、为青年教师创造机会,快速成长。学期初,学校让每位教师制定本学期个人计划,目标要具体,措施要得力。鼓励教师成长、成才、成名、成家。学校定期举行各种经验交流会,让青年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给予青年教师一切外出学习的机会,同时,学校也不放过一切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讲课,参加学术论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四、制定激励教师成长荣誉机制。对于获得优异成果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经济鼓励。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全体教师,学校利用网络、报纸、厨窗等途径,大力宣传先进教师的事迹,让他们有成功的荣誉感。这样,也激励了其他教师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以上措施,给了广大教师无穷的动力,也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创造了“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创先争优教师心得体会5时下,创先争优活动在党员中开展的如火如荼。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党员,如何在这次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 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为创先争优献言献策

作为党员要保持先进性,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党的理论,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必要性,现实意义。积极投身于这场强化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党员形象、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活动中去,为活动的扎实开展,献言献策。

二、 把创先争优活动,同学校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我校是一个有着20多年发展历史的老校。最初为了解决矿工子女的上学问题,矿有关部门在工人中经过考试选拔,招收了第一批老师。虽然这些老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但他们特别能吃苦,肯钻研、爱学习。通过不同形式提高自身素质,尽快适应了教学的要求,为矿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矿区办学规模的扩大,已有的师资水平已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于是,在80年代中期,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陆续充实到矿区学校。这部分教师,思想活跃,接受新东西快,在老教师的传帮带的引领下,很快成为教学中的骨干力量。矿区教育迎来历史上发展的高峰期。

XXXX年,企业学校移交政府办学,因编制控制、生源减少、教师年龄偏大等原因,学校发展遭遇严峻考验。

(1)学科发展不均衡。语、数学科人员富裕,专业英语教师缺少。物理学科人员富裕,化学教师缺少。学科发展的不均衡,造成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滑坡。

(2)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现有的教师,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70%,使得学校的发展缺乏后劲。

(3)优质生源减少,社会对学校的高期望难以实现。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学生自然减员,私立学校的蓬勃发展,使得优质生源稀缺。省示范高中定向生比例扩大,使得省示范高中统招生越来越难考。而社会对一所初中评价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看你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录取的多少。因而,农村初中办学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

如何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冲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学校党支部、行政班子的责任,也是每个党员及全体教职工的责任。

三、 求真务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在学校发展的初期,一批文化水平低,没有受过太多专业训练的老师们,凭着急切的工作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边学边教,创造了矿区教育事业的辉煌。他们当时所面临的困难,不比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少,但他们有一股不服输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这是他们那一代教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我们这一代继任者,要学习他们,求真务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提升师德修养,树立生本意识。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摈弃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2)强化责任心,切实履行职责。责任心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要用高尚的品德影响人,用渊博的知识打动人,用恰当的方法引导人。从细节入手,把握好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做一个学生满意的好教师

(3)终身学习,不断探究,做一个教育教学的践行者。时代不断发展,每个教育者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新课程要求,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去探究其背后存在的原因,并力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做义工心得体会篇5

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心得体会

日前,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意见》明确了4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比如,对中央精神只做面上轰轰烈烈的传达;在工作中空喊口号,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等。事实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群众获得感。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际上是作风建设方面“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近几天,我通读了《关于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的全文,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影相随,互为表里,前者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求实效;后者的要害是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比如,对中央精神只做面上轰轰烈烈的传达;在工作中空喊口号,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等。事实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群众获得感。尤其是,形式主义害死人,有的干部只讲究形式的有无、多少,而不注重内容的落地。为了迎接检查,一些地方只得准备各种各样的迎检材料,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以备各种各样的检查。许多基层单位迎接检查多了,三天两头会有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领导前来督导工作,干部没有时间去抓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要么成天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准备材料,要么就是整天陪同来督查的领导同志,总结汇报、实地陪同,等等,严重占用了干部与群众之间沟通交流和为民服务的时间。

二、充分认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艰难性与长期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屡禁不绝、甚至愈演愈烈,追根溯源,在于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现偏差、“官本位”思想严重、领导能力欠缺、懒政怠政突出。如饱受人民群众诟病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数字政绩”“会议干部”“衙门作风”等,便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典型表现。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让“关键少数”带好头、作表率,才能确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工作,达到人民群众期待的“疗效”。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顽疾,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把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打好“攻坚战”,更要打好“持久战”。要在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土壤上做文章。如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将投机取巧、不讲政治的干部“拒之门外”;建立完善更具针对性、更有科学性的检查评比方式,尽量减少基层工作的负担,避免出现用假数据、假资料“忽悠”上级检查的不良风气。

三、充分认识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紧迫性

我将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改到位。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用心体会党中央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担当,深刻理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深谋远虑,摒弃各类私心杂念和小算盘,让政策部署落地生根。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关键要知行合一,用行动说话。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业务素质,保持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工作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三是改进工作作风,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工作失误。四要坚守纪律底线。不能把对自己的要求放到纪律底线上,不能总在纪律底线周遭徘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牢记职责使命,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做到为官有为,树立和弘扬新风正气。

做义工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义工 比较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王光秀(1963-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医学院人文社科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哲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外比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新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XKS03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44-02

一、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变迁

发达国家(以北美为例)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不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却有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了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历史教育等均为实质上思想政治教育,或可概括为德育教育,这些德育教育在发达国家历史上始终予以高度重视,伴随着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综观发达国家德育教育发展史,其德育教育经历较为明显的模式有下面几种:(1)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以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为代表),此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帮助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不断提高;(2)社会学习德育模式(以班杜拉等人的社会学习模式为代表),此模式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强调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模范行为,以达到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3)引导价值取向的德育模式(以拉思斯等人的价值澄清模式和库姆斯等人价值分析模式为代表),此模式注重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道德判断、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促进道德社会化的模式(以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为代表),此模式强调要教会学生如何参与公共事务,认为每位公民都有权利对公共事务施加影响,因此强调在德育中要全面关注学生的行动。很显然,北美德育也经历了更为注重内在理论学习及外在榜样学习的第一、第二种模式。而第三、第四种模式明显转向更注重学生对道德知识、原理的内化、吸收进而外化为自律行动。根据笔者在北美三年多的实地考察、研究,明显注意到他们对第三、第四种模式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而这些模式的成熟得益于他们一些十分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某些方法已经真正到达了整体性、全民性以及制度性, 其中“义工”制便是一种他们广泛使用、行之有效我们却长期忽略的一种模式。

二、比较视域下义工方法的研究

“义工”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义务工作和义务工作者。义务工作是指人们在不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义务工作者则是指为他人提供不计报酬服务的行为者。义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侧重在中国与加拿大比较状态下分析义工制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具体应用。我国的义工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一些差距已经严重制约着义工制度良性发展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可概括为下面两大主要差距:

首先是认识层面的比较研究。其一,在我国大多数民众的观念里,义工是那些不愁衣食并有大量空闲时间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而在加拿大民众看来,每个公民都有做义工的权利和义务,因为每一个公民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与责任。其二,在我国比较普遍的认识是:义工是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表现,是有钱、有闲人对他人的一种单方面的施舍性付出。加拿大人则普遍认为义工既是付出也是获得。他们普遍认为,义工一方面是在服务他人,另一方面,自身也在活动中丰富经验、锻炼意志、提高技能、慰藉心灵等。显然,这两种认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民众对义工的普遍性认识有待于改变与提高,否则将会从认识根源的深处制约着义工制度的广泛推行、制约着义工制度的良性发展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

其次是义工方法操作层面的比较研究。加拿大义工的操作已具有整体配套性、制度性。整体配套性表现在:不仅有庞大的义务工作者群体存在,同时亦有足够的义工职位;有成熟的管理体制、规范的申请手续及评价程序,还有针对性的培训机构等。在加拿大的政府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学校、医院等都有义工职位,不同性质的义工要求有不同的申请手续,如申请到学校做义工,则必须到市政府办理无犯罪记录手续;申请到老人院、医院等特殊职位做义工,则必须接受特殊技术培训等,这一切都已固定程序化、整体规模化。反观我国义工操作过程则更多地带有零散性、不配套性特征:有义务工作者、义工组织存在,但接受义工的单位、职位、申请手续、评价程序、培训机构等却还没有能够形成整体配套、固定程序化,各个环节还带有零散性、随机性、临时性,因而限制了义工作用的稳定性、有效性发挥。

制度性则比较突出表现在加拿大学生做义工方面:第一,规定从第10年级开始,学校要给学生讲授参加义工服务的重要性、必要性;教授学生如何去申请义工以及给学生提供义工职位的信息等。第二,规定学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义工时数才能获得毕业(如安大略省要求有40小时,卑诗省则要求不少于30个小时)。第三,规定学生申请大学时必须有义工记录。各个高校要求不一样,但都会高于高中毕业时的义工时数。而义工服务时数多,可成为高中毕业生申请大学的有利条件之一。第四,大学生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义工时数,义工经验对大学生毕业求职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第五,规定接受义工服务的机构,必须为义务工作者提供证明及相应的评价等。以上的一系列规定便使得义工在加拿大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了,从而使得义工的育人作用得以稳定发挥。相比较之下,我国的义工服务显得随意性、暂时性,在我国对大学生(包括中学生)没有义工时数的要求,没有规定有关的义工课程为必修课,亦没有规定此课程的学分等,这些不确定性都制约了义工重要性的充分发挥,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时间未能开发、利用这个十分重要的领地。

三、义工方法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的新探索

事实上,“义工”形式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它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拓展人生价值观、帮助人们正确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个人健康成长等方面。从孩子幼小的时候开始,我们教导他们要有爱心,遵纪守法;与人相处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能自私自利、更不能损人利己等。到了学龄期,我们会在学校开设思想道德课程,让学生们认识到除了个人以外还有他人、社会需要关心、需要付出等。这些培养与教化都是育人过程的重要环节,但因其只停留于理论、说教的层面,还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像义工制这样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从学校这个“象牙塔”出来,他们就没有最基本的实践经验帮助自己判断及选择,在强大的社会现实面前,学校教师教的思想政治理论、道德理论知识很快就会被退到记忆的最边远处,很难在现实中生根、开花、结果。

义工形式主要是让大学生在直接参与的活动中,直接观察,除自己以外,社会中还有他人需要关心、帮助;真实体验人与人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切实认识到人的价值不能仅仅是维持自己的存在,同时也需要在帮助他人、支持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实现。在多次义工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学会与人沟通、和平相处、协作共事、虚心谦让、遵纪守法,等等,从而让学生直接把在家庭、社区、学校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道德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中消化和吸收,获得新体验、新感悟,逐步塑造自己的道德人格、形成自己的社会人格,从而使自己成为既有文化知识与技能,又有爱心、品德的新社会成员。由此可见,义工形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前我国的义工制还很不完善,因而,进一步完善义工制,使其完整化、制度化,进而充分发挥义工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应该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改革的新视点、新领地。鉴于我国义工的现实状况,为了充分发挥义工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可做多方面努力,笔者概括为下面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学生对义工的深刻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做义工的责任与义务;每个公民都有做义工的权利,可以提出相应的诉求及权益保障要求;每一个公民应以做义工为荣为乐,因为做义工既是“乐人”同时也是“乐己”,既是助人同时也是“自助”,即助自己精神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充实,从而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等,通过这些认识促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真谛,真正做到自觉自愿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工作,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效果。第二,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考试方式多样化,注重能力考核,加大义工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条件成熟地方,可直接把义工成绩作为学生毕业条件之一等,通过这样的改革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义工活动中来,保证大学生义工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第三,在高校内成立“义工培训基地”,把经过培训的学生输送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从而把所有需要义工的家庭、社区、社会机构等都成为我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第四、逐步形成成熟的义工管理体制、规范的申请手续及评价程序。学校要与政府等社会公共机构有效沟通,协调一致,有效管理,合理评价;规范申请手续,确保义工本人及接受义工客体的安全,不同性质的义工要求有不同的申请手续,并使之固定化、程序化。

总之,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高学生对义工的深刻认识、规范管理、加强培训等可以使我国高校义工操作过程克服零散性、随机性、临时性、不配套性等弊端,逐步形成整体配套、固定程序化,促使义工作用得到持续、稳定、有效的发挥。相信在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于润物细无声之中,我国的义工制将会不断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进而为促进我国软实力的提高以及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作出其特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建新,杨林琳,资明贵.试论义工组织在政府治理社区中的作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4).

[2]靳义亭.推进我国义工制度化,构建和谐社会[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1).

[3]吉舟.舟山市广泛推行义工制度[J].文明大观,2003(5).

做义工心得体会篇7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郭明义》这部电影,通过观看电影,我才真正领会到毛主席曾经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名话的真正含义。影片中的郭明义就是这样一个人,用自已的实际行动默默做着好事,是一名名符其实的当代活雷锋。

通过观看《郭明义》,我不禁为郭明义的种种事迹所感动,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他每次捐血的情景、为贫困孩子捐款的场景以及他的女儿每次回家只能睡在狭窄过道里的场景,他对别人的慷慨与他自已个人的清贫比起来显得如此的耀眼,而他不求任何回报的行为更加折射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品质:共产党员是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是助人为乐的,共产党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郭明义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人,也是一个伟大的人。郭明义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爱岗敬业,坚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有了这个基础,他才能更好地奉献社会,感染身边的人。其次,郭明义心中不仅有小爱,爱家庭、爱孩子、爱妻子,更有大爱,爱祖国、爱人民,这种爱充满力量,深深地感染了大家。郭明义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中讲了这么两句话:“30年来,我经历了很多,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任何理由。”“这些年来,我从事的工作都很平凡,所做的事情也很平常,都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是呀!30多年来,郭明义坚持不懈地弘扬雷锋精神,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党和人民群众眼中的“雷锋传人”“爱心使者”。

郭明义的事,许多看起来都是小事,比如资助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献血等,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但他坚持几十年,形成了长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把帮助别人减轻痛苦当成一种快乐,这些特别伟大。他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境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不愧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不愧为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如果每个人都像郭明义一样,每天都能奉献一点爱心,多做一点好事,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郭明义的崇高行为为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了良好的榜样。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郭明义一样把一件好事坚持做20年,时刻把为别人服务放在最前面,相信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做义工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心性;践形;工夫;孟子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6-0100-07

根据《中庸》以及相关出土文献的记载,子思的工夫论在慎独、节情等方面都很有创获,为儒家工夫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一方面子思的工夫论尚有不甚细致之处,另外其系统性还不是很强,因此仍有待于后学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而思孟学派的另一位大儒孟子,正是在大体延续子思思路的基础上,将工夫论的精细化、系统化大大推进。而正如陆九渊所说,“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①,孟子的工夫论建基于性善的论证,进而在心性修养和践形修身两方面共同发展,从而既存心、养性、事天,又养“浩然之气”而成“大丈夫”之气象。

一、心的工夫

在孟子看来,工夫论的第一步,或者说最初的出发点,在于立志。立志之所以重要,一是因为志向不立,就没有做工夫的动力;二是因为志向不明,就没有做工夫的方向。因此,一个进行儒家工夫修养的人,首先就要立志。孟子曾以“类”观念来论证立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②身体上有疾患,不像他人那样正常,人们就会厌恶自己的不足,进而苦苦寻求方法以求自己变得正常起来,而当人们的心理有问题、心术不正的时候,却常常不能厌恶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以寻求改变。这表明,人们在认识上混淆了自己归属的类别,即未能把心灵上的不正常归于不正常,进而无法认识到什么是正常。因此,孟子特别强调人禽之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之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③人和禽兽的差别不在于生理上的差别,而在于人性上的差异,也就是人是有道德自觉的,而禽兽是没有道德自觉的。在这里,孟子通过“类”的论证,逻辑地将道德注入到了人性之中,从而真正对旧有的天生人成的人性论进行了突破,使得性善在人性中得以扎根。

由此,人立志立的不是别的志,而是使自己符合自己“类”的要求,并将自己的本性予以实现和完成。所以,作为工夫之基础和出发点的立志,就是每个普通人都应当做的事。孟子进一步通过类比论证道:“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④人们在学习射箭的时候,都知道目标在于射中靶心,也知道必须要立志不达到那个标准誓不罢休。因此,作为与禽兽不同的一类存在――人来讲,也应立志必须做到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并且不将人做好就誓不罢休。所以,立志是每个人工夫论修养的基础、出发点。“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⑤作为士,所应当从事的事情就是确立高尚的志向,而这志向就是仁义,就是要使自己的心以仁为居所、以义为道路,这样就可以由士而达到大人,也即成德。因此,立志于仁义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而立志之后的工夫,就在于对心做工夫,使它能居应居之所、行应行之路,这就是接下来的工夫――“求放心”。

孟子将道德仁义通过类观念逻辑地注入人性之中后,作为道德情感的仁和道德律令的义就都是内在的了,两者应当是人心之所居和所行。但是,因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⑥,所以人在相当程度上还有与动物相似的地方,如饮食、欲望等。因此,我们的心实际上是会在人类和禽兽类之间游走的,即仁义之心常常会放纵为禽兽之心,而在这个时候,人实际上就已经不再是人,而堕落为禽兽了。所以,立志立的是要使自己始终成为人,因此首先要做的工夫,就是使自己的心不能放纵为禽兽之心,而必须始终保持它是一颗人类之心。这一步的工夫,就是――“求放心”。

孟子指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⑦人们对外在财物利益的丢失常常十分警醒和计较,这是人的生物性所致;但正因为人还是人,所以应当对自己仁义道德的丢失也需要十分警醒和计较,否则人便失去了其类的归属。因此,在孟子看来,一切的学问工夫,可以归结到一点上,就是“求放心”――将自己放纵而流失、堕落到禽兽层面的心追回来,使之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在于仁义道德,进而以仁为知情意的居所,以义为行为的标准。由此,就可以使人成为人,进而进行此后更精微高深的工夫修养。

孟子对失却本心和求放心之间的差异有深刻的理解,他曾以极端的例子来说明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⑧孟子在这里讲的是义利之辨,而义利之辨的实质其实是人禽之辨,能由仁义行的便是人,便是高于禽兽者;不能由仁义行的便是禽兽,便是低于人者。每个人的心中本来都是有仁义道德本性的,这叫作人的本心,但是人心却会因为生物、生理上的欲望而丧失掉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这就叫失去了本心。

通过求放心的工夫论,使得人可以保持其仁义道德的本心,所以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⑨“赤子之心”即是“本心”,有更高工夫修养的大人也必须以不失却本心为基础,即以求放心为最重要的基础工夫。在求得本心之后,我们就回复到了人本身,符合了人的类规定,这样进一步的工夫就可以展开了。“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⑩所谓自得就是获得其自身本具的仁义道德之心,使自己放纵走作的心重新回到本然之仁义道德中来,如此就能安居仁义,也就能凭借此先天之心而进一步修养并有所获得了。可见,求放心是工夫论的根源之处,因为放心不追求回来,就无从立本,而“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人没有求放心的工夫,本心就不立,本心不立的人,则必将无所成就。

二、心性工夫

求放心之后,我们已经使自己放纵堕落于禽兽之心的心恢复成了以仁义道德为居所和道路的本心,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这个本心发挥作用,让它来指导我们进行认识和活动。而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讲的都是本心的工夫。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事天,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工夫,但如果细致分析,则有先后之别,即尽心、知性、知天在存心、养性、事天之前。

尽心,就是让心发挥作用,那么心的作用是什么呢?孟子将人的官能分成两部分,一是大体,一是小体,而这两者到底如何发挥作用,则决定了一个人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大人、小人之分,是本心和放心的差别。小人,就是本心无法发生作用,而只能听凭耳目感官的作用,于是就会被外物所遮蔽和诱惑,这样就会陷溺于财货利禄之中而无法自拔了。大人,则是本心能发挥作用,其作用就是思,通过本心的积极作用,就能有所得、有所立,如此外物就不能再蒙蔽和诱惑我,于是便能超越世俗的功利,而达到更高的境界。所以,本心的作用就是思、尽心,也就是发挥心的思的功能。

对于思的工夫,孟子十分重视,并提出了“思诚”的观念。这是继承子思“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的思想,而进一步完善的工夫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子思讲的是“诚之者人之道”,而孟子却讲“思诚者,人之道”。应当说,孟子的讲法是对子思的一个修正。因为按子思的讲法,“诚之”的工作是由诚来完成的,而诚本身是个表示状态的词,虽也可活用为动词,但由它来讲具体的工夫,总显得主体不明了、过程不清楚。因此孟子改用“思诚”,以求将工夫论的主体和过程讲得更加清楚明白。而孟子的“思诚”实际上仍是就诚意来讲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正如刘述先先生指出的,孟子认为“人与人的分别不在禀赋上,乃在官能运用的选择上”。思是人心的功能,内在的仁义礼智这些善端,需要人心通过思来得之。如果心之思不起作用的话,人就会听从耳目这些血气官能的作用,被外物遮蔽而行不善。所以,道德实践工夫的关键在于思,在于通过思来在人心的诸多意念中进行选择,并由此确立人的道德主体性。

通过尽心,发挥了心的思的功能后,人就能真正透辟地了解人性了,这就是知性。对于人性,此前的求放心其实已经有所获得,但尚未有坚实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非得经过尽心的过程才能达到。关于人的本性,孟子之前的思想界有很多种讲法:“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但孟子认为,这些说法都是就天生人成的旧观念而言,是不知类的真解,因此要想真正认识人性,就必须发挥心的思的作用,由此才能拨开层层迷雾,认识到真正的人性:“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之所以会行不善,不是人本心本性的缘故,因为人的本心具有仁义礼智的四端,也就是人的本性是仁义礼智,是道德的、善的。可见,人性善先天地内具于人心中,因而人的本心也是善的。由此,孟子得以由人道而进至于天道。

孟子的天道观,大体是对子思的继承,他也赞同“诚者,天之道也”。这里的天,既是自然之天,更是义理之天,而且这两种意义互相证成、互相支持。天,生生不息,既体现了诚之道,同时又将诚道贯注入人道之中,所以人才要做“思诚”的工夫,以求合于天道。可见,天是人的根源,天道之诚也正是人性之善的根源。另外,孟子的天论也承认命运之天的意义,这是自孔子以来儒家就一直肯定的一个观念。这个意义上的天,代表了一种外在客观对人主观的限制。“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而了解到人性之本善和其先天的来源在于天,以及天对人的限制后,就是知天了。

由上,我们可以说,尽心、知性、知天,是偏重于认识论层面的工夫,是通过发挥心之思的功能,透彻地了解人性之善和义理、命运之天,从而认识到人自身的价值、能力和限制所在,以及天道的内涵和法则。有如此之认识后,人又当如何具体地去行动呢?接下来要使这些认识对实际的道德生活起作用,这就是“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所谓存心,就是将通过求放心而追回的具有思的功能的本心加以操存,从而使它时时刻刻能够发挥功能。需要指出的是,在身心关系问题上,孟子一方面认识到身心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因而重视身的修养对心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他更认为存心的工夫对身有决定作用,因此他指出:“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以身体上的大小关系来比喻身心关系上的主次问题,一方面,每个人对其身、心都是兼爱的,这一点没有问题;但另一方面,正如手指和肩背有大小之别,身、心之间也是有大小之别的,人不会为了手指而舍弃肩背,这表明肩背重于手指,同样,在身心关系上也是如此,心要重于身,心为主,身为次。因此,存心的工夫在孟子这里十分重要。

存心的工夫,决定了一个人是君子还是普通人。孟子认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所谓“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固然是内在的,这里的礼也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因为孟子之心是四端之心,包含仁义礼智之四端。所以存心,就是存仁义礼智之四端,而存心之法,孟子在这里提到了一种,就是自反。当别人对我不仁、无礼之时,应当反省自己的问题,看自己的心是否有不仁、无礼之处。如果发现自己没有不仁、无礼之处,那么要进一步自反,看自己的内心还有没有不诚之处。可见,自反就是通过反省的办法,保证自己的心时时刻刻按照四端之心的本心来作用。当然,自反只是存心的一个消极的办法,存心还有一个积极的办法。

存心与养性实际上是一体之两面,因为道德仁义之性实际上就是人的本心,因此养性即是养本心。所以当孟子论述养性的时候,实际上即是养心,即,使心中的本心更多地呈露而不被欲望之心所削减,这就是“养夜气”的工夫:“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注意到,一般来讲,人们在早晨初起之时,因为尚没有经受社会上种种事情的影响,因而本心尚未受到侵害;而当白天到社会上经历各种功名利禄的生活后,到晚上的时候,本心很容易就被减削殆尽了。因而孟子指出要重视夜里和清晨的时光,通过这一段独处的时间,使自己较少受欲望和功名利禄影响的本心能够呈露出来,进而体验它、认取它、把握它,从而保养自己的本心,使之不至于因白天的影响而消磨罄尽。通过长期养夜气的工夫,就可以使本心得到滋养,从而得到生长,于是逐渐在白天也能发挥作用,进而渐渐地在一整天、一整月、一整年、一生中都发挥作用。可见,存心养性是一项工夫,因此孟子也有养心的说法:“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寡欲正是为了不使欲望来砍伐伤害本心,由此本心才能得到滋养和生长,因此存心、养性的积极工夫正在于培植本心而克减欲望。对于孟子寡欲的工夫论,李源澄先生曾指出,孟子在工夫论上,一方面对于大众“不仅不绝情,而主于达情”,但同时“于私人修养,则主寡欲”,“盖寡欲正所以同欲,多欲者必不能与人同欲,两者实相反相成也”。的确,寡欲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使得本心得存、善性得养后,人之成德就可以有所期待,也就可以进一步由人道而跻于天道了。前面已经讲到,孟子的天,一是义理之天,一是命运之天。就义理之天讲,存本心、养善性,即所以事天。而就命运之天讲,则是认识到客观命运的严峻性和限定性,从而谨慎地过正道的生活,而不求侥幸。孟子认为人一生中的遭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客观意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命运的无可奈何,但是明知可能有困难和危险的发生却还要去做,这就不是客观意外,而是主观松懈了。因而在尽心、知性、知天后按着所知去做,而不是肆意妄为,这样就能在命运的客观限定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本心、本性,这就叫作正命,也就是事命运之天了。

三、气的工夫

心性的修养,只是孟子工夫论中的一个面向,因为在孟子看来,心灵和身体之间虽然有主有次,但都是一个人修养成德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心灵和身体连贯为一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B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心性的工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和外在的表现。但另一方面,“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光进行心性工夫,而身体和外在的行为没有进行修养,也会有问题。因此,如果没有身体上的修养工夫,成德的工夫就不算真正完成,心性工夫也就达不到极致。所以,孟子的工夫论还有践形修身的一面,而这既与此前的心性工夫相连,因而也有心性工夫的内容;另外也通向实际的道德实践、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因而也有具体实践的内容。所以,这一步的工夫,也是很丰富的。

在孟子身体方面的工夫论中,最重要的就是养浩然之气。而浩然之气的养成,又离不开不动心的工夫。因此,两者应当放在一起讨论。

所谓“不动心”,是和勇德联系在一起的。“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勇有两种,一是因着血气之刚强而一往无前之勇,一是发挥心之思的作用而有所权衡的道德理性之勇。孟子赞同后者之勇,因为这个勇不是以气驭心,而是以心驭气,所以是真正的勇。而“不动心”,正是以心驭气。

不动心的达到,似乎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孟子四十而不动心,而和他争辩的告子还先他不动心。但两者的不动心却不同。“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告子达到不动心的方法有两个,即专心求言语的不可反驳和专心求心志的不可动摇,而说到底是追求言语上的不可动摇,即其理论的不可动摇。而孟子认为,这种工夫实际上是分裂的,而且是混乱的,因为告子无法处理言语和心志的关系问题,当言语不得时,却不去求心,反而只在言语上争辩,这只会陷于表面而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孟子之所以这样认为,与他的言语观有很大关系。我们曾指出,孟子认为“知言”是自己的一大特长:“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孟子生当战国诸子百家风起云涌之时,这时候,言辞的重要意义为各家所认识,而分辨各家各派的理论言辞更是诸子重要的能力,孟子的“距杨墨”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孟子认为片面的、过分的、不当的、不清楚的言辞,并不仅是言语表面的问题,而是说话人自身的心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人自身的心的认识是片面的、过分的、不当的、不清楚的,他的理论言语才会如此。而听信这样的言语,再以这样的理论去治理国家,只会坏事。可以说,言为心声是孟子的言语观,这和他“以意逆志”的诠释观、读书法正相通。也正因如此,孟子对告子“不得于言,勿求于心”的达到不动心的方法,坚决反对。

另外,告子达到不动心的方法说到底是在理论言语上一味地坚定,这实际上是上面所讲的勇的第一个层次,而不是守约的办法。而孟子自己的不动心的工夫论,则是守约,即只持守于心志。“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在身体之血气和心灵之意志的关系上,孟子显然认为心主导身,因此需要以心志来指导身体之血气,而不能是相反的次序,这是达到不动心需要注意的第一点。但同时,也要“持其志,无暴其气”。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孟子也认识到身体血气对心灵意志的反作用:“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专一的意志固然会主导血气,但外在的身体血气如果也专一起来,就会反过来主导意志。如果仅仅是因为运动或意外的影响也就罢了,但如果是因着欲望的过度,那么就会令我们丧失本心,危害就大了。因此,不动心需要注意的第二点就是不要使自己的身体血气泛滥不受限制。

通过坚定意志、以意志主导身体和限制血气、收敛身体欲望,我们就可以达到不动心。这个不动的心,不是仁义道德的本心,而是活动层面的功能的心,当它在活动时,不受天生人成的生理、生物、欲望之心的影响,因而不会堕落于禽兽层面,我们就能始终保持人类层面的本心。由此再进行修养,就可以在外在气象上养成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浩然之气,并不是外在之气的集合,而是内在仁义道德之心经过不断的滋养和发用而积累进而呈现于外的一种气象。通过“求放心”和“不动心”,我们的本心得以居仁宅、由义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我们得以通透地了解自己的心性之善本性和与天道之连续;再通过存心、养性、事天,我们的心性得以时时刻刻依照善来活动,进而符合天之规定性。由此,我们的心就会始终合乎义的标准,而走在仁道之正路上,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呈现出不受欲望影响、不受外物诱惑的刚直不阿的气象,这就是浩然之气。需要指出的是,孟子在这里特别提到在养浩然之气时,要注意“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一方面,要把养浩然之气的工夫视为一件大事认真去做,时时刻刻去追求;但另一方面,又不可过于用力,否则会拔苗助长。前一方面的意思好理解,孟子为什么要提到后一点呢?这是因为养浩然之气的工夫是一个由心而身的自然而然逐渐积累的过程,如果过于着重结果而要求速度的话,就会偏重于外在气象而忽视内心的工夫,这样就会适得其反,丧失了根本。

浩然之气的养成,标志着人的道德修养工夫到达了一个新的层次,即由心性扩展到了身体,由内在而形于外。正如劳思光先生指出的:“孟子之本旨乃成德之学,以德性我为主宰,故必以志帅气,且必以心正言。”“以志帅气,其最后境界为生命情意之理性化,至此境界之工夫过程即孟子所谓‘养气’。”“生命情意若皆能理性化,则经理性化后之生命力量,即浩浩然广大无际。”的确,浩然之气的养成正是在于生命的义理化,而道德行为的最终实现,还需要进一步的工夫,以使得我们的身体能最终真正地践行仁义道德。

四、形的工夫

通过以上的各种工夫,人的气象达到了浩然之气,人的道德实践得以展开,这就使得人的心灵和身体之功用都得到了发挥,这就叫践形。“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身体、相貌等等,都是天赋予人的,因此它们从根本上来讲是要成就人,而不是陷溺人的。因此,人最终是要实现身心合一于道德,即完全实现自身性善的本质于现实中。徐复观先生将孟子工夫论的核心归于“践形”,而认为践形的工夫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从充实道德的主体性来说,这即是孟子以集义养气的工夫,使生理之气,变为理性的浩然之气。从道德的实践来说,践形,即是道德之心,通过官能的天性,官能的能力,以向客观世界中实现。”

从最终落脚点的角度来说,孟子的内在修养工夫论最终指向的是“践形”说。而孟子的工夫论,特别重视身心的调适与合一:“身体,在古代儒家以及其他许多思想家的论述中,区分为三个层次:心――气――形。儒家主张以‘心’来统帅形体,是道德心自然渗透到人的躯体,而使人格美呈现于外,可以被感知。而且,儒家也强调把自然意义的‘气’或‘血气’,转化为德行意义的‘浩然之气’。”而践形所达成的圣贤人格,实际上就是身体与心灵的完美重建以及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和谐调适。圣贤不仅是一种人格,更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是孟子工夫论中修养境界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一般都将万物看作是自己外面的、与自己相对为二的,而孟子却不这样认为。其原因有二:首先在于孟子所说的万物,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指它们的本性,是它们的本性与我的本性为一,所以我能具备万理。其次就在于孟子的万物,更多的是结合着道德实践来讲的,在道德实践中的万物所呈现的,就不是客观的了,而是一种实践中的应然法则。比如在我们对父母的道德实践中,所呈现的理就是孝,这个孝当然不是客观的,而是我们的善本性中所具有的。正是在这两个意义上,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所以,我们的修养工夫中,万物就不是外在的了。因而修身践形的工夫,一是反身而诚,我们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外在的道理,而应该时时回过头来关注自己,发现我们的良知良能,并按着它去做事。这样我们就能体察到自己的本性,感悟到万物的道理,乃至领会到天地的究竟,于是我们会豁然开朗,而其中的喜悦自然无法形容,也就是乐莫大焉了。二是强恕而行。我们不要想太多应该怎样对待人和物,而只要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去做就可以了。这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把对自己的爱推广成了对他人的爱,这样也就是仁了。因此要追求仁道、实现仁道,不需要太多智巧的考虑,只要用恕道去做,就是最简洁的道路了。说到底,孟子的践形工夫论,仍是要回到自己内心上做。因为在孟子这里,心是身的主宰,践形说到底只是使心的主宰发挥作用,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时时刻刻符合本性、本心,这样就会通过浩然之气的养成,而具有大丈夫的人格气象。所谓大丈夫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一种刚正不阿、正气凛然的人格,是完全按照道德和礼制去做事情的人所达到的气象,是恪守心中的道德自律和社会礼仪规范的人的标志。而这种人是不会为任何其他的东西所动摇和屈服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大道的代表、正气的所在。孟子这个大丈夫的定义,下得酣畅淋漓,让人心境明畅而振奋,因而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践行,成为中华民族正气不衰的脊梁写照。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对此人格境界的一个很好的展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总之,“践形”是孟子工夫论的最终指向,是以身体这个载体将本心本性的道德之善在现实生活中予以完全完善的完成。因此可以说,孟子的工夫论是要恢复人本心本性的道德纯然性,进而以此实现人的个人道德,然后再将此个人道德推扩到社会政治的重建中去,以最终实现社会政治的正义。这也正是自孔子以来儒者对仁道的共同追求,并规范了日后儒家工夫论的基本形态。

注释

①陆九渊:《象山语录》,《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②④⑦⑧《孟子・告子上》。本文所引孟子文本均出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③《孟子・离娄下》。⑤《孟子・尽心上》。⑥⑨⑩《孟子・离娄下》。《孟子・尽心下》。《孟子・离娄上》。刘述先:《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页。《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梁惠王下》。李源澄:《儒道两家之论身心》,《李源澄儒学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4页。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8页。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黄俊杰:《“身体隐喻”与古代儒家的修养工夫》,《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12页。

Mind, Human Nature, Qi and Body: Research on Mencius′ Theory of Self-cultivation

Wang Zheng

Abstract:Based on Confucius′ theory, Mencius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self-cultivation, and set relation between body and mind. Therefore, on the one hand, Mencius established moral subjectivity by the way of getting back the lost mind, then brought up moral consciousness, moral judgment and moral state by the way of fully developing the kindness of the mind,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understanding the mandate of Heaven, preserving one′s kindly mind, supporting one′s human nature, and serving Heaven. On the other hand, he brought up a great man with the vast vital energy by the way of imperturbation of the mind. And once one person has transformed his moral consciousness to body action, he has been a great man. Mencius′s theory of self-cultivation just as what Lu Jiuyuan said, "Mencius′ theory opened everyone′s inner and outer world without any secret."

上一篇:北大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暑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