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户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0 00:30:23

住户工作总结

住户工作总结篇1

经过全体客服人员一年来的努力工作,客服部的工作较上一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各项工作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落实。

自下半年调客服部以来,对综合管理员的职责任务了解欠缺,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现已基本胜任本职。从摸索到熟悉,边做边学,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锻炼;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在我前进的每一步中,都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热情相助,得到了大多数住户的支持与认可。在这几个月来,我们面对了很多压力,克服了很多困难,但我们却非常愉快和充实。因为我们有一只高素质的队伍,有一群热情肯干、甘于奉献的物业管理人。

20xx年度已平稳度过,在日常对客户服务的工作中,我部人员对客户的咨询、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做到了耐心、细致解答、给予合理建议,为客户排忧解难。在接待客户投诉、报修时我部人员能够积极跟进,主动询问客户对处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为管理处提供有价值的客户意见和信息,我部全体人员在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及精心组织下,以饱满的热情、奉献创新的精神,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面对过去的一年,总结工作实践过程中我们所做出的改变,同时也要总结现有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管理理论及实践水平,为了总结经验,促成20xx年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客户服务方面

小区收楼、入住、收费情况

由于小区投入使用已5年多,客户收楼、入住已进入相对平稳的时期,迁出与变更客户有所增加,因此20xx年度我部共办理:应交房96户;实际交房121户(其中包括车位18户,储藏间1户、店面1户);截止到12月31日止,小区已达到交房条件为1407户,累计交房为1258户,交房面积156774.65,交房率为89%;截止到12月31日止,小区入住客户累计779户(,其中已装修入住的690户,未装修入住的89户,包括店面),入住面积:95257.58,入住率为62%;

本年度,收取各项费用仍旧是我部工作重点。共发放客户缴费通知单约460份。对未按时交费的客户,组织区域管家与客户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反馈,根据反馈信息认真做好分析,采用电话提醒、上门询问、短信等各种方式进行催缴工作。

截止到20xx年12月31日止,全年应收管理费1061102元(其中已装修入住672888元、正在装修50382元、未装修入住76452元、未售出租47928元、装修未入住21552元、未入住187976元、未交房反租3924元),实收金额为972862元(其中续交物业费790749元,业主交房一次性收取物业费129502元,店面物业费52611元);其中全年累计优惠76098.6元(未入住按50%收取,在物业费到期后两个月内一次性交一年可送两个月);截止到xx年12月31日止,累计欠物业费248609元(其中已装修入住的欠费66779元,未入住欠费181830元)。

收费率情况:①已入住应收费户数724户,已收费户数673户,收费率为93%;②正在装修应收费户数88户,已收费户数56户,收费率为64%;③未入住应收费户数407户,已收费户数185户,收费率为45.5%;④店面应收费户数94户,已收费户数34户,收费率为36%;

有偿便民服务收费共计21252元(其中家政19742元,水电维修360元,中介疏通1150元),支出8767元(为员工服务加班工资);

住户工作总结篇2

一、规划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__〕24号);

2、建设部关于印发《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建住房〔20__〕218号);

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通知》(内政发〔20__〕107号)。

4、《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规划范围和年限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乌海市辖区,包括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

(二)规划年限

20__年——20__年。

三、规划编制的作用

本规划作为乌海市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法定依据,在规划期内和规划范围内,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各项活动、各项政策规定,应与之相符合、相协调。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实物配租。20__年——20__年全市计划新增廉租住房1944套,其中:新建1704套,20__年续建240套。户型以50平方米以内为主。新建、续建廉租住房总建筑面积9.5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8.38万平方米、续建1.2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5.68万平方米。

1、20__计划新增廉租住房744套,3.5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504套,2.38万平方米(海勃湾区252套、乌达区、海南区各126套),续建240套(乌达区、海南区各120套),1.2万平方米。

2、20__计划新增廉租住房600套,3万平方米。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各200套。

3、20__计划新增廉租住房600套,3万平方米。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各200套。

套型面积按照平均50平方米计算。

(二)租赁补贴。

1、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租赁补贴计划发放830户,补贴金额426万元,其中海勃湾区340户,乌达区234户,海南区256户。争取到年底全市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家庭将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

2、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租赁补贴计划发放3656户,补贴金额947万元,其中海勃湾区1000户,乌达区1556户,海南区1100户。

3、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租赁补贴计划发放3056户,补贴金额791万元,其中海勃湾区800户,乌达区1356户,海南区900户。

20__年起将低收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大多数人采取发放补贴方式进行保障。

(三)廉租住房建设投资、租赁住房补贴资金估算及资金筹措,20__年——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为12220万元(其中:实物配租总投资10056万元,租赁补贴资金总量为2164万元)。

1、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为3282万元(其中:实物配租总投资2856万元,租赁补贴资金总量为426万元)。

2、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为4547万元(其中:实物配租总投资3600万元,租赁补贴资金总量为947万元)。

3、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为4391万元(其中:实物配租总投资3600万元,租赁补贴资金总量为791万元)。

第二章 城市低保及低收入家庭现状与住房需求分析

一、乌海市发展概况

(一)城市发展现状

乌海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三个区,总人口47.7万人,20__年GDP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3元,从业人员2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92万人,登记失业率4.28%,住房总建筑面积128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65平方米。

(二)规划期末城市发展目标

到20__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50万人,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1944套,9.58万平方米,全市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得到基本解决。

二、城市低保及低收入家庭现状

城市低保家庭的认定:享受民政部门认定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1年以上或持有本市民政部门认定的优抚对象身份证明的家庭;具有本市常住居民户口,家庭人口为2人(含)以上,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和抚养关系,在当地连续居住3年以上;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3平方米(含)以下的低保家庭。截至20__年底全市共有低保家庭户数10574户,人口40722人。

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认定:凡具有本市常住户口,人均月收入低于44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或符合低收入家庭其他认定条件的视为低收入家庭;截至20__年底全市共有低收入家庭户数约3000户,人口9000人。

三、政府保障能力和市场住房供应能力

(一)政府保障能力

规划期内,全市各级财政预算资金安排4922万元,土地出让净收益5785万元,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513万元。政府住宅用地收储463万平方米,其中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230万平方米。

(二)廉租住房供应能力

1.截至20__年底已经筹集廉租住房情况。20__年共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资金57.2万元,补贴户数631户,补贴面积18725平方米。20__年共安排廉租住房补贴资金200万元,补贴1141户,2756人,补贴面积3万平方米。实现了家庭人均住房在13平方米(含)以下的低保家庭应保尽保从20__年始我市全面组织实施棚户区居民搬迁改造工程,将棚户区、矿区居民搬迁纳入廉租住房政策范畴,计划用2-3年时间逐步将矿区近5万户居民从矿区搬迁出来,彻底改善棚户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开工建设住房100万平方米。

2.规划期内廉租住房需求分析

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根据20__年、20__年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初步预测规划期内廉租住房需求量20__套左右,以每年600——700套的需求量增长。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二、规划原则。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要坚持立足国情,满足基本住房需要;统筹

规划,分布解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政策,因地制宜;市级负总责任,各区抓落实。

三、规划目标。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第四章 住房供应和租赁住房补贴

(1)新增。规划20__年——20__年期间,将通过集中建设和在普通商品房中配建等方式提供廉租住房1944套,户型在50平方米以内,总建筑面积为9.58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5.8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056万元。

(2)市场可供租赁房源分析。

近年来,伴随旧城拆迁改造、矿区棚户区搬迁,市场可供租赁的房源逐步减少,现有房源基本可以满足近3年市场需求,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租房成本逐年加大。

第五章 投资估算

规划期内计划共需要投资12220万元,其中20__年3282万元,20__年4547万元,20__年4391万元。

第六章 土地供应和资金安排

20__年计划用于廉租住房建设用地面积5580平方米,计划投资2856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1785万元,住房公积金净收益113万元,争取各级配套资金958万元。

20__年计划用于廉租住房建设用地面积6000平方米,计划投资3600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20__万元,住房公积金净收益200万元,争取各级配套资金1400万元。

20__年计划用于廉租住房建设用地面积6000平方米,计划投资3600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20__万元,住房公积金净收益200万元,争取各级配套资金1400万元。

第七章 落实规划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廉租住房建设管理。依据自治区下达的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由市、区两级政府房管部门负责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工作,并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确定资信度高的开发建设单位。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以“实用型”中小户型为主(廉租住房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经济适用住房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设计方面力求面积适度超前、功能齐全、经济适用和便利节能。

二、规范廉租住房的分配与管理。严把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分配关,继续健全“三级审核二级备案”及“一认定二公示”制度。市、区政府、建设部门、房管部门、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通力协作,严格按照管理程序,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真正落实政府要求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三、落实经济政策。一是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旧住宅整治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二是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三是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保证供应,按照住房建设规划,在土地供应中予以优先安排,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四是社会各界向政府捐赠廉租住房房源的,执行公益性捐赠税收扣除和有关政策。五是社会机构投资廉租住房或经济使用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旧住宅整治的,可同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四、加强解决城市低保家庭住房困难的法规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规,为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提供制度保证。

五、确保住房质量和使用功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旧住宅整合,要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在较小的户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按照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切实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有关住房质量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应在建设合同中予以明确。

六、退出机制。结合全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情况普查,建立健全住房档案,实行年度抽样调查和复核,实现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廉租住房保障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的管理,建立健全申请、审核、公示办法和退出机制。

第八章 规划实施机制

一、落实规划实施的责任。市政府对解决全市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负总责,对各区人民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监督指导。各区人民政府对解决各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负责,具体落实相关工作。

二、健全责任考核机制。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工作统一纳入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各级政府要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机构和具体实施机构,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三、发挥年度计划的调控机制。结合规划编制工作,分解规划的阶段性目标,落实具体措施,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具体年度情况适时调整,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四、建立多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由政府全面负责对规划和计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明确牵头部门和参加部门,各司其职,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协同做好规划和计划编制工作。

五、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层级监督管理体系,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指导督促具体部门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

附件:一、附表

1、20__年乌海市城市国民经济综合指标一览表

2、20__年乌海市城市低保及低收入家庭现状表

3、20__年度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条件、保障标准情况表

4、截至20__年底全市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况表

5、截至20__年底全市廉租住房筹集情况一览表

6、20__——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计划户数汇总表

7、20__——20__年全市廉租住房筹集规划表

8、20__——20__年全市廉租住房保障资金需求估算表

9、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措计划汇总表

10、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措计划汇总表

11、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措计划汇总表

12、20__年——20__年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措计划汇总表

住户工作总结篇3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咨询委、计委、建委、房管局《关于我市住房最困难户的情况和解决意见》,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妥善地解决好住房最困难户的问题,是关系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实际困难的大事。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扎实工作,自力更生,挖掘潜力,采取多种办法,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关于我市住房最困难户的情况和解决意见

为了解决人民群众住房困难问题,我市每年以三百万平方米的建房速度兴建了大批住宅。从一九八年至一九八八年,累计建房二千七百多万平方米,全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六点三七平方米。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有一些系统、单位及微利、亏损企业无力建房、购房,不少家庭住房困难状况还相当严重,特别一些住房最困难户尚有待给予解决。

一、确定住房最困难户的标准

我们通常说的住房困难户为:人均居住面积很低,住房拥挤的;三代或两代人并有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异性子女同居一室的;年届结婚年龄等房结婚或婚后无房的等等。这些确实都应得到解决,但从国家经济能力和实际情况考虑,短时间内要全部解决是困难的。我们认为,把人均居住面积低于二点五平方米(含二点五平方米)的住房户确定为住房最困难户是比较合理的标准。集中地解决这部分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同时在可能条件下,也照顾解决其他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有利于加快解决住房困难的进度。

二、住房最困难户的分布情况

经调查,一九八五年底全市人均居住面积在二点五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最困难户共八万六千户。几年来,经过市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为困难户解决住房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原有的住房最困难户已有一半得到解决。据市房管局一九八八年三月对全市八个区(包括市内六个区及塘、汉两区)一百一十三个局系统的调查统计,一九八七年底全市人均居住面积在二点五平方米以下的最困难户尚有四万五千零二户,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一万零六百七十二户,占24%;企业单位三万四千三百三十户,占76%。总的看来,重点还在企业单位。

工业、商业、交通等系统的住房最困难户比较集中地分布在下列各局(按户数多少为序):纺织局六千五百一十三户,二轻局四千八百零二户,一轻局四千四百七十三户,二商局二千七百五十二户,交通局二千二百九十三户,电子仪表局二千一百六十七户,机械局一千九百八十户,化工局一千六百三十三户,冶金局一千四百五十六户,共计二万八千零六十九户。占全市住房最困难户总数的62.37%,占企业单位住房最困难户总数的81.76%。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住房最困难户较多的是(按户数多少为序):教育局一千三百九十四户,公用局一千三百三十九户,公安局一千二百零五户,河北区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七百五十八户,和平区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六百零四户,红桥区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五百九十四户,卫生局四百九十六户,总计六千三百九十户。占全市住房最困难户总数的14.20%,占行政事业单位住房最困难户总数的59.88%。

上述住房最困难户的统计,是市房管局在一九八六年房屋普查后,又经一九八八年三月复查、核实得出的结果,基本可以作为依据。我们所说的住房最困难户即以此为准,每解决一户即注销一户,直到全部完成为止。随着人口变动等因素,仍会产生新的住房最困难户,这就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相继解决,暂不列入此次解决住房最困难户的范围。

上面所列需要解决的住房最困难户的数字,是反映一九八七年底的情况。经过近两年多的努力,又有相当数量的最困难户问题已得到解决。估计当前的实际数字比上述的统计数字要少得多,解决的任务相对来说已没有那么大。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

解决住房最困难户的工作,是关系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事,也是近几年来市政府为改善城市人民生活所做的实事之一,应抓紧进行。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长时期内,我国对职工住房采取国家包分配的制度,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种背离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办法已产生很多弊端。从长远看,必须逐步实行住宅商品化,达到“住宅私有化,居者有其屋”的目标。但当前还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两种体制并存的状况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因此,当前解决住房最困难户的工作,应实行国家分配与逐步推进住宅商品化相结合的方针,并积极促进住宅商品化的发展。

据一九八七年底对住房最困难户户数的粗略估计,解决全市最困难户的住房,按每户增加建筑面积二十平方米计算,需要新增住房建筑面积九十万平方米。如果从每年新建住宅中(包括市财政投资和各系统各单位投资)拿出四十至五十万平方米作为解决最困难户专项住房,两年时间可以使现有的四万五千零二户住房最困难户的居住水平,提高到人均居住面积四平方米以上。根据我市今年和今后两年继续新建的住房,以及包括一九八七年以来已建尚未分配的房源估算,从现在起到一九九一年底的两年多的时间内,即可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完成解决全市住房最困难户的任务。

四、主要措施及安排

参照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国家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全国解决困难户住房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现提出以下对策及措施:

(一)各系统、局、区和有关单位,都必须把解决最困难户住房的工作提高到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调动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高度来认识,摆上工作日程,认真负责地对待。各委、局、区及其所属单位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外地驻津单位最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均由其各自负责在两年内予以解决,任务较小且有能力的应在一年内解决,不得拖延。各部门、单位都应制定规划、妥善安排,保证实现。规划应逐级上报审批。

(二)由市财政拨款,市建委下达指令性分房指标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在限期内,拿出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一年新建住房的70%以上房源解决最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其余分配给其他的特需户。各单位在住房指标下达后,要做好房屋预分工作,并将预分方案报市解决住房困难户工作领导小组,便于监督执行。

各区(包括塘、汉沽区和大港区)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住房最困难户问题,一律由各区自行负责解决。

(三)各区、局、企业、事业单位应积极地为职工多建房、多购房,特别是住房最困难户较多的工业、商业、交通等局系统更需努力。从今年起至一九九一年,各单位为职工建设和购置的住房应首先给最困难户解决,特别是困难户较多的单位必须拿出不低于70%的住房,作为解决最困难户的专用房,解决有余再分配其他用户。少数微利、亏损企业单位确属无力自行解决的,最后由主管委、局统筹解决。

(四)今后,城市建设需拆除住房、安置拆迁户时,必须将拆迁范围内的原住房最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全部解决;新分配住房时,其标准均不得低于人均居住面积二点五平方米。

(五)各房屋开发公司每年都必须从新建的商品房中拿出不少于10%的住房,作为全市统筹解决最困难户的房源。对这部分住房,可减免配套费、建筑税,以优惠价格出售给各区、局、单位作为解决最困难户住房的专项用房。

(六)由市统一规划建设的廉价商品平房,各部门、单位认购后,要优先售给住房最困难户,既可解决一部分最困难户住房问题,又推进了住宅商品化进程。

(七)广泛提倡成立住宅合作社,发动群众集资建房。特别对那些微利企业、亏损单位以及一般中小企业,缺乏建房力量的更需走合作建房的路子。对此,我市和各地都有一些经验,应该推广。各单位为职工建房要积极解决建房土地问题,实行免交建筑税和配套费,以降低建房成本,让合作社员建得起,买得起。

五、建立机构,加强管理

为了加强对全市解决住房最困难户工作的领导,建议成立市解决住房困难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市计委、建委、房管局、公安局、财政局、规划局、房产开发经营集团的领导同志组成,并请市总工会负责同志参加。拟请李振东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市计委、建委、房管局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市房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房管局的领导同志担任。同时,各区、局和解决最困难户住房任务大的单位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解决本系统的住房最困难户问题。

市解决住房困难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组织推动全市各单位住房最困难户的调查和登记工作,建立最困难户的住房卡片。

(二)审批各区、局的解决最困难户住房的工作计划,掌握工作进度,监督、检查房源落实情况和分配情况。

(三)督促指导各区、局的工作,搞好调查研究,制订具体措施和办法。

住户工作总结篇4

调查报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句古话对山区农民来说,正逐渐失去了说服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生活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但地处安吉县西南部的&&乡部分群众,居住在偏高、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导致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成为我乡相对贫困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要建房必须开山或者填土,人为的对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侵害,与县委、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这一发展思路不相谐和。因此,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使山区农民向县城等大城市迁移定居,实现山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保水增绿,生态保护,顺应新形势下农民对生活居住环境的更高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新时期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此&&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府提出的“转移致富”工作要求,结合本乡的实际,于6月1日~6月15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问卷调查,本文就调查所得情况作一分浅析与探讨。

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数据分析,不难看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础。首先,群众对此项工作的支持率高,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仅有92户农户不愿“下山居住”。其他590户农户对政府提出的“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都极为支持,支持率达86%。其次,打算建房的590户农户中,有82户不打算在近几年新建房,175户打算今后1~2年内建房,141户打算在3~4年内新建房,192户打算在5年以后建房。同时,愿意搬迁的农户多,在打算建房的农户中,愿意搬迁到本村中心村的农户有333户,占48.8%,打算搬到本乡集镇的有12户,占1.7%,搬迁到本县其他城镇的有17户,占2.5%,县城建房的62户,占9.2%。这说明在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试点工作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普遍愿望。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分析,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总人口2615人,55岁以上的430人,占调查总人口的16.4%,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0岁左右,这部分人在15年之后逐步走向自然消亡之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这部分人从年龄和综合素质上都很难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去适应市场,进行第二次创业。因此对这部分人应以适当引导为主,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20岁以下,589人,占22.6%,且大多在校学习,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增强,绝大多数不会再走农业致富之路,而是通过务工、从商等途径自然下山转移。20~55岁之间的1596人,占61%,这部分人正当壮年,思想观念基本与当今时代同步,自身综合素质基本适应当今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也积蓄了一定的资金,无论务工、从商,进行第二次创业都有较好的资本,因此,这部分人应作为“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重点。

从劳动力结构分析,在这次调查的682户农户中,劳动力1627人,占总人口的62.2%,其中外出劳动力36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2.2%,有外出劳动力农户数为260户,占总户数的38.1%。外出的这些人中,有的已在外创下了一片天地,适应了离开土地的新型农民的生活,有的也正逐步向新型农民迈进,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作了有益尝试,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从2002年人均收入情况分析,全乡2002年人均收入为3231元,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105户,仅占16.4%,这部分农户要鼓励他们搞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待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全家搬迁下山。1500~3000元之间的351户,占总户数的51.5%,这部分家庭通过一定的政策激励和配套措施的实施,可以促使他们向中心村集镇或向县城转移致富,3000元以上的农户共226户,占总户数的33.1%,这部分农户已有一定的资本和能力,应以引导他们直接向县城靠近,一步到位。

虽然在这次调查中,农户对“下山居住”工作都极为支持,满意率达86%,但是在农户的思想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顾忌和想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户经济条件已成熟,也很想搬到中心村或其它集中地带建房,但是又担心集中地带建房地基难以落实;二是一些农户经济条件尚不成熟,又迫切想建新房,缺口资金希望政府从多种途径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下山后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四是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建房后离责任山、责任田远了,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初步思路

在为时半个月的调查中,我们通过将农户对“下山居住”存在的想法和顾虑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使农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农户下山居住。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下山居住,创业致富”的认识,使群众“想下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仅有的生产资料与现时生产水平不相适应,“靠山靠水”难以跟上教育生活等消费支出。城市经济逢勃兴起,城市已成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为农民在城市创业提供广阔天地。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户充分认识到“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是实现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现有土地两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使群众“能下山”。①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充分考虑今后20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居住带来的影响(前瞻),充分考虑以生态、旅游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居住带来的影响。②村及村民小组管理体制的调整过程中,只保留基础良好,发展潜能较大的中心村,大幅减少自然村落,做大做强中心村,适势兼并行政村。③下山新建房以县城迁居为重点,同时增强&&集镇居住功能,实行梯度转移,把家庭条件好、素质高的部分农户作为下山居住工作规划的重点对象。

三、促进增收,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提高迁居经济实力,使群众“移得动”。①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坚持发展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高本地就业能力。②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通过技能素质培训、劳动力资源信息收集、企业结对等形式使更多人走向市场、走向集镇,达到异地致富的目的。③加大教育投入,使我乡的下一代有更多的人走向高等学府,实现教育脱贫。

四、政策引导,进一步激发农民下山居住的积极性和增强异地致富的信心,使群众“住得稳”。落实合理的土地生产资料流转政策,放宽农户原承包土地,荒山荒坡等生产资料的多种流转形式。完善合理的建设用地征占政策,放宽农户迁居条件,按“统一规划,自愿有偿,有序推进,梯度转移”的原则,积极鼓励“下山居住”。制定各项社会配套措施,放宽迁居农户的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劳动保障户籍等同等公民待遇,解决迁居户的水、电、通讯等生活问题。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帮助解决搬迁户建房、户口迁移等手续,制定统一的补助标准。

住户工作总结篇5

为贯彻各级政府文件精神,根椐县政府安排,县房管、统计、国土、建设、财政、民政、公安、劳动和城关镇人民政府等单位,抽调38名骨干,组成调查专班,历时一个月,对建城区,东起鱼种场、党校、师范;西至砖瓦厂、气象局;南至烧田、郭家梁子村内;北至冬干渠的14个居委会管辖的所有住房,8个村的部分城镇住房进行了全面调查工作,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县城建城区内住房状况。现对调查结果作出如下分析:

一、主要成效

(一)摸清了建成区内的住房总量。调查结果,建城区内住房总量为136.21万平方米,总套数为13592套,其中,成套房10861套,非成套房2731套。

(二)核实了建城区内的居住人口。调查结果,建城区内的住房总户数为13592户,总人口45430人,其中:本市居民13573户,45360人;本省非本市居民5户,24人;外省居民14户46人。

(三)核准了建成区内的房屋性质。在建城区内136.21万平方米住房中:商品房4965套,已购公房4556套,原有私房2526套,公有住房295套,集体土地上住宅832套,非住宅215套,其它203套。

(四)查清了建成区内房屋类型。在建城区内136.21万平方米住房中,多层住宅,10684套,1120778.3平方米;平房,2648套,199850.34平方米;独立式住宅,260套,41462.3平方米。

(五)盘清了建成区内房屋建成年代。在建城区内136.21万平方米住房中,解放前的房屋654套,53379.14平方米,平均单套面积81.622平方米;50年代房屋319套,14874.97m2,平均单套面积46.63平方米;60年代房屋395套,17727.95平方米,平均单套面积44.88平方米;70年代房屋1288套,105397.53平方米,平均单套面积81.83平方米;80年代房屋3034套,233183平方米,平均单套面积76.86平方米;90年代房屋3624套,411873.01平方米,平均单套面积113.65平方米;20__年之后房屋4278套,25655.34平方米平均单套面积122.87平方米。

(六)查清了房屋住用状况。在建城区内136.21万平方米住房中,属家庭自有产权居住的12440套,1289043.27平方米;家庭租住的1035套,65089.53平方米;合伙租住的50套,3825平方米;借住的47套,3342.3平方米;住集体宿舍的20套,790.84平方米。

(七)查清了住房需求意向。有购房意向2232户,有租房意86户,无购房意向10663户,其他意向611户。在有购房意向的2232户中,欲购60-90平方米的有213户,欲购90-120平方米的有1362户,欲购120-140平方米的有544户,购140平方米以上的有113户;在有租房意向的86户中,欲租60平方米以下的有2户,欲租60-90平方米的有48户,欲租90-120平方米的有33户,欲租120-140平方米的有3户。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有2188户,因结婚购房的有110户,因外地迁入欲购房的有15户,投资办产业欲买房的有5户,其他611户。

综观这些数据,总的的趋势是:人们居住的房子结构越后越合理,面积越宽敞。房改之后的确14年所建房共同声明7902套,是解放前所建房套数的确12倍,是房改前44年所建住房5035套的确1.57倍;房改后14年所建房总面积937528.35平方米,是解放前共建房总量的17.56倍,是房改前44年所建房总量的2.5倍。

以上结果,解决了多年来城镇住房总量家底不清、心中无数、使用数据凭估计的状况。为编制城镇住房建设规划,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参数,为落实弱势群体居住政策,掌握了一手资料。调查结果充分证明了我县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居住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充分证明了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印证了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户型结构不合理,约束了城区人口规模。调查结果分析,6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1653户,占总户型的12.16;60-90平方米3482户,占25.68;90-120平方米4327户,占31.83;,120-140平方米2997户,占22;,140平方米以上1133户,占8.33。因房子越建越大,套房总价款也同步增长,一大部分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望楼莫及。

(二)人均住房面积大,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建城区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98平方米,其中,人均6平方米以下263户,占调查总户数的1.93;人均6-10平方米653户,占4.8;人均10-16平方米1421户,占10.46;,人均16-26平方米3034户,占22.33;人均26平方米以上8221户,占60.48。人均住房合理系数,一般应是25平米。人均住房面积过大,单套住房面积过宽。一方面,使不少需房户买不起,楼市疲软,房价过低;另一方面,制约了房地产业发展,造成了土地浪费。事实上,建成区以外的规划区人均住房面积更大,许多住房被空置。

(三)房型不合理,有特色的宜居较少。在建成区内多层住宅10684套,1120778.3平方米,占住房总户数的78.6。房子虽多,但是传统模式,单元式的套房占绝对优势,不具有高雅品位的现代气质,基本上无绿茵,无场地,多数无配套设施。集体土地上的住宅832套,占总住房的6.12。多数以地形设计房型,与总体布局不协调。

(四)危房、平房、独立住房较多,改造难度较大。在建成区内,解放前的房屋654套,53379.14平方米;50年代房屋319套,14874.97平方米;60年代房屋395套,17727.95平方米;70年代房屋1288套,105397.53平方米;平房2648套,199850.34平方米;独立式住宅260套,41462.3平方米。以上四个时期的住房占住房总量的14,都是些危旧房屋,面临整体改造问题。

(五)租住房屋多,不

便于管理。在建成区内,家庭租住的1035套,65089.53平方米;合伙租住的50套,3825平方米;借住的47套,3342.3平方米;集体宿舍居住的20套,790.84平方米,占总居住户的8.48。住他人之居,无长久之安,对安居乐业有直接影响。(六)居住环境差,居间矛盾突出。虽然成套住房占了总住房的79.9,且住房内装修较好,但有一部分室外的供水、供电、供视不协调,居间的通风、采光、行路困难。除了极少单位性质的家属楼配备了公共设施、物业用房,实行了楼栋管理外,其余均是空白。多数开发商,房子卖了,钱赚了,公共事业不管了,物业无人管,脏乱差现象突出。许多公用部位和设施面临改修,鼓楼街、大巷子、小巷子、西关街尤为突出。

(七)住房人口少于城区估计人口。____城号称7万人,本次住房仅为4.5万人。主要原因:一是户口在城关,人未在城区购房居住,约3000户,10000人;二是临街经营的,部分住户居住在门店内未作登记,约500户,1500人;三是建成区以外的规范区没作登记范围,如后坝村、水寨村、煤炭沟村、大裕沟村、康家岭村、小河边村等,约3000户10000人。调查结果与估计人口基本一致。

三、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城镇住房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我县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全社会住房增多,城区人口增长,城区规模扩大,90以上的居民住在厅室相间的单元式套房内,有的居户实现了以旧换新、以窄调宽、以小调大,有的还住进了复式或半复式单元套房,一大批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搬进了新居。但因历史的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条件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讲,形成了“火柴盒”式的水泥森林布局、“见缝插针”的邻里关系、难以改造到位的公共设施,这些都给城区品位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形成了障碍。其主要原因是:

(一)居住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城镇住房虽然多、变化快,但对其认识还处有房就好的阶段。用科学地发展观来看,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邻里相之间相和谐的居住关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市场准入不严,事前控制力度不够。谁想盖房谁盖房,谁有土地谁建房,谁有钱谁盖房,有多大建多大,想建多大就建多大,无资质的拼揽项目,无项目也开发,无条件、无实力就施工,不验收、不备案就开始售房。这些问题是导致部分住房质量较差,物业管理不配套,也是我县房价低同边县市的主要原因。

(三)建房主体没有发挥龙头的作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是城镇住房的建设主体。但真正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却资金缺乏,揽不到工程。现在城区住房建筑中,绝大多数是小打小闹,对规范小区建设意识不强,至使公共、公益服务设施不能到位,给政府的城市管理埋下了无尽的隐患。

(四)居间管理不和谐。由于认识问题没有跟上,建设中的问题突出,加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居间管理极其困难,户间、房间、人间的居住矛盾难以解决。

(五)居住问题研究滞后。衣食住行,住在其三。至目前,无专门机构研究山区住房设计,又无居住规划,建居随心所欲,其结果是不具有特色,更谈不上宜居。

四、几点建议

通过对城镇住房的综合调查,发现了很多必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正视现状,统一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住房总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迅猛,质量提高,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问题不可小看。城市建设、消费变化、落实“十一五”规划、农民进城、重点工程建设、移民搬迁等等,都需要有充足、适用的城镇住房作保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树立____形象,增强地方综合实力,要靠住房来体现。因此,必须用科学的态度认识居住现状,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改变居住现状,用创新的理念构建和谐的居住关系,建设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的宜居环境。

(二)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今后凡进行商品房开发,必须实行总量控制,实行开发项目审批制,要从严审查开发条件和物业管理方案,无开发计划的不得进入工程项目报建手续。为此,建议县政府尽快出台房管局代县委政府把握拟定的加快房地产业发展的意见,以规范商品房开发市场行为。

(三)建立住房保障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37号,省政府办公厅68号文件精神:对人均居住面积在16m2以下的住户纳入住房保障对象,建议县政府结合我县实际出台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管理办法,启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四)加快对老城改造的步伐。鼓楼街、东门街、西关街基础设施差,危旧平房多,安全隐患大,脏乱差现象突出,与大街与新城极不协调,建议县政府考虑改造,使新老城区协调发展。

住户工作总结篇6

一、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目的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摸清各类人口普查对象底数,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着力解决户口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为普查登记和落实实有人口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二、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任务

(一)核准户籍人口底数和户口登记项目。重点核准户籍人口户数、人数以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户主关系等主要户口登记项目。

(二)根据本普查小区建筑物情况和居住人口、户口情况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三)重点摸清以下六种人情况

1.具有本市户籍人员生育的小孩未落常住户口情况,包括收养、抱养小孩未落户口情况;

2.手持各类证件未落户口人口的情况,主要包括持迁移证、准迁证、复员转业证、刑满释放证、护照等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

3.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主要包括参军、出国(境)定居或加入外国籍、死亡等应销未销户口情况;

4.人户分离人员情况,包括有人无户和有户无人情况;

5.户籍地在外省市的在京居住人员(暂住人口)情况;

6.常住在京的外籍、港澳台及无国籍人员情况。

(四)摸清户口登记中重登重统、漏登漏统情况。

(五)摸清因道路改扩建、危旧房改造等整片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情况。

(六)对没有门牌号的村、街巷、住宅、楼房及时设置门楼牌号。

(七)对工作中发现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人户分离等未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的,要依据有关规定督促其及时办理登记和注销等手续;对发现的重登重统、漏登漏统和户口登记项目差错,要及时予以更正;对未登记暂住户口的,要督促其依法办理暂住登记,符合办理暂住证条件的,到居住地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八)维护各类人口数据库。公安派出所对新发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境外人员、出生未落及死亡未销户口人员,要逐一录入相应人口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变化情况补充、修改、完善相应人口信息。

三、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为2010年8月1日零时

四、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法步骤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7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及部署。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县公安局制定《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乡镇、办事处要会同辖区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2.选调入户人员。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按照普查员选调标准选调普查员,7月中旬前到岗到位。

3.开展业务培训。7月底前县普查办和县公安局完成对乡镇、街道等普查工作人员即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明确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目的,掌握工作方法及人口数据资料表、登记表、统计表、汇总表及《户主姓名底册》的使用和填报等。

4.搞好宣传动员。各乡镇、街道、派出所要通过黑板报、悬挂条幅、张贴宣传画、致被调查户一封信、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户口整顿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配合。同时,要加大户口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人户分离人员、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应销未销户口人员及流动人口主动到派出所办理相关户口事项及暂住登记等。

5.人口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7月底前,各乡镇、街道人普办会同派出所统计、整理、打印以居(村)委会为单位的《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并根据普查小区划分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切分。同时,要与当地卫生、民政、计生、流管等部门沟通,收集11月1日零时至2010年7月31日24时的相关人口资料,并按普查小区进行整理。

6.物资准备。备齐普查员开展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必须的各种物资,印发宣传材料,分发所需各种登记表、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

第二阶段:入户核对与《户主姓名底册》编制阶段(8月1日—8月31日)

1.普查员要沿各普查小区的边界实地走一遍,明确自己负责的地域范围,掌握本普查小区内各种建筑物的用途、数量和分布情况,核实《普查小区图》,按规定进行修改。

2.普查员要对《普查小区图》上标明的各种建筑物以及住房单元,采取逐一入户进行摸查。要摸清普查小区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是否有人居住,住了多少户、多少人等,同时要对居住在这里的人口情况进行了解;要摸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上,是否有户口寄挂和集体户口;要注意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特殊户和特殊人员的情况:

1)对居住在本普查小区,行政隶属关系隶属其他社区居(村)委会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等,要摸清情况,根据地域原则一律在本普查小区进行登记,不要漏掉。

2)对户口在本普查小区,但由于拆迁、外出打工等原因全户外出的人、户以及空挂户等,要根据户籍资料进行核对,掌握其去向、原因和离开本普查小区的时间等。

3)对于户口不在本普查区,但在本普查小区滞留且没有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对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桥洞、广场、车站等居无定所的人,要认真访查,不要遗漏。

4)对本普查小区内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情况要认真访查。普查员可通过以下途径切实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的出生、死亡人口情况:查看妇女怀孕登记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等有关记录;走访医生、计划生育员、社区居(村)委会干部、楼门长等;参考户籍及当地医院和火葬场的相关资料等。

5)对以下人群要进行重点访查,不要漏掉: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等单位内的保安人员;住在饭馆、商店、加工作坊以及建筑工地的工人;医院里的护工;住在洗浴中心、发廊和地下室等场所中的各类人员。

6)对于全户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临时外出的户,普查员要在户口整顿表和《户口姓名底册》上做备注,及时报告社区居(村)委会人口普查小组,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联系这部分人员。

3.普查员在入户时,要携带本普查小区的户口整顿表,摸清六种人口情况,核对并更新《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核对《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填写《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暂住人口登记表》和《境外人员登记表》。对居民户口簿登记项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要告知群众持相关证件证明到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手续。对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量以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等情况,填写《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对没有门楼牌号的村、街巷和居民住宅,派出所要根据《北京市门楼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符合规定的及时填写《门楼牌制作表》上报分县局制作安装。

4.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普查员在入户填写户口整顿表时,要同时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过程就是普查员将本普查小区内所有普查对象的情况,真实、全面地记录在册的过程。《户主姓名底册》既是普查登记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工具,同时也是抽取普查表长表调查户的抽样框和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指导工作、核查质量、验收数据的重要依据。《户主姓名底册》具体编制方法详见《细则》。

普查员在入户时,还要告知住户11月1日—11月10日为普查登记时间。对登记期间住户有外出计划的,要做好记录,并留下联系方式。

第三阶段:《户主姓名底册》核实与整改阶段(9月1日—12月31日)

1.《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阶段

1)9月1日—9月10日,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结合户口整顿表和部门资料,对各普查小区《户主姓名底册》的汇总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要把问题解决在正式普查登记之前,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2)9月11日—9月15日,各乡镇、街道普查办对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进行分类汇总,于9月16日将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汇总表》报到县普查办。其中,将开列到普查区的户口整顿统计表(电子版)于9月17日前报县普查办(户籍人口数据要与派出所9月15日下班时的派出所计算机系统数据一致)。

3)10月10日—10月15日,县普查办和乡镇、街道普查办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采取多种方式,核实户口整顿结束时点8月31日以后的《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的变化情况,并据实更新。《普查小区图》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普查小区房屋的新建或拆迁情况;住户搬迁情况等。《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户人口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变动情况;本户户籍人口的户籍变动情况;本户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变动情况;本户归侨侨眷人员变动情况等。10月16日将核实后的《户主姓名底册》报县普查办。

2.整改阶段(9月20日—12月31日)

1)9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将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移交当地派出所。在移交当地派出所之前,复印一套完整的资料,以备普查登记时参考。派出所利用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对新登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和境外人员及出生未落、死亡未销人员信息进行核实并录入相应人口数据库;对原有登记信息发生变化的,要补充、修改相应人口数据。对户口核对工作中发现的主要户口登记项目差错及自然项目变更问题,派出所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变更和更正;对应落未落、应销未销等户口问题,符合政策规定的,要简化手续尽快办结,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注明原因暂不解决。12月31日前派出所完成数据维护工作,并将各种资料留存好以备检查。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和总结阶段(2010年9月1日—2011年1月31日)

1.入户调查工作结束后,各乡镇、街道普查办要认真搞好自查,县普查办组织人员搞好检查,10月31日前,市人普办将进行质量抽查,确保各项数据准确详实。

住户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电气负荷;变压器容量;配电系统;防雷与接地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用电电器不断增加,居民用电总量也不断增加,以前设计配电方案时,每户用电电气负荷估算较低,所配置的开关所能允许通过的电流及导线线径均偏小,使得用户经常性的负荷跳闸,甚至烧坏电气设备的现象时常发生。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明小区活动的创建,这对小区的供配电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小区供配电设计时要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使配电系统的布局科学合理。在小区配电建设工程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配电设计符合城市整体规划;②力求节约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③要保持好小区的总体形象,不得乱搭乱建;④位置的选择,置于小区靠近中心的合理位置,保证供电的质量。

1 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

小区内变压器台数的确定要根据小区的总体布局, 变电所的形式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是估算是小区的用户总电气负荷,让后现在合适容量的变压器及台数。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中讲到城市住宅用电负荷估算可按下值确定:建筑面积≤90m2,按6kW/套;建筑面积90~120m2,按8kW/套;建筑面积120~150m2,按10kW/套,计算住宅小区用电负荷或变压器容量,需考虑同时系数负载率取系数和功率因数。

下面举实例来分析在小区配电设计过程中,如何选择变压器的规格容量以及台数。现在小区多为高层住宅,例如某小区有4栋30层的建筑,每栋建筑每层有4户住宅,即小区共有住户480户,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为3500m2。其中建筑面积121~150m2的,共40户;建筑面积90~120m2的,共298户;建筑面积≤90m2的,共142户。每户根据行业规范进行配置,住户电气负荷总估算容量为:6kW/户×142户+8kW/户×298户+10kW/户×40户=3636kW;地下室:20W/m2×3500m2=70kW。由于住宅小区内居民用电的高峰期不同,故可取同时系数为0.5,则折算后该住宅小区的总负荷PT为:PT=3636kW×0.5+70kW=1888kW。考虑到变压器的实际运行环境,估算过程中需考虑经济运行原则,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小区变压器的负载率取系数λ=0.8为最佳经济运行数据,功率因数cosψ为0.75,则变压器容量S应为:S=PT/(λ*cosψ)=1888/(0.8×0.75)=3147kVA通过以上计算,故本小区选用4台1000kVA变压器。

同时还得考虑供电形式,配电采用放射式供电,高层住宅进五路线, 其中消防电源(二次负荷)进两路,两路可以自由切换,商业照明进一路,电梯等动力设备进一路,住宅照明进一路。多层住宅进两路, 电梯等动力设备和照明。

2 用户配电系统

以前每户住宅内,照明和插座的分支回路数较少,甚至有些照明和插座共用一个回路。由于分支回路少,每个回路所带的负荷相应增大,从而导致电气线路长期过载,温升增加,导线绝缘下降,电气线路事故增多。现在居民对用电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功率电器也逐步进入普通家庭,且住宅的暗配电气线路后期很难再去更改,因此我们在进行室内电气线路设计时,不能片面的追求节约,尽量做到一步到位,满足长远的用电负荷需求。

在家庭在电气线路设计时,每套住宅电气线路的分支回路按不少于7条回路考虑;照明、空调和电源插座分回路设计;厨房和卫生间的插座电源宜单独设置回路,其中照明和窗式空调回路选用小型空气开关,插座和立柜式空调回路选用漏电开关。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中“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导线应采用铜芯导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10mm2,分支回路截面不应小于2.5mm2”。依据规范中的要求,在配电设计中,每户的进户线选用截面积为10~25mm2的导线,分支回路可选用2.5~4mm2的导线。

3 防雷与接地

3.1 防雷保护

(1)现在一般小区按二类防雷考虑,在屋顶设避雷带作防直击雷的接闪器,避雷带采用φ12镀锌圆钢连接成不大于10×10m的网格,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内的至少二根主筋作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0m,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基础内上下两层主筋焊接。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均应在顶部和底部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外墙上的金属物(门窗、阳台栏杆等)均与防雷设备相连。

(2)建筑物作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与建筑物联接采用2X(40X4)镀锌扁钢焊接,与各种金属水管、暖管、煤气管联结采用(40X4)镀锌扁钢箍接,与进户线联结。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决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

(3)为防雷电波侵入,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应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导管及金属管道与接地网连接。

(4)为预防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过电流和过电压现象,危害使用的电气设备,在每个用电电气设备前端装设防电涌保护器(SPD)。

3.2 接地安全

(1)将工作零线和地线在接地点后必分开,即采用TN-S系统。

(2)小区周围的变电站等和该小区内的建筑物防雷接地需共地。防雷接地,电源进线处重复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弱电设备均共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如测得的实际结果不满足要求时(R大于1Ω),须在地里加入工业食盐或另加打人工接地体。

(3)在地下一层靠近各进出建筑物金属管又便于安装检查之处,做总等电位联结。每个塔楼设一处总等电位联结箱,同时将几处总等电位联结箱端子板互相连接在一起。

4 小区配网自动化功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在配电系统中,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引入进来,这其中就包括配网自动化功能。小区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无人值守;电气负荷自我调节;数据的采集与监控;自动补偿修复;故障隔离与恢复诊断等。目前,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小区供配电规划时会考虑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依靠事先设定规则自动识别故障并发出指令修复故障。因此,现代智能小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成将显著提高小区供电的可靠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生活中居民住宅小区建设也是百花齐放,同时市场中关于供配电系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也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小区设计配电系统方案时,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标准,在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技术,为居民提供优质合格的供电质量,为完善城市功能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孟磊.现代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分析[J].华章,2011(23).

[2]姚勇,温俊峰.浅谈当前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4).

住户工作总结篇8

一、总体目标

以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和农村贫困家庭房屋安全问题为总目标,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通过组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年度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套数达到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家庭户数的2%以上,市区不低于2.5%,县城不低于1%,为到“十二五”期末,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奠定基础。

(一)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年全市继续采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实施住房保障。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收入线最低标准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倍以下,各县区可根据年度保障责任目标适当调整收入线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实物配租主要面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孤老病残和其他亟需救助的家庭。全市全年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户数3700户,新建廉租住房1400套。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年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收入线标准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线0.8倍以下,具体收入线标准由各县区根据实际确定,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全市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300套。

(三)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政府组织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主要面对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线1倍以下的家庭,具体收入线标准由各县区根据实际确定,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本单位、园区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全市全年组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4500套。

(四)限价商品住房建设

加快发展限价商品住房,确保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全市全年组织建设限价商品住房1000套。

(五)棚户区改造

积极推动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煤矿)棚户区、林场危旧房和垦区棚户区改造工作。全市通过城市棚户区改造解决8970户居民住房困难;通过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解决600户居民住房困难;通过国有煤矿棚户区改造解决2610户居民住房困难;通过林场危旧房改造解决2867户居民住房困难;通过垦区棚户区改造解决710户居民住房困难。

(六)农村危房改造

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全年解决三种贫困程度(五保户、低保户、其他农村贫困户)7000户农村困难群众基本居住安全问题。

各县区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具体责任目标详见附表。

二、工作要求

(一)继续将住房保障工作纳入县区政府绩效考核目标。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和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县区人民政府是住房保障工作的责任主体。年继续将住房保障工作纳入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工作实绩考核评价内容,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对住房保障工作实行“一票否决”。此项工作由市委、市政府两办督促检查室会同市住建局负责。

(二)完善住房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按照“财权与事权一致”、“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市级住房保障部门负责协调、督导全市城市住房保障和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总体目标落实,县区政府负责年度责任目标的具体实施。各县区政府要按照住房保障工作总体目标要求,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年度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建设用地要达到当年住宅建设用地的25%以上,并落实到具体地块,供应计划实行单列,并优先供应,未按规定落实用地指标的,不得进行土地“招拍挂”。保障性住房采取集中建设和配建相结合,以配建为主,凡新出让的住宅建设用地,须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10%(5%为廉租住房、5%为公共租赁住房)以上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并作为土地出让条件,具体配建比例,由住房保障部门会同国土、规划等部门确定。配建的廉租住房产权归政府所有。确实无法配建的特殊开发项目,要经当地政府审批,并报上一级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备案。未按规定落实配建的项目,不得进行土地出让,不得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等手续。

严格按照规定渠道,足额筹集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达到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1%时,当年不再提取住房公积金风险准备金。自年起,直接按宗提取土地出让总收入的5%以上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要认真研究国家、省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支持政策。发挥住房保障投资融资平台作用,加大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加大融资力度。要积极组织做好中央、省级专项资金的争取工作,确保足额争取到位,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使用。

落实项目建设现行税费优惠政策。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楼建设一律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并享受国家现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税收优惠政策。林区、垦区和国有工矿(煤矿)棚户区,要坚持居民个人出资,政府、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适当补助的原则,充分考虑职工承受能力,合理确定个人和企业的出资比例。

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由市县区国土部门负责,项目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的筹集、管理由市县区财政部门负责,审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机构建设由县区政府负责。

(三)抓好项目落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各县区政府要尽快将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落实到位、落实到地块。凡列入本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已经开工的,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未开工的,要抓紧完善各项建设手续,要在4月15日前完成土地审批手续,争取8月底前开工建设;新谋划项目必须在10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形成明显的实物工作量。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按要求开工建设。各县区要确定2个保障性安居住房项目示范工程,市中心区要结合新城区建设,在新城区内确定1个示范工程,发挥示范工程带动作用,最大限度的争取省级示范工程奖励。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各县区政府要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建设、经营公共租赁住房,用工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和住房困难职工较多、有闲置土地的大中型企业及单位,可以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利用符合城市规划的自有土地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面向园区内或企业就业人员出租。对当地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各类在租、空置房源及集体宿舍进行排查摸底、统计建档。按照谁有产权谁受益的原则,将其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房源,发挥既有房源的公共属性和租赁作用。符合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标准建设的人才家园项目,纳入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和年度计划。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要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以集体宿舍形式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要认真落实《宿舍建筑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应适当低于同地段同档次市场价租金,一般不低于市场价租金的70%,以确保建设资金在合理周期收回,使公共租赁住房实现良性发展。

(四)组织做好住房配售工作。各县区政府要合理确定当年住房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家庭收入(财产)具体标准,并于3月底之前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完善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制度,健全住房保障、民政、公安、金融机构和社区协作配合的家庭收入(财产)审核机制,认真履行责任,加强日常管理,主动接受公众监督,确保配租配售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应当如实申报家庭收入、财产和住房状况,提交住房和家庭资产查询委托书,并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规范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合同管理,明确承租对象的权利和义务,载明租金水平、租赁期限、转借或转租的处罚以及其他违反使用规定的责任等事项。公共租赁住房只租不售,租赁合同期限一般为2年。租赁合同期满,承租人要退出住房。仍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续租。公共租赁住房不得进行土地分割登记,不得按套、按户进行房屋登记发证。各县(区)要制定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实施方案,于年5月底前完成,报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提高保障性住房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各类保障性住房档案,并对住房保障对象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住房保障部门应及时受理廉租住房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理申请两个月内须提供保障,并及时、足额、按月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保障对象因收入提高、另行购置或租赁其他住房等原因不再符合保障条件时,应通过停止补贴、退出保障性住房等方式实现退出;对在规定期限内未退出的,可通过提高租金的方式实现退出;对骗取住房保障、恶意欠租、无正当理由长期闲置的,以及违规转租、出借、调换和转让保障性住房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且5年内不得申请任何形式的住房保障。

低收入家庭认证工作由市县(区)民政部门负责。申请人申请保障性住房时,由申请人户口所在地的县区民政部门出具低收入家庭认证书(证),认证书(证)中要明确标注被认证家庭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金额及资产情况等相关信息。

(五)明确部门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住房保障工作综合、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市住建、市国土、市规划、市发改、市民政、市国资委、市林业、市农牧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做好相关工作;县区政府负责住房保障各项工作具体实施。各县区政府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健全管理机构,配齐配强管理人员,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要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调度,落实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优惠政策,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制度,加强住房分配和使用管理。

(六)完善报表制度,实现住房保障信息管理数字化。各县区要按照建设部、省建设厅有关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报表制度要求,明确专人负责,准确统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各项数据,按时填报旬、月、季、年度报表。各县区政府要加强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录入住房保障工作信息,实现规范化管理。

上一篇:基建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宪法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