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8 04:24:20

处方药师工作总结

处方药师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原因分析;对策

作者单位:277300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仅是承担着药品配发任务,还是医院与患者,社会交流的窗口。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配发调剂正确与否关系到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随着我国法制建设逐渐健全,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于门诊药房服务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1]。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是门诊药房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严重影响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提高,极易引起医患矛盾,导致医疗纠纷,阻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怎样有效减少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出现,保障患者合理治疗及生命安全,已成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关键,并受到药学工作者广泛关注[2]。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门诊药房98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探讨相关防范对策,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药房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间门诊药房98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回顾性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原因,探讨防范措施。

2 结果

全部98例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中,因医师处方开具错误或书写不规范造成的共23例,占总数23.5%;因门诊药师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共19例,占总数19.4%;;门诊药师因药品品名,外包装相似等原因配错药物的共15例,占总数15.3%;门诊药师未严格按照处方核对程序完成调剂造成差错的共11例,占总数11.2%;因门诊药师缺乏临床专业知识造成差错的共10例,占总数10.2%;因门诊药师配发药品时交代不清造成差错共9例,占总数9.2%;因门诊药房药品摆放不规范或药品质量问题造成差错共6例,占总数6.1%;因门诊药房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造成差错的共5例,占总数5.1%。

3 讨论

3.1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出现主要原因

3.1.1 医师处方开具错误或书写不规范

临床医师对于药物剂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了解不清,盲目开具处方,门诊药师因各种原因未能纠正处方错误,导致不合理的药品配发。如喹诺酮类药物禁用于16岁以下患儿,医师因粗心大意或业务素质问题,对于儿童使用该类药物,导致软骨等损伤,造成医疗纠纷。同时临床医师处方字迹潦草为广泛存在的问题,门诊药师难以辨认所写内容;部分处方未注明诊断,药品规格,数量,或将单位写错,这些均会造成差错出现。收款人员对于药品类型区分不清,规格选择错误,药品配发时如未仔细核对发票与配药单也也会造成处方调剂差错发生[3]。

3.1.2 门诊药师责任心不强

门诊药师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药品配送时与其他工作人员聊天,或进行一些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导致药品配发失误[4];如将药品剂量,剂型等搞混,0.25 mg错发为0.5 mg,针剂错误开为胶囊等。对于处方,发票等不能严格审核;对于自身工作不重视,认为只要将药品交给患者即可,服务质量较差。

3.1.3 药品品名,外包装相似等原因

门诊药师因药品品名,外包装相似等原因配错药物也是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表明,此类原因造成的处方调剂差错占总差错例数40%以上[5]。门诊药房药师工作量大,任务枯燥重复,同时临床药物种类繁多,商品名与化学名混杂问题依然存在,长时间工作后因产生疲劳感,导致调剂错误出现。如对于名字相似;名字和外包装均相似;外包装相似,剂型不同等均容易导致调剂错误。

3.1.4 未严格按照处方核对程序完成调剂

门诊药师往往因发药量大,不能做到严格做到审查药方,准备药物,核对处方、药物及发票,配发药物等完整核对程序[6],这就容易造成调剂差错的发生。即使完成处方核对程序,但是一般发药核对工作均由一个人完成,自身错误难以亦被发觉。药师对于处方和发票上患者姓名审查不严,可能出现药物配发错误患者情况出现。

3.1.5 门诊药师缺乏临床专业知识

部分门诊药师对于临床专业知识掌握不牢,或因日常工作较为繁重,无法更新已有知识;这导致其在药品调剂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处方中的错误,如诊断中英文简写错误,药物用法用量错误,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未警惕等,导致患者用药错误,轻则延缓治疗,重则危及生命。

3.1.6 门诊药师配发药品时交代不清

门诊药师配发药品时不能够做到对每位患者都清楚交代用法用量,储存方法,配伍禁忌等,特别是儿童,老人及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如多潘立酮需在饭前服用,地高辛片1次/d,剂量0.125 mg等均需向患者说明,以防意外发生。

2.1.7 门诊药房药品摆放不规范或药品质量问题

门诊药房药品未能做到分类存放,不同剂型,不同用途药物混杂在一起,部分药物包装相似,在药品准备时如药师注意力不集中,该药品位置放入其他药品,极易发生调剂差错;同时药师未注意产品效期,或者部分药品因未低温,避光,干燥通风保存,药品变质,药师当做正常药品配发给患者,也会导致调剂差错发生。

2.1.8 门诊药房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

门诊药房空间狭小问题一直存在,同时药物储存量大,更使得药房拥挤不堪,人员走动不便;同时药房外环境嘈杂,患者常因听错名字而领错药物,或因等候时间过长而与工作人员争执,导致服务质量满意度下降,处方调剂差错发生量增多。

3.2 防范对策

3.2.1 增强门诊药房药师工作责任心,提高门诊药师专业素质

医院应当加强门诊药房工作责任感与荣誉感培养,树立爱岗敬业,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让药师认识到门诊药房工作的重要性及处方调剂差错的危害性,门诊药师降低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带来的失误为防治处方调剂差错的关键。同时定期举办门诊药学知识培训班,提高门诊药师专业素质,熟练掌握各类药物用法用量,禁忌配伍等,保证处方调剂正确。

3.2.2 严格处方调剂流程及差错登记制度

门诊药师应当严格按照处方调剂流程审核、配发药物,处方调配应当贯彻双人签字制,尽量避免一人失误导致的调配差错,严格做到“四查”,“十对”。对于易误用药物应当对每位患者做到详细交代,耐心解释,从各个环节防范差错发生。同时完善差错登记制度,定期总结,对于主要差错应当组织不定期抽查、考核。

3.2.3 规范药房药品摆放,改善调剂环境

门诊药房药物摆放应该做到分门别类,按照剂型,主治功效,危险程度入柜,并醒目标记;对于易外包装或药品名相似的药物应当尽可能分柜摆放。合理布局药品储存柜,保证配发药品窗口周围环境整洁、宽敞。

参 考 文 献

[1] 万朝霞.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6):1354-1355.

[2] 王葵.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航空航天医学,2010,21(8):1540.

[3] 黄怡,王为,王玉和.医院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中国药业,2009,18(16):66.

[4] 符锐,邓程润.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2010,21(9):110-111.

[5] 支小毅,马晓鹏,陈广斌.门诊药房外包装相似药品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药房,2009,20(7)∶ 555.

处方药师工作总结篇2

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由1000张床位的新院区、800张床位的老院区、150张床位的眼科医院、300张床位的区域性医疗急救中心和有300张床位并实行二级标准收费、药房托管药品零利润销售的综合性分院组成。医院将临床药学室单独建科,现有2名主任药师和15名具有硕士学历的年轻药师承担全院5个院区临床药学工作。工作内容为原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要求药学部门开展的临床药师工作试点、临床药学服务、临床药物利用监测评价、处方点评和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等除了药品采购、保管和药房调配以外的药学服务工作。

2临床药学实践模式与探索

2.1药师培养专科化,临床实践专业化

临床药师在选定的内科范围中先对专科药物治疗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定向培养。主要包括每天由固定专科副高职称医师带教,参与查房、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针对专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重点学习掌握临床专科疾病诊疗指南及进展,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药历书写,及时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在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医药专业人员互相学习交流,药师的专科临床用药知识与技能迅速成长。经1年的学习,除继续在该专科深入学习实践外,另对所负责各院区的与其专业相近的外科系统进行临床用药监测、评价和干预。例如:神经内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神经外科,负责处方点评监测网日常工作;呼吸内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胸外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麻醉科等,并负责麻醉临床应用监测及处方专项点评工作;血液肿瘤内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骨科、微创外科,并负责抗癌药、糖皮质激素和血液蛋白类辅助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专项处方点评;内分泌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心血管内科、老年病科、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科,并负责全院ADR监测报告以及中药注射液等其他高风险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专项处方点评;消化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胃肠血管外科、肝胆外科,并负责抗菌药物监测网日常工作;肾内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泌尿外科并协助ADR监测报告工作。临床药师参与国家处方点评监测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及时掌握全国及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各项评价指标,实现医院合理用药评价的高标准。通过负责相关监测工作,工作领域由专科向专业扩展,工作范围由总院向分院扩展,并覆盖全院5个院区,实现了全院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统一,药学服务从专科走向专业化,促进了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的提高。

2.2临床药师日常工作量化管理

临床药师日常工作包括:(1)每周在病房与医护人员访谈、访视患者,并对所负责科室出入院患者进行用药安全教育和咨询服务。特别是重点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的药学追踪服务、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点评、典型教学药历与专项处方点评、药品使用动态分析报告等工作,上述工作均规定了量化考核指标。(2)每周1次参与所在科室的科主任大查房,掌握新入院和需要提供药学服务的重点患者的情况。每周至少药学查房2次。对新入院患者针对用药风险和依从性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3)每周需主动与所负责科室的不同级别医护人员访谈不少于5人次,重点收集对药品供应、质量和疗效的意见与建议,针对性地提供药物信息咨询服务。(4)与医护人员讨论药物治疗方案,协助报告药品不良反应。(5)对使用化疗药物、胰岛素、中药注射液等高危药品和使用麻醉、遇光热不稳定、易变色变质的特殊药品以及每日联合用药品种>5种的患者进行重点访视,积极干预不合理用药现象。(6)每月至少完成3篇针对专科疾病药物治疗的典型药历的书写,分析临床治疗过程,总结药物治疗效果,评价用药合理性,积累专科药物治疗经验。

2.3临床药学服务与参与医疗质量综合目标管理一体化

我院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医保控费和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管理的联动机制,详细制定了合理用药监测内容、考核细则和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流程。临床药学室作为医务处所属部门,重点评价不合理用药现象,重点监测药品的临床无指征用药、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违反禁忌证用药、违反规定联合用药、无指征联合用药、重复用药、不适当使用小规格制剂增加患者费用、擅自改变给药途径和其他不合理用药等,并将不合理用药考核与医保控费指标相结合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医院合理用药联合办公室为临床药师配备了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司PASS.PHARMAs-sist),临床药师每天查房后利用电子病历质控系统查阅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并利用该系统对各自负责的临床科室进行处方点评。每周在科室业务学习时针对典型用药问题或病历进行交流讨论,提出干预措施,并由上级药师负责沟通和干预。科主任每月对临床药师监测发现的临床用药问题集中进行点评后通报全院。

2.4药物利用监测信息化,处方点评靶向化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软件针对医师处方或医嘱发生的潜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以蓝、黄、红、黑灯给予不同级别的警示。医院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实现了医院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合理用药的程序化预判,对抗菌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药品费用、消耗量等使用动态进行监测评价等。临床药师利用软件定期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发生频率,进行处方、医嘱全样本监测和评价,对科室药物进行利用分析,对医院每个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的合理用药各项指标实现精细化管理。针对药占比>4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度>40、抗菌药物使用率>60%以及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使用>30%的科室进行重点检查,检查抗菌药物的选择是否合理规范、用药是否有病原学检查依据、医师处方是否超权限、用药指征是否明确、用药疗程是否合理等;另将药品销量动态超常预警系统发现的浮动率>30%的药品以及销售金额排名前50位或排名出现异常变化的药品作为重点监测对象,重点监测临床使用适应证、用法用量是否超说明书用药等现象。发现问题时可以进一步按科室、医嘱、诊断和入出院日期等的检索功能,针对具体超常使用药品、问题频发科室和普遍发生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项点评,提高处方点评的靶向性。

3临床药学工作成效

近5年来,我院每月诊疗人数超过13万,出院人数超过6千人次。临床药师除参与日常查房、会诊和咨询服务外,每月人均评价病历>400份,通过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点评通报等形式干预不规范或不合理用药100多次,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

3.1合理用药监测数据质量可靠,用药金额明显下降

我院为原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处方点评监测网和国家合理用药监测网的首批成员单位,每月有大量的药品使用和临床病例资料需要提取、评价、整理和上报。同时需根据监测网反馈的各种用药监测信息,及时分析医院药物利用的宏观趋势,比较我院与全国同级同类医院用药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制订干预方案。据国家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年度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我院合理用药监测数据综合评定为优。据国家监测网反馈数据分析,与2012年相比,2013年我院药品使用总金额年增加19.1%,远低于本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监测点医院水平,详见表1;2012年,我院药品使用总金额占本区监测点医院使用总金额的28.56%,2013年下降为24.46%,中西药均明显呈现下降趋势。

3.2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成效初显

抗菌药物监测网处方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1.93种、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2.75%、抗菌药物的总金额占处方总金额为8.31%,就诊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为31.3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45下降到41。全院抗菌药物病历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达30.2%;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也明显下降,尤以眼科医院最为明显,其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90%下降至10%以下。3.3ADR监测报告数量和质量提升我院规模扩张多院区结构形成早在2011年底,因此选取5年时间内医院ADR,对其上报质量及数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上报ADR271份,较2012年增长33.58%;其中严重ADR报告13份,说明书未记载的新的、一般的ADR11份,报告数量较2012年同期增长38%,详见图1。

4讨论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医药分家、药品零利润销售等呼声此起彼伏,临床药学发展尽管表面红红火火,但在各级医疗机构的现实地位和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在医院快速发展过程中,医院信息系统已基本涵盖了医院的整个业务流程,但业内人士也提出,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内涵建设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此同时,国内药学学者认为临床药学必须突出医药结合和临床实践这两个特点。临床工作者及相关管理部门都需要积极为临床药学工作创造合理氛围。因此,在有限的药学人力资源下,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临床药学工作,便成为医院药学人员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内涵建设的最佳选择。近年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先后在全国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合理用药监测网、处方点评监测网等强化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测管理体系,也为医院临床药学工作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研究表明,国家抗菌药物监测网对各医院获取客观、科学的数据资料,促进全国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共享系统的临床用药安全及药物相关医疗损害信息,可以宏观掌握合理用药的干预目标和力度。借助参与此番工作,不但提升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实施干预并切实提高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让患者受益,且ADR监测报告可以发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作用。医院作为药品使用场所,临床药师开展ADR监测工作,具有天然优势且责无旁贷。《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规定三级医疗机构要实行临床药师制,配备至少5名专职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但目前国内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和工作重点多有争议,也有学者提出为了确保药学服务实施的结果并保证其质量,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科根据医院特点制订临床药师评价考核办法和标准,使临床药师临床培养专科化,药学实践能力提升专业化。通过业务交流制度化和常态化、每周访谈医护人员定量化、访视患者重点化、点评不合理用药靶向化和ADR监测报告自觉化,快速提升了药师自身临床实践专业技能。临床药师除每周固定时间参与临床专科工作外,同时负责相关外科系统合理用药监测评价及不同的药学监测网工作,实现工作领域由临床专科向药物治疗专业扩展。事实证明,通过临床药师们的努力工作,医院临床合理用药取得了明显成效。

综上所述,药学人员只要认真理解和落实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真正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目标、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积极探索临床药师服务临床和提升自身技能与业务素质的培训和实践模式,在医院扩张形成多院区药学人员配备不足的条件下,循序渐进、分层次、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借助信息化,可以实现以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评价和干预为基础的临床药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处方药师工作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R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25-01

《处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为处方点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议。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合理用药的促进离不开处方点评。本院是一所乡镇级中心卫生院,高血压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的重点管理慢性病之一,降压药销售额占全院药品销售额的13%。本文对2011、2012年度高血压病患者处方进行点评,以期加强降压药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院2011、2012年度开具降压药的处方中随机抽取733张。处方基本情况:使用药品总数363种,每张处方药品平均数4.9种;抗菌素使用处方23张;占总处方6.3%;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723张,占总数的98.6%。使用商品名10张,点总数的1.4%;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总数363种,占总处方的100%;处方总金额29874.9元,每张处方平均82.3元。

1.2 处方点评方法:由于本院缺乏专业药师,点评小组聘请了县医院药师2名,并本院药剂科、医务科、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点评标准参照《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高血压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药品说明书;点评内容参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相关内容,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拟定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进行汇总分析。(1)处方基本情况:合理用药百分比(处方合理数/处方总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百分比(通用名使用总数/处方总数)、基药使用百分比(基药品种总数/处方总数)、处方平均金额(处方总金额/处方总数)、抗菌素使用百分比(抗菌素处方数/处方总数)、次均处方用药品种数(用药品种总数/处方总数);(2)不合理处方分析: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

2 结果

处方总数733张中,合理处方总数621张,百分比为84.7%;不合理处方112张,百分比为15.3%,其中,不规范处方89张,百分比为79.5%,用药不适宜处方23张,百分比为20.5%。

表1 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

3 讨论

3.1 基本指标分析:本院是一所乡镇中心卫生院,主要承担社区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就诊患者中高血压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绝大多数需要长期、联合用药。具有如下特点:

3.1.1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高:达100%,高于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86-88%的标准,决定性的因素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的实施,但临床疗效、血压达标率未作进一步评估。临床医师反映品种有待补充,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3.1.2 抗菌素使用率低:仅%,未发现滥用现象。可能原因是并发感染者以原发感染疾病诊断且处方中未开具降压药,未纳入本次点评。注射剂使用率低,原因是基药未配备注射剂,且需使用注射剂的高血压急症转诊县级医院有关。

3.1.3 处方金额:高血压处方平均金额82.3元,低于文献报道的一般门诊处方金额,原因是:(1)本院配备药物全部为基药,基药价格相对低廉;(2)高血压患者虽然需长期、联合用药,临床医师基本遵循了“急三慢七”的原则;(3)每张处方药品品种未超过5种。

3.2 不合理处方分析:合理处方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处方是患者取药的唯一凭证。(1)由于本院仍然使用医师手工开具处方,字迹难以辨认、用法用量含糊不清,使用商品名等总量仍然未得到解决。不利于患者对处方的信息知情权,有待配备电子处方系统。(2)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主要是“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表现在地址栏,药师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签名不全,临床诊断用语不当等。这些不仔细和工作粗糙,虽然对疗效没有影响,但医师和药师等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有待提高,杜绝低级错误的发生。(3)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表现在a.适应症不适宜,比如,诊断为肾功能不全,水肿,用药是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等降压药,也许患者是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但在诊断中未列出。b.用法用量不适宜,将缓释片一日多次给药,或将长效制剂一日多次给药。c.联合用药不适宜,药理作用雷同的药物联合,如尼群地平和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副作用叠加的药物联合,如ACEI和螺内酯。d.重复给药,主要表现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复方血栓通胶囊、血栓心脉宁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等,含有丹参、三七等中药,联合应用是否增强疗效尚不确定,反而可能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开展高血压患者处方点评,一方面可以掌握本院降压药的使用情况,从而加强药品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处方存在的问题,让医师和药师了解工作缺陷,弥补不足。本院不合理处方大部分为不规范处方,可以通过提高责任心杜绝,同时还应当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诊疗水平,减少不合理处方的比例。

参考文献

[1]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0

[2] 王剑虹,王曦.本院2009-2010年门急诊处方点评总结分析.中国药房,2011,22(34):3186-3188

处方药师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用药存在问题;回顾性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5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99-01

调查分析我院住院患者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的总体运行情况,回顾性分析方法的手段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干预,提高住院患者处方点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师处方是为患者诊断及防治疾病而开具的用药指令,是药学人员调剂配发药品的法律凭据。医师在临床用药时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临床诊断和合理化用药连在一起。要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量逐年增长的同时特别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量增加的同时,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日益则多,抗菌药物所产生的药品不良事件也逐渐增加。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临床药师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期间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患者的归档病历,进行专项处方点评。总使用量为97支(0.5g/支),使用量涉及到9份归档病历。

1 专项处方点评结果

1.1 这9份归档病历的主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肺源性心脏病,陈旧性肺结核,肺结核,肝硬化,原发性高血压3级,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低钾、低钠性血液病,严重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严重心功能不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前列腺增大等。

1.2 用药患者总数为9名,其中男患者2名,女患者7名。最小年龄65岁,最大年龄110岁,其中65-70岁患者1名,70-80岁患者4名,80-90岁患者3名,110岁患者1名。

1.3 抽查的9份归档病历用药上,有1份病历用本品做皮试,皮试结果阳性,按皮试结果未用药;还有1份病历未做皮试,直接给患者用药,未发生过敏反应;其余7份病历已做本品皮试,皮试结果为阴性而用药。虽然在用药上手续欠缺问题存在,但临床医师用药技术方面基本不存在问题,因为我院目前未设置感染科,没有感染科专家,未开展药物敏感试验等种种原因的再次考虑,临床药师对以上9份归档病历用药视为用药基本合格病历。

在下列情况下临床医师直接使用限制使用级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1)感染病情严重者①菌血症、脓毒血症(sepsis)等血性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④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其它严重感染;⑦有混合感染可能的患者。(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②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③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④血WBC

2 存在问题

①护理人员按什么皮试操作标准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做皮试及对皮试试验结果判断为阴性或阳性;(用什么标准判断试验结果)。②出药敏试验报告之前临床医师开始用药及停药。③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的敏感药物品种与患者用药品种不同。④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有些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报告为正常菌群,无病原菌(这可能有护士取样本技术水平有关)。⑤临床医师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时未让感染科专家确诊同意情况下用药,按我院检验科检验结果,用药效果不佳。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趋势。⑥有些病历开始用药时间与药敏试验结果报告时间不符。(总在停药后报送药敏试验结果,因我院暂未开展药敏试验项目)。⑦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类似的用药问题很可能存在其他科室,像这种严重用药问题要彻底改正。⑧要严格控制退药问题,如果正常退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内在质量问题、患者拒绝用药、调整患者给药方案、自动出院、药房缺药等,有关人员查询确认方可退药),差错退药的一律不能退药(多录入、错录入)这属于药品不良事件。⑨药房缺药时药师不负责任的态度未按时报计划购进药品;护士不负责任的态度擅自改变临床医师医嘱用药计划或药房缺药未给主管医师交代清楚,引起住院患者的病情恶化,同时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 临床药师建议

①临床医师要提高抗菌药物的用量、给药次数的合理选择水平。②合理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③注意规定做皮试、要求做皮试药物的做皮试浓度及皮试时间并对规定做皮试的药品处方中临床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④严格控制药品的储存条件及退药失误。⑤提高抗菌药物品种的临床合理选择。⑥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药注意事项中有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也有交叉过敏反应,一日最大用量4g,每日6-8小时用药1次,用药时特别注意患者的肌酐清除率。⑦在临床用药存在问题的处方上,医院有关行政技能工作人员在行政方面干预力度不到位。⑧再增加2名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从而提高医疗质量。⑨加强非药学专业人员的(包括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药学服务技术水平,一是加强业务学习,二是通过各种培训(继续教育、专项讲座、讲课、用药存在问题讨论等各种形式提高非药学专业人员的用药水平)。

临床药师今后通过利用各种形式的处方点评对严重用药问题的不合格处方进行事前干预,跟临床医师定期不定期安排有关用药方面的讲课、探讨用药问题、沟通及座谈等多种措施提高患者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处方药师工作总结篇5

[摘 要]目的 探讨柜台式发药对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的促进作用。 方法 总结我院门诊药房采用柜台式发药模式并与传统小窗口式发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 柜台式发药能够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强化药师的药学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门诊药房 柜台式发药 药师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4-0083-02

柜台式发药模式是药房发药时,药师站在敞开式柜台前台核对发药及指导用药,药师与患者拉近距离,面对面平等交谈,共同解决用药有关问题。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和药学服务的需要,多年来医院门诊药房实行的小窗口式发药已不适应形势了,患者与药师隔窗相望,既不人性化,又不利于药师发挥指导用药的药学服务作用[1]。采用柜台式发药,使药房工作“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药房服务,药师工作重点也由药品转向患者[2]。本文对我院门诊药房采用柜台式发药模式介绍如下:

1 柜台式发药的布局和操作程序

我院门诊药房在原来发药窗口前面,设置一排敞开的柜台式发药前台,设立三个药师发药岗位,配备微机显示器,前台上方有大型显示屏,均与后台调剂区连接,显示已收费处方信息。发药前台与后面处方调剂区用透明玻璃隔开。调剂区药师基本不与患者接触,他们根据微机显示器和打印好的收费处方进行调配,整个调剂过程在封闭调剂区内进行,不受外界患者干拢。

门诊药房柜台式发药程序,是就诊患者先挂号到诊室医师诊疗,凭医师开具处方到收费处划价交费,持交费处方及取药编号到药房指定编号的发药前台等候取药,也可以通过前台上方大型显示屏显示进行取药。患者处方收费后,即通过微机传送到药房调剂区指定的微机显示及自动打印调剂处方,药师审方无误后,进行处方调配,调配好的处方通过传递窗传送到前台,前台药师对调配好处方药物核对、发药,并详细向患者交待用药有关事项,回答患者的用药咨询。

2 柜台式发药的优点

柜台式发药避开窗口的隔离,缩短与患者的距离,药师可与患者近距离交待用药问题,既清楚又亲切,患者也可以直接咨询用药关心的问题,如药物的用量用法、最佳服药时间、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患者不需拿处方到药房窗口划价,再到收费处交费,然后回到药房窗口排队取药,而是拿处方到收费处划价收费后,座在候药大厅等候前台药师发药或通过前台上方有大型显示屏的显示取药,减少患者取药时间,给患者一个舒适的取药环境,这比窗口式发药更加人性化,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

药师在封闭的调剂区内调配处方,环境洁净,不受外界干扰,精神集中,提高处方调配准确率。药师不需划价及到窗口取处方,减少调剂与窗口之间来回走,提高工作效率。后台调剂与前台发药分工合作,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和发药工作职责分明,层层把关,减少处方差错率,提高工作质量。

药师站在柜台前台发药,与患者面对面直接接触,既要有良好的形象和职业道德,又要有很高的专业综合素质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这要求药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知识,特别是用药分析和用药指导能力,与患者沟通技巧,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用药指导,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3 总结

门诊药房柜台式发药模式比窗口式发药有很多优势,也促进了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处方未经药师审方就到收费处划价交费,收费工作人员缺乏药物相关知识,容易划错药价,我院对收费员进行相关培训,并派一名药师到收费处指导划价;门诊药房与各医师工作站未能微机联网,医师不能及时了解药房新药及缺药情况,造成患者不便,我院采用定期或不定期通知各诊室医师有关药物信息。门诊药房柜台式发药模式是医院药学事业发展需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药学服务,更加人性化,改善了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取药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效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淑芳,杨章群,陈向红.我院院门诊药房柜台式发药模式的应用[J].中国药房,2007,18(34):2710.

处方药师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门诊西药房调剂岗位是药师面对患者最直接的工作,提供正确的处方审核、调配、复核和发药是保证药物治疗的基础,是药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药师调配药品时有出错,究其原因很复杂,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调配差错隐患(调配差错隐患即经核发药师核对后消除的未出门的差错)。因此发现差错并排除调配药品差错是我们每个药师的责任。如何减少或杜绝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是值得我们药学工作者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对门诊西药房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发生的237次处方调配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的常见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1资料与方法

以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和药品说明书等为依据,对门诊西药房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发生的调配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调配差错均由核发药师发现,属未出门的调配差错),并对其中的调配差错类型和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从而制订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结果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类型、次数和所占比例,见表1。

3分析与讨论

3.1药品调配差错原因分析 门诊西药房药师发生药品调配差错与人员、处方、药品、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相关,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调配差错隐患,见图1。

3.1.1人员因素 所有的差错都是由药师引起的[1]。药师为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药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专业知识不扎实。此外,药师睡眠不足,身体状况、视力及心情欠佳等因素也会导致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2]。

3.1.2处方因素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将药物的名称、剂型、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等弄错常导致粗心的药师配错药品。

3.1.3药品因素 由表1可知,药品数量配错的发生率最高,此类差错有54例,占差错总数的22.78%。由于药师采取流水线作业,易产生疲劳感,往往会把处方中2种以上药品的数量看混;也有把单种药品用量看错的情况,如每支与每盒或一片与一盒混淆,药品多发或少发的现象都有发生;由于药品名称相似而导致调配差错的发生率也比较高,此类差错有39例,占差错总数的16.46%。如氧氟沙星滴耳液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利托君片与利可君片,复方甘草片与复方甘草酸苷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与小柴胡颗粒等。随着门诊西药房药品种类不断增多包装相似的药品也越来越多。不少药品特别是同一厂家生产的药品其药品外包装的形状和颜色完全相同,如果药师不认真调配极易造成差错。如小儿伪麻美芬滴剂与布洛芬混悬滴剂、氨氯地平片(合资)(络活喜)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地屈孕酮片与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等。这些药品由同一厂家生产,外包装非常相似,单凭外观印象而不仔细核对药名的情况下,容易出错[3]。

3.1.4环境因素 门诊药房环境相对嘈杂,取药高峰时段患者及家属拥挤、吵闹、情绪急躁,都会给药师的工作造成一定干扰,有时药师为了追求速度,容易发生调配差错。

3.2防范措施

3.2.1加强药品管理 药房严格划分药房人员的工作职责,定期组织对上架药品进行检查清理,对于遇潮变质、近效期的药物及滞销的药物采取下架处理;安排专人负责药品的定位,对各类药品进行分类摆放,注意摆放间距;按药理作用将药品进行分类,摆放药品时确保药品与货架上的标签严格对应;包装相似或名称读音相似的药品应分开摆放,在易发生差错的药品摆放位置上加贴醒目的警示标签等。对于密封、低温以及避光等特殊贮存条件的药品,按需进行存放。对治疗窗窄的高危药品挂“高危药品”标志,将易错药品货位上分别摆上“易混淆药品”、“看似药品”、“听似药品”、“新包装更换期”、“近效期”、“更换厂家”、“一品两规”和“一品两厂”等醒目警示标志。药品在HIS系统中进行标示以便区分,如药品名称后增加国产、进口等警示文字,药名相似的药品增加缩写标示。文献[4]表明只有对差错更清楚地描述和认识、清除错误发生可能性的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阻止其发生。

3.2.2坚持药品变更交接班制度 药库人员对变更的药品在使用前向全体药师进行交班,对新引进、厂家变更、不同厂家与规格并存、易混淆药品要求反复交待,让每位药师及时掌握药房中新药的信息,及时了解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时刻保持警觉性。

3.2.3加强药师工作责任心,提高药师业务素质 药师是出现药房差错的主要原因,也是防止药房差错的关键因素。药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对于患者的用药安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室每月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定期对发生的调配差错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药师在处方调配时必须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执行,真正做到“四查十对”。保证正确调配,复核发药,提高药师处方调配的准确率和调配操作的规范性;每调工作纪律,严禁工作时间串岗、接听手机,降低外来人员与杂事干扰,最大限度避免个人因素造成的差错;建立差错惩罚制度,使每位药师真正认识到发药差错的危害性,加强责任心,从而严格要求自己。

3.2.4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药房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对外窗口,日常工作量大,药师工作压力大也是造成处方调配差错的重要原因。合理安排药师工作时间,如实行每小时轮岗制,保证上班药师的工作精力,适当减轻药师工作强度,确保每张处方都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核和调配,从而减少由于药师疲劳而导致的调配差错。

总之,药品调配是药房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一旦出现差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并大幅降低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而造成调配差错的原因多样,完全杜绝调配差错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各个环节都引起重视,及时改进,不断加强药师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才能不断降低调配差错率,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海虹,王桂梅.药品调剂差错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2):164-165.

[2]尚茂林.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与药师潜意识的关系[J].中国药师,2012,15(2):282-283.

[3]徐璐扬,施孝金,钟明康.外包装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临床药学,2011,32(4):167-169.

处方药师工作总结篇7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临床药师个人年底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中来到医院工作已经半年了,在这个大集体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让我不断的成长起来!这半年我紧紧围绕我院的工作重点,始终要求自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在全科同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能顺利的工作任务。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

在政治思想上,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遵守院规院纪,服从领导,发扬奉献精神。以“仁爱、诚信、务实、创新”院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三好一满意”,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进取。

2.

全方面的展开了临床药学工作,明确了临床药师职责。平时工作中一方面向医护人员学习临床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查看病历,监测、审核临床用药,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用药全程。在药物选择、给药剂量、途经、方法、药物治疗监测及药动学参数等方面加强学习和提高

3.

按照处方点评制度和药物咨询制度规定,认真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每月对门急诊处方进行抽查,并分析处方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发现、纠正医生不合理用药现象。

4.

认真学习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面的各种文件,根据医院用药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了全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效监测。了解学习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预警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因抗菌素的滥用给社会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5.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可疑必报”的原则,督促临床主动填报不良反应报告。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并进行网络直报,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6.

积极参与药学通讯的编写。

药学通讯开辟了药事法律法规、药物与临床、用药小常识、合理用药相关知识、不良反应讯息、新药信息及预警信息等版块,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保证了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主动服务意识欠缺;临床用药指导的开展不够全面及深入;自身临床知识的欠缺等,这些都需要来年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新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及管理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为医院的再次跨越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积极维护医院利益,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范文仅供参考

处方药师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处方 调查 审方 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09)10-0465-02

我院从2006年2月开始实行临床药师定期门诊审方工作。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抽取每月总处方量的2%左右进行审查,然后将处方的不合理问题上报给门诊办公室,再由门诊办公室督促各临床科室整改。审方结果每月公示,以期提高处方质量。

1 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06年2月~2007年12月的门诊审方记录。2007年7月开始加入“书写不规范”审查内容,2007年11月开始取消“缺项”。

1.2 数据处理

以“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科室进行排序。

2 结果

概况:审方总数21239张,不合格处方总数达1895张,占总数的8.9%。

不合理问题分类见表1,不合理处方的科室分布见表2。

3 讨论

3.1 主要问题

3.1.1 缺项

在广泛使用电子处方以前,“缺项”一直是最主要的问题,反映了医师工作作风不严谨的问题。广泛使用电子处方后,“缺项”问题已通过电脑程序杜绝。

3.1.2 书写不规范

2007年5月《处方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对处方作了更严格的要求,故从该年7月开始加入“书写不规范”项目,本院2007年下半年不合格处方比例直线上升。书写不规范成为主要问题,包括不规范的药名和诊断。诊断的不规范中、英文缩写占绝大多数。如“上感”、“慢支”、“尿感”、“HBP”、“CAD”、“CG”、“DM”等。按照正式文书(如论文、法律文书)的书写规则,应至少先用一次中文或英文全称,之后才以缩写代替。处方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且诊断只出现1次,故应用全称。

3.1.3 无指征用药

无指征用药的问题较多,大多数情况下,因患者有多种疾病及相应治疗,但医师只写明了主要诊断。有些则是患者要求开具自备药,主要是抗菌药及感冒药。另有一些情况如下:

1)一些退行性疾病使用抗菌药,如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网球肘、白内障、老视等。

2)一些急性状态如心梗、脑梗、糖尿病酮症,如伴有感染需用抗菌药,应同时写明感染诊断,感染诊断应包含感染部位。

3)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无使用抗菌药指征,需用抗菌药者应注明患者处于急性发作状态。

3.1.4 抗菌药的用法

短半衰期的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克林霉素、头孢呋辛等)一天1次使用的情况很频繁。该类抗生素在24 h内有效浓度维持时间>50%时才能维持杀菌作用。一天仅用1次疗效不佳甚至加速细菌耐药。有些患者感染较轻,具有自限性;还有些患者合用地塞米松,症状改善,常使一些医师误以为是抗菌药物发挥作用,而如果效果不好,医师也常认为是抗菌药品种选择不当,而不考虑用法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采用静脉+口服同种药或同类药维持的方法就可解决。门诊常用静脉用抗生素,绝大多数有相应可作为维持的口服药。原本静脉用日剂量,现仅需半日剂量,输液量可减少,输液时间可缩短,可缓解输液室的拥挤;注射剂改为口服剂型,费用也降低。

3.2 审方的作用

上一篇:零售药店执业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药店执业药师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