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护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3 16:38:53

夜班护士论文

夜班护士论文篇1

方法:本组对35名值夜班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 I)用来评定睡眠质量,以PSQ I≥8作为判断睡眠质量差的指标。

结果:不同年龄和不同科别的值夜班护士睡眠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日夜班的频繁改变、工作压力、考试压力、照顾孩子、居住环境吵闹、家庭问题、工作缺乏安全感等是影响值夜班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1。

结论:值夜班护士人员的睡眠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对这些影响因素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提高值夜班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应对方式等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关键词:值夜班护士睡眠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46-01

医院护理工作中,夜间护理约占全天护理的1/22,值夜班护士由于工作的性质容易出现一些同样的问题,诸如:生物钟颠倒、皮肤蜡黄长斑、内分泌失调、脾气暴躁,使得他们的生理、心理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夜间患者病情变化快,值班人员少,遇到突发事情处理不如白天,造成护士夜间值班心理压力较大3。值夜班护士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同时也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效果,从而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健康及治疗过程。以下是对我院35名值夜班护士(外科护士18名,内科护士17名)进行睡眠质量与相关因素的进行调查分析。

1资料收集与统计学处理方法

1.1资料。本组选取我院2011年35名值夜班护士为研究对象(简称研究组),全部为女性,最小年龄是21岁,最大年龄为41岁,平均年龄为33岁。

1.2方法。

1.2.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 I)用来评定睡眠质量,以PSQ I≥8作为判断睡眠质量差的指标。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在专业人员的统一指导下,采用自愿、不记名形式自行答卷,当成完成后即刻收回。发放问卷40份,收回35份,回收率87.5%,有效率100%。

1.2.2统计方法。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包括X检验、t检验、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不同年龄这组中,睡眠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睡眠质量较好(PSQ I≤4) 18名占20%,睡眠质量较差(PSQ I≥8) 7名占46.8%,睡眠质量居中的占31.4%。见表1。

睡眠质量与7个影响因素有关,分别是日夜班的频繁改变、工作压力、考试压力、照顾孩子、居住环境吵闹、家庭问题、工作缺乏安全感等,7个因素各自与PSQ 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结果,见表2。

不同科别的护士值夜班对睡眠的影响程度差不多,见表3。

3讨论

以PSQ I≥8作为判断睡眠质量差的标准,则本调查显示有48.6% 值夜班护士睡眠质量较差,这一比例高于普通人群,与相关研究吻合。原因可能与值夜班护士日夜班的频繁改变、工作压力、考试压力、照顾孩子、居住环境吵闹、家庭问题、工作缺乏安全感等。

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睡眠障碍会引起很多与睡眠相关的疾病。长期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者可损害认知功能,甚至出现行为紊乱,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长期的心理紧张,易造成慢性疲劳综合症4。良好的应付方式有助于缓解值夜班护士精神紧张,帮助值夜班护士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心理平衡,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以上结果提示,值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年龄和不同科别的护士值夜班对睡眠的影响程度差不多。改善值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应进行综合干预,如纠正负性因素,增加二线值班,提高值夜班护士的心理素质,给值夜班护士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培养值夜班护士良好的应对方式等,这些都将有利于提高值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兰,龚颜欢,周小燕.临床护士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502-504

[2]徐岩,杨团真.夜间护理的控制[J].齐鲁护理杂志,1999,5(4):78

[3]王颖,章蓉.夜班对护理队伍的影响及对策[J].南方护理杂志,1997,4(4):39-40

夜班护士论文篇2

【关键词】急诊;夜班;护士;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是人类的生理需要之一,对精神、情感和身心健康均有重要影响。目前睡眠障碍作为一种职业伤害相关问题已受到广泛重视。由于工作压力大、轮班工作制度打乱了生物钟节律等原因,医院急诊科夜班护士已成为睡眠障碍的高发人群,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1]。笔者对我院急诊科夜班护士进行睡眠状况问卷调查,分析夜班工作对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24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为(28.72±3.65)岁;体重48-65kg,平均体重为(58.73±5.24)kg;教育程度包括本科8名、大专12名、中专4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5名、护士6名;其中未婚12名、已婚10名、离异2名。所有护理人员均参与轮班制工作,每隔5-7d需值夜班1次。值夜班时间1-25年,平均值夜班时间为(7.06±1.82)年。

1.2调查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急诊科夜班护理人员睡眠质量进行调查。PSQI量表由18个自评条目构成,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应用、日间功能障碍等7个部分,均按0-3分四级评分法,各项得分累积总分范围为0-21分。以7分为临界值,PSQI指数≤7分者认为睡眠质量良好,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2]。

1.3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结果

我院急诊夜班护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PSQI量表指数7-15分,平均为(12.15±3.46)分。主要问题包括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下降、失眠后反应等。与护理轮班制度、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3讨论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具有任务重、强度大等特点,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警惕性,尤其是夜班护士既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又要随时应对难以预测的突发状况,工作责任大、风险性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强,加上频繁的轮班制工作,易导致生物节律发生变化而出现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下降后可影响食欲,营养摄入不足、胃肠道发生不适症状。长此以往护理人员的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导致面色晦暗、憔悴。当睡眠作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无法得到满足时,可出现忧郁、暴躁、疲乏等症状,对工作质量也造成不利的影响。护理工作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低、经济收入少。夜班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承受更大的身心压力,而在奖金分配上差距不大,易造成夜班护士心理不平衡而影响睡眠质量[3]。

本研究对象均为女性,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频繁值夜班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给家庭生活、孩子照顾、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加之睡眠质量下降,夜班护士情绪波动较大,易激惹,可影响家庭的和睦。从调查结果来看,离异、已婚护理PSQI指数较高,这可能与已婚、离异者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有关。教育程度较低者由于知识深度、广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处理工作、生活矛盾时常不够成熟,易产生心理冲突而出现睡眠障碍。

急诊科夜班护士长期的生物钟紊乱给其带来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也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针对这一现状,医院领导应重视急诊科护士配置,根据工作量进行适当调整,延长护士轮值夜班周期。同时注重对护理人员的教育,鼓励其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树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进行自我调节,疏导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养成午间补眠的习惯,以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临睡前熄灯,关好门窗,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剧烈运动,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帮助改善睡眠。

本研究发现: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急诊夜班护士的睡眠问题,加大护理人员配置,延长轮值夜班的周期,适当增加奖金比例。

参考文献

[1]谢世发,范成香.夜班护士睡眠状况调查及缓解措施[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6):687-690.

[2]徐文华.睡眠对护理人员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499-3500.

夜班护士论文篇3

【关键词】精神科;夜间安全;护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精神病人常受精神症状的支配而出现自伤、自杀、走失、毁物等异常行为。在精神科护理中,有效地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是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夜间护理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对精神科夜间护理中常出现的安全因素及对策浅析如下:

1夜间值班特点

1.1值班人员少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夜班护士首先面临的是患者行为紊乱,生活不能自理及治疗上的不配合,有自伤、自杀、伤人、毁物等潜在的危险和危机[2]。另外一般精神科医生很少常驻于病房,这样对夜班护理人员的要求就高了,夜班护理人员少,夜班者又集病房的治疗、护理、管理工作于一身,工作量明显大于白班的人均工作量,夜间发生的许多临床问题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均由值班者单独解决[3]。所以,要求夜间护士要有较好的精神科业务水平、独立工作能力、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善于辨别疾病复发前的细微变化,做出预防性护理。

1.2工作时间长夜间持续工作时间实际比日间长,而且容易疲劳。这就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1.3意外发生多据有关资料记载,精神病患者自杀率高于一般人群的10-30倍,尤以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居多。并有资料表明16:00-24:00以外走行为较多,24:00-8:00则以自伤、自杀行为较多,后半夜不少病人已经醒来,会趁人不注意在卫生间选择自杀。有的患者,趁日间外出活动时拣回一切可利用的锐器,或吞服作为自杀的异物,或撬取门窗企图外逃等。对睡眠的观察,一定要贴近患者,听呼吸、观面色,确定患者是否熟睡。如发现患者睡眠异常,要及时回报,正确处理,不给患者任何可乘之机。另外要加强病房安全设施及危险品管理;病室光线明亮,设备简单,地面干燥防滑;药品、器械、玻璃制品、绳带、易燃物及各种锐器等班班清点、交接,一旦缺少及时追查;夜间护士须加强巡视,仔细观察病情和具有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

1.4生理因素由于时差颠倒,容易引起生物钟节奏紊乱,这样,人的精力不易集中,判断力下降,夜班护士很容易出现职业疲劳,不但损害自身健康,同时也威胁到患者的安全及护理质量;病人在熟睡中,其体征和症状容易被掩盖和忽视。所以夜间的病情变化不像白天那样容易被发现,这就要求护士掌握病情,心中有数,加强巡视观察。

2夜间的安全因素

2.1个别护士责任心差夜间值班由于护士长不在,没有直接监督者。个别护士安全和医疗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交接班不认真,工作作风不严谨,不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观察病情不仔细,巡视不勤,造成发现病情变化不及时,延误治疗和发生意外事故等引发各种医疗纠纷。

2.2交接班不严格不规范有的后夜班护士为了照顾前夜班能早下班,匆匆地进行口头交接班,没有清点器械、药品、危险品、不到床头交接就让前夜班下班,导致物品清点不清楚、实际与登记不符合、少了东西不知道、出了问题说不清。值班者没有一对一进行交接,有一人提前来接班,交接好就都下班。

2.3专科业务知识和技能不高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病人和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科学。由于年轻护士精神科知识掌握不够,对于理论学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没有真正理解精神科症状学,平时护理操作缺乏训练,碰到意外及抢救时缺乏应急能力。

2.4身体状况差上半夜因种种原因没有休息好而直接上后夜班;长期夜班导致生物钟紊乱,表现睡眠障碍、饮食障碍,以至于体质下降,上班精神不振,影响夜间护理质量。

2.5经验不足,判断能力差这几年随着医院的迅速发展,聘用了大量的合同制年轻护士,这些护士工作经验不足,精神科知识缺乏、待遇比在编护士要低,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服务意识淡漠,容易引发医疗护理差错。后夜班基本上都由这些护士值班,而后半夜往往是精神病人最容易发生自杀的时间段。

3对策

3.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关心护士生活定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组织护士座谈会、庆祝表彰护士活动。给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夜班费和其他待遇,以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3.2科学排班,满足工作需要针对目前病人多,工作人员少的特点,一方面在护士人员的配置上注意调整,保证人员足够,减轻护士工作量。另一方面采取弹性排班,在晨间和晚间比较忙的时间段安排帮班协助完成护理工作。

3.3加强身体煅练,提高身心素质上夜班加上生物钟被打乱容易劳累,平时应调整好心理的平衡,注意休息,调节膳食,积极参加体育煅练,如练太极拳可强身健体,陶冶性情,提高免疫;爬山可以增加肺活量,呼吸新鲜空气,放松精神;跳舞更是一种高雅的运动,身心两方面都可以得到煅炼等等。每天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护理工作。

3.4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认真学习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执行,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的规章制度,按常规规范进行护理工作,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避免护理纠纷。

3.5加强业务学习。定期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发生安全事件及时讨论、研究和整改;熟悉常见应急事件的护理流程。据文献报道及临床血的教训,认为护理人员对夜班可能发生的事故要有预见性,在事故未发生前采取对策,可把事故降到最低水平或防患于未然。

4小结

医疗护理安全,是每个住院病人的共同需求和早日康复的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病区夜间护理安全工作已提升到日常护理工作重要地位。因此,加强病区夜间护理安全因素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认真地对病区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控,把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才能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满意放心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本社,2001:349.

[2]卢文云,周朝当.精神科夜班护士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17(4):298.

夜班护士论文篇4

【关键词】产房;人力资源;排班模式;层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653-02

产房是产科的心脏,为病人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已成为产房护理关注的热点。APN连续性排班使护理的层级管理成为可能,通过将不同层级、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排班,充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和高年资护士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1]。我科产房开始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在层级管理及产科质量上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6月在我科产房实行APN连续性排班,产房共有15名护士,除护士长、2名辅助班护士不参加APN轮班外,其余12名护士均参与APN排班。参与APN排班护士结构如下:年龄22-30岁,平均(25.3±)岁;

1.2 方法

1.2.1 APN排班模式

将参加APN排班的12名护士分成6组,每组2人,根据个人的专业能力、年资、执行护理措施的能力等进行合理搭配,年资高、能力强者为小组长,分别带一名年资低、业务能力相对薄弱的护士。班次分别为:A/a-P/p-N/n班;A/a班10:00-18:30,P/p班18:00-2:00(次晨),N/n班2:00-10:00(第2 d),每月平均需上10个夜班。辅助班护士上D/d班(即日班):专门负责校对及查对医嘱,并辅助各班次工作 。APN为组长,负责待产妇、产程观察apn班负责物品交接、平产接生、配合医生助产等,每天3次交接班,各班职责不同分工明确[2]。

1.2.2 传统排班模式

产房有11名护士参加夜班轮值,中夜班各一人, 19点同时接班,夜值班一人22:30―8:30(次晨),两头班一名:12:00-14:00;16:30―22:30上班,辅助产房班;大夜班休息时间在22:30―3:00,小夜班为3:00―8:30休息,交接班为19-3―10―14―22班,每天5次交接班。每月护士平均需要上12―15次夜班,11名护士每月轮换一次,机率均等。

1.2.3层级管理

实行小组长查房制,对危重孕产妇、产程进展不顺利或护理效果不理想的孕妇,由护士长或小组长对病人的存在问题及出现的护理问题可以随时进行的查房,对初级责任护士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更好更全面的服务病人。

比较两种排班模式多接班次数、拖班时间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排班模式交接班次数、拖班时间、夜班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

2. 表1APN排班与传统排班模式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

2.2 APN排班与传统排班模式每月各项指标比较

APN排班与传统排班模式每月各项指标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APN排班每月交接班次数、拖班时间、夜班次数、夜班交通费用均少于传统排班模式。

3 讨论

3.1 APN排班体现层级管理

APN排班体现了层级管理,使护理工作质量薄弱环节得到改善。高年资护士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年轻护士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增加工作经验,使护士的专业成长有明确的目标。病人病情出现变化需要抢救时、对产程观察中出现疑难的问题,可以随时进行疑难问题解答,加强了晚夜班薄弱环节的力量,年轻护士有护理小组长的指导,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

3.2 APN排班减少了交接班次数,简化了护理工作程序

传统排班每天需要进行4-5次交班,而APN排班每天只需要3次交班,节省了交班时间,加强了护患沟通。APN排班护士对病情了解清楚,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把交接班时间直接包含在上班时间内,交班护士能准时下班,杜绝了拖班现象。

3.3 APN排班体现了人文关怀。

而APN排班中的P班和N班的交接班时间是18:00,避免了深夜交接班对病人睡眠的影响。夜班护士22:00可休息。护士总体感觉是夜班时间减少,因为P班对夜间休息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且有两名护士同时值班,护士感觉不是在上夜班。

4 小结

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是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是护士实施层级管理的基础及落实核心制度的保障。但APN排班也存在着不足,希望在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排班制度,促进护士的层级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玲玲.APN排班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32):7 911-7 912.

夜班护士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护士 职业满意 工作安排忍受

【论文摘要】目的建立连续性排班管理标准并在相关科室组织试点,比较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之间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采用MueUer/Me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对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的396名护理人员和普通病房的142名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护士总体满意度与普通病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护理组长及护士长工作满意度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护理工作压力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国外研究显示,护士需要更多的来自组织及同行的支持。针对护士工作压力源,研究者提出过不少对策,其中护士排班模式的选择,直接反映护士利益,可以缓解护士压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许多同行在护士排班问题上进行过有益的探讨,改革后 的排班形式 有弹性排班、固定夜班、全夜班等,虽然在局部高峰时段补充了人力,但由于对护士压力存在的问题及根源缺乏深刻认识,解决问题的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性,因而临床上目前仍然存在高峰时段人力薄弱,日夜班人力不均衡 ;交接班频繁,护士用加班和拖班弥补人力的严重不足等现象,因而护士的工作压力没有得到缓解。本研究旨在建立连续性排班政策模型并在部分医院开展临床实践的基础上[73,评价连续性排班的政策模型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探索排班模式对于合理配置使用护士的积极意义 ,为进一步改革和调整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奠定基础。

I 对象与方法

1.1 建立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 2007年 11月 至2008年8月 。在某三级甲等医院1O个科室建立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原则是通过新的模式使护理人力足量均衡、提高工作连续性、减少交接班缝隙和拖班、实现新老护士合理配置,在满足患者和医疗活动需求的同时,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减轻护士工作压力。连续性排班模式是:①护士按早(A)中(P)晚(N)3班工作,其工作时间分配为A班7:00一l5:O0,P班14:30—22:00。N班21:30-7:30;② 除护士长外 ,所有 护士进入APN排班 系统,只有责任班,取消办公班和总务班 ,用助理护士担任文员处理电脑医嘱等;③每班护士除1h用餐外,连续工作不间断;④ 日夜班护士人力相对均衡 (A班3—5名,P班2—3名 ,N班2名);⑤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按层级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各层级相对固定(1—2年聘期),每班配备组长;⑥护士的周工作时间35—40h;⑦建立排班需求登记本,力求公开、公平、公正,体现人性化管理。普通病房护士的排班仍然是日班、中班和晚、夜班,每天各班之间有5次交接,高年资“责任护士”只进入日班系统 ,办公班、电脑班和总务班都接功能制分工模式。

1.2 调查对象 2008年8月向该医院统一发放问卷,要求匿名填写。共发放问卷597份,收回有效问卷538份 ,回收率90.12%。被调查对象中女536名 ,男2名,年龄20—46岁,平均(26.2~4.13)岁;工作年限3个月至30年,平均(5.3:t:2.71)年 ;婚姻状况:已婚195名,未婚342名,离异1名;学历:硕士2名 ,本科88名 ,大专429名 ,中专19名 ;职称 :副高以上4名,主管护师21名,护师117名,护士335名,助理护士61名 ;有396名护理人员来自已开展连续性排班的科室 ,有142名护理人员所在科室暂未开展连续性排班,两组人员在年龄、教育程度、职称、婚育状况及工作年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和MMSS量表,用来测量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水平和影响因素。量表包括8个方面共31个条目,每个条目要求按1—5打分。非常满意5分,中等满意4分,中立3分,中等不满意2分 ,非常不满意1分。均数3.o3是对工作评价满意的最低指标。原英文版量表每项的Chronbach’S Ot系数范围是0.52—0.84,总的Chronbach’SOt系数为O.69。原量表由2名护理研究生分别翻译及回译 ,并经2名英语水平较高的护理专家修改后形成了中文版MMSS问卷,Cronbach’S 0c系数为0.906。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有统计描述、方差分析。

2 结果(表 1—3)

2.1 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每日工作时间、拖班和得到直接领导认 可方面。

2.2 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理组长工作满意度比较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理组长工作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病房关于拖班、同事认可、交流机会和进入专业组织机会等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士长工作满意度比较 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两组护士长工作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每天工作时间、灵活的周末休息、休周末的机会、工作方式等方面。

3 讨论

3.1 连续性排班模式提高了护士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护士工作满意度是指护士对自身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或个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的程度,直接影响对患者所提供的护理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是评判护士排班成效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之一。国内研究发现 ”,轮班方式对护士满意度有着显著影响。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高于普通病房,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因素主要是每 日工作时间、假期、休周末的机会和拖班。连续性排班 因为在早上6—8时 ,中午11-14时 ,晚上 17-20时等护理工作高峰时段保持了人力,单位时间内的工作负荷减轻,没有受到交接班的干扰和影响,拖班现象得到了缓解夜班双人,且从过去完全是低年资护士到现在和高年资护士两人一起承担,护士晚夜班在22时左右交接,实际夜班数减少和夜班睡眠时间更多;护士工作时间连续 ,更加紧凑和集中,便于平衡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关系等原因,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明显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在没有实施连续性排班的普通病房,由于三级教学医院危重症患者集中老年患者多,日均手术量、治疗量、护理量大,高峰时段护士不够,甚至受到交接班的干扰,即使护士数量能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配置标准,但由于用人效率低下,护士用拖班和牺牲休息时间弥补了人力的不足。

3.2 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组长和护士长工作满意度较高

连续性排班模式病房护理组长总体工作满意度与普通病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模式病房护士长的工作满意度高,且有统计学意义。从统计数据分析,除了上述日工作时间减少拖班减少等因素外,专业成员交流和参加专业组织活动的机会增多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说明,护理组长岗位设立后,组长成为护理行政管理组织中最基层 的重要成员,原来 由护士长承担的一些工作,如质控、查房、每日医嘱大查对、疑难患者护理、评估和下护嘱、健康教育及危重患者抢救的组织工作等都由组长承担,且夜班和节假日有经验丰富的组长在临床一线主持病房工作,护士长的压力减轻,满意度提高。而组长群体过去大多是不值夜班或只做办公班、总务班的高年资、高职称护士,因为带着年轻护士站到了照顾患者的临床最前线,既为临床一线增加了人力,尤其是增加了夜班和节假日人力,减少了临床风险和隐患,又让他们承担更大的责任并能施展才干,自身成就感和得到同事认可的程度提高,同时还减轻了护士长的压力。而在普通病房,老护士基本上都是排办公班、总务班或责任班、主班等,不上夜班,看上去可能病房的护士配置不低,但因为“因人设岗”,直接护理患者的护士不足,日夜班护士不均衡,老护士的专业知识经验没有充发发挥出作用。

总之,在病房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职责重组,优化配置,合理分工,高效排班,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减轻压力,提高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杨爱军,焦俊花.护士压力及工作满意度对护理工作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 ,2004,4(2):22-23.

[2] Mcod T.Work stress among community psychiatric nurses.Br J Nuts,1997,6(10):569-574.

[3] 李丽.全夜制排班中护士的压力及管理[J].护理研究 ,2005,(23):2149—2150.

[4] 应莉,王彩萍.弹性排班在产科全程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2(1):69.

[5] 张悦怡,王宝华.护士实行固定夜班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7):41.

[6] 熊淑芳,王霞.模式病房排班方式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94.395.

[7] 张莉,彭刚艺,刘雪琴,等.连续性排班模式有助于推动护士分层级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18-121.

[8] MueUer CW,McCloskey JC.N rBes’job satisfaction:A proposed meaante[J].Nursing Research,1990,39(2):113—117.

[9]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孙建敏,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44-145.

[1O] 李丽传.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12-113.

[11] 曹颖,于艳秋.护士对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J].山西护理杂志,2000,14(2):60—61.

[12] 王群.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93—594.

[13] 彭文涛,李继平.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10)(外科版 ):45.47.

[14] 彭刚艺,刘雪琴.当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8,8(9):11-14.

夜班护士论文篇6

【关键词】晨会交班;互动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46-01优质、高效的护理晨会交班是临床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互动式晨会交班正是克服了传统交班中的弊端而又保留了其优点的一种新型交班模式。1二者比较

1.1传统的晨会交班以护士报告式或背诵式的方式交代患者夜间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护理措施及效果。此种交班重视了护患间的交流,却缺乏护士与护士之间的交流。这种模式限制了护士间对交班信息的有效沟通,对各自发现的护理问题缺乏深入探讨,造成重要的护理信息遗漏。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护际间缺乏沟通是60%以上警讯事件的主因之一。

1.2互动式晨会交班将交班过程作为一个护士之间交流信息的平台,对护理信息进行有效的搜集、讨论,以识别护理安全隐患,进而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把护理隐患消灭在萌芽的状态中。2互动式晨会交班的实施方法

2.1首先应制定出完善的互动式晨会交班流程,并对每一位护士进行流程培训。

2.2由夜班护士对患者夜间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报告后,然后由护士长带领交班、接班护士及其他进行床头交接,然后护士们回到护士站。由护士长组织、以交班护士及接班护士为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其他护士参与补充信息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确认制定出患者目前的护理问题及针对性的措施。

2.3讨论对象主要针对危重、疑难、病情特殊变化的病人避免讨论时间过长,重点不突出,对已提出的问题避免重复。

2.4科室质控小组应进行质控跟踪,使护理措施有效落实。3互动式晨会交班的优点

3.1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隐患,使护理措施及时有效地落实同时使每一位护士对患者的目前状况得以了解掌握。

3.2提高了护士主动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护士分析、归纳问题的思维能力,激发护士主动学习的意识,强化护士的专业理论基础,提高护士正确作出护理判断的能力。

3.3低年资护士能够有机会参与各种护理的讨论,思考并实践如何发现护理问题,并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以保障护理的安全。

总之互动式晨会交班强化了护际间的有效沟通,克服了传统交班的弊端,能够及时地发现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参考文献

[1]柏雅玲.轮流主持晨会在护士培养中的作用.护理杂志,2009,26(5):74.

夜班护士论文篇7

【关键词】 导诊;岗前交班;规范化管理;医院形象;护士素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3015-02

我院自创三级乙等医院前就已逐步规范晨会交班内容、程序、形式等,对门诊导诊晨会交班进行了改革,推出"门诊大厅集中站立式交班"。每天早晨7:30分,迎着冉冉升起的第一缕朝阳,礼仪问候、整装、小结工作、布置工作,最后齐呼"树形象、创品牌,争做优质医院 "结束晨会,形成了医院一道靓丽“风景线”,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其中的一些做法如下:

1 交班方法

1.1 原则 [1]控制时间不超过10分钟、重点突出。

1.2 要求 站立式交班,站姿符合护理礼仪要求;[1]背诵式交班,用语恰当,简明扼要、内容完整。

1.3 程序

1.3.1 交班前准备 夜班组护士写好交班日志;整理导诊台用物,卫生整洁,平车、轮椅、饮水机等物品呈完好备用状态;当班组提前10分钟上岗,组长负责物品交接并签名。

1.3.2 交班时间 早7:30分。

1.3.3 交班地点 医院门诊大厅。

1.3.4 参加人员 夜班组护士和当班组护士、护士长。

1.3.5 交班步骤 护士长发出:“天使们早上好”护士回答:“早上好”护士长发出“夜班交班”口令夜班组组长口头交班护士长小结,布置当天工作。

1.3.6 交班内容 夜班组组长总结夜间推、送病人次数,特殊交待危重和无主患者的情况及平车、轮椅去向、大厅秩序和物品、卫生情况及突发事件。

1.4 列队要求 护士长站一面,夜班组组长站侧面,当班组组长、组员及夜班组组员面对护士长站。

1.5 人员要求 此项纳入科室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1.5.1 护士形象方面

1.5.1.1 交班时护士站姿规范(按护士礼仪要求),表情自如,不能来回摇摆。

1.5.1.2 朴实、大方、整洁、庄重稳重而不呆板。(白大衣、白裤子、护士鞋整洁)。

1.5.1.3 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微笑自然大方而不是强颜欢笑。

1.5.1.4 淡妆上岗而不是浓妆艳抹。

1.5.1.5 夜班护士不能头发不整齐、戴护士帽不正,内衣领高不能超出白大衣领过多。

1.5.1.6 目视前方,注意力集中,眼神不分散。

1.5.1.7 挂牌、佩戴统一发夹。

1.5.1.8 列队整齐、动作迅速,不拖沓。

1.5.2 心理素质方面 夜班护士不紧张,能流畅背诵交班内容,交班时声音不能太小,语速不能过快。

1.5.3 综合能力方面 口头交班语言归纳能力好,与书面交班相符,交班内容连续,不重复,有顺序,重点突出。

1.5.4 业务素质方面 医学术语使用准确,能准确描述患者病情。

2 为了能让岗前交班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1 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 导诊护士大都是刚从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工龄短,没有工作经验,特别在大厅交班面对大量的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有恐惧和害怕心理,甚至语无轮次。有意识地在提高心理素质方面进行训练包括组织每人在科内讲课和演讲比赛,提高护士对紧张的耐受力,增强自信心,为今后临床的护理工作也奠定了基础。

2.2 保持完美的自我形象 鼓励护士学习美容化妆知识,坚持每周礼仪和微笑服务培训,把彼此当成镜子,互相展示,坐姿、站姿、下蹲捡东西等标准化的护士礼仪动作,从而培养护士气质和自信心,创造一个美好的形象。

2.3 做好交班前的准备工作 要求在每天交班前应梳洗完毕、穿戴整齐,有饥饿感的应吃早餐,有利于减轻疲劳感及紧张心理。如认真阅读写好的交班内容,使交班内容既要简练又要突出重点,不至于交班时条理不清。

2.4 加强业务方面培训 除了导诊的业务培训外,导诊护士也需要不断掌握专业知识,组织导诊护士学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的常见病及注意事项。[2]定期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训练和技术操作考核,这样有利于护理人员知识的系统性提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描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岗前交班更具有内涵。

2.5 护士长加强管理,对岗前交班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记入绩效考核中,详细结果,见表1。

3 结果

通过对岗前交班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交班的质量,为医院门诊工作注入了活力,以新颖美好的护士形象赢得患者及社会的支持和信任[3]。

参考文献

[1] 邱小萍.护士背诵式交班的体会.当代护士(下旬刊)[J].2009,12(21).

[2] 李艳燕,林梅燕,洪辉樊.护士晨会交班模式的革新与思考.当代护士(下旬刊)[J].2009,12(6).

夜班护士论文篇8

【关键词】 细节管理;临床给药;护理安全

护理工作是临床第一线,护士是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在给患者用药的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护理缺陷,我院自2007年以来用细节管理控制给药护理缺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护理给药各环节中的不安全因素,共查堵了用药护理中的差错纠纷隐患17起,其中静脉给药7起,占41.18%;口服给药8起,占47.06%;医嘱处理2起,占11.76%。自2007年开始在各环节中实施细节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并进行动态监测。

2 方法

2.1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查对制度落实不严,责任心不强,工作不仔细、不认真,工作流程不规范等。

2.2工作环节中的细节管理

2.2.1强化细节管理的理念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在全体护士会上通报,进行细节管理有关重要性的教育,提高认识,增强法律观念。回顾分析各类医疗事故,都是因细节管理的缺失, 由“小细节”、“小隐患”引起的,因此,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重视细节、关注细节,充分认识细节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及领会从安全管理上把握住“细节”,是关乎病人生命安全、护患关系和谐、医院稳定发展的大事。

2.2.2发放口服药中的细节控制对口服药的查对,由原来的一次增加到二次,小夜班护士接班后也要对已摆好的口服药进行查对。同时对已发过的口服药情况进行核查。做到微机―医嘱单―服药本三相对。在发药过程中实行“四看一叫”,即看服药本、看床头卡、看服药姓名卡、看药物、叫病人姓名。应注意的是,无论病人熟悉与否,都要叫病人姓名进行查对,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为了严格落实服药到口,院统一制作了“请与护士联系”的温馨提示牌,对发药时间不在位的病人,留下提示牌并记录于护士站的留言板上,同时做好交接班,以保证口服药护理的及时准确。

2.2.3加强输液流程的细节改进在治疗室建立液体查对记录本,从摆液、查液、配液到输液各个环节,逐个班次的护士查对后签字。白班护士摆好次日液体后,与小夜班护士查对,要求查对时白班护士看医嘱,小夜班护士看液体,交叉操作、逐一核对。次日由大夜班护士查对后配液,要求保留安瓿,以便查对。输液前由夜班护士与白班护士查对。更换液体前,分别与治疗室和病人床旁的输液卡核对并签字。在更换液体后,要求严密观察两组药液间的反应情况,无异常方可离开。

2.2.4护理工作流程的规范个别护理单元由于种种原因,输液一直以来是由夜班护士完成。检测中发现,由于夜班护士比较疲劳,从摆液到输液环节中均为夜班护士查对,极易出现缺陷。故调整为由白班护士进行输液,在输液前由夜班护士与白班护士共同查对一次。

2.2.5强调执行医嘱的及时与准确各科建立医嘱查对记录本,要求下一班查对上一班的医嘱,大夜班总查对全天的医嘱,每周护士长组织科室有关人员进行所有病人医嘱大查对一次。临时医嘱随时打印,护士在临时医嘱单上二人查对签字。办公班在处理医嘱后必须自查无误后再执行保存,确保执行医嘱的准确性。

2.2.6注重标记的醒目与细化对输液标签粘贴要求与液体标签方向相同,位置相反,以利各班查对液体的名称、浓度、质量及有效期,挂在吊杆上能正面观察。 配制雾化吸入等外用液体用红笔标注,并另处存放。在摆次日液体时,为区分当日余液,我们采用二种颜色的床号卡加以区别。病人的床头卡通常在病人的床尾,字体较小,不利于护士查对。为了提高清晰度,要求病人的床头卡上的姓名用记号笔大字书写。

3结果

通过对各个操作细节的管理与规范,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在为病人实施给药护理中更重视对细节要素的查对。2007年以来仅发生了2起给药护理差错隐患,给药护理缺陷发生次数较前明显下降。

4讨论

4.1细节管理强化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细节管理是把一整套流程拆分为多个细节,逐次量化,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若干个细节,最终完成初期定下来的所有细节,之后再不断量化和完善细节[1]。护理工作是由许多细节累积而成的,如果忽视了某个细节,都可能造成工作上的被动,而事后无论做多少工作,都难以弥补。护士是临床用药的直接执行者,具有独立性,从医嘱下达后到用药的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是由护士完成,而每一环节中细节的疏忽和不规范都是护理差错事故的隐患。护士直接服务于病人,必须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树立起质量第一、病人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护理行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护理行为的准确性是杜绝护理给药差错事故的关键所在。护士对护理方案的责任心和与病人保持连续性接触均能增强给药的安全性。

4.2 细节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细节管理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事件前的积极预防,即如何将处置行为转变为控制行为,消除或减少护理隐患[2]。而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3]。通过对护理给药流程的各个细节进行改进,提高临床护理给药的安全,增强了病人对医疗护理的信誉度,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士是护理工作的执行者,我们鼓励护士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积极发现给药细节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发展。

4.3细节管理有利于护理流程的规范在护理管理中,仅建立由各个环节构建而成的护理流程,缺乏细节管理,其流程仍然是粗糙的[1]。将细节管理应用到流程中,把护理给药的整个流程拆分为多个细节,不断完善。我们对静脉输液的流程从摆液、查对到输液、换液进行了改进,通过在治疗室建立液体查对记录本,加强查对制度;将输液班次由夜班调整为白班,减少了护理隐患。实践证明,流程管理中引入细节管理的理念是有效的,使护理工作有序,监督有度,总体护理品质上升。

总之,细节管理日趋科学、标准、规范,精细化时代已经到来,一定要注重细节,把小事做好。要求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注重每一个细节,认真、用心地做好每一件事;每一项护理操作中的每一个护理环节都应规范化、合理化。确实把工作做细、做准、做精,把环节质量管理控制好,确保医疗护理服务安全,保障病人用药安全,从根本上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美华,谭惠仪,李书琴,等.细节管理对服务流程再造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26-827

2张小燕,苏永静,黄天雯,等.加强细节管理降低护理风 险[J].中国护理管理,2007,7(4):59-61

3张海林.持续质量改进在整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12B):2240-2241

上一篇:服务员述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会务服务员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