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1 10:53:51

鸦片战争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篇1

引言分析

本章引言分为四段:

第一段指出从17世纪开始,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二段指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性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殖民主义的本质在于侵略和掠夺。这句话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蚝驼獬≌秸男灾省Q黄秸灾泄缁嵊跋炀薮蟆T谘黄秸校逭桨埽泄纱丝悸傥胫趁竦匕敕饨ㄉ缁幔谎黄秸曛咀胖泄返目肌?/SPAN>

第三段指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被鸦片战争惊醒了的先进的中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再一个是鸦片战争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终于酿成了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反侵略”这点,是鸦片战争以后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内容和新意义。

第四段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又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句话不仅概括了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而且揭示了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内在联系。俄国趁火打劫,蚕食鲸吞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第一节鸦片战争(上)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和对外扩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严重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侵占广东香港岛;中国爱国军民奋起抵抗侵略者;清政府屈服,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正如当时的马克思所说:西方的原始积累“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等等中,继续发生作用。”(《资本论》第一卷)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教育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努力争取提前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全国人民规划的21世纪中期宏伟建设蓝图,是每个青年的历史重任。

3.“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继承了这一历史光荣传统,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光辉业迹,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辉传统,仍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讲授,启发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危机四伏的清朝封建统治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和扩张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1.猖獗的英国对华鸦片走私

2.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1840年—1842年)

1.英国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中国爱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3.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的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本节课的难点:通过鸦片战争的史实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二、在简要介绍本章教材的引言以后,教师讲授本节课时,要注意和学生在初中时所学鸦片战争史的联系与区别。初中教材内容多形象具体,高中教材理论分析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在授课时对一些基本史实(如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经过等),尽量启发学生回忆过去所学内容,不占过多的时间,在巩固的基础上,主要抓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基本理论的理解、文献资料的诠释和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重点问题(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一目,教材从三个方面作了说明:

1.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教材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说明了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经处于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末期,这两个方面又都各以四项史实作为论据。讲授时,教师可以一边联系学生在初中所学过的内容,一边加以整理和深化,指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呈现出封建末世的衰败象征。

2.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教材也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讲授时,教师可一方面启发学生回忆在初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加以归纳;另一方面要讲明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决定的。列宁所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文中有个深刻的分析:“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19世纪上半期,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列强的势力范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了,它们必然要把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当作下一个掠夺对象。

3.面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教材明确地指出:“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这里已预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腐朽的清政府既不“知彼”,也不“知己”,而要去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焉有不败之理?我们在这里要作简要的解释,为以后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作准备。

四、“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一目,需要讲明四个问题:

1.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教材中的小字作了具体事例介绍,可指导学生阅读。

2.英国地用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手段,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这绝不是正当的商务,而是贩毒和掠夺。

3.鸦片输入,既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4.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解放后,虎门销烟的雕像成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巨型浮雕的第一幅,是当之无愧的。

五、“鸦片战争的经过”一目,需要讲明以下三个问题:

1.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教材中的一段小字所举的事例,便是确凿的史实。马克思曾经指出:这是英国“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鸦片贸易史》)在这里,很清楚的表明:英国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是这次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也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2.按教材中的鸦片战争形势图,使学生明确并能简要复述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即:①1840年,英军侵入广东海面后,继而沿海北犯,到达天津海口。②1841年,英军扩大侵略,在侵占香港岛后,又攻占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③1842年,英军闯入长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

3.对在反侵略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可启发学生忆述初中所学内容,并根据高中教材作简要的补充。

六、全课结束后,在小结的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如何理解这次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又为学生答好课后练习提供参考。

[附一]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C。

二、1.不对。2.①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他们的炮舰和走私船不断出现在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鸦片战争的爆发正是这些侵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必然结果。②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居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财富,进而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进攻。因此,这场战争,绝不是为了“维护”什么“商务”而引起的,完全是一场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

三、1.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2.英国的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出超的地位,致使中国严重入超,白银大量外流。英国资产阶级靠走私鸦片,发了横财。英国也在中英贸易中成了出超国家。

[附二]本节参考书目

《从鸦片战争到》上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

《近代中国八十年》陈旭麓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鸦片战争》牟安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鸦片战争论文篇2

“读史必须读人,读人必须读心”是近年来史学界探究历史学科的主旋律。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重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再现鸦片战争的场景,联系鸦片战争发生的国内外背景,运用心理学分析战争“主角”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在北师大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居于首章首课,是中国近代史学习内容的切入点,在整个中国的近代史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发展、脉络,对正确认识现实生活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能力运用: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史实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奋发图强、爱我中华的激情,强化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锁定教学重难点

重点:虎门销烟的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正反两方面)。

五、教学方法及准备

教学方法:解读+创设情景+质疑探究+课堂辩(讨)论+选择性作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影片、图片资料等。

六、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爱国主义)的了解仅限于影视,有一定的感知,但他们好奇心、接受知识能力强,教师要相信他们。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精选《鸦片战争》影视片段,通过影片反映的史实提问。

请1-2个学生归纳清朝时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教师可从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方面补充)。

学生思考:“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选择虎门销烟?”

设计意图:创设形象情景,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好奇心,由质疑走向探究,让课堂向深处舒展。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通读教材并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1.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

2.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

教师归纳总结:

直接原因:英国保护鸦片走私;英国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间接原因:中国政府禁锢、销烟运动,给英国侵略者以借口。

课件显示:吸食鸦片图和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图,分析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危害。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直观鸦片的巨大危害,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并进行“珍惜生命、远离”的教育。

3.虎门销烟

阅读课文后让学生总结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教师归纳:收缴并禁止鸦片走私;配制戒烟措施;允许中英正当贸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4.虎门销烟的经过、意义

先让学生阅读文本、观察课本插图“销烟池遗址”。针对本文及图片让学生展开讨论其经过和意义,教师最后指出“虎门销烟”是英国对华发动战争的借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探究思维、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感受历史中,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创设情景,实现情感目标,加强对本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5.中英《南京条约》

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对“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丧失独立自主地位”“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给予记忆和理解。

设计意图:明白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6.讨论辩论

现有西方个别人说“鸦片战争”是一场维护商业的战争,请你用史实驳斥(学生先分组讨论、归结并由小组发言人回答)。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事实胜于雄辩”,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课堂小结

首先让各组同学讨论今天学到了什么,然后教师总结:学习了虎门销烟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以及林则徐本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国家和个人都要学会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明白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八、作业设计

以“远离,珍爱生命”为题,根据鸦片战争的史实,撰写“拒毒”小论文(要求:300字左右)。

鸦片战争论文篇3

关键词:鸦片战争近代中国资本帝国主义两半社会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也正是这个打开中国大门的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让中国的历史,逐渐走向了不同以往两千多年来的道路。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属于封建社会,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文将详细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以及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最后,论述学习鸦片战争对于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

一、鸦片战争的导因

多年以来,鸦片战争的导因问题,一直是让大家争议不断的问题之一。部分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藉由鸦片战争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廉价劳工力和原材料。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正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行为方式和处理方法,导致了英国人的愤怒,从而引起了鸦片战争。

事实上,对于鸦片战争的真正导因,我们应当从三个方面来考量:

1.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迫不及待的向海外市场倾销商品,同时从殖民地掠夺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美洲为其提供资源,亚洲为其提供资源和工艺,非洲也被迫为其提供黄金和人力,使其生产总值占到了全世界生产总值的30%还多。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无论如何都将用尽一切方式打开中国的大门。

2.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在面临了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的来访后,英国还派出了另一支连清嘉庆皇帝面都没有见到的阿美士德使团,这引起了清政府更大的重视。甚至给英国国王写信表扬其“一心向化”的决心并且“好心”规劝:“路途遥远,请勿再来”。在这种一心紧闭国门的政策之下,必然导致对于中国内地工业及沿海外向型商业的严重遏制,导致中国失去了向世界学习,与世界共同进步的机会。

3.林则徐自身的局限性。我们分析任何一个人,都要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以及他本人所处的阶级中去分析。民族英雄林则徐也不例外。作为完全生长在封建主义下的爱国官僚阶级代表林则徐,他本身仍旧固有封建官僚的不可逆的特性。他维护封建制,对待英国问题上,不能做到目光长远,客观分析利弊。而是一味的武力解决。这也把英国人最后的一点贸易希冀彻底打消。但我们不得不说,作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仍然是我们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这众多的原因加起来,导致了英国决定利用季风向中国派出了战争的船只,终于,在两年之后,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古老中国的大门。

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正处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清王朝自1644年入关至1911年,统治中国长达268年之久,期间至乾隆时期,达到顶峰。长期困扰中国皇权的外戚、宦官、朋党、强藩等因素几乎均被削弱殆尽。大清朝实在处于一个四海升平的景象。但也正是这样,由于好大喜功的乾隆热衷于奢靡之分,晚期自上而下的腐败层层传开,导致国库空虚。致使后期财政危机表面化,给鸦片战争的失败买下了伏笔。

龚自珍说:“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人心混混,朝廷无才相,兵营无才将,学校无才士,田野无才农,居宅无才工,工场无才匠,街市无才商,甚至连“才偷”、“才盗”都没有的衰落时代。”晚清时期的衰败由此可见一斑。

1839年6月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引来了英国人1840的入侵。至此,中国进入近代历史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底是什么含义?半殖民地,即: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是指政权结构,是指国家地位介于独立主权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

而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半封建是相对于经济结构,介于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但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顺利、充分的发展,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于是长期停滞在半封建状态。

三、学习鸦片战争的意义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人从此意识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有更加先进的制度。也促使了后来中国人民一步一步的救亡图存运动的爆发,最终,历史的车轮一步一轮前进,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以及其后的新中国。鸦片战争客观上来说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瓦解。若果没有鸦片战争,西方的思想就不能那么快的传进中国,换句话说,若没有鸦片战争,中国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只能更加弱后。

也正是鸦片战争的经过,清晰的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并不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只能让自己与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当代社会是一个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社会,科学技术飞速进步日新月异,经济社会也迅猛发展日益全球化,整个世界都被联合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将富强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上历史日程。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李大钊也曾说:“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学习中國近现代史,学习鸦片战争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帮助我们为祖国更好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 

[3]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 

鸦片战争论文篇4

[关键词]鸦片战争;英国;茶叶贸易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关于这次战争的起源,中国学界长期将之归结于英国的侵略本性或掠夺本性。但是,英国商人及其政府为何不远万里,执意要打开中国的国门、开发中国的市场?其动力何在?对于这个问题,已有研究尚不能给出较为确切的解释。笔者认为,18至19世纪初的中英茶叶贸易,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而,本文拟从中英茶叶贸易角度,解释英国人为何要发动鸦片战争,以及为何能够发动鸦片战争。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成果丰硕,产品丰富,“不列颠的工业大丰收,推出廉价而高品质的棉制品、毛线品、长袜、床单、毯子、杯盘、水壶、烹食器、火炉及铁制壁炉。不列颠生产便宜的煤供火炉及壁炉使用。煤乃以铁路及汽船运输。铁路及汽船也运来新鲜的农产品及便宜的谷类,并且是工人廉价的交通工具。”[1]这次工业革命对英国造成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指出:“蒸汽管使英格兰的人口和财富翻了四五倍。”[2]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英国大众的生活水平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默生描述英格兰劳动者的日常饮食时提到:“英格兰人的饮食既充足,又有营养――劳动者可不能靠水芹过活,牛肉、羊肉、小麦面包、麦芽酒是高级劳工的寻常饮食。吃的好,吃的饱,是英格兰百姓的民族自豪感的主要资本。”[3]可以说,当时的英国已渐趋于享受型社会。

大众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普遍养成了饮茶的习惯。无论贵族还是普通劳动者,都对饮茶极其喜爱。语言学家索绪尔描述道:“英格兰各地都流行喝茶,而且一天要喝两顿,虽然所费不赀,但是最贫贱的农民也像富人一样,每天要喝上两顿茶。茶叶消费总量极大。”后来又说:“从最底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据估计,每一个英格兰人,无论男女,一年平均要消费4磅茶叶,委实惊人。”[4]饮茶已经成为当时英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英国大众热爱饮茶,对茶叶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但是英国本身并不生产茶叶。他们饮用的茶叶基本上依靠国外进口。“1685―1689年每年平均进口8819.2磅为基数;1705―1709年增到88824.6磅,20年间增长10倍;1835―1839年再增到1672667.2磅,50年间增长188倍。1755―1759年增到2699402磅,70年间增长306倍。”[5]当时,中国是世界上的主要茶叶供应国。1817年至1833年,中国茶叶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一般都超过50%,最高时达72%左右,最低也有31%左右,平均出口值达61%。[6]这些茶叶大部分运往英国,英国成为当时中国茶叶最大的茶叶消费国。

长期的茶叶输入使得英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人向中国输入大量的工业产品,比如毛绒制品、羽毛、印染棉布、面纱等以图扭转贸易逆差,但这些工业制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并不受欢迎,乾隆皇帝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7]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使得中国农民难以骤然接受西方的工业产品。结果,英中之间的贸易逆差越来越严重,对英国财政收入影响越来越大。

英国人饮茶已形成习惯,需要大量的茶叶供应,茶叶输入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英国工业成品在中国卖不出去,贸易逆差得不到扭转,深深影响了其国内经济。同时,18世纪,英国政府的财政高度依赖茶叶贸易,对茶叶征收的税率高达100%。”[8]茶税成为了英国政府重要的财政支柱。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和商人当然不甘心长期忍受对华贸易逆差。他们想方设法地开发新的产品,以图能够赚取更多的商业利润。

鸦片从唐代开始就作为药物使用,后来又作为麻醉剂小量输入中国。吸食鸦片能够治疗因痢疾产生的腹泻,于是从1659年开始,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向外出售鸦片。[9]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决定在东印度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鸦片垄断组织,但并不直接向中国输入鸦片,以免危及茶叶垄断经营。它将鸦片拍卖给了英国散商进行销售。这种鸦片贸易逐渐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中英贸易走向。19世纪初,中国国际收支约二千六百万元,但1828年到1836年,从中国流出了三千八百万元。“1830年,东印度公司的总稽核宣布,每年至少有四百万镑得从印度运回英国。印度的这笔盈余的大部分首先要变成鸦片在广州卖掉,然后购买茶叶运到国内,这又为英国政府增加了三百三十万磅关税。在经过几个世纪的贸易之后,西方终于发现中国会大量购买的东西了。”[10]于是,英国向中国运输大量的鸦片,在中国、英国、印度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三角贸易”模式,即英国产品运往印度,然后以鸦片和其他的印度产品运来中国,中国部分用茶和其他运往英国的产品支付这些进口货。这种贸易模式使得中国白银大量流入英国,英国成为三角贸易中唯一的受益国。

“一般来说,鸦片在中国的销售相当于在印度离岸价格的5倍左右,扣除成本,获利任然是非常可观的。”[11]由于鸦片走私能赚取暴利,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往中国走私鸦片。他们走私鸦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挽救中英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更深层次的方面是想要在中国市场上确立他们本国的经济基础。“鸦片的全部经济意义不能用它所带给对华贸易商的利润来衡量,而是在于它同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和在中国的事务上――领土上的和商业上的――关系”,“鸦片贸易作为一种散商贸易,是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的。它是外国商人团体在中国兴起的经济基础。”[12]由此可见,英国人不仅想用鸦片弥补他们的贸易逆差,他们更想占有中国这一能够带给他们巨大利益的“宝藏”。

长期的鸦片输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计嘉庆五年至十六年(1800-1811年),每年平均四千O十六箱,嘉庆十六年至道光元年(1811-1821年),每年平均四千四百九十四箱。”[13]1821-1827年年均9708箱,1828-1835年年均18712箱,1836-1839年年均35445箱。[14]短短四十年内,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数量成倍增长,致使很多中国人都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据估计,1835年全国吸食鸦片的人达到200万以上,“上至官府N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15]鸦片给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损害,中国的经济也一落千丈,萧条凋敝。英国却是这场贸易中的最大受益者,既在中国市场上赚得大量白银,又发展了印度市场。

英国在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引发了中国的财政危机。道光皇帝派遣林则徐赴广东禁烟,“计所缴鸦片,除保留八箱作为检查样品外,其余悉数销化。其斤两除去箱袋不计,实共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16]禁烟之后更是断绝了与英商的贸易,“随后又于一八四O年一月五日宣布广州封港,‘永远’断绝英船,英货或英国属地的船货的进口。”[17]英国运往广州的货船只能停留在港外,货物搁置在船上,引起了很大的耗费和损失。鸦片贩商马地臣向外交部上书称:“在华英商处于毫无保障的地位,……使英国工业陷于瘫痪,英国税收每年损失五百万镑。”[18]英国国内经济在中国的禁烟过程中损失严重,使得英国政府开始谋求解决之道。

英国女王在国会发表演说:“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我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响我国臣民利益和王室尊严的事件。”女王紧接着召开国会,讨论对华用兵。议会议员争辩极为激烈,分为两派,詹姆斯・格勒罕、威廉・福勒特等人痛斥英国政府偏袒本国商人,而马考莱和外交大臣巴麦尊却主张以战争保护商人利益。双方相持不下,至后来投票表决,反战者262票,主战者271票,卒以九票之多数议决:“英商在中国方面之‘损失’,必须获得满足之赔偿,若中国政府承认赔偿,则英国政府亦不为复仇而作战。”上议院和政府态度一致,几乎未加讨论,就全部通过。对华战争法案形成。

18-19世纪,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民主政治较为健全。伏尔泰是这么评价英国政体的“英格兰人是世界上惟一能够反抗国王,从而给国王权力设限的国民。在这种政府下,国君拥有做好事的一切权力,同时却被限制了做坏事的一切权力,在这种政府下,贵族伟大而不傲慢,虽然他们手下并无封臣,在这种政府下,人民非常清醒地参政议政。”在很多问题上,英国都采取民主投票进行决策。这种政治决策体制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提供了便利。因为,如果是女王决断,她很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顾虑而放弃正面战争;在民主体制下,对华贸易商人、东印度公司和相关利益集团,就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游说国会通过对华战争法案。

根据上述分析,茶叶在中英鸦片战争中实际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人为了扭转茶叶贸易中的逆差,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鸦片贸易;鸦片贸易损害了中国民众的身心,毁坏了中国的经济和财政,迫使清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态度,以禁烟方式督促外国商人放弃鸦片贸易。但是,已经高度依赖鸦片贸易的英国商人和英国政府,已经不可能轻易放弃了。在巨额经济利润的推动下,英国国会最终做出了对华开战的决定。这便是鸦片战争起源的一个隐蔽逻辑。

参考文献:

[1]贾士蘅:《英国史・下册》,部编学术译丛,五南图书出版社,第647页。

[2][英]艾伦・麦克法兰主讲,《现代世界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45页。

[3][英]艾伦・麦克法兰主讲,《现代世界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85页。

[4][英]艾伦・麦克法兰主讲,《现代世界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87页。

[5]萧致平:中英早期茶叶贸易,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6]根据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年出版,第254页的相关数据计算得知。

[7]《清高宗实录》,卷223。

[8]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弗兰克・萨奈罗著,周辉荣译:《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坠落》,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1页。

[9]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弗兰克?萨奈罗著,周辉荣译:《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坠落》,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1页。

[10]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187页。

[11]林承节:《关于英印对华鸦片贸易的若干问题》,《北大史学》第5辑。

[12]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第96-97页

[13]姚薇元:《鸦片战争史实考中国史学概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6页。

[14]马士:《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34页附表。

[15]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第1册,第485页。

[16]姚薇元:《鸦片战争史实考中国史学概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2页。

[17]马士:《中国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83页

鸦片战争论文篇5

2012年11月29日,在党的十结束后不久,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012年12月据西方媒体的报道,经济合作组织预测到2016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一,美国中央情报局也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越美国。无论究竟何时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越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二十年将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必然面临着来自美国越来越激烈的遏制、围堵。

美国阻挠中国崛起决心已定

早在2010年奥巴马在发表国情咨文演说时,就誓言捍卫美国全球第一的地位,美国高层智库首脑甚至威胁美国将会通过战争手段阻止全球权力向中国的转移,就意味着中国崛起的趋势必然同美国霸权发生矛盾。这不是由中国希望和谐的善良愿望或“惹不惹美国”决定的,美国为维护世界霸权利益必然千方百计遏制中国崛起,中国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国也无法置身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2012年7月1日,美国前助理财政部长保罗·罗伯茨博士,在西班牙《世界报》上撰文,揭露了美国将中国视为敌手的战略图谋。罗伯茨揭露了美国绝不能容忍其全球霸权因中国崛起而衰落,正采取重返亚太的战略并在中国周边及南海地区兴风作浪。他指出华尔街金融投机家、庞大军工财团的利益,被华盛顿置于国家利益和公民福祉之上。美国经济日趋走向衰退时,中国经济却在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规模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超过美国,中国将替代西方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华盛顿面对被超越的前景寝食难安,其对策是围堵中国并将亚太地区军事化。

美国正在将越来越多的隐形飞机、航空母舰部署在亚太地区,不断加强美国在冲绳、关岛和其他军事基地的力量,鼓励日本右翼政府越来越强硬对抗中国,显示出越来越强烈的意愿促使冲突升级。国际媒体正热议中日围绕爆发战争和美国介入的危险。尽管美国在军事上围堵中国的姿态咄咄逼人,但是,中国毕竟是拥 “两弹一星”的核大国,美国虽然是军事力量位居全球第一的超级大国,但历时10年之后仍无法军事征服伊拉克、11年之后仍无法军事征服阿富汗,美国选择与中国交战前必须掂量这样做的代价风险。

“智能帝国主义”是颠覆中国的主要方法

美国围堵中国将会更多采取“智能帝国主义”攻击手法,即不贸然发动大规模战争,以军事施压和软硬兼施的全方位“巧实力”攻势,而将颠覆、分裂中国的希望更多寄托在运用“巧实力”手腕,图谋声东击西地攻击中国在政治、经济、金融诸多方面的薄弱环节。正像里根政府在实施瓦解苏联的秘密战略过程中,“星球大战”等军事项目表面声势浩大,实质只是虚张声势,为动摇苏联领导人意志的攻心战伎俩,重点放在从政治上培养人进行内部分化瓦解,从经济上压低油价促使苏联外汇来源趋于枯竭,从意识形态上利用人制造历史观和理论思想的混乱,动摇苏联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误入改革歧途,最终不战而胜导致苏联陷入瓦解分裂。

未来数十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逐渐接近或超越美国,中国的国防力量日趋强大将逐步减少爆发硬战争的危险。但是,即使是中国经济成功崛起并真的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也将面临来自“智能帝国主义”的更多攻击、挑战,正像狮子群面对体型超过自己的大象也不会放弃贪心,而会更多运用谋略寻找大象群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攻击。因此,中国就是变成了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不能麻痹大意,倘若中国缺乏警惕稍有大意就会遭到种种隐蔽攻击。中国无论是在崛起过程中还成功崛起后很长时间,都必须将如何应对“智能帝国主义”的威胁放在首位,挫败西方运用政治、经济、外交、舆论等领域杠杆,发动迟滞、破坏中国崛起的全方位“巧实力”战争。

近代史上中国的衰落、民族的苦难始自鸦片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其实并非单纯是一场军事战争,同时也是一场大英帝国运用“智能帝国主义”谋略的战争,涉及利用清朝的腐败官员、内应来达到战略性目的,致使当年拥有世界最多的财富和军队的清朝陷于失败。人们研究历史时往往重视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坚船利炮,而忽视英国运用“智能帝国主义”手腕的重要作用。今天中华民族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时刻,重新研究鸦片战争中英国的“智能帝国主义”谋略,对抵御西方故伎重演和历史悲剧再现有着重要意义。

鸦片战争正是败于“智能帝国主义”

一般的历史教科书都强调在清朝后期,中国国力衰弱、军事落后,与拥有坚船利炮的大英帝国的军事对抗中遭到惨败,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尽管道光年间清朝的国力有所衰落,清朝的经济规模仍然不仅远远超过英国,而且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的经济规模的总和。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18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欧洲的1.22倍,堪称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财富的国家。清朝拥有的军队规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当年英国对亚非的小国往往直接发动殖民战争,而对大国往往采用“智能帝国主义”手腕。

清朝的海军力量虽然无法与英国的坚船利炮抗衡,但转入陆地作战后力量对比就可能发生变化,清军有可能以天时地利人和弥补武器的不足。在陆地上,清军有熟悉地形、供给方便、人数众多的优势,发挥得好就能重创英军并令其不敢踏上中国土地。鸦片战争爆发前不久的1839年,英军曾派数万军队从印度进攻阿富汗,阿富汗人民利用地形等优势弥补武器缺陷,成功抵抗英军并消灭了其3万多有生力量,挫败了英军入侵并令其数十年不敢发动殖民战争。

在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派遣了一支4000多人组成的“东方远征军”,人数仅为入侵阿富汗的英军规模的十分之一,后来随战事扩大增兵后英军也不过万余人。英国深知中国的国土、军队规模远远超过阿富汗,派遣如此少的军队说明其目的不是全面军事征服,而是通过袭扰沿海显示武力恐吓清朝屈服。倘若清朝避开英军海上火炮锋芒并发挥陆上优势,即使不能像阿富汗那样几乎全歼入侵的英军,也很容易做到长期对抗并阻止鸦片走私贸易泛滥。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是殖民征服、扩张的先锋,也是对华走私鸦片和挑起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东印度公司是英国1600年成立的最早股份公司,是为了分散海外殖民掠夺过程中的风险而成立的,曾长期被英国政府授予海外统治、外交和军事行动的特权。东印度公司作为肩负着英国殖民扩张使命的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特别重视如何以最小的成本代价来掠夺最多的财富,善于运用政治、经济、外交手段配合军事扩张行动。

培育战略性腐败力量是 “智能帝国主义”的主要手段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就广泛采取了“智能帝国主义”谋略手腕。英国通过行贿收买印度统治阶层来培育战略性腐败力量,挑拨印度不同派系、地区的统治者相互争斗甚至发生战争,然后向冲突双方提供武器从中渔利并趁机军事介入,逐步以较小代价征服了印度,不像对待缅甸、阿富汗等亚洲小国一样直接进行全面的军事占领。

鸦片战争期间,关于英军在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袭扰活动有许多史料记载。但是,由于英国运用战略性腐败手法属于秘密活动很难有公开史料记载。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1830年至1839年,英国对清朝走私输入鸦片规模达到61776箱,以当时的市场价格每箱754两白银计算,这种违法走私活动的规模高达数千万两白银,远远超过后来中国洋务运动三十年投资总和。英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鸦片非法走私活动,必然花费大力气来广泛贿络收买清朝各级官员,这样才能打通关卡并对抗朝廷的查禁活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为实现以有限军事行动迫使清朝屈服的战略目标,也必然充分利用长期以来在清朝统治阶层中培育的战略性腐败力量。这是英国在征服印度等殖民扩张行动中的惯用手法。

19世纪马克思撰写《鸦片贸易史》一文时,就依据当时西方报刊对鸦片贸易的报道,深刻揭示了英国广泛利用了战略性腐败手法,并将这种腐败侵蚀到了清朝官僚体系的心脏:“正因为英国政府在印度实行了鸦片垄断,中国才采取了禁止鸦片贸易的措施。天朝的立法者对违禁的臣民所施行的严厉惩罚以及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的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风,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船上被偷愉偷带进这个帝国的。”

有些人认为不应强调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衰落的影响,清朝历代积累的腐败内因才是更为关键因素。清朝到了道光年间已是病入膏肓、不堪一击。清朝历代的腐败确实导致了严重社会问题,但是,有必要区别一般性腐败与战略性腐败的不同作用。一般性腐败不会像战略性腐败那样导致大规模财富外流。近代中国兴起的鸦片走私贸易,是由拥有丰富全球殖民扩张经验的英国,运用现代资本主义的手法全力推动的,鸦片走私贸易的战略性腐败导致了大规模财富外流,影响远远超过官吏盘剥国内商人的一般性腐败。

倘若清朝官员贪污了三十年洋务运动的全部资金,也仅仅相当于1849年一年鸦片贸易导致的白银外流。即使不计算鸦片战争导致的清朝巨额赔款损失,也不考虑后来西方列强竞相侵略掠夺中国的财富,中国在1773年至1911年间因鸦片贸易流失白银45亿两,倘若没有西方列强推动鸦片贸易的外来战略性腐败,中国就能轻易将洋务运动的规模扩大一百多倍。由此可见,外来战略性腐败对近代中国衰落的巨大影响,对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和新兴资本主义的残酷扼杀。

苏联、日本两个前“世界第二”的教训值得汲取

鸦片战争论文篇6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因为从林则徐的误判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无论何时爆发,大清朝总还是要输的,晚打其实不如早打――早打早清醒。

禁烟任务的完成,只是整个事件的小小开始,而林则徐在这个胜利中所犯的一些错误,直接导致了最终战争的爆发。林则徐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接受了义律表示愿意交出鸦片的禀帖。这一点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应当考虑到义律的身份是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接受了他的禀帖,就使得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本来是中国官方针对普通外国人的反走私的司法行动,这样一来变成了中英两国官员代表各自国家的官方正式交涉。这就使得战争变为可能。

而义律之所以劝告英国商人将鸦片交出,由他一并交给林则徐,并不是打算就此遵守清朝的法令,而正是打算通过把鸦片的性质变成英国政府的财产,以此为借口鼓吹对清朝发动战争。在他被林则徐困于商昭区内的时候,他就写信给英国外相巴麦尊,要求政府立即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巴麦尊是当时英国政府里著名的鹰派,对外关系方面一贯采用强硬政策,义律的建议正合他的心意。

而同一时期大清最高决策者道光帝对战争的认识是怎样的呢?其实早在1838年7月,就曾有过英国军舰开到广东虎门之事。当时的英国有两艘军舰来华,意图炫耀武力,支持鸦片贸易,并支持义律对中英两国平等交往的要求。

这个举动的含义其实是十分清楚的,即英国方面为了鸦片贸易是可以不惜动用战争手段的。但可惜的是大清朝上下――从广东的地方官员到道光帝――由于完全不具备近代外交知识,没有人明白这个信号的真实含义,根本无动于衷。可以想见,大清朝当时举国上下并无人想到此事可能引发战争,他们所关心的,只是如何在维护天朝尊严的前提下妥善解决鸦片及其所带来的白银外流的问题。然而尽管如此,道光帝召林则徐进京觐见的时候,还是嘱咐林则徐“不得轻启边衅”。道光帝所担心的只是边衅一开,大清国又要花费不少银子,根本没有考虑到会战败并且割地赔款的问题。所以说大清国上下,至少在林则徐赴广东之前,对于战争可以说毫无准备。

等林则徐到了广东,不多久道光帝就得到消息:林则徐收缴鸦片两万多箱!道光帝龙颜大悦,给林则徐加官进爵,大大地封赏了一番。正好当时的两江总督出缺,道光帝就任命林则徐为两江总督,由湖广总督调为两江总督,林则徐实际上是升了官。可即将赴任之前,林则徐在广东总有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报给道光帝,最后道光帝终于忍无可忍,给林则徐下令说“即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干脆什么贸易也别做了,一劳永逸,以绝后患。

为了不再让鸦片事务来烦扰自己,这位一向俭朴的皇帝甚至打算放弃对外贸易所能获得的税银,说“区区税银,何足计论?”然而道光帝根本就不会知道,拒绝通商给大清朝带来的是怎样的后果。再来看林则徐。林则徐的第二个误判,就是他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得出结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只不过是“私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弋,虚张声势。”

这个结论是如何作出的呢?林则徐到了广东,与英国人打过一些交道之后,还是了解了不少情报的。从史料上看,当时林则徐至少雇了4名翻译为他翻译英文书报,林本人也很重视这些情报,把情报整理编辑成册,以供随时阅读参考。在对西方世界了解极其模糊的大清朝,作为一名天朝的封疆大吏、钦差大臣,能做到这些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然而可惜的是,即使是了解情报最多、最详细的林则徐,对于即将爆发的战争也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相反,他从他了解的情报中倒得出了英国人不敢开战,只是虚张声势、企图进行军事讹诈的结论。在他看来,天朝在战争中会失败是不可想象的。

再次,他注意到了情报中介绍的一些英国人士反对鸦片贸易的声音,并且对英国女王要求商人们遵守中国法律的规定格外重视,甚至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都有所谈及。据此他认为,鸦片贸易不过是一些不法商人勾结英国驻印度等地的地方官员所做的非法勾当,并非英国的官方意思。而他根本就无法想象,英国社会的民主与法治导致了上述情况的产生,而这些情报所反映的事实并不影响英国议会和政府做出对华用兵的决策。

最后,他还分析过在华的英国鸦片商人的背景,认为这些人都是一些散商,并无影响政府决策的能力,他还提醒道光帝说,义律此人常年在华,对大清的局势颇为了解,算得上是个中国通,他听说有“边衅”之论,就借此讹诈,希望道光帝不要上当,在给其密友广东巡抚怡良的信中,林甚至对义律的强硬态度表示出无法理解,认为“然替义律设想,总无出路,不知因何尚不回头”?这就是在电影中忧国忧民一脸正气的林则徐!然而他已经是在当时的大清朝对英国最了解的一个人了!就在这样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大清朝遭遇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论文篇7

【关键词】鸦片战争 民族关系 传统 转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统治后期。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上都形成了强大的封建体系。而走向近代的开端竟然是以、战争为先导,这就是近代中国的一大不幸。这种不幸也决定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格局,决定了近代中国人的巨大痛苦和不幸。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民族关系只有“夷夏观”,也就是各民族独自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清政府仍然以满族为统治民族,而其他民族则为被统治民族。但是经过鸦片战争后,中国各民族为了一个国家而逐渐团结起来。本文主要从民族关系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关系。

鸦片战争中各民族团结奋勇抗战

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由于清军与英国军队的武器之间的差距较大,再加上缺乏实战的洗礼,根本无法阻挡英军的进攻。中英鸦片战争开始不久,英军又逼近南京城,直接威胁着京杭大运河。在这种状况下,清政府只有从全国各地调派兵马来应对战争,这样的状况较为仓促。英军所到之处都遭到了各民族的抵抗,例如,满族、苗族、藏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清政府的调兵令传到了前线的藏族聚居区土司索衍手里。国难当头,索衍派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与大金土司阿木穰等人会同,率藏军做清军的援助,共同来保卫家园。1841年2000名藏族军队准备出征。1842年3月这种藏军在阿木穰的率领下负责攻打宁波城的西门。但是由于英军火力优势的存在,加之地理环境的优势,导致由阿木穰带领的百余藏军全部牺牲。

鸦片战争爆发后,蒙古族江苏巡抚裕谦开始署理两江总督。对于林则徐等人的抵抗活动非常支持,曾上书对琦善等投降卖国的罪行进行弹劾,他是清朝边疆官吏中鲜有的抵抗派人物。1841年8月,英军侵略定海,裕谦率领5000多人来抵抗3万英军,清军多次击退想要进攻的英军,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葛云飞等人的壮烈牺牲,定海最终还是被英军攻陷。接着英军攻击镇海,裕谦坚决督军抗战。他亲自登山招宝山之威远城,在前沿阵地督战。10月10日凌晨,英军舰队兵分两路,每路数千人,同时进犯金鸡岭和招宝山。在危急时刻,裕谦亲临阵地,经过多次激战,击毙许多敌人,但终因敌众我寡,腹背受敌,再加上招宝山火药自焚,金鸡、招宝两山随即失陷。裕谦深知败局已定,便令江宁副将丰申泰护理钦差关防各印,送回浙江省巡抚衙署,而他自己则怀着极大的义愤,迈着沉重的步伐下威远城到学宫前,向西北叩头后跳下洋池自尽,以身殉职。

鸦片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民族地区,由于各个战争的爆发,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一些少数民族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大肆侵略以及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产生了新的矛盾,也就是说,原来的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产生了,并且这个矛盾在社会矛盾中占据主要位置。虽然鸦片战争中清军的胜利屈指可数,但是从各民族奋勇抗战来看,中国各民族开始团结起来,客观上形成了保卫国家的民族共同体,拉近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距离。鸦片战争时期的各民族应用抗战为近代中国民族关系提供了实践基础。

传统民族观的改变

鸦片战争中断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不仅导致了中国从阶级关系到革命任务、社会思潮、文化结构等的改变,而且引导中国各民族关系的转变。“夷夏观“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中最突出的,它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演进,逐渐变成系统的思想认识。中国民族关系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也是这一思想。与此同时,中国古代统治阶级试图通过文化思想上的控制达到一统天下的局面。自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大一统”观念为汉武帝开疆拓土之后,思想武器被历代统治者重视起来,它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性得以体现。“夷夏之辩”为孔、孟思想服务于政治统治奠定基础。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交往和战争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民族差异性越来越明显,此时,一些思想家就提出了若干观点,这样一方面使华夏族和少数民族区分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使民族之间的矛盾更好解决。而所指的夏、夷分别指春秋时期的齐、鲁等中原文化区以及南方的夷狄落后地区。

站在被统治阶层的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群众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中,中国人民意识到自己国家、民族的严重形势,从而产生了危机感和反侵略求生存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一定要进行新的调整,这样一来,就能够与新的局势相适应。主要有两个方面要重新界定:第一,破除封建王朝史的旧观念;第二,对于兄弟民族的感情要充分理解。由这种观念的转变可知,中华民族产生的条件就是形成新的意识,就像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近代启蒙学者梁启超指出的一样:“民族成立之唯一的要素,在‘民族意识’之发现与确立。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面自觉而我。”并解释说,只要是当遇到其他民族的时候,脑海中马上就会出现“我中国人”的观念,这样就一定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华民族认同思想意识的先河。

民族观重新认识的开始

从鸦片战争开始,汉民族就已经开始了自我认识的历史,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表现的更为明显。在这之前,汉民族的自我认识史并没有科学意义。这就是说,在鸦片战争之后,汉民族的自我而陶醉的盲目状态才开始逐渐结束,开始对自己文化中的负面、落后面和黑暗面有所面对,认真的反思并且形成认识自己的自觉历史运动。

鸦片战争之后,炮火惊醒了一部分开明的官僚和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一个巨大的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参照系统开始若明若暗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获得这个参照系统等于具备了自我参照的时代镜子,更是获得了自我观照的文化条件,具备了这种条件,汉民族在新的层面上开始认识自己。这种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开始只认识到自己在技术、工艺方面的落后,以后又认识到政治制度方面的落后,最后又认识到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落后。参照过程,是一种正视世界、正视自己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超越的过程。总之,鸦片战争后,在一个巨大的镜子面前,中国知识分子发现:中国并不是强国,自己并不是位居世界中心的 “中央大国”。这个时候,中国知识分子才意识到应当摒弃世界中心意识,面对自己民族的弱点进行反省,正视自己已经落后,应当改造自身,自强自救,以免被世界所淘汰。

鸦片战争后,这些思想进步的人们凭借着中外文献开始对世界进行了解,他们编写的这些书籍,为当时的国民冲破封建王朝的壁垒提供了资料,从而为早期近代化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历史性的基础。

民族观中边疆史学的发展

在鸦片战争发生的后十年时间里,边疆史地研究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当时,有关西北史地的著作多达120多种。到1861年,有关世界地理的著作已有22部。而从清军入关到19世纪初,中国的世界史著作也不过十多种而已。这种现象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从表面来看,这只是个学术问题,但是从历史背景、历史影响来看,它包含了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范围。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反映出清廷腐败、边疆危机。

鸦片战争激发了爱国人士的爱国热情,史地学者将中国边疆史地与外国史地等领域有意识地结合起来,广泛地涉及中外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中外关系史以及交通史等诸多领域。这些爱国学者在鸦片战争前后形成了一个专门研究边疆史地学的学者群。这个学者群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被分为了两大分支,一个是中国边疆史地派,另一个是世界史地派。以张穆、何秋涛为中国边疆史地派最为著名的两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张穆鉴于外患,对西北史地进行潜心研究,经过10年的时间,《蒙古游牧记》出炉,对蒙古古今舆地及山川城镇沿革进行了考证,对蒙古诸部的历史进行了论述。何秋涛多方搜集资料,对边疆史地进行了记载,撰写了《北徽汇编》,并附有相应的有关蒙古、东北地区和新疆的历史地理图。此本被咸丰赐名为《朔方备乘》。

鸦片战争前后兴起的边疆史地研究是几千年中国所未有过的,这不仅深层次的总结了中国传统学,并且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思想和新观点进行研究开掘。中国民族关系转型的一个实践包括鸦片战争前后的边疆史地研究。近代意义上的忧患开始覆盖了传统的忧患意识,也就是说,近代救亡图存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华民族整体前途命运的忧患,同时也标志了中国民族关系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提供了思想认识上的基础。

鸦片战争论文篇8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因为从林则徐的错误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无论何时爆发,大清朝总还是要输的,晚打其实不如早打。早打早清醒。

禁烟任务的完成,只是整个事件的小小开始;而林则徐在这个胜利中所犯的一些错误,直接导致了最终战争的爆发。林则徐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接受了义律表示愿意交出鸦片的禀帖。这一点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应当考虑到义律的身份是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接受了他的禀帖,就使得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本来是中国官方针对普通外国人的反走私的司法行动,这样一来变成了中英两国官员代表各自国家的官方正式交涉。这就使得战争变为可能。

而义律之所以劝告英国商人将鸦片交出,由他一并交给林则徐,并不是打算就此遵守清朝的法令,而正是打算通过把鸦片的性质变成英国政府的财产,以此为借口鼓吹对清朝发动战争。在他被林则徐困于商馆区内的时候,他就写信给英国外相巴麦尊,要求政府立即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巴麦尊是当时英国政府里著名的鹰派,对外关系方面一贯采用强硬政策,义律的建议正合他的心意。加上国内鸦片商人集团和棉纺业商人集团都大力支持对华用兵,巴麦尊于是就在内阁提议派出远征军。英国内阁遂于1839年10月决定派出舰队前往中国。随即,“日不落”帝国的军舰和士兵,从1839年10月起,源源不断地从英国本土、南非和印度,向中国南海洋面进发。

然而,英国内阁虽然已经开始派兵,但是战争这样的大事在英国的政治体制下,还是需要议会来做最终决定的。尤其是当时的西方人对中国还怀有一种普遍的敬畏之心:毕竟是曾经取得过无比辉煌和荣耀的大帝国,盛唐的万千气象和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余威犹在,英国人对于自己能不能对这样一个大国战而胜之,还不是十分确定。1840年4月7日,英国议院就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东鸦片商人赔偿案开始辩论,经过三天的激烈争论,以271票对262票的九票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提议。已经在中国南海洋面上集结待命的大英帝国舰队,等的就是这个决定。而同一时期大清最高决策者道光帝对战争的认识是怎样的呢?其实早在1838年7月,就曾有过英国军舰开到广东虎门之事。当时的英国驻印度海军司令马他仑应义律之邀,并奉伦敦方面的命令,率领军舰两艘来华,意图炫耀武力,支持鸦片贸易,并支持义律对中英两国平等交往的要求。

这个举动的含义其实是十分清楚的,即英国方面为了鸦片贸易是可以不惜动用战争手段的。但可惜的是大清朝上下——从广东的地方官员到道光帝——由于完全不具备近代外交知识,没有人明白这个信号的真实含义,根本无动于衷。在林则徐赴广东之前,对于战争可以说毫无准备。等林则徐到了广东,不多久道光帝就得到消息:林则徐收缴鸦片两万多箱!道光帝龙颜大悦,给林则徐加官进爵,大大地封赏了一番。正好当时的两江总督出缺,道光帝就任命林则徐为两江总督,准备派他去督办盐、漕、河三务。这三件事可历来是中国的大事,派林则徐去办这三件事,说明了道光帝对林则徐的重视。而两江总督在地方官当中是仅次于直隶总督的位子,把林则徐由湖广总督调为两江总督,实际上也就是升了林则徐的官。在道光帝看来,鸦片一事林则徐自然很快就能彻底解决,不久即可到两江总督的位子上赴任。

林则徐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他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得出结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只不过是“私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弋,虚张声势”。这个结论是如何作出的呢?林则徐到了广东,与英国人打过一些交道之后,还是了解了不少情报的。从史料上看,当时林则徐至少雇了四名翻译为他翻译英文书报,林本人也很重视这些情报,把情报整理成册,以供随时阅读参考。在对西方世界了解极其模糊的大清,作为一名天朝的封疆大吏、钦差大臣,能做到这些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然而可惜的是,即使是了解情报最多、最详细的林则徐,对于即将爆发的战争,也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相反,他从他了解的情况中倒得出了英国人不敢开战,只是虚张声势,企图进行军事讹诈的结论。首先,林则徐从情报中已经大概了解了英国的地理位置、国家大小、军队和舰船数量等情况,但是林则徐没有亲眼见识过英军强大的近代军事力量,仅从这些字面数字的比较上,很容易就得出了英国远远比不上大清朝强大的结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在他看来,英国距离大清达六万里之远,如果英国人劳师远征,主客之势、众寡之数实在过于悬殊。其次,从情报中林则徐了解到,英国是以贸易为立国之本的,对华茶叶贸易利益尤大。因此他又认为,即使断绝了英国鸦片贸易的利益,仅仅为了正当的贸易能够继续进行,英国也要慎重考虑,不会轻易开启战端。对于这一点应当注意的是,林则徐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建立在他认为英国开战必败的基础上的,他并没有想到如果英国获得了战争胜利,正当生意和鸦片生意都将获得巨大利益。

上一篇:数控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英语语法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