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代会感想范文

时间:2023-12-07 20:54:26

少代会感想篇1

转眼之间我们又迎来一个新的六月,这是所有小朋友共同的节日,也是庆祝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日子,在六一这一天,我们的的少代会开始举行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全国少代会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全国少代会观后感范文一何为少代会,顾名思义,少先队代表大会,简称少代会,是少先队大队或大队以上组织和机构召开,由队员代表为主体参加的会议。而少先队代表大会是同级队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有商讨、决定一个时期队的重大事务,选举产生队工作领导委员会的权力。学校少代会每年召开一次。

时间过的真快,今年的少代会又开始了,而对于少代会,许多同学的内心可以说是感触颇深,就连我也不例外,内心依然有不少的感慨以及感想。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身为少先队员的我们系上红领巾在国旗下宣誓的时候要热爱以及忠于祖国和党,决心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少先队员努力加油,实现自身的理想。除此之外,要行动起来好好学习科学文化,塑造更好的自己,为祖国未来贡献自身一份力量,展现最好的人生价值。

了解少代会,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国家,是一个威严的象征!共产党,是一个正确的领头人!人民,是最基本的垫脚石!作为新中国的学生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做一个胸怀大志,品学兼优的人,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此生无憾。重观历史,展望未来,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花朵,应该努力绽放,释放自己,展现自己最有活力的姿态,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做出贡献。所以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要具有创造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法治观念,劳动观念,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全面提高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令,鼓舞起无穷的力量,时刻准备着去谱写中华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所以,对于少代会,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体会都是不尽相同的,感慨万千,内心有着许多的反思和感想,思想上也会跟着成熟起来,变得更有想法了。作为新世纪少年一代,我们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更认真刻苦地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晓得小伙伴们在了解了少代会后又有哪些感触?也可以一起来写写心得感受记录一番。

全国少代会观后感范文二我们常听老师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说明了少年与祖国的关系密切相连着,也说明了只有少年的我们,博才多学,才能支撑起更好的未来,更好的祖国。这样祖国妈妈才会变得更加富强、繁荣,作为新时代的少年 ,我们要有一颗报国之心,奋发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奶奶就经常在跟我说起她小时候的事情,家里非常穷,就连吃饭都是一顿饱一顿饿,平日到了冬天,想要有件暖和一点的衣服,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每天上学都要走几十里路,课室也是很小,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桌子干净课室又很大,学生也不会被挤到三四个人共用一个桌子,同坐张椅子,有时候实在是坐不下,只能直接坐在地上听老师讲课了,相比现在的教室,真的好太多了。

如今,我们生在这个美好的时代里,在舒服的楼房里,我们要学会珍惜这样的学习环境,也要树立自己的志向,将来为建设祖国而做好准备,尽毕生所学,奉献给祖国妈妈。就好像那句话一样,“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然老了就没力气建设祖国,也会给自己留下很大遗憾。

所以,我们要珍惜每分每秒,从现在开始积累能量,只为了有朝一日可以拿出本事感恩父亲的养育之恩,老师的用苦良心,祖国的对我们的栽培。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肩上扛着祖国的未来,同时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自己建设好,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也要努力督促自身的不足,敢做敢想,勇于实践,这样祖国的未来才会向上更近一层楼。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我们应当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尽量地完善自己,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有雄心壮志,为自己的远大理想付诸行动,勤奋学习,将来做祖国的栋梁之材,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接班人。

全国少代会观后感范文三爱国主义的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自信心的源泉,也是我们当代每个人应有的理念,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爱国精神已经是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了,特别是儿童时期,学习更多爱国精神正是我们首要任务。

正所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孩子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从小学习爱国精神可以为将来打下坚定的基础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简单点来说便是你用什么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祖国,祖国便会是什么样的,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向我们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诠释了爱国的真谛。

爱国,是高尚的品德,是名族的灵魂,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就像我国诗人杜甫,他为人民而忧为国家而忧,因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爱国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模范。爱国,是做人的基本品质,爱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国家,爱护身边的老百姓,更加要具有爱国情怀,尊师重教,爱自己的家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

以前的时代上落后就要挨打,现在如今的世界是只有强者才能有说话的权利,而我们的祖国回首看往事,不知不觉已经一步步在强大起来,而这份强大的理念来源于拥有一颗爱国的心,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肩膀上那一份报效祖国的责任心已经深深烙印在心目当中,弘扬爱国精神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作为新时代未来祖国的接班人,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起一份爱国的精神,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时刻想着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的观念。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要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也要认清祖国的历史和当今的现状。我们不仅要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还要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全国少代会观后感范文四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带上红领巾时内心的激动和自豪,对老师所说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时,心中都无比感到自豪。伴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爱国精神早已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份信仰。

回忆那时候加入少先队时,那场面至今还不忘怀,那一年学校举办了一场六一儿童节入少先队仪式。每次入队仪式前,学校都要邀请全国十佳少先队辅导员退休教师颜廷润为少先队员们作报告,向孩子们介绍少先队的发展史,少先队组织的光荣与神圣。在庄严的队歌声中,每一位的同学都向场上投放着无比羡慕的眼光,其中也包含我在内,听着神圣而又庄严的歌,看着少先队员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让他们接受少先队的洗礼,为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那一刻我就发誓要加入少先队,以报效祖国为目标,以爱国精神为主导,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而在那一刻起我深深知道弘扬爱国精神的责任已经悄然落在我的肩膀上了。

从古至今爱国精神都是一代传承一代的,只有向祖国输送新的血液,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在当今的时代上只有强者才有说话权,落后将会被淘汰,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谁都无法改变这法则,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铁打的事实。当今社会拥有许多的爱国人士,但古代里仍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例如屈原,

在战国七雄之中,秦国最强,而对秦国的军事压力和楚国的政治腐败,屈原极力主张对外联齐,对内变法图强,进而统一中国。屈原的政治主张虽然遭到奴隶主贵族集团的破坏,未能在楚国实现,公园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军南下,攻破了郢都最后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自尽,但他的诗篇“离骚”,“天问”等,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而这份精神至今为止都保留到现代,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伟大,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代都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爱国的本质有很多,就我们青少年来说,好好学习,争做社会的贡献者,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我们要适应时展的要求,要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在增强爱国意识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意识,同时我们也要树立民族自尊与自信。

全国少代会观后感范文五每一次看到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我的心里就会激起一阵阵的骄傲,因为这红领巾是红星红旗的一角,是曾经那无数的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染红的,当然这也是我们少年先锋队员的标志。

红领巾,它激励着少先队员们要奋发向上,要勇于助人,要承担起作为少年先锋队的责任。少年先锋队员是光荣的,戴上那代表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更加让人光荣的。因此,身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该要每天戴着红领巾,好好地爱护这属于我们少先队员的红巾……。在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就已经是少年先锋队的队员了,那就要去发挥先锋作用。在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要做一个善良的孩子,勤奋的孩子,负责任的孩子,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孩子。

每一次看到红领巾在胸前飘飞,都在时刻的提醒着我,我是少先队队员,要做好少先队员应尽的责任。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在操场上边上走着,微风吹起,脚下带过了随风而起的塑料袋,我因为赶时间,想装作的没有看见。加快脚步要走的时候,胸前的红领巾飘起,好象在嘲笑的对我说:“你这是什么少先队员,少先队员就应该做文明事,时刻维护少先队员的形象。”我放慢了脚步,低下头看着红领巾,内心是十分的羞愧,然后顺手捡起了那眼前飞过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又是一阵风吹起,再次看到红领巾,红领巾好像是在对我微笑了。

红领巾,激励着我要满怀信心地前进,每次看到胸前鲜红的红领巾,在心内都会泛起骄傲的波澜。它激励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慢慢长大后,红领巾也更是让我知道了,如果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就要做好少年先锋队员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必须要好好的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我以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而感到骄傲,我为我能时时的佩戴着红领巾而感到自豪。

少代会感想篇2

小学生阅读古诗的心理流程,一般经历感知理解语言文字、形成意象、体会情感三个阶段、阅读古诗,首先要接受诗的信息,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词句意思;二是要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开展想象,领会意境;三是要探究诗的言外之意,体会诗里的思想感情。三个阶段,体现理解古诗的三个层次。小学生接触古诗少,理解古诗的三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只有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真正读懂古诗。一、感知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有: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学生理解有困难。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古今词义迥异的词,如屐齿、踏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由教师直接解释。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如《暮江吟》,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试验结果,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如王师并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语脉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独钓寒江雪,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寒江-独钓,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在这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如《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我问,以下三句写童子答,我问什么,诗中没有说,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补上我的问语,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二、领会诗的意境。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作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小学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提供古式挂图;又如草色远看近却无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2.提供有关知识,或启发儿童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联想,形成间接表象。如《题临安邸》,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反面人物醉生梦死,恣意享受的片断,想象诗作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使儿童在头脑出现相应图画。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有感情地细致描述,那么诗人久伫江边,目送征帆,对挚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就会在学生脑中浮现。三、体会思想情感。体会古诗感情,是真正读懂古诗的标志。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如《春望》,其表达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式与今就很不相同。小学生年纪小,体会感情尤为困难。怎样引导学生克服体会古诗思想感情的心理障碍呢?1.适当介绍诗人写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当地的情况。如教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南宋陆游的《示儿》、清人龚自珍的《杂诗》,就应该介绍诗作的时代背景,那么,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就减少了难度。2.以情激情,促进学生情感迁移,使学生和诗人情感产生共鸣,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和亲人的感情,想象如果自己和亲人分处异地时,将如何思亲,遇到过年过节一人独处,心里又会有什么滋味,再体会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就不难了。3.披文入情,从诗的内容探求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作蕴含的哲理。如《塞下曲》,可抓住诗作内容--李广夜里误石为虎,射石没矢的情节,进行分析,体会诗人对李广将军勇武的赞叹之情。4.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品味。要教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诗作内容,在头脑中画画,反复吟味,体会思想感情。

少代会感想篇3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优秀范文   6月9日晚,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的《新时代好少年》这个节目,深受感动。

  在这个节目里,介绍了十位新时代好少年。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

  其中令我敬佩的有把健康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的范修睿。他在初二时,因一位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同学在上体育课时不幸去世,而感到无比心痛,他决定依托现代互联网,借助社会平台和力量,发起中国青少年健康联盟公益项目。家长 教师和同学纷纷加入到健康联盟公益项目的建设 服务 动作中。指导青少年了解自身健康状态 纠正生活不良习惯。把健康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

  想想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吧,爱吃辣条,方便面,爱涮烧烤麻辣烫;爱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爱饭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等等。有多少不良习惯被我们当成理所当然啊。而他却能身体力行,把梦想一点一滴照进现实。

  更令我敬佩的是——双手走路的颜玉宏,他在1岁时患有小儿麻痹症,从此失去了行走的本事。年仅9岁的颜玉宏开始练习用双手走路上学,700多天的的双手“行走”,带给颜玉宏的给不仅仅是一条能够自由上学的路而已!这个“失去”双腿的孩子,早已在同龄人之中遥遥领先。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在四川省残运会上,一举夺得游泳项目三块奖牌。表彰大会上,亲切接见了颜玉宏,并和他握手。

  想想他的苦难童年,想想他的倒立行走,想想他的三块奖牌,想想他的完美梦想。我不能不想想自我,和他比起来,我的条件优越多了,但我成绩平平,还爱抱怨父母不给我请家教;到校才几分钟的路程,巴不得妈妈每一天有接有送;生活中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真是惭愧啊!

  这十位青少年,他们品学优良,是我们中国新时代千千万万优秀青少年的代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那就让我们都来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吧,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吧!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优秀范文   梦想的颜色五彩斑斓;梦想的过程扬帆起航;梦想的抵岸志存高远。正逢少年时代的我们,怀揣祖国的美好梦想。

  精忠报国,习武强国是武术少年的梦想。整齐划一的动作,英姿飒爽的姿态,怀揣梦想的中国少年,为强国梦,努力着!

  听障儿童的世界,是无声的世界,他们出生以来,注定与别人不同。梦想的期望,激励着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能用言语表达,已经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美妙的歌声背后,是梦想的支撑,是内心的呐喊,是对世界美好向往的期盼,是表达中国梦的渴望。

  小小的少年,家庭的渲染,梦想的力量,努力的练习,灯光的聚焦,纯正的唱腔,韵味醇厚的京剧象征着中国梦,小小少年也怀揣大大梦想,国粹京剧传承经典,少年肩负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使命。

  许多少年,肩负生活重担,小小肩头,扛起家庭责任,他们风雨中前行,品学兼优,乐观向上,他们是完成中国梦想的栋梁之才。

  胸前的红领巾,是少年先锋队的标志,是荣耀,是使命,是富强祖国的责任,10位中国好少年向广大青少年发出倡议:“牢记的谆谆教诲,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句句誓言,撞击内心深处,扣响心灵之门。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怀揣强国梦想,好好学习,乐观向上,执笔为剑,不负昭华!让汗水、拼搏、努力铺垫我少年成长路!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优秀范文   星期天晚上八点,我观看了由CCTV少儿频道播出的电视栏目《新时代好少年》,里面介绍了董天晨、邵子衿等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少年,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与理想。

  董天晨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她酷爱读书,平均每年读书200本,迄今已读书约2000本。这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想想自己一年才读几十本书,真是自愧不如!

  张力文是一名落落大方的女生,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主持人。她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喜欢为别人讲解红色延安的故事。我们也应该像她一样,做一个文化传播者。

  还有身残志坚、爱科学的颜玉宏,爱发明的邵子衿,京剧文化传播者曹语粲……他们无一不是从小就怀揣梦想,并且锲而不舍地去实现梦想的少年!

  海阔任鱼游,天高任鸟飞,我们只有一点点成长,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能够登上更高更大的舞台。我相信,无论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无论实现梦想的道路有多么艰辛,只要努力着,坚持着,就一定可以成功!

少代会感想篇4

[关键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榜样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93-01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是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以评选年度十大令人感动人物为内容的精神品牌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从2002年起,央视每年通过公众投票和专家评议推选出年度“十大人物”,公诸于社会并加以表彰。该节目自举办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展现中国的时代风貌,对于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感动中国”品牌影响力的扩大,该栏目也开始成为高校和中学政治课程以及青年党校课程的重要学习材料。“感动中国”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日益扩大给我们提供了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带来启发。

一、榜样的力量

榜样教育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典型教育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典型教育法也叫示范教育,它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 。它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①榜样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是由青少年所处的特殊阶段和其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从众性。青年在价值观的形成上存在普遍的从众倾向,因此正面的社会导向有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而“感动中国”所评选的榜样人物对于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感染力。例如当选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黄舸,因为在轮椅上和父亲一起行走82个城市,向三十多位曾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士当面致谢的执着事迹感动了所有人。黄舸为所有青少年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坚强、执着、感恩,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其次,青少年的心理开始呈现自主性。一方面其自主意识增强,倾向于自主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同时,青年依然有很强的依赖感,渴望得到关注和引导。榜样教育法则恰好适应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特点。它既尊重青少年选择偶像的自由,又有所引导,使青年自主地选择有学习价值的偶像。例如获得“200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成龙。有人会因成龙在电影上的成就视其为偶像,但当他以“对国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爱心”感动中国时,这位“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人物则发挥了更具有意义的偶像价值。当青年可以从自己选择的偶像身上发现社会所倡导的可贵品质并学习偶像身上可贵的精神时,榜样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榜样的塑造

“感动中国”作为典型教育法的成功实例,为我们榜样塑造提供了典型的范例。首先,要注重材料来源的可靠性,即榜样具有真实感。“感动中国”评选人物的事迹均来自于人民的真实生活,获奖人物要历经公正评选过程,因此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如2010十大感动中国人物:11年资助37名贫困生的洗脚妹刘丽、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大山中的邮递员王顺友……这些在人们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简单而又真实的故事轻而易举地就抓住了受众的心。对于青少年教育来说,这样真实而有故事的榜样显然是最理想的教育素材。

其次,榜样人物的刻画要有血有肉,即榜样要具有立体感。对于榜样的人物素材,不仅仅要介绍榜样人物的感动之处,要对人物有全方位的介绍,体现人物的亲切感、立体感而非片面的“高、大、全”形象。与此同时,立体感还体现在不仅要树立统一的大家都要学习的榜样,还要针对一部分人组成的群体设立有特殊学习意义的榜样。

再次就是树立的榜样要顺应时代潮流,反应时代特点,反应现代人的生活与思想,即榜样具有时代感。用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典型有助于人们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接受榜样、学习榜样。200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将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这不能不说是榜样树立的一个创新。一方面,这个典型树立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因为在多灾多难的一年中是全体中国人在制造着无数的感动与奇迹,应情应景中国人应得此项殊荣。另一方面,它也告诉我们,一定条件下被教育者自己也可以成为自己的榜样,对被教育者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表彰,把被教育者设立为某方面的榜样也可以看作是榜样教育法的一种特殊应用。

三、榜样的呼唤

如今我们并不缺少英雄,缺少的是发现英雄的眼睛。因此利用多种途径寻找合适的青少年学习榜样、英雄。人民的英雄自然应当出自人民,由人民自主推选、自觉学习。作为深受网络、电视传媒影响的青年一代,从中寻找合适的榜样理所当然,而以何种形式为青少年提供怎样的榜样则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感动中国”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绝不是终点。我们应该做更多的努力来呼唤榜样、发现英雄、推广英雄,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榜样、崇尚英雄的时代。

注释:

少代会感想篇5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用途;下一代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具体应用

一、引言

国家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建设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下一代青少年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将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精神和优良品质学习和深刻领悟到心中,沿着老一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脚步,带领人民群众继续保持昂扬斗志向前冲刺,致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国泰民安,我们的民族更加繁荣昌盛。而实现这一切的先决条件须高度重视和努力抓好下一代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培养好他们的思想道德茁壮健康成长,也才是保证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中国少年说》的作者、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在文中指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教育下一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而近些年,在全国各地建设的以红色旅游线路为精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们通过借助馆藏陈列的珍贵历史资料展览及内置视听等手段,向世人宣讲着古往今来的革命传统及历史文化,传播着留下时代印记的爱国主义壮丽篇章,是下一代青少年人学习掌握和了解历史知识、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堂,也是培养他们具有民族精神、爱国情感和道德情操的重要载体,这些成为加强与改进对下一代人思想道德建设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阵地。因此,本文笔者从阐述下一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缺失现象入手,提出在思想道德实践性教育中充分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用途的具体应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出良好社会环境,实现基地教育更好肩负起思德教育的重要建设使命。

二、目前下一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要缺失表现

在对下一代青少年思想道德进行实践性教育前,首先需剖析出当今时代下青少年在思想道德上存在的缺失表现,以便有针对性的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与用途实现提升思想品质与修养素质。根据我们对以90后为主要代表的下一代青少年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反馈,作为生长在中国科技信息等飞速发展下的这一代青少年,由于受现实社会上的各种环境综合影响,不管社会、学校及家庭如何正确引导教育他们的思想道德知识,他们与传统惯性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与碰撞,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烙印,所有的青少年在思想道德品质上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理想信仰乏力,价值取向重功利、讲实际,崇尚物质享乐,追求个人和个性目标,缺乏对团队忠诚度等共同特征。

(一)价值观偏离无私奉献,缺泛正确定位

下一代青少年自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条件下,又受到市场经济和各种思潮的深刻影响,易沉醉于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沾染上吃、喝、赌的坏习气,有“月光族”的消费习惯等,而且趋利性非常明显,凡事首先考虑自我利益,有利的会想尽办法去争取,反之无关的会推辞或躲避。思想出发点也不健康,养尊处优感极强,不清楚到底为谁工作为谁服务,总想去把奉献利益化、商品化,没达到目标就适时跳槽。这些生活价值观都偏离了我们革命先辈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中敢于洒热血、抛头炉,在白色恐怖主义笼罩下仍不顾个人安危,顽强同敌人作斗争,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不息。

(二)组织观念淡薄不遵从,缺少韧性坚持

在下一代青少年群体中,以独生子女居多且又以生活在物质环境条件好占多,因此,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坚定认为自己的事自己要做主,强调自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喜欢受组织纪律约束。也表现出对组织纪律原则性差,重哥们义气,与自己关系不好的处处设置障碍。同时面对同一事物易显烦躁情绪,产生疲惫懈怠。对待挫折承受力差,即时一小点也会低迷消沉没了进取。这些行为举止都促使他们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种坚决服从组织管理,严明纪律遵守,面对各种坎坷曲折表现出顽强斗志,不曲不挠的恒心与毅力再遗失和丢忘,这对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极为不利。

(三)思想易接受新生事物,参政意识强烈

下一代青少年群体基本均接受过严格的系统文化教育,他们的思想较为活跃,关心时事政治,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见解分析,特别是对新生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行为上敢想敢做,一旦认定,便具钻研精神且喜于创新,如能把下一代青少年这些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长期保持下去,将为后期改革创新注入更多的活力,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作出重要的积极贡献。

三、对下一代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基地功能用途的具体应用

由上述调查分析得知,面对新时期下一代青少年在思想道德上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要弘扬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须在教学中紧扣实践探索,充分利用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功能用途,努力培养下一代青少年具备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必需的德育品质与修养素质,实现交付与他们建设未来国家的重任。

(一)利用基地教育功能探索思想道德实践教学新思路

德育教师应抛弃原有那种一堂课全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思路,让那些长在新中国、生活在幸福年代的下一代青少年无法对抽象的理论德育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也无从谈论课堂教学成效。因此,在探索实践性教学中,可充分围绕爱国主义基地教育的功能,精心准备,制定出基地实践性长效机制教学内容,并落实好组织、实施与考核,促使活动收到效果避免流于形式。首先要通过走访调查,在本地或者区域附近挖掘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如:革命老区、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学基地,尔后要组织学生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实践形式开展实践政治理论课教,通过基地内蕴藏的那些丰富革命资源文化和流传下的可歌可泣革命先辈动人故事如: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革命人物等待直观生动的集中展示,让下一代青少年的心灵得到震撼与感化,仿佛置身在曾经的那个历史年代,感受着当时的历史人文环境氛围与内容,从而增进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浓厚学习兴趣,也促进教学成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要注意一点的是,如果参观人数较多集中难度大,教师可分批次或分若干小组的集中带领,也可在寒暑假期间,出一些题目让他们自行结伴或者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分散实践完成任务,确保下一代青少年都能参与到基地实践性的教育中去。

(二)利用基地教育影响面、辐射力开辟思想道德实践教学新途径

诚然,在一些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因受经费与安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将下一代青少年在思想道德实践性教学中引领出去还是非常的不现实,我们可采用“走进来”的办法,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与其通过联合举办活动联起手来,制定和签订共建计划与协议,组建各种流动巡展进校区,进社区,进街道等活动,将具有丰富多彩的革命历史教育资源,及时地送到需要受教育的下一代青少年群体中,同样也能加深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教育有效性。比如:纪念馆与教育厅联手合作,举办的“某某起义纪念巡展”就取得了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平台这一块,加强双方组织和计划性合作。比如:建立起爱国主义基地自己的官方网站,并在重大清明节,活动纪念日等推出一些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德育教师可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网站上的内容,就地取材的在思想道德教学上宣讲给下一代青少年,让他们在图文并茂的多样性网络主题内容上,同样深感心灵的震撼,达到提升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学效果。

以上两种方式对那些受制于多条件制约的学校、家庭来讲是非常合理有效的创新途径。这其中:注重的重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站设计,一要操作简单便捷,让操作者易掌握与从容使作;二要网络基地教育内容要紧跟时展,主旨明确、文字精练,多采用现代多媒体如音像资料等来提升网站的深厚文化和精神内涵,具有充分吸引力;三要反映的历史要做到基本情况介绍全面,表现真实生动,从而在活动参与中拓宽视野,增强实践水平达到煅炼能力效果。

(三)利用基地教育感染力创新思想道德实践教学新方法

对下一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德育教师要突出主体地位,由于其群体还处在对抽象思维和深层思想理解的初级阶段.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须摒弃原有传统强制灌输和形式主义倾向的教学方法,应巧用借助的一定表现形式载体形式,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和感染力强的资料和实物展品,使他们在寓教于乐和寓教于境的条件下,对悠久的历史文化及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等,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体会,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当然要择优选取一些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知识,通过感性、文艺和直观的表现,能被下一代青少年喜欢,爱听和愿学,且又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和思想心理等,定能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果。比如:为激发他们对传统革命教育的兴趣程度,激发学习热情,以百色起义纪念馆为例子,德育教师可在思想道德实践性教学中,进一步挖掘邓小平在百色起义前后的活动情况,百色起义领导人韦拨群与张云逸的传奇人生经历,以及广西起义前后的政治经济发展等等,通过适当补充内容的深广度,这样实践活动不再盲目或走马观花,而是知道看、学什么就体验什么,兴趣和热情也就产生了。

参考文献

[1] 翁路英.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价值的主体性回归[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3).

[2] 尹贤道.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引擎作用[J].冶金企业文化,2012(06).

[3] 贺湘.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J].教育教学研究,2011(40).

少代会感想篇6

【关键词】感恩教育;思想;价值

《弟子规》是我国由来已久、对青少年影响深远的一部重要古代教材,由于采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精辟的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因而渊源流传,成为国学之经典。感恩作为《弟子规》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代表,更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懂得知恩图报的人性之精髓。本文针对《弟子规》之中的感恩教育思想展开进一步研究,明确了其内容之精髓,对青少年乃至现代社会的文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弟子规》中感恩教育思想精髓

《弟子规》之中感恩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入则孝”即反映出了青少年要孝敬父母的重要美德。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孩子理应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父母。然而如果这一人之天性得不到有效的引导,感恩之情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渐渐被冲淡。平凡的生活之中孩子会慢慢习惯父母的疼爱,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甚至在长大成人后不赡养父母、不懂得感恩。因此,感恩教育应从小做起,令青少年时时刻刻懂得孝敬、感恩父母,唯有如此,方能在其成长阶段中将此种感恩之心波及到身边之人。

“入则孝”主要讲的是孩子同父母日常相处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其渗透了六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即要第一时间应答父母,对他们的教诲要虚心聆听,不能有所拖延,要恭敬顺承。对父母尽孝首先需要存在恭敬感恩之心,一旦时时刻刻感恩父母,才能对尊重、恭敬父母。当然这里的顺承并非忽略孩子的主体地位,两者并不矛盾。

第二层含义即对父母要悉心照料,使他们放心。孩子要经常对父母嘘寒问暖,并要时时刻刻让父母知晓自己的近况,心中惦记家人。一旦形成了习惯之后,孩子的感恩之心便会形成扩散效应,辐射到交往对象之中,形成良好的效果。

第三层含义即孩子不应任性妄为,不可私藏物品,需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家庭之间只有互相信任,才能更加和谐相处。倘若孩子任性妄为,则会使父母更加担心,这种不孝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第四层含义即孩子需要用尽心思了解父母、满足他们的心愿,不做使父母厌恶的事情、避免让父母过于担忧甚至是蒙羞。不管父母对孩子报以什么样的态度,都需要对他们尽孝。因为父母养育孩子,孩子需要感恩,而这种感恩之情不应随着父母态度的变化而存在任何的改变。

第五层含义即孩子在劝说父母之时应采取委婉、迂回的方法,不应直来直去。父母并非圣人,也会犯错,孩子在劝导的过程中应做到诚恳、和善,倘若父母不愿改变,也要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例如,在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锲而不舍的进行劝导。此种持之以恒、无微不至、坚持不懈对父母的付出,是需要以坚定的感恩之心作为根基。

第六层含义,在父母身患疾病时,孩子应时时刻刻陪伴左右,悉心照料,在其去世后要注意礼节,为其守孝。当然,现代社会,守孝三年的尽孝形式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然而《弟子规》之中内在的宝贵精神价值却始终长久不衰,值得当代人们去学习与感悟。《弟子规》中关注的重点在于孩子对父母要始终抱有感恩之心,因此不必在于恪守什么形式。一旦父母遭遇不幸,每个孩子应自然爆发出一种感怀之心,回忆父母健在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奉献一生的爱,不辞辛劳将自己教育成才,这样一来感伤之情会自然流露出来。《论语・学而》便提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也就是说纪念的形式并不重要,只为教化世人,通过追忆可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达到反哺报恩的效果。

二、《弟子规》 中感恩教育对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综上所述,《弟子规》之中的感恩教育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孩子将父母作为回报的对象,是最贴切实际的。通过循序渐进的感恩教育可令青少年心智更加成熟,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提升。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一种本能与原始的感情,是最易激发唤醒出来的。将此种感恩之心加以放大,便会辐射到社会全员。因而,学习《弟子规》中的感恩思想,并不限于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爱,更是要培养他们形成更强的自尊心、更高的责任感与良好的人格品质。另外,将家庭生活同感恩思想有效融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由于情感教育更重视感性认识,而非纯理性的分析,因此应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注重在生活之中循序渐进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

三、结语

总之,《弟子规》中感恩教育思想极为重要,我们只有明确其内容精髓,重视感恩教育,对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启迪,方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激发《弟子规》核心价值,最终使人们的感恩之心惠及更多人群乃至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萍.践行《弟子规》的中华美德,开展幼儿园的感恩教育[J].时代教育,2015(18).

少代会感想篇7

《平凡的世界》是有著名作家路遥所写,书中刻画了一些性格鲜明,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讲述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寒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欢迎大家来阅读。

寒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都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繁衍和发展,知道遥运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会走向自己人生的终点。死亡,这是伟大和平凡的人的最终归宿。

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遥先生笔下的黄土大地,是与喧嚣的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素而又勤劳的炎黄儿女。书中讲述了双水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耕作的情景,虽贫穷落后,他们却不卑不亢,苦并快乐着,给人一种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踏实感。这种朴素与纯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汉,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他的家是贫困的,却是温馨的,他的爱情是遗憾的,却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命运抗争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从小就背负着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并且带领双水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以勇气与勤劳渡过了难关,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实在可敬。

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由衷的敬佩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却孕育出了这样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寒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站在浮华的世界尽头,一切似乎都只是过眼云烟,可是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褪去浮华的简单,平凡的世界,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安详而又和平。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当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的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故事中,主人公孙少安带着一家人,经历了贫穷,饿着肚子劳动过日子,兄弟姐妹们一天天长大。可是造化弄人,他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教师田润叶忍痛分手,与后来结为夫妻的秀莲相亲相爱,虽然日子十分的艰难,但他从未放弃,而是一直努力,与妻子并肩奋斗,为了过上富裕的日子,照顾好一大家子的人,没日没夜辛苦的劳动,好在最终他成功了,开办了属于自家的砖厂,带领全村人致富。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有着高尚的品格,他的理想与钱财无关,与功名利禄也不相连,那种单纯的理想好像能够净化人的灵魂,使人读来如沐春风。

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如此苦难,可这样的一家人仍然相亲相爱,与现代社会的人和家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社会中部分子女在分家时,为了多分得父母的财产,不惜对簿公堂,以至于闹得不可开交,甚至从此桥归桥、路归路,老死不相往来。有的子女甚至从来没想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路遥为我们讲述的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这是一个喧嚣浮躁、处处充满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应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还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有所收获。

寒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我现在看到乔伯年出现的那里了,看到这里,感觉在这片黄土高原上出现了一丝希望了,比起前面大家在对本村与外村的人进行的政治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了。

看到在孙少安遇到自己与润叶的爱情不能如意的时候,虽然是因为家庭背景的问题,他也没放弃自己,还是在外乡找到了一个爱自己的人,他是多么的平凡,而这样的平凡是很可贵的,还有在他向大家提出要改革他们村的生产方式的时候,是对当前的形势了解的很彻底,看的很远,这是他与别人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是这个人物的特色。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开始出去做事了,还处处为家里人着想啊,在那个时代的小孩子必须要承受的,就像少平读完高中之后,就只有回家务农,不过不久就去村里教书了。虽然这些在那个年代是很普通的,但是作者在他们之中通过这两个人物的描写,将人们那可贵的平凡很好的描写出来了。

在他哥哥与润叶的没有结果之后,少平还是鼓起勇气与田晓霞好好交往,虽然只是很普通的友情,但是他也没有顾及那些,这就体现了他的与众不同。还有在他在之前喜欢的那个郝红梅,虽然之前她为了追求本版那个有地位的男生,对少平做了很多很过分的事,但是在她遇到偷东西被抓到之后,少平还是没有计较以前的事,将她救出来了,他是多么的大度与宽容,还有他对自己所在的那个时代会发生这些事已经不会感到吃惊了,但是他自己却没有被改变,还是保持自己的本色。

在这一段时间发生的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润叶与李向前结婚,不喜欢但是还是为了她的二爸的仕途,但是因为润叶还是没将少安放下,自己就离开家,自己一个人到外地去工作,期间过的很辛苦,但是在她身上有不想就此放弃自己,让自己随波逐流,这是对自己的爱护与保护。

还有关于田福堂是一些“伟大事迹”,在他们村发生旱灾,而且到了很严重的时候,他为了加强自己的威信,自己组织本村的人去偷挖河坎,结果发生了人命案,还有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的天怒人怨,这些事将他彻底的打垮了,身体也变得比以前差了好多,这个就是现在很多走上仕途的人的原型,体现了他的好大喜功与没有远见,考虑事情不够周密。

寒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这部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优秀作品,让我从中了解到了一个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挑战生活,敢于挑战命运的有志青年。

在在欣赏这部作品的时候,不仅仅是片面的被主人翁的精神所震撼和命运对主人翁的不公所惋惜。更多的是在震撼的同时要学习主人翁不畏贫穷、不惧苦难、而执着追求、用于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让我明白在面对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取舍不定的时候,我们要善于打破常规,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平凡的世界》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述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村庄里那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平凡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的故事。在这部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尤其是书中的主人翁孙少平的苦难经历更是一段不平凡的悲歌。因为贫困,他才会拥有特别敏感的自尊心,而这样的自尊心又使他过分的自卑,所以他不和人家一块吃饭、逛街,看不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顾养民,他不和女生说话,他躲避公众的目光,一种不说出来的感觉让他感到特别的难堪,他,一个20出头的少年;他,性格中有些懦弱,生活中有诸多坎坷;他,思想中有些传统却敢于走出农村,向命运挑战;他,有点自卑却勇于直面现实,脚踏实地,真诚待人;这么一个集优点于一身的人,在命运的捉弄下却演绎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生。他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时代,和他有着相同的特点是自卑与封闭,在那求学的少年时期所流露出的青涩,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堕落自己,只是将那段忆苦思甜的记忆会成为日后的幸福和感慨而已。

同样的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但是不相同的是,他是在社会的最低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已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与活命,让我明白,职业的高贵与低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现在"热爱"自己的苦难,当自己历尽千辛万苦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从而领悟到人生真谛,从此以后更加的努力学习和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天空。

寒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讲起爱情,《平凡的世界》所描述的爱情故事是最受欢迎的。

少平一开始喜欢郝红梅,也许是因为她与自己同病相怜,觉得她是当时唯一能理解自己的人。

然而钱作怪,郝红梅想要的是一个能给自己吃好穿暖的丈夫,而不是心心相印的少平,红梅离开了少平,少平像他哥一样,也没有太伤心,因为他们接受这个定则。

后来,晓霞的眷顾,让少平很是欣喜,晓霞不会嫌弃他贫穷,但少平担心自己会重蹈少安的覆辙,然而懂世面的晓霞并没有为此苦恼,晓霞是真心喜欢少平,而且不会像润叶那样,因为她向来是我行我素的人,只要她决定做的事就会放弃。

不幸的是,晓霞在外面报到水灾的情况时意外牺牲了,少平再一次受到打击,他不再对自己的幸福抱有希望,然而在这个时候,惠英嫂的出现是那样的牵强又是那样的合符逻辑,平凡的少平最终还是拥有平凡的生活,少安也只是过着平凡的生活,但他和秀莲是真心相爱,他们是平凡中的不平凡,是夫妻中的典范。

而润叶在向前瘸了以后才回到他身边,重新过上夫妻生活,总之也算是幸福美满,不过这一切的幸福,不多不少都带有一些不情愿的成分,这就是生活,往往不会按照我们所想的进行。

从作者路遥在这方面的描写中,我体会到我们也需要不断向上,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主动去接受新的事物,同时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否则我们的命运就会被残酷的现实所主宰,沦为平凡且没有主张的芸芸众生。

其实,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我们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只要我们有信念,有勇气,我们不需要像伟人那样有杰出的成就,也不会堕落到迷失前进的方向,只要沿着自己想走的路不断拼搏,不管遇到什么都逆来顺受,也许现在看来那是灾难,但过些年,那些灾难也许就会演变成为一身的财富,陪伴我们度过这平凡又不平坦的生活。

少代会感想篇8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意识;感恩教育

现代社会,各种环境因素日益复杂,新旧观念之间相互碰撞,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与道德品质正受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与道德品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青少年冷漠、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青少年感恩意识与思想薄弱的重要原因无疑是感恩教育的缺失。但是,感恩教育的实施并不是单一手段就能解决,它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性的过程。无论社会及学校、家长及青少年个人都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对于青少年感恩意识薄弱的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感恩过于在乎成绩

现今,提到报答父母或老师,青少年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用成绩来回报。同时,成绩好意味着父母的物质奖励,老师的鼓励表扬,学生的满足感随即膨胀。由此可见,成绩对于父母、老师、同学的影响有多大。但是,感恩应该不只停留在成绩上,也不应该是感恩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所以,在感恩教育中这种观念的转变非常必要。

(二)精神层面上的感恩方式少

青少年在精神层面上对父母与老师的感恩较少,尤其是对于老师,更是处于比较低的意识水平。但情感、精神层面的回报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感恩教育中应该更加强调情感及精神层面上的回报方式,加强这种方式的感恩意识。

(三)青少年团体、社会层面的感恩意识不足

对父母、老师及同学,青少年的感恩度较高,但是对于班级与社会,青少年的回报感恩却比较少。这表明目前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个人层面上,而对团体与社会层面扩展不足,所以,感恩教育在对象上的扩展应有待深入。

二、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第一,市场经济活动开展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利益分配机制和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则,这使得人际关系物质化,同时也淡化了人情味。长此以往,在物质主义与利益主义横行的年代,传统文化的报恩、施恩观念在青少年中逐渐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实用主义与实利主义。

第二,由于对封建社会的片面看法,再加上受到国外平等开放风气的影响,当代社会中对带有封建痕迹的思想往往避之不及,并且其中有益的感恩思想也一并被抛弃。这对于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如今感恩意识淡薄的局面。

(二)学校教育的因素

当前,学校素质教育并未得到彻底的推行与落实,大多还是停留在口号上面,学校、老师都普遍忽视了品德方面的教育,即便学校深知道德教育的基础,但也无法抵御家长和社会对于成绩的要求。重智能、轻品德,素质教育在学生个人责任感、智力、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培养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发展,使学生缺少感恩的教育,使学生感恩思想局限在如成绩等某个因素上,而忽略了其他应有的因素。

(三)家庭教育因素

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存在片面性。家长过分看重成绩,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使孩子局限在学业中,迫使孩子产生“只要学习好,就是对我好”的片面想法,使感恩思想变得非常狭隘。另一方面,家长娇宠溺爱的教养观念也有负面影响。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却忘了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仅要“养”,同样需要“育”。重“养”轻“教”,无原则的溺爱,只会一昧助长孩子们的恶习和任性,对于孩子们感恩品质的形成必须有极大的阻碍与影响。

(四)青少年自身因素

现代青少年很明显地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意识,也这就是个体在行为和观念上都完全以自己为中心,关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人处事都以自我为出发点,而忽略了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考虑。这不仅是观念不成熟的表现,其实也是自私的表现。固执己见,易对小事计较、易怒,对他人疏远、冷漠,人际关系不和谐,都使其逐渐丧失了感受“爱”与“被爱”的能力,更难以用心地体会别人的付出,感恩的心也就淡薄了。

三、增加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建议

(一)社会对策

首先,应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构建感恩教育体系。家长能改变家庭教育方式与重点,逐渐摆脱学生依赖、骄纵的心理;学校通过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引导他们反思、关注精神需求,强烈感恩思想的树立,让学生建立从他人角度思考、体谅的意识,从而培育起对父母、老师、朋友、班级、社会的感激之情;社会应减少不良的风气,减少功利主义,创设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温暖关爱的人际关系氛围,使青少年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由此调动各方力量,构建起上下一体的、互动的感恩教育体系,让社会人人关心感恩教育,积极参与感恩教育。

其次,应开展各类社会化感恩教育活动。党中央、团中央、少工委和教育部门应牵头,做好青少年的感恩教育。首先,应大力引导素质教育的开展,不能让素质教育只停留在口号上,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其次,应努力转变学校、家长的观念,使起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另外,应建立好德育基地,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入各方力量积极配合,多开展青少年感恩教育活动,如多为青少年出好书、好电视、好电影、好节目,以及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公益广告与活动,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向其灌输感恩思想,使青少年在感恩情感的熏陶下逐渐培养起感恩的意识与品质。

一是要建立感恩课程体系与感恩考核标准体系。学校应建立起一套考核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而不再仅仅关注于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而应更多地注重学生个人责任感等道德修养,并将道德素质量化,作为考核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标准,以保障感恩教育的规范化与有效实施。

二是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通过开展各种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参与其中,接受感恩教育,加深对感恩的认识并得到锻炼。比如,开设感恩必修课;召开感恩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课堂辩论与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回味亲情、重温感动;播放感恩有关的电影,寓教于乐;开展亲情调查,引导学生思考;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感恩晚会、感恩征文大赛、感恩、歌曲、诗歌、演讲、朗诵比赛等。

(三)家庭对策

一是开展全面的感恩教育内容。家长应扩大对孩子感恩教育的内涵。比如,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体谅、理解与关心他人,生活节俭不浪费,学习努力不懈怠,体察长辈亲人的恩情;引导孩子努力学习,尊师重教,体察学校、老师的栽培之恩;引导孩子珍惜身边同学、朋友,以真诚待人,不伤害他人;教育孩子将对父母、学校、老师、同学、朋友的爱推广、延伸至社会,推已及人让孩子跳出只追求个人利益的狭隘观念,看到社会的养育之恩,通过尊纪守法、志愿活动等方式回报社会等等。

二是营造温暖而充满感恩氛围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在家庭氛围上注重温暖如春、而又不失感恩教育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以身作则,培养自身的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形象,给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渐渐从“受恩”走向“施恩”,并逐渐从让父母少操心、让父母放心、开心而推广至其他感恩对象,从而形成稳定的感恩品质。

(四)青少年的自身践行

青少年首先应虚心接受感恩教育,树立正确的感恩观。一是,懂得知恩,懂得换位思考,知恩图报;二是要突破狭隘的感恩观,而不能仅仅将报恩限制于回报恩人,应从小小的受恩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从而将之推己及人,真心以善行回报社会。

其次应付诸实践,多参加感恩活动的社会实践,感受报恩情怀。如多主动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志愿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造福社会。除此之外,更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等。通过实践将感恩教育成果从内心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知恩、感恩、谢恩、报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感恩品质的人。

四、结语

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努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弥补当前感恩教育的不足,解决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对于青少年感恩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路东.青少年感恩教育问题探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03).

[2] 王秋.浅议加强初中生的感恩教育[J].学周刊,2012(03).

[3] 郭春梅.高中生感恩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五四青年节感想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