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校的赠言范文

时间:2023-10-28 04:25:46

给母校的赠言

给母校的赠言篇1

1、新学校,新征程,新面貌,此时此刻,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都充满着奋进的激情,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让我们把握住这个美好的秋天,把理想化为宏图,把计划付诸行动,荡起理想的双桨,与学校同舟共济,破浪前行,展现学习的风采,奉献青春的智慧。同学们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在绚烂的多彩的学习航行中,也许会有坎坷、艰险,但我坚信,在我们敬爱的老师舵手的指挥而操纵下,我们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避过所有的浅滩,到达成功的彼岸!

2、啊!母校,你是我们梦的摇篮,实现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梦想,伴随我们一路成长,开拓我们一个又一个未来,母校!我为你感到骄傲!

3、母校的英姿在于博学多才、循循善诱的老师;母校的柔情在于潺潺的流水、古韵的凉亭;母校的骄傲在于培育了一个个芬芳的桃李;我们的自豪是能在母校中快乐的成长、学习!

4、忆往昔,母校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仍记忆犹新,在这绿色的校园里,我们手握春光烂漫的年华,编织着人生的七彩之梦。

5、困难中,我们有坚强。努力中,我们有汗水。成功后,我们也有泪花。今天,母校您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校园。百花齐放,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对未来生活怀揣着梦想。您灌溉我们饥渴的心灵,五年的时间,我们风雨同舟。看着我们点滴进步,您无比欣慰。愿您如东方的太阳绽放耀眼的光芒。如浩瀚大海的惊涛骇浪,勇往直前。

6、四十五年春秋,四十五年风雨,四十五年的漫漫长路,在这个小小方圆中磨砺了不一般的傲岸与博大。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母校。我们要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化作一支心曲,为您默默歌唱,我们要把思念,化作祝福,陪伴您走过每一个日日夜夜。祝福母校: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7、一片纯洁的沃土上,孕育着我们对明天的希望,我们渴望未来变成矫健雄鹰,翱翔于这苍穹之上。是您,徐州幼专,让我看到了太阳升起在东方。是您,徐州幼专,赋予了我前进的动力,让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是您,徐州幼专,激起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助我成材,助我飞翔。是您,徐州幼专,光彩夺目的英姿,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歌颂您,徐州幼专,我亲爱的母校,我相信,龙的传人会成长在您的怀抱,雄鹰将从这里起飞。

8、花朝日夕,如诗如画。日月轮转永不断,情若真挚长相伴。无论我在天涯海角,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让我为你祝福,让我为你欢笑,祝幼专的未来越来越美丽!

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终于申专成功,在此我送上自创的祝福诗:经辛经炼磨难,衬心衬意衬心愿。前途无限春光好,未来我校更辉煌。

10、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这美丽的幼师校园里,我们手握春光烂漫的年华,编织着人生七彩的梦,何等甜美!老师们坚守着神圣无比的岗位,挥洒着辛勤的汗水,何等高尚!母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在此,我呈以最衷心的祝福,徐州幼专,祝福永铸辉煌!

11、每一年,小小的方圆走出多少优秀学子;每一年,只会大厦育成几多明日栋梁。每一年,十二月,母校校庆如期而至;此时,身为十四中人的我们,都会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12、将鲜花献给您,将掌声送给您;让我们追随您,使成功属于您。热烈祝贺我校升格为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3、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新的面貌。祝学校越办越好!争做全国幼教领头羊!18、相逢于母校,相交于梦想。徐州幼专的风采,像搏击长空的雄鹰展翅翱翔。回眸过去,历经沧桑,奋发图强。展望未来,前途似锦,英姿飒爽。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愿母校更加绚丽辉煌。

14、一片绿叶,饱含着对根的情谊;一句贺词,浓缩了我对母校的祝福。

15、古风墨韵庆华厦,金秋岁月迎揭牌,愿幼师明天更辉煌。

16、一滴水,一片绿,可以诠释且证明幼师的甜美存在,幼师的升专成功,幼师的一步步成长和永无止境的努力与追求,至今得到了肯定和认可。这跋涉与不懈的过程,见证且记载了幼师灿烂辉煌的旅程碑。幼师是一片绿洲,宁静温馨;幼师是一棵常青树,永远青翠、繁茂、不断进取;幼师是学子们的生命之洲,它载着幼师学子在人生的海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幼师让学子们拥有一方精神家园,它是一种美丽、如天使的花朵,无数学子放飞梦想的幼师将会拥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17、几十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几十年耕耘不掇,薪火相传。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自信满满。忆往昔,格物致新,多少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泽人,更续辉煌誉五洲--值此徐幼师升专成功之际,祝我们的母校明天更加美好。

18、是您,用您的爱心,呵护着每位莘莘学子;是您,用您的耐心,教育着每个懵懂的孩子;是您,用您的朴实,教会了我们安分;是您,用您的坚持,教会了我们不懈努力……过往,您拼搏奋斗;今天,您笑容灿烂。您用您的持之以恒,最终换来了今天的成功。在这美丽的金秋,您丰收了,您硕果累累,您傲然枝头……记住,幼师的今天灿烂无比;相信,幼师的明天定将辉煌依旧!祝福您美丽的母校;祝福您徐州幼专!

给母校的赠言篇2

2、还记得吗?军训场上的一顶顶红帽,阅兵场上嘹亮的口号,是的,从那时起,我们共同踏进了这片令人神往的天地。

3、我们曾是并肩战斗的两棵小树,我们曾经是二重唱中的两个声部,我们曾经是一张课桌上的学友。今天,我们挥手告别的时候,请接受我深情的祝福。

4、你酣畅淋漓地大笔泼洒出自己的形象,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惟留下粗犷的美,质朴的美,自然的美。

5、光阴似箭,一转眼,4年的同窗生涯已成为过去。但教室里,还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还留着我们奔跑矫健的身影。这里的草坪、小溪、竹亭,是我们永远依恋的百草园。

6、你是花季的蓓蕾,你是展翅的雄鹰,明天是我们的世界,一切因我们而光辉。

7、采撷一串串的梦,学校的嬉戏,回想起是那么缤纷绚丽;而成长的追逐,竟已一跃而过。世间的尘嚣喧扰,似乎沉寂,让我重新拾取记忆的落英。 ??

8、毕业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但又多么渴望着能早日投进生活的洪流。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美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9、从五湖四海来,到天南地北去。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让我们继续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交出事业的优秀答卷,为母校的旗帜增辉添彩。

10、生活的海洋已铺开金色的路,浪花正分列两旁摇着欢迎的花束。勇敢地去吧,朋友!前方,已吹响出征的海螺;彩霞,正在将鲜红的大旗飞舞。

11、你是崖畔青松,有风雨就有怒号;你是深山流水,有不平就有歌吟。你的正直、善良、纯朴和刚毅,在我心灵的铁板上迸出耀眼的火花。

12、你说,你爱大海的豪迈,大海的雄伟;我说,你就有大海的性格,大海的神魄。

13、还记得那一天的摄影留念吗?我的瞬间意识连同闪光灯一起亮了:你的倩影留在底片上,同时也深深地烙在我的心灵里。

14、红叶纷飞的枫林里,我们曾拥有多少回忆。那飘舞着的枫叶,将我们带进一个无比美妙的境界。

15、你生就的一种娴雅的气质和诱人的魅力,使得你在认识你的人们的心里永久存在。你像那山间的百合,独自荣枯,无以为憾。盛开时不矜夸,衰谢时不悔恨。清雅留芳,归入永恒的春天。

16、雪花乱飞的季节,我们也曾陷入迷茫的困惑,感到孤独和凄凉,但我们毕竟走了过来。

17、一千五百个日日夜夜就这样结束了,四年岁月,那么多争执,那么多欢笑,那么多烦恼,那么多骄傲,真的随身后的门这样“砰”地一声,就留给了过去?

18、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是啊,昨天,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回忆!

19、我们拥有4个在一起的春秋,每一次游戏,每一次探讨,每一次争吵,都将成为我记忆中珍贵的一页。

20、四年光阴,匆匆而过,如梦的年纪,弥漫着串串欢声笑语,不要挥手叹息,觉得繁花尽去,鼓足勇气,不要忘了互递惊喜的消息。 ??

21、还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在星光下畅谈的情景吗?谈学习、理想,还有……将来即使我们天各一方,但那晚的星空我永远都会记得。

给母校的赠言篇3

大约在四年前,中国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这事也曾在国内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不少人质疑,他为何不捐给中国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却要把钱捐给耶鲁大学,网友们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四年之后,网友们对潘石屹的质疑,与当年对张磊的质疑几乎完全一样。

说实在的,这就是中国的慈善捐赠环境――捐赠者不会在网友的道德绑架下改变自己的捐赠意向。成熟理性的慈善环境,应该尊重捐赠者的意愿。至于国内的学校、慈善机构如何不能获得捐赠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去指责捐赠者不爱国,而要反思自身的公益事业是否做得规范、专业。

相比国外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大学在社会募捐方面做得很不好。大多数全国重点大学,只想着争取国家经费,并不重视社会募捐。就是获得社会募捐,在回报捐赠者以及用好募捐方面也时常引发争议。比如,学校回报给捐赠者冠名,学校和企业间进行利益交换、使用捐赠经费不透明等。而在国外大学,有专业机构负责募捐,社会募捐的经费是保证学校独立办学的重要力量。学校在给捐赠者冠名、使用捐赠资金方面也有规范的制度,包括通过学校理事会决策、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在学校治理过程中,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捐赠者不能干涉学校的办学等。

这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学校办学信息公开、办学经费都必须用于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因此,捐赠者并不担心捐赠的资金会被滥用,不会不被用到“刀刃上”而被挥霍掉。

我国内地高校则不然。由于缺乏现代大学制度,近年来就连国家拨付的经费都存在被挥霍、铺张浪费,甚至贪污的情况。因此,很多捐赠者对捐赠给内地的大学一直心存担忧。试想,时常听闻中国科研经费只有40%用于科研这样的消息,有多少人认为中国大学缺钱?

在国内,就连高校培养的学生,其中积极捐赠者也很少。大多情况下,学生毕业后就与母校失去联系,只有在功成名就后,才会被母校“重视”。有一些高校担心学生一毕业就“人间蒸发”,还扣押毕业证书要求学生必须在离校前归还贷款。如此功利地对待校友,怎么可能让校友去真正关注母校的发展?但在美国大学,不但在学生求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权利,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在学生毕业之后,也会通过校友会组织持续关注校友的事业发展。像哈佛大学,校友捐赠率高达近50%。我国很少有学校能做到这一点。

尊重捐赠者的权利,和尊重学生的权利是同一个道理。我国社会只有学会尊重每个个体的权利,而不是动辄用道德去绑架他人的权利,才能不断进步。就学校办学而言,只有每个办学者尊重学生的权利,真正对教育负责,才能办出高质量、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

不客气地说,我国当前的办学者并没有一心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他们只是对政绩负责。我国大学在给学生奖助学金时,还采取“评议助学金”、“竞选助学金”等侵犯贫困学生人格尊严的做法。而种种这些,都在损害大学形象,但大学却没有采取措施扭转。这样的大学,能获得社会的捐赠吗?

给母校的赠言篇4

―密歇根大学校友会前任执行董事 罗伯特・弗尔曼(Robert Forman)

5月3日,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浙大校友企业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向浙大教育基金会捐赠11亿元。这一数字刷新了去年9月由电子科技大学校友熊新翔创造的向母校捐款10.3亿的最高纪录,成为国内高校获赠的最大单笔捐款。

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全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大额捐赠总额突破230亿,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五校突破10亿,跻身中国大学校友捐赠“10亿俱乐部”,浙江大学以7.66亿元排名第八位。而随着遂真这笔捐赠的产生,“10亿俱乐部”的名单上将添上浙江大学的名字。

除去遂真的这笔巨额捐款,浙大120周年校庆还收到了巨人集团史玉柱为母校建数学楼而捐赠的5000万;80后校友王麒诚、吴艳夫妇为设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汉鼎宇佑发展基金”而捐赠的1亿人民币等数笔校友捐赠,一时间,浙大风头无两。

然而,争论之声也随之而来。

“分期付款”可行么?

“浙大这次获捐的11亿并不是一次性付清,首期捐款也只有1200万,不排除浙大在刷纪录。” 艾瑞深研究院院长赵德国首先提出质疑。

遂真为浙大教育基金会捐赠的11亿元采取的是“分期付款”方式,时间为10年。事实上,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完成的大额捐赠,在此次浙大校庆盛典期间还有几笔,比如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浙大教育基金会签订协议,从2017年起,连续十年共计捐赠人民币两亿元,支持学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10年捐出11亿,和一次性捐赠11亿是不同的。国内经常出现一种问题,暨签约宣布捐赠起到宣传效应后,后续的捐赠被捐赠方“食言”。浙大校方有何机制确保这些捐赠全部到位?更何况,遂真成立于2015年,其用于捐赠的费用,将来自于其基金收益。按遂真的预估,120亿投资基金,每年收益10%,这显然是很乐观的预期,“万一没有这么多收益呢?拿什么来捐赠?”

面对以上质疑,浙大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顾玉林回应称,“分期捐赠”其实是对校友捐赠模式的一种可持续性新探索。

2012年,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校友毛振华为武大捐款5000万,建造人文社会科学大楼。5年后,在大楼交付使用的揭幕仪式上,毛振华坦言,那笔捐赠是当时他们家族史上最大的一P开支,为了完成这一承诺,他们家族做了很大努力,甚至改变了原来的商业和生活规划。

或许正是因为存在类似毛振华捐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个人巨额捐赠难免影响正常生活及财务规划,才有了以遂真为代表的“分期付款”式捐赠探索――既能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又不至于使捐赠人有财务压力――惟一的问题,或许只是如何避免“分期付款”的捐赠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最早提出以“分期付款来完成捐赠”这一概念的人是美国人罗伯特・F・夏普(Robert F. Sharpe)。1963年,在为非营利组织策划募捐事宜时,夏普提出了“延时支付捐赠”(Planned Giving /Gift Planning)这一方案,在该方案中,夏普将延时支付捐赠定义为“捐赠人在此刻以法律契约(legal contract)的方式确认在未来数年或捐赠人死后捐赠承诺数额的财物。”夏普的这一方案后来经美国国会(United States Congress)及国内税务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批准通过,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

“延时支付捐赠”方案出台后,延展了捐赠的时空维度,释放了巨大的社会潜力。它不但使美国非营利组织在募捐时获得了更多的捐赠,也令美国高校在获得校友捐赠的额度上大幅度上升,因为,这项法案的出台,使得经济收入一般的人也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实现大额捐赠。与此同时,富豪们似乎也十分青睐这种模式,例如耶鲁大学2013年所收到的来自查尔斯・约翰逊(Charles B. Johnson,曾任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母公司的董事长)的2.5亿美元捐赠,便是以分期付款方式完成的。

事实上,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完成对母校的巨额捐赠,在国内并非首次。2016年,博恩集团董事长熊新翔向母校电子科技大学捐赠的10.3亿元,同样采取的是分期付款方式:3000万“校长基金”分3年到账;10亿“博恩基金”以每年投入1亿,分期10年的形式完成。

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延时支付捐赠”的具体法律条文,因此,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所实施的捐赠,虽然在国内外都有相关案例,但具体到执行层面,二者所接受的法律约束、税收优惠等,都有着不小的差异。从这一点上来说,如何确保“延时支付捐赠”能有效落实,还需要国内相关部门加快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

“校友捐赠”热情低?

数据显示,虽然全国高校累计捐赠在1亿以上的校友(含集体),便有50余人,但国内大学校友的平均捐赠率却仅为5%。在美国,大学的校友捐赠率普遍维持在30%~40%,如果是名校,捐赠比例则进一步提升,例如,哈佛大学的校友捐赠率达到48%,而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捐赠率则高达61%。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高校接受校友及社会捐赠的财务是否公开、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适、捐赠的模式又是否清楚等诸多因素,都会阻碍校友的捐赠热情。曾经有媒体随机查询了国内20多家高校教育基金会官网,其中,有6家基金会未公布年报或公示信息不完整;有的只有支出情况;还有的基金会只公布了几年前的情况。

在捐赠不公开、不透明的情况下,假捐赠,捐赠方干预学校办学,捐赠资金被浪费,或者把本属于商业合作的项目“披上”捐赠的外衣等担心和质疑随之而来。有鉴于此,熊丙奇称,高校维护所得捐款的透明公开,不仅是对公众知情权的负责,更是在维护捐赠者的权益。因此,要做好校友捐赠,首先要保障捐赠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建立捐赠的公信力。

高校对“校友捐赠”行为的不重视,也是导致校友捐赠率低的原因之一。国内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在教育经费的来源方面,长期以来多着眼于争取国家财政(教育拨款和课题经费拨款),对于来自社会、校友方面的捐赠,则未能给予充分重视。

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中国高校2014年获得社会(校友)捐赠的金额,仅占到其总收入的0.54%,在2014年获得社会(校友)捐赠收入最多的清华大学在此项中的占比也仅为2%。

对比国外高校,捐赠资金已成为大学办学资金的重要来源―哈佛大学每年35%的运作经费都来自其捐赠基金,耶鲁大学的捐赠基金则占到该校年度预算的44%―校友捐赠率,早已成为国外衡量其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高校目前在接收校友捐赠方面只重视少数富豪校友的巨额捐赠,这一点极为明显。虽然截至2016年年底,国内高校累计接受校友捐赠总额突破230亿元,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少数富豪校友的慷慨解囊(刘强东/3亿/人大;段永平/4.47亿/浙大、人大;卢志强/7亿/复旦等)。熊丙奇认为,重视富豪校友捐赠是学校等着富豪校友的成功。高校只有同样重视普通校友的捐赠,确立校友是重要办学资源的理念,才会开启良好的校友捐赠局面。

高校对校友的关心不够,也是导致校友捐赠率偏低的原因之一。“高校校友会的工作不应该只是联络校友吃饭、开会。学校应该在校友的发展过程中帮助他,在人力、智力甚至创业基金方面给予支持。”中国农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周旭峰表示,“这些支持对校友的发展很重要,而这些支持正是校友日后回报母校的感情基础。”

除去以上因素,如何确保捐赠资金的保值、增值,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避免、贪腐行为和在税收政策方面的倾斜减免,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校友的捐赠积极性。

2014年,香港企业家陈启宗、陈乐宗向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捐款3.5亿美元,事后接受采访谈及为何不将这笔巨款捐给国内高校时,陈氏兄弟回答:“在海外,捐钱就是捐钱,但在内地就复杂很多,最要命的是花费精神和心血,等于自讨苦吃、自找麻烦。”

“校友资源”社会化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全国高校在校友捐赠总额、单笔捐赠金额及个人捐赠金额等方面屡创新高,“校友资源”不但成为各高校关注的话题,也成为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等工作时,重点关注的群体。

2017年2月,武汉市政府首次提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号召校友资本回汉、智力回汉,助推武汉赶超发展。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已累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300多万。湖北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称,“大学校友是武汉赶超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武汉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校友资源,如今,@批校友已成为全国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拥有丰富的资本源、技术源、信息源和人才源,他们应当成为推动武汉招商引资的一支积极力量。”

为了更好地支持校友回汉创业,武汉市发起设立了“武汉校友资智回汉产业引导基金”。该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人民币,重点投向武汉校友在汉企业、校友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预计将直接带动100亿元校友资本回汉,间接拉动产业投资200亿元。在首批“资智回汉杰出校友”的名单上,陈东升、雷军、阎志等人赫然在列。

另有消息称,武汉市未来将定期举办“武汉校友周”等活动,创设“武汉校友东湖论坛”“全球武汉校友峰会”,进一步织密全球校友招商招才网络。

给母校的赠言篇5

胡适每到学生毕业,总要向毕业生阐释人生的真谛。1929年,胡适给当年的毕业生赠言是:“不要抛弃学问。这是因为,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一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同时敬告学生:“学问便是铸造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 2 ---

朱自清对毕业生充满了浓浓的深情,指出毕业对大学生是个献身的好机会。1933年,朱自清对当年的毕业生赠言是:“你们一旦想到就要走出天真和平的园地,而踏进五花八门的新世界去,不免有些依恋彷徨。然而这种欣慰与感伤都是因袭的,无谓的。堂堂的一个人若只知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或只知道自得其乐,那是没多大意义的。至于低徊流连于不能倒流的时光,更是白费工夫,所以要冷静地看清自己前面的路。你们在大学里造就了自己,这时候该活泼泼地跳进社会里,施展起你们的身手,或从小处下手,或从大处着眼,只要卖力气干都好。但单枪匹马也许只能守成,真正的力量还得靠大伙儿。”

--- 3 ---

闻一多的毕业赠言,不仅安抚学生,更一扫文人古道长亭惜别时,孱弱感伤的人生情绪。1933年,闻一多写给当年毕业生的赠言是:“一个真正的兵,要离开营盘,守壕冲锋,把死人踩在脚下,自己容许也挂了彩,这人才渐渐像一个兵了。打了败仗,带者遍体的鳞伤回来,剩下了一丝气息,甚至是连最后的这一点也没有。一个兵最大的出息,最光明的前途,是败,败得精光。朋友们,现在我将送你们这支生力军去应战。去了!我祝福你们一败!恭维的话、吉利的话,是臭绅士的虚伪,我们弃,想你们也厌恶。”这些话,是对青年发自内心的生命呐喊和号召。

--- 4 ---

给母校的赠言篇6

关键词:高校捐赠筹款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96-02

社会捐赠作为高校多元化筹资的重要来源,在欧美国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为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经费和大学生资助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海外捐赠是指来自我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社会捐赠。近年来,海外捐赠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认真研究。

一、海外捐赠的重要贡献

1.海外捐赠是我国社会捐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来自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捐赠都是我国社会捐赠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2007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及《2008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07年我国接受来自国内、国际的社会捐赠总额超过309亿元,其中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捐赠总额达到86.09亿元,占捐赠总额的27.9%;2008年,由于年初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等重大灾害引发全国慈善捐赠“井喷”,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捐赠金额共计135.4亿元,占全国接受社会捐赠总额的13.4%。2009年7月,民政部再次《2009年上半年全国慈善捐赠情况分析报告》,2009年上半年我港澳台和国外的捐赠总额共计40.8亿元。占全国接受捐赠总额的31.1%。

2.海外捐赠是我国高校捐赠的主要来源。在拥有良好声誉的著名大学及拥有丰富海外华侨资源的侨资性大学,海外捐赠已经成为高校捐赠的主要来源,资助项目几乎覆盖高校发展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对外交流、奖助学金以及学科发展等各个方面。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对其在2001-2006年期间接受的社会捐赠情况统计后发现,在总额近4亿元捐赠中,有57.1%的款项来自海外。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对1994~2005年期间所有接受捐赠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港澳台及国外捐赠占到捐赠总额比例高达72.1%。北京大学的情况也不例外,其近年获得的亿元以上巨额捐赠几乎全部来自海外,分别是2006年美国廖凯原基金会捐赠1.235亿元人民币及新加坡邱德拔遗产基金捐赠1.733亿元人民币,2008年香港汇丰银行捐赠1.5亿元人民币,2009年香港李兆基先生捐赠2亿元人民币。而侨资性大学本身就是在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的直接帮助下创立的,以汕头大学为例,李嘉诚先生白1980年捐赠3000万港元筹办汕头大学以来,累计向汕头大学捐款达11亿港元,并承诺未来8年将至少再捐20亿港元建设汕头大学。

二、高校开拓海外捐赠的可行性分析

1.海外校友支持母校发展不遗余力。海外校友,尤其是那些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的校友,一方面经过自身的奋斗和积累,有经济能力捐赠回报母校;另一方面由于长期深受海外捐资助学风气的熏陶,也愿意为祖国高等教育事业和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香港著名企业家和慈善家蒙民伟,作为清华大学著名校友,对祖国内地的高等教育事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母校累计捐赠逾亿元巨款,在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内地高校还捐建“蒙民伟楼”等项目。在2001~2006年期间,上海交通大学接受到的海外校友捐赠总额折算人民币约1亿元,是同期国内校友捐赠额的3倍之多。

2.海外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有着悠久的爱国爱乡传统,也希望通过捐赠加强和内地的联系。在祖国面临外强入侵的战争年代,他们为国家捐飞机捐大炮抗击侵略者,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他们或投资支持家乡建设,或慷慨捐赠支持祖国教育公益事业发展。包玉刚先生1985年捐资2000万美元创立宁波大学;李嘉诚先生1980年捐赠3000万港元筹办汕头大学;伍舜德先生家族向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清华大学等共捐赠了40多个项目,捐资近2亿港元等等,不胜枚举。

3.海外国家和地区浓厚的捐赠文化。以美国为例,当地公司把向公益事业捐赠看作一个成功企业的标志,有名的大公司每年都要将一定比例受益投入到包括高校在内的公益事业;而在乐于慈善捐助的社会传统影响下,无论超级富豪还是普通民众均对捐赠大学相当热衷,洛克菲勒、卡内基、福特、比尔・盖茨等人的名字及其捐赠巨资设立的基金会已经与大学捐赠紧密联系在一起,全球闻名。根据美国援助教育委员会的报告,2005年度美国所有大学获得的社会捐赠总额高达265亿美元,其中来自非校友的基金会捐赠、社会个人捐赠以及公司捐赠的总额占总捐赠的65.4%;斯坦福大学共获得6.036亿美元捐赠,名列各校榜首,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威斯康星大学(获捐赠5.952亿美元),哈佛大学(获捐赠5.899亿美元)。美国高校获得的这些巨额捐赠与当地浓厚的捐赠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4.海外国家和地区捐赠免税政策为公益募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捐赠免税,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区。在税收方面对个人和企业慈善捐赠的一项鼓励政策。在美国,社会各界向大学等公益事业捐赠都可以免除收入所得税,公司免税最高比例可以达到年应纳税额的10%,而个人捐赠减免税比率限制更可达应纳税额的50%。另外,美国征收遗产税,最高税率可达55%,如捐赠遗产则可免除遗产税。这些都为慈善捐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高校开拓海外捐赠的策略探讨

1.成立高校海外基金会。高校海外基金会是指我国高校根据海外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在当地成立的拥有免税资格的筹款平台,与当地社会公益机构一同享受捐赠免税待遇。高校有了这一平台和基地,配备了专职的人员,就可以合法地在当地开展一系列的联络和筹款活动,参与当地公益捐赠资金的竞争。国内高校较早成立海外基金会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其中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于1997年12月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为非盈利机构,1998年4月获得美国国税局批准,享有免除联邦所得税待遇,办公地点目前设在洛杉矶,理事长为清华大学校长。

成立高校海外基金会的另一重要目的,是为捐赠人捐赠行为带来便利,规避当地政府对于捐赠往我国资金所设置的障碍。以美国为例,政府对于慈善捐赠的用途和对象都有相当的限制,尤其是对捐往本国之外的慈善捐赠管理非常严格,个人和企业直接向本国之外慈善团体或大学的大额捐赠,往往难以直接办理。上海交通大学在接受海外捐赠时就曾经遇到这样的案例。有关捐赠款在从美国汇往中国时遇到当地政府设置的多种障碍,而且每次允许汇出的金额也十分有限,这样如果是大额捐赠就需要分多批汇出,单单汇款工作就需要耗费捐赠人很多精力和时间,给捐赠人带来极大不便。如果国内高校能成立自己的海外基金会,捐赠

人可直接将款项捐赠给大学设立的海外基金会,并获得免税收据,而款项汇往国内的工作可由海外基金会的专业人员办理。这将给捐赠人减少负担并带来极大便利,会有效地促进海外筹款工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美洲基金会于2006年在美国成立,并于2008年6月取得美国联邦税务局免税资格批准,被认定为教育类公益性基金会。

2.挖掘海外校友资源。校友是高校的宝贵财富,是高校办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友对母校的深厚的情感,使得广大校友在事业取得成功的时候,总是难以忘记母校的培养和教育。愿意以各种方式回馈母校,真正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高校在开拓海外捐赠时,海外校友既是我们筹款的首要对象,又是我们筹款工作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和最可依靠的力量。

挖掘海外校友资源,需要重视日常海外校友联络工作,重视海外校友会平台的建设。上海交通大学专门成立了海外校友联络办公室,该机构是由学校国际交流处和校友会办公室共同建设的跨部门机构,办公室长期跟踪海外校友的发展,密切与海外校友乃至校友家人的联系,为校友捐赠打下重要基础。通过海外校友联络办公室的努力,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校友的大额捐赠屡屡出现:1993年我国台湾校友殷之浩捐赠1200万美元建造浩然高科技大楼;1996年我国香港校友胡法光捐赠150万美元兴建光明体育场;2001年美国校友吕风岐将毕生积蓄500万美元无私捐赠于母校建造文选医学大楼;2004年美国校友陆伯勋学长的遗孀陆刘佩珍女士捐资300万美元在母校建立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2008年曾任交通大学美洲校友总会董事长的赵锡成学长捐资500万美元建造木兰船建大楼。漫步交通大学的校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海外校友对母校的浓浓深情。2006年,也正是在浙江大学校友会积极引导下,旅美浙大校友段永平以个人名义向浙江大学捐赠3000万美元,这笔巨款分别来自段永平个人捐赠及向他人募集的资金,在段永平的帮助下,“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也同时以个人名义向浙江大学捐赠1000万美元,表现出了年轻一代的海外校友具有和老一代学长一样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3.借助海外华人(尤其是海外华人社团、华裔企业家等)的力量。海外华人是我国高校拓展海外捐赠可依托的重要力量。从目前高校海外筹款的实践看,紧密联系海外华人,尤其是通过聘请著名人士及捐赠人担任大学校董、名誉教授、发展顾问等形式,将海外华人社团、华裔企业家和著名人士凝聚到大学的发展事业中来。争取他们直接捐赠的同时,借助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资源扩大高校在海外的筹款渠道,这一方式是卓有成效的。

宁波大学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与我国香港宁波旅港同乡会、甬港联谊会等宁波人社团紧密联系,通过聘请著名华裔企业家担任校董等方式,宁波大学成功获得香港“毛纺大王”曹光彪、安泰集团主席黄庆苗、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董事孙弘斐等宁波人为宁波大学慷慨解囊,或捐资建楼,或设立奖学奖教金,或设立讲座教授基金等等。这些宁波籍的企业家不但自己捐赠,还发动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一同捐赠,为学校的飞跃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保障。

四、依托专业募款机构的力量开辟更广捐赠市场

高校海外筹款是在海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在海外校友和华人之外还有一个范围更广的捐赠市场。为了进入这一捐赠市场,国内少数高校正在尝试“委托筹款”方式,即委托海外专业募款机构进行筹款。相对我国高校而言,这些机构拥有一批对当地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和筹款文化等各方面都极为熟悉并拥有丰富筹款资源的专业筹款人。而作为回报,高校有责任向受托方支付一定的筹款成本或行政费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的合作就是典型的“委托筹款”。世界健康基金会作为一间总部设在美国的专业非盈利性慈善机构,有着丰富的筹资经验和渠道,他们与上海交大附属儿童医学中心的合作包括如下内容:双方根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展的需要共同策划筹款项目,由世界健康基金会在海外具体执行筹款工作;所筹得的资金保留在世界健康基金会美国账户。根据具体项目进展由世界健康基金会拨付给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使用;世界健康基金会派有专人常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负责监督有关项目的运行;世界健康基金会从专项筹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筹款行政费用。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拥有的6亿多元人民币资产当中,通过捐赠从海外获得的资产和设备约为2700万美元,占总资产的37.35%,这些捐赠基本都来自于世界健康基金会在美国和我国香港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项筹款。

给母校的赠言篇7

高校捐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慈善捐助行为,而是捐赠者自愿、主动支持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包括校园建设、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水平等)的意识体现。向高校捐赠,是捐赠者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是其公益情感、高校情结、行为价值、精神追求的诉求,是其爱国爱校、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所折射的文化底蕴。所以高校捐赠文化涵盖精神、制度、环境、财物、教化、传承等方面。高校捐赠文化凝聚社会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校友对高校发展的信心,汇聚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办学实力,推动因高校捐赠形成的文化内涵和氛围影响大学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高校捐赠文化得以传承。

二、中外高校捐赠的研究

随着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国高等教育成本不断上升,迫使教育经费成为全球高校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为了促进学校创新发展,资金投入的充足保证已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我国高校办学资金以政府拨款和学费为主,就全国而言,有资料估算社会捐赠占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已达到3%(2002年数据)。国外高校,以美国为例,都是主动向社会募集资金,公立高校约占5%,私立高校约占15%,部分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甚至超过40%。现在国外高校接受社会捐赠已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无论从捐赠制度、捐赠规模、资金筹集还是资金管理,都呈现良好的态势。国内高校,从捐赠对象看呈现很不均衡的现象。像名牌重点大学、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原来由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捐资设立的高校更容易接受捐赠。这些高校中,“985工程”高校明显多于“211工程”高校,而“211工程”高校又明显多于其他普通的高校。另外,综合性的规模较大的高校比单科性的规模较小的高校更容易吸引社会捐赠,办学历史悠久、大学文化浓厚的高校更容易吸引捐赠。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捐赠实行特殊的配套资金政策。2009年,我国财政部和教育部印发《中央级普通高校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中央财政配比资金,对部属高校的捐赠收入进行审核和实行奖励补助,以此来鼓励社会各界向高校捐赠,进一步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这种捐赠的锦上添花也无形中加剧了地方高校与中央高校向社会筹集办学资金的差距。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个人投身教育公益事业,我国自199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并于当年9月1日起实施。该法案将社会和个人、团体对教育事业的捐赠包含其中,在对受赠人(或单位)在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关法律要求外,还给予捐赠人(或单位)在所得税以及各种增值税上给予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企业对高校的捐赠和营造浓厚的社会捐赠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地方高校捐赠文化的培育途径

影响地方高校捐赠的成功条件主要有学校的形象、校领导的重视、完善的捐赠制度和方案、社会支持等。地方高校由于上述各方面原因,即使利用校庆等大型活动募集办学资金也数量有限,加之急功近利理念、捐赠文化宣传不够、捐赠资金使用不透明或比较多地用于楼堂馆所建设、捐赠项目设计不合理、捐赠组织体系不健全、校友工作服务不到位、对在校生等潜在捐赠对象关怀不够等原因,捐赠情况往往不理想。只有凝心聚力,以大学文化为根基,以捐赠制度为载体,以全心服务为依托,以校友为中心,才能培育有特色的地方高校捐赠文化。

1.逐步完善地方高校捐赠制度

社会捐赠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高校接受的社会捐赠的规模小、数量少,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捐赠占高等教育经费比例更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各项经费支出主要是依赖于政府的拨款,随着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的拨款难以满足。如新校区的扩张等原因,很多地方高校向银行大量贷款,甚至出现了无法偿还债务的现象。为了缓解这种态势,地方高校必须“自救”,向社会寻求捐赠。只有逐步完善地方高校捐赠制度,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捐赠制度对捐赠行为的引导功能和激励功能,处理好权利和义务关系,才能缓解地方高校经费紧张问题,才能使社会对地方高校的捐赠慢慢成为作为大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才能保障地方高校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2.高度重视校友工作

校友是向高校捐赠的主体力量,校友捐赠额和捐赠率是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很多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调整,坚持与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使近几年高校接受社会捐赠越来越多,特别是校友企业。但校友捐赠的潜力还远远未被挖掘出来。地方高校应高度重视已经毕业的校友的感情联系和在校生母校情结、爱校意识的培养工作,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建立稳固的校友会组织,加强对校友的了解、联系和沟通,同时通过周年返校活动、校企合作、座谈会、奖助学金的设立等活动使校友了解熟悉学校的发展状况,激发校友对母校的热爱和回馈母校的动力,鼓励校友为母校的建设发展作出努力。

3.完善地方高校捐赠理念、营造宽松的捐赠氛围

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在吸引企业大额捐赠、境外捐赠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地方高校必须以自身大学理念和文化积淀为根基,关爱、关心、关怀学生,精心培养潜在捐赠者,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捐赠氛围和培养全民捐赠意识,大力倡导校友关爱学弟学妹的行为,大力鼓励学生之间的友爱行为,培养在校生良好的捐赠习惯,从而培育有特色的地方高校捐赠文化。大力倡导每个人都是捐赠者,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慈善捐赠中,小到资助贫困学生、身患重疾者,大到地方高校整体建设,不是只有企业和富人才能捐款。

4.加强地方高校捐赠管理体系

南京工业大学是江苏省省属高校,接受江苏省教育厅和民政厅的监督、管理。江苏省自2006年起出台了《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年度检查办法》、《江苏省地方性基金会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来规范地方高校对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管理,保障内控体系健全有效。

四、地方高校捐赠文化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地方高校的捐赠虽然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还是处于初步阶段。“广开财路”已不仅仅是部分高校所应具有的意识,而逐渐演变为几乎所有高校志在必行的一件事情。当前中国还没有专门针对高校教育捐赠设立相关的法规政策,而是把高校捐赠作为社会公益捐赠的一部分,适应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可以说,没有很好地激励社会大众投身高校捐赠公益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校捐赠的广度和深度。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相结合,构建合理的、更有效的地方高校捐赠文化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五、南京工业大学捐赠模型构建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源自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和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机师科。学科优势明显,科研能力突出,是国家首批“2011计划”高校,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的战略目标定位。积极发挥校友会、董事会、基金会作用,提升社会资源开发水平,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支柱。全国高校共有2000多所,其中地方高校占90%以上。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加强捐赠文化的研究,确定捐赠的基础,构建捐赠的模型,搭建捐赠的载体,科学合理设计筹资项目,拓展筹资渠道,建立捐赠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地方高校捐赠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1.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为改变办学经费来源单一的情况,增强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能力,拓宽资金募集渠道,缓解办学经费不足的局面,申请设立了南京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该基金会于2007年3月12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成立。基金会原始资金注册肆百万元整,由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捐助组成。通过基金会这一组织形式广泛联络社会各界,接受社会各界捐赠。通过严格管理和有效运作,支持南京工业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奖励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职工,奖励和资助优秀、贫困学生,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设置专门的办公室和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对捐赠费用进行统一和专业管理。

2.募捐方式多样化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已经开始转变陈旧观念,不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现场捐赠,而是采用如网上捐赠、支付宝转账、微信支付等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全方位性特制的新媒体。并结合大型的筹资活动,如校庆等和小型的募捐,如校友年度捐赠。地方高校可以从学校本身的优势出发,从服务地方经济,创新科技发展等方面大力拓展和地方企业合作的渠道,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为长期、稳健的接受捐赠开辟道路。

3.校友工作与基金会工作的有效融合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学校的发展既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又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特别是海内外广大校友的大力反哺。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普遍认识到了校友资源的可贵和校友工作的重要性。校友是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学校接受捐赠最值得信赖的大群体,校友工作和基金会工作有效地结合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4.在校生捐赠意识的培养

在校生是学校未来接受捐赠的潜在对象,因此高校必须要注重对在校学生捐赠意识的培养。在校生捐赠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校友情节,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做好对在校学生捐赠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校友工作的开展,而且可以为以后的校友捐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在校生的捐赠意识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母校情结和校友意识。把校友请回学校,搭建平台与在校学生交流,组织在校生参观校友企业,请优秀校友参加学生的开学和毕业典礼,建立校友奖助学金,让校友担任学习和创业导师,组织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组织校友志愿者协会参与校友返校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中点点滴滴融入校友元素,营造学校以校友为荣的良好氛围,让在校生感受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谊。

给母校的赠言篇8

“小鸟长大了,飞出鸟巢;我们毕业了,告别母校。“毕业之际,迎接我们的将会离别和开心,就如同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一般。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毕业赠言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毕业赠言作文1

在小学的这六年,我有点伤心,有点高兴,也有点依依不舍…………

这六年,我收获了很多朋友及友情。在我受伤时,是小伙伴们来帮助我,来安慰我,让我不要哭泣。当我步入“错误”的道路时,是小伙伴们让我小心行事…………六年了,小伙伴们在我身旁,像爸爸妈妈一样亲切地照顾着我。是你们,让我从一无所知的小孩,变成了少年“百科全书”,我很感激你们!我真希望毕业后我们不要分开,要不然,我又要花很长的时间去适应新朋友——即使分开了,我也希望你们都快快乐乐的!

这六年,有六位老师来教我知识,让我变得聪明有才。他们分别是:李林老师、宋亚龄老师、胡老师、许老师、先老师和谢老师,他们既是我的好老师,也是我的好伙伴。这六年,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成就不了现在成绩不错的我。是你们的教导,让我明白了一个又一个道理:从哪里摔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用对力,做正确的事;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我会把这些话铭记于心,让我受益一生。请允许我在这里诚挚地向您们道一声谢谢!我希望你们永远开心——每天都开开心心地过,开心了人也就年轻了!

同学们已经准备好行囊,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有的要去好的学校,有的要去离家近的地方,有的要去很远的学校。不管以后我们在哪里读书,我们都还是好朋友。不管我们以后走到多远,我都希望在中学毕业后找个时间再次回母校聚一聚——再次碰头时,想聊什么就聊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如果实在来不了的,我也不强求。

最后,我希望全校同学和老师们都身体健康、开开心心地过好美一天。我会想念你们每个人的!

毕业赠言作文2

时光荏苒,转眼间,六年小学生活已经结束了,面对陪伴我度过六年小学生活的同学、老师、校长和母校,我心里有千言万语却难以表达。那么,就用这篇文章代表我向你们表示感谢吧。

亲爱的同学,我想对你们说:“同窗数载,你们把友谊的种子撒在我的心上。我会默默把它们带上,精心浇灌,细心培养,来日开出芳香的花朵。聚不是开始,散不是结束。我们之间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祝你们学业有成。”

敬爱的老师,我想对您说:“感谢您六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在人生旅程上,您丰富了我的心灵,开发了我的智力,为我点燃希望的光芒,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谢谢您,老师!我会带着您那些语重心长的话语踏入中学的大门。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敬爱的校长,我想对您说:“您一直是我非常敬重的长者,您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的脑海闪现。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成为您所希意的样子,发愤图强,健康成长,努力成为国家栋梁。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最后,我想对母校说:“母校啊母校,这里是我人生中的重要一站,是滋润我成长,给我知识,给我力量的家园。我会用我在这里学到的知识继续拼搏,继续奋斗。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我一定会创造出辉煌的成绩给母校增光!”

毕业赠言作文3

时光飞逝,一转眼我们就将告别小学生活了。返校的这段时间,我们拍毕业照,交换同学录,空气里似乎都有一种淡淡的离别的气息。

今天是我们毕业离校倒计时第9天,我早早就到了教室。平时我们倒计时都是从“9”开始的,当喊出“9”的时候,大家的心中都有着一丝兴奋。然而这一次,我觉得“9”的出现,却是让我们有点惆怅。

马上就要毕业了,真舍不得附小整洁明亮的校园啊。在这五年中,我们在校园里参加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夏日音乐节、十岁生日会……金秋时节,操场北面的银杏树叶片都黄了,在风中如黄蝶飞舞,落到地上铺成金黄色的地毯,我们在树下奔跑嬉戏,拍照留念,每次都觉得意犹未尽。

更舍不得附小和蔼可亲的老师们。“卢浮宫着火了,你是救猫还是救蒙娜丽莎?”“当你有一台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你愿意改变历史吗?”贾老师的辩题总是那么新奇又让人脑洞大开;二升三年级暑假里,徐老师第一次来我家家访时弹奏了一首钢琴曲《梦中的婚礼》,当日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还有陈老师,休息室里的热巧克力真美味呀,那是英语考试100分的奖励,可是当我没考好的时候,看到的也是陈老师鼓励的目光,让我继续努力。

还有我们五(7)班相亲相爱的同学们。英语课上,我们一起表演课本剧;拔河比赛中,我们一起呐喊拼搏;“阳刚男生,聪慧女生”才艺秀,我们一起朗诵诗歌;奉贤军校的晚会上,我们一起“群魔乱舞”。这难忘的一幕幕,都将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

虽然有着这太多的不舍,但我们终于还是要毕业了。我想,我会带着5年附小生活收获的知识和成长步入新学年,也将一直怀念在附小度过的快乐的小学时光。

毕业赠言作文4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但是老师,有一件事一直沉淀在我的心里,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它一直鼓舞着我。

记得那时一个放学后的傍晚,夕阳斜在天边,散发出微弱的光。而饿的饥肠辘辘的我正快马加鞭地往家中赶,突然一只温暖的大手轻轻地搭在我的肩上。我为之一震,猛得回头,只见一双温柔的眸子,仿佛在对我微笑,那正是我的语文老师,阳光映照在她那乌黑的长发上,不时发出一闪一闪的亮光。那是被粉笔染白的发?还是树头吹落的灰?我仔细端详着,不不不,那是岁月的痕迹,是为我们日夜操劳留下的银丝。正当我陷入沉思时,老师突然说:“小吴,你最近的学xxx步很大,看你跑那么快,肯定是饿了吧,这个鸡蛋给你吃。”说着,便从包里拿出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再抽出几张纸,包住鸡蛋,慢慢地放到我的手中,再看看我,眼神中充满着对我的期望和肯定。我抬头看看她,只觉得心像一潭清水,突然摔进了一块巨石,泛起了波浪。我握住鸡蛋,感觉握住的不是一个鸡蛋,而是一团热乎乎的力量,它推动着我,随即流遍我的全身。

我连声道谢:“不用了,我不饿。”只见老师对我亲切地笑了笑,说:“没关系的,趁热吃吧!”这时,我的心中如巨浪波涛汹涌般地翻滚。我看了看老师,再看看手心中的鸡蛋,只见老师仍然是那么慈祥,那么美丽。而鸡蛋就像在朝我招手,调皮地说:“吃吧!那可是老师的奖励和鼓舞,它包含着的期望,就像是我的肚子一样鼓鼓的,希望你学有所成,考出好成绩呢!”我对老师说了声:“谢谢老师,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便回头走了,我再转身看看老师,只见她平时高挑丰满的身材,如今怎觉得那么瘦小?

夕阳西下,那缕微弱余晖照在我的身上,也照在我的心里,暖洋洋而甜滋滋。

在此离别时分,老师我想对您说声谢谢,感谢您对我的谆谆教诲,感谢您对我的鼓励和关怀,更感谢您不辞辛苦,日夜操劳为我们准备复习资料。在这六年的小学生涯,感谢您让我从一个跌跌撞撞,懵懵懂懂的稚嫩孩童,变成现在这样一个知书达理,文质彬彬的少年。

毕业赠言作文5

小学生活如流水一般,悄悄地流走了。转眼间,我就要毕业了;转眼间,我就拿着笔,开始写毕业赠言了!

两位恩师,感谢你们在小学期间对我的关爱与照顾。在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是语文老师教会了我心静与团结;是数学老师教会了我智取与尊重。马上我们就要分离了,虽有满满的不舍,但我知道,人总要向前看。我只能对你们说再见了——再见了,我的老师,我的两位启蒙老师!插柳之恩,必将终身难忘!

我的小学最好最好的朋友们,往后的路,不知我们还会不会一起走。但是,即使我们分离了,我也会想方设法找到你——因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啊!那些一起尝过的酸甜苦辣,那些一起走过的乡间小路,那些一起经历的患难与共,都记载着我们有哭有笑的友谊历史。再见了,我的好朋友!这一别,决不是永久!

上一篇:外交部发言人级别范文 下一篇:中班家长会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