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11-22 02:21:48

秋的散文

秋的散文篇1

摘 要:艺术都是有相同之处的,文学与电视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电视散文这种荧屏艺术,更以语言精致、短小精悍、艺术精湛的节目形态给五彩缤纷的荧屏增添了无限的魅力,甚至使电视艺术的文化品位获得了提升。本文试就余秋雨散文对电视散文的创作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进行思考,以求教于大方。

关键词:余秋雨;电视散文;创作;借鉴

一、引 言

电视散文具备浓厚的抒情色彩和丰富的文化韵味,是一种优雅、舒美的艺术表达形式。电视散文通过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和有机融合,再现和升华了文学作品中纯真至美的意境[1]。

在当今振兴文化的大背景下,电视观众在厌恶了一些低俗乏味的电视作品之后,就更加希望寻找一些深蕴有品质内涵的电视作品。众多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已经偏向于有思考内涵的节目。

电视制作者必须抓住电视散文的文学特殊性,把握电视的视听功能给这类散文带来的相应的艺术优势和特定的文学要求,把深邃的哲理,广远的意境,悠远的人生况味和深长的生命意蕴融于文字,经过文字、音乐、画面的唯美组合,才能有效地提高电视文化的品位,响应观众寻求心绪宁静、感受唯美艺术、品味生命真谛的要求。

另一方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提高民族文学素质的好途径,成为普及文学教育的好形式。而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写景与叙事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整合传统与现代、蕴含情感与理性,立意高远,雍容典雅,温良敦厚,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这种创作特点正符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受到了热捧。徐志摩和朱自清的散文曾被学者称作中国散文的第一代创作代表,余秋雨的散文则被称作中国散文的第二代精髓之作。

二、立意上以深远为取向

余秋雨的散文,立意上取大求深,“以小见大”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多是以文化、人格、民族、文明、生命等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跨越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以及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层关注。在《都江堰》中他从灌溉农田千年的都江堰中看到了李冰的身影和精魂,他肯定“中国真的有过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所以,他就心平气和地向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余光中先生说: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

这篇文化散文一个时代的典型,他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用理性的思考融入智慧和情感,探索分析了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解析文化的生命,重新领悟和分析了中国文化。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下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同样,一部成功的电视散文,无论它是记事、写景状物还是抒情,最根本的,它要有一个好的创意,最起码要有一个让创作者感动并渴望表达的对象,能够体现创作者对生涯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但须记“我手写我心”,创作者笔下一个个字符是饱含了他的思想感情的,这是散文创作的重要原则,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三、取材上广中求精

余秋雨的散文在取材上面一般采用比较广泛,比如秀丽的山河,深蕴的人文历史景观,高贵的帝王和文人,多方面显示了其散文作品的选材视野。在他的笔下,历史村落,文人墨客,遗迹废墟都可信手拈来,在与历史的面对中,在时间的沧桑流逝中,在辉煌的暗淡过程中,他总能让人感受到几分莫名可状的悲哀,谛听到心灵深处的几许久违的深深震颤,并且又能让人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天地之间那种隐约存在着的一种精气魂。

电视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短小、活泼、清新、积极的姿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有着非凡的亲和力。同时电视散文的选材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无论历史题材照旧现代题材,还是是古代人物照旧现代人物等,均可以体现,其创作的自由度和创作的空间都很大。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文物古迹、芸芸众生、人间万象都可成为我们表达的对象,只要我们能够发现美和体悟真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小人物、小事件、小地方应该进入创作者的视野,成为极力挖掘的素材。比如我们创作的电视散文《雨中寻幽》,就是从偏处一隅的小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镇巴渔鼓的变迁。由于事件地点就发生在老百姓日日生活的周围,因为地点熟悉所以有很高的收视率,又因为事件陌生又能产生更多的话题。

四、语言上求雅唯美

读余秋雨的散文,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数他的语言—“总是与别人不一样”,这应该是对他语言的第一印象。“他的语言是一种创意,有才情,有风韵,有智慧,有理性,有理直气壮,有问心无愧,有生命的穿透力和悲悯情怀,真正的反思意识。

他不追求那水平如镜般的清澈,而追寻一种潮样的激情和诗意”。《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的清丽、典雅、细腻;《道士塔》、《废墟》、《都江堰》的厚重与精粹,让人第一眼就知道这是余秋雨的文章。电视散文也要如此,把美的语言做到极致。

余秋雨散文的读者都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同的是,电视散文也有特定的受众群,有其固定的收视范围。

其次,但凡美的事物总会吸引人的眼球,电视散文不仅仅美在精湛的文字,也在于绝美的画面镜头和优雅的音乐,虽然电视散文的受众群未必都有文学素养,但唯美的画面镜头,唯美的音乐却具有神奇的魅力,它像一首婉转动听的歌曲,激发着人的内心产生共鸣,因为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

五、结构上以巧取胜

电视散文短小精悍,结构自然天真,好的作品以巧取胜。情节性的电视散文,一定要增加内容和底蕴,抒情的电视散文则要注意整体的内容连续性,随感式原作在电视化上尤其要关注画幅间的信息相续。

余秋雨“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这种结构模式对于电视散文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六、句式上求和谐上口

余秋雨的散文体现了他扎实的语言功底,且不说他灵活跳跃的散句,就是对仗整齐的句式在文中也颇为常见:“向往颠峰,向往高度,结果颠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另外像排比、节奏等在他的文中都有很好的表现。

作为电视散文来说,它最终是要以声画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因此,整齐的句式、磅礴的气势、上口的节奏都是必须的。

七、描写上简洁传神

在欣赏余秋雨的散文时,经常发现其散文描写运用比较广泛,描写运用技巧比较娴熟,总是偶尔几笔,就可以把人物情景表现的活灵活现。意境的美需要仔细入微的描写来烘托,但在电视散文中作者又必须给观众留下想像的空间,所以,简洁传神的描绘是激发观众互动的钥匙。“漫步在苏州的小巷中是一种奇特的经脸。一排排鹅卵石,级级台阶,一座座门厅,门都关闭着,让你去猜想它的蕴藏,猜想它以前、很早以前的主人。

想得再奇也不要紧,2500年的时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在作者看来,那一扇扇紧闭的门,里面都有久远的绝截,这里的描写传达出作者眼里的苏州小巷,是那么的神秘而富有魅力。

在我们创作的《雨中寻幽》里,为了突出镇巴渔鼓的古老,我们特意选取了老街、老大娘、老奶奶作为我们的背景,寥寥几笔做了勾画,为后文叙事做了一个铺垫。艺术的创作永无止境,我们去用独特的眼光来发现,我们用赞许的眼光来评价。永葆创造快乐的精神,给别人带来享受,这是我们电视人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日新,黄秋菊.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2009 (15).

[2] 张厉.冷僻与承载——试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用语“陌生化”现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4).

[3] 李瑞龙. 极致的魅力—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浅谈[M].文教资 料,2007(12).

[4] 刘华.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12).

[5] 白晓明.优雅而深邃——余秋雨散文语言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2003(9).

[6] 杨永敏.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艺术魅力[N].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5).

[7] 彭丽.电视专题片的艺术品位浅析.[J].管理学家,2008(9).

秋的散文篇2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等等。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二、美学特色

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此一切散文文本。从意蕴上考察,余秋雨散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文化问题,因此其文本情感符号系统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一、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二、镌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与印记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三、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作家常常将上述三方面内容交错起来,扭结到若干著名或无名的人物活动轨迹中,通过他们的奋斗与失落,中兴与末路,得意与苍凉,质言之,通过他们的生命亮色划破历史隧道的黑暗,展现了一幅漫长的中国文化演进的巨幅面卷。

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第一、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第二、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第三、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的轨迹则不多见。第四、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余秋雨散文常常从感性叙述轻松自如地切换成理性评析,或从理性评析自然地转人感性叙述,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交融着感性与理性的具象式理论言说。充分显示了一个在理论研究、艺术鉴赏与创作中浸淫了多年的文化学者的优势,从而远远超出前此若干纯感性抒情、叙事或纯理性议论的文本,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型的范例。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但是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说是,被一些外在的东西逼出来的,被媒体和杂志逼出来的,是被他的朋友们推出来的,既可以说是被爱护他的师长朋友们推出来的,保护出来的,又可以说是被他的那些论敌满天飞的言论、无形的攻击和有形的言论逼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塑造人,有时就是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来。有了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力量,还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没有自己足够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没有自身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绝活,那么你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而一旦有之,则会水涨船高,风浪行舟而不沦。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没有余秋雨呢?那么会不会也有别的人来代替和弥补这个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余秋雨出现了,实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必然。因为他刚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适合了这样的需要,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因此无论什么人反对他都无法回避他的存在了。

秋的散文篇3

那么余氏散文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此评论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主要因了他超群的思辨力和知识结构。他的思维场中,比一般作家多了学者深邃的文化感悟力和数十年积累的史学功底,又比一般史学家多了层雄厚的艺术底蕴和天赋的文字表现力;加上他对哲学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的融合,他的作品就具备了‘轰动’的条件”,有的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他突破了传统散文的创作模式”。而余秋雨自己认为“当我们放下架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以一种较为放宽的形式,表达我们的思考时,才有可能获得其他生命的回音”。这段话提示我们,揭示清楚余秋雨“个人解读”视角艺术化表达问题才是明了其散文引起普遍关注的钥匙。

“个人解读”这一指称无疑具有两重性。“解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要素,采用逻辑推理或实证的方法去分析、解释自然物理现象和社会精神现象的方法。通常来讲,“解读”方法多用于学术研究,这一方法的运用应该遵守严谨的学术规范和客观规律。然而,人是感性和理性兼具的动物,许多时候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从时代精神来看,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坛散文仍沉迷于国家民族话语的重复或者个人闲适生活的呓语,文学尤其散文几乎处于“失语”状态,在这种时候,文坛需要呼唤理想,呼唤深刻的思考;应该说,这种“时代需要”与《文化苦旅》甫出时广受赞誉不无关系。在《文化苦旅》以后的创作中,余秋雨散文一直以个人独立的理性思考为框架。余秋雨散文对历史文化现象的理性“解读”,一度让许多读者甚至评论界产生严重的误读,他们随着自己的阅读思维定势,把余秋雨散文当成学术论文来读,文学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者一拥而上,指出其中的所谓“硬伤”、“余教授做学问如此随意”。笔者之所以在“解读”之前加了“个人”,便是因为散文在多数情况下是个体全部经验和精神生命的,是散文家生命意识和生命观点的自然流露,也正由于这一点,散文作为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体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否则,让想象力和情感丰富的人都去写诗歌,让擅长逻辑思考的人都去写论文,散文还有谁来写?余秋雨是一位对文明、文化有极强感悟力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意识的作家,因此他的“个人”就必然牵扯着厚重的文人观念、知识分子意识。

那么余秋雨与中国传统文人一脉相承的对民族文化、历史使命、文明传播的强烈忧患意识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的呢?

首先是对话式的议论。在文学批评领域里,“对话”这一概念和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分不开的,它指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小说里,不单是叙述者一个人在说话,有两个声音在说话。余秋雨散文的“对话”与巴赫金的“对话”虽然不完全等同,却也有相似之处。即与传统散文比,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对话的声音:第一是作者与那些“远年灵魂”的对话,似乎他们早已认识、对坐长谈。余秋雨在探询古代文化遗迹或文化现象的过程中,着力于剖析历史个案——即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远年的文化灵魂”。如《阳关雪》中的王维、《柳侯祠》中的柳宗元、《都江堰》中的李冰、《风雨天一阁》中的范钦、《千年庭院》中的朱熹、《坡突围》中的坡等,作者对这些具有“较为健全的文化人格”的历史人物并非提到而止,而是尽可能再现历史情境、探索人物的心路历程,当然这种探索中渗透着作者的倾向性和价值观。当读到《坡突围》中“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时,已经分不清作者写的是中年的坡还是中年的余秋雨了。第二是作者与读者对话。无论作者走到哪里,他总是忘不了读者、面向读者,在与古人对话之后,自己便出现,通过对话式的议论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许多历史散文都是独白式的,或是历史的洪流淹没了个人的声音,或是在个人独断的声音中让历史成为僵死的客体,余秋雨打破了这种个人与历史二元对立的僵局,通过这两对“对话”行为拓展了文章的空间,也吸引了读者,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别人的交谈,还时刻能感受到自己在历史时间和文化空间中的存在,这样,读者就不再只是在文本之外观看作者的炫耀学识或是演绎自己的人格魅力,也不再驻足历史文化之外对曾经的风风雨雨采取漠然中立的认知式态度,而是被作者邀请进去,进入文本营造的话语空间和历史文化空间,和作者一道去经历一番文化苦旅。在他那圆熟的语言技巧经营出的具有魔咒般魅力的文字的感召下,读者也被带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中,个人的生命之流与历史的洪流浑融一片……这样,又形成了读者与历史的对话。由此我们看到:余秋雨的对话在两个层面展开而形成了多重对话的格局。在这多重对话中,余秋雨以自我的敞开博得了历史的敞亮。

其次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即使不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在余秋雨散文中,除了古代诗歌的引用以外,其他所引古文全部被作者翻译成了白话文,细心点便会发现,余秋雨在散文里并非单调地讲述历史事件,更不直引史书,而且绝对不是史书的白话文翻译(人物语言除外)。他的“讲史”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融入了自己的情结情感,借小说、戏剧等表现手法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如《道士塔》第二节的叙述: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敦煌文物被窃取这一历史事件毕竟发生在一个世纪前,作者对于这一事件的认识,只能从历史记载中了解,而文章中对王道士细微的动作神情以及思想的描写,完全是作者丰富的想象,突出了现场感——好像作者亲历历史事件一样。这便把“一般过去时”改成了“现在进行时”,强化视觉效果。 类似这样的叙述,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是较为常见的。以致这种写法引来了许多责难,被认为是用写小说的方法写散文。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文学史上已经出现孙犁、汪曾祺那样的“散文化小说”,既然人们已经认同不同文体技巧的互补互用;况且,余先生并未在散文中虚构历史事件,并没有违反散文的真实性要求(关于散文能否虚构问题近年来散文界又开展了讨论,讨论结果不言自明),只是对历史细节进行艺术化的合理想象,又何过之有呢?事实上,这种写法点铁成金,有利于深化主题,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笔者认为,对于文章品质的评判,不应受到作品社会效应的影响,还应立足于本文。

此外,余秋雨的散文还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抒情,这也是余秋雨散文创作很重要的表现方式。现代散文艺术创作,不管是侧重“议论”还是侧重“叙事”,都不可背离“抒情”这一文体本性或属性。无论“议论散文”或“叙事散文”,缺少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就会变成一种直白的说教和纯客观的呈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展到一定的深度,在市场观念的初步洗礼下,人们的精神出现荒芜,当时文坛,仅就散文来看,以往经典作家秦牧、杨朔等人的“国家民族话语”已经无法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感动。这时候,《文化苦旅》对人、人性和人格的关注无疑是一抹阳光、一泓清泉,作者注重抒情的质量,建构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现实关怀”的创作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为1993年在上海,王晓明、陈思和等人发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敲响了前奏。从报刊文章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1992年左右的几年间,全国无数读书人都在为《文化苦旅》中浓厚、博大的感情而感动。这种感情的抒发是个人行旅经验、情感体验和心灵体验的投入而带来的,是动人的,是艺术的,而非技术的。

总之,无论对话式议论,还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或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抒情,都是余秋雨以个人解读历史文化结果的表达,这些艺术方法的成功运用应该是其散文阅读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郭冬:《余秋雨散文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 王萍:《论余秋雨对传统散文模式的突破》,《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 萧朴:《感觉余秋雨·序》,文汇出版社,1996年2月版。

秋的散文篇4

秋日飘落的树叶,如镰刀一般,砸入土地深处。

稻草,拉近了村庄的距离。冬天藏在泥土里,有酒的醇香。

幽深的井,藏在秋的怀抱。村庄的炊烟瘦了,比黄花还瘦,在寒冷的袭击中。

一条河流,也在寒风中吹断了筋骨。

在冷淡凄清的屋檐下,母亲的头发,白了。

那飞流直下的瀑布,以及被冲淡的脚印,在秋日的时光里渐渐苏醒。

黄昏时刻

夕阳,是秋天里收割的一束稻穗。

晚风在稻田里提着金黄的衣裙,轻快地走进村庄袅袅的炊烟里。

乌鸦攥着大地的秘密,拍着翅膀,在夕阳里自由地飞翔。

小道上的身影在光照下无比耀眼。眼神,有着浓郁的感彩,慢慢地打开了村庄一扇绯红色的木门。

黄昏时分,沉默的老牛走在了回家的土路上,曾经的汗水还在田间闪耀着金色的光芒。风,轻轻地吹,将一个村庄的动荡吹向大江南北。

疲惫的村庄,劳累的西风和流水,驻守在大地的中心,仿佛遥远而潮湿的记忆。

一次又一次,黄昏在村庄的深处轻轻喧响。

月光下的村庄

炊烟里有童年的歌声,我们在古树下享受月光的柔情。

月光,是村庄的象征,在夜空中跳起了舞。

谈情说爱的年轻人,劳累的父亲,五谷中闪亮的镰刀。在这个村庄里,有人在月光下哭泣,也有人在月光下欢笑,或者对月吟诗。

当我的眼睛与月光接触时,看见7诗情:古道,灯笼,少年,小桥,瓦屋。

这是月光下的村庄,悠悠诗情,直到暮色四合。

把酒临风,对月吟诗。

一个村庄,一首诗。一缕微风,一杯酒。

远处有隐隐的山群和默默前行的身影,在月光下,被无限放大,或者缩小。

深秋来临

叶落归根,深秋来临。

一只飞鸦,一条河流,一次深情问候。

驻守在秋天里,路越走越长。

我的脚步越来越轻,像深秋,一片四处飘零的枯叶。

背上行囊,我在月光中行走,抵达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寒冷降临。迷路,迷路,不断地迷路……

我挥一挥手,秋天便深了。这种深,比土地更深,比村庄更深。

河流

一条河流,向着故乡的方向流去。

一条河流在秋天会慢慢地枯涸,慢慢地蜕化,但那些曾经的历史不会腐朽。秋风中的水流声也是最富诗情的。

故乡的炊烟。是一种来自苏格拉底的忧伤。那一刻,它重新获得了自由。

河流枯涸了,水往高处流,流向云之处。在蓝天的深处,河流有着比狼更大的野心。

像随风招摇的稻穗,河流绕着村庄和天空。有人在河里洗衣,低着身子,远处的屋舍升起袅袅炊烟,朝着天空的方向。

夜风吹,河流向东流去……

从来没有一个人真正离开过村庄。

一条河流,孤独,紧贴着大地。

再看看故乡的风景

回到故乡,不得不再一次看看故乡的风景。

那些在风中飞荡的芦杆,小道上枯黄的杂草,静静躺在河中的石头……

如果可以,我将写下一朵白云在蓝天中的奔跑,我将写下一缕炊烟在衬庄的袅娜……

故乡的风景总是充满一种对世态的旷达,它所不缺的也总是那一种包容万象的心,和甘于寂寞的灵魂。

“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这是确切不过的事实了。在故乡,这样的画面在这块土地上展现着……古道,李白的身影还在路上飘荡;西风,从一袭长袍中走出;瘦马,是那匹载着唐三藏的白龙马;而小桥,还能数出谁的脚印呢;流水,自远古流到当今,还将流向未来;人家,哦,就是那田间挥汗的人吗……

秋的散文篇5

关键词:散文教学;阅读理念;重视品味;教学方法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思想丰富、语言精美、内涵深刻,不像小说那样情节集中,也不像诗歌那样语言精练,它是处于中间地带,“形散而神不散”,倍受人们的青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进行散文阅读的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发展、经验的唤起、情感的参与,方法的运用、体验和感悟,学生智慧的生成、精神的启迪等。因此,笔者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进行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而在交往过程中建构起他们自己的认识。

下面笔者主要从散文教学现状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教学思想上,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理念

语文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应努力构建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的渠道,将思考、发现、评价的权利交还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超越文本,超越教师,超越前人的勇气。通过课堂上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构成多向互动交流沟通的网络,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教学行为,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对话沟通关系确立,才能进行真正意义的散文教学。

二、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欣赏品味

在教学中,首先要以教材为本,教材中的散文是通过精选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教学要抓住其思想内容,艺术技巧和语言特色这三大内容。思想内容主要学习其主体精神,学习其中的创造与革新精神。艺术内容要深入体会散文中的意境,感受其意境美。要了解散文的行文思路,了解散文的结构。语言方面要着重了解散文新奇而言简意赅的语言艺术。

1.感知形象

散文(不管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还是说理散文)一般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指景、物、人、事)的记述来抒情写意、明理言志。弄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这是鉴赏散文的第一步。

如:《荷塘月色》是按照“出家门―踱小径―赏荷塘月色―忆采莲―回家门”的顺序来写,核心形象是朦胧静谧柔美的“荷塘月色”;读《故都的秋》须先把握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秋光、秋声、秋色、秋味)来写故都的秋,具体通过五幅画面(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来突出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2.品味情感

感知形象只是对文本内容的形式感知,接着要深入解剖,通过联系背景、捕捉动情点、连接感悟线,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

读《荷塘月色》,通过对作者所写景物、所忆所想作深入挖掘,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朱自清本人的思想状况,就不难理解作者的心境为什么会有由“颇不平静”到暂时的平静再到更不平静的变化。读《故都的秋》,联系郁达夫当时的处境与心境,就会品出作者对故都北平秋景“清、静、悲凉”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的眷恋和落寞之情,读出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的浓重的“主观色彩”。

3.咀嚼精妙

散文的精妙或体现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体现在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或体现在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或体现在遣词造句的精炼生动。在对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有了宏观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能揣摩咀嚼出文章的一二精妙之处,才算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鉴赏。

揣摩咀嚼的过程有一个发现、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读《荷塘月色》可以思考:作者为什么在开头结尾都写到了妻,惦着江南应该怎样理解,为什么要用“泻”来写月光,用歌声喻荷香好在哪儿等;读《故都的秋》可以琢磨:作者为什么对北平秋天的一些著名风景,如:“陶然亭芦花”“潭柘寺钟声”等一带而过,为什么要写中外文人笔下的秋,黄酒白干、鲈鱼大蟹的比喻有何作用等。获得答案的过程,既是对文章的反刍,也是对自己思维的开发。

三、在教学方法上,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教学方法

散文是文质均美的文体,特别是古代散文,在美的形式和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因子,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而教师只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掌握方向,不使学生产生离心力,散文教学就能取得成就。

散文教学,绝不能束缚于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要从教学法产生的规律入手,找出教学方法产生的渊源,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是凭以往的经验和灵感临时创造的。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有创新精神,要勇于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敢于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也不必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法,而应本着“旧瓶装新酒”的理念对待传统教学。

散文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有其突出的特点,选材灵活,笔法自由,情韵优美,深受人们喜爱。在语文教学中占用很重的分量,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狠下工夫,努力钻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欣赏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修身养性,提高阅读欣赏能力的目的。

秋的散文篇6

关键词:散文翻译 功能对等 传神留韵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余秋雨以代表作《文化苦旅》在中国大地上引起了一场“大文化散文”的飓风,开创了中国散文新的写作潮流。楼肇明(1994:23)曾盛赞余秋雨“可能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同时也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跨越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纯文学”界限,进入了广阔深邃的“文化领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余氏散文借山水风物探究中国文化意蕴,国外读者通过阅读其散文可以从中国当代学者的视角一窥博大的中华文化。目前出版的余秋雨散文译本,仅英文版《寻觅中华》(Quest for Chinese Culture)一部(该书由Ian Clark、Yang Jing合译,由新世界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发行)。余秋雨散文翻译的现状反映了散文翻译难度大的问题,译者不仅要译出散文的内容,还要译出散文的风格,并且要将原文的艺术美展现在译文之中。在翻译余秋雨散文《白发苏州》时,笔者便苦于无法在译文中准确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修辞风格、写作风格。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尝试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引,探索如何在散文译本中再现原文的风格,达到散文翻译的传神留韵。

二、功能对等与翻译方法

尤金·奈达是西方翻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提出的许多理论都在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功能对等”理论。谭载喜(2002:19)指出,功能对等的要义为:“译者应着眼于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也不拘泥于形式对等。功能对等不等于传统上的‘自由翻译’或‘活译’,它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意旨。”在散文翻译中,具体是指目的语读者能像源语读者那样正确理解文章的内涵,欣赏散文所传达的艺术意境。在其理论指导下,笔者翻译余秋雨散文时便采取了直译和转译两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

奈达的功能对等并不是完全否定形式,而是指必须对语言结构做出修改,才能达到“功能对等”。马会娟(2005:127)指出,“他曾不止一次地指出,如照字面直译能让目的语读者明白源语作者的意图或能让译文读者产生和源语读者相类似的感受,就应该采用直译的方法。”

如果字面直译不影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那么采用直译不失为保留原文风格、传递原文艺术美的好方法。比如标题《白发苏州》,余秋雨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苏州比为白发苍苍的老者。由于西方读者对“白发”的理解和中文读者是类似的,因此译文中将标题直译为“A Silver-Haired City—Suzhou”,不仅可以使目的语读者清楚原文标题的内涵,同样也可以使他们像源语读者一样欣赏原文标题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二)转译

并不是所有的词句都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当直译会导致误解而无法正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时就必须采用转译的方法。奈达(1991:107)指出:“反对机械照搬原作语法结构,机械地死译。在直译这种完全等值的翻译方法无法准确地表达原文思想和信息内容时,要灵活地采用意译和转换等方法,传达出源语所包含的深层涵义”。

(1)两千多年前,世界上已经有几座不错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都一一相继沦为废墟。

译文: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go,there were some fairly good cities in the world.But now they have been reduced to ruins one by one.

事实上这两句透露出的是余秋雨对文明古都衰败的感伤之情,其深层涵义是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几座不错的城市”,但现在却“一一相继沦为废墟”,真是令人扼腕痛惜。因此字面直译就无法传达源语所包含的深层涵义,为此将其转译为:

As early as over 2000 years ago,the world was already hosting a number of impressive cities,only to be reduced to ruins one by one.

通过“as early as”及“only to”两个短语传达出了原文内涵的深意。

三、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风格及其翻译对策

(一)意合性

余秋雨的散文行文流畅,其语言如行云流水,充分体现了汉语语言的美感,具有典型的汉语特点。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在结构上常常由一组相互并列且没有主次关系的分句组成,通过“意义”来体现语义层次。在余秋雨散文中像这样流畅自然的“流水句”比比皆是,例如:

(2)公元前后,欧洲最早的旅行者看到乱草迷离的希腊城邦遗迹,声声长叹。六世纪,罗马城衰落后的破巷、泥坑、脏水,更让人无法面对……

该段由多个分句构成,全段没有一个转折词,其余分句连接都靠意合实现。整段话读来自然紧凑,表现出了作者对文明古都衰败的感伤之情,充满了余氏散文特有的历史沧桑感。这段话如果逐字翻译,译文便是:

Around the first century,the earliest European travelers saw the ancient Greece ruins hidden in a growth of weeds and couldn’t stop sighing. For the worn lanes,muddy pits and dirty waters in the sixth century after backwardness of Rome city,it’s more unbearable for us to witness.

这样的译文虽然译出了原文所有信息,但却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杨霞华(1984:321)认为“根据英语修辞学,重要的成分应放在重要的位置。一句中最强调的部位是句末,称作‘句尾焦点’,其次是句首”。上述译文中的第一句,逐字翻译之后将非重点的信息置于句首,导致句子结构失衡,意思表达也不清楚。而在带有从属结构的复杂句中,语义重心应放在主句中,非语义重心应置于从属结构中。章正邦(2000:553)也就这一问题作了阐述:“从属是英语语义上分清主次的手段,所谓从属就是把次要的思想内容置于从属地位,从而突出句子的主要思想。比如,在语义上两个分句同等重要,就把两个分句并列,组成一个并列句。”同时,直译之后的译文因为缺少逻辑联系而不够连贯。基于以上英汉语言的差异,笔者将这一段译为:

Around the first century,the earliest European travelers couldn’t stop sighing at the sight of the ancient Greek cities hidden in a wild growth of weeds. In the sixth century,people experienced more intense pity over the worn lanes,muddy pits and dirty waters after the decline of Rome.

译文第一句主要强调了旅行者对希腊文明衰败的感伤之情,所以将原文的并列句改为了主从复合句,从而更加突出了句子的主要内容。同时,划线部分的“more intense pity”又将两句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增加了译文的逻辑性。

(二)模糊性

在历史散文《白发苏州》中,有着类似“纪传体”的叙事,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史料。历史体裁的文章要求使用精确语言,但必须指出这篇文章的体裁首先还是散文,它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为此文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

中国散文历来追求含蓄朦胧美,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归纳为“深文隐蔚,馀味曲包”,这种含义模糊、意思朦胧的表达方法,使中国散文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在余秋雨散文中随处可见这种模糊的语言:

(3)中国这么大,历史这么长,金碧辉煌的色彩层层涂抹,够沉重了,涂几笔浅红淡绿,加几分俏皮洒脱,才有活气,才有活活泼泼的中国文化。

句中“金碧辉煌的色彩”指的是中国瑰丽的传统文化,而“几笔浅红淡绿”指的是清新淡雅的非主流文化。作者写作时刻意用含蓄的颜色词展现两种不同文化的特色,既形象生动又令人浮想联翩。

翻译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有些专家认为应当清楚翻译出其内涵,照顾西方人的表达习惯。张法(1979:14)指出:“西方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最高层的理性就是明晰的语言符号定义”,因此西方作品中语言的表达往往内涵确定、明晰清楚。当然,如此处理确实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但却失掉了原文朦胧含蓄的韵味。笔者认为在翻译这类文字时,不妨保留其模糊性,一则可以保留原文风格,二则也可以启发读者思考,带来独有的阅读乐趣。下面是笔者对例(3)的翻译:

With such a vast land and such a long history, China is already heavily encumbered with layers of glorious colors.So we instead need those strokes of light red and verdant green,those streaks of wit and freedom added to the splendid colors,in picturing the vivid and lively Chinese culture.

四、余秋雨散文的修辞风格及其翻译对策

余秋雨散文语言华美、讲究韵律、善用修辞。《白发苏州》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用清新洒脱的文学语言向读者呈现了古城苏州2500年的历史,这些恰当优美的修辞有效地增加了散文的艺术可读性和感染力。以下便是结合《白发苏州》中出现的主要修辞格的翻译归纳出的各修辞格的翻译对策。

(一)比喻

“比喻”是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分为明喻和隐喻。隐喻与明喻的区别在于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不直接说明,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白发苏州》中余秋雨笔下的比喻富有新意,极具独创性。例如:

(4)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的感叹,读一读,能把你心头的皱折熨抚得平平展展。

句中将古迹里的题咏比成熨斗,读过之后可以熨平心头的褶皱,这样的比喻很独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译文中同样用短语“press out”保留了原文辞格:

Historic sites always generate inscriptions,sensational comments by ancient men of letters. Reading such inscriptions,you feel that your worries and confusions are pressed out.

(二)引用

“引用”是指文章中有意引述他人现成的词、句或篇。余秋雨的散文中引的一首描写唐寅的打油诗就是一例。这首打油诗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唐伯虎淡泊名利、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5)原文: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译文:Never did Taoist nor Buddhist practices,

never did business nor farming.

Drawing an ink painting to sell,

makes me free from the dirty money.

(三)拟人

“拟人”是指将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得和人一样。余秋雨将历史悠久的苏州拟人化,笔下的苏州跃然成为一位历经沧桑、超然世外的老妪。由于英语中也有拟人的修辞手段,直译之后并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所以在翻译拟人这一修辞格时仍然保留了原有的辞格。

(6)原文:于是,苏州面对着种种冷眼,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意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做甚?

译文:But facing all the cold eyes around, Suzhou has still been sitting upright.Receiving guests near and far never disturbs her organized life.She never cares about dressing herself up only to make a royal scene.Is there any need for a senior like her to take pains to follow fashions?

(四)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事件或情况,并列列举出来,使它们相互比较、相互衬托。这种修辞手法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时有所见。

(7)原文:当苏州精致的花岗石码头边船楫如梭的时候,威尼斯还是一片沼泽荒滩。

译文:When the rivers of Suzhou accommodated lines of boats with their the exquisite granite docks,Venice was only a waste of swamps and marshes.

原文将苏州与威尼斯的历史相比较,显而易见苏州更加历史久远。在译文中用时间状语加主句的句式就可以体现出两个城市的差距。

(五)对偶与排比

对偶和排比在余秋雨散文作品中运用得最多。余秋雨文学功底深厚,这两种修辞技法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技法高超。对偶与排比的运用,使作品语言精练、句式整齐,同时读起来又具有音韵美。

(8)园林依然这样纤巧,桃花依然这样灿烂。

译文:Gardens are none the less exquisite; peach are blossoming merrily all the same.

(9)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慰藉。

译文:Its soft dialect,beautiful women, classical gardens,secluded lanes—everything conveys the feeling of peace and comfort.

五、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及其翻译对策

翻译散文,其中最难的是译出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使目的语读者可以像源语读者一样欣赏原作独有的文学风格。这和功能对等的观点是完全相符的。奈达(1964:159)曾提出,“要达到理想的翻译就要找到与原文最自然、最贴切的对等语,使得译文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映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

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人和知名的艺术理论家,他有着得天独厚的话语驾驭优势。在他的散文中,学者化的写作风格得到了娴熟的运用。张先亮(1996:26)认为“他的语言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刻,富有深意”;“他的散文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学者语言风格。”要译好《白发苏州》,译好原文的这种学者风格是极为重要的,同样也是翻译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本文将余秋雨的写作风格归纳为“诗化的语言”及“语言的整齐美”,并从这两方面分析译者在翻译中所做的努力。

(一)诗化的语言

余秋雨的散文,内容上给人以思想启发,形式上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他以隽永华丽的诗化语言,在当代散文界脱颖而出。余秋雨对语言的推敲,有时达到了雕琢的地步。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语言都得到了精心的强化修饰,以达到诗意的语言美。余光中(1999:396)曾称赞余秋雨的散文:“中国作家擅用感性的风景来象征文化与历史。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了他的《文化苦旅》。”余秋雨正是以感性的语言、诗意的笔调,勾勒出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理性的思考。以下是《白发苏州》中的一段原话,该段采用排比句式,以诗化的语言展现出了苏州文化脱俗独特的一面。

(10)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译文:Its flowing streams are too clear; its peach blossoms are too showy. Its traditional story-telling sounds kind of tempting. Its snacks taste too sweet;its girls look too beautiful. Its abundant tea-houses and bookstores can be seen here and there. Against its superbly glorious calligraphy,its paintings are short of imposing grandeur and its poems lack the hollow voice of heroic men at Yishui.

译文中以排比句式,试图呈现原文的诗意语言,但由于译者对英文的掌握能力有限,原文中的诗意风格并没在译文得到很好的展现。

(二)语言的节奏感

余秋雨的散文华美流利,典雅精工。工于句式是其散文的一大特色,文章中从头至尾都能看到作者对句式的锤炼。孙宜春(2004:67)将其散文风格总结为“余秋雨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述方式和话语风格把他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生命体验充分地传达出来。他的独特性就体现在对一种富于变化的整齐美的追求之中。”而余氏散文的整齐美就突出表现在其语言鲜明的节奏感方面。余秋雨充分利用了汉语声调的起伏、平仄的变化、长短律的应用及其他汉语表现手段,构成了余氏散文特有的节奏感。

(11)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

这种音韵的节奏感在译文中是很难得到体现的,译者只能译出句子的意思而放弃原文的节奏风格,将其译为:

There are no heavily guarded palaces here; Suzhou,only has gardens.Though there are a few city gates,the city is not spacious enough for a battle. Its winding lanes are not wide enough for stately official sedan-chairs to pass;its people do not celebrate forbidding commandments.

六、结语

散文翻译仅仅做到表情达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译文不能再现源语言作者和作品的风格,就难以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本着“使目的语观众在接受信息时产生与源语观众大致相同的感受”这一原则,笔者翻译余秋雨散文时,在保留原文语言风格、修辞风格、写作风格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由于翻译水平有限,并未真正做到译文的传神留韵,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提高散文翻译水平,从而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原文风格,在译文中将原作风格逼真再现。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Netherlands:Leiden E.J.Brill,1964.

[2]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1.

[3]楼肇明.当代散文潮流回顾[J].当代作家评论,1994,(3).

[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5]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杨霞华.英语写作与修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

[7]章正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79.

[9]张先亮.试论余秋雨散文的语言艺术[J].修辞学习,1996:

(2).

[10]余光中.散文的知性与感性[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11]孙宜春.从《文化苦旅》看余秋雨散文的语言整齐美[J].安徽

教育学院学报,2004,(1).

[12]王莲生.论归化策略在汉译兰德公司报道中的运用[J].江苏技

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

[13]王莲生.《小妇人》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

研究版),2012,(2).

秋的散文篇7

涂万作的散文文字灵动畅达,感情自然流露。他写的多是些身边的事情和事物,人、山、水、动物、花草,都可以成为他与之交流和思考的对象。没有无谓的喧嚣,尽可能地保持着真实的自我。这样的散文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欢畅地在山间流淌,寻找蕴含在生活里的重量和诗意。

像写塞北的风光不能不写雪一样,写南国的景色怎能不写水呢?我们果真在作者的散文中看到了这样的描写:“贵州是山的王国,这王国离不开水的滋养”,“贵州之贵,除了山有山的性格,水有水的柔情,人有人的精神之外,那就是中国革命把走向成功的‘拐点’留在了贵州,使贵州高贵的气息在国酒茅台的醇香里引人人醉。”尽管他也写到了山也写到了人,但是我还是能隐约地感觉到作者对贵州的水是情有独钟的。何况在他的笔下总是让水围绕着山和人流转,字里行间让人能读出水的无处不在处处在:河水、溪水、江水、潭水、泉水……贵州的水是智慧的水,是灵性的水,“智慧因水而在,灵性因水而动。”水有共性,更有个性。个性孕育了共性。

作者说:“江口是水做的。水好比江口的‘洛神’,掌管了所有的风景,她藉着晶莹的脉络,让江口的山川、村寨、田野、树木、小河,一年四季都流淌着迷人的色彩。”“掌管”二字用得何等精妙,把水人格化了。水早已渗入“村民们的灵魂深处。他们不满足于只在潮涨潮落之时,静候天气的阴晴变化,而是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采竹于山,取水于泉,化露为浆,制造出一摞摞精美的纸张”。用水制造出了精美的纸张,这样的夸张在这里显得那么的恰如其分。因为它既源于生活的真实,又是作者对真实生活的美丽想象(见《水色江口》)。

作者又说:镇远的“半个身子泡在水里”。他继续采用拟人法写水,多么形象!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迹游览镇远一趟吧:“从步行街穿城而过,再借一叶渔舟在舞阳河上放飞思绪,那肃穆的天后宫、庄严的四宫殿;那虎踞一隅的北门城楼、檀香四溢的紫阳书院;那鳞次栉比的仿古建筑、祥和恬静的传统民居,像一面巨大的、色彩丰富的展屏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几乎醉了,我为古城人临水而居的惬意而醉!”文尾:“水是镇远的血液。”这句话与文前那句“半个身子泡在水里”呼应得多么自然,深刻(见《水:镇远的灵魂》)。

作者还说:甲茶是“‘小桥流水’过后的豁然开朗,那是瞬间惊喜之余的长久回味。”他在题为《旖旎甲茶》的散文里,一改过往直接写水的惯用手法,而是借用竹、岸、洞为依托写水,别具一格。竹“将碧云潭外的皎皎清波揽入怀中,化作竹溪”,使得甲茶河两岸竹浪翻滚,延绵起伏;水边的岸“是绿色的,绿得纯正,绿得品位极高”,一眼望不到边的岸,让人领会南国绿茵水色互映相融的独特美景。

我很喜欢《明湖秋韵》这篇散文。明湖自然也是水了,但是作者着力写的不仅仅是水,它给人留下的是一个“韵”字,回味绵长、向往无限的秋韵。作者采用诗文相间又相融的新颖形式,描绘明湖平静而充满情味的秋韵。文的凝练诗的意蕴放大了作者要表达“韵”的愿望,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明湖的深远之美。散文的开篇就这样写道:“天蓝水碧,阳暖云淡,一派高原的明快。也许是远离都市喧嚣,明湖格外幽静……所有关于秋的描写、秋的比喻以及咏秋的诗句,都可在明湖找到相应的背景。”秋韵在哪里?一对即将步人婚姻殿堂的情侣,和一片落叶,成为作者寄托明湖秋韵的载体。请看那短短的6行诗里就让人读出了这对情侣这片落叶所蕴含的意味:“枝头那片叶子/是一枚/飞往秋天的机票/在它染红的时候/也许是/相拥的热烈。”把即将进人秋的要红未红的叶子比作飞往秋天的机票,这种情味饱满的奇思妙想,没法不让人拍案叫绝!秋红来了,是相拥的热烈。不是吗?那片叶子,兴奋,但是它不会忘记保持沉默。因为它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坠落。作者走在湖畔小径上,偶尔,一片飘黄的叶子带着秋的执意落在他衣襟上,“落叶是生命最后的风景,它有一种苍凉的美,它将青春许与太阳之后,又把筋骨奉献给了养育它的大地,它用彻底的回报完成了作为生命的神圣。”作者感叹:“人生一如草木,枯荣一季,这是自然的规律。但是人在飘落的时候是否也有眼前叶子般的诗意与从容呢?”这是走进秋的深层之后的发问。此时,作者听着在晚风扑面中从新郎新娘的轿车里传来邓丽君委婉的歌声,心头竟然好不怅惘——“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这篇为明湖写情状景的散文到此刹住。这个悲凉意味的结尾并没有削弱散文的意境,也没有削弱明湖的秋韵。恰恰相反。古往今来,多少个文人墨客颂秋,多少个有志之士爱秋,只因为严冬始于深秋,还因为春花源于落叶!

秋的散文篇8

2.盛夏早就收拢了鲜艳的口唇,那些蓊郁的树木,凋零了多余的手势。叶子,呈现出如此的沧桑!它们一片一片地飘落,在金黄的舞蹈中,犹如一群蝴蝶正穿过一个梦。它们重返家园,以枯烂与时光对抗!这大概正符合大自然的意志罢。但也有例外,你看枝干上的那片叶子,怀抱冷意,像秋天的最后一颗牙齿,死死咬住秋不放……

3.村庄,散散落落,默默无语。倒像一幅巨大的白描。偶尔飘出几缕炊烟,与外乡人打着似曾相识的招呼。河边的小草穿上黄马褂,单单薄薄,风中的心事颤颤悠悠。一株秋后的小白菜,在田垄边上绿得那么单纯而又无所顾忌。到了夜晚,仿佛依偎在月亮的臂弯里,正舒展她的爱情……

4.秋天的夜色,有些不着边际。像树木一样的农家人,秋夜里像树木一样站着做梦,他们的梦就更加枝繁叶茂……这个季节,好多事物,有的消逝了,有的还留在原处。但它们都有过不同寻常的搏斗与挣扎,它们的根始终在黑暗的天空中行走。

5.秋色深深。风,在无声地摇曳,星,在淡淡的云间颤抖。岁月的罗盘,始终绽放着一树永开不败的怀想。秋天,如同一个天才的金匠,辛劳而出色地打造出成千上万枚纯金饰物。堆满大地的梦乡。天是空的,地是实的。土地有一种不事喧哗、默默奉献的本色,有良家女子般朴素温存的质地。自古及今,无论厚土或是薄地,都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使人类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

6.我是从乡下走出来的孩子,进城几十年就变得目光短浅了,望不到那远处和秋天。但我知道这个时候,老家的一挂挂玉米棒子和一串申红辣椒,正爬上低矮的屋檐。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故去了,我亲眼看见爷爷总有忙不完的事。整整一个秋天,爷爷总爱在一块掉了牙的磨石上蹭岁月的锈。镰,那把饱经风霜的老骨头,让爷爷越磨越瘦,像故乡的下弦月。多少年了,只缺不圆……而爷爷就握着这把镰,把身子一弯,就搂住了大片的田野,搂住了深浅不一的日子……

7.当我写下立秋,处暑已开始计划对万物发动总攻。山寒水瘦,水矮下去了,被淹没的石头现了出来。当白露经过天空,云让开一条宽阔的大道。当我写下秋分。藏在落叶下的寒露,正细声细脚顺着裤管往上爬,爬到肚脐眼儿,我没管它。爬到喉咙口儿,我轻轻地咳了两声,正想把它吐出来,霜降就已经爬到我的头顶了……

8.现在,秋色着实有点深了。深得透过霜,一层薄薄的皮肤,就摸得着冬的骨头了。霜那么厚,不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停了没有?反正,一颗心不能停,一颗心还得赶路。我的老家在松嫩平原上,那里没有大山,只有一些土冈和丘陵。到了落雪的季节,雪将抹平一切事物的差异,填满寒冷的裂缝……那时,寒冷拥抱着寒冷。就是温暖!

解读:

我曾经给林柏松的散文诗集《闲聊波尔卡》写过一个评论,副标题是:关于《闲聊波尔卡》的十句话。其中的“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没有谁会像你那样深刻、痛彻地解读生与死、爱与痛、理想与现实;没有谁会像你那样。冷峻、决绝地把自己洞穿,把自己照彻;也没有谁像你那样,在低处、在暗处、在痛处,张开羽翼无声地、隐秘地飞翔,不知疲累,不问归途……风雪之中的一棵松。孤独。傲岸。坚韧。执迷。独自燃烧。孤单飞翔。”他曾经是个军人,被北国的严寒冻坏了腿脚。然而。他仍然达观地自嘲自己为:“职业生病,业余写诗”。这首散文诗,虽然比那本散文诗集里的篇什要明快许多。但仍然掩饰不住他对秋天、对生命的深深思索。逝水汤汤,流年匆匆。岁月之河川流不息,让我们永远祝福他吧!

主持人语:

上一篇:过年放假通知范文 下一篇:禁烟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