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22:14:47

秋的散文

秋的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考散文;快速读法;理清层次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47-01

下面就以《故都的秋》为例谈一下高考散文阅读的快速读法。

首先,面对一篇文章,应该认真研读其标题。因为标题界定了文章的写作范围,有可能揭示出文章的主题,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我们可以紧扣标题,自己试着提几个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去探讨文章。不过呢,所提问题其中有一个必须触及文章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故都的秋》为例,研读标题,文章所写内容是秋,地点是故都,作者没有标明具体的地点,而写成故都,那么我们就可以提个问题,为什么没有标明具体地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中国人有一种情结,那就是故土情结,游子不管在何地,在何时,总会对故乡热爱,眷恋、赞美的。研读标题,我们可猜测,本篇写法是写秋景,抒秋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能是对故都秋的赞美与眷恋。

其次,我们快速地看它的首句和尾句,在通常情况下,首句和尾句通常能够概述文章的一些内容,看完首尾句后,我们就大致了解了它的内容,像2009年全国Ⅰ卷《彩色的荒漠》首句是“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尾句是“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看完首尾句我们大致可了解到:深秋时节,车驶进荒漠的油田公路,看到了令人难忘的景象,那么这景象可能有自然的,也可能有人文的。感情是难忘,那么这个难忘中可能饱含着对崇高的赞美或者是对低俗丑陋的抨击与批判,我们看了文章其它部分就不难把握了。

《故都的秋》的首句是“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也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尾句是“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读了首尾句,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全篇写北国的秋,北国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清、静在自然中很容易体会到,而悲凉只是人的主观感受,可见本文作者将个人人生经验的内在气质,感情寄托在了北国的秋景上,写法是借景抒情,而文章尾句直接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再次,我们在读的过程当中,应特别重视文章每一自然段的首句和尾句,只要我们做到了,不仅可以准确地把握每一段的内容,而且可以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从而理清层次,把握住文章的结构。

比如《故都的秋》段落首尾句分别是: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通过抓段落首尾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先写北国之秋的特色:清、静、悲凉,然后以南国之秋来衬写北国之秋,接着作者分别写了北国之秋的秋花、秋槐、秋雨、秋果等一系列的景色。文章倒数第三自然段通过议秋,得出只有在北方才能感受到秋的深味的结论。接下来仍旧写南国之秋来衬写北国之秋,与文章第二自然段遥相呼应,最后直接抒写对北国之秋的深沉感情,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第一第二自然段为全文的第一部分,最后两自然段是第三部分,中间是第二部分。结构上首尾呼应,非常紧凑。

最后,文章的最后几段应该重点来读,因为最后几段往往是最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提升主旨,升华内容的词句。比如《故都的秋》倒数第三段最后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情溢于言表,倒数第二段将北国之秋跟南国之秋作对比,在对比中我们不难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倾向,倒数第一段则直抒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秋的散文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92―01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听了很多节《故都的秋》,教师们的教法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秋天”这个主题上。教学的重点都是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讲授或讨论作者观察得如何仔细,描写得如何具体,还有的教师甚至根据课文精心绘出五幅“秋景图”水彩画,试图让学生形成对秋天的一种认识。这样进行散文教学,尽管有所突破,但仍没有抓住散文的文本特征,没有彰显散文的文学性,把散文混同于其他应用文本。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散文教学。

一、整体感知作品,体会散文形散神凝的特点

不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散文,其中都表达了内容观点、情感态度,只要抓住了线索,就可以把散文中看似不相干的内容一线串珠般地联系起来。如,《故都的秋》的教学,应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明确文章的感情基调。接着选取五幅秋景图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秋味。至此,学生应该对这篇散文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了初步印象,但对作者的感情体悟还很肤浅,还谈不上读懂散文。

二、体察散文语言和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表达经验

首先,要认真揣摩散文语言。《故都的秋》中描写秋味的语句,从色彩来看,有蓝、白、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灰等,这些色彩偏重于冷色调。正象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从声音描写看,从一点声音也没有的槐蕊、蝉的鸣叫、人的应答声等,也都表现出悲、凉、清静的意境的。其次,从写作手法上看。一是作者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怀,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创作的。通篇文章从景物描写到语言运用,都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悲凉美的赞美之情。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文中多次用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对比,烘托对比北国的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散文语言和写作手法的研读,学生对作者渗透其中的表达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作者在散文中是怎样表达自己感情的,也在读者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

三、在作者营造的感情漩涡里,感受作品中的自我,让学生领略散文的美,并学会欣赏美

对于学生来说,作为写景散文,全文围绕“清、静、悲凉”这条线描写故都的秋,学生容易理解,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也不难体会,难就难在真正走过郁达夫的内心,郁达夫为何以悲凉为美,故都的秋到底触动郁达夫的什么,眼前之景与作者内心最契合之处在哪里,恐怕这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所在。要破解这个难重点,一方面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仔细品味文中的秋味到底体现在哪里;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知人论世,与郁达夫的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结合起来思考,把《故都的秋》定位为郁达夫所写的写景抒情散文,其中必然烙上了郁达夫的印记,有作者的个性。我们知道,在现实的人生里,作家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境、秋味儿,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但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情感体验而受到扭曲,以致失去了它固有的特征。在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里,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秋蝉的鸣叫、还有那秋风秋雨等等,是多么清晰而逼真地再现了故都之秋的韵味。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郁达夫的这篇散文,其特点恰恰就在于他写出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故都深处的恬静心态。在以悲凉为底色的秋景中,作者能发现种种充满暖意的细节,以及故都市井中一副副悠然自得的秋景图。

秋的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翻译美学 散文翻译 《故都的秋》 翻译策略

1.引言

散文文体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活动、话语以非韵的形式做出的文字记录,其区别于韵文、骈文,包含所有不押韵、不排偶的散体文章(胡显耀,2009:171)。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它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具有其自身独具魅力的特点。通常来说,其他文学体裁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因此,中文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突出特点,具有别具一格的美质。这就为散文的英译增加了难度。翻译散文时存在着一个审美理解和再现的过程,翻译家必须兼顾再现原文语义层面内容的同时,准确把握原作的风格,实现美的重现。

郁达夫先生说过,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散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故都的秋》实为中国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而资深翻译专家张培基教授凭借自己扎实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让中外读者得在英语语言环境下欣赏这篇散文。张培基教授不仅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细致、雅俗得当,而且特别着意语篇美感的再创造,力求既完美地保持原文的信息,原文的功能,又译出原文的风格或味道。其英译本不仅语言自然流畅,而且充分阐释原文中的美质,成功地使原文的美感在译文中得以重现并延伸。

2.翻译美学研究

2.1翻译与美学

朱光潜曾说:“翻译绕不开美学。”要谈翻译,应该先谈一谈美学。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是在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A.G. Baumgarten,1714-1762)《美学》一书的问世为标志。西方美学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久远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并且在各个阶段都出现过占主导地位的美学形态;中国的审美文化也丰富多彩,远古时期图腾的“原始符号美”,《周礼》中渗透的整合性美学思想,儒家的“和合论”与“美感共享论”,以及道家“玄妙论”的模糊美观,等等,数不胜数。

美学不仅神秘,而且关系到每个人,因为它所关注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任何一个有情感的人都可能与美学有关。同理,翻译美学作为一门从美学视角研究翻译的学科,也与处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中的每个人密切相关。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翻译美学”这个术语,并且认为“翻译绕不开美学”是完全符合翻译这一“很可能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活动”(英国文艺批评家理查兹语)的自身规律的。

2.2翻译美学理论

纵观中西方翻译简史,翻译与语言学、符号学、修辞学、文化研究息息相关,注重探索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翻译步骤、翻译方法等涉及翻译科学性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研究者逐渐用描述性方法来研究理论,并深化了对翻译研究的认识。翻译美学这一理论正是以描述性翻译研究为背景在中国译界开始酝酿的(隋荣谊,2007:54)。

翻译美学就是翻译学的美学模式,是翻译学基本模式中的核心模式。它旨在用审美理论描写翻译学的各项基本原理、操作原则和发展策略(刘宓庆,2011)。美学是研究人的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学科,因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既是思辨的,具有理论性,又是经验的,具有实践性、实用性。翻译美学也一样。翻译美学既关注审美感性在翻译中的关键作用,又重视审美理解在翻译中的引导作用,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毛荣贵,2005)。

3.翻译美学与英译《故都的秋》

翻译是两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的互相转换,翻译美学涉及如何确切地将原文的各种审美品质用译文表达出来的问题,因此它处处离不开分析比较。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从音美、词美、句美和意美(毛荣贵,2005)四个方面分析原文和译文的各种语义,对比翻译过程中美质的再现。

3.1音美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韵律词是构词的产物;从美学角度看,韵律词是平衡的工具。语言正是具有与音乐相似的节律与和谐优美的音色,才别有更多的情趣。然而汉语和英语在音美上有很大的不同:汉语是声调语言,其四种声调构成了发音的抑扬顿挫,产生了一种音乐特征,英语是重音语言,其单词多是多音节,有重音却无四声,所以利用发音特点形成的文字很难英译。但是如若处理得当,译文将会保持原文的美感,下面是张译《故都的秋》的例子。

例一: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译文:It will be most desirable to have them set off by some tall thin grass planted underneath here and there.

我们慨叹汉语的叠词之美,但是很难将其译成英文而不损其美。张培基教授此处联想到英语中的音美—押尾韵,将“疏疏落落”译成“here and there”。将汉语的叠词之美恰到好处地转移到了英语的尾韵上,使译文达到视觉美与听觉美的统一。

例二: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译文:A sudden gust of cool wind under the slaty sky,and raindrops will start pitter-pattering.

同样,张培基教授将“灰沉沉的天”这个叠词译成“slaty sky”。此处选词新颖而又贴切,用英语“slaty”和“sky”押头韵的音之美形之美来翻译中文的叠词之美,用slaty这个意为“石板色”的词来表示灰沉沉,一举两得,堪称杰作。而将下雨译成了带有头韵的“pitter-pattering”,很好地将原文的“息列索落”之意表达出来而不失美感。

3.2词美

词是篇章的基本要素。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在汉英翻译中,词与词之间的翻译并不一定是对等的。有时候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原文的美感,译者会转换译文中词的词性或结构。

例三: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译文:Autumn,whenever it is,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如果按照原文翻译的话,“总是好的”应该译为“is always nice”,表示各个地方的秋天都一样好,这显然与主题倾向“北平的秋更特别,更让人眷恋”不相符。其实在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其他地方的秋天虽然不及北平的秋天好,但总是有可取之处的。作者选取了“recommend”一词不仅把北平之秋人格化了,更能衬托出对其的热爱。

例四: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译文:To enjoy its atmosphere to the full in the onetime capital, I have,therefore,made light of traveling a long distance from Hangzhou to Qingdao,and thence to Peiping.

例四中张培基教授把“饱尝”译为“to enjoy to the full”,“full”一词的选用既体现出“尽情”、“饱”的意思,又完全符合英文表达习惯。译者用“made light of traveling a long distance”来翻译“不远千里”,其中,词组“made light of”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文作者不在乎距离而来欣赏北国的秋的感情。

3.3句美

句子是一个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人们写文章,都离不开遣词造句。遣词虽涉及语言的形式美,但更多的是同语言的内容美相关联;造句则主要同语言的形式有关。下面看看张培基是如何在译文中还原原文的句美的。

例五: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译文:Southern autumn is to Northern autumn what yellow rice wine is to kaoliang wine,congee to steamed buns,perches to crabs,yellow dogs to camels.

原文采用排比句来比较南方和北方的秋,抒发对北国的秋的热爱。此处作者用排比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张培基教授在处理这句中也用了英语中的平行结构“…is to …is…to…”。用这种译法,译文富有表现力。结构相同、义气并重、语气一致的词组排列成串,增强了译文的语势和表达效果。

3.4意美

在汉英翻译中,由于文化的差异,想要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境并不容易,其中的意境之美难免会有流失。但是如果对原文理解分析深刻、措辞恰当的话,意美就会保存在译文中。张培基在《故都的秋》英译本中就如此处理,比如:

例六: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译文:As to morning glories,I like their blue or white flowers best,dark purple ones second best,and pink ones third best.

在写牵牛花的颜色时,因为蓝、白属于冷色调,最适合表现悲凉之情。张培基先生为了不破坏这种直接的隐喻,采取直译,美感依旧保存。

又如,描写落蕊“又觉得清闲”时,仅仅简练地用了“quiet and smell-less”突出落寞悲凉之情,以表达原文“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再如“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的秋雨”则用“being more appearing,more temperate”。看似简单,却是作者悲凉、孤寂心迹的流露,把作者处于特殊年代,郁闷无奈而又不甘消沉的心态表露无遗。这种情感始终贯穿全文。张培基先生在翻译中对译出的处理,使得这种情感在译文中得以体现,意美没有流失。

4.结语

张培基先生的《故都的秋》英译本,语言自然流畅又保存了散文原有的风格。本文以其为语料,从翻译美学角度探究汉语散文英译的问题,从音美、词美、句美和意美四个方面分析张培基先生如何处理原文,使原文的美质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得到再现和展示。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想成功地再造原文的美质,首先必须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分析原文的感情,然后用另外一种语言来再现原文的美。

参考文献:

[1]A.Goldman.Aesthetic Value[M].Boulder Co:Westview Press,1995.

[2]Albert C.Baugh.et al.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M].Routledge,1993.

[3]Richard.A.L.Analyzing Prose(second edition)[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4]高树勋,张志宏.从翻译美学角度浅析张培基教授《巷》的英译本[J].海外英语,2011(7):163-168.

[5]李梅.从“韵味”说来看汉语散文英译——以张培基译《故都的秋》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22-123.

[6]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7]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8]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9]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1]隋荣谊,李锋平.翻译美学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54-57.

[12]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3]王力.汉语音韵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谢健.张培基教授散文英译风格研究.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15]杨亚敏.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风格再现——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11-113.

秋的散文范文第4篇

风凉了,窗外清晨的阳光敲开房门,将一片落叶送来,告诉我——秋天啦!

想念柳絮飘舞的河畔,思念芦花飞白的原野,却更加眷恋这秋天东篱下的一朵小黄菊。泰戈尔《咏秋》一篇绝作,绘图出它迷人的双眼。汪国真一页《秋》,展开风景图上妩媚的身姿。

王维曾说:“秋天万里静,日暮澄江空。”古代诗中也依稀可见它的脸庞。也许你会认为秋天虽硕果累累,但是太过累赘;秋日的雨淅淅沥沥,又太过凄凉。但你可曾想过,硕果里的甜蜜,秋雨里的温暖,若你体会不到也没什么,因为那只是点缀美景的一颗流星。

秋天漂浮在水面上,流过了千家万户。打开水龙头,她的香味就弥漫开来,洋溢了整个房间。这不是浓浓的,也不是芬芳无比的,它乘在空气中,通过呼吸沁入你的体内,感觉轻飘飘的。

挂满星星的水到映着入秋后的悲凉,散落的钢笔写下了秋天的无尽沧桑。深秋是绝美的,也是残酷的。一片片枯叶早已落地,只有从那些华丽诗章中才能体会出这叶茎中残留的一丝柔情。

床边的SD娃娃瞪大了眼睛,仿佛也知道它是秋的孩子,它不再是一个摆设。500ML的饮料瓶斜靠在紫色台灯上,被温热的阳光所覆盖。屋里全是亮晶晶的,像是有一双双闪亮的眼眸。清澈如水,贯彻繁星。

手中的笔都像她的专属:被染了金黄。睫毛上像涂了一层粉,整个人懒洋洋的,总想睡一觉,SPORTS的热情已随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秋的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散文教学;结构;语言;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阅读和学习散文,认为散文没意思而且很简单,就是读一读、看一看。因为散文不如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不如诗歌含蓄凝练,音韵和谐;不如戏剧具有激烈的性格冲突、矛盾冲突;不如文言文知识性强。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自己原来的散文教学做了调整和改变。把散文学习和学生兴趣紧密结合,培养审美情感,不但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散文家写作框架,试着去模仿、去写作,而且从散文当中,吸取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丰盈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品味。

一、整体把握,学习文章的布局谋篇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共有14个段落。开头和结尾把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做对比,赞美了故都秋天特有的美――清、静、悲凉,表达出自己的向往之情,首尾照应。文章的主题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勾勒了五福图片,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这五幅图又紧扣故都“清、静、悲凉”的特点。议论部分,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事例,进一步颂秋。回环往复,结构严谨,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内容充实,酣畅淋漓。这样的文章结构,学生在习作的时候,完全可以借鉴、采用。

二、学习散文,欣赏、品味美的语言,并模仿写作

在《故都的秋》中,我们从文章中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中体会故都的清静悲凉,这是郁达夫所特有的,这和他个人的不幸、现实的动荡、社会的黑暗有关。《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这就是郁达夫的高明之处。我们一般只是在课前收集整理有关秋的诗词名句,现在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例如,让学生为课文写一个导语:

我喜欢春日的山花烂漫,鸟语花香;

我喜欢夏雨的雷霆万钧,紧锣密鼓;

我也喜欢冬雪的轻舞飞扬,飘飘洒洒;

但我更喜欢秋,喜欢它的金色,喜欢它的果实累累,喜欢它的萧瑟落寞,愁思万千,喜欢它的深沉与厚重。

如果再把我们积累、整理的诗词糅合进去呢?那样的表达效果更好:

秋是美的,秋是孤独的,秋是悲凉的,秋是愁情满怀的。

秋是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优美;

秋是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孤独;

秋是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凄清;

秋是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念家。

秋是什么?秋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绚丽;秋是

“山山黄叶飞”的轻盈飘逸;秋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落寞。

秋,来得清啊,“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来得静啊,“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来得悲凉啊,“秋风秋雨雨愁煞人”。

从化诗句入语段到入文章,这样的学习与积累使学生收获颇多。不局限于文章的学习,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与形式,使自己的语段充满诗情画意的韵致和美感,眼前一亮。这不但是学以致用,更是一种智慧的创造,是融入自己思想之后的完美结晶,在运用于作文当中会更好。

三、深入文章,体会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真思考

每一篇优秀的散文都有其思想火花的闪耀,传递出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与精辟见解,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挖掘文章当中的深意。

在散文的学习中,我们吸取的不应该只是文本表面传达出来的事件、人物、情感,更多的是它的内在精神和意蕴。结合以时代的特色加以形象化、贴近化,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文章,既了解到散文的美、散文的哲思、散文的情感,感悟作者的思想、态度,又能从中激发他们胸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

刘熙载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真真地走进去,去感悟、聆听。我是这样总结和深化自己的课文的:如《记念刘和珍君》我们沉痛地悼念、缅怀她们,热情地歌颂、赞美她们。怀念真的猛士,因为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枪林雨弹中为国为民请命,前仆后继无所畏惧,这是何等的大勇与大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从来不缺少这样的民族脊梁和民族精神。孟子的“舍生取义”;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陈恭尹的“丈夫不报国,终为愚”等等,从一处纵向联系与之有关的话题。

再如,余秋雨的《莫高窟》:穿越历史的风尘,回望中华文明。敦煌永远是一块泣血的伤疤,是让人不忍掀开的一页。因为爱所以恨,恨所爱为人夺,更因为恨所以更要自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里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因此,我们不要再哀叹,不再悔恨,不再埋怨,把握今天顽强拼搏,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为己、为家、为中华努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豪情。

以上是我在教散文时候的一点心得,使学生对散文的学习不只是流露于表面地看一看、读一读、听一听,而是走进课文深处,去感悟、体会每一篇文章的美,去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既学习他们的写作特色,又从汲取精神力量,让散文成为滋养自己心灵的清泉。

秋的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翻译美学;散文翻译;审美再现;故都的秋

1.引言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一篇优美的散文往往文字优美,意境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散文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更要传达原文的美学效果。本文以翻译美学理论为指导,从翻译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探讨张培基所译《故都的秋》的审美再现。

2.翻译美学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朱光潜首次提出“翻译美学”这一术语;1995年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把源语和目的语看作翻译的审美客体,把译者看作翻译的审美主体,在主客体的动态作用中构建了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简言之,翻译美学主要研究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以及翻译过程中审美再现的手段。

3.《故都的秋》译文赏析

3.1 形式系统的审美再现

音韵之美。音韵之美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上。散文对音韵的使用极广泛,不仅可以加强语言的音乐美,还增加了人们对语言艺术欣赏的情趣。翻译时译者应充分发掘译语的语言优势,通过头韵、内韵、尾韵等的巧妙运用实现音韵美再现。

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It will be most desirable to have them set of by some tall thin grass planted underneath here and there.

原文中叠词“疏疏落落”的使用给人以音韵上的美感,但是翻译时却很难不损其美。译者此处联想到英语中的押尾韵,将其译成“here and there”。将汉语的叠词之美恰到好处地转移到英语的尾韵上,使译文达到视觉美与听觉美的统一。

遣词之美。词汇层的审美信息主要体现在措词上。作者通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去选词。精当的选词能给散文的美感和质感很大的提升,提高散文的档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同样需要精挑细选,以求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韵味。

例: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To enjoy its atmosphere to the full in the onetime capital, I have, therefore, made light of traveling a long distance …

译者把“饱尝”的译为“enjoy to the full”,既体现出尽情、饱的意思,又完全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同样用“made light of traveling a long distance”来翻译“不远千里”。其中词组“made light of”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文作者不在乎距离来欣赏北国的秋的感情。

句式之美。句法层面的审美信息主要体现在句子的结构上。散文是一种句式结构多样的文体,排比、对偶、重复等句式的层出不穷为散文增色不少。

例: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in the South too,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the air is moist, the sky pallid…

原文中三个小句的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有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做谓语用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出了南方秋天那种平淡而细腻的意味。译者同样保留了平行的结构译出了原文的节奏感。

3.2 非形式系统的审美再现

风格之美。不同的作家往往有自己的风格,文如其人。郁达夫是典型的感伤文人,他的《故都的秋》具有极强的自叙倾向,语言朴素诗意,并透露出一股感伤之气。因此在翻译这篇散文时应将这种风格传达出来。

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这句话就有极强的自叙意味。仿佛作者在喃喃自语,这是郁达夫散文的一大特色。译文也将autumn单独放在句首,加上插入语“wherever it is”,同样成了三小句。原文是独白式的口头语,译文也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情感之美。散文着重抒发内心的体验和情感,散文创作就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诉诸于文字传达给读者,以实现与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翻译时译者应高度重视原文的情感因素,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整个翻译过程。

例: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In the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原文中“清、静、悲凉”这三个形容词形成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出郁达夫那落寞以及对国家民族危亡命运深深忧虑的情怀。译者在翻译时用“limpid, serene, melancholy”三个形容词来表达,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无比孤寂和伤感的情怀,形象的传达了原文美丽而悲凉的情感。

意境之美。文学翻译只有保持和再现原文的这种意境和氛围,才能使译文具有和原文类似的审美趣味。

例: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you will discover countless lines left by his broom in the dust, which look so fine and quiet that somehow a feeling of forlornness will begin to creep up on you.

作者用清闲、落寞来描写扫帚的丝纹,其实是融进了自己的情绪。这细腻清新的描写轻笼着一层故都的沧桑,让人感受到清秋的凉意。译文采用直译法,很好地凸显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和凉。尤其是“forlornness”一词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原文作者孤独落寞的情怀,景语心声。

4.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故都的秋》的英译,认为散文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原文的美学因素(形式系统或非形式系统的)是否在译文中得以再现。《故都的秋》意境悲凉、韵味隽永,是一曲幽远的秋的悲歌。张培基在翻译时积极寻求最大限度再现原文的美感,成功的再现了原作的美和情。翻译美学理论为散文翻译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2]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秋的散文范文第7篇

一、找线索,抓文眼

凡美文,定有文眼,透过文言,不仅可窥见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可找准文章的感情的基调,为理解奠定基础。而线索,则是作者用于串联文字材料的“寄托物”,或人或事,也可为地点、实践等。文眼是窥视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窗口”,而线索则是理清文章脉络的“红线”。在散文阅读指导中,不能以教师的“讲”告诉学生文眼和线索,而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文本而展开分析,自己找出线索,抓住文眼去阅读,这样才利于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走进作者,走进文本,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思想情感。

以《荷塘月色》阅读为例,如果学生提前没有了解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背景,对作者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的处境,那也就难以理解作者为何“颇不宁静”,而在阅读该文前就可引导学生先了解当时的社会局势和作者的处境,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找到文眼“心里颇不宁静”,由“不宁静”而下推,找到“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由文眼而再根据游踪找到“家、小路、荷塘、家”线索,由线索结合文本而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读进去,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情感。

二、读文本,理思路

虽然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开始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但落实到课堂实践中,教师讲的成分还是居多。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但如果学生不去读文本,没有在读中获得体验,那么,教师的讲也只能算是一种外部灌输,学生对文本所要传递的信息很难理解。以《听听那冷雨》为例,虽然通过教师的讲可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思乡之情,但这思乡又绝非是一个人的思乡,而是一群人,乃至是一代人的情感,文中一开始就写到“想这们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作者身在台湾,见雨而思乡,然在这雨里,那思乡的情愫,又岂可是简单的“思乡”二字可代替的。

在散文阅读指导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多去读,在读的方式上可多样化,可选择自读、默读、放声读,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晨读、课余时间等,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多读文文本。也要在课堂中应用如音乐、图片等方式作为辅助,让学生在读中生成感悟。如《荷塘月色》读的过程中配以轻音乐、如《听听那冷雨》读的过程中以雨的图片、诗词等作为辅助。其次,在读的基础上,要注重帮助学生对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行梳理。如《故都的秋》中指导学生用“思秋、绘秋、议秋、恋秋”对行文进行梳理,然后再去找景物清、静、悲凉的特点。

三、分类别,析手法

散文常常时托物寄意,即作者在行文中不会直接的表露自己的情感或观点,而是借助一定的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如赋比兴、如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作者笔下之景,非常人所观之景,此时的景,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或寄托了一定的感情。而从学生阅读散文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不会根据散文的类别去分析作者所采用的手法,故而也就难以揣摩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

很多高中学生在阅读散文时都不会把散文具体分类,只存在较为模糊的散文概念。其实,散文也无外乎叙事、抒情和哲理三类,而在叙事中又由侧重于记事和侧重于写人的,抒情散文则以写景抒情为主,如《荷塘月色》。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相应的标准对作品进行辨析,然后再对作者所采用的手法进行分析。以《故都的秋》为例,在行文中,作者由古都的秋到江南的秋、由槐树、蝉声、果树到“明月”“秋潮”“凉雾”“残荷”,由“我”对秋的感受到外国诗人、中国古代诗人对秋的描写,有对比、有映衬,将秋之“清、静、悲凉”写得淋漓尽致,从中也不难看出作者的苦闷和忧愁。

四、品语言,悟内涵

散文,其形散,但神聚。然散中有合,其神多为作者的情、作者的思,情或思却串联在字里行间,因此,在散文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是尤为重要的。只有抓住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词,从词句间去体悟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或表现的思,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否则,只是让学生单纯地读读文本,通过记忆、背诵方式对作品的主题、写作特点等进行记忆,阅读效果自然难以得到提高。

在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具有表现力的词或句进行分析时,要注重先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说出感受,然后教师再给予点拨。以《荷塘月色》中对塘上的月色的描写为例,月色本难描摹,然作者并未直接写月色,而是借助叶、花、树来写月色之朦胧飘渺,在这里又通过“泻”“浮”“洗”“画”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如“浮”写出了深夜水气的升腾、扩散、弥漫的动态,以动衬景,把雾的轻飘的状态写的恰到好处。对于作者的情感,则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然后再给予点拨。

秋的散文范文第8篇

一、在对比中写景抒情

在文中,作者为了表达对北方秋的喜爱,在文章的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两度把北方的秋和南方的秋进行对比: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在对比中,表现了北方的秋味十足。从中,我们获得了巧用对比来写景抒情的启示。

二、写景要为抒情服务

一篇散文,写什么样的景,要看抒什么样的情。北方的秋景,既有秋高气爽。麦穗金黄的明丽景色,也有秋雨绵绵、落叶满地的肃杀之景。而当时的作者,个人生活并不如意,再加以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内心是无比忧虑的。为了配合这种心情,他选择了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等景色来配合清、静、悲凉的心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平时的散文写作中,也应选择那些能恰当反映自己心境、情感的景物来写。

三、要适当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故都的秋》倒数第三段,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宕开一笔,谈古今中外的文人们对于秋的感受,这一方面表达了悲秋,并不是作者个人的感受,而是人类的普遍情感。正如作者在文章所说――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另一方面,各种引文的介入,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从而让这篇散文超越了普通写景抒情的层面,进入了对于悲秋这种情感更深意义上的探索。这也启示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在素材积累上扩大范围,并对材料进行深度挖掘,有意识地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深刻性,从而让写景抒情的散文超越仅仅是写景抒情的层面,上升为对一种情感、一种文化更深层次的探索。

四、要在文章的题目上下点工夫

常言说“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对于文章的重要性。《故都的秋》就其内容而言,是写北方的秋天,具体说是写北京(当时叫北平)的秋天,那他为什么在“北方的秋”“北平的秋”“故都的秋”中选择了“故都的秋”呢?在笔者看来,“北方的秋”相对于文章内容而言,范围过大,因为作者只写了北平的秋天,而“北平的秋”这个题目,没有突出北平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它曾经是中国很多王朝的都城,一个“故都”有几多留恋、几多伤感啊!

秋的散文范文第9篇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样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在散文里“我”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散文笔调,其实正是以“我”为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告白的亲切口吻所写出的叙述文字。“我”是其灵魂,因此在欣赏散文时,抓住与“我”密切相关(甚至是直接表达“我”思想情感)的句子,是概括散文主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一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选了宗璞的《报秋》,当年有许多考生在把握该文主旨时出现了偏差,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报秋》的主旨:

报 秋

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被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阅读完全文后,我们首先找与“我”密切相关的语句,有以下几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是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这一句用铺叙的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目的何在?我们只要略作分析“一惊”“怎么得了”便知原来“我”吃惊于时光飞逝,这怎么得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焦虑中。”是啊,玉簪花告诉“我”秋来了。猛然感觉时间飞逝的“我”却“两手空空”收获何在?作为何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作者在文末反复用“领取”一词写“我”的感受。领取,有拿过来之意,在此应理解为“把握”,“心中领取”便是用心把握,把握什么,把握“秋”、“冬”、“四季”、“生活”,便是把握有生之年的每个时候。

分析至此,《报秋》的主旨便清楚了,时光易逝,我们要珍惜光阴,把握现在、把握人生的每时每刻,要有所作为,不要虚度年华。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与“我”密切相关的语句对理解文章主题是何等重要,当年的考生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我相信能十分准确地把握主题了。

巴金先生在总结他自己写散文的“经验”时说道:“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巴金《谈我的“散文”》)。笔者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发现学生在阅读散文时对思想主题把握不准导致答题偏差较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潜心钻研,注意到找出重点语句――与“我”密切相关,甚至能表现“我”的精神或观点的句子,便可轻松而准确把握散文主题。现在我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广大同学,望同学有所收益。

秋的散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故都的秋,翻译批评,翻译风格

1 引言

张培基先生提到:“散文不受韵律、情节、分场分幕的约束,是一种灵活随便、轻松自如的文体。”散文,因其抒情、议论、叙事兼备,故“散”;然又言简意赅,中心明确,故“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重要特征。散文的精神和风骨在其情境,在其风格韵味。

翻译是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两者情感的交流和融通。要翻译一件作品,译者应该透过文字体察作者的内心,然后再现出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风格韵味。朱曼华评道,张培基先生的译风严谨,巧妙地再现了原文神韵;译文自然流畅,富于表现力;贴近原文,无斧凿之痕,充分体现了译者的译学思想及其审美思想。

《故都的秋》一文是张培基先生收录在其《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其中一篇。捧读原文,能读出秋的清、静、悲凉,欣赏译作,也能尝出清秋冷雨的感觉。

2 解读原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是著名作家郁达夫(1898-1945)的散文名篇。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的真情,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境。语言细腻生动,蕴含“色彩浓,回味永”的画面和“清、静、悲凉”的意境。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战乱连年,民不聊生。在此期间,郁达夫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1933年8月,他在一首游记诗后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创作生活,怕将从此告矣。”在第二天的日记里,他又这样写道:“想做东西,终不能动笔,当决计离开杭州”。正是如此,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3 译文赏析

要将散文的神韵完全地翻译给读者,意味着译者要最大限度地传递原作的审美意蕴,让译文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拥有与原文读者同样的审美体验。本文将从标题、词汇、句子、语言风格四个层面来剖析张培基先生英译的《故都的秋》,探寻其如何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神韵。

3.1 标题的翻译

对于一篇文章而言,题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题目虽然看似简单,一般为一个词,短语或者是一个简短的句子,但往往是作者仔细斟酌而写成的。从标题中,读者往往能揣测出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

故都的秋

Autumn in Peiping

标题“故都的秋”,这里“故都”指的是解放前的北京即北平。作者没有用北平而用故都一词,使得作者眷恋故乡之情在文章伊始就得到彰显,作者所向往的秋不在别处,就在北平。然而对于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的英语读者而言,若将“故都”直译为“onetime capital”或者“former capital”,则会使它们困惑着到底指的是哪一个城市。张先生把故都释义为Peiping,使信息明晰化,既避免引起困惑,又使读者容易产生联想和共鸣。

3.2 词汇层面

词是篇章的基本要素。因此,翻译时选词恰当是传神地再现原文风韵的基础。汉英两种语言有着天然的显著差异,而张先生特别能掌握汉英词汇的特点,在词汇的翻译上进行准确的转换。例如: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Autumn,wherever it is,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若按原文直译,“总是好的”可以译为“is always nice”。此处,作者的意思是其他地方的秋天虽不及北平的秋,但总有可取之处的。然而,nice只能表达出“好”这层意思,表达不出作者心中对秋的向往和眷恋这层内涵。张先生选用了“recommend”一词,不仅把“秋”人格化了,让“秋”生动地跃然纸上,更能道出作者对“秋”的神往。

3.3 句子层面

虽然汉英表达方式上句式结构也有很大差异,但行文流水的美感往往是通过对照、排比、回环、重复等修辞手段来体现,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再现原文的美感。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When I am in the South,the arrival of each 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 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Diao Yu Tai with its shady willow trees,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 insects,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 evenin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erating bell.

该句五个并列的“的”字结构,把芦花、柳影、西山、夜月、钟声五种意象整齐地排列起来,读来整齐流畅、回旋往复,有着明丽轻快的节奏,同时让读者在头脑中形成了故都秋天的美丽画面。张先生在翻译时巧妙的采用了四个“with”和一个“on”的排比结构,再现了原文的形式美。

3.4 语言风格

散文的语言具有特别的美感,因为它往往融入了诗情画意。张培基先生说:“散文作者可无拘无束地直抒胸臆,独抒性灵,因而文如其人。”所以,不同的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同样,郁达夫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语言自然、坦诚,富有诗意,总是透出一股感伤忧郁之气。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Oh,real nice and cool—”

“Sure! Getting cooler with each autumn shower!”

原文是熟人碰面时的对话,“唉”“么”“了”这几个感叹词用得极为传神,使读者仿佛已经看到说话者的表情,听到他们的语气,体会到字句间那层感怀之情了。与之相应,译文也采用了英语口语的方式。美中不足的是,虽“唉”以“Oh”译,表达感慨,而“么”“了”却用简洁干脆的“sure”译之或而不译,使原文的缓慢悠闲之意没有得以传达。

4 结论

综上所述,张先生的翻译可谓“神形兼备”,不仅从字、词、句方面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思想,也在遣词造句、再现原文风格方面造诣破高,将这篇带有“清,静,悲凉”之感的散文的神韵基本传达给了读者。张先生的译本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翻译过程中,要想成功的再造原文的风骨和神韵,必须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而表达亦是关键,这就要求译者一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掌握中西语言差异和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既忠实又灵活,既简洁凝练又富有文采的译文。(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朱曼华.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喜读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J].中国翻译,2000,(3).

[3]黄清华.《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J].名作欣赏,1985,(5)

[4]胡德香.《张培基先生中译英艺术初探》[J].孝感学院学报,2002.

上一篇:余秋雨的散文范文 下一篇:冬天的散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