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10-26 14:35:58

余秋雨的散文

余秋雨的散文篇1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人文内涵;艺术;魅力

余秋雨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一个新的高峰,其作品中的人文内涵与文学艺术魅力熠熠生辉,闪烁着时代的光彩。本文就其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其基本风格

1、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如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2、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3、还原历史现场,进行精辟剖析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二、独有的特色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1、极具突破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2、极有创新性。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1)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比如“牌坊”、“庙宇”、“江南小镇”等;(2)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3)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

3、极具独到性。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极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3、极具美学性。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但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往的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摹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形态。

三、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篇2

理性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理论的高度,其判断具有历史的逻辑性和人生的逻辑性,定性适度,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在理性方面,余秋雨散文的重要意义就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处在一个精神危机或者说道德真空的时代,一个民族依靠什么样的凝聚力来维系这个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连续发展?来保持这种文化的传递?”[1]

余秋雨本人的回答是:“艺术家能在理性的宁静中透示作品的精灵,不是技巧之意,而是平日默默地以人格贴近自然界和世间的天籁所致。只有习惯于思考,习惯于虔诚地膜拜自然的人,才能从容地进入这一境界……”[2]这个“习惯”从何而来呢?显然是来源于作家自身的文学使命感和崇高感。同时,也正因为善思、勤思,他才能绵绵不绝地借自然显现历史,再以历史显现文化,进而以文化显现存在,不仅提升了他本人的自我人生境界,也提升了文学的品质。这种渗透了作家渊博的文学、史学功底、广阔的文化意识及深厚的人生定力的深邃运思,把大陆散文引向汇聚古今、吐纳千年的理性高峰,洗去了散文长期以来甜媚无骨的轻飘俗丽。

剖析余氏散文,不难发现,这种理性的反思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索文明断裂的痕迹

《一个王朝的背影》好像破例写政治人格。然而余秋雨着眼的是从一座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概括出清王朝从兴旺到发达到一败涂地的历程。这个历程不是政治的历程,而是文化人格的衰败退化的历程。文中将长城的防卫作用与避暑山庄的威慑作用和外八庙的友好往来相比,将清朝康熙等几位精力强健的皇帝与明朝后期几个精神萎顿的皇帝相比,说明“有时,个人的生命和人格会给历史留下重重的印记。”作品称道康熙皇帝具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因为他们人格比较健全,“他把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在旷野、猎场和各个知识领域挥洒,避暑山庄就是他这种生命方式的一个重要吐纳口站。”

《抱愧山西》中,作者努力挖掘中国早期商业文明何以衰亡的社会政治和人文心理因素。文章以散文的形式寻绎中国的商业传统,虽还不够深厚,但其令人折服的说理和火一般的热情还是让人相信:只要有较为合适的社会政治气候,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完全可以开出一股蓬勃的强劲的现代商业精神。

2、渴望精神世界的回归

如《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不厌其烦地叙述天一阁藏书楼主范氏家族历时几百年、经历几个朝代更迭的艰辛苦守悲剧――凝聚了古文明硕果的书籍一次又一次被损毁,而一个家族以一种罕见坚毅持久的文化品格在近现代的乱世中保持和传递这些书籍,也同样传递着文化和历史。余秋雨赞叹道:“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苛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在《流放者的土地》中,被流放的文化人如何“死而复生”,开掘蛮荒的边地,撒播文明的种子,可以说是被碾碎了的文明碎片努力展示其光洁明亮的艰难尝试。它写了一批被流放的文人强健的人格精神和以文化为底蕴的生命状态。这些文人大多是一些品格端庄之人,他们的获罪只因为直陈时弊,刚直不阿。在人格精神不健全的封建专制时代,统治者需要的是驯顺和媚骨,却容不得半点异己思想和言论。因此,这批文人成了披枷戴锁的流浪者。可他们毕竟是文人,“当灾难初临时,他们比一般人更紧张,更痛苦,更缺少应付的能耐。”但又因为他们是文人,所以“当这关口渡过之后,他们中部分人的文化意识又会重新苏醒,开始与灾难周旋,在灾难中洗涮掉那些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于是在冰天雪地、空寂荒凉的东北,这批文人以自身的正直和善良,去发现友情,在馈赠友情的同时也回收着友情。在这里,友情成了衡量他们人格高贵与否的尺度。因此,作者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方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中间。友情,复苏了流放者的生命意识,也点燃了流放者内心高贵的火种,同时也为东北‘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因而他们“实现了文化意义上的回归”。

同样,《坡突围》中,坡承受灾难之后实现了艺术生命的再生,文明的碎片在碾压之后愈加坚韧光洁,创造了新的文化光辉。

3、追寻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家以现性和人文精神,试图在历史残简中捡拾一块碎片,踏着文明的足迹寻找其中凝聚的中华文化的精髓。《笔墨祭》中,作者借祭奠毛笔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吟咏:“毛笔书法是一种超纯超净的心灵外化形式,天地之间恐怕再也找不出比毛笔书法更能直接而又真纯地与人的生命沟通对话的艺术形式了,毛笔文化的失落,无疑使人类文明失去了一块芳草地。”在对毛笔文化在现当代的地位价值作了概括的同时,又进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古为今用”式的扬弃。《青云谱随想》中,余秋雨表示特别喜欢疯疯癫癫的徐渭、石涛、朱耷等等,而不喜欢舒适得难以看得出个体精神状况的唐朝画家周舫。他从艺术入手肯定个性张扬的创作否定笔墨趣味的单纯追求,另外,如《白发苏州》、《千年庭院》等也都体现出作者欲对传统文化作科学理性扬弃的尝试,这可以说是余秋雨一直努力的方向。

所以,作家四处漫游的脚印总是抬得很不轻松,他总紧蹙双眉,目光深邃而迷离,每一次的出发和寻找既是源于一个现代人难以逃脱的漂泊感,又是他听从心灵的家园的呼唤必然的结果,面对现代的喧嚣和浮躁,他选择了徜徉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对传统作反思,蕴涵着执著深沉的家国之恋和民族文化之爱;他把思考一直深入到中华文明的根底,在与历史文化精魂的对话中,试图从中呼唤出一种健全的现代的理性的、能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前途不断提供动力的文明,也以次超越自己和众多漂泊无依的现代灵魂,实现民族文化人格和伦理道德的再造。

曾有学者认为,“余秋雨的理性精神是对一般愤世嫉俗的超越,表达了一种文化建设的精神、一种培养文明的精神。”[3]将其延伸,笔者认为,这更是中国大陆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发展使作家兼负了一种求索的目光,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寻根和其后的反思更使余秋雨对传统文化在温和的眷恋中多了一份清醒和自信,以理性的思辨对传统文化进行冷静剖析,在体味、诘问中进行深刻反思。所以他反思的目的是“扬弃传统文化,思考着如何实现古老华夏文明的现代转化,为中华文明的生命与前途寻找正确坐标,指导未来。”[4]正如余秋雨在解释《道士塔》的文化底蕴时说,“至少有一个原始的主题目: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个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他呼喊几声。”

参考文献

[1] [3]江冰,路文彬,王军,余秋雨散文漫论[J].文艺评论,1995,(02):57

[2] 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249

余秋雨的散文篇3

[关键词] 冯伟林;余秋雨;散文;文体;比较

[中图分类号] I20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1)06―0094―05

Abstract:FENG Weilin’s prose and YU Qiuyu’s differ markedly in such aspects as subject selection, theme expression,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language style. All these differences are attributed to that in discourse, political discourse, which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writer’s identity of an official, or cultural discours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riter’s identity of a cultural scholar. Thus, a writer’s subjectivity forms the key element in his style.

Key words: FENG Weilin; YU Qiuyu; prose; style; comparison

冯伟林是近年来散文创作界的一匹“黑马”,他的散文创作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政治话语”,被评论界冠以“新儒生散文”称号,为散文又增添了一新的体式。在当代散文创作的记忆中,余秋雨散文的 “文化话语”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有趣的是,冯伟林的“政治话语”和余秋雨的“文化话语”有着相承的血脉,冯伟林就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过余秋雨散文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这两种散文话语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将这两种散文话语做一些比较,也许不无意义。

在文体批评的意义上,话语与文体庶几近之。文体是作家特定的艺术把握生活的方式,表现为文本就是话语形态,具体体现为作家对题材选择、主题凝聚、结构呈现、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审美取向。这里,题材选择、主题凝聚等审美取向构成文体的内核,呈现为作品话语的艺术内容特征;而结构呈现、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审美取向则构成文体的外貌,呈现为作品话语的艺术形式特征。由此,笔者拟从题材、主题、结构、语体四个方面对冯、余的散文话语做一些比较,以期获得对散文创作的一些普遍认识、借鉴和启示。

一 题材的异同

整体式、全景式的完完全全以“历史文化”作为抒写对象是余秋雨与冯伟林散文在题材上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使他们的散文不同于以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般意义上的散文,而开拓出了散文的一种新体式――历史文化散文。当然,这种开拓性属于余秋雨,冯伟林只是其追随者、效法者。

以“历史文化”作为抒写对象是余秋雨散文在题材上的总体特征。余秋雨散文的题材取向不是现实生活人事,而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等,余秋雨散文在时态上不是现在时,而是过去时,不是现实的感悟,而取回忆的态势,历史的回忆、追溯、思考构成余秋雨散文的主体内容。一本《秋雨散文》,涉及的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彩断片。纵观余秋雨散文的文题几乎是一个个历史文化的标签。因此,题材的整体创新与开拓也是余秋雨散文取得成就引起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出现并引起轰动后,自然就有了效法者,可以说,冯伟林就是其效法者之一。冯伟林的散文集《谁与历史同行》、《借问英雄何处》、《煮史论圣贤》、《书生报国》,从书名上看,就有一股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但冯伟林和余秋雨的散文在题材取向上只是大致趋同,即在大方向上都是面向历史,而在具体素材的经营上,很显然,二者具有不同的路数。艺术创作是以作家的文学愿望、个性和个人优势的充分发挥为其前提条件的,冯、余散文题材的这些不同特征与作家主体条件、精神气质和创作意识有关,也就是说,是冯伟林和余秋雨各自不同的主体精神决定着他们在题材上不同的审美取向,从而形成了他们散文题材方面各自不同的文体特征。

余秋雨的第一本散文集命名为《文化苦旅》,一个“旅”字使他的散文多以游记形式出现。余秋雨散文中的历史文化总是与山水名胜古迹连在一起。这是自然的,一处山水,之所以成为名胜古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历史文化名人在其上留下的足迹,得力于在此处发生的历史文化事件,山水借文化成为名胜,历史文化使自然山水变成了人文山水。余秋雨散文所选择的就是这些成为名胜的人文山水。这里,山水,只是余秋雨旅行地图上的一个个现实目标,而进入作家内心视野的是山水背后的历史文化。也许,余秋雨最初旅行的目的不是历史文化,但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文化就像一个磁场始终牵引着他,想摆脱也摆脱不掉,余秋雨从使人沉重的书斋走向山水,企图释放自己的身心,而作为一个文化学者的惯性又使他在山水中看到的是沉重的历史文化,“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这是文化人的宿命。而这一宿命却造就了他轰动文坛的秋雨散文。余秋雨一边在山水间行走,一边以文化人的眼光打量山水,打捞历史文化,这种创作的情势使他的散文在题材上就呈现出山水人文和人文山水互为交织的特点。又因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伴随他的旅行而产生的,于是他的抒写对象就具有了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征。

如果说,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是从使人沉重的书斋走向释放自己的山水,那么,冯伟林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则是从喧嚣繁琐的办公室走向宁静沉思的书斋。不同的出发点,相反的走向造就了各自的散文成就。

稍作对比,就可发现,冯伟林散文的题材与余秋雨散文的题材有着迥异的特征。

第一,冯伟林散文的历史材料来自作者读书的资源,来自典籍,具有“实在”的特征。相对来说,余秋雨散文的历史材料除了他的读书资源外,还来自他的学术研究和广博见闻,甚至还来自他的想象(不然他就不会招致来自史实的批评),因而多多少少具有“虚化”的色彩。我们从冯伟林散文中看到的是勤奋与“厚积薄发”,而从余秋雨散文中看到更多的是才气与充沛激情。冯伟林是厚实的,余秋雨则是广博的。

第二,冯伟林散文抒写的对象主要是历史人物,而余秋雨散文所写的大多是历史事件,或者说,冯伟林是从历史人物引出历史事件,是围绕人物来写事件,写事件是为写人物服务的。而余秋雨是从写历史事件引出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只是历史事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可能与他们不同的写作目的有关,冯伟林的创作是为了还原英雄,从而呼唤英雄,于是他写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被论者们评为“英雄符簇”。余秋雨的创作目的与他的文化学者身份有关,他关注的是历史文化事件中的文化意蕴和文化人格的重建,所以他的创作视点自然不会落到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身上,而是着眼于整个历史文化事件。

第三,冯伟林散文辐辏于湖湘文化,选材上有一个大体的既定范围,那就是与湖湘文化有关的历史英雄人物。余秋雨散文的取材则呈现散点的、流动的、随机的态势,凡属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事件和精彩瞬间都可以进入他的散文视野。

一个作者的题材选择,与他的创作理念、审美志趣有关,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冯伟林选择湖湘历史英雄人物为题材,是一种基于自身内在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的自觉行为。冯伟林,一个被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孕育成长起来的读书人,一个有血性的湖南汉子,一个具有使命感的政府官员,其积极向上、沉雄刚健的主体精神自然会选择心仪已久的大智大勇的英雄群像作为审美对象。

相对于冯伟林题材选择的审美自觉,余秋雨的题材选择则处于不自觉与自觉之间。“不自觉”说的是余秋雨选择历史文化题材创作散文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机缘促成,是他对书斋生活的一种厌倦而又受到外部的诱惑从而寄情山水的机缘促成,“自觉”则指他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对“人文山水”的必然向往和对山水中包含的历史文化意蕴的“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二 主题的对比性特征

冯伟林的散文与余秋雨的散文在主题上有着相承的一脉,那就是对历史人物的人格探询和对历史事件的意义追问。所不同的是,冯伟林更多的是对英雄人格和政治意蕴的探询和追问,而余秋雨则是从更普遍更广泛的意义上对文化人格和文化意蕴的审视和思考。正是这种整体主题趋向的不同也导致了冯、余散文主题整体形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冯伟林散文的主题具有鲜明单纯的形态特征,而余秋雨散文的主题则正好相反,显得隐晦复杂。这是笔者阅读冯、余二位作家散文时在主题意蕴上的总的印象。

从整体上来说,冯伟林散文的思想情感意蕴并不复杂,显得统一而又单纯。冯伟林散文的主题概括来说就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传统儒家思想,就是心忧天下、报效祖国的政治情怀。冯伟林的写作,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就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政治理念。他的散文反复吟唱的就是这一宏大主题。

余秋雨散文的主题,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越来越强烈,如鬼使神差一般缠绕心头。奇怪的是,虽然强烈却无以名之”。(《文明的碎片》题叙)强烈而又无以名之的“文化感受”,作为散文主题自然隐晦而又复杂。说余秋雨散文主题“隐晦”,不是贬词,而是指阅读余秋雨散文时对其主题的把握状态,对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不是一个词两个词能概括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楚的,有时只能靠感觉,靠体会。这是由于其复杂多重造成。

如果将冯伟林和余秋雨的散文同时对比着读,就会获得如下一些相对应的感觉:

冯伟林呼唤英雄回归,散文中洋溢着对英雄的呼唤与赞美,显得刚健有余,深婉不够,缺少厚味;余秋雨倾吐文化感受,散文中充满了对古老文化的眷念与无奈,颇多唏嘘感叹,呈现出伤感阴郁的格调,温软有余而激愤不足。

如果说,阅读冯伟林的散文,一直被他直抒胸臆的政治情怀与报国激情所振奋,但释卷之后,激情之余,归于平淡;那么,阅读余秋雨散文,就会时时被文中流布的深婉曲致的文化情绪和心曲所感染,并留下久久的思索与回味,获得哲理感悟的同时还有叹惋和悲情。

冯伟林为湖湘英雄立传;余秋雨与古老文明对话。

冯伟林的主题取向外的姿态,寻找英雄和楷模;余秋雨的主题取向内的姿态,寻找自己,寻求精神的皈依。

冯伟林是从历史审视现代,而余秋雨则是从现代审视历史。

冯、余散文主题的表现有着迥异的路数,具有鲜明的对比性。总体来说,冯伟林采用的是“聚焦――放大”式,余秋雨采用的是“造像――推演”式。

冯伟林说:“我只是聚焦一部分历史人物,着眼的只是某一个侧面或某个核点,然后放大去写。仅此而已。”这个被作者“聚焦”后又“放大去写”的某一个侧面、某个核点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冯伟林散文“聚焦”的历史人物都是政治名人,都从不同方面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而且都具有英雄的特质,作者将这些人物的英雄特质作为散文的核点“放大去写”,集中而又鲜明地表达了仰慕英雄,呼唤英雄的主题。

显而易见,冯伟林的创作目的和主题趋向非常鲜明,并与他的政治身份和政治理想契合统一。可以说,冯伟林的审美理想就是他的政治理想,或者说他是带着政治理想来创作散文从而形成他的审美理想的。对于这一点,作者态度鲜明,毫不矫饰。政治理想与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既显示了作者完美的人格,又体现了诚实的文体品格。

如果说,冯伟林笔下的人物是一群英雄,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么,余秋雨笔下的人物是一群文人,显出复杂的状态。冯伟林聚焦于人物的英雄特质,余秋雨的笔触指向历史上文人们不幸的命运。余秋雨不厌其烦地描述着一代代正直的文人不幸的命运,并由他们的命运轨迹推演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走向和整体“文化人格的演进”历程。余秋雨的这种主题表现模式有两个环节:一是为历史造像,即将文人命运中的一个片断描绘成一个历史镜头来凸显其文化意义。二是向文化推演,即由人们习而不察、熟视无睹的现象向着文明和文化主题推演开去,上升开来。余秋雨对进入他笔下的历史现象可以说是不依不饶、层层深入、寻根究底、辩驳诘难、追逼拷问,最后“上纲上线”。余秋雨总想也总能从历史表象、寻常事件看到其背后深刻的文化蕴涵,这是他作为文化学者的思辨与学术惯性使然。如从“笔墨丹青”看到“对人格内核的直接外化”(《青云谱随想》);从“毛笔”看到对“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笔墨祭》);在《寂寞天柱山》,写故园感、归属感,提炼出了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叩问《乡关何处》,思索故乡与漂泊的命题;从《天涯海角》探求女性文明、母性文明、家园文化、地域文化。

在主题的表现上,冯、余二人还有一个对比性的特征:冯伟林散文的主题具有先入为主的预设性质,因而鲜明、稳定、纯粹;而余秋雨散文的主题却是苦苦思量与追索的结果,时时处于思想的明灭间,如爝火,如晨星,晦暗、飘忽、朦胧、无可名状而又意味无穷。

三 艺术结构的不同形态

文体结构是作家写作思路和表述策略的文本体现,文章结构问题就是文章构思问题,而文章构思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取舍、安排、组织写作材料。就历史散文创作而言,写作材料是纷繁复杂的,它至少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客观的历史材料,一是作家主观的现实感悟,而这两方面的材料都有感性与理性的成分。写作历史文化散文,在构思上就要处理好这些客观与主观、感性与理性等因素的关系。作为历史文化散文作家,冯、余二人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以上构思问题,他们对这个构思问题的解决策略在文本上就体现为他们的文体结构特征。

冯伟林散文的结构艺术集中体现在驾驭历史材料及处理历史材料与主体情感的关系上。对历史材料的驾驭,在文本上体现为对历史材料的叙述,而要不堆积史料,不被史料牵着走,叙述主题的选择则是关键。冯伟林散文的叙事选择,整体上有一种主题趋向,既关注历史人物生前的丰功伟绩及其影响,还用相当重要的笔墨来抒写英雄的死亡并突出其影响,由此而形成“叩问生死”的叙事主题。这实际上就是作者驾驭宏大繁复的历史题材的一种文体策略。

读冯伟林的散文,明显地感觉到有一股贯穿全篇的情感之流在激荡。这股情感之流像一条红线,像一个磁场,显然在作品中起着文体凝聚的作用。贯穿冯伟林散文中的感情有两种:一种是对历史及其人物的“温情与敬意”,另外一种是作者个人的政治抒怀。冯伟林对历史事件的叙写,遵循的是情感的逻辑,而不是时空的逻辑。对写作材料的剪裁和组织都服从情感节律起伏的需要。因而,读冯伟林的散文,开始可能觉得在叙事结构上有点散乱,但多读几遍,用心体会,就会把握其中的情感节律,看出作者以事为纬,以情为经,以论为魂的文体结撰艺术。

如果说,冯伟林散文的结构艺术集中体现在驾驭历史材料及处理历史材料与主体情感(客观和主观)的关系上,那么,余秋雨散文的结构艺术则集中体现在处理情与理的关系和情理交融意境的营造上。在余秋雨散文的思想内容要素上感性与理性、诗情与哲理、激情与冷峻一直构成一种矛盾与张力。余秋雨的抒情大都是与智性的深思沟通的,余秋雨力图把诗情和智性结合起来,从单纯的审美走向情理交融的审智。与冯伟林用情感为主线贯穿全篇做文体凝聚不同,余秋雨散文的深层结构是用他独创的“人文意象”来贯穿纷纭的信息。余秋雨散文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宏大而庞杂,而整合统一这些信息的方法就是提炼一个统一而单纯的“意象”,集中的意象把抽象的概括性化为可感性,而意象的感性与诗情蕴含着理性与哲理,于是就形成了情理交融的意境。如把满清一代的历史集中在承德山庄的意象上:“它像一张背椅,在这上面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这个意象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

四 语体风格的差异

有论者指出,冯伟林散文的语体风格为“有温度的政治话语”。这是冯伟林散文的语体风格与其他散文作家的不同之处。有温度的政治话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政治话语词汇为主;二是“有温度”的话语情态。

政治话语词汇是与政治有关的词汇,主要指涉的是“我”与国家关系的话语,谓之“大我”话语。显然,冯伟林的散文与其宏大的题材、主题相对应,其话语词汇主要是指涉“大我”的政治话语词汇。冯伟林散文的政治话语词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政治观念(思想)词汇、政治名词词汇、政治行为词汇、政治价值词汇。在这四类词汇中,行为词汇和名词词汇用来叙事,而政治价值词汇和政治观念词汇用来抒情议论。冯伟林散文的这些政治话语词汇都是高频词,在词汇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一般来说,政治话语都是抽象的、高调的、宏大的、冷冰冰的。而冯伟林散文中的政治话语却是冲满热情的,带着温度的。这“热情”和“温度”来自作者主体精神对文体的灌注,来自作者对笔下英雄人物的“温情和敬意”。二者的结合,使冯伟林的散文充满了抒情性的议论和议论性的抒情,并以此构成文体之魂。

冯伟林散文语体风格的总体特征为“有温度的政治话语”,这与他作为官员作家的身份相符,也与他创作目的与审美需求的自觉性有关。余秋雨是一个文化学者,是因学术研究颇感困惑、倦怠后“不自觉”地进入散文创作的。因此,他的文化智性和学术惯性自然会不自觉地带进散文创作中,影响他散文文体风格的形成。与冯伟林“有温度的政治话语”具有鲜明的对比性质的是,我们也可以毫不矫揉造作地把余秋雨散文语体风格的总体特征概括为“知识分子的文化话语”。其具体特征集中显现为以下两点:知性为其神骨,诗性为其体貌。

“学者散文”是余秋雨散文几成定论的称呼,“学者”之于“散文”的意义就在“知性”,或者说,“知性”是“学者散文”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显著特征。有论者评说余秋雨:“他的散文语言,是情理合一的典范。在他的诗性叙述中,叙事语法被一种理主宰着,浸满了一种历史的思考和感叹。” 这个评价是中肯的,“理”即知性是余秋雨散文的主宰,由此,知性也就成其为散文话语的内在支撑――神骨。余秋雨散文的知性既体现在话语内容上,也体现在话语形式上。

王尧指出,余秋雨散文标志着散文创作领域的“知识分子话语转换”。[1]知识分子话语在话语主体上有一个特点,就是精英意识和启蒙立场。这一特点表现于话语形式就是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敢于界定。如《抱愧山西》一文,分析性文字几乎达到三分之一。其中对山西商人败落原因的分析竟长达五页之多。不仅文字比重如此,就整篇的思维结构也是偏重于分析性的,而不同于以描述性为主的散文:抱愧山西!为什么抱愧?是因为误解了山西。“误解容易解除,原因却深可玩味。”于是,思路就沿着这一分析性的轨迹出发了。思辨是余秋雨擅长而又喜欢的,这是他的专业优势啊,当然要发挥了。诉诸理性时,余秋雨当然要思辨,但即使是诉诸感性的抒情时,余秋雨也不会放弃思辨。这样就形成了余秋雨情理合一的语言风格。

如果说,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是出于余秋雨学者的思维惯性使然,那么,敢于界定,就是余秋雨精英意识自信心理的表现。像下面这样使用断然语气的文字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是比较多的:“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流放者的土地》)“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情义、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吧,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们得惠至今。”这里,“我敢断言”、“必定”、“一定”都是断语。换一个作者,可能把“必定、一定”改成“也许”。在余秋雨的散文中,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敢于界定三者是统一的。有分析,有思辨,就必然有界定,界定是分析和思辨的必然结果,在行文中,有时也有先界说,再分析思辨,相当于议论文中,先提出观点,然后再论证。如在《抱愧山西》中,对山西商人的人格素质就是先提出界说“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然后一一加以分析论说。

与“长于分析,乐于思辨,敢于界定”相适应,余秋雨散文话语的知性特征还表现在用词上高频地使用学术词语,诸于“耗散”、“构建”、“表征”、“情结”、“文化人格”、“通用电码”、“意味”、“消解”、“机制”、“文化信号系统”、“生命信号系统”等等这样现代甚至当代性的学术词语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不时流泄。这与冯伟林散文中大量出现的“政治词汇”又形成鲜明的对照。

有人评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联姻,便产生了学者散文,其代表作当是余秋雨散文。当余秋雨把‘思想装进了散文的美丽的容器后’,便创造了散文的新形式。”[2]学者散文,首先是散文,是艺术,它首先要受到审美规范的制约,“容器”的“美丽”是它作为文学存在让读者接受的前提。固然,“知性”(学术性)做为内在神骨,给余秋雨的散文灌注了智性气质,提升了文体的内在品质,但是,如果他的散文缺乏诗性表达的话,同样会面目可憎,令人无法接受。所幸的是,余秋雨深知这一点,他把这些散文写作确乎是当做文学创作的。对他来说,文学性或诗情的追求恐怕比知性的追求付出的心血更多,因为知性是他驾轻就熟的,而诗情则是要他“脱胎换骨”用心感受的。余秋雨散文话语的诗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枯燥的历史材料化为生动的叙述。

余秋雨散文不仅耐读,而且好读,读起来有味,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从不掉书袋子,不堆砌史料。不仅如此,他在选择史料,运用史料,叙述史料上都很用心,有时还匠心独运。首先,他尽量选择对读者具有吸引力的史料,这个吸引力不仅仅是新奇有趣,还有重大性、典型性(代表性)、秘闻性、哀情性、名人效应等特征。新奇有趣如《酒公墓》、《信客》中的材料;重大性和代表性如《抱愧山西》中的乔家大院发迹史;而《抱愧山西》中的日升昌票号老总和副总之间的纠纷和《风雨天一阁》中的许多材料基本属于秘闻性质;《这里真安静》中有关日本的故事和《抱愧山西》中“山西远行者的心酸故事”以及《流放者的土地》中顾贞观用《金缕曲》打动纳兰容若救赎吴兆骞的情节则哀情与秘闻性兼有;至于名人效应在余秋雨散文的史料特征中最为显著,他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基本都是历史名人,如《天涯故事》中写了冼夫人、黄道婆、宋氏三姐妹都是与海南岛有关的历史女名人。其次,他运用史料不堆砌,不板滞,他手中的史料就像一条游鱼,穿插于各个主题之间,显得非常灵动。《抱愧山西》所引用的史料是非常丰富的,有形象一点的史料,如“走西口”的民歌和故事,有各种文献资料,如《山西票号史》、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各种地方志,还有宋氏三姐妹的传记,还有众所周知的大寨全国走红的材料等。各种性质不同的史料,交错运用,服从于不同的主题,读来兴趣盎然。在叙述史料上,余秋雨更是有独到之处。他叙述史料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单纯的叙述变为激情评述。二是史实的陈述转化为形象的过程展示。有论者指出的“枯骨生肉”、“戏剧化手法”指的就是这个特点。最为典型的是《道士塔》对王道士历史行为的“戏剧化”描述。

第二,语言的诗性质地。

读余秋雨的散文,会时刻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诗意美,这种诗意美来源于散文语言的诗性质地,诗性的话语构成了余秋雨散文语言的主体。余秋雨散文话语的内在特质是知性的,而表达这种知性的外在体貌却是诗性的,这种诗性的外在体貌首先表现为意象化的形式。由此,余秋雨散文语言的诗性特点之一就是用意象化的形式去表现哲理化的内容。这与上文谈到的“运用意象贯穿信息”的深层结构是相适应的。

文化意象一直贯穿于余秋雨散文的始终,从有关历史文化的传说到文化人格的建构,文化意象始终是余秋雨话语表述的中心。它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以文化意象为核心来组织他的话语结构。又因为“文化意象”中的“意”是对文化的理性思考和真知灼见(而不是单纯的情感),所以,在余秋雨的散文世界中,我们时时可以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诗情与理性的完美融合。

余秋雨散文语言的诗性质地更具体地表现为语言本身的形式美,关于这一点,已有许多论者论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五 比较的启示

通过冯、余散文文体的比较研究,我们获得的最大启示就是:一个作家文体风格的形成与他的主体精神密切相关。文体是作家特定的艺术把握生活的方式,一种文体的成熟与风格的实现,必然是作家主体精神与客观生活化合的结晶。冯、余散文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艺术构思以及语体风格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这个差异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都与作家的主体条件(身份)、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密切相关,可以说,都是作家的主体差异性造成的。散文是“文学的测谎器”,[3]散文创作与作家的主体精神关系更为密切,散文创作更要服膺于创作主体的内在精神需求,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余秋雨和冯伟林作为“业余作家”之所以取得成功,这与他们的创作完全是主体精神的自然流露,很少有“作”文的成分有关。或者说,正因为“业余”,就更为本色,更能与主体精神自然契合。这一点对于专业作家也是可以照鉴和思索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尧.知识分子话语转换与余秋雨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0,(1):35-38.

[2] 邵云霞.余秋雨散文的魅力[J]. 写作,1996,(5):9-10.

[3] 余光中.余光中散文•自序[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收稿日期] 2011-01-16

余秋雨的散文篇4

关键词:散文翻译 功能对等 传神留韵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余秋雨以代表作《文化苦旅》在中国大地上引起了一场“大文化散文”的飓风,开创了中国散文新的写作潮流。楼肇明(1994:23)曾盛赞余秋雨“可能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同时也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跨越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纯文学”界限,进入了广阔深邃的“文化领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余氏散文借山水风物探究中国文化意蕴,国外读者通过阅读其散文可以从中国当代学者的视角一窥博大的中华文化。目前出版的余秋雨散文译本,仅英文版《寻觅中华》(Quest for Chinese Culture)一部(该书由Ian Clark、Yang Jing合译,由新世界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发行)。余秋雨散文翻译的现状反映了散文翻译难度大的问题,译者不仅要译出散文的内容,还要译出散文的风格,并且要将原文的艺术美展现在译文之中。在翻译余秋雨散文《白发苏州》时,笔者便苦于无法在译文中准确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修辞风格、写作风格。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尝试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引,探索如何在散文译本中再现原文的风格,达到散文翻译的传神留韵。

二、功能对等与翻译方法

尤金·奈达是西方翻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提出的许多理论都在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功能对等”理论。谭载喜(2002:19)指出,功能对等的要义为:“译者应着眼于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也不拘泥于形式对等。功能对等不等于传统上的‘自由翻译’或‘活译’,它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意旨。”在散文翻译中,具体是指目的语读者能像源语读者那样正确理解文章的内涵,欣赏散文所传达的艺术意境。在其理论指导下,笔者翻译余秋雨散文时便采取了直译和转译两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

奈达的功能对等并不是完全否定形式,而是指必须对语言结构做出修改,才能达到“功能对等”。马会娟(2005:127)指出,“他曾不止一次地指出,如照字面直译能让目的语读者明白源语作者的意图或能让译文读者产生和源语读者相类似的感受,就应该采用直译的方法。”

如果字面直译不影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那么采用直译不失为保留原文风格、传递原文艺术美的好方法。比如标题《白发苏州》,余秋雨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苏州比为白发苍苍的老者。由于西方读者对“白发”的理解和中文读者是类似的,因此译文中将标题直译为“A Silver-Haired City—Suzhou”,不仅可以使目的语读者清楚原文标题的内涵,同样也可以使他们像源语读者一样欣赏原文标题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二)转译

并不是所有的词句都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当直译会导致误解而无法正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时就必须采用转译的方法。奈达(1991:107)指出:“反对机械照搬原作语法结构,机械地死译。在直译这种完全等值的翻译方法无法准确地表达原文思想和信息内容时,要灵活地采用意译和转换等方法,传达出源语所包含的深层涵义”。

(1)两千多年前,世界上已经有几座不错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都一一相继沦为废墟。

译文: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go,there were some fairly good cities in the world.But now they have been reduced to ruins one by one.

事实上这两句透露出的是余秋雨对文明古都衰败的感伤之情,其深层涵义是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几座不错的城市”,但现在却“一一相继沦为废墟”,真是令人扼腕痛惜。因此字面直译就无法传达源语所包含的深层涵义,为此将其转译为:

As early as over 2000 years ago,the world was already hosting a number of impressive cities,only to be reduced to ruins one by one.

通过“as early as”及“only to”两个短语传达出了原文内涵的深意。

三、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风格及其翻译对策

(一)意合性

余秋雨的散文行文流畅,其语言如行云流水,充分体现了汉语语言的美感,具有典型的汉语特点。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在结构上常常由一组相互并列且没有主次关系的分句组成,通过“意义”来体现语义层次。在余秋雨散文中像这样流畅自然的“流水句”比比皆是,例如:

(2)公元前后,欧洲最早的旅行者看到乱草迷离的希腊城邦遗迹,声声长叹。六世纪,罗马城衰落后的破巷、泥坑、脏水,更让人无法面对……

该段由多个分句构成,全段没有一个转折词,其余分句连接都靠意合实现。整段话读来自然紧凑,表现出了作者对文明古都衰败的感伤之情,充满了余氏散文特有的历史沧桑感。这段话如果逐字翻译,译文便是:

Around the first century,the earliest European travelers saw the ancient Greece ruins hidden in a growth of weeds and couldn’t stop sighing. For the worn lanes,muddy pits and dirty waters in the sixth century after backwardness of Rome city,it’s more unbearable for us to witness.

这样的译文虽然译出了原文所有信息,但却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杨霞华(1984:321)认为“根据英语修辞学,重要的成分应放在重要的位置。一句中最强调的部位是句末,称作‘句尾焦点’,其次是句首”。上述译文中的第一句,逐字翻译之后将非重点的信息置于句首,导致句子结构失衡,意思表达也不清楚。而在带有从属结构的复杂句中,语义重心应放在主句中,非语义重心应置于从属结构中。章正邦(2000:553)也就这一问题作了阐述:“从属是英语语义上分清主次的手段,所谓从属就是把次要的思想内容置于从属地位,从而突出句子的主要思想。比如,在语义上两个分句同等重要,就把两个分句并列,组成一个并列句。”同时,直译之后的译文因为缺少逻辑联系而不够连贯。基于以上英汉语言的差异,笔者将这一段译为:

Around the first century,the earliest European travelers couldn’t stop sighing at the sight of the ancient Greek cities hidden in a wild growth of weeds. In the sixth century,people experienced more intense pity over the worn lanes,muddy pits and dirty waters after the decline of Rome.

译文第一句主要强调了旅行者对希腊文明衰败的感伤之情,所以将原文的并列句改为了主从复合句,从而更加突出了句子的主要内容。同时,划线部分的“more intense pity”又将两句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增加了译文的逻辑性。

(二)模糊性

在历史散文《白发苏州》中,有着类似“纪传体”的叙事,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史料。历史体裁的文章要求使用精确语言,但必须指出这篇文章的体裁首先还是散文,它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为此文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

中国散文历来追求含蓄朦胧美,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归纳为“深文隐蔚,馀味曲包”,这种含义模糊、意思朦胧的表达方法,使中国散文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在余秋雨散文中随处可见这种模糊的语言:

(3)中国这么大,历史这么长,金碧辉煌的色彩层层涂抹,够沉重了,涂几笔浅红淡绿,加几分俏皮洒脱,才有活气,才有活活泼泼的中国文化。

句中“金碧辉煌的色彩”指的是中国瑰丽的传统文化,而“几笔浅红淡绿”指的是清新淡雅的非主流文化。作者写作时刻意用含蓄的颜色词展现两种不同文化的特色,既形象生动又令人浮想联翩。

翻译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有些专家认为应当清楚翻译出其内涵,照顾西方人的表达习惯。张法(1979:14)指出:“西方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最高层的理性就是明晰的语言符号定义”,因此西方作品中语言的表达往往内涵确定、明晰清楚。当然,如此处理确实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但却失掉了原文朦胧含蓄的韵味。笔者认为在翻译这类文字时,不妨保留其模糊性,一则可以保留原文风格,二则也可以启发读者思考,带来独有的阅读乐趣。下面是笔者对例(3)的翻译:

With such a vast land and such a long history, China is already heavily encumbered with layers of glorious colors.So we instead need those strokes of light red and verdant green,those streaks of wit and freedom added to the splendid colors,in picturing the vivid and lively Chinese culture.

四、余秋雨散文的修辞风格及其翻译对策

余秋雨散文语言华美、讲究韵律、善用修辞。《白发苏州》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用清新洒脱的文学语言向读者呈现了古城苏州2500年的历史,这些恰当优美的修辞有效地增加了散文的艺术可读性和感染力。以下便是结合《白发苏州》中出现的主要修辞格的翻译归纳出的各修辞格的翻译对策。

(一)比喻

“比喻”是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分为明喻和隐喻。隐喻与明喻的区别在于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不直接说明,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白发苏州》中余秋雨笔下的比喻富有新意,极具独创性。例如:

(4)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的感叹,读一读,能把你心头的皱折熨抚得平平展展。

句中将古迹里的题咏比成熨斗,读过之后可以熨平心头的褶皱,这样的比喻很独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译文中同样用短语“press out”保留了原文辞格:

Historic sites always generate inscriptions,sensational comments by ancient men of letters. Reading such inscriptions,you feel that your worries and confusions are pressed out.

(二)引用

“引用”是指文章中有意引述他人现成的词、句或篇。余秋雨的散文中引的一首描写唐寅的打油诗就是一例。这首打油诗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唐伯虎淡泊名利、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5)原文: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译文:Never did Taoist nor Buddhist practices,

never did business nor farming.

Drawing an ink painting to sell,

makes me free from the dirty money.

(三)拟人

“拟人”是指将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得和人一样。余秋雨将历史悠久的苏州拟人化,笔下的苏州跃然成为一位历经沧桑、超然世外的老妪。由于英语中也有拟人的修辞手段,直译之后并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所以在翻译拟人这一修辞格时仍然保留了原有的辞格。

(6)原文:于是,苏州面对着种种冷眼,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意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做甚?

译文:But facing all the cold eyes around, Suzhou has still been sitting upright.Receiving guests near and far never disturbs her organized life.She never cares about dressing herself up only to make a royal scene.Is there any need for a senior like her to take pains to follow fashions?

(四)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事件或情况,并列列举出来,使它们相互比较、相互衬托。这种修辞手法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时有所见。

(7)原文:当苏州精致的花岗石码头边船楫如梭的时候,威尼斯还是一片沼泽荒滩。

译文:When the rivers of Suzhou accommodated lines of boats with their the exquisite granite docks,Venice was only a waste of swamps and marshes.

原文将苏州与威尼斯的历史相比较,显而易见苏州更加历史久远。在译文中用时间状语加主句的句式就可以体现出两个城市的差距。

(五)对偶与排比

对偶和排比在余秋雨散文作品中运用得最多。余秋雨文学功底深厚,这两种修辞技法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技法高超。对偶与排比的运用,使作品语言精练、句式整齐,同时读起来又具有音韵美。

(8)园林依然这样纤巧,桃花依然这样灿烂。

译文:Gardens are none the less exquisite; peach are blossoming merrily all the same.

(9)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慰藉。

译文:Its soft dialect,beautiful women, classical gardens,secluded lanes—everything conveys the feeling of peace and comfort.

五、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及其翻译对策

翻译散文,其中最难的是译出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使目的语读者可以像源语读者一样欣赏原作独有的文学风格。这和功能对等的观点是完全相符的。奈达(1964:159)曾提出,“要达到理想的翻译就要找到与原文最自然、最贴切的对等语,使得译文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映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

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人和知名的艺术理论家,他有着得天独厚的话语驾驭优势。在他的散文中,学者化的写作风格得到了娴熟的运用。张先亮(1996:26)认为“他的语言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刻,富有深意”;“他的散文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学者语言风格。”要译好《白发苏州》,译好原文的这种学者风格是极为重要的,同样也是翻译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本文将余秋雨的写作风格归纳为“诗化的语言”及“语言的整齐美”,并从这两方面分析译者在翻译中所做的努力。

(一)诗化的语言

余秋雨的散文,内容上给人以思想启发,形式上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他以隽永华丽的诗化语言,在当代散文界脱颖而出。余秋雨对语言的推敲,有时达到了雕琢的地步。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语言都得到了精心的强化修饰,以达到诗意的语言美。余光中(1999:396)曾称赞余秋雨的散文:“中国作家擅用感性的风景来象征文化与历史。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了他的《文化苦旅》。”余秋雨正是以感性的语言、诗意的笔调,勾勒出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理性的思考。以下是《白发苏州》中的一段原话,该段采用排比句式,以诗化的语言展现出了苏州文化脱俗独特的一面。

(10)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译文:Its flowing streams are too clear; its peach blossoms are too showy. Its traditional story-telling sounds kind of tempting. Its snacks taste too sweet;its girls look too beautiful. Its abundant tea-houses and bookstores can be seen here and there. Against its superbly glorious calligraphy,its paintings are short of imposing grandeur and its poems lack the hollow voice of heroic men at Yishui.

译文中以排比句式,试图呈现原文的诗意语言,但由于译者对英文的掌握能力有限,原文中的诗意风格并没在译文得到很好的展现。

(二)语言的节奏感

余秋雨的散文华美流利,典雅精工。工于句式是其散文的一大特色,文章中从头至尾都能看到作者对句式的锤炼。孙宜春(2004:67)将其散文风格总结为“余秋雨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述方式和话语风格把他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生命体验充分地传达出来。他的独特性就体现在对一种富于变化的整齐美的追求之中。”而余氏散文的整齐美就突出表现在其语言鲜明的节奏感方面。余秋雨充分利用了汉语声调的起伏、平仄的变化、长短律的应用及其他汉语表现手段,构成了余氏散文特有的节奏感。

(11)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

这种音韵的节奏感在译文中是很难得到体现的,译者只能译出句子的意思而放弃原文的节奏风格,将其译为:

There are no heavily guarded palaces here; Suzhou,only has gardens.Though there are a few city gates,the city is not spacious enough for a battle. Its winding lanes are not wide enough for stately official sedan-chairs to pass;its people do not celebrate forbidding commandments.

六、结语

散文翻译仅仅做到表情达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译文不能再现源语言作者和作品的风格,就难以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本着“使目的语观众在接受信息时产生与源语观众大致相同的感受”这一原则,笔者翻译余秋雨散文时,在保留原文语言风格、修辞风格、写作风格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由于翻译水平有限,并未真正做到译文的传神留韵,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提高散文翻译水平,从而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原文风格,在译文中将原作风格逼真再现。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Netherlands:Leiden E.J.Brill,1964.

[2]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1.

[3]楼肇明.当代散文潮流回顾[J].当代作家评论,1994,(3).

[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5]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杨霞华.英语写作与修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

[7]章正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79.

[9]张先亮.试论余秋雨散文的语言艺术[J].修辞学习,1996:

(2).

[10]余光中.散文的知性与感性[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11]孙宜春.从《文化苦旅》看余秋雨散文的语言整齐美[J].安徽

教育学院学报,2004,(1).

[12]王莲生.论归化策略在汉译兰德公司报道中的运用[J].江苏技

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

[13]王莲生.《小妇人》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

研究版),2012,(2).

余秋雨的散文篇5

呐喊

“我们的祖先还没有把它说完呢,我们不必多么孝顺,但又何妨静心听听,听不明白时追问几声。”听着香港沙田下的鸟鸣与涛声,思考着故乡的过去与未来,一位学者在告别蒙昧,控诉野蛮,为文明的胜利摇旗呐喊!

他是谁?与着名画家刘国松结交,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会面,在香港讲学,戴着眼镜时刻在思考余秋雨,一名学者,着名散文家,正是在这个秋风秋雨时节写下了《山居笔记》系列。

待我明白了这一切已是十年后,我升入了中学,面对着五百多页的《秋雨散文》,看着《一个王朝的背影》、《苏东坡突围》、《脆弱的都城》,我的眼前闪现出宜人的避暑山庄、古老的庞贝古城,愤怒的李白、焚琴煮鹤的林逋……历史在呐喊,文人在呐喊:还我公平,还我自由!余秋雨在呐喊:呼唤文明,呼唤真诚!

我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呼唤文明,呼唤和平!初一时的我做起了作家梦。

彷徨

“都上初二了,还不知道学习?净看课外书!”班主任说完,拿走了我的《朝花夕拾》。

“××同学,你写的文章很优美,离发表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请汇一百元给你发表。”寄了十多次文章,大多收到的是催款条。

“唉,语文考满分又怎样?就这数学水平。”数学老师一脸无奈。

期中考试后,面对着凄风苦雨,我苦闷我彷徨。在通往作家之路的征途上,竟有那么多的障碍吗?李白的轻舟回不了万重山,范仲淹的忧天下之心化作将军白发征夫泪,就连大学者大作家余秋雨也在思索人类如何战胜野蛮而文明却处处被拒绝,他写的一系列文章也不被认可为散文……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拿起《古诗文诵读》,做起《数学课课通》。故事新编

“你就是写出《千年一笑》《文明旅行记》《百花仙子畅游宇宙》的A先生?很好,有我的风格,但思考的深度加大了。”在谙贝尔颁奖仪式上余秋雨先生握着我的手说。

“哪里?我的《文明旅行记》受您的《文明的碎片》的影响,《千年一笑》是《千年一叹》的姊妹篇。是您的文章启发了我,使我走上了真正散文化道路。”我发自肺腑地说。

“文明要继承要发展,文化要继承要创新啊!让我们为中华散文腾飞而共同努力吧!”

美梦中醒来,我只记得要做余秋雨第二,而他仿佛告诉我,你要做就做你自己第一。

余秋雨的散文篇6

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行程中的经历。在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另有作品名、和作家笔名千年一叹。

(来源:文章屋网 )

余秋雨的散文篇7

编者按:1946年生于浙江余姚、年过花甲向古稀的当代座标人物、国际知名学者兼作家余秋雨,其通俗体散文和央视百家讲坛一脉相通,甚至是先声;他的畅销书《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等将中国传统文化播散向全世界。

余秋雨散文取材广泛、语言宏大、写法自由、文情并茂、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

他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评选为“中国十大精英”,乃是实至名归。

3月3日,上海徐家汇商城(股票代码00256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余秋雨因持有500多万股、位列第十大股东而备受关注,按当天收盘价,他的身家轻松逾亿,一举成为中国文坛首富,颠覆了中国书生的清贫宿命。

投入240万10年持股竟涨了42倍

“徐家汇”招股意向书披露,余秋雨持有的股份是2001年12月获得的。当时“徐家汇”的前身上海六百实业有限公司决定解散职工持股会,并将其持有的24.5%股权转让,受让方包括上海祥龙物业、徐汇副食品公司、上海六百的31名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和余秋雨等4个外部自然人。

余秋雨在2001年投资241.22万元购入“徐家汇”82.5万股,经过历年送股和转增股本,目前持股数已达518.6445万股,占上市发行股数的1.5%。按3日收盘价20.93元/股计算,余秋雨所持股票的市值已经达到1.086亿元,10年时间里实现了42倍的财富增长。

作为著名作家,在2006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上,余秋雨以1400万元的版税收入位居榜首,但2007年一下子跌到第10位。接下来的几年,他在榜单上的位置越来越靠后,2010年的榜单中甚至不见了他的名字。不过,2010年作家富豪第一名杨红樱的版税收入也不过2500万元,跟如今的余“股神”的上亿身家相去甚远。余秋雨可谓“财富在文外”。

质疑声不休 大师不堪压力而关闭博客

据媒体报道,徐家汇商城内部人士称,余秋雨几乎从来不到公司开会,基本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他是如何成为前十大股东的?自2009年10月26日“徐家汇”首发获通过开始,质疑声就从未停止过。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当时发文说:徐家汇商城是国有控股的,余秋雨涉嫌侵吞国有资产,并称余秋雨是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混乱的象征符号。

在各方压力下,“徐家汇”于10月30日表示,公司将在一周内举行新闻会,公开余秋雨参股的详细过程。但是,之后没有了下文。12月23日,余秋雨突然关闭点击量逾2000万的个人博客,并且未就此事作出具体解释。也许是因博客上的“口水”越来越多,余大师忍无可忍离开了“是非地”。

2011年2月15日,“徐家汇”招股准备挂牌中小板,22日进行网上路演,有意回避“余秋雨成亿万富翁是资本市场分配不公”的言论,让余秋雨进一步陷入舆论漩涡。

大股东澄清 余原是以文兴商的功臣

3月2日,“徐家汇”上市交易前夕,徐家汇商城集团总经理徐春华首度详释了余秋雨入股真相。

据介绍,1998年正值亚洲金融风暴,为了提升消费等级和知名度,“徐家汇”制订了“以文养商,以文兴商”的文化营销策略。余秋雨作为上海的文化名人,其名著《文化苦旅》有一句:“如果要把上海文明分个等级,最高一个等级也可名之为徐家汇文明。”

为此,公司当时邀请了余秋雨作为汇金百货徐汇店的开业剪彩嘉宾。随后几年,以文化营销为主题的活动策划,公司也咨询他的建议。公司改制时也想到了他,他最后同意按每股2.9239元以现金受让股权。

徐春华认为:此一时彼一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股权并非“香饽饽”,投资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表示:从一般持股而言,余秋雨无可非议,要指责应该指责当时不健全的体制;余秋雨一持有就是这么多年,毕竟也算是长期投资者了。

议风险投资 股市造富运动让人感慨

叶檀评价道:余秋雨成为大股东,有人将此称之为有眼光的风险投资或者救人急难的傻瓜投资。如此一来,当时所有的高管甚至股权到手就退休的高管都成为风险投资家,而所有的职工都是毫无眼光的笨蛋。

网友甲:雪中送炭、甘于幕后的天使投资,比那些天天炒房、炒股的人甚至慈善家可爱可敬得多,他们获得高额回报是应当的。余秋雨,我挺你!

网友乙:余秋雨身价猛涨,可见“百无一用是书生”在他身上是完全不靠谱的。希望能看到余秋雨的更多好作品,不在乎他是否拥有多少资产。

网友丙:恭贺余大师“歪打正着”一飞冲天。但愿余大师不要成为文坛富翁的“空前绝后”者,还是有更多后来者“步其后尘”为好!

(据11.3.4《广州日报》文/张素芹)

中国网民眼中的“最牛奶奶”

最勇敢的老奶奶:干净利落收拾壮年歹徒

浙江宁波海曙南苑社区,有一位奶奶级的“武林高手”名叫严春芳,今年70岁。她63岁开始习武,7年间获得了15块武术比赛金牌,其中13枚省级和2枚全国级。2007年第五届浙江省国际传统武术赛,她更是包揽了宁波金枪拳、精武功力拳、精武潭腿拳、躲刚螳螂拳、五路查拳五个项目的冠军。

2006年冬的一天早晨五点许,严春芳像往常一样练长跑,跑到南郊自来水厂时,看见一个三十岁的男人拦住一女子,女的拼命喊救命,男的使劲抢其自行车。严春芳二话不说,上前一步一把抓住男子的衣领向后一扯,同时左腿的膝盖一伸,一招擒拿手干净利落地把男子放倒在地。男子一看对方是个练家子,撒腿便跑。一旁的姑娘也看傻了眼,半天才回过神来,连忙道谢。

年龄最大的“网游”奶奶:68岁玩《剑侠情缘》

68岁的李开美是长江水利委员会退休工程师。几年前在女儿的带动下,她首度接触网游,现已从《剑侠情缘》163级转升(打通关后进入第二代)到158级。目前已在网游世界闯荡5载,享受“游戏晚年”。李婆婆说:“开始打什么都不会,别人砍我,我就跑,总是躲在一边偷偷打‘怪’,升一级很有满足感。”她一度通宵达旦练级,后来出现颈椎痛,她赶紧调整好休息时间,现在一般每晚8点开始上机,打到凌晨1点多。

李婆婆有时还和网友相约,晚上一起去“攻城”。玩游戏5年,她有独特的游戏原则,从不“杀人”取乐,不爱游戏暴力。这种特立独行的游戏方式,让她结识了一批忘年交。

最不可思议的劈叉奶奶:80岁还能轻松劈叉

双腿前后分开,顺势滑下去,再把头贴向前脚尖,整个人变成一个“一”字。白发苍苍的刘秀英婆婆轻松完成了这个高难度动作,接着还做了高压腿和仰卧起坐等动作,一样轻松自若。

刘婆婆是一名退休职工,她上楼一步两台阶,步履

如飞,一口气爬上6楼也脸不红气不喘,完全不像80岁的婆婆。据介绍,她59岁那年突发中风后开始锻炼身体配合治疗,后来身体柔韧性越来越好,能轻松“劈叉”,中风的后遗症也没了。

唱得最响的奶奶:75岁参加“超级女声”选拔

75岁的董奶奶曾参加“超级女声”选拔,是节目中年龄最大的选手,凭借一曲《回娘家》顺利通过初试。董奶奶天天都和老伴儿到北陵公园锻炼,老伴儿喜欢看钓鱼,她就参加合唱队,和伙伴们一起唱歌。

虽然早已年逾古稀,但董奶奶特别精神。她说:“我年轻时就爱唱,最喜欢唱周璇、邓丽君的歌,宋祖英的歌每首都会。我这么大岁数去参加歌唱比赛,也算不白活一回。”

媲美蜘蛛侠的跑酷奶奶:嗖嗖地爬上九楼

70岁的武奶奶体形苗条、身手矫健,看起来只有40岁,据称都是跳街舞和跑酷运动让她这么年轻又开朗。

武奶奶能像蜘蛛侠一样嗖嗖地爬上九层楼,还能在高台上漂亮地腾挪。她说跑酷运动就能发挥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自己每做一次跑酷运动就感觉很自信,像上瘾一样还想继续挑战,把动作做得更加好看和潇洒。

最爱运动的老奶奶:80岁还能轻松跳绳

2007年元月23日,在昆明市春雨路董家花园休闲餐厅,98名老人如约而至欢聚一堂,为王淑萍奶奶举行了80岁生日宴。老人喜庆寿辰之后,拿出随身携带的跳绳在祝福声中“舞”动起来,一口气连跳了13个。子女们都说:我家老太太能活一百岁呢!

中国最牛的楼主:楼主90高龄拒绝拆迁

合肥论坛2007年爆出《中国最牛的楼还数浙江嵊州》,说一老太太持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函。网易、凯迪、大旗等网站相继转载此帖,纷纷关注这个“中国最牛的楼主”。

这位“牛人”是90多岁的张老太。她的楼地处在浙江嵊州市市山路7号,从2004年被当地拆迁办列为对象,经历了近4年时间,几次强行征迁都没有搬动她的楼。2007年6月,当地部门开始执行新一轮强拆,张老太一家五户、四代同堂坚持守住在自家房屋顶上。

最自立的老奶奶:94岁摆摊老人

网友“小李飞刀”在大河论坛发帖描述:在河南焦作市英雄纪念碑下面的塔南路军分区对面,一位佝偻着身躯、满脸皱纹的老妪坐在人行道的大树下摆地摊卖东西,老奶奶每天中午啃着干馍充饥。

余秋雨的散文篇8

对余秋雨商榷和责难的声音没有断过,余秋雨的正当防卫和过当防卫也没有止息过。人们刚刚对种种苛责有点不以为然,有点为余秋雨鸣不平的意思,余秋雨就按捺不住跳将起来,将话说到杀根,说到不留余地,好像非常不相信其他人的判断和思辨能力,惟有亲自出马,方能置对方于死地。聪明过人的余秋雨,对其他事物的分析都是非常到位,几乎赛过心理学家;可事关自己,却犯了常识性的大忌:未加深思熟虑便迅即予以还击,过招时每每露出破绽,显得涵养不够,风度尽失。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当你成为“大家”的时候,你已经像明星和领袖人物一样,谁都可以对你说三道四,你应该将此看作成功者的附属品,始终保持听之任之的风度,万万不可急躁。你一急躁,破绽自然难免,你就将自己处于被动境地了。这样的教训你已经领教过多次,你应该是善于总结的人吧,怎么一临事,你就执迷不悟呢?

看来是秉性使然性格使然。

最近余秋雨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冗长的“借我一生”自传,又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余秋雨有话说”的“文坛告别辞”,字里行间充满对自己的辩解和洗刷以及对有关人物的不屑和蔑视,并宣布不久将金盆洗手,退出文化界,以示羞于和耻于与某些文化人为伍。可是这样一来,他树敌更多了。割席断交固然省事,可是你割不断别人的喉管,人家照样要发声音,何况关系到你余秋雨,这样的声音还特别有人要听,于是你的自传就不再仅仅是你的自传,你的记忆引发出相关人物的记忆.结果两相对照,人们发现你振振有辞的记忆似乎颇多有误,你好像只记得“清白”的时刻,凡是和“污点”稍稍有关的,你都未雨绸缪地“出污泥而不染”,这就有点“超人”的意思了。其实从心理学而言,人都有自我防御机制,凡是有损自我形象、令自我不愉快的记忆往往会被自己过滤掉,这种“自欺欺人”有利于让自我保持心理平衡,轻装前进,这非常正常。假如你的“有误”和别人无关,你尽管过滤;不幸的是,你还不够老,你无可逃避地必须面对许多健在的“历史证人”,他们众口一辞记忆互相印证,比你的单口相声更有说服力。于是你的文过饰非就凸显了,你的人品就被更多的人打了问号。纵然你妙笔生花,离开你的“大散文”强项,文笔也就无能为力了。

余秋雨本来可以成为文化界一面彩旗的,现在这面彩旗有点千疮百孔,病因不在其文,而在其人。执迷不悟的余秋雨还是太年轻,意气太盛,等他活到老朽如我,火气就会迹近于无,那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的所谓终极关怀就无为而治了。

上一篇:生活散文范文 下一篇:过年放假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