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26 23:05:01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篇1

在工程实践中,不少人把出现的各种工程裂缝统称为事故,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有些裂缝不仅不易避免,而且规范也允许,例如普通砼结构的受拉区出现宽度不大的裂缝等,只要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不违反有关建筑功能要求,就不应算作质量事故。但是应该注意,有些裂缝开始往往只表现为一般的质量缺陷,而容易被忽视,随着建筑物的使用或时间的推移,裂缝逐步发展,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则往往处理困难,或无法补救,甚至最终导致建筑物倒塌。因此,除了明显不会有严重后果的工程裂缝外,对其他的裂缝均应认真分析,进行必要的处理,并作出明确的结论。

【关键词】砌体裂缝;地基沉降;应力变化;成因;温度变形;干缩变形;温度;干缩

砌体裂缝的性质和原因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以上原因出现的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还有荷载过大和截面过小导致的受力裂缝虽然不多见,但其危害性往往很严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 地基沉降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墙体在挠曲作用下产生剪切,导致主拉应力过大而产生开裂。当桩基出现基础梁刚度不足时,会因桩基础的沉降大于基础梁的沉降,造成基础梁上拱而使墙体开裂。另外窗间墙与窗台下沉砌体沉降还会造成窗台下的裂缝。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地基沉降差大、地基局部塌陷、地基冻胀、地基浸水、地下水位降低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

2 应力变化

砌块砌体的一个特点是其抗压强度高而抗剪强度低。在有较大的集中荷载处或荷载变化处,砌体内部会产生较大的剪拉应力,最为明显的是当门、窗洞口处在45度应力传递范围内时,该处应力变为集中,形成常见的斜向裂缝或八字裂缝。

3 温度变形

建筑砌体、梁等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形,而建筑物的特点使其各层面受温度变化制约差异很大。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造成温度变形的主要原因有:a、因日照及气温变化,不同材料及不同结构部位的变形不一致,同时又存在较强大的约束。b、气温或环境温度温差太大。c、砖墙温度变形受地基约束。

4 干缩变形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只要不使用新出窖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温胀,而且这种温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窖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裂缝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叶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叶墙裂缝较内叶墙严重。

5 温度、干缩及其它裂缝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篇2

关键词:220 kV变电站,混凝土裂缝,裂缝成因,相应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最新调查研究显示,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主要是由于下述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外部动荷载引起的,属于外界人为因素;另一个是由于温度、冻胀、沉降应力等引起的混凝土变形导致的裂缝,虽然,由于结构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开裂不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而且,如果混泥土外部裂缝过多,导致内部钢筋缺乏保护而锈蚀,将间接影响混泥土结构物的强度等级,发生垮塌、倾覆的危险。在220kv变电站项目中,由于受到外界综合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严重,为了提高混泥土结构的质量,确保内部变电设备正常工作,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建筑混凝土结构中常见裂缝成因及预防

1.1 由于混凝土干缩导致的裂缝及其预防

1.1.1 干缩裂缝的成因

由于混凝土特殊的性质,在混凝土凝固时间结束以后,或者是在混凝土浇筑一周左右。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拌制混凝土的水泥浆会由于失水而干缩,并且,随着水分的蒸发,此种变形是不可逆转变形。在蒸发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配置部位不同,其内外表面的干缩速率并不匹配,由于蒸发速率不同,导致内外变形不均一,使混凝土内外表面干缩不一致,导致内外应力不同,从而撕裂混凝土,具体的过程为,混凝土外部蒸发较快,而内部蒸发较慢,外部变形较大,内部变形相对较小,由于表面干缩较大,受到内部混凝土的拉应力,进而开裂。一般的混凝土裂缝多为浅表裂缝,外部用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多为线状、网状结构,一般说,宽度大约为0.2mm左右,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裂缝一般存在于表面,多位于平面部分,而在一般的工民建结构中,裂缝一般在梁板的纵向分布。由于干缩导致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会对建筑结构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耐腐蚀性,由于混凝土裂缝,导致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侵蚀钢筋,加之水流力的作用下,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1.1.2 干缩导致的裂缝预防措施

为了降低干缩裂缝发生的几率,尽可能将干缩裂缝造成的结构强度影响减弱,在具体的施工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采用干缩率较低的水泥,一般情况下,为了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一般选用低热水泥或者粉煤灰水泥;在配置混凝土时,要控制好水泥的水灰比,为了尽量降低水的用量,加入减水剂,在拌制中,对于各个物质及外加剂的选用比例必须经过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对于用水量而言,绝对不能大于规定的用水量;除此之外,要重视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其是北方地区,在冬季施工时,要保证混泥土的覆盖及蒸汽养护工作,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为了提前低效干缩变形导致的开裂,要事先留下一定的干缩缝。

1.2 沉降裂缝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1.2.1 沉降裂缝的产生原因

对于沉降裂缝而言,其成因是来自多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包括: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当地土质结构过于松软、混凝土内部浸水、混凝土外加模板强度不够、支撑距离过大等一系列原因。由于沉降产生的裂缝而言,一般均为大纵深式的裂缝,一般贯穿结构物整体,其具体的分布规律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多见于砌体结构处、应力集中、呈现由上至下越来越轻的分布规律,由于结构呈现不均匀沉降,在沉降较为明显的部位,出现反向的裂缝,一般还伴随着柱位置倾覆,如果相对位移过大时,将导致柱体结构的混凝土开裂,在沉降将较为严重的部位,在砌体同柱体连接处,往往由于剪切应力而发生错动。

1.2.2 由于沉降而导致的裂缝的预防手段

对于疏松土壤的施工中,在对其上部结构进行施工时,必须进行相应的加固措施,对于加固的模板而言,要保证具有相应的强度和刚度,在支持部分,要确保连接牢靠,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尽量让地基均匀沉降,防止地基渗水,在拆除混凝土模板时,不能过早,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拆除。

1.3 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及其预防措施

1.3.1 温度变化造成裂缝的原因

由于温度而产生裂缝,一般多见于大体积混泥土,或者是温度变化较大的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的走向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在不同的建筑结构中,走向偏差很大。具体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混凝土和砌体部位连接处,由于二者的膨胀系数相差两到三倍,因此,膨胀能力也相差巨大,这样一来,混凝土膨胀明显,而砌体结构膨胀明显低于混凝土,混凝土受到拉应力、砌体结构受到压应力,在超过结构的抗拉压及抗剪切强度以后,便会产生很大的裂缝。还有,在施工中由于受灰缝、砌体等影响,水平排布的裂缝随处可见。

1.3.2 由于温度造成的裂缝的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水泥选材方面,同样要尽量选用低热水泥,比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如果条件允许,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灰比,改进混凝土骨料级配,使其更加致密;合理使用外加剂,优化混凝土施工步骤,采取分层、分区域浇筑的模式,在浇筑中,加强温度控制,预留温度伸缩缝,加强混凝土后期保护。

2变电站土工建筑的裂缝处理

在220kv的变电站施工中,如果在施工阶段没有保证对施工裂缝的预防,为了确保变电站建筑的安全、可靠及使用功能,那就必须下去硬性措施,对李峰进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裂缝破坏程度,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

2.1 对于浅表裂缝及深入裂缝的处理

由于上述提到的裂缝并不会影响到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仅需要采取表面处理,目的是为了防止裂缝进一步恶化,防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在具体的处理中,在裂缝表面涂抹水泥浆,然后再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蚀材料,为了防止外力对于结构的影响,可以在表面增加玻璃纤维覆盖。

2.2 对于影响整体建筑结构裂缝的处理

考虑到此种裂缝将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因此,在具体的处理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要求。灌浆法,利用设备,将胶凝材料依靠高压泵入裂缝中,可以根据裂缝的规模适当制定泵送量,当胶凝材料硬化以后,胶凝材料将会同混凝土很好的粘合,这样一来,就达到了控制裂缝继续发展的目的。在建筑工地中,较为常用的胶凝材料一般包含:水泥浆、环氧树脂等。还有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为:嵌缝法,此法是沿着裂缝的纹络开槽,在开好的槽道中嵌入止水材料,从而达到封堵裂缝的目的。在实际工程操作中,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包括:塑料膏、丁基橡胶等。

2.3对于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方式

对于上述提到的裂缝,主要采用加固法进行,利用加固法主要为了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具体的加固方式有多种,例如:预应力法、钢板支护法、增加支撑点、增补混凝土法等。

3 结语

总之,在混凝土土工建筑中,裂缝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施工现象,有人为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裂缝的存在,会对混泥土结构造成无法预估的影响,不仅降低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导致钢筋腐蚀,影响建筑物的强度等级,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还必须进一步研究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和处理工作,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可行性措施,实现对裂缝的有效控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凌三强.500 kV变电站土建裂缝控制及成因分析[J].上海电力,2007(1):56-59.

[2] 胡耀刚.变电站混凝土构件裂缝原因分析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79-80.

[3] 薛雪云.变电站建筑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科学之友,2012(9):90-91.

[4] 李旭.变电站土建裂缝渗漏成因及防治[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148-150.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篇3

关键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自修复机理;优点;应用

引言

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提高工程质量,消除各类质量通病,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形势仍不容乐观,结构裂缝引起的渗漏是长期困扰建筑业的一个难题,也是居民住宅质量投诉的常见问题;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赋予混凝土自身修复能力和可靠的永久防水抗渗性,适用性强,施工简单,是建设部推荐的四种绿色环保型防水材料之一。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ementitious Capillary Crystalline Waterproofing Materials,简称:CCCW)是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材,掺入活性化学物质制成的一种新型刚性防水材料。在混凝土中,CCCW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 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填塞裂缝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对裂缝自修复作用机理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渗透结晶机理和自愈合机理很好的解释了CCCW 防水的作用机理,但无法解释CCCW对混凝土结构裂缝再修复和永久性防水。

(1)渗透结晶愈合机理

渗透结晶机理认为,利用在水泥基材料内部掺入活性外加剂或在外部涂挂一层含有活性外加剂涂层,在一定的养护条件下,以水为载体,通过渗透作用,这些特殊的多种活性化学物质在水泥基材料的微孔及毛细孔中传输,填充并催化水泥基材料中未完全水化的水泥颗粒继续发生水化作用,形成不溶性的晶体。其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可表述为:

C3S + H2OC - S - H + Ca(OH)2(1)

R - SiO2 + Ca(OH)2 + H2OC - S - H(2)

当水泥基材料环境干燥时,该活性化学物质处于休眠状态;当水泥基材料开裂,有水渗入时,该物质继续水化生成新的结晶,对裂缝进行自动填实,实现自愈合作用,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

(2)自愈合机理

有研究认为,CaCO3晶体在裂缝中化学结晶沉淀是主要的自愈合机理。水泥水化产物中,Ca(OH)2晶体约占 25 %左右,但它与周围空气和水分中的 CO2发生反应。通过对晶体生长机理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在 CaCO3- CO2- H2O 组成的物质体系中,根据以下方程:

Ca2 + + CO32 - CaCO3(7.5 < pH < 8)(3)

Ca2 + + HCO3 - CaCO3 + H +(7.5 < pH < 8)(4)

不溶于水的 CaCO3的形成依赖于混凝土中的 Ca2+和水中的 HCO3- 或 CO32-CaCO3晶体和 Ca(OH)2晶体在裂缝中不断聚集、生长而填满裂缝,它们产生机械粘合作用,即用以补充晶体与晶体之间,以及晶体与集料包裹的浆体表面之间的化学粘聚力,致使裂缝逐渐修复。混凝土裂缝中是否形成 CaCO3以及如何促进晶体生长主要取决于温度、pH 值、CO2浓度、湿度、CaCO3的湿度指数、溶液中离子集中程度和 CaCO3的溶解产物。CCCW 中的载体主要是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它的裂缝愈合反应一定包含公式(3)、(4)过程。

(3)渗透-沉淀-结晶愈合机理

对于 CCCW 的修复裂缝作用,简单地用渗透结晶机理或自愈合机理来解释是不够的,本文认为这种修复作用可能是一个渗透-沉淀-结晶的过程,而且是比较漫长的过程。

在母体的激发下,CCCW 可能发生结晶沉淀和渗透结晶两种反应类型。水化反应开始后,CCCW 颗粒分散或溶解在水中,这些颗粒一部分发生水化,而较大部分为未来得及水化的颗粒;水化产物也会在水中形成一定数量的离子,但相当数量的水化产物在水中沉淀。这些含有离子、CCCW 颗粒和水化产物沉淀的液体向裂缝和毛细管中渗透,有一部分沉淀慢慢聚集成核,生长为晶体;这时溶液中的反应平衡被破坏,促使沉淀和胶凝物质不断产生,形成的晶体和胶凝物质越来越多。沉淀条件在水与硬化水泥浆体的界面处比水与骨料的界面处更易满足,并在那里聚集,导致方程(1)和(4)的发生,产生 C-S-H、Ca(OH)2 沉淀和 CaCO 3 沉淀等产物。随后晶体生长取决于不同的晶体生长过程,并且这些过程由裂缝中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所决定。当 CCCW 中的反应产物消耗殆尽,裂缝界面和内部的未水化颗粒透过界面开始溶解,但这时反应开始变慢,在母体的激发下不断发生上述反应,直至裂缝闭合,同时水化产物不断填充较小的孔隙,使其更加致密,甚至产生微膨胀,以增强与裂缝界面的粘结力,与周围硬化的水泥基材料形成一个低渗透性的修复整体。

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优点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防水理念针对的是混凝土结构一贯的病害特征,具有综合性的修复作用。这种特性使得防水材料在混凝土防水领域具有优越的效果。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很强的渗透性。实验结果证实了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一些活性成分在56d的龄期内可渗透至混凝土内部50mm,且渗透深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

(2)永久的防水作用。靠增加混凝土本身的水密性来达到防水效果,施工完成后,防水层不受外界干扰,防水效果持久;

(3)独特的自我修复能力。一旦混凝土中产生新的细微缝隙时,有水渗入,就会产生新的晶体将水堵住,这样大大减小了二次处理的可能性;

3.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种粉状材料,经与水拌合可调配成刷涂或喷涂在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浆料;亦可将其以干粉撒覆并压入未完全凝固的水泥混凝土表面。

自从 CCCW 发明以来,从最初的仅用于地下工程,到现在已经应用于地下铁道、水利大坝、水电站、核电站、桥梁路面、防水堵漏工程等。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CCCW 在防止混凝土工程的钢筋腐蚀,增加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修复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提高混凝土寿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得到广大建筑业的一致好评。

4.结束语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对混凝土结构抗渗、抗冻和裂缝自愈合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越性,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防水工程施工中去,并且这用材料的施工成本低,对混凝土结构能产生永久的保护,所以,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建筑防水材料中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王继业.王震环.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自我修复功能[J].中国建筑防水,2006.7.

[2] 曹军尉 浅析渗透结晶材料对混凝土微裂缝的修补[J].有色金属设计,2013,2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篇4

论文摘要:对住宅质量调查表明裂缝质量缺陷的成因,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即与结构设计有关的原因;与施工有关的原因;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原因;与使用及环境有关的原因。文中分析多层砖混结构的裂缝原因并从结构设计、工程施工和材料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有效措施。

1 前言

砖混结构多层住宅目前仍是我国中小城市及乡镇住宅的主要形式,其中又以现浇混凝土连续整体楼板和烧制砖墙承重为主。该种住宅因建筑材料当地化程度高、施工容易且成本较低,隔音隔热效果较好而广受欢迎,与框架结构相比,其建筑成本较低,所以仍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建筑物所普遍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但砖混结构整体性较差,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

2 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

砌体结构裂缝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两大类,在各种直接荷载作用下结构产生的裂缝称为受力裂缝,而砌体因收缩、温度、湿度变化、地基沉陷不均等引起的裂缝是非受力裂缝,又称变形裂缝。砌体房屋的裂缝中变形裂缝约占80%以上,其中温度裂缝更为突出。相对于受力裂缝,变形裂缝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复杂得多,现主要分析砌体结构的变形裂缝。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

2.1 温差裂缝产生原因

温差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温差裂缝的轻重程度与环境温差成正比,温差大时裂缝就严重,温差小时裂缝就轻,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好的裂缝轻,保温隔热差的裂缝较重。这类裂缝常在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混凝土平屋盖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门窗洞两边,以及砌体女儿墙根部。温度裂缝形态呈"八"字型或直线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又仅一端有。由于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在环境温差影响下,混凝土和砌体之间的变形差异导致构件中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当约束条件下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超过砌体的抗拉或抗剪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这就是温度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

2.2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

沉降差异是引起砌体结构建筑物裂缝的一个主要的因素。由于地基沉降差异引起的裂缝多为斜裂缝,此类裂缝一般情况下裂而不鼓,往往贯通到基础。尤其对于软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当地基处理不当时,很容易在底层墙体产生斜向裂缝和窗下墙竖向裂缝。在房屋纵横墙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将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稍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会导致墙体开裂。另外,当房屋层数相差较多而没有设置沉降缝时,容易在交接部位产生竖向裂缝,这类裂缝常伴有较大的地基不均匀下沉。

2.3 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结构设计差错。由于结构荷载计算遗漏,设计差错,构造不合理,荷载过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偏小,砌体受压面积不够原因,造成结构本身先天不足;因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了砌体整体性,减少了砌体截面面积,削弱了砌体承载力;砌体施工质量低劣。由于砌筑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低,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组砌不符合要求,降低了砌体承载能力;使用不当。由于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破坏墙体。

2.4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

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 mm/m——0.45 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

3 住宅工程裂缝控制措施

3.1 施工措施

3.1.1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施工。

拆装模板前一定要做混凝土强度试验,强度达到75%以上才能开始拆除底模。现场机械捣拌混凝土时要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进行。符合级配要求的砂石料才能进场: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不准现场加水增加和易性:混凝土内最好能掺人起补偿收缩功能的外掺剂,对外掺剂和填充料(如粉煤灰)一定要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搭设临时通道或布料杆,严禁直接踩在钢筋上施工。把好施工关,也就消灭了大多数裂缝的发生。

尽量不要在已拆模板的混凝土板下支顶撑。如果不得已非要为之,那也要根据上部模板支撑的情况,经过仔细的计算找好支撑点,或将顶撑支于上层的垂直线上,不让改变混凝土板受力状况的情况出现。

3.1.2 增设变形缝

最好能一个单元设一条变形缝。使温度变化的长度从规范规定的50m缩小到20m左右,这样能使混凝土板(圈梁)与砌体之间的胀缩从15mm降低至6mm左右。如果一栋楼两个单元以上,由于至少有一面山墙(即收缩缝两边的墙体)不受太阳直射,这样能使得温差有所降低,胀缩差也会进一步降低,就有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将板缝宽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楼面板不大于0.3mm)。这样做会增加建筑造价约6%,但比起以后处理裂缝,应付索赔所支付的金钱和付出的信誉代价要合算多了。

3.2 材料控制

3.2.1 加强砖墙砌体的强度

既然混凝土和砖砌体的温差线胀系数存在巨大差别是客观事实,裂缝的出现成为不可避免时,宁可让裂缝在混凝土板上发生,而不让裂缝发生在砖墙上。这时加强砖墙砌体的强度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墙体砂浆的选择:对于7层住宅来说,底层选用M10级砂浆,2~5层选择M7.5级砂浆,6~7层回到M1O级砂浆。

在6~7层的东西两端一户的范围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大角、转角及墙体宽度大于6m的墙体中部均设构造柱。女儿墙每隔3m设置构造柱,女儿墙下从屋面板处现浇混凝土反边120mm高,宽度与女儿墙厚度一致,并在女儿墙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压梁。

3.2.2 改变墙体材料

用多孔混凝土砖或灰砂砖(Mu10以上)代替烧结粘土砖砌筑墙体,这样可以增大墙体的温差线胀系数,减少墙体和混凝土板(及圈梁)之间线胀系数的差值,从而减少砖混结构建筑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罗福午.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及处理.[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42-46.

[2]编写组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cBJ3-8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篇5

关键词:人防工程;渗漏;施工质量;施工缝;变形缝

“人防”工程施工中,部分结构出现了渗水和漏水现象,主要出现在工程主体结构墙板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外墙预埋管和混凝土裂缝处,这些渗漏已经发现的在工程交付使用前修补好,但部分在交付使用后才发现,修复难度较大,因此,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漏”过程控制尤为重要,使该质量控制的重点。下面对常见的“人防工程”渗漏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质量控制的要点,总结出防治的有力措施。

“人防”工程具体施工中要对施工质量、进度、用料、安全、工序协调等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管理,以保证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效,节约成本费用。工程防水施工的一般程序:基层处理清扫基层和制备胶粘剂节点部位防水处理铺贴防水卷材节点部位检查处理工程防水验收蓄水试验整个工程防水验收。

防水工程在施工前应先做样板,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全面施工。

1、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通过现场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合理分配、部署施工力量,可分组分段进行防水施工,以确保防水施工按期顺利完工,降低成本。

2、施工操作和技术

工程防水应强调防排结合,以防为主;刚柔结合,以柔适变;复合用材,多道设防;协调变形,共同防护的系统防水原则。

(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①混凝土刚性自防水具有承重和防水两种功能,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施工方便、耐久性好等特点,特别是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可以优选,但刚性防水层对地基沉降不均匀、温度变形、结构振动等因素非常敏感,因此对地基处理要求严格。

②经常采用的防水混凝土有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减水剂防水混凝土、密实剂防水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还有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混凝土、混凝土表面增水剂刚性防水。

(2)柔性防水

柔性防水包括卷材防水和涂料防水,卷材防水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振动和变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抗渗能力;涂料防水施工方便、快捷,不受防水工程结构形状的影响。

①铺贴卷材前,必须将表面的粉状物清理干净,看清卷材材料说明,条纹顺直的一面朝上。在大面积铺贴防水材料前,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增强层、排水沟槽部位的处理,遵循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施工工序;对于墙体立面的施工,应遵循先低后高的顺序,应尽量减少防水材料的搭接。

②防水卷材的铺贴方向应根据防水工程的坡度或是否受振动来确定,坡度在15%以内时宜平行于屋脊铺贴;当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贴;当坡度大于25%时,一般不宜采用卷材防水层,否则应采取措施固定卷材。上下层卷材不要互相垂直铺贴,平行铺贴时卷材搭接应顺流水方向。

③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一般≥100mm,相邻防水卷材的搭接错缝应错开1/3~1/2幅宽,卷材的搭接接缝要用10mm宽的密封材料封口。

④防水卷材收头处应钉压固定并用密封胶嵌填密实。

3、施工检查项目

为使防水工程在安全与质量上能达到预期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对防水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控制,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对进场原材料、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严格的监控。

(1)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是否遵守设计要求和施工操作规程。

(2)防水材料及辅助材料的使用、储存是否符合产品质量管理规定。

(3)特别注意检查工程防水细部构造,如落水口、管道根、伸缩缝、阴阳角、天沟、卷材搭接等处的防水施工质量。

(4)检查、抽查所用防水材料及辅助材料的产品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产品,避免偷工减料。

(5)在防水层施工中,每一道防水层完工后,应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防水层的施工。

(6)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立即现场解决,不留后患。

(7)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劳动保护,要注意防火、防盗,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三、工程防水验收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充分体现“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宗旨。防水工程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及隐蔽之前必须做好施工记录以及一切验收手续,未经验收,不得隐蔽。

1、每一分项防水工程应蓄水或者淋水检验,防水工程应无渗漏和积水,排水系统畅通。

2、防水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工。

3、工程防水验收合格后要将防水材料、辅助材料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检测报告,同验收文件和记录一起存档。

4、防水工程验收合格后,应派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以避免下道工序或者其它因素造成人为破坏。

四、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措施

一、施工缝

“人防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后浇筑墙体和顶板混凝土。施工缝若处理不当,如施工缝清理不干净、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砼振捣插入不到位和漏振等原因产生混凝土粘接不严,尤其是钢板止水带翻口下方,都极可能导致渗水。施工缝的留置主要有三种方式,其防治方法如下:

(一)水平缝加20×30BW止水带或镀锌钢板

按此方法留置时橡胶止水带一定要安置牢固、平稳,居中放置后用水泥钉固定或氯丁胶粘剂涂抹粘接。金属止水带造价偏高,但止水效果较好,也是目前施工中常用的,在预埋时接头要焊满阴阳角,尽可能不留接头,底板混凝土拆模后施工缝要认真清理,凿去水泥浮浆和浮石,凿毛后用干净的压力水冲洗干净,使砼面保持湿润,然后方可进行模板支护。

(二)外低内高

浇筑底板混凝土时由木工在翻口外侧支一根(B/2)方木,并使内侧混凝土与方木齐平。

(三)凹凸槽形

翻口两侧各支(B/3)方木一根,中间砼面与两侧方木齐平,木方的高度一般为100mm。在现场施工时,通常采用凸槽形。相对而言,采用钢板止水带施工方法比较普遍,实际施工的效果也比较好,作业时只要将施工缝位置清理干净,砼振捣充分,施工缝渗水的现象就能避免。

二、后浇带

在通常情况下,当砌筑墙体长度超过40~60m时,按规范要求应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当地面有建筑时,后浇带的设置应该根据地面建筑的要求确定,预留宽度为800~1000mm。后浇带宜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天后,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配合比应该由试验确定,强度需高于两侧混凝土一个等级。因为,后浇带留置的时间比较长,积存的建筑垃圾、杂物比较多,所以,必须要专门安排人员负责清理干净。施工前,将接缝处的砼凿毛,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加以覆盖并浇水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三、变形缝

设置变形缝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因收缩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沉降引起的裂缝也称为沉降缝。人防地下室的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一般设置沉降缝,是人防工程变形缝的主要形式。主体与室外出入口因基坑开挖深度和地基承载力的不同而遭成沉降不均匀,导致橡胶止水带撕裂或沉降缝隙过大而难以修补。因此,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埋设好的止水带由专人全数检查,保证沉降缝的施工质量。

沉降缝一般设置在不同地基之间的主体结构物之间,由抗拉强度高、抗老化的橡胶和钢板组成,其形式可分为中埋式、可卸式和复合式三种。现对这三种止水带的特点加以描述:

1.中埋式沉降缝的止水带埋设时不得在转角处接搓,而应设置在较高位置,接搓粘贴一定要牢固且不大于两只。止水带两边均要用Φ6的钢筋套固定,钢筋套间距为400~500mm之间,止水带的边缘需用铁丝固定牢固,防止移位。浇筑砼时止水带下侧必须要振捣密实,28天后将沉降缝清理干净,并在干燥的状态下,分别用遇水膨胀的止水胶条、聚乙烯泡沫塑料衬垫、其他限制隔离件、聚氯乙烯胶泥或防水柔性密封胶按要求填嵌沉降缝。这种止水带在沉降量不大时,效显著,但在不均匀沉降较大时可能会造成橡胶止水带撕裂。因此,中埋式止水带在地基土质较差时不宜使用,地基土质较好时可以使用。

2.可卸式沉降缝的止水带使用时,一定要在沉降缝两边各埋一套铁框,其中的扁铁压板和橡胶止水带的预留孔位置必须严格对准,浇筑砼时预埋件不能移动,预埋角铁框的锚固筋不能随意割掉,橡胶止水带连接处切口呈45°角,用热胶粘贴,接搓位置应设置在顶部。浇砼时角铁框下部必须振捣密实。这种止水带一旦发现缝隙渗水,可以对橡胶止水带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

3.复合式沉降缝的止水带是前两种方法的结合,兼顾两种形式的优点,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撕裂后,还有一道橡胶止水带阻挡地下水的侵袭,虽然其造价较高,但止水效果很好。所以,目前人防工程的沉降缝普遍采用这种复合式止水带。

四、预埋套管

人防工程的基本功能是防护和密闭,因此,外墙有防水要求,所有进出该工程结构的外墙管道都要采取密闭、防渗措施。所以,一般情况下均采用预埋套管的办法。套管分刚性套管和柔性钢套管的办法。埋设套管时套管不得有接头,预埋套管一定要直接埋置在墙体或顶板内,严禁先留孔后埋置;套管一定要焊上止水翼环,焊缝要均匀、饱满。当结构有变形、振动的可能或介质温度为40℃~100℃时,穿墙应采用柔性钢套管。按设计要求易变形位置应选用沥青麻丝、石棉水泥或沥青石棉绳等柔性材料进行填充,在浇筑砼时墙体中的预埋套管下侧一定要振捣密实,尤其是大口径预埋套管,其下侧砼振捣的要求更严格。

以上这些问题在 “人防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均会遇到,对出现的渗漏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总结出许多解决渗漏实践经验;采取 “预防在先、防范在前”的原则,加强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有效地解决了该“人防工程”工程出现的渗漏问题,保证了该“人防工程”的使用效果和结构耐久性。

参考文献 :

[1]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S].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S].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篇6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措施

1.引言

就近年来的工程来看,混凝土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虽然我国混凝土的应用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混凝土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混凝土裂缝成为工程中最常见、最棘手的问题,即使施工的再严格精细,依旧难以避免裂缝的出现。目前,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工程研究的重要焦点,所以,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2.混凝土开裂的基本原因

混凝土开裂现象的本质在于其粒子与粒子之间仅存在弱物理键的相互作用,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要小一个数量级甚至更多,而其微结构的不均匀性,以及在硬化早期因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损伤、微裂缝和拉应力,进一步使它易于开裂,且出现裂缝的时间和部位呈现随机性。

3.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由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结构体系、结构构造、受力状态的不同及约束条件和所受外界影响的差异,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对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影响也不同。总结起来,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一下几种类型。

3.1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的产生主要由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处在中心深处的水化热得不到及时散发和排放,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同时外部水化热又因导热物质相对较多而较易散发。从而内外形成较大温差,造成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于是在混凝土表面就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在当前强度下的抗拉极限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3.2塑性收缩裂缝

在混凝土浇注后,还处于塑性状态时,由于天气炎热、蒸发量大、大风或混凝土本身水化热高及施工现场外部环境的影响,混凝土外部水份损失较内部快,因而比内部变形大。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的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3.3干缩裂缝

干燥收缩是水分在硬化后较长时间产生的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由于集料的干燥收缩很小,因此主要是由于水泥石干燥收缩造成的。水泥石干燥收缩理论有毛细管张力学说、表面吸附学说和夹层水学说等,不论哪种学说,都是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干燥过程是由外向内逐步进行的。由于混凝土蒸发干燥非常缓慢,产生干燥收缩裂缝多数在一个月以上,有的甚至会在数月或1年~2年以后产生。

3.4地基沉陷裂缝

对于建在不同地基上的建筑物,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基础埋深和高度相差较大、荷载相差悬殊、结构形式变化较大,平面形状比较复杂、各个部分的连接部位比较薄弱,对于冻胀土、软弱土地基的处理不规范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体产生由弯曲和剪切引起的附加应力,当结构体产生的这种附加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

3.5应力集中裂缝

这种裂缝多在主体结构建成后出现,混凝土结构应力集中裂缝主要分布在门窗洞口、平面或立面突出凹进以及开结构洞口和结构刚度突变及集中荷载等处。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在张拉钢筋锚固端产生的局部压应力集中处产生裂缝。

3.6碱骨料反应裂缝

这种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料及水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中的活性物质发生膨胀性的化学反应。碱骨料反应裂缝通常在混凝土浇注成型若干年后出现,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而开裂。由于活性骨料一般呈均匀分布,故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后,混凝土各部分均产生膨胀应力和变形,特别是混凝土在遇水的情况下,其体积约膨胀3.4倍,使混凝土产生膨胀性酥松状裂缝。

4.住宅建筑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由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多,本文提供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及沉降裂缝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4.1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配料选择时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使用减水防裂剂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一道十分重要工序,必须认真切实做好。本工程采用自然养护,即在混凝土表面盖薄膜或草、麻袋,保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表温度、顶面及底面温度,室外气温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养护措施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温控指标的要求。施工中,常用混凝土温度测定仪实行24h监控,监控期一般为15d,测温时应做好记录。

4.2收缩裂缝的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干燥的垫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的吸收混凝土面层水分。别外,科学的养护方法是防止混凝上产生湿度收缩变形裂缝的前提和基础,是混凝土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和和质量。在养护过程中,我们最根本的目的是让混凝土中的水泥性尽可能的充分水分,因而要保持混凝土表面要有充足的水分。施工中最常用的是洒水养护,选用吸水性能较好的材料,如草帘、麻袋等覆盖浇水,其经济简单易于操作。有必要有条件还可以蓄水养护。另还有喷涂薄膜养护剂养护,蒸气养护等,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对象及条件拟定最适合的施养护工方案。任何类型的混凝土,当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不可停止养护。

4.3沉降裂缝的防治措施

对于松软土、回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除此之外,应该设置沉降缝,让各个部分只有沉降,互不影响,避免出现由于不均匀沉降时产生的内力;在设计与施工中采取措施,调整各部分沉降,减少其差异,降低由沉降差产生的内力,在施工过程中留出后浇带作为临时沉降缝,等到各部分结构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连为整体。

5.结束语

我们应该根据混凝土的性质,采取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并按照混凝土施工要求,编制好施工方案,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且完全按照方案组织施工,同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同步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就可以控制好混凝土的有害裂缝的产生,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明,何玉书;建筑施工裂缝防治图解与案例精选[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篇7

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混合料,使之能够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用其重新铺筑路面的一套工艺技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公路建设事业得到大力发展,每年投资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建成的高速公路已进入大、中修期,大量的翻挖、铣刨沥青混合料被废弃,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对于我国这种优质沥青极为匮乏国家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大量的使用新石料,开采石矿会导致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按照沥青的设计寿命(15~20年),从现在起,每年有12%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旧沥青废弃量将达到每年 220 万吨之巨,如能加以利用,每年可节省材料费3.5亿人民币,而这个数字是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的。10年以后,沥青路面的大、中修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将达到1000万吨,届时通过再生利用每年可节约材料费15亿元。否则这些为数巨大的沥青混凝土层翻挖后只能白白的废弃掉,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推广和相关专用设备的开发,对降低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对我们国家的公路建设都有极大的意义,随着我国高等级沥青路面维修养护量不断增加,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有必要加强理论研究,开发合适的再生剂和机械设备,为再生旧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大量应用奠定基础。 1 路面结构层设计

1.1 冷再生典型结构类型。根据目前工程应用情况,一般将旧沥青面层与部分厚度的稳定碎石基层一起再生,作为路面基层,有时将旧沥青面层与全部厚度的稳定碎石基层一起再生,作为路面底基层,路面结构如图所示。 冷再生底基层典型路面结构

1.2 再生层底面弯沉确定。1)如果基层或路基含水量较小,基层和面层基本无开裂,则通过路面层状结构反算再生基层底面弯沉值;如果基层和面层的开裂严重,则再生层底面弯沉可近似采用沥青混凝土顶面弯沉值;2)如果基层或路基含水量过高,应选择基层或路基含水量较低的季节或路段测试,或将高含水量状态下所测得的弯沉值适当修正。

1.3 路面结构厚度设计。在确定再生基层底面弯沉值情况下,利用现有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计算软件计算路面结构厚度。 2 再生材料配合比设计

2.1 原材料试验。在再生层施工前,需对原路面进行取样,可以利用WR2500S 就地冷再生机在原旧路上铣刨旧料,应通过掺加部分新料以改善其级配,对新加料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规程进行级配分析、塑性指数、相对密度、击实试验、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和含水量试验。

2.2 材料要求。1)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一般采用水泥稳定再生层,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时,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底基层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时,待稳定材料指数不应超过 10。塑性指数大于 10 的稳定材料,宜采用石灰稳定,或用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2)使用的粗细集料质量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单一粗细集料质量要求不能满足要求,但是集料混合料性能满足要求的,可以使用;3)水泥作为再生结合料时,可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初凝时间 3h 以上和终凝时间宜在 6h 以上,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水泥应疏松、干燥、无聚团、结块、受潮变质;4)石灰作为再生结合料时,快硬采用消石灰粉或者生石灰粉,石灰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应覆盖防潮;5)应采用洁净水用于水泥稳定再生施工。对水质有疑问时应进行检验。

2.3 准备试样及配合比设计。1)将代表试样完全风干,测定旧混凝土混合料完全风干后的含水量;2)根据旧混合料和新加料的级配确定合成级配,级配范围如表1所示。绘制级配曲线,使设计合成级配在相应的级配范围内。设计的合成级配宜接近表中级配范围的中值。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应更换新加料设计。

2.4 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1)分别按五种水泥剂量配置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待稳定材料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待稳定材料干质量;2)根据设计配合比按新旧材料比例进行配料,如果有粒径大于37.5mm 的材料,应采用 19~37.5mm 这档材料代替 37.5mm 以上的材料;3)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T0804-94 方法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篇8

关键词:剪力墙、填充墙、裂缝、斜裂缝,钢丝网、网格布

中图分类号: TU39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在高层小高层结构通常采用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伊通砖来作为墙体围护、分隔材料,这些材料作为替代粘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无论是自重轻、经济、节能、防火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填充墙结构比较容易出现裂缝,一定程度上影响美观和使用功能,这是我们需要克服的。

一、裂缝的外观形式

作为填充墙结构,其裂缝不外乎几种外观类型:(1)与框架梁墙交界处的周界裂缝。(2)墙体45度的斜裂缝。(3)阶梯型的锯齿裂缝。(4)不规则裂缝。(5)沿管线的直线型裂缝。

二、原因分析和对策:

(1)与框架梁墙的交界裂缝。

此种裂缝原因主要是砌体收缩和温度变化导致的变形不一致引起的。分为和混凝土墙体和填充墙体之间的竖向裂缝和砌体顶面与梁的水平裂缝。

砌块和混凝土结构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其收缩性必定不同,以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混凝土相比,混凝土线膨胀系数r=10~14х10-6mm/m••℃,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线膨胀系数为r=8х10-6mm/m••℃,故两者在温度变化时变形不一致,导致接缝处开裂。另外,轻骨料混凝土砌块是采用炉渣,火山渣等轻骨料和胶凝材料组成的,轻骨料本身具有强度小,容重轻的特点,在混料中难以形成骨架抵抗胶凝材料的收缩,为此,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的收缩变形要比烧结砖大得多。现场使用的砌块必须达到龄期,因为混凝土砌块收缩在早期(出厂28天后)可完成50~60%以上,余下的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砌块的含水量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加气混凝土砌块要求隔夜浇水湿润即可,伊通砖严禁浇水,只要在室内打开包装膜,让其干燥即可使用,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其干缩变形。

砌筑砂浆也是一个关键性因素,首先砂浆强度要符合要求,对于砌体的端头缝一定要嵌填密实,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砂浆收缩开裂,端头缝的大小也要符合规范要求,过大则变形大,过小则不易填实。

墙顶面与框架梁交界处的裂缝往往是由于砌筑工艺和顶部塞缝不密实所致,按照现行规范要求,严禁砌墙一次到顶,顶部留缝可以镶砌斜砖或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当然这适用于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伊通砖是采用墙顶、墙侧填泡沫棒,打发泡剂填塞的。规范规定顶部填砖、塞缝必须等墙体施工完两周后才能进行,填塞过早,或嵌填不密实,致使砌体收缩还没有稳定,填塞不实导致的砂浆开裂是墙顶缝发生的根本原因。

其实,规范早就对于墙体开裂成因制定了一些很有效的对策,按墙高500间距在在砌块水平缝里设置2ф6的钢筋或钢筋网片,沿框架或剪力墙与填充墙交界面黏贴钢丝网或耐碱网格布,都是一些有效抵抗墙体开裂的有效措施,当然,好的方法还得有良好的施工质量才能得以保证,拉结筋的长度、规格、间距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砌筑砂浆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且不得在强度达到以前进行敲打、剔槽等有振动的施工项目,黏贴钢丝网、网格布的宽度应该达到结构墙、填充墙上各有25cm的宽度,且黏贴必须牢固。而且,由于是两种材料的结合部,对温度变化敏感,表面批嵌宜采用弹性腻子批嵌,才足以杜绝开裂。

(2)墙体45度斜向裂缝影响因素:

材料温度变形系数差异:如前所述,钢筋混凝土温度变形系数较小,砌块大多变形系数相对较大,故而温度变化时,导致两种材料变形不同步,从而产生拉应力和压应力,特别是温度下降导致的拉应力的产生,当大于砌块的抗拉强度时,裂缝就出现了。如同基础底板开裂的原理相同,相对约束较小的墙体顶部比较容易先出现裂缝。

温度变化引起主拉应力的产生,由于现在墙体砌筑工艺中的拉结筋,剪力墙、填充墙连接处的钢筋网片的设置,形成了共同受力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墙体的收缩变形。当外界气温升高时,砌体和结构墙体之间产生压应力,这种压应力不至于对强度合适的砌体产生破坏作用,但一旦气温下降,则在顶部钢筋网片和侧向拉结筋,钢筋网片的两个方向拉力作用下,就会产生近似45度方向的主拉应力,超过墙体承受极限后墙体开裂。

填充墙的形状和尺寸:材料温度变形的幅度显而易见是和长度成正比的,若填充墙尺寸增大,相应的变形也就越大,在受到约束前题下产生的应力也是越大的,增大了开裂产生的几率。

砌体的砌筑质量;毫无疑问,砌体的抗拉强度,材质的均匀性、砌筑砂浆的质量和工艺的合理性,都会影响砌体的整体抗拉强度,进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墙体的抗裂性能。

结构变形:结构变形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直接在框架、剪力墙产生杆件变形,造成对填充墙的挤压、剪切,达到墙体极限承受能力墙体即告破坏。结构超载或强度刚度不足造成梁板弯曲变形,也会造成裂缝,但比较罕见。

下面着重分析下温度变化导致的斜裂缝的治理措施

对于填充墙结构而言,存在一个气温变化的临界温度,当低于这个温度时,整个填充墙相对于钢筋混凝土墙产生收缩,如上所述,在墙体上端钢丝网片拉力和拉结筋、侧向钢丝网拉力共同作用下产生合力,达到砌体的抗拉应力承受值时,在垂直于合力方向,在砌体相对薄弱部位产生斜裂缝,这种斜裂缝成近似直线状,当砌体的砂浆或粘结剂强度不足时也会出现阶梯状,裂缝往往由墙顶部延伸下来,但由于底部导墙的约束,很难延伸到底部。

对于此种裂缝,防治措施主要如下:

控制填充墙的砌筑质量:首先确保砌筑原材料的质量,一定要选择品质良好、材料均匀,各项复验指标均达到要求的砌块和粘合剂。其次砂浆必须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调配,并且充分搅拌均匀,伊通砖的粘结剂必须合乎质量要求。砌体砌筑时,砌块的含水量必须严格控制,砌块干燥导致的的过度吸水,回事砂浆强度不足,而含水量太大,则干缩后必然引起开裂。

控制抹灰温度,根据温度对裂缝影响的因素,墙体粉刷应在较低气温下进行,夏季高温施工其实不是很好的选择,就工程实例而言,很多高温天气粉刷的墙面开裂、空鼓现象比较普遍。

以技术措施减短填充墙的长度和高度:通过减短剪力墙长度和高度来减少温度变化时应力的大小,从而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通常情况下,砌体按照规范要求,高度达到4米应设圈梁,墙体长度大于5米应设构造柱,所以一般就住宅而言,填充墙的长度高度绝对不会突破这些尺度,但是按照工程实践情况来看,裂缝的确是长墙居多,所以3米以上就存在开裂的可能性,宜设置构造柱抵抗开裂。

设置斜向钢板网:该技术预防措施的效果最为明显,主要方法是在墙体粉刷施工前,沿两顶角平分线45度布设钢板网,一般情况下,钢板网下部超过填充墙对角线10~15厘米即可,宽度一般按照设计骑缝钢板网宽度。

(3)阶梯形裂缝

已见前述,不再赘述。当然,施工荷载诸如敲打、振动也是引起此类裂缝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砌筑砂浆、粘结剂强度不足。

(4)不规则裂缝

此种裂缝多是粉刷开裂引起的,这个原因也可以是多种的,可能是一次性抹灰太厚,也可能基底处理不当,粉刷起壳导致开裂,或者是外表面撒了干水泥,水泥收缩形成龟裂。还有就是气温骤降,引起粉刷面收缩开裂。

(5)沿管道的墙面裂缝

这类裂缝往往与管道埋入墙体深度不足有关。或者是补槽深度过大,一次填塞引起砂浆收缩导致开裂,或者是补槽前未能清理,导致结合不良,导致开裂,日久将导致脱落。

三、裂缝的修整

无论是何种外观的裂缝,凡是经鉴定,墙体材料,粘结材料质量不合格的必须拆除,粉刷砂浆强度低,粉刷空鼓起壳的必须铲除,这是治理墙面开裂的基础。

整修墙面开裂必须诊断出墙面开裂的真实原因。首先,要判断是否是结构性质的裂缝,对于沉降不均匀引起的裂缝,判定依据主要是沉降观测报告,而且,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往往不仅仅涉及填充墙,结构梁、墙、柱也会出现裂缝,斜裂缝一般发生在建筑物纵墙的两端,或建筑物的中部以及建筑物的阳角。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倾斜角度在45°左右,裂缝多呈平行分部;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多出现在底层墙体,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小。沉降引起的墙面裂缝,首先要在勘察设计这一关进行把控预防,这里就不再展开了。当然在施工方面要强调地基验槽工作和基础底板施工质量,避免在建筑物旁非对称性开挖等。对于这种类型的裂缝,一经确诊,没有后续发展的,可以直接粉刷进行弥补;形成危害的,必然要从结构方面先行修整,首先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如对沉降较多的一侧进行补桩、增加托梁,地基进行压密注浆等强化地基承载力等手段进行处理,对于墙体有严重损害的,还需要对墙面敷设双面钢筋网片,然后灌细石混凝土或抹水泥砂浆进行补强。室内修整工作,必须待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在过程中还可以在裂缝两侧黏贴应变片以观察裂缝是否有变化,这也是确定室内修整时间的的依据之一。一般的此类裂缝可待沉降稳定后,都需要进行填缝或结构压密注浆以填塞裂隙,然后再进行粉刷修整。填缝可采用一般水泥砂浆或配筋水泥砂浆,先剔槽,清理槽孔,填入1:3水泥砂浆或比砌筑砂浆高一个标号的水泥砂浆,或掺入107胶水的聚合物砂浆,配筋砂浆则每隔4~5皮砖,嵌入钢筋,再如上述方法嵌填砂浆。灌缝修补是用压力设备将水灰比0.7~1.0的水泥浆液压入墙体,使墙体粘合。随后可以进行墙面粉刷修整。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在外墙可能会引起渗漏,曾经在一个项目上,墙体采用砂加气砌块砌筑,外墙贴面砖,发生渗漏只需要进行表面修饰即可,墙面并无开裂,仅仅是粘结剂不密实引起的,可见如果开裂那渗漏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所以有必要的话,在外墙满钉钢板网,可以有效抵抗墙面开裂。恰恰又是该工程,内纵墙倒是在顶层部位出现裂缝,对此我们后来采用抗裂砂浆进行粉刷,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墙面腻子配比一定要讲究,胶水量过少,往往是首先抵抗不住开裂的。修补已开裂的墙面,一定要用增强型网格布,选用弹性腻子进行批嵌,一般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对于管线开槽引起的裂缝,必须对埋置深度不正确的管道进行整改,对于墙体松动的部分必须剔除重做,在重新补槽时,切不可忘记在填槽后管槽外侧钉钢丝网再进行粉刷,能彻底防止裂缝的发生。

结束语:

墙体一般不影响使用功能,但是至少影响美观,所以,应力求避免出现。关键是,需要了解裂缝的成因,从设计上、施工工艺上多方面进行避免,事实证明,墙体裂缝是可防、可治,可修的。

参考文献: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年

上一篇: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下一篇: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