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产化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5 09:37:22

林产化工论文

林产化工论文篇1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XX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生态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XX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XX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XX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XX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XX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

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XX年)××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XX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XX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科技论坛××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

平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纪律、“禁令”等规定,坚持自省自警,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同时,履行监管职能,严格要求教育管理监督好干部职工,努力使集体成为团结进取阳光向上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团队。

三、虽经努力,留有遗憾,国有林场工作条件环境改善不大是我最不满意的事情

我市现有国有林场7个,虽然均已下放到地方各级,但如何解决林场体制改革、争取项目支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林场发展与稳定,作为林业主管部门仍有较大责任。近二年,虽然积极采取措施,争取绿色××造林、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公益林补助、扶贫等资金每年都在100万元以上。但没有解决国有林场普遍存在的人员包袱沉重、经济困难、发展乏力等诸多问题。

林产化工论文篇2

这次会议与以往的研讨会相比,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就会议内容来说,既是一次改革经验交流会,又是一次学术研讨会。改革以来,在治危兴林、结构调整、强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黑龙江林区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会上有11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这些典型经验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对全省林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很有推广价值。会议提交的论文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研究的间题也比较深。有些论文能够突出大农业的主题,把林业建设视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山区脱贫致富、解决林业“两危”问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有些论文不仅运用现代经济理论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还有定量分析,使所提出的论点更具有说服力,为会议增添了较浓的学术气氛。第二,就参加会议的单位来说,既有部属森工、省属森工部门,又有地方林业和科研教学部门,有如此多方面代表参加的林业改革研讨会,这在黑龙江省还是第一次,它打破了过去那种林业、森工分为两家、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的僵化局面,在一定意义上将会更加促进黑龙江省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就如何深化黑龙江省林业改革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是深化改革的主要课题,也是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如何实现体制过渡,如何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林价改革,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把企业推向市场等。

现就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1.加深对新形势下深化林业改革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大家认为,林业改革研究的阶段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79年至1985年是追踪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理论滞后于实践,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在用全新的观点去解释改革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为改革成果寻找理论依据;1086年以后为第二阶段,即理论指导实践阶段,主要是对林业经济体制改革趋势进行超前研究,为建立适合中国林业发展的林业经济体制提供理论依据。大家普遍认为,改革是当前林业振兴和发展的主旋律,起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部分省、市的讲话,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围绕林业改革与建设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间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当前,在深化林业改革理论研究上,重点是从宏观上、战略上和解决林业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上去思考、去探索,破除林业改革“畏难论”,运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去认识林业形势,要看到林业发展的后劲和前景,增强搞好林业改革的信心和勇气;要破除.速胜论”,干当前、想长远;坚持“有阶段论”,打好“持久战”,要破除“仲手论”,把自己能办到的事尽量自己办好,走自强自立的道路。橙清模糊认识,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进程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推进治危兴林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2.加强对林业改革中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论研究。1992年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同时在流通领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强化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步伐,配套推进。与会代表认为,下一步林业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

—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改革森林经营方式,继续以“两论三划分理论’为指导,开展集约经营和双层经营相结合的试验研究,建立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工程,探索发展复合型、多元型林区经济的途径,运用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一体化经营模式”,探索解决可采森林资源危机的出路。同时,要强化林政管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全额管理、分项控制,强化管理手段。通过不断健全森林资源监督体系,开展森林资源监督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深化内部配套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这一转换的基本前提是理顺政企之间的关系,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把企业推向市场。当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主要的是打破“大锅饭”,建立自负盈亏经营机制多打破‘铁交椅”,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干部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分配和建设投资约束机制,以及完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特别是在劳动用工、分配和人事制度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

—搞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林业企业集团和专业性企业集团。国务院(1991)71号文件正式批准在黑龙江省组建两个企业集团,这是林业改革的重大突破。我们应从林业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出发,从林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林业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内部关系、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一一培育完善各类市场。当前除了研究企业如何主动进入市场、开拓市场外,更主要的是大力发育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要破除重生产、轻流通的僵化保守思想,树立市场引导生产和开放搞活市场的观念;破除单一木材市场观念,树立大流通、大市场观念。

—加快甘外开放步伐。根据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进一步落实“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的方针,在继续与独联体和入欧国家发展经贸的同时,积极探索参与东北亚经济圈,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把黑龙江省林业纳入到国际经济循环轨道。—继续完善科技兴林运行机制。进一步认真贯彻科技兴林的方针,加强技术改造,推广科技成果,开发新产品,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3.继续办好林业改革试验区和“特企”。黑龙江省林业改革试验区和“特企”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为深化林业改革探索了路子。与会代表认为这条路应继续走下去,并不断扩大试验区的范围和内容,重点是发展林区家庭经济,推行“两自立”的试验和走林业工业化道路的试验,同时还可增加合作林业、林业股份制、森林市场、林纸结合等试验,并把试验和科研结合起来,吸收林业科研、教学部门的专家教授参加。

林产化工论文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 理论基础 学科特色 研究领域

中国风景园林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世界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1年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之后,围绕学科发展与研究范畴问题有众多的讨论,经过几年的实践,作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理论与学科研究范畴已形成基本统一的观点。各学校应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

一、现代风景园林理论趋势

(一)现代风景园林美学的新标准

(1 )形式美的多样化――东西方园林审美的交融

在古典园林中,东西方对形式美的艺术表现存在明显差别。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一直以自然式的山水园林为主要形式,与此相应的是西方古典园林更为重视科学原理的应用,几何形的构图和台地式的地形表现出理性的秩序与严谨的规律,形成了其规则式的园林形式[1]。

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普遍,从目前世界园林的实践情况看,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规则美,只要是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美,都是东西方园林所共同追求的,东西交融的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能创造出具有高雅艺术美的作品。

(2)生态美――风景园林的综合美

艺术美自然是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但是,单纯的以艺术美为标准的审美时代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景观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审美观念不能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正在被破坏和消亡的绿色空间,作为自然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2]。在风景园林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运用生态美学的基本原理创造人地和谐的理想生活境域是大势所趋。

(二)生态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生态意识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表现了古人朴素的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统一[3]。而今天,风景园林中的生态思想更是普遍,规划中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中国风景园林实践领域目前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景观和园林设计、城乡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规划。不同层次的规划具有尺度、性质上的区别,对生态学理论的应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小尺度的景观和园林设计,适宜用以个体植物为研究对象的植物生态学理论作指导,重点研究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在绿地中形成合理的植物组群结构;对于较大尺度的城乡绿地系统和风景名胜区等的建设,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以及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理论具有实际意义;对于更大尺度的区域性的大地景观规划,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5]。

(三)社会科学的指引

1.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因而中国古典园林平淡含蓄,形成了自然朴素的山水园林形式。西方文化征服自然的思想贯穿在对自然大加改造的园林中,故西方古典园林规则对称的形式宏伟而华丽。一方面要以继承的态度来保护传统,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要在设计中予以保留;另一方面,应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用新的形式对传统文化予以表现,创造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景观。

2.社会因素的影响

任何园林均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故其内容与形式必定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的发展观决定了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倍受关注的今天,风景园林的建设也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兼顾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其次,社会的需求决定了风景园林的性质。当代人对自然环境的爱好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使园林更注重优美的自然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再次,社会文化影响着园林的风格[6]。风景园林风格要符合使用者审美心理及文化习俗。最后,国家的政治、法规与经济等因素也会对风景园林产生影响。公众参与规划的政策使园林更能反映大众的意愿[7];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使风景园林更加注意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3.大众行为研究

环境心理学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为)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的)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风景园林学要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去研究分析人在园林中的行为及心理,从游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去规划设计园林的空间与景观,创造一种能引起游人产生愉悦心理倾向,满足游人活动需求的环境[8]。

二、学科研究领域特色

(一)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学科涉及的内容包括生态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范围广泛。根据学科理论基础,风景园林学包括6个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是研究风景园林起源、演进、发展变迁及其成因,以及研究风景园林基本内涵、价值体系、应用性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包括中外古典、现代园林史和风景园林学科史以及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美学、评价与管理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营造中小尺度室外游憩空间的应用性学科,研究和实践范围包括城市各类绿地与城市景观等。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是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在大尺度上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工作领域包括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各类生态地规划与修复等。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是对具有遗产价值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风景园林境域保护和管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传统园林和遗产的保护和修复等。园林植物与应用是研究风景园林植物材料及其养护的应用性的学科。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是研究风景园林保护和利用的技术原理、材料生产、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应用性学科。

(二)我校研究领域及特色

我校风景学科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现代风景园林理论为指导、吸取和发掘岭南园林艺术的精华,开展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学术优势,重点在下述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

(1)岭南城乡环境与园林景观研究

岭南园林艺术是立足我国热带、亚热带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当地文化形成的一种园林风格,在建筑风格、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方面形成了特色。我校应以岭南园林艺术为基础,着力于岭南城乡环境与园林景观研究,并结合现代造园艺术、新材料、新工艺、科学发展理念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研究岭南特色园林无疑会为我校风景园林学科特色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2)环境绿化适宜植物的研发与配置技术研究

尽管目前广东省从事环境绿化的企业及科研单位较多,但在环境绿化植物筛选的基础研究方面较缺乏,如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筛选与研究、边坡乡土植物筛选与配置研究、适宜河涌治理的植物研究、垂直和屋顶绿化植物筛选等,这些特殊用途绿化植物必将成为以后环境绿化建设植物利用的主导。

(3)生态景观工程技术研究

由于我国在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方面刚开始起步,且目前能够综合各方面学科进行节约型环境生态绿化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企业和科研单位甚少,也没有相关成果成功转化并形成产业化,所以,生态景观工程技术研究将是风景园林的热点研究问题。我校将开发低碳环境绿化技术、边坡、矿山绿化技术、屋顶与垂直绿化工程关键技术、环境友好植物保护技术等系列节约型环境绿化工程技术,并与企业联合进行成果转化。

三、结语

任何的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应以中国传统园林为基础,借鉴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立足本土,博采众长,尊重科学,开阔眼界。当今,风景园林已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也正从单一学科向内容更为丰富的综合学科转变,因此,学科的研究也要走向多元化,不同类型的院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基金项目:1、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2JK339);2、2014年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园林专业《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参考文献]

[1]章志红.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的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2003,(2):13-15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J].中国园林,2004,(1):2-5

[3]姜玮.中国传统美学观“天人合一”与生态美学[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2): 22-26

[4]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东园林,2005,28(2):3-5

[5]蔺银鼎,武小钢.园林生态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6,(2):35-37

[6]王丰.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园林艺术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 6(11):122-125

[7]曲娟,米淑红,付晓云,等.论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350-352

[8]冯茜茜.园林景观设计中心理学思维的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6,26(2):38-39

林产化工论文篇4

论文摘要:为探讨森林文化学的概念及其学科体系的组成,该文通过对中外森林文化思想的产生和我国森林文化研究发展历程的考证,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学的定义,即森林文化学是研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上的森林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文章考虑了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应该涉及的范围,认为森林文化学课程是林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森林文化学有益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培养。生态文化学科群的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文章建议我国应建设面向世界的森林文化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人口众多、耕地稀缺的中国更是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近20年来,我国林业教育的重心也逐步转移到了国家生态建设、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与国家生态安全保护、高效低污染的林业工程等方面,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批新兴的林业学科群。其中,由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森林文明建设的需要,森林文化这个新学科应运而产生和发展。在此,笔者根据现有森林文化的概念,提出一个森林文化学的定义,并探讨其内涵、外延、学科体系及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森林文化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林学家森林文化思想的产生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从人类诞生之初,我们的祖先就从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了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但笔者认为,真正把人与森林的关系作为一个文化问题来研究,还应该是在林学产生之后。

世界林学的创始人、德国林学家柯塔在大约200年前出版的((森林经理学》一书中指出:“森林经营的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同时,150多年前,在德国产生的森林纯收益学说强调了森林的文化属性和价值。

我国林业科学与林业教育的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林业部长梁希院士对林业所描绘的一个美丽的远景是:“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

由此可见,从中外林学的形成之初起,森林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就被中外林学家认识到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整个林业的确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林学家同时也是大地艺术家。所以,森林文化的思想应该是从中外林学的奠基人那里就开始产生了。

(二)我国森林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从正式文献看,我国森林文化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末。郑小贤等人于1999-2001年间,先后发表了3篇论文,首次从人类对森林的需求和认识这两个不同角度提出了两个森林文化的概念,并就森林文化的属性、类型划分、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森林文化对森林经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可以认为是我国森林文化研究的开端。

2002年1月,蔡登谷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的概念,并就森林文化的起源、内涵、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关系、表现形式和构架体系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2002年3月,江泽慧提出森林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不断认识、调整人与森林、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森林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2002-2003年,但新球分别就森林文化的社会、经济及系统特征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森林文化的展进行了讨论。他提出了一个人类对森林文化的认识与需求关系图,形象地解释了森林文化的特征。

2004年,苏祖荣和苏孝同出版了一部名为《森林文化学简论》的专著。该书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系统论述了森林文化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基本构成、发展历程、文化形态与运动形式、新时期森林文化的特点及目标和任务、森林文化产业和森林文化的时代构建等问题。

另外,近年来各地作者还就森林文化的某个具体分支领域,如不同树种、不同民族、不同花卉的森林文化现象和森林美学等发表了不少论文,积极地推进着森林文化研究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森林文化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文化学框架,并在全国林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森林文化学的概念及学科体系

(一)森林文化学的概念

森林文化学是在人类对森林文化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阶段而产生的一门跨文理的综合性学科。

2004年,苏祖荣和苏孝同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学的概念。他们认为:“森林文化学是研究森林文化现象及文化规律的一门科学。这是一个非常简明、准确的定义。

但由于社会公众和绝大多数林学家、林业政府部门官员对森林文化分为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和文学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不太了解,他们只有文学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的概念。同时,他们对文化包含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的深刻含义也同样不十分了解,多数人把森林文化误解为纯精神层面的文学艺术范畴。因此,为了表达森林文化的多重性,强调它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林政管理、政策法规等技术、制度领域的密切关系,笔者在此对森林文化提出如下定义:森林文化学是研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上的森林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更能体现世界与我国林学奠基人柯塔和梁希对森林文化意义及作用的理解。它的内涵是自然林学与人文林学的相互交叉渗透,包含了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统一性和社会性等。它的外延可以扩展到包括竹文化、茶文化、桑文化、果树文化、园林文化和花卉文化等在内的广义的森林文化。

(二)森林文化学的学科体系

由于森林文化学是属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的边缘学科,所以,它的学科体系也是由多学科领域共同组成的,而且这些相互交叉的学科领域也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的。一般说来,学科的建立往往是滞后于实践的。学科由理论、技术和社会需求三部分组成。目前,森林文化学的理论与技术还不成熟,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笔者认为,建立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应该考虑到的学科和领域包括:森林哲学、森林伦理学、森林人类学、森林社会学、森林文化史学、森林文学、森林艺术(以森林为背景的音乐、美术、摄影等各类艺术)、森林美学、森林旅游学、森林经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地利用规划、森林培育学、林业工程学、园林文化学、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桑文化、果树文化等多学科或领域。随着研究的深人,森林文化学的学科体系会逐步形成,并逐步得到完善。

三、森林文化学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森林文化学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国民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木材,我国的林业建设形成了以木材采运、加工利用和迹地更新为主体的格局。为适应这种以木材生产为主体的林业建设需要,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高等林业教育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以森林工程和营林为主。近20年来,随着我国林业工作的重心向国家生态建设的转型,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重心也转向了与生态建设和林业可持续经营管理有关的学科和专业,同时,也分化和整合出一些新兴的学科领域,生态文化学和森林文化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本文的第二作者,在北京林业大学提出建设8大学科群的构想,其中之一便是今后要以人文学院为基础,建设生态文化学科群。就目前教育部制定的我国高校学科体系来讲,虽然生态文化和森林文化还没有被正式列人其中,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来逐步建立这个学科群。将来,森林文化学的地位应该是定位于生态文化学科群下面的二级学科。森林文化学既不是纯粹的林学分支,也不是纯粹的人文科学分支,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当然一个学科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才会成熟,我们可以先依托森林经理学科和人文学科,分别从林业技术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开设本科生的森林文化学课程,把森林文化学作为林学和人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教授郑小贤已经为林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森林美学等课程。对非林学专业背景考人林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而言,森林文化学应该是他们的补修课程。最后应积极创造条件,把森林文化学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硕士、博士点的交叉性、综合性的二级学科。

由于森林文化学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打破院系的界限,由有关林学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建设这个新学科,大家都是这个学科中平等的一员。其中,林学家侧重研究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学,人文学家则侧重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森林文化学,然后再交叉融合。

我们相信,将来在高等林业教育中,森林文化学将会成为继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生态学、树木生理学和数理统计学之后的第5门主要专业基础课。从而成为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学、水土保持学、园林设计、花卉学和林业工程等主要专业课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森林文化学的作用

1)对学生的作用。从本质上看,东方人比西方人更亲近自然。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自然观的典型代表。但由于科举制度的传统影响和现代高考、就业制度的压力,我国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对自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在美育和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文化领域接受的教育非常有限。所以,在我国林业高等教育中开设森林文化学课程,将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它将培养学生在今后森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意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林业工程师,而且还是大地艺术家。实现梁希先生“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的夙愿。

2)对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作用。生态文化、森林文化学科群的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传统林学的交叉与结合,将使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产生根本的变革,林学学科体系将从单一的工程技术性学科体系,逐渐融合成为工程技术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复合型学科体系。各相关学科在边缘部分将会有较大的重合与交叉。这正是21世纪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典型特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森林文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开设,将促进林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建设,使得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真正成为由文、理、生物技术共同组成的综合课程体系。

四、建议

林产化工论文篇5

一、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性 http://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河南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林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扎实开展林业工程建设,林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林木资源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全省林业总产值增长速度高于河南省同期gdp的增幅,每年向社会提供木材1400多万立方米,大枣、板栗、苹果及茶叶等林产品生产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河南省实现了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的“四增长”,“缺林少绿”的现象已成历史,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河南林业对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并且与人民群众喝上清洁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工作生活的期盼相比,还存在薄弱环节。河南林业基础低,人口多,人均林木蓄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还有1100多万亩的宜林荒山荒地,447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802万亩平原区沙化土地。因此,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全新的高度,重新规划林业建设。

河南省地处中原,自然条件较好,南北植物并容,树种资源丰富,同其他地区相比发展林业的优势和潜力较大。2007年,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林业建设的正确思路、丰富内容、有效措施和实际效果,作出建设林业生态省的科学决策,谋求林业更高水平、更快速度的发展,并通过林业减排作用拓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通过林业防护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二、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科学性

河南省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林业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关键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发展、集中民智、调查研究,并科学编制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作为今后五年全省林业发展的总蓝图和行动纲领,使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基本要求切实体现在规划的目标任务、建设工程等具体内容当中。

1、规划程序的规范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组织专家编制《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采取以县为基本单元,经过了自下而上、科学计算、逐级汇总、平衡优化、专家论证等环节,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规划体系。对涉及到的林业与粮食安全、节能减排等重大问题认真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科学咨询论证,并及时吸收农业、水利、国土、城建、环保等有关行业的科研成果和业务规范。河南省政府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进行了论证评审,给予了高度评价。评审委员会认为“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指导思想科学,建设目标明确,切合实际,处于国内同类工作的领先水平”。院士专家的论证评审意见为省委、省政府的及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目标设计的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建设生态省的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的基本要求。规划的目标任务既有总体目标又有具体目标,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指标,既有造林规模又有效益价值。规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巩固和完善高效益的农业生产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建成了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初步建成了持续稳定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有林地面积达到54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84%,森林和湿地资源年固定二氧化碳能力达到8600万吨,林业年产值达到760亿元,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5100亿元,使全省的生态环境有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林业生态省。到“十二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林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5700亿元。所有县(市)实现林业生态县,逐步建成林业生态省。这些目标任务均经过集思广益、民主讨论、分析研究、科学计算,是科学可行的。

3、建设工程的合理性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谋划生态省建设工程。在山区和平原区,统筹安排部级工程与省级工程,统筹安排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在突出宜林荒山荒地营造林木工程的同时兼顾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和村镇绿化工程。在注重造林的同时兼顾森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的改造。在规划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等五个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基础上,计划启动八个省级林业生态工程和四个省级林业产业工程,五个省级重点生态工程规划总任务5151万亩,包括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扩建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村镇绿化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四个省级林业产业工程规划总任务324万亩,包括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建设工程、经济林建设工程、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建设工程、森林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相互衔接、合理布局,形成了涵盖全省的林业工程体系。

4、保障措施的操作性

把良好的发展设想、科学的目标任务、合理的建设内容等变为现实,有赖于可靠的保障措施。为保障《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河南省政府文件明确提出了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规划执行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和上级政府监督,严格考核。二是加大政府投资,拓宽融资渠道,确立林业投资机制。文件规定省本级财政对规划建设的投资,按照一般预算支出2%的比例列入预算。省辖市、县(市、区)分别按1.8%、1%的比例列入同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三是制定检查办法,强化核查稽查,完善工程管理机制。河南省制定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检查验收办法》、《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办法》、《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稽查办法》等,把投资安排与《规划》实施情况和验收结果直接挂钩。改下达项目同时下达资金为检查验收合格后拨付资金,改单一的工程核查为核查与稽查相结合的复合型抽查,改林木休眠期核查为林木生长期核查。

三、林业生态省建设效果的综合性

林业生态省建设是林业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通过认真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加强资源培育、保护管理等各环节的工作,落实责任,改革创新,贯彻科学发展观,现已取得林业生态省建设阶段性、综合性的显著效果。林业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转贴于 http://

1、生态建设协调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新跨越

按照《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全面启动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把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与省级重点生态工程统筹设计、协调推进、—起安排、一张图纸、一同督查。突出抓好山区生态体系、生态廊道网络、城市林业生态和村镇绿化等四个林业生态工程。坚持改革创新,实行全过程的“阳光林务”,对年度计划、投资标准、核查结果、奖励资金等一律在河南林业信息网公开。把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林业生态省建设的突破口,与林业生态省建设同步研究部署、同步落实责任、同步组织实施。对纳入2008年、2009年林业生态省建设任务的新造林地。及时明晰产权,颁发林权证。经过核查和稽查,2008年全省共完成造林合格面积601万亩,是2007年的2.2倍。2009年全省共完成造林合格面积715万亩,创历史最高。两年来,森林经营进一步加强,共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460万亩,提高了森林生态质量和综合效益。有52个县(市、区)达到林业生态县建设标准。全省森林覆盖率已经提高到20.16%,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加上灌木林、四旁树等林木资源,全省林木覆盖率达26.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产业发展逆势而上,优化结构达到新水平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河南省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特点,着眼于实现林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逆势而上,优化结构,积极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项目建设,重点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促进林业产业前伸后延,拉长产业链,加强管理和服务,增强了林业企业的竞争力。近两年,每年完成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30多万亩,全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已达800多万亩。新发展经济林16.5万亩,全省经济林面积达1330多万亩,年产量670万吨。大力发展的苗木花卉总面积达85万亩。2008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27亿元。同比增长21%,高出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八个百分点。农民来自林业的人均收入达762元,比2007年增长9.6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7.1%,在林业发展中得到了较大的实惠。2009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

3、生态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内涵彰显新魅力

林产化工论文篇6

近日,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同意2010年上半年在武汉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这意味着我市具备了国家森林城市条件,明年将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实现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目标。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创森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前段创森工作,通报考察评估意见,全面部署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等一会,涂书记、张市长还要作重要指示,提具体要求。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前段全市创森工作情况、落实考察评估意见及全力做好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做个简要汇报。

一、回顾前段创森工作,充分肯定创建成效

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制定方案,强化工作责任,注重宣传发动,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剔除水面后,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56%,城市森林建设38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自2008年初全市创森动员会议后,各区、市直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全面动员发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区、各部门及时召开常委会、办公会和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动员部署。二是责任目标落实。市目标办将全市创森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目标管理,制定了目标责任状,确保了创森工作责任落实。三是保障措施到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加大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力度,确保了创森目标任务的顺利推进。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加大生态建设资金预算,多次协调解决创森规划、建设资金以及工作经费等问题,全力支持创建活动。

(二)三镇绿岛景观提升。中心城区按照见逢插针、增加绿量、完善层次、丰富景观的要求,加大公共休闲绿地和小森林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21平方米。一是城镇绿量质量提高。市园林局大力实施“三小”绿地建设,改造提升道路和社区绿化,开展了送万盆鲜花进社区活动。汉阳区充分利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契机,加大拆迁建绿力度。青山区调动辖区单位参与绿化建设,提高绿化档次和规模。二是立体绿化加快推进。江岸、江汉、硚口、武昌等区大力开展立交桥、屋顶、墙面、阳台等立体绿化,目前完成垂直绿化1万米长,屋顶绿化近3万平方米。三是湿地水网建设加强。市水务局大力实施江河堤防绿化,提升江滩绿化档次,着力构建生态水网,水岸绿化率达85%。市政府已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审议,年内有望颁布实施。

(三)城乡绿化整体推进。远城区以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绿色通道和绿色家园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有力推动了城乡绿化建设。一是生态工程全面完成。结合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碳汇造林、低产林改造等国家、省重点生态项目,共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蔡甸、洪山等区完成山体复绿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二是绿色家园稳步推进。全面完成2008年度500个建制村村湾绿化任务,植树460多万株。江夏区积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重点实施以107国道沿线村湾庭院绿化建设。三是林业产业发展迅猛。全市新建林果茶产业基地5.62万亩,完成低产林改造工程任务3万亩。四是绿色通道进展顺利。已完成绿色通道绿化里程121.1公里,完成主要国省干线行道树的绿化补植长度195公里。

(四)生态文化丰富繁荣。近年来,围绕“创森为了人民、创森依靠人民、创森成果人民共享”的指导思想,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化活动。一是广泛开展义务植树。全市共开辟了17个义务植树点,近400万人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江岸区组织开展市民“三自”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认建认养树木和绿地。硚口区组织全省500名“1+8”城市圈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种植“城市圈青年友谊林”。二是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武昌区在辖区范围内开展花园家庭、森林单位、生态社区评选等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蔡甸区结合义务植树,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念公园建设。东西湖区联合武汉晚报在四季吉祥景区,举办“读者林”义务植树活动,在湖北经济电视台制作播放题为《打造生态人文社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专题片。三是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全市建立森林或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15处,开展了“茶文化节”、“梅花节”、“爱鸟周”等生态科普活动62场,参与活动人数14.3万人次,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创森的热情。团市委积极组建“绿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创森知识竞赛等活动。市气象局启动实施负氧离子监测工作。市科协在市科普馆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图片展览。市创森办组织开展摄影大赛、征集创森主题歌曲等活动,生态文化不断得到繁荣发展。

(五)宣传造势氛围浓厚。各区、各部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创森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组织有力。市委宣传部成立了创森宣传领导小组,专项制定细化宣传方案,组织市属媒体开辟创森专栏,在武汉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制作播放创森专题片等。二是社会宣传到位。市城管局积极协调户外广告宣传,落实市容环境保洁措施。市教育局以生态文化教育为重点,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宣传活动。市创森办在市交委支持下启动了1.5万台出租车电子显示屏播发创森公益广告。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江汉、武昌、东西湖、江夏、黄陂、新洲等区在重要路段安装了一批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三是媒体宣传深入。省、市新闻媒体在总体规划评审、专家考察评估等活动期间,对我市创森工作作了大量深度报道,有效扩大了创森社会影响,提高了创森知晓率和支持率。

二、全面落实评估意见,纵深推进创森工作

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动员会议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家考评组的评估工作,考评工作进展顺利。

(一)考察评估情况。6月9日至12日,国家林业局派出综合考察组对我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论坛的综合条件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评估。考察组一行先后听取了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实地抽查了我市湖泊湿地及其沿岸绿化、河流水岸整治与绿化、透绿建绿、森林公园建设、通道绿化,以及城市街道、居民小区、郊区农村的绿化情况,查阅了相关文件、图片、数据资料,对市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考察组各位专家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市大手笔建设森林生态工程,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武汉市成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板。考察期间,考察沿线的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汉、武昌、汉阳、东西湖区以及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接待办等单位为顺利完成考察评估工作做了大量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落实评估意见。考察组在充分肯定我市创森工作成效的同时,对下步创森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各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整改落实。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森林的健康经营。要按照近自然理念来经营道路林带,对已建成的188公里环城林带,在树种选择、配置上,不仅要考虑人的需求,还要考虑鸟类等动物的需求,鸟类及各种生物的丰富,更能体现森林的健康程度。同时还要提前考虑间伐更新的问题,提高森林质量。

二是要进一步注重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增加建设更多的森林廊道,满足市民休闲、出行的需要,让森林更好的为市民服务;在六湖连通等湿地水网和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吸虫问题,避免血吸虫进入湖区;对道路林带的树种组成、空间配置要兼顾考虑行车安全和景观效果。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绿化的指导和提高投资比重。要加强对乡村、镇的绿化规划,进一步加大乡村绿化投入,大力推进村湾绿化。同时要多发展林业与果、菜、瓜、药等混作的,具有多种价值的树种。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水体、山体治理。要加大水岸绿化力度,多应用去污能力强的树种,提高水岸林带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同时要加强市域范围内山体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特别是采石场和公路沿线的第一重山体保护和复绿。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城乡绿化管理。森林城市创建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林业、环保、城建、园林、水务、交通、旅游、农业等多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作推动。同时,要从管理机构、绿化规划上进行统筹,改变城乡绿化建设的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

(三)考察评估结果。考察评估结束后,考察组在向国家林业局的专题汇报中,明确表示:武汉市具备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条件,城市森林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建议在今年底前正式复函,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的申请,2010年上半年在武汉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并授予武汉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7月15日,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在“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察报告”上作出明确批示:“同意2010年上半年武汉市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同时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日,阮成发市长、涂勇副书记、张学忙常委副市长均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创森工作,要求继续做好跟踪落实。

三、全力筹备森林论坛,体现特色办出水平

今天市委、市政府创森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创森工作重点已经从前期创建阶段转移到论坛筹备阶段,标志着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正式启动。举办好论坛既是对我市创森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充分展示武汉形象的机会。按照市领导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要求,现就论坛前期筹备有关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确立论坛主题。目前结合我市实际,经多方征求意见,初步拟定了5个备选论坛主题,即:

1、城市森林•两型社会;

2、森林•城市•湿地;

3、城市森林•城市综合竞争力;

4、城市森林•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5、水乡林城•统筹城乡。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意见,商国家林业局正式确定论坛主题。

(二)论坛时间地点。拟定于2010年4月下旬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论坛。

(三)拟邀参会人员。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参照历届论坛惯例,论坛参会人员总规模约500人。拟邀参会人员有:国家领导人和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各省(区、市)林业厅(局)长与代表;国内外城市市长及专家、学者代表;企业家、绿色志愿者和市民代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

(四)论坛组织机构。成立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组织委员会和组委会执行委员会。组委会执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林业局办公,内设综合协调组、接待组、会务组、材料组、宣传组、线路组、外事组和安全保卫组。各组办公地点设在组长所在单位,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五)论坛日程安排。初步拟定日程安排如下:第一天,参会代表报到,下午召开论坛新闻会。第二天,上午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开幕式,下午实地参观考察。第三天,上午召开市长论坛,下午召开专家论坛和闭幕式。第四天,外地代表离汉。

(六)工作进度安排。按照“抓早、抓细、抓实”的要求,我们初步列出了筹备工作时间表,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2009年7月份:下旬召开全市论坛筹备工作第一次会议,部署启动论坛筹备工作,讨论、修改论坛工作方案。

2、2009年8月份:制定《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总体工作方案》,商国家林业局确定第七届城市森林论坛主题。

3、2009年9月份:《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总体工作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及国家、省相关部门审批。

4、2009年10月份: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二次会议,成立综合协调、接待、会务、材料、宣传、线路、外事、安全保卫等8个工作专班,开始运行。

5、2009年11月份:市主要领导在《人民日报》或中央电视台相关栏目发表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文章或主题节目。编制2010年论坛专项资金预算。

6、2009年12月份:协调国家林业局对省人民政府正式复函,在武汉承办第七届中国森林论坛活动。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三次会议,全面部署启动论坛会务筹备工作。

7、2010年1至2月: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四次会议,全面启动论坛对口接待及培训工作。按照一个成员单位对口接待一个省代表团的原则,落实对口接待工作。

8、2010年3月:国家林业局和市政府在京召开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新闻会,启动论坛宣传工作。

9、2010年4月:论坛期间在中央主要媒体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行大篇幅深度报道。

(七)责任分工建议。为了切实做好论坛筹备工作,按照市领导的要求,结合各区、各部门职能,现就有关责任分工提出如下初步建议:

一是关于会务工作安排。由会务组负责。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综合协调,具体负责审定市领导论坛讲话稿、演讲稿、致辞等,组织召开协调会,督促协调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市财政局负责论坛专项经费落实。

二是关于参会人员的邀请。由综合协调组和外事组负责邀请落实。其中国家领导人、国家部委领导,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省、副省级城市林业部门主要领导由国家、省林业局负责邀请。市领导、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相关地级市、武汉城市圈城市市长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邀请。市民代表由市林业局负责邀请。有关国外城市市长、领事馆官员、国际组织和国外专家代表由市外事办负责邀请。

三是关于参观活动安排。由线路组负责。市交委负责论坛参观考察用车。市建委负责相关地段市政基础设施维修、临街建筑立面整治等工作。市城管局负责论坛期间夜景灯光照明和户外广告协调等工作。市水务局负责参会代表游览江滩公园的接待等工作。市环保局负责论坛期间环境质量监测和噪音、尾气等污染源的管理。市旅游局负责落实参观讲解员及培训工作,联系接洽与会代表会后参观考察。市园林局负责城区绿化改造、补植等工作。

四是关于会务接待工作。由接待组负责。市卫生局负责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市外事办负责落实同声传译和翻译人员等相关外事工作。市文化局负责论坛期间文化活动的组织落实。团市委负责落实绿色志愿者,参与论坛志愿服务工作。

五是关于宣传报道工作。由宣传组和材料组负责。市委宣传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市主要领导在中央媒体有关文章的发表。负责做好论坛新闻会,邀请落实省市新闻媒体,落实中央媒体记者在汉活动。市广电局负责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滚动播放电视公益广告,录制、播放创森专题片。

六是关于安全保卫工作。由安全保卫组负责。市公安局负责交通保畅工作,负责开幕式安检及会场、考察点(景点)和参会代表驻地周边治安安全保卫工作。

林产化工论文篇7

关键词:信息化;森林资源数据库;林业经营;管理体系;探索

收稿日期:2010-12-30

作者简介:黄义松(1978―),男,安徽无为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经营管理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75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146-03

1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保障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林业产权制度在全国全面展开。林业经营权全面放活,原来林业产业发展上体制机制的束缚不断解除,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林农收入进一步提高,林区更加和谐平安稳定,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被广大林农亲切称为“第二次”,给我国林业发展带来广泛而又深远的变化。林业经济行为更趋微观化,林业经营权分权到户,由原来集体统一经营到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经济行为、经营方式千变万化,更加难以统一管理;林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更趋多样化,由单一木材生产开始向多业并举转变,产业外延进一步扩大,林区畜牧业、旅游业、药业、林产品综合加工利用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生产经营活动为更加复杂化;森林资源流转速度加快,林产品交易更加迅捷,迫切需要林业主管部门转变自身职能,由管理向服务方向转变,迫切需要林业生产经营部门提高灵敏性,增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2 现代林业经营管理的构建思路

现代林业经营管理体系属于林业经营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无缝集成系统,它建立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利用多维现代技术,结合森林资源经管管理的业务流程,通过多模块集成方式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的及时化、精准化、自动化和科学化,并为林农企业提供查询帮助,为操作员提供操作修改界面,为管理者提供一个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应提供不断地扩充、求精和完善的接口功能,在输入、输出方面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进行不同数据形式的转换。应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真正实现系统化管理。同时应具备数据获取、编辑、处理、查询、共享、输出等功能,其数据类型、编码和图形符号符合现有的技术标准,能够实现空间数据、社会属性、市场变化的无缝对接,实现森林资源数据的信息共享、数据传递,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应用价值。

3 现代林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森林生态系统是由其自然属性信息、外在环境信息及其社会属性信息构成,是一个不断演化、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系统,其信息的组成、加工与传递过程非常复杂。对森林资源信息与社会、经济、环境信息进行综合管理,是现代林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客观要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林业经营管理体系,理论其基础十分丰富,是融合各类先进高端技术、手段、方法的综合体,其核心是实现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

3.1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控制论、空间信息理论、运筹学理论、现代通讯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管理学理论,见图1。

3.2 技术支撑体系

3.2.1 空间信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空间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包括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的理论与技术,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等,林业上应用主要是3S技术(GRS、 PS、GIS),在森林资源信息管理中,通常由RS、GPS或资源调查获取森林资源信息,由GIS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形成森林资源数据模块,为林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各种数据、图形和实施方案,3者紧密结合,为林业经营管理体系提供精确、快速、高效的管理手段。

3.2.2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系统是存储在计算机辅助存储器中有组织的、相关联、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它的职能是组织和存储各类数据,接受和完成用户提出的各种数据访问请求。完成不同数据信息之间的交流和转换,并将数据的时空属性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构建面向对象的多维空间数据模型,提取隐藏关联信息,实现面向数据分析和面向模型分析的统一。它的建立需要统一的数据标准、交互式操作的标准界面和高效迅捷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可以为现代林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3.2.3 虚拟网络技术

林业经营管理体系中存有海量数据,基于网络的计算操作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海量数据异地传输、共享问题。高速的远程通讯网络将允许从远程数据库中调用非常大的数据文件进行地理分析和三维图形显示,真正实现分布式计算和数据共享。虚拟网络技术的实现可以通过Web使用HTMI 语言、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I )及Java来实现。

3.2.4 多媒体应用技术

多媒体技术将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3大信息处理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特定软件实现数据信息与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的相互转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枯燥单调的海量数据信息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多媒体应用技术是使计算机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手段更加友好和方便,非专业人员可以方便地使用和操作计算机,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石,它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处理信息的传统方法,为信息时代下林业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极其强大的技术支持。

4 业务模块构件

现代林业经营管理体系是以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完全建立为基础和必要条件。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以小班为最小统计单位和核心,分2个子数据库:森林资源自然属性数据库,森林资源社会属性数据库。其自然属性数据来源主要是通过森林资源调查获取数据,社会属性主要是利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产生的林权数据库并机合成,并机合成的基础是统一规范的小班划分。

4.1 森林资源动态管理模块

森林资源管理模块下分2个子模块:林木资源动态管理模块和林地资源动态管理模块。林木资源动态管理模块下分4个子模块:森林营造子模块、森林采伐子模块和森林资源时序变化子模块、森林资源预测模块。林地资源动态管理模块下含2个子模块:林地恢复新增子模块、林地使用子模块。森林资源动态管理模块旨在实现数据库信息与实际生产经营信息的同步动态变化,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信息的掌控、实时监测、管理和预测,并可对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大范围森林资源变化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

4.2 森林火灾监测与预测模块

主要是实现森林火灾实时控制和现场扑救高效指挥。通过遥感及地面定位监测等各种手段,获得实时森林火灾信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将森林防火信息以多种形式表达出来,提高林火扑救和监测效率。

4.3 森林病虫害动态监测与控制模块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分布不仅与树种有关,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本模块旨在实现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提前防治。主要功能有病虫害数据库建立、数据采集与分析、病虫害预测预报等。

4.4 电子政务模块

根据日常事务处理、工作监控及领导辅助决策等需求,开发行业办公自动化产品,主要功能有组织管理、表单定制、流程定制、日常办公、文件制发和会议管理等。

4.5 林产品、林权交易模块

建立统一信息访问门户处理平台,以特化用户界面提供给不同用户,通过设立不同的访问权限提供给不同级别用户共享林产品、林权交易信息,实现对网上林产品、林权交易,市场信息查询。

4.6 行政执法监督模块

通过建立林业法律法规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林业行政案件处理平台,监督和调控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其下设野生动植物案件处理子模块、林地案件处理子模块,森林采伐案件处理子模块、林木种苗案件处理子模块、木材经营加工运输案件处理子模块、森林检疫案件处理子模块。

4.7 林业档案管理模块

利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对森林资源变化的记录和行为实行信息化存储,使数据变动有记录,做到查阅方便,保管安全。

4.8 南昌市林业局的初步实践

进入新千年以来,在江西省林业厅的统一部署下,南昌市林业局在林业信息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先后开发一系列管理软件,主要有森林防火辅助决策系统、

采伐证和运输证网上办证系统、征占用林地网上审核审批系统、网上办公系统、林权证网上办证系统、网络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5 结语

现代林业经营管理体系有着先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符合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的趋势,是未来林业生产经营尤其是林业主管部门开展监督管理服务的有力手段。当前已有部分省、市正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但只是相互独立互不对接的单项管理系统,尚未建立一个以小班为对接基础、以森林资源数据为核心的统一软件操作平台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这样一个系统需要开展许多基础性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建成和完善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现今林业经营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献伦.山东省林业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SDSFRMGIS)开发[J].山东林业科技,2007(2):64~66.

[2] 孙培基.XML在林业空间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6(6):29~32.

[3] 许瑞栋.基于“3S”技术的林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现代测绘,2007(5):34~36.

[4] 刘少军.基于3S技术的热带林业信息系统[J].水土保持研究,2007(2):249~251.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Modern Forestry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Current Situation

Huang Yisong1,Xiao Ying2,Yang Jialin1,Yang Yihui1,Lin Aiping1

(1.Nanchang City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 Team,Nanchang 330038,China;

2.Nanchang City Forest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Bureau,Nanchang 330100,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reform of forestry ownership system,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forestry industry have great changes.The old management system is out-dated,instead of it,the modern management system is based on IT,systematology,cybernetics,management,economics,etc.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rn management system used by Nanchang Forestry Bureau in Nanchang forestry management,and their achievements.

林产化工论文篇8

关键词:联合生产;退耕还林;生产属性;产品类型;互补-竞争性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704-0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多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和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生态恢复与建设的总体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退耕地上的植被长势并不乐观,能否长期发挥生态功能尚不确定,甚至有复垦反弹的可能性。其次,退耕还林工程的首要目标是生态效益,而地方政府和农民更看重的是经济效益的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使得地方政府和农民虽然积极响应退耕政策,但却对退耕地的生态建设缺乏兴趣。在生态林取向下,由于生态林经营不能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农户不愿意对生态林进行管护,这导致生态林的生态效益得不到应有发挥。在经济林取向下,农户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其经营行为,不会考虑生态效益,故而也同样缺乏生态建设的有效激励[1-6]。如何解决退耕还林工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性”,使退耕还林工程既能获得预想中的生态效益,又能兼顾经济效益,是众多学者们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

联合生产是指一件商品的生产必然伴随着至少一件副产品的生产(如羊肉和羊毛的生产),它是描述和分析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概念工具。在联合生产视角下,生产的外部性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生产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7]。国外学者已经运用联合生产概念去寻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Darek等[8]利用联合生产研究野生动物保护与木材生产之间的利益权衡,探索了能在不损坏经济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生态目标的管理模式。而Ada等[9]研究了非市场交易的生态服务与农产品联合生产对农民供应非市场化生态服务(简称ES)意愿的影响,认为市场化的产品和非市场化的生态服务之间的生产关系可能是互补的、竞争的或替代的。利用成本最小化条件,可以证明互补关系导致自愿提供的非市场化生态服务是没有成本的。联合生产这一概念在协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日益显露出优越性。

因此,本研究引合生产理论,从联合生产的角度重新认识退耕还林工程的生产属性、产品类型与关系,探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机理,以期为探索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优统一提供理论依据。

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生产特征

杜建宾等[10]认为退耕还林是以农业多功能性为基础的联合生产实践作为典型的农业生态经济联合生产,工程不仅带来了钱粮补助、经济林果、园艺产品、薪柴等经济产品,而且为全社会提供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森林景观等一系列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生态产品。考虑到农业生产本身的特殊性,同工业以及其他行业相比,退耕还林工程有其独特的联合生产属性。

1)要素的自然特征。从投入来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主要包括两种要素投入,一是不可控制的自然要素,包括光照、水、温度、土壤等,另一种是可以控制的人工要素,如劳动力、土地面积、化肥、种子等投入,受到人口、种植习惯、文化传统、风险偏好、政策、技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要素投入具有不可分配性。由于退耕后林木产出的多样性,难以确定要素在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之间的分配比例。如在形成联合产品的苹果与果园风光之间,人们无法确定每种要素对于经济产品苹果和生态产品景观价值的贡献程度。

3)产出之间的不可分割性。由于林木产出之间存在技术上的刚性和农业生产的生物化学特性,不同性质的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使得典型的退耕还林联合生产中产出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例如,没有苹果的生产就不会有果园的景观价值。

4)联合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林木生产经营不仅产出了经济效益,还联合产出了生态恢复、环境改善等一系列生态效益。退耕过程中产生的联合产品——生态产品具有多样性,同时具有公共物品或者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它们既可以是具有正外部性的“意愿产品”,如涵养水源、气体调节;也可以是具有负外部性的“非意愿产品”,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有些产品还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征,如退耕后苹果种植中,苹果作为经济产出属于私人物品,但其附带的生态效益却是公共物品。而具有观赏价值、被人们用围墙圈起来的果园,其景观价值却属于准公共物品。

2 退耕还林工程产品的联合生产特征

2.1 退耕还林过程中联合产品的类型

退耕还林实施过程是政府诱导下,农户在退耕坡耕地上进行生态恢复性建设的过程。农户在自发的生产经营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产出,然而受联合生产的生产规律影响,农户的生产经营必定会联合产出一定数量的生态产品。因此,退耕还林过程中的主要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经济产品(Commodity outputs,COs),主要包括具有市场价值的农业产出,包括农产品、畜牧产品以及其他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相关产品。另一种是生态产品(Ecological outputs,EOs),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等无法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生态产品。其中,调节服务源于农业生态系统处理气候、水文、废弃物等的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控制;支持服务是指各种生物进程和非生物进程所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所形成的网络;支持服务包括土壤的形成、作物授粉、病虫害的控制,以及水分、养分的循环。

2.2 退耕还林过程中联合产品之间的经济关系

Ada等[9]用PDF曲线描述了农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而他们限制这种互补-竞争关系的前提是产出使用共同投入的数量多少,当数量较少时,这两者是互补关系;当数量较多时,这两者是竞争关系。而退耕还林在实施过程中,其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也存在互补-竞争的动态关系。不考虑农户的因素,单纯从生产的投入产出来看退耕中产品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可以发现退耕中联合产品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不仅受到投入要素数量的影响,而且随着生产过程的推进(这里生产过程可能是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周期,也可能是许多连续生产周期的总和),产品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假设农业联合生产中的经济产品为X,生态产品为Y,时间为t。从0到t0阶段,生产少量Y时,Y与X之间互相竞争消耗要素,是竞争关系;随着生产过程的推进,从t0到t1阶段,随着Y的产出增加,Y又可以作为中间投入促进X的生产,并且Y作为中间投入在X产量增加方面的影响超过了Y争夺投入要素造成的X产量减少方面的影响,这段时间里,Y与X是互补关系;而在t1阶段后,随着Y的产出继续增大,一方面Y继续作为中间投入促进X的生产,另一方面随着Y产出的增大,Y开始争夺更多的要素投入,并且Y争夺投入要素造成的X产量减少方面的影响超过了Y作为中间投入在X产量增加方面的影响,这时,Y与X之间是竞争关系。

考虑到生态产品的特殊性,其形成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并作为一种中间投入一直发生作用。因此,退耕还林中生态产品与经济产品之间存在互补性、竞争性以及互补竞争同时并存三种关系(表1)。

3 联合生产视角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机理分析

退耕还林工程是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因此,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是逐步将耕地转换成林地的过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作为实施主体的农户也必然要进行行为的转换,即从事农作物生产转换成林木生产,由原来的从事经济产品生产(农作物),转而进行提供生态产品生产(生态建设),由原来的获取农作物收益转换为林木收益。由于坡耕地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耕作行为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而退耕还林后,林地经营过程中林地上的林草植被发挥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外部效用,这些外溢的效用被周围和其他地区的人们无偿享用,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从联合生产角度看,农户耕种造成的水土流失实际上是一种由于种植农作物产生的具有负外部性的“副产品”。退耕后,国家将生态建设纳入工程建设目标,林木生长产生的正外部性即为工程带来的生态产品。因此,退耕还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农户由生产负外部性“副产品”向生产具有正外部性的“意愿产品——生态产品”转换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联合生产下,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的过程(图1)。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旨在增加具有生态价值的林产品供给的林业生态工程。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生态林属于公共资源,具有生态价值的林产品属于生态公共物品的范畴。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一个人对某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排斥其他人对它的同时消费。所以公共物品不适宜也不应该由私人生产,而应该由国家提供。我国所推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其实质就是一项国家提供生态公共物品的政策。但问题在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不是国家而是退耕农户。然而退耕农户却很难对农业生产单位和居民收取任何费用,也无法阻止其消费,这就意味着退耕农户作为寻找私人利益的私人生产者在建设生态林后将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就生态林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得到任何收益。

十年来的实践表明,退耕还林工程通过以退耕补偿为主的制度设计,从而具有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联合生产的特征。农户通过参与退耕还林工程,一方面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生产特征获取钱粮补助,进而改善自身福利;另一方面在通过退耕还林的生态生产的特征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从而改善社会福利。然而,由于退耕补偿标准过度单一,退耕还林工程启动时行政强制普遍存在,退耕林地产权不明晰以及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缺失,导致退耕还林中生态经济联合产品的私人提供尚未真正开启,保证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成为工程实现长期目标的关键。

4 结论与讨论

综合全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退耕还林是典型的农业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林木生产产生的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即外部性)具有联合生产关系。退耕过程中,农户生产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支持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

2)退耕还林过程中生态产品与经济产品之间存在互补-竞争关系,这种关系受投入要素的变化以及生产过程的推进而动态转化。

3)退耕还林是在多重委托制度安排下,采取农户个体承包的方式,将坡耕地转换成林地,最终完成生态公共品私人供给的过程。

考虑到退耕还林的联合生产属性,结合研究结论,在退耕还林未来的实施及补偿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利用生态产品与经济产品的互补性,探索其互补-竞争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结合退耕还林中生态产品的私人供给特性,在对农户的补偿上,建立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不仅要补偿农户的经济损失,还要奖励其行为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刺激其自发维护退耕还林成果。

参考文献:

[1] 危 丽,杨先斌,刘 燕.农户参与意愿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6):29-35.

[2] 柯水发,赵铁珍.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行为动态博弈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8,28(1):47-50,60.

[3] 张俊飚,李海鹏.“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6):55-58.

[4] 王小龙.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J].经济研究,2004(4):107-116.

[5] 刘 燕,周庆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激励机制缺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104-107.

[6] 雷 震,王素玲.退耕还林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基于外在性和公共品理论的考察[J].生态经济,2007(4):28-31.

[7] FABER M,PROOPS J L R, BAUMG?魧RTNER S. All production is joint production—A thermodynamic analysis. In:FAUCHEUX S,GOWDY J M,NICOLA I.(Eds.),Sustainability and Firms: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Changing Regulatory Environment.Edward Elgar,Cheltenham,1998.

[8] DAREK J N,CLAIRE A M,JEFFREY L A,et al. Modeling joint production of wildlife and timbe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48(3):997-1017.

[9] ADA W, SCOTT M S. Jointness in production and farmers’ willingness to supply non-markered ecosystem service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4(2):297-304.

上一篇:成功营销论文范文 下一篇:关系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