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8 21:15:52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一、积极开展各项申报工作

1、申报全国科技先进城区

今年是国家科技部开展“2007-2008年度全国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年。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科技局全力以赴,积极寻求省科技厅、市科技局支持,同时主动与区有关单位协调,就全区科技进步工作领导情况、科技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科普工作情况、基础性科技进步工作情况、科技进步工作特色及成效5个二级指标的12500字的申报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申报材料。12月底,从科技部传来好消息,我区第6次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城区”称号。

2、申报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在省、市地震部门支持下,年初,区科技局参考了往年市局以及其他县区的申报材料,结合我区防震减灾工作特色,认真梳理,对2008年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总结,开展了2008年度工作总结以及档案资料整理工作,编制了《区科技局2008年度防震减灾综合评比材料》,共分区情简介、行政综合管理、安全民居工程、地震应急工作等六个方面,结合照片说明以及各种档案材料,上报国家地震局参加评比。6月,国家地震局正式下文,申报工作获得圆满成功,区科技局在全市三县四区中唯一荣获“国家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3、参加省科技厅开展2007-2008年度的科技局工作考评

按省科技厅要求,科技局总结了2007-2008年开展的科技工作,填写科技考核相关数据,总结尤其在通过引导自主创新、服务科技企业、创建科技平台、争取科技项目、开展科技统计等领域积极开展的工作;通过与高校、企业联系,全力探求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建立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扶持初创型科技企业成长发展;主动为企业服务,协助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等方面的经验。2月,经过省科技厅考评,区科技局荣获2007-2008年度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全面推进科技工作

1、加强对高新技术(科技型)企业服务,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

(1)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服务工作。通过专利申报服务、申报政策法规宣传与协助等方法,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为申报企业解决困难。2011年共有15家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已有10家通过认定,目前按新办法申报的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7家。

(2)建立区专利窗口。与华信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区专利窗口,为辖区内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快捷的专利服务,大力推动我区专利申请与保护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今年,全区申请专利817件,专利授权数为34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20件。

(3)全力组织参加自主创新对接会。按照市里统一布置,以宣传科技发展为目的,选择了六家设计单位共十个设计方案,突出新颖、体现创新思维,精心优选方案。挑选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产品、科研成果参加自主创新对接会,受到广泛好评,完成了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展现科技风采的任务。

(4)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的统计工作。经调查统计,我区2008年申报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共获得所得税减免优惠约2000万元。

2、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与管理。加强服务中心管理,在孵企业安达数控公司已成功“毕业”,搬迁至自建的“安达科技产业园”,开始产业化生产,成功孵化。及时调整楼层,拿出两个楼层近2000平方米办公用房,面向初创型科技企业出租,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近期已成功引进怡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润谷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信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入住孵化。我局正大力宣传,积极联系引进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重点帮助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型科技型企业。

3、认真组织《市科学进步条例》讨论稿意见征求和修订工作。组织合工大、江淮、紫金制管、安凯等各高校、企业代表、专家对《市科学进步条例》讨论稿提出了30多条行之有效的建议与意见,对《市科学进步条例》的修改制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4、开展了对辖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研究所等进行调研。今年以来,我局加大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就建立成果转化平台、与科技企业结对互助等问题多次磋商,初步建立了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的渠道,并在下一步推动企业与学院、科研小组的直接交流问题上有了较为明确的工作思路。通过努力,我局与合工大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明确下一步将进行企业与学院乃至科研小组的直接对接,共同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强防震减灾工作

1、积极应对肥东梁园地震。4月6日肥东梁园发生Ms3.5有感地震,我区有震感,我局第一时间请示震情,并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同时展开震情值班,接听来电,耐心解释,安抚群众,平息谣传,全区很快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2、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利用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日、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等时机,开展以“加强防震减灾意识,促进安全民居建设”和“加强震灾防御、保障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联合广播电台推出《科普之声》节目,于9月7日起每周五定期播出,主要介绍地震科普、防震抗震等知识以及全区科技工作动态;利用科技信息网防震减灾专栏,刊载防震减灾宣传知识,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积极组织学生适时利用电化教室和课外活动,开展地震科普讲座,召开防震减灾班会。

3、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阵地建设。大圩站将观测不方便的新民村深水井调整到余墩村,并设立了《地震前兆观测知识》和《地震群测群防注意要点》标识牌;增加了三个固定的地震科普宣传栏(镇政府、余墩、晓星小学);增设两名现场兼职观测员。在市地震局的关心协调下,我区正式接收烟墩镇群测群防信息站的管理及信息上报工作。

4、积极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月,分别对市四十八中和五十六中两所被评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学校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检查,同时赠送科普图书1000多册。四十八中编制了《市四十八中防震减灾工作评比材料》,参加省地震局评比。

5、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准备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各级地震应急机构,修订完善了各级应急预案,全区应急工作基础得到较大提升;8月,启动了校舍安全工程,对全区60所中小学159栋校舍进行了初步排查;区财政预拔100万启动资金,用于校舍的鉴定,此项工作于10月25日如期完成,目前正在开展校舍加固设计招投标工作;率先在芜湖路街道曙宏幼儿园成功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示范演练活动;9月,全区42所中小学和区机关大楼都进行了疏散演练。

四、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1、多形式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宣传活动,开展科普教育,着力提升城区居民科学素质。一是深入推进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在义城镇农贸市场和芜湖路街道组织开展全区“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科技奥运”、“日全食”“防震减灾”大型宣传活动;安排50块科普展板在区行政服务大厅和镇街村居巡展;组织50名母亲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市科技馆,开展智慧宝宝科技游;向干部及群众发放科普小册子10000份。二是开展青少年系列科普活动。组织20块科普展板进校园巡展活动;组织600多名学生听取科普报告会3次;组织选手参加2011年市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占全市(包括市属高中)获奖面的20%;第四十六中代表队在刚刚结束的2011VEX澳大利亚悉尼国际机器人公开赛中荣获了最佳能力奖和最佳编程奖。

2、加大科普投入,提升科普宣传能力。一是新增科普画廊20个、200多米,覆盖了各村居及大的住宅小区。二是在广播电台推出《科普之声》栏目,每周五定期播出。三是购买各类科普图书2000余本,帮助社区和学校充实科普阅览室;为各村居及农技协科普宣传员征订110份2012年科技报;与市四十中联合创办机器人工作室;支持师范附小装备400多平米的科技长廊,积极打造科普示范点。

3、以点带面,积极开展科普示范活动。按照市科协的“五个一”标准(即有牌子、有组织、有场所、有阵地、有活动)要求,进一步夯实了科普工作基础。目前,省科普示范社区有1家,市级科普示范单位8家,市级科普示范学校2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家,还有4家正在申报市级科普示范单位。

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在开展好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完成如下工作:

1、完成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指标年度指标。按照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指标年度分解任务,增强服务,加大自主创新推进力度,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使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7家;专利授权数超过209件(发明专利达到70件)。

2、建立区科技进步及推进自主创新体制。在省、市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加大调查研究力度,结合我区科技工作实际,制定区科技进步及推进自主创新工作措施,坚持边试行、边完善,力争2012年完成推进科技进步及自主创新体制主体框架搭建。

3、实施重点培育计划。在中小科技企业和汽车配套科技企业中,选择1-2家企业和1-2个重要课题,选择研发力量较强的课题组,主动联系,力争与高校研究团队建立项目合作关系,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加快课题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加强自主创新培训工作。举办2-3次自主创新理论培训班,加强对企业管理团队和科技研发团队培训;联系2家以上自主研发意向强的科技企业,邀请相关专家重点指导服务。

5、加大科普宣传。认真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协调,把工作重点放在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四个主要人群上,加强经常性的科普工作,打造科普平台,继续做好科普之声,科普网络栏目,举办科普讲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着力提高公民素质。加大争创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6、继续完善地震应急体系。加强街镇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完成2个社区、40个学校、1个企业的应急培训和演练。

7、加强群测群防信息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圩和烟墩群防群测信息站建设,增加义城地震群测群防信息站,加强震情跟踪及异常情况核实工作。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20****年工作情况

(一)认真做好申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工作

自1998年以来,我区已连续了4次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城区”称号。今年是20****-20****年度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情况考核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区科技局全力以赴,积极寻求省科技厅、市科技局支持,同时主动与区有关单位协调,就全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口素质日益提高、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普遍增强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总结,共填写基本情况、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科技发展相关数据50多组,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申报材料。目前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在全省城区中得分排名第二,已上报国家科技部,立争为我区再添荣誉。

(二)积极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申报工作

****区的前身合肥市郊区于1993年7月被省科委、省体改委、省计委等部门批准为省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5年7月被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批准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7年12月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2年合肥市行政区划,原郊区整建制划为****区,2003年,区政府重新制定《****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4年6月科技部批准****区继续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年10月****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今年7月,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正式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的申报工作。经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过去****区存在着发展综合实力不强、城市承载能力较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及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制约因素,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快速进步,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局人员全力以赴,加班加点,用两个月时间,编写了《****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规划》,并征求了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及区32个相关部门的意见,最终于10月29日完成了所有申报材料,及时送到了科技部,完成了申报工作。

(三)主动接受对科技三项经费的审计监督

根据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局积极配合区审计局对20****年科技三项经费的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主动提供相关材料,协助做好延伸审计工作。结合这次审计,我局就科技项目评审方式、科技经费使用观念、项目安排重点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10月份,我局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了我区贯彻执行《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的情况。针对区人大的审议意见,我们就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强科技三项费管理、逐步改革科技项目评审方式、促进产学研结合、发挥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答复,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

(四)切实发挥科技部门的管理服务职能

今年我区科技三项经费为300万元,共安排13个科技项目。在项目安排上对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有所侧重,如科技创业园建设、科技强警、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村一品”等,减少了许多一般性的扶持项目。

区科技局加大服务力度,积极协助民营企业申报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如安达数控公司的汽车智能门锁、汽车门窗自动检测项目,徽王公司的蓝莓种植等,对于申报成功的项目将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注重引导各镇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融入科技因素,重点扶持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经过努力,大圩镇已被命名为安徽省科技创新试点镇,沈福村成为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目前,我们正协助这两个镇村落实农业科技项目。同时,我们还协助市科技局、市创新办,开展了全区科技创新资源调查和产学研结合调研工作,不仅顺利完成了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而且也是我们初步了解了辖区内大型企业的科技能力和需求,为下一步建立我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打下了基础。

(五)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组织开展了2场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1场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活动,在科技活动周、科普日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约10000余份。制作了100块内容为“身边容易被误解的科学”和“环保与健康”科普展板,在区行政中心大厅和各街道社区巡展。为各个社区发放4000张科普挂图。邀请专家为老干部举办老年慢性疾病防治讲座;为机关干部举办室内环境与饮食安全讲座;为骆岗街道群众举办“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常见病防治”科普讲座。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多次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科普阵地建设检查、督查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开展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对照《合肥市科普示范单位标准》,指导芜湖路街道兰亭社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望湖街道王大郢社区完成了申报工作,并已通过了市科协的验收。

为更好地促进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今年我局与教育局联合举办了****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聘请专家对科技创新作品进行评选,并将优秀作品报送省市参赛。今年是我区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收获最大的一年,共有18件作品在省市获奖,其中获省三等奖一件,市一等奖二件,市二等奖七件,三等奖九件。46中张至诚同学获得市长奖,还有1名教师获得了“合肥市科技辅导员”称号。

(六)认真细致开展防震减灾相关工作

区政府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4月份区政府常务会议上,决定专门拨款10万元,用于防震减灾工作。今年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网络。我们根据区直机关、街、镇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各级地震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了《****区防震减灾工作预案》,督促各街、镇、工业区和33所学校制订了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

2、多形式开展地震知识宣传。我们利用科普画廊、科普赶集等宣传防震科普知识,订购15万册《地震小常识》,分发到各家各户。加大了对中小学生防震减灾宣传力度,邀请专家在****苑小学利用多媒体,为1300多名师生讲解了地震基本知识和自身防护小常识;复制了80份防震科普教育光盘,集中一个月时间在辖区范围内的75个中小学播放;制作了主题为“地震发生时你该这样做”的科普展板在中小学巡展;有的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举办学生自制地震科普知识画册展览,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太湖路小学在加强宣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加强学生的自救意识。

3、重点抓好“三位一体”(地震前兆监测、地震灾情速报、地震科普宣传为一体)地震群测群防信息点建设工作。今年10月份我区正式成立了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同时选择有利于观测地震前兆的大圩镇养鸭场渔场、深井等建立地震群测群防信息观察点,配备了专用电脑和兼职信息员。目前,已建立观察项目4个,联系学校1个。

二、20****年工作打算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区科技局将积极围绕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为构建和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在今年的机构改革过程中,区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为科技局增加了信息、专家两项职能。区科技局将积极落实新增职能,将原有的“****区农业科技综合信息中心”,更名为“****区科技资源信息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整合管理辖区内科技资源和信息。同时,要将科技局原有的“****农业科技示范网”改版为“****科技网”,以期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我区范围内的科技专家资源,区科技局将开展专题调研,为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做好前期准备。

(二)为进一步规范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区科技局将制定有关使用管理办法,明确科技、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管理监督职责,以及项目选择的引导方向,使项目申报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将在相关规定中明确科技三项经费的倾斜支持方向,尽可能适度集中科技经费。

(三)区科技局将借鉴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结合****区的实际情况,着手改革现行的科技项目确定方式和程序,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我区实际的科技项目评审方式,并逐步过渡到专家评审决定的形式。项目评定后,通过调查、督查等形式,加强对项目的全程管理和服务工作。

(四)为充分利用我区高等学府、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发挥他们在打造“安徽浦东”、建设“江淮车谷”中的积极作用,区科技局将主动加强与院校的联系,开展“企业家院校行”和“专家****行”等活动,为校企、院企联谊提供服务平台,力争在产学研合作上有所突破。

(五)召开全区首届科协代表大会,聘请区域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领导职务,邀请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参与其中,提升****区科普队伍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强科普阵地建设,不定期深入各街道、社区指导科普工作,通过科普进社区、科普下乡、聘请科普宣传员等多种形式,广为宣传《科技进步条例》和科普知识。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一、关于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征集,鼓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项目方向和内容。

(一)主要支持的技术领域

有利于农村地区防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自然灾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延长农业产业链,高效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确保食品安全,绿色社区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或发展环保产业,开发废弃物资源和资源节约利用,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和农村信息化,促进农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文化产业,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相关技术。

(二)申报基本条件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发展有关规定;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成熟,具有较强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申报主体必须为法人单位,不能为行政部门;跨区域的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申报的项目,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项目优先。属于下列情况的不予立项: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项目;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消耗资源型项目;一般性技改或扩建等生产性项目和技术不成熟的项目;申报材料与申报程序不规范的项目。此外,2008年申报的一般项目数原则不超过2007年。

二、关于重点项目

(一)支持方向

各省(区、市)特别是南方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省份要将2008年星火计划重点项目的组织与减灾和灾后重建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突出以下方向:

1.面向形成一批依靠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支持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实施一批乡村科技促进搞灾集成开发和示范项目。以技术依托单位为主体,申报乡村科技集成开发项目,项目技术指标应涵盖产业发展、社区进步、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内容。相关要求请参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2.面向引导现代科技要素扎根农村基层、服务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支持开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一批农村科技服务项目。鼓励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基层创业,支持科技特派员试点省份实施科技开发或技术服务项目。支持农业专家大院、农村科技合作组织等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发展,鼓励其所依托的法人单位或所在省份申报农村科技开发、推广或服务项目。支持农村信息化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申报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和服务项目。

3.面向提高农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支持开展农村科技型企业和品牌产品培育工作,实施一批有利于提升产业化能力的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鼓励农村企业围绕农村生产生活亟需、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品品牌培育亟需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4.面向推进农村生产专业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和星火产业带等农村科技转移扩散基地发展,实施一批现代农业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开发项目。鼓励经批复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报现代农业技术开发项目,鼓励经批复的部级星火产业带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或产业集群,申报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开发项目。

在突出以上四个重点方向的同时,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农村企业人员、农村科技服务人员,实施一批乡土科技人才培训项目;围绕促进特定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域的新农村建设,以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继续实施一批科技扶贫开发项目和科技促进三峡移民开发项目。

(二)支持方式

采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三种支持方式。各地在申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不同方式的项目比例。

1.无偿资助。要求:正在执行或即将开始执行的农村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项目。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在项目新增投入中,申请企业需有不低于申请国家星火计划资金数额的自有资金匹配,事业单位需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匹配。

2.贷款贴息。要求:具有市场前景,有望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一定效益,已落实银行贷款(贷款期限2年左右),正在执行或即将开始执行的农村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同时提供贷款合同等有效证明材料。项目阶段总投资一般在500万元以上,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贷款贴息总额原则上不超过当年贷款所应支付银行利息总额的2/3。

3.后补助。要求:“十五”期间获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立项,经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经完成,通过验收的农村技术开发项目。提供项目实施取得有效的技术成果、产品或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化能力或规模,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资金来源和使用合法、合理。

(三)申报要求

除满足一般项目申报条件和要求外,还须符合以下要求:

1.不能直接申报基地建设、中介机构建设、服务模式建设、平台建设、星火培训基地、星火学校建设或软课题类项目。

2.申报重点项目(除后补助项目外)须制定可行性报告(格式从科技部申报系统或中国星火计划网下载),经各省(区、市)科技厅(委、局)审核论证后,与申报书一起从科技部申报系统报送。后补助项目参照申报书和可行性报告格式,在相关预期指标栏内相应填写完成情况,并将“可行性报告”改为“总结报告”。

3.申报重点项目(除后补助项目外),除填报项目申报书和可行性报告中的相关财务和预算信息外,还须单独填报《2008年度部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预算申请(或决算情况)书》(可从申报系统下载)。后补助项目参照预算申报书格式,填写后补助项目决算情况书(在相关预算指标栏内相应填写支出情况)。

4.2008年部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应从2007年度各地申报但未被立项支持的重点项目和2008年度星火计划一般项目中产生;如为2007年申报但未被立项支持的重点项目,不需再次报送申报材料,只需在项目汇总表中注明即可;如为2008年新推荐项目,需按规定报送相关材料。部分工作只限相关省(区、市)申报。各地申报重点项目数量不能超过分配名额(可从申报系统下载)。

5.项目经费申请额度原则为50-100万元,项目实施期限原则不超过2年。

三、申报组织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相关司局负责组织本省(区、市)、本部门2008年度备选项目的申报工作(副省级城市单独组织并由所在省份统一报送)。

2.申报所需材料和申报流程同2007年。拟新推荐的重点项目,由项目申报单位从科技部申报系统或中国星火计划网下载项目申报书和可行性报告格式;同时,按重点项目申报要求填报预算申请(或决算情况)书。各省(区、市)科技厅(委、局)和有关部门相关司局对申请单位报送的项目进行审核论证后,通过科技部申报系统报送相应的电子数据(纸质文件不需报送)。一般项目只需填写项目申报书。

3.各省(区、市)科技厅(委、局)和有关部门相关司局须向科技部星火办报送申报意见(加盖公章)和项目汇总表(每页均须加盖公章,格式见附件2)各一份。申报意见应写明申报总体情况、各类项目申报情况和组织审核论证(包括技术论证和预算或决算论证)的过程等,并在申报汇总表中注明重点项目及其排序。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民政办主任为民政目标考核责任人。

二、考核指标体系(100分)

(一)社会救助工作(20分)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低收入认定工作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及时入户调查、审核、准确掌握低保对象基本情况,对已达标的低保家庭户坚决予以清理。(4分)

2.认真落实城市低保“一述两评三公开”办法,认真组织和培训社区评议人员,做到陈述、评议、调查、公开环节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3分)

3.认真开展“全国最低生活保障系统”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杜绝弄虚作假和违规违纪现象发生。(2分)

4.认真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对象的档案资料管理和台账管理工作。(1分)

5.设立低保信息公示栏和投诉电话及投诉箱并定期处理投诉。(1分)

6.各社区居委会成立低保听证、评议小组,实行低保监督员制度。(1分)

7.各社区和村委会确定相对固定的低保工作人员,有条件的乡镇应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2分)

8.加大低保资金监管力度,认真执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如发生克扣、挪用低保金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实行社会救助板块考核工作“一票否决”机制,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分)

9.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政策申报实施,加大对重点对象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建立重残、重病和长期患病服务对象台账,并逐步向低收入老年人延伸。(3分)

10.按时足额兑现五保供养资金。(1分)

(二)救灾工作(12分)

1.逐步建立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工作体系,制定好减灾救灾救助应急预案,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当地灾害发生的特点和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开展隐患排查。(3分)

2.灾情信息报送及时、准确;重大灾害发生2小时内将灾情初报区民政局,待灾情稳定后核报。灾民的吃、住、饮用水、医疗等救助措施及时到位,灾情发生后灾民生活得到妥善安排。(3分)

3.建立健全救灾款、物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救灾款、物实行专款专用,及时发放,发放时要有会议记录和乡镇政府的文件或领导签批件,认真做好救灾款物发放“公示、公开”工作,按照“一卡通”要求实行金融机构直接发放救灾资金,当年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款积存率不超过5%。加强慈善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做好发放工作。(3分)

4.做好灾后农房重建资料的审核、申报和档案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恢复重建任务。(3分)

(三)敬老院规范管理工作(10分)

1.院内各项制度完善并张贴上墙,内部管理规范,落实敬老文化上墙。(1分)

2.加强敬老院用电用水用火、食品卫生、人员进出、安全生产、日常安全戒备等安全工作,如出现一例安全事故不得分。(2分)

3.建立考评机制,每年度对院长和其他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建立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财务,每日公布食谱。(2分)

4.继续做好敬老院星级创建工作,妥善解决敬老院工作人员待遇、经费等问题。(1分)

5.负责为敬老院提供水田、山林、鱼塘等生产基地并解决工作经费,提供敬老院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1分)

6.建立健全每位五保户档案,并与村组签订协议完善入住手续,敬老院床位使用率达到90%以上。(2分)

7.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定期对五保老人进行体检并建立供养对象健康档案,经常开展文体活动。(1分)

(四)优抚安置双拥工作(20分)

1.双拥工作做到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制度上墙。及时上报双拥工作有关材料、数据,认真开展第十届全省“双拥模范县(区)”创建活动,开展“五项拥军”、“六进基层”活动,提高双拥整体水平。(5分)

2.认真做好城乡义务兵及烈属、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发放工作。(2分)

3.积极做好烈属子女、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的审核发放工作。(2分)

4.落实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服务政策。年内完成重点优抚对象健康档案;完成优抚建房和扶优项目。(6分)

5.及时更新优抚对象人数经费的变动情况,认真落实抚恤补助政策,做好2013年优抚政务公开工作。(3分)

6.按要求及时通知退役士兵办理安置相关手续,积极做好农村籍退役士兵接收和技能培训工作,服务率和技能培训率达100%。(2分)

(五)社会事务管理工作(21分)

1.全面完成第九届村(社区)换届选举及新一届村(社区)常职干部培训工作。(2分)

2.认真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完善村务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报告制度,创新民主管理水平作,积极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上新水平。(2分)

3.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和谐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和把社工引入社区建设的新途径,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社区整体服务有新进展。(2分)

4.农村社区建设。各乡镇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拓展农村社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农村社区向纵深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与自治工作的互动发展机制。(2分)

5.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提升社会组织党建覆盖率确保全年覆盖率达100%,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配合完成社会组织的培育、登记、管理和年检工作,全力打造区孵化中心,创造条件逐步推行社会团体集中办公、规范服务、场地建设等工作。圆满完成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任务。(4分)

6.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落实各项救助保护措施。在对救助对象救助中要本着人道主义,尊重受助对象人格并做到及时接送,妥善安排,按属地管理原则,妥善安置救助对象。(3分)

7.殡葬管理工作。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加强殡改宣传,文明治丧,不断提高火化率,逐步提高生态殡葬比例。(2分)

8.区划地名工作。积极推进区划调整工作,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和地名数据库建设管理工作,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加强地名文化建设。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分卷部份编纂工作。(2分)

9.社会福利工作。配合完成福利发型宣传及福利企业年检审工作。(1分)

10.婚姻登记宣传。各乡镇认真做好经常性婚姻登记宣传工作,按时全面完成婚姻登记信息录入工作。(1分)

(六)财务管理工作(5分)

1.对上级下拔的各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发现一例不得分,情节严重实行一票否决。(4分)

2.按季上报各项资金使用情况,未及时上报发现一例扣0.5分。(1分)

(七)综合工作(12分)

1.抓好民政工作,杜绝进京、减少到省、市、区上访人数和集体上访量,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基层,集中精力做好老上访户工作,到京非访实行一票否决。(3分)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树立民政部门良好形象,杜绝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发现贪污、侵占救灾救济、低保、五保、优抚等经费违法违纪行为1人次实行一票否决。(3分)

3.安全工作。定期开展民政领域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年内本业务领域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2分)

4.各乡镇每年完成12条区(县)级以上媒体采用的信息和调研文章一篇。(2分)

5.社工人才工作。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18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社工人才的教育、培养力度;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配合做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应用推广和志愿者服务记录制度工作。(2分)

三、加分条件

(一)部分乡镇单独承担的重点工作:①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②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创建工作。③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工作。④农村示范社区创建工作。⑤亮点小区打造。⑥撤乡建镇和街道办事处设立工作。⑦星级敬老院创建工作。⑧区孵化中心打造工作。(完成每项加2分)

(二)乡镇民政工作获部级表彰的加4分,省部级表彰的加3分;获市厅级表彰加2分;获县处级表彰的加1分。

(三)创新工作可酌情加1—5分(上级领导到点上总结、推广的特色工作或在上级会议上介绍经验、材料被转发,部级加5分、省部级单位的加4分,市级单位的加3分,区(县)级加2分。

(四)超额完成信息任务,市厅级以上采用每条加0.2分,省级以上采用每条加0.5分,部级每条采用以上加1分。民政理论文章被采用根据情况酌情加3—5分。

四、考评程序

(一)自评。各乡镇民政办进行总结自评,于12月25日前向区局办公室和相关业务股室提交自查报告、自评分、加分申报材料。

(二)股室考评。局各股室依据评选细则进行评分,报局考核组。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2009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富民强区为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主线,解放思想,干事创业,认真履行好全区科技工作的参谋、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科技宣传和普及,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着力优化创新环境。4月22日,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科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并表彰了2006-2007年度区级科技进步奖15项,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抓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意识和力度,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创新热情。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编制了《**区2009年-2020年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举办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区”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和“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展示科普图片、发放科普资料和开展科技咨询。利用太平讲堂,邀请了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吴慈生教授来我区作“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专题讲座,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组织本区电视台拍摄了“实施科技工程,助推科学发展”的专题片。《安徽先锋网》报道了“**区第一生产力,强力助推科学发展”的文章。此外,还深入企业积极宣传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优惠政策,使企业用好、用够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平稳快速发展。

(二)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局始终把科技项目的申报与争取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加强与省市科技部门的联系,深入重点企业调研筛选,举办项目申报培训班,严把材料审核关,推荐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科技项目。经过努力,全年共争取到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项,获得无偿资金47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取得重大突破,科宇材料公司、泓瀚成科技公司和宏基节能公司3家企业成功列入国家创新基金第二批计划,获得国家和省创新基金357万元,特别是科宇材料公司继2007年获得国家创新基金100万元支持之后,今年又获得国家和省重点创新基金255万元支持;争取省科技扶贫、农业成果转化等科技计划项目6项,获得无偿资金113万元。与此同时,组织实施区级项目26项。做好科技项目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科技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专利推进工程。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文化·战略·发展”的2009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过开展专利执法检查、各种宣传活动,使企业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支持好视达通信公司成功申报**市第三批专利试点企业。修订了《**区专利资助管理办法》,鼓励本区单位和个人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促进专利申请量的增长。截止目前,有13项专利申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完成年度任务的186%,其中有2项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四)强化科技成果管理,加快成果转化推广

积极开展2006-2007年度区科技奖评审及向省市推荐优秀科技成果工作。根据《**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对2006-2007年度登记的30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评审,HA330轻型车床等15项科技成果获区科学技术奖,并给予表彰奖励,发放奖金8.8万。推荐4项成果申报省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太平猴魁茶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研究”等3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帮助天健农业公司的“茶系列功效成分综合提取新工艺研究”科研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目前正在组织**双雄竹木有限公司的“竹制马赛克”产品进行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五)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努力彰显服务功能

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一是建立科技局联系科技型企业制度。确定了10名由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担任的企业科技联络员,分别与16家科技型企业结对帮扶。二是组织科技培训活动。举办3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会,帮助企业解惑答疑,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组织海安机械公司等20家企业参加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和全国知识产权局自主创新巡回演讲报告会,通过培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三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天健农业公司和海安机械公司等5家企业分别参加“2009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和“**市首届科技成果展示暨科技项目对接会”。在全省开展的“优秀科技创新带头人”评选活动中,海安机械公司的吴建中和科宇材料公司的王元华获此殊荣。四是支持新农村建设。在谭家桥镇新洪村建立了我区第一家“农村科技网吧”,实现了当地群众与科技的“零距离”接触。

(六)推动产学研合作,搭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

积极开展“企业进高校、专家进企业”产学研对接活动,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全年新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继续实施1项,组建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一是支持**满仓茶叶商贸有限公司与中科大苏州研究院硒谷科技公司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具有防癌、抗癌和保健功能的“富硒太平猴魁”茶。二是支持永丰机电公司与浙江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展“机床传动的震动杂音”技术攻关。三是支持“六百里”猴魁茶叶有限公司与安农大产学研合作,开展“名茶太平猴魁生态茶园、优质茶园建设与关键技术研究”。四是继续与省分析测试中心合作,实施开展以**地区中草药为原料的“复方生物农药制剂”开发项目,召开了项目推进会,分别在我区仙源镇和龙门乡确定了蔬菜和茶叶2个试验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超出预期目标,已筛选出3个具有较好防治病虫害的中药原料单方,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帮助天健农业公司成功组建了我区第一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七)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高综合防御能力

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积极开展工作。一是做好地震监测工作。加强太平湖、甘棠二个震情宏观观测点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二是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在科技周活动期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联合区教育局在甘棠小学举行了一次校园防震避险应急演练活动,省地震局震防处处长沈业龙应邀对演练进行了指导,并向全体师生作了一场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全区各中小学负责人观看了演练、聆听了讲座。会同民政局等5家单位在中通广场开展以“提高防灾意识,建设平安**”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向过往市民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单15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三是支持甘棠小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进一步创新地震宣传的途径。

(八)培育高新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宣传政策,帮助企业组织申报材料。目前,已组织好视达通信公司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项,其中泓翰成科技公司的“无线联网型身份证核验终端设备”已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积极开展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和职称申报工作,组织“六百里”茶叶、银江科技和天健农业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级民营科技企业,为海安机械公司等4家企业的12名科技人员申报初、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九)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

区政府网站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功能,网站建设和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连续第三次荣获“安徽省优秀政府网站”奖。一是对政府网站服务器数据进行升级维护,确保政府网快速、安全、稳定运行。二是加强政府网信息监控力度,为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职能作用。三是积极参与“汤口数字景区”建设,深入调研,撰写旅游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推动全区信息化建设。四是对市民.企业在线栏目进行升级改版,为政府与企业·市民之间搭建快捷的互动平台。五是发挥优势,强化宣传,积极参与**区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截至目前,政府网站访问量达到1100万次。

(十)坚持科技扶贫,为贫困乡村做贡献

坚持突出科技特色,走开发式扶贫道路。对口帮扶新明乡,以科技项目为牵引,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申报的“**特色贡榧产业开发”获得省科技扶贫项目立项支持。向新明乡12户贫困家庭赠送良种茶苗7万株,比去年增加了2万株。配合省科技厅开展捐资助学活动,9月11日,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率合肥6家企业第三次来到新明中心学校,为该校31名贫困学生(每人500元)捐款15500元,同时,向学校捐赠电脑、图书等文体用品,总价值4万多元。帮扶焦村镇汤家庄村低产茶园优化改造,引进产学研项目,投入200万元,将该村100亩低产茶园,优化改造成“富硒太平猴魁”茶园基地,努力打造“富硒猴魁第一村”。

(十一)强化部门自身建设,展示科技部门良好形象

不断强化部门职能作用,内练素质,外塑形象,提高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的能力。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局自3月26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紧扣“推进科学发展,创新**科技”的主题,统筹谋划、科学安排、严密组织、扎实推进,努力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任务,实现了提高认识、增强信心、解决问题、完善机制的目的。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结合实际,突出特色,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是加强机关职能建设。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前提,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学习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学习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和政风,注重调查研究,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服务创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积极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深入开展“一把手”领导干部不直接分管财务审批和基建项目试点工作。努力把科技局打造成“管理出效益,服务树形象”的一流机关。三是加强政务信息和科技宣传工作。积极升级改造区科技信息网,提高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宣传和信息报送得到了加强和重视,努力办好《**科技信息》,及时反映我区科技动态。积极向报刊杂志报网络报送稿件,被《**日报》、《安徽科技》、《安徽科技报》和《安徽科技网》录用6篇,被《**市科技网》录用28篇,及时宣传了我区科技工作的经验和特色。1-10月份共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信息30余篇。

二、2010年工作谋划:

2010年,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aninnovationsystem),创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重点推进科技项目争取工作。一是紧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和央企项目对接机遇,认真研究把握政策重点,围绕我区优势产业,编报科技项目,组织力量跑省、跑部,加大争取上级科技资金支持。力争对上争取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5个以上。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选准项目,重点引导与扶植。三是抓好项目资金使用监督和管理,按照各项目的实施方案,抓好省、市级科技项目的管理,确保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效果。

(二)重点推进区、校、企科技交流和合作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支持和引导骨干企业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研究,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三)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民营企业2—3家、高新技术产品1—2个。

(四)重点推进知识产权工程。一是加大对企业专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积极培植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二是落实专利奖励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申报科技成果,加大专利资助力度,提升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

(五)加强科技成果管理。认真组织开展2008-2009年度**区科学技术奖评审和奖励工作;积极组织省市科技成果申报、鉴定、登记和省市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

(六)兴建科技示范基地。支持各乡镇围绕主导产业技术提升、色产业培育,开展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引导发展生态、环保、安全、高效农业。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第6篇

2009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富民强区为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主线,解放思想,干事创业,认真履行好全区科技工作的参谋、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科技宣传和普及,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着力优化创新环境。4月22日,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科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并表彰了2006-2007年度区级科技进步奖15项,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抓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意识和力度,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创新热情。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编制了《××区2009年-2020年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举办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区”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和“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展示科普图片、发放科普资料和开展科技咨询。利用太平讲堂,邀请了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吴慈生教授来我区作“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专题讲座,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组织本区电视台拍摄了“实施科技工程,助推科学发展”的专题片。《××先锋网》报道了“××区第一生产力,强力助推科学发展”的文章。此外,还深入企业积极宣传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优惠政策,使企业用好、用够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平稳快速发展。

(二)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局始终把科技项目的申报与争取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加强与省市科技部门的联系,深入重点企业调研筛选,举办项目申报培训班,严把材料审核关,推荐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科技项目。经过努力,全年共争取到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项,获得无偿资金47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取得重大突破,科宇材料公司、泓瀚成科技公司和宏基节能公司3家企业成功列入国家创新基金第二批计划,获得国家和省创新基金357万元,特别是科宇材料公司继2007年获得国家创新基金100万元支持之后,今年又获得国家和省重点创新基金255万元支持;争取省科技扶贫、农业成果转化等科技计划项目6项,获得无偿资金113万元。与此同时,组织实施区级项目26项。做好科技项目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科技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专利推进工程。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文化·战略·发展”的2009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过开展专利执法检查、各种宣传活动,使企业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支持好视达通信公司成功申报××市第三批专利试点企业。修订了《××区专利资助管理办法》,鼓励本区单位和个人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促进专利申请量的增长。截止目前,有13项专利申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完成年度任务的186%,其中有2项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四)强化科技成果管理,加快成果转化推广

积极开展2006-2007年度区科技奖评审及向省市推荐优秀科技成果工作。根据《××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对2006-2007年度登记的30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评审,ha330轻型车床等15项科技成果获区科学技术奖,并给予表彰奖励,发放奖金8.8万。推荐4项成果申报省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太平猴魁茶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研究”等3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帮助天健农业公司的“茶系列功效成分综合提取新工艺研究”科研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目前正在组织××双雄竹木有限公司的“竹制马赛克”产品进行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五)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努力彰显服务功能

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一是建立科技局联系科技型企业制度。确定了10名由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担任的企业科技联络员,分别与16家科技型企业结对帮扶。二是组织科技培训活动。举办3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会,帮助企业解惑答疑,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组织海安机械公司等20家企业参加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和全国知识产权局自主创新巡回演讲报告会,通过培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三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天健农业公司和海安机械公司等5家企业分别参加“2009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和“××市首届科技成果展示暨科技项目对接会”。在全省开展的“优秀科技创新带头人”评选活动中,海安机械公司的吴建中和科宇材料公司的王元华获此殊荣。四是支持新农村建设。在谭家桥镇新洪村建立了我区第一家“农村科技网吧”,实现了当地群众与科技的“零距离”接触。

(六)推动产学研合作,搭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

积极开展“企业进高校、专家进企业”产学研对接活动,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全年新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继续实施1项,组建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一是支持××满仓茶叶商贸有限公司与中科大苏州研究院硒谷科技公司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具有防癌、抗癌和保健功能的“富硒太平猴魁”茶。二是支持永丰机电公司与浙江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展“机床传动的震动杂音”技术攻关。三是支持“六百里”猴魁茶叶有限公司与安农大产学研合作,开展“名茶太平猴魁生态茶园、优质茶园建设与关键技术研究”。四是继续与省分析测试中心合作,实施开展以××地区中草药为原料的“复方生物农药制剂”开发项目,召开了项目推进会,分别在我区仙源镇和龙门乡确定了蔬菜和茶叶2个试验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超出预期目标,已筛选出3个具有较好防治病虫害的中药原料单方,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帮助天健农业公司成功组建了我区第一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七)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高综合防御能力

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积极开展工作。一是做好地震监测工作。加强太平湖、甘棠二个震情宏观观测点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二是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在科技周活动期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联合区教育局在甘棠小学举行了一次校园防震避险应急演练活动,省地震局震防处处长沈业龙应邀对演练进行了指导,并向全体师生作了一场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全区各中小学负责人观看了演练、聆听了讲座。会同民政局等5家单位在中通广场开展以“提高防灾意识,建设平安××”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向过往市民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单15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三是支持甘棠小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进一步创新地震宣传的途径。

(八)培育高新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宣传政策,帮助企业组织申报材料。目前,已组织好视达通信公司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项,其中泓翰成科技公司的“无线联网型身份证核验终端设备”已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积极开展××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和职称申报工作,组织“六百里”茶叶、银江科技和天健农业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级民营科技企业,为海安机械公司等4家企业的12名科技人员申报初、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九)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

区政府网站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功能,网站建设和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连续第三次荣获“××省优秀政府网站”奖。一是对政府网站服务器数据进行升级维护,确保政府网快速、安全、稳定运行。二是加强政府网信息监控力度,为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职能作用。三是积极参与“汤口数字景区”建设,深入调研,撰写旅游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推动全区信息化建设。四是对市民.企业在线栏目进行升级改版,为政府与企业·市民之间搭建快捷的互动平台。五是发挥优势,强化宣传,积极参与××区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截至目前,政府网站访问量达到1100万次。

(十)坚持科技扶贫,为贫困乡村做贡献

坚持突出科技特色,走开发式扶贫道路。对口帮扶新明乡,以科技项目为牵引,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申报的“××特色贡榧产业开发”获得省科技扶贫项目立项支持。向新明乡12户贫困家庭赠送良种茶苗7万株,比去年增加了2万株。配合省科技厅开展捐资助学活动,9月11日,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率合肥6家企业第三次来到新明中心学校,为该校31名贫困学生(每人500元)捐款15500元,同时,向学校捐赠电脑、图书等文体用品,总价值4万多元。帮扶焦村镇汤家庄村低产茶园优化改造,引进产学研项目,投入200万元,将该村100亩低产茶园,优化改造成“富硒太平猴魁”茶园基地,努力打造“富硒猴魁第一村”。

(十一)强化部门自身建设,展示科技部门良好形象

不断强化部门职能作用,内练素质,外塑形象,提高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的能力。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局自3月26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紧扣“推进科学发展,创新××科技”的主题,统筹谋划、科学安排、严密组织、扎实推进,努力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任务,实现了提高认识、增强信心、解决问题、完善机制的目的。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结合实际,突出特色,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是加强机关职能建设。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前提,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学习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学习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和政风,注重调查研究,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服务创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积极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深入开展“一把手”领导干部不直接分管财务审批和基建项目试点工作。努力把科技局打造成“管理出效益,服务树形象”的一流机关。三是加强政务信息和科技宣传工作。积极升级改造区科技信息网,提高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宣传和信息报送得到了加强和重视,努力办好《××科技信息》,及时反映我区科技动态。积极向报刊杂志报网络报送稿件,被《××日报》、《××科技》、《××科技报》和《××科技网》录用6篇,被《××市科技网》录用28篇,及时宣传了我区科技工作的经验和特色。1-10月份共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信息30余篇。

二、2010年工作谋划:

2010年,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创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重点推进科技项目争取工作。一是紧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和央企项目对接机遇,认真研究把握政策重点,围绕我区优势产业,编报科技项目,组织力量跑省、跑部,加大争取上级科技资金支持。力争对上争取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5个以上。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选准项目,重点引导与扶植。三是抓好项目资金使用监督和管理,按照各项目的实施方案,抓好省、市级科技项目的管理,确保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效果。

(二)重点推进区、校、企科技交流和合作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支持和引导骨干企业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研究,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三)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民营企业2—3家、高新技术产品1—2个。

(四)重点推进知识产权工程。一是加大对企业专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积极培植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二是落实专利奖励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申报科技成果,加大专利资助力度,提升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

(五)加强科技成果管理。认真组织开展2008-2009年度××区科学技术奖评审和奖励工作;积极组织省市科技成果申报、鉴定、登记和省市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

(六)兴建科技示范基地。支持各乡镇围绕主导产业技术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开展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引导发展生态、环保、安全、高效农业。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第7篇

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困难群众构筑一道扎实的"兜底"生活保障线,是履行民政职责、为民解困最直接的体现。

1.提标扩面,救助保障及时到位

一是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再次提标扩面。目前我区城镇、农村低保分别比年初提高12.50%和17.86%;五保供养标准比年初提高25%。二是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今年累计向低保、五保、无固定收入重残对象发放资金超过1.11亿元,向各类对象发放物价补贴517.5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实施阳光操作、动态管理。通过"行风热线"、政务公开等形式,主动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和监督;充分发挥低收入认定中心把关作用,避免"人情保"、"关系保"现象的发生;加大年审复核力度,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保障金额有升有降,真正实行动态管理。四是组织实施七大慈善救助项目。慈善助医、助孤、助老、助残、助学、扶贫、节日慰问等共发放救助金515.65万元。五是服务三峡移民。制定并实施了我区三峡移民新增土地补偿资金使用方案,共实施51个扶持项目,发放补助资金近240万元。

2.关口前移,着力做好防灾减灾

一是注重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培训。积极开展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组织参加市民政局组织的防灾减灾技能比赛并荣获二等奖。二是开展创建减灾示范社区活动。修订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购置防灾设备,规划避难场所,组建志愿队伍,完善救助体系。三是及时查灾报灾,做好灾民救助工作。今年我区因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981万元,为保障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稳定,累计发放各类救灾款256万元(其中冬令、春荒款122万元)。四是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配合区住建局帮助100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户新建了住房,各级财政补助近1000万元;同时对41户城区城镇低收入户进行了实物配租。

3.健全机制,医疗救助作用明显

一是上调保障对象医疗救助标准。从7月1日起,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对象每年医疗救助最高限额由原来的1万元调整为2.5万元,城乡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由原来的分段计算统一调整为按55%的比例救助。二是继续实施即时结报。今年以来共有4281名困难群众享受了医疗救助即时结报,各相关定点医院垫付了医疗救助金505.4万元。三是实施精神病救助。为391名困难家庭精神疾病患者办理免费住院;对近千名重症精神病人建立家庭病床定期定量送药上门,并组织医生定期走访巡诊。

二、以提升双拥创建成果为目标,统筹协调,深化军民鱼水情谊

2013年,我局通过种种举措不断丰富双拥工作内涵,加大优抚力度,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精神,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不断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一是双拥创建成绩突出。在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活动中,我局被评为双拥先进单位,4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二是双拥活动有声有色。先后走访慰问了9家驻区部队,赠送慰问金及物资达137万元;为立功官兵发放奖励金近8万元。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了学习孙浩烈士英勇事迹活动,大力弘扬"好人"精神;投入37.5万元高标准完成了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重建工作;平东镇金燕当选为市首届"十佳好军嫂"。另外,发挥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着力做好烈士褒扬工作;军休所以支部建设为抓手,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2.连续推出优抚工作新举措

一是深入开展关爱活动。投入21万余元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康复器具;投入4.6万元为精神类残疾军人、抗日战争时期老复员军人、烈士遗属等对象发放慰问品;组织抗战时期老复员军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发放慰问金3.24万元;组织部分残疾军人进行短期康复疗养。二是及时发放补助救济。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逾138万元、门诊补助费40余万元;发放大病救助3.68万元;慰问重点优抚对象62人次,发放慰问金3.55万元;发放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金逾288万元;发放企业下岗特困志愿兵慰问金2.45万元;为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发放临时救助金14.18万元;累计发放各类补助约500万元。三是提供贴心服务。为残疾军人进行残情鉴定;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就诊卡,实行医疗"一站式"即时结报;把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保障救助体系。

3.贯彻落实退役安置新政策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草拟了《区2011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士兵退役安置工作。一是接收退役士兵580名、转业士官26名,为304名城镇义务兵发放优待金近270万元;二是建立退役士兵信息数据库,方便查阅档案、出具军龄证明。三是免费为退役士兵举办职业技能培训,342人参加了工程造价、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汽车驾驶与维修等8个专业的培训;四是做好自主就业补助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学历奖励金、立功奖励金、参训退役士兵生活补助金等经费的测算、申请、拨付、发放工作。五是做好涉军群体维稳工作,全年及时回复件28件,12345政府热线11件。

三、以发展老龄事业为抓手,加大投入,不断推进社会福利均等化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探索,加大投入,努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1.积极构建多元化养老格局

一是做好规划调研。起草《区养老服务机构现代化建设指标的调研报告》,为构建我区建立多元养老格局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二是激励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出台了《关于规范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暂行办法》,明确扶持措施,强化内部管理,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三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以创建、申报"2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老年人关爱之家"为契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正规化建设。四是着重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实施"关爱工程",总投入近2000万元,新建床位600张;五接、骑岸、刘桥、平潮、石港、二甲6个镇完成了高标准农村敬老院建设;积极推动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2.持续提升老年优待服务水平

一是联系区公交公司协调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实现与市区接轨。二是联系区财政局协调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提标事项,提高老龄优待水平。三是落实《关于加强社区老年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协调区老年协会召开一届二次理事会。编纂《市区老龄志》,反应各个时期我区老龄工作状况,更好服务决策,推动老龄事业发展。

3.不断加强福利企业监督管理

在多家福利企业申请停办、广大残疾职工面临下岗的背景下,我们从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注重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效能上下功夫,全年为福利企业办理了100余件次的人员变更审批手续、5件次的名称变更审批手续。在做好服务的同时,我们将福利企业的年审作为监管工作的重要契机,进一步规范年审工作,邀请区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对福利企业进行现场辅导,开展警示教育;联合国税、地税对福利企业上门联合审查,审查率达100%。

4.其他福利工作发展有序

一是加强我区孤残儿童保障工作。成立了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升了11.67%,集中供养孤儿提升了12%;规范弃婴收养程序,全年办理义务助养30多对。二是提升区社会福利院服务质量。积极打造"百善孝为先、服务人为本"的服务品牌,服务满意率达98%。三是加大流浪救助力度。救助流浪乞讨和临时困难人员130人次,护送返乡70人。四是做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工作。截至12月,全区销售合计1.15亿万,比去年增长9.52%;提取福彩公益金近1000万元用于社会福利事业。

四、以服务民生为根本目的,规范管理,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

2013年,我局以"三集中、三到位"为契机,清理事项,归并职能,不断推进便民服务。

1.做好社会组织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民间组织330家,其中社会团体16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68家,登记合格率100%。一是出台了《区加快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指导意见》,申请100万元用于引导社会组织发展。二是加强年检,年检率达到90.5%;全年注销社会组织117家,撤销25家。三是注重评估,目前已有4家通过4A级等级评估,7家获3A等级。四是重视党建。实行党建工作"双报双推"制度,已在社会组织中建立23个党组织和6个党建工作站;组织并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主题公益性活动;局机关被省民政厅推介为"全国社会组织创先争优优秀指导单位"。

2.开展婚姻登记服务工作

1-12月共办理结婚登记1万余对,离婚登记1100余对,登记合格率达100%。"三大中心"作用发挥明显,实现信息共享。共调解纠纷93对,其中19对当事人放弃离婚念头;民政法院司法确认中心为68对当事人现场出具了司法确认决定文书。

3.稳步推进惠民殡葬

扎实开展服务行业民主评议,启动殡仪馆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年、殡葬服务单位监管工作自查自纠活动。实地调研19个镇镇级公益性骨灰堂建设,起草关于在全区全面推进公益性骨灰堂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清明祭扫和殡葬优质服务月活动,添置方便丧属群众的设施和器具。认真做好辖区内遗体运输管理和火化工作,宣传惠民殡葬政策,落实惠民殡葬措施。稳步推进开展金沙殡仪馆火化炉升级改造工程。

4.规范收养登记档案管理

按照民政部颁收养登记工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收养登记工作。根据收养登记对象不同,提供格式化样本材料,方便当事人提交申报材料。严格按照《全国收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登录相关信息。按照收养登记档案规范化要求及时整理台帐,规集档案。全年办理收养登记65例,合格率达100%。

五、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契机,服务大局,稳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以"三社联动"为抓手,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居民参与、社会互动"的社区建设工作体系。

1.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城乡社区建设的意见》,按照"精街道(乡镇)、强社区"的要求,在城乡社区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全区基本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村(居)委会为基础、社区管理服务站(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和组织协同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服务管理体系。二是在金沙、平东、先锋、十总四镇推进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目前全区50%的社区建立了集民政保障、人口计生、广电服务、综合治理等便民事项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三是在全区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网格化服务,网格划分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管理实行"兼管多格、专管一格";同时制定方案,落实村居干部、村民小组长报酬方案,为扁平化管理网格化服务打好基础。

2.推进和谐社区创建达标

一是起草、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城乡社区推进"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落实指标、强化督查、及时整改,确保今年70%的城市社区和65%的农村社区达到省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二是把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区财政共投入1200万元对全区未达400平方米标准的公共服务中心(共114家)进行分类"以奖代补",目前已竣工45家、在建9家,待建的60家正在运作过程中。三是以健全和完善农村各项制度为重点,以村务财务公开为抓手,以"五项规范"建设为重点,在制度建设上做到"五有十全",确保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四是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招聘与培训并举,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五是深入开展社区"道德讲堂"等活动,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3.推进区划地名工作发展

一是完成了《政区大典》编纂工作。二是通过了市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验收,即将接受省民政厅和国家民政部的检查验收。三是与苏州张家港市和周边县市区签订了平安边界创建协议书,与界桩保管员鉴定协议,完成了平安边界创建和第二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四是完成了高新区27条道路和22个小区的命名工作和区域内地名清理工作。

六、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提升能力,不断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第8篇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省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中省驻安单位等年度应急管理工作考核。

第三条应急管理工作实行年度考核,市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考核的组织领导,市应急办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四条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应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二章单位考核内容

第五条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应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成立或明确专门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应急办或明确职能部门),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延伸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社区、社会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明确应急管理责任领导,确定专职或兼职应急管理负责人,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网络体系。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应组建各类专家咨询库,为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处置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增强应急救援力量。

第六条预案体系完善实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应制订和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推动应急管理预案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形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对预案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及时总结评估演练效果,适时进行预案修订,增强预案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要建立与驻地武装部队、民兵预备役的长效联系机制,积极开展联合应急演练。

第七条值守应急快速有效。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应坚持24小时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重要岗位、敏感时期、节假日要实行主副班值班制度,专职应急值守人员应为单位在编人员并熟悉业务、尽职尽责。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级别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敏感信息,注重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效果,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并及时续报相关信息。专业部门要加强对各类灾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向有关部门、群众预警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各单位应积极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在应急处置中做到决策正确、流程顺畅、协调有力,杜绝发生次生衍生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做好总结评估工作,科学评估应急救援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第八条应急保障坚实有力。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应开展包括人、财、物等方面情况的各类应急资源的普查,建立物资储备数据库和调用方案。对各类救援队伍在编制、装备等方面予以支持。要结合人口密度和各地易发公共事件,科学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并逐步完善水、电、通信、卫生、消防、广播等设施,使应急避难场所在关健时候发挥作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应统筹规划建设综合(专业)应急平台体系,横向与各专业部门相联,纵向与上一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

第九条科普培训深入广泛。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干部、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利用宣传日、宣传周等活动,积极开展《省公众应急指南》普及工作,面向公众广泛地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应急管理知识和紧急情况下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的常识教育,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第十条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规范。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开展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创建工作,严格按照“四进五有”要求和省市关于创建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标准,切实加强示范点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制度建设、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应急保障、科普宣教培训、应急队伍建设、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和应急联动处置工作,努力提高质量,增强示范效应。

第十一条应急管理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确定领导和专兼职信息管理员、报送员,扎实做好应急管理信息报送工作,努力提高报送信息质量,积极反映应急管理工作动态。各县区、高新区管委会每月向市应急办报送应急管理信息不得低于12条,市直有关部门每月向市应急办报送应急管理信息不得低于6条。

第十二条落实上级要求及时到位。各单位积极完成市政府、市应急委和市领导交办的有关事项,落实市政府和市应急办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决策、部署、指示和意见坚决有力。

第三章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第十三条应急管理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先进工作者应从事应急管理工作1年以上,在本年度内能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且成绩显著。

第十四条优秀应急值守员评选条件。优秀值守员应在应急值守岗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在本年度内能够遵守制度、工作规范、作风过硬、恪尽职守,勤于学习、精通业务,协助领导处置突发事件迅速有序,事迹突出。

第十五条有下列问题之一的单位或个人取消当年先进参评资格:

1、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

2、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突发事件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

3、未按规定及时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的措施,导致事故灾害发生的;

4、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

5、不服从上级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

第四章考核程序

第十六条应急管理工作实行年度考核,考核采取自我测评与实际检查相结合方式进行。各参加年度考核单位要对照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内容认真做好自我测评,形成申报材料,同时上报应急管理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应急值守员推荐名单和先进事迹材料。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第9篇

一、关于上半年工作分析和下半年工作要求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战略部署,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抓紧实施年初安排,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服务困难群体、完善社会救助、福利服务机制,在增强贫困人口造血功能的进程中履行民政职能。完善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机制,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今年,我市对长期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重度残疾者或其家庭经过调查核实确属生活困难者纳入了低保,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这是今年城乡低保工作的一个亮点。完善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机制,预防和遏制贫困人口因病返贫。今年以来,继续资助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参合参保,对低保对象中的特殊疾病、重症病人和“三无”对象进行门诊救助。对农村低保、五保、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困难群体正在逐步取消医疗救助病种限制,提高了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标准。完善临时生活救助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应急保障落到实处。今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的意见》,对因灾因病、劳动力缺乏、教育开支过大的贫困家庭以临时救助和低保救助为主,其他贫困对象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完善防灾减灾机制,预防和减少贫困群体因灾返贫。今年我市先后遭受“6.20”、“7.6”特大洪灾。灾情发生后,各级民政部门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查实救灾。全市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9万人,向受灾群众及时发放救灾款物,确保灾区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医疗、有临时住所。完善优抚安置工作机制,切实帮助优抚群体解困治贫。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确定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标准的通知》,各县区落实了现役军人立功奖励标准。全省优抚安置工作会议在我市成功召开。完善社会福利服务机制,确保特珠群体免遭贫困生活。审核上报1481名符合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经费的孤儿信息,并认真落实民政部制定的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认真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各县区申报的敬老模范县区和敬老模范乡镇进行了考核验收。

(二)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民政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水平。全市民间组织新建党组织118个;加强了社会组织的执法监督工作,专项工作有序推进。强化城乡社区功能,提升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水平。全市今年基本完成30个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启动了2011年度社区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将政府服务覆盖到全市的最末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提升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发挥社工人才服务社会职能。整合各方人才资源,突出各方专业特色,全市社会工作达到一个新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共有2.8万余名具有服务能力的低保对象主动参加义工服务。此外,殡葬改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婚姻登记、行政区划调整等专项社会事务工作有序开展。

(三)紧抓机遇,狠抓落实,促进全市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抓紧制定“十二·五”民政项目规划,突出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综合减灾三个方面的规划重点建设。各县区局主要负责人今年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项目建设上,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建设进度,全市民政系统的项目实施尤其是市级民政项目今年得到提质、提速、提效。

上半年,全市民政工作按照年初确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力组织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在扩权强县的背景下,民政事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二是民政工作队伍力量薄弱,尤其是基层民政工作力量与新形势下关注民生的要求相比显得更加薄弱,全市城乡低保对象达41万多人,而每个县区低保工作人员仅3-6人,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民政项目实施举步维艰,灾后重建项目欠帐较大,任务极其艰巨。以上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克服。圆满完成2011年全年工作任务,任务还很重,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思路,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尤其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倾注精力,加大力度。

第一,要狠抓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相继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主题,或者涉及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或者关乎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市委工作会议提出的“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加快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战略目标,省民政厅确定的“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为全市民政工作指出了价值追求的方向。全市投资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对民政部门提出了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对民政部门提出了新任务。全省优抚安置工作会议、社会组织创先争优工作会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会等会议等,对做好今后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会议作出的部署、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处。

第二,要认真研究落实中的新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工作发展的重要前提。下半年工作重在落实,落实中,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比如,灾害救助项目标准的完善和政策性保险机制的引入、城乡低保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化、临时救助制度的建立健全、民间组织的管理、社会福利社会化过程中民间力量的参与、政府支持慈善事业的方式和途径、适应“两化联动”、调整行政区划的思路和方向、落实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政策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下大力气深入调研,发现问题的症结,研究解决的办法。

第三,要进一步加大指导协调和督促力度。民政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要进一步加强系统内外相关部门的协调、协作和配合。通过协调促进相关制度间的衔接和制度各要素的配套,通过各种方式,引导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民政工作,形成各种力量相互协调、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督促检查有利于修正错误、完善做法、推进工作。要对照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议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市工作推进情况,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完善办法,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对于基本完成的工作,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丰富和完善;对于即将完成的工作,要善始善终,绝不可功亏一篑;对于正在推进的工作,要加大力度,提高质量,加快速度;对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新增的工作,要认真应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关于落实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从去年开始,市民政局研究制定了《全市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的要求,是“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今年,是实施民政“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县区根据全市民政会议的部署,稳步推进规划的实施。在“十二五”规划中,民政基础服务设施涵盖了社会救助服务、社会福利服务、社会事务服务等几大方面,包括综合性社会福利院、老年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儿童福利院、优抚医院、光荣院、烈士陵园、军供站、救灾物资储备库、社会捐助站、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地名公共服务平台等实体。

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别是规划中有关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规划,都是解决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民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把“十二五”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大事来抓。蓝图即将绘就,发展前景美好,责任极其重大。要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要成为党委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决策。只有得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才有保证;只有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才能顺利推进。我们要善于把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上升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实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决策,把民政“十二五”规划实施好、把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好。

二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要把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十二五”规划是指导民政事业发展的政策纲领,落实“十二五”规划是当前和今后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各县区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加强政策协调,加强资源整合,稳步推进规划项目的落实和规划目标的实现。特别要加强专项规划的落实,抓好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我市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历史欠帐太多,已成为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民生问题的解决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在实施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要把由几大专项规划组成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按照每个乡镇基本达到一个敬老院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敬老院建设规划、儿童福利院建设规划、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规划等五大规划项目的落实,改善基础服务设施,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

三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必须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实施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继续坚持社会化思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进一步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民政事业的发展。新形势下,我们坚持社会化思路,首先要面向社会、增加透明度。要宣传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宣传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民生、促进和谐的意义,取得社会的理解与认同,展现为民排忧解难的诚意,建树公德心和公信力。同时要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十二五”规划实施和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不仅要充分认识和重视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而且要切实提高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民政事业的能力。强化发现动员社会资源的意识,拓展动员社会力量的思路,增强发掘社会资源的手段,提高开发社会资源的能力,善于动员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推进民政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注意建立完善社会参与机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和进入机制,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引导和方便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和民政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必须注重基础、加强基层、统筹发展。首先要注重民政服务设施建设。欲工其事,必利其器。没有服务设施,就没有解决民生、服务人民的手段。必须把实施“十二五”规划重点放在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上。其次要加强基层。基层是民政前沿,是民政的工作起点和服务终点。“十二五”规划要落实到基层,“十二五”规划也要靠基层来落实。基层不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就会落空。加强基层,就要保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延伸到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向基层,政策手段向基层倾斜。第三要统筹城乡发展。市委即将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意见,基层政权建设、救灾救济、抚恤优待等工作都是农村社会事业重头戏。我们必须统筹城乡民政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注意城市与农村民政工作方式方法的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实现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到农村民政工作在很多方面与城市相比相对滞后,公益福利设施相对匮乏,民政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农村的公共福利设施只有敬老院,而且多数年久失修。统筹城乡民政事业的发展,就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改变农村发展滞后、设施匮乏、水平低下的现状。实施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民政事业协调发展。

三、关于今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的三项重点工作

今年4月,市委李刚书记专门对民政部门提出了两个新的课题,主要就是保障改善民生、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的问题和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创新社会管理的问题,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总体看来,思想不够解放,工作不够得力,效果不够理想。民政部门怎样才能实现规范运行,切实履行职责,很好地解决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要在思想深处情系民生。改善民生、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是我们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目标要求。

1、以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制度为重点,健全衔接配套、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今年以来,“6·20”、“7·6”洪灾给全市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各县区一定要认真落实《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加强防范、快速响应,切实把救灾工作抓紧、抓好、抓实,妥善安排好灾民生活,保证不出大的问题,有效维护灾区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当前正值汛期,也是自然灾害频发期。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把救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化风险意识、职责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综合协调,着力做好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确保各项救灾措施落实到位。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及其它自然灾害风险,及时启动各层次各级应急响应,及时、准确地做好灾情的统计、核查和报告工作,迅速转移危险区和地段的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安排救灾资金,迅速调拨救灾物资,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减灾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综合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避难场所等项目的建设进度。今年以来,粮食、肉蛋、食用油价格上涨,带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环比上升,给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这一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相应提高低保对象和特殊困难家庭的保障水平,努力把物价波动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要加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争取早日出台《市城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要尽快建立城乡低保审查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凡举报必查,凡查必果,凡查处结果一律通报,对群众举报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实行严格问责。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特别是大病救助制度,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推进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结算的“一站式”服务;逐步扩大救助范围,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2、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要认真落实孤儿保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逐步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分类纳入保障范围。要加快推进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积极推动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深入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各县(区)已申报的三个示范社区,要督查到位,争取迎检成功,及时推广先进经验;探索研究养老服务机构准入办法,争取早日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深入推进实施“晚情行动”,并将手术对象逐步延伸到城乡特困家庭。我市福彩发行总量在全省倒数第三,这有既经济不发达的因素,也有我们宣传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问题。各县区局要把福彩发行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管理,确保全年福利销量突破8000万元。进一步拓展慈善组织体系和基层慈善服务网络,支持基层和社会组织建设慈善超市、社会捐助服务站点,规范慈善超市、社会捐助服务站点的建设和管理,真正发挥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作用。组织实施好第七届“慈善·福彩帮困助学活动”,引入更多的慈善项目,扩大慈善的作用和影响。强化慈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慈善信息公开透明。

3、以深化退役士兵改革为重点,完善和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抓好各项优抚政策落实,继续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优抚事务公开、抚恤补助金社会化发放等工作,做好伤残评定和烈士申报材料审查工作。做好中央近期明确的给参加铀矿开采的军队退役人员、部分烈士子女、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定期生活补助的工作。要把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维护改造工程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全面推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和散葬烈士墓改造工程,实施抢救保护。继续推行安置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做好政策宣传、就业安置、自谋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确保2010年冬季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要尽快解决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以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为中心,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伤病残退役人员接收安置工作,开展军休所规范化建设和“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军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出台优抚医疗管理实施意见,深入开展优抚安置事业单位现代化建设活动,县要全力抓好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创建工作。

目前,我市有数量很大的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和优抚群体,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爱、真挚的情,是解决民生问题、增强造血功能的重要前提。一是理念上牢牢坚持为民。要进一步深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理念,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职责,不断丰富为民的情感,切实增强为民的责任,满怀深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要像温总理要求的那样,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二是感情上紧紧维系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带着感情深入群众,体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尤其要常到受灾群众、困难家庭、优抚对象和敬老院、福利院那里去看一看、坐一坐、聊一聊,了解他们发愁的是什么、急需的是什么、盼望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难处需要解决、哪些政策需要改进、哪些心愿需要满足。真正做到常虑群众之所忧、常思群众之所急、常想群众之所需,始终不渝地情系人民群众。三是作风上深深融入群众。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再小也要认真解决,再难也要尽力去办。要见微知著、深入细致、周到入微,从群众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切实抓好每一个细节,认真解决每一个群众的每一个困难。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用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大的力,把各项为民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要深度研究社会管理创新。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要做的工作比较多,问题也比较复杂,需要全力倾注,精心谋划,周密安排,讲究策略,狠抓落实。

1、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城乡基层服务和管理问题。民政部门作为社区建设的牵头部门,要更加主动地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以贯彻中办发[2010]27号文件为契机,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在机枪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平台作用。进一步指导城市街道、社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实施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改善社区服务设施,发展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健全社区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管事。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发展基层民主,探索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城乡社区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促进社区和谐稳定。要做好第八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收尾和总结工作,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成果,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

2、以培育发展和依法监管为重点,不断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要坚持一手积极引导发展、一手严格依法管理,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逐步完善登记管理办法,对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类社会组织可履行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议题化职能,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他们立足基层、直接服务群众、直接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要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发挥福利公益金购买社会服务的导向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年检、评估等监管工作及其信息公开,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要努力依托民政部门建立社会组织党工委,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自身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继续开展社会组织自律诚信建设工作,完善行为失信惩戒制度,继续扩大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的覆盖面,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全面完成社会团体“小金库”治理工作。

3、以改进工作方式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适应“两化联动”的要求,积极稳妥做好行政区划调整的调查论证、审核和报批工作,促进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巩固完善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成果,重点做好地名标准设置查缺补漏、地名数据的补充完善和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川陕省界联检和条市州间县界联检任务,推动县级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大力倡导文明健康节俭的结婚新习俗,加快推进婚姻登记、儿童收养登记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实施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登级评定工作,我市殡葬改革大大滞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上半年仅火化400多具,而泸州市上半年起尸火化就高达100多具,并未引起不稳定事件的发生,泸州市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殡葬改革,大力推行惠民殡葬、绿色殡葬,到明年底达到惠民殡葬政策全面覆盖困难群众。加强殡葬服务单位规范化管理,认真开展“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积极改善殡葬基础设施,提高殡葬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开展“接流浪儿童回家”活动,主动接回并妥善安置流浪未成年人;进一步加强对流浪智障人员等特殊救助对象的救助工作;积极开展“四川省救助管理文明单位”创建,提升救助服务水平。

4、以培育社工人才为重点,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工作知识培训;继续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开发,制定服务标准,落实薪酬待遇,加大城乡社区配备和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力度。加强民政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拓宽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服务范围。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一岗双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特别是那些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严格实行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诉息访、包稳控的“五包”责任,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健全维稳预警机制,提高预防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谋划社会管理创新,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一是围绕大局抓急需。集中精力解决党政领导高度关注、社会普遍关心、群众热切盼望的最急需的现实问题。同时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既要注重解决的过程和方式,又要注重解决的结果;统筹兼顾形势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现实需求,抢抓机遇、创造条件,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又好又快地把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二是讲究策略抓效率。大政方针既定,策略决定成败,方法影响结果。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有效、高效地解决社会管理问题。要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三是着眼形势抓热点。当前,创新社会管理是全党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我们做好民政工作有利的大环境。但成为热点,大家关注,工作的要求自然就会更高。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民政的一些工作被社会关注,如复退军人上访、殡葬和公墓管理等,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进一步研究对策,下决心解决好。实践总是在变化的,形势也是在发展的,在创新社会管理的道路上,总会有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新的难题需要不断解决,新的领域需要不断探索。

(三)要持久开展民政规范化建设工作

去年,我们在召开了民政规范化建设会议,各县区局和各直属事业单位坚持把推进民政业务规范化建设摆上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确保了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但一些地方认识还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民政规范化建设。一是规范业务工作。在机关和直属单位中,要全面实行绩效考核责任制,对各项业务工作实行流程作业,明确工作标准,规范办事程序,落实工作责任。二是规范执法程序。从社团、婚姻、收养登记到殡葬、救助管理,一切都要按章程和法定程序办事,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不得搞主观随意性。比如殡葬服务工作,就应制订出台《殡葬服务单位内部管理办法》,从遗体的接运、保存、火化到火化后的骨灰管理,从丧葬用品的采购到财务管理,从殡葬职工队伍建设到违规人员处理等方面都应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殡葬行业。三是规范内部管理。凡干部录用、任免、晋升、轮岗、交流、奖惩及子女就业,需经局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凡基建项目、救灾款物下拨、福利资金分配,需经党组或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不能搞个人说了算。四是规范从政行为。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二次办结制、信用承诺制和岗位责任制、过错追究制,确保机关工作人员言有信、举有德、行有规,慎言慎行。五是规范服务方式。对群众做到“四个一”:即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定答复,力争实现一流服务、一流效率、一流形象。六是规范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定期开展执法检查,自觉接受人大、社会、舆论监督。在推进民政规范化建设中,要注意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纪违法问题,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民政业务规范化建设有组织、有领导、有监督的开展。对民政经费、福利资金和专项拨款使用管理情况要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问题,树立民政良好形象。

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第10篇

上半年工作总结

20__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一五”、谋划“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半年来,县文化体育局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从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奉献社会、服务大众为己任,力求文化体育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切实加强机关和队伍建设

推进党的建设三级联创,结合党员干部争先创优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健全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深入推进效能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的落实,增强可操作性,提升有效性。防止和杜绝不正之风,确保政令畅通、高效行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的各项要求,学习贯彻好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努力提升为人民服务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挂钩村委会进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村综治服务站建设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组织12名青年志愿者,深入拥翠乡阿别烈村、乐秋乡大乐秋村、宝华镇阿克塘三个乡镇烤烟综合示范区进行抗旱春耕助耕活动,用实际行动开展支农助农工作,切实为群众解决春耕难的问题,以确保烤烟大田移栽顺利进行。全面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文化体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能力,组织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案例分析会,对“绿色走廊”建设,平安创建活动,文化市场管理等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剖析,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实施。加紧实施县城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拆迁地掷球、门球场,偃月公园大门维修彩绘,设计跳菜广场雕塑等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体育发展理念,进一步调整、优化、充实队伍,6月文体局对艺术团、图书馆、文化馆中层以上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并充实了图书馆副馆长一名,文化馆副馆长一名,新任命艺术团副团长一名。

二、着力进行文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1、开办跳菜艺术班

协同县职业高级中学联合举办跳菜艺术培训班。县职中作为跳菜艺术演员的培训基地,特设一个全日制教学班,除基础课的学习外,对跳菜艺术及的民族民间歌舞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跳菜艺术团作为职中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学生在校期间,由县文化体育局和跳菜艺术团提供学生的实习机会,毕业后介绍就业渠道,并由县文化体育局指派两名我县民间艺人作为专职教师,指派四名艺术团、文化馆资深演员为兼职教师,对职中学生进行全面的民族民间歌舞教学。自开班以来,学员参与了中央七套农民春晚、第三届大理兰博会、首届金虎杯全国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等一系列大型演出活动。为传承和发扬我县的民族民间文化,加大我县的对外宣传力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

举办为期6天的乐秋乡文艺骨干培训一期,主要教授花灯基本舞步,参加培训人员有各村、社文艺骨干,群众文艺爱好者,机关文艺骨干等共70余人。其他乡镇的培训班正在积极筹备中。

3、设立体育培训网点,加强业余体育竞技训练

采取与中小学联办、训练的形式,设立二中、三中、四中、城镇中学、无量中学等训练网点,并聘请5名体育教师具体负责业余训练,现在训学生65人,其中,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 15 岁,注重了队员的年龄衔接,促成了科学、合理的梯队训练模式,形成了一个以县少体校的田径、游泳项目为核心,以各级传统校、训练点为内圈,全县广大中、小学为外圈的“三圈”业余训练网络,为培养并向省、州体育运动学校输送竞技体育人才奠定了基础。积极参加对外交流学习,提高体育业务水平。上半年,有两名体育专干分别参加了国家二级篮球裁判员、国家一级田径裁判员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

三、扎实推进农村文化体育阵地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民欢迎、讲求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艺队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用好上级的鼓励政策,在项目 规划、工程质量等方面加强指导与管理,把好事办好、实事抓实。

半年来,我局以乡镇为龙头,村委会为重点,自然村为基础的方针,在全县内全面加快对农村体育场地建设的步伐,广泛实施农民健身工程,极大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推动了我县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半年,完成配送篮球架68副,篮球板6副,乒乓球桌23副,投资六十余万元,安装全民健身路径3条,争取项目资金72万元,建成无量山镇古德村委会、碧溪乡回龙山村委会、公郎镇公郎街三个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碧溪乡、拥翠乡综合文化站即将完工,无量、宝华综合文化站即将启动,完善服务网络,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有效发挥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设备作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坚持以为民惠民为宗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半年来,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演出36场,观众多达数万人次。在宾馆等地演出实地跳菜6场,接待人数660人次。先后对老体协、地税局、路政管理大队、延安精神研究会、邮政局等单位进行文艺培训辅导50场452人次,辅导文艺队97支,3500多人次,组织编创《五星红旗》、《绣荷包》、《和谐中国》、《大红枣》等一批优秀的群众性文艺作品,把《打歌》、《跳菜》、《彝族健身操》等优秀传统歌舞节目在机关、校园、村寨广泛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县城灯光球场、四十米大街、科技广场等地组织正月初九龙灯会等大型文艺演出15场,观众多达6万多人;到镇14个村委会开展“文化、科技”下乡为主题的专场演出15场,演出节目丰富多彩,内容充分反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把两免一补政策、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家电下乡等政策用文艺作品的形式宣传到千家万户。小品演出还结合当前实际,通过通俗生动的语言,向当地群众宣传党委、政府抗旱防火、保民生促春耕的政策,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策划完成“无量山镇撤乡建镇大型庆典晚会”,观众多达18000多人次;春节期间在无量山镇小古德村开展罗荣春专场文艺演出5场,演出受到广大村民的喜爱和好评;5月,同四中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效果良好;完成老年大学舞蹈课程教学1期,学员人数50人次;完成h1v1流感、防灾减灾、民族民间文化、新闻报刊集萃等文化工作简报宣传橱窗6期,为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时政动态提供便利;完成我县现有文艺队的全面调查,文艺队人数、所在乡镇、联系人、日常活动方式及地点等内容进行造册登记,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调查档案;利用文化广场,组织专人每晚播放“打歌”、“跳菜”相关音视频资料,在全民中普及推广我县民族民间传统歌舞,使广大群众在健身娱乐的同时更好的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

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指导各行业、部门和各单项体育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经常化、生活化、制度化,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落到实处。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县第29届元旦穿城赛,比赛分少年男女组、青年男女组,中年男女足三个组别,共有683人参赛,并为取得前六名的112名参赛运动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举行了为期六天的县“园丁杯”女子篮球运动会,共有16支代表队、192名运动员、66名裁判工作人员参与本次比赛;在寒假期间组织了少年儿童篮球、乒乓球、健身操等项目培训,受训运动员达30多人;组队训练参加大理州中长跑运动会运动员,选送12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并取得女子团体第四、男子团体第六的好成绩;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开展了定点投篮比赛,男女共有78人参加,并颁出男女组共12个名次。

五、提升“跳菜”知名度,积极参加对外交流演出,

半年来,组织参加对外交流演出15场,观众人数218000人次,电视观众数亿人次,跳菜知名度再一次得到提升。

1、参加中央电视台20__年全国农民春节联欢晚会“亿万农民的笑声”演出:1月15日至18日赴北京参加开篇节目《丰收长街宴——跳菜》的录制,于2月13日18:05在cctv-7首播。彝族的跳菜和酒歌文化巧妙揉合在一起,集彝族传统打歌和舞台跳菜、宴席跳菜和酒歌表演为一体,将整台晚会编制成长街美食、醉人酒歌、舞之上菜三部分,由37名演员表演,节目时间长达3分多钟。作为20__年农民春节晚会的开场节目,把跳菜这门独特的民间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全国的电视观众献上了一台文化大餐。

2、参加以“人文大理,奇彩花都”为主题的中国大理第三届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1月29日至2月2日,《跳菜》节目参加在云南省大理市大理古城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兰博会期间多次在大理古城红龙井,以游演、山歌对唱等多种形式进行文艺表演,获得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3、参加首届“金虎杯”全国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3月22日,受中华彝族企业家协会邀请,《跳菜》节目参加了在巍山举行的全国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参加此次比赛的有云、贵、川三省优秀的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节目,在舞蹈类的19个节目中,《跳菜》获首届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金虎奖”;

4、参加低碳经济&8226;中国在行动音乐会:为构筑中外企业低碳技术产业发展的对话平台,宣传中国政府和企业在“低碳发展”问题上的立场,由华彬集团和中国贸促会主办的20__中国(大理)国际低碳经济高峰论坛于4月3日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举行。本次论坛就是要通过这个国际交流平台,形成以全球低碳技术研究、低碳产品开发,提高低碳技术的产业化水平的产业联盟的总动员。全州12个县市中《跳菜》和《巍山打歌》被邀参加4月2日晚华彬——绿色大理低碳音乐会;

5、参加山东电视台《中华达人》栏目节目录制和比赛:受山东电视台《中华达人》栏目组 邀请,4月20日,跳菜艺术团一行9人赴山东电视台北京影视基地,参加为期3天的山东电视台《中华达人》栏目节目录制和比赛。节目分两期于5月1日及5月8日播出。《中华达人》题材内容取材于民间,那些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在某一区域流行的、草根化的、带有原生态色彩的民间才艺。《跳菜》、《觯度格》两个节目双双获得该栏目组设置的5000元“中华优秀民间文艺扶植基金”。

六、强化“扫黄打非”、文化市场管理力度

20__年上半年,我局从实际出发,针对文化市场以及出版物市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盗版图书、违法音像制品等问题为突破口,着力规范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经营行为,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查处力度。上半年办理《文化经营许可证》5户,审核文化经营许可证 35户,其中音像制品经营户15 户,三小文印经营户 14户,出版物经营户6户。联合县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门完成我县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两天时间深入全县8个乡镇,以娱乐场所、“网吧”网络文化环境、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为主题对全县的文化市场进行全面检查。在此次专项检查中,共出动行政执法检查人员85人次,执法车辆24辆次,检查出版物市场17户次,音像制品经营户45户次,文印店33户次,共查缴盗版音像制品360盘,查处违规文化经营户8户,其中责令限期整改4户,依法取缔2户。对侵权盗版制品及非法出版物进行集中销毁,共销毁1956件。

七、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抓好农村电影“2131”工程

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完成图书馆在示范小学的分馆建设;完成驰达汽修、无量山水泥厂两个单位的图书流通网点建设;全面对馆舍内部进行装修,并对图书馆外观进行改造,填平一楼水池,搭建三楼雨棚,打造良好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半年来,图书馆向广大读者开放图书外借、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文献资料室、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等五个服务窗口,提出了全年“365天天天开门服务”的服务承诺,满腔热忱地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推荐书目、查找所需、解答各类咨询,半年共流通图书6.1万册次,接待读者4.3万人次。

切实抓好农村电影“2131”工程和电影下乡进社区工作,上半年,我县13支放映队积极深入全县80个村委会,免费放映了抗旱救灾、护林防火、税收法规、烤烟技术、肉牛养殖、农村食物中毒预防、农村消防知识、交通法规、文物普法知识、禁毒防艾、防震知识等相关影片500多场(次),观众人数达10多万人(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看电影难的实际问题,并充分利用农村电影“2131”放映平台向广大群众传授科普知识,寓教于乐,深受老百姓喜爱,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八、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结合文物普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梳理、展示传统历史文化精髓,挖掘县域特色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

一是以第三次文物普查为中心做好文物各项工作,完成对县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大检查,通过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确保检查实效;完成普查资料的完善整理工作;以在野外实地调查工作中采集实地文物点数据及相关资料为依据,做好普查电子、纸质登记表的填写,图纸的绘制,图片资料归编,做好每张拓片资料及标本的登记收藏,按计划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数据采集和图纸绘制;共绘制出文物点方位图、平立面图共108 张,拍摄各类图片资料5000多张,拓片资料桥头碑、墓志碑、诰封碑、界碑等31张,于4月25日,顺利通过州检查验收小组验收,并得到验收小组的一致好评;完成十二五文物编制规划工作;对文物库房改扩建进行重点规划,并上报州文物主管部门。

二是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完成20__年度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鲁发琨、李成芳、茶建忠3人的申报材料,并上报州文化局;完成境内茶马古道线路初考,撰写《茶马古道境内线路初考》一文,绘制《茶马古道境内线路图》;对我县民间文化艺术人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摸底调查,对各类人才材料进行收集,并指导各类民间艺人收集好自己日常活动的有关材料,为日后申报工作打好基础;指导各级传承人以传班接代的方式做好传承工作,以便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九、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半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关心、支持下,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文化体育工作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全县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目前所实施的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二)文化市场管理力量薄弱,人员少,执法检查设备缺乏,各部门协作监管还有待于加强,管理手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特别是乡镇农村文化市场难以实施日常性监督管理,给少数违法经营户有了可乘之机,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文化体育人才紧缺。体育工作人员少,县跳菜艺术团演员年龄偏大,演员结构、男女比例、专业技术结构与工作要求差距较大,创作人员紧缺,现有人员创作水平、创作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提高。

(四)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藏书量少,新书购置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较少。

(五)全县没有大型综合体育运动场和综合影剧院,给举办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下半年工作要点

20__年下半年,我县的文化体育工作要继续按 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委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实施 “文化保护工程”、“文化精品工程”,进一步加强我县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继续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兴起文化体育建设新高潮。

(一)增加投入,切实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碧溪、拥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启动无量、宝华两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继续在农村实施篮球场、戏台建设,广泛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实施25个农家书屋建设。

(二)关注现实题材,促进创作繁荣。继续实施艺术创作激励机制,以各个节日文化活动为契机,精心规划和组织创作一批文艺精品。继续挖掘整理诸如跳菜、打歌、酒歌、哑巴会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料,推进富有我县特色的艺术创作步伐。继续开展好民族歌舞“进机关、进校园、进村寨”活动。

(三)广泛开展县乡村文化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群众文化发展新格局。坚持开展文化下乡、体育进农村、“农家书屋”等农村系统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

(四)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宣传文物保护的法规政策,增强文物保护意识。认真做好我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后续工作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工作,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普查和申报工作,精选非遗项目冲击省级、部级名录。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健康和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继续深入开展网吧、娱乐场所、演出以及出版物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理顺执法体制,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六)加强文化体育系统队伍建设。采用考试考核录用人员和招聘临时人员的方式补充文化工作人员,加大对文化骨干的培训力度,坚持送院校代训、上级和本级培训相结合,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下半年办好乡镇文艺骨干培训班一期,培养一批民族歌舞后备人才。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党支部建设,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文化体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县文化体育局

上一篇:煤矿优秀队长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公司文明单位申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