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2 12:59:19

监事会汇报材料

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监事会年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一、年监事会主要工作回顾

年,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在市国资委党委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国资监管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督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扩大监管范围,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一是加快外派监事会(监事)工作步伐,及时扩大监事会监督检查范围。根据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监管企业名单,向全部36家企业派出监事会。二是根据监管范围变化,及时对专职监事进行了重新分工,确保每一家监管企业有2名专职监事,并明确责任人,确保监督检查到位。三是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按照外派内设原则,督导已派出监事会、监事的企业履行相关法律手续,选举产生了企业监事会,完成了登记注册工作,健全了监事会工作机构。

(二)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抓好落实。一是为使监事会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更好地促进监事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我市监事会工作实际,研究制订了《市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检查工作细则(试行)》等六项规章制度,系统地规范了监事会机构设置、工作原则、工作职责、日常管理等一系列基本制度,并下发至各市出资企业及监事会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了监事会工作的制度体系。二是为加强市出资企业对监事会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支持配合力度,使各市出资企业充分认识监事会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建立和健全支持配合工作机制和制度,确保监事会各项工作有效开展,起草制定了《市出资企业支持配合监事会依法开展监督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市出资企业认真学习领会,严格贯彻落实,并对落实情况逐家进行了督促检查,为下步监事会的监督检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围绕监事会参会权、知情权、检查权等基本权利的落实,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通报监督检查结果,保证了监事会各项法规制度的落实。

(三)强化监督检查,为出资人提供真实信息。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一是监事会始终把维护国有资产运营安全、防范重大财务风险、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参加企业重要会议,听取企业工作汇报,掌握有关情况。二是以企业“三重一大”事项为重点,使监督检查工作呈现出“宽、深、专、活”四个特点。“宽”,即监督检查工作的覆盖面拓宽,将企业财务监督决策行为、执行力、经营管理状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状况、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状况等整体纳入监督检查范围;“深”,即监督检查工作从集团(总)公司层面逐步延伸到企业各子、分公司等二级单位以及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专”,即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专项检查,严格按要求选聘专职中介机构,及时在市国资委及监事会网站上公开选聘信息,在综合考虑机构资质等情况后,最终从8家报名中介服务机构中选定了3家,为监督检查质量提供保证;“活”,即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监事会通过列席会议、查阅资料、现场调查、财务审计、跟踪重大投资项目、会同国资委相关科室检查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年薪执行情况等多种途径开展监督检查。三是认真实施监督检查并撰写报告。各中介机构在2个监督检查小组配合下,重点对市一运集团、二运公司、省三建公司及龙门国家粮库4家企业2008年元月至2009年底经营效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及绩效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提交监督检查报告4份;同时,完成了对新黄河水泥有限公司、市新型建筑材料厂2家企业财务状况的专项监督检查,提交专项报告2份;完成市水务集团公司存在重大潜在风险问题报告1份。这些监督检查报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企业情况,正确评价了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准确揭示了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上级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注重成果运用,规范企业行为。各监事会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分类整改的要求,认真督促企业整改规范。对企业能够自行解决的一般性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与企业负责人交换意见,督促企业抓好整改;对企业在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较大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与企业一起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对企业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调查核实。对于监督检查中反馈给企业的问题,各企业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截至目前,要求整改的事项大部分已得到落实到位,确保监督检查成果得到较好运用。

(五)深入企业实际,监督服务并举。一是分层次开展调研活动,主动了解企业情况。监事会不定期深入企业进行督查调研,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向、资产状况和重大投资等第一手资料,通过“听、看、查、询”等方式,熟悉、掌握企业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为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有效监管奠定基础。二是正确处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监事会力求做到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在落实监查工作的同时,体现出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剂、推动剂作用,在监督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监督。在不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与企业一起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理清发展思路,提升管理水平,使监事会与企业的关系更趋和谐,各项工作开展更加有效。

(六)加强交流培训,提高监事会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为提高我市监事会成员及国资监管队伍的整体水平,切实增强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年6月,组织监事会全体人员及各市出资企业监事、财务总监、财务、审计部门负责人等有关人员,进行了为期7天的专业培训。特别邀请了国务院国资委大型重点企业监事会正局级专职监事熊梦主任主讲监事会知识及操作实务,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监事会工作机制及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及操作性,为监事会更好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监事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在监督企业行为、维护企业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监督检查报告的质量需进一步提高;部分监管企业对于监事会工作的认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检查的意识需进一步提高;监事会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克服。

二、年监事会主要工作安排

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避免国际金融危机余波侵扰、降低国内通胀压力、稳定经济上升态势的关键之年,同时,年也必将成为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围绕我市“环境创优年”的目标任务,深入领会2月9日市委书记毛万春同志在“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作风硬、兴”的思想,继续深化作风建设,强化国资监管职责,监督服务并举,助推市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化、和谐化、可持续化发展的拼搏之年、进取之年!

经研究,年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继续解放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一主线,以增强监督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前瞻性为目标,以企业“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检查为重点,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不断改进和完善监事会工作制度,切实履行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努力开创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新局面,实现监管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上述思路,重点做好以下6方面工作:

(一)积极探索,完善我市外派董事、监事管理制度。充分借鉴外地经验,积极研究探索国资委外派控(参)股公司董事、监事工作,形成一套董事、监事的产生、派出及管理的可行办法,建立健全企业监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具备派出条件的企业力争实现董事、监事工作的全面覆盖,为切实加强市出资企业经营管理,规范企业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监事会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实践和探索,我市已制定出台了一些监事会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套有效做法。但是随着监事会工作的不断深入,制度也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一是积极探索依法建立监事会与董事会、经营层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职权,构建完整的责任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监事会依法履职的制度保障体系。三是研究制定监督检查基本规范,提高监督检查的质量。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灵敏性。一是加强风险预警,重点是健全财务预警监测机制。要及时分析研究企业财务状况、资本结构、现金流量状况和重要经营活动情况。要向重要子公司延伸,着重检查资产比较集中的子公司的资产质量、改制情况、盈亏状况、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对异常变动事项进行跟踪检查,做到动态监测,及时预警。二是建立适时动态监督机制。在采取多种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基础上,实时动态了解、掌握和跟踪企业“三重一大”事项情况。加强动态监督,重点是监督财务管理、运行情况,董事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和程序,经营层的执行能力和执行结果。三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有针对性地建立企业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制度,构筑信息快速通道,加强监事会信息专报工作。

(四)扎实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提高监督检查工作质量。进一步把监事会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和年度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一是强化日常监督检查。通过定期经济运行分析,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结果,抓好重点问题检查,对日常账务往来、审计披露的问题、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影响企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事项,进行调研和检查。二是深化监事会监督检查职能。今年计划选择4-6家市出资企业重点进行监督检查,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和警示作用。

(五)监督、服务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并重,拓展监督检查成果运用。以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壮大为出发点,不断拓展监督检查结果运用的范围和方式方法。一要积极与企业交换意见。监事会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年度监督中发现的可以让企业了解并需要由企业自行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多种有效方式及时与企业交换意见,使企业从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中受益。二要大力督促企业整改。要注重揭示问题与推动整改问题并重,加大整改落实力度,及时了解汇总企业整改进展情况。三要不断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企业的实际,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思路,提高防范生产经营风险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企业内控机制,提高资产运营质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四要积极寻求和配合国有企业监查优势力量,增强监查效能。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时与市大中型国有企业经济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大企办)进行交流沟通,充分发挥大企办的专业优势和案件查办优势,形成集体监查合力,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监查工作的震慑作用、教育作用及惩办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年,经监事会配合,大企办共排查有关违法违纪线索20余起,其中向市检察院、公安局等司法机关移送案件线索13起,由大企办自行办理5起,目前已结案10起,通过案件办理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对11人进行刑事追究,其中判刑1人。

(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监事会人员履职能力。监事会人员要做到善于监督,提高工作能力、业务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是必备条件。继续开展培训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交流培训,坚持组织监事会人员外出进行考察学习;上半年,再组织开办一期培训班,重点对监管企业的主要领导进行一次国资监管的专业培训。通过考察学习和交流培训,进一步开拓国企领导和监事会人员的视野,掌握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提高履职能力。

同志们,年监事会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监督检查的能力和水平,为市出资企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规范市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强监事会建设及其成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省省管企业监事会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第三条监事会对市国资委负责并报告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含财务总监,下同)执行职务行为进行监督,对公司财务进行监督检查,对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

第四条派驻监事会的公司名单由市国资委提出建议,报市政府决定。

第五条监事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国有资本收益中列支。

第二章监事会的组成及其职责

第六条监事会由主席、监事若干人组成,监事会成员不少于3人。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少于5人,其中监事会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第七条监事会成员分为职工监事和外派监事,市国资委向国有独资公司派出监事会主席和外派监事;向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推荐股东代表监事,监事会主席由市国资委依法推荐,经全体监事选举产生。职工监事由公司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报市国资委备案。企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第八条监事会成员每届任期3年,届满经考核合格的可连选连任。外派监事不在同一公司连续任职。

第九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按照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通过组织选派、市场化选聘等方式选任外派监事。

第十条监事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忠于职守,无不良履职记录;(二)熟悉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三)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具有财务、审计或者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四)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文字撰写能力,并具备独立工作能力;(五)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监事会履行下列职责:(一)监督检查公司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定和制度情况,监督公司章程执行情况,监督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建立及运行情况;(二)监督检查公司的财务,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资料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验证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三)监督公司重大决策行为,监督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的运作情况,审议董事会工作报告并提出书面意见,会签企业上报市国资委的有关公司改制、产权变动、资产处置等相关文件;(四)监督公司重大经营管理活动(包括:发展战略规划,重大投融资,公司合并、分立、改制、上市、解散或申请破产,关联交易,资产评估,重大资产转让,注册资本增减,债券发行,对外担保、捐赠或赞助,利润分配,法律诉讼,重大项目招投标以及市国资委关注的其他事项),重点关注经营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监督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情况;(五)监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并对其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任免建议;(六)发现公司重大决策、重大投融资、重要资产处置、大额资金运作等事项存在较大风险,情况紧急时可要求公司立即暂停该行为,并同时向市国资委报告;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异常应进行调查,经规定程序可聘请中介机构协助工作,也可建议市国资委进行定向稽查;(七)发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市国资委规定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或国有资产权益时,应要求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且拒不改正的,可向市国资委及有关机构提出处理建议;(八)履行法律法规、公司章程以及市国资委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监事履行下列职责:(一)出席监事会会议,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审议监事会报告;(二)列席董事会会议、总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年度(年中)工作会议、财务工作会议、财务预决算会、生产经营专题分析会议以及其他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重要会议;(三)跟踪关注公司重要情况和重大事项,发现问题提交监事会讨论;(四)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发现其履职行为损害公司利益和国有资产权益,提交监事会讨论;(五)履行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监事会主席除履行监事职责外,履行下列职责:(一)召集、主持监事会会议,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二)负责监事会的日常工作;(三)审定、签署监事会的报告和其他重要文件;(四)代表监事会向市国资委报告工作、与董事长或总经理交换意见。

第十四条职工监事在履行监事职责过程中,应注意发挥熟悉企业情况的优势,听取和反映公司职工的意见建议,代表职工行使监督权利。第三章监事会工作方式

第十五条监事会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履行职责:(一)召开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会议,听取公司关于董事会运作、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事项的汇报;(二)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资料以及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其他材料,向职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三)向有关部门和银行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四)定期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有关机构进行沟通,就公司应予以关注或整改的有关问题交换意见,没有整改的可提请市国资委责成公司纠正;(五)监事会主席根据监督检查的需要,可以列席或者委派监事会其他成员列席有关会议,可对有关事项提出质询或者建议。

第十六条监事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2次,审议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及年度监督检查报告等重要事项;临时会议根据需要召开,审议专项监督检查报告、专题监督检查报告等事项。(一)监事会研究重大事项,由监事会全体成员集体研究决定,表决事项须经全体监事过半数通过,会议表决实行1人1票;(二)监事有权在监事会会议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行使表决权,有权要求在会议记录上对其发言情况作出说明性记载;(三)监事会应对会议所议事项的决定及有关情况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监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四)监事提交研究的问题,监事会未予以研究或研究后未形成一致意见的,可直接向市国资委报告。

第十七条监事会应定期向市国资委报告工作和公司情况,提交年度监督检查报告、专项监督检查报告和专题监督检查报告。

第十八条监事会监督检查报告的内容包括:(一)公司财务以及经营管理情况评价;(二)重大事项的实施监督情况;(三)对公司存在问题的处理建议;(四)公司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评价以及奖惩、任免建议;(五)市国资委要求报告或者监事会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监事会不得向公司透露本条所列监督检查报告的内容。

第十九条监督检查报告经监事会成员讨论,由监事会主席签署后报市国资委。监事对监督检查报告有原则性不同意见的,应当在检查监督报告中说明。

第二十条监事会应建立完善工作制度体系、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报市国资委备案。监事会成员应向市国资委提交年度述职报告。

第二十一条监事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重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

第二十二条监事会根据对公司实施监督检查的需要,经市国资委同意,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员协助、配合工作。必要时,可以建议市政府责成审计机关依法对企业进行审计。第四章支持保障

第二十三条市国资委应支持监事会依法履行职责,确定公司考核目标和考核结果,研究公司投资、改制、资产评估等事项,考察或考核公司领导人员,应听取监事会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公司应保障监事会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建立财务会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报送制度,及时向监事会提供财务状况和重大经营管理情况等有关材料。

第二十五条公司应当积极配合监事会对重大事项进行监控,对重大事项的酝酿、讨论、决策、执行和结果及时通报监事会,并将有关材料抄送监事会备案。公司有关改制、产权变动、资产处置等相关文件,上报前应与监事会共同会签。

第二十六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支持、配合监事会的工作,向监事会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五章约束机制

第二十七条监事会成员履行监督职责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对市国资委及公司负有忠实勤勉义务,遵守下列行为规范:(一)不得泄露工作秘密和公司商业秘密;(二)不得违反规定接受公司提供的报酬和馈赠,不得为本人及他人谋取或变相谋取不正当利益;(三)不得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所出资的各级子公司、参股公司股权;(四)不得参加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职务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经市国资委同意并经法定程序,外派监事可以兼任任职公司的重要子公司监事会职务。监事会主席不在其他公司或经济组织兼职。

第二十九条外派监事不得在其任现职前工作过或其近亲属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司任职。

第三十条监事会及其成员的考核评价由市国资委负责,具体考核评价办法另行规定。第六章责任追究与奖励

第三十一条监事会及其成员的责任追究由市国资委负责,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完备、处理恰当的原则。

第三十二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行为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市国资委相关规定,财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决策或经营管理不当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监事会未履行监督职责,经查实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前任期内未履行监督职责应追究责任的,进行责任追溯。

第三十三条属于公司故意隐瞒或提供资料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监事会无法发现的,经认定可减轻或免除责任。对应予追究责任的事项,监事已直接向市国资委报告或会议记录记载发表了反对意见的,经认定可免除责任。

第三十四条对需要追究责任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给予问责、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监事会成员考核评价优秀的,或在维护国有资产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由市政府或市国资委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七章附则

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增强公司治理科学决策的系统性、整体性

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的职责定位

合理确定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董事会对经营层的授权。

第一,董事长及其领导的董事会统揽全局、掌握方向,决定滨海农商行的发展目标、经营方向、市场定位等,主要抓大事、抓方向,发挥科学决策机制。董事会承担制订滨海农商行经营发展战略、决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决定重大投资、负责信息披露等职责。

第二,根据银监会《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合规风险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等规定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对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信息系统风险以及金融创新、理财业务、金融合作等方面的风险决策和风险管理职能。

第三,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董事会休会期间,董事长和董事会常设部门对滨海农商行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状况、风险状况、重大交易事项、内部审计等重大经营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并建立制度化、日常化的董事长及其董事会常设部门发挥上述职能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确保董事会的决策和管理公司事务职能的落实。

第四,行长及其领导的经营层执行决策、务实创新,按照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确定的目标、方向,联系实际,将总体规划分解成看得见的步骤、路径,将远景目标细化成摸得着的计划、任务,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各项决策等及时传达至全行范围。

第五,监事长及其领导的监事会,监督事务、监督事实,对董事会的决策、经营层执行的科学性、效率性实施监督,对董事会、经营层履行职权承担责任的合法合规与否实施监督。

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作用

独立董事、外部监事是防止滨海农商行出现“内部人控制”,保障中小股东利益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火墙,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滨海农商行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重要保证。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作用发挥有待于其目标与股东相容,滨海农商行将从以下方面来增强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作用:

第一,改变过去独立董事、外部监事“专家顾问”形象的延续,增强其在滨海农商行重大事项决策、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确保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独立董事担任,各委员会定期会议由二分之一以上的委员出席方可举行。二是确保重大关联交易、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等重大事项在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同意后,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三是确保对外担保获全体独立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后,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四是确保提名、任免董事,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确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以及任何可能损害股东合法权益的其他事项须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同意后,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五是确保独立董事能够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对滨海农商行的具体事项进行审计和咨询,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六是确保独立董事发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部门和人员等存在违反关法律、法规和滨海农商行《章程》的情况时,能及时书面要求相关人员予以纠正。

第二,加强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对经营层业绩客观、独立的监督评价,确保其及时、准确、完整获得滨海农商行有关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对独立董事、外部监事职权的行使,要求滨海农商行各业务部门和有关人员予以积极配合,不得拒绝、阻碍或隐瞒,不得干预其独立行使职权。

第三,除参加董事会会议外,要求独立董事、外部监事每年保证不少于十天的时间,对滨海农商行经营状况、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董事会决议执行情况等进行现场调查。

第四,建立独立董事、外部监事量化考核指标,比如任职期间内有效建议数量及效果等。

第五,加强开拓滨海农商行与外界联系的渠道,树立滨海农商行的良好形象。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可凭借其个人资源或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一些专门委员会或公共委员会的成员,参加商务和行业聚会,担任滨海农商行的“代言人”等,以拓宽公司的影响。

第六,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滨海农商行《章程》的有关规定,做好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换届和交替工作,对独立董事、外部监事适时进行合理调整。选聘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经验的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实现董事、监事结构的多元化。

第七,加强对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履职评价。开展独立董事年度述职和相互评价,外部监事年度述职和相互评价,具体明确“谁来评”、“怎么评”,评价结果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进一步加强董事会决策基础透明度

第一,保障董事充分知情权。充分知情权是董事据以决策的信息基础。滨海农商行董事应加强对以下经营管理事项及时、准确的了解:

―建立董事就滨海农商行重大交易事项听证、质询制度,确保关于重大交易事项的全部信息准确传递。

―制订专门委员会专题调研方案,推进专门委员会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调研工作,有效发挥各专门委员会在日常决策及重大决策管理中的监督和咨询作用。

―加强滨海农商行内网等信息窗口的建设,保证董事有及时获取有关滨海农商行经营管理的信息,如经营状况、管理情况、文件、制度、办法等信息稳定的、例行的渠道。

―按时将滨海农商行各经营期间的财务报表等信息发送至各位董事,确保滨海农商行董事及时了解滨海农商行业务经营管理状况。

―确保董事会会议提前十个工作日将会议相关材料发至各位董事,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审议相关议案,并整理董事对议案等相关材料的反馈意见,并对议案进行修订。

―拉长专门委员会与董事会会期的间隔,确保专门委员会的委员们有充足的时间讨论和修改材料。从议事制度看,委员会可定期召开会议,并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利于与管理层、内外部审计机构充分的沟通。

第二,保障董事充分参与权。董事参与权是董事决策的途径,只有通过参与各项决策的研究、制订,才能充分发挥董事的作用。从董事自身来讲,要求保证有时间、精力、相应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参与董事会会议。

―要为董事参与董事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确保其参与决策渠道畅通。

―建立严格的董事参与决策的激励制度。如根据董事出席会议情况、发表意见情况、决策效果情况等实行有差别的评价与激励。

第三,保障董事充分发言权。董事的发言权是董事表达建议、意见的主要渠道。

―董事会会议期间,应保持良好的决策民主气氛,充分调动董事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一位董事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会议时间应服从会议质量,不能因为时间因素影响董事对各项决策事项讨论的质量。

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第一,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决克服“一言堂”和单纯凭经验、凭感觉的做法、习惯。

第二,确保董事会会议时间表和会议草拟议程等相关资料会事先提供给董事,全体董事都有机会提出商讨事项,发表意见和建议。

第三,涉及到重大投资决策时,要认真听取各位董事、专家的意见。

第四,监事会建设需提高自身的监督水平,通过听取各项议案汇报和见证决策程序,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第五,广泛听取滨海农商行各级别员工、外部专业人士和中介组织、非董事股东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如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等。

第七,完善董事会会议决策程序、专门委员会会议决策程序、职工代表大会会议决策程序,加强与外部监管机构的沟通与联系,以保证滨海农商行决策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等。

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决策规则与程序

根据滨海农商行《章程》规定,董事会要做出决策,首先要由董事长召集会议,并在十个工作日之前通知董事,让大家充分了解情况,有所准备。其次,要有二分之一以上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才能有效,那些不能出席一半以上董事会会议的董事,应当及时调整。最后要对某一事项做出决议,应当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以上董事通过。在对有关事项进行讨论时,还应当明确有关联关系的董事能不能参加讨论,能不能参与投票。与董事会决策规则和程序密切相关的是董事会下设委员会的职能充分发挥问题。为此建议:

第一,根据各类董事的专业能力、技能、经验等,对专门委员会委员组成进行合理搭配。

第二,确保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材料于会议召开前7日发送至各位委员;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经全体委员过半数出席方能举行;各专门委员会会议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委员过半数通过。

第三,建立各专门委员会执行机构对各专门委员会的日常沟通报告机制,确保各专门委员会执行机构与各委员会能够保持及时的沟通和联系。

第四,制订专门委员会年度工作规划,按照规划定期听取对口经营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建议或进一步优化方案。

建立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准则。

首先,比照《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的规定和要求,制订滨海农商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准则,以法规形式明确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诚信义务,促使董事勤勉诚信,恪尽职守。

其次,制订具体的问责条款,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强化各层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体系。

建立董事持续培训机制。定期为董事安排相应的培训和讨论,确保其参加培训讨论的时间。董事不仅要持续学习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等,还要认真地了解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经营策略的研究、改革趋势的研究等,以不断提高董事履职所需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规范董事及其工作部门的专业性。根据滨海农商行与战略投资者国际金融公司(IFC)的合作协议,可由IFC为滨海农商行董事提供相关培训。可通过学习研讨、专业培训、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对滨海农商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

进一步加强对董事、监事的评价与问责。为了更好地发挥滨海农商行董、监事的作用,科学的激励、约束与评价机制和严格有效的责任制度有待建立。

第一,加强监事会对滨海农商行董事履职评价建设,进一步落实监事检查、监督职责,对离职董事及时进行离任审计。董事应如实向监事会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接受监事会对其履行职责的合法监督和合理建议。

第二,建立董事、监事年度履职评价制度。一是明确和量化对董事、监事进行评价的相关标准和事项。如董事、监事是否认真阅读滨海农商行各项报告;是否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及时、明确提出本人审议意见;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滨海农商行工作;是否行使被合法赋予的决策权,没有受他人操纵等。二是设计董事履职情况自我评价问卷,根据董事填写的自我评价问卷,提出对董事履职情况的评价意见,并据此编写《独立董事年度述职和相互评价报告》、《外部监事述职和相互评价报告》,以及《监事会对董事履职情况的评价报告》,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三,建立董事任职资格退出制度。根据量化评价标准和自我评价问卷得出的董事最终履职评价结果,对于不合格的、履职不力的董事,应取消或劝退其任职资格。

增强传导的有效性,提高决策与信息流动的速度、质量和效率

上传和对内充分披露。一是以行长为首的经营班子应按照《章程》和《公司治理规则》等要求,及时、明确、充分地向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披露全行的经营管理状况、重大交易情况等信息,确保董事会决策基础的透明、充分;二是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的执行部门应按照《章程》和《公司治理规则》等的要求,及时、明确、充分地向对应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披露相应的信息,确保该委员会能够进行高效、科学的决策,为董事会的决策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是董事会秘书及其领导的董事会办公室作为董事会的常设机构和各专门委员会的秘书机构,应充分发挥其指导、协调、推动、督查作用,确保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经营班子、执行部门间信息沟通、传导的高效、无偏和通畅。

下达和对外适当披露。一是以行长为首的经营班子应明确并及时传达董事会各项决策、经营管理战略、思路和措施至各业务部门、各分支机构、各层级员工。确保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层级员工分解、执行和完成目标的时效性,强化对各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激励。二是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07)第7号)的规定和滨海农商行《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要求,真实、全面、准确地将滨海农商行董、监事会会议情况、主要财务信息、经营状况、风险管理状况、关联交易事项、经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信息及时报送全体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以及外部监管机构,提高滨海农商行经营管理的透明度。

增强执行力,确保决策的细化落实执行到位

强化工作流程,细化职责分工

第一,严格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滨海农商行董事会对经营层定量授权标准,行长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对滨海农商行行使充分的经营管理权。

第二,明确经营层人员间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切实落实问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董事会做出的各项决策,经营层要准确理解并及时下达,对决策要求进行分解、细化、量化,提出明确要求,将责任落实到分管负责人、相关部门、分支机构和有关人员,明确工作标准、进度和完成时限。重大决策事项的执行要签订目标责任书。

第三,保持经营层向董事会报告途径通畅。报告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月度经营指标、行长工作报告、全行内控和稽核工作汇报、信贷资产质量情况汇报等。

第四,建立经营层就滨海农商行重大事项向董事会的备案制度。备案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计算机系统故障事件、外部监管当局对总行的检查报告、监管意见和评价等。

实施品质管理,建立督办查办制度

设立品质管理中心,求真务实,推进全产品、全流程、全层级的品质建设。品质管理中心通过对滨海农商行经营、管理、财务等各项工作和各级干部员工的品质等独立、客观地履行组织、指导、监督、评价、推动职能以及提供咨询服务,促进滨海农商行执行力建设。

第一,品质管理中心在董事会授权下工作,对董事会负责。

第二,品质管理工作独立于经营管理。在品质管理过程中,品质管理中心人员需就品质管理与被品质管理部门进行平等的、充分的讨论、交流与沟通,以保证品质管理结论的客观。

第三,品质管理中心有权要求滨海农商行高级管理层成员对品质管理中心的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持,并对品质管理中心提出的问题尽快做出全面的回答。

第四,品质管理中心负责人与行长之间没有直接的业务报告关系。

第五,品质管理中心与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和高级管理层、中管和员工是监督关系。

第六,建立品质管理人员后续培训制度,以保证内部品质管理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创新内部审计体制机制

第一,制订和完善内部审计业务准则和业务流程。内部审计部门要根据业务实际制订内部审计的具体业务准则,针对审计项目制订规范化业务要求和标准化业务流程。

第二,充实内部审计人员,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一是多渠道吸收专业人才。通过引进、吸收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审计人才,不断充实内部审计队伍。二是加强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为其有效履行审计职能奠定基础。

第三,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和技术。一是在审计过程中不生搬硬套规章制度,与被审计部门积极进行沟通和协调。二是加强计算机技术和风险分析方法的运用,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建立畅通报告路线,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内部审计在纵向上,要确保审计发现与审计结果等信息及时报告董、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在横向上,应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内部管理、项目实施的组织、依据、经验等各项信息集中归纳,供全行共享和借鉴。

第五,充分发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能,加强内部检查力度。包括审计业务检查和基础管理检查,必要时引进外部审计,保证内审系统上下严格遵循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

第六,建立内部审计问责制度。审计委员会应建立专门制度,对内部审计相关各方的尽职、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一是对未尽职导致重大问题未被发现,隐瞒不报或未如实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结论与事实严重不符,未按要求执行保密制度,以及其他有损滨海农商行利益或声誉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二是有充分证据表明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勤勉尽职地履行了职责的,也应有明细的免责条款。

进一步发挥首席风险官及财务总监的监督、制约和咨询作用

第一,要加强首席风险官的监督、制约作用。

―制订首席风险官工作基本制度。细化首席风险官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责范围、工作方式、考核机制等内容,确保其参加全行层面的重大决策过程,细化其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和合规审查权。

―确保首席风险官独立开展工作,进行合规检查和报告,不受经营管理层的阻扰。当个案或累积情况出现偏差,首席风险官与行长意见不一致,首席风险官判断潜在风险会实质性影响滨海农商行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偏好的情况下,应直述意见,表述情况。首席风险官在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可将个别交易事项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及批准。

―完善双线风险报告体制,确保其汇报路径畅通。

―加强首席风险官业务培训,多角度提升首席风险官业务能力。使首席风险官有效融入滨海农商行经营管理,切实提高滨海农商行自我约束能力,推动建立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和合规管理体系。

第二,加强财务总监的监督、制约和咨询作用。

―完善财务总监定期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确保其能够向滨海农商行股东、董事及时、客观地传递并解释相关信息。

―确保财务总监能够参与滨海农商行相关经营决策、审查经营计划和方案的执行情况等控制流程,将财务工作的重点从对滨海农商行经营信息的事后反映转变到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并将监督贯穿于滨海农商行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过程。

―基于财务总监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以及对于滨海农商行经营环境的准确理解,确保其能够及时参与到滨海农商行的战略制定工作中,并对战略对策中涉及财务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

―加强财务总监业务培训,多方面提升财务总监业务能力,以更好地为滨海农商行的长远计划和战略提供预测性的财务数据分析和财务服务支持。

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监事会;国有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104 — 04

我国现行的监事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维护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提出的要求,监事会要牢牢把握出资人监督定位,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从严格程序、制度、监督和评价入手,对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实行全过程监督,发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的监督作用,不断增强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规范企业行为、强化经营管理、防范决策风险、促进健康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一、正视监督检查问题

从目前监事会对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具体实践来看,还普遍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严重影响和阻碍了监事会监督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比较集中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监事会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监事会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三是部分从事监督检查工作的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些急需我们加以重视和改进。

第一,监督检查实质。监事会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必须有条件保障和相应的制度约束。第一,企业要确保监事会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要求,规范运作。第二,企业必须提高对发挥监事会监督检查作用的认识,必须积极配合监事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必须给监事会发挥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和保障。第三,监事会必须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必须按制度约束开展工作,必须具备相应的才能和经验,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必须有积极负责的态度和较高的工作热情,才能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敢于揭示问题。监事会监督检查,既要善于发现和敢于揭示企业存要的问题,办事要讲求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诊断和评价企业的问题要能“小中见大”、“举一反三”,但是不能“小题大做”;要理解企业和基层的难处,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给企业调整和改进的时间和空间;要建设“研究型的监事会”,做企业“评价和监督专家”,做“问题诊断”和“风险识别”能手。

第三,企业必须支持。企业也应该对监事会监督有正确的认识。并积极支持监事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努力为监事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创造条件。

二、提高监督检查认识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发挥和提升监事会监督作用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因为股东将公司大部分控制权授予经理后,由于两权分离,存在信息不对称,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大问题。因此,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而公司治理就是要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者协调运转和有效制衡的结构、机制和文化。

第一、必须进行全面监督。为推动和促进决策、执行、监督三者之间的有效制衡,防范出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对企业领导班子(经理层)的总体评价和领导班子成员的个别评价,强化对董事会工作和董事履职情况的评价,确保监事会履行出资人监督职责的权力和条件,体现出资人监督的高度以及监督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第二,必须提高监督效果。通过实施“独立、权威、专业、灵敏、整合”五个途径,本着不(直接)参与、不(直接)干预正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原则,抓好事前监督、当期监督、快速反应,防止出现“监督缺失”、“监督宽容”、“监督腐败”和“监督过渡”问题,在监督与被监督、评价与被评价、引导与被引导、影响与被影响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监督工作实效。

第三,必须实施综合监督。加强对监督检查工作的集中规范管理,建立监事会与其他监督的工作交流与研讨、协同与联动机制,编制监事会工作准则、推进监事会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重大联系人”制度,建立监事会报告体系及运转机制,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大监督作用,整合纪检、审计和监察资源,确保监督检查体系正常高效运转。

三、明确监督检查责任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可以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三大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的机构设置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中,监事会主要是代表出资人对企业决策、经营管理和实现效益等方面情况行使监督职能,以更好地维护出资人的权益。

第一,治理结构要求。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公司法》明确规范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的职责权限,要求必须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使之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制衡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这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对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提出的明确而又现实的要求。就监督机制而言,监事会要对公司遵章守法、财务管理、决策执行、经营效益等方面情况进行监督,重点是董事会制度建设情况、董事会决策程序、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等,关注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的履职情况,还有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等方面的情况,并且要及时纠正董事或经理等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加强出资人对企业的实际控制,确保监督检查职责行使到位,才能切实维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公司治理结构对监事会提出的现实要求。

第二,股东赋予职责。依据《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运用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监事会在不参与、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下,通过参加会议、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组织座谈等方式,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确定董事会决策的正确性,经理层执行的坚定性,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并将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需要企业自行纠正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方式与企业决策和经营层交换意见,对需要提请企业关注的事项向主要负责人明确提出加以警示,这是出资人赋予监事会的神圣职责。

第三,正确行使监督权力。监事会派出的主体是出资人或出资人代表,应该独立于企业之外,不受企业领导,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代表出资人制衡企业内部利益,制衡企业短期行为,随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及时发现和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向出资人报告有关情况,对企业发展趋势做出分析评价,为出资人当好参谋,确保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做到监督到位,开展工作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要坚持原则,敢于讲真话,不怕得罪人,不泄露检查结果,保守企业商业秘密,正确行使监督权力,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和负责人业绩,真正为出资人负起监督管理责任。

四、完善监督检查内容

监事会监督检查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对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向更加健康的方向迈进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这也是建立快速反映机制,随时掌握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活动情况,及时报告企业重大问题,有效运用监督检查成果,促进企业尽快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

1.监督检查企业执行法规情况。企业作为法人实体,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其经营活动必须是在法律法规允许或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不符合法律法规约束的经营行为都是违法的,一旦出现问题必然会对出资人的利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尤其是违背法律的信息披露和财务欺诈行为等等,更是如此。因此,监事会要把监督检查的重点放在董事会和经理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出资人重大决策决定上来,放在董事会决策能力、决策水平和决策程序合法性上来,放在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上来,放在评价董事会决策机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上来,指出他们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问题,客观反映他们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治企能力,为出资人提供第一手真实可靠的监督检查材料。

2.监督检查企业财务信息情况。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片面追求短期经营业绩,经常在财务管理和核算上制造虚假信息,导致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失真,严重影响出资人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掌握,以及相关机构对会计信息的应用,造成出资人做出重大决策失误。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出资人要求监事会必须严格对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以这样说财务监督是对企业监督检查的核心内容,也是监事会监督检查耗时最多,难度最大,涉及面最广,而且又必须查证、核实、披露和评价的重点。

3.监督检查企业经营效益情况。企业经营效能是指企业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能力,对经营效能的监督检查就是要通过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各种指标和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各种要素进行检查、分析、评价,借以了解和掌握变化趋势、企业运营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防止效益流失,为出资人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监事会监督检查企业的经营效益、利润分配及资本变动情况,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创造更高经济效益,也是企业出资人所追求的目标,更是出资人对监事会提出的基本要求。

4.监督检查企业资产保值情况。对出资人而言,最根本的利益就是资产的保值增值,保值是最低要求,增值才是真实动机。但是,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营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采取转移资产、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等方式,从而造成企业资产流失。还有的企业经营者为了追求行使权力的不断扩大,盲目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经营风险,最终导致资产缩水贬值。所以,监事会必须利用企业资产评估结果、会计报表等各种手段对企业兼并与收购行为、融资行为、产权处置行为、资产处置行为和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进行监控,用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向更加理性、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5.监督检查企业决策行为情况。企业能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能否拥有可持续增长能力,能否创造出良好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具体经营过程中的日常决策行为。但是决策行为还要受到经营能力、市场环境、信息准确度等条件因素影响,很难做到百分之百正确。这就要求监事会对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决策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重点是通过事前了解项目情况,把握项目论证结论,取得基本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参加董事会议、重大项目决策等会议,对企业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和重要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对决策活动的程序性、规范性进行审查,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避免“一言堂”、“一人定音”决策,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避免出现重大决策失误,这样才能使企业经营者行为更加规范,符合出资人的要求,维护出资人的利益,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五、规范监督检查方法

首先,要把握方式方法。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把握“三个度”、“三环节”、“三步骤”、“三要素”。一是从层次分析上要把握“高度、广度、深度”;二是从业务分析上把握“组织描述、业务分类、流程梳理”;三是从行业分析上把握“多渠道收集行业信息、多视角分析行业特征、本企业在行业中比较分析”;四是从战略分析上把握“三要素”,既“定位、取舍、适配”。战略定位意味着经营活动的内容要不同于竞争对手;取舍就是做出选择,防止模仿他人重新定位和骑墙;适配就是各项经营活动会相互影响。

其次,要加强日常监督。监事会要将监督检查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检查的全过程监督,通过列席企业有关会议,分析企业月季度财务报表,查阅企业生产经营相关资料,组织进行访谈座谈,及时安排重大问题检查听取企业情况汇报、开展专题调查、核实查证有关问题等多种方式,加强日常监督,随时了解、掌握和跟踪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活动,关注企业决策机制和决策行为,掌握企业会计报表重要项目增减变动及重大异常变化,把握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动态,为集中检查 做好准备。

第三,要搞好集中检查。围绕企业投资担保、产权变动、企业改制、财务管理、重大经营行为、大额资金调拨、重要人事任免和经营管理人员绩效等关键项目以及重点环节,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维护出资人权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集中检查要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将财产检查与年度完成经营目标情况审计结合起来,按照要求开展。

第四,要注重现场考察。除阅读有关资料、参加会议、听取汇报外,应深入企业实地、基层单位、生产一线调研,这样才能掌握大量真实鲜活的信息。一是看现场、看实物、看实际情况;二是谈情况,听全面情况;三是评估制度。对企业编写制度要进行重点评估,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注意企业有哪些制度,制度是否形成体系,相互之间有无冲突,操作性如何能否贯彻执行,执行效果怎样,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或者缺陷,需要加以补充和完善等等,这是我们开展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

第五,要分析资料要点。检查企业会议纪要、工作方案、专题资料、业务文献,认真分析企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明确企业做了什么,采取哪些措施,成功之处,取得经验,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下步打算,针对有关专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第六,要落实报告制度。监事会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重大事项快速反应机制,加大专项报告力度。监事会的监督检查报告大致分为半年工作报告、年度监督检查报告、重大事项专项报告和监事会任期工作报告四种,其中年度监督检查报告是重点。这些报告必须做到内容完整,评价客观,突出重点,观点统一。

六、编写监督检查报告

监督检查报告是监事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成果的具体体现,反映监事会开展工作业绩,对公司发展做出贡献。也是出资人了解和掌握监事会开展工作情况,发挥监督职能,承担监督责任,维护股东利益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必须引起监事会高度重视。

第一,报告框架。监事会报告主要框架有引言、企业概况、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评价、企业管理与改革发展评价、重大事项揭示及处理建议、企业主要负责人业绩评价及奖惩任免建议、此外还有摘要和附件两部分内容。

第二,报告内容。

1.引言部分。包括检查时间、检查资产比例、检查范围、境外资产情况、检查方式方法、参加检查人员等。列出监事会开展实地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报告撰写的工作基础和背景,对企业进行评价的方法和路径。

2.企业概况。应有企业行业归属、法定代表人、主营业务、员工情况、组织结构。

3.财务情况。包括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企业经营业绩评价。

4.管理改革。企业管理与改革发展评价,包括管理评价、改革评价、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5.重大事项。指以前年度揭示尚未得到落实处理的问题,监事会主席认为需要揭示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和企业及其负责人违规违纪违法的重大问题。对国有资产流失和违规、违纪、违法等重大问题的揭示。

6.业绩评价。企业主要负责人业绩评价及奖惩任免建议包括对企业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个别评价、奖惩、任免建议。企业主要负责人评价,董事会及董事评价,经营管理者时任情况评价。主要包括品德、能力、知识、业绩等方面,市场认可,出资人认可。

7.摘要附件。包括企业资产和效益的真实性评价,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建议,主要负责人业绩评价及奖惩、任免建议。

七、运用监督检查成果

企业做好监督检查成果的运用。高度重视整改工作,明确整改事项,落实整改责任,提出整改要求,跟踪落实整改到位情况,才能推动企业规范管理、科学决策、健康发展。

1.监督检查报告运用。监事会要高度重视监督检查整改工作,对监督检查报告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和具体建议,必须加以全面整改和落实。出资人必须规范监督检查报告的运转程序,监事会要及时向出资人报送各种监督检查报告,并根据出资人的要求督促企业整改。一是对企业面对的共性问题,深入分析其形式、特点和根源,提出治理对策,为出资人提供决策参考;二是负责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性质进行分类,属于违法违纪问题提交法纪和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属于违返有关规定和纪律问题,提交出资人限期处理。三是为出资人考评企业领导班子,确立对企业领导的奖惩任免使用和支付企业领导人员年薪提供依据。

2.内部沟通协调运用。对监事会监督检查过程中,揭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出资人协调处理的,要事先在监事会内部通过沟通协调确定,有的可以与企业交换意见,有的不得与企业交换意见,如对企业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的业绩评价及奖惩任免建议,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违法案件的线索,监事会报告中反映的不属于企业自行纠正范围的其他问题及建议等。这里包括从董事会到经理层两个层面的监督,监事会要加大对企业决策过程、决策执行和重要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以及对董事会运作和董事会整体履职情况发表的意见,做出的评价;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和他们的履职情况,都直接报送给出资人,为出资人做出正确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及时交换意见运用。健全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运用机制,抓好监督检查报告中反映情况的处理、落实与反馈,促进企业及时纠正存在问题,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管理水平。监事会可以采取事先向企业提供内容涉及企业整改问题《提醒函》等方面材料后,再与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沟通,通过交换意见要求企业自行纠正,企业应该认真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结果。

八、严格把握监督检查评价

监督的基础是评价,评价是监督的一种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因此,监事会必须对企业做出正确的评价。

1.注意评价结论语言。多用结论性、评价性语言作标题,概括、提炼本段内容,能将相关情况材料很好地组织起来,做到层次清晰、观点明确,也可使不同层次的报告使用者阅研。同时从正面(积极、良好)和反面(消极、不足)来考察、评价企业,有利于较全面地把握企业的客观实际,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2.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主要看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过程中,一定通过包括利润总额、净利润、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技术投入比率等指标完成情况,给出资人一个明确的答复。

3.领导班子总体评价。监事会要客观地评价企业领导班子取得的主要成绩,为企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改进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摆足成绩,找清问题,依据充分,恰如其分。在领导班子总体评价中,要把重点放在整体领导能力、思想政治素质、识别与使用人才能力、沟通与团结能力、战略策划与决策能力、整体作战能力、纠偏与改正错误能力等方面,做出准确无误、真实可靠的评价。

4.主要领导个别评价。这里主要领导是指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通过他们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出资人重大决策和决定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一是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总经理执行董事会决策的情况以及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反映出的经营管理水平、科学治企能力等;三是总会计师在企业成本管理、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四是根据情况,逐一评价董事、副总经理等企业高管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九、加强队伍建设

监事会成员个人履职能力和监事会整体运作能力的提高,是提高监督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不断完善四维知识结构,提升五个核心能力,强化五种工作意识。

第一,提升个人能力。为了更好地履行监事会职责,需要监事会成员尽快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一是要增强四种意识,即现场意识、信息意识、系统意识、团队意识。二是要完善四维知识结构,即财会审计、产品专业、经营管理、政策法规。三是要提升五个核心能力。即学习与创新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第二,提升整体能力。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监事会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目的。因此,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就需要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监事会人手少、任务重、时间紧,工作性质属于知识和经验密集的复杂劳动,整体能力建设、协调作战能力建立十分重要,要建立目标一致、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相互促进和高效运转的高素质监督队伍,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单人能出击,整体更强大,努力塑造团队形象,做行动的监事会,做形神兼备的监事会。

第三,提升主体意识。监事会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具体的工作任务不应该单纯来源于上级指令和层层布置,而应该眼睛盯着企业,检查什么、评价什么、报告什么,是由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其变化所决定的,特别是实行当期监督后,要对企业的各种情况快速反应,领导的要求和事前的方案只能是一个指导性和原则性的安排,监事会的每位同志特别是重点联系人,经常要单独在企业开展工作,不能事事等着领导安排,被动地工作,每位同志都应该明确自己是一个对企业实施监督的责任主体,强化主体意识,深入企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监事会;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探索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国有企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体系,积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以企业财务监督为主要导向,及时对财务进行检查。笔者主要立足于国有企业监事会角度,深入分析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解决策略,旨在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监事会地位与职能

从监事会特性出发,主要存在三个特点:

第一,权威性。监事会代表出资人可监督企业增值保值情况;

第二,专职性。监事会成员属于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的专职人员;

第三,独立性。企业与监事会成员无直接经济关系。立足于监事会只能职能角度,主要以财务监督为导向,监督财务活动与经营管理行为,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具体来讲,监事会可检查企业法律法规执行状况,监督企业财务运行,对财务会计报告真实性进行验证,分析企业资产运营以及资产保值增值等状况情况,评价经营管理业绩,予以奖惩与任免建议。积极发挥监事会作用,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可及时有效地反映与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现状

1.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错位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应坚持内部与外部协作监督原则,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错位现象。具体而言,国有企业侧重于外部监督,忽视内部监督。在财务监督机制上,也存在诸多问题,监督体制的实施标准存在争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会计法规定,二是企业自身情况。此外,财务总监设置也存在矛盾,参考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二是会计师条例。

2.产权约束机制有待健全

诸多国有企业自身制度有待完善,未重视经营者财务与所有者财务间的差异,致使所有者与经营者间存在责任不明等问题。同时,产权缺乏约束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权关系模糊,二是权责失衡;三是管理不当。由此可知,在财务监督管理过程中,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监督不到位,企业经营者管理不当。

3.监督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诸多国有企业强调政企分开,对企业经营者缺乏必要监督,企业责权利不明确,致使财务监督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存在以及在职消费等现象,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诸多监事会成员专业技能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在监督与检查过程中往往不遵守相关法律条规,监督不到位,导致国有企业诸多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无法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决策作出合理性评价与监督,不明确国有企业实际发展状况,致使国有企业发展受阻。

三、强化国有企业监事会财务监督职能的策略

强化国有企业监事会财务监督职能,必须要对管理环境与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监控,尤其是国有企业内控的有效监督,同时要做好国有企业内部环境、控制活动、投资风险、信息沟通与内部监督等诸要素评估工作,对国有企业内控机制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尽可能地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保证国有企业财务报告与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经营管理的合法性,进而实现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预防能力,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规范信息传递流程

要想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必须要重视财务原始与基础资料。具体而言,要将企业向监事会报备的信息应纳入信息传递工作流程中,监事会要不断完善企业信息获取工作规范,及时名列企业提供的重要信息,并将其进行分解,报送各职能部门。同时,要积极应用财务系统与OA系统,明确监事会成员权限,及时获悉财务会计信息、资金流向、收文发文与领导审批建议。

2.完善财务监督检查工作

在财务监督检查过程中,监事会必须要做到四点: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循企业标准。监事会要积极利用国务院相关法律以及公司法赋予监督职能来强化监督。此外,要依据企业会计制度、财政税收政策以及会计核算方法,做好检查工作;二是规范监督作业行为。明确监督目标、内容、方法、程序、评价与报告方式,遵循相关程序与规定进行,完善监督检查方案;三是积极获取监事会监督资料。事先拟定文件,由监督企业填写,企业报送资料时要加盖公章,确保资料真实;四是分析与评价检查结果,并积极总结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完善监督检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强化财务监督制度建设。健全财务总监制,逐渐由稽察特派员制过渡为监事会制。

第二,强化市场监督制度设计。整顿并重组中小事务所,加强事务所的权威性与独立性。设立中介机构监督委员会,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健全证券市场,规范企业并购,避免经理人员损害股东利益,积极发挥外部监控作用。此外,健全经理人才市场,构建经理人才中心。

第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设计。明确董事会成员的决策权,积极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与此同时,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其成员可由职工代表、专家学者以及地方人大代表或当地人大代表组成,国有企业要抽取一部分营业收入作为监事会成员活动经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要要强化考核,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增强内部审计效率,优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

3.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沟通

监事会要强化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可借助企业有关部门力量进行财务专项检查,基于优化监督资源下,完善沟通机制。首先,要强化与企业财务负责人的交流,及时获取汇报材料,了解财务状况。其次,强化与内审的沟通,参考内部审计成果。再者,强化与纪检监察的交流,及时获悉监察情况。另外,要强化与子企业监事会的沟通,构建上下监事会工作信息渠道,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强化企业财务决算审核、审计与巡视工作协同

首先,要强化财务决算审核协同,于决策批复前进行监督检查,将发现的有关会计管理、核算等方面的问题报送国资委,积极发挥监事会在国有企业财务决算审核以及批复工作中的作用。其次,加强审计协同,协助国资委进行财务抽查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充分掌握国有企业发展情况,最大限度地提高监事会的监督效率。再者,做好巡视工作协同,将巡视监督与监事会监督进行有机结合,完善人员组成方式以及合力监督机制,强化社会审计协同,借助社会审计成果,对企业运行状况进行监督。

5.提升监督成果利用实效

积极完善报告形式以及报送程序,及时报告企业状况,揭示国有企业存在的风险与隐患。同时,将报告送至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工作实际需要,积极拓展监督成果利用范围。此外,完善报告分类摘编形式,拓宽阅读范围,向监督部门进行通报,反映有关信息。

6.提升监事会成员综合素质

重视监事会成员选拔,对其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操守与人品德修养进行考核。具体来讲,在工作中,要强化监事会成员管理,构建监事会学习体系,促使其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与专业技能。与此同时,要加强思想教育指导,树立职业观念,创新监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积极发挥监事会作用,规范信息传递流程,完善财务监督检查工作,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沟通与财务决算审核、审计与巡视工作协同,保证监督成果运用实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国有公司治理中的财务监督体制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0):146-147

[2]冯能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监督思考[J].时代金融,2012(36):33-34

[3]丁凯.浅议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J].商场现代化,2010(33):177-177

[4]车亮亮.论国有企业监事会与公司内部监督的资源整合[J].经济法论坛,2011(01):85-95

[5]孟建民.积极改进和强化财务监督工作 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在国资委系统财务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06):32-35

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一、各处室前阶段工作完成情况

保安押运公司:总经理汇报了保安和押运公司当前主要工作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办公室:文字材料:完成各类总结、报告等文字材料的起草和上报工作;工作:投诉件处理除1件重复访外,全部完成答复工作;档案工作除照片形成电子档外,其余全部按要求完成。信息化工作:完成委门户网站域名注册和网站挂标工作。考评处:财务快报工作:截至2015年底,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3606亿元,净利润45.25亿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年报统计工作:参加省国资委组织的专题培训、召开全市布置会议、印发专门的工作文件、加强过程中的工作指导;组织全市国资监管机构负责人参加省国资委举办的全省市县国资监管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并作了书面交流;做好市属国有企业资金存放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起草、征求意见、上报审核等具体工作;完成一系列政策法规方面的工作。产权处:服务公司上市工作:积极做好有关企业国有股权管理、非公开发行股票、资产重组等工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拨付2015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支出款4.76亿元,完成2016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资产评估报告审核工作:完成十一家公司评估报告的审核备案,对三家公司资产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参与省国资委对二家资产重组上市公司评估报告的专家评审审核;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完成一系列公司的不良资产核销、报废、股权置换等的审批,以及资产划拨、变更等事宜;积极做好市属国企对外担保及股权转让审批。发改处:投资管理:2015年审核新增投资项目114项,新增国有投资42.1亿元,带动其他社会投资15.95亿元;发展规划:完成市属国资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职教幼教:完成职教幼教2015年7-12月补贴发放3部门审核确认和数据发放工作,完成职教幼教测算软件的编制工作,接访事转企人员3批80余人次;安全生产工作:全年下发(转发)安全生产文件30件,完成市属国资安全生产工作联系人更新,开展专题培训3次,4次赴市属国资公司开展指导、培训工作等。监督处:完成孙黎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并跟踪做好常务副市长对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各监事会联合有关国资公司财务开展年度检查;以抽查形式完成对四家国企——国发集团、文旅集团、农发集团和水务集团的内审工作考核检查;完成对4位专职监事的2015年度考评并形成考核结果;参加省国资委举办的监事会工作会议和相关培训;与厦门市国资委就监事会工作进行交流;参与对部分国企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检查。组织处:继续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做好市属国企公开选聘年轻管理人员有关工作;开展城市环境五大提升路长制巡查工作,志愿者义务值勤工作;做好机关年度考核和各类年报总结工作;完成新城公司以及特种守押和保安服务人公司的调研和干部配备工作。监察室:市委召开全市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后,会同市纪委对5家市属国资公司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成功组织了2015年市属国资系统“国资轨道杯”乒羽比赛;对2家市属国资公司、2家市属国有二级子企业的2015年度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会同市纪委召开了市属国有企业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务虚会。

二、各处室下阶段工作安排

办公室:组织召开市属国资工作会议,抓好信息宣传及调研工作,做好机关搬迁前期工作,继续做好信息化建设及政务公开工作,做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考评处:做好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年报工作,召开会审汇编工作会议、汇总审核统计数据、撰写书面分析报告;做好2016年度企业财务预算的审核审批工作,拟订2016年度的考核指标;做好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国资委布置的监管企业劳动用工及收入分配相关情况统计分析工作;配合市人社等部门拟订市级层面的改革实施意见,修订完善市国资委的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认真做好2015年度市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向市国资委报告工作制度的落实工作,扩大现场报告范围、创新报告组织形式、提高报告工作效果;继续做好市国资委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适时出台企业资金存放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推进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的制定工作。产权处:稳步推进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完成东方水城及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做好股权管理及合规性方面的工作,帮助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细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帮助国企采用多种融资渠道,特别是市政建设类企业的直接融资工作,做好我委所持绕城高速公司股权的融资;完善资本金管理,规范国有资产评估和产权交易行为。发改处:做好市保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设立商业保理公司事宜;做好农发集团怡养老年公寓增资扩股工作;做好农担保公司出资购买绿原城乡名下万家邻里房产事宜以及东吴人寿拟增资、创元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拟定向增发有关工作;做好2016年市委、市政府各项分解任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十三五”规划。监督处:完成《关于对市属国资公司2015年度内审工作考评情况的通报》;做好市国资委首次开展投资决策后评估情况专项调查的专题汇报;加强市属国企内控管理;强化国企内审力度,促进国企健康发展;确定2016年的审计对象,继续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加大调研力度,推进走出去向外的同行学习;加强监管力度,改进监管方式,与委其他处室合作,有效推进在内审纪检的联动机制。人教处: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总结工作,并根据市委部署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市委26号文件精神,开展市属国资公司董事会情况调研,试行市属国资公司间互派董事试点,做好监事会主席轮岗工作;抓好国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会同市委组织部举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党性教育培训班,会同有关国资公司举办1-2期二级企业领导人员专题培训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抓好国资系统文明单位创建,做好“三访三促”联系点和挂钩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监察室:推进《中国共产党廉政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贯彻;配合市纪委纪检四室和宣传部做好市属国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的推进工作;指导市属国有企业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科学有效预防腐败;落实八项规定,紧扣“”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改进作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好《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实施办法》和《市市属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两项制度;抓好市属国企纪检监察人员和基层党组织两个队伍建设;做好市属国企创建廉洁文化示范点和廉政教育基地的培育工作。

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我受××县(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第一届监事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07年工作回顾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精神,在各级政府和银监部门、省联社的领导下,我们组建了统一法人联社,实行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分设的法人治理结构。2007年,监事会与理事会、经营班子一道,认真履行章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社员代表大会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找准角度,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监事会在监督力度、监督方式、监督效果等方面都有所进步,较好地发挥了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一)积极主动,履行职责。

1、监督理事会的重大决策活动,对理事会加快电子化建设、加大支持“三农”工作力度等事项作出的决策、确定的联社经营管理目标和任务等事项,监事会都派员列席理事会会议,并始终从维护社员权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有关决策的研究和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切实体现了“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行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基本要求。监事会认为,联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理事会的一系列重要决策,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程序规范、合法有效,理事会会议准备较为充分,所选择的讨论议题事关联社的经营与发展,决议程序规范,符合联社实际情况,授权、授信符合章程规定,对联社稳步、健康发展作出了努力,全体理事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工作卓有成效。

2、全力支持、配合和监督经营班子经营管理活动。自联社组建以来,经营班子根据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改革,锐意创新,牢固树立支农服务观、效益观、发展观,强化科学管理,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实绩显著。主要表现为:存款增势良好;贷款增长稳健,结构进一步优化,不良贷款实现“双降”;效益大幅增长。在经营班子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监事会积极支持与配合,并在支持配合中发挥监督作用,监事长代表监事会列席主任办公会议,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与实施过程中,从监事会角度发表意见或建议,共同努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措施的有效性。从经营班子的工作开展情况看,监事会认为,经营班子的工作符合社员代表大会决议要求,运作行为规范,措施得力有效,工作中注重调动和发挥各种积极因素,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体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职能部门都能恪尽职守,成绩显著。

2007年,通过合规、有效开展经营管理,全县(区)农村信用社各项经营业务迅速发展,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金融形象。至2007年12月末,各项存款达××亿元,较年初净增××亿元,各项存款在全县(区)金融机构市场占有率达到××%,总量位居全县(区)第××位;各项贷款××亿元,较年初净增××亿元,各项贷款在全县(区)金融机构市场占有率达到××%,总量位居全县(区)第××位,其中农业贷款余额××亿元,在全县(区)金融机构市场占有率达到××%,位居全县(区)第××位;不良贷款绝对额、占比双下降,不良贷款按四级分类口径统计为××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为××%,绝对额较年初减少××万元,占比下降××个百分点;完成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加上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和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万元,实际利润为××万元,同比增长××万元,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找准角度,改进方式,科学规范监督。

1、正确处理监督和被监督之间的关系。监事会、理事会、经营班子和各职能部门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也是互相监督、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关系。监事会工作一直注意不干预理事会、经营班子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尊重理事会和经营班子的决策和经营管理权,通过正当渠道、相互探讨研究解决必要的提案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团结一心、目标一致,保证了联社决策、办事的民主性,提高了工作透明度。

2、完善监督体系,努力探索监督工作新思路。监事会定期召开监事会议,会议重点对理事会拟订的各项决议草案、经营班子通报的近期工作,财务经营情况以及阶段性的重大工作事项,依据相关政策规定进行讨论;同时认真总结监事会前一阶段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任务;监事会成员认真听取和收集社员意见和建议情况;建立监事工作汇报制,通过监事间相互交流,实行信息资源互补,使每位监事全面掌握监事会工作进度和履职情况。监事会通过常规性的日常检查、督查,在进行认真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将存在问题整理归类,通过书面工作材料或建议的形式及时提交理事会、经营班子和相关部门,这些建议都得到理事会、经营班子的重视和有效采纳,为联社稳健经营、防范风险有效发挥了作用。

3、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规范监督工作程序。监事会从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的角度出发,依据有关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联社监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工作制度。工作中,积极配合理事会、经营班子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对人事管理、风险管理、财务会计、审计稽核、计算机管理、“三防一保”等制度、办法和规定进行了认真的整理、修订和完善,为联社实施更好的监督检查提供了依据和基础,进一步规范了信用社的经营行为,强化了联社统一管理。

4、坚持业务学习,全面加强监督能力建设。针对监事会成员,特别是外部监事,对金融专业业务不太熟悉的实际,监事会多措并举,努力在提高监事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上下功夫。通过走出去学习以及参加上级联社工作培训等形式,虚心学习兄弟联社监事会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监事会成员政策理论和依法、合规管理能力。同时,利用召开监事会会议之际,组织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文件精神、学习金融业务,把握工作主动权。

5、提高监事会履职质量。为保证监事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监事会通过及时组织监事认真学习讨论《××县(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章程》、《××县(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监事会议事规则》等,使监事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依据和工作职责,增强了工作责任感,保证监事会职责的有效履行和工作质量的逐步提高。

(三)加强联系,优势互补,实施有效监督。

联社党委是××县(区)农村信用社的政治核心,所以,监事会的日常工作注重定期或不定期向联社党委报告,重要事项取得了联社党委的理解、协调和支持。同时,监事会作为联社的监督机构,与银监部门、联社内部稽核部门,共同构筑了较为完善的科学、规范监督体系。

1、我们以案件防范和化解为中心,着眼于对违章违纪行为的查处,按照检查与防范并重、惩治与整改并举的方针,以业务经营为中心,针对历次检查暴露出的违章违纪问题,以防范案件和堵塞漏洞并重,查处案件和震慑违法违纪行为并重,业务检查和工作指导并重,常规稽核和专项稽核并重的方法,重点抓好业务经营真实性检查、序时稽核、离任离岗人员审计等工作。2007年组织业务经营真实性检查*次,通过对各信用社在2006年度会计决算工作的准确性、存贷款、清非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增资扩股等方面进行检查,对贷款利率执行不准、发放“三违”贷款、贷款手续不规范、费用列支不合规、下甩费用等问题进行了查处并督促整改,从而规范了各项业务操作;组织序时稽核*次,对全县(区)*个信用社、*个信用分社和联社营业部全部进行了序时稽核,稽核检查覆盖面达到100%,检查过程中对虚列费用、金库管理不规范、安全防范松懈等问题进行了纠正,追回违规列支的费用××××元;对*名人员进行了离岗离任审计,其中受省联社审计稽核部委托,对我联社*名高管人员进行了离任审计,对基层信用社*名离岗人员进行了离岗审计,对*名信用社主任进行了离任审计;对全县(区)所有营业网点的库存现金及重要空白凭证各组织检查了*次,部分网点抽查*次以上,对联社业务库突击检查*次,平均每月达到*次,检查中对存在账款不符现象的*个营业网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

2、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安全保卫检查,着力改善农村信用社安全环境。在防范手段上坚持四个不变: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社不变;坚持人防、技防并重的手段不变;坚持主任为本单位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原则不变;坚持“一票否决制”不变。在安全管理上做到狠抓五个不放:抓住防事故、防案件、防突发治安事件这个重点不放;安全教育抓以人为本这个关键不放;抓住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安全这个基础不放;在所有防范重点中,抓钞币运送安全这个重中之重不放;抓枪弹管理这个致命关口不放。一是继续实行安全保卫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签订了安全保卫工作目标责任书,使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各信用社主任定期对本社及辖属营业网点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督促各项安全保卫制度的落实。二是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在原有保卫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将专职保卫人员增加到*人,负责联社的安全保卫及业务辖区内的库款押运等工作;各基层营业网点都成立了消防安全队和计算机应用安全工作小组,负责营业网点的消防安全和计算机应用安全风险防范。三是联社本着“花小钱、保大钱,花钱买平安”的原则,继续抓好各营业网点的安全设施建设,对营业室、值班室、金库、通勤门等部位未达标、有隐患或老化不能使用以及起不到防卫作用的安防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和更换。先后投资××万余元资金对基层营业网点安全防范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建设,目前全县(区)有二层以上建筑的营业网点的二楼窗户已全部加固、柜台偏门全部封闭;有*个营业网点的营业室安装了防弹玻璃;有*个营业网点安装了防尾随电子联动门;全县(区)所有营业网点都配备了电击器、灭火器等安全防卫器材;所有营业网点全部安装了多功能报警器,联网报警系统已覆盖全部营业网点,联社报警系统已接入110联网报警系统;根据安全保卫工作规划,预计在××××年能够建成覆盖所有营业网点的数字化电视监控系统。四是加大安全检查频率,对全县(区)××个营业网点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联社要求主任对本网点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保卫人员对包片网点的检查每季不少于一次。逢点必查,逢错必纠,做到了节假日普遍查,关键时段重点查,重大活动突击查,交接空白点电话查,通过经常性地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从而有效提高安全工作质量。五是制定了理事长、主任专项稽核办法、理事长离任稽核办法等5项稽核办法,制定了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制度、枪支使用管理制度、营业场所安全保卫制度、金库安全制度、押运制度等10项安全保卫制度,人手一册印发了《××县(区)农村信用社安全防范手册》。

(四)以服务大局为重,切实做好接待工作

对工作从维护农村信用社行业新形象的高度进行认识,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充分为群众利益着想。工作的开展,始终在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引导下,尽量避免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工作人员充分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经常深入实际调查,发现和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对者的合理要求从关心和爱护的角度出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尽力帮助解决困难;能解决的案件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讲清道理,说明原因,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对于有些者的要求不合法或反映的问题与事实不符的,通过耐心细致地解释和说服疏导,使上访群众心服口服。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一线,防止事态向恶性衍变,造成越级。

2007年,监事会严格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开展工作,不干预理事会、经营班子的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尊重理事会和经营班子的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监事会成员忠于职守,办事公正、实事求是、原则性强,有效地推进了监事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与不断发展的形势相比,工作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二、2008年工作任务

2008年,监事会将按照《××县(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章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监事会自身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自我约束机制,规范监督行为,履行章程要求,从思想认识、制度完善、素质提高、措施加强等方面全方位加强自身建设,为推动联社稳健经营、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做出努力。

(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督促理事会、高级管理层履行职责,紧紧围绕制度规范、资产质量、财务管理、业务操作流程、新业务拓展、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等主要工作实施合规性检查。一是配合理事会、经营班子落实好信贷授权、授信管理体系和责任落实,在配合中进一步加大督查工作的力度;二是对联社财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决算等工作实施督查;三是配合经营班子进一步做好以组织资金、贷款审批、风险防范、财务核算、岗位责任、目标考核等经营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工作办法,协助经营班子检查监督信用社各项经济指标与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四是对现金管理、反洗钱、会计出纳基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查;五是对高级管理人员勤勉履职情况适时进行督促检查,对履职欠佳的提出建议,督促其整改。同时协助理事会、经营班子抓好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员对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认识,并切实有效地建立健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六是积极开展“党务公开、社务公开”,协助理事会、经营班子进一步完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使社员享有法规、章程规定的基本权益,对联社重大事项享有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

(三)改进方法,提高监督效能。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把监事会工作与联社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强化自我约束机制为切入口,以组织专项检查、跟踪监督为手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工作中注意方式和方法,主动与理事会、经营班子联系沟通,争取理事会、经营班子的支持,切实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在参与决策和支持经营管理活动中有效地履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为提升联社经营管理水平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四)认真执行好省联社工作指导意见,对联社理事会的决策和经营班子的经营活动全方位地加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或建议,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重点抓好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抓好廉政勤政、反腐倡廉教育;经常深入基层,倾听干部职工的意见并反映到理事会、经营班子,在上下沟通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民主管理、民主办社。监事会要在联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妥善处理与理事会、经营班子的关系,联社工作一起抓,分工不分家,做团结的表率、做工作的能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做干部职工的贴心人,努力搞好各项工作,为全县(区)农村信用社发展付出努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一年,联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区)农村信用社业务工作取得了迅速发展,此后,我们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争取业绩再创新高,监事会将在联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本次社员代表大会确定的工作任务为重心,认真开展工作,为联社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监事长×××

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建立有效的董事会

山东省国资委刚成立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67户,约一半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实际运作中,还是过去的总经理负责制,一个人说了算。和其他地方类似,山东国企大多根据1993年公司法施行公司制改革,通过“翻牌”方式建立了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党委会高度重叠。实质还是一把手体制。

为改变这种现象,山东国资委开始实施外部董事制度。外部董事要求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大多为已退休的省属国企负责人和经济部门领导。履职时间方面,国资委要求外部董事每年不少于1个月,国资委每年组织外部董事进行1-2次培训。在已建立的董事会中,要求外部董事人数超过内部董事,经理层最多只能有总经理进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试点的共4家企业中,临矿集团、淄矿集团、交运集团3家企业中外部董事都超过了半数;其中,交运集团由于规模较小,总经理未进董事会。

外部董事能否真正发挥作用?首批试点淄矿集团外部董事、曾任山东国资委副书记的王和先告诉记者,他每年用于为企业服务的时间都远远超过1个月,董事会也很尊重他们这些外部董事的意见,在每次会议召开之前的一周到10天时间,董事会会将材料送给他们。他同时还是外部董事的召集人,对每项议案他都组织外部董事先讨论,有时还请部门的负责人给予答疑。如企业准备上一个蓝宝石项目,外部董事们经过市场调研,认为尽管市场前景好,但当时企业缺少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结果董事会放弃了这个项目。

淄矿集团董事长张寿利对记者说:“我们董事会讨论得很认真,有会前沟通机制,毕竟外部董事不常驻企业,事先沟通很重要,这样大大提高了决策效率、质量。并不是说董事会上否决才是董事会到位的最佳实现形式。会上和会前被否,外部董事作用发挥是一样的。”

临矿集团也类似。从2006年试点到今年5月份,董事会累计审议表决重大资产投资项目31件次,涉及集团公司投资金额137.65亿元,其中8个项目未能通过,涉及金额14.53亿元;重新论证项目7个,涉及金额22.48亿元。

在临矿集团有着绝对权威的董事长李义文,2001年2月,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将已经连亏28年、濒临破产倒闭的临矿,发展到2009年实现利润11.3亿元。 谈到董事会制度的好处,他说:“很多企业是在困难时候一人治企发展起来的,个人威信树立起来了,在某些做法上不受到制衡,把握不好可能就膨胀,一膨胀可能就决策出问题。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保证公司长期发展。一试点我就感觉不是一把手了。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原来一拍桌子就行,现在得按程序来。使用权力很容易,难就难在你要知道什么时候不去用它。现在董事会更民主,决策水平、质量更高了,显著提升了管理水平。”

在临矿集团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一位副总经理习惯性地找身为董事长的李义文汇报工作。李义文对此并不避讳:“抠条文,这些是总经理的权力,那些是我董事长的权力,这样不行。总经理行使职权,我作为董事长提出意见,他也得琢磨琢磨。在公司治理中,我们不能绝对化,更多要相对地来看问题。关键是人的素质。”

试点企业董事会由国资委考核,每年由国资委主任和董事长签订目标责任制。对董事会的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占70%的权重,董事会自身的战略规划等职责,以及省国资委要求由董事会推动的全面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等重点工作,评价结果占30%。2010年,在完善2009年行业对标考核方法的基础上,新增考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指标。

在运作上,除去临时会议,董事会每季度举行一次会议,定位在管重大决策、战略、风险。试点企业基本做到了决策、执行、监督的分开,破除了“一把手”体制和内部人控制问题。

建强监事会

山东国企初期外派监事会三年任期届满轮岗。当时的监事会是参照国务院国资委派出公务员,5人一组,同时监管3户企业,每年在一个企业待3个月。但这种监事会是事后而非全过程监督。在运行中感到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动力不足。公务员身份的监事到企业任职,薪酬和企业同级别的人相差很大,监事会主席薪酬可能只有董事长的1/10。其二,能力不足。有些监事是从安排人员这一有限范围内选,专业素质受限。第三,活力不足。作为监事的业绩很难体现出来,不管干的好与坏,按公务员法来升迁。

“当时我们就提出来,由于动力、能力、活力不行,带来整个监事会的效率低下。所以,我们决心对监事会的体制进行改革。”山东省国资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孔凡太说。

为使传统监事会真正发挥作用,山东国资委创造性地将外派的监事改为常驻企业,监事会得以全过程监督企业,由此促进了国资委与企业的信息对称。目前,国资委共向12家企业派驻了监事会。监事会由5人组成,其中国资委外派3人,职工监事2人,职工监事一般为公司中层干部。监事分为公务员身份和企业身份。公务员身份的监事会主席一般是正厅级、副厅级;企业身份的监事会主席主要由曾任其他企业主要领导的人员担任,条件是监事会主席长于宏观,常务监事熟悉财务。为保证外派监事的独立性和有效监督,外派监事企业身份人员的人事关系都隶属于省国资委旗下的山东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考核由国资委进行。监事薪酬按省管企业负责人平均水平一定系数确定,不与公司业绩挂钩。

山东国资委要求监事会“既要融入,又要超脱”。对此,曾担任山东粮食油集团党委书记的淄矿集团监事会主席刘志和说,“到位不越位,监督不参与日常具体工作。我们到企业,有人有想法。我们也宣传监事会是干什么的,是帮着发展的。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大家都是对国资委负责的”。

公司凡是涉及重大事情的会议,监事会主席都列席。列席董事会时,可以谈意见。关于监事会的职责,刘志和对记者说,发现问题重要的是保持与董事长的沟通,平时的工作,包括月度季度分析报告、年度专项检查报告、年度监督检查报告,都要定期向国资委作出书面报告。其中,年度监督检查报告最重要,涵盖生产经营状况、对领导班子的评价。

山东国资委在监事会制度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创新是:给企业提供审计的中介机构由国资委招标,企业监事会协调,中介机构成为监事会保证财务监督的重要抓手。

随着内部制衡机制的形成,企业领导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我经历了没有监事会和有监事会的过程,有比没有强。因为监督促使你办事规范,失去监督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 淄矿集团董事长张寿利感言。

而临矿集团董事长李义文则对试点后的变化做了个生动的总结:“董事长有时间睡觉,具体事务不管了,但有时间也睡不着觉,得考虑大的发展战略、得调研,不守在家里才能出大思路;总经理想睡觉但没有时间睡觉,监事会有时间睡觉也想睡觉但不敢睡,国资委对他有要求,现在监事会是全过程监督。”

山东省国资委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记者在山东采访时,也深感困扰他们的是外部董事难选、年龄偏大及监事会与财务总监关系理顺等问题。对此,山东国资委副书记、分管董监事工作的孔凡太也坦言,外部董事制度要有效的话需解决三个问题:外部董事素质、专门委员会运行质量、授权。目前,山东国企选外部董事面还比较窄,这不利于董事会构成的专业、思维、文化的多元化。下一步,山东将建立专职外部董事制度。孔凡太强调,“监事会我们想继续改革,一是要把监事会主席配强。保证监事会主席对董事长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二是监事的素质得到保证。监事要带眼睛、耳朵、嘴巴、手(能做)。”

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第9篇

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规范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市管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总目标,依据《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深化市管企业公司制改革,转换体制机制,规范运行,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所有市管企业要完成公司制改革,创新体制,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到2013年,要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合理的人事、劳动、分配机制;到2014年,要建立起全面的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内部管控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行管理。积极探索兼有事业身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路子,逐步转换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三、重点内容

(一)完善公司法人制度

企业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企业对其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评估资产,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用量,核定资本金,并办理产权登记。企业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企业享有经营自。企业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行决定其经营事务,在核准登记的范围内自主经营,不受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企业拥有劳动用工权。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招用工或者辞退职工。

(二)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依法科学组建组织机构。要根据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互相分离、相互制衡和精干高效、协调配合的原则,依法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制衡机制,加快实现由传统的“一把手”决策体制向团队集体决策体制转变。围绕提高规范运作水平,要逐步实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建立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和外派监事机制,调整优化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人员结构,确保国有产权单一或占主导地位条件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内部及其之间的有效制衡。建立董事会秘书制度,董事会应配备董事会秘书,负责对外联络,信息披露,筹备董事会会议和股东会以及会议的记录、会议文件和记录的保管等事宜。

理顺股东会职责。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市国资委行使股东会职权。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报批备案。国有控股公司每年要定期召开股东会,股东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涉及股东权益重大事项要及时召开股东临时会议进行决策。

规范董事会职权。董事会行使《公司法》第四十七条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职权。董事会会议要与党委会议、经理会议分别召开,不能以董事会代替党委会、经理会,也不能以党委会代替董事会、经理会。董事会实行票决制,对所议事项要形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董事要在记录上签名。企业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董事会会议。市国资委派员列席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年度会议,各企业要将董事会年度会议议题等有关材料于会议召开前7日内报市国资委。董事会年度工作要形成报告在企业年度董事会召开后7日内报市国资委。市国资委每年要召开市管企业董事会专题报告会,审议企业董事会工作情况和下年度工作打算。市管企业年度董事会专题报告会在各企业年度董事事会后、总结表彰会之前召开,具体时间由市国资委与各企业商定。

明确经理层执行职责。总经理由董事会依法聘任或解聘;副总经理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任或解聘。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依照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权,统一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总经理年度工作要形成报告向董事会专题汇报。

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责。监事会重要职责是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和高管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保障公司利益不受侵害。监事会直接对股东会(出资人)负责。监事会每年要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和总结监督工作,并形成会议纪录存档。市国资委派员列席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年度会议,各企业要将监事会年度会议议题等有关材料于会议召开前7日内报市国资委。监事会年度工作要形成报告在年度监事会召开后7日内报市国资委。市国资委每年要召开市管企业监事会专题报告会,审议企业年度监事会工作情况和下年度工作打算。市管企业年度监事会专题报告会在各企业年度监事会后、总结表彰会之前召开,具体时间由市国资委与各企业商定。

(三)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制度

认真制订公司章程。章程是公司内部治理的根本制度,是公司运行管理的重要规范准则,企业要依法制订、及时修订,确保合法实用有效。章程除必须载明《公司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内容外,还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载明应载明的其他必要事项,尤其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议事表决办法、责任追究、意外应急处置等,要真正把章程作为企业内部管控的最高制度,严格履行。

建立规范组织机构工作制度。要根据《公司法》的要求,在章程规定的框架下,制订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明确“三会一层”工作程序和要求;要建立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工作协调制度,形成有效的配合机制,确保“三会一层”规范行权、正确履职、依法问责,使“三会一层”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新机制。各企业制订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报市国资委备案。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公司应当披露的信息范围、披露标准、披露职责、未按规定披露信息的责任追究机制及对违反规定人员的处理措施等,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企业要及时向市国资委报送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发生可能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包括:订立重要合同;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或者发生大额赔偿责任;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重大行政处罚;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等,公司应当做出临时报告及时报送出资人,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健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要结合企业实际,围绕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认真研究制订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资金活动、资产管理、全面预算、研究与开发、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管控制度体系,推动企业管理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四)深化企业人事劳动工资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竞争性选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机制。探索实施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度,提升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推进择优选聘外派监事制度,增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改进经理、副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任用方式,逐步变原来的推荐、组织考察任用为面向市场公开选聘和内部竞聘相结合的选聘方式。改革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办法,实行面向企业内部公开竞聘,并逐步探索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的制度,不断深化企业中层管理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现代劳动用工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省劳动合同条例》,对职工实行劳动合同管理,签订劳动合同,确立企业、职工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要科学设置岗位,制订岗位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责任,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机制。要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实行岗位人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要规范企业裁减员行为,企业裁员减员必须依法进行,并按劳动合同规定承担义务责任。要加强职工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能力。

进一步深化工资薪酬制度改革。探索改革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职工工资平均水平要参照国内同行业、同规模、同赢利水平及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依照有关规定,结合企业情况确定。要建立“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为核心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推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使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发展而同步提高。要推行分配向贡献大、技术含量高、责任大的岗位倾斜,提高相应员工收入。

(五)改善工会工作和职工民主管理

进一步规范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要切实发挥工会职工之家的作用,工会要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工资、工时等劳动条件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建立协调和稳定企业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要健全协商要约制度,对拒绝或变相拒绝要约等违法行为及时向上级工会报告或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要帮助指导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要监督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切实履行。

完善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推行厂务公开,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企业在制定、修改或决定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要依法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企业改革改制方案、职工裁减安置方案等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搞好市管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工作,市国资委成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工作督促、指导、检查工作,协调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监事会汇报材料范文第10篇

公司监督机关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由于各国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及政治经济制度不同,不同国家公司立法有着不同的制度架构,反映在公司监督制度上,主要有大陆法系的监事(会)制度和英美法系的独立董事制度两种不同的监督体系。我国关于公司监督机构的制度设计采取大陆法系国家的通行做法,构建了公司监事会制度,但由于立法技术所限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行监事会制度的诸多缺陷不断显露。不完善的监督机制使得公司和股东权益的保护难以保障,在当今公司股权日益分散化趋势下,公司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公司监察制度的考察研究,对未来通过立法完善公司监督制度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监督 借鉴 现状 完善

一、 公司监察制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公司监察制度的概念

公司监事制度为大陆法系上的概念,是指以监事和监事会为核心的公司内部监督制度,其监督对象主要为公司董事会、董事和经理等公司管理人员对公司职务的执行。公司监察机关即指设置在公司内部,以公司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为监察对象的专门机关。本文论述的即为以公司监察机关执行职务的各项具体制度为主体而建立的公司监察制度。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有关内部监督的设计,除大陆法系中的监事制度外还有英美法系中的独立董事制度等制度形式,不同国家、地区或不同法系间关于公司监督制度的设计安排不尽相同,但究其功效性质,却都为公司监察制度。

公司的监察机关是公司内部专门行使监督权的机关,是现代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监察制度对于公司运营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功效,从理论上看,公司监察制度的存在可以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起到监督制衡作用,从而达到对股东和公司的权益进行保护的目的,另外,正是由于监察制度对公司财产的保护,从而也客观上保护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现代世界各国强化公司内部监督制度以保证公司正常运作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公司监察制度的理论基础

成本理论是公司监察制度存在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在经济学界,"委托"说为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主导学说。按照"委托"说,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之基础。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的基础上,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因其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且因股东分散而导致股东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的成本日趋增大,因此需要将经营管理权交给股东之外的专门管理人员,这使得股东与掌握经营管理权的人员之间形成了私法中的委托关系。然而这些受托经营管理企业的人员与股东在利益驱动上存有分歧,正如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所描述的:"在钱财的处理上,股份公司的董事为他人尽力,而私人合伙企业的伙员,则纯是为自己打算。所以要想股份公司的董事监视钱财用途,像私人合伙公司伙员那样用意周到,那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受托经营管理的人员未尽善管义务,甚至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私的现象大量存在。

因受托管理人员的经营不善、损公肥私行为而给股东造成的损失,就是西方的经济学家们所言的"成本"问题。但"成本"不仅仅只是包括这一种情况。根据西方学者詹林和麦克林的研究,"成本"主要包含三项内容:(1)委托人负担的监控成本,如设计制度确保受托人正常履行职务的费用;(2)受托人付出的欲令委托人相信其将忠实履约的成本,包括非金钱与金钱的成本在内;(3)因受托人的决策非最佳决策,而导致委托人财产蒙受的损失。成本的存在要求在赋予受托经营管理者一定经管权力的同时要对其权力的行使进行约束和监督,以此降低成本,这也正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西方学者通过不断研究探索,最终设计出监事会这一公司内部监督机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

监事会基于股东的委托和授权行使对公司经营管理人员执行职务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监事会监督的存在使得成本的第(2)、(3)项得到有效控制和约束,从而也使得第(1)项委托人支出的监控成本大大降低。正因为此,学者们认为,监事会制度的设立可以克服股东信息不足、监督不充分的缺点,从而通过有效监督约束作为股东人的董事等其他经营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大大降低成本。这也正是监事会存在的经济合理性基础。因此,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责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解决"成本问题"的过程。因此,成本理论是公司监事会制度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通过对公司监察制度的理论来源的考察,可以看出,公司监察机关作为公司内部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关,与公司的关系是委托关系,其权力本质上来源于股东的授权委托,监察机关行使职权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公司和股东权益,而非自身利益。正是基于股东的授权委托,公司监察机关的诸多具体监督权才因此而派生。

二、我国现行公司监察制度

(一)我国现行公司监察体系

1、公司监事和监事会制度

依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来说,监事或监事会均为法定、必备、常设的公司机关。

我国《公司法》未对监事的积极任职资格作出规定,而是对监事规定了同董事及其他公司高管一样的消极任职资格:"(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2)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3)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4)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5)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应依法设立监事会,且成员应在三人以上(但允

许在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仅设一至二名监事,可不设监事会)。

此外,我国公司法确立的监事会制度也借鉴了德国的相关做法,要求监事会中应存在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且职工代表在监事会中的比例不能低于三分之一,职工代表所占具体比例可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由有限公司股东会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创立大会、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的产生途径为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以及其他形式的民主选举。《公司法》还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选举监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

监事会中设一名监事会主席,通过公司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通常情况下,公司监事会会议的召集和主持由监事会主席负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的任期规定相同,均为每届三年。监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监事任期届满,若公司尚未改选,或在监事任期内发生监事辞职情形导致监事会成员总数低于法定人数的,原监事在公司选任出新的监事就任之前,仍应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监事职务。此外,《公司法》还明确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按照《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和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具体职权如下:"(1)检查公司财务;(2)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3)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5)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6)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讼;(7)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并可在董事会会议上提出对相关决议事项的意见、建议或质询。对于发现公司经营状况存在异常的,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监事可展开调查,如认为有必要,还可聘请公司外部的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工作。

监事会会议的召开时间和次数一般由公司章程自行规定,但按照《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应至少每年度召开一次会议,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会议至少每六个月召开一次,同时,公司监事有权提议召开监事会临时会议。监事会的具体议事和表决方式及程序,由公司章程自行规定。监事会决议的表决通过原则为半数以上的监事同意。对于监事会表决事项,监事会应将所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监事应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公司法》还规定,对于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职权所必需的费用承担主体为公司。

《公司法》规定,监事"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监事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监事还有接受股东质询的义务,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要求监事列席会议的,监事应当列席并接受股东的质询。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于因执行职务违反法律、法规及章程而使公司遭受损失的,监事应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在此情况下,公司股东可依照《公司法》规定请求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公司执行董事向相关监事提起侵权之诉。若上述董事会、执行董事拒绝或于特定时间内未提讼的,或出于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股东可单独以自己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

(二)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中国证监会20__年8月又公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就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具体规定,要求20__年6月30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须有至少1/3的独立董事。

我国证监会通过《指导意见》对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做了规定,据其规定,担任独立董事应具备下列基本任职条件:"(1)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具备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的资格;(2)具有独立性;(3)具备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规则;(4)具备5年以上法律、经济或者其他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必须的工作经验;(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条件"。

证监会《指导意见》第三项中列举了七类不得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员类型,主要是与上市公司主要任职人员存在亲属关系或直接或间接经济关系的人员。归纳来看,《指导意见》对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限制可概括为3种情况:(1)公司内部人员,如公司经理或其他雇员;(2)与上述人员或公司存在利益关系的其他人员;(3)持有公司股份超过一定限额的股东。

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具体程序可分为提名、审核和选举三部分。按照《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作为独立董事提名人,提出独立董事人选,由股东大会选举决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被提名人应由中国证监会进行审核。独立董事由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选举或更换,对全体股东负责。

独立董事每届任期与上市公司其他董事任期相同,任期届满,经连选可以连任,但连任期限有限制,不得连人超过六年。若独立董事出现连续三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情况的,公司董事会应当提请股东大会撤换相应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有着与一般公司董事不同的职能权限,我国《公司法》等法律对独立董事的特殊职权进行了一般性的规定,除此之外,《指导意见》还赋予了上市公司董事如下职权:

1.重大关联交易的审议权。根据《指导意见》,重大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拟与关联人达成的总额高于300万元或高于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5%的关联交易"。

2.提议权。具体内容包括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以及提议召开董事会等。

3.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咨询机构的权力。

4.投票征集权。《指导意见》还规定,独立董事可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向股东征集投票权。

独立董事上述职权应在取得全体独立董事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后方得行使。如提议未被采纳或者职权不能正常行使,上市公司应将有关情况予以披露。

在上述职权之外,《指导意见》还规定,独立董事还应就提名、聘任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重大经济事项等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向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发表独立意见。

按照《指导意见》规定,"独立董事应就上述事项发表的独立意见的类型应为如下情形之一:同意;保留意见及其理由;反对意见及其理由;无法发表意见及其障碍。如有关事项属于需要披露的事项,上市公司应当将独立董事的意见予以 公告,独立董事出现意见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时,董事会应将各独立董事的意见分别披露"。

《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应为独立董事提供的必要保障进行了规定,这包括:

1.上市公司应保证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凡须经董事会决策的事项,上市公司必须按法定时间提前通知独立董事并同时向其提供足够资料,独立董事认为资料不充分的,可要求补充。当两名或两名以上独立董事认为论证不明确或资料不充分时,可联名书面向董事会提出延期召开董事会会议或延期审议该事项,对此董事会应予以采纳。

2.上市公司应保障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工作条件。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应积极协助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积极向其提供有关材料和介绍相关情况。董事会秘书还应就有关独立董事发表的独立意见、作出的提案以及书面说明材料的公告及时前往掌权交易所办理公告事宜。

3.费用和津贴保障。《指导意见》还规定了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协助履行职责的费用及其行使职权时所发生的其他费用的承担,规定这些费用均由上市公司承担。上市公司应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津贴。有关津贴的标准由公司董事会负责制订预案,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披露相关补贴标准。

此外,《指导意见》还规定,上市公司可以建立必要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以降低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责可能引致的风险。

三、我国现行监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事会或监事独立性不足

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立法要求监事会的组成中必须有股东代表,而在实践中,公司监事会中除了职工代表外,其余监事大都为股东代表。作为股东代表的监事,监督着同样作为股东代表的董事,其角色冲突甚为明显,在股权集中的的公司股权结构下,股东代表监事往往与董事、经理出自同一股东单位,这种关系使得监事严格执行监督职责的可能性大打折扣,同时,职工代表监事均系公司职工,让职工来监督公司管理者根本就不具有可行性。这种监事会的构成使得监督者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难以保障,难免有自我监督之嫌。

(二)监事会或监事没有股东会会议召集权

我国《公司法》没有赋予监事会或监事股东会会议召集权,只是在第五十四条监事会或监事职权中的第4项规定了"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的权力。而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七条关于有限公司董事会职权规定中的第一项"召集股东会会议"可知,股东会会议召集权为董事会的专属权力。因此监事会或监事的这种提议只能向董事会提出,而虽然第五十四条随后规定监事会或监事可以"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但实践中,主动权在董事会手中,董事会总可以设法不予召集,至少可以拖延召集股东会。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形,都有可能因此而给公司和公司股东带来利益损失。通过召集股东会,向股东汇报情况是监事会或监事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途径,若其没有股东会议召集权,则无疑是监察制度的一大缺陷。

(三)特定情形下监事的公司代表权欠缺

一般说来,由于董事会和董事为公司业务执行机关,需要与外界发生业务联系,因此,赋予董事长公司代表权是妥当的。但是作为例外,应允许在特定情形下,公司监事代表公司的权利,如监事在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需要聘请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士协助进行专门事项的调查,需要与这些专业人士签订合同,如果监事无权代表公司,且公司董事会或董事长拒绝在聘用合同上签字,那么相关人士如何聘用,费用如何承担都会成为很大问题,这无疑造成监事监督权的行使大打折扣。我国《公司法》未有此类规定缺乏合理性。

(四)监事履行职务保障机制欠缺

现行立法下,监事履行监督职能缺乏经费保障。监事在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遇有法律、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问题时,有权聘请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协助查清有关问题,以便能够实施有效的监督。《公司法》虽规定聘请专业人士所需的费用由公司承担,但实践中由于监事并不掌握财政权力,上述费用若从公司开支必须得到董事等高管的首肯,也必须由其操作,若董事、高管有意阻挠监事聘用专业人士进行辅助监督活动,则监事对此一筹莫展。另外,监事履行职能也缺乏人事保障。现行立法下,监事的任免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进行,而在我国公司多股权较为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可以轻松地利用手中的优势选票将"麻烦的"监事更换掉,选上对自己有利的"听话的"监事。除此之外,《公司法》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拒不提供资料及阻挠监事履行职务的行为缺乏具体的处罚规定。《公司法》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如实向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妨碍监事会或者监事行使职权",但是并没有规定对此类行为的处罚措施,使得这种约束沦为空谈。

(五)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制度功能相重叠

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是监事会制度,在此基础之上又引进英美法系独立董事制度,使得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出现了重叠和冲突。这种重叠和冲突的具体表现为证监会的《指导意见》中关于独立董事职权的规定与我国《公司法》第54条中关于监事会职权规定的重叠上。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的重叠与冲突集中体现在对公司财务的监督上。从制度设计的正当性考虑,这样的制度安排缺乏合理性,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设计的目的均是对公司管理层实施监督,而且重点也都是财务监督,使得两个不同的机构做同样的事情,造成了二者的冲突,也增加了成本,不符合经济要求。

(六)监事会或监事缺乏独立的诉权

《公司法》第五十四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讼"。由此可以看出,监事会、监事对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规行为提讼的前提是以公司股东的要求为前提的,监事会、监事不能自行提讼。这也意味着监事会、监事的这种诉权 是受限制的,非独立的,因此,即使当监事会、监事发现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给公司利益带来损害,他们也不能在股东提出要求之前自行提讼,这不能不说是立法设计的一大疏漏。

(七)监事选任机制不合理

我国《公司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监事会组成中,职工代表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职工代表作为公司员工,作为监事,参与监督活动易产生自身监督自身的问题,因此强制监事会中职工代表比例不具备可行性。而且,我国现行《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任职资格的规定仅限于监事的消极资格,而缺乏积极任职资格的规定。许多不具备任何法律、财务知识背景的人担任监事,这些监事对于职权相关的问题往往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难以承担监事的监督职责。另外,现行《公司法》没有强制规定对监事的选举采用累积投票制,笔者认为,我国公司多存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为了尽可能保证监事与股东的独立性,有必要通过立法强制规定对监事的选举采用累积投票制。否则,按照普通多数决的方式选举监事,大股东很容易利用手里的优势选票人为操纵监事选举,很可能对其他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也从根本上削弱了监察制度的现实意义。

(八)监督权行使原则不够科学

按照我国现行《公司法》的规定,监督权的行使主体为监事会和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监事,即监督权以集体行使为原则。监事会行使监督权主要是通过召开监事会会议的形式进行的。尽管监事属于公司常设机关,但由于监督属于日常性的工作,而监事会并不能天天召开,在采用监督权集体行使原则的情况下,监事个人不具备独立监督的权利,无权召集或提议召集股东会,也无法单独就监督事项向股东会报告,这无疑降低了监督实效,拖延了监督报告进程,可能会因此使公司错过挽回更大损失的最佳时机。而且当监事会内部出现问题,如监事会部分成员串通腐败,或者大多数成员丧失独立性,为大股东所控制或者与公司董事、高管串通时,那么监事会的决议将永远是有利于大股东或者公司董事、高管的。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是现实存在的,不得不加以高度重视。

(九)监事责任机制存在缺陷

关于监事的责任,我国《公司法》仅是通过第一百五十条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该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除此之外再无详细规定。而对于监事因疏于职守、怠于履职给公司造成损失、恶意造成第三人损失的责任承担,《公司法》全无论及。这样以来,监事毫无监督压力感,也因此造成实践中不少公司的监事尸位素餐,监事会和监事的监督职能根本无法生效。同时,由于法律规定的缺陷,监事无需担心怠于履行职责或者恶意损害他人而承担的赔偿责任。这是现行监事会制度的一大缺漏,亟需通过新的立法予以纠正。

四、完善我国公司监察制度及体系的建议

针对上文中分析的我国公司法中关于监察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对我国公司监察制度进行完善。

(一)引入独立监事制度,保证监事会和监事的独立性

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人员构成导致了监事会和监事的独立性严重欠缺,其根本原因在于监事未能独立于股东、董事和公司高管。为了改变我国目前监事会和监事严重不独立的局面,笔者建议借鉴意大利的独立监事制度和日本的外部监察人制度,建立我国的外部监事制度。

我国应建立起独立监事制度,以确保监事会人员和结构的独立性。独立监事应当是专职,具体地,可仿效意大利做法,由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通过开设专门考试,对合格人员发放资格证书并建立监事候选人名单供公司股东选用。这样,进入公司担任监事的人将会是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的人,有能力履行监督职责,完成监督工作。同时,还可以通过立法规定上市公司监事会必须由一定比例的独立监事构成,监事会主席必须由独立监事担任。同时,为保证独立监事的独立性,独立监事不得在同一公司连续任职超过一定年限。

另外,未来立法中在监事会的构成上还应当选择设立候补监事的角色。我国《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者监事在任期内辞职导致监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的,在改选出的监事就任前,原监事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监事职务"的内容在现实操作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在监事辞职的情况下,这种规定还比较容易操作,但假如监事意外失踪,或者死亡时呢?这种规定的缺陷就立刻显露无疑。因此,在任命公司监事时,还应同时任命一到二名候补监事,以补监事不时之缺。

(二)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调和

上文已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功能的重叠与冲突进行了分析,针对二者的矛盾,未来应作出怎样的立法选择?首先,监事会制度将肯定得以保留,以保持对传统公司治理理念的延续。那么独立董事制度会遭立法者弃用吗?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商法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于20__年5月修改的商法对监事会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分别作出规定,修改后的日本商法并没有强制要求公司必须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而是赋予公司进行自由选择的余地,即已经设有监事会的,可不再另设独立董事;已设独立董事的,可不再另设监事会。并且,在实践中,也存在有公司既采用传统的监事会制度,又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情况,这种在立法上规定双轨制,在实践中让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的做法,是符合自治精神和效率原则的。因此,我国未来也应通过立法赋予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的权利。

(三)进一步扩大监事会和监事的职权

1、赋予监事股东会召集权

股东会会议分为股东会常会和股东会临时会议两种,笔者认为,只要是符合监事会召集股东会的条件的,对于两种会议监事均有权召集,而不应当限制为召集股东会临时会议。关于赋予监事股东会召集权,现实中已有立法例。如我国台湾《公司法》第二百二十条规定:"监察人除董事会不为召集股东会外,得为公司利益,于必要时,召集股东会。"因此,应对我国《公司法》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公司法》应当将特定情形下股东会会议召集权赋予公司监事。这里所说的特定情形既包括应当正常召集股东年会,而董事长不为召集或不能召集的情形,也包括监事会或监事认为必要时,决议自行召集股东临时会的情形。

2、赋予监事特定情形下代表公司的权利

我国现行《公司法》没有规定监事对外有代表公司的权利,这使得在特定情形下,公司监事与外界进行联系可能会出现困难。如聘请外不专业人士协助进行调查时需签订聘用合同等等。笔者认为,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可资借鉴,台湾《公司法》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由公司监察人而非董事长或董事代表公司:(1)公司与董事之间进行诉讼(第213条);(2)办理特定事项(第218条第1项及第290条第1项)时委托律师、会计师(第218条第2项、第219条第2项);(3)公司与董事为法律行为(第223条);(4)应公司少数股东请求为公司对董事(第214条)"。未来我国可以立法授予监事在类似情形下代表公司的权利。

3、赋予监事独立的派生诉讼权

当公司受到侵害时,按照法理应由受害方,即公司作为原告向侵权人提讼。然而公司并非自然人,提讼的决定以及诉讼的具体提起应当通过其适当的代表机构进行。通常对于公司是否提讼的决定是由公司的代表机构董事会作出,但在某些情况下,由董事会提讼并不恰当或根本不可行。这些情况就是当公司董事本身是对公司造成损害的主体的情况。这时为避免公司损失就需要其他机构或代表代替公司行使这种诉权。公司监事会或监事无疑是此时的最佳选择。监事会和监事作为公司和股东的代表,其接受委托,履行职责的终极目标在于维护股东和公司的权益,因此当股东和公司利益受到损害时,理应享有代表股东或者公司向侵害人提讼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来源应是股东授权或是公 司章程规定。但我国现行《公司法》第54条和第152条中规定的监事对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规行为提讼的职权是有前置条件和受限的。监事提起相关诉讼的前提即为应一定数量的股东之请求。按照现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监事在面对向违规董事、高管提讼的选择上是完全处于被动的,若无股东向监事会提出请求,监事会或者监事无权自行提起侵权之诉。这无异于对监事监督权的一种,监事的职责在于通过行使监督职权,对发现的违规行为报告公司股东会,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讼,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权利。因此监事就公司董事、高管提起侵权之诉本应为其监督职权中的应有之题。未来在对《公司法》的修改中应弥补这一规定的缺漏,还原监事的应有职权。

(四)建立监督权个人行使与集体行使相结合的原则

监事监督权的行使的根本保障在于监事有权召集股东大会,向股东大会报告其发现的行为并向股东大会提出解任董事的议案,或者向法院请求解任董事;上文已分析了现行监事监督权集体行使原则的诸多弊端,因此有必要建立起监督权由监事个人行使与通过监事会集体行使相结合的原则,以单独行使监督权为原则,集体行使监督权为例外,这样能增强监督效率,保证监督实效。这样一来,监事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针对发现的损害或者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重大问题,可以立即召集临时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向股东汇报,或提出提案,如此将极大的提高监督效能,避免公司损失。而针对监事履行职责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非紧急情况,可以通过在定期召开的监事会会议上提出,列入监事会议事日程,通过监事会决议的形式保存监督工作成果,并于临时或者定期股东会、股东大会上提出,由监事会主席向股东报告。通过建立监督权个人形式与集体行使相结合的原则,即便监事会内部出现腐化,或者大部分监事会成员被大股东控制,或大部分监事与公司董事、高管串通情况发生,只要有一名监事仍很好的保持独立性,就能通过召集股东会向股东汇报,从而避免监事会的设置成为一种摆设。

(五)加强对监事会、监事履行职责的保障

1、加强监事履职的人事保障

现行立法下,公司股东可以通过股东会决议任意罢免监事,这种制度规定使得在股权较为集中的中国公司中,大股东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运用手中的优势选票将"不听话"的监事罢免。而监事由于缺乏人事保障,担心其严格履行监督职能可能会因触犯一些股东的利益而职位不保,因此很难做到严格、客观的发挥监督职能。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立法来改变这种局面,改变的关键在于加强监事履职的人事保障。我们可以参照意大利的相关做法,在公司法中规定,对于公司监事,非因特定事由不得在其任期未满前罢免。"特定事由"应包括监事丧失履行监督职责的能力、监事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重大过失给公司或第三人造成损害、监事怠于履行职责给公司造成损失以及监事因涉嫌刑事犯罪或重大违法行为被证实等情况。除"特定事由"外,监事在任期内不得罢免。同时,股东会罢免监事的决议应递交法院审核,由法院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同时,对于监事的选任,为了尽可能的照顾中小股东的利益,应通过立法强制规定累积投票制。

2、加强监事履职的薪酬和经费保障

现行立法下,监事的报酬由公司负担,具体由股东会决定,那么大股东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股东会决议来克扣、变相克扣"不听话"的监事的薪酬。而且由于监事并不掌握公司财证权,具体薪酬的发放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而财务部门受命于公司董事会、高管和公司股东,因此在监事履行职责"得罪"了公司董事、高管和股东时,其薪酬发放难以保证。监事也可能会因顾虑于此而不敢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对此,可以通过立法建立监事固定薪酬制,在公司章程中规定监事的薪酬。监事按照公司章程以及公司与其签订的聘用合同的规定领取固定薪酬,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董事、高管或股东克扣监事薪酬的情况出现。

另外,对于监事在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聘请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协助查清有关问题,以便能够实施有效的监督的,公司法虽规定聘请专业人士所需的费用由公司承担,但由于监事不掌握财政权,公司董事、高管可能会设法拒绝从公司财政列支相关经费,这样造成监事无法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协助履行职责,也就限制了其监督职能的发挥。针对此,可以通过立法在公司账户中专设一笔基金作为监事会的活动经费,专门用于监事聘请专业人员和开展监督、调查,该专项资金列入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具体数额由监事会提案,股东大会决定;对于额外的经费,如果董事会、经理没有正当理由反对,应首先从公司管理经费中支出,再由下一次股东大会审查其合理性和正当性。对于上述专项基金的具体使用,应规定监事会或监事具有提款指令权,在说明资金用途、数额等情况后,通过在提款指令上签字盖章即可从公司财务部门提款,或者从公司银行专户中提款(此种情况需要公司将专项基金存入相关银行,并与银行签订协议约定仅通过监事会或监事的提款指令方可提取资金,监事会或监事的签名盖章样本需于相关银行备案)。公司财务部门仅作相应记录备案,不得拒绝监事会或监事的提款请求,否则,对于因拒绝监事提款请求而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相关人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监事责任机制

现行立法仅对监事会和监事的职权进行了规定,但对于监事的责任只是做了概括的规定,这是与权责相一致原则相违背的。监事会和监事承担着监督公司董事、高管执行职务行为的职责,有着广泛的职权,因此必须对其责任进行强化。

首先,公司与监事的关系是委托与受托的关系,监事处于受托人的地位,其需对公司承担忠诚和善管义务,可以通过立法比照公司董事、高管的忠诚和善管义务对监事的义务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其次,监事应当对其违反义务而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对于监事会或监事向股东会所作的报告中存在虚假阐述、重大遗漏的,监事会或者监事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地,根据报告是由监事会作出还是由监事做出,由监事会作出的报告,应由监事会主席负主要责任。监事会或监事对于因疏忽大意、怠于履行职责而未能及时、合理、有效行使监督权,或者和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串通给公司或第三人造成损失时,需对公司或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和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当监事怠于履行职责或者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害时,公司股东可以向董事会提出请求,要求其对相关监事提讼,或者符合代为诉讼条件的股东也可向监事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以追究相关监事的责任。

结束语

虽然立法一般具有前瞻的特点,但却不可能全面概括未来发展的情况,从根本上看,成熟、科学的立法必定是现实需要的体现。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与之相配套的立法亦有待完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断突显既往立法的缺漏,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立法,以实现对法律的动态维护,从而有效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文中提到的对公司监察制度改革完善的几点建议应在《公司法》未来立法中有所体现,从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制度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慈蕴著:《公司法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__年版。

2、倪建林著:《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__年版。

3、梅慎实著:《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运作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__年版。

4、王文钦著:《公司治理结构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年版。

5、赵志钢著:《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__年版。

6、张国平著:《公司治理法律制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年第2版。

7、马更新著:《独立董事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__年版。

8、[德]托马斯·莱塞尔、吕迪格·法伊尔著:《德国资合公司法》第3版, 高旭军、单晓光、刘晓海、方晓敏等译,法律出版社20__年版。

上一篇:图书馆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金融办汇报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