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1 17:18:36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眼” “突破口”

新课程教材中所选的课文篇篇是美文,不是名家名篇,就是富有时代特色的佳作。低年级的好多课文在旧教材的高年级课本中才出现,因此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懂,面面俱到,絮絮叨叨,忙忙碌碌,收效反而不大;有的教师不知抓什么好,东拉西扯,松松散散,结果也是收效甚微。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有“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它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抓住“文眼”,就会使教学思路明晰,促进学生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一、善于发掘课题中的“文眼”

张庆先生提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阅读教学主张,其实质就是抓住课文的“文眼”,抓住“文眼”,也就找到了文本突破口。教学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顺着这根“藤”,就能摸到文本中的“瓜”,让阅读教学事半功倍。请看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题)请大家读一读课题――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崛起”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兴起”,我们联系课题和课文内容便会明白,“崛起”在文中指――

生1:中华发展。

生2:中华振兴。

师:对,联系课文内容,我们的理解会更准确。“之”在这儿当什么讲?

生:当成“的”讲。

师:课题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生1: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

生2:为中华的振兴而读书。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是怎么产生这个想法的?

生2: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个想法的?

师:大家的疑问都是同一个问题,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书,自己读吧。

(生自由读书10余分钟,勾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词)

师:是什么让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文中有一词与“中华崛起”正好相反,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个词。

(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中华不振

(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请同学再次默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都画下来。

(学生潜心读书,勾画相关语句,批注阅读感受;之后,师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相关语句,重点挖掘课文第8自然段:一妇女哭诉亲人被洋人汽车轧死的场景,引领学生品读、议论、想象、感悟,体会“中华不振”)

上述教学案例中,老师摒弃逐段讲读的方法,从课题开始,引导学生读题释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读书之后,回归课题,在文中找出“中华崛起”的反义词――中华不振。整个教学过程,老师紧扣“文眼”――中华不振,这条主线教学,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段,通过品读、议论、想象、说话,深入解读,多元感悟“中华不振”,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此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二、善于挖掘词语中的“文眼”

课文的有些文眼在课文的一个词语中,找准这个词语,会牵一发而动全文,抓住这个“词眼”,就如同画龙点睛,通篇活泼生辉。例如《长城》是我选上的一篇公开教研课。我们在第一次集体备课时发现设计的教案虽然很好,但总觉得缺一根主线。能不能像王裕舟老师那样,在文中找一根主线,把课文串起来呢?我通读课文,发现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奇迹”这个词岂不是串起文章的一根主线么?它不就是引领全文的“文眼”吗?于是,课堂上我就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并说出你的理由。”于是学生纷纷读文,说远看长城怎样怎样,近看长城又怎样怎样,踏上长城又是怎样一番滋味。就像满头蓬乱的头发,因为有了“奇迹”这个“词眼”,学生一下子将文章梳理得很有条理。这样不但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大了教学容量,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善于深挖句子中的“文眼”

有些课文中的“文眼”,不只是一个词,而是一句话。透过这句话可以窥视文章全部的内在气息,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抓住了这样的句子,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有所感悟和想象,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水融。因此,抓住文眼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全文的钥匙。每每听王裕舟的课,总发现他围绕文中某个句子,竟能把全文串起来导读,读得一遍比一遍深刻,一遍比一遍富有情感。因此我也试着找这样的句子引领全文,导读全文,果然,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学得深刻仔细。例如教《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我觉得这句话就是课文的“文眼”,围绕这个句子,我说:“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的学生说:“因为20世纪人类已经登上月球,潜入海底;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接着用手指着那句话:“所以说……”学生顺着我的手指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的学生说:“因为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又指着黑板上的那句话导读:(学生感情递进)“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有的学生回答:“因为20世纪人类实现了古代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腾云驾雾’的梦想,幻象纷纷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学生对这句话由毫无情感地朗读到赞美,到惊奇,再到赞叹。感情层层递进,对课文的了解层层深入,理解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之快之大,激发了对科学技术创造的兴趣。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使我们的文明薪火相传。就是因为阅读,我们才学会了求知,才明白了真善美。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默默咀嚼、默默理解,用心灵去感悟,与作者心灵对话,然后体会作者的人格和情操,进而拓展开知识面,使自己的感情世界能得到升华。在语文的阅读训练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而且要从小做起。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一、搭建好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平台

万变不离其宗,课本始终是学习的重要资源。阅读的本质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对话,这场对话可以是跨时间、跨空间、跨地域的。阅读的过程就是一次对话的过程,就是一次思想碰撞的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阅读的过程中个性化阅读才能够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充分调动起学习主动性,深入理解文本,理解思想精髓。

学生是一个个阅读个体,是有差别的,有的浅薄,有的深刻,有的游离,有的明确,所有这些都影响个性化阅读的质量。教师就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发表不同的意见,然后做出中肯的评价,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应当把学生个人知识、生活背景和直接经验都看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再来解读文本,获得个人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使整个阅读过程变成一个个性化、自由化的过程。

教师要争取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精彩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由学生自主探讨、自主提问、自主解惑,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个性化阅读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实践,教师要做好教案,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仔细感悟。

二、独立感悟

语文阅读就是要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构建属于自己的思想,以至于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小学生尚未形成思想定势之前,一定要使其具有一定阅读方法和阅读经验,然后独立阅读、独立感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都是最真实的阅读体验,正是这些不同的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激发孩子们思维的活跃度、敏锐度。

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乍一看到这个题目时,学生必定会提出很多疑问,什么是呼风唤雨?怎么样呼风唤雨?什么是世纪?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在阅读了全文后,学生就可能对呼风唤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可能就觉得呼风唤雨有些夸大,在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是不可能改造自然到如此地步的。于是,学生就可以自行对文章题目做一次修改,比如《飞速发展的世纪》《焕然一新的世纪》等。

总之,独立感悟文本,构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渗透,使学生有个性化阅读的新体验,最终升华为独特的见解。

三、个性化阅读的误区

误区一:小学生就如一张纯净的白纸,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可以天马行空。阅读过程不是教师设下概念框架,而是学生步步深入、亲身发现、亲身体验。在小学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中,小灰兔并不“懒惰”,因为开头写到的就是小灰兔和小白兔一起帮老山羊收白菜。全文的主旨也不是批评小灰兔的懒惰和表扬小白兔的勤奋,而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聪明的白兔学到的是种菜的本领,掌握了本领就可以创造财富。诸如此类的感悟恰恰丰富了内涵,启迪了智慧。

教师不能从他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学生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又转化为新知,然后让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就没有尽到一个老师该有的责任。

误区二:可以多元理解但不能偏离文章主旨。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对文章的感悟不同,说出的体会自然不同。但是由于未成年人价值观、人生观尚不成熟,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多样,但能切中要害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必然会出现种种偏差、浅薄甚至错误。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原本是个性化的。个性化阅读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所必需的,更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必需的。

综上所述,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学生是阅读过程的主体,文章的真实含义应该由学生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提倡个性化阅读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钱正权.追求阅读的心灵自由:关于个性化阅读的思考,2006-11.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3篇

一、营造氛围,敢于质疑

历来师道尊严,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即使有疑,可能也被吓到九霄云外去了。而“学起于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的表现。因此,要引导学生质疑,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如此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质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同学解除了后顾之忧。

如:班上一名后进生,平时很少与人交流沟通,至于举手回答问题那是少之又少。但在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中,他在我的暗示和鼓励下,竟然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说是我们人类呼风唤雨呢?②我们人类发现什么与发明什么才能呼风唤雨呢?”令我大感欣慰。平时,我就及时鼓励学生,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在这样的气氛下“质疑”创造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精彩课堂。强化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授之以法,学会质疑

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工具”,学习方法是学生的“工具”,只有这两种“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作用,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作为“工具”,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系统,才会形成学习能力。学生在质疑时,往往不知如何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学会质疑,形成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质疑的范围,比如:生字、词语的选用,文章的主要内容,材料的选择,作品的构思、主题等;可以在难点处质疑,困惑处求疑、在关键处求疑,尤其是在无疑之处能求疑;还可以告诉学生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要熟读课文,熟读才能深思。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质疑能力。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今天,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最大限度的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无疑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孜孜追求的。

如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先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注意抓住重点词语质疑,在书上用笔划出来,并打上问号。当学生读完后就提出:“同一时刻”是指什么时候?谁和谁在“同一时刻”干什么?文中出现了两个“静静地”意思相同吗?台湾青年为什么在地震中也愿意“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抽血呢?他和李博士不怕死吗?通过小组交流学生情绪高涨展开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小组合作中能解决的直接解决,做到自主探究。很多学生在探究中也体会到台湾青年与大陆的小钱虽然互不相识,但台湾青年不顾自己的安危,利用地震的暂停间隔抽血捐赠给小钱;同时也体会到李博士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他们在地震中没想到自己,一心想救助小钱的高尚品质。学生不但在词语中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而且体会到文中的中心思想。可见,成功地抓住重点词质疑是理解课文内容,创造精彩课堂的关键。

三、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赞科夫曾经说过:“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相信许多老师在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感慨:语文课气氛难搞活。学生的反映则是语文课难“熬”。似乎,让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很难,让学生提问更难。说难其实也不难。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利用中年级学生好胜的心理,运用“代币法”,实行“学分制”,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均会得到一定的“学分”。分值视问与答的质量而定。每过一段时间统计出小组与个人得分,并给予公布与表扬。以此,既达到“激趣”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荣誉观,可谓一举多得。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我们来说,往往会困于思维定势,习惯于沿着常规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时,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

比如我在教《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我班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因为借按一般理解该是在征得别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再归还。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说得真好,我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个辩论赛,分正方反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方说出“骗箭”的理由。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总之,质疑,是探究的一种,是创造的起步。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质疑能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寻求规律,掌握方法。为阅读教学增添魅力,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而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因而,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发现与创新的能力,让质疑走入我们的课堂,让课堂留住语文的根,让课堂因质疑而精彩。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4篇

师生问好后,我将心中的疑问一一抛出。孩子们就其原因纷纷发表意见,还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转眼,时间已过一半,显然不能按照预设教学了。刚好,这节课是进入八单元的第一课时,那就对单元内容来一个整体把握吧:齐读单元导读,通过抓关键词,明确单元主题——科技的成就;再默读导读,梳理学习方法;浏览四篇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推荐给大家。就是这样的推荐、介绍,我发现孩子们对这组课文相当感兴趣。一个想法在我心中慢慢聚焦——把喜欢同一篇课文的孩子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孩子做一次“老师”。

这个想法一抛出,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既有拍手称好、信心百倍的,也有正襟危坐、不知所措的,更多的则是兴奋不已、跃跃欲试。接下来,便是分组,确定组长。此刻,我清楚地知道,单靠兴趣与热情,是不能达成教学目的的,孩子们也不能真正实现能力的跨越。于是,我引导孩子们回忆老师平时怎样上课,以及运用了哪些方法,最后我强调,各小组要写“教案”,并且提前发来审阅,合格后方能做“老师”。

周二我外出培训,正好留给孩子们小组自学的时间。晚上回家打开电脑,承担《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的小组已将教案发送到我邮箱。别说,还真是出乎意料!教学目标涉及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备注的教学重难点罗列准确、清楚;教学环节也是根据教学目标一一展开;一个环节对应一个负责人。最让我吃惊的是,每个环节的用时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我不得不对孩子们刮目相看!

周三的语文课我坐到教室后排的空位,小老师们按照分工,带领同学们有序展开学习。我仔细观察,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平时不爱发言的那几个学生也将手举得高高。40分钟,在孩子们的互动中很快结束了。在当天孩子们的微博中,我读到了这样一些话语:

“我是组长,怎样给每个组员合理分配学习任务,我很茫然。和副组长商量后,我们决定先让组员自己申报,然后将自主学习的结果综合,再筛选有用的信息,作为引领大家学习的内容……上讲台做小老师的同学,一定要大胆……”

“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些紧张,担心出错!看到老师微笑的鼓励,我立刻自信了……讲完我负责的部分,感觉身体一下子轻松了。做老师可真不容易,以后我要更加地体谅老师,做老师的得力小助手!”

“虽然今天我没有走上讲台,但当看到同学们对我收集的资料听得津津有味时,我感觉语文学习是多么有趣!”

“接下来,该我们第二组展示了。我负责给生字组词。回家后,我要通过查字典尽量多组词。为小组的展示多提供一些信息,而且一定要正确!”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5篇

在备课中确定语言训练点

教师只有在备课中对语言训练点心中有数,才能在上课中形成有效的行动跟进。因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在备课中确定语言训练点。

(一)目标导向,不断追问

我们在备课时心中有目标,并通过不断追问提醒自己梳理出该课的语言训练点。如:1.我知道这一阶段的语文课程目标吗?我选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在总的语文课程目标的框架以内,且该教学目标是这篇课文所蕴含的核心价值之一?2.我想通过哪些学习活动来使学生获得这些知识,达到设定的某个目标?3.学生在这堂课能有哪些收获?这些收获与教材所蕴含的主要价值,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否一致?学生获得知识是不是有较高的效率?我们在日常备课时总是这样,以目标为导向,以追问措施,在备课时,确定语言训练点,并在教案中明确写出这一课的语言训练点,以及在什么环节,采取什么方法落实该语言训练点。通过日积月累,备课备语言训练点逐渐成了自己的职业自觉性。

(二)瞻前顾后,研读教材

具体到一篇课文语文训练点的确定,我们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新课标对年段训练的要求;二是学生已知语文水平的实际状况;三是文本的具体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四年级的《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时,对照文本的分析,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入手,结合课标要求确定的训练点是:找出文中的说明方法并领悟其表达效果。这是因为孩子们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说明文这类文章体裁,对设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的体会却比较肤浅。可见,要确定一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找出课文具有语言学习价值的地方是不够的。因为每一堂课的训练点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一篇课文语言训练点的确定要整体考虑它在单元、教材、年级段中的地位,力求做到承前启后。这需要教师对年段教学目标能准确地把握,并时常对学生的已知语言知识进行梳理、整合,遇到相同的语言训练点,还要注意复习巩固或是寻找新的知识增长点。

(三)交流碰撞,互相提高

我们五年级备课组在进行《风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集体备课时,备课小组成员分别解读教材,寻找该课的语言训练点。交流会上,大家交流碰撞,最后针对语言训练点研究教法、学法,形成一份集体教案。我们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肖像进行人物描写的方法。3.能通过人物的穿戴、语言、动作等,说说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从目标的表述可以看出,在落实学生的语言训练中,细化到可以观察到的学生的具体语言实践行为,这样的训练既有利于操作性又利于评价。正是这样一次次的集体研读语言训练点,老师才逐渐将寻找语言训练点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在上课中落实语言训练点

落实语言训练的主阵地在课堂,基本的途径是语言文字的品读,语言表达的品悟。最终目标是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一)抓关键词句,反复锤炼,提升语言品悟能力。

一堂浓浓语文味的课只有通过语言文字中字、词、句的咀嚼,才能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表现力。教师在教学《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时就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去品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她首先让孩子们找到句中的关键词“见微知著”,然后引导孩子们理解“见微知著”这一关键词本来的意思,即: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教师再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孩子们思考后回答:“见微知著”在文中就是指科学家们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中讲了那些科学家见微知著的事例,学生侃侃而谈: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发明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最后,教师让孩子们交流收集到的类似的事例:鲁班由茅草割手而发明锯子;牛顿由苹果砸头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等。经历这样的训练历程,学生对科学家们那种能从生活中细小的问题着手,不断探索,锲而不舍,找到真理的精神的品悟就更加深刻了。

(二)借语言环境,巧设训练,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1.巧用文章空白处

《海伦·凯勒》一课在写海伦学习说话时,只写了“萨勒发音时,要海伦用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没有具体写这其间的艰辛。老师便抓住这一空白处,补充出示海伦学习说话的语句和图片,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动词,感受海伦学习说话的艰难,然后,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抓住动作,根据画面选一个内容来说一说海伦是怎样学习说话的,都遇到了哪些困难。这样的想象说话,既训练了学生抓住连贯准确的动词写话的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海伦的坚强,内心的感动便会在这个动态的语言训练中喷涌而出。

2.妙设读写结合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6篇

一、做足绪言课的功夫,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很多人都是酬躇满志的,都想在高中把化学再学好或者曾经没有学好的现在想学好的,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样一种心态。例如在高一新学期里我拿到课本第一节课不是学习课本的内容,而是在初中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化学的实用性。

1.化学与军事。(1)火药—武器的鼻祖。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最早用于军事上的化学武器。(2)烟雾弹—迷蒙的“云海”(P2O5)。(3)密写墨水—神秘的魔水。(化学反应中的变色反应)。(4)照明弹—夜幕中的小太阳。(Mg、Al、NaNO3.Ba(NO3)2等)。(5)干冰—呼风唤雨的气象武器。(6)氢气球—空中“飞神”,二次大战中,曾使德机望而生畏。(7)毒气—披着美丽外衣的魔影。1915年,即一战中,德国在比利时战场上第一次使用氯气(Cl2),使英法联军1.5万人中毒,5000人死亡;还有能散发诱人香味的神经毒沙林;能糜烂全身的毒剂芥子气;能使人窒息死亡的光气(COCl2)等。(8)石墨炸弹——空中“飞钳”。

2.化学与生活。(1)天丝——以木材为原料加工而成,对社会环境和人体都无污染,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环保纤维,用它加工的衣料,牢固、柔软、色彩艳丽,悬垂感好。(2)牛奶丝——即牛奶纤维,看似真丝,胜过真丝,可润肌养肤,纤巧爽滑,具有特殊的生物保健功能。

3.化学与日常用语。(1)近朱(HgS)者赤,近墨(碳粒磨成胶体)者黑。(2)信口雌黄(As2S3)。(3)真金(Au)不怕火炼。(4)恨铁不成钢等等,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在当今社会中作用,感受身边的化学,而打破在初中学习时认为化学只是一些条条框框的记忆这样枯燥的学科观点,让学生感受“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最后带领学生领略一些大化学家的风范和化学史上的大事件,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树立信念。

二、发挥实验魅力,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如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这是高中第一个金属与水的反应,学生对这样一个有背于生活事实的实验期待已久了,因此不少学生心态就是看热闹,看看金属还能与水反应,若能反应又是怎样进行的呢?如果在这个时候立即做实验,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这时我会要求学生列一个观察现象的提纲,让学生在感受化学的神奇的同时,知识掌握更是主要的。

三、巧妙设计高中化学教学上的幽默,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幽默生动,寓乐与教,是我教学人生的目标之一,我也不敢妄言,自己的课有多么生动幽默的,随便大家来听,但每次在备课时,我都会有意地发掘一些课堂笑点和闪光点。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这话一点都不假,先别说物质的状态、颜色、性质要识记,高中所有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编成辞海,按照ABCD26个字母来索引,就有49页之多,光看页码内心就恐惧,因此若我们老师在课上能编一些好理解的记忆法则帮助学生记忆,减轻学生负担就更受学生欢迎了。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作为例证,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这个知识点恰好又是高一上学期的重点,要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都是相互约束相互对应的,只要其中一个判断错误,后面就全错,可谓一招错,满盘皆输啊,课本的概念是: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做还原剂,我就联想到爬山会有高原反应,总结为四个字:高原低氧,巧妙的将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囊括在内,调高了兴趣,掌握了概念。

四、利用课外亲身感受,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对书本上某些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促成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例如,在必修2中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我们只是学习课本上的长式元素周期表,对于其他形式的周期表学生知之甚少,认识了这点后我做了这样的安排要求学生利用课外资料、网络信息等手段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周期表。事实证明:这样做了,学生在制作周期表的时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制成了各种新式的周期表,有的把它制成了机器人的形状,有的人制成了大楼的形状,有的人制成了螺旋状,还有的制成了鱼形,嘴里还吐着泡泡……学生们兴趣很高,有些学生把这个家庭小制作带到学校里做。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7篇

神拳――义和团的真面目

侯宜杰,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

把过时的神o请下神坛,再踩上一脚,树立新神o,是趋新时代人们喜欢玩的旧把戏。此潮流方兴未艾,侯宜杰的新著《神拳――义和团的真面目》(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也加入到了这一合唱。我不反对“翻案”,或者称“发覆”,前提是要比前人更全面、更深入地解读史料,如陈寅恪先生之于中古史。但侯宜杰此著,所得出的“结论”实在难以做到持平公允。

《神拳》一开始就撇开学术界已有的成果,声言要独立分析“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学术创新本身没有错,为了避免“先入为主”,也可先将前人研究搁置一边,直接从原始史料入手。但本书所用史料,仅限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清末教案》和《山东教案史料》,有欠周全。《清末教案》的《中文档案部分编辑说明》指出:“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和善后处理的教案史料,则因本馆另编有专书,故除少量外,基本未收”。所说的“另有专书”,指的是前已出版的《义和团档案史料》及其续编。除此之外,台湾出版的《教务教案档》还有大量大陆所没有的材料。无论是要全面总结各类教案的起因,还是确定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至少都需要利用正续两套《档案史料》,而不能以“基本未收”义和团高潮两年事件的《清末教案》为主要依据。如此一来,侯先生所下的结论“平民均负有无法推卸的主要责任,与列强侵略没有关系”只是在有限史料基础上作出的判断,其结论是有欠妥当的。

今日不少喜爱读史之人,最喜欢的是“尽翻前说”,似乎不如此不“解恨”。作者的一些判断,偏颇殊甚,却可能符合这些读者的“翻烧饼”心理:“无端或因小事引起的各案,平民均负有无法推卸的主要责任,与列强侵略没有关系”(第20页);“断言传教士遇有民教纠纷即加干预,偏袒教民,与事实不符。即使传教士干涉,也要看教民有理无理,如果有理,就不能目之为欺压平民”(第27页);“盗贼财迷心窍,不顾大局,偷盗教堂财物,杀害教士。这类案件的肇事者人数很少,但影响极坏,有的给国家造成严重危害,如1897年的山东巨野教案,就给德国侵占胶州湾提供了借口”(第32页);“平民诉讼受欺咎在中国官员”,官员“没有骨气,缺乏正义感,只考虑一己私利,惟恐洋人将事情捅到上边,自己的乌纱帽不保”(第32、33页);“灾荒饥饿才是运动突然暴发的真实的主要原因”(第55页);义和团“不是‘反帝’是盗匪”(第177页);教民“‘特权’是清政府法定的”(第185页);“联军……包括夺取大沽炮台的行动在内,均属合法形式自卫权利,行为正当,不违反国际公法”(第268页)。

以“平民受欺咎在中国官员”为例,这实在不是一个公允的判断。若没有列强驻华领事、公使以武力为后盾施加压力,若没有总理衙门迫于外交压力对地方官三令五申,若没有山东巡抚李秉衡因教案遭列强施压而撤职的先例,地方官毫无理由选择对平民不利的判决。

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四日,在法国驻华公使毕盛、天主教驻京主教樊国梁等人的压力下,总理衙门订出《地方官接待教士事宜五条》(见《清末外交史料》),第一条就是:“分别教中品秩,如总主教或主教,其品位即与督抚相同,应准其请见总督、巡抚。倘主教因事回国,或因病出缺,护理主教印务之司铎,亦准其请见督抚。摄位司铎、大司铎,准其请见司道。其馀司铎,准其请见府、厅、州、县各官,自督抚、司道、府、厅、州、县各官,亦要照品秩以礼相答。”也就是说,总主教和主教相当于省部级,随时可见省长;大司铎相当于厅级,随时可见司道;其他司铎,相当于处级,可随时见区长、县长。教士有了级别,可以乘坐官员才能乘坐的绿呢大轿,遇到诉讼案件,很方便地利用这个身份和特权加以干预。而这个条款出台的背景,据台湾辅仁大学教授墨朗的研究,是因德国以保教为名强占胶州湾,清廷担心再次出现“以保教权为借口达政治目的”,让天主教士与地方官直接联络,试图将侵占中国利权的借口消弭于无形(墨朗:《十九世纪教廷、中国语天主教会发展》,《义和团运动与中国基督宗教》,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3页)。教士随时可面见地方官,只能让平民在民教纠纷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地方官随时有被撤职的风险下,偏袒教士、教民。

而“盗贼……给德国侵占胶州湾提供了借口”的判断,也与历史不符。作者对巨野教案中的肇事者的指责,有欠公允。治安刑事案件,在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几乎无日无之。若教士的背后没有德国的因素,案件的处理,就是处罚肇事者、进行赔偿、惩罚有责任的地方官员而已。肇事者杀害教士造成的损失,不等于需要用一个胶州湾来加以赔偿。问题的根本在于德国垂涎胶州湾已久,苦于没有借口,一发生此案,即无限夸大加以利用。把丧失胶州湾的责任推到刑事案件的罪犯身上,侯先生真的有趣得紧;这相当于说,作为“一•二八”事件日军进攻上海的借口,打伤日本和尚的工人义勇军“给国家造成严重危害”。

上面所列的两条,我们不需要征引太多史料即可觉察其荒谬。还有一些论点,涉及范围太广,此地无法展开。对于教会中人寻求列强保护、干涉诉讼,导致冲突升级,天主教会现任负责人已经明确承认了错误,并做出道歉。枢机主教单国玺在《承认错误,澄清误解》一文中明确表示:“我们也必须承认当时一些传教士犯下的错误。这些传教士们不够尊重中国文化,不够理解中国习俗,不够融入中国社会。……不够审慎地涉入词讼,……也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挂着教友的身分,想要凭借着背后外国政府的撑腰,在地方上可以呼风唤雨,谋取利益。”据单主教转引,教皇保罗二世在2001年10月24日纪念利玛窦抵北京四百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中也承认了“过错”并道歉:“在近代历史的某些阶段曾经实现一种依仗欧洲列强势力的‘保教权’……因为这些过去的过错和缺陷,我深感惋惜。……我向所有自觉被天主教徒的这类行为所伤害的人们,请求宽恕和原谅。”(《义和团运动和中国基督宗教》,辅仁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IV页)侯宜杰颇有志于为教会洗刷责任,可惜如今的教会负责人并不领情。

作者声明“过去我对义和团从未做过研究”,一句话就切断了与既有的义和团研究的关系。但且慢,侯宜杰早在1982年就出版了《袁世凯一生》,内中有大量直接涉及义和团的内容。翻看《袁世凯一生》的相关部分,发现本书的批判对象,也应包括作者的《袁世凯一生》在内,正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该书第五章明确地说:“义和团前身叫义和拳,它是由帝国主义侵略掠夺中国所导致兴起的。帝国主义利用在中国设立的教会,刺探情报,侵犯中国,蔑视中国法律,包揽词讼,残杀人民,霸占田产,勒索赔款,种种罪行,罄竹难书”(《袁世凯一生》,1984年修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第54页)。上引作者的种种判断,跟本书所着力攻击的廖一中等人的《义和团运动史》,几乎毫无二致。

作为一种“学术诚实”,作者应在在本书的开头先反思自己早年所犯下的“错误”,然后再批评廖一中等人,才显得入情入理。但读完全书,我们没有看到侯宜杰对自己早年观点的反省,有的只是指责同行。既然在30年的时间里,作者本人的观点可以有如此大幅度的调整,为什么不能认为他人也会“悔少作”,如今的观点已经发生变化了呢?就如《圣经》所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今日我们有了时间的距离,得以相对客观公允地观察这一场惨剧。义和团盲目排外不值得赞许,教会中人借助武力推行信仰、干涉词讼同样不妥,某些国家将教案无限放大以谋取利权,则需要加以谴责。义和团固然落后愚昧,将对传教士、教民的敌意扩大到对所有外来新事物的敌意十分不智,但抗争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方法、手段不当。那种认为外力步步紧逼下,只有全线退让、消极忍让的想法,十分天真。侯宜杰在本书中,以为国际战争只有单纯军事上的“战胜”和“战败”两种结果,而不明白在弱者来说,“鱼死网破”也是一种反抗方式。若敌国军舰一开到海岸,即乖乖投降,任何条件皆可答应,则政府威信扫地,不待瓜分国家已经解体。故庚子战争从军事上和事后赔偿上似乎是“输”了,但确实迫使列强调整了对华政策,认识到对付民气未泯的大国,需要辅之以一定的“怀柔”策略。部分教会中人在战后很快就检讨自己在传教上存在的问题,未始不是拜这场冲突所赐。笼统地肯定或否定“义和团阻止瓜分”,都是错误。在庚子战争中,义和团作为极端松散的群众组织缺乏战斗力是正常的。过去的研究夸大了义和团在战争中的作用。武卫军、直隶练军才是抗击八国联军的主力,他们的出色战斗表现让列强心存忌惮。这一点林华国先生作过精湛的研究,侯先生不提林华国的贡献,似乎不太妥当。

侯宜杰在对待清政府、义和团和西方列强关系上,宣扬了一些如今十分流行但似是而非的观念,如“列强调兵保护使馆无可非议”、清政府“先违反国际法”等等,过分简单化,只选取部分对列强有利的条文加以解释,有时甚至不惜对条文作过度引申来为自己的论点服务。事实上在整个交涉过程中,双方都有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而国际法本身,是西方国家制订的,“裁判权”掌握在西方人手里,在理解和解释上本来西方人就占有有利地位。对国际法的解释经常是“欺软怕硬”的,为了强者的需要而不断修订。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沉中国租用的英国商船“高升号”,按原有国际法规定,应该由日本向英国赔偿。但英国出于国际力量对比的考虑,最终竟接受了对日本有利的解释,反过来要求中国支付赔偿。说得露骨一点,国际法经常是强者的法则;只有跟几大强者本身没有太多利害关系时,才会有一些貌似公正的裁决。

或许是写作时间匆促,书中有些明显的硬伤,或许作者自己再次核对的时候都会哑然失笑,但在正式的“勘误表”出来以前,似乎有必要向读者提个醒。在第269页,作者说庚子年“列强始终未宣布对中国作战,清政府也未明确对列强宣布作战”;到了相距不远的第281页,作者又说“以慈禧和载漪为首的一派,却于6月21日对内宣战诏书。”作者已经意识到没有正式对外宣战,却仍将6月21日诏书称为“宣战诏书”,还加上“对内”四字,不伦不类,似乎慈禧宣布打内战。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对内战争动员令”。第57页提到山东“义和团经其(指袁世凯)分化瓦解和武装镇压,受到沉重打击,大部分转移到直隶去了”。义和团又不是太平天国北伐军,其成员大都是本乡本土的农民,一旦山东形势对他们不利,一解散回到家里就是普通百姓,哪里需要像一支正规部队那样浩浩荡荡地“转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史料证明,直隶境内的义和团有大规模的山东队伍,只有少数“大师兄”、“二师兄”之类的头目流窜到直隶。

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今日已经具备了合适的“气候”,回归到史料本身,尽量以不偏不倚的立场,还原其真面目。“义和团运动”确乎需要“正名”,因为这是一场涉及到列强、义和团、清廷中央主战派、清廷中央主和派、东南督抚和士绅、保皇派、革命派等多方力量博弈的大事件,应该使用一个中立而全面的名称,即“庚子事变”。事件各方立场各异,利益不同,矛盾重重,其多方博弈错综复杂,不论是“反帝/投降”模式,还是“进步/落后”模式,都不足以勾画这一场大冲突。

人群对于异己文化有排他性,不同族群之间从来误解甚多。欧洲早年的宗教战争,美国当年大规模的排华活动,今日挪威布雷维克的恐怖袭击,都证明了这一点。按今日的法律标准来说,义和团运动中,可能平民引起的教案数量比教民、教士引起的多,这毫不足怪,单指责平民并不能解决问题。族群冲突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调适”。从“历史责任”角度,双方都难脱干系,很难明确定出一个比例。教会中人已经作了自我反省,倒是侯先生还陷在110年前传教士的偏见中不能自拔。用网络语言来说:“真是粉丝(fans)害死主呀!”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8篇

一、个人钻研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发展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集体备课可以让教师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迅速地积累间接经验,集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现状,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可是,缺乏个人钻研的集体备课只是一个“凑热闹”的过程,这种现象于集体无丝毫贡献,于个人无点滴成长。纵观天河区小学语文科的区域集备案例,我们发现,个人钻研是有效开展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请看其中一则案例节选:

【案例】从“语言”到“言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向转变

这个学期,我教三年级语文,适逢我上《灰雀》。我希望自己不再重复以前的教学思路。我总在想:我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有点找不准路子了。但有一点可肯定的是:绝不能只停留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上。我开始阅读相关文献。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语文学科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语言内容,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语言内容,进而凭借对语言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我顿悟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应该教给学生一定的语言表达方法。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和我们区域集备团队成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围绕这个方向,我们开展了集备研讨。我们先认真研读教材,发现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点: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同时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特点。这不正是教学价值的体现吗?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区域集备团队继续开展集备活动。有的老师谈到如何挖掘文中的言语训练点;有的老师认为把握住言语训练点后,还要进行有层次性的练习;有的老师认为,学习了言语知识,要实践运用,才能内化为语言能力……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我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并最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设计。

案例中的教师在执教《灰雀》一课时,遇到了教学上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呢?该教师积极阅读了相关文献,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分析,提炼出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呢?在这样的理解下,《灰雀》一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呢?・・・・・・这些问题则需要集体讨论和研究了。因此,这里讲的个人钻研,是指教师在参与集体备课前对个人教学现状的反思。它包括: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发现问题,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思考问题,整理归纳之后提出问题。教师的这一系列个人钻研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个人钻研,集体备课只是一滩无源之水,一截无根之木。在个人钻研这一基础上,集体备课才能有的放矢,教师之间才能产生真正的“化学反应”,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可以说,有效的集体备课始于教师的个人钻研;同时,有效的集体备课又能激发和开启教师的下一轮个人钻研。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互惠互利的合作意识

在天河区小学语文科区域集备团队里,有身经百战的“老教头”,也有初出茅庐的“菜鸟”。一味地让“菜鸟”跟着“老教头”飞,“菜鸟”难有一飞冲天的时候,“老教头”也终有身心俱疲的一天;反之,“老教头”以前辈的姿态只顾着“剥削”“菜鸟”的劳动成果,“菜鸟”阳奉阴违、敷衍了事的现象必然屡禁不止。在集备团队中,“教师之间的差异应被当成一种资源去对待,坚持每一块木板都是这个‘桶’的组成部分”②。在集备过程中,教师贡献知识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有通过互惠互利给参与者带来持续、稳定的满足,集体备课才能一直持续下去。我们从一位新手教师的集备案例可以看出,“互惠互利”的合作意识是集体备课持续发展的关键。

【案例】集备:投桃报李的过程

下周,有二十年教龄的杨老师将公开执教《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作为集备的一员,我的角色定位很值得思考。我是按“集备传统”,在执教老师准备好初稿甚至完成试讲后,被动地提一些不痛不痒的建议呢?还是“自讨苦吃”地全程参与,主动地建言献策呢?我觉得,集备是一种重要的教研方式,有效的集备更是催进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被动地参与集备当然没有效率和效果可言。因此,我决定在这次集备中做到以下三点:主动跟进,积极思考,全面配合。

经过讨论,我们这次公开课决定以“语用”作为教学重点,绝不把时间浪费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我们初步打算将“引用”作为训练点。对我们这次公开课来说,可供参考的教学经验着实有限,还是得自己冥思苦想啊。如果,我们真的要以“引用”作为训练点,那哪些诗句或俗语学生可能会用到呢?我们提前准备一些,学生学起来是否会更容易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始搜集起相关诗句来。既然文本的内容是介绍20世纪的科技变化,那“千里江陵一日还”“欲上青天揽明月”“天涯若比邻”等等诗句都可以表现其中某一方面的变化呀。我按照这个思路搜集了十余条信息,希望可以减轻杨老师的备课负担。

杨老师的教案初稿新鲜出炉后,她第一时间发给了我,这样的信任让我大为感动。作为年轻老师,我们最为欠缺的就是教学经验。学校想了很多办法让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实现知识共享,可是效果都不甚理想。一是因为教学经验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知识,不是简单地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就能实现转移的;二是因为我们总是要求老教师知识共享,年轻老师并没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样不公平的“交易”当然会流于形式。我很庆幸自己在这次集备活动中采取了主人翁的姿态。

这是一次“主讲式”集体备课实践。集备成员围绕《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教学内容,采取一人主讲、众人研讨的方式开展专题性集体备课活动。这种类型的集备活动由于成员分工不同,成员内部可能会存在为他人备课、事不关己的心理。这种心理只会把一次难得的“合作”变成“合坐”。案例中的年轻教师因为抛弃了过去的“集备传统”,“主动跟进,积极思考,全面配合”,从老教师那里得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而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欣赏与信任,也让她产生了新的灵感新的创造。所以说,有效的集体备课一定要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因果关系。集备成员不遵守这一知识共享原则,一味索取,那是群体的蛀虫、小偷,“集备”之路必将无法延伸下去。“老教头”的丰富经验、“菜鸟”的锐意进取都是集备团体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取长补短、互惠互利才是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

三、“择优从善”的态度与能力

集体备课不是标准化生产。它“是为了促进个人教学,而不是限制个人教学;是为了形成个人风格特色,而不是弱化个人特色;是为了激发个性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发展”③。作为集备组的一员,“我行我素”固然可怕,不加思考与选择地“见贤思齐”也同样值得警惕。不管是“老教头”对“菜鸟”的建议置若罔闻,还是“菜鸟”把“老教头”的只言片语奉为圭皋,都会让集体备课沦为一种形式。“理想的集体备课,应是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和谐共生,它的功用应指向‘和而不同’。”④我们来看一则“老教头”对“菜鸟”的指导案例:

【案例】大胆“拿来”,用心重构

2009年3月,我们作为区教研中心组成员,被安排指导一名新教师上课。我们一行3人如约与彭老师见面。她授课的内容是“母爱是 ”。集体备课开始了,彭老师先介绍了她的教学思路,其中她谈到,通过网络搜索,知道有“亲情储蓄卡”的设计而深受启发,将其改良为“母爱储蓄卡”。看来,这个老师是个善于学习的人。

听了彭老师的讲述,我们充分肯定了运用“母亲储蓄卡”的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体验(母亲对我的爱)进行回顾与盘点。但我们发现她对学生的人物细节描写缺乏指导。我们建议她通过设计细节描写片段赏析、口头练说、方法提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人物细节描写的训练。随后,彭老师对教学设计重新进行修改。

课堂上,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母爱是 ”的交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母爱储蓄卡”帮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母爱”的点点滴滴,使母爱变得简单、具体。她还抓住“排队”故事,借用流程图,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和顺序,通过片段的赏析,引导学生归纳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这些扎实的训练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这节课凝聚了这位老师与中心组成员的智慧。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这次集体备课中,见证了这位青年教师的历练和进步。

这是一则“引领式”集体备课案例。这种集体备课模式“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组和中心组等优质教师的作用,对指定的新教师进行研究教材、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促进其专业发展”①。在这类集体备课中,新教师很容易“畏惧”权威,并最终“屈服”于权威。新教师的个人思考被无形扼杀了。值得庆幸的是,案例中的新教师一方面仔细聆听专家的教诲,一方面积极地进行个人思考,最终把专家的意见内化成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获得了专业上的发展。由此可见,在集体备课中具备“择优从善”的态度与能力尤为重要。“择优从善”的态度是为了保持教师的个性,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而“择优从善”的能力则决定着教师个人的发展,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择”是一个比较、甄别的过程,“从”则是一个接受、内化的过程,它们的共同基础是教师个人的经验、风格、环境等。“优”与“善”是包括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等在内的一切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知识。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敞开心灵去交流,敞开头脑去辨别,择优从善,这是自我更新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能力,更是集体备课的目的之一。

四、存于内心的约束感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集体备课制度在天河区小学语文科已建立多时。建立集体备课的制度是件简单的事,而有效落实制度却彰显着一种意志力,需要每一位教师把制度的约束变为内心的约束。纪律就像石头,把它背在背上,人们会气喘如牛,不堪重负;但把它垫在脚上,大家就能举目远眺,心旷神怡。

【案例】把制度变成“垫脚石”

自从我校教师代表在区教研活动中做了题为《明确目标,一课一得》的专题报告后,我们集备团队压力倍增。管教学的副校长与语文科组长经过商议,共同策划了本学期的集备活动――第一轮集备活动:提炼言语知识,制定教学目标;第二轮集备活动:课堂教学实践。

副校长亲手设计了教学计划简表,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重点是确立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挖掘每个单元的言语知识,以及建议采取的策略。各年级备课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梳理及提炼各单元每篇课文的言语知识点。

新的教学理念,独创的计划简表,让我们无法像过去一样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只得老老实实逐课梳理,认真提炼。因为任务繁重,我们首先进行了分工,每个语文教师都要利用教学空余时间完成自己的挖掘与梳理工作。为了保证进度和质量,每周四下午的集备时间都被充分利用起来。我们以年级为单位聚在一起交流、讨论,互相评改、指正。一个月后,凝聚着老师们智慧与汗水的《2014学年语文各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图表》终于成型,我们在如释重负之余,却有重生般的喜悦。

一开始,我们是在任务的驱使下,上级的命令下,喋喋不休的抱怨中进行工作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教学上的盲点;在每周一次的交流讨论中,获得了新的灵感与启发;在以“言语训练”为重点的教学实践中,尝到了变革的甜头。于是,我们逐渐化被动为主动,对每周一次的集备活动也由厌恶变成了期待,我们把制度变成了“垫脚石”,看到了更远更美的风景。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集备团队中,他人的监督、制度的约束是十分必要的。但要获得一份职业的自豪感、人生的成就感,我们必须甘愿被制度约束,甘愿被任务驱使,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在上面的集备案例中,教师们从一开始的叫苦不迭到后来的甘之如饴证明,“要我做”和“我要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工作境界。把集备制度当成“鞭子”还是“营养”,决定了一个教师的发展速度与高度。

五、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自21世纪开始兴起的新名词,是一种知识管理的策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导修网页指出,信息素养是一种“使人能够更有效地选择、查找及评估传统或网上资源的技巧”。在天河区小学语文科区域集体备课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区域集体备课有时受时间与空间限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负荷的教学任务以及其他繁重的事务工作,让教师分身乏术,纵使有学习或分享的机会在面前,也可能因为时间及精力因素而作罢,直接影响区域集体备课的效果。”⑤因此,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

【案例】一名新手教师的“成长攻略”

教研员陈燕老师跟我说,想让我在全区展示一节关于一年级的词语积累的复习课。我一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无比地激动,这可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呀!于是,我很快地答应了。陈燕老师大概跟我说了她的想法,在一年级教材中,选择几个点,进行复习。于是,我开始思考:一年级的量词、反义词和“的”字词组都是比较重要的,我可以选择这几个方面进行复习。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去查阅了网上大量的有关一年级量词、反义词和“的”字词组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然后整理一些有用的资源,开始写自己的教学设计。

这是我每一次上公开课比较有效的方式,对一个经验不足的老师来说,在思考自己的设计之前,先大量阅读书籍、网上的相关资料,最好是视频和课堂实录等。这种方式,可以使我在短时间内,对这个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主线等,有一个较为深入的学习,对我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非常有效。尤其是很多教学策略、教师的课堂语言等,更让我受益匪浅。在积累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再思考属于我自己的课,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借用有效的资源。这一次区的公开课,我也不例外地用了这种方法。

这则《一名新手教师的“成长攻略”》形象地告诉我们,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有效参与集体备课的秘密武器。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经验,从而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有时,赤手空拳未必是英雄,竭尽全力武装自己反倒是智者。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但众人拾的柴是“废柴”,火焰还会高么?集体备课的初衷是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和质量,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难题,促进教师队伍的群体发展。可是,越来越多“虚有其表”的集体备课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作为“集备”的一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才能促成一次有效的集体备课呢?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但获取的基础则是“贡献”。个人钻研的能力、互惠互利的合作意识、存于内心的约束感涉及的是“贡献”问题,“择优从善”的态度与能力解决的是“获取”问题,而良好的信息素养则关系“获取”与“贡献”的效率。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知识管理理论在小学语文学科区域集体备课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TJK228)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 姚燕涣. 区域集体备课的理论与实践――以天河区语文学科区域集体备课为例[J]. 小学语文教与学,2011,

(2).

② 于国贞主编.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与集体备课案例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③ 胡玉龙.集体备课别被人为僵化[N]. 中国教育报,2013-03-17(10).

④ 宋文权,张玉兰.集体备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 江苏教育研究,2010,(3A).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9篇

1843年8月,伦敦布道会在香港集会,决定由该会资深传教士麦都思,主持《圣经》中译,并选址上海。

早在明代末年,当西方传教士最初携西学东进的时候,泱泱中华的士大夫们还秉持着充足的文化自信,对远道而来的夷客抱以宽容乃至轻觑,不以为然地忽略了,就如同一个成年人对待儿童那样。然而,随着西方世界发动的大规模殖民入侵,中国人的自信,包括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上的自信,从根基上受到重创。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坚船利炮,先是最高统帅皇帝蔫了,再是满朝文武怂了,继而是士大夫阶层的脊椎骨咯吱吱弯了。传统文化的锦幡摇摇欲坠,传统文化的气脉奄奄一息,传统文化的式微不期而至。面对正值青壮年的西方文化,老弱的中国传统文化已是强弩之末。

最让人不堪的,是连中国人历来爱用的“夷”字,一个充满对异国之士、异国之事、异国之人极尽鄙薄之能事的贬义词,也遭到了西方文化的敌视和封杀。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文书,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P102)。

一种中国式的日常用语,竟然会在两国间正式的外交公文中受到关注,从一个侧面,让人领略到了文化的巨大能量。

朝廷乖乖顺从。弱势的不仅仅只有文化。

条约同文规定,中国向英国赔银四百万两;英国(在中国)拥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基督教传教士得(在中国)自由传教……

这是写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败北后的中国土地上的条约。文化的悲摧伴随着光灿灿流失的银子一同悲摧。

将西文版的《圣经》,翻译成中文版的《圣经》,原本是一件阳光下的事业,是文明的输出与对接,高尚而纯洁。就像唐三藏为了求取佛教真经,哪怕历尽千难万险、踏遍万水千山,也要勇往直前一样,足以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供后世见证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博采是多么的勤奋与谦逊。然而《圣经》的输入,却非常不巧地伴随着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武力征服,夹杂在夷狄对华生的鞭打之中,协议在不平等条约的阴影之下。这样的文明输出,不能不让人充满怀疑,对其输出的动机和目的,深刻质疑。

相比较其他新开埠的口岸,上海对西方文化的接纳程度要宽松得多。《圣经》的几个早期中译本中,最重要的集大成者,就是由著名传教士麦都思受伦敦总会及各《圣经》公会的委托,在上海组织翻译并出版的。据有关资料,1852年版的《新约全书》中译本和1854年出版的《旧约全书》中译本,都是由他组织了数十人的翻译团队和华人助手,汇聚于上海完成的。这套“《圣经》委办本”出版后,受到高度赞誉,多次再版重印,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还是中国信众百读不厌的流行本。

其中,有关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圣经》中含有“至高无上的天主”之意的“Cod”一词的翻译,最终被概念为“上帝”而非“神”,就是这个版本一锤定音的结果。

麦都思有一个重要的中国助手,那就是上海近代名士王韬。相比较麦都思主持的委办本,之前的几个中译本几乎全都存在着不够“雅驯”乃至“讹误”的瑕疵。其中明显“之不足”,就是被聘请来帮助汉译的华人助手,“在中国文人圈子里名不见经传”。言下之意水准平庸。

但很遗憾,王韬在进入麦都思翻译班子时,也还“名不见经传”。至少,和他后米的名气相比,那时的王韬“小荷才露尖尖角”,远不够“著名”,根本不足以赚得传教士们的青眼。如果不是因为父亲,不是因为生计所迫,而且他的名气也还没有大到赋予他择业的自,这位士大夫式的传统文人,怎么可能干出这等让他终生纠结的糗事?而且,工韬并不懂英文,他所谓的翻译,只是对传教士们译出的中文进行润饰梳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译本的质量问题。

上韬(1828―1897)生于江苏长洲(今苏州),曾在家乡考中过秀才,再往后屡试不中。可以说,此人学历很低,起点卑微,不足外道。这也是让热衷科举的工韬终生都不买账的一件事。

大约1847年,王韬的父亲、原本在家乡授业解惑的塾师王昌桂,应邀来到上海,人职麦都思创办的墨海书馆。这家书馆坐落在上海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麦家圈内(今延安东路以北山东路仁济医院一带)。所谓“麦家圈”,意即麦氏所代表的两方宗教组织的实体范围。听上去气势就不小,事实上也是体量庞大。这里是老麦在上海创立的传教枢纽和大本营。初到上海时,他布道要靠租房,后来不用了,自从仰仗租界当局占下了洋泾浜以北的大片土地,老麦摇身一变,变得呼风唤雨、功力超能,比大地主还要大地主。这不能不说跟他同时担任了英租界工部局第一任董事有关。在这位传教士身上,政教被成功地合为一体,为他创新19世纪上海基督教的传奇一页注入了强大动源。在他的有效运作下,一栋栋教士住宅和办公房相继建成;1864年伦敦会在上海的第一座教堂,也在麦家圈内拔地而起。老麦还将原先设在爪哇的印刷所搬了过来,扩建为墨海书馆,兼有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多种功能。墨海书馆对西学东渐居功厥伟,大量西方文化经它孵化翻译而进入中国。据考证,三十多年来,墨海书馆译介出版的西方书刊超过171种,其中宗教方面的138种,自然科学及历史方面的33种,包括里程碑式的重要经典《续几何原本》。麦都思本人,一生也写下中文、英文和马来亚文著述90多种,包括两卷《汉英字典》和两卷《英汉字典》。

对王昌桂在中译《圣经》中的工作表现,麦都思后来在写给伦敦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评价:“他饱读经书,可说是一座‘活图书馆’(注:原写‘字典’一词被划掉)。但他尤为坚定地信奉儒家思想,并声称‘生为圣人弟子,死亦圣人弟子’,直至病故,他确实未曾改变自己的观点。”

麦都思表示:“我很高兴有一位博学且精通本国文学的人协助我们的翻译工作。”

为探望父亲,也为躲避乙酉六月导致“众庶流离,研田亦荒”的江南大水,1848年王韬离开“居大不易”的长洲,来到上海。相比故乡甫里(今昆山用直),他对此地的印象相当恶劣,称之为“氛浊之场”――“肩毂摩击,腥膻萃附,鸦雀之声,喧訇通衢,金银之色,熏灼白日。聆于耳者,异方之乐;接于目者,攫杂之形”(王韬《园尺牍》P23)。对于父亲为自己在墨海书馆附近租借的临时屋也是牢骚满腹――“所居三椽,聊以容膝,老屋多隙,时来黄沙,小窗不明,罕睹白日”。

很不幸,王韬抵沪仅仅一年,父亲王昌桂就猝然离世,麦都思说:“据我们所知,他是暴病而亡的。”

译事开张未几,该谁来接盘呢?工昌桂的中国同事们推荐了其子王韬。父亲暴卒,给他带来的不仅有精神上的创痛,还有经济上的压力。回顾那段日子,王韬经常哀叹,“阮籍不名一钱”;“笔耕所人,未敷所出”;“坐此贫困,已累岁年”。显然,如果不接这份差事,上韬的日子将难以为继,连那间“罕睹白日”的老屋的租金,都是他无从负担的。那种时候,别的想头都只好先放一放,谋生要紧,尽管在他看来投靠老麦无异于“卖身事夷”。

王韬这年二十一岁。

刚刚二十一岁的王韬其实已经显示出过人的才华。麦都思称他为“一个奇才”,欣然吸纳,可见其眼力不凡。但才华横溢的王韬岂止有才,他还是一个思想极其复杂的边缘体。这是麦都思无意关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需要他来操心。他只在乎人才,在乎谁能帮助他高质量地完成《圣经》中译。

墨海书馆给了漂在租界的王韬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同老旧的租屋相比,其院落――“竹篱花架,菊圃兰畦,颇有野外风味”;其书楼――“俱以玻璃作窗牖,光明无纤翳,洵属琉璃世界”;其室内――“飘缃插架,满目琳琅”。犹令王韬叹服的,是麦都思“以活字板机器印刷,竞谓创见”。

王韬一赞三叹也好,三赞一叹也罢,对于这份职业,他却是打心底里排斥的。因了这种排斥,之后的日子过得简直就如“沉苦海”、“困焦阽”,弄得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自况“人生乐趣,泯然尽矣”。其中的苦楚,据王韬自述,首先在于翻译的差事不是他的兴趣所在,而且档次低下。“譬如赁春负贩,只为衣食计”――好比代人舂米、替人贩运,出卖苦力的下等劳役,仅仅为了混口饭吃,能有什么乐趣?的确,一个充满创意的作家,要他去为传教士们记录、整理和润饰呆板的《圣经》译文,“名为秉笔,实供指挥”;然后还须将自己“已删订文字”,提交“所主裁判”,而所主(洋教士)的中文水平又是那样的不堪入目,岂非颠倒伦常!如此“局促如辕下驹”般的劳役,让自视甚高的王韬心力交瘁,如何承受得了?而且一干就是十二年。于是就怠工、混日子,“不过信手涂抹”,“何尝肯尽其心力”?对于洋人的译文,“其理之顺逆,词之鄙晦,皆不任咎也”――都不当回事啦!

不得不为,又满心排斥,其中的根本症结在于,从“儒者立节”的角度,他认为替洋人工作是“失节”的行为,是“非分之求”,深以为耻。从国家民族的角度,他对侵沪列强的基本判断是:“包藏祸心,非伊朝夕”,“隐然一敌国”;开埠后的上海却听任其在吴淞一带“整舟炮,利器械,严戒备”,这使他对“带长江以险,襟大海以为固,居然一重镇”之上海深怀焦虑。除此二者,王韬还始终纠缠在“夷夏之辨”、“华夷大防”的传统理念中,惴惴不安于“华风将浸成西俗,此实名教之大坏也”。他激烈地抨击那些教徒,“大抵愚者多而智者少”,极为反感他们“动辄诋孔孟为不足师,程朱为不足道”。灵与肉,魂与体,在王韬那儿对峙着,撕扯着,分裂着,天下难道还有比这更痛苦的吗?除非他把灵魂灭了。

看到以上文字,也许所有人都会以为王韬将拂袖而去。然而没有。王韬的心理活动是一回事,实际做法又是一回事。他的心灵与肉体,不可思议地朝着两个对立的方向走去。他所孜孜不倦的,偏偏是在为自己所不屑者助纣为虐;明明很高亢地一再自励:“决不敢自甘湮没”,却又“如石投水,八年间若一日”,坚持到底不跳槽。

这一切,似乎也不影响他和麦都思等洋人的私人情感,他们相处怡然。在一首送老麦回国的诗中,王韬情深意长:“知己平生首数公,海邦物望最为崇……八年聚首情如昨,岁月因循感慨中。”而老麦,对王韬也是褒奖有加。在递交伦敦的报告中,夸其“文采优雅而论断允当”,“不仅受到其他年长同事的敬重,又勤奋地承担大部分译事”。《圣经》中译本中的“许多佳句,以及充斥整部《圣经》的信而流畅的译笔,都归功于他”。这样的评价是不是很高啊?不是一般的高呀!我们不知道王韬是如何从灵与肉的挣扎中解脱的,又是如何完美地平衡了二者关系,并且最终摆脱“夷夏之辨”的困扰,心甘情愿地受洗入教,成为一名基督徒的。起码是形式上的基督徒。尽管这是他的尴尬,在公开场合绝口不提。

王韬是个谜。

早在明代,徐光启对利玛窦等传教士,也曾极尽赞美:“其道甚正,其守甚严,其学甚博,其心甚真,其见甚定,在彼同中亦皆千人之杰,万人之杰。”(《徐光启集・辨学章疏》下册P431)

呵呵,岂止千万人之杰,简直就是上帝本身啊!莫非麦都思也跟他们一样?倘若不计其在青浦教案中的劣迹的话。

面对分崩离析的现实政治,徐光启和王韬们,在一种忧郁深广和顾影自怜的犬儒式反应中,构建起一种动荡、风险、无根的精英意识形态。

1862年初(咸丰十一年底),王韬回到家乡用直,化名黄畹,向太平天国苏福省长官刘肇钧投送打败满清的献策之函,惹恼了清廷而遭通缉――说来这又是王韬的一大吊诡。在给长毛上书之前,他热衷的,是给朝廷命官频繁上书,贡献剿灭长毛的锦囊。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吴煦等等,都被他写遍了。有些甚至多达几十通。除个别策谋受到鼓励外(1860年他向江苏巡抚徐有壬提出“防海”、“弭盗”、“和戎”三策,而于当年3月1日收到徐的书信,“并馈吕宋银二三十枚”),大多石沉大海。他像风向仪似的,骨碌碌乱转,不停地追风,毫无定力地向重权在握的人献计邀宠,终于惹祸上身――性命攸关之际,墨海书馆的同道们向王韬伸出了援手。他在另一位著名传教士麦华佗的帮助下,仓促亡命,避祸香港,成为也是传教士兼学者的理雅各的助手,协助他翻译《中国经典》。后又远赴伦敦,继续译书的营生,并抓住机会游历了法国和俄罗斯。1874年王韬再返香港,主编《循环日报》,成为中国报业先驱。1884年重新来到上海(据称得到了李鸿章的口头宽宥),为《申报》等写下大量政论、笔记、散文、小说,出版《园文录外编》、《园尺牍》等著作多种,成为上海近代最著名的政论家、作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

事实上,《圣经》译事在1853年前后就已告竣,按说此时的王韬如果仅为稻粱谋,已有充足的资源另觅高就。但他没有,还是在墨海书馆充任译员。如果不是清廷张网驱捕,天晓得他还将与自己所厌恶的差事相伴到几时。

王韬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肯定会有他自己的道理,只不过后人的研究无法给出真正有说服力的答案罢了。但是,为什么非要按今天的线条去描画昨天的逻辑呢?不圆又当如何?也许,与其说这是他个人的吊诡,不如说,他是一个象征,一片介质,一束照亮历史的仓皇的微光。他眼神中的狡黠与冲动,面颊上的谄媚与鄙夷,额头上的蹙纹与展眉,在那个千年未遇之大变动的年代里,显得是那么的清峻凛然、真实逼人。他亲历并体验着,记录并书写着,把一段段未曾伪饰、遮掩和删改的记忆,晾晒在岁月的巷道口,让任何一个回头张望的士人、世人或时人,都有可能迎面撞见。他是多么的渴望“致君尧舜上”啊,像过去的、当下的、未来的所有知识分子一样,凭借一己之“拔萃之士”、“应变之才”,辅佐“帝王之兴”,致用“匡民救世”,于科举之外,闯出一条登临青云的险路。但最终不仅没能换来“再使风俗淳”,还招来了“忌恨猬集”,不得不在怀才不遇的落寞中,和自由主义干杯。在中国,假设把所有的蠢材和庸吏统统淘汰,只允许一个聪明人留中,那么,这个聪明人_定会死得很难看。

真相是最大的道德!

幸好王韬被皇权拒绝,也被科举拒绝,甚至大逆不道的太平天国也拒绝赐他一杯羹,只能终生游走在与洋人搭帮的边缘。不然,后人哪里还看得到他留下的这份矛盾而清醒的判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文第10篇

一、勤于反思促成长

“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就是在校本管理原则下,在教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基础上,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真正让教师生长自己的教育思想,促进教师的成长,推动教育的发展。有人认为,教师成长的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梳理反思与总结成败得失,只会永远停滞不前,更何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创新?

“自修反思式”校本研训的基本方式有课后总结、反思日记、观摩交流、行动研究等。教师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反思,会逐渐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会重新审视自己行为所依据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寻求新思想、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案例:在一次省级骨干教师研讨课中,笔者指导郭湘辉老师执教四年级《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通过大胆尝试,取得了成功。课后,笔者和她一起共同探讨、不断反思,从教学设计这一角度来反思和总结,得出体会,对今后的阅读教学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

1.教师要学会选择“教什么”

在选择“教什么”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有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从“什么需要教”的角度来思考,这是顺向思路,也是常规思路;还有一种是从“什么不需要教”的角度来思考,则为逆向思路,走非常规路线。在这里,我们根据“四不教”原则:①学生已知已懂的,不教;②学生自学能弄懂的,不教;③教了暂时也不懂的,不教;④某个内容放到别的课文中去教也许更好的,不教。在一节课40分钟里,我们敢于取舍,遵循“大道至简”的原则,仅仅设计了四个简洁的环节:①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②细读课文,落实生字词教学;③品读课文,感受语言表达的妙处;④继续读文,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确实,一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但“多则惑,少则得”,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什么”。

2.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写字教学

现代人的书写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速度慢,字写得不端正、不美观是普遍现象。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问题,也应该通过自己的教学来扭转这种局面。因此,在课堂上,针对生字教学,笔者扎扎实实开展了读、记、写等多角度训练,并进行了很多公开课所丢弃的“听写”环节,既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检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通过学生书写、老师示范板书、学生再次练习等有层次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只要你是中国人,就一定要写好中国字”,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热情和兴趣。

3.语文课堂应该凸显工具性

不管语文怎样改革,最重要的性质首先是工具性。语文既要有人文性,又要坚持工具性,没有工具性、人文性的语文是苍白的!在新课标里,也明明白白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整堂课里,除了“以读为主”,还具体抓住“发现”和“发明”这组词语扎扎实实开展了有效的实践活动:①读句子,在语境中初步感受词语的意思;②出示拓展资料,了解20世纪都有哪些发现和发明;③出示选择填空题,让学生区别两个词的不同意思;④让学生联系用这两个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课前,郭老师还担心学生很难用这两个词语说出完整、准确的话来。其实,这是多余的担心,只要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实际落实到位,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问题抛出后,一位小女生就带来惊喜:“人们发现用河边的芦苇能够喝到水,就发明了吸管!”接下来,更是精彩不断!

通过授课与反思,郭老师豁然开朗,并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找到了一条“路”,一条可以走得更稳健的路。虽然语文教学之路还很漫长,但我们相信,只要不停下追寻、探索的脚步,小学语文教学总有一天会“拨云见日”。

二、师徒结对同提高

“师徒结对式”校本培训是学校让一些年轻教师跟随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特别是德艺双馨的专家型教师跟进学习的培训方式。一般由学校聘请一位或几位经验型教师或专家型教师为导师,负责对一位或多位需要培养和锻炼的新教师、青年教师或校级骨干教师进行指导性培训。主要通过传、帮、带、导等方法,对培养对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作长期的指导和培训,使之尽快成才,并形成特色。其基本要领是:①必须以教育智慧为载体;②“传、帮、带”的性质必须建立在平等合作关系的基础上;③徒弟要善于学习观察,自我反思;④要有配套的制度保障机制。

“师徒结对式”校本培训有利于建立教师合作文化。学习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合作的,是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合作、对话交流、团队融合,理应成为教师专业生活方式之一,理应成为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下,教师们可以相互启迪、相互分享、相互促进、主动成长,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造就优秀的教师团队。

【案例】《湘乡市东方红学校青蓝工程实施方案》节选

在教师自愿选择和组合的基础上,学校教研处对“青蓝工程”中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做出了要求,并形成制度,以求方案的顺利实施。

1.指导教师方

(1)指导教师要做到“三带”:带师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带师魂――爱岗敬业,进取奉献;带师能――育人艺术,教学技法。

(2)根据被指导者的工作经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指导老师经常给青年教师就备课、上课、辅导学生、作业批改等方面给予指导,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3)帮助被指导者审核教案,要经常随堂听课,每月至少听两节,并及时给予指导。

(4)指导教师要开放课堂,随时接受听课,每学期要为青年教师上好不少于两次的高质量的示范引领课,要把自己的各项教学工作的常规资料作为样板提供给青年教师学习。

(5)积极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练兵活动,指导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教研课、公开课,并给予业务指导,及时写好评课意见,鼓励青年教师经常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6)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每学年至少要有一个研究专题,指导青年教师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7)指导青年教师做好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2.被指导教师方

(1)认真贯彻师德规范,自觉坚持用师德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按不同目标和要求,认真制订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一式两份,经指导老师审阅后,一份交教务处,一份自留对照实施,努力实现“一年称职、三年出师、五年骨干”的目标。

(3)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主要听同学科的课,提倡跨年级、跨学科听课。要认真写好听课笔记,第一学期期末前、第二学期5月底前,分别将听课笔记交教研处评审,听课情况是考核内容之一。

(4)要与指导教师一起备课,认真记录指导教师的指点意见,要主动邀请指导教师听课、评课。每学期听指导教师课不少于5次,写出体会或个人见解,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要自觉接受指导教师对教学工作常规资料的检查、指导,并按照指导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6)每学年分两批举行公开课活动:上学期5月份进行,下学期11月份进行(被指导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两堂公开课、研讨课或比赛课)。

(7)每人撰写一篇总结和一篇论文。拜师总结在第一学期12月中旬完成,教学论文可算作完成学校规定的每人每年的一篇论文,在第二学期的7月份完成,以上两篇文章作为综合考评内容之一。

(8)积极参加市级、校级、学科组的各项教科研活动或比赛,活动成绩作为对青年教师的主要考核依据。重视继续教育活动,保证认真阅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寒暑假作业。

通过“青蓝工程”的开展,学校涌现出了许多“教坛新秀”,为教师队伍充实了新鲜的血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沙龙对话抒己见

在校本培训中,学校通过组织教学沙龙,促使教师深度会谈,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同事进行深层次的研讨,实现教研经验的共享。学校根据学科设置了教学沙龙的固定场所,创新形式,让教师畅谈自己教学教研的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和经验。在组织管理方面,学校要结合实际对教学沙龙活动的开展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例如,每两周组织一次教学沙龙活动,确定活动主题并及早告知教师,让教师精心准备;教师每学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教学沙龙活动,每次参与教学沙龙活动都必须提出突出问题,参与改进措施的研讨;学校开展教学沙龙活动要有记录,教师参与教学沙龙活动要有总结。同时,学校要注重邀请专业教研人员参加本校的教学沙龙活动,也可以邀请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本校的教学沙龙活动。

【案例】“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在学校第九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分学科的说课与评课活动。语文学科为了让活动更有吸引力,更有实效性,能够真正成为提高教师教研水平的平台,设计了以下活动方案。

1.微型讲座导入

首先由一个故事引入――《一堂经典的课》: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听课,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这堂课教师讲得很精彩,教师语言精练,教态从容,动作潇洒,板书漂亮,课堂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踊跃回答,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

铃声响了,这位特级教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外国专家听了却不说话。“或许他们也很惊叹”,中方人员想。到了会议室,外国同行却说:“不理解。”我们问:“为什么?”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2.提出好课标准

(1)靳家彦提出“好课”的十条标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生为本,流程科学,注重内化,体现沟通,启迪创造,媒体得当,讲究实效,多元评价。

(2)王崧舟提出好课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3)叶澜提出“五个实”:扎实的课 (有意义); 充实的课 (有效率); 丰实的课 (有生成性); 平实的课 (常态性);真实的课 (有待完善 )。

3.细化评课细则(见下表)

4.围绕课堂表观点

最后围绕几堂课,大家各抒己见,谈优点以借鉴,谈不足以探讨,让大家明白了“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一堂课怎样才能上好?”“这样上,好在哪里?”等。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对话,教师们感觉有收获,有指导意义,能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学习和思考。

四、结语

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定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只有立足校本特色,不断创新校本研训,让教师在丰富而又有效的校本研训中不断成长和成熟,才能够真正成为一所有温度、有激情、有活力、有幸福感的学校,真正实现“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美好境界。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