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养殖范文

时间:2023-03-04 10:06:50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范文第1篇

一、鳜鱼养殖病害:

1.寄生性的病害:原虫病:主要寄生于鳜鱼体表、鳍部和鳃部,寄生种类主要为车轮虫、斜管虫、纤毛虫等。该病蔓延迅速,一旦寄生数量多了,肉眼可见鱼体身上有灰白色点状物,游泳失去平衡,鱼就不肯吃食,继而死亡。水霉病:?鱼苗、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发生。病鱼体表和背鳍末端等处有白色絮状物。鱼鲺:鱼体体表有虱样虫体寄生,尾鳍伴有炎症。引起鳜鱼吃食量下降,体质消瘦,生长停止。锚头鳋?:鱼体被锚头鳋头部钻入的部位,其周围组织常常发炎红肿,继而组织死亡。指环虫:该虫寄生在鱼的鳃部、数量多时,肉眼可见鳃丝有细小白点。病鱼体质消瘦,体表发黑,而且,在夏花和成鱼阶段都有发生,死亡率高。环境因素:由于鳜鱼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风险养殖,所以有些养殖户为了提高成活率,经常用药,盲目用药,超剂量用药,长期如此,寄生虫的抗药性增强和药物对水体的污染,引起鳜鱼积累性中毒,发生疑难病害。

2.细菌性的病害:烂鳃:细菌性烂鳃常有虫体寄生于鳃丝,引起鳃丝发炎红肿,拖泥。?出血病:该病以“白鳃、白肝”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又被称为鳜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在成鱼养殖阶段,常由饲料鱼将病原体带入。患有细菌性疾病的饲料鱼被鳜鱼食后,常出现体表炎症、肝脏(及肾脏)带菌、肠道发炎、腹水等症状。此病流行快、死亡率高,属危害最大的暴发性疾病,在夏、秋季流行最为严重;苗种期少发,中成鱼期多发。发病率50%以上,死亡率90%以上,不少发病池甚至全军覆没。

二、防治措施:

1、培育良好水质,保持池塘适当肥度虽然鳜鱼在自然条件下喜生活在静水或微流水的清新江河、湖泊与水库中,但在高密度池塘养殖时绝不能清水养殖,保持池塘的适当肥度是鳜鱼疾病防治的关键点。一方面,溶氧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先决条件。鳜鱼相比其它养殖鱼类对溶氧要求更高,池塘藻类是水体中溶氧的主要来源,因此塘水呈绿色、褐绿色或暗绿色等水色,透明度在25-30厘米内,才能满足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鳜鱼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高密度养殖使得鳜鱼的代谢产物在池塘中不断的增多,清水养殖塘水体自净能力差,底泥中的有机物质如粪便、动植物尸体等不断的积累,导致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超标,鳜鱼容易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而使其抗病力下降,容易被水体中的致病微生物感染。

培育良好水质要注意以下事项:(1)清塘灌水后,鳜鱼苗种下塘前应施用肥水类或含纤维少、易腐烂的青草料沤肥,将池水培育成嫩绿色。同时可适量施用利生素或光合菌以快速培肥水质。(2)养殖中后期为保持池塘的肥度,可施用有机肥转化素或芽孢杆菌复合制剂或水产有机酸肥等。

2、适时改良水质与底质鳜鱼池塘因饲养了饵料鱼,养殖密度相对其它鱼类高,水质也更易变坏,必须时时关注水质变化,以防出现“反水”的现象,一般观察的物理化学指标有溶氧、pH值、氨氮、亚硝态氮及有机质等。

关注氨氮、亚硝酸}的日变化。氨氮、亚硝酸盐是水体中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也是培养水体初级生产力必须的营养要素,水体中不能没有它们的存在,否则水体中的物质循环就会受阻。检查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首先关注其是否在鳜鱼耐受范围内,如氨氮、亚硝酸盐在其耐受范围内,含量没有日变化,就必需使用水质改良制剂改良水质。如氨氮、亚硝酸盐超过其耐受范围,则首先使用氨离子螯合剂降低其含量,然后再使用芽孢杆菌复合制剂或EM菌改良水质。

维持水体弱碱性,pH值在7.0-8.0之间,且日变化不超过0.5。日pH值变化过大,表明水体中酸碱平衡系统已经被破坏,水体极易发生巨变。pH值过低时可全池泼洒生石灰;若pH值过高,可全池泼洒腐殖酸钠等。

保持池水溶氧在4mg/L以上。鳜鱼高密度精养池必须配备足够的增氧设备,并适时开动增氧机。一般情况下,晴天下午15:00-17:00开机2-3小时,消除池塘氧债;阴雨天、低气压的闷热天气应及时开动增氧机,并注意通宵开机,以免发生缺氧浮头死鱼的现象。缺氧急救时应使用过碳酸钠干撒。

高温养殖要定期改良水质,适时改良底质。水质与底质的改良是预防鳜鱼疾病的重要措施,通过使用化学类或微生物水质改良制剂不仅可以消除池塘的有害物质,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还可降解池塘的有机质,以促进池塘的物质循环畅通。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高温养殖期每隔15-20天选用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氯等改良水质。底泥是池塘的肥源库,具有丰富的能被浮游生物利用的营养素,但它们都需要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或微生物才能转化分解或释放为能被藻类利用的营养盐类,因而为维持池水的“肥、活、嫩、爽”应定期使用过硫酸盐复合物或芽孢杆菌复合制剂等,以促进池塘有机质的转化与无机物的释放,并改善池底的氧债,维持池塘的良好水质。

3、以防为主鳜鱼的细菌性、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大多与寄生虫病感染有关。研究表明,鳜鱼的病毒性出血病与锚首吸虫的寄生有关,久治不愈的烂鳃病与车轮虫、斜管虫、锚首吸虫的寄生有关。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寄生虫的发病规律做到提前预防,防止引发病毒病及细菌性疾病暴发。防治车轮虫、斜管虫病时可全池泼洒硫酸锌粉剂,防治锚首吸虫病时可全池泼洒甲苯咪唑或伊维菌素。防治烂鳃病时首先必须确诊是否有寄生虫感染,如有则须先杀虫。特别需注意的是,如确诊鳜鱼已患病毒性出血病时则不得使用任何杀虫药及剌激性过大的消毒杀菌剂,以防用药刺激使死亡量加剧。

4、饵料鱼严格消毒饵料鱼消毒是做好鳜鱼疾病预防的重要工作。进池前对饵料鱼进行浸泡消毒,可选用聚维酮碘等,进池后使用全池泼洒消毒才能真正起到对饵料鱼的消毒作用。

鳜鱼养殖范文第2篇

一、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每个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2.5米,底质为砂壤土;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设备。池塘四周还应开挖宽50厘米左右、深30~40厘米的浅沟,以便于捕捞鳜鱼。

二、清塘消毒

冬季抽干池水,修补加固池埂,清除杂草和过多淤泥后暴晒池底。鱼种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100千克/亩左右,方法是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次日用铁耙翻动底泥,让石灰浆与底泥充分混合,这样不仅能杀灭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而且还能使底泥里休眠的浮游生物卵露出泥面得以萌发,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三、饵料鱼培育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一生以活鱼虾为食,因此,池塘主养商品鳜鱼的关键是提供适口、鲜活、量足的饵料鱼,以充分满足鳜鱼生长对营养的需求。

1. 前期饵料鱼培育。清塘消毒后,饵料鱼放养前7~10天,每亩投施发酵好的畜禽粪肥300千克左右,以培育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在鳜鱼夏花放养前10~15天先分批放养饵料鱼,可选择鳊、鲢、鳙、鲮等鱼苗,放养总量为20万~30万尾/亩。鳜鱼下塘时这些饵料鱼规格为1.5厘米左右,刚好提供适口饵料。

2. 配套饵料鱼培育。就近选择饵料鱼培育池,要求池底平坦,便于拉网,面积为主养池的3~4倍。饵料鱼采用一次性高密度放养,放养量为5万~6万尾/亩,以分期捕捞逐步降低密度的方法控制规格,保证其适口性。

四、鳜鱼种放养

鳜鱼种的质量要求是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好,规格3~5厘米的放养密度为900~1000尾/亩,规格6~8厘米的放养密度为700~800尾/亩。放养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左右,以杀灭其体表病原菌和寄生虫。

五、饲养管理

1. 饵料鱼投喂。当养殖池塘内饵料鱼不足时要及时补充,饵料鱼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1/3~1/2,养殖前期每4~5天投喂1次,7~9月份每2~3天投喂1次,10月份以后每7~10天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池中鳜鱼总重量的5%~10%,并视鳜鱼吃食、天气和饵料鱼生长等情况适当增减。池中饵料鱼的多少可以通过观察鳜鱼捕食的情况确定:若鳜鱼在池水底层追食饵料鱼,池水表面只有零星的小水花,发出的水声也小,且间隔时间较长,则说明池中饵料鱼数量充足;若鳜鱼追食饵料鱼至池水上层,水花大,发出的声音也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则说明池中饵料鱼数量不足,应适量补充;若鳜鱼成群在池边追食饵料鱼,则说明池中饵料鱼已基本被吃完,应及时足量投喂饵料鱼。饵料鱼在投喂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

2. 水质调控。鳜鱼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措施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加注新水。在鳜鱼养殖过程中,应经常加注新水,特别是高温季节(6~9月份),每5~7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深左右,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二是调节水体pH值。每20天亩用生石灰10千克,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可以调节水体pH值,改良养殖环境。三是机械增氧。经常开启增氧机,保持水体溶氧充足,是鳜鱼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一般21~22时开机增氧至次日早上8时,不良天气时中午增加开机2小时。在增氧机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应采用撒增氧灵的应急措施,以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3. 病害预防。预防鳜鱼病害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采取以下4种预防措施:一是水体消毒。每20天用生石灰或含氯30%的漂白粉对水体消毒1次,以预防鱼病的发生。二是饵料鱼消毒。饵料鱼投喂前用3%~5%食盐溶液浸洗消毒,防止将病原菌带入池内。三是水体杀虫。每月用硫酸铜等对水体进行1次杀虫处理。四是配制药饵。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制成药饵投喂,以增强鳜鱼体质,提高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由于鳜鱼只捕食活鱼,药饵需先让饵料鱼吃进。药饵投喂前应在鳜鱼养殖池塘中放入充足的饵料鱼,药饵投喂量为饵料鱼体重的5%~6%,以保证饵料鱼摄入足量的药饵。

六、鳜鱼捕捞

1. 刺网捕捞。刺网可用单层,也可用多层,但在实际操作中多采用单层。用刺网捕捞鳜鱼时,春季应在浅水区下网,冬季应在深水区下网,这样起捕率较高。

2. 拉网捕捞。拉网捕捞一般在10月份进行,操作方法与常规鱼拉网捕捞相同,但拉第一网后应等池水平静鳜鱼出窝后再拉第二网,以提高起捕率。拉网捕捞鳜鱼时动作要迅速,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应及时回塘,以免受伤。

3. 干塘捕捞。抽出池水,让鳜鱼集中至池塘四周的浅沟内,再用长柄捞海将鳜鱼全部捕捞出塘。

捕捞鳜鱼的方法较多,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捕捞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捕捞效果。由于死亡的鳜鱼市场售价较低,因此,起捕后的鳜鱼要及时放入清水中暂养,必要时还要安装充气设备,保证鳜鱼鲜活上市销售,以提高养殖效益。

鳜鱼养殖范文第3篇

鳜鱼的饵料鱼有很多种,一般为野生杂鱼,如团头鲂鱼、鲮鱼、鲢鱼、草鱼、麦穗鱼等。在投放饵料鱼苗前7d左右,要保证池塘的水深约为60cm,并根据池塘底泥的质量向池塘内施加适量腐熟的有机肥,一般情况是3t/hm2[3]。用来培育轮虫等枝角类浮游生物,为7d后培育饵料鱼做好准备。接下来就是饵料鱼的投放养殖过程,在投放之前要在饵料鱼培育池内加入约10cm深的清水,使水中清洁且富含养料,注意饵料鱼的投放密度要控制在450万尾/hm2。定时饲喂饵料鱼,在饵料鱼喂养过程中要不断观察饵料鱼的体质和大小以及水中红虫的数量。一般鳜鱼鱼苗的大小为8~10cm,饵料鱼的大小要控制在3~4cm。

2鱼苗放养

鳜鱼鱼苗在投放池塘前7~14d,池塘的水要用浓度为0.7g/m3的CuSO4溶液与FeSO4溶液以5颐2的比例混合后泼洒全池[4],目的就是杀死池塘里的寄生菌,以提高鳜鱼鱼苗的成活率。在放养鳜鱼鱼苗时,一般提倡采用套养的养殖方式,适合鳜鱼套养的鱼种有白鲢、花鲢等。同时,在池塘里放养一些老泥鳅,让其在池塘里自由繁殖,其中小泥鳅是鳜鱼很喜欢吃的食物。在鳜鱼以及其他套养鱼种在投放池塘时,都要经过消毒处理,具体方法是把鱼浸在浓度为3g/m3的CuSO4溶液或者是浓度为20g/m3的KMnO4溶液中5~10min即可。避免投放进入的鱼类把病原体带到池塘或者交叉传染。

3饵料投喂

在喂养过程中,对饵料鱼要求院一是确保饵料鱼鲜活;二是大小适中,一般情况下饵料鱼的大小为3~4cm最为适中;三是保证饵料鱼没有硬刺,避免伤及鳜鱼身体;四是保证头尾工作要及时且规律。当然,在投放饵料鱼前,必须着实做好消毒工作,确保鳜鱼的食品安全。在鳜鱼放养的前期,最好多投放团头鲂鱼,而且饵料鱼将要被吃完时要及时添加。等到鳜鱼长到25cm左右的时候就要根据鳜鱼的喜食性,多投放鲤鱼、鲫鱼等。到6要7月和11月,池塘的水质较好,而且水温适宜,是鳜鱼快速生长的时期,此时要加大饵料鱼的投放量,对鳜鱼超量供应食物,促进其快速生长;而在8要10月,池塘的水质较差,且水温较高,不适合鳜鱼的生长,饵料鱼的投放量应适当减少,但是要勤投放。

4水质监控

在鳜鱼的养殖中,要注入新水,以保持池塘水质干净、肥沃、清爽,尽可能保持鳜鱼健康的生长环境。例如在夏季,即在6要9月要特别注意池塘水质。隔35~50d要注入1次新水,每次注水深度为15~20cm。天气如果过度干旱,此时要保证池塘内水位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控。保持鳜鱼池塘水质问题,那就是水中溶氧度的问题。由于历年来科学养殖技术的普及,在鳜鱼养殖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增氧设备来为池塘水中注入氧气。具体实施方法为每天的21院00要22院00开启增氧设备,直至翌日日出后。夏季炎热时,也要加开2h,以保持水中溶氧度的稳定,确保鳜鱼正常快速生长。

5疾病防控

对池塘水体进行消毒,每20d用浓度为30%的漂白粉泼撒整个池塘,或者用生石灰75kg/hm2均匀投放至池中。交替使用该2种方法效果更佳。防止池塘中病毒寄生虫,用浓度为0.7g/m3的CuSO4溶液泼洒全池。注意鳜鱼的饲料鱼类的安全卫生,用100g/m3的福尔马林混合3g/m3的呋喃唑酮溶液浸泡10~15min。为了增强鳜鱼体质,在鳜鱼饲料中要掺杂光合细菌、免疫多糖等物质,增加鳜鱼体内的自身免疫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水质,适当增加氧气来改善鳜鱼的生长环境;一旦当池塘中出现死鱼,即可断定池塘中有传染病。在治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用药,切记不可滥用药物。

鳜鱼养殖范文第4篇

鳜鱼,俗称桂花鱼,桂花鲈。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极具营养价值及药用功能而闻名于世。在广东,鳜鱼被列为“西江四大名鱼”之一,深受人们喜爱,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食用鱼,又是出口的名贵水产品。1995年广东省鳜鱼养殖面积4800公顷,产量为2.4万吨。年产值10亿元以上,近几年来由于病害流行,生产受到影响,但由于其销售量大,价格高,仍是广大养鱼专业户的首选对象,从2002~2005年,笔者对鳜鱼养殖的病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是通过采取生物防病、综合防治、中草药防治等待综合防治措施,使鳜鱼养殖成活率达87%以上。现交就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生物防病

在主养鳜鱼的鱼池放一些大规格的鲢、鳙鱼,亩放养量为鳜鱼的20%(下池时鳜鱼是2CM的鱼苗,则鲢、鳙鱼放10~15CM的鱼苗,鲢鳙比为1:6)这样,鳜鱼排出的粪便就会被鲢鳙鱼摄食,使粪便中过高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沉积到淤泥中的量减少,使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受到影响。使其致病性,侵袭性降低,减少鳜鱼的发病机会。另外,鳜鱼追逐大规格鲢鳙鱼种,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感染机会,也使疾病大大降低。

二、综合防治

1.严格清塘消毒

池塘在冬季排干水,将池底整平,挖去过多的淤泥,清除杂物,堵塞漏洞,让太阳曝晒池底15~30天,使其土壤疏松后,再加水6~10CM进行干塘药物清塘。用生石灰与漂白粉混合清塘。

2.放养健壮无病害鱼种

2.1应在没有发生鱼病的地区购买鱼种,防止病害随鱼种带入养殖鱼塘;

2.2对购进鱼种进行严格检疫,发现带病的要坚决不购进;

2.3检查鱼种体质是否健壮,要求体形较好;体色鲜艳;鳞片、鳍条完整;体质健壮,肌肉丰满有弹性;流动活泼。此外,要求同一批鱼种个体整齐,规格一致。

2.4鱼种放养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2分钟,以杀灭体表致病微生物。

3.投喂无病饵料鱼

由于鳜鱼为肉食性鱼,需设喂鲜活饵料鱼以保证其快速生长。一般一亩鳜鱼池需要4亩配套鱼苗池,故一般鳜鱼养殖户不能自给自足满足其鳜鱼生长所需饵料鱼,为避免所购饵料鱼有病带入致病菌引起病害,需对购进的饵料鱼用4%的食盐溶液浸浴8分钟,再投入鳜鱼池,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了鳜鱼的发病率。

4.保持水质清新

鳜鱼喜清新水质,不耐低氧,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水质清新,避免缺氧浮头现象出现,故要做好以下工作:

4.1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溶氧丰富的鱼池作为鳜鱼饲养池

每3~5鱼池配备一台增氧机,鱼主要生长季节每天晚上开机增氧7~8H,雷雨或台风来临前夕,处3~4H的增氧时间。

4.2更换新水。鳜鱼养殖过程中经常更换新水很重要,在主要生长季节的夏秋季一般2~3天换水一次,

换水量为10~20%/次。

4.3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每10~15天每亩水面用10~15KG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既能杀灭致病微生物,又能调节水的PH值。

5.轮放养鳜鱼池塘

由于鳜鱼是以饲料鱼为食,排池粪便中所含蛋白质高,沉入池底后为细菌,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因此,养鳜鱼最好一年轮换一次;与此同时,辅以淤泥清除,可有效地减少鱼病的发生。

三、中草药防病

1.马尾松防治鳜鱼锚头蚤病:鱼生长季节,每亩用80KG马尾松枝叶捆扎成束,放在鱼池四周的水中,让马尾松浸出液杀灭锚头蚤,可防此病。

2.苦栋防治鳜鱼车轮虫病

2.1苦栋的根或茎叶,每亩用12斤,加桑叶20斤,豆饼22斤,菖蒲25斤碾碎混合,遍洒全池,对车轮虫病防治效果好。

2.2每亩用苦栋树茎叶50kg,捆扎成束,放在鱼塘四周,用浸出液防治车轮虫,效果好。

3.用鱼腥草防治小瓜虫病

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青木香15kg,金银花15kg,鱼腥草15kg,青蒿7.5 kg。黄桔子7.5kg,捣烂洗汁7.5kg,兑人粪7.5kg,遍洒全池,可有效地防治小瓜虫病。

4.用菖蒲防治水霉病

每亩用菖蒲3~6kg,加食盐1 kg,人尿2~5kg,全池泼洒,可有效的防治水霉病。

鳜鱼养殖范文第5篇

一、水域的选择

网箱养鳜鱼应选择水体开阔,有一定水流,水质必须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在30cm以上,最低水位应不低于2米,无污染,风浪影响不大的水域,同时要背风,向阳,以选择远离航道,码头有一定水流的库湾为佳,水域环境相对安静,可减少鳜鱼应激反应,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二、苗种要求及来源

鳜鱼苗种较多,但人工养殖价值较高的只有翘嘴鳜和大眼鳜,这两种鳜鱼生长速度最块,是理想的养殖苗种。故网箱养殖时以选择翘嘴鳜和大眼鳜为准,其苗种来源有:一是从江河、湖泊水库中捕捞,二是人工繁殖培育苗种。但收购捕来的苗种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切记电捕的鱼种不可选用。

三、网箱要求及安装技术

1、网箱的制作:网箱养殖鳜鱼最好利用小体积高密度的形式,规格一般为3m×3m×2.5m或2m×2m×2.5m用聚乙烯结节网片缝制而成,网目大小以保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饵料鱼逃不出为宜。规格为带盖的六面体封闭式双层网箱;外层网目为2cm,内层网目为1cm,盖网网目为2cm,网箱入水深变1.8cm,水上高度0.7m。

2、网箱的安装:网箱安装在徽流水,向阳背风的地方,同时网箱应于鱼种入箱前10-15天下水,箱附着藻类后可防止鱼体磨擦损伤。以减少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

网箱用4根毛竹、油桶或泡沫作浮架,将网衣张开,网箱排列方向一般与水流垂直,多排网箱并列时,间距不宜太近。每10箱为一组,简距在1m以上,行距在10米以上,每组网箱两端用锚绳拉直固定。

四、饵料要求及解决办法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鳜鱼摄食的是活鱼。以小鱼、小虾和小甲壳动物为食。为了解决鳜鱼的饵料问题,有此地方驯化鳜鱼吃死饵料根据笔者观察,鳜鱼吃死饵是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才摄食,基本上只能维持鳜鱼的基础代谢且饵料浪费大,不合算。笔者认为:还是投放健壮的活饵为佳。活饵除天然水域捕捞外。主要靠人工养殖,即利用育种池塘高密度养鱼种,以后通步抽稀,捕大留小,解决鳜鱼的适口饵料。这就要求进行配套养殖。由于鳜鱼苗一般在5月中旬放养进箱故同时要做好饲料鱼的投放工作,饵料鱼一般以白鲢、鲫鱼,草鱼鱼苗为主。

五、鱼种放养技术

通常情况下,50g/尾的鳜鱼种便可进箱。前面已经经过,进箱前,网箱必须提前半个月下水。尤其是新网箱,使网箱壁产生绿苔等附着物,以免伤鱼放鱼。前要先好细查看内,外网衣是否有破洞等要保证鱼种不外逃。鱼种入箱时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分钟-10分钟。

放养密度:每立方米箱体可放养10-50尾鳜鱼种,具体养殖密度要根据水质,饵料供应情况及养殖技术而定。水质好,饵料鱼充足,养殖技术过硬的要适应加大投放密度,反之则小,但是放养同网箱的鱼种规格必须一致,同时可在网箱中搭配鳊鱼,青鱼、红鲫鱼等一来可清箱,二来增加鱼产量。

六、饵料鱼的投喂

要根据鱼种规格的不同选择饵料鱼,饵料鱼的规格不能超过鳜鱼全长的50%,同时饵料鱼应经常筛选,做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疾病。池塘培育的饵料鱼养殖进行拉网锻炼增强体质同时饵料鱼投喂前还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方法同鳜鱼种消毒,鳜鱼种进箱后,立即投喂饵料鱼,饵料鱼的重量为鳜鱼重的4-5倍。

同时为了解决饵料鱼不足,可以在鳜鱼上方挂上电箱灯夜间开灯以吸引更多小鱼在网箱处活动,鱼虾进入网箱后供鳜鱼摄食可解决部分饵料,投饵应充足以免鳜鱼间相互残食。当鳜鱼长到最佳的上市规格的一般(0.8-1.5斤/尾)后也要适当控制投饵以便在最佳销售季节销售。

七、日常管理

①每天坚持巡箱,经常检查鳜鱼摄食情况,并防止网箱破损逃鱼。勤洗箱,防止网目堵塞,一般7天洗箱1次;夏季更要勤洗刷,以保护箱内外水流通畅。及时清除垃圾等漂浮物,防止网目堵塞影响小体交换。

②清洗饲料台:每天早上都要检查、清洗饲料后以防剩饵腐烂,败坏水质同时根据剩饵情况决定当天的投饵。

③箱盖遮荫:由于鳜鱼喜在弱光下摄食,在箱盖上覆盖黑色塑料编织布。

④及时分箱。随着死体长大,要及时把大规格鳜鱼分箱,以避免鳜鱼互相残杀,同时要做好防洪、防台工作,及时掌握气象和水灾预报,提前把网箱移位或加固。积极采取相应的防灾补救措施,防患于未然。

⑤做好防盗、防偷工作,加强人员看管,减少不必然的损失,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水产养殖日常管理是关键。

八、病害防治

鳜鱼的危害较少,只要在鱼种进箱时进行了消毒一般不会发生鱼病,但一旦发病损失较大。在网箱养殖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鳜鱼对药物较敏感,硫酸铜,敌百虫应慎用。

1、对后下药在下药前必须查明鱼病种类,根据病害对症下药,否则无效。

2、用药方法最好是挂篓、吊袋:用编织小袋,每袋装200-250克漂白粉,悬挂于饲料台上方,每袋入水60cm左右,一箱一袋,药物溶解完后5-7天再添加。

3、将鳜鱼集中到网箱一角,用塑料薄膜将鱼集中,箱体一角与箱外水体隔开进行洗浴。

4、定期投喂药饵、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病鱼死鱼及时捞出。

九、适进起捕

鳜鱼养殖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鳜鱼;无公害;养殖;管理

中图分类号S9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2—194—01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属鲈形目、鳍科、鳜鱼属。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鱼类。目前市场上的商品鳜鱼主要从江河湖泊及水库等自然水体中获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鳜鱼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进行鳜鱼无公害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此,笔者将鳜鱼无公害养殖技术进行了总结。

1 苗种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以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m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刚孵化出膜3~5d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d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9~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1cm长的饵料鱼。据生产经验,培育1尾3cm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d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d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因此在培育鳜鱼苗的同时,也要开展饵料鱼苗的培育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可灵活掌握投喂数量和种类,以满足鳜鱼苗的摄食为标准。

2 池塘条件

鳜鱼适宜用小池塘养殖,面积1333.3~2000m2为宜,池水深1.5m左右。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用生石灰2250kg/hm2;或用20mg/L漂白粉。一般在清塘10d后药性消失。在桶中盛池水后放进几尾鱼,如24h无异常,则可进行放养。

3 放养密度

依据养殖条件的优劣和技术水平高低,一般放养3.3cm的鳜鱼夏花鱼种1.5万~2.25万尾/hm2。

4 饵料鱼来源

鳜鱼的天然食性是摄食活鱼,饵料鱼的来源一般有3种途径:①购买家鱼水花密养,随时投喂;②培育和收集野杂鱼苗,每1hm2养鳜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hTn2左右,可放人鲤鱼、鲫鱼或一些繁殖时間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繁殖大批鱼苗供鳜鱼摄食;③为了节省鱼池,可直接在鳜鱼池中投放一些麦穗鱼、餐条鱼等小型鱼类,繁殖次数较多,可满足鳜鱼的部分需求。

5 饵料鱼投饲

把体重0.5g(体长约3cm)的鳜鱼苗养至500g的商品鱼,需消耗饵料鱼约5000尾(约3kg)。要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及天气情况及时投放饵料鱼,最好是3~5d投放1次,使池塘中的饵料鱼保持一定的密度。在饵料来源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投一些饵料鱼,让鳜鱼有充足的食料,吃不完的饲料鱼,在捕捞时与鳜鱼同时捕起出售。

6

日常管理

6.1早晚巡塘观察鳜鱼的摄食情况、生长情况及水质情况。

6.2水质保持保持良好的水质,使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一般每15d换水1次,同时在水质变浓时要及时冲水。夏季天气炎热时一定要使用增氧机增氧。为了避免水质过肥,可在水中培育一定的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6.3注意防逃防盗进出水口都要用筛绢网布包牢,防止鱼苗随水逃走。在成鱼阶段和即将起捕之时,要派人值班,以防盗鱼事件发生。

7 鱼病防治

7.1纤毛虫病主要寄生于鳌花鱼体表、鳍部和鳃部,寄生种类主要为车轮虫和斜管虫。该病蔓延迅速,寄生数量少时对鱼体活动影响不大;寄生数量多时,鱼不肯进食。肉眼可见鱼体上有灰白色点状物,游动失去平衡,继而死亡。

防治方法:甲醛20ml/L对水全池泼洒。硫酸铜对斜管虫的作用不理想,对车轮虫有一定疗效。上海产鱼虫克星对斜管虫疗效显著。

7.2锚头鳋病鱼体被铁锚虫头部钻入的部位,其周围组织常发炎红肿,继而组织坏死。

防治方法:①用“强效灭虫精”(北京鑫洋)或“敌鱼虫”(山西鱼虾安集团)化水全池均匀泼洒(鳌花鱼对敌百虫敏感,防治鱼病时禁用晶体敌百虫)。②若是饵料鱼的鱼体上寄生有锚头鳋可用20m//L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min,然后投喂。 7.3鱼虱鱼体表有虱样虫体附着,鳌花鱼吃食量下降,体质消瘦,生长停顿。

防治方法:同锚头鳋。

7.4指环虫指环虫寄生在鱼类的鳃部、病鱼体质消瘦,体色发黑,在夏花及成鱼阶段均有发生,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用无锡产“杀虫剂”或北京产“鱼虫煞星”,使用见说明。

7.5细菌性烂鳃用强氯精或漂粉精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同时服用药饵7~10d。

7.6出血病在成鱼养殖阶段,常由饲料鱼将病原体带人,生长,其菌落数量远远高于空白对照,有些对营养苛刻的微生物不能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或生长旺盛。加了尿素和磷酸氢二铵组分的培养基菌落数多,菌活力明显提高。因此,在制备生物有机肥时可优先选择尿素和磷酸氢二铵。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比较各组分的菌活力值可知,空白处理即不添加任何化学组分时,有一定的菌落形成,但是菌落数不多,添加了化学组分的培养基菌落数多。在常用的化学组分中,尿素、磷酸氢二铵对菌肥中微生物活力的影响较大,因此,选定磷酸氢二铵和尿素作为微生物生长时加入生物有机肥的化肥组分。

鳜鱼养殖范文第7篇

由于池塘高密度的传统养殖方法造成养殖水环境污染严重,降低了鳜鱼品味,影响了池塘鳜鱼养殖效益。本文着重于合理放养鳜鱼种、生物调控水质、仿造自然生态养殖环境等方面的探讨,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 池塘 鳜鱼 生态养殖 技术

Imit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pond aquaculture mandarin fish technolog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Mandarin fish 、pond、 ecological breed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S9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68-01

笔者自2012年以来,努力着手仿自然生态池塘养殖环境的研究。现将池塘仿自然生态养殖鳜鱼的生产性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时间:2013年11月上旬―2014年10月中旬。地点:六安市金安区城北水产养殖场。

1.2 池塘条件

选择3口池塘作试验,每口池塘面积为15亩,合计45亩,池深1 .6m,淤泥深度约为18cm。

1.2.1池塘消毒 清干塘底,爆晒15天,亩用75kg生石灰,水释成浆,全池泼洒。

1.2.2饵料鱼培养

鳜鱼是凶猛的食肉性鱼类,主要以活鱼虾为食,因此池塘主养商品鳜鱼的关键是提供适口鲜活足量的饵料鱼,以充分满足鳜鱼生长时对营养的需求。

从2013年11月5日―2014年1月底,共收购投放野生土鲫鱼12555kg,平均每亩投放野生土鲫鱼279kg,鲫鱼规格5g―100g,其中5―10g小规格占50%,50―100大规格占30%(主要用于来年自然繁殖鱼苗的鲫鱼亲本)。

1.2.3种草造鱼巢 3月12日―25日在试验塘四周固定种植水花生,覆盖率占10%左右。作为鲫鱼入鱼巢繁殖及净化水质和鳜鱼栖息地所用。水草经20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入池。

1.2.4鳜鱼种投放 鳜鱼种投放时间为4月20日,天气较好,水温18℃。选择体健、无伤、无病,活动力强、规格整齐的鳜鱼种。放养前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分钟。鳜鱼种放养平均规格35克/尾(专门培养的二龄鱼种),放养800尾/亩,合计放养1260kg, 平均28kg/亩。并每亩配养乌鳢鱼种30尾,规格20克/尾,用于清除鳜鱼食物残渣。

1.2.5投放饵料鱼 养殖到7月底及时补充鲢、鳙饵料鱼,补充量视饵料鱼池塘剩余量。2014年7月初至10月底合计补充投放鲢、鳙饵料鱼83000kg。

1.2.6病害防治 每隔10天用二氧化氯消毒水花生一次,每隔15天全池泼洒光合细菌或EM菌微生物制剂一次,每隔20天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消毒一次。

1.2.7饲养管理 养殖期间坚持每日巡塘, 观察鳜鱼的活动情况、水质变化情况,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安排。

1.2.8鳜鱼捕捞

采用先拉网捕捞后干塘捕捞方法。拉网捕捞:操作方法与常规鱼拉网捕捞相同,但拉第一网后应等池水平静鳜鱼出窝后再拉第二网,以提高起捕率。拉网捕捞鳜鱼时动作要迅速,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应及时回塘,以免受伤。干塘捕捞:抽出池水,让鳜鱼集中至池塘四周的浅沟内,再用捞网将鳜鱼全部捕捞出塘。起捕后的鳜鱼要及时放入清水中暂养,并要安装充氧设备,保证鳜鱼鲜活上市销售,以提高养殖效益。

2 试验结果

自2014年4月20日―10月20日,经过182天饲养,3口试验塘收获鳜鱼24682.5kg,平均亩产548.5kg,平均规格715g/尾,平均成活率95.9%。成本 1216800元,平均亩成本27040元;收入1875870元,平均亩收入41686元 ;利润659070元, 平均亩利润14646元。同时收获乌鳢769kg,鲫鱼1303kg, 鲢、鳙鱼种1825kg。

3 讨论

3.1 通过鳜鱼塘种植水花生制造人工鲫鱼巢养殖二龄大规格鳜鱼的生产性试验,产量高,养殖效益显著。

3.2 鳜鱼塘种植水花生,促进了池塘底部有机质的分解和营养盐的释放,降低了水体氨氮含量,降低了鳜鱼发病率。

3.3 鳜鱼池种植水花生为鳜鱼提供栖息场所,同时提高了池塘透明度和理化因子的良性循环,改善了池塘养殖的水体环境,净化水质。也提高了鳜鱼色泽鲜亮度和肉质口感。

鳜鱼养殖范文第8篇

培育期间始终保持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每天镜检鳜鱼苗,发现鱼病及时治疗。饵料鱼苗入池前用浓度3%~5%的食盐水或浓度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浸洗,时间为3~5分钟。

二、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阶段是将3厘米左右夏花培育到50~100克鱼种。鳜鱼种的养殖可采取池子塘主养、套养2种,池塘主养成活率较高,一般70%~90%;套养成活率较低,一般20%~40%。

(一)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与放养。池塘面积3~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深1.5米,池底平整,水质清新,排灌方便,能经常保持微流水。鳜鱼夏花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每亩放养规格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2000~4000尾。

2.饵料鱼的解决方法。原池培育:这种方法可解决初期的饵料鱼。在鳜鱼夏花放养前10~15天,先分批放入草鱼、鲢鱼、鲂鱼等鱼苗,每平方米放养300~500尾,肥水发塘,并每天泼洒豆浆,当饵料鱼规格长到1.5厘米左右时,正好做为鳜鱼夏花下塘的适口饵料。配备饵料鱼培育池:以1∶2~3配备饵料鱼池。放养鲫鱼、鲂鱼、鲢鱼、草鱼等种类的夏花,密度为5万尾/亩。然后以分期拉网、少量多次为原则,保证鳜鱼饲养后有充足的饵料,又使饵料鱼后其生长良好。培育小规格的家鱼鱼种:有计划加大家鱼种培育池放养密度,在不同时期分批捕小留大,取出一定数量的小规格鱼种喂鳜鱼,从而提高鱼种池的利用率。捕捞野杂鱼:如在湖泊、水库等捕捞野杂鱼方便的地方,可采用此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收获鳜鱼,提高养殖效益。

3.饵料鱼的投喂方法。饵料要求:作为鳜鱼的饵料,一要求鲜活,因为鳜鱼不食死鱼;二要适口,饵料鱼苗的体长为鳜鱼种体长的50%~60%;三要无硬刺,如黄颡鱼、鲶鱼等;四要保证及时供应,特别是饲养初期。按鳜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及存塘量,同时参考气温变化等因素,确定投喂量。一般鳜鱼鱼种体长6厘米以前,平均每天每尾鳜鱼投喂8~10尾饵料鱼苗。鳜鱼鱼种体长6厘米以上时,平均每天每尾鳜鱼投喂4~5尾饵料鱼苗。饵料鱼以3天投一次为好,因为投放后2~3天,饵料鱼活动比较迟钝,有利于鳜鱼捕食。时间间隔过长,容易造成鳜鱼捕食困难和增加体能消耗。日常管理要坚持巡塘,注意观察鱼活动情况。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调节pH值,鳜鱼对酸性水质十分敏感,每隔一段时间施生石灰水调节水质。此外,还要配备增氧机,鳜鱼不耐低氧,天气闷热时,坚持开增氧机。

4.鳜鱼种的并池越冬。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oC左右时,即可开始并塘。要注意带水操作,避免鳜鱼缺氧和相互扎伤,拉网前半个月应控制池塘中饵料鱼的数量。越冬放养密度为3000尾/亩,并投放一定数量的饵料鱼。北方高寒地区冰封期较长,谨防越冬池缺氧。

(二)池塘套养

选择野杂鱼丰富的亲鱼池或成鱼池套养,每亩放养规格3厘米左右夏花鱼种50~100尾。鳜鱼种出池规格50~100克。夏季要采取措施保持池水有较高溶氧,以免鳜鱼浮头死亡。另外,鳜鱼对药物敏感,用药时要慎重,特别是一些杀虫剂。

三、成鱼养殖

鳜鱼成鱼养殖是将50~100克的鳜鱼种养至规格400~500克的成鱼,可采取池塘主养和池塘套养两种方法。

(一)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池面积以5~15亩为宜,池深2米以上。鱼种放养前1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池塘注水0.8~1米深。池塘配备一台功率3千瓦的增氧机。

2.鱼种放养。春季每亩放养规格50~100克的鳜鱼种500~800尾。春季或前一年的秋季,江河可收购到野生鳜鱼种,这样的鱼种在北方地区也称“鳌花包”。至秋季出池,鳜鱼出池规格可达400~500克,出池产量可达每亩200~300千克,鳜鱼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鳜鱼种放养前,放养一些活的小型野杂鱼类,野杂鱼类的重量为鳜鱼重量的5~6倍,其规格不超过鳜鱼种体长的60%。6月中旬以后,3~5天喂一次活饵料鱼,饵料鱼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30%~59%,保持池内饵料鱼的重量为鳜鱼重量的5~6倍。饵料鱼既可专池培育,也可从湖泊、水库捕捞,也可同时采取以上2种方法相结合。鳜鱼种入池后,每隔5~7天加注一次新水,到6月份水深达到1.5~2米,以后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夏季坚持每天中午开增氧机,每天开机1~2小时,保持水中溶氧4毫克/升以上。

(二)池塘套养

选择成鱼池或亲鱼池套养鳜鱼。具体放养量可根据池中野杂鱼的多少而确定放养量,每亩水面放养规格3~4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20~30尾,或规格50克左右的1龄鳜鱼种5~10尾。到秋季出池,每亩可产规格300~500克的鳜鱼2.5~3.5千克。在饲养过程中必须注意3点:一是严格控制套养池内主养鱼的规格;二是鳜鱼对药物较为敏感,用药种类及药量要精确;三是水质清新,不宜过肥,避免低氧。

鳜鱼养殖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商品鳜鱼;高效;池塘;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5.2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276-01

鳜鱼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高蛋白含量等特点成为淡水名贵鱼类之一[1],发展人工鳜鱼养殖已势在必行[2],现将商品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池塘准备

池塘是鳜鱼赖以生存的地方,池塘条件的优越性直接决定了鳜鱼品质的好坏,为鳜鱼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首先要求池塘有足够的水源,并且水质良好,清洁无污染;其次,要确保池塘坡度较大,且排灌系统方便,池塘内的淤泥少;最后,池塘的面积要适宜,对于没有饵料鱼的一般为1 300~2 000 m2,对于有饵料鱼的池塘面积在2 000~3 300 m2。另外,要对池塘进行清整和消毒。

2 饵料鱼准备与培育

鳜鱼的饵料鱼有很多种,一般为野生杂鱼,如团头鲂鱼、鲮鱼、鲢鱼、草鱼、麦穗鱼等。在投放饵料鱼苗前7 d左右,要保证池塘的水深约为60 cm,并根据池塘底泥的质量向池塘内施加适量腐熟的有机肥,一般情况是3 t/hm2 [3]。用来培育轮虫等枝角类浮游生物,为7 d后培育饵料鱼做好准备。接下来就是饵料鱼的投放养殖过程,在投放之前要在饵料鱼培育池内加入约10 cm深的清水,使水中清洁且富含养料,注意饵料鱼的投放密度要控制在450万尾/hm2。定时饲喂饵料鱼,在饵料鱼喂养过程中要不断观察饵料鱼的体质和大小以及水中红虫的数量。一般鳜鱼鱼苗的大小为8~10 cm,饵料鱼的大小要控制在3~4 cm。

3 鱼苗放养

鳜鱼鱼苗在投放池塘前7~14 d,池塘的水要用浓度为0.7 g/m3的CuSO4溶液与FeSO4溶液以5∶2的比例混合后泼洒全池[4],目的就是杀死池塘里的寄生菌,以提高鳜鱼鱼苗的成活率。在放养鳜鱼鱼苗时,一般提倡采用套养的养殖方式,适合鳜鱼套养的鱼种有白鲢、花鲢等。同时,在池塘里放养一些老泥鳅,让其在池塘里自由繁殖,其中小泥鳅是鳜鱼很喜欢吃的食物。在鳜鱼以及其他套养鱼种在投放池塘时,都要经过消毒处理,具体方法是把鱼浸在浓度为3 g/m3的CuSO4溶液或者是浓度为20 g/m3的KMnO4溶液中5~10 min即可。避免投放进入的鱼类把病原体带到池塘或者交叉传染。

4 饵料投喂

在喂养过程中,对饵料鱼要求:一是确保饵料鱼鲜活;二是大小适中,一般情况下饵料鱼的大小为3~4 cm最为适中;三是保证饵料鱼没有硬刺,避免伤及鳜鱼身体;四是保证头尾工作要及时且规律。当然,在投放饵料鱼前,必须着实做好消毒工作,确保鳜鱼的食品安全。在鳜鱼放养的前期,最好多投放团头鲂鱼,而且饵料鱼将要被吃完时要及时添加。等到鳜鱼长到25 cm左右的时候就要根据鳜鱼的喜食性,多投放鲤鱼、鲫鱼等。到6―7月和11月,池塘的水质较好,而且水温适宜,是鳜鱼快速生长的时期,此时要加大饵料鱼的投放量,对鳜鱼超量供应食物,促进其快速生长;而在8―10月,池塘的水质较差,且水温较高,不适合鳜鱼的生长,饵料鱼的投放量应适当减少,但是要勤投放。

5 水质监控

在鳜鱼的养殖中,要注入新水,以保持池塘水质干净、肥沃、清爽,尽可能保持鳜鱼健康的生长环境。例如在夏季,即在6―9月要特别注意池塘水质。隔35~50 d要注入1次新水,每次注水深度为15~20 cm。天气如果过度干旱,此时要保证池塘内水位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控。保持鳜鱼池塘水质问题,那就是水中溶氧度的问题。由于历年来科学养殖技术的普及,在鳜鱼养殖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增氧设备来为池塘水中注入氧气。具体实施方法为每天的21:00―22:00开启增氧设备,直至翌日日出后。夏季炎热时,也要加开2 h,以保持水中溶氧度的稳定,确保鳜鱼正常快速生长。

6 疾病防控

对池塘水体进行消毒,每20 d用浓度为30%的漂白粉泼撒整个池塘,或者用生石灰75 kg/hm2均匀投放至池中。交替使用该2种方法效果更佳。防止池塘中病毒寄生虫,用浓度为0.7 g/m3的CuSO4溶液泼洒全池。注意鳜鱼的饲料鱼类的安全卫生,用100 g/m3的福尔马林混合3 g/m3的呋喃唑酮溶液浸泡10~15 min。

为了增强鳜鱼体质,在鳜鱼饲料中要掺杂光合细菌、免疫多糖等物质,增加鳜鱼体内的自身免疫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水质,适当增加氧气来改善鳜鱼的生长环境;一旦当池塘中出现死鱼,即可断定池塘中有传染病。在治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用药,切记不可滥用药物。

7 参考文献

[1] 芮平禄,陈志平.优质大规格鳜鱼种培育技术[J].内陆水产,2007(5):29-30.

[2] 张英.鳜鱼种专池培育技术[J].齐鲁渔业,2010(12):38.

[3] 陈德权.河蟹池塘套养当年鳜鱼经验谈[J].渔业致富指南,2009(17):45.

[4] 周福元.商品鳜鱼生态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3(17):41-43.

作者简介 贾淑霞(1979-),女,河南上蔡人,农艺师,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鳜鱼养殖范文第10篇

一、水霉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鱼苗感染时,背鳍带有黄泥状的丝状物,鱼苗浮于水面,行动呆滞,体表黏液增多。成鱼感染时,感染部位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物,分枝多而纤细的菌丝可深入到损伤或坏死卵膜、皮肤及肌肉。因伤口腐烂、食欲减退、体质衰弱而死亡。

此病病原为水霉菌感染鳜鱼而引起,在鳜鱼受精卵、苗种和成鱼均可发生。孵化用水混有杂物,遇水温较低,致使鱼卵受损而感染;苗种和成鱼,主要是因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早春和晚秋最为流行。

2.防治方法:①孵化用水经60目尼龙筛绢网过滤,以防杂物进入,保持良好水质,用0.2%食盐水和0.2%碳酸氢钠泼洒。停水5分钟后恢复流水。②鱼卵感染时,可用20~30毫克/升亚甲基蓝浸浴5~10分钟。③苗种和成鱼,注意拉网、运输勿伤鱼体,已患病鱼体用3%食盐水浸洗10分钟,效果很好。

二、烂鳃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病鱼鳃丝腐烂发白,鳃片表面尤以鳃丝末端黏液较多,有黄色的腐烂物附于鳃丝边上。严重时软骨外露,鳃盖中央被腐蚀成透明小孔,俗称“开天窗”,体表充血发炎。病鱼常独游水面,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体形消瘦而导致死亡。

此病病原为鱼害黏球菌感染鳜鱼所致。此病在全国各地都会流行,全年均发此病,水温在20℃以上开始流行,每年4~10月,水温在28~35℃时最为流行。该病发展迅速,在短期内可形成死亡高峰。

2.防治方法:①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②水温在15~20℃时,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鱼种15~20分钟,可防此病。③用25毫克/升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较好,用药三天后更换1/4~1/3的池水。④全池泼洒溴氯海因0.2~0.4毫克/升,两天后全池泼洒0.2~0.3毫克/升碘制剂一次。

三、肠炎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浮游于水面,肠道有气泡及积水,病鱼的直肠至段充血红肿,严重时整个肠道肿胀,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

此病病原为肠型点状单胞菌。病因常是鳜鱼吞食了带肠炎病的饵料鱼而受感染,或因饥饿后又饱食而引发该病。

2.防治方法:①加强鳜鱼的饲养管理,不要让鳜鱼时饥时饱。选择适口饵料鱼,一般为鳜鱼体长的50%~60%,以防过大饵料鱼擦伤肠腔诱发鱼病。②将鳜鱼池和饵料鱼池的水体进行消毒。水体消毒可用0.4~0.5毫克/升漂白粉化水或0.1~0.2毫克/升二氧化氯或0.2~0.3毫克/升二溴海因等全池泼洒,每半月消毒一次。③饵料鱼投喂前用10%食盐水浸洗进行消毒处理,并清除病、残、弱饵料鱼,消灭传染源。④给饵料鱼投喂药饵大蒜素,每100公斤饲料添加大蒜素0.1公斤,连续投喂5~7天。饵料鱼吞食药饵后再被鳜鱼吞食,使鳜鱼间接服药得以治疗。

四、白皮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发病初期,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随着病情发展,背鳍和臀鳍间的体表及鳍基部都呈白色。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向下,尾部向上,倒悬水中,与水面近似垂直游动,不久就会死亡。

此病有两种病原:白皮极毛杆菌和鱼害黏球菌。主要发生在鳜鱼鱼种阶段。流行季节为5~8月份,流行地区广,发病2~3天就会造成鱼死亡,病鱼死亡率较高。

2.防治方法:①拉网、过筛操作时注意不要擦伤鱼体,经过运输的苗种过塘前要先药物浸浴。②在发病季节,每月用15~2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遍洒1~2次。③全池遍撒强氯精(含有效氯90%),使水呈0.5~0.6毫克/升浓度。④用10毫克/升的漂白粉浸洗,隔天浸洗1次,3次见效。

五、爆发性出血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发病初期,症状主要表现在鳃盖及各鳍条、体侧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鳃丝充血,肝脏和胆囊肿大并有点状充血,肝表层深黄色或浅白色。肠内有淡黄色物质,后期出现眼下球和鳃盖充血,离群独游,缓游于水面,摄食明显下降,很快死亡。

该病主要是在环境不良情况下,鳜鱼由细菌感染引起,或先由病毒感染,继由病菌扩大蔓延。据实验表明,有的是在水体或饵料鱼体上寄生的车轮虫、指环虫、鳋类、水蛭类及棘头虫类等带菌者引起。爆发性出血病流行快,死亡率高,在夏、秋两季最为流行,在水温25~30℃条件下,有的发病池甚至会全池死亡。

2.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消毒,采用石灰粉与洁尔灭合剂或用福尔马林与石灰浆合剂消毒,既可以彻底除野,又可灭除细菌、真菌及病毒。②进苗种时,尽量使用本地优质的苗种。③加强饲养管理,在苗种放养之前,用应氏消毒剂或新品一元二氧化氯制剂2~3毫克/升浸浴15~20分钟。④投喂优质饵料鱼,并对饵料鱼进行消毒。⑤发病季节,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20~25毫克/升全池撒施。⑥发病后,对饵料鱼投喂药饵,每公斤饲料拌病毒灵15克、恩诺沙星8克和维生素C5克,连喂5天为一个疗程。对鳜鱼池采取全池撒施百毒净或消净灵,连用两次,间隔1天,施药后5~6天,用5毫克/升的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调节水质。

六、病毒性肝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发病症状为病鱼不食饵料鱼,静卧或独游,鳃丝发白、缺血,体表症状不明显,或呈黄色,剖腹后可见肝脏苍白或黄色,肝细胞呈水泡状,胆囊增大,胆汁浑浊变黄,脾脏黑红色,无光泽。

病因是由病毒感染鳜鱼引起,全年都可流行。

上一篇: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下一篇:养殖基地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