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9:05:48

跟小学教育论文

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陈勇老师出生于上个世纪的饥饿年代,成长于动乱的岁月,1982年二年制高中毕业,属于“早产婴儿”。在家干了二年木工活。1984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比武招亲”,17岁的他就嫁给了教育,实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教育梦。自知“先天不足”的他只好“不待扬鞭自奋蹄”,刻苦自修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课程。对语文,他情有独钟,人生风雨几十年,一直以书为伴。每当夜阑人静,他常独坐窗前,借着一盏孤灯,拜谒孔子、庄子、屈原、司马迁……;也曾迎着晨光,享受过唐诗宋词与《古文观止》;也曾潜心拜读过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于漪、李镇西等大师的论著,也曾在自己自费订阅的10多种教育杂志中广泛涉猎。这些阅读,丰富了他的人生,厚实了他的基础,启迪了他的智慧,使他不满足于现状,立志做一位语文教学的探索者。

参加教育教学工作30年来,陈勇老师先后在重庆市铜梁县大庙镇兴复小学、石院小学、大庙镇中、司马初中、四合初中、大庙中学任过教,小学包过班,教过初中语文、化学、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1990年开始专教初、高中语文,当过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27年。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陈勇老师一直坚持“以德为先,以理服人,用爱感人”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他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当主人翁的自豪观和责任观。如教的2008级18班,这个班级由于关系户多,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县外学生占60%,他创新了工作思路,大胆放权,通过民主选举班干部,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后又成立了以王恒力等5人组成的“督查组”,负责对班干部的考核、任免。师生共同制定了“人心齐、学习优、班风正、校有名”的目标。针对班上有拉小团伙和各自为政的现象,在班上开展了“讲团结、讲正气、讲大局”的“三讲”教育。通过这些措施,班上班风班纪发生了较大变化,学习成绩一直居平行班前列。在班级管理中,他更加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保护。如2005级班上女生肖珊由于生长在农村,长期自卑,加之父亲意外伤亡,更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他通过多次的交心谈心,平等对话,在心理老师和他的共同努力下,该同学终于走出了阴霾,顺利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学。育人中树立辩证的师生观,在班主任工作中,他力求做到“实话实说”,他给学生说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教学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力求让学生理解,老师也是一个平常的人,跟学生一样,也有缺点和错误,但老师一直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老师更应该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想想,去体验,重视和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学生才会和你真正交上朋友。正因为如此,调入铜中13年来,他带了2004级10班、2005级22班、2008级18班、2009级21班四届毕业班,每个班在高考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管是重点还是一般本科上线率都居同类班级前列。特别是2004级10班,该班是理科平行班,高考重点升学率达47.1%,远远高出同类其他班。2009级21班参加高考,升学率为100%,重点上线率为67.8%,本科上线率为95。4%。600分以上22人,受高分“二视一”保护的有3人。由于带班成绩显著,学校德育工作年会几乎每年都由他去做经验交流,所写的德育论文《浅谈对高三后期人性化管理》、《让班主任也拥有诗意的生活》分别发表在《重庆教育论丛》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杂志上,《浅谈对高三后期人性化管理》获《班主任》杂志社举办的全国《班主任》杯征文大赛三等奖,《让班主任也拥有诗意的生活》获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2007年全国中小学论文赛一等奖。《对高三毕业班级管理的几点探索》、《怎样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均获得重庆市德育论文大赛二等奖。他所带的2004级10班、2008级18班、2009级21班分获校先进班集体和县优秀班集体。

在30年的教学工作中,陈勇老师除了严格按照教学常规要求进行教学外,还一直用“兴趣为先,学以致用”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对话中师生常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注重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深入到学生中去,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重视和家长称赞。如2004级所带理科平行班,高考平均分为104.51,上110分的有20人,最高分李珂 125分,及格率为97.1%。2008级9班张金莉以语文123分顺利考入清华大学艺术系。2009级所带班级高考语文平均分为109.13,及格率为100%。2012级1班语文二诊考试,张以126分获年级第一、六校第二。一班参加高考语文平均为106.6分,16班平行班为100.5分,圆满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

在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陈勇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如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开展了“阅读经典”、“佳作欣赏”、“海阔天空”、“课文质疑”、“故事接龙”、“新闻联播”等栏目,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班上还办起了“雏鹰文学社”,成立了阅读、写作、书法、演讲、研究性学习等兴趣小组,学生多次在各种活动中获奖。如蒲小龄、李珂等分别在《语文报》、《学语文》上发表过文章。指导学生多次参加全国中语会会报《语文报》举办的“暑假读报知识竞赛”,指导学生分别参加了中国报刊协会、、全国中语会等6家单位举办的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作文大赛,其中刘涧瑶的《泪水》一文获重庆市唯一的全国特等奖,郭博、黄雁、高琅等20人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他本人5次获优秀指导奖。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教育工作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近年来,陈勇老师一边抓教学,一边积极的投身于教研教改的时代洪流中,反复阅读教育大家如叶圣陶、于漪、李镇西等的教育教学专著,也从自己自费订阅的10多种语文类报刊中汲取营养。这些阅读丰富了他的人生,厚实了他的基础,启迪了他的智慧,使他不满足于现状,立志做一位语文教学的探索者。于是,他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近年来先后参加了三个部级课题研究。“优秀电影促进高中生德商提高的实证研究”、“《刘雪庵音乐作品选》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两个课题分别于2005年12月和2007年10月结题,其中“优秀电影促进高中生德商提高的实证研究”获国家优秀子课题奖。《新课改下重点高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已于2013年12月结题,市级重点课题“区县市级重点中学争创示范高中,实现持续发展的研究”于2007年5月结题,市级课题“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知识化研究”已于2011年12月结题。课题成果影像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论文《优秀电影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和实践》都获中央电教馆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论文《电影与语文学科整合初探》获重庆市第四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二等奖,研究报告《优秀电影促进高中生德商提高的实证研究》获第五届优秀电教研究成果一等奖,《追求的脚步―铜梁中学示范高中建设与研究》获市教委研究成果一等奖,还有多项科研成果在县内得到推广。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陈勇老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之余,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教学反思述诸文字,近年来也小有收获:在《语文报》、《中国教育科学》、《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科学咨询》、《师资建设》、《电教世界》、《重庆教育论丛》等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10余篇,论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课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等12篇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论文《对高三毕业班管理的几点探索》等8篇获重庆市等级奖。参编课辅读物《高考个性作文》、《中学生报》、《凤山驼铃》等6种。

正因为教研教改成绩突出,陈勇老师2005年12月获第四届“语通杯”全国“教改新星”提名奖(重庆市高中组最高奖,全市仅2名),2007年12月获全国“教改新星”称号,201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3年被聘为西南大学兼职副教授,2014年被语文出版社聘为“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客座讲师。

陈勇老师说:回溯过去,一路跋涉一路歌;瞻望未来,人在旅途路漫漫。“开弓没有回头箭”,教改之路上我将不断前行,“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以此自勉吧!

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叶圣陶 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研究

如果要在叶圣陶对现代中国的众多贡献中,找出一个最突出的贡献,人们恐怕会在文学和教育两个领域举棋不定。是的,在文学上,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叶圣陶以文学为武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专制和压迫,提倡自由和平等,虽然这些观念和态度是五四时期“流行的”,但落实于叶圣陶的文学创作“却能不落俗套,不带陈腔”,因而有学者认为:“在所有的《小说月报》早期的短篇作家中,叶圣陶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位”[1]。在教育领域,叶圣陶一生从事小学、中学、大学各层次的教学工作,编辑中学生喜爱的杂志,选编语文教材,撰写教育论文,成为“语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师”[2]。也许,我们无须生硬地将叶圣陶的贡献分割为一个个孤立的领域,因为叶圣陶的文学和教育活动,甚至包括他的编辑和出版事业,都是融为一体的,即躬身实践后人有些漠然的“五四”理念。

叶圣陶最初的职业是教师,他绝大部分的文学创作都与学校、教师、学生有关,至1928年长篇小说《倪焕之》问世,叶圣陶已成为现代中国成就最大的教育小说作家。文学是叶圣陶传播教育思想的载体,教育又为叶圣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叶圣陶的教育探索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固然与他从事中小学教育的经历有关,但更根本的原因则是五四时代的感召。当时的文化先驱都在为建设全新的现代中国而摇旗呐喊,叶圣陶以朴实、坚韧的精神,加入到这支队伍中,他深知,未来的中国是由未来的主人――今天的孩子所决定的,所以,“教育越进步,便养成更键全的个人……全数的社会,都包含着这样的个人,社会便永永改进”[3]。对于叶圣陶而言,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完善个人而改进社会,而什么样的个人是健全的?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叶圣陶的回答是:从封建专制和旧的伦理道德中解放出来的人是健全的;摆脱贫穷、落后、外辱,实现自由、平等的社会是理想的。这不仅仅是叶圣陶一个人的理想,也是那个时代共同的心声,即通常所说的“五四”理念,正如朱晓进先生所说:“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内核及其形成,其实正是与五四时期文化革新的核心价值诸如‘人的觉醒’、‘思想启蒙’‘人的现代化’等是相一致的”[4]。其哲学基础是人道主义、个性主义和科学思想。与其说叶圣陶以终生的教育探索来回答这个问题,毋宁说,他以坚韧顽强的精神固守这个答案。

人道主义、个性主义和科学思想贯穿于叶圣陶的全部教育探索之中,形成了他对中小学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及成绩评定的独特认识,这些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颇有启发意义。

一、教学目的:培养健全的人

时至今日,依然存在儿童为什么要上学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农村和小城镇尤其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因为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并不着意培养学生的谋生技能。宏观考察从民国至今的中小学教育,谋生技能始终不是中小学教育的强项和目标,虽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一些中小学毕业生也曾被作为人才加以任用,其中部分人士作出了杰出的成就。既然中小学不培养特定的谋生技能,那么,儿童为什么要接受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与谋生技能有何关系?

叶圣陶从教之初,正值民国前后,当时的社会环境可谓是真正的“乡土中国”,除了少数高门巨族之外,大多数乡土社会的民众――小市民、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都面临如何规划子女的未来及谋生问题。事实上,乡土民众中只有极少数人选择让自己的子女上学,更多的则是让子女从小跟随师傅学习一门谋生手艺,这就必然产生了对比,如果在谋生技能上,中小学生不能胜出一筹,那么,中小学教学的优越性在哪里?

学习具体的技艺,确实有利于日后谋生,这一点叶圣陶是认可的,“学得一技一艺,得以养家活口”[3],但叶圣陶显然不满足于把“养家活口”作为人生的目标和最终的追求。中小学教育超越于习艺谋生之处在于:“要什么小学教育?原来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3]。“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3]。叶圣陶把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归结为培养“更高尚的人”“健全的公民”“更键全的个人”或“独立不倚的人”[3]。总之,在叶圣陶看来,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培养,而不是单纯地传授谋生技能。这既是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又回荡着五四时代特有的人文之声。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历代教育家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各自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回答,但都紧紧围绕对“人”的培养。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完美道德的人,柏拉图把学习的目的理解为“使灵魂的视力向上”[5],亚里士多德重视教学的阶段性和针对性,但目的依然是对“人”的全面培养――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谐发展。20世纪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则把教育对人的培养深化、细化到能力、习惯,甚至情感:“(教育)不断地在创造个体的能力,填充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训练他的思想,并发展他的感情和情绪”[6]。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所谓“终乎为圣人”,就是把人的道德与能力培养到最高境界。把培养“健全的人”作为教育的目的还与五四时代的主旋律分不开,“五四”是一个充满人文理想的时代,它的最强音就是“人”的解放,即从旧的制度与伦理中挣脱出来,呼唤人的自由、平等,正视人性,追求人的现代性。鲁迅的《狂人日记》就发出了这种声音,让狂人自惭形秽的“真的人”,就是“五四”所理想的人,郁达夫表达得更直接:“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7]。

叶圣陶所说的培养“健全的人”与当下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颇有不同。“综合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但各项能力的总和并不等同于“健全的人”。叶圣陶所理解的“健全的人”是把“人”放在核心位置,这样的人应该具有“独立不倚”的现代品格,具有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能力,并且要能服务于社会,“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做点事的人而设计”[3]。如果能够培养出“健全的人”,虽然未有一技一艺,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能够使之有益于社会,远甚于一技一艺,谋生自然不成问题。这样的中小学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社会,都比师徒式习艺更为有益,因而更具优越性。

二、教学方法:激发、启发与分组教学制

如何进行中小学课堂教学,是能否真正实现教学目的之关键所在。作为具有实际教学经验的教师,叶圣陶对这一问题思考得特别深入,并反复撰文,从不同角度予以阐发。中小学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这种教师在上面讲解,学生在下面记录的方法,叶圣陶称之为“演讲”法,认为这种“注入式”教学法是“最不妥善的教育方法”[3]。对于教师而言,注入式教学无需深度介入的热情,要么照本宣科,至多无非是扩大知识范围,把自己所懂的一一教给学生,叶圣陶认为这种教学“算不得学校教育”,将其称为“学科杂货店”[3]――出售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去买,教学变成了一种“买卖”,缺乏对学生心智的启迪。对学生而言,这种当代教育界称为“一言堂”或“填鸭式”的教学,确实使人易于陷入疲倦,叶圣陶联系自己听讲的实际,认为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是“一种难受的刑罚”[3]。

既然“注入式”教学不足取,那么,中小学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呢?叶圣陶认为“知识只有自己去求”[3],因此教师的作用不是开“学科杂货店”,贩卖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思考。在叶圣陶看来,死记硬背的知识,除了应付考试,对学生并无实际的益处,是把“‘学习’认作‘记诵’”[3],记诵只是对知识的记忆,考完之后,往往很快就忘记了,不会对学生的心智产生实际的益处。真正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自己的心智,因此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尝试、讨论尤为重要,而更重要的则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旦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学习就真正变成了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叶圣陶倡导的教学方法重在对“人”的培养和锻炼,注重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志趣,使之成为“健全的人”,从而既有益于自己的人生,又有益于社会。这也是五四时代“人”的觉醒在教育界的回响,较之于单一学习某一技艺的师徒式习艺,其高下简直判若云泥。

叶圣陶倡导的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与潜能、启发学生思维与感悟的教学方法,对当前中小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在理论上,中小学教学只有真正回到对“人”的教育上,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学校教育的优越性,使“人”的主体性、责任感、能力得到培养或锻炼,从而奠定学生作为现代人、文明人应有的品格。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在音乐、美术、手工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相当一部分家庭为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生也忙于、苦于、疲于学校与课外培训之间。6年小学教育,再加3年学前教育,犹如一场全家人参与的漫长的马拉松长跑,耗去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可最终并无有力的证据表明这部分孩子在个人生活及社会贡献方面优于其他人。家长和学校的误区在于,对“技艺”的崇尚掩盖了对“人”的培养,而没有健全的人格,纵使有一技之长,也无法拥有完美的人生,更无从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在实践中,要真正发挥“激发”和“启发”的作用,最迫切的就是要推行分组教学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要甘当“催化剂”[8],在提问、答疑、论辩中,教育、引导、塑造学生,一旦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潜能亦将随之释放,既能把握自我,直面人生,也能服务社会。目前,分组教学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被采用,国内各级学校亦应与时俱进,中小学亟需率先行动起来,因为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都认为,人的个性、心理形成期大约在童年或少年时期,也就是其接受中小学教育时期,他们一生的幸福、成败都与此有关,正如意大利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所说:“成人的幸福其实是与他童年时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就是在他童年心灵的敏感和秘密时期形成的”[9]。当然,分组教学制不能流于形式,只有当教师真正潜心于激发、启迪学生,使之形成健全的个性、心理,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因之为他们日后获得“成人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考试制度与成绩评定:灵活、多样、据实

教学目的决定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决定考试制度和成绩评定的方法。自设立学校以来,就有学校的考试制度。古典文献中,记载西周时期即有完备的学校教育及考试制度的构想,设想隔年考查制,所谓“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10],这种二年一次的考试制度注重了学习的规律,考查的是学习的实效,考试方式也相当灵活。从秦汉时期以来,大型考试逐渐固定在笔试和口试,小型考试则以笔试为主。叶圣陶面对的现实就是笔试成为评定学生成绩的唯一方式(体育、音乐除外)。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抓住“会考试题汇编”之类的书死记硬背,“现在有人要用考试作为一个个的圈儿,把读书人的心拴住,被考者则把它看作一道道的关口,希望能侥幸通行过去:这样还有什么教育的意义留存下来呢”[3]?叶圣陶称这样的考试制度为“考试本位”[3]。关于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及成绩的评定,叶圣陶有过精当的分析。当时各类学校的考试中,常常出现“夹带”现象――偷带教科书、小纸片进入考场或考前将相关内容写在书桌、门窗上――这些作弊方法流传至今。叶圣陶认为,作弊固然不对,但问题出在考试内容、目的和成绩评定方法上。“夹带”表明考试内容是死知识,考试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成绩评定方法是只看卷面,由此把“学习”变成了简单的“记诵”。叶圣陶指出,那些没有“夹带”的学生,“不过把教科书之类带在心里头去应试而已,如果考过之后不久就忘掉那些记诵了的,实际还不是跟靠着夹带应试的一样落空”[3]?叶圣陶把考试方法与教育目的结合在一起思考,他认为,评定学生的成绩,要考察学生的“知能”发展状况。“所谓知能,包括思想和行动,也就是整个的生活。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受教育,他的成绩好或者不好,要看他的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要看他是否随时利用了所学得的东西去应付实际生活,方可断言”[3]。因此,学习成绩的评定要全权交给授课教师,让教师根据学生的言行作出判断:“贤明的教育家不看重什么考试,他与学生日常接触,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他据以下评判的资料啊。惟有不甚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特别看重考试”[3]。简而言之,叶圣陶倡导的成绩评定方式是考察学习的实效,考试方法则是灵活、多样、综合的,与上文提及的西周文献中的相关构想颇有相通之处。

遗憾的是,叶圣陶八十年前批评的成绩评定方式及考试方法至今未有改观,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试和卷面几乎是评价学生成绩的唯一尺度,“考点”“知识点”“考试指南”之类的书籍几乎填补了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所有可资利用的课余时间,催生的不仅是叶圣陶诟病的“记诵”式应考的形式主义,而且也助长了言行不一之风,因为成绩的等次只看卷面怎么答,而不看实际怎么做,怎么想。这样的考试指向了对知识的记诵或掌握,而忽视了对“人”的培养,而中小学教育最迫切的任务是培养“健全的人”,提升国民素质,不必也无须成为考试培训基地。

如果要真正通过中小学教育培养出“健全的人”,从而提高民族的总体素质,就有必要正视叶圣陶对中小学成绩评定及考试方式的批评,改革现有的考试及成绩评定制度,从重知识转向重行为,从重形式转向重实效,从单一转向多样。当然,考试制度与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离不开教学方法的转变,更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升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总之,只有中小学教育回到对“人”的教育上,并具有配套的设施和观念,考试制度与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才是切实可行的。

叶圣陶关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及成绩评定的思考和设想,是一个“系统工程”,是20世纪前期在中西社会文化思想对比、交流、碰撞环境中,中国教育家作出的独特思考,这种思考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智慧(如重启发),又吸纳了西方现代教育的精华(如重实践),它的灵魂是如何使中小学教育在培养出“健全的人”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实际的影响。这个“系统工程”体现了叶圣陶的人道主义情怀,它志在改进所有受教育者的精神,使之利己利人。同时,这个“系统工程”也注重学生的不同个性,反对任何权威和高高在上的教学,主张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体现了个性主义的教育观。再者,在教学方法及成绩评定等方面,又融入了科学的精神及务实的态度。一言以蔽之,叶圣陶中小学教育思想乃是人道的、个性的、科学的教育。它对于当前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具有启发、借鉴和参考价值。例如,教学目的要真正对准培养“健全的人”。只有当全社会对这一目的达成共识,才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激发”“启发”“分组教学”才能产生实效。而真正致力于培养“健全的人”的教学,决不会采用简单、机械的形式主义的考试制度及成绩评定方法。当然,这个“系统工程”的实施需要加大教育投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唯有如此,中小学教育才会有真正的突破,个人的幸福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才会有保障,才会为实现中国梦打下最坚实、最可靠的基础。

叶圣陶对教育探索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教育思想是“五四”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文化精神和基本原理”[11],而且还体现在他以满腔热忱创作了《倪焕之》等教育小说,以当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学艺术形式描绘、思考、探索中小学教育,此中足见他对教育兴趣之浓,思索之深。当前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不应忽视这笔宝贵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3]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

[4] 朱晓进.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3(1).

[5] 柏拉图.理想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6] 杜威.今日的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7] 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六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8] 王永红,崔琪:教师应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J].中国教师,2010(13).

[9] 蒙台梭利.儿童的秘密・导言[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10] 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 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文化底蕴和当代价值[J].教育研究,2012(3).

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研究心理;剖析;矫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45-03

尽管当前中小学教师研究工作已经广泛开展,但我们在基层教育科研管理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疏于研究或研究不深入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究其原因,这固然受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科研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更与他们在研究心理上的偏差直接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几种典型的消极研究心理的描述和案例剖析,提出一些矫正方法,借此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的价值、特点、方法、成效、精神等方面作一些诠释。

一、怠惰心理

教师囿于自己的经验与惯性进行教育教学,面对新的问题不求甚解、更不想通过探索和创新改变工作现状,追求卓越,对科研工作没有热情,甚至漠视。如余老师,工作10年,为评职称,偶有县级教学比赛获奖,主持县级课题已结题,县级论文也有获奖。但是,前后跨度几年的课题和论文都是同类内容,且同一主题前后两篇论文,无论新度、广度、深度都无太大差别,获奖等次不高。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还未达到把自己作为教育实践研究主体的境界,对研究的价值没有深刻的认识。在中小学教师研究意识上,普遍存在3种偏差:①唯功利性。如余老师为了比赛和评职称而申报课题,一旦课题结题,论文过关,对研究就开始产生惰性,思维定式,陷入“被动研究”的泥潭。②成果意识错位。把课题、论文的获奖当作科研的唯一成果,而忽视了研究主要成果――教师实践行动的改善及在研究过程中的专业成长。③研教不相融。如余老师满足于凭借积累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却不能直面自身工作的新问题而开展能动研究。即使有研究,也只是在同类内容、同一水平上打转,难以产生好的实践成效。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他会越来越缺乏研究的动力。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呢?

(1)教师要激活从事实践研究的主体意识。爱因斯坦说:“全部的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提炼。”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独特价值,以及对于教育生活的意义,使自己不至于在日复一日的单纯教学中日渐懈怠。实际上,只要在教学的同时坚持研究,就会明白“我要研”的真正意义。表面上看过程很辛苦,实际上享受了思考的乐趣、成功的愉悦,还有那种油然而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工作激情。这与职称、荣誉无关,而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能量的一种释放,这种释放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强。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研究获得成果时,则超越了外部物质奖励,得到了精神激励(效能感和成就感),这恰是人的高层次需要。

(2)要拟订循序渐进的长期科研规划,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于科研工作。在研究中,教师修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从而为创新工作、提高教学效益和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恐惧心理

教师把科研神秘化,对完成研究工作表现出畏难情绪;或者对于自己、他人的点滴成果不屑一顾,盲目攀高,眼高手低,导致研究的自信心不足。如新手教师毛老师,刚毕业三年,热情、开朗、深得学生喜欢。但如果让他申报一个课题进行研究,他会说:“课题啊,这么难,那是专家学者们所做的事。”跟他同一办公室的李老师也会说“我都教了很多年了,还没有做过一个课题研究,要做就做个像模像样的,过几年再说吧。”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恐惧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在入职起始阶段,对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具体表现为:①无科研入门动机。如毛老师毕业头三年忙着“适应”教育教学生活,也缺乏科研操作的基本知识,说是做课题研究与己无关,其实是心里胆怯。他若让这种畏难情绪蔓延下去,必定会影响其专业成长。②科研意识偏颇。在新手教师看来,科研是高大上的。课题研究要经过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检查、成果提炼、结题鉴定等环节,整个是“像模像样”的,而自己所做的日常工作则极其普通,跟研究划不起等号,于是自然地把教学与研究割裂成两张皮。若不从日常实际教学生活入手,而想以凭空臆想的研究改变教学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对科研的偏见必然会影响研究工作的自信心。这样,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很难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恐惧心理呢?

(1)教师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特点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布克汉姆说:“教育工作是一门研究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化程度很高的作业。”教师基于对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思考、探究和改进,生成教育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既是一种工作,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的研究不仅能深化教育教学,还能增强自信和力量,并且教师对自身的研究实践具有独特的优势。知道这一点,教师就不会排斥研究,也不会把研究神秘化。

(2)要努力提高自己会“成为一个研究者”的信心。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达成“教”与“研”的融合:一是学中做。教师研究除做课题外,还包括诸如理论学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公开课等)、经验交流、论文撰写、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教育论坛、成果展示、文集编印等,每一次完成“作业”,都可看作是教师的实践研究过程。而教师最主要的研究应是课堂研究,如教师有目的地学习某一教育理论、反思内化,并将其运用于课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收集反映有关教学效果的数据,与以往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把教学和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做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的《帕夫雷什中学》被世人奉为教学的经典之作,而他称该书是“根据我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笔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确实,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每天早上花3个小时,记录平时点点滴滴体会的结果。事实上,研究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可以在做中研。只要教师真正行动起来,养成一种事事观察、思考、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他就是一个研究者。

三、盲从心理

教师未能把教育理论本土化、个性化处理,只是照本宣科、依样画瓢地进行研究,导致研究与实践对接不上,收效甚微。如擅长声乐的黄老师,自己及所带的合唱团曾在省市许多歌唱比赛中获奖。当她得知她在外省的一位同学做了一个关于校园舞台剧的课题,曾获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时,她想,自己与这位同学水平不相上下,同学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好。于是,借鉴同学的研究课题,她也去申报校园舞台剧的研究课题,结果没有立项。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盲从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科研方法素养的欠缺。如黄老师对她的同学校园舞台剧研究课题获大奖比较迷信,且归因单一。其实这一课题获奖肯定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与她的同学的素质特点(擅长舞蹈)和良好的研究品质直接相关,而且与其所在学校浓厚的舞台剧研究氛围和组建的研究团队等因素分不开。黄老师认为同学在做课题,她也要做一个,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直接进行“借鉴研究”,申报了课题,这样生搬硬套,只能是“形”似“神”伤。做课题研究不仅需要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更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体悟,找到适合自己的主题和方法。黄老师若能借鉴她同学校园舞台剧研究的成功经验,然后再在自己擅长的合唱团建设问题上展开研究,那是可取的。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盲从心理呢?

(1)教师在实践研究中要有所突破,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可能做好的研究主题,不盲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之高,需要更广阔的思考,不能局限于狭隘。研究,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背景分析和自身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切口,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在研究实施中根据反馈情况不断调整,直至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效,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认真、谦逊和独立思考都是必需的,不应采取简单化的态度。

(2)重视掌握、运用科研方法。适合教师实践研究的常用方法有经验总结、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观察、访谈、叙事等是常用手段。重要的是,各种方法运用要适宜。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使同一个问题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学生身上,其处理方法也会不一样。作为一种实践研究,必须以实践为导向,要选择适合研究主题又适合研究者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在研究中若发现方法选择不当,要及时调整,在失败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方法论素养,最终实现教育研究的个性化。

四、敷衍心理

教师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对于研究任务,应付了事。甚至有时为了粉饰,投机取巧,将他人的研究成果挪为己用。如有这样一些老师,从教多年,教学成绩还不错,但搞起研究,就是藏着力气使不出。还有一些老师,虽然教学成绩平平,在课题申报时,却未见用力就拿出“漂亮”的研究方案。一问,是“借”的,只是稍稍改动了其中几个字而已。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敷衍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研究的任务和功效没有强烈的认同,还没有把研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求。客观上看,大致有3种情况:①研究任务与工作时间相矛盾。一线教师,工作具体繁杂,不愿花更多的时间搞“耗时巨大”的研究,能应付即是。②研究任务与工作实际脱钩。有时学校为了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要求教师参与研究,而非教师实际所需,教师往往是被动应付。③研究任务与现成资料相重合。偶尔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成资料有较高的一致性,有时就虚化研究过程、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当然,“外向型”任务强制教师研究已经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应予以纠正。但从主观上看,教师还没有感受到研究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力量,缺乏研究所需的内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抄袭则暴露了某些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敷衍心理呢?

(1)教师要增强“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认同感。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师应借助研究力量推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创造性探索,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度、思路和方法。“高瞻”才能“远瞩”,“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是长流水”。同时,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在忙碌中拥有这份高远,永葆教育教学的热情,享受学生成长和智慧传递的幸福。

(2)学校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推进器”。科研兴校,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在把科研作为教师任务规定下来的同时,还要注重科研的专业引领。树立科研典型,培养科研骨干,引领教师找到研究的正确方向。合理安排教师的研训工作,不做伪培训、伪研修、伪学习。建立科研诚信责任制,以避免教师胡乱应付、投机抄袭等不良行为,增强科研成果的信度和效度。

五、浮躁心理

教师想研究,会研究,但不能静心,缺乏毅力,对研究或浅尝辄止,或在“瓶颈”前泄气,或在“高原”中倦怠,最终不能形成好的成果。如时常可见学校的一些骨干教师,有能力,但研究水平起伏很大。有时选题精准,但缺乏事实分析;有时数据充足,但缺乏严密逻辑;有时方案堪称完美,但操作不够详实;有时成果有特色,但统而概之、人云亦云。很少做到真问题,真研究,真问题,深研究。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浮躁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偏低和对实践研究缺乏钻研精神。没有高远的目标追求,成就水平偏低,在研究上就会缺乏“挖深井”的韧性,也很难有所建树。实践研究如西天取经,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教师可能面临的困难有:①缺一双“火眼金睛”。“跟风”选题,缺乏个性,跟着感觉走,也鲜有科学性。②缺一场“面壁参禅”。教师不能静心潜沉下来,阅读源头性书籍和材料,从大量源头信息中分析、筛选、厘清问题,从表面深入到本质,悟出禅意。③缺一副“三头六臂”。因大量的繁杂事务需要处理,对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观察调查、个案收集、数据整理、改进讨论等各个环节难以顾全。④缺一次“打坐诵经”。清静内心,将研究手稿中浅层经验、个案特色进行理性提升,提炼成可诵读可推广的“经文”。研究缺少以上任何一项磨难,哪怕你是“科研骨干”,也只能草就成果,难得“真经”。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浮躁心理呢?

(1)教师要从不辱育人使命的高度提升精神气质,使自己保持激情不老的心态。教育是一种慢的生活,教育研究更是一种慢的艺术。开展实践研究,应有长远的眼界,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精神,寻找自己在实践中有深刻体悟的专题突破,做到从真问题出发、长期性跟踪、严谨性收集、规律性探索,取得成果必定是水到渠成。有人说:能够在一个行业做出点名堂的人,往往不是什么特别聪明的人,而是能够坚持不懈做下去的人。只有树立教育研究有所作为的境界,才能摒弃浮躁。

(2)加入到科研团队中去。同伴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有利于开拓研究的信息源,更新理念,打破思维“瓶颈”;也有利于共享研究智慧和乐趣,形成“共振”效应,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瑛.教师排斥课题研究的原因分析[J].宁夏教育,2014,(2).

[2] 戴建国.理性看待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倦怠症”[J].校长参考,2014,(2).

[3] 刘永和.教育研究不能缺失科学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3-9-13.

[4] 李维仓,文喜东.教科研并不神秘[J].教育革新,2014,(11).

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叶圣陶;新文学;国文教育;国文科;中学生国文程度;抢救国文

叶圣陶,名绍钧,原字秉臣,1911年改字为圣陶,他既是现代国文教育的缔造者,又是新文学的创始人。基于叶圣陶这两方面的成就,对他进行的研究已有相当之多,然而,这些研究始终无法打破教育和文学的隔阂,无法同时将既是新文学作家、倡导者又是国文(语文)教育家的叶圣陶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实际上,叶圣陶是现代国文教育和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联结点。民国期间,具有教育家和作家双重身份的叶圣陶并不是一个特例,新文学的作家、倡导者介入中小学教育领域在当时是一股潮流,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叶圣陶、胡适、朱自清、夏丏尊等人。新文学的倡导者和作家为什么会如此热心于介入中小学教育事业呢?“新国文”和“新文学”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具体研究叶圣陶具有代表意义的对国文科性质的认识,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1912年,叶圣陶中学毕业后到苏州言子庙初等小学担任国文教师,由此开始了他不平凡的教育生涯。叶圣陶从教之始,正是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创立之际。这年,教育部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对初等小学教育颇为重视。江苏省都督府也接连了几项教育通令,推广初等教育,废止简易识字学塾,酌改为初等小学或补习科。苏州学界解聘了一批“旧教员”,新设和扩建了一批初等小学,补充了一批新教师。实际上,“国文教师”这一称谓也才出现没多久,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分科教育,只有作为启蒙教育性质的私塾“蒙学”,内容是识字、读经讲经,为以后参加科举考取功名打基础,教师则被称为“私塾先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应对时势巨变,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所拟的《钦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系统的学制,因该年为壬寅年,所以称其为“壬寅学制”。但这一学制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施,次年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和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实际推行,这也就是“癸卯学制”。“癸卯学制”课程中,中小学设有“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必修两科,并在《学务纲要》中明确规定:“其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宦科实用,但取理明辞达而止。”从教学宗旨看“中国文学”科已经颇重实用,为以后国文单独设科奠定了基础,其实就是国文科的先声。到了1912年,也正好是叶圣陶从教那年,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文》和《中学校校令施行规则》中废除了“读经讲经”一科,设置“国文”课,从此才有了“国文科”和“国文教师”的正式称谓,中国具有学科意义的现代语文教育也由此诞生。 可见,叶圣陶从教之始,正是现代分科教育体制下“国文科”诞生之际,“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在此时酝酿和爆发,社会处在新旧两派思想相互交替争夺的状态中。实际上,在言子庙初等小学仅仅执教两年后,叶圣陶便被教育界守旧的一派所排挤丢掉了这份教职。 从这里,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当时教育界旧派势力的强大和新旧争夺的激烈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新诞生的“国文科”应该如何,社会上新旧两派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最能代表这场争论的是30年代在叶圣陶、夏丏尊等人主编的《中学生》杂志上发起的关于“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和40年代同样是叶圣陶主编的《国文杂志》上围绕“抢救国文”问题爆发的争议。

这两次争论叶圣陶都非常积极的参与。在第一次有关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中,他分别写了《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读了》和《再读》、《欢迎国文教师的意见》概括了这次讨论得出的对国文科的几点共同看法。在第二次讨论中,他又写了可以作为“抢救国文”争论的总结性的文章《读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两次讨论中他的主要观点包括:“赞同国文科的目标是在于养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又须贴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后者才是国文教学成功跟失败的分界标;”“阅读的材料却不必要名作,只要内容形式都没有毛病的就行”,“不能像医生配药似的,哪类文章包含道德教训,要读多少,哪类文章包含某家思想,要读多少”;“写作在乎是否“言之有物”,“必须要先有所感,先有所思”,而反对只会作一些鹦鹉学舌似的文章,要能用活的语言写出实际生活;”

如若将叶圣陶对国文科的这些主张和1917年胡适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被公认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创之作《文学改良刍议》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观点是何其的一致。此文有两个重点,一是强调“言之有物”,即以“情感”与“思想”为文学的“灵魂”,反对“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的形式主义倾向。其次是强调文学写作要摆脱“奴性”,“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自己的诗”,“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一一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之。但求其不失其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真之目的,即是功夫”。 同样叶圣陶主张在中学国文教学中不能以文言文为高深,而以语体文为卑浅,这就是反对文言文为文学正宗,力图确立中学国文科中白话文学作品的地位;国文阅读材料不必要“国学根柢”“固有文化”,正意味着白话文作品,新文学作品可以入选;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物”,更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主张。因而,我们知道叶圣陶、朱自清在国文教学上的观点和胡适《中学国文之教授》和《再论》两篇文章中的立场是一致的,他们都是站在新文化、新文学的立场上来看国文教学的。

这两次讨论,叶圣陶在国文科认识上的新文学作家立场已经清楚可见。进一步将叶圣陶民国38年间所写的有关对国文科性质认识的论文进行系统地归纳,我们可以发现他是通过将国文科和公民科和文学科进行区分,从而界定国文科的性质。首先,国文科是区别于公民科的,国文科并不全部担负养成学生修养的责任,而只是承担全部教育的一部分责任,这便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叶圣陶《国文科之目的》一文依然是从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的论调谈起,认为“在这里,颇有问一问国文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的必要。我们的回答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换一句话说,就是‘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两项。”而其中“要养成阅读能力,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认为教授阅读重要在方法,至于“修养云云那是身体力行的事,民族精神也得在行为上表现。”他认为要想单靠国文科提倡修养,振起民族精神,是不现实的,“不免招致‘文字国’的讥诮”。“要养成写作能力,第一宜着眼于生活和发表的一致;说明白点,就是发表的必须是自己的意思或感情,同时又正是这意思或感情。”“至于文体,语体文和文言文原没有划然的界限。然而就亲切、便利等条件着想,语体文应该普遍地被应用是无疑的。学生就性之所好,兼作文言文,当然不必禁止,一定要作了文言文,才算国文程度不低落,这成什么话?”在这篇文章当中,叶圣陶已经指明国文科目的只在于养成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两项,而不单独承担养成修养的责任,并且进一步言明了对待中学作文文体的态度,从实用角度是鼓励用语体,当然也并不排斥文言。1940,叶圣陶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中更明确地谈到: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要含有教育的意义。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这是应该的,无可非议的。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叶圣陶在此文中认为国文教育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但方法方面尤其应当重视,认为这是国文教学必须明确的第一个基本观念。1942年《略谈学习国文》 中进一步指出“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授受合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最切要。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其次,叶圣陶认为国文科又是区别于文学科的。叶圣陶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中所谈的第二个基本观念就是:国文的涵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的多,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以前,国文教材是经史古文,显然因为经史古文是文学。“五四”以后,通行读白话了,教材是当时产生的一些白话的小说、戏剧、小品、诗歌之类,也就是所谓文学。这两派实际是一路的,都以为国文教学是文学教学。叶圣陶认为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他说“其实国文所包的范围很宽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这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应用文,以及平正地写状一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见的论说文。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就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这种普通文为对象。”叶圣陶又说,“至于经史古文与现代文学的专习,那是大学本国文学系的事情,旁的系就没有必要,中学当然更没有必要。我不是说中学生不必读经史古文与现代文学,我只是说中学生不该专习那些。从教育意义说,要使中学生了解固有文化,就得教他们读经史古文。现代人生与固有文化同样重要,要使中学生了解现代人生,就得教他们读现代文学。但是应该选取那些切要的,浅显的,易于消化的,不宜兼收并包,泛滥无归。”在《读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一文中,叶圣陶又说“语文法不是古文笔法,也不是新文学做法,只是我国人口头笔头习惯通行的说法。”

叶圣陶这样界定“国文科”的性质颇有意思: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和思想启蒙者,叶圣陶却更愿意将国文科看成一个培养学生技能的科目,强调它区别于公民科,不单独承担思想教育的责任;作为新文学作家和倡导者,叶圣陶又强调国文科区别于文学科,强调语文法既不是古文笔法,也不是新文学的做法,它是不偏重于白话新文学,也不偏重于文言古文的学科。他强调了国文科的独立性和中立性,这是为什么呢?

在叶圣陶1942年为《国文杂志》写的发刊辞《认识国文教学》 一文上,我们能够找到他强调国文科独立于公民科、思想科的原因。文中写道:“国文教学没有成绩的原因,细说起来当然很多;可是概括扼要地说,只有一个,就是对国文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要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因此,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是不能养成善于应用国文这一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我们可以明白叶圣陶力主国文科区别于公民科、思想科的真正原因:他是要将新的国文科与旧式教育的“文以载道”传统割裂开来,确立起国文科培养现代公民适应现代生活能力的新传统。但这里存在一个有趣的悖论:叶圣陶为了割裂新国文与旧式教育传统,就需要强调国文科区别于公民科、思想科的独立性,强调国文科只是一个阅读和写作技能层面的训练,无关乎思想和修养;然而,他之所以强调国文科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又是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现代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叶圣陶这种区分正是他站在新文化和新文学的立场之上,反对国文科承继旧式教育的“利禄主义”、“古典主义”的一套,主张新的国文科应该为培育现代公民服务,这是一种以“新”取代“旧”的新文化运动思维模式,其反对旧式教育“文以载道”,却又确立了一种新的“文”与“道”的关系。

在这个区分中,我们可以看到叶圣陶新文学作家的立场,但是他为什么又要强调新的国文科又区别于“新文学”呢?我们可以发现,叶圣陶在说国文科区别于文学科的时候,他强调的是国文科的教材除了经史古文和新文学之外,还有许多的“普通文”。为什么要看普通文呢?因为“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就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这种普通文为对象。”在《国文随谈》一文中,他更加详细谈论了这个问题。他针对民国教育部所定的几条国文教学标准谈了自己的看法,针对“阅读一般文言文”一条谈道:“可见初中要读‘一般文言文’,高中要读‘古书’,都为适应当前的情形。如果当前的情形改变了,就是说,报纸、公文之类不用文言了,固有文化扼要而且正确地记述在历史教本里面了,初中就不必读‘一般文言文’,高中就不必读‘古书’”。又针对“除继续使学生能自由运用语体文外,并养成其用文言文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一条谈到:“至于高中要写文言,也只为适应当前的情形。而当前的情形不是不能改变的,据许多人的意见,语体文普遍地应用,这一个倾向现在已经越来越显著,只要大家再努力,语体文便可整个儿取文言而代之。于是高中只需求语体文的‘精’,那个‘精’也就不难达到。这里偏重语体文,撇开文言,并不存在有什么成见。只因现代人要用文字表白情意,唯有写语体文最为贴切,最能畅达,文言写得无论如何到家,贴切与畅达的程度总要差一点的缘故。” 叶圣陶还特别针对“培养学生创造国语新文学之能力”一目谈道:“就字面看,好像每个学生必须成为‘国语新文学’的作者,即使并不动手‘创造’,至少要有‘创造’的能力。可是一般的见解,文学创造是天才与努力的乘积,并不是人人能够着手的。说人人要能用本国文字叙事说理表情达意,是大家承认的。说人人要有文学创造的能力,就好比说人人要有国画创作音乐创作的能力一样,事实上必然办不到。”在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叶圣陶主张国文科要区别于文学科,要关注“普通文”:是因为普通文是生活中常见的文字材料,要应付生活就必须要学习普通文,这是其一;此外,国文科不肩负培育新文学作家的责任,因为文学创造的能力不是人人都有,因而要国文科承担这一责任事实上是办不到的,但国文科培养学生用本国文字叙事说理表情达意却是能够做到的,这是其二。透过叶圣陶对国文科性质的这两个区分,我们可以明白,叶圣陶心中的“新国文”是在反对旧式教育和旧文学中诞生的一个学科,是现代教育和现代文学合力产生的一个学科,必然就承担了传播现代新思想和新文学的任务,是新文学倡导的理念和创作实绩使新国文科得以诞生。在现代分科教育的体制下,它一方面和其它各科一起承担了现代教育的总体任务“培育现代公民”,另一方面又确立了自己不同于思想科和文学科的学科特性——培育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阅读和写作技能。这就是叶圣陶对新国文性质上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选》五卷 刘国正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8月第一版

[2]、《叶圣陶集》十卷 叶至善 叶至美 叶至诚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7年6月第一版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8月第一版

[4]、《叶圣陶年谱》商金林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一版

[5]、《叶圣陶传论》商金林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

[6]、《叶圣陶研究资料》刘增人 冯光廉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8年6月第一版

[7]、《国文教学》叶圣陶、朱自清合著 开明书店 1946年出版

[8]、《阅读与写作》夏丏尊、叶圣陶合著 开明书店1938年4月初版

[9]、《国文杂志》月刊 叶圣陶编 1942年1月创刊 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馆

[10]、《中学生》月刊 叶圣陶编 1930年1月创刊 华东师范大学特藏报刊阅览室

[11]、《国文月刊》叶圣陶编 1940年创刊 华东师范大学特藏报刊阅览室

[12]、《民国教育史》李华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8月第一版

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城市;中小学;空间布局;均衡化

中图分类号: Z822.7文献标识码: A

作为我国最普遍的城市形式,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根据《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我国的城市化目标为适当控制大城市,积极适当发展中小城市与大力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小城市这一环还比较薄弱,随之而来带给小城市诸多方面发展的不利因素。根据第七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的《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绿皮书,依据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现状,提出: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大型城市。麻城市市区人口约30万,是典型的具有中部特色的小城市。

小城市由于受自身发展条件、发展机遇和执政者的执政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在基础教育领域就表现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上。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积累。在教育公平这个当今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下,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所以社会上出现“择校热”,最关键的因素是中小学校的空间分布不均衡造成的校际差异,优秀的教育资源不能最有效地被大多数学生利用,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教育、社会问题。

1 麻城市市区中小学空间布局现状

麻城市市区共有四个街道办:龙池桥街办、鼓楼街办、南湖街办、黄金桥街办,共有中学11所,小学22所(见图1、图2)。中小学的师生数量情况具有很大的校际差异(见图3、图4)。

麻城市的基础教育质量在黄冈乃至湖北都排名前列。以麻城市第一中学为例,自2009年以来麻城一中有5人进入清华大学、4人进入北京大学,2人进入香港中文大学,1人进入香港城市大学,近800人进入全国“985”和“211”重点院校。但是,麻城市市区的整体教育质量仍有待提升,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中小学空间布局不均衡,由此造成非常显著的教育资源不公问题。

综合来看,麻城市市区中小学的空间布局均衡发展,面临以下瓶颈:

(1)新老城区发展时序上的差异,造成学生就近入学的不均衡。作为老城区的鼓楼街办和龙池桥街办,在人口集聚和经济效益的带动下,中小学数量明显多于南湖街办和黄金桥街办。新区的中小学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而老区的中小学服务半径过小,学校配套设施过度密集,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在黄金桥街办的中小学生,因为学校服务半径的问题,会造成上学距离增加,时间、金钱上的成本花费明显高于老区街办的入学学生。

(2)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非重点发展的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教育设施的差异性,造成了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当前重点学校师资力量过剩而非重点尤其是偏远地区师资非常缺乏,形成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局面,中心区和城郊分布不均衡,城市超编与城郊地区师资紧缺并存;学科分布不均衡:城郊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普遍短缺。

(3)由于小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较小,经济薄弱,受周边大城市的影响,难以拉动全市范围的经济发展,加上人口基数等原因,对于教育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麻城市区的中小学普遍规模较小,除几所重点学校以外,其它学校难以形成集聚性,“麻雀”学校过多,且分布较散。长期注重对中心城区的重点学校的发展,难以兼顾全市区范围内学校发展的平衡,造成了“择校风”盛行。

(4)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漏洞,对于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没有足够重视。有关规划建设部门没有从长远角度考虑中小学校的规划建设问题,国家关于基础教育的相关政策、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2 空间布局均衡化视角下的中小学布局原则

调整学校布局,不是简单地撤并几所学校,而是对原有教育格局和教育体系的一场变革。这个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学校、教师和学生及教育资源的迁移, 还涉及到政府和人民群众及产权问题等,因此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和安排。

(1)均衡发展

均衡的概念不能跟均等混淆起来。均衡状态可能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均等化。提倡均等化,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不能片面地追求平均化而忽视了平衡的重要性。在城镇的某一个区域内,不能错误地认为所有学校应该同等规模,这是不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在学校的空间布局上,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接受教育,确保其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应根据人口及居住分布,结合生源、人口密度、交通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类学校的均衡分布。

(2)就近入学

在偏远山区、城乡结合部、农村等地方,学生上学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上下学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由于家庭与学校在地理位置上相隔较远,学生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精力。中小学空间布局应该在最大程度上覆盖有接受教育需求人群所存在的地方,让学生可以方便地接受教育,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既要考虑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又要方便学生入学,不给家长和学生带来过多过大的困难。

(3)安全入学原则

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确保其安全地上下学,因此,学校的空间布局应该充分考虑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影响,避开主要的交通干道和人流车流较多的地方,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4)环境适宜原则

中小学的布局应该结合学校本身的特点来确定,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环境宜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避开较为喧闹嘈杂的环境,创造适宜中小学生学习的条件。

(5)集约化原则

中小学校建设应保证一定的规模,考虑到周边人口基数的影响,以及区位、经济等因素,设置合理的学校服务半径,最大限度的利用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节约社会成本。

(6)综合性原则

中小学的空间布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口、经济、交通等方面,不能偏废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只有综合全面地制定发展规划,才利于中小学发挥空间利用的最大化效益。

3 教育公平引导下的中小学空间布局规划策略建议

麻城市市区各街道办事处的中小学空间布局较不均衡,建议分街办或者片区进行中小学规划布局,不同街办或片区具体对待。完整的中小学校空间网点布局,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基础。然而受城市发展进程影响,中小学校空间布局是受不同城市地域的用地发展限制的。如城市新区往往用地条件比较宽裕,而老城区一般用地比较紧张。因此,规划对于老城区――鼓楼街办、龙池桥街办的学校首先满足空间布局的要求,对“麻雀”学校进行撤并改造;对于新区――黄金桥街办,由于用地宽裕,从长远规划考虑,可以提高学校的建设标准。

中小学校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存在过渡时期,在制定规划指标时,既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又要考虑实际需求与可能,带有适度的弹性。小城市由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有限,对比大中城市而言,中小学校的空间布局有自己的特点,规划时要因地制宜。远期中小学校考虑到长远的发展,注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及中小学发展趋势,规划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为将来城市总体发展及基础教育的调整留有余地。

(1)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中小学的规划发展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很多方面,因此,中小学的空间布局规划应该引起规划者的重视,将其作为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这样才能保证基础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

(2)合理调整师资分布,提高非重点学校教育水平。政府可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利用多种途径调整师资分布,例如,可大力倡导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对偏远学校的教育扶贫;提高非重点学校的教师待遇水平;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从硬件、软件条件着手,吸引优秀人才的到来。

(3)通过各方面的综合努力,包括国家政策、社会、个人等多方投入,加大学校建设的资金筹措力度,加强市场化运作,努力改善优秀教育资源较为集中的局面,保证中小学校能够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有优质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贵利.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姜涛,冯敏,刘莉丹.中小城市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探究――以淄博市中心区为例[C]//《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736-741.

[3]孔云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空间可达性分析――以河南省巩义市初级中学为例[J].遥感学报,2008,9,12(5):801.

[4]黄汉如,罗增雄.关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2006,(3).

[5]周保源.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6:19.

[6]张忠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工作重点[J].教学与管理,2005,9,1:9-2.

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故事一:从民办教师到师范生

1977年7月,我肩扛畚箕,胸怀语录步向上山下乡之路。算我幸运,这年的9月份,因人缘好,学习成绩小有名气,被魏谋兴校长招去当民办教师,教了两年的初中数学和物理。两年的初中教学生涯我大多忘记,但平生教第一节课的情境历历在目。

“同学们,我叫陈敬文。耳东陈,尊敬的敬,文章的文。尊敬师长,尊重学生,要崇尚文化,要发奋学习,让我们共同‘敬文’吧!愿大家学得比我好!比我强!”学生们被我这么一说,开始有点腼腆了。我接着就给大家讲了一个事先准备的“爱因斯坦与小学生”的故事。我边讲边在黑板上徒手画了两个一大一小的圆,不知怎的只刷刷两下,圆画得又快又圆。台下学生一片赞叹。然而更让学生大开眼界的是故事的结束语――爱因斯坦不知道的比小学生更多。

从教的第三年夏天,当时公社的文教办主任连哄带“骗”把我安排在他的家乡――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小学任教。说我进取心很强,到“田园式”校园里能够让我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家离学校步行需1个多钟头,每月26元的工资既不够伙食也不够乘车,生活极为艰苦。天天粗茶淡饭,练就了我不需任何菜,10分钟内就能把两大碗饭吃完的本领。一个星期一的冬日早晨,我骑着崭新的自行车,迎着蒙蒙细雨。正匆忙地赶路。突然,觉得自行车再也踩不动了,一看发现前后轮均被泥土完全阻塞了,结果只好光着脚丫扛着自行车,一路小跑赶到学校。在这里,我教了两年的毕业班数学。早晨,组织学生学习简易武术:放学后带领学生到树林里扒革:校长不在时,常其受委托召开校会,组织教师教研、学习……生活过得还充实。但一件小事让我清醒地认识了自己。下洋小学有一个学生小陈,小小个头,很老实,听课挺认真。但作业都是“×”,考试门门挂“红灯”。一天上完数学课,他拿着课本跑到我眼前:“老师,我今天才听得最明白,你看,是不是这样做……”我豁然开朗,平时,他一本正经地听课都是似懂非懂,为完成作业他硬着头皮瞎写,为表示学习态度好,他毫无头绪地埋头苦干,私下辅导他时,也是不懂装懂一个劲地点头。那天,我用的教学方法是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原来,教学方法不同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我猛然悟出:如果不致力于提升自己,只能让自己走进教育的死胡同。于是我下定决心潜心学习、运用、研究教学法,改变了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和学生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进行尝试练习中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遇到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突出尝试教学法“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鲜明特征。记得我在教学“百分数”时,出了一道题:“一种商品在物价上涨时提高10%,后来物价下跌时又降价10%,现在的价钱和原来的价钱是否一样?”按照“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模式教学,我进行着教学流程,当进行到“尝试解题”时,小陈答对了。我抓住契机,请他说明自己的观点,他振振有词地说:原物价和涨后的物价不同,标准量不同,所以同样乘以10%,所得的价格并不一样。

每当“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每当“满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时,我都会追忆这段经历,反思着“老师,我今天才听得最明白”的话语,我心中油然而生: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多么关键呵。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多么举足轻重啊!今天我小有成就,跟这段经历不无关系。小陈的前后变化扭转了我的教学旅程。那一年我考取了长乐师范。

故事二:从需要出发

1983年,我从长乐师范毕业后分配在实验小学任教,涉足音乐、语文、少先队教育、德育及思品教学,成了“大杂烩”老师,但杂而不乱,我依然专注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教育本身的苦与乐以及天真可爱的学生犹如一本好书中的情节,当知识渐渐地把你吸引住。教育便成了教师的一种需求。一种内在动力驱动你废寝忘食,沉浸于辛苦的劳作中。这,也是一种享受。

1991年冬,正当我沉浸在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的喜悦中时,经过多个方面的努力(当然也有我的默许),“转行”通知也下来了。用人单位“诱惑”,学校为难;朋友鼓励,同行羡慕;学生挽留,雨露沾衣……猛然间,眼前呈现出一个个长者的影像――

吴正和老校长:陈老师,自从我把你争取到实小,我一直担心留不住,但你没有让我失望。我坚信你的才智必将给我们学校带来财富。

高名奎局长:(在推荐省优的会上)实小陈敬文跟我素不相识,但我认为非他莫属。大热天,许多老师都休假去,他带着学生渡海,到一个孤岛上举办夏令营……

“不能再迟疑了。”我果断地放弃了“改行”机会,继续着教育的旅程。

1993年冬天,福州麦顶小学的宋校长带著一批骨干教师来实小支教,因为学生时代的嗜好和教过数学的缘故,我参加了数学组听课、评课活动。麦顶小学老师的献课精彩极了,评价我们老师上的课他们也挺客气:结构严谨,“双基”很重视,但太传统些。我知道怎么回事了。我知道应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了。当天晚上,我翻箱倒柜,把1980年以来有关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文章全部摘录下来,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尝试教学法”的精神实质,了解了邱学华当时的情况。第二天写了一封长信然后寄给邱学华老师。一周后,我收到了邱学华老师的回信和他寄来的《尝试教学法》。于是,我利用这些资料,对教师进行培训,亲自上示范课并指导青年教师上研究课,实小的“尝试教学法”推广全面铺开了。

1995年8月,我在总结国内外教育科研现状的基础上,在邱学华等老师的指导下。设立了“尝试教学与学法培养”课题研究,把尝试教学法与学法指导置于统一体中进行有机整合,推出十个子课题,既有面上研究又有纵深探索。课题研究开题容易,过程探究着实困难。回想起来,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在坑坑洼洼里摸爬滚打过来的,不知几回在岔道上坚定路标,更不知几次在困境中挣扎与挺立。

1996年10月,一年级实施“新教材”,县里按常规安排我校举行“新教材新教法”研讨会。经过集体备课,老师们都认同我的思路,即用新近研究的教学模式推出研究课,并在研讨会上举行“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讲座。研究课在

征求有关领导与教研员意见时出现了分歧,“一年级学生自学能力有限,尝试教学法只适合在初高中”“面向全县开课,保守一些好”等观点占了上风。执教老师开始打退堂鼓了,怎么办?我这人有一股拗劲,看准的就一定要闯下去。在我的坚持下,研究课按原来的思路在多次试教的基础上。依然在研讨会上面向全县隆重推出。结果,好评如潮。身居海岛。教育思想偏于保守,说来也不奇怪,与“世”隔绝,怎知”琼楼玉宇”“今夕是何年”。回头望坎坷来路,庆幸的是,我一路颠簸着奔闯而来。

故事三:为快乐前行

20多年苦苦思索的问题,探索的知识。蓦然从理论与实践中跳出,从不断的学习中走来。原来教育的真谛就在自己的眼前,在活生生的学生中,在艰辛的教育过程中,在滴水成溪、江河成海的积累中。

我深知,我们生活中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家教师”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兴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一旦一个教师到了仅仅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教育本来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因此,我认为“乐趣就是享受”,下面是我与网友的对话:

撼城:今天,我听讲座时,其中一个案例令我深思。

飘:好啊,说来听听。

撼城:有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之职,日日如此,也觉逍遥。有一天庙内住持要换人取代他的位置,小和尚很不服气地说:“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难道不响亮?“老和尚告诉他:“你敲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感召力。钟声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来的钟声不仅要响亮”而且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是无佛,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职责呢?”

飘:哈哈,心中无钟,即是无佛。说得多好呀!

撼城:是啊!心中无钟,即无佛,那么,教师心中无学生,即无教育,心中无教育而当教师的确很痛苦。说到这儿,倒让我想起一件事,曾有位老师对我说:陈老师,你也该好好享受享受了。我反问道:什么是享受?

飘:陈老师,您不是常说“乐趣才是享受”吗?

撼城:但是,他是这样说的:喝喝酒、品品茶、跳跳舞、打打牌。悠闲自得,才是享受。

飘: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怎能体验那种快乐。更谈不上享受了。

撼城,其实,责任即需要,需要即乐趣,乐趣即享受。

飘:呵呵,陈老师,您感悟很深呀。

撼城:这就是人的品味。不同品味的人就有不同的“兴趣一体验一快乐一享受”。

飘:陈老师,你已经出神入化了。

撼城:哈哈,我是自得其乐呀。你不是跟我一样么,你以崇文为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兴趣一体验一快乐一享受”的境界嘛。

飘:呵呵,热衷于此,才知其乐。

撼城: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那种在日复一日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能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成就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旧”面孔,但每天都有新鲜感:他们面对的还是昨天的那些学生,但今天却从这些学生身上发现了不同于昨天的新东西;他们天天看到自己的心血在学生身上时时刻刻地溶化、组合、萌芽、生长。他们真是越干越幸福,他们干工作就是追求幸福。

飘:如果老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一生都是幸福的。

撼城:故乐趣即享受。致力于教育事业其乐无穷呵!

琐碎的事务,繁忙的工作,并没有抑止我倾心教研的热情。一天上午,我参加完数学组教研活动后。正想着刚才老师们畅所欲言的情境,突发一个念头,今天数学课还没听,何不来个“推门听课”?不知不觉已到了四(6)班的门口,刚想敲门,陈惠钦老师已跳着一只脚开门来了。我顿觉一股暖流涌向心头,原来,陈老师前些日子上班时,不小心脚骨折了,才休息几天,就瞒着学校坚持到班上课。我迅速地步入教室,扶着她,叫她在前排的一个空位上坐下,回过头,望着陈老师刚抄完的一个例题,忙对她说:来,我替你上课。接着,一节课在轻松、愉快,师生和睦对话、交流的情境中完成了。下课了,我面带微笑企盼陈老师和她的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料他们却报以热烈的掌声,异口同声地说:“欢迎陈校长继续给我们上课!”事后,我与陈老师交流感受时,她说:“陈校长,你没看书,甚至例题还没看清,一下子便进入角色,非常精彩!学生很喜欢你上课。什么时候再让我们大开眼界!”我对她说:“我进四年级,一看‘教学进度’就知道了。最近,我正在设计‘四段综合型’教学模式,今天课堂‘动态情势’,有利我规避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局面,实现了学生思维推着老师走的境界。课堂上之所以异常活跃,跟你平时的教学有很大关系。你看,今天学生接二连三地提出了许多不同解法,并且对不同解法都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对有的解法提出了质疑。如果没有平时的一数学学习习惯’养成,要实现这种境界,那是不可能的。当然,课堂上应坚持‘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也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一路走下去……’的原则,这就是我常说的‘动态生成’。”

1998年12月,我晋升为“小中高”,我觉得自己很惬意,平常人们常说我是“工作狂”“教育迷”,对此我只好予以缄默,孜孜不倦地追求,矢志不渝地奋进是我内心需求。追求需要不断确立新的境界,奋进必须不停地学习、领悟与反思。随着”尝试教学与学法培养”课题研究的结题并获得优秀成果一等奖之后,我又致力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尝试创新”课题研究,配合“创新教育”的小学数学“创新策略”探索,新课改的“动态生成与跟进策略”研究……

罗素说:“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从教二十几年,从默默耕耘的无名小卒到现在的终尝教育的甘甜,我真正地体验到了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三种境界,这由苦到乐的教学旅程,由涩到甜的心路经历,非亲历其境不能品尝其味。倾我所有的热情,永不放弃,我期待着迈入更加自由的快乐境界!

故事四:不仅是为了称号

2003年夏天,我作为第一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到福州艺术师范学校集中理论研修。在两周时间里,我耳闻目睹了11位省内外部级专家的精彩讲座,那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收获。在这里,我看到了大师勾勒的国家课程改革的蓝图,体验了未来教育的情境,了解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成绩、问题与前景:感受了与专家对话的快乐,进一步领悟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必然与时代要求,体验了作为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素养、理论底蕴和重要责任。在这里,大师们的“课堂动态”“蒙太奇”的意境,勾起我对两年前就琢磨的教学策略“跟进”的极大兴趣:“跟进”不单是现代课堂教

学从“有模教学”步入“无模教学”过渡的载体建构,教学机智的提升、教学艺术的锤炼,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这无疑对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引擎,触动了灵感,激发了热情,“跟进”教学策略的雏型就在我边听课边思索中形成了。两年的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训使我感受到自身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在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的碰撞中得以升华,体验到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在不断砥砺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获得了质的飞跃!

我常想,教师要达到教学相长。把传统的“一桶水”刨升为“长流水”“鲜活水”,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与终身学习。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高强度已使我们的教师不可能“板凳要坐十年冷”,教师的不读书,不勤读书,无疑给专业发展带来致命的“后劲不足”问题。我坚信:只有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才能拓宽视野、提升智慧。培训的两年中,我通读《苏霍姆林斯基》全卷,写下了读书笔记3万多字,钻研了《教育创新论》、《小学数学教学建模》等一批理论图书,写下了反思性文章与论文近40万字。2005年我的专著《评课》,以及2008年我与余文森老师、黄国才老师等合作编著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均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邱学华老师称(评课)一书的出版“使我国评课的研究达到一个新水平”,中国教育报还专门刊登署名评论文章,称(评课)是。建构一种评课文化”的书。

网络是一个不设藩篱的大学校。在网络学习的背景中。教师完全能够体验专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和美好前景。借助网络,教师可以感受最前沿的理念,可以捕获最丰富的信息,可以表达最自由的思想,可以实现最广泛的交流。2004年,在我给一千多位教师作“动态生成与跟进策略”专题后,几个月下来,陆续有全省各地的热心教师通过邮件、QQ、电话、传真等联系方式同我进行沟通与交流。其中,QQ连线最多,你来我往,持续不断,QQ无疑成了无限的平台,QQ连线化为永不消逝的电波。除了QQ,各个教育论坛也是我活跃的舞台,也只有在网络上才会有“敬文评课”的版主,“课堂点评营”的版主以及跨区域的“门徒”(陈敬文老师网名)。

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行动,而是以研究的态度去做、去实践。研究教学课程,研究教学策略,研究试题的针对性和训练量,更要研究学生,研究他们的心理、个性及转化矫正的办法。在研究性的教育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获得娴熟的教学技能,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学会研究、勇于创新,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教历式教案改革”“跟进策略”“案例培训”“评课实效性研究”等专题都是在工作中找到研究的着眼点的。教育是科学,是艺术,需要实践、反思与探究。只有通过“深入”的教育科研,教育的理性光辉与人文色彩才能得以“生动”的发挥,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校才能成为展示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教中研,研中教,以教催生研,以研提升教。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根于实践,源于问题,亲近学生,走进课堂,它是那种田野式、草根性的鲜活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回首十几年所走过的教书育人的之路,无论哪一届学生,在作文中,书信中,常会有相同的话语:“我真幸运,因为遇到了您!”每看到、想到这些真挚的话语,我就会想起那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娱乐、欢笑的日子,那洒满了师生真情,师生真爱的“光辉岁月”!

家访——家校合作育人的桥梁

我每接一个新班后,总会利用休息日或晚上有针对性地安排对每位同学家庭的走访。每个班60多个孩子,一家一次,就需60次,更何况有的孩子,还要重复多次的家访!家访内容一般分三部分:首先,我与全家人共同交流。此时,主要是我把对孩子的希望,把孩子的优点、感人的言行等一一描述出来,再引导家长去补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节。然后,我再与孩子单独交流;翻看成长相册,议论班中情况或倾听同学困惑等等,此时,不失时机地提醒孩子的不足之处。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观点的师生又和家长坐在一起交流孩子的今后发展。这种一般式的家访至少需花费4个小时,算起来每年至少多付出60多个休息日。问题多的孩子,问题多的家庭,重复性访问才会有效果,这需要老师付出更多。

半路接班中一个“疯”到一定程度的女孩儿,已经染上了抽烟、喝洒的恶习。我一次次地在这个孩子的挂满饰物小房间里和她一起谈心,一次次鼓励父母要有信心、有行动!半年左右时间,这个“疯”丫头真地有了转变,任课老师说,这个孩子连眼神都变了,有光彩了,有正气了!在毕业离校那天,她默默地为班里值完日后,抱住我大哭起来……她不愿意离开这个温暖的“家”!

校访—家长不再为“被请”而尴尬

每学期,我都根据课程安排,每周拿出一天时间,作为“家长接待日”,家长们主动抽时间来校了解孩子一周情况,我先把每一位任课老师观察到的该学生的进步或问题与家长交流,并商量好家长回家与孩子谈话的内容,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一位细心的妈妈说:“小学我经常被老师‘请’到办公室,陪孩子一起挨训。孩子对我见老师很敏感,可是现在,他却经常催促我到学校找老师。”

报喜电话—每个家庭的精神大餐

这是一位孩子写给我的一段话:“老师,今天是我妈妈的40岁生日,看到妈妈额头多出的那几条皱纹,我真觉得自己的成绩对不住妈妈,我不知道怎样让她快乐!可是此时,您的“报喜电话”来了,您把我作业上的进步,把小测的分数增加都告诉了妈妈,那一顿饭,我们全家吃得非常尽兴!我太幸福了……”

每一届学生家的电话号码,我几乎都能背过,以至于被校长和主任称为“孙老师电话一景----不用看电话本直接拨号。一个孩子在心灵沟通本”里写到:“那电波里流动的是您对学生的爱呀!”

书信—让每位家长溶进班集体

我每个学期要给每位家长发出至少6封信,及时把学校、班中工作安排通报给家长。同时,在致家长的信中还会经常出现进步同学的名字,有时,某些学科的方法也出现在信上,与家长学生共享。每一届学生都有许多家庭整整齐齐地装订好信一直保存着,用一位学生的父亲的话:“这些都是给我们的无价之宝”!

小字条、沟通本

――师生情感升华的细节

我的每一届学生中,每个人都收到过我及时写的“小字条”。一位正读研究生的学生把那一张张小条,粘贴到漂亮的本子上,一直留着。他还在信中摘抄了几年前我写给她的话:“可爱的孩子,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你沉静、充满智慧和爱心的大眼睛里所给予老师的巨大力量!这力量使我不再惧怕任何困难,也使我坚信你会梦想成真!”

除了这种很“快捷”的及时流,最让学生们视为“珍宝”的是“连心本”(或心灵沟通本)直到现在,许多毕了业的学生聚会时,常提起它。这个本子上的每篇文章的题目都是我精心设计的,同学们就题发挥。还有,就是同学们有什么困惑、秘密、愿意与老师交流的,都可以随时写,一周发下来一次或及时把心得随时发下来。一个班60多个同学呀,每一位同学每一篇我都会写几百字!甚至特殊情况会成“千字文”!这样,本子上的批阅时间,更多的是“凌晨”了(十几年已是上千万字的长篇教育史诗啊)!有的同学把这个本子包起来,在扉页上写着:“万一此本丢失,请千万还给××班××同学,那是他的生命的一部分!”好几个家庭破碎的孩子,从本子中老师饱含真挚情感的话语中,得到了鼓励,懂得了无私的爱,他们开始有了自信!

师生共同娱乐――让“代沟”变成“坦途”

下雪了,操场上白茫茫一片,孩子们提出玩雪、打雪仗,我也加入了。同学们一起拽着装满雪的竹筐,在雪地上跑,后来干脆把雪倒了,我让孩子们一个个坐进筐里,我和其他同学拉着绳子当“车夫”!结果,这时,调皮的孩子们却冲着车夫们掷起了雪球,于是车也不拉了,开始“打”起雪仗来!那场雪后,好长时间,班中的孩子们还在盼望,再下一场雪吧!

每一届班级,我都要和孩子们一起安排好一周一次的活动课,拼抢篮球,跳绳、踢键子,班中的学生都能在活动课上与我一争高下!

活动过后,我发现不仅没有少一分威信,反而感受到了孩子们那愈加信任的目光和行动!

读精品美文-激起学生们心海浪花

十三、四岁的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事实证明,“忆苦思甜式”的唠叨,空调无味的长篇大论,都是被孩子们阻隔在心灵之门以外的“无效”方法。我在实践中发现,那些精品美文会使孩子们产生情感共鸣,引起心灵响应!于是在不同的情景下,推出了不少精品美文。好多学生从《马车声》中明白了夸夸其谈的人像空马车一样乱响,会被别人鄙视!从《一粒沙》中明白了,改掉“坏习惯”,莫让一粒鞋里的沙子毁掉梦想!《没有蠃》告诉同学们,只要勇气还在,意志尚存,我们就没有输,只是暂时没有赢!《欣赏对手,才会翱翔蓝天》让同学们正视竞争――乐于竞争并让自己成长为被他人敬重的对手!

有人说,爱心的付出就像在山谷中大喊一样,是有回音的!我深信不移。一届又一届的优秀的班集体;一群又一群会感恩拼搏向上的孩子们;一年又一年优秀的中考成绩;一封封从海外或全国各地大学、工作岗位中寄来的信……每当此时我相信我和在座的所有老师都一样,都会沉醉在被爱暖暖的包裹着的幸福中。我会更坚定地告诉自己——继续快乐奋斗吧,选择无悔!

因为:没有一个职业,如教师一般,面对的永远是鲜活的生命;你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种心灵的碰撞与汇聚!

没有一个职业,如教师一般,耕耘的是荒芜的心灵,收获的是心灵的成长!是心灵之树的枝繁叶茂!

没有一个职业,如教师一般,守望的是明天最灿烂的希望……。

红星小学 卢爱平 事迹材料

爱,在平凡的岗位涌动

——记石家庄市桥西区红星小学优秀班主任卢爱平

爱平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27载,用爱的教育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在平凡的岗位上,别人放弃,她仍然坚持,才有了今天的爱平老师,爱平班。 ——校长寄语

我把每一个孩子都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儿女,我要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演绎精彩,收获永恒。——爱平心语

爱平老师工作承诺:

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

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

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

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

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替家长分忧——孩子校园生活快乐、安全,家长无须挂念。

卢爱平老师,红星小学一位平凡的班主任教师,她平凡的就像迥璨天幕上一颗闪烁的小星星,在不起眼的角落里静静发光,默默运行。然而,她却用柔和而执著的微光照亮了周围,用坚定而从容的轨迹,展示着自己独特的美丽。“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一直是她从教二十七年来的坚定信念和深刻体会,她在最基层的班主任岗位中幸福的工作着,生活着……

作为班主任,爱平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她每接一个新班,都一定要做一个“暑期家访”,这正是她开学第一天就能叫出全班学生名字的原因了。她利用暑假时间跑遍了全班每个孩子的家,她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支持,但同时,也吃了不少的闭门羹,她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

那年暑假中最炎热的一天,爱平老师骑车带着女儿去家访,“还没接班有什么聊的啊?等开家长会的时候再谈吧。”不管卢老师怎么说,老人家就是不肯开门。她和女儿在门外的烈日下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孩子的妈妈回家他们才进了门,通过一番对话,家长非常感谢这次的家访并惭愧的连声道谢。可走出门的卢老师看着坐在车子上已经熟睡了的孩子,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流下了眼泪!

爱平老师时刻以“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的情感体验。给予孩子们最大的宽容、理解、信任和关怀。“星期五的约会”就是她走进学生心灵的一条绿色通道!

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在信中写道:“卢老师,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我想自杀!” 听到孩子的心声卢老师为之一震,原来孩子的父母正在闹离婚,从未经历过暴风雨的她一下子不知所措,卢老师告诉她,生活本来就充满酸甜苦辣,正因为这样,生活才别有滋味,别担心,爸爸妈妈会一如既往地爱你。下班后卢老师顾不上回家就直奔这个学生的家里,对他的父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她还带来了一封写满了孩子深情的信,妈妈看过后失声痛哭,卢老师就是这样,不仅挽救了一桩婚姻还帮孩子找回了往日的快乐。可是没有人知道啊,那天,是卢老师爱人的生日,他们说好了,要一起庆祝的!当她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爱人和孩子已经进入了梦乡,餐桌上摆放着一个完整的生日蛋糕和没有动过一筷子的一桌饭菜!桌上还有一张爱人写给她的字条:“这个生日又是我和孩子过的,请满足我的生日愿望,下个生日,我们一起过好吗?”此时的卢老师,这个在别人看来如此坚强乐观的人,已经泪流满面了,是啊,她对得起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家长,可对自己深爱的丈夫和心爱的女儿,的确有愧啊!

为了使单亲的孩子能够时刻感受到父母亲的爱。卢老师经常给远在外地的马森翰的爸爸打长途电话,告诉他每周一定要给孩子通一两次电话,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亲的伟岸和爱,毕竟爷爷奶奶的爱代替不了爸爸妈妈的爱。当六一来临之际,卢老师又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父亲打电话,告诉他六一一定记着给孩子打电话,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祝贺孩子节日的电话没有响起,看到孩子失落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我把节日祝福的话送给他并拥抱和亲吻了他。同时告诉他父亲没有来电话并不是不爱他,可能是工作忙给忘了,作为小小男子汉,咱们也要主动给爸爸打电话,告诉他你很是个很棒的孩子,让他不要为你操心。孩子听了卢老师的一番话,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人生的词典里,“爱”这一词广博而深奥,但在爱平老师的词典里,爱也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提醒,一个深情的拥抱。

沧州受虐女孩齐阳阳的事迹,曾经在燕赵大地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她的妈妈离开后,爸爸娶了后妈,她生活在虐待和恐惧中,阳阳成了新时代的“小白菜”。在多家媒体报道帮助之下,她辗转来到了“爱平班”,幸运的成为了爱平妈妈的“孩子”。刚来到班里的时候,阳阳满脸仇恨,满目悲伤。为了让阳阳笑,为了让她尽快融入集体,阳阳每天到学校都能看到张开双臂的爱平老师,一个真情的拥抱是她一天学习生活的开始,直到今天。

学校组织“爱国之旅”,阳阳放弃了,可爱平老师知道,阳阳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去天安门看升旗,她在班里召开了“我的心就是你的家”主题班队会,她带头给阳阳捐款,当那些零零碎碎的零花钱飘落到阳阳手中的时候,阳阳哭了,卢老师哭了,全班的孩子们,都哭了,卢老师深情的对阳阳说:“我的孩子,哭出来吧,把你的委屈都哭出来吧,妈妈陪你!”阳阳大喊了一声:“妈妈啊!我想妈妈!!”孩子失声痛哭。要知道:这是一种宣泄,更是一种新生啊!卢老师长舒了一口气。在爱平班的教室里飘出的是幸福的哭声。自此以后,阳阳笑了,爱平妈妈这个名字也悄然在爱平班传播开来。

卢老师常说,爱自己那是自私的爱,只有能够爱别人那才是“博爱”。听到单晓霞把光明留给这个世界的事迹后她为之感动。一个普通的打工妹在弥留之际能把光明留在人间,这,是多么的可贵啊!卢老师想,我和我的学生们能为她的两个孩子做些什么呢?那年春节,小姐妹俩是和爱平班的孩子还有爱平妈妈一起度过的。她们一起包饺子,一起唱歌,姐妹俩被爱包围着。当卢老师看到两个孩子看着自己的女儿写的毛笔字时那羡慕的神情时,当即决定资助她们学书法。从此,每周都可以看到爱平妈妈和她的三个女儿一起去学书法的美丽身影。今年过年,她们送给卢老师的新年礼物就是她们亲手写的春联。卢老师欣慰地笑了!

认识卢老师的人都知道,卢老师长期资助着几个贫困的孩子读书,可大家并不知道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爱人下岗靠打些零工维持家用,女儿也还在读书。学校领导得知后,把学校每年给贫困教师的200元补助发给了她。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卢老师想给女儿买点排骨改善伙食,正巧被学校一个快嘴的同事看到了:“荷,卢老师,生活不错嘛!拿着救济款买肉吃呢?我们家一个月也吃不上一回!”卢老师无言以对,只是满眼泪花。有谁知道她的女儿在前一天因为营养不良晕倒在学校的操场上啊!又有谁知道,她早已拿那200元的补助金,买了一套《感动小学生丛书》,这套书至今还在爱平班的小书橱里呀!

尽管有诸多的不理解,尽管有诸多的误解,她,还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爱的回馈是卢老师工作的动力,她对工作的执着,倾心的奉献时时感动着、震撼着身边每一个人。记得去年,卢老师做了子宫肌瘤手术,手术过后,没等到完全康复,就回到学校,孩子们看到爱平妈妈每天捂着刀口,还要坚持站着上课,感动不已。这天,她一进教室,全班56个学生齐刷刷的站在那里,“妈妈坐下,妈妈坐下,妈妈坐下 ……”喊声响彻教室。这时的卢老师才发现,讲台桌前已经整整齐齐的摆放好了一把椅子,椅子上还放着个厚厚的棉垫子。讲桌上还有一杯沏好的热腾腾的茶水。爱平老师用力地点了点头,二十七年了,她第一次坐着上了一堂语文课。

爱平老师在默默地耕耘中,体验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教师节到了,她收到了孩子们精心制作的卡片,看着全班同学的亲笔签名,读着他们问候的话语,卢老师的眼睛湿润了;卢老师的生日到了,三层的生日蛋糕摆在了讲桌上,当卢老师踏进教室时,生日祝福歌飘进了她的耳朵……卢老师在心底默默发誓,“不为别的,就为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也要把工作做好,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不求涓滴相报,但求今生无悔。”

卢老师,就是这样,无悔于党,无悔于人民,无悔于她热爱的教育事业!

爱,在平凡的岗位涌动。

如今,爱平老师又将踏上新的征程。她将用自己执着的爱继续演绎爱平班的精彩故事,让孩子们因生活学习在爱平班而感到幸福和快乐。

成绩回顾:1997——XX年连续十年被评为桥西区“优秀辅导员” 。XX年荣获桥西区区委区政府“三等功”。XX年获“石家庄市双合格优秀教师”称号。XX年获桥西区 “优秀党员” 称号。XX四月我们爱平中队代表桥西区参加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小公民道德实践论坛——《健康成长,从小做起》,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XX月11在桥西区举办了《为了爱,学会爱》的爱平班主任工作艺术论坛,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事迹分别在《德育报》、《小学生必读》刊登。XX年9月与手拉手为特色的教育活动,在省电视台、石家庄电视台“民生关注”特别点击中分别播放。XX年3月接受了石家庄一台的民生关注栏目关于我们所在的中队关于救助弱势少年齐阳阳的事迹的专访。XX年5月石家庄日报要闻刊登了顾晓萍记者采访的《老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班名》。刊发了卢老师的事迹。XX年9月石家庄市纪念“手拉手”活动二十周年在我们爱平中队隆重召开,主题队会“手拉手 共享阳光”主题队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每个人都热泪盈眶。会后,受到团中央少年部部长张学军部长及省团委市团委领导的高度赞扬。省市报纸及电视台刊登、播放了有关消息。XX年10.6在中秋佳节的晚上6点半的石家庄电视台的民生关注播放了团市委书记董晓航和红星小学爱平班的学生们到感动河北十大人物的单晓霞家看望他们的家人。.XX年11月河北卫视播放了我们中队和外来务工子女单晓霞女儿手拉手的故事。XX年荣获区政府“三等功”13.习作论文《春暖自然化盛开》获区一等奖。14.辅导《纠正错别字大赛》获优秀辅导奖和组织奖。15.《让爱滋润期待的新田》获桥西区一等奖。16.元月卢爱平的语文论文获区一等奖。17.辅导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报刊辅导学生发表作文三十多篇。18.在省市电视台报刊发表通讯五篇。19. 在《语文周报》发表《你的寒假是怎么过的?》。20.我的德育随笔获桥西区一等奖。21.《猜猜我是谁》在语文周报发表。22.在石家庄第八届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评比中,研究的课题获一等奖。23.卢爱平辅导的王煜琪的语文知识竞赛获一等奖。24.辅导王煜琪的《人生如考场》获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三等讲。25小学生必读第九期的卷首语是爱平班学生的给老师的话。26.“我们的爱平班”在《小学生必读》第九其发表发表。27.《用集体主义凝聚人心》一文,在河北教育报上发表。29.《宽容比动怒更有效》一文在《燕赵晚报》上发表。30.撰写的《赏识教育》论文,获市级一等奖.31.《欣赏教育》获部级一等奖。32《小练笔 大收获》论文在《河北教育管理》上发表。33.《小熊做客》在《河北教育》发表。

市第二中学 陈运江 事迹材料

班主任啊!你是学生的神

题记:请作班主任吧!他不仅仅使你的工资袋厚一些,履历表里多一条,更会让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因为,从现在起你就如同上帝一样开始了造人,但你比上帝更伟大,因为他造的是人的躯体,而你塑造的是学生的灵魂。班主任啊!你是学生的神。

在毕业典礼上,班长代表全体同学把毕业纪念册赠送给我,我亟不可待的打开扉页,上面写道:“老师,你是改变我们一生的人。”霎那间,我感到了自己的伟大。因为,我做到了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我认为那是对我最高的褒奖。为了这一刻,每三年一个轮回,呕心沥血,精心呵护稚嫩的心灵,殚精竭虑,默默等待花开的时刻。又岂止是三年,十六年的班主任经历,每一处都留下了爱的暖意,每一处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每一处都见证了我和同学们共同成长的足迹。

一、爱心构起同心曲。“亲其师,信其道。”万世之师的孔子留下的千年古训,我想我们每位老师都想做到。爱就一个字,但如何去爱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爱就要大爱无疆---爱所有的学生。一个班五六十人,有学习好的,差的,有听话的,有个性强的,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但老师的爱应该是无任何条件的。只有这样才能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个同学的心间,才能传播公平的意识。记得06届有一个同学,由于心理原因,出现了一些暴力倾向,砸桌子,踹墙,结果同学们都不愿和他交往,极有可能发生极端事件。家长找到我说,准备转学,换换环境。此时的我,为了省去麻烦,可以立刻答应家长的要求,但对学生的爱马上让我拒绝了家长,因为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该同学的问题和环境没有关系,他无论在哪,如果教育不得法随时都会出现问题。于是我就推心置腹地和他的父亲讲明了利害关系,他父亲碍于我的好意勉强让孩子留了下来。其实问题的关键还是他自身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导致了和同学们搞不好关系,既然如此,我就动员同学们主动爱他,帮助他,使其消除芥蒂。于是,我组织了一个班会,当时马加爵事件刚刚发生,我让大家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同学们给出了种种答案,都是从马加爵的身上找原因。最后我作了总结:马加爵之死,百死莫赎,但作为生者我们是否考虑,如果我们能给与他更多的爱,是否可以避免。对任何人,尤其是同学,无论他的性格怎样,我们始终应该不抛弃,不放弃,才能真正的构建起一个和谐的集体。从此,在我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该同学顺利的考上了大学。现在没有升学压力的他,时常给我发短信,表达着对老师的感激,对班级的留恋。在班主任工作中,爱一个、一部分同学容易,但爱所有的学生,一个也不能少的爱,才是真爱,因为那是超越任何功利的爱。

爱有时也需要偏爱。在XX年我班一位同学的母亲突然罹患癌症,原本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间跌入痛苦深渊。在那位母亲去世前的几个小时,我赶到了医院,昏迷中的她听说老师来了,强支撑起身体,艰难的说出“老师”两个字,似乎把对孩子所有的放心不下,都包括在“老师”两个字里面。当时我感到自己尽管还够不上伟大,但绝对是对别人有用的人。这位母亲去世后,为了照看该同学,我还去了殡仪馆,给她以安慰。从此之后。我觉得我肩头的担子是那样重,因为母亲没了,她需要妈妈的爱,父亲经此打击,也是抑郁寡欢,她也需要父亲的督促,我即是老师,又是妈妈,还要当严父。该同学绝顶聪明,但个性极强,还经常上网,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工作有多难,真想放弃她,因为还有一大批学生等着我呢。但特殊的情况,就要求我对她必须付出更多的爱。特别是一想到那弥留之际的母亲说出的“老师”两个字,就下定决心,绝不放弃。在给她的期末寄语中我写到:“今年的冬天不冷,但我知道你的内心会很冷。今年的冬天真的不冷,因为你会感到你的周围爱意浓浓。只有爱才能感到万物皆生灵,只有爱才能胸中奔热血,笔下孕华章。你自言感受颇多,但时间浓缩时的灵魂震撼,更要化成持久的人生指南。也许,悲壮的人生才显其美丽,但造就美丽更需点点滴滴。孩子,抬起头。微笑的面对生活吧。老师相信花丛中,那朵最芬芳的花朵一定是你!”就这样在我的努力下,孩子不仅成功的进入了名牌大学,在大学里,也是佼佼者,大三就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宾西法尼亚大学深造。在她去美国前夕,来看时我说道:“老师,没有你,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我想正是这种师爱、母爱、父爱三位一体的的爱,为她扫去了心中的阴霾,帮她踏上成功的舞台。

爱就是要尊重。尊重就是理解和信任,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的学生宋某,特别爱学习,自习课,经常一个人外面学习,有时甚至复习课,干脆在家里自学。家长找到我,说对不起,孩子不遵守纪律。尽管我知道她不应该那样做,但我相信她一定是在学习,再加上她心理的脆弱,我没有硬把她拉到教室,反而告诉她,“小宋,老师相信在哪你都在学习。”不善言辞的小宋没有任何表情,还是我行我素。可当毕业时,给我的留言最多:“老师我真恨自己,为什么我的心灵就那样脆弱,而你却不和我计较,我知道你是在保护我,谢谢老师。”也许我可以以纪律的名义要求她,但我以尊重的态度理解她,换回的是她顺利的高中学习,甚至是对自己的反思。所以尊重是班主任的必备素质。当然我们提倡尊重学生,但不应该以尊重学生为借口放任他们。严格要求也是对学生的爱。我的学生对我的第一印象是严格,最后的印象还是严格。每位同学都会经历敬畏,疏远,再到既爱戴又敬畏的过程。我认为一个班主任的爱,应该是爱学生的现在,更爱学生的将来,有时甚至是把更深的爱掩藏在严厉下面。有时我开玩笑的说:为什么我的喉咙总是沙哑,因为我心中对学生有一团火;为什么我的眼神有时冒火,那是我对职业的炽热。

19年来,我不会说,我对学生的爱超出了对自己的儿子的爱,但当只有班主任能够给与他们的时候,我会义无反顾,就像一位父亲义无反顾的给与儿子一样。19年来,我会说,我和学生呆在一起的时间,超出了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因为那是职业所在,我的安身立命之本。

二、理念铺就成才路。作为班主任,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先成人,再成才”。坦白的讲,对这一教育理念喊口号的人多,真正认同的人少,持之以恒做到位的那就更少了。我们必须明白:做人是大教育,而成才是小教育或者说是教育的一个方面。人都做好了,你还成不了才吗?特别是现在我们即将实施的《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我们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把培养人放在首位,进而为学生一生的幸福打下基础。

尽管我们的目标明确,可实施教育的道路依然模糊,怎样高效率的开展呢?我用了心灵指向教育,即以爱心和责任教育为突破口。有的老师会遇到一些同学,被形容为穿盔戴甲刀枪不入,成了班里的所谓的刺头,或刺猬,该怎么办?不要忘了36计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我曾经以诗人的情感说道;“什么能拨动我心中最脆弱的心弦 ? 又是什么?是那样的温柔,却能跨越距离,超越时空,给我力量,那就是爱。”我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明确的说学习的目的是为爱自己的人和自己所爱的人。爱,首先爱自己,爱自己的生命,爱自己的名誉,爱自己的一切。还要爱父母亲朋好友。如果爱到此为止的话,这种爱只会停留在狭隘的血缘基础之上,那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败,更是我们人类的悲哀。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如果仅此而已,又于万物何异?!还应该爱祖国,爱人类。有了爱会使同学的生活处处充满阳光,更成为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

当然只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化做行动。特别是使之形成持久的,自觉的行为。这就需要把情感这一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即把爱升华为一种责任意识,才能不时的督促自己进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这尺度就是一定的责任感。责任心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命运、决定学生的人生。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成功,但是决不可缺少责任心。学生责任心强,做任何事情都很负责任,非常认真,就磨练了意志,具备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做事情就容易成功,因此责任心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我要求学生首先对自己负责任,就是要热爱自己的生命,遵守法纪。对自己的前途负责,就是要把握好现在好好学习,对整个民族大业负责,时刻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这和古代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异曲同工。

就在09届学生毕业前夕的6月5号,生活委员告诉我,我们平时卖废品攒了140多元,问我怎样处理,我转向同学们,有的说买冰糕吃。班长站起来说:同学们,吃不吃冰糕,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平时我们总是讲要多爱,我们是否把他们捐给急需的人,班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看到我教育三年的学生,懂得了爱,我内心非常自豪,应景在黑板上写下了:“做好人,考高分”。尽管俗了点,但同学们理解的是:做好人,有好报。在热烈的气氛中,我和同学们又把自己的零钱拿出来,共计740元,送给了来自衡水的一名白血病患儿。当医院邀请我们去见患者时,同学们拒绝了。此时的他们知道大爱无声,真爱无言,更知道,关爱弱势群体,是我们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与道义。

三、教学相长齐进步。每带一个新班,在第一次班会上我总是写下和同学们共同成长的誓言,不是吗?我们的人格需要不断完善,我的知识需不断增加,我们的教育理念更要与时俱进。有一个叫张一小的同学,在来信中说,老师,你最让我最感动的是每天早读时,我们在教室里背诵,你在走廊里大声读英语,你的行动激励着我们,不敢懈怠每分钟。试想一个每天不学无术的老师,怎能要求学生,努力学习;一个每天对工作敷衍塞责、不爱岗敬业的人,有何资格要求学生承担责任;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又何谈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 千万不要忘记“身教重于言教”的千年古训。大家知道,心理素质较差,抗挫折能力弱是同学们的普遍问题,其实我们老师也有类似的现象。特别是,高考前期,同学们普遍感到压力大,甚至一些家长也出现了焦虑情绪,其实我也着急。但我毕竟是老师,自己首先对这个问题必须有正确的态度。为此我召开了一次家长会。我们的家长会向来都是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在会上我分析到:我们的焦急,忧虑,都是对高考结果的担心而造成的。我也是这样一种人,尽管我们为将来做着一万分的努力,但还总是为万分之一的不幸而忧虑着,这样的人生怎能幸福呢?最关键是我们的焦急,悲观,忧虑情绪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问题的难度。为明天而积极准备,不为明天提前预支忧愁。只有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才能学会直视生命中的任何大场面;即使我们高考真的失败,那我们也要让痛苦散发芬芳,只许笑来,不许愁。在最后直至高考的日子里,我们班总是一片欢声笑语。这些都是我和同学们共同经历后的人生感悟,所以我真心的感谢我的学生们,他们的成长也促进了我的进步,其实,班主任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区区4000字,又怎能说清那16年班主任的心路历程。但此时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的重大:我们行走在生活与道德的边缘, 多种角色的夹缝中,难,真的很难,,但唯其艰难,才显其伟大; 唯其复杂,才更需智慧。愿我们一道用我们的责任心铸就学生的责任感,为中华民族培养更多的铁肩担道义的民族精英。

市沿西街小学 刘萍 事迹材料

生命的树林

在教育这片净土上,我已默默耕耘了13个春秋。我崇尚教育事业,热爱这片土地,并为此执著、奉献,以饱满的热情、不懈的努力,满载着知识和力量,如痴如醉地播洒爱的阳光、追求自己人生的理想,追寻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树林,因为只有走进林中,才能真正理解鸟儿的叫声,感受树林里的快乐与幸福。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按照优秀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团结协作。不断的学习,使我更坚定了人生的信念——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以爱为阳光,建造美丽的生命树林。

十几年来,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爱”。我在开展工作时,尽力将工作做得精细,把关爱渗透到每一个细节。爱如空气,人人需要;爱如阳光,谁沐浴它,都会感到温暖。爱是一个博大如海的字,它包容着理解、帮助、宽容、激励……给学生一份爱,收获的是沉甸甸的惊喜、欣慰和快乐。

记得我带的一个班在三年级时转来一个男孩——文利,瘦高个,一双略带成熟而忧郁的眼睛。开学不久,文利就总是不完成作业,早晨还总是迟到,找他谈心,但好不了两天又犯了,跟他爸爸联系,总也没什么效果。后来,我询问他妈妈的电话,孩子支支吾吾说不知道,眼圈红红的。为了更多的了解他,我决定去他家家访。一天下午放学,我们走了很远、很远,终于在一间低矮的小东屋前停住了。打开们,屋里黑洞洞的,闷热极了,不足八平方的屋子中,只摆着一张小床,床上被褥乱糟糟的,屋门口的地上堆放着蔫了的几棵芹菜。“老师,您坐,我上学太急了,没叠被子。”“这么小的屋子,你爸爸妈妈在哪儿住?”“我也不知道。”他眼圈红红的。经了解,他父母离异,由爸爸抚养,爸爸再婚后,阿姨不让他在新家住,爸爸就给他租了这间屋子,每星期来一次,给他买点菜和馒头,给十块钱。望着孩子那忧郁的眼神,听着那无奈的又似乎平静的语气,我的心如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不由得把身上所带的钱使劲儿塞到了孩子手里。回家的路上,我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孩子那忧郁的眼神,那瘦弱的身躯,不停地在我眼前掠过,迈着沉重的脚步,我想:我给孩子的钱和对孩子的关心永远不能代替他父母的爱,这时我下定决心要为孩子找回一个温暖的家。但是当我真正找到他父亲的时候,并不像我预想的那么简单,他的父亲唯唯诺诺希望我理解他,并不接受我的建议。后来我好不容易才联系到他的生母,做妈妈的听了孩子的情况流着眼泪说自己现在没工作,养不了他。我一面关心照顾文利,一面找他父母交谈,希望他们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几次后他的爸爸妈妈就总是关机或者不接电话,内心的焦急使我决定放学后去文利的父母单位门口等。一次次的做工作,终于用我的真情打动了他父母,他们说:“刘老师,您做老师的还这么关心孩子,跟您比,我们真是惭愧。”最后商议孩子暂时跟妈妈住,爸爸给适当的生活费。望着孩子幸福的笑脸,我知道是 “爱”让他神采飞扬。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娇嫩,最脆弱,最透明的珍宝,我们都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些脆弱的心灵,在孩子成长的旅途中能温润他的心灵,让他感受爱,懂得爱,让他更热爱他人,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我觉得再难也值!那一年我22岁。

以责任为土壤,享受幸福的生命树林。

一名教师,无论被紧张的生活怎样挤压,只要心中还在呵护自己美好的教育理想,那他就是幸福的。幸福就是执守,幸福就是充实。

在我满怀激情,神采飞扬领略教学美丽的时候,一次手术将我困在了病床上。离开教室的我仿佛缺少了生活的空气,等待拆线的日子是那样难熬,小家伙们还不知道我住院了,我真想他们,我想着他们每天在学什么,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等上了班,我得加把劲儿,把工作赶上啊。那几天我的心儿已经飞回教室千百次了,想到充满期待等着我走进教室的学生,拆线后我只歇了三天,不顾家人的阻扰,忍着刀口的疼痛,佝偻着身子走进了教室,被孩子们一拥而上的包围着,簇拥着,一张张笑脸,一句句想念的话语,握着班级知心信箱中塞满了的孩子们写给我的悄悄话,我充满了动力和激情,幸福在我心中荡漾开来。由于没有康复便投入工作,使我忍受了五年之多的病痛折磨,但我从未因此请过一天假。上课伤口疼痛时,我手捂伤口坚持讲课;夜晚读书备课,又累又疼,只能依靠止疼片来缓解。虽然病痛影响着我的身体,但丝毫没有影响我对学生一如既往的爱:学生生病时,我送去问候;学生受到伤害时,我细心呵护;学生学习落后时,我耐心辅导……我深深地懂得 “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我的言行深深影响了孩子们,他们勇于克服困难,从不轻言放弃;他们关心老师,班级自主管理井井有条,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习成绩总是年级第一;他们勇敢、自信、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积极进取,连续几年被评为长安区先进班集体,所带中队被评为区优秀少先队中队,受到领导与家长的称赞,看着孩子们的日益成长,欣慰之情溢满心间。

教育是一片浩渺的海,博大、澎湃,而又精深。她无所谓惊天动地,面对的就是一件件平凡小事,热爱工作,热爱孩子,做好工作的一点一滴,才能演绎教育生活的精彩。

以学识为肥料,滋养葱郁的生命树林。

我觉得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忙碌的工作中,我总是坚持每天读书,写读书笔记,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我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文集》、《爱的教育》、《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在这些教育思想的直射下,我的心毫无掩饰的暴露在他们面前,原来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很多时候都是仅仅为了一次次的评价,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思想,竟是如此渺小,面对这些伟大的心灵,我在痛苦中遮掩、觉醒,接受洗礼,蜕变自己。深入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教书”,而应该以“教育孩童”为教育的根本追求。在教育工作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我们要使每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很重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去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

以追求为雨露,浇灌永恒的生命树林。

我懂得在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上绝无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善于学习。周末和假期,我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图书馆和书店,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名著,向名师、名家学习,反复研读、不断琢磨,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诗意与智慧栖息课堂。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科研,承担课题研究,成为课题研究骨干。在学校我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还承担着带徒弟的工作,一次次参与说课、听课、评课和指导,热情帮助他们释疑解惑,看着同伴的成长,更感充实与快乐。

记得一次区教研室柯主任通知我承担一次市语文作课任务,那一阶段我正在做如何为孩子推开语文的窗这一研究课题。一次次的修改教案,除却知识层面的思考,我还从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甚至哲学领域,吸取营养,为我所用,厚重与灵动的教学,得到了专家和老师们的好评。一次次的省、市、区、校的参赛课、观摩课、研讨课、送教下乡课、引路课,真正起到了引领、研讨的作用,也使我获得了宝贵的成长历练的财富。

锲而不舍的努力、孜孜不倦的追求,为自己的奋斗历程添上了多彩的一笔,多次在省、市、区教育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全国、市获奖并发表;多次被评为市优秀辅导员、区优秀教师、区青年标兵、新长征突击手、优秀班主任等,并多次受区政府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

奋斗的足迹,成长的脚步,使我采摘着、体验着教育的幸福。行进在教育的田野上,我愿长成一棵树,把根深深地扎进教育的土壤、实践的土壤,在生命的林子里,把枝叶伸展出去,向上,不断向上……。

成绩如下:荣誉称号: 2011.6荣获石家庄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XX.9 被评为长安区优秀教师 XX.9被评为长安区优秀教师XX.4被评为区青年标兵XX.9被评为长安区优秀教师 XX.4被评为区青年标兵XX.4被评为区青年标兵 2011.2被评为长安区优秀班主任2011.4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业务成绩:XX.10 论文《微笑永远属于你》获全国一等奖并发表 XX.12论文《行为自律指航程》获全国二等奖 XX.4论文《发扬自主精神促进能力培养》获部级三等奖发表于《全国中小学教育论文选集》 XX.3论文《对小学生自律行为的心理辅导》在全国研讨会交流 XX.8论文《美来自雕琢》获全国三等奖 2011.3论文《高高的大拇指和悄悄的小拇指》获全国“十一五”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征文三等奖 XX.4论文《自信——胜利的起点》获全国优秀奖 XX.11 论文《他找到了自己的坐标》发表于《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选析》全国XX. 6论文《我帮小亮出主意》发表于《好习惯是怎么培养出来的——400所学校习惯活动案例精选》一书XX.6承担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深化实践与研究》结题 XX.12讲授的《快乐书虫》在河北省中小学优秀阅读课中获省级一等奖XX.5论文《和妈妈共同撑起一个家》发表于省级《成长的期盼》1999.1自然教师素质赛市级一等奖XX.12数学教师评优课市级一等奖 XX.12语文教师素质赛市级一等奖XX.12语文教师评优课市级一等奖 2011.11石家庄市班主任素质赛获市级二等奖 1997.5书法作品获市书法美术作品展市级三等奖

XX.12“20111工程”教育随笔市级三等奖 1998.11论文《勇敢些,你会成功》获素质教育论文市级三等奖XX.12作市级数学自主学习研讨课《认识几分之一》XX.12 作市级语文自主学习教学研讨课《观察石榴》XX.3石家庄市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活动中作专题讲座XX.10习作指导发表于《读写天地》 XX.3成为市小学数学教师高级研修班成员2011.4成为市小学语文教师高级研修班成员1996.12 自然教师素质赛区级一等奖1998.6自然教师素质赛区级一等奖 XX.12小学数学教师素质赛区级一等奖XX.3 所教班级获区级先进班集体 XX.6数学教师评优课区级特等奖 XX.12班主任工作研讨《我以师心换童心》区级二等奖XX.3所带班级获区级先进班集体 XX.6数学教师素质赛区级特等奖 XX.10成为区数学“中心组”的成员XX.12心理健康教育评优课区级特等奖 XX.3所带班级获区级先进班集体 XX.12年终考核受区级嘉奖,并荣立三等功XX.2所带班级获区级先进班集体XX.5所教班级中的阳光中队获区级优秀少先中队 XX.6语文教师素质赛区级一等奖 XX.10长安区教师培训中作课《观察石榴》

XX.12年终考核受区级嘉奖 XX.6语文教师评优课区级一等奖 XX.12新教材培训区级作课《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XX.12年终考核受区级嘉奖 XX.12品德与生活评优课获区级一等奖 XX.12师生亲子读书成果《<木偶奇遇记>指导交流》区级一等奖 XX.12年终考核受区级嘉奖 XX.1撰写《说了、笑了、快乐更多了》一文,在“班主任优秀案例”评比中,获区级一等奖 XX.6在XX年长安区语文新教材培训活动中作经验介绍 XX.12撰写的教育随笔在区级“20111工程”评比中获一等奖 XX.12年终考核受区级嘉奖 2011.12语文新教材培训中区级作课《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 2011.12联片教研活动中作区级课《绿叶的梦》

市第二十三中学 宋红欣 事迹材料

班级是棵常青树……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班级就是一棵常青树,我愿为常青树播撒快乐,享受幸福,高扬起学生理想的风帆。

————摘自宋红欣班主任札记

宋红欣老师,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在教育事业上已默默耕耘了十二年。

一路走来,既有酸甜苦辣,也有欢歌笑语,有成功,也有泪水,在取得让人羡慕的成绩背后,宋老师付出的都是心血和汗水。

“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这是宋红欣做班主任工作的教育信条,她认为:班主任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阵热情的掌声,一次善意的举动……都是爱的播撒,都可能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会改变她的一生。正因为如此,宋红欣努力地在班主任这棵“常青树”上为学生播撒缕缕阳光,期待每一个孩子的茁壮成长。

建造常青树:就要营造一个温暖的家

宋老师每接一个新班,都在黑板上写上这样的句话:“我们的班,就是一棵常青树,每个学生都是一片绿叶,老师愿意为你们提供阳光和雨露,让我们的班集体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几十名孩子聚在一起,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也有着各自的性格特点。入学的第一个班会,宋老师首先以“我是常青树的一片绿叶”为题,让同学们介绍自己。第一个站起来的同学王甜说:“我是六班常青树的一片绿叶,来到这个集体,我很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小学时候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我想在这个新环境里,得到大家和老师的帮助,收获更大的进步”。从宋老师满意的微笑中,孩子们受到鼓励,大家开心的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自己来到新班级后的憧憬和梦想。

一个似乎胆子很大的男孩马凯玥对宋老师说:“新的学校,新的年级,我相信我会做得很好,老师,你相信我吗?”宋老师摸着他的头笑着而又坚定地说:“当然!一看你就是一个机灵鬼呀!肯定会干得不错!”渐渐的孩子们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不再封闭自己,敢于大胆的自我展示。

在班会接近尾声时,宋老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蛋糕,深情地说:“孩子们,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家齐心合力,把这个家管好!”孩子们惊讶的看着老师,不知该说些什么。宋老师接着说:“同学们,你们猜一下蛋糕上写着什么字?”大家又活跃起来,热烈地相互讨论着,猜测着。这时那个勇敢小男孩马凯玥站起来说:“我猜是个 ‘家 ’字。”大家异口同声呼应着:“是个‘家’字!”同学们雀跃着,欢呼着,随后,在写有“家”字的蛋糕前,每个同学都为这个新家默默许愿。班会达到了高潮。紧接着,宋老师把做好的一棵“绿树”拿出来,要求每个同学选择一片绿叶,写下自己的愿望。就这样,一个和谐温暖的家诞生了。

以后的日子里,宋老师用爱感染着学生,用爱呵护着学生。李子薇同学在他的日记里写道:“在这个像家一样的集体里,我不再孤单,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友爱,什么是温暖,有宋老师在,我很有安全感,很有尊严。”一位很有文才的同学王音还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五十八颗心心心相印”,下联是“五十九个人人人争光”,横批是“59=1”。

建造常青树:就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

宋老师的班里有位女同学是独生女,从小身体不好,三天两头上医院,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她始终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一次父亲买菜回家,妈妈让她帮爸爸提东西,她非但不帮忙,反而说:“我不去,让他用牙叼上来。”最终也没有帮爸爸,妈妈伤心地哭了。在班里宋老师也发现了这个同学的问题,她把这位同学请到办公室,这时宋老师发现她的鞋带开了,宋老师蹲下来给她系好,然后说:“鞋带开了会有什么后果?”她说:“会摔跟头的。”“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帮你把鞋带系好吗?因为老师要对你负责,怕你摔跟头。”接下来,宋老师从学会感恩,担当责任讲了一些道理,并且用商量的口气和这个女孩约定:“你是否也应该对自己和他人担点责任呢?尤其是你的父母,明天周末老师给你留个作业,回家观察父母的一天,回来谈谈你的感想,好吗?”

周一,那个女孩很早就到了学校,一见宋老师就说:“老师,我想找您谈谈……”于是她很有感触的讲了她看到的一切,她说:“我平时不注意父母的不易,这个星期天,我看到爸爸妈妈轮流到医院照顾奶奶,还抽时间回家给我做饭、洗衣服,我有点心疼爸爸妈妈了,我想改变自己,感谢父母。”宋老师微笑着说:“我支持你,你用行动去让爸爸妈妈体会到,有你他们是多么幸福吧!”几天后,宋老师获悉女孩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又过一些日子,宋老师接到她父母的电话:“孩子真的变了!谢谢宋老师!”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感恩是一种爱,是一种对爱的追求、对善的坚守;感恩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责任的执著。作为班主任的宋红欣老师,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深知教给学生做人,教给学生感恩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她经常从细节入口,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承担责任,这已经成为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习惯和特色。

建造常青树:就要启发孩子敢说我是最棒的

学校10月25日运动会,宋老师班没有运动员,同学们很悲观,总觉得其他班有运动员,自己班肯定不行。宋老师召集班委坚定地说:“同学们,我们的班虽然没有运动健将,但我们有团队的力量,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没有比赛就放弃不是很可惜吗?好好组织一下,你们一定能行,一定是最棒的!。”听了宋老师一番话,班委们树立了信心,认真研究了人员的安排,哪些同学跑四百米、八百米,哪些同学做后勤服务,哪些同学组成啦啦队,安排得井然有序。宋老师也加入了组织运动会的队伍。田鑫同学长跑很有实力,就是不参加,怕跑不好丢人。宋老师说“什么事在没做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轻易放弃。你们还记着王宝强的成功秘诀吗?”大家几乎同时喊出:“不抛弃!不放弃!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两天的运动会结束了,虽然最好的单人成绩不在自己班,宋老师班却夺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全班同学拥在一起欢呼,很多同学流下了眼泪。宋老师回到办公室后,泪水也止不住往下流。她擦干眼泪来到班里,激动地对大家说:“孩子们,运动会的事实,又一次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敢说自己是最棒的!”紧接着宋老师让全班同学在奖状上签字,因为它凝聚了全班同学的汗水,其中田鑫是1500米和接力的第一名,他写道:“真没想到自己这么棒,是宋老师让我相信我是永远的no.1”。

建造常青树:就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在班级这棵长青树上,每一片绿叶,都在努力伸展着自己。李子薇学习成绩不错,但不够稳定,信心不足。宋老师和李子薇住得比较近,他们经常一起回家。一次在回家路上,宋老师说:“你成绩好,你能说说你还有哪些不足吗?”李子薇说:“有啊,比如考试不够细心,思维不够灵活,有些科目成绩有待提高,宋老师您觉得呢?”宋老师笑笑说:“你分析的很好。你还要记住,一个人的发展知识不是唯一的,尤其你们现在的年龄,要全面综合发展。老师想让你来当一名纪律委员怎么样?”“我怕做不好”“没关系,先试一试吧”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子薇同学每天认真记录,及时了解同学迟到的原因,主动找该同学谈心,从没有间断过。初三了,她仍在一丝不苟的坚持做考勤记录,坚持和同学谈心,班里秩序良好。这时宋老师又把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任务派给了李子薇。李子薇这次很自信的说:“老师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她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帮助了别人,也扎实了自己,

2011年,李子薇中考取得石家庄市中考状元。这件事轰动全市,桥东区还特别给与表彰奖励。同行们都想从宋老师那里找到培养尖子的什么好窍门,宋老师却很冷静,她用诗人陆游的名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室外”反思自己。他认为,学习成绩的提高不能眼睛只盯在学习上,培养兴趣与学习有关,养成良好习惯与学习有关,学生的自信、品质、毅力都和学习有关。宋老师毫不犹豫的回答就是:“李子薇的状元,源于23中‘德智合一’教育理念的大环境;源于和谐温暖的常青树班集体;源于她自己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再听听中考过后,李子薇的感言:“在我生活学习的这个集体中,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有了这个班,这个家,才有了出色的我啊!”

一棵茁壮的常青树,不仅要有最亮的果子,还要必须有结实的叶子。在宋老师班里李子薇是最亮的果子,其他同学虽然不是状元,但也都有突出进步和发展。梁月同学,从厌学变成了喜欢学习,热爱集体的优秀生,她参加学校的演出,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像梁月这样有突出进步的学生在班里比比皆是。正确对待分数,正确对待尖子生,是宋老师一贯严肃认真的态度。她的任务是培养这棵常青树,给每个果子和树叶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这是他班主任理念的又一个特点。

建造常青树:就要用心呵护每个孩子

宋老师班上有个女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理想,一天宋老师上课时这个女孩趴在桌上写信,宋老师走过去拍拍她的头,拿起那封信继续讲课。下课后宋老师把她悄悄请到办公室,温和的说:“我知道家长对你的期望值很高,给了你很大的压力,你写信向同学倾诉,我能理解你,原谅你,但上课写信是不对的,这样会更影响你的学习,有什么事可以给老师说,老师可以做你的朋友呀!”。她很惊讶,一脸不解,宋老师说:“你的家庭环境不好,爸妈经常吵架,你能自己管理自己,已经很成功很棒了。”说着,宋老师把她爸妈给她的信递给她:“老师理解你的心情,可以原谅,我已找你父母谈过几次,他们也认识到了对你关爱不够,你的生日快到了,爸妈写了封信给你,希望从今后你能做一个快乐自信的女孩儿”。接过宋老师递过来的信,学生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宋老师的班里还有一位学生,从不把学习当回事,上课走神,作业不认真,以为自己很聪明,不用刻苦努力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可每次测试下来成绩都很差,这样的成绩对这位同学打击很大,一度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宋老师没有因为该学生调皮不认真、学习成绩差就另眼相看,而是鼓励他发挥自己爱好篮球运动的特长,让他参加了学校的篮球社团,经历了几次比赛,成了篮球队的主力。宋老师在该同学的复习日记中写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爱拼才会赢”、“在老师心目中你永远是最棒的”。该同学在复习日记中写到“……谢谢老师对我的评价和对我的信任,复习日记发下来那天,我的心情好极了,我的一生会有很多转变,我希望我会因此改变我自己,真正成为您心目中最棒的学生……”。

每当节日来临,宋老师总会在学生复习日记中写到“祝你节日快乐”,同学生日到了,她会写“生日快乐,愿你学习进步,健康成长”。这些也许都是烦琐的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无不蕴涵着宋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使他们感觉到宋老师就是他们的真心朋友,值得信赖。

宋老师时刻坚持“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所以宋老师在和学生接触的每个细节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爱去放飞一个个希望。

建造常青树:就要再苦再累无怨无悔

为了使学生每天学的知识能够消化、掌握,宋老师开展了放学后20分钟的小组讨论活动,好中差结合,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查漏补缺,互相提高。从早到晚宋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学生有疑问的,随时进行辅导,即使下班回家,在电话里也耐心讲解,帮助他们提高能力,每天晚上都会忙到很晚,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甚至没有多少时间陪孩子。

宋老师父亲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为了不影响上课,宋老师没有耽误一节课,放学后学生有问题要问的,宋老师依旧耐心讲解,等学生都回家了,宋老师才急匆匆赶往医院。从医院回家后,即使再晚,宋老师也要把第二天的课备好。由于劳累,宋老师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有时疼痛难忍,宋老师依然咬着牙坚持着,忘我的工作着。因为不能照顾家里,家人对宋老师也有些埋怨和牢骚,宋老师通过自己耐心的解释,争取了家人的理解,用宋老师自己的话说,“这事儿扛扛就能过去,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而耽误了学生”。而了解宋老师的人都知道,她自己也有着愧疚:“我欠家里的太多太多!我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宋老师说这话的时候,眼里也隐隐有了泪光。一路走来,有酸甜苦辣,也有欢歌笑语,有成功,也有泪水,在取得让人羡慕的成绩背后,都是宋老师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宋老师依然无怨无悔,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始终如一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坚持用心去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教育信念。

所获荣誉及奖励: XX年桥东区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XX年度工作成绩优良,桥东区给予嘉奖奖励。XX年度区级优秀教师。XX年在第十五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教学成绩优异,被评为“数学教育优秀园丁”。XX年荣获第九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奖。XX年指导学生蔺璐媛在XX年河北数学夏令营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田雨茜获三等奖,周先达获二等奖。XX年论文《浅谈师德教育中的师爱》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XX年荣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周先达同学获一等奖)。XX年度工作成绩优良,桥东区给予嘉奖奖励。XX年荣获桥东区“教学质量主题年”先进个人。XX年工作成绩优良,桥东区给予嘉奖奖励。XX年度区级优秀班主任。XX年在第十七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XX年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奖。XX年工作成绩优良,桥东区给予嘉奖奖励。XX年校级优秀党员。XX年桥东区科研课题“十一五”中期成果一等奖。XX年在石家庄市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研讨会上作课题为《二次函数》的示范课。XX年在第十八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2011年校级优秀党员。2011年度区级优秀班主任。2011年石家庄市“三育人”先进个人。2011年石家庄市妇女代表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市二等功奖励。2011年桥东区“中、高考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2011年工作成绩优良,桥东区给予嘉奖奖励。

附件1:来自北京的短信 周先达一到北大就发短信给宋老师“宋老师我已到北大,这是我的手机号,我和王音在北大等您,您来北京我们一定带您去放松,这几年您太累了!”

附件2:给老师的信——高一曹琪 宋老师,和您在一起的日子我不会忘记,这三年里,我学会了微笑,学会了信任,学会了触摸挫折,学会了狠狠摔倒也要笑着爬起来,我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成长,学会做一个不想失败妥协的自己。无论十年、二十年,还是一生,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有59个孩子时刻在惦念着您。

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教育界的赞同,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不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思想准备不足,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收效甚微,在响应上级号召下的教学改革换汤不换药。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出合理化的措施以促进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使农村教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条件,促使农村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同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一、 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但是农村中小学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一)教育理念匮乏、落后

沿袭传统教学,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教师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减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中小学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生像泄了气一样,学习放松了。其次把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演化成了形式主义,放手发展学生但却不给予指导和培养,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成了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的“自由玩耍”的天地。另外挂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来搞应试教育,仍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估质量的硬指标,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把班级分为快慢班,实验班,这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些问题都是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弊病。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很多教师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中去,原因是要应付每学期的竞赛考试,升学率。这与个人荣誉,职称的评定有直接的关系。这不仅仅是教师们的过错,也是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素质教育下的日趋强化的应试教育的局面。

(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而且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而广大的农村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这样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1.教育经费及教学设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各种教育集资几乎能占到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45?eq \o(\s\up 8(① ),\s\do 3( ))①。但改革后逐步取消了这两项资金,这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经费困难。为此,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通知》,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但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积弱积贫,有限的经费不能立竽见影。在资金分配上,县财政是以中心校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下发后归中心校管理。历史遗留债务,危房的改造等使有限的资金能用于隶属学校的也已不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的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也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农村中小学校设有微机室电教室的也是凤毛麟角。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从教师来源来看,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合格率低;从年龄结构上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从职称结构看,高中级职称的少,绝大部分是初级的;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和农技教师奇缺。(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3)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城镇教育又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招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3.课程资源单一

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农村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其实施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即参加中考或高考,仅仅追求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加之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显示政绩,搞形象工程,过分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成“弃儿”,疏于管理。加之一些学校领导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当部分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有些学校或沿袭已制订的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缺乏激励机制,目标管理不明确,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很不适应。有些学校领导不思进取,学校干脆不设什么管理制度,农村学校教学管理非常松散。学校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工作既无动力又无压力,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情绪。平时教学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作业批改的越多,越能得高分。教案写的越详越能证明工作积极性高,检查者却不看看教师的教案是怎么写成的。多年来写一次教案却能从容应付许多年,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现在网上教案多如牛毛,教师为了“钻研教材”也都在网上“认真备课”了。

(四)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学习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善于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生活的适应力,培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eq \o(\s\up 8(② ),\s\do 3( ))②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沿袭传统教学,课程改革只是口头上的旗号,依然是重视应试,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重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好学生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通过给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却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让学生学习的。依旧把讲授作为重点和中心。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孩子,教师讲授使一部分学生能够听懂,或者没有问题方认为这一节课是授课成功了。熟不知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讲的是什么,或者有问题,或者有其它的想法思考等都被教师扼杀在摇篮中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不善于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更别提能够得到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决不会放心这样做的。会认为学生把课堂搞乱,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引导学生也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环节,学生智慧的火花不可能在与教师的交流目光中一瞬间爆发。教师认为如果不给学生设计好一堂课的“框架”,让学生在里面去“填实”,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讲到哪里学生要跟到哪里,这样才行,方可说学生们很听话,很配合教师。听课的也会评上个“好”字,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完成的好,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这些实际上都是做出来让别人看的。实质是把学生当木偶来演戏。新课程也可以为学生们做个“框架”,但这个框架可不是像电影的剧本一样,它不是个死的而是个活的。也可以让学生们去“填”,但这个填法却完全不同,学生们填,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教师是在一边做欣赏者和点评者的。把舞台还给他们,不用你教,他们会跳更好看的舞蹈。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新课程改革才能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生根发芽。

(五)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广大的农村家庭“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而重要问题。由于“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隔代监护容易产生溺爱、寄养监护会出现偏爱、无人监护就会失爱,而这些孩子又缺少自律意识,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人格形成出现了缺馅,心理问题复杂。“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的问题比较明显。更多的“留守学生”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钱主义、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更容易违纪,成为教育的难管对象,更为严重者还会走向犯罪道路。普遍有厌学倾向,学习成绩差。缺乏沟通,人际关系和青春期问题突现。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缺乏,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二是学校教师的急功近利、重视知识传授,放松学生品德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认识误区,以及对“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忽视。三是社会教育的监管力度不够,社会环境中不良风气对于“留守学生”的影响,也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二、解决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班子干部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哪些观念呢?就是做好三个转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只重智育向“五育”并重全面发展转轨,由单一的升学型办学向综合型办学转轨。eq \o(\s\up 8(③ ),\s\do 3( ))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来转变观念:1.更新学生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理解信任尊重爱护学生。认识到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2.更新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是学生的诊断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是评价者和激励者,是学生的管理者,是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同时教师又是一个研究者,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3.更新教学观:教学方式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教学内容由封闭转向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时空转向灵活时空,教学手段由黑板粉笔转向多样化综合,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水平。精心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能够认真理解,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精心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让农村教师定期分批到城镇学校“拜师学艺”,由专家引领,促进专业成长。

(三)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农村教师在师德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不断的约束自我,提升自我。教育主管部门可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评,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重点考核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民主和谐的环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托拉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应是民主和谐的,激励创新的环境。正像同志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eq \o(\s\up 8(④ ),\s\do 3(  ))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所谓“内在的自由”就是“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审查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能进行独立思考。”eq \o(\s\up 8(⑤ ),\s\do 3( ))⑤民主和谐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这样自由的空间。这样的环境不仅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也需要变革教育体制与管理。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个性的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教育模式。倡导人本主义,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育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找不到自由的空间。而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正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五)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强调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只是官方文本,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的过程。这样,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2.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把教学定位为交往,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特殊认识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提倡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4.增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互动可能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个人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学生个人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小组学生的互动等。不同类型的互动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促成的是文化间的交融与整合。在这种文化交融与整合中,学生既有机会学习成人的价值和态度,为进入成人世界打下基础,同是也使自已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5.注重学习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新课程标准为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法”提升到学习的上限概念——“学习方式”,这是理念上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领会学习的真谛,才能促进智力潜能的发挥,促进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教法不能代替学法,今天所学的知识不一定就是未来所实用的。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从某种角度讲,“教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意义更为深远。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刻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善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课堂中,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讲座,留给学生自我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并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讲座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教会学生会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阅读、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发现与归纳,并能通过自已的力量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与灵气。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已所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张开想像的翅膀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去开拓。

(六)完善教育机制

1.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健全科教领导小组及工作会议制度,实行年报监测,进行行风评议,加强新闻监督,建立家长学校。建立督导评估报告,定期公告制度,及时公布督导结果,接受群众监督,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

2.积极稳妥地推进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排除阻碍。改革以分数多少作为升学依据的考试制度,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考试评价体系,从而真正把教育从分数中解放出来,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

3.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1)务必做到责任落实,组织落实,资金落实。(2) 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加强监督。(3) 大力宣传,营造人了群众广泛参与和加强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转换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七)加强社会关注、扶持力度

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在2亿中小学生中有1.6亿多学生生活在县镇和农村。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占到80?, 高中教育在校生占到64?,eq \o(\s\up 8(⑥ ),\s\do 3( ))⑥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工作重点在农村。所以说整个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城市教育要支持农村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教育资源上的帮助、做好送课下乡的工作。教育政策应该倾向于农村教育,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用于农村教学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另外要大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使我国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整个社会都应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八)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农村学校较城市学校而言,问题行为学生比较多,表现得也比较复杂。这使得农村学校在对待问题行为学生的时候会出现走极端的现象。一部分是留守学生,一部分是家庭畸形造成的。这些学生在学校表现都比较极端,扰乱课堂秩序,不听从教师的管理。为此学校也煞费苦心,想尽各种办法去对待问题行为学生。可收效却不明显。大多是采用强制措施,压制这些学生的行为。教师大多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办法。在课堂上当众侮辱问题行为学生,或在课下恩威并施。有些教师却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等。很多教师也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但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他们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等。对问题行为学生来说这些说教是起不到根本的治疗作用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问题行为学生的身心问题就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是从人格上要尊重这些学生,在生活上去关心他们,在行为上去引导他们。其次是想他们之所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师,还要学会做一个好的父母,做一个忠实的朋友。以教师的人格去打动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自我才能形成一种动力,才能努力学习,教师才能真正地放心,教育也才能走向良性循环。此外,建议农村中小学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由专门的教师进行讲授,做为一门学科纳入农村中小学的课程。

(九)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教育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农村的自然环境对启迪学生智慧和心灵的特殊优势,农村生活环境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潜在优势和农村学生有较多机会观察和参与农业生产实践的现实优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对乡村资源的发掘与使用。乡村学生与城市孩子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这些经历和感受恰恰是他们接受新知的认识基础和情感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教师要有与乡村孩子适合的乡村经验,需要有与乡村孩子亲近的心智模式,还需要有与乡村孩子圆融的乡村情感。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农村教育的课程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他们。为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努力。

开发和建设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激发乡村孩子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农村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养成了农村孩子诚实善良、善于动手、吃苦耐劳、好奇心强等优良品质。乡村学校可以通过艺术课?园艺课?养殖课?制作课和劳作课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乡村日常生活世界的背后,蕴含着无限的生存智慧和人文情怀,也埋藏着许多技术神奇和科学奥秘,只有真正走进乡村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切实地激发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三、结论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这说明我国农村教育缺少三农性。当前,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突出的问题,党和国家花很大的力气去解决也成效不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教育没有提供积极的智力支撑也是重要的原因。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要有解决的人才,而人才必须靠教育。教育内容是农村教育的根本,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农村教育培养。农村教育的内容要为三农服务,就必须改革过去农村教育内容中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求,脱离农民需要的内容,使农村教育为农村的发展和振兴做贡献 。

另外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新型农民需要通过农村教育的发展来培养。从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来看,其改革和发展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的重视下,通过持续的投入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教育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能够促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统一。农村教育是为三农问题服务,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且任务艰巨。农村新课程的改革要寻找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道路,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农村。倾我们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做好做大做强农村教育。

注释

1.王国超: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9

2.李春超、赵慧君: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3.韩新君:建区域性素质教育运行机制要依靠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科研行为.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

4.: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张志勇:创新教育—台国民教育范式的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6.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

参考文献

1.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2.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

3.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5

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朱小蔓:这与我对一个德育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关注有关。从我开始关注道德教育尤其是着重研究情感教育开始,这个逻辑起点就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道德教育、道德学习何以可能?人的情感尤其是原初性情感的发生机理是什么?

我想,人的情感之所以可能与道德教育以及个体道德品质的发展相关,首先在于情感作为人在与自我、外部他者互动过程中的“关系”反应上的“标识器”,与人的价值观念(其中就包括他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相关联。也就是说,人需要在生活中形成、处理各种关系并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而对于各种“关系”的处理和回应在道德层面上的较快、较为根本的反应便是情感,它会通过人的情感表达出来。情感在道德教育以及包括个体道德意识、道德能力在内的道德品质提升中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人际间的“情意感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推己及人”“亲爱泛众”“以友辅仁”“以德报怨”等,讲的都是一种爱护、关怀、感恩、回报、体谅等为基本的情感互动,它们在人的伦理道德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可惜在受到西方近代以来理性主义、以知识教育为主的德育影响中,这些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和思想逐渐地被丢失、遮蔽了。这的确是我们在今天研究德育、开展德育实践需要重新引起重视的地方。

其次,在数十年的研究中,通过吸收借鉴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教育实践的观察与实验,我越来越清晰地、明确地认为,人作为类来讲,经过了数亿年的演化与选择,具备了道德潜能,这使得人类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成为可能。而“基础性道德品质”也是我近些年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随着猛烈的全球化、剧烈的社会变革以及由此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挑战而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问题与道德潜能又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就目前的研究看,道德潜能与人的自然情感以及后天的社会性情感都密切相关。人类个体自出生便带来了“同情共感”,同情共感是人的天性。同情共感就是一个人对他人的喜怒哀乐有着即时的身心反应能力。以至于能够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考虑和评判自己的行为,就何为合适的行为作出判断。同情共感实际上就是人类形成社会秩序的基本的天然禀赋。我在《情感教育论纲》中用的“情感”概念是取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的一个综合性概念。道德潜能具有普遍性,是人人具有的;道德潜能是一种可能性,其命运和环境、教育紧密相关。

人有道德学习的潜能,但是这种潜能很脆弱,需要在不同的生命成长时期为其提供一种支持性的环境和引导。以德性品格为核心和基础的道德学习与德育,是一个复杂的人脑与社会环境、文化生态之间的多因素、多方式交互作用的复杂的过程。[1]76我们要致力于研究怎么样通过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激发道德潜能,成为基础性道德品质。谈到怎么样来激发、培养,我想,首先要树立一些基本的德育观念:要让人们尤其是我们的家长、教师了解道德潜能的存在,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观。要让人们了解,人天生具有道德学习的能力和倾向,这对人发展具有深层次性的、动力性的作用。要树立德育的主体是孩子、是学生,他们不仅是德育的对象,更是目的,家长和教师都要和专横的德育、一厢情愿的德育告别。要树立道德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给予孩子积极的应答。按照一定的时序,培养重要的基础性社会情感。“归属感、依恋感、自我认同感、自尊感”,是人的德性生长的重要基础和丰富来源,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起始性因素。[1]63通过教育使之丰厚、坚实。如孩子的安全感,不仅仅是在一个环境里感到安全,调整到另外一个环境里,同样有安全感的问题,这是同构异质:唯有刺激源、保持教育的连续性,才能够稳固道德发生的萌芽。要理解人道德潜能的基础性里也含着丰富性发展的可能,而且这种可能在动态中是面临复杂性的。不能就德目来论德目,而是要立足于个体性的社会文化意义上,使之个性化、个体化、丰满了。如对“勇敢”的判断,就要把对复杂性的讨论放进去。成人要如何看待道德潜能呢?是以成人社会的标准看呢?还是以孩子的标准看呢?道德潜能体现出来的,可能是不符合成人的标准要求的。比如说诚实,我们都知道孩子会说实话,孩子的话最真,但很多时候这些实话又可能是成人不喜欢的。当我们以成人化的标准来看孩子时,可能忽视、压制了道德潜能。因此,家长、教师要理解这两种不同的标准,合理地引导孩子。也要理解有时序性的发展和偶发性:有些基础性品质可能是偶发出来的,不是一定按时序发展的。

几年前我就有这么一种思想,今天觉得应该重申:在当下培训化(区别于教育化)的社会里,作为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更要注重人的道德潜能的呵护、滋养。世界各国也有这样的思想和实践,如美国的基础学校。美国普利策资金获得者戴维・麦卡洛写道,我们常教导我们的学生:“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们生来就享有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这其中包括生存、自由、追求幸福。但是,如果不让他们与艺术、建筑、音乐、舞蹈、歌剧、文学接触,如果他们很少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或根本就没有这种机会的话,他们怎么能理解托马斯・杰斐逊所说的那种“幸福”的含义呢?”[2]71-72刘易斯・托马斯说起,“童年时学习语言的美好时光”,语言又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文的听说读写,语言还包括外语、数学、艺术等。通常把数学、艺术看作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是人类思维和情感的表达。[2]72如果我们从小学甚至于幼儿园就把孩子钉在语数外上,他们的情感如何丰富、道德如何建基呢?

王平:是的,我很赞成您的这个观点。正如您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所提到的那个问题一样,“个体品德形成虽然需要社会环境、舆论、规则、法律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但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人的内心持续、内发、内控地生长、壮大着品性,从而使一个人成为善人、好人、有德之人呢?”[3]我认为,这实际上是要回到人本身,从人的生命源头上来寻找人类伦理和道德大厦的基础。您的这种看法也在近年来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中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共识和广泛的重视。希望通过回到人本身去寻找一些能够与人的道德品质生长相关的那些理论和实践的新的“生长点”,而这些“生长点”又通过一些具体的教育理念和形态从不同的角度成为对德育思想和实践的拓展、补充和深化。您刚才谈到,情绪情感在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养成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全息性的影响。而情绪情感恰恰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部分。我们注意到,回到人的生命、关注生命完整发展的生命教育思想和实践近年来发展很快,它可以看作为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拓展。关于生命教育的来龙去脉,能不能请您简要地介绍一下?您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

朱小蔓:是这样,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内地哲学界、教育学界的讨论重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培养完整的人,视为教育的本体价值,其话语涉及教育与人的情感、心灵与精神成长,教育关乎人的生命活力、创造与整全。这是结束“”后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内地教育学术界的重要成果。当时的大学教育学者纷纷走进中小学,与中小学教师一起合作开展教育科研,反对“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代初露端倪的“分数挂帅”“升学竞争”。我本人参与了原国家教委支持的小学“愉快教育”实验,亲身深度介入南京、丹阳、无锡、江阴等地小学的教育实验并将其命名为“情感性素质教育模式”。这些探索与其他教育学者参与的诸多中小学教育改革一样,都反对以分数和升学压抑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扭曲人的情感、人格,希望学校教育为人的生命健康成长奠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主要有:鲁洁的教育人学思想、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思想、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裴娣娜的主体性教育研究、朱小蔓的情感教育理论等。我以为,这些研究与香港、台湾推展的生命教育、全人教育在教育哲学意涵上是一致的,也可以说与美国加州阿南达村的创立者华特士的生命教育理念有相近的思想旨趣。它们可以算作当代中国内地生命教育的序曲,我称之为宽泛意义上的生命教育。

本世纪初以来,指向自然生命为基础的讨论生死现象,普及生命知识,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安全与健康,求问生命意义与人生幸福等等,含有明确的生命元素、我把它称作专指意义上的生命教育开始兴起并渐成潮流。它体现中国不断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尊重人、关怀人的意识不断觉醒,是社会进步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可以说,伴随我国社会转型进一步深入,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人口流动迅猛,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变动等,收入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突发事件频发,青少年自杀与杀人事件上升;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食品安全、交通事故、校园歧视与暴力,学校应试模式的教育屡抑不衰等。正是这些不尊重生命权利、压抑生命活力与潜能、伤害和阻碍生命成长的现象不断地从负面激起和唤起国人的警觉与良知。对关怀生命状况、认识生命现象、唤醒生命意识的紧迫感与自觉性正是上述两种情势和力量的交集与反映。

生命教育的实质是对人本身的关注,它包括尊重人、理解人、鼓励人、促进人、成就人。从中国内地的生命教育发生发展看,无论是宽义还是专指意义上的生命教育,它们都是在思想上针对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现实教育中人文主义精神缺失的严肃质疑和深切忧虑,都对进一步认清教育的本质构成抗衡性、警醒性的思想冲击,而且,也是对教育自身专业性质的再概念化与重构。

王平:那么,就您的理解,生命教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它与德育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关系的?

朱小蔓:上面讲到,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本身的协调。十多年来,内地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有不尽相同的理路与操作侧重,关注与从事者着力于不同侧面。而且,宽义与专义的生命教育一直并存和交互影响,推动本质意义上的生命教育持续深入。由于生命本身是多侧度的,每个侧度都有存在的价值,都需要关怀与开启。我以为,所有的教育变革和策略,只有当它们指向“人”的生命动态平衡、优质发展的时候,才是较为完整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有不同的侧度,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方面。

自然生命也就是肉身生命,它是人存在的基本依托和载体,遗传因素不仅赋予了人天生的生命特征,而且遗传的未确定性和后天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也让人的自然生命充满了无限可能。在自然躯体层面,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失而不得,当然无比珍贵。中国内地学校教育,以多种形式途径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自救自护,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不仅如此,承认每个个体由于遗传而与生俱来的生命独特性、个体差异性和性别差异性。重视个体生命在后天发展中的学习潜能,包括在智力性向和情感反应特征方面的潜能,在教育活动中鼓励个体从自己的生命特征和优势出发,发挥自己的生命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社会生命则是指,作为社会成员,每一个个体都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一定的角色,拥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生命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每个生命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自觉意识和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而且懂得他人的社会角色承担及其实现与自己的关联所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懂得“生命相互依存”,包含与自然界生命,与社会成员生命,以及自我生命的相互依存。通过课程标准已投射出:对生命的关怀圈在扩展;而且,生命的依存关系、关怀关系需要每个个体主动地去建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将社会生活中的关怀、合作、责任等伦理道德范畴纳入到生命教育中来,使其与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在思想和操作层面上得以相通。[4]

除此之外,作为人科动物,人还有情绪和高级情感表征自己的精神性生命。但在一个倾力追求物质财富的时代,一个醉心高科技力量的时代,一个过分相信物质条件、客观标准、严格管控的技术至上的时代,一方面是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人们的幸福感、意义感并没有随之增加,人的情感文明遭遇许多新的问题,折射出人对精神生命的诉求。情绪情感的存在、状况及流变是人重要的生命表征,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机制。生命教育通过人与人,生命与生命间的心灵相互敞开、交互作用的过程来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引导人的情感升华。

由于生命是一个结构性存在,人的生命是多侧度、多面向的综合体,其自然躯体、感官,心理、伦理,审美、精神等各个侧度及其面向都需要得到呵护。自然躯体生命是根本的载体和保障;社会生命集中承载和体现生命的社会伦理价值,引导人思考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之间的关系;精神生命则是人的自由、审美、超越之情怀,是人的生命个性存在之明证和展现。生命教育不能不顾及生命的各个侧度。由于每个不同个体具体的、特定的境遇不同,其生命不同侧度的需求强度会不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看来,生命教育在价值回应的重点上理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但兼顾并统合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三者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包容地引导和支持一个生命体,使其在动态中有机协调地得到整全地关照、呵护和引导,则是教育学坚持的立场和理想追求。

同时,人又是个有价值层级的意义系统。当生命的某一需求得不到及时回应,个人感受因身体、气质、偏好及当下情境与心境的不同,价值序阶(preference-hierarchy)容易出现错乱,导致人的情感矛盾、跌宕起伏,不同侧度的生命间会发生不平衡,其中因认知与情感的失调、身心的失调而构成的伤害在人的生命系统中是至为关键的,又是中介性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希望人在生命幼年、少年时期的正当情感需求能得到及时和适切的回应,以此形成对他人以及共同体的顺畅联结及其信任感,从而可以在正常的体力、智力、交往活动中获得自我价值感以及亲社会的心理倾向和能力,同时,也通过促进人的理性判断力和意志的增长,使人有条件在价值序阶发生错乱时经由情感澄清而重组生命情感经验,恢复自我同一感,重新达至精神安宁。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生命个体决不会仅仅只有正面情感体验,进入青春期以后的人生,尤其是职场等社会生活中的人生,生命矛盾必不可免;依教育的思维方式而言,当生命各侧度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其间的张力往往即是生命成长的动力机制;尽心着力推动人的生命内部不断地重组情感经验、不断走向新的平衡,才可能使生命现实的、有个性特点的获得发展。

以上我们所讲的这些方面与德育的本质精神内涵都是相通的。在品德课程改革及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带动中也看到,生命教育成为内地现行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新的生长点。其中较为明显的主要有几个方面:

生命教育意识从淡薄到被唤醒,从较为隐性到更为显性。在品德课程理念上希望将生命教育作为底色投射至课程整体。就初中阶段看,抓住青春生命的特征,特别是思维独立性与反叛性的矛盾、情感向内性与向外性的矛盾、自我同一性的冲突与统合,推动反思和理性认知的形成,促进学习者生命经验得以展开和分享,生命反思及其理性认知得以形成。

体现生命教育的内容从少量、局部设计增加至专门学习单元。比之于内地以往的德育框架,2011年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凸现了对自然躯体生命的珍视和保护,对生命独特性与差异性的认识,对生命潜能与表达的强调和支持,特别是对生命意义的强调。这些都对学校传统德育课程有明显新的拓展。新修编改善的教材不仅在宽泛意义上关注生命状态与品质,而且在专指意义上,比如:对身体、性别、性的意识,生命的社会伦理意义与审美精神价值,生与死,以及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等都有专门的教学安排及其处理。

现在,关注生命与精神成长、为学生生命成长服务,渐渐被接受为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不仅提出德育回到生活,而且关注个体生命状态、关注生命经验、情感体验等成为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品德课教学面貌也有不小的改变,自主学习、自传性作品,叙事性活动,让“我”,在“我们”中学会过集体生活、共同生活,获得个性的丰富和精神的丰满。让认识自我、不断健全自我,并且从“小我”走向“大我”成为品德课程的主线。

王平:刚才谈到品德课程的改革,我们注意到,在新的品德课程标准中,除了突出生命教育之外,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的关注。为什么要这样做?除了现实社会发展的吁求之外,我的理解是,在道德面前,个体自由是有限度的。谈道德不能离开社会和社会影响,它必须在个体和社会之间寻求一种张力和平衡。道德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同时道德也影响社会,尤其是通过道德价值观教育培育即将参与现代公共生活的现代公民,是构建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您认为,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与德育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中国文化背景中谈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教育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朱小蔓:是的,过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什么能够成为德育的一个拓展方向呢?这还要回到道德本身来看。我和香港教育学者李荣安讨论认为,每个公民个体如何在集体、社会中生活,这涉及一个个人操守的问题,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问题。当然,它背后是道德价值观的问题。谈到这个问题,就要回答什么是道德,道德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道德就是个人道德,关起门来做什么这是个人的事情,跟其他人没有多大关系,这是西方道德教育的起点,基本上是个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西方道德教育中强调的道德推理、价值澄清都是从个体出发的。但是他们忘记了,如果一个人有很好的操守,但这个操守不能够发展出群体生活,就完全没有意义。所以,拥有积极的价值观以后,下一步是什么?下一步就是人与人相处。如果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与别人不相同时怎么处理?这就需要一定的价值妥协。社会道德观就是通过一定的价值妥协从个人道德观延伸、发展出来的,公民道德观也是在这个情况下出现的。在西方文化里,道德主要是以个体的文化价值认同为取向的。在这种取向下,人们推崇的是价值无涉的立场,在方法上讲求的是通过道德判断去选择一个个人所信奉的道德。这种观念指导下的道德教育,在美国曾持续了一段时间。我们也曾一度认为,既然现在是多元社会而不是传统社会,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把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作为主导取向。我不反对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但把选择能力当作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育目标,这一定是有偏颇的。在实际人际关系处理中,还需要妥协、自持、忍让、奉献。这就有一个关系性问题凸显出来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推出了一些公民道德标准。英国1987年推出《公民教育报告书》,提到共享价值(shared values)的理念,就是说,无论个人价值观有多么重要,也要谈社会共同的价值观。李荣安教授指出,公民教育就是公民身份的教育,公民身份的教育就是公民关系的教育,公民关系的教育要先从人际关系开始。这样一来,公民教育和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教育就连接起来了,使得公民教育有一个个体生命的根基,有一个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

当然,教育需要理论、实践、也需要文化的积淀和人生经验等。创造出中国的公民教育模式,可以从传统文化中生发出现代价值。尤其是在教育中,对传统文化中具有活力的要素必须加以开发和利用,对其进行现代化转换。当年我和冯秀军博士讨论认为:现代中国公民教育既不是要培养传统等级关系中的“臣民”,也不是培养只有自我、不知他人的“莱布尼兹单子”,而是培养置身于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平等关系之中,既具有个体独立的自主意识又对他人存在具有高度觉察能力与关怀能力的现代公民。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敬畏生命、重视生活经验、追求天人和谐的价值取向,将其进行现代性的转换,就可以形成生命、生活、生态渐次拓展的公民存在界域,为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提供理念引导与支撑。[5]这一点,也正是我之前和李荣安教授探讨的 “公民教育就是公民身份的教育,公民身份的教育就是公民关系的教育,公民关系的教育要先从人际关系开始”,因为“人首先从家庭这种最亲近、最直接的关系出发,才能理解逐步扩展到邻里、社群、国家、国际等较远、较间接的社会关系”。[6]

王平:参与公共生活的确很重要,在理想的状态下,每个公民都能够参与公共生活。然而现在学生多在谦让、分享、沟通、与他人共处、关怀等品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大多独生子女的缘故,特别是由于学业竞争的压力,学生的生活中除了学习就很少有不同角色承担的机会,这是很糟糕的事情。目前的教育培养出很多过于自我、偏执、精神世界封闭,只关注就业谋生或出人头地,遇到不正义、不合理的事情不敢表达,年纪轻轻就精于算计、城府很深。这样的人不可爱、更可怕,这样的人构成的社会更难友善和谐。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过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自觉建构学校公共生活来培养良好素质的公民。可是,从学校教育的传统来看,其主要的任务好像不在于此。至少目前来看应该还是个新的教育任务与挑战。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状况下,学校教育已经并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任务,通过学校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过公共生活并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很多人会担心这会不会给学校教育增加额外的负担。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学校和教师们又该如何对此做出回应并在德育工作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公民素养呢?

朱小蔓:就像你刚才提到的,社会的问题需要教育来诊治,然而现在的教育匮乏主体性,跟着政治、经济、市场走,跟着大众文化走,甚至有些媚俗。我们不是反对教育中应包含这些生活要素,而是反对教育跟着这些时代风尚走,反对教育失去教育性立场,迷失在功利性、市场化、流行低俗的潮流中。学校教育就应该发挥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公共生活和公民教育。“学校应该提供的是深思熟虑的、仔细设计的、内容广泛的公民教育,还应该注意勇敢行动之路的可能障碍”。[7]学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回应社会变革,发挥主体性,构建学校公共生活。如果学校不能够构建学生过公共生活的时空,学生得不到公共生活的锻炼,那么学校教育就不能为未来更加健全的民主社会、法治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校德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这个问题需要与具体的德育工作结合起来看。首先,建构学校公共生活,是现代民主社会、法治社会的要求。但必须考虑到,我们是生活在文化中,甚至是镶嵌在文化传统之中的,我们无法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从传统文化精神中发掘优秀资源,比如“和而不同”、比如“见贤思齐”等就特别可以生发出现代价值。就此,我和李荣安、冯秀军等有过较深入的探讨。我国传统文化可以认为是一种关系文化,人们处在伦理的差序格局中,每个人在整体的格局中以自己的站位点与他人联系、结成关系。学校公共生活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公共关切心的公民,其重点在于,通过公共生活的要素判断一种生活是否具有公共精神。如果没有,那么就可以基本判断,学校教育培养不出公民,因为没有经过公共生活的锻炼,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过公共生活。比如,什么叫共同生活、差异共处?什么叫协商?什么叫自我管理与自治?什么是政治参与、民主监督?什么是志愿者精神、公益精神等?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这些有公共生活要素的学校生活的锻炼,这些相关的意识、精神和能力是很难建立和维持的。我的预设是,意识需要在行动中培植,凡是不经过行动的锻炼,意识是很微弱的。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锻炼,有什么样的锻炼就有什么样的意识。通过公共生活,培养人的独立人格、自立意识、批判性思维,建筑起反对社会强制和操纵的必要屏障。通过公共生活培养人的社会关切心、关爱心、爱的情怀和能力。通过公共生活培养人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能力。学校为未来更好的社会造就新型公民,学校不是让学生学习如何保护“小我”利益,学会适应消极社会生存的练习所。其实,学校生活本身就具有大量公共生活的要素,学生已经或多或少的参与了一些公共生活。例如,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对话式学习、服务性学习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公共品质的锻炼,完全应当理解和发掘其中的深意。还有,学生的集体生活如何体现既有民主自治,又有整体发展的愿景和使命、有个人在其中的承诺与责任担当?学校中各种集体生活如何让学生参加到必要规则和纪律的共同制定和自愿服从中来?还有,在社团活动中如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而不仅是强调开发和培养才华与竞技;在重视安全因素的情况下依然需要组织走出校门参与社区服务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一些学校与贫困地区学校联谊,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或学生,培养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的情怀,还有,参与公民听证会,模拟法庭、模拟“两会”参政、议政等,这些本身都包含着大量公共关怀、公共精神的要素。我们希望利用学校生活中已经具有的公共生活的要素,并且补充其匮乏的要素,将它们更为系统、更有组织、更有自觉意识的教育行为。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公共生活的要素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遮蔽、被忽视了,它们往往以零散的、不显著的、未被开发的形式镶嵌在学校生活中。

其次,理解学校公共生活一个重要的观念是弥散性。学校公共生活的教育与既往学校的德育同样具有弥散性。苏联伦理学家德罗布尼斯基在《道德的概念》一书中指出:不要把道德从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道德不是区分于社会现象中其他现象的特殊现象,不能限定道德的空间范围,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道德实际上有着极其复杂的结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仅仅是一种现象。道德教育不能从活生生的完整的生活中抽离,不能从其他诸育中抽离。而且,当将道德教育独立出来以后,就可能有陷阱。专门化就有可能背离事物的整体性,专门化与整体性具有一定的矛盾,有可能走向异化。学校的公共生活不可能离开其他的生活,不可能单独构建一个新的生活,叫作公共生活。需要考虑公共生活所积聚起来的、具有特征性的要素,但不是说要把公共生活和其他生活隔离开,单独存在一种形式的生活叫作公共生活。我们也不是要求拿出单独的时间空间进行公共生活的教育,而是发掘、运用、创造公共生活的要素,建构更为完整明晰的公共生活时空;也是发动教师和学生有意识自己去创生公共生活的经历。长期存在的分离性的思维、割裂性的思维、线性叠加的思维不仅不可能获得应得的教育效果,相反常常造成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带来脱离教育本性的外部负担。倡导在学校学会过公共生活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准公民”的生活。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也如杜威所说,“如果目的是培养一种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的精神,那么训练方法必须从这个目的出发并和这个目的相联系”。[8]公共生活是学生在学校里要过的一种生活,他们要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参与公共生活,懂得其中的规则及其背后的价值基础,明白公共生活的意义。(待续)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6.

[2]厄内斯特・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自序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5]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6:(12).

[6]朱小蔓,李荣安.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话[J].中国德育,2006:(5).

[7]帕特丽夏・怀特.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M].朱红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4.

[8]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0-31.

上一篇:八年级数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学四年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