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母细胞瘤范文

时间:2023-03-19 12:07:35

肝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螺旋CT;增强扫描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61-01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为小儿最常见的肝胚胎性恶性肿瘤[1] 。本人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18例,结合其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以及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讨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23天-12岁。其中临床表现为肝大,右上腹部包块9例,8例表现为腹泻,黄疸,1例表现为贫血就诊。体检时可于右膈下触及包块,2例伴有性早熟,1例伴有高血钙。其中甲胎蛋白(AFP)实验阳性者16例。全部病人均用菲利普64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年龄较小患儿用10%水合氯醛予以镇静后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底至肝脏下缘,层厚5-10mm,间隔5-10mm。造影剂剂量为2ml/kg体重,以1.5ml/s的速度进行静脉注射。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为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肿瘤最多见于肝右叶,其次为左右叶,肝左叶最少见[2]。其中15例表现为肝内单个实性包块,3例为多发性结节。11例包块呈向肝外膨胀性生长。10例行肿瘤切除术,5例行肝叶切除术,3例因肿瘤范围较大,行肝扩大切除术。本病临床表现为肝大,右上腹部包块,晚期则有发热、食欲缺乏、体重下降、贫血、黄疸和腹水等症状。此外尚有伴发性早熟及高血钙,甲胎蛋白实验阳性。CT表现为肝脏单发巨块为主,呈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边界较清晰,有时可见包膜,巨型或肝下缘肿瘤常突入腹腔。肿瘤密度不均匀,略低于正常肝脏密度(30-50HU),内有弧形低密度影,分隔肿瘤形成大结节。此外尚可见小点线状、圆点状或不规则更低密度区为肿瘤出血坏死区。部分病例可见散在或聚集成团钙化灶,肝内血管可受压移位。螺旋CT增强扫描时肿瘤强化不如正常肝实质,使其边界更加清晰。血管丰富的肿瘤,早期可见粗细不等的供血血管丛肿瘤周围深入内部,围绕结节状肿块有时形成网格状结构,而出血坏死区无强化,下腔静脉多受压移位。结节型及弥散型均少见,本组3例为多发结节型,病变占据两个肝叶,肝脏体积增大,增强后结节呈中等程度强化,强化亦不如正常肝实质。

3 讨论

肝母细胞瘤时主要发生于小儿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小儿原发肝恶性肿瘤的首位(51%-56%)[3]。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螺旋CT增强扫描对其早期诊断、判断肿物范围及提供手术方案等十分重要。本病临床表现为肝大,右上腹部包块,晚期则有发热、食欲缺乏、体重下降、贫血、黄疸和腹水等症状。此外尚有伴发性早熟及高血钙,甲胎蛋白实验阳性。CT表现为肝脏单发巨块为主,呈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边界较清晰,有时可见包膜,巨型或肝下缘肿瘤常突入腹腔。肿瘤密度不均匀,略低于正常肝脏密度,内常伴有出血坏死。出血坏死区无强化,下腔静脉多受压移位。结节型及弥散型均少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本病的发病部位、肿瘤范围以及出血坏死、钙化程度,结合其增强后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实验室表现,多方面相结合,能准确的作出定位定性诊断,对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案提供很好的影像学支持。

参考文献

[1] 孙国强,曾津津 ,彭芸,程华.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634-638.

[2] 彭云,许赛英 ,祝秀丹.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9):689-692.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2篇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 小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26-02

肝母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主要由胚胎性上皮组织或含有软骨、骨样和胚胎性间叶组织所构成。其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较大帮助。笔者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经CT检查并经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1个月到7岁,3岁以下14例,占82%左右,3-7岁3例。病程1-8月。17例均由病理证实为肝母细胞瘤,其中10例手术,7例穿刺病理证实。发现生长迅速的腹部包块15例,腹胀5例,腹痛、腹泻3例,纳差2例,体重不增3例。甲胎蛋白(AFP)升高14例,血清胆红素增高3例,血红细胞、血色素减低7例。

1.2 扫描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双排螺旋CT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比剂使用欧乃派克(300mgl/ml)2ml/kg,静脉推注。不合作小儿检查前30min给予10%水合氯醛5-10mg/kg口服,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下缘。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数目及大小

17例均为单发肿块,肿瘤位于肝右叶8例,左叶3例,跨左右叶生长6例。肿块最大径约9-21cm。

2.2 CT征象

平扫肿瘤均呈低、等混杂密度,边缘清晰或不清,巨大肿瘤内可见多发裂隙状及不规则形更低密度区(图1),8例肿瘤内见斑片状及点线状钙化(图2)。增强扫描动脉期13例肿瘤呈多个结节状或片状强化,密度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图3),门脉期病灶呈低密度;4例肿瘤动脉期、门脉期均呈低密度(图4);其中包膜强化7例,包膜完整或不完整;瘤内可见迂曲血管5例;肿瘤内更低密度区未见强化,边缘显示更清晰;门静脉、肝静脉、腔静脉、右肾等邻近结构、脏器可有不同程度受压、变形、移位(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3 讨论

3.1 临床与病理 肝母细胞瘤是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胚胎原性上皮组织的肿瘤,在儿童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占50-60%,男女比例2-3:1,最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1]。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迅速的腹部包块伴黄疸、腹痛、腹泻不适、体重不增、贫血等就诊。实验室检查常见甲胎蛋白(AFP)升高,本组中AFP升高14例,占82%,AFP是最有意义的生化检查指标,且与肿瘤消长平行,因此还可作为判断疗效和了解复发的指标。同时可有ALP、胆红素升高等肝功能损坏的表现。该病病因不清,与母亲职业性接触某些环境因素( 如石油产物、油漆、色素等)有关。镜检肝母细胞瘤多数为单发肿块,周边有或无包膜,质中,伴有出血和坏死时可呈五彩颜色。肿瘤部分区域可有钙化或骨化。邻近肝组织质软,无肝硬变改变。可分为上皮型及混合型。其中上皮型肝母细胞瘤根据瘤细胞分化程度由高到低分为胎儿型、胚胎型及间变型三种细胞类型。以胎儿型、混合型预后相对较好[2]。

3.2 CT特点 肿瘤多为单个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多见于肝右叶[3.4],本组病例肿瘤位于肝右叶8例,占47%;平扫边缘清楚或不清,肿瘤内可见多发裂隙状及不规则形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不强化,主要是由肿瘤内出血、坏死、部分为纤维疤痕所致。约半数病例肿瘤内可见散在或聚集状钙化灶,多呈点状、弧线状、圆形或大块状,本组8例,约占47%;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围呈结节状、片状明显强化,密度高于周围正常肝脏,门脉期呈低密度,本组13例,约占76%;部分病例动、门脉期肿瘤强化均低于正常肝实质,本组4例,约占24%;可见假包膜强化,本组7例,约占41%,包膜完整或不完整;部分病例肿瘤内可见迂曲血管影,本组5例,约占29%。邻近结构及脏器可见受压、推移,血管内瘤栓极少见。

多发结节型、弥漫型及囊性肝母细胞瘤均属罕见,CT表现缺乏特异性。

3.3 鉴别诊断 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出现肝脏巨大肿瘤伴AFP升高,应首先考虑为肝母细胞瘤,但需与下例疾病鉴别。

3.3.1 原发性肝癌 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与肝癌十分相似,但肝癌肿块形态多不规则,边缘模糊,缺少包膜,瘤旁常见大小不等的子灶,肿瘤以外肝脏可有肝硬变等表现,钙化少见,年龄3岁以上多见。

3.3.2 肝转移瘤 小儿主要与神经母细胞瘤肝转移鉴别,后者表现为大块结节融合灶侵占肝实质,含多种形态钙化与肝母细胞瘤相似。关键在于发现原发灶。另外,转移性肿瘤AFP不升高。

3.3.3 肝横纹肌肉瘤 肿瘤边缘较清楚,可位于肝门区或左右肝内,呈不均匀低密度占位,出血坏死少见,罕有钙化,发病年龄约5~11岁。AFP阴性有助于鉴别。

3.3.4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 需与囊性肝母细胞瘤鉴别,前者发病年龄4―8岁,AFP阴性,CT表现为肝内单发的大囊腔,内含结节状或云絮状软组织密度影,可有厚薄不一的分隔,具有特征性,可助鉴别。

参考文献

[1]彭云,许赛英,祝秀丹.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9):689―692.

[2] Sternberg SS 主编,回允中 译,诊断外科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593-1598.

[3] 李新华,杨有优,邓德茂,等.儿童肝母细胞瘤的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6):795-797.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7)06-1405-01

小儿肝母细胞瘤并不少见,但巨大肝母细胞瘤罕见,而且由于肿瘤巨大,往往邻近重要血管,或者占据大部分肝脏,正常肝组织过少,患儿对麻醉及失血的耐受力差,手术风险大,能手术切除者不多。现将我院成功切除的1例小儿巨大肝母细胞瘤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5岁。因“右上腹痛、发热1d”入院。患儿2d前自觉右肩背部不适,不影响正常生活而未予注意,1d前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向右肩背部放射,无阵发性加剧,伴发热,体温38~39℃,无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自觉乏力、食欲减退,以“肝占位并感染”收入院。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患儿出生时为顺产,体重正常,婴幼儿期生长情况同常儿。查体:神清,稍消瘦,体重16kg,身高110cm,生命征正常,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上腹部膨隆,未见腹壁曲张静脉,腹壁柔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右肋下10cm,剑突下12cm,可触及,质中,压痛,边缘清,脾未触及,腹水征(-),肠鸣音正常。血清AFP>35350ng/ml。胸部X线检查:右膈抬高。肝脏超声扫描:右肝巨大实质性占位,右肝静脉及腔静脉受压。腹部CT:肝脏右三叶巨大实质性占位,大小13cm×14cm×12cm,占据整个右肝和左肝内叶,后方和内侧紧贴下腔静脉、门静脉右支和右肝静脉,增强扫描见肿物周边强化,肿物中央见部分液化,边界尚清楚。余肝质地正常。诊断为肝母细胞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肝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占据整个右肝和左肝内叶,紧邻下腔静脉,将右肝静脉和门静脉右支向内侧推挤、压迫。行右肝三叶切除,术程顺利,出血约200ml,切下肿物完整,距正常肝组织1.5cm,包膜完整,直径约14cm,切面见不均质,灰白色,中央部分液化、坏死。术后病理报告:肝母细胞瘤。术后2周复查肝脏CT示残肝再生良好。术后经支持、对症治疗,恢复良好,痊愈出院,出院2周后化疗。

2 讨论

肝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0%发生于3岁以前,其中60%为1岁以下婴儿。具有生长迅速、原发瘤巨大的特点,就诊时往往已是进展期,国内的统计发现首诊时手术切除率不足50%[1]。因此如何争取肿瘤的完整切除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多数患儿发现时由于肿瘤巨大,手术风险大而放弃手术治疗,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以缩小肿瘤,延期行手术切除[2],但患儿需承受化疗的痛苦,化疗也可能无效,延误了手术时机。因此争取早期切除有其优越性。能手术切除者,往往预后良好,Perilongo等[3]报道135例完整切除的小儿肝母细胞瘤,3年存活率89%~91%,说明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本例虽然肿瘤巨大,紧邻、压迫重要血管和胆管,但左肝呈代偿性肥大,经术前周密准备,术中行右肝入肝血流阻断,以尽量减少出血又不影响左肝血供,预置右肝静脉阻断带以防出血和气栓,得以顺利切除和恢复。

随着活体肝移植的发展,亲体肝移植也是小儿巨大肝母细胞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4],特别是对难以切除或手术风险较大的病例有其优势,预后很好,可获长期存活,可能成为小儿肝母细胞瘤的常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桂生,刘钧澄,刘唐彬,等.术前介入在肝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23(1):7-8.

[2] 唐咸民,杨体泉,董淳强,等.肝动脉栓塞化疗及延期手术治疗小儿切除困难的肝母细胞瘤[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27(1):48-49.

[3] PERILONGO G,SHAFFORD E,MAIBAEH,R,et al.Risk-adapted treatment for childhood hepatoblastoma: final report of the second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diatric Oncology-SIOPEL[J]. Eur J Cancer,2004,40(3):411-421.

[4] AUSTIN M T,LEYS C M,FEURER I D,et al.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childhood hepatic m alignancy: a review of the 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 (UNOS) database[J].J Pediatr Surg,2006,41(1): 182-186.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4篇

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3例通过CT诊断并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患有肝母细胞瘤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4例患儿肿瘤在肝右叶,3例患儿肿瘤在左叶,左右叶均涉及者6例。CT平扫显示肿瘤都以低等混杂密度分布,巨大肿瘤中呈现多发裂隙状同时不规则形状的低密度部分可见,其中肿瘤中斑片可见并呈点线状钙化者10例。当扫描动脉期增强时均表现为多个结节以及片状不均匀强化状,不过强化没有附近正常肝组织高,门脉期病灶密度更低,不管是坏死还是液化部分都强化不显著。

结论:CT检测是婴幼儿肝母细胞瘤最为有效的一种影像检查方法,CT平扫以及增强可准确对病灶进行定位以及定性,为临床治疗带来了诊断的影像依据。

关键词:婴幼儿肝母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99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45-02

肝母细胞瘤是常见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表现往往具有自身特征,可为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现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3例通过CT诊断并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患有肝母细胞瘤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23例,均为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通过CT诊断并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患有肝母细胞瘤的婴幼儿。男17例,女6例,发病年龄2个月~3岁,平均14.5个月。全部患儿均临床影像资料完整,临床表现:23例上腹部包块者,8例贫血者,7例消瘦者,6例腹胀者,5例纳差者,2例反复低热者。实验室检查:23例血清甲胎球蛋白即AFP呈现阳性,8例患儿不管是血红细胞还是血色素均降低,3例患儿ALT升高。

1.2检查方法。选择AQUILION64螺旋型CT进行,其中层厚以及层距分别为5mm和5mm,不配合婴幼儿在开始检查前30min让其口服0.13~0.15ml/kg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所有患儿要做CT平扫同时还要增强双期扫描,选择碘普罗胺注射液作为造影剂,以2ml/kg体重给予。

2结果

2.1病变出现部位、体积以及数量。14例患儿肿瘤在肝右叶,3例患儿肿瘤在左叶,左右叶均涉及者6例,单发者18例,多发者3例,肿瘤最大直径为7~13cm,平均10cm。

2.2CT表现。平扫发现肿块均以低、等混杂密度分布,边缘有的清晰有的模糊,肿瘤中呈现多发裂隙状同时不规则形状的低密度部分可见,其中肿瘤中斑片可见并呈点线状钙化者10例,当扫描动脉期增强时,23例肿瘤要么表现为多个结节状表现为片状不均匀强化状,不过强化程度没有附近正常肝组织高,附近肝组织以及肿瘤之间的分界非常清晰,而门脉期内的肿瘤密度则更低,不管是坏死还是液化部分强化均不明显;8例肿瘤包膜强化患儿,包膜有的完整有的不完整;5例肿瘤中迂曲血管可见者;肿瘤会或多或少对附近脏器产生推压作用比如右肾、腹主动脉、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以及肝静脉等均会因受压而发生移位。

3讨论

3.1临床以及病理。肝母细胞瘤常见于婴幼儿时期,属于一种恶性肿瘤(肝脏原发性),占全部儿童肝脏肿瘤病变患者的比例为50%~60%,特别是3岁以内婴幼儿极易患此病[1],本组资料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83∶1,平均发病年龄为14.5个月。临床症状为反复不断发热、上腹出现包块、黄疸、纳差、贫血以及体重减少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AFP升高,不过关于阳性率方面的报道各有说法(大概是55% ~100%)[2]。本组资料大部分患儿都因为上腹包块就诊,AFP都升高同时滴度也较高。该种疾病病因不明确,也许和母亲因为职业而接触到的部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比如色素、石油产物以及油漆等。肝母细胞瘤大部分都属于单发肿块,附近有或没有包膜,当坏死以及出血时表现为五彩色,质中。肿瘤一些部位可见骨化以及钙化。周围肝组织质软,没有肝硬变情况变化。包括混合型以及上皮型两种。其中上皮型肝母细胞瘤根据癌细胞分化从低至高又包括间变型、胚胎型以及胎儿型。组织类型不同,其预后也不一样,其中预后较好者当属胎儿型以及混合型。

3.2CT表现。肿块多以低等混杂密度分布,大部分在右叶,本组资料中有14例在右叶(60.87%),平扫边缘有的清楚有的模糊,肿瘤中呈现多发裂隙状同时形状不规则且密度更低的部分可见,大概半数患儿肿瘤中或聚集或分散钙化灶均可见,大部分表现为点状或者是弧线状,本组资料中占到10例(43.48%)。当扫描动脉期增强时全部患儿肿瘤要么表现为多个结节状要么表现为片状不均匀强化状,不过强化没有附近正常肝组织高,而门脉期内肿瘤密度更低,不管是坏死还是液化部分强化均不显著,瘤区中密度更低部分当增强后坏死区更加清晰;包膜强化可见,本组资料中占到8例(34.78%),包膜完整亦或是不完整,部分患儿肿瘤中迂曲血管可见,本组资料中占到5例(21.74%)。

3.3鉴别要点。①肝横纹肌肉瘤。该疾病发病年龄大概是5~11岁,肿瘤边界相对清晰,位置可以是肝门区也可以是左右肝中,呈低密度且不均匀状分布,不常见出血坏死现象,且钙化少见,AFP阴性。②原发性肝癌。婴幼儿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相似于肝癌,当多时相扫描增强时并不能给鉴别带来太大帮助,AFP也能显著增加,不过该病不常见于儿童,发病年龄通常在3岁以上,瘤灶中不常见钙化,表现为小点状,往往与肝硬变以及肝炎病史相伴。③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该疾病发病年龄大约为4~8岁,AFP阴性,肝内单发大囊腔为主要CT表现,内有软组织密度影,或云絮状亦或是结节状,可有不等厚薄的分隔,有其自身特征,对鉴别非常有帮助。④肝内转移瘤。肝转移瘤往往是单个亦或是多个体积不相同的低密度结节,通常都位于肝,增强扫描后附近往往有环形强化,临床症状主要为原发癌症状,AFP一般较低。

参考文献

[1]彭云,许赛英,祝秀丹.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689-692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恶性肿瘤;小儿;CT

肝母细胞瘤(HB)是一种少见恶性肿瘤,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是小儿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1]。据文献统计,85-90%发生于3岁以下小儿,男女之比为3:2~2: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临床上以右上腹包块并持续性增大,伴消瘦,AFP值升高为其主要特征。笔者搜集、整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间经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13例,并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对本病诊断价值,以此提高CT对该病诊断准确率。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者1月,最大者4岁,中位年龄约1.9岁。13例均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Emotion 16型CT机扫描,扫描层厚3mm,重建层厚5mm,并结合MPR对肿块进行冠状位、矢状位观察。8例增强检查,造影剂采用欧乃派克(300mg/ml),剂量按2ml/kg,注射前均进行皮试过敏试验,注射速率1-3ml/s,扫描前30min口服10%水合氯醛5-10mg/kg予以镇静。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形态、大小 、数目 肿瘤位于肝右叶10例,位于肝左叶2例,跨越左右叶1例;肝实质内生长11例,起自肝边缘且外生性生长者2例。肿块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最小者3cm,最大者11.6cm,平均6.4cm。12例为单发性肿块,仅1例为多发性肿块,肿块同时跨越左右叶,并伴肝内多发转移性结节。

2.2 病变内部密度 平扫病变密度均低于肝实质密度,密度不均11例,密度较均2例,10例内部可见更低密度坏死区,分布无规律,呈裂隙状者3例,不规则形7例。病变内部见钙化者仅1例,表现为斑点、长条状,呈聚集趋势。

2.3 多期增强改变 8例多期增强检查患者中,肿块均表现为不均性强化,CT值较平扫上升24HU-40HU,肿块多呈片状、结节状强化,包膜及肿块内分隔强化较为明显,其内坏死区各期始终均未见强化。

2.4 转移性征象 分析平扫及多期增强图像,门脉和/或下腔静脉受侵者6例、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者1例、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者2例、肝内发现转移灶者1例、双肺内多发小结节性转移者1例。

2.5 AFP检查结果 13例均进行AFP检查,APF值均明显增高者9例(69.2%),阴性者4例。

2.6 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 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母细胞瘤4例均为上皮型(胎儿型2例,胚胎型1例,间变型1例);术后病理9例,肿瘤最大为11.8cmX8.9cmX9.3cm,最小为3.2cmX2.7cmX3.4cm,其中上皮型8例(胎儿型6例、胚胎型1例、间变型1例),混合型1例。

1)肿块内裂隙状坏死区,肿块呈外生性生长 2)肿块内见斑点、条形钙化3)肿块起自肝缘,呈外生性生长

4)肿块巨大,其内坏死 5 ) 肿块内不规则形坏死区。

6)肿块直径约3cm,位于肝右叶; 7)术后病理:肝母细胞瘤(上皮型)

3 讨论

肝母细胞瘤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这是一种胚胎型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并持续性增大,伴有消瘦、贫血等,大多可见AFP数值增高,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本组13例,其中AFP增高者9例(69%),与文献报道较为相符;据文献统计85-90%者发生于3岁以下小儿,本组3岁以下者占比12/13(92%),略高于统计上限;男女之比为3:2~2: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本组中男:女为6:7,男性反而略少于女性,与文献报道差别较大,笔者认为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本组病例数较少,不具有代表性,亦不排除本病女性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可能,此点有待与同行商榷。

肝母细胞瘤多为单个巨大分叶状低密度肿块,多见于肝右叶[3],本组单发者12例,位于肝右叶者10例,密度均低于肝实质,与文献所述一致,肿块单独发生于肝左叶者仅占15-22%[4],本组2/13(15.3%),本组病例中肿瘤最小者直径约为3.0cm,最大者直径约为11.6cm,肿瘤一般巨大,这可能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患儿表述不清而不能被及时发现有关,有学者认为,肿瘤大小与其预后关系不大。肿瘤大多生长于肝实质内11/13(85%),少数者起自肝缘而呈外生性生长2/13(15%),外生性生长者预后较内生性生长者好[5],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肿瘤破坏肝实质、肝内血管等程度较低有关,另外肝血管受侵的可能性小,转移的可能性则亦小,故预后相对较好。

文献报道,肿瘤总钙化率38%-50%[5],骨样组织钙化可提示其病理类型为混合型,钙化多表现为斑点状、条形、大块状,瘤内钙化为肝母细胞瘤CT特征性表现,而CT对于钙化显示敏感性明显高于MR,这或许亦是本病首选CT为检查手段的主要原因之一,瘤内见钙化的肝母细胞瘤一般预后较好。本组仅见1/13(8%)钙化,表现为斑点、条形钙化,集中分布于瘤内某处,本组低钙化率与文献报道差别较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收集相关病例,加以统计分析。

增强检查肿瘤多为不均性强化,呈斑片状、结节状,其内分隔及肿瘤包膜强化较为明显,瘤内坏死区始终未见强化,增强后坏死区则显示更加清楚,本组中瘤内见坏死灶者10例,较具有普遍性,尤其是裂隙状坏死改变,笔者认为较具有特征性,这是由于肝母细胞瘤生长迅速,故常于肿瘤边缘或中心部存在各种形态的出血、坏死、纤维瘢痕[6]所致,本组瘤内出血者未见。

病理上肝母细胞瘤根据其所含成分可分为上皮型和混合型。上皮型多见,以分化程度由高到低分为胎儿型、胚胎型及间变型。混合型是在以上皮成分为主的结构中出现部分间叶成分,常见的是成熟的骨、软骨和骨样组织。依据其生物学行为,有浸润、转移者预后较差,本组6例可见浸润或转移征象,多为血管、淋巴受累,脏器转移以肝脏、肺脏所见各1例,故笔者认为,凡CT诊断高度可疑肝母细胞瘤者,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还是十分必要的。

CT诊断上,肝母细胞瘤主要应与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瘤、海绵状血管瘤等鉴别。根据患者年龄特点、肝功能检查、AFP检查、CT特征性表现(如钙化)、多期增强检查特点等,大多可做鉴别。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临床上凡遇3岁以下小儿发现右上腹持续性增大软组织包块伴消瘦,AFP值明显升高,CT检查见肝实质巨大肿块且瘤内有钙化、坏死、出血、纤维瘢痕等征象时,应高度怀疑本病。

参考文献

[1]王甘露,李晓平,廖彩仙.肝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6):707-708.

[2]温志立,王艳华,杨铁一.成年女性肝母细胞瘤1例[J].疑难病杂志.2007.6(1):30.

[3]徐赛英.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33-637.

[4]曾勇,林金容,练雄珍.小儿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肝母细胞瘤的研究现状[J].MODERN ONCOLOGY.Mar.VOL.2008.16:490.

[5]彭云,许赛英,祝秀丹.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689-692.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儿;肝母细胞瘤;CT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71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70-02肝母细胞瘤是一种肝脏恶性实瘤体,也是很普遍的肝脏恶性肿瘤,它有儿童的胚胎特点,是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50%-79%,和肝脏其它恶性肿瘤不同的是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本文简要分析了12例被手术病理确诊为HB的CT体现,而且对于它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究。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这个组有12例病例,3例为女性,9例为女性,年龄段为最小的是1个月,最大的是8岁,平均年龄为2.1岁。临床体现有腹部右上方的肿块变大、消瘦、腹胀,肝变大等,小儿病患者血清AFP显著提高的有10例,变粗、快速成长而且血清HCG的有1例。在这一组病例当中,手术前需要化疗的有2例。

1.2治疗方法这一组12例病例都要采用ge单排CT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层距约5mm,层厚约5mm,120mA,80-150KV.对于年纪比较大的儿童患者,在检查之前的4个钟头不能吃东西。平扫的通常通过腹部CT平扫,而增强扫描则通过肘静脉团注射2ml/kg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而且使用的注射器是CT机专用高压注射器,流速约为2.5ml/s,通过3期进行增强扫描,门脉期约为60秒,动脉期约为25秒,平衡期约为120秒。2结果

2.1病变部位体现为单发病灶的有12例,包括发生并占据25%肝左叶的3例,发生并占据66.7%肝右叶的8例,既发生在肝左叶又发生在肝右叶而且占据了8.3%的1例。生长在肝表面的肿瘤占了33.3%的有4例,肝里面多发生转移的有1例,发生在腹膜后、区多发转移淋巴结和形成门静脉的有1例,肺里面多发转移的有2例。

2.2CT表现平扫结果是10例体现为巨大类肿块,7例体现为不规则分叶的肿块,9例表现为边界不清晰,6例包膜展示完整,12例病例都体现出肿块的密度达不到正常肝实质,这些肿块呈片状或裂隙状,而且密度较低,特点是不规律的分布,不相同的数目以及不一样的大小。小点片状钙化灶在肿块里面呈不规律分布的有4例;门静脉、肝静脉及肝脏旁边器官因为受压而移动位置的有6例;肺里面转移的有2例,肝里面发生转移的有1例,出现腹膜或肝门区之后形成门脉癌栓和转移淋巴结的有2例。增强扫描结果是12例病灶全体现为轻度或中度的强化,而且不均匀,肿瘤强化程度达不到肝实质正常程度,没有强化更低密度区的片状或裂隙状,表现为肿块围绕门静脉和肝动脉的有1例。

2.3病理结果这个组12个病例中,有10例上皮型肝母细胞瘤,包括3例胚胎性,1例间变型,6例胎儿型。另外混合型有2例,其中有1例在上皮成分里面能看见小灶性骨样组织。3讨论

3.1临床和病理肝脏的恶性胚胎源性上皮组织是肝母细胞瘤的生长地,小于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小于3岁的小儿,在这个组里就出现9例都是小于3岁的,这组病例中,男性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女性,比例是3:1[1]。肝脏变大或者触及肿块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同时还伴随着很多症状,如体重变轻、发热、贫血、呕吐、没有食欲、变瘦等症状,更严重的现象是肿瘤破裂出血引起的急腹症。大多数患者的AFP都是升高的,少数患者的AFP处在正常值。AFP是一项生化检查指标,是判断治疗效果和复况的标准,因为AFP和肿瘤平行消长[2]。肝母细胞瘤的类型为上皮间叶混合型和上皮型。混合型是少量间叶成分出现在胎儿型或胚胎型的上皮结构里,表现为软骨、骨样组织、骨的成熟。上皮型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从低到高分别是间变小细胞型、胚胎型、胎儿型。上皮型病例远远多于混合型,本组的上皮型与混合型的比例为10比2。

3.2CT表现肝母细胞瘤最少单独发生在肝左叶,发生在肝右叶的最大,同时出现在左右肝的也有少数。本组发生在肝右叶的有8例。肝母细胞瘤大都是单一肿块为主,很少见结节融合。本组单一肿块就有12例,直径最大可达18约cm。肿块生长在肝表面的有4例,其它的都是长在肝里面。仍见包膜完整的有6例。CT平扫密度不均匀的肿块,呈现密度低,密度杂,低于正常肝实质。肿瘤的坏死区在病理上是指更低密度区,而肿瘤的钙化率在38%至50%的范围内,可以认为这样的骨样组织钙化是混合型。CT增强扫描发现肿瘤强化程度比正常肝实质要低得多,而且有比较明显强化的是结节状稍高密度区,没有强化的是液化区和坏死区。

3.3CT对HB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手术为主的HB治疗,将一个肝段或者25%的肝脏保留下来患者就能继续活下去,CT体现为外生型的远远好过内生型,因为外生型少破坏肝,降低了远处转移和肝内扩散的概率。此外,手术之后也应及时诊断肿瘤的转移、复发等状况,为深入治疗提供帮助[3]。总而言之,手术前可以使用CT检查肿瘤的各种状况,乳肿瘤的准确位置、大小、体积等,这对于制定治疗肿瘤方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参考文献

[1]童永清,刘辉.32例肝母细胞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5(03):356-357.

[2]陈利君,陈华平,夏天.小儿肝母细胞瘤CT诊断1例[J].西南国防医药,2010,5(02):674-675.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儿童;肝脏良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肝母细胞瘤;治疗

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大约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1%。大约2/3的儿童肝脏肿瘤系恶性。成人的肝脏恶性肿瘤多为肝细胞肝癌,而儿童的肝脏恶性肿瘤多为肝母细胞瘤。其他儿童肝脏恶性肿瘤还包括肝细胞肝癌,肉瘤,恶性生殖细胞瘤等。儿童肝脏良性肿瘤有血管瘤,错构瘤,腺瘤和局灶结节性增生。肝脏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解剖学部位对其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1肝脏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1]表明,自1972~1992年美国儿童肝脏恶性肿瘤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也有研究表明有早产病史的儿童肝母细胞瘤的发生率较足月生产儿高[2]。由于儿童占人口比例小,每年肝脏恶性肿瘤的发患者数也少,但其迅速增高的发病率也促使我们不断完善其治疗方案,从而提高长期生存率。

1.1肝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为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男孩发病率较女孩高。由于肝母细胞瘤由一些类似胚胎期或胎儿期肝脏的细胞组成,因此被归于胚胎性肿瘤,其平均发病年龄在18个月。大约只有5%的肝母细胞瘤患儿诊断时年龄超过4岁。病理学将其分为上皮型(胎儿型、胚胎型)、上皮一间叶混合型,间叶型,未分化型。大约有5%肝母细胞瘤属于未分化型,此类亚型预后差[3]。

1.2肝细胞肝癌肝细胞肝癌在儿童肝脏肿瘤发病居于第2位,与肝母细胞瘤有显著区别。大部分肝癌患儿诊断时在10岁以后,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目前已知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相关,此病程的进展可能需要数十年。研究报道东南亚小于15岁儿童肝脏肿瘤发病率是西方儿童的4倍[4]。这与东南亚肝炎高发有关。随着乙肝疫苗的普遍应用,东南亚儿童肝癌发病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通常儿童肝细胞肝癌和肝母细胞瘤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需要病理学加以鉴别确诊。

1.3肉瘤及其他肝脏恶性肿瘤儿童肝脏肉瘤包括横纹肌肉瘤、未分化肉瘤和血管肉瘤。未分化肉瘤是居于肝母细胞瘤和肝细胞肝癌之后的第3位儿童常见肝脏恶性肿瘤[5],常发生于5~10岁儿童,近年来由于化疗和手术相配合治疗,已经成为儿童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肝脏横纹肌肉瘤常来自胆道系统,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6],临床常表现为胆道梗阻性黄疸,手术切除率低,但由于对放化疗均敏感,故5年总体生存率能达到70%左右。肝脏血管肉瘤恶性程度极高,具有独特侵袭性,预后不良[7],由于通常对化疗不敏感,故目前为止治疗成功的报道仅见于个例。性腺外原发肝脏生殖细胞瘤也曾有个案报道[8],但一般多系性腺生殖细胞瘤转移而来。

2肝脏良性肿瘤

儿童肝脏良性肿瘤大约占肝脏肿瘤的30%,血管瘤和血管内皮瘤最为常见。血管内皮瘤发病时肿瘤体积较小者临床多无明显症状,若发病时肿瘤巨大或肝脏系多发病灶者还可能合并其他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梗阻性黄疸,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药物难治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虽然属于良性疾病,但治疗也可以使用化疗结合手术,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长春地辛、环磷酰胺等。肝脏腺瘤、错构瘤也是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患儿因为发现腹部包块就诊,通过手术切除可达到治愈目的[9]。部分腺瘤可能发生恶变,多见于男性。

3儿童肝脏肿瘤的遗传学变化

肝母细胞瘤与一些遗传性综合征相联系,如家族性腺瘤肉病、Beckwith-Wiedemann 综合征等。与其他胚胎性肿瘤类似,肝母细胞瘤也可能发生11-15号染色点的突变,也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如2、8、20染色三体[10]。大约18%肝母细胞瘤患儿发生1号染色体重排。此外,肝母细胞瘤还可能出现DNA甲基化异常[11]。

4环境因素影响

很早前就有研究表明父母的职业及密切接触的环境与子女肝脏肿瘤尤其是于肝母细胞瘤的发生相关。父母从事焊接职业,长时间接触石油或涂料,其子女患肝母细胞瘤的机率增高[12]。近期研究表明如父母吸烟,则子女患肝母细胞瘤的风险增高[13,14]。

5儿童肝脏肿瘤的临床表现

儿童肝脏肿瘤多表现为无痛性腹部包块。性早熟也可见于肿瘤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患儿。若肿瘤分泌血小板生成素,临床常出现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有些患儿也可出现腹痛。肝脏肿瘤患儿多肝功能正常,不出现黄疸,但病毒性肝炎继发肝细胞肝癌患儿例外,他们可能出现黄疸及肝硬化。一般而言,肝脏肿瘤患儿生长发育正常,除非合并其他遗传性综合征如Beckwith-Wiedemann 综合征等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6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所有肝脏肿瘤的患儿均应行血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超过90%肝母细胞瘤患儿出现AFP值的显著增高,大部分肝细胞肝癌患儿同样也出现AFP值增高,当接受有效治疗后,AFP值会降至正常。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会导致患儿性早熟。应当注意的是,婴儿期AFP正常情况可以达到100 000ng/ml,甲胎蛋白半衰期约为1周,几个月以后正常AFP值应该降至10 ng/ml以下。

肝脏肿瘤患儿应行腹部B超,CT,乃至MRI检查。少部分肿瘤可能出现钙化,应该注意同时进行胸部CT检查,因为肺常常是恶性肿瘤发生转移的部位。

7儿童肝脏肿瘤分期

北美对儿童肝脏肿瘤的分期与其他肿瘤类似,是根据肿瘤能否切除及有无远处转移分期,属于术后分期系统。而欧洲采用的分期系统是根据治疗前肿瘤累及肝脏程度而定,即PRETEXT分期,后来国际儿童肝脏肿瘤治疗协作组将其加以改进,制定出SIOPEL分期,根据此分期系统能提示肿瘤累及的肝段数量,有无肝外侵犯,同时指导治疗计划制定及准确评估预后(见表1)。

表1

儿童肝脏肿瘤分期系统

欧洲分期,SIOPEL/PRETEXT术前分期北美术后分期

1期肿瘤局限于一个象限,临近象限无瘤。无转移,肿瘤完全切除

2期肿瘤累及相邻或不相邻2个象限,其余2个象限无瘤无转移,肿瘤肉眼切除,镜下残留。

3期肿瘤累及相邻3个象限或者3个不相邻象限。无远处转移,肿瘤无法切除或部分切除有肉眼残余,或者淋巴结阳性

4期肿瘤累及所有4个象限。远处转移

8治疗

经过世界范围内治疗协作组的努力,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进展迅速。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从单纯的手术切除发展到综合治疗模式。早期肝母细胞瘤患儿长期存活率已经超过90%[15]。儿童肝癌治疗常参照肝母细胞瘤,但效果远不如肝母细胞瘤。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批准索拉菲尼作为成人进展期肝细胞肝癌一线治疗药物[16],但对于儿童肝癌尚无相关研究支持其应用。儿童肝脏肉瘤的治疗与其他部位的肉瘤治疗方案一样。

手术切除对于儿童肝脏肿瘤治疗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医师必须根据影像学资料推断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的可行性,术中必须将肿瘤临近淋巴结一并送检病理。如果已经出现肺小结节性转移灶,肝脏原发灶手术切除也应该择期进行,这能改善预后。近年来出现的PET-CT[17]及AFP抗体成像[18]不仅能为外科手术提供肿瘤的精确定位,也能早期提示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良性肿瘤及1期肝母细胞瘤能通过一期手术切除获得治愈。由于初始肿瘤体积大,累及肝段多,超过60%的患儿不能一期切除肿瘤,需要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长春新碱,5-FU,吡柔比星。如果化疗后患儿AFP下降迅速,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提示预后较好。有25%~30%不能一期切除的患儿疗效不佳,新辅助化疗后仍无法切除肿瘤,原位肝移植为这些患儿带来新希望。近年来活体肝移植成为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新选择。由于正常肝脏对射线耐受剂量小,故而放疗不作为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Multerys M,Goodman MT,Smith MA,et al.Hepatic Tumors.In Ries LAG,Smith MA,Gurney JG et al.(eds).Cancer Incidence,Survival among Children,Adolescents:United States SEER program 1975-1995.SEER Program,NIH Pub.No 99-4649.Bethesda,MD: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1999:91-97.

[2]Reynolds P,Urayama KY,Von Behren J,et al.Birth characteristics and hepatoblastoma risk in young children.Cancer,2004,100:1070-1076.

[3]Haas JE,Feusner JH,Finegold MJ.Small cell undifferentiated histology in hepatoblastoma may be unfavorable.Cancer,2001,92:3130-3134.

[4]Chen JC,Chang ML,Lin JN,et parison of childhood hepatic m alignancies in a hepatitis B hyper-endemic area.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5289-5294.

[5]Bisogno G,Pilz T,Perilongo G,et al.Undifferentiated sarcoma of the liver in childhood:A curable disease.Cancer,2002,94:252-257.

[6]Nicol K,Savell V,Moore J,et al,Children’s Oncology Group,Soft tissue sarcoma committee.Distinguishing 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 from biliary tract rhabdomyosarcoma:A 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study.Pediatr Dev Pathol,2007,10:89-97.

[7]Dimashkieh HH,Mo JQ,Wyatt-Ashmead J,et al.Pediatric hepatic angiosarcoma: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ediatr Dev Pathol,2004,7:527-532.

[8]Verma M,Agarwal S,Mohta A.Primary mixed germ cell tumour of the liver-a case report.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2003,46:658-659.

[9]Siddiqui MA,McKenna BJ.Hepatic mesenchymal hamartoma:A short review.Arch Pathol Lab Med,2006,130:1567-1569.

[10]Tomlinson GE,Douglass EC,Pollock BH,et al.Cytogenetic evaluation of a large series of hepatoblastomas:Numerical abnormalities with recurring aberrations involving 1q12-q21.Genes Chromosomes Cancer,2005,44:177-184.

[11]Shim YH,Park HJ,Choi MS,et al.Hypermethylation of the p16 gene and lack of p16 expression in hepatoblastoma.Mod Pathol,2003,16:430-436.

[12]Buckley JD,Sather H,Ruccione K,et al.A case-control study of risk factors for hepatoblastoma.A report from the Children’s Cancer Study Group.Cancer,1989,64:1169-1176.

[13]Pang D,McNally R,Birch JM.Parental smoking and childhood cancer:Result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Childhood Cancer Study.Br J Cancer,2003,88:373-381.

[14]Sorahan T,Lancashire RJ.Parental cigarette smoking and childhood risks of hepatoblastoma:OSCC data.Br J Cancer 2004;90:1016-1018.

[15]Tiao GM,Bobey N,Allen S,et al.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hepatoblastoma:A combination of chemotherapy,conventional resection,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J Pediatr,2005,146:204-211.

[16]Zhu AX.Development of sorafenib and other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ancer,2008,112:250-259.

[17]Figrola MS,McQuiston SA,Wilson F,et al.Recurrent hepatoblastoma with localization by PET-CT.Pediatr Radiol,2005,35:1254-1258.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小儿肝脏恶性肿瘤;临床变现;病例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规范化治疗的应用以及肝脏血管阻断技术的发展,对于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治以取得了较长的进步[1]。本文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0里小儿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的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肝脏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病理特征及表现的认识,以便给予患儿更为方便有效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的50例患者均为2008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小儿肝脏恶性肿瘤案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d-15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理特征将患儿分为肝母细胞瘤组与肝细胞癌组两组,其中肝母细胞癌组34例,肝细胞癌组16例。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无可比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患儿入组后,收集患儿的临床诊治以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临床特点、乙肝病毒感染率、术后生存率以及手术的完整切除率等方面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合适的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处理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 年龄构成 肝母细胞瘤组的34例患儿中有23例(67.6%)小于6岁,肝细胞癌组的16例患儿中有5例(31.3%)小于6岁。肝母细胞瘤组患儿的发病年龄相比肝细胞癌组要小,两组患儿的发病年龄分布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表现 所有的50例患儿中,初次诊断的原因主要包括腹部肿块30例、腹胀8例、黄疸3例、急腹症表现4例、发热1例,还有4例患儿因为偶然的原因发现。患儿从确诊到入院均在3d-10个月,平均2.24个月。患儿常见的体征为肝大,其中脐下24例(80%),少数几例患儿可见腹壁静脉显露或是脾大。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3 手术效果 肝母细胞瘤组的34例患儿中有26例(76.8%)进行一期的手术较为完整的切除肿瘤。肝细胞癌组的16例患儿中有6例(37.5%)进行一期的手术较为完整的切除肿瘤。两组患儿的手术完整切除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4 术后存活率 患儿手术后随访一年左右,肝母细胞瘤组患儿无瘤存活20例,死亡8例;肝细胞癌组患儿无瘤存活3例,死亡3例。两组患儿的术后1年存活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以肝母细胞瘤为主,肝母细胞瘤患儿的平均发病年龄要明显低于肝细胞癌组。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肝母细胞瘤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2.2%,而肝细胞癌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却高达53.6%[2]。肝细胞癌与乙肝病毒、重度饮酒、糖尿病、黄曲霉毒素污染等关系密切,这之中乙肝病毒感染引起肝脏病变导致肝癌、肝硬化的病变途径已经得到基本的确定。

肝脏肿瘤患儿的常见病理特征为腹部肿块,本次研究所选的患者绝大部分均由于腹部异常就诊今儿诊断肝脏肿瘤。发确诊到入院平均2.24个月,有半数以上的患儿在入院时肿瘤就已经发展之晚期,并且有时还会伴随着多种并发症,给医院的救治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考虑到肝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提倡儿科医生在为儿童检查时,应该注意儿童的腹部检查,以防肝脏肿瘤的发生并确保对对此类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以便改善患儿的预后。

综上,小儿肝脏恶性肿瘤多为肝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多为腹部肿块。肝母细胞瘤患儿的病毒感染率要低于肝细胞癌组,平均发病年龄要低于肝细胞癌组,并且手术的完整切除率较高,术后预后较好。因此,要多注意儿童平时的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Stiller CA,Pritchard J,Steliarova FE.Liver cancer in European children:incidence and survival,1978-1997.Report from the auto-mated chiMhood cancer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J].EurJ Canccr,2006,42(7):2115-2123.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9篇

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abdominalmalignantneoplasminchildren

【AbstractObjective摘要:Toinvestigatethesignificanceofinterventionaltreatmentbeforeradicalresectionoftheabdominalneoplasminchildren.Methods摘要:ALLof13patientswithabdominalmalignanttumorreceivedinterventionaltherapy.Theywere6casesofhepatoblastoma,4ofneuroblastoma,2ofnephroblastomaand1ofadrenocorticalcarcinoma.Theprocedurewastransarterialchemoembolotherapy.Intheproceduresprecisearterographywasperformedtofindoutthefeedingarteryofthemalignancy.Andthensuperselectivecatheterizationofthosearterieswasperfomedtoobtaninbettertherapeuticresults.Gelformparticlesandlipidiodinewereappliedintheembolization.Results摘要:Theneoplasmswereentirelyremovedin7casesoutof13.Intheother6patients,thetumorswereunresectable.Thetumorsshrankaftertheinterventionalchemoembolotherapyin5patients.Elevenpatientsoutof13survivedtillnowinthe18monthsfollow-upperiod.Conclusions摘要:Interventionaltreatment(transarterialchemoembolotherapy)willensurethehighdosechemotherapytobegiven,anddecreasethesystemicsideeffects.Embolizationblocksthearterialsupplyoftumor,whichresultsintheischemiaandnecrosisofthetumor.Andthemalignantneoplasmswillbethicklycapsulatedafterinterventionalprocedures,makingradicalresectionpossible.

Keywords摘要:Malignanttumor;Abdominal;Radiology;Interventional;Children

大多数小儿腹部恶性肿瘤患儿就诊时,多已属晚期,肿瘤已较大,和周圈血管粘连甚紧,手术难以完整切除,需先行化疗等辅助疗法,待其缩小再施行择期手术〔1、2〕。我院对13例巨大腹部恶性肿瘤患儿施行手术前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l997年7月~1998年12月我院对13例小儿腹部巨大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前介入治疗。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7岁。肝母细胞瘤6例,肿瘤大小由6.5cm×7.8cm×8.5cm至16.5cm×17.5cm×18.5cm不等,平均为9.2cm×10.1cm×12.8cm,无四周淋巴结肿大。肾母细胞瘤2例,大小为10.3cm×14cm×17cm和13.5cm×l4cm×15.5cm,其中l例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肿瘤波及下腔静脉。神经母细胞瘤4例,肿瘤大小由4cm×5.5cm×6.3cm至7.3cm×8.5cm×9cm等,平均为5.6cm×7cm×7.6cm,其中1例侵犯右肾静脉,2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伴肺转移。肾上腺皮质癌1例,大小为5cm×5cm×6cm,肿瘤和横结肠系膜粘连。肝母细胞瘤6例中2例因肝肿瘤巨大行了两次介入治疗才手术切除,神经母细胞瘤中l例侵犯右肾静脉和l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均行了两次介入治疗。

l.2方法

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了解肿瘤供血动脉的情况,然后超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从动脉内一次性灌注化疗药和栓塞剂。按肿瘤类型注入一疗程2/3至全量的化疗药物,化疗药选择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并联合用药。肝母细胞瘤用药摘要:5-FU30mg/kg+卡铂300mg/m2+表阿霉素30~40mg/m2,肾母细胞瘤用药摘要:长春新碱2mg/m2+表阿霉素30~40mg/m2,神经母细胞瘤和肾上腺皮质癌用药摘要:长春新碱2mg/m2+卡铂30mg/m2。栓塞剂选用碘油或白芨微球加明胶海绵粒。

2结果

2.1治疗结果

13例中,8例于介入治疗后次日~70日行手术,7例完整切除肿瘤。1例肝母细胞瘤介入治疗后一月行剖腹探查,见肿瘤缩小,由10.5cm×12cm×14.5cm缩为6.5cm×7.5cm×8cm,但侵犯肝门部无法手术切除。另5例肝母细胞瘤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肝瘤大小CT测量分别是摘要:6.5cm×7.8cm×8.5cm5.5cm×6.8cm×7.2cm、6cm×7cm×9cm5cm×5.5cm×7cm、7.5cm×8cm×10cm4cm×6cm×7.5cm、8cm×8cm×9cm4cm×4.2cm×5cm、16.5cm×17.5cm×18.5cm9cm×10cm×llcm,平均缩小64.78%。3例神经母细胞瘤介入治疗后肿瘤大小变化摘要:6cm×5cm×5cm5cm×4cm×3.5cm、8cm×7cm×6.5cm6cm×5.5cm×5cm、4cm×5.5cm×6.3cm3cm×4cm×5cm。平均缩小45%2例肾母细胞瘤介入治疗后肿瘤大小变化为摘要:l7cm×14cm×10.3cm13cm×10cm×7cm、13.5cm×14cm×15.5em11cm×11cm×12cm。平均缩小56.8%。本组有10例介入治疗后肿瘤边界显示清楚,由于切除标本未行大切片镜下检查,暂无法算肿瘤坏死率。5例未手术者,其中2例因介入治疗前已有全身转移,仍需继续行全身化疗,3例因患儿家庭经济状况暂不能手术。13例随访追踪0.5~1.5年,至今11例生存,手术切除后4例无瘤生存,2例肝母细胞瘤手术后出现一过性的黄疸、AFP无降低(64000μg/L、18000μg/L,持续两周后才下降),另外2例肝母细胞瘤手术后肿瘤复发而死亡。

2.2副功能

本组患儿出现化疗药物引起的副功能比全身用药为轻,仅4例出现术后恶心、呕吐,持续时间约一周左右。介入治疗后,肿瘤在药物功能和缺血情况下出现坏死,患儿可在当天即出现高热,腹部胀痛,2~3天后,腹痛减轻。高热持续时间和肿瘤大小和栓塞的情况有关。

3讨论

3.1介人治疗操作及功能

介入治疗恶性肿瘤已应用多年,具有微创性,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可多种技术联合应用。但因穿刺技术和导管的限制,小儿应用较少。随着技术和导管质量提高,在小儿应用已逐渐增多。本组介入治疗13例中3岁以下7例,年龄最小者仅60天,所有病例均在基础麻醉加穿刺部位局麻条件下行介入治疗。

在穿刺股动脉时,注重局麻药用量要适度,注射过多会影响术时股动脉搏动的触摸。由于小儿的股动脉较细,一般宜选用较小的穿刺针,选用22G穿刺针,可一次穿刺成功,避免血管痉挛的发生。若出现多次穿到股静脉时,可在静脉内留置导丝作为标志,然后在导丝外侧穿刺动脉。选择比较柔软的4F或5F导管,在行超选择插管时,可使用3F微导管。

肿瘤的介入治疗,包括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经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的靶器官药物分布量比静脉给药者多,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增高,而外周血浆最大药物浓度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降低,从而使疗效提高,化疗药物的毒性、副功能减少〔3〕。栓塞剂最好为直径100~200μm的微颗粒栓塞剂。微小栓塞剂可栓塞肿瘤毛细血管床,侧支循环难以建立。而小颗粒栓塞剂栓塞相应的小动脉,侧支循环仍可建立。粗大的栓塞物,主要栓塞动脉主干,测支循环易建立,肿瘤缺血不严重,而且日后再次经此途径进行栓塞有一定困难。本组多采用碘油加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有4例选用白芨微球(直径100~200μm),能栓塞肿瘤微细血管。中药白芨作为栓塞剂,具有如下特征摘要:(1)栓塞血管彻底、永久,不能被组织吸收再通;栓后侧支循环形成少、形成晚;肿瘤坏死缩小显著。(2)白芨自身所含的粘液质是一种广谱抗肿瘤成份,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均有显著抑制功能。(3)白芨有抑制革兰阳性菌的功能,可减少被栓塞器官的感染。(4)白芨栓塞剂制备简单,使用方便,无抗原性及致热原功能,组织相容性好,平安有效〔4〕。

介入化疗栓塞后,肿瘤包膜增厚,和四周组织分界清楚,有利于手术中完整切除肿瘤。本组1例肾母细胞瘤的患儿,术前肿瘤波及下腔静脉,经介入治疗后,肿瘤包膜增厚、纤维化,术中沿肿瘤包膜环形切除,保留了下腔静脉,减轻手术难度。

3.2介入治疗的指征和手术时机选择

由于小儿腹部巨大恶性肿瘤就诊时,多属晚期,和肿瘤四周的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一些重要器官的血管粘连甚紧,甚至侵犯这些主要血管。使手术中难以完整切除肿瘤,且易伤及这些重要血管。经过介入治疗后,肿瘤坏死,包膜增厚,肿瘤和四周组织分界清楚,使肿瘤能完整切除。故小儿腹部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指征是晚期巨大肿瘤,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累及四周重要的血管,估计手术难以完整切除肿瘤者。宜先行介入治疗,待肿瘤缩小,包膜增厚,再行手术。本组患儿经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肿瘤缩小较快,证实此治疗方法确实有效,能为完整切除肿瘤提供可靠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时机的选择,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和肿瘤大小类型,患儿体质和机体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有关,以及患儿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本组中既有在介入治疗后次日,也有在介入治疗后第2~3周,甚至一月以后进行手术切除肿瘤。-般术后第二天,可因肿瘤血管受到栓塞,使术中分离肿瘤时出血减少,但因肿瘤未坏死,手术中完整切除肿瘤难度大,污染术野机会大。介入治疗后第二周后,肿瘤血管受到栓塞后,肿瘤多已坏死,肿瘤包膜开始增厚,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机会增大。但因化疗药物对患儿全身的反应,正是最高峰期,患儿骨髓抑制较严重,四周血像中白细胞、红细跑和血小板较低,对手术耐受力较差。介入治疗后一月后进行手术可避免上述的副功能,且可根据肿瘤的状况,再次行介入治疗或全身化疗,但介入治疗和全身化疗均不能代替手术治疗。所以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肿瘤的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进行B超或CT检查,证实肿瘤已缩小,中心区出现液化坏死,包膜增厚,和四周组织界限显示清楚。同时患儿全身情况好转,血或尿中的肿瘤标记物下降,此时可考虑进行手术。若介入治疗后上述情况变化不大者,必要时再次行介入治疗,直至估计手术能完整切除肿瘤为止。

3.3介入冶疗术后表现和效果

介入治疗后5~7天肿瘤开始缩小,1例神经母细胞患儿介入治疗前大小便困难,介入治疗后10天能自解小便,一月后手术把肿瘤完整切除。3例患儿术前因肿瘤巨大,包膜紧张,患儿拒按,介入治疗后3~4天,肿瘤缩小,患儿不再拒按。肝母细胞瘤的患儿,介入治疗后血AFP值也随之降低。本组中一例肝母细胞瘤,介入治疗前肝右肿块为16.5cm×17.5cm×18.5cm,介入治疗后一月肝右叶肿块缩小为9cm×10cm×11cm。AFP从治疗前3.01×105μg/L,半月后降为1.53×104μg/L,使患儿完整切除肝肿瘤。手术切除标本,可见肝肿瘤中心大片坏死。两例肝母细胞瘤第一次栓塞后,肿瘤有所缩小,但估计仍难以完整切除,行第二次介入治疗。经过两次治疗后,B超、CT证实肿瘤缩小,AFP下降,才行手术切除肿瘤。

〔参考文献〕

〔1〕高解春,金百祥.Ⅲ、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摘要:延期和二期手术〔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2)摘要:70~72.

〔2〕江启俊,马玉琳,毛富祥,等.小儿“不能切除”的肝母细胞瘤的治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4,15(2)摘要:73~75.

〔3〕单鸿,李彦豪.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药理学基础〔A〕.单鸿,罗鹏飞,李彦豪主编.临床介入诊疗学〔M〕.广东摘要: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摘要:47~50.

肝母细胞瘤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肾上腺 体层摄影术 儿童

后腹膜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后腹膜最常见恶性肿瘤。对近10年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肿瘤CT表现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分析总结螺旋CT对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03~2011年收治后腹膜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25例;其中来源于右侧肾上腺16例,左侧9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4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发热以及贫血。仪器扫描使用Siemens Somatom单排螺旋CT,层厚8mm,间隔8mm,扫描野覆盖全部肿瘤,所有病例均行行增强检查,造影剂采用欧乃派克,剂量2ml/kg体重。

结 果

25例神经母细胞瘤平扫表现为后腹膜肾上腺区或(和)脊柱前方实性肿块(图1),其中起源于右侧肾上腺16例,左侧9例;17例肿块形态不规则,8例呈类圆形;25例肿块体积均较大,其中16例呈巨大肿块占据大部腹腔;肿块边界清9例,边界不清16例;25例均以实性密度为主,14例肿瘤实质内伴有低密度坏死区,16例发现瘤内钙化,12例钙化形态表现为沙粒样、斑点状、4例钙化呈簇状聚集在肿块中央;5例发现邻近肾脏受侵,其中1例同时合并有肝脏浸润;17例肿块包绕后腹膜大血管生长,其中6例越过中线向对侧延伸(图2);后腹膜淋巴结肿大15例,其中2例合并肝门淋巴结肿大;3例发现远处转移,1例颅底蝶骨大翼骨质破坏(图3),1例双侧髂骨破坏,另有1例同时合并颈部椎旁及脑内双侧额叶、顶枕叶和左侧桥小脑脚多处转移,增强扫描11例肿块呈轻度强化,14例呈中度强化,实质强化程度欠均匀,其中11例中央坏死低密度未见强化;18例发现腹膜大血管周围淋巴结肿大,其中2例合并有肝门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程度尚均匀。

讨 论

后腹膜肾上腺及脊柱旁交感神经链及是儿童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男孩发病率大于女孩[1],本组资料男女比例15/10,病理类型主要为神经节来源的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母细胞瘤,本组25例均为肾上腺神经节来源的神经母细胞瘤,是由未分化的神经母细胞构成,是高度恶性的肿瘤。

上一篇:干细胞移植范文 下一篇:t淋巴细胞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