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院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5 08:53:52

动物医院实习个人总结

动物医院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动物医学;校动物医院;轮岗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45-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增加,而饲养动物已成为提高生活乐趣的一种方式。“伴侣动物热”不断升温,但也暴露出国内动物医疗行业人员数量的缺乏和质量的不足。为迎合市场对动物医疗人才的需求,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应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动物医院这一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学校动物医院作为学生轮岗实习基地是一个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重庆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渝东北三峡库区唯一一所开设动物医疗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快培养出合格的兽医临床工作者,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校动物医院应结合自身优势,接纳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进行轮岗实习,现将该实习模式作一说明,以便日后补充完善加以运用。

1 轮岗实习时间

学生前期经过各个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并在实训课程上已经了解了兽医临床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后(约大二下学期),根据兴趣提出实习意向,经院方与指导教师商定确定学生实习岗位。轮岗实习时间为2个月,期间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同时掌握动物医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职业操守。

2 轮岗实习内容

动物临床诊断技术:动物保定、临床基本检查方法(问诊、触诊、视诊、叩诊、听诊、嗅诊),动物基本体征检查,动物各系统器官检查,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等。动物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血液样品的采集与处理,血液常规检验,临床生化检验,尿液检查,粪便检查,心电图检查、X光检查,DR检查,超声波检查,皮肤病检验等。动物疾病临床治疗技术:兽医临床给药技术(拌料给药、饮水给药、经口投药法、胃导管投药法,灌肠法,气雾给药,眼耳投药法,注射法,包括: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气管注射、胸腹腔注射、内注射),穿刺与冲洗,输液,封闭疗法,输血疗法等。动物疾病手术治疗技术:手术室、手术人员和手术器械的准备与消毒技术,手术动物的准备与术部消毒、麻醉技术,手术动物的监护与抢救,临床常见手术(如去势、断尾、创伤处理、剖腹产、助产、胃肠手术、子宫卵巢摘除术等)和术后护理要点等。药房技术:阅读处方、处方药标签,处方药包装,药物识别,配药量,药物管理,药物配伍禁忌等。动物医院实务:兽医师及兽医助理职业守则(礼貌待人、明确分工与职责、职业道德规范、职业形象、正确用语等),兽医法规,医疗设施的使用与维护等[1]。

3 轮岗实习岗位

通过大量的调研,对动物医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分析,结合各地动物医疗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本地医院实际情况可设计以下几个实习岗位。

3.1 前台

动物医院前台的工作主要包括挂号,划价,收费,预约、统计、协调就诊时间、就诊医师,接听咨询电话,分诊,导医等工作,同时前台也是医院接待的第一岗、第一哨,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因此前台工作对于宠物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岗的学生应面带微笑,注意个人仪表,保持乐于助人的态度,并熟悉医院的规定和工作流程,当突发事件时能沉着冷静地处理。该岗位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非常重要。

3.2 兽医师助理

此岗学生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协助开展动物诊断和治疗工作,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包括运用书面语言记录动物信息及病情、合理归档病历、正确书写医院文件等;除此以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能正确有效地完成动物保定工作,能对患病动物进行日常护理工作,能输液并能解决输液过程中出现的突况等。

3.3 实验室检验员

该岗位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够适应医院内先进的检验、化验设备。经轮岗实习后,学生能熟练使用医院内常用的实验室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血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X光机、B超诊断仪等),能够独立完成血细胞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粪便检查等,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能够分析出检验报告所出现的数据。

3.4 药房管理员

在此岗位的学生经过学习和实践后,学会正确处理好以下5点:正确的动物、正确的药物、正确的药物浓度、正确的药物剂量和正确的服用时间。要尽快成为一名药房管理员,就需要学生多看、多记、多提问。

3.5 手术室人员

在手术室学生应掌握手术室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手术前消毒程序和消毒液的配制,熟悉手术器械并会使用,进一步熟悉手术的基本操作,掌握常见手术的操作程序,注意学生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法。其中岗位又可细分为:术者、第一助手、器械助手、巡回助手等[2]。

4 轮岗实习流程

每次安排学生10名,分配到5个不同的岗位,每个岗位2名学生,其中1名学生为前一轮实习过的学生,另1名学生为新进实习生,这样既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到了知识,又不会对日常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学生在每个岗位实习12 d后调换1次岗位,保证每个实习生在2个月内把动物医院的所有岗位都熟悉一遍,而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归理论知识,查漏补缺,并且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以后顶岗实习的具体岗位。

5 轮岗实习管理

由医院院长总体负责管理,共同制定《学生轮岗实习管理办法》,包括:工作期间统一着装的形象问题、动物人畜共患病的安全问题等,所有学生遵守其具体细则,并民主选出小组长负责监督。在每一岗位上实习时由岗位医生(教师)负责安排具体工作和学习计划,同时前一轮的实习学生可以起到帮扶的作用。实习生经过在动物医院各个岗位上直接跟随医生(教师)和前一轮实习生学习,“2带1”的帮扶模式使之达到技术全面,胜任岗位的需要。该模式培养下的学生,更具社会适应力,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

学生第一次报到后首先召开欢迎会,并介绍动物医院的基本情况和轮岗实习内容以及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以后每周开1次例会,内容包括:讨论医院1周以来遇到的问题,并由医生(教师)当场解决问题;总结医院的各种情况,并安排医生(教师)根据情况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实习到2个月临结束时安排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考核,由医生(教师)参与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并记录成绩,作为轮岗实习考核的依据。实习结束后,学生撰写1篇实结交给动物医院和教研室负责教师,医院院长根据基本技能考核情况和岗位人员对学生评价给学生填写实习情况记录表交回负责教师[3-4]。

6 结语

该轮岗实习模式下,学生进入真实场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通过实习让学生熟悉工作岗位,掌握职业基本技能,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强专业实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组织纪律观念、吃苦耐劳精神、社交能力等基本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校动物医院作为一个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就近解决了学生缺乏理论结合实际的动手机会问题,该模式每年可以为30余名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且随着动物诊疗分科的细致化(牙科、眼科、骨科等),将来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解决学校医院容量有限的问题。当然,该轮岗实习模式在我校并未大规模实践,仍处于探讨研究阶段,若运行起来可能会出现理论所未涉及的问题,但相信在学校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共同协调下,该轮岗模式定能进一步完善并全面付诸于实践,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服务于库区畜牧农业。

7 参考文献

[1] 何德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 保拉.动物医院工作流程手册[M].夏兆飞,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金光明,王珏,蒋传好,等.动物医学本科专业高素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4):32-34.

动物医院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兽医专业学生;轮岗实训;意义;问题;改革成效;华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S8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31-02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由精英型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必须进行适当改革,以便与转变了的培养模式相适应。高校在人才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必须将实践教学列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以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1]。高等农业院校兽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兽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兽医临床技能,能解决动物生产或小动物临床的实际问题[2]。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一直以来相当重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托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病例数量多的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动物医院)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或临床操作基本技能实训,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兽医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兽医行业社会认可程度逐步提高,为全面提升兽医从业人员的能力,建立高素质的兽医队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职业兽医制度,这对兽医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与时俱进地对现有培养方案尤其是实训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或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缩短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适应期。

1 兽医专业学生在动物医院轮岗实训的意义

兽医专业学生在动物医院进行临床实训是提高其动手能力,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环节,动物医院也应成为兽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实训活动的首选平台[3-4]。学校能否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在动物医院进行临床实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兽医专业毕业生的临床技术水平,关系到其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兽医。在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学生在动物医院进行临床实训是学院培养兽医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如在华南农业大学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明确规定动物医学专业及小动物疾病方向的学生均必须到动物医院进行实训,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训4周(分2年进行,每个学期连续1周),小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训8周(分2年进行,每个学期连续2周)。近几年,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估局组织世界各发达国家的专家对大陆几所重点农业院校的兽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评审过程中,各评审专家十分关注学生在动物医院实训后,动物医院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及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实操能力,对学生在动物医院实训环节相当重视,作为他们比较研究的重要考察点。

2 兽医专业学生在动物医院轮岗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学院的教学方案,学生的动物医院实训是从大三开始,在全年级范围内施行轮流制,每批学生实训1周。近几年,由于招生人数的扩大,每批前来动物医院实训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在实训期内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在动物医院观摩和当帮手,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仅偶有单独接触病例的机会,临床技术水平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达不到学校的要求和实训的真正目的。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为:一是每批实训学生人数较多,很难做到医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临摹;二是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加之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这势必造成学生不敢甚至不愿动手;三是学生实训前缺乏系统的动物医院整个操作流程讲解和操作示范,致使学生来到动物医院后茫茫然不知所措,想干活却不知从何干起,白白浪费了时间;四是动物医院就诊病例量具有随机性、实践性、季节性的特点,许多病例或实际操作可能随时会遇到,也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遇不到,这样对每批实训学生而言,所见病例局限性和随机性很大,势必影响学生的见识面;五是学生实训结束时,考核方式为提交一份病例报告和个人实训总结,缺乏完善的动手操作能力考核体系办法。

3 动物医院轮岗实训模式的改革措施及成效

为了让每批学生在有限的实训期间内,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快适应和掌握动物医院的各种操作流程和操作要领,认识鉴别尽可能多的病例,使学生能达到真正实训的目的,从2011年起,动物医院轮岗实训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1)制作动物医院就诊流程和日常临床操作要领规范光盘,每批前来实训的学生到动物医院的第1天首先观看光盘,使学生明确在动物医院实训期间各个实训岗位(前台、实验室,药房、影像室、手术室、输液室、住院部)的具体职责,以及不同岗位的操作规程,并了解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慎重留意,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如何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对不同种类的动物如何进行保定等。这样学生在实训期间能够很快进行角色转换,并协助医院兽医助理处理许多日常事务,知道如何与医生一起对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掌握不同病例的诊治要领,大大缩短适应期,提高学生实训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以课件及光盘形式建立一套动物医院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库,病例库内收集的每个病例均较详细的记录有病畜就诊原因、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鉴别诊断结果、用药情况、疾病转归情况等一系列资料。实训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每次实训期结束前的1~2 d,与学生一起自由生动地分析讨论实训过程中没有接触到而病例库内已收录了的真实病例,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实训期间所接触的病例具有随机性、实践性特点,许多类型的典型病例尤其是发病率低的病例实际操作可能随时会遇到,也可能在某些学生的整个实训期都遇不到,这样病例库的建立就起到了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作用。

(3)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特色,制定一套动物医院完整的动手操作能力考核办法。动手操作能力考核范围包括动物医院前台工作程序及诊室工作程序、药房管理与配药技巧、常用的治疗技术、手术室的工作、实验室基本技能、影像诊断技术、住院病例护理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在实训期间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实训结束时,指导教师或兽医助理可依据考核要求对每个考核内容给出客观公正的实训成绩。

(4)加强对学生实训期的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学生轮岗制度且严格考勤。为了使轮岗实训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学院专门成立了临床实训管理小组,由专门教师负责管理和考勤,实训指导教师和动物医院的员工也在繁忙的工作中为学生的实训创造了一流的条件。学生整个实训阶段(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训4周,小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训8周)结束时,召开动物医院轮岗实训报告答辩会,让学生选择自己临床实训期间经历的5个不同病例,从病例记录、临床症状、化验、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完整地叙述病例及体会。答辩不仅可很好地考察每个学生的临床实训效果,也可提高其表达能力与综合应用各科知识的能力。通过答辩过程,学生可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利于其今后增加有针对性的训练。

4 参考文献

[1] 张海棠,王自良,刘长忠.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8):179-181.

[2] 王荣梅,闫文龙,陈建荣,等.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3):158-159.

[3] 汪纪仓,杨自军,王宏伟,等.动物医学专业实习模式探讨[J].河南农业,2010(22):6.

动物医院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1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现状与分析

1.1实践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照教师的实践操作完成实践过程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间缺乏互动、交流、讨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很难留下较深的印象。另外,由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操作实践不预习,导致教师在讲解具体操作过程时,学生的感觉类似学习新知识,从而对实践操作产生厌学、不愿动手,课后考查学生基本操作掌握不扎实、不到位。

1.2实践教学动物数量有限、种类单一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理论-实践-理论,达到更好的掌握专业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操作技能。目前,大多学校购买实践动物种类单一和数量有限,与当前畜牧业发展主流相关性较低。目前,大多数学校仍以牛示教、以羊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与其他动物接触较少,教师只能以播放教学视频的方式完成,导致学生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后遇到猪、禽、犬等动物时操作能力较差的现象。

1.3缺乏有效的实习考核方式

就本校而言,动物医学专业每年招收80~100人,采用班级-小组的方式进行考核,无法做到一对一针对性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效果主要是通过实习报告和平时考勤的形式体现。实习报告大同小异,考勤主要以教师点名完成,教师无法准确判断学生掌握实践知识的能力高低,进而无法给出学生实习操作真实成绩,教学效果难以判断。

2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1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教师由主导作用变为指导作用,学生成为实践的主导者:按照4~5人小组为单位,实践教学前分配教学任务,小组内每个成员承担某一部分内容的讲解、示教,让其他同学对该组实习任务提出意见,之后教师指出不足与改进地方。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多鼓励、互动与交流,学生在实习操作过程中体会到准备的辛苦、示教的紧张及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

2.2扩大实践操作的范围

采用类比法对多种动物的诊断进行讲解、实践操作,依托学校周围动物医院、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了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临床教师轮流在动物医院坐诊、指导学生实习;同时教师、学生积极地去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发到QQ、微信群,通过开座谈会的形式,对其进行分析、阐述;与企业合作,每年举办兽医技能大赛检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与企业技术服务人员面对面进行专业技术切磋,明确社会需求。使学生更愿意走出教室,走进动物医院、养殖厂进行实习,有效的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融会贯通。

2.3将实习报告考查方式改革为实习课程考试

考试分为平时考评和期末考评两部分。平时考评主要包括考勤、个人测评、小组考核;期末考评主要以实习报告和抽签考试的形式。考勤主要以班长和教师监督,确保学生到课率;个人测评采取随机抽取法,对每天实习内容进行提问、总结,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保证学生规范操作;小组考核采用一人操作,小组成员进行补充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为后续的外科手术学等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实习报告采用对每天实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并写出自己实习过程的心得体会,重点在心得体会,有哪些方面需要教师、学生改进,教师在批改实习报告时发现自己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今后实践教学的改进;抽签考试是采取全程录像方式,让学生随机抽取一道操作题目,采取“边做边说”的形式,既要操作又要讲解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操作完成后,还要回答教师的随机提问。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及临场应变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随着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的深入研究,其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都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改革是一个渐进、变化、不断探索的过程。针对于兽医临床诊断学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希望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教师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解决临床问题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得以提升,使实践教学紧跟社会发展需求、紧跟当地畜牧业生产实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娅,左之才,邓俊良等.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12):34-35.

[2]朱洪云,刘忠艳,旦巴次仁等.《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2015,36(12):94-96.

[3]王希春,李玉,冯士彬等.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生态学杂志,2016,33(4):114-117.

[4]张子威,徐世文.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8):241-242.

动物医院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兽医临床病理学;案例教学;优点;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40-02

兽医临床病理学又称兽医实验室医学,它包括临床血液学、临床化学、临床细胞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寄生虫学和临床毒理学等。它是基础兽医学科与临床兽医学科之间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包括很多概念性、需要记忆的知识。而传统的根据知识点教师授课,学生听讲,记笔记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其与临床学科紧密相关的优势,学生也反映传统的方法枯躁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最早由哈佛法学院于1870年率先使用,它主要通过一个个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所以设想在兽医临床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通过一个个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案例(病例),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应该能使知识点容易被理解且记忆深刻。所以为了使学生学好临床病理学这门课程,同时为后面内科的学习及以后走向临床打好基础,于2005—2013年在临床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 案例教学准备

教师积极进行备课,通过查阅动物医院病例及一些国内外关于兽医临床病理学的资料,根据所讲的内容选取典型病例,设计引导问题。选择好的病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一是要有代表性、启发性、可讨论性;二是要紧扣教学大纲的知识点[2]。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还锻炼临床思维能力。

2 案例教学过程

①学生随机分组,每组7~8个人,每组负责1个病例,小组去查资料,组织课下预习、讨论。②每章节疾病学习开始时,第1节课由教师讲解重要的临床病理学理论知识。第2节课由本章节负责小组选派1个代表,以PPT的形式对本章节病例进行汇报,回答引导问题,并从实验指标的选择,样本的挑选、处理、结果分析,诊断的结论等方面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汇报进行提问,汇报组成员负责解答和补充说明。③教师点评汇报小组的病例分析报告,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结论。

3 案例教学的效果

2005—2013年以来,在兽医临床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应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高涨,上课的到课率也比其他课程高,给学生布置好病例后,他们非常积极地去图书馆查资料,积极组织小组成员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汇报PPT也做得内容丰富且很有条理,美观,结论明确。汇报时也有理有据,从容不迫,足见课下是花了很多功夫的。其他同学发言也很踊跃,有疑问一定要刨根究底。课后他们还对自己查到或经历的病例进行自学,不明白的会找教师进行询问并分享给班中的同学。总之通过案例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重点、难点,同时在学习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系统理解知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展现个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

4 案例教学的优点

4.1 缓解动物医院实习的压力

对于华南农业大学来说,附属动物医院只有2个,而对于5个年级的在校兽医学生来说,能容纳学生实习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而且有的时候在门诊很长时间都不见得看到很典型的病例,很多情况是来打疫苗、体检或保健的病例。这样学生会觉得无聊,不利于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所以应用典型病例进行案例教学,不仅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还可以缓解动物医院实习的压力。

4.2 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论水平

任何病例都是基于特定的病情条件,通过这些病例,可以把抽象的实验室指标变得具体,能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什么指标来进行检测以及在哪些病况下,得到的数据所代表的意义。从各病历的分析中,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使他们尽快适应以后的实习和工作。

4.3 纠正学生轻理论、重实践的思想

目前,在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中存在着重视实践锻炼、轻视理论学习的现象,甚至部分学生认为理论课听不听都可以,只要进行实践锻炼,会做手术,会看病,会诊断就可以。在病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本课程以及以往所学课程的知识,对病案进行分析、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再不断地验证诊断,所以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哪个学科的知识有欠缺都不行。如通过病案教学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锻炼。意识到一个成功的兽医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做后盾,不断学习理论实践,二者缺一不可。

4.4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大都希望将来能走上临床,为动物诊治疾病,以案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使学生的思维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及论证。把真实、典型的病例诊断及治疗过程记录下来做成的案例,对于大三的学生可以说是从未真正接触过的临床现象,充满着好奇与神秘,他们急于用刚刚学到的临床病理学知识去认识和解释病畜的临床表现,积极思考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大大提高,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也会有所增强[4]。

5 案例教学的难点和不足

5.1 内容多,课时少

目前这门课程的理论学时只有32个学时,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时间安排上就有些局促,病例讨论时不能展开。尽管学校已经大量削减教师纯理论讲课的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分析的时间,但仍然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太少的问题。

5.2 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而是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讨论,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这样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对相关的临床专业的知识也要相当熟悉,才能选出合适的典型病例。同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全面掌控病例讨论过程。此外,还要有强大的归纳总结分析的能力[5]。

6 参考文献

[1] 柴红燕,涂建成,郑芳,等.案例教学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625-627.

[2] 黄宁波.病理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957.

[3] 蒿子枫,梁佩.案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神州,2012(35):85.

[4] 范春玲,夏成,孙斌,等.案例教学在动物病理学教学中应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125-126.

动物医院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一)选好合作企业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关键选择那些在养殖技术和诊疗技术水平方面能够代表时代前沿和发展方向,在区域或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这样的实习单位会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视野,为积极主动投入实习工作、增强自信心奠定一定的心理基础。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从2002年开始探索教学改革,在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2009年起先后与北京百年栗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北京京城马汇马术俱乐部、北京金犬特卫诊疗中心、承德石创养殖有限公司、承德金羽养殖有限公司、承德伴侣动物医院、承德博爱动物医院等多家大型养殖企业和动物诊疗机构签订轮岗实习基地协议,并安排08、09、10和11级学生进行轮岗实习。大型动物诊疗机构和集养殖、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企业,用人量较大,便于安排整建制班级分组分批进行轮岗实习,学习各种技能,深入生产与管理,保证学生实训实习质量,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施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双赢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目前许多合作方式是学校把学生送入企业承担基础岗位工作;企业一般将学生安排在劳动力比较集中的岗位,工资一般为正常雇工的三分之一,可节省部分工人工资。除此之外,指导教师有必要深入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教师在企业参与工作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难题,还可以及时化解矛盾,使顶岗实习能够有序、稳定运行。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协调与沟通,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派实习带队教师全程跟踪,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决生活困难,加强安全保卫等。学校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保障顺利完成生产实践教学实习。

(三)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参加实习的积极性实习期间,企业应制定详细实习计划,如分期分段的时间、人员分组、明确的实习目的等,并提供给企业生产部门,以便企业按计划进行生产安排,按周期进行人员岗位调整、互换或个别调换,尽可能使学生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掌握较多的生产实践技能。企业在学生校外生产实践实习中按照协议统一安排学生的食宿和交通等,分配学生参与生产实践与管理,间隔一定时间,调换工作岗位,发放生活补助或见习工资,以便学生掌握更多的岗位知识,学到更多的岗位技能,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通过这些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实用技术的主动性。

二、畜牧兽医专业轮岗实习模式创新

(一)根据学生实习人数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确定轮岗人员和轮岗时间由于养殖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及工作环境卫生防疫的特殊性,要求全年均有员工在岗、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人员不能频繁更换,因此,我系根据合作企业生产的周期确定学生分组数量和各组轮岗实习时间。例如,在承德石创养殖有限公司实习的学生多在育雏工作岗位,蛋鸡育雏期为60天,因此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实习2个月。学生不间断的轮岗实习使每批学生都参与蛋鸡育雏全过程,尤其对雏鸡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等生产过程能够完整体验,企业也能保证生产人员及生产秩序的的稳定。实习小组轮换时留下两名学生帮带新一批实习学生一周,使新到的实习学生尽快熟悉实习环境和生产要求,顺利进入生产实习状态,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学生从第三学期开始分组轮流到企业进行体验式顶岗实习。大一在校内学习部分专业课程如动物微生物、动物药理、动物病理等课程;大二校内开设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兽医实验室诊断、动物群发病概论等课程,这种有计划地分组轮换到校外生产实训基地进行实习,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

(二)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实习管理,实施过程监督轮岗实习指导教师在每批学生实习前2周内向学生布置实习任务,召开实习动员会,发放实习指导书。由教研室主任进行轮岗实习动员,提高学生对实习活动的认识,介绍轮岗实习岗位概况、轮岗实习安排、轮岗实习要求和注意事项,重点介绍相关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及时与轮岗实习单位取得联系,落实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学生轮岗实习过程中,专业老师同时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对轮岗实习进行巡查,及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解决实习中出现的困难与矛盾。学生要写实习日志,记录每天实习的主要内容、出现的错误、取得的经验、个人收获和体会等,真实的反映一天的实际工作情况;实习报告主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每天的实习工作对实习进行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生产中存在什么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轮岗实习活动结束后,实习基地岗位的直接领导对学生综合表现进行评分,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作出个人实践活动总结,包括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教师需及时收缴实习报告和实习成绩考核表,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写出实结。

(三)制定实习单位与师生共同参与的实习成绩评定制度轮岗实习成绩评定以往仅仅是通过最后实结来评定,过程监督机制并不完善,经过我系领导及指导教师与企业领导多次协商,制定了考评方案。使轮流顶岗期间轮岗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评定成绩、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三部分组成,该评价办法受到师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实习单位评定成绩占实成绩的50%。实习单位按照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实习学生的具体考核方法,真实客观的给出各岗位实习成绩,并对学生实习表现进行排序;同时,实习单位根据每批学生的实习情况对每批实习学生做出总体评价,依据总体评价结合个人表现排序,评出每批学生的实习成绩。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成绩占实成绩的20%。学生轮岗实习结束,由实依据本组成员完成实际工作、服从领导、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吃苦耐劳等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自评分;学生回到学校后,本专业内及时召开实结交流会,即相互之间交流实习期间的收获、心得、体会等,实习小组成员结合顶岗期间每个人的表现,对本组内的成员做出客观准确评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实成绩的30%。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日志、实结报告、实习表现考核评定成绩,其中顶岗实习日志占教师评分的35%,实结报告占教师评分的35%,实习表现考核占教师评分的30%。

三、结语

“工学交替”是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目前,寻找合适的工学交替校外实习基地还处在探索阶段,其模式和内涵仍具有极大的探索空间。传统的高职高专顶岗实习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集中时间安排校外生产实训,深入养殖企业或诊疗单位了解并掌握生产操作技术,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该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现状。让学生在最真实的环境中实训,按照企业要求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实现“学生职业素养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的目标,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

动物医院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动物传染病学 教学方法 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20-01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容量大、教学时数少、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对于要求掌握的知识学生大多死记硬背,理解、思考的少,对于实验技能眼高手低,最后导致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如何优化《动物传染病学》的教学方式,向社会输入更多具备综合技能的人才,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专科农业院校《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中,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

1 课堂讲授与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1 启发式教学

教学活动的主体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构成,老师作为指导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思考、提出问题,与老师加强交流,协调发展。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1.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动物传染病病例或事例为题材,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病例或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分析、综合,并上升为理论认识。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教师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核心,以学生知识水平为基础,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手段,针对国内外近几年流行的重大动物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配合相应的临床病例,诊断及防制方法,作为课堂讨论提纲。基于学生假期的社会调查,将学生按照调查的疾病不同而划分学习小组,针对假期社会调查结果,结合教材中相应的理论知识,查阅参考文献,做好笔记,针对难点问题或者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出新问题。教师将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一一详解,然后以学生提问为基础进行讨论,创造出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氛围。期间,教师主要起启发思考和引导方向的作用,控制课堂讨论的节奏,协调各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1.3 开放式实验教学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对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们采取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为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依托我院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实验室现有的条件,要求学生把在社会服务和实习阶段遇到的临床病例拿到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室诊断工作。理论教学使学生对疾病有一个理性认识,再通过教学实习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查资料、讨论剖析临床实际教学病例,使课堂的理性认识得到再次升华。

1.4 网上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内容合理整合的前提下,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和实地录像为基础,制作《动物传染病学》教学课件、动物传染病病理变化图片库、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和习题集等,并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校园网系统用于学生课后的自学和复习,使学生在观赏中进行知识积累。

2 开设社会调查课,丰富专业知识

利用假期时间,开设动物传染病社会实践课,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它在畜牧养殖行业中的地位。

针对近年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们及时组织了专项调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分成若干小组,深入基层进行调查。同时,学生要对社会调查进行总结,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现场调查访谈、统计分析、撰写论文等做出相应的报告。这样即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

开学后,可安排3~5次讨论课,通过在课堂演讲将自己的实践体会,所学到的知识点与大家分享。由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质疑和假设及判断,在讨论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启发、提示,有意识、有目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经验进行推理、反思、讨论,提出诊断结果和综合防治措施等,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观点,大胆质疑,激发他们思维和讨论的兴趣,增强了实践应用性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个阶段检验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所学所长,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最终对教学效果起到的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加强与生产厂(场)的联系,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以该课程教学目的为基础,为给畜禽养殖业输入更多的专业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必须要加强与生产厂(场)的联系,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动医动科专业学生在大四年级参加生产实习,即派学生到教学实习基地从事专业相关的基层工作。例如,宠物医院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宠物医院中接触到更多的病例,学习门诊的基本技能;在饲料或兽药企业中,学生可以在生产岗位上较深入地了解饲料和化药生产过程,进而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销售、技术岗位上,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积累工作经验。为使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我们通过与养殖场的密切联系,组织学生深入现场,了解大型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疾病预防情况等。对接触到的典型病例进行案例分析,以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畜牧业生产中的常见疾病及急需技术,以此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明确学习方向,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上述内容,通过现代化教学理念,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我们以临床病例或事例为导具组织过程教学,增强了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创新了教学过程;以动物医院为窗口进行教学,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教师科研为纽带,让学生参与科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翟新国,蔺祥清.动物传染病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上一篇:幼师实习个人学期总结范文 下一篇:医学检验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