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30 11:17:39

初等教育理论

初等教育理论范文第1篇

在初等教育中不仅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班主任需要具有专业化的管理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中职学生毕业之后会直接走向社会,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机构,学生的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产业的发展。所以对于中职学生在学校的管理方面要求相当严格。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中职班主任的专业培训力度不够。教师参加培训的比例相对较小。学校没有组织针对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专业培训。

2提高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管理的对策

(1)完善班主任自我发展的制度

自我学习和完善是增强班主任专业化的主要途径。作为中职班主任需要通过积极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自我学习可以促进班主任的自我发展,使其具有丰厚的理论功底。班主任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仅靠其爱好,要想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就需要刻苦钻研与其工作相关的知识,主要有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知识,只有循序渐进的学习这类知识,努力积累学习经验,才能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总之,班主任要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需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将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发挥其管理作用。

(2)增强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经验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需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习和积累,主要活动有班级管理课程的开发、校本活动的举行等。通过校本活动可以加强班主任进行职业指导的能力,给予学生就业上的指导和帮助。职业指导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校班主任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定位非常了解,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和帮助。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在班级中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对学习的经验进行交流,主题班会的开展有利于班级形成凝聚力,同时还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这样的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为班主任工作给予一定的锻炼,是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工作的有效途径。

(3)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管理技能

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直接接触者,其主要工作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通过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其思想觉悟。班主任在工作中的作用是其他教师难以替代的。除了在工作中要做到细心之外,还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作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管理中的主导者,班主任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增强其在管理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此外,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责任,将工作的思路整理清楚,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沉着处理,确保管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4)构建信息化管理环境

为了增强班主任的专业化知识,促进班级管理的专业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班主任需要自觉学习和掌握专业化知识。利用信息化资源支持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和信息资源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可以利用成功的教学模式加快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学校管理者还应该建设教学资源库,提高班主任的实践性知识。其中教学资源库中主要包括素材类的教学资源和结构性的教学资源,班主任通过对各种资源和数据的收集能够提高其实践性知识水平。

3结语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这使得深化班级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对于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严格的要求。班级管理对于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班主任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水平,为社会输送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初等教育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哈耶克 自发秩序理论 初等教育

一、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含义

自发秩序理论是构成奥地利经济学家、哲学家哈耶克哲学思想的重要核心组成。哈耶克政治思想的核心是通过对人类知识的整体性反思,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进行批判,强调尊重集体行为中所谓的“自发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反对政府干预与重申个人自由。

自发秩序是无目的的,而每一个组织却要以某个特定的目标为前提。自发秩序并不表明组织秩序就不重要,而是在哈耶克看来,我们绝不能因为看重组织秩序而忽视自发秩序的存在。自发秩序不同于组织秩序,组织秩序主要针对的是群体或者国家,用于矫正和辅助国家;而自发秩序则针对的是个人,是组织秩序的前提和基础。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1.儿童缺乏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

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一直处于操办孩子一切的地位,扮演着“保姆”的身份与角色,大事小事都由父母或者长辈做主,孩子不论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都处于“被动”的位置,这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或者是“隔代教养”的缘故,父母不管,爷爷奶奶过度宠爱孩子,因此在“严爱有度”方面没有把握平衡。

2.消极负面的成长环境。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每个公民都有权享有的资源,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一旦网络上传播出“×××丧失伦理道德”等新闻,网络一端的“键盘侠”就会拿起手中的智能机器开始传播负能量,大力谴责对方,这些文字、图片、视频等往往尖酸刻薄。只要打开网络,就会占据头条,成为家家户户茶余饭后的谈资,对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管对错,只管随波逐流,并且告知自己的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是违背道德规范的,是不正确的。这样看似社会道德规范整体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实际上却是网络暴力带来的消极影响,从此以后,社会上又多了一个“路人”与“旁观者”。

3.有限理性的弊端,缺乏创造性、多样性。

哈耶克认为,自生自发秩序理论中,“看不见的手”不只适用于经济领域,更适用于所有的社会理论,因此哈耶克对教育做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强烈反对国家对教育的^多控制和干预,认为国家对教育的过多控制将阻碍学生发展多样性的形成。笔者认为在初等教育方面,过于干预与过度理性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尤其是在孩童阶段。学生缺乏的创造性、多样性其实在初等教育阶段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家长或者教师的定性思维并不利于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家里或者学校里长辈说什么就做什么,言听计从才算是听话乖巧的好孩子;每次考试都能考前三名才算是成绩优秀的好孩子;每周赢得小红花回家才算是表现出色的好孩子等。家长或者教师并不总是正确的,他们所理解的规则、理性不是十全十美的、是对孩子有利无害的。恰恰相反,并不是所有的好孩子才能赢得世界的掌声。

4.儿童无“自由”可言。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儿童常常在父母的襁褓之中,一步也没有走出父母的视线范围,没有自由可言。父母担心孩子外出受伤,担忧孩子遭人欺骗,因此不允许孩子私自离开。因为父母强烈的占有欲,孩子们就像井底之蛙,接触到的就只有小小世界。孩子的身体被束缚,思想被囚禁,两耳不闻窗外事,目光短浅。

三、自发秩序理论对初等教育的启示

1.教育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所谓自发秩序,是行动者在追求自身目的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自发生成的。幼儿期与儿童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期。笔者曾经目睹过一对年轻的父母喂孩子吃饭,吃饭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属于一种自发秩序,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温饱需求,也是一种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但这对父母在孩子并不愿意并且哭哭闹闹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给孩子喂食,只看见孩子被动地将食物吞下或者吐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既然是作为自发秩序的吃饭,饥饿时才进食,喂饭并不能代表孩子就一定能接受,如此一来,自然就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坚持组织秩序的前提应当是尊重自发秩序,遵循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而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教育不倡导“一把抓”,也不提倡为孩子包办一切。教育就像是牧羊人喂草,教师和家长是牧羊人,而孩子是羊群,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孩子引到广阔的大草原,让他们一点一点学会自己吸收。

2.教育应该避免道德绑架。

自发秩序与组织秩序的不同之处在于:组织秩序所依赖的是命令,是行动者必须做什么,否则就无法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自发秩序所依赖的一般性规则主要是“否定性”的,行动者不在这个领域作为,那么在其他领域无论做什么都是允许的。如果有一天孩子问“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是否可以大小便”?应该怎么回答才算正确呢?笔者认为在上述情况下是可以大小便的。研究表明,尿液中含氮、磷、钾等元素,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也是植物庄稼的天然肥料。倘若以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来理解,这种行为并不会对他人及社会造成影响,反而还有益处。因此,“随地”大小便是否允许是不是应该另当别论了呢?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道德绑架”的事例。应该克服网络暴力的弊端,拥有教育孩子一套独特的见解,保持积极教养的模式,让孩子学会独自判断道德是非。因为即便是成年人对于老人摔跤“扶不扶”这种问题也会迟疑,所以做好教育势在必行。如果你告诉孩子随地大小便是违反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孩子在特殊情况下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对他自身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3.教育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的来源之一是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哈耶克对“社会自生自发秩序”的理论分析理路与中国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与老子之“道法自然”、哈耶克的“一般规则”与老子之“道”,以及有限理性主义等,这些方面在分析理路上基本是类似或相通的[1]。教育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事是必须做的,有的事又是绝对不做的。人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某些事情。现在大部分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对孩子严格管教,孩子没有自由可言。家长为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也没有问问孩子的意见,从而孩子的天性被泯灭、创造性缺失,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才”。这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所谓的“教育爱”。教师或者家长误以为把最好的东西给了孩子,那么孩子也应该拿出相应的成就来汇报自己。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成功的万金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孩子对所有的知识并不是都能信手拈来,教育者绝对不能采用“施加”的方式对儿童强行灌输海量的知识。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事情上有所建树。

4.教育应该顺应自然、保持自由。

哈耶克认为自发秩序的型构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或者说“只有当个人所遵循的是那些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的规则的时候,个人对特定情势所做的应对才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如果他们所遵循的规则都是这样一些会产生秩序的规则,那么即使他们各自的行为之间只具有极为有限的相似性,也足以产生一种整体秩序”[2]。低年级的教师一般会面临孩子上课上厕所的情况,教师在遵守班级规范条例的基础上,通常选择不让孩子去,当然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尊重教师与课堂的表现。但是如果儿童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被限制,这显然是违背自发秩序的表现,今后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整体秩序?笔者就以“自习与上课”为例,“自习”通常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学习行为,通常在自习期间,孩子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根据自身的兴趣,取长补短;“上课”通常是外在的强制力要求孩子学习知识的形式,孩子只能坐在教室里听教师上课,偶尔伴随着课堂活动来帮助调节氛围。作为自发秩序的“自习”,没有外界的压力与束缚,一方面孩子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另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作为组织秩序的“上课”,孩子的思绪早已经不在教室。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呈现不稳定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这是为什么提倡教师授课时间不宜过长的原因之一。孩子在自然状态下接受知识是最容易的,因此,教育儿童应该遵循自然、顺应自然,顺应儿童的“自然之性”,而不是一味地按照社会整体秩序要求强迫孩子、为难孩子,这无疑会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笔者认为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中固然强调了“自由”对于各N社会理论的重要性,但这种“自由”伴随着一定的“秩序”。教育这项工作,风险性同样存在,作为教育者,应当在保证教育环境的安全性的条件下,努力为孩子建构属于他们的自由天地。

即使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依然存在着弊端,仍然饱受争议,但是他的理论的确有许多值得更多学者借鉴与学习的,对我国的早期教育也提供了不少建议与启发。

参考文献:

[1]一波.老子“无为而治”与哈耶克“自发秩序”的比较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初等教育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等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趋势 创新途径

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形势下,推动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既是适应推动教育体系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教育事业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传统的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结合实际有效推动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从而保证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人才。

一.初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1.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从目前初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来看,理论课程在初等教育课程结构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初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在素质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方面的设置比较少,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这同时也是导致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备不够合理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好发展,就必须从初等教育阶段就对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但是目前的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置显然无法实现这一要求,这不仅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改革,最终教育会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因素,阻碍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因此初等教育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性急需进行改革和完善。

2.初等教育课程内容无法体现时代特征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求和对社会的认知要求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教育作为指导学生认知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基础,也应当适应时展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革。但是从目前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来看,初等教育的内容并没有充分考虑时展的变化,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仍然按照之前传统的理论教育体系构建教育内容,这种与时展脱节的教育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校积极性,而且也缺乏教育实用性。整个初等教育发展出现偏差,对初等教育发展的科学性产生不利影响。更严重的是,严重脱离时展实际的教学内容失去了教育的根本意义,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体成长和个性发展。

3.初等教育方式比较落后

目前初等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制约,大部分的初等教育大都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很显然,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后的教育方式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在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因材施教促进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发展,是当前初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理念指导实践,教育理念的革新是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创新的根本,在开展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创新之前,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初等教育理念,根据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初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根据推动初等教育的发展。其次,要逐渐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对初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以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重点,在提升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另外,在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设计中要做好人文意识的渗透教育工作,这既是新时期初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初等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措施,渗透人文意识,就要求在初等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观念。最后,树立正确的初等教育观念还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与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要提升学生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素质教育过程中。总之,为了有效推动初等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对相应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要用全新的视角、更加符合时展要求的理念去指导初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推动初等教育全面改革奠定良好的思想观念基础。

2.丰富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内容

教育内容的改革和丰富是初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方面,课程内容的选择作为初等教育课程结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整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过去的初等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大都偏向于理论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比较缺乏,在教学内容方面就缺少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体现。因此增加初等教育课程结构内容的素质性教育成为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改革的重要方向。素质教育内容的创新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要在理论知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增设相应的素质教育课程,如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艺术鉴赏能力教育和品行教育,丰富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另外,还要对结合时展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变枯燥的理论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基于实际开展,通过实例开展理论教学等等,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初等教育教学的质量。

3.创新初等教育课程结构创新

教育课程结构创新也是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课程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会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另外,对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进行创新也是提升新时期初等教育课程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为初等教育向着适应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能。根据时展的特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初等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推进。首先是要增加初等教育素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结构,初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人、育人,这就要求在初等教育结构中增加相应的思想指导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具有丰富性、趣味性,要贴合现代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另外,思想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全面,要涵盖爱国思想政治教育、公民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素质教育等多个层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监理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其次,要增设综合实践课程,这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实践性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开展系列综合实践课程锻炼,能够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动手操作技能进行有效培养。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要与相关的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初等教育效果和质量。另外,为了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学校还要与社会团体、企业等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合作,安排假期实践、实习,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发现自身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不足,提高初等教育课程结构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4.创新初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

针对初等教育教学方式落后、单一的问题,必须结合当前教育教学技术创新和新型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初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首先,要做好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应用,强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性、丰富性,增加初等教育的趣味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初等教育实践情境,营造良好的教育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将网络教学手段融入到初等教育体系当中,网络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拓展初等教育的层面,网络教学手段在初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适应时展特点的重要体现,应当引起初等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信息时代的学生作为数字、网络发展的“原住民”,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因此开展网络教育教学活动是初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另外,要丰富和创新初等教育的教学组织模式,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在初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初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初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针对初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时展要求和人才培养需求,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好相关的创新改革工作,确保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序、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陈佳.初等教育技能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新西部,2010,(8):232+228.

[2]夏小林.论新课改革背景下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J].改革与开放,2010,(20):177-178.

[3]太学英.“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结构特色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6):95-98.

[4]哈希格尔勒.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177-178.

[5]刘浩.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项目编号:2015年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初等教育专业教学变革研究(2015jyxm523)。

初等教育理论范文第4篇

任何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外在的社会需求和内在的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符合世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反映了当今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现实期待和学科诉求,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初等教育学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学科分化之中衍生,体现了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初等教育学;教师专业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科诉求;学科逻辑

从历史上来看,学科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方,学科一词英文译作“diseipline”,“古拉丁文diseiplina本身已兼有知识(知识体系)及权力(孩童纪律、军纪)之义,乔赛(Chaueer)时代的英文discipline指各门知识,尤其是医学法律和神学这些新型大学里的‘高等部门’。”[1]而现代意义上的学科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当时的大学就是根据学科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大学的组织、结构与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大学按学科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一般来说,任何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外在的社会需求和内在的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亦是如此。笔者认为,创建初等教育学学科,符合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当今我国小教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符合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内在逻辑。

一、历史背景: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过萌芽、发展、深化和完善的过程。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这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肇始。但是,当时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机构,一般以“学徒制”培训模式为主,这种培训只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是专业训练。到了18世纪后期,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逐步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改革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实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的分化和发展,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行业。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西方发达国家创办了师范学校,颁布了相关法律,主要从师范学校的设置条件、教师培养、教师聘任和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小学教师培养正式迈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师范学校不仅重视师范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开设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而且开始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最先在其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解释,倡议“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2]1971年,日本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3]。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先后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的概念,规划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4]。同时,倡导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建议将教师培养从本科教育阶段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5]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继发表了《教师培训》、《今日之教师》、《学校质量》、《教师质量》等一系列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此后,又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探索教师专业化制度改革。总之,随着教师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至少有六个基本特点:理想的职业道德;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策略;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判断;从经验中学习;掌管专业质量、进行知识收集的“团体”,其中,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是所有专业的中心[5]。由此观之,一种职业要成为一个“专业”,没有学科发展作为基础是行不通的。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看,西方发达国家完成了从中师教育到高师教育、从独立封闭式培养到灵活开放式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小学教师教育体制。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初等教育学原理以及初等教育课程原理、教学策略、学校管理等所构成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群,已成为西方各国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的学科基础[6]。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并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的时期。小学教师教育从中师、专科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转变的“大学化”新趋势逐渐凸现。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然而,“教师专业化并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更是实践问题,人们期待着教师专业化理念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产生实际的成果。但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远比目前有关的理论设想要复杂得多。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推进,目前还处于困难之中。”[7]可见,小学教师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绝不只是学历的简单提升及知识储量和程度的增加,小学教师专业化必须根植于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土壤之中。因此,必须开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厘清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哲学基础,分析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因素,架构初等教育学的内容体系,这是当前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现实期待: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教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

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迄今为止,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已经走过整整18个年头了。经过18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辉煌:2002年,小学教育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教育学门教育学类,专业代码040105w)。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130多所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教育专业成为首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此后,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12所院校也相继被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纵观18年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教材建设等层面的探讨上。这在小学教育专业初创时期,“摸着石头过河”———边探索边实践,这在当时确实很必要,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18年后的今天,如果还在这些方面争论不休,显然不够了。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研究已步入“深水区”———必须研究深层次的学科建设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现实期待。众所周知,专业建设必须要有学科支撑。那么,支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呢?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应当积极构建独立的初等教育学学科。最早提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学者是殷忠民、刘立德和阮成武。他们从背景与历程、分化与定位、建构与提升三个层面对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形成是世界初等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初等教育及教育学学科发展、教师教育层次升级以及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迫切期待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6]。阮成武更明确指出,随着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与之适应的教育科学应进行必要的分化,加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应当发掘初等教育的特定内涵、特殊属性和特有价值,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价值整合,形成具有学理深度和回归人文科学属性的学术品格,使之成为小学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学科基础[8]。阮成武还与刘立德一起专门针对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指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是初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推动,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反映了教育学学科自身既有综合又有分化的发展趋势,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任务,是建立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范畴和学科体系,为儿童学习和成长创造一片崭新的天地[9]。2008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了顾明远、谢维和、朱小蔓等著名教育学专家莅临指导,主要就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影响深远。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谢维和教授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同时认为,初等教育学应当根据教育学的规律和原则来建构;朱小蔓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不能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而应当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10]。2008年7月,全国初等教育学会召开了以“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年会。“会议认为,随着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本科化进程的持续与深入,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本科教育,应逐步形成并确立专业建设所必须依托的学科基础。围绕这一主题和焦点,代表们进行了激烈而坦诚的思想碰撞,也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共识。”[11]会议主要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从理论和实践多层面认识学科建设对于小型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二是从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来确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三是强调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笔者也曾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问题进行过探讨和分析,并指出了当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教科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学专业,因此,教育学是其支撑学科;二是初教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属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主要学科基础是教育学+中文+数学[12]。而刘慧教授则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了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13]。由此观之,构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步入大学18年历史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现实期待与学科诉求。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小学教师。初等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学科分化之中衍生

创建初等教育学学科不仅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它本身也符合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发展趋势,完全可以从教育学学科中衍生和发展壮大。众所周知,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梳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教育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也经历过综合、分化、再综合和再分化的发展过程。教育学最初孕育在哲学之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开始正式诞生。虽然教育学学科已经独立了,但此时的教育学学科还很不成熟,基本上是一个“大杂烩”。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教育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教育学开始逐步走向分化,出现了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论等分支学科。教育学各分支学科也在不断分化,例如,从教育概论中分化出教育目的论,从教学论中分化出课程论等等。与此同时,教育学还在不断地综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未来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当然,教育学学科的分化—综合—分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路向,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和重叠的过程[14]。瞿葆奎先生认为,由于教育科学的特性,有多少可以用于研究“人”的问题的方法,便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有多少种实际教育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15]。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任何一门学科最初都是孕育在另一门学科之中,而后经过不断发展才独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新学科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原有学科的分化;二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科的分化和综合中找到一些新学科的生长点。从学科分化角度看,教育科学目前已经形成的分支学科还将进一步分化。有学者建议依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类型的区别,将普通教育学更名为基础教育学,进而使之与研究教育一般问题和基本理论的“普通教育学”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确立初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16]。值得一提是,教育部在最新的学科与专业分类目录中,已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既可以不断丰富教育学学科的内涵,又可以扩大教育学学科的外延,从而有效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分化和发展。当然,初等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的母体中分化剥离后,应建构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形成自己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并对国内外有关初等教育的思想与制度、事实与价值、理论与实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和提炼[6]。如何建构初等教育学呢?笔者认为,初等教育学应当总结中师教育学的优良传统,挖掘中师教育学的宝贵资源,整理中师教育学的文化遗产,从百年中师教育学的文化沃土中汲取营养,并使之创造性应用于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实现中师教育学的“涅槃”。同时,初等教育学还应当借鉴其它教育学科尤其是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创建经验,克服简单移植或复制普通教育学的学科框架和模式的做法,积极探寻初等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此外,初等教育学应吸收伦理学、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学术营养,开辟初等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空间,形成本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体系。

作者:谢培松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万勇,译.外国教育资料,1984(4):1-5.

[3]瞿葆奎,钟启泉.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57.

[4][美]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工作组.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1986年5月)[C]//.国家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二集)——美国、苏联、日本、法国、英国1986—1988年期间教育改革文件和报告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57.

[5]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译.比较教育研究,2002(5):53.

[6]殷忠民,刘立德,阮成武.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3(3):64--69.

[7]李学农.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4):33-36.

[8]阮成武.初等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必要的学科基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4(12):99-103.

[9]阮成武,刘立德.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及课程建设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5-10.

[10]刘慧.关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85.

[11]刘立德,阮成武.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8(12):67-69.

[12]谢培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困惑与对策[J].沧桑,2009(2):206-207.

[13]刘慧.初等教育学学科: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1(5):87-91.

[14]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45.

[15]瞿葆奎.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代序.

初等教育理论范文第5篇

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的意义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内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能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一个培养标准,让师生在进行能力训练的时候有标准可循。以往有些同学在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训的时候并不知道当我们在完成这一学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后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从而使学生在培养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时候没有目的性。除此之外,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内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也能促进在初等教育专业中教师专更加业化的发展。前不久国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在我们初等教育专业内对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内容体系和训练模式的构建也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的实施提供有效途径。

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现状调查

为了能够更完善准确地制定新的初等教育专业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对我校的师范生及一些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及结果为:学生对学习理论的了解还可以,经过教育技术理论部分的教学学生能够更进一步深化地了解每一种学习理论的含义,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每一种学习理论到今后的教学当中。在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中对现代的教学设备了解还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新发展出来的教学设备了解很少。有些同学对一些教学设备甚至连看都没看到过。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求我们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中要加强硬件设备的教学,让学生有具体的实物去操作学习,从而可以达到在实际的应用中进行学习。

三、原有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技术课程定位不准确清晰

在现有的师范教育中当我们提到教育技术往往会有人问道教育技术就是教授师范生计算机课程的么?其实这是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定位不准确。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及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首先它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指的是一个人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指的是认知的内容。教育技术研究的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还有学习的资源,两者是并重的关系。往往学习过程我们常见的课程体现在有教学设计、教学理论学习、教育学。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我们常常体现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视频的开发与制作等课程。其次,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不仅仅强调理论的学习还强调实践一些教学活动。在每学期之前进行课程设定的时候专业并没有注重到教育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并重性。在教学理论方面往往是只注重理论而没有注重实践,并没有让学生学习完教学理论之后利用相应的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设计方面只注重实践而不强化理论,学生在教学实践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根据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活动。在学生们学习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时候,学生往往只强调软件的技术性而忽略了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的教学艺术性。

(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教学仪器缺乏

由于在讲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备使用的时候没有对应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学生们往往只能通过图片来了解一个教学设备,并不能实际去操作教学设备,这让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现代的教学媒体及教学理论本身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改革的,在设定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内容时候往往不能紧跟随着新的教育改革形式。

(三)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课程实验实施不到位

在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中并没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验课的设定,这让同学们只能通过听老师的讲授、图片的观察来了解教学设备及其使用,而不能真正去动手实践操作现代的教学媒体设备。

四、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内容制定

在明确了原有的教育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后,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内容进行制定,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重组,使其更具有目的性及高效性。要让课程内容的安排更加既有组织性和结构化。要让每一门与教育技术有关的课程都与本门课更加紧密的链接在一起,做到内容的衔接。从而实现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更加巩固在师范生各类师范素养的培养。这也能更加最大化的发挥我们初等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

(一)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体系能力标准具体内容

1.意识和态度:在现阶段的教育技术能力体系的训练学习中要基本认识到学习训练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2.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培养更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的采集、分类、利用、加工、管理的方式方法。

3.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导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选择合理的学习模式、训练模式。掌握现代的结合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方法。足够充分的认识到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实践的重要性。

4.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要在实践中整合到具体课堂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课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做到自主创新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内容,协作的教学方式,终身的教学模式。

(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内容

五、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式制定

(一)初等教育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制定的原则

1.需求性原则。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即将走上的是各地的中小学校,要为当前各个中小学校培养出具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可以全面适应当今信息化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是初等教学专业的责任。所以,初等教育专业在进行制定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时一定要本着适应各级中小学需要的原则。在详细的了解了当前各中小学教师在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之后,全面分析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改革对我们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需求,最后初等教育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制定要根据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制定,而不是根据原本课程内部安排简单的制定。

2.开放性原则。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本课程必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中无论是教学理论的研究还是硬件设备的研究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以很快的速度不断更新变化的发展的。随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更新发展,教学理论也随着更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技术课程要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同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的,在这发展更新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在不断完善本学科的学科体系。

3.整合性原则。教育技术课程训练中的整合性的原则是指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训练的时候要充分整合到他们的初等教育专业的特色,把他们已经学到过的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充分整合到教育技术的训练中来。当我们把他们本专业的已修课程整合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之后不仅仅可以让现代教育技术的训练有专业课程的关联也可以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了更加统一的专业观点,使学习内容形成了统一的课程体系。

4.主体性原则。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时候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创造力及能动性,要不断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我能力的内在学习需求。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开阔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他们更大的自主学习动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培养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教学工作中使用教育技术的主观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随着时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

5.针对性原则。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针对性是指在我们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我们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都是要走上小学的讲台的,所以我们在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训练的时候要结合初等教育阶段的特点,让他们结合小学的课本内容及教学方式。同时我们要在教学的时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针对五年制的学生要从简入手,结合一定的趣味性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热情。

(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标

改革后的教育技术课程不仅要更符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性也要使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更加与时俱进。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时代,这样的时代特性要求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应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同时,教育手段的信息化也要求我们即将走上教师岗位上的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有更好的使用电化教育设备的能力即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应该以当今最前沿的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标准为导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有一些了解。除此之外还要使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以往的教育技术课程往往有目标不明确的缺点,学生不明确通过教育技术课程的训练之后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改革后的教育技术课程是学生能够更加明确我们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初等教育理论范文第6篇

1,教学规范化――以保证和提高初等教育教学质量为总目标。强调整体性观点。是以现代系统工程控制理论建立起来的系统、要素、层次、结构、功能、有序性、动态性等所含规范的新范畴,是把整个初等教育教学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整个教学活动及教学条件符合质量标准;是参与初等教育教学、学习的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规范轨道,以保证初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实际上是运用系统控制理论来控制整个初等教育教学,使初等教育教学整体优化。初等教育教学规范本身又具有动态性特点。随着初等教育教学要求的提高,规范也有待修改和提高。规范化教学工作的循环不是一次了结,而是一个“PDCA”过程,PDCA循环是美国戴明--提出的一种工作程序,即:

P(计划)D(实施)

A(总结)C(检查)

循环在初等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每进行一次循环,如同上一节楼梯,不断循环,不断上楼梯,初等教育教学质量在循环中不断提高。

2,教学改革―一以保证和提高初等教育教学质量为总目标。检查教学效果,根据反馈的信息,分析教学过程中的诸元素和各环节,寻找不能保证和满足初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关因素和环节。确定新的手段、形式和方法,保证和提高初等教育教学质量。这也是把整个教学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使整个教学活动及教学条件符合于质量标准,运用了系统工程控制理论来控制整个初等教育教学,使初等教育教学整体优化。教学改革也是个循环工作程序。即:

目标检查(反馈)分析

提高 确定 寻找这实际上是美国戴明“PDCA循环”工作程序在教学改革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目的也是经过一次循环,改革提高一步,不断循环,不断改革,初等教育教学质量在改革(循环)中不断提高。

不难看出,初等教育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改革是从对系统的控制目标着手,建立由诸元素和各环节组成的相互联系结构,确定教学过程中的特点、活动和效果。控制的目标一般是通过教学过程的起始、中间和结束状态的相关模型来表示。根据控制的目标和所模拟的最佳结果来表示手段、形式和方法。教学过程也是控制过程,就是对教学规范和教学改革中的动态参数(因素)进行组织和实行最优的有目的过程的影响。控制决定着教学系统合理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手段。实际上初等教育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改革都是现代系统工程控制理论在初等教育教学中的特定的教学应用形式。

教学规范化集中体现了教学基本要求,分析影响初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元素和各环节,总结以往初等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对初等教育教学中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特征的重复教学活动,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建立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它使整个教学活动严格控制在制定的教学体系(程序)之中,使教学活动井然有序,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环环相连,把所要控制的目标贯彻始终。有了这样一种完整的教学体系,要检查被控制的目标控制程度及分析影响控制的元素和环节是比较容易的。教学改革也就是对所要控制的目标达不到预想程度有关的元素和环节进行改革或调整。因此可以这样说:“教学规范化是教学改革的产物”。教学规范体系的建立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同时又进一步促使教学规范化日臻完善。在最优控制理论中有两个基本研究方向:程序控制和反馈原则的控制。在教学活动中,程序控制就是初等教育教学规范化的控制,反馈原则的控制就是所说的教学改革的控制,根据反馈信息对影响实施规范化的有关元素和环节进行改革(校正)。改革的基本功能就是控制的功能,通过调控系统的途径消除不协调现象,利用反馈信息决定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再以评价信息输出途径对系统进行检查,从而达到所要控制的目标。

系统的运行是靠人来推动的。因此,在系统循环过程中必须渗透、采样,不断分析、总结,使系统循环正常有序。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改革是贯彻初等教育教学中的一对孪生姐妹,使整个教学秩序稳中有动,动中有稳,扎扎实实地稳步提高初等教育教学质量。

初等教育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初等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培养

引言

教学技能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核心,同时也是优势,因此学生教学技能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在初等教育专业中,数学教学技能是基础内容之一,采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技能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为此首先应该全面了解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目前的技能掌握状况,客观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制定更为完善的对策,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高职初等教育专业概述及其特点分析

1.初等教育专业又被称为小学教育,基础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受教育者奠定未来学习发展基础的阶段,是文化知识积累以及初步学习准备的教育。一般都是指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教育的对象是6到12岁的儿童。国家对于初等教育非常重视,从儿童开始进行教育,发展和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国家文化水平,这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初等教育属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范畴,身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所有人都享有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而高职初等教育专业,是培养初等教育者的摇篮,是我国初等教育得以开展和发展的必要环节,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十分迅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初等教育人才。

2.首先,高职初等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职业性,高职初等教育想要取得成功与教育者是否能够胜任其职位有着直接联系,作为培养初等教育人才的基地,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分析初等教育的特定,找到初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其实践能力,由于小学阶段上承幼儿教育,下启中学教学,属于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教育应该兼具保育性与教育性,要在实现知识传授的同时,把握学生的成长方向,不单单是要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创造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等等,因此,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由此而言,养成性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

其次,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全面而丰富的教学技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初等教育专业的的重点在于教育,这样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在掌握基本基于理论的同时,还需要具备熟练运用教学实践技能的能力。从目前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发展来看,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开始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其中校企合作以及2+1的培养模式比较常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职业技能不同于其他教育技能,小学生处于模仿能力极强的阶段,过于依靠教师,善于模仿教师,教师是学生行为以及思想上的榜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初等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规范性更为重要。然后就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都显示,教育对象的年龄与教师教学技能与艺术性之间是反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学生的年龄越低,教师的教学技能就应该越高。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在设置教学内容或者是教学训练的时候,要从儿童的学习特点出发,比如小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记忆非常容易,对于生活化,具体化的形象更有兴趣,并且由于儿童思维想象的独特性,也决定了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其他情绪的感染,对于艺术活动非常喜爱,从这些特点出发,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利用图像,声音以及影响等教学素材的能力,并且还应该在儿歌,童谣以及简笔画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置,培养该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使用这些设备与素材的技能,因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教学技能所面临的挑战

应该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培养,小学技能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能够有效促进其自身的发展,现阶段从我国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数学技能掌握情况来看,其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很多高职院校在初等教育数学课程的设置上存在问题,比如小学数学课程中依旧避免不了重复性,与高中课程相互重叠,另外忽视技能的培养,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特点,课程体系盲目膨胀,课程安排过于紧密,技能培养过程中各项机能实践的关联性不高,课程缺少内在联系,课程与课程之间不过简单的叠加。

初等教育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近代法国;初等教育;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国民教育就是“在国家权力机构的统一管理下,通过普及教育的形式,实现民众教育”。而民众教育“起源于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它主要是通过母语教学为民众提供初等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的社会福利,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因此也常常被称为大众教育”。从这可以看出在近代,初等教育可以被称为“国民教育”,所以近代法国的初等教育即法国当时的国民教育。笔者选择近代法国初等教育作为思考的对象,是因为法国的初等教育建立的过程是特立独行的,而且近代中国国民教育的建立与之有许多相似之处。

二、对近代法国初等教育的分析

这一时期每个阶段的国家政府,均颁布了多个国民教育政策,对初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与改革,每一个改革方案也是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钟文芳的《西方近代初等教育史》和其他书籍、文献中涉及的近代法国初等教育改革方案的梳理与比较,可以总结出以下几部分:

1.法国重视教育,各执政党在频繁的政权变更中亦不忘对教育进行改革。在他们提出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时,绝大部分都会重视初等教育,重视国家对初等教育的控制权。

2.法国有重视教育立法的传统。从1791年―1881年,共有11个著名的法案提出,其他的数不胜数。初等教育的改革主要就体现在这些法令的条文中。即使许多法令并没有实施,但是这仍然无妨于他们制定法令的热情。

3.法国这一时期的初等教育呈现反复性这样曲折前行的特点,这是新势力与旧势力不断角逐的过程。

(1)在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之前,初等教育政策具有激进性。法国在大革命后就明确提出废除宗教教育,普及初等教育,国家抓住教育的领导权。但是,却矫枉过正,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到最后,这些法令只能是一纸空文。

(2)在拿破仑时期,初等教育更多地显示出怀柔甚至倒退。虽然,国家与教会为争夺教育管理权而展开长期争斗,但焦点在中等和高等教育,实际上初等教育还更多地从属于教会。

(3)第一帝国之后的时期,初等教育显得更为动荡反复,光看社会形态就足以表明多样性。这一时期的初等教育也是处于“倒退―前进―倒退―再前进”的循环中。

4.直至《费里法案》,初等教育的内容与课程设置才发生巨大变化。在大革命后,初等教育的教育内容仍以读写算为主,只是加入了道德与公民教育,取代宗教教育在国家初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5.尽管反复,初等教育世俗化却也是在前进的。总的发展趋势是学校由国家管理、为国家育人,教育与宗教分离,这是不断前进的发展,逐渐在进入较高水平的现代化,而且这样的进程要比英美快得多。这一时期,法国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与教育是分不开的。

6.逐渐重视教师的问题。在此期间,法国不断探索师范教育,制定教师标准,选拔教师,不断保障教师的地位与生活,将教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好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

三、对中国初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纵观近代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有诸多启示:

1.建立与完善初等教育的法律法规,重点在逐步落实

法国的每次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通过教育法案的形式作为先导,总结已有教育发展,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法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落实非常重要。在相应的立法出台之前,必须要严格印证可行性,以免出现过于激进,导致成为一纸空文。

2.提高师范教育质量,重视教师的选拔与评定

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虽然在不断地重视教师教育的质量,但是在师范生的选拔、教师资格证的颁发上仍然不够严格,大众对于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看法也未达到预期的高度。如何才能选拔出优秀的教师苗子,仍然是困扰着我们的难题之一。

3.迸发思想的火花,用教育思想指导实际行动

法国的启蒙运动,诞生了多位思想家,他们的国民教育思想指导了法国乃至全欧洲的国民教育进程。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初等教育发展即使在曲折复杂中,也没有太偏离大方向的原因。就我国而言,我国缺少这种思想的碰撞。

4.顺应经济发展,寻找自己的路

法国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简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初等教育与国外肯定有不同之处。但也只有在经济稳定、国家财政可以担负初等教育发展的时候,初等教育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5.机遇始于困境,发展赖于稳定

有压迫就有反抗,转机往往就藏于危难之中。我国近代初等教育制度也是发端于危难战乱之中。但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教育是无法稳定发展的。为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应对现在的困境,我们必须要保证社会的团结与稳定,克服畏难情绪,积极转变改革,寻求突破。

6.提高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保障生活水平

我国初等教育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教师幸福感也很低,很多老师不愿意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法国在近代初等教育发展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教师相应的问题,可谓是与发展同步的,我国对教师的关注则是落后很多。所以,为了保证初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关注教师本身的地位与生存问题。

7.注意培养国家公民,发展公民教育

法国是公民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首创国。其公民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其悠久的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虽然我国也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公民教育实践仍然很缺乏,公民意识仍然很淡薄。我国在发展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去其糟粕,取其精髓,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的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1]钟文芳.西方近代初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2]刘大明.“民族再生”的期望: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民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腾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朱旭东.欧美国民教育理论探源:国民意识形态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张越.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的法国公民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7]周怡.法国公民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8]朱东旭.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5.

[9]刘钦腾.启蒙理性抑或民族主义:18世纪法国国民教育思想起源探寻[J].集美大学学报,2009,10(2):38.

[10]高峰.法国学校公民教育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08.

初等教育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学龄人口变动 初等教育 发展图式

由于一定时间内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动对数年后各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影响是由低到高呈梯度进行的,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规模和比例不同,其对应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应随之变化。在我国,由于生育水平的急剧下降,以及人口再生产惯性作用引起的与20世纪几次人口增长高峰相对应的年出生人口增长高峰,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起伏较大,无疑,这种由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而引起的学龄人口的变动将对我国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学龄人口波峰到来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增加,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当学龄人口波峰过去后,又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不同程度的利用不足。就现实状况而言,目前已有许多小学出现了生源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干年后,必将相应地影响初等教育。因此,如何规划初等教育的发展图式,实现学龄人口变动与初等教育的和谐共处,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巨大“难题”。

一、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影响

从理论上而言,学龄人口变动应该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是学龄人口的增加;二是学龄人口的减少。但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都必然会对初等教育产生影响。正如社会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所说:任何结构必然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学龄人口变动亦不例外。这种影响,也绝不仅仅是单向的,它应该如默顿所说的那样:有着正向与负向的两面性。

(一)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正面影响。

1.可以缓解初等教育资源紧张之状况。

20世纪末,由于我国人口再生产惯性的影响,正值学龄人口波峰,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整个社会层面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初等教育师资匮乏、校舍简陋,教育投入总量虽然颇大,但分摊到每一所初等学校则颇显不足,因此导致初等教育师生比偏高,教育质量长期得不到提升。然而,今天由于育龄人口数下降和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影响,学龄人口在不断减少。这时,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下降,恰恰可以缓解长期以来初等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藉此契机,初等学校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2.有利于重新合理配置初等教育资源。

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减少,学龄人口也就随之减少。学龄人口的减少不仅腾出了大量的初等教育资源,而且增强了初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灵活性,使宏观层面优化配置初等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因此,对于以前存在的不合理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坚决予以撤销或合并。在保证宏观性、科学性与符合教育规律的范围内,科学合理地减少学校数量、优化学校规模、调整师生比例,不断地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设备。由此可见,这些重新合理配置、优化教育资源的措施都得益于学龄人口的减少。

(二)学龄人口变动对初等教育的负面影响。

学龄人口变动恰如一把双刃剑,在给初等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各种挑战。

1.冲击传统教育观念,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由于学龄人口变动前整个社会对初等教育的需求属于供不应求状况,学校不愁没有生源,相反,社会老百姓却很担心自己的子女能否读到自己喜欢的学校甚至能否进入学校读书。因此,那时的初等教育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但是随着学龄人口的急剧减少,初等教育资源的闲置,目前,包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初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家长和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余地。这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改变,必须更进一步以学生为本,切实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此外,随着这种角色的转换,社会对初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初等教育学校及其教师,必须也必然要因应这种要求,因为只有苦练内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初等教育才能使“顾客”――家长和学生满意,才能使学校在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初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影响,迫切需要改革。

已有的初等教育特别是初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既是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以往学龄人口现状社会需求的体现。这种由现实和传统形成的体制,虽然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并曾经为我国的初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学龄人口变动对其必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学龄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已有的某些制度与机制必须作出适当的改革,而那些没有的、但现实迫切需要的则必须尽快构建。这种改革与构建,不是对以往体制的否定,而是提炼与升华。它既包括初等教育管理部门关于管理制度的宏观的、整体性的规划,又包括各个初等教育学校微观的、个性化的设计;既包括初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初等学校对管理职能的重新审视,又包括初等学校教师职责与初等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二、关于两种观点的分析与驳斥

若欲深入分析和探讨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的发展,不得不先分析目前流行非常普遍的两种观点。

(一)可以用合并或撤销的方式来应对学龄人口危机。

持此类观点者认为,现在学龄人口大量减少,许多小学都撤销或合并,因此,初等教育可以基于此类经验,采用此种办法,将那些生源较少、地处偏僻的初等学校撤销,做大做强地理位置合适、生源较多的学校。

这种观点不无可取之处,但是试问:撤销合并之后,大量的老师怎么办?因为这不是仅涉及老师个人的小事,而是涉及到许许多多教师家庭,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大事。还有,原来的教育资源,如校舍、土地怎么办?初等学校毕竟有着其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因而,面对学龄人口危机,初等教育并非一撤或一并就可了事。

(二)可以通过扩招学生的方式来应对学龄人口危机。

持此类观点者认为,初等教育也可以采取类似于高等学校扩招的方式来度过学龄人口减少的危机。

但是,试问:还有人四五十岁了还去读小学吗?也许有,但毕竟是极少数的个案,因为这是违背受教育的规律的。大学之所以能扩招,能延长读大学的年龄,那是因为大学充分考虑了人接受教育、人的社会化的终身性、持续性。大学属于高等教育,它是教育的最高层次,人一般只有先接受完了较低层次的教育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人读完大学以后,可以先工作,再接着读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至于年龄,一般要求不是很严格。相反,初等教育由于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则较难做到这一点。此外,初等教育扩招,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呢?又有何措施可以保证呢?而且,学龄人口减少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规律,纵观世界各国,只要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莫不如此,所以,扩招可以解决一时之需,但并不能长期解决问题,相反,把初等教育做强而非纯粹地做大才是正途。

三、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如何发展

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如何发展,这不仅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且是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我认为,要应对学龄人口变动,度过学龄人口减少的危机,必须改变观念,亦即整个社会包括政府部门和初等教育学校,都必须极其重视这个问题,只有先从思想上重视,才能深刻理解该问题的严峻性、迫切性,才能在积极利用学龄人口减少的机遇的基础上,化危机为转机,变压力为动力,真正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具体而言,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在学校布置调整中,我们必须全面而严谨地看待问题。学校布局受地方交通状况、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应该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发达、交通状况好的地方可以少一点;经济条件较差,交通状况不好的地方可以多一点。一般说来,初等学校高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好,那么高年级可以相对集中。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宜适当分散。

(二)保障投入,加强管理。

国务院明确规定,国家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所以,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教育,加大投入,将初等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为初等学校布局调整建立专用款项。对于这部分经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教育设施。同时,物价、卫生等有关部门也应当负起责任,加强监管,监督收费,尽可能让学生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

(三)科学管理,重在育人。

由于学龄人口的变动,学校的师生比也会随之而变动,若不及时进行调整,则会因学校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而影响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师生比达到平衡状态,初等教育才会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必须对初等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不达标的学校要勒令整改或停办,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去调配已有的初等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对薄弱学校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石人炳.我国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人口研究,2003.01.

[2]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应对[J].中州学刊,2009.05.

[3]丁云祥.陕西省人口变动及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J].人文杂志,2003.06.

[4]徐警武.学龄人口波动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民办教育研究,2006.03.

[5]郑真真,吴要武.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02.

[6]高丽娟,范子阳.未来五年我国学龄人口变化与师范教育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7]车丽娟.保山市学龄人口变化与今后10年的基础教育工作[J].宝山师专学报,2003.22.

[8]林成策,杨健.从学龄人口变动看未来山东省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05.

[9]曹海.学龄人口变化对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辽宁教育,2006.07.

[10]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作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02.

初等教育理论范文第10篇

(一)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内涵和特点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从事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为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就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而言,直接面向基础教育的小学层面,主要在课程目标、专业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上展示其主要内涵和特点。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包括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也涵盖了深厚的人文教育,充分体现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可见,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现代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面向基础教育、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

(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交融、相互协调是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一方面,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体现了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的,体现的是科学教育,实质是成才教育。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主要注重促进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和人性教育,在根本上体现出教育的本质,实质就是成人教育。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体现了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关系。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即具有从事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科学取向。人文教育则注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即培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等,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三)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中融合人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长期以来在教育观念上忽视了人文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尊重学生,但都忽视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如:一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有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潜能,在教学中过于忽略了自我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得不到尊重。此外,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互助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一般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分组活动的时间较少,而实际上互助学习能给予学生在尊重别人、宽容他人、与人交流、配合及自信等诸多方面的锻炼,互助、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2.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中缺乏人文理念。概括而言,目前我国的初等教育教师的培养中,忽视人文理念的主要表现为: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陶冶,缺乏文化熏陶,造成了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于狭隘的专业教育理念及师范教育理念,过于注重某一领域的专研忽略了其他知识,导致学生学术视野狭隘学术起点过低;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及大学阶段过重的专业课程学习负担影响下,学生对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在这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育理论脱离了教学实践。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课程文化建设上着手,从根本上转变课程文化观念,调整教育理念,选择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加强人文教育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注重专业技能忽略人文教育。我国关于初等教育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从50年代起,一直沿用旧的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在课程文化观上强调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门性、对口性。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为单一化、缺少灵活性等。期间虽经历了一些改革尝试,但依然没有改变这种模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大多数学生在中学的精力主要用于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应对各种考试,无暇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而当前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主要是数学、文学和自然科学等专业性课程,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较少,在如何引导学生在课余参加人文讲座、文化活动或者有计划地选读一些人文方面的典籍等方面没有合理计划,也造成初等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薄弱。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课堂中有许多教师自身就不关注教育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完全是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习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把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科当成专业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学了哪些知识,而在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多数老师在平常教学中还只能是一如既往地“照本宣科,向学生灌输呆板的知识”,多数教师仍然是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关注的不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而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而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忽略了。

初等教育本科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围绕核心人文理念,注重人文精神传播知识是无限的,但是受教育者受教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对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文教育中应该注意避免旧有的知识导向的教学理念,只注重对专业术语的推介以及知识识记的考察,而忽略了人文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传播人文理念,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相冲突时,应当取“解惑”而弃“句读”。因此,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围绕核心人文理念进行调整,改变原有的“知识本位”模式,在“能力本位”模式的基础上,实行“人格本位”模式的转变。具体目标是: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既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与人文素养、艺术素质,又具有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培养较强的多媒体开发制作与网络应用能力以及现代教学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的初等教育教师或管理人员。

(二)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课程结构改革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2)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文化观;(3)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4>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2.课程结构的设置改革。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应改变以往重文轻理的偏向,注重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体现文理平衡。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不同于普通的文科学生,因而我们不主张把通常的文科教材删减、压缩一下就作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人文社科课程的关注主要不是表现在对学术流派、人文课题等的研讨上,更重要的在于从人文教育中获得对于生活、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深刻启示,进而成为教师自身的人文积淀。在具体课程的选取上可以参考国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安排,注重课程安排的民族性、国际性、导向性和综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循序渐进中走向规范和深入。

(三)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倡导学生实现从能力到奉献精神的跨越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全面、优秀的小学教师。因此,专业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渗透人文教育,通过课程目标、专业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来拓宽学生的视野,用他们所学知识去发现规律,形成价值观,热爱教师这份神圣职业。具体来说:1.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提倡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奉献等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加强专业课程的内容整合,注重从教师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和渗透人文教育;2.应改革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人文教育实质是人性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必须避免人文教育中的压抑人性因素的灌输性、说教性和训导性等呆滞的教学方法,而大力开展综合教学方法如运用实验法、调查法、行为引导法和探究法等。具体来说,一是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如多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等教育方式的教学;二是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三是正确引导学生课外人文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开设人文主题讲座,邀请各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讲学、互动,以培养学生人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总之,应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由氛围,让他们在4年的本科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有敬业、奉献的精神;看待问题的视觉不仅着眼国内,还能放眼全球;在对待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地球以及自行检验自己在伦理道德上的选择,所形成自己的信念等观点上有着清晰的认识。

(四)打造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时刻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健康高尚的教师文化和教师形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它更容易使广大青年学生产生价值的认同、自觉培养与效仿,其教育指导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和,在教学过程中应融情感、激情、意志、关爱于教育过程,这也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初等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应注重教师的人文素质,尤其在教师进修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如果只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则会导致学生在形成自身综合能力时缺少了关键的一环,从而无法实现培养优质的综合素质初等教育本科人才这一最终目标。

上一篇:神经网络教学范文 下一篇:生物急救常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