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多媒体范文

时间:2023-03-11 18:51:51

车载多媒体

车载多媒体范文第1篇

关键词:HTML5 Web App 手机-车机互连 Android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069-02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家庭中,对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有更高的需求,特别是对新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如微博、网络收音机、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现在大部分新车的车载系统都具有了导航、影音娱乐等功能,手机上资源很多,如果手机能与车载导航系统相连接,那么手机上所有的软件都能在车载系统上使用,这对车载系统功能的扩展有重大作用。

手机与车载多媒体融合的大幕正在开启,Wi-Fi、蓝牙、3G等无线通讯都在车载上得到应用,智能手机同样也具备这些通讯媒介,利用Wi-Fi、蓝牙、3G等无线技术可以将手机内丰富的应用映射到车载多媒体设备上,这样可以在整车的多媒体大的屏幕上轻松应用手机的应用。另外,车载多媒体设备和手机也具有USB接口,可以通过USB协议实现信息的共享。如德赛西威正式了与知名手机厂商HTC合作的Sivi Link方案;SYNC Destinations,可用于iPhone,iPad和基于Android的手机;路畅基于车机上搭载的Wifi模块,提供热点,组建小型车载局域网;阿尔派引入了MirrorLink的概念等等。

本文主要基于HTML5技术,以Wi-Fi、蓝牙、3G或USB等为传送媒介,在Android平台上进行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实现数据的离线存储,通过在客户端直接存储数据,加速了应用程序的快速响应及网页数据的本地存放。

2 当前的技术发展

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有DLNA及MirrorLink技术。

DLNA是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的缩写,基于现有公开通用的工业标准(UDP,TCP,HTTP,XML,UPnP以及各种媒体格式标准),联合工业界各大电子、计算机设备及软件产品厂商制定一个指导方针确保各种设备产品的互操作性。DLNA 制定一个基于标准的互操作性框架,这个框架定义了物理媒体、网络传输、媒体格式、流协议、数字版权保护等一系列规范。缺点是有不菲的会费,缺少开发库和开发资源,且每款产品均需要认证。

Mirrorlink是Carconnectivity联盟致力于开展跨行业合作,为智能手机和车载连接性开发MirrorLink全球性标准和解决方案。应用层是基于UDP或TCP协议。音频基于UDP协议提供音频交互。VNC(RFB)通过TCP协议实现屏幕显示数据传输与控制信息传输。UPnP通过UDP协议广播与TCP socket进行业务协商与远程应用控制。DAP实现手机应用的授权验证(所用应用都需要得到车厂进行验证并授权)。此外由于投影方式所需带宽及处理要求较高,所以需要高处理能力的手机以及高带宽的传输通道(UWB、USB 3.0、WiFi 或BT 3.0/4.0)。

以上2种技术由于不支持视频播放或媒体播放不流畅,加速需要提交高昂的会费,虽然在一些汽车上得到应用,但没有的得到全面推广。

3 设计优势

除支持音频和视频可以共享以外,可以进行电话、游戏、设备的控制,手机绝大多数的应用,可以映射到车机上,新技术可以快速应用到汽车上,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舒适性。

系统主要通过使用HTML语言实现车在多媒体端及手机端的软件设计、开发;开发的程序与网页媒体的结合上十分便利,使产品可以具备更高质量,取得较好的表现效果。且开发的应用可以在网页上直接调试和修改,版本更新会更快,更方便,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对车载多媒体设备来说,基于HTML5的开发的Web应用则只需打开网页就可运行,不需要下载和安装各种插件和软件。

4 核心技术

智能手机与车载多媒体的互连,在车载多媒体设备上可以实现手机内音乐播放、导航、视频、电话及免提等功能,其互连的媒介是蓝牙、Wifi其中的一种,传输协议是http协议,方案已选择wifi为传输媒介,通过Http协议实现数据共享,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共享图

基于蓝牙、Wifi或Http协议,智能手机与车载多媒体的操作系统可以是苹果的ios或Android系统,操作系统和协议是在是第三方的资源,仅在上面做应用,不需要花太多的经历去开发。因此,关键的任务是分别开发手机和车载多媒体设备端的Web App及HMI。

基于HTML5的开发,其核心技术如下:

车载多媒体设备端应用程序文件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Web Server;一个是File loader。Web Server 用来接收智能手机端的需求,例如要求显示目前在智能手机上的可用的媒体文件,通过车载多媒体设备端选择要播放的命令通过http位流的技术传回到智能手机端,由智能手机端解析命令后并选择相应的媒体文件,去进行立即播放。

通过http可以让车载多媒体设备端去分享智能手机上的媒体文件及应用软件,进行线上播放的功能。

通过http可以让手机端去控制车载多媒体设备上的应用和操作,例如设定车內溫度、控制门窗等整车功能

利用HTML5的离线存储功能,可以将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下载到车载多媒体设备端。

在Android或ios操作系统之上,建立一个HTML的平台,该平台建立Android或ios操作系统的接口层,满足操作系统的调用需求。同时建立Http的接口,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

5 小结

车载多媒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广播;冲击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001-02

随着汽车进入我国城市寻常百姓家庭及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导航系统作为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在汽车里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带来对传统车载广播收听的冲击与挑战。广播如何面对多媒体导航系统的冲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是值得广播传媒人思考的一大命题。

车载多媒体系统是在指嵌入安装在汽车环境使用的多媒体系统、导航系统。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功能日益强大,满足车主的更多需求和想法,从而带来汽车技术的革命。

1 功能日益强大的车载多媒体系统

1.1提供车主需求的道路查询和实时路况,优化交通效率

现在不少汽车导航系统已经配备专业车载导航引擎,其先进的智能导航引导、精准地图数据,不仅能实现导航的基本功能,还可以实现车主随自己喜好选择不同导航界面的需求。同时车载导航的实时动态路况功能大受车主欢迎。导航系统还提供经济路线、最佳路线、最短路线、高速优先等多种路线选择,加上智能语音提示功能,车主可从中选择适当的出行方式,更好控制出行时间。

1.2提供道路的加油站、餐厅、公园等功能查询搜索,为车主出行提供便利,特别是让到外地出差、旅游的车主倍感亲切,实用性超强

1.3提供音乐、广播、电视、新闻播报、天气等多方面资讯和娱乐体验

车载多媒体导航技术的进步,不仅让道路导航、搜索查询成为可能,还能实现更多的资讯、娱乐体验,把我们在生活中能享受到的网络功能带进车厢。比如了解各地天气,在线收听热播歌单,了解最新新闻动态,还可以选择语音播报方式,解放双手从而保证行车安全。此外,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也提供下载各种精彩APP应用,提供各种救援服务,查询违章记录功能也因其实用性受到欢迎。

此外,“语音识别”服务功能,车主可能通过语音助手轻松使用语音在线搜索自己想了解的东西。如搜索音乐,搜索附近加油站、附近餐馆,实用之余更解放双手,从而更安全便捷。

2 广播与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的优劣势对比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一定范围播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传统上我们一般这样定义广播的优势:受众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等;劣势则有:转瞬即逝、顺序收听、不可保存、受语言限制等。广播的伴随性收听是广播的一大特性。如开车时听广播、上网时、玩游戏时听广播等,使广播“伴随性收听”优势得以最大发挥。随着汽车多媒体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互联网功能在汽车内的广泛使用,为车主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广播伴随性的优势将会明显减弱。和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相比较,广播的优势如下,同时也是广播不断发展所必须坚守的优势。

1)伴随更强大,互动功能更贴心。广播不仅可以伴随车主,更可以贴心地和车主互动,满足车主情感、精神需求;

2)信息提供更精确。广播媒体对于信息提炼有着经验丰富,专业性频率和节目的设置,资深编辑、记者及制作团队的深度挖掘与报道大大避免了广播中信息垃圾的产生;

3)现场感强。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声音的感染力是其他媒体难以媲美的。可以通过现场报道等实现更快的现场感。

广播的劣势如下:

1)播报道路交通优势不再明显。曾几何时,车主出行只能依赖广播了解交通路况。而车载导航系统的出现让了解路况变得非常简单。比较而言,电台播报的交通内容更广更宏观,而车载导航不仅可以了解车主所在附近范围的微观交通状况,同样了解想了解的道路交通状况;

2)无法实现道路搜索功能。当车主想了解附近路况、特别是行进在不熟悉的道路时,车载导航是第一选择;

3)不能满足车主想了解更多加油站、附近餐厅、车辆救援等实用的需求。

3 广播如何应对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面临车载多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时,广播人应该用战略的眼光全方位思考,“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才是上策。随着数字广播、网络电台、电台APP等推出,传统媒体的“反击战”似乎已经打响。广播“取长”可从以下入手:

1)发挥广播传统优势,强化节目的策划。优势节目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

过硬的节目质量是留住听众的第一选择。可以发挥广播传统优势,在节目策划上取胜。如集中人力物力打造《第一现场》,突显广播声音优势,实现和其他新媒体同步的快资讯。这是一段时间内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无法实现和追赶的。

2)强化互动优势,加强节目粘性,提高车主忠诚度,从情感上满足车主需求,实现和车主更好的互动。

应该继续发挥广播和主持人人情味、人性化的优势,提高听众忠诚度,同时针对车主需求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策划,如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开展“驾游广东”活动,组织私家车主驾车开展一系列探寻文化特色、文化底韵的自驾游活动,深受私家车主的欢迎。

4实现广播和互联网更好地融合,实现广播互联网技术革命,某程度上说,这是广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1)实现终端多样化。台式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都已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有力载体。传统广播可通过网络传输、手机制造商的信号接收装置的植入、研发单独或多用的媒体终端等方式,扩大广播传播范围和受众选择方式。甚至可以想象,通过技术开发,汽车成为广播的一个终端,实现更多互联网功能;

2)充分用好电脑“采、编、制作”技术应用,完成采录、文编、传输、制作、等工作,大幅提高广播节目内容、制播效率;

3)互动平台的引用。在广播媒体传播的同时,对微博、SNS、网络通讯、手机通讯工具加以利用,实现同步互动。

我们可以想象,随着广播与互联网技术的革命,当有一天,电台也能实现一对一地回答车主关于“最近加油站”的道路指导时,当电台能为车主单独播放他想听到的歌曲时,广播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将会更多更好大。

车载多媒体导航系统的到来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带来对传统广播的冲击,是挑战的同时也是机遇。广播应该通过新的方式和技术加以利用、取长补短,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广播和互联网更好地融合,实现广播互联网技术革命,一切皆有可能,广播的天空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陈东一.温州市移动多媒体广播项目建设构想[J].中国有线电视,2009(3).

车载多媒体范文第3篇

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清晰、便携式的车载播放系统。该播放系统的软件设计以Mplayer为后台,实现对音视频文件的解码播放等工作,并以Qt的基础类库为基础设计了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前端控制图形界面,通过创建QProcess进程,实现对播放过程的控制,与后台Mplayer进行通信,实时获取并显示播放信息,并在指定窗口对音视频码流进行输出显示。

关键词:

汽车多媒体;车载播放;嵌入式系统;多媒体播放器

目前,国内车载电子设备市场极度缺乏多媒体综合软件,该软件能有效地将车载导航、影音图像、倒车雷达、娱乐互动等多个功能整合,方便乘客和车主的使用[1]。将多种娱乐和使用功能整合统一,使得设备简洁美观,同时降低了重复安装的成本和投入。可以极大地减少车内空间消耗,降低整车油耗[2]。多媒体共屏展示也能保证驾驶员的操作强度,保证行车安全。因此,将行车信息、娱乐互动、交流通信、车载导航等功能集于一体的嵌入式综合媒体系统符合市场和环境的发展要求[3]。

1车载嵌入式播放器总体设计

出于应用领域、自带资源、可扩展资源、功耗等多方面的考虑,选择Linux内核为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操作系统核心。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难题,嵌入式设备的特点决定了其资源通常非常有限,而有限的资源意味着需要进行多方面技术的优化[4]。首先,嵌入式设备采用蓄电池提供能源,所以对系统的功耗要求比较严格;第二,嵌入式设备上通常没有实用的图像加速器,声卡等硬件加速设备的支持;第三,不存在DirectX,DirectShow等高层多媒体的支持。基于上述考虑,有必要设计适用于嵌入式应用的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根据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功能需求及技术特点,通常将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体系结构划分为硬件层、内核层和应用层,具体如图1所示。系统的硬件层的硬件平台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和设备,通过合理选型和匹配可以完成满意的底层硬件组合。本系统的嵌入式MCU使用三星公司的S3C2410高速微处理器,S3C2410高速微处理器作为整个硬件系统的控制核心,接收、处理相关数据并实时发出控制指令。与其配合的系统设备是完成系统功能的必要组建和模块,涉及系统存储模块FLASH和E2PROM,LCD输出单元、主控电路和音频输出模块等。软件部分包含应用层和内核层两个部分。应用层包含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硬件驱动程序,包括BootLoader,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3部分。应用层包含嵌入式用户应用程序、音频解码器和GUI。本系统选择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操作系统[5]。

2操作系统平台的构建

内核是整个Linux系统的核心,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内核的配置进行选择,本质上指根据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对已有的操作系统进行选择,保留开发需求的系统单元,删除不需要的模块单元。在本系统中,嵌入式Linux内核选择ARMLinux内核。Linux内核的配置系统由Makefile、配置文件(config.in)、配置工具组成[6]。完成内核的数据参数配置后,不能将程序数据直接下载到嵌入式系统中进行调试运行,因为此时数据仍然以源代码的形式存在。此时,为了生成最终能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可执行代码[7],需要进一步对内核进行编译。过程结束后,Image和zImage两个内核映像文件会在arch/arm/boot目录下生成,zImage为压缩后的映像文件,Image为正常大小的映像文件。得到内核映像文件后,首先在开发板使用的宿主机(PC)上建立一个tftp服务,使用DNW工具,在开发板上电时按任意键进入UBoot提示符,执行以下命令。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正常运行时,需要使用根文件系统支持各种功能[8],在内核刚启动运行时根文件系统需要挂载起来用于支持访问外部设备,同时完成内核模块应用程序的装载和运行,避免出现Kernelpanic的情况,防止系统内核在启动时没有根文件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嵌入式操作系统使用动态随机存取器、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器、FLASH存储器作为存储设备[9]。基于存储设备,使用JFFS2,YAFFS,CRAMFS,ROMFS,RAMFS等常见系统作为存储设备的嵌入式文件系统。在本系统中,选择NANDFLASH作为硬件提案所使用的存储芯片,选用NANDFLASH上使用比较广泛的Cramfs文件系统作为嵌入式根文件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如图2所示。系统启动流程包括六个步骤:(1)系统复位,从地址0x00开始执行,进入步骤(2);(2)启动Bootloader模块,进入步骤(3);(3)判断系统是否进入Linux,启动Linux内核映像,不启动则进入Uboot的命令操作环境,如果启动内核,进入步骤(4);(4)系统从NANDFLASH加载内核到内存中,完成对硬件设备的初始化工作,进入步骤(5);(5)挂载根文件系统,执行init进程,并从/etc/inittab取得配置文件,进入步骤(6);(6)提示执行用户应用程序或用户登录信息。

3视频播放器软件设计

3.1基于Mplayer实现多媒体播放器Mplayer是一个Linux下的电影播放器(也能运行在许多其他的Unices和非X86的CPU上)。Mplayer的逻辑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输入层、分流层、解码层和输出层,其结构如图3所示。本文选择Mplayer作为后台设计播放软件。利用Qt/E为软件平台设计GUI图形控制界面,对多媒体播放器的播放过程进行控制。由于条件限制,本实验在宿主机上编译并安装了Mplayer,通过Qt设计基于X86的多媒体播放器。

3.2软件总体模块设计由于Qt/Embedded工具可以绕过XWindowsSystem协议客户端库,直接读/写帧缓存的FrameBuffer的数据信息,因此实现Qt类库对帧缓存的直接读/写操作,使用基于Qt/Embedded的应用程序可以完成。本系统使用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通过Qt的图形平台和函数库完成嵌入式多媒体综合播放。多媒体播放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其架构如图4所示。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包含五个主要的模块:(1)I/O(输入/输出模块):用于多媒体文件的读入和输出。(2)UI(用户界面单元):用户界面单元的作用是方便用户操作嵌入式媒体播放器的各项功能,提供良好的人机操作互动界面和使用体验。(3)插件接口单元:读入多媒体数据(通过输入插件获取I/O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调用Mplayer对文件进行解码播放、文件总的时间长度、编码类型、比特率等信息的获取、暂停、快进、快退、停止、输出、输入等的动作,输入动作具体指将输出插件完成解码的数据信息传送到系统输出输入单元的过程。(4)Mplayer解码单元:为了对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文件进行解码操作,系统选择的Mplayer解码单元由分离器、音视频解码器等部分组成。(5)GUI单元:为了方便快捷的产生读/写FrameBuffer以及用户界面,GUI单元通过使用Qt/E嵌入式工具作为底层图形库。软件总体模块中各单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是:通过输入/输出单元读入音视频信息数据,用户界面单元在接收到播放信息指令后,调用插件模块相应的函数,产生相应的信号,调用Mplayer完成对多媒体文件的解码,完成解码之后将数据送到I/O模块输出。

3.3控制流程设计主程序设计流程如图5所示。当从菜单项打开视频文件时会触发triggered()信号,执行slotopen()槽函数,调用Qfiledialog的getOpenFileName()函数从对话框中选择要播放的视频文件。系统首先判断文件格式是否为*.avi格式,如果是,则创建一个Qprocess进程,通过该进程调用Mplayer后台对视频文件进行播放,并在指定区域进行输出显示。

4交互式图形界面设计

QImage类提供了一种与硬件访问无关的图片存储方式。QPainter则主要用来完成绘图事件。QPushButton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最长用到的命令按钮部件。此GUI交互界面利用QtDesigner以QMainWindow类为基础设计了主框架,包括菜单栏以及状态栏等;同时,以QWidget类为基础创建了一个对视频播放进行控制的插件接口,并通过合理的布局与主窗体组合在一起。

5播放系统测试在指定目录打开

avi格式视频文件,运行效果如图7所示。在播放过程中,通过状态栏实时显示当前视频文件的播放时间。通过界面下方的按钮对播放器的播放过程进行音量调节、暂停、快进、快退、停止等控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打开视频文件时,终端开始输出文件的加载路径,开始读取并输出ANS_TIME_POSITION(视频播放时间)参数值,在Qt与Mplayer之间完成了通信。当在控制台实施各种控制操作时,在终端输出执行的操作动作并发送该信号,调用相应的槽函数完成对视频播放的控制动作。以上是在主机上运行播放程序执行播放控制的过程。在主机上运行的Qt程序是基于X结构的,而在实际的嵌入式开发中,需要直接通过FrameBuffer进行显示。由于条件限制及其他因素,通过qvfb模拟程序在嵌入式开发板中运行的情况,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在qvfb中运行该程序时,菜单项的中文显示出现了方块型的乱码,这说明菜单项已经得到了识别,只是qtopia中缺少相应的中文字体库,在默认的情况下,qvfb会调用字体库中的默认字体,这样在显示中文时会出现如上问题。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应的中文字体库并拷贝到Trolltech/Qtopiacoreopensource4.3.0/lib/fonts中。

6结论

本文通过对车载播放系统的设计,根据车载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功能需求和技术特点,选择一款合适的嵌入式处理器,在此平台上构建了功能完整的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平台。经过对Qt的GUI设计的研究,以Qt的基础类库为前端设计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前端控制图形界面。通过创建QProcess进程,实现了对播放过程的控制,与后台Mplayer进行通信,实时读取并显示播放信息,并在指定窗口对音视频码流进行输出显示。通过测试表明,本系统达到了应用于车载音视频播放的要求,对相关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车载多媒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车载系统 语音识别 端点检测 特征参数提取 识别模式

中图分类号:TN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2-0082-01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人们在车内的时间也更多。同时也希望能够在车内接收到外界的信息继续进行工作,还要求汽车有娱乐功能,因此促进了车载多媒体的发展。而车载多媒体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会增加潜在的驾驶危险,为此将语音识别应用于车载多媒体系统中,将会是车载多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端点检测、特征参数提取以及识别是语音识别的主要内容,本文也将从这三个方向对车在多媒体系统的语音识别进行研究。

1、端点检测

在进行语音识别时,首先需要通过端点检测来对语音信号中的无声片段和有声片段进行分割。目前,语音端点识别已经从开始的单一门限发展到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判决。但是对于车载多媒体而言,计算量较大、识别响应时间较长端点检测的方法显然不使用,所以主要采用基于短平均过零率和短时间平均幅度的方法来进行语音端点检测,这种方法利用短时间内幅度的检测和过零率来作为语音端点的检测。

首先,利用短时幅度可以有效判断语音端点,同时语音的浊音部分平均幅度会明显大于噪声的平均幅度,然后同时再辅以短时过零率的方法来判断语音开始的浊音,从而进一步对端点检测进行校准,两者的结合能够更加精确的判断语音端点,并且两种算法都较为简单,能够满足车在多媒体的需求。

2、特征参数提取

在完成语音的端点检测之后,需要提取语音的特征参数,然后进行语音识别。目前用于语音特征参数提取的算法主要有LPCC(线性预测倒谱系数)和MFCC(Mel频率倒谱),由于MFCC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等特点,更适合与噪声较多、司机不能离输入设备很近的车载环境。

分析MFCC的语音特征参数提取可以分成预加重、加窗、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滤波、自然对数提取、自然对数DCT计算这六个步骤。由于MFCC其计算精度以及计算量都较大,因此,使用MFCC作为车载系统的语音特征参数提取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1)在MFCC实现的六个步骤中,例如加窗等步骤就可以实现进行计算,然后存储在数组中,在使用时进行查表提取,从而避免每一次语音识别时重复计算,从而加快了计算速度。

(2)FFT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据统计,FFT需要花费MFCC56.32%的时间[2]),由于FFT算法是对复数进行处理,而语音信号的处理只涉及到实数部分,其虚数部分为零,因此增加了运算时间,因此可以利用文献3所提出的FFT运算方法,将长度为N的FFT预算降低到长度为N/2的FFT运算,从而提高了语音特征参数提取效率。

3、识别模式

语音识别的原理是模式匹配,通过计算现有语音模式与语音模板库中的模板的距离,来获得最佳的匹配模式。匹配的方法主要有DTW(动态时间规整)、HMM(隐马尔科夫模型)和ANN(人工神经元网络)。由于ANN计算量较大,因此不适合用于车载多媒体系统中,HMM需要繁杂的程序结构,包含众多功能模块,需要大量的计算。因此, DTW模式更适合用于车载多媒体系统中。能够满足车载系统孤立词、小词汇量的语音识别。

为了更好的在车在多媒体系统中的嵌入式平台上实现DTW,对DTW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1)由于在语音识别汇总,对音头和音尾的判断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使用传统DTW方法在进行固定端点匹配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降低了语音匹配成功率。为此,可以采用放宽端点限制的方法来使用DTW进行语音识别。其主要的思路是取消传统DTW中对音头和音尾严格对其的限制。从而,只要两次语音在开始的W帧内能够匹配成功,同时在结束的W帧内匹配成功,即认为两次语音匹配成功。在降低了对端点检测的精度要求,符合车载系统小词汇量的特点,不会降低车载系统语音识别效率。

(2)在使用DTW进行语音模板匹配时,需要计算两个模板各帧的距离来计算模板之间的距离。加入模板库中的某个模板T有N帧,待识别的语音R有M帧,那么通常需要申请M×N长度的空间,再根据两个模板所有帧间距离计算整体长度。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只需要M长度的空间来存放模板T第n-1帧与模板R中M帧之间的距离,在计算完第n帧与模板R中M帧之间的距离对M长度空间的数据进行替换,从而进行模板T第n+1帧与模板R中M帧之间的距离,从而节省了(N-1)×M的存储空间,这对车载系统有限存储空间的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相比于传统的按钮式、触摸屏式人机交互系统,语音识别对于车载多媒体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是车载多媒体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车载多媒体系统对低CPU运算时间和地存储空间的特点,对语音识别中的端点检测、语音特征参数提取以及识别模式的实现和优化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方敏,浦剑涛,李成荣.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中国信息学报,2004,(6):73~78.

[2]万春,黄杰圣,曹煦晖.基于DTW的孤立词语音识别研究和算法改进[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13):4~6.

[3]谢凌云,杜利民,刘斌.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的快速高斯计算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3):30~31.

作者简介

车载多媒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车载多媒体系统;STM8;IPOD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9-4589-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ar Multimedia System

JI Yu-chen

(Cllege of Computer,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ed a highly integrated, stable performance ARM-based dual-core automotive multimedia systems, to achieve a DVD/MP3 player, status display, navig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stable, easy to use.

Key words: car multimedia system; STM8; IPOD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集车载导航、通信、娱乐等多功能的车载多媒体信息系统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本文针对这种发展趋势和当前国产车多媒体信息系统功能单一、系统集成低等不足,特别是由于车载多媒体信息系统外设过多后,单控制器稳定性差,出现了状态切换不流畅等缺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集成度高,性能更稳定的基于ARM的双核车载多媒体信息系统,实现了导航、收音机、DVD/MP3播放等功能的集成。

1 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由音频播放器、多媒体语音导航、电流表、伺服连接界面以及液晶屏组成。主处理器采用了基于ARM处理器的SIRF PRIMA和WIN CE6.0操作系统构成。并通过UART与STM8进行信息交互。单片机采用的是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8单片机。另外的TFT控制板主要就是液晶显示电路。

2 硬件设计

主处理器采用SIRF Prima芯片。SIRF Prima芯片基于ARM11核心处理器拥有600MHZ主频,频率更高,运算速度更快。主要负责导航数据处理、触摸屏的控制、与单片机的信息交互。

微处理器采用STM8微控制器内核,存储性能优异。主要功能包括音/视频通道的切换,DVD/IPOD等外设的控制,并通过CAN总线实现了系统与汽车之间的信息交互。

TFT控制板主要实现面板按键功能,与TFT液晶的驱动电路。并采用LCD模块进行信息的综合显示,克服了传统车载多媒体的缺陷。三个硬件功能模块之间既有联系同时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为了考虑数据通信的有效性,在接口方式的选择上,主CPU和芯片的接口只能是USB或者UART,而UART接口实现的功能应用广泛,匹配性好,因此主CPU和芯片之间采用UART连接。

3 需求分析

3.1 功能

随机/循环播放、上下首切换、快进快退播放、暂停/停止、进出目录、音/视频切换以及选取歌曲功能;并读取音乐的信息及状态。

3.2 UI

3.2.1 IPOD Menu基本界面的显示

当前播放操作显示、时钟文本显示、当前播放曲目显示、总曲目的显示、当前播放时间显示、该曲目总播放时间显示、当前播放歌曲名称的显示、数字显示当前音量大小。

3.2.2 IPOD Menu列表界面的显示

1)此界面中能够显示当前播放歌曲列表;

2)列表栏目的显示包括歌曲的ID和Song Name;

3)在使用基本菜单界面中的上下翻页箭功能时,能够迅速刷新曲目列表至前一页或者下一页;

4)手动触摸点击列表中任意一曲目栏时,有选中和播放该曲目的功能。

3.2.3 IPOD Menu文本界面的显示

1)此界面中能够显示当前播放歌曲的SongTitle、Artist和Album信息;

2)当该信息长度长于规定的文本显示界面时,该文本信息可以实现从左到右的自动滚动模式显示。

3.2.4 IPOD Menu数字键盘界面的显示

1)此界面中能够显示0~9的数字按钮,也包括删除和确认按钮;

2)此界面中有一栏显示栏,可以按顺序显示出被触摸选中的数字按钮所代表的数字;

3)删除按钮能够在显示栏中删去上一个触摸选中的数字;

4)选好数字以后,触摸选中确认按钮即可选择播放ID为该数字的歌曲。

4 状态分析

4.1 状态的改变

1)当用户进行UI操作时,首先将用户的操作作为消息代码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机器中当前已存储的各种即时状态,给每个操作进行不同的处理;

2)在相应的操作执行完毕以后,自然就有一些与该操作相关的状态被改变了,此时将状态的改变记录并保存下来。

4.2 状态的使用

1)在时钟TICK下,每隔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就判断一下当前的即时状态和已经存储的状态是否一样,如果一样则继续检测;

2)如果不一样,就重新保存已改变的状态;

3)当状态保存完毕后,讲新的状态信息发送给需要的一方,然后保存状态;

4)如果某个模块需要即时更新状态,就把新保存的状态发送给那个模块,最后那个模块把需要的状态记录并保存下来。

5 层次结构设计

5.1 结构分层原理图

5.1.1 从上向下

如图3:

1)用户操作(如触摸屏和遥控器操作)通过UI层的处理,转换为UI层消息发送,通过UI和CORE线程对消息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处理。

2) 如果该消息进行的操作改变了状态,就要对状态进行记录;如果是数据请求,就要给相应模块发送数据;如果是数据发送,就要将所给数据存储或者是显示出来等;这些都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机器与IPOD模块之间的通信,包括通信口的打开关闭、底层通信方式等,都是UART层的功能。

5.1.2 从下向上

如图3。

1)IPOD播放信息能够即时反馈给机器设备,首先通过底层通讯将已经打包好了的IPOD数据发送过来,发送方式是由IPOD协议支持的。

2)数据链路层在接收到UART层发送来的数据包以后,一层一层进行解包,根据协议将命令和数据分离开来,将命令以消息的形式发送出去,并存储数据。

3)通过UI和CORE线程对消息进行分析,调取相应的数据进行UI显示处理。

5.2 数据接受流程

1)UART通过中断接收IPOD数据,并将数据存储起来,在数据链路层的接收处理过程中检验数据并将数据层层剥离。

2)链路层按协议将数据包头解析为:IPOD Address、Receive Address、Data Length、Data Lingo、Cmd Data、Check Sum。

3)通过以上分类解析后,数据流顺利进入接收处理线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和处理。

5.3 数据发送流程

1)收到数据请求或者是主动发送数据,都需要发送相应的发送请求消息,处理线程收到该请求后,首先获取需要发送的数据,然后将数据和相应命令加上包头打包发送给UART层。

2)根据协议包头定义为:IPOD Address、Receive Address、Data Length、Data Lingo、Cmd Data、Check Sum。

6 开关机设计

6.1 UART通信设计

6.1.1 若选择UART端口

1)建立一个UART中断载体;

2)初始化ipod的全部数据以及UART端口,并打开端口;

3)在一定延时后,发送一个断开的命令给ipod;

4)关闭播放器,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初始化ipod成功;

5)设置成连接状态,获得内存消耗。

6.1.2 若选择退出

1)发送一个UART命令来结束ipod资源;

2)清空ipod的内存并关闭UART;

3)在一定延时后,释放内存和指针。

6.2 开/关机通信设计

1)当发生开/关机操作后,创建一个足够大的缓冲区;

2)获取开/关机的包头数据;

3)将数据存储到缓冲区内并发送。

7 结论

本文给出了一种车载多媒体系统的设计方案,由于采用的是双处理器,因此系统稳定性更好,系统状态切换响应快;实现了包括汽车方向盘控制、面板按键控制、触摸屏按钮控制三种人机交互功能,操作起来相当方便;利用基于8位MCU结构,设计并实现了控制软件以及DVD等多媒体播放设备的显示和控制部分功能。经过测试,运行稳定,兼容性好,具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健辉.蓝牙车载音频流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J].微型机与应用,2010(9):94.

[2] 刘媛.蓝牙车载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山东科学,2010(6).

车载多媒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S3C2440芯片;嵌入式Linux;嵌入式QT;SAA7113芯片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1-30535-02

Design of Vehicle-Carried Multimedia Control Terminal Based on Embedded Linux

LU Qi-shuai, XING Yan-fa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CN, Nanjing 21117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ystem frame of the Vehicle-Carried Multimedia Control Terminal, video capture circuit and driver design of SAA7113. Then, based on embedded 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Linux, the scheme is proposed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based on S3C2440 board is formed. At last, integrated with embedded GUI’s architecture and principle adopting QT/Embedded as the development tool, the design of the Vehicle-Carried Multimedia Control Terminal is finished sucessfully.

Key words: S3C2440; Embedded Linux; QT/Embedded; SAA7113

1 引言

车载多媒体控制器是机车上完成人机对话、实时监控、多媒体控制和系统信息显示的重要设备,为乘务人员的操作及机车安全运行提供信息保证。特别是在人防、消防、气象等恶劣环境中,车载多媒体控制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在车内安全环境下实现视频实时监控和需要执行的操作。因此从理论方法到技术实现开展车载多媒体控制器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车载多媒体控制器系统架构

该系统采用了高速嵌入式处理器ARM设计技术,视频采集技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技术,嵌入式QT技术。主要涉及视频的采集、播放、操纵杆控制和通过触摸屏实现对车载各种器件控制的软件研发。技术关键是采用S3C2440作为系统的处理器。视频采集部分采用SAA7113芯片。

通过分析已有车载多媒体控制器产品的功能,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其潜在功能,根据系统具有高速的处理图象功能而且具有以太网功能。把总体框图分成MCU, FLASH, SDRAM, SAA7113,JOY等模块。可以归纳为如图1所示。

3 SAA7113电路和驱动程序设计

SAA7113是NXP(原飞利浦半导体部门)视频解码系列芯片的一种一款高集成度视频A/D芯片,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很多视频产品如电视卡、MPEG2、MPEG4中都有应用,熟悉了SAA7113的原理后,对该系列其他相关芯片SAA7114、7115、7118就会很容易理解。SAA7113的主要作用是把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解码成标准的“VPO”数字信号,相当于一种“A/D”器件。对SAA7113的控制要包括:对输入模拟信号的预处理,色度和亮度的控制,输出数据格式及输出图像同步信号的选择控制等。本设计将数据输出格式设置为YUV 4:2:2格式。SAA7113的模拟与数字部分均采用+3.3V供电,数字I/O接口可兼容+5V,正常工作时功耗0.4W,空闲时为0.07W。SAA7113需外接24.576MHz晶体,内部具有锁相环,可输出27MHz的系统时钟。芯片具有上电自动复位功能,另有外部复位管脚(CE),低电平复位,复位以后输出总线变为三态,待复位信号变高后自动恢复,时钟丢失、电源电压降低都会引起芯片的自动复位。SAA7113为QFP44封装。

对SAA7113初始化需要通过I2C总线进行,其接口电路如图2所示。

SAA7113兼容全球各种视频标准,在我国应用时必须根据我国的视频标准来配置内部的寄存器,即初始化,否则SAA7113就不能按要求输出,可以说对SAA7113进行研发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初始化。

SAA7113是一种视频解码芯片,它可以输入4路模拟视频信号,通过内部寄存器的不同配置。 可以对4路输入进行转换,输入。 可以为4路CVBS或2路S视频C Y/C)信号,输出8位“VPO”总线,为标准的ITU 656 YUV 4: 2: 2格式。

SAA7113兼容PAL, NTSC, SECAM多种制式,可以自动检测场频适用的50或60Hz,可以在PAL, NTSC之间自动切换。SAA7113内部具有一系列寄存器,可以配置为不同的参数,对色度、亮度等的控制都是通过对相应寄存器改写不同的值,寄存器的读写需要通过I2C总线进行。

SAA7113驱动程序的核心就是对SAA7113的寄存器进行初始化, SAA7113_t SAA7113_reg是对SAA7113寄存器进行初始化得数值。

SAA7113_t SAA7113_reg[SAA7113_INIT_REGS]={0x00,0x00;0x01,0x08;0x02,0xc0;0x03,0x20;0x04,0x00;0x05,0x7a;0x06,0xeb;0x07,0xE0;0x08,0xb8;0x09,0x01; 0x0A,0x88; 0x0B,0x47; 0x0C,0x40;0x0D,0x00;0x0E,0x01;0x0F,0x24;0x10,0x08;0x11,0x0C;0x12,0x8b;0x13,0x09;};

4 嵌入式linux环境的搭建

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OS)是支持嵌入式系统应用的系统软件。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提供平台,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典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选定系统硬件之后,或者说在选择硬件的同时就要综合评估操作系统的选择,这正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特征。本文所研究的车载多媒体控制终端选定的是Linux操作系统。

嵌入式Linux(Embeded Linux)是指对Linux经过小型化裁剪后,固化到容量较小的存储器芯片或单片机系统中,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的开发和研究是目前操作系统领域的一个热点。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资源受限的系统,一般说来处理器的速度和存储器的容量都有限,因而直接在嵌入式系统硬件上建立开发环境,进行软件开发还不现实。目前,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通常采用宿主机加目标机开发方式,需要在宿主机(运行编译器的系统)上建立交叉编译环境,进行特定配置后与目标机系统(产生的程序将在其上运行的系统)通过网络或串口(UART)等方式建立通信连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整个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5 应用程序开发

根据产品的要求,需要设计图形触摸屏界面,目前在嵌入式Linux环境下,做图形界面最好的开发工具是Qt/Embedded。

Qt/Embedded是Trolltech公司开发的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系统。Trolltech最初创建Qt作为跨平台的开发工具用于Linux台式机。Qt/Embedded是一个针对嵌入式设备开发GUI和应用程序的C++工具包。它主要是结合Linux,运行在多种处理器上,具有很好的移植性。它能运行在任何支持带有Frame buffer和C++编译器的Linux硬件平台上。开发者可以使用任何自己熟悉的开发环境编写代码。Qt/Embedded以原始Qt为基础,做了许多出色的调整以适用于嵌入式环境

在Qt中,包含三个主要的基类:QObject,QApplication和QWidget。QObject类是处理信号/槽事件的Qt对象的基类;QApplication类负责GUI应用程序的控制流和主要的设置,它包括主事件循环体,负责处理和调度所有来自窗口系统和其他资源的事件,并且处理应用程序的开始、结束和会话管理,还包括系统和应用程序方面的设置。对于一个应用程序来说,建立此类的对象必不可少;QWidget类是所有用户接口对象的基类,它继承QObject类的属性。

Qt下对象间的通讯用信号和槽用的机制来实现, 基于Qt/Embedded的应用程序设计主要是掌握信号与槽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应用C++技术,很方便的编写出产品所需要的图形界面。

6 总结

所设计的车载多媒体控制终端,目标是开发一款功能更齐全、稳定性更好、扩展性更强的典型嵌入式车载触摸屏控制终端设备。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与气象系统的车上。

参考文献:

[1] 陈莉君.深入分析Linux 内核源代码[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倪继利.Linux内核分析及编程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 Daniel Solin.24小时学通Qt编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4] 马忠梅,马广云,徐英慧,等.ARM嵌入式处理器结构与应用基础[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5.

车载多媒体范文第7篇

1.1MOST网络发展历史

1MOST网络技术是一个由MOST合作组织制定的以通信协议为基础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网络技术,其采用光纤线或双绞线作为物理传输介质,实现车内多媒体设备的互联互通。1996年,梅赛德斯以其D2B系统为基础,并与宝马和SMSC合作,开始对MOST进行讨论,并且决定和其他汽车生产商共同进行开发。1998年,宝马、奔驰、别克和SMSC以德国民法合伙人的方式成立了MOST合作组织,之后奥迪很快也加入了该组织。MOST合作组织成立后便致力于协议的快速标准化工作,并迅速地将实际系统搭载于汽车上。图1是2000年ITS世界代表大会上,MOST组织展览厅内奥迪、宝马、梅塞德斯和大众的相关车型[5],而现在已经有140种车型应用了MOST网络技术。MOST组织已经了三代MOST网络技术规范,分别为MOST25、MOST50和MOST150,而下一代网络带宽能够达到1~5Gbps的网络规范也正在研发当中。虽然每一代MOST网络规范都有些不同,但是其基本特点没有变化,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详述。

1.2MOST网络基本特点

MOST网络是一个点到点的光纤/电气闭环同步网络,它由一个时间主节点和若干个时间从节点构成,在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也传输时钟信号[6,7]。该网络中最多有64个节点,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0米。它相对于传统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方案而言具有使用线束更少更轻、网络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强、应用的添加和删除更为方便等优点。图2是MOST网络与OSI网络模型的对比图,图中功能块层完成了网络中设备节点的应用功能和系统功能。网络服务应用套接字层与网络服务基础层共同组成了网络服务功能,控制报文的收发与流数据信道的连接和释放等都由该服务完成。MOST智能网络接口控制器层主要负责套接字管理、智能器件管理、网络保护模式设置和硬件应用看门狗定时器设置等。而物理层则由光学物理层和电气物理层组成,MOST网络信号可以在光纤线或双绞线中进行传输。在MOST网络上,帧是数据传输的基本单元,每个帧又分为三个数据域,分别用于传输控制字节、流数据与异步数据。因为数据帧定时发送,其频率为44.1KHz或48KHz。所以网络中传输的相邻数据帧的相同数据域构成了用于传输对应信息的连续信道,即控制信道、流数据信道和异步数据信道。

1.3MOST网络研究现状

从MOST网络技术产生至今,国内外许多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献[8]首先将MOST网络技术引入到了国内,文中对MOST网络技术进行了综述,较详细地介绍了MOST网络的功能特点、MOST网络的基本结构和MOST网络的设备组成等,并对MOST网络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讨论。文献[9]设计并实现了MOST网络的主控制器,为MOST网络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文献[10]设计了MOST网络音频播放节点,为原型节点的开发做了铺垫,随后文献[11]和文献[12]实现了音频流媒体数据传输和播放功能。文献[13]实现了基于MOST网络的DVD节点,而文献[14]实现了基于MOST网络的收音机节点。文献[15-17]对基于MOST网络的车载语音接口进行了研究,实现了通过语音控制MOST网络。文献[18-22]以各自的设计思想实现了MOST网络与CAN网络的网关,文献[23]使用静态段和控制报文实现了MOST网络和FlexRay网络的网关,这些网关使整车的网络可以进行完整可信的通信,增强了整车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文献[24]对MOST网络服务进行了改进,使MOST网络服务可以被事件驱动,并使用层次状态机,MOST网络程序的开发变得更加的容易。文献[25]提出了基于FSM模型的车载MOST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增强车载MOST网络的灵活性、健壮性和容错性,满足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对即插即用工作方式的需求。而文献[26]则提出了MOST网络连接管理策略,该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MOST网络带宽利用率。文献[27-30]在电源管理和能量优化方面对MOST网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MOST网络可以集中唤醒进入睡眠状态的节点,并且降低了系统的总功耗。

1.4MOST网络未来趋势

MOST网络技术历经1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未来的前进道路上它将会在以下三方面取得进步。首先,MOST组织在其定期的MOSTInformative里提到MOST网络会在拓扑结构方面增加星型、链型和树形等拓扑结构,改善环型网络拓扑结构如果断开则整个网络不可用的缺点。然后,在降低成本方面,MOST150网络使用的是光纤线进行信号传输,在保证传输速率150Mbps的前提下可以在物理层增加非屏蔽双绞线(6类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这样可以拓宽其市场,使更多的车型可以搭载MOST网络。最后,在兼容以太网络方面,车载以太网络技术是MOST网络技术的强劲竞争对手,虽然MOST150网络规范已经提出每个设备节点会有以太网络MAC地址,并提供以太网络数据信道来传输以太网络帧,但是仍有上层软件兼容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据悉,一汽、比亚迪、长城等车厂都在积极地研究MOST网络,MOST网络技术即将迎来在国内的大发展。

2IDB-1394网络技术I

DB-1394网络技术是IEEE-1394技术的汽车版本,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00Mbps,它的高带宽确保了音视频娱乐应用的高保真传输,并且可以更迅速的传输到想要播放的终端。除此之外,其即插即用的特性,也正符合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没有过多繁杂且不必要的操作。IDB-1394为了满足信号的高速传输需求,并且同时考虑到车上的电磁干扰环境,所以其采用光纤线作为物理传输介质,但是为了降低成本,其使用铜导线作为物理传输介质的技术标准IDB-1394Cu也在实验当中。IDB-1394还提供数字传输内容保护DTCP(DigitalTransmissionCon-tentProtection)技术,其可以有效地保护版权,防止传输内容的泄露[31]。目前人们对于IDB-1394网络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且期望其在将来的市场上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虽然它拥有灵活的协议栈,但是现在只有少数日系车厂支持IDB-1394网络技术,并且在许多方面它仍需要提高。

3车载以太网络技术

在以太网络发展的30多年里,它凭借低廉的价格、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等优点,成为了应用最为普遍的局域网络技术[32,33]。随着工业以太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于以太网络逐渐产生了实时性的要求,这样便产生了实时以太网络RTE(RealTimeEthernet)[34]。2011年单对非屏蔽双绞线通信技术的问世,并且汽车驾驶员辅助、娱乐和通信等各方面应用的涌现,因此以宝马公司为首,人们为了提高车载网络的带宽和通用性,以实时以太网络协议为前提,以单对非屏蔽双绞线通信技术为基础,提出了车载以太网络技术。

3.1实时以太网络协议

虽然传统以太网络有众多优点,但是它并不能进行实时数据的传输,不符合车载网络的要求。时间触发以太网络TTEth-ernet(TimeTriggeredEthernet)[35,36]是一种基于时间触发的实时以太网络,它结合了决策、容错和实时性,时间触发信息可以在预定的时间内传输,该网络适用于刹车线控和转向线控等方面。而以太网络音视频桥(EthernetAudio/VideoBridging,EthernetAVB)技术则是更具发展潜力的网络音视频实时传输技术,相比于TTEthernt技术更适合用于车载多媒体系统,因为它可以提供精准时间同步、媒体流量整形、接收控制以及非实时设备鉴定,在保障实时数据流传输的同时,兼容传统以太网数据的传输。并且它是一项新的IEEE802.1标准,在传统以太网络的基础上,为实时音视频流数据传输提供高可靠、低延迟和低成本的实现方案,弥补了传统以太网络传输实时数据的缺陷。EthernetAVB协议栈主要包括5个协议,分别为精准时间同步协议PTP(PrecisionTimeProtocol),流预留协议SRP(StreamReservationProtocol),队列及转发协议QFP(QueuingandFor-wardingProtocol),音视频桥接传输协议AVBTP(Audio/VideoBridgingTransportProtocol)和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EthernetAVB协议栈PTP:它以IEEEP1588V2为原型,将原来的IP路由协议应用到只有两层结构的局域以太网络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主时钟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同步机制,即时间补偿和时钟频率匹配。PTP通过最佳主时钟算法来选择PTP域的一个主时钟,并以它为根建立一个用于同步的生成树,每一个时间敏感的设备节点都要与主时钟同步。在本地网络中,同时定义一些潜在主时钟,当访问主时钟失败时,自动切换到其中一个潜在主时钟并建立相应的生成树,以保证网络时钟同步。主时钟确定后,通过时间戳机制来发送同步信息[37],并通过传统以太网络数据包传递时间戳,当含有时间戳的消息进出需要时钟同步的端口时,会与本地时钟进行对比,利用相应的路径延迟补偿算法对本地时钟进行匹配。匹配后的从节点再发送含有时间戳的信息,与下一个从节点进行时间同步匹配。SRP:为了保证数据传输和转发的服务质量,降低时延和抖动,SRP根据网络拓扑的带宽情况,预先锁定传输路径,并且预留一部分带宽,确保音视频流设备间端到端的带宽可用性。SRP使用信号协议SP(SignalingProtocol)和功能扩展的IEEE802.1多注册协议MRP(MultipleRegistrationProtocol)交换音视频流的带宽描述消息,并对带宽资源进行预留[38]。

一般情况下,把整个带宽的75%预留给时间敏感的音视频流数据,剩下的25%用来传输传统的以太网络数据。SRP包含注册和预留两部分,流预留服务中,把流服务的提供者定义为Talker,接受者定义为Listener。Talker对音视频流所需带宽资源进行协商预留,Listener则注册并接收所需的音视频流。Talker初始时广播一个提供声明,表示自己能够提供流数据并说明其属性,使接受者知道Talker的存在以及数据已经准备好发送了。消息传播的过程中,会沿途收集信道的服务质量信息,而收集到的信息分为两种。当信道已经准备好了,则反馈一个正的提供声明注册消息,表示通信路径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发送数据;当反馈一个负的提供声明注册消息时,则不可以发送。Listener也可以发送请求声明,广播想要接收的信息,消息传播的过程中,沿途运载资源分配结果信息,该信息也分为正负两种情况,正的请求声明表示能够接收到信息,负的请求声明表示信道没有准备好。同样,Talker和Listener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使用MRP信号机制,撤销提供或者请求信息来结束信道锁定和预留。SRP内部周期性的状态机维护着Talker及Listener的注册信息,能够动态地对网络节点状态进行监测并更新其内部注册信息数据库,以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改变。QFP:它是AVB协议栈中的伴随协议,大部分实现在交换机中,负责数据传输的处理和转发机制,确保传统的以太网络数据流量不会干扰到实时音视频流。QFP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流量整形、优先级划分和队列管理。为了避免时间敏感的音视频流数据和普通数据对带宽的竞争,EthernetAVB交换机拥有若干个输入输出队列,音视频流数据和普通数据分别进入不同的队列,所有的交换机和网桥都使用优先级传输选择算法,并且赋予音视频流数据最高的优先级。交换机进行队列转发时,音视频流数据总是优先于传统以太网数据进行转发。还有一种基于可信因子的整形算法,用来处理不同的音视频实时数据(A类音视频流和B类音视频流)的转发,只有当可信因子大于或等于0并且信道中没有冲突的报文时才可以进行传输。当该报文进行传输时,可信因子会以一个发送斜率减少,同样,当一个实时报文在队列中等待时,可信因子会以一个闲置斜率增加,这样只要信道一空闲它就会被传输。另外,AVBTP主要负责对EthernetAVB实时流数据进行打包,同时负责流的建立、控制以及结束。而RTP在基于IP的三层应用上利用EthernetAVB的性能,通过桥接及路由在局域网内提供时间同步、延迟保障和带宽预留的服务,以保障实时音视频流的传输。

3.2单对非屏蔽双绞线

2005年AVnu联盟成立,使得EthernetAVB得到市场效益的推动,这主要集中在车载网络和消费电子领域。但是传统以太网络的物理层并不能达到车载网络对通信介质的要求,因此2011年OPEN联盟成立,该联盟专门为车载以太网络提供物理层介质,其倡导采用全双工的单对非屏蔽双绞线进行通信。为单对非屏蔽双绞线和传统屏蔽线缆,相比之下单对非屏蔽双绞线做出了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方面是减少了线束,使成本比传统电缆降低80%,重量轻30%,从而有效提高汽车燃油效率[39];而另一方面则是频率从200MHz降低到了50MHz,使其无需屏蔽就具有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另外,单对非屏蔽双绞线还可以实现电力传输,在文献[40]中作者应用博通系列芯片验证了双绞线实现电力传输的情况。虽然在理论上单对非屏蔽双绞线通信技术满足了车载网络对于布线的苛刻要求,但目前并没有关于它应用到具体车型的测试或者验收报告,车载以太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许多技术的不断完善。

4三种车载多媒体网络对比

这三种车载多媒体网络各有其突出优点:MOST网络技术可以传输多种数据类型,物理层可以使用不同的传输介质,拥有成熟的技术规范和大量的支持厂商;IDB-1394网络技术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在芯片内部提供数字传输内容保护技术,并且相对其他两种技术而言所需芯片更少;车载以太网络技术来源于传统以太网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并且其拓扑结构最为灵活。

5结语

本文对现有的主流车载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在发展历史、基本特点、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等四方面对MOST网路技术进行了论述。然后简单介绍了IDB-1394网络技术的特点和现状,接着从实时以太网络协议和单对非屏蔽双绞线两方面论述了车载以太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对三种网络技术进行了比较。车载多媒体网络技术正在向着更高带宽、更小延迟和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而三种车载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竞争还将继续下去。可以预见,车载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自动驾驶和车载信息系统等领域技术的发展,从而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加舒适便捷的车载服务。

车载多媒体范文第8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也随之飞速发展。而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扶持,使得汽车影音市场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到现阶段的井喷式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从“卡座”转向“CD”、继而向视听、导航等多媒体“升级”。

如今,虽不能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人们生活的变化之快,但无法否认的是,人们的需求正朝着多样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调查表明,人们对车载音响的要求越来越高,68%的消费者对原装车载音响进行改装,原因在于原装档次较低无法满足自己的个性化要求,而买车未集成而需要加装的占了7%,20%的人因为原装音响损坏而进行更换,只有5%的人使用原车配置的音响产品。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国产轿车品牌的原装音响配置都不高,相当一部分车主在买车后都会按自己的意愿重新改装音响,以驱赶旅途的寂寞和劳累。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的转变表明,消费者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到最高配置、最时尚先进的产品,车载cD/MP3却无法满足消费者目前的消费需求,而车载DVD市场还未能普及标配。针对如此的消费状态,主机厂也在不断升级汽车技术,同时也兼顾压缩产品配置升级成本,致使主机厂无法全线标配车载DVD。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车载视听需求以及解决主机厂技术升级和降低成本问题,好帮手电子组织专业技术团队进行技术攻关,一个具有高性价比、功能强大的开放式车载数码播放系统应运而生。

卓越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特色

首先,表现在产品的耗能上。该技术产品采用了高清晰LCD显示屏幕配置,不仅画面清晰无干扰、色彩鲜艳,而且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发热量和耗电量,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其次,表现在产品的功能上。该技术产品整合了目前汽车音响中最流行的影音两大基本功能,可支持接驳U盘和读卡器等外接设备下载的网络资源播放优势,不仅音质与车载CD水平相当,视频播放功能则比车载DVD更强大。

再次,表现在产品的高性价比上。该技术产品的价格与cD配置产品的价格相当,低于DVD配置的产品价格,从而帮助主机厂客户压缩了产品配置升级的成本,同时提高了主机厂客户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最,适用车型广泛。可适合商用车、高级轿车、经济型车、客车、轻型车及微型车、载重车等多种车型配置。

获得整车企业广泛认可

在“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第11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吉奥汽车的新SUV奥轩车型正是采用好帮手开发的车载多媒体影音导航系统。据好帮手相关人员介绍,给吉奥汽车奥轩车型标配的车载多媒体影音导航系统除了可将网上下载的多种格式的影音文件(如:MP3/MP4/WMA等)、收音机信息、后视镜头图像及其他输人的影音设备在该系统上播放外,同时该系统还融入GPS导航、智能蓝牙、数字电视、智能轨迹倒车等众多实用而人性化的功能配置。此外,国内其他著名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也对好帮手开发的车载多媒体影音导航系统产生了浓厚兴趣,其中有三家整车企业已经与好帮手达成了开发协议。

车载多媒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汽车多媒体; 车载播放; 嵌入式系统; 多媒体播放器

中图分类号: TN919?34; TM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09?0149?04

Abstract: A highly definite and portable vehicle?mounted broadcast system based on embedded system was designed. The software design of this broadcast system takes Mplayer as the background to realize the decoding and broadcast work of the audio and video files. The front?end control graphical interface of the embedded multimedia player was designed based on Q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 The QProcess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to control the broadcast process, communicate with background Mplayer, acquire and display the broadcast information in real time, and output and display the audio and video code stream at the specified window.

Keywords: automobile multimedia; vehicle?mounted broadcast; embedded system; multimedia player

目前,国内车载电子设备市场极度缺乏多媒体综合软件,该软件能有效地将车载导航、影音图像、倒车雷达、娱乐互动等多个功能整合,方便乘客和车主的使用[1]。将多种娱乐和使用功能整合统一,使得设备简洁美观,同时降低了重复安装的成本和投入。可以极大地减少车内空间消耗,降低整车油耗[2]。多媒体共屏展示也能保证驾驶员的操作强度,保证行车安全。因此,将行车信息、娱乐互动、交流通信、车载导航等功能集于一体的嵌入式综合媒体系统符合市场和环境的发展要求[3]。

1 车载嵌入式播放器总体设计

出于应用领域、自带资源、可扩展资源、功耗等多方面的考虑,选择Linux 内核为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操作系统核心。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难题,嵌入式设备的特点决定了其资源通常非常有限,而有限的资源意味着需要进行多方面技术的优化[4]。

首先,嵌入式设备采用蓄电池提供能源,所以对系统的功耗要求比较严格;第二,嵌入式设备上通常没有实用的图像加速器,声卡等硬件加速设备的支持;第三,不存在DirectX,DirectShow等高层多媒体的支持。基于上述考虑,有必要设计适用于嵌入式应用的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根据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功能需求及技术特点,通常将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体系结构划分为硬件层、内核层和应用层,具体如图1所示。

系统的硬件层的硬件平台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和设备,通过合理选型和匹配可以完成满意的底层硬件组合。本系统的嵌入式MCU使用三星公司的S3C2410高速微处理器,S3C2410高速微处理器作为整个硬件系统的控制核心,接收、处理相关数据并实时发出控制指令。与其配合的系统设备是完成系统功能的必要组建和模块,涉及系统存储模块FLASH和E2PROM,LCD输出单元、主控电路和音频输出模块等。

软件部分包含应用层和内核层两个部分。应用层包含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硬件驱动程序,包括BootLoader, 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3部分。应用层包含嵌入式用户应用程序、音频解码器和GUI。本系统选择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操作系统[5]。

2 操作系统平台的构建

内核是整个Linux系统的核心,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内核的配置进行选择,本质上指根据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对已有的操作系统进行选择,保留开发需求的系统单元,删除不需要的模块单元。在本系统中,嵌入式Linux内核选择ARM?Linux内核。Linux内核的配置系统由Makefile、配置文件(config.in)、配置工具组成[6]。完成内核的数据参数配置后,不能将程序数据直接下载到嵌入式系统中进行调试运行,因为此时数据仍然以源代码的形式存在。此时,为了生成最终能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可执行代码[7],需要进一步对内核进行编译。

过程结束后,Image和zImage两个内核映像文件会在arch/arm/boot目录下生成,zImage为压缩后的映像文件,Image为正常大小的映像文件。得到内核映像文件后,首先在开发板使用的宿主机(PC)上建立一个tftp服务,使用DNW工具,在开发板上电时按任意键进入U?Boot提示符,执行以下命令:

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正常运行时,需要使用根文件系统支持各种功能[8],在内核刚启动运行时根文件系统需要挂载起来用于支持访问外部设备,同时完成内核模块应用程序的装载和运行,避免出现Kernelpanic的情况,防止系统内核在启动时没有根文件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嵌入式操作系统使用动态随机存取器、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器、FLASH存储器作为存储设备[9]。基于存储设备,使用JFFS2,YAFFS,CRAMFS,ROMFS,RAMFS等常见系统作为存储设备的嵌入式文件系统。在本系统中,选择NANDFLASH作为硬件提案所使用的存储芯片,选用NANDFLASH上使用比较广泛的Cramfs文件系统作为嵌入式根文件系统。

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如图2所示。系统启动流程包括六个步骤:

(1) 系统复位,从地址0x00开始执行,进入步骤(2);

(2) 启动Bootloader模块,进入步骤(3);

(3) 判断系统是否进入Linux,启动Linux内核映像,不启动则进入U?boot的命令操作环境,如果启动内核,进入步骤(4);

(4) 系统从NANDFLASH加载内核到内存中,完成对硬件设备的初始化工作,进入步骤(5);

(5) 挂载根文件系统,执行init进程,并从/etc/inittab取得配置文件,进入步骤(6);

(6) 提示执行用户应用程序或用户登录信息。

3 视频播放器软件设计

3.1 基于Mplayer实现多媒体播放器

Mplayer是一个Linux下的电影播放器(也能运行在许多其他的Unices和非X86的CPU上)。Mplayer的逻辑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输入层、分流层、解码层和输出层,其结构如图3所示。

本文选择Mplayer作为后台设计播放软件。利用Qt/E为软件平台设计GUI图形控制界面,对多媒体播放器的播放过程进行控制。由于条件限制,本实验在宿主机上编译并安装了Mplayer,通过Qt设计基于X86的多媒体播放器。

3.2 软件总体模块设计

由于Qt/Embedded工具可以绕过X Windows System协议客户端库,直接读/写帧缓存的FrameBuffer的数据信息,因此实现Qt类库对帧缓存的直接读/写操作,使用基于Qt/Embedded的应用程序可以完成。本系统使用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通过Qt的图形平台和函数库完成嵌入式多媒体综合播放。多媒体播放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其架构如图4所示。

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包含五个主要的模块:

(1) I/O(输入/输出模块):用于多媒体文件的读入和输出。

(2) UI(用户界面单元):用户界面单元的作用是方便用户操作嵌入式媒体播放器的各项功能,提供良好的人机操作互动界面和使用体验。

(3) 插件接口单元:读入多媒体数据(通过输入插件获取I/O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调用Mplayer对文件进行解码播放、文件总的时间长度、编码类型、比特率等信息的获取、暂停、快进、快退、停止、输出、输入等的动作,输入动作具体指将输出插件完成解码的数据信息传送到系统输出输入单元的过程。

(4) Mplayer解码单元:为了对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文件进行解码操作,系统选择的Mplayer解码单元由分离器、音视频解码器等部分组成。

(5) GUI单元:为了方便快捷的产生读/写FrameBuffer以及用户界面, GUI单元通过使用Qt/E嵌入式工具作为底层图形库。

软件总体模块中各单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是:通过输入/输出单元读入音视频信息数据,用户界面单元在接收到播放信息指令后,调用插件模块相应的函数,产生相应的信号,调用Mplayer完成对多媒体文件的解码,完成解码之后将数据送到I/O模块输出。

3.3 控制流程设计

主程序设计流程如图5所示。当从菜单项打开视频文件时会触发triggered()信号,执行slotopen()槽函数,调用Qfiledialog的getOpenFileName()函数从对话框中选择要播放的视频文件。系统首先判断文件格式是否为*.avi格式,如果是,则创建一个Qprocess进程,通过该进程调用Mplayer后台对视频文件进行播放,并在指定区域进行输出显示。

4 交互式图形界面设计

QImage类提供了一种与硬件访问无关的图片存储方式。QPainter则主要用来完成绘图事件。QPushButton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最长用到的命令按钮部件。此GUI交互界面利用Qt Designer以QMainWindow类为基础设计了主框架,包括菜单栏以及状态栏等;同时,以QWidget类为基础创建了一个对视频播放进行控制的插件接口,并通过合理的布局与主窗体组合在一起。

在指定目录打开avi格式视频文件,运行效果如图7所示。在播放过程中,通过状态栏实时显示当前视频文件的播放时间。通过界面下方的按钮对播放器的播放过程进行音量调节、暂停、快进、快退、停止等控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打开视频文件时,终端开始输出文件的加载路径,开始读取并输出ANS_TIME_POSITION(视频播放时间)参数值,在Qt与Mplayer之间完成了通信。

当在控制台实施各种控制操作时,在终端输出执行的操作动作并发送该信号,调用相应的槽函数完成对视频播放的控制动作。

以上是在主机上运行播放程序执行播放控制的过程。在主机上运行的Qt程序是基于X结构的,而在实际的嵌入式开发中,需要直接通过FrameBuffer进行显示。由于条件限制及其他因素,通过qvfb模拟程序在嵌入式开发板中运行的情况,如图8所示。

从图8中可以看出,在qvfb中运行该程序时,菜单项的中文显示出现了方块型的乱码,这说明菜单项已经得到了识别,只是qtopia中缺少相应的中文字体库,在默认的情况下,qvfb会调用字体库中的默认字体,这样在显示中文时会出现如上问题。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应的中文字体库并拷贝到Trolltech/Qtopiacore?opensource?4.3.0/lib/fonts中。

6 结 论

本文通过对车载播放系统的设计,根据车载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功能需求和技术特点,选择一款合适的嵌入式处理器,在此平台上构建了功能完整的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平台。经过对Qt的GUI设计的研究,以Qt的基础类库为前端设计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前端控制图形界面。通过创建QProcess进程,实现了对播放过程的控制,与后台Mplayer进行通信,实时读取并显示播放信息,并在指定窗口对音视频码流进行输出显示。通过测试表明,本系统达到了应用于车载音视频播放的要求,对相关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丙辰.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与选型[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7):89?90.

[2] 吴伟清,王磊,吴朝晖.基于QTE的嵌入式Linux中文环境解决方案[J].计算机工程,2013(2):55?56.

[3] 王建民,张宏壮.基于Qt的嵌入式媒体播放器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3(5):66?68.

[4] 李梦亮,翁正新.Mplayer和Qtopia在嵌入式无线卡拉OK点播终端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应用,2013(2):10?12.

[5] 孙天泽.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01?103.

[6] 许信顺,智平.嵌入式Linux应用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5?96.

[7] 王志诚.基于ARM9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J].陶瓷,2010(3):50?52.

[8] 韩合民.基于ARM平台的嵌入式流媒体播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89?90.

车载多媒体范文第10篇

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当你需要音乐,收音机会是你最常用的选择。而当你需要导航的时候,你就会习惯性地拿起iPhone。似乎随车的高科技多媒体终端最大的作用也就是看看时间。而这一切原因都在于这个终端并不好用。

近期,上汽的inkaNet3.0车载系统则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随时上网解烦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一般人在听到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时,能够忍受的最大重复次数在10次左右。换句话说,再喜欢的音乐,也有听腻的时候。而传统的车载多媒体终端,不管是CD机、车载移动硬盘,还是通过AUX接口连接的播放器,在更新音乐时都会有一定的时间甚至资金成本。虽然收音机缺少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能够低成本地有效规避掉自己听腻了的音乐,所以一个优秀的电台成为不少驾驶者开车时的首选。

上汽inkaNet3.0考虑到“拇指一族”乘客的需求,实现了3G网络、蓝牙2.1和WiFi三网覆盖,乘客可以免费共享流量。也就是说,搭载上汽inkaNet3.0的汽车能够实现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听到自己选择的最新歌曲,刷微博、聊微信、看视频无所不能,享受移动信息生活,让长途行车和路途中的偶尔停车时间不再难熬。同时,上汽inkaNet3.0配备了分辨率高达800×1480的LCD显示屏,可播放1080P高清视频等多类视频。

导航系统反应快

车载导航系统不受车主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整个系统的可用性过低。你经常能听到某位车主抱怨自己的车载导航系统不易用、设置步骤繁复、手写识别率低以及反应速度迟缓等等。

目前流畅的客户体验,是所有产品追求的目标。上汽inkaNet 3.0主CPU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飞思卡尔的iMX.53平台,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对产品可靠性和高温工作条件(80摄氏度必须要正常工作)的要求非常苛刻,在业内该CPU算是一款豪华级的CPU,主频达到1Ghz以上,同时系统架构内存、内部存储空间扩大1倍,提升系统开机以及运行速度。

这种优化系统架构配置硬件以后,上汽inkaNet 3.0在客户直接能感受的界面体验上得到了充分的速度体现,例如触摸感受和速度得到巨大提升,后台系统在运行多程序上速度也得到了巨大提升,运行效率提升200%以上。

通过行业内的产品测评对比,上汽inkaNet 3.0的触屏切换时间小于0.5秒,SYNC为2秒,iDrive为0.5秒,安吉星则不支持,由此可见,上汽inkaNet 3.0的客户直接体验感受高于其他产品的体验效果。

语音指令判断准

伴随着硬件体系的提升,在产品的语音指令识别上面,上汽inkaNet 3.0主CPU有更快的速度运算,因此语音指令的反应速度更快。

上汽inkaNet3.0在语音识别上面是基于本地语音识别和云端识别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

该系统的语音识别结合车主在车内常规使用和国内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本地化设计,优化了关键词。在本地化语音设计方面,该系统调查了上百个区域和不同客户群的语言特点,例如本地语音常用功能,在导航、音乐、收音机、查询、电话、发短信等语音功能上有充分的展现,从而彻底做到了解放驾驶员的双手,提升驾驶安全性。

实时路况避拥堵

在各大城市早晚高峰拥堵的今天,不少车载导航系统由于缺少网络连接的支持,很难做到对路况信息的实时显示。上汽inkaNet3.0的路况显示不仅效果好,信息准确,信息更新频率更是高达1分钟1次。通过实时路况更新,能够帮助车主主动规避拥堵、精确预判行车时间。

与此同时,实时的前方路况播报也让车主拥有了自己的私人交通电台,可随时掌握最新路况信息。据了解,上汽inkaNet3.0的实时路况支持的城市已经增至最多27个,覆盖全国各大城市,轻松解决大城市里最令车主烦恼的拥堵问题。

系统做到简单、好用,车主对于它的使用意愿自然就会无限度地增加。车载系统与驾驶者的互动是紧密的,而上汽深知其最高境界就是“完美体验”,因此上汽所要打造的就是最极致、简单、完美的用户体验;上汽对汽车信息化未来趋势的洞察和把握,在荣威350的热销和超过70%的装机率上得到充分体现。

上一篇:多媒体作品范文 下一篇:供电公司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