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范文

时间:2023-03-06 19:30:09

变电设备

变电设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备状态检修

1、概述

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供电公司,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一强三优”目标的提出,对电网的主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电网主设备要实现安全可靠运行,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设备完好率,才能达到电网坚强和供电可靠。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在电网发展日益庞大,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状态检修更加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开展状态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是按照春检安排的,由于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以及试验设备量大,所以仅预防性检修工作就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如果再加上工程施工和事故引起的可靠性下降,显然难以实现逐步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二是设备的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如果完全按照当时的规程进行春检,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仅加重了现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处。只有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才能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达到保证系统安全的目的。

2、状态检修的解决方案

开展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必须抓住设备的状态。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2.1抓住设备的初始状态

这个环节包括设计、订货、施工等一系列设备投入运行前的各个过程。也就是说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时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不应在投入运行前具有先天性的不足。状态检修作为一种设备检修的决策技术,其工作的目标是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另一方面,在设备运行之前,对设备就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信息。

2.2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

对设备状态进行统计,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对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举足重轻。

应用新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试验,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是必要的。但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在目前在线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得足以满足状态检修需要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油气像色谱测试等,对设备进行测试,以便分析设备的状态,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从设备的管理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到管理与技术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设备缺陷分类定性汇编,及时进行内容完整、准确的修订工作,充分考虑新设备应用、新的运行情况出现及先进检测设备的应用等;各部门每月对本部门缺陷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分析,每年进行总结,分析的重点是频发性缺陷产生的原因,必要时经单位技术主管领导批准,上报相应的技术改造项目。

基于上述基础,应用现有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生产管理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生产管理系统是以设备资产为核心,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主线,涵盖变电运行与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调度和安全监察等专业,涉及送电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变电运行管理、设备定级管理、变电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修计划与管理、各类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设备的绝缘和化学试验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等的计算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而且要利用系统所具有的分析和统计功能,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比较高效的信息。比如断路器的切断短路电流的次数、变压器经受短路冲击的次数、设备检修的时间、历史上设备试验结果的发展趋势等等。

2.3制订完善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对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专业管理观念上的一次转变,要改变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

根据采集到的状态信息,对变电设备的状况进行评分,评分值可以基本上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并以此作为延长或者缩短检修周期的依据。对设备状态进行评分所依据的信息称为状态信息。主要包括运行工况、预试数据、缺陷、检修、在线监测数据、家族缺陷等。对设备健康状况的评分,目前采用综合分析,加权计算的方法,实施百分制评价,对一些重要状态信息合理选取加权系数,并通过分析计算,提高分析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基准周期为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所列试验周期)。

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基于对设备状态评估的结果,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维修、试验计划。设备检修的目的是通过检修消除设备缺陷,恢复设备的设计能力和出力,保证设备在检修周期内稳定可靠运行。对此我们要积极探索,结合安全性评价、反季节性预防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计划中有关检修改进的项目,初步形成一些状态检修原则和规定,产生基于设备状态检修理念的试验、大小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做到了有的放矢,减少了检修工作的盲目性,大幅度减少检修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可用率。河间市电力局变电工区从2002年开始试行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几年来逐步完善了状态检修制度。制度规定了状态检修的原则、参量、状态信息的选择和维修、试验策略等,对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和指导。

3、客观的评价状态检修

提高供电可靠性。状态检修实施的结果是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特别是减少了变电所全停的次数,因而使得供电的可靠性得以明显的提高。

降低检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停电次数不仅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线损,而且减少了维护工作量,节省了成本。

减少了倒闸操作。在实施状态检修的情况下,调度在安排计划时,为了使设备维护单位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设备检修仍按春季适当安排;对先进设备或室内设备,在试验单位不要求试验的原则上不安排全所停电。对有两台变压器的110kV、35kV重要变电所,一般采用设备轮流停电检修而不安排全所停电。编制计划时,协调有关单位将定检予试任务和全年的送变电设备治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早进行设备摸底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要求有关单位提报设备停电定检予试计划的同时,统筹考虑设备治理的具体内容,做到一次停电,一次完成。

提高人身和设备安全。通过状态检修减少了大量的停电检修和带电检修工作量,减少了发生人身事故的机率。由于计划检修时间比较集中,在2~3个月的时间内进行,有时每天都有停电检修,工人很疲劳,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人身事故的险情在系统内时有发生。状态检修由于减少了停电次数,减少了变配电设备操作,从而减少了变配电误操作的机率,对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十分有利。

4、正确的认识状态检修

对状态检修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及其蕴藏的巨大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从事状态检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缺乏对其理论的学习及深入的研究,认为减少停电次数,拉长检修周期不仅可以少干活,也能保证安全,对状态检修如果存在以上片面的看法,是对状态检修的认识处在一个浮浅的状态,认为状态检修就是少干活,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技术水平跟不上实际的需要。从检修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无论事故后检修还是预防性检修都是与技术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状态检修也是一样。实施状态检修,是有技术基础的。只有把这个基础夯实,我们的状态检修工作才能够健康地发展,获得长期的利益。

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但我们的生产技术管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基础管理不能提供完整的设备档案记录及运行、检修、试验记录,或运行检修记录不详、不衔接、资料丢失等。历史记录没有被很好地组织利用起来,只能提供十分有限的信息来改进我们的生产检修管理工作,各级专业人员不知道自己在状态检修中所扮演的角色,检修工作没有着眼于取消没有必要的工作,多年延续下来的定期检修制度严重束缚人们的思维,只知道按“规定”办,至于该不该修则很少考虑。至于新的检修周期的确定、检修项目的变更是否合适,怎样在实践中去检验,寻找规律,找出每类设备检查或检修较经济的周期,在这方面我们专业管理人员做得远远不够。

5典型案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形成的定期检修已不能满足供电企业生产目标,即用最低的成本,建设具有足够可靠水平的输送电能的电力网络。本着如何有效控制检修成本、合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问题,河间市电力局下大力气推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理念的应用,使专业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截止2005年底,变电工区对17座35KV变电站安装及配置了基于事故预知技术的分布式在线监测装置及检测仪器,监测内容涵盖避雷器在线泄漏电流、油中气体分析、顶层油温、SF6开关压力、变电设备红外参数、设备污秽参数等。所选取的这些指标可以较为准确和全面的反映变电设备的健康水平,为实施状态检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持。

在专业管理方面,大力推行状态检修管理理念,几年来逐步建立了状态检修机制,通过对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交接预试信息、运行信息的分析,科学地判断设备综合健康状况,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维修计划,做到当修必修、需修才修,从而节约了维修费用,减少了停电时间。

在制度建设方面,2002年制定了《河间市电力局状态检修管理办法》,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对变电设备做出了细致的状态评估和由此产生的维修策略规定,为推广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了制度保障。

变电设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变电所变电设备检修

Abstract: the science reasonable on the substation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overhaul, form a melting breakdown maintenanc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repair and overhaul of active state system, optimize the various comprehensive maintenance way, can improve the substation equipment reliability, reduce hair, power supply cos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ubstation equipment repair substation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Keywords: substation the substation equipment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变电所变电设备维护检修是根据比较先进的状态监视和诊断提供变电设备的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情况,预知变电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并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维护。因此对变电设备监测结果的有效管理是变电设备维护检修实现的保证。科学合理地进行变电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形成一个融故障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和主动检修的体系、优化各种综合检修方式,提高变电设备可靠性、降低发、供电成本。我们应该在现行定期维护与检修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实施维护与检修的比重,达到保证变电设备的良好运行。变电设备的维护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变电设备的预防性检修维护是按照春季维护检修的标准安排的,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各种试验设备量大,所以要维护检修考察供电的可靠性。如果再加上工程施工和事故引起的可靠性下降,就难以达到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二是设备的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如果完全按照变电设备的规程进行维护检修,不管变电设备的状态如何,都要做定期维护与检修,保证变电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对人身的安全。只有根据变电设备的状态进行维护检修才能提高变电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最终达到保证系统安全的目的。

一、带电作业的注意事项

1、对带电作业人员的要求

(1)参加带电作业人员上岗前须经过培训,并在停电的模拟设备上严格进行操练,通过相关规程考试,经负责人批准方可从事带电作业工作;

(2)带电作业必须由专人监护,监护人不得兼其它工作;

(3)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工作负责人应随时观察作业人员,如果发现作业人员的体力或精神状态不佳,应立即停止其工作。

2、对绝缘工具的要求

(1)选择电气性能优良的绝缘材料,如环氧酚醛玻璃布板(管),避免选用吸水性大的材料;

(2)绝缘材料尺寸稳定,耐腐蚀性能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3)按不同电压等级选用相应有效绝缘长度的操作杆;

(4)使用前必须按规程对绝缘工器具进行绝缘测试,绝缘合格方可使用。

3、对带电作业工器具现场使用要求

(1)持操作杆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干净的手套;

(2)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应戴好安全帽,以防刷头转动时损坏,甩下伤人;

(3)在工作现场地面应放苫布,所有暂不使用的工器具均应摆放在苫布上,严禁与地面直接接触;每位使用和传递工具的人员均要戴上干净的手套,不得赤手接触绝缘工器具,传递工具时要轻拿轻放,避免与电气设备或架构磕碰。

4、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带电作业必须选择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现场风速不能过大,并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必要时应停止作业。

只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使用可靠的带电作业专用工器具,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带电作业可大大提高劳动效率,为维护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做出巨大贡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对于接头发热的处理

1、检修前首先查看测温数据的最低和最高温度值,查看运行记录,了解通过此过热点的最低和最高负荷电流,两种数据综合分析比较,做到心中有数;

2、细心观察过热接头的外部现象,如颜色、气味、烧痕、内外部接触缝隙、螺丝的紧固强度和均匀程度等;

3、对于软母线接头的发热,应首先清除导线和线夹内部表面的烧伤疤痕,并用0号砂布磨平,然后用钢丝刷彻底消除导线缝隙间和线夹表面的氧化物、硫化物、污垢(有铝包带的要拆除),再用金属清洁剂或汽油冲洗擦净导线缝隙和线夹上的金属碎屑,最后按照螺丝紧固工艺,对角均匀拧紧,如果螺丝、螺母滑扣、滑丝或烧伤,应更换;如果线夹烧伤变形、强度松弛,导线疲劳断股较多,要及时更换导线和线夹。对于硬母线接头的发热,对烧伤较轻的可以将铝、铜排表面的烧痕处理平整,清除硫化物和氧化物后,涂抹均匀少量的导电膏,按照螺丝紧固工艺,对角均匀拧紧,如果螺丝、螺母滑扣、滑丝或烧伤,应更换;对于烧伤严重或重复过热的部位,因为铜、铝排的接触面已经多次烧伤且温度很高,接触面的结构分子已经离散疲劳,电阻率成倍增加,这时就应该更换新的铜、铝排。

4、对于一些应设计不合理的,应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处理;例如110kV 某变电站10kV出线侧设备线夹本应至少两个眼连接的,有些只有一个眼、一颗螺栓来连接,这样势必造成接触不够紧密,引起发热。还有一些用与眼儿不相匹配的螺栓来紧固,也会造成接头接触不良,接触压力不够,引起发热。

三、预防设备热故障的对策

针对隔离开关和导线线夹发生热缺陷的原因, 我们提出了预防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对策,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很好。

1、严把金具质量关

变电所母线及设备线夹金具, 根据需要选用优质产品,载流量及动热稳定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设备线夹,应积极采用先进的铜、铝扩散焊接工艺的铜铝过渡产品,坚决杜绝伪劣产品入网运行。

2、采取防氧化措施

设备接头的接触表面要进行防氧化处理,应优先采用电力复合脂(即导电膏)以代替传统使用的凡士林。

3、提高接触面处理质量

接头接触面可采用锉刀把接触面严重不平的地方及毛刺锉掉,使接触面平整光洁,但应注意母线加212后的截面减少值:铜质不超过原截面的3%,铝质不超过5%。

4、控制紧固压力

部分检修人员在接头的连接上有错误认识, 认为连接螺栓拧得愈紧愈好,其实不然。因铝质母线弹性系数小,当螺母的压力达到某个临界压力值时,若材料的强度差,再继续增加压力,将会造成接触面部分变形隆起, 反而使接触面积减少,接触电阻增大。因此进行螺栓紧固时,螺栓不能拧得过紧, 以弹簧垫圈压平即可, 有条件时,应用力矩扳手进行紧固,以防压力过大。

5、严格工艺程序

制定连接点安装技术规范。根据造成连接点过热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工艺规范。安装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6、加强运行监视

对于运行设备,运行值班人员要定期巡视接头发热情况。 有些连接点过热可通过观察来确定,比如运行中过热的连接点会失去金属光泽,导体连接点附近涂的色漆颜色加深等。

四、对接地引下线的运行维护

1、加强日常外观检查,若有细微锈蚀必须及早刷漆。

2、从接地引下线地面以下30cm起至地面以上50cm范围,按安全设施规范化管理要求,在接地线表面涂以(15~100)mm 宽度相等的黄绿间隔条纹漆,进一步增强防锈强度。

3、按规程要求,采用测量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或相邻设备)之间的直流电阻值来检查其连接情况。在现场测量中,由于地中存在自然电场和人工电场的干扰,只有加大电流才能消除干扰,因此我们推荐直流伏安法,并建议测量所加电流在10A 左右。

4、要特别注意继电保护二次接线盒接地或控制箱外壳接地的引下线连接完整可靠,千万不可锈蚀断裂。

5、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网中,电缆头的接地线必须经过零序CT 的铁芯内部。否则,一旦接错,运行人员就无法得到该电缆接地的信号,可能引起故障延续和扩大,甚至发生电气火灾。

总之,变电所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 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 工作繁琐乏味, 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 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一旦发生变电事故, 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重则危及电网、 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影响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变电设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变电设备 变压器 状态检修 RCM

电力行业是设备资金密集型产业,做好电力设备的维修不仅是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的有效手段,而且是电力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石。维修虽然是一项基本的业务职能,但是做好维修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和持续改进资产性能,而且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检修对于电力行业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进行了分析。

1、状态检修原理及主要问题

状态检修是指在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和分析诊断结果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并主动实施的检修方式。目前国内对正确开展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变电设备的缺乏共识,对设备运行状态缺乏统一的分析诊断模型,僵化于固有的简单的预防性实验合格与否上,从而不能很好地把握设备当前的运行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评估方法。同时目前的管理模式僵化,各专业技术人员测试分析缺乏横向联系,难以形成统一的总体策略研究。过分依赖在线监测技术,缺乏对实际问题进行实际细致的考察研究,同时由于目前在线监测技术水平的限制,过分依赖在线监控甚至会提高检修成本,影响整个状态检修策略的应用研究。

2、设备状态信息采集

我们要合理的进行变电设备检修,首先要正确的掌握变电设备的健康状态。如何正确经济的获取变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状态信息的监测主要有如下几种手段:

(1)常规检试项目的不停电采集。需要获取的状态量主要有:1)主变压器的油色谱分析、微水含量检测、油化学分析、油介损等试验。实验结果可及时反映检测设备是否存在金属性或固体性放电、过热,设备是否受潮、油质质量高低以及主绝缘是否良好等相关问题。2)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的110kV及以上互感器带电状态下进行取油样完成油化学、色谱试验。3)带电状态下对110kV及以上SF6开关进行气体微水含量检测试验。

(2)利用在线监控对状态量采集。采集的主要信息有:1)介损在线检测。即把电流互感器串接在电容性设备的末屏与地之间,利用设备漏电流,对信号进行处理取得介质损耗角和电容量等状态量。2)设备漏电流在线检测。把传感器串接在设备底部和地之间,检测设备内部的漏电流。

(3)利用其他先进方式进行检测。如用红外测温装置对设备导体过流过热、导体连接部位以及充油设备运行状况(如油温、油位、主变冷却循环系统)等进行运行状态监测;进行糠醛含量试验,以掌握设备当前的老化程度和发展趋势;利用频率响应法为主变压器建立绕组指纹档案,分析变压器绕组的变形受损情况。

3、设备状态信息分析

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的评估主要包括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三方面。对系统状态进行分析所需要的状态量的来源和获取方法是多样的,确定状态量自身的重要程度或与设备性能指标的相关程度,以及每个状态量对不同设备不同性能指标的隶属度,有利于变电设备运行情况评价的进行。同时由于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信息数量与日俱增,分析方法错综复杂,传统手工分析的工作量与时效性已成为进一步开展状态性检修的新的制约因素,建立强大的设备基础数据状态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进行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模型主要采用神经网络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人类智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工智能、神经学科、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共同关心的焦点。人工神经网络(ANN)由于其高度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在电力系统模式识别有着广泛深入的应用研究。实际应用表明神经网络算法能较为有效地弥补传统比值出现的编码不全,编码边界过于绝对的弊端,表现了较强的泛化能力,它已逐步成为传统比值分析方法的有力补充。

4、设备状态维护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状态检修的目的是运用状态诊断及评估结果科学有效地指导和实施设备维护这一业务职能。维修策略以RCM的应用为发展主流。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是建立在设备的设计特点、运行功能、失效模型和后果分析的基础上,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设备使用的可靠性为目的,利用现有的安全性数据和可靠性数据,判断子系统及其零部件是否处于临界状态,是否需要修复、改进和再设计,对维修进行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重新评估维修要求,最终制订出实用、合理的维修计划或大纲。

RCM特别之处在于它以故障所引发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出发点,最大程度的避免或者减轻故障的不良后果。RCM根据重要性将故障后果根据重要性分为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隐蔽性故障后果,使用性后果,非使用性后果四种。根据这些故障后果RCM遵守以下四种原则:

(1)设备丧失功能或者所发生的故障存在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则必须进行预防维修,如果预防维修不能把故障的危害性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则必须改变工艺流程或者对其进行重新设计;

(2)对隐蔽故障必须进行预防维修;

(3)预防故障的维修任务必须经济;

(4)维修任务的设计尽量满足标准化、模块化、互换性和可达性等要求。

RCM分析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获取;失效模式、机理和原因的分析;鉴定重要项目和隐蔽项目;RCM的逻辑分析;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及分析。

5、结语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应用研究近年来成为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研究的焦点问题,做好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对维持电力系统正常经济的运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不断的对状态检修进行深入理解分析,提出更为先进的理论,以促使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雅罗,黄树红,彭忠泽.发电设备状态检修.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李录平.汽轮机组故障诊断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变电设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状态检修;变电设备;电网;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134-02

随着电网规模、供电设施的大幅度扩充,供电能力、安全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将实现质的飞跃,但同时供电设备维修费用所占电力成本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现行的以预防性计划检修为主的旧检修体制已越来越无法满足企业经营要求。所以,实行和探索一个更加符合、更科学电力市场规律的检修体制和设备管理势在必行。电力设备健康运行的保证是设备检修时的必要手段,社会各行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供电质量和电力的需求也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的高速发展逐渐增加,这关系着设备的使用寿命、事故率、利用率、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以及电网业的整体效益等许多的问题。

1正确的认识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

变电设备指的是对电能的电流、电压等信号进行改变的设备。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是根据不良运行工况、预防性试验记录。检修记录、缺陷记录等横向和纵向的能够反映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各类数据对其状态进行综合判断。变电检修是指对电网中的各类高压电气设备的检查、巡检、试验与修复。检修的对象是变电站内的全部高压设备,如电力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和互感器等。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能与运行水平,从而保障电网在长期的运行中不会因设备的缺陷故障而导致电能供应的中断。

状态检修是依据先进的分析诊断技术和状态监测提供的变电设备的状态信息,基于变电设备在需要检修之前有一个使用寿命的特点,用以判断设备的不正常,从而提前知道设备的故障,依据设备的健康状况来适时安排检修的计划,确定检修项目及不定期检修,也就是根据设备的健康情况安排检修计划从而实施设备检修。状态检修是公司以变电设备的成本、安全、环境、可靠性为基础,依据设备的检修决策、评价和风险评估等方法展开的设备检修工作,以满足设备运行检修成本合理、安全可靠的一种检修策略。状态检修的核心部分包括设备的状态预测、设备的故障诊断以及变电设备的状态检测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变电设备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同时,定期检修造成设备失修或过修的问题又可以得到有效的克服。

状态检修的从业者比较缺乏理论学习及深入的研究方面,同时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包含在内的潜力缺少相应的了解,认为加长变电设备的检修的周期,减少停电次数就可以减少工作量,就能保证相应的安全,如果对状态检修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这个浅薄的状态,是对状态检修存在着片面看法,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单纯的认为状态检修就是少干活。

2 状态检修的优点

状态检修是现如今技术最先进、耗费最低的变电设备检修的制度,为变电设备的周期长、稳定、优质运行、性能、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证。

状态检修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电力设备可用系数;

2)节省大量维修费用;

3)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增加供电能力;

5)减少维修风险、降低维修成本;

6)确保发供电可靠性。

3 状态检修存在的缺陷

跟不上实际需要的技术水平。只知道按规定办事得工作人员的思维已经被严重束缚,加上多年沿袭的定期检修制度,很少去思考是否要检修。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如何寻找状态检修的规律,在变更新的检修项目、确定检修周期是否合理,找出设备检查或是检修较经济的相应周期,做得尚有不足。纵观检修技术的历史,状态检修与相应的技术水平的发展有联系,无论事故后检修或是预防性检修都是如此。在实施状态检修过程中,要想获得长期的利益,只有把基础夯实了,才能健康地发展。

没有跟上相应的管理工作。状态检修评价体制在我国还没有得到严格的确立,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及档案的记录、试验记录、运行,或资料丢失、运行检修的记录不完善等在基础管理中并不能被完整的提供。但我们的生产技术管理依旧有很多的薄弱环节。变电设备的历史记录并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只提供有限的信息加以提高生产检修的管理工作,没有考虑到在检修工作中可以取消不必要的工作流程,而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相关人员也并不了解其所要扮演的角色。状态检修是需要科学管理来支撑的。

4 状态检修缺陷的解决方案

状态检修依然存在着问题,变电设备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还不能满足设备状态检修的需要,需要提高和完善。

4.1状态检修技术要加强

状态检修是要管理好变电设备在整个周期中的所有环节,而不单是一项单纯的检修工作,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过程。提高检修人员的职业素质,强化检修时的检测手段,提高状态分析的水平,要规范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流程。同时,变电主设备的可靠运行是很重要的,必须准确预测其运行状态,还要实施有效的计划检修,以便可以确保设备可以高效的运行。

4.2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建立

状态检修不只是加强技术方面的工作就足够了,更多的是管理上的工作。技术、执行和管理三个层面相呼应是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的必要结合,设备的检修工作实施便能有效确保。做好设备台账、缺陷记录、检修记录、大修周期等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加强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准确、迅速地排除设备故障。

5 结论

实施状态检修是电力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次重大改革。供电企业在开展输变电状态检修的各方条件逐渐成熟时,状态检修必将成为变电设备检修的主流。状态检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循序渐进的寻找更符合、更科学电力市场规律的检修体制和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纪海龙.变电设备状态检修[J].硅谷,2011,20:134-135.

[2]李严青,金翠光,沈锦.关于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探讨与实施[J].全国电力系统配电技术协作网第二届年会,2009.

变电设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状态检修;变电设备;电网;可靠性

随着电网规模、供电设施的大幅度扩充,供电能力、安全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将实现质的飞跃,但同时供电设备维修费用所占电力成本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现行的以预防性计划检修为主的旧检修体制已越来越无法满足企业经营要求。所以,实行和探索一个更加符合、更科学电力市场规律的检修体制和设备管理势在必行。电力设备健康运行的保证是设备检修时的必要手段,社会各行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供电质量和电力的需求也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的高速发展逐渐增加,这关系着设备的使用寿命、事故率、利用率、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以及电网业的整体效益等许多的问题。

1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概念和意义

变电设备指的是对电能的电流、电压等信号进行改变的设备。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是根据不良运行工况、预防性试验记录。检修记录、缺陷记录等横向和纵向的能够反映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各类数据对其状态进行综合判断。变电检修是指对电网中的各类高压电气设备的检查、巡检、试验与修复。检修的对象是变电站内的全部高压设备,如电力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和互感器等。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能与运行水平,从而保障电网在长期的运行中不会因设备的缺陷故障而导致电能供应的中断。

状态检修是依据先进的分析诊断技术和状态监测提供变电设备的状态信息,基于变电设备在需要检修之前有一个使用寿命的特点,用以判断设备的不正常,提前知道设备的故障,依据设备的健康状况来适时安排检修的计划,确定检修项目及不定期检修,也就是根据设备的健康情况安排检修计划从而实施设备检修。状态检修是公司以变电设备的成本、安全、环境、可靠性为基础,依据设备的检修决策、评价和风险评估等方法展开的设备检修工作,以满足设备运行检修成本合理、安全可靠的一种检修策略。状态检修的核心部分包括设备的状态预测、设备的故障诊断以及变电设备的状态检测等,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使变电设备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同时,定期检修造成设备失修或过修的问题又可以得到有效的克服。

状态检修的从业者比较缺乏理论学习及深入的研究方面,同时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包含在内的潜力缺少相应的了解,认为加长变电设备的检修的周期,减少停电次数就可以减少工作量,就能保证相应的安全,如果对状态检修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这个浅薄的状态,是对状态检修存在着片面看法,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单纯的认为状态检修就是少干活。

2传统检修方法及弊端

2.1编制检修计划的唯一依据是规程中所确定的检修周期。以220kV及110kV开关为例,80%以上开关只是在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时才会操作,一年中动作次数极少,而检修时的跳合闸次数远远高于正常动作次数。统计资料显示,开关正常传动试验动作次数如下:220kV及110kV主变开关平均4次,220kV出线开关平均3次,220kV、110kV母线联络开关及110kV 出线开关平均1次。非正常情况下将高于以上平均动作次数,再加上运行人员要求就地手动分合及验收分合开关,开关检修期间的动作次数将更高。开关的机械动作次数直接决定了开关的使用寿命。那种不管开关的实际状态和工况如何,只依据单一的检修周期来确定开关的检修时间,不仅导致充油设备的渗漏、充气设备的泄漏、机械传动部分的磨损,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检修问题越多,甚至在检查二次公共回路的过程中误碰、误动与工作无关的开关。

实际上,主变压器高压试验项目完全可以省略,主变两侧开关、避雷器、中性避雷器的高压试验项目也完全可以视设备状况而定。变压器传动试验的目的在于检查控制回路、跳合闸回路、事故音响信号回路的正确性、完整性及可靠性。如果舍去试验带着开关跳合闸l~2次后,其它传动试验只是检查出口继电器有无出口电压和相应的信号,开关检修跳合闸次数将至少可以降低 50%,再省略运行人员就地手动分合及验收分合开关次数,那么开关检修跳合闸次数将至少可以降低75%左右。因此,少检修或不检修比过度检修要可取。

2.2跟不上实际需要的技术水平。只知道按规定办事的工作人员思维已经被严重束缚,加上多年沿袭的定期检修制度,很少去思考是否要检修。工作人员应在实践中寻找状态检修的规律,在变更新的检修项目、确定检修周期是否合理。纵观检修技术的历史,状态检修与相应的技术水平发展有联系,无论事故后检修或是预防性检修都是如此。在实施状态检修过程中,要想获得长期的利益,只有把基础夯实了,才能健康地发展。

2.3没有跟上相应的管理工作。状态检修评价体制在我国还没有得到严格的确立,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及档案的记录、试验记录、运行,或资料丢失、运行检修的记录不完善等,使状态检修在基础管理中并不能被完整的提供。同时我们的生产技术管理依旧有很多的薄弱环节。变电设备的历史记录并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只提供有限的信息加以提高生产检修的管理工作,没有考虑到在检修工作中可以取消不必要的工作流程,而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相关人员也并不了解其所要扮演的角色。所以状态检修是需要科学管理来支撑的。

3 提高状态检修效能的具体措施

3.1检修技术要加强

状态检修是要管理好变电设备在整个周期中的所有环节,这不单是一项单纯的检修工作,是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过程。需提高检修人员的职业素质、状态分析水平,强化检修时的检测方法,规范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流程。同时,变电主设备的可靠运行是很重要的,必须准确预测其运行状态,还要实施有效的计划检修,以便确保设备可以高效的运行。

3.2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

状态检修不只是加强技术方面的工作就足够了,更多的是管理上的工作。技术、执行和管理三个层面相呼应是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的必要结合,设备的检修工作实施便能有效保障。做好设备台账、缺陷记录、检修记录、大修周期等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加强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准确、迅速地排除设备故障。

结束语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定期的进行检修制度,已经不能够完全地适应形势的需要。设备状态检修,是以设备的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目标的一种检修方式。因此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技术检测手段,应该予以大力的推广与实施。

参考文献:

[1]纪海龙.变电设备状态检修[J].硅谷,2011,20:134-135.

变电设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变电设备;检修试验;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2-0176-02

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计划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预防性的检修及试验,能有效减少设备的突发事件,确保系统能有效运行,但是这种模式也日渐暴露出其缺点。而应运而生的状态检修试验,则以诊断性的管理方式正在逐渐取替传统检修方式。

1 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现状

虽然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变电检修工作得到了改善,供电可靠性亦显著提高了。但是传统的不衡量各个设备重要性、质量及运行状态好坏的“一刀切”的定期检修模式,会造成一些设备检修不足,而另一些设备则检修过头的结果。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或在计划使用年限后更换部件的做法,带来了现在变电检修工作的诸多问题,例如:1)检修目的不明确;2)运行状态差的设备检修不足、状态良好的设备却检修过度;3)各公司之间关于同类型设备的检修经验交流不足;4)专业检修人员技能水平有限;5)缺乏检修工作的技术记录以及成本分析不全;6)检修成本居高不下,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随着电网建设的步伐加快,电网科技含量的提升,新技术、新装置的大规模应用,以及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和社会供电服务承诺工作的推进,对安全生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原有周期检修的固定模式,寻求设备检修新思路成为一种必然。

针对以上检修工作现状而产生的状态维修试验技术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广。

2 实施状态检修试验的优势和基本流程

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状态而执行预防性工作,并在设备使用期限内保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寻求最低的检修费用。 根据在线或者以前的检测结果决定状态检测及试验的时间间隔。

对比传统的以时间为基准的定期检修,状态检修以实际运行状态为基准进行相应性的积极检修,是通过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定期重点检查以及在线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等,对检测出的状态量进行信息分析处理,以评估设备运行状态的好坏及评估其发展趋势,做到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就有计划地按片相应的检修,存在着以下优势:1)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结构特点、重要性、运行情况以及试验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哪些项目需要进行检修,针对性强,能取得较好的检修效果;2)可以适当延长运行状态好的设备的检修周期,减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消耗;3)在克服定期维修盲目性的同时,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及经济效益。

状态检修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七个环节:1)收集设备信息;2)评价设备状态;3)风险评估;4)制定检修策略;5)安排检修计划;6)实施检修;7)绩效评估。

3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状态检修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不少电力企业引进了该项技术管理理念,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摸索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状态检修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总结出来以进一步改进。

3.1 观念守旧,不能正确理解状态检修。

在我国众多的电力企业里,存在着管理人员多、素质较落后等老企业的特点,观念比较守旧,不能快速及时地转变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对状态检修的应用未能采取积极的态度,严重地阻碍了状态检修的应用。

3.2 基础资料缺乏,状态维修技术应用程度低。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时间尚短,而且各个电力企业开展状态检修的手段也不尽相同,目前的很多基础资料还没得到很好的保存及整理,造成基础数据缺乏。目前全国范围里的该类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运行和维护等历史数据记录不全,还未建立出可靠的统计数据,状态维修技术的应用还在探索中,其广度和深度仍然有待提高和加深。

3.3 投资力度不够,后期维护费用高。

状态检修试验技术需要配备一定的专用设备,如听诊器、巡检仪、测振仪、红外线测温仪等,以及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在线检测和带电检测等。状态检修试验开展的程度有赖于设备以及技术的先进性。但由于一些管理层领导未能大胆尝试新设备和新技术,常常为了安全起见和节省初始投资,迟迟未引进设备与技术,使得系统故障率高,增加了后期的维护费用。

3.4 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对于设备运行状态的诊断,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去综合分析各个方面的信息。传统的计划检修只要求技术人员具备及掌握某个专业方面的知识,但状态检修试验则要求技术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能够掌握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的检测及故障分析的手段,可以综合地评价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能参与到检修决策中,需要具备高超的检修试验技术以及较强的事故处理能力。这就需要一专多能型的专业技术人员。但由于受到过去旧的试验规程和导则等束缚,原来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未能及时跟上,目前一线工作人员的素质仍有待于提高,主要表现在综合评价设备健康状态的能力较差,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对状态信息的收集、分类以及整理的能力较差。其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4 变电设备检测试验的改进措施

4.1 端正观念

引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并不是说要以其完全取代现存的定期检修方式,而是在现有检修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比重,提高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度。在实施状态检修试验过程中,要根据各种设备的重要性、可维护性以及可控性来合理安排不同的检修方式,形成一套综合的检修应用方式。

变电设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变电设备 缺陷 分析

变电设备发生缺陷,尤其是危急(一类)和严重(二类)缺陷,会危及人身的安全和设备、电网的可靠稳定运行。那么变电设备发生缺陷的源头在那里,原因是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和措施去及时、主动发现和避免变电设备缺陷的。下面,我们经过对某市公司本部2009年和2010年变电设备缺陷的梳理、统计、归纳和总结,结合典型缺陷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

1、发生变电设备缺陷的原因

1.1 变电设备缺陷情况统计

1.2 变电设备缺陷发生的原因

变电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到运行以及运行后的维护、检修、验收等,环节多、过程繁、涉及面广。任何一个环节、过程稍有不慎,都会给设备带来缺陷或隐患。

由于设备一般(三类)缺陷,不会危及设备、电网和人身的安全,因此我们着重对设备危急和严重缺陷进行了归纳。变电设备发生缺陷的原因主要有6种情况:设计考虑不周到、基建安装遗留的问题、设备零部件质量差、设备验收不规范、检修工艺不到位、倒闸操作技能不高等。

下表1、表2分别列出了2009年和2010年某市公司本部变电设备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

另外,变电设备种类较多,分有一次、二次设备。我们再从这个角度来统计、分析一下缺陷设备的种类。

下表3、表4按设备种类类别统计了2009年和2010年公司本部一、二次设备发生的缺陷。图1、图2分别是2009年、2010年设备发生危急、严重、一般缺陷的直方图。

上述表3、表4和图1、图2中反映了各类设备缺陷的分布情况:

(1)继电保护发生的缺陷多而且危害性大,主要是线路保护的电源板损坏多,两年来高达19次,其次是线路保护的CPU损坏多达8次。其原因是保护的电源频繁投退易造成电源板损坏、环境散热条件不好、产品质量差等。

(2)开关发生危急和严重缺陷占有较大的比重。缺陷大多数发生在220kV及以上开关机构内,两年来有4次缺陷是开关机构泄压,有28次缺陷是开关机构压力接点继电器存在质量问题。

(3)变压器虽然发生的缺陷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冷却风扇故障、连接处渗油等。

(4)压变和电容器高压熔丝时常发生熔断,两年内发生27次,说明电网常发生过电压现象。

(5)刀闸发生的缺陷,主要有刀闸转动机构不灵活、刀闸分合不到位等。

(6)二次回路缺陷,主要有因二次电缆锈蚀、绝缘下降造成直流接地,接触器接点接触不好回路不通,切换开关接点接触不良等,这些缺陷虽易处理,但常会造成相应设备停电。

(7)直流系统缺陷多数发生在模块损坏上。

(8)监控系统缺陷主要体现在部分数据、信息不能上传。

1.3 变电设备缺陷案例分析

(1)2009年03月27日,某110kV变电所当时的运行方式为:110kVⅠ段母线检修,110kVⅡ段母线运行,分段7101、7102刀闸分闸、110kV旁路720开关带733线路运行,775开关热备用(备自投)如图3。

运行人员在操作110kV备自投时,发现110kV备自投装置不充电,说明110kV备自投不能正确动作,一旦733线路故障,755开关不能自投,将造成该所全所失电。经我们查看图纸并核对现场运行方式时,发现110kV旁路720开关带733线路运行时,备自投方式在设计时未考虑,造成110kV备自投装置自投条件不具备。

(2)2009年7月19日,某变电所,运行人员在合46681刀闸(SPV型)时,发现46681刀闸A相动静触头相差10cm,无法合到位。经现场检查分析,原因是基建安装时,需要在46671刀闸与46681刀闸之间上方的220kVⅠ段母线搭接临时连接线,来保证220kVⅠ段母线正常运行,由于临时连接线自身的重量, 220kVⅠ段母线安装时又没有固定好,造成管母在搭接处间距变小,造成220kVⅠ段母线发生移位,46681刀闸也就无法合到位。

(3)20010年07月19日运行人员在监控中心执行调度指令遥控合710开关时,合不上,他们20分钟后赶到现场才完成了调度指令。事后我们对710开关遥控回路进行检查,发现遥控分合闸节点没有接入遥控回路。经分析认为,有关人员在设备验收时,没有按照验收大纲、验收卡全面、细致的对设备进行验收,致使遗漏验收了710开关的遥控功能。另外某220kV变电所2号主变发绕组温度高信号,且潜油泵不启动。经现场检查发现#2主变在处理冷却器渗油缺陷后,潜油泵电源空气开关未合上,消缺后未认真验收,险酿成设备事故。

(4)20010年06月08日,运行人员在某220kV变电所巡视7012刀闸B相刀口轻微变色,经远红外测温为167.5度。停电检查确认,该刀闸有一触指弹簧未安装到位,造成刀闸动静触头接触不好局部发热长时间后,发展成刀闸严重发热。这是由于检修安装工艺问题,造成了设备严重过热隐患。2010年01月13日,某35kV变电所#1主变大修投运后10小时,35kV侧套管A相严重漏油。停电检查发现#1主变大修过程中35kV侧套管安装时套管皮垫未放好。

(5)由于运行人员操作技能不高,操作方法不当,造成设备损坏事情时有发生。2010年03月13日,某变电所运行人员在操作46703刀闸时,主刀月牙闭锁板挤到地月刀牙闭锁板上,造成接地刀拐臂盒断裂。经现场检查分析,认为由于运行人员操作地刀未分到位,使地刀与主刀处与闭锁位置。另外某变电所10kV开关多次出现烧坏合闸线圈现象,经检查分析发现操作人员在合开关时,操作把手KK置在合闸位置时间太长,再加上开关辅助常闭节点打开较慢,造成合闸线圈带电时间长而烧坏。

(6)某变电所2009年,新上一组10kV电容器投入运行,在2009年11月16日进行所变切换试验时, 10kV2#电容器106开关低电压动作跳闸,电容器停电检查未发现问题,后来多次发生类似现象,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到变电所全面检查一次和二次设备后,认为106开关低电压保护在选择电压继电器上使用交流电压继电器不合理,所用电一旦失电,交流电压继电器失电返回接点断开,造成低电压保护误判断母线失压而动作跳闸。

(7)某500kV变电所在2009年一年时间内一台500kV开关多次发“N2泄漏及总闭锁”信号,多次停电现场检查设备并没有问题。为了分析清楚开关异常现象的原因,我们在现场搜集了在哪几种情况下会发生类似现象,并进行分析,最终确认这台开关B相液压机构打压交流时间继电器抗500kV电场干扰能力差,在特定条件下,交流时间继电器会启动打压1~2秒钟,造成压力高发“N2泄漏及总闭锁”告警信号。更换交流时间继电器后,一年多来,此现象再未发生。

(8)某变电所2009年11月02日4664开关频繁打压,每隔半小时打压一次,停电检查发现航空油不清洁有颗粒,阀体关闭不严,造成机构泄压。某变电所2010年05月12日2602开关液压机构频繁打压,每隔6分钟打压一次,同时造成开关A相分不开,停电检查发现开关A相压力阀阀芯损坏,造成A相压力不能保持。

(9)近年来线路微机保护常有11保护屏面板CPU1,CPU2,CPU3,CPU4运行灯全部不亮、保护装置运行监视灯不亮(保护装置显示屏为黑屏无任何显示)、《装置告警或直流消失》信号频发、高频收发信机电源消失、保护装置告警及运行指示灯不停闪烁、保护电源异常灯亮、”等异常,造成线路无保护运行,危害性严重,上述现象,有的能发出告警,有的无告警信息,靠运行人员巡视发现。

2、发现变电设备缺陷的方法

变电设备缺陷的暴露是多方面的,我们对公司本部2009年、2010年设备缺陷发现的方法渠道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运行巡视时发现、设备装置告警信号发出、设备修试过程中发现、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现、远红外仪器测温发现。

3、避免变电设备缺陷的措施

根据本文对变电设备缺陷的统计与分析,我们认为,要保证变电设备健康可靠运行,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3.1 抓住设备管理不放松,从源头上防止设备带缺陷投入运行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发生设备缺陷的主要源头是设备及其零部件的质量较差,其次是检修装配工艺不高、基建安装遗留问题、操作技能不规范、设计不符合现场实际等。尽管上述带缺陷设备投入运行后,能通过运行监控、巡视和操作中发现一些缺陷设备,但毕竟给运行带来隐患,给电网带来威胁。因此,我们认为:

(1)设备的监造和质检十分重要和必要,尤其是零部件及其材质、转动部位、受力部件等要加强监管、督查。

(2)加大设备投运前验收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过程验收和跟踪验收相结合,应对照验收大纲和验收卡全面、仔细、负责任的验收设备。

(3)严格、严密审查初设图纸的正确性、合理性,对初设内容与现场实际相比较,保证设计按规程要求满足现场实际需求。

(4)规范检修和运行人员的作业行为,督促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标准化作业要求进行精心检修、精心操作。

(5)定期对设备进行修试工作,设备修试工作是全面诊断设备是否健康运行的有效手段,又是避免设备带缺陷运行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注油、注气设备和刀闸的触指、机械转动部位等应定期修试维护。

3.2 抓住运行管理不放松,从过程中主动、及时发现设备缺陷

对设备的监控、巡视和操作是变电运行人员的主要工作。在表5、表6和图4、图5中,我们列出了发现设备缺陷的几种方法。表明变电运行人员是发现设备缺陷的主体。他们的业务技术素质、工作责任心和运行管理水平,决定了能否善于发现设备的缺陷。因此,既要肯定和相信运行人员的工作,又要加强对运行人员业绩的考核。

(1)运行人员监控时,除定时调看各变电所的各级母线电压、负荷和开关状态外,还应重点查阅主变的温度、直流母线电压、异常告警信号。若变电所遇有操作时,应将监控画面切到该变电所,检查其开关、刀闸的位置是否与操作项目一致,以及有无异常信号发出。对发出的告警信号,要逐一筛选,并分析其真实性和对运行危害、影响的程度。

(2)运行人员巡视设备时,不仅要检查主设备、眼面前的设备,还要查看辅助设备和平时不注意的设备。如开关及其机构的压力,避雷器的泄漏电流、端子箱里的各种熔丝,10kV、35kV出线桩头、穿墙套管等。对变电所保护发生的各种告警信号,应与监控中心核对是否一致,有无遗漏或不正确信息。有关技术人员、专职也要定期进行设备巡视,做到从技术侧面对设备进行巡视,确保设备缺陷在发生早期发现。

(3)运行人员在执行操作任务时,除认真执行倒闸操作制度外,还要对操作后的每一步进行检查,检查操作后的设备是否完整、到位,检查功率表、电流表、电压表、电度表的指示是否正确,并保持与监控人员的联系,有无异常或告警信号发出。

(4)设备发生热故障时,其变化和发展很快。因此,对设备进行远红外测温时要主动、及时,不能笼统地、机械地按规定每半年或每季度普测一次。要根据设备的运行工况、负荷的大小,气温的变化等情况是否需要进行测温。如新设备或检修后的设备投运后一个月内,容易出现热故障;负荷变化或重载负荷或气温升高时,设备容易出现热故障;设备有异常声音时易伴随着热故障;散热不好或通风不良的设备易出现热故障;刀闸的刀口、导线连接处、引线线夹、穿墙套管等易出现热故障。

(5)进一步落实设备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和责任,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全方位、全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设备管理中去。对设备管理应做到“三个心中有数”、“两个跟踪到底”。即对设备的技术规范和反措,要做到心中有数;对设备的修试周期、项目、质量和验收规范,要做到心中有数;对设备的健康状况和缺陷,要做到心中有数。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到运行,要跟踪到底;设备缺陷从发现、分析、分类、汇报、消缺、验收到运行,要跟踪到底。

4、结语

变电设备范文第8篇

在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检修前,应在搞好线路维修和设备的验电工作后,再进行停电和装设接地线等操作,从而有效保证维修技术人员的安全。变电运行设备维修技术的要领在于检查断电后设备中是否有电压,防止电击伤人的安全事故发生。此外,在验电过程中,要在设备两侧的进出线处验电,当验电技术人员在木梯、木拦等木质结构上进行设备验电操作前,要在验电器上接1根地线,防止发生漏电事故。此外,在对高压设备进行验电时,验电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穿戴安全防护帽,以确保验电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过程中,安全事故往往易发生在装设接地线的环节,因此,维修技术人员在变电设备维修过程中要事先在电力设备上装好接地线,使线路和断电设备上的感应电流消失,以保证维护人员的安全,从而使变电运行设备可顺利运行。在地线的装设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①注意接地线的安装位置。通常情况下,接地线要安装在可能来电的设备上或可能有电流产生的线路上,从而确保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安全性。②接地线的安装工作要同时由2个工作人员进行,从而保证地线的性能,促进变电运行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③要求设备维修人员做好防治措施。在装设接地线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穿上绝缘服装,以从根本上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2变电设备和线路跳闸故障的维修技术

变电线路运行中最容易出现的故障为线路跳闸,当线路因故障跳闸后,会出现大面积的停电现象。因此,当发现线路跳闸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对所有设备的损坏情况进行综合检查,以便快速找到线路跳闸的原因;从线路起点逐步排查直到线路终点,以便快速找到跳闸原因,并及恢复供电;当排查完所有线路后并未找到跳闸原因时,要对线路中的各个开关和连接设备进行逐个检查,如果还没有找到跳闸原因,则要考虑线路接触问题,以防出现线路接触不良的情况。在变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主变低压侧开关比较容易跳闸。导致跳闸的主要原因有母线故障、开关误动和越级跳闸等,需要加大对二次侧和一次设备的检查力度。当主变开关进行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以便快速找到主变低压侧开关故障的原因;当对保护开关进行检查时,不仅要对主变保护进行检查,还需要对整个线路进行排查。因此,维修技术人员在对变电线路进行检查时,要重点检查故障线路和线路出口处,并对整个线路进行排查。

3瓦斯保护动作和差动保护动作的维护

一般情况下,变电线路会出现瓦斯保护动作和差动保护动作两种情况。当变电线路出现瓦斯保护动作时,可判断为变压器或二次回路存在问题,因此,要对变压器的着火情况、变形情况进行仔细检查,还要检查压力释放阀的动作、二次回路的接地和短路等情况,以便及时找到故障位置,并采取补救措施;当差变动保护动作出现在变电线路中时,应马上组织相关人员对主变三侧的差动和主变压器进行全面检查。一般情况下,主变内部的短路、线圈匝间等问题能通过差动保护动作直接反映出来,因此,当变电线路出现差动保护动作时,可判断为变压器内部存在问题。此时,维修技术人员要对油色、油位和瓦斯电器进行详细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气体存在于瓦斯继电器中,则维修人员应立即取出气体,再进行下一步的维修操作。此外,如果主动和差动两方面都不存在问题,则可直接判断为保护误动导致变电运行设备出现故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证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关键在于确保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因此,需要电力企业加大对电力运行设备的维护力度,组建一支专门的电力设备运行维护队伍,在有效分析变电运行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维修技术,保证变电设备的顺利运行、电网供电质量,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变电设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变电设备;故障检修;周期性检修;状态检修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106-01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许多电力企业必须考虑在安全运行的同时,积极的采用新型的方法和策略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行业作为一个设备密集型的行业,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大量设备的设备检修,设备检修策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和运行成本。由于其固有缺点,周期性检修策略已经越来越难适应现代大电力系统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效率更高的检修策略对电力企业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背景下,国内外电力专家提出了状态检修(CBM)相关应用也表明,状态检修能够有效降低电力企业在设备检修上的投资。

一、国内外主要检修策略

(一)故障检修(BM)

故障检修策略就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或者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严重威胁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时才进行维修。显然,这种在发生故障时才进行的检修策略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都会产生很大的威胁,而且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用户的停电,还会给电力部门和用户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故障检修一般只能针对具体的问题去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实质性的查出事故源并根除问题,不能够有效排查出电力系统中的设备隐患,极有可能在同一事故点连续发生多次电力故障。

(二)周期性检修(TBM)

周期性检修简称TBM,即根据预先的时间安排周期性的对电力设备进行停电检修,其时间间隔人为的进行设定,而根据电力设备的检修大小和设备的换新率,把TBM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该周期性检修有其很大的优越性,即能很大程度的减少停电,提高可靠性。但是定期检修制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1.“一刀切”式的定期检修未去考究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初始状态及其运行存在的不同环境差异,可能导致检修过剩,或是检修不足。

2.影响供电企业效益。这种单纯以时间周期为基础的检修制度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检修,无形中增加了电力部门的检修成本,间接影响了供电企业的效益。

3.影响供电可靠性。涉及变电一、二次设备停电检修需要的停电次数和对变电设备的操作次数增多,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向特高压、大容量、大电网方向发展,电力系统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计划停电试验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三)状态检修(CBM)

状态检修是指根据在线状态监测和进行历史数据的校对以及同类设备提供的数据支持的设备状态信息,对设备的状况进行评估,提前发现设备隐患,在故障还未对系统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之前就将其消灭的检修方式。

从1980年开始,欧美等电网较发达的国外逐渐将状态检修引入到电力系统中,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许多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设备。已有国外学者完整分析了从故障维修到周期性维修再到状态维修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为开展研究最早的国家,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电力研究院和电气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结构比较成熟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策略,并在电网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起步相对起步较晚,相关研究的水平还较低,目前还未出现一套完整的国产化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设备。

二、状态检修及其基本流程

(一)状态检修的优越性

根据早期的事后检修和定期检修相比,状态检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维修次数,从而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检修和运行成本,因此这种检修方式越来越受到电力部门的欢迎,正被逐渐推广开来。现如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电力系统领域将状态检修大量应用于发电和变电的电力设备之中,并且被证实效果不错。研究表明,利用状态检修可以将电力设备的利用率较传统方式提高5%以上,与此同时,花费成本却仅仅是传统方式的70%左右。

首先要了解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目的,即通过各种方式对电力运行设备进行状态监测,从而及时的发现问题,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对实现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帮助。与此同时,还应考虑有缺陷的电力设备的运行,即相比于正常设备加强监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准确的修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设备的运行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传统定期检修方法相比,状态检修方法具有以下优越性:

1.减少了定期检修引起的检修次数和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

2.降低了由定期检修引起故障的可能性。

3.利用状态检修可以做到故障的及时发现并解决,从而对预防类似的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4.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电力设备的临时停电现象,该现象主要是由于传统的设备检修所造成的,从而提高了运行可靠性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二)状态检修的业务流程

目前开展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设备信息收集、设备状态评价、检修策略制定、检修实施等环节。具体如下:

1.设备信息的收集。该步骤是进行状态检修的第一步,通常,该步骤要对电力设备的许多关键信息进行收集,例如投入之前的设备运行参数、历史监测记录和该设备的试验数据等等。只有将这些数据都汇总到相应的数据库里面,电力部门才能正常、有序的开展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

2.设备状态评价。设备状态评价直接决定了设备的相应检修策略。在已经进行了设备信息采集的基础上,电力企业根据企业内部和国家颁布的技术条例正确判断设备所处的运行状态。

3.检修策略制定。检修策略的制定直接关系到设备和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是状态检修的重中之重。它以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为基础,综合考虑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电力企业的可投入资金以及电力用户的满意程度,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为基础制定检修策略。

4.设备检修策略的具体实施。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的不断推广,已有多家电力公司将状态检修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努力开展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对电力系统的经济、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帮助。在即将到来的智能电网时代,传统的周期性检修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大量智能化设备和电气设备的检修需求,状态检修必将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雅罗,黄树红,彭忠泽,等.发电设备状态检修(第一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 高天云.西方工业国家设备维修技术的现状[J].国际电力,2002,(2).

[3] 许蜻,王晶,高峰,等.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0,(8).

[4] 章剑光.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5] 亓莉莉.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变电设备范文第10篇

一、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的问题

1.检修的目的性不明确;2.检修工作的技术记录及成本分析不全;3.同类型设备的检修经验在各供电局之间的交流不够;4.检修人员技能水平跟不上;5.检修成本居高不下等;而随着大量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设备容量的增大,不少定期检修的方法跟不上,问题就更加突出,影响了变电检修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解决方案

1.抓住设备的初始状态。

这个环节包括设计、订货、施工等一系列设备投入运行前的各个过程。也就是说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时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不应在投入运行前具有先天性的不足。状态检修作为一种设备检修的决策技术,其工作的目标是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另一方面,在设备运行之前,对设备就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信息。

2.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

对设备状态进行统计,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对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举足重轻。应用新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试验,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是必要的。但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在目前在线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得足以满足状态检修需要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油气像色谱测试等,对设备进行测试,以便分析设备的状态,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从设备的管理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到管理与技术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设备缺陷分类定性汇编,及时进行内容完整、准确的修订工作,充分考虑新设备应用、新的运行情况出现及先进检测设备的应用等;各部门每月对本部门缺陷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分析,每年进行总结,分析的重点是频发性缺陷产生的原因,必要时经单位技术主管领导批准,上报相应的技术改造项目。

基于上述基础,应用现有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生产管理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生产管理系统是以设备资产为核心,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主线,涵盖变电运行与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调度和安全监察等专业,涉及送电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变电运行管理、设备定级管理、变电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修计划与管理、各类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设备的绝缘和化学试验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等的计算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而且要利用系统所具有的分析和统计功能,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比较高效的信息。比如断路器的切断短路电流的次数、变压器经受短路冲击的次数、设备检修的时间、历史上设备试验结果的发展趋势等等。

3.制订完善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对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专业管理观念上的一次转变,要改变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

根据采集到的状态信息,对变电设备的状况进行评分,评分值可以基本上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并以此作为延长或者缩短检修周期的依据。对设备状态进行评分所依据的信息称为状态信息。主要包括运行工况、预试数据、缺陷、检修、在线监测数据、家族缺陷等。对设备健康状况的评分,目前采用综合分析,加权计算的方法,实施百分制评价,对一些重要状态信息合理选取加权系数,并通过分析计算,提高分析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基于对设备状态评估的结果,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维修、试验计划。设备检修的目的是通过检修消除设备缺陷,恢复设备的设计能力和出力,保证设备在检修周期内稳定可靠运行。对此我们要积极探索,结合安全性评价、反季节性预防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计划中有关检修改进的项目,初步形成一些状态检修原则和规定,产生基于设备状态检修理念的试验、大小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做到了有的放矢,减少了检修工作的盲目性,大幅度减少检修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可用率。

三、实行状态检修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1.挖掘变电检修工作改进的潜力,提高检修效率。

(1)检修管理人员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详细技术说明。

(2)采用先进的检修管理方法。

(3)提高检修人员水平,认真执行检修工艺:加强对检修工作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检修工艺;如能遵照工艺完成检修工作,检修工作的内在风险就能得到控制,并减至最小,检修人员的工作错误也可尽量被避免。

(4)搞好检修工作的后备工作:后备工作的内容包括:工具与备件的供应,设备制造厂的支持,外包联系工作及必要的培训、文件、图纸、试验设备、进度,以及规程的准备工作等。

2.变革变电检修方式

“事后检修(事故检修)一定期检修一状态检修”这一规律或趋势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企业变电检修工作应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紧紧把握3个检验检修方式是否成功的标准:①是否控制并降低了检修费用;②是否使可靠性和安全性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③ 是否从延长寿命中获取了收益;并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掌握设备各方面的信息,循序渐进地、有效益地开发状态检修。

上一篇:财务内控制度范文 下一篇:内控建设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