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21:26:56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变电检修 数字化管理 电网故障检修

中图分类号:TM3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的枢纽,其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能否向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能。变电检修的目的和任务就是确保变压器、断路器等一次设备及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经常处于健康完好的运行状态。因此客观上对变电检修具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能提出一套比传统的变电检修更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和方法并通过现代化手段得以实现,从而获得更好、更高的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对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的数字化管理展开分析研究,以期为实施变电检修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并和广大同行分享。

2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2 . 1 设计要求分析

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两部分工作: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贯彻如下指导思想:

(1)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在此数据平台中集成了变电检修的各项数据,并考虑变电检修数据库与MIS变电运行数据库、调度运行数据库、生技管理数据库等相互间的衔接,保持共性数据结构的一致,充分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2)程序设计面向基层班组。变电检修的任务最终落实于班组,大量的原始数据(如变压器油质试验与分析数据 )来源于基层班组,脱离一线检修班组,许多数据将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面向班组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把检修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引向班组,这样可以使得检修数据更真实、更完整,同时数据更新更及时。

(3)面向主体业务 ,以变电检修主体业务设计系统流程,突出检修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使检修业务规范化,并方便进行督促、监督和检查。根据变电检修主体业务安排,使相同信息采取一点录入、多点共享。

2 . 2 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设计

供电系统的变电检修,究其本质而言,是要实现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两个方面。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有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和集控式等原理方案,从目前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经济比较看,集成分布式系统是发展的主流。系统中通常包含信息检测及传输、数据处理、状态识别、预报决策等多个单元。

(1)信息检测及传输。按不同的检测对象和诊断目的,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检测出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量信息。对于集中在控制室监测或需具有远程诊断功能的在线监测系统,需要将采集信息通过信号电缆或光纤等信息传输单元传送到数据处理单元。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前台机预处理和后台机综合处理及分析,如电磁场干扰抑制、维数压缩等,最终提取能真实反映设备故障的特征量。

(3)状态识别(即诊断)。对经数据处理单元的有效数据与规程(导则)、历史数据、运行经验及专家知识等进行分析比较,对设备故障分类、故障部位定位、严重程度判定等。

(4)预报决策(或在线评估)。对状态识别诊断出的故障,由决策支持系统根据预置的值进行报警或由预测分析软件对故障的发展趋势和设备绝缘安全运行时间(或称剩余寿命)等进行评估推测,为状态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3供电系统变电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3 . 1 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存储数据的实体,是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数据库设计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优劣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在数据库体系结构中,数据的层次可分为五层,即字符、数据项、记录、文卷、数据库。数据库是一个范畴内所有文卷的集合,文卷是同种类型记录值的集合,记录由数据项组成,数据项又由字符组成。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在统一数据平台思想指导下,我们设计了工作票数据库、停电申请票数据库、油务监督数据库、仪表监督数据库、高压监督数据库5个数据库,以停电检修数据库结构为例,设计表单如下,见表1。

3 . 2 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的关系探讨

从状态检修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状态检修是以分析设备状态信息,掌握设备状态为基础的,而在线监测采集的信息是设备状态信息中的重要组成,因而在在线监测技术水平发展至高可靠性和高智能化时,将大大推动状态检修的发展。但同样要认识到,并非未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就不能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状态检修其实质是主动掌握设备动态,观察增量趋势,重视历史资料,防止设备发生故障。一部分电气设备自身具备进行数据的监测与分析能力,尤其是微机型继电保护。

基于上述认识,加之目前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不能满足推广应用,且投入大,我们认为在当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开展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应注重对状态检修总体策略的研究,慎重开发、研究和选用成熟在线监测系统,积极推广带电检测工作,加强基础数据管理与综合分析。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变电设备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互联网络技术,及其供电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用现代先进的数字管理模式替代原有的手工管理模式,从而解决了手工管理模式下不可避免的诸如、不能及时发现在线设务的缺陷、设备信息采样不准确、信息传递困难、统计工作繁重等问题,更好地实现了检修公司的各项职能。从供电系统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变电站、配电管理等关键部门,实施变电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应当逐步推广和促进变电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婧 ,王品 .电力设各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0,(8):48~52.

[2] 盛兆顺 ,尹琦岭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2003.

[3] 庄兴元.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现状及实际开发应用前景[J].电工技术杂志,2003,(5):39~ 40.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一、实践出真知真知源于困难的突破

曾在多次变电检修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省电力公司安全先进个人;贵阳供电局抗冰保电功臣;在省电力公司举办的变电检修技能竞赛中获得第1名,荣获优胜选手称号。并代表省电力公司参加南网的技能竞赛,都取得很好的成绩,荣获南网优胜选手称号,并荣获南网技术能手;第五届电网公司技术能手,月省技术能手等。

奖项的背后是一件件实际工作的铺垫和一次次困难的突破。在他负责完成500kv贵阳变部分500kv设备的综自改造及220kv南郊变的综自改造。在完成上述所有技术改进同时多次会同厂家技术人员完成对贵阳供电局断路器的技术改进和改造消除多处设备隐患。通过自己与全班的共同努力,他所在班管辖设备的故障率逐年降低使该局设备健康水平大大提高。通过对gw4隔离开关底座改造,使gw4型隔离开关大修更省时省力,减少停电时间保证贵阳供电局售电量的完成,同时该技术改造容获该局qc成果一等奖。经过无油化改造,完成该局少油开关的无油化(更换为sf6开关)更换工作的技术论证和设备选型论证工作使该局开关安全运行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在的工作中还完成了大量的工作:35kv及以下系统谐振过电压研究,贵阳电网融冰技术研究及应用,10kv开关柜局部放电带电监测在我局的应用,变电站智能故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等。

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他通过对平时工作的不断总结,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很多疑难故障,并基于他所作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ct14弹簧机构扇形板不复位的原因分析”和“lw11--252型断路器所配cq气动机构延时分闸的原因分析”两篇在《中国电力安全技术》杂志上。《lw17-126/t型断路器偷合故障原因分析》及《lw8-35型断路器频发性故障原因及分析》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电力技术》上。

二、严于律己培训工作花开果结

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就通过自身学习,认识到变电检修工作并非那么简单,相反认为变电检修工作是比其他工种更为复杂的一个工种,它涉及高压、机械传动和二次等工作。又由于变电设备不是一个静止的设备,出故障的机率更大,更不好判断。随着近几年变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及系统网架结构的复杂和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更高,更使得变电检修工作技术性更强,要求更高。由此更激发我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技术的决心,通过努力所学知识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多次解决生产上的疑难问题。

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事,虚心向老师傅学习。从学工到师傅到骨干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一直到今天。对变电设备已有较深入的了解。但是他自己也从未放弃学习,在努力使自己的技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不断的充实丰富自己。

如今,也成为了一名师傅,在单位的培训工作中已经开花结果。从开始,他就专门负责班组的技术培训工作,班组的技术工作和人员技术水平与安全息息相关,技术水平是保证安全的前提和保证,因此他根据自己对班上的实际情况的了解和自身的技术基础,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需要而且实用的培训方案,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所带班的岗位技术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每位职工都能胜任自身的工作,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在车间分别安排新进的两名大学生作为他的徒弟,通过几年的培养,现已成为生产中的技术骨干,能带班完成大型或复杂的工作。在省电力公司举行的变电检修技能竞赛中,分别荣获第二、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优胜选手”称号,并代表电网公司参加南方电网举行的变电检修技能竞赛,都获得很好的成绩,并分别获得“优胜选手”称号。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一、实践出真知 真知源于困难的突破

卢新福曾在多次变电检修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贵州省电力公司安全先进个人;贵阳供电局抗冰保电功臣;在贵州省电力公司举办的变电检修技能竞赛中获得第1名,荣获优胜选手称号。并代表贵州省电力公司参加南网的技能竞赛,都取得很好的成绩,荣获南网优胜选手称号,并荣获南网技术能手;第五届贵州电网公司技术能手,12月贵州省技术能手等。

奖项的背后是一件件实际工作的铺垫和一次次困难的突破。在他负责完成500kv贵阳变部分500kv设备的综自改造及220kv南郊变的综自改造。在完成上述所有技术改进同时多次会同厂家技术人员完成对贵阳供电局断路器的技术改进和改造消除多处设备隐患。通过自己与全班的共同努力,他所在班管辖设备的故障率逐年降低使该局设备健康水平大大提高。通过对gw4隔离开关底座改造,使gw4型隔离开关大修更省时省力,减少停电时间保证贵阳供电局售电量的完成,同时该技术改造容获该局qc成果一等奖。经过无油化改造,完成该局少油开关的无油化(更换为sf6开关)更换工作的技术论证和设备选型论证工作使该局开关安全运行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在卢新福的工作中还完成了大量的工作:35kv及以下系统谐振过电压研究,贵阳电网融冰技术研究及应用,10kv开关柜局部放电带电监测在我局的应用,变电站智能故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等。

卢新福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他通过对平时工作的不断总结,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很多疑难故障,并基于他所作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ct14弹簧机构扇形板不复位的原因分析”和“lw11--252型断路器所配cq气动机构延时分闸的原因分析”两篇在《中国电力安全技术》杂志上。《lw17-126/t型断路器偷合故障原因分析》及《lw8-35型断路器频发性故障原因及分析》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贵州电力技术》上。

二、严于律己 培训工作花开果结

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卢新福就通过自身学习,认识到变电检修工作并非那么简单,相反认为变电检修工作是比其他工种更为复杂的一个工种,它涉及高压、机械传动和二次等工作。又由于变电设备不是一个静止的设备,出故障的机率更大,更不好判断。随着近几年变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及系统网架结构的复杂和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更高,更使得变电检修工作技术性更强,要求更高。由此更激发我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技术的决心,通过努力所学知识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多次解决生产上的疑难问题。

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卢新福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事,虚心向老师傅学习。从学工到师傅到骨干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一直到今天。对变电设备已有较深入的了解。但是他自己也从未放弃学习,在努力使自己的技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不断的充实丰富自己。

如今,卢新福也成为了一名师傅,在单位的培训工作中已经开花结果。从开始,他就专门负责班组的技术培训工作,班组的技术工作和人员技术水平与安全息息相关,技术水平是保证安全的前提和保证,因此他根据自己对班上的实际情况的了解和自身的技术基础,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需要而且实用的培训方案,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所带班的岗位技术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每位职工都能胜任自身的工作,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在车间分别安排新进的两名大学生作为他的徒弟,通过几年的培养,现已成为生产中的技术骨干,能带班完成大型或复杂的工作。在贵州省电力公司举行的变电检修技能竞赛中,分别荣获第二、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优胜选手”称号,并代表贵州电网公司参加南方电网举行的变电检修技能竞赛,都获得很好的成绩,并分别获得“优胜选手”称号。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河南省电力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共有六个教研组,其中变电检修组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教研组,现有11人专职教师担负着变电检修、电气试验等工种教学班的教学,回忆该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步一个新台阶,使班组堡垒发挥最大的群体效应,许多方面可圈可点。

一、分析组成人员的特点,下活教研组这一盘棋

构成变电检修组的成员来讲,有2人为转岗,9人所学专业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从年龄构成来讲,有4位53岁以上的老教师,4位是中年教师,3位是近5年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教研成果;其余的青年教师具有精力充沛、竞争意识强、踏实肯钻的特点,这为变电检修组教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而老师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这给变电检修组教研工作提供了主观条件。为下活这一盘棋,变电检修组树立了“精诚团结、不甘示弱”的组魂。建立了“教中要研,以研促教”的工作方针,健全了目标管理,形成了明争暗比、默契配合的局面。通过“师带徒”,导致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造就了一批适应新的培训需求的教师队伍,为今后更好地实施电网职工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师带徒”,2012年该组有二十余篇在各级各类杂志上,从而也使所有的教师尝到了“教中要研,以研促教”的甜头。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丰富和充实教研组的活动内容,在变电检修教研组的建设中,加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弥补了部分教师专业知识陈旧的不足,弥补了对党的教育观念更新不够的缺憾。

学习提高的具体做法是“师带徒”或以工种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相关内容,采用“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一般步骤是学习-分析讨论-感受或总结。最终导致不同的成员有相同的知识,不同的风格。

三、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特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依据目标评价规范,以各学科相互渗透的原则,变电检修组在教学方面重点工作如下:

1、抓听课说课备课

听课是组织年青教师听中老年老师上课,学习他们的板书设计、教学结构的安排;同时,中老年教师也要听青年老师上课,学习他们快节秦、大容量、多创设情景教学。二者相互补充,灵活掌握课堂所采用的五个教学步骤(复习、引入、讲授、练习、巩固)。说课是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的全中心观摩课大赛活动。无论何种类型的说课,从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知识点,基本技能等方面去说,写出说课稿,再根据所说的内容备课,写教案并打印,听课之后,组织全组教师从钻研大纲、熟悉教材、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效果、教学目的、板书安排等方面逐一评议,互相交流,使主讲和听课教师从每一节课中都有所得,并最终确立了“情意、情景、结构、规则、交际”的十字教学法。

2、抓课堂目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好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为此该组在研究目标教学的同时,十分注重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目标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容量目标,既可减轻学员负担,又可提高效率。即处理好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员情景,同时处理好传授知识面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主要注重目标评价的目标要求;另外注意学用结合,知识是能力的原料,记忆是知识的仓库,操作是水平的台阶。

3、抓教学检查

教学检查主要是配合教学管理部门的检查进行。一般是备课、教案、作业批改、晚自习辅导等。每期有教学计划、工作计划,这些均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教研竞赛,初见成效

2011年9月,变电检修组部分教师承担了河南省电力公司农网配电专业调考竞赛集训辅导任务,低压排故操作竞赛项目,河南省代表队取得了国家电网系统团体第二名的最好成绩,其中,低压排故项目张华位列竞赛单项第一名,为河南省电力公司挣了光,受到河南省电力公司有关部门的好评。

2012年变电检修组抓创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组教师主编的《SF6气体回收处理技术培训教材》、《高压隔离开关安装与检修》、参编的《高压断路器安装与检修》,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部分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该组教师共在《电世界》、《农村电工》等杂志二十余篇。变电检修工培训项目被评为2012年培训中心的“精品项目”。

近三年,多名教师的课件获市级或培训中心竞赛二、三等奖。

五、高瞻远瞩,放眼未来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在线监测技术;变电检修

中图分类号:U2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系统的安全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关系到工农业的正常生产,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电力系统日趋复杂,这就给变电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目前,变电监测技术在变电检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并未普遍推广,在线监测装置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监测效果也不是很好。在线监测技术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这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做出了保障。在线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提高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也需要构筑多道安全屏障,依托技术的进步,相信安全屏障能日益增加,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1、在线监测的关键技术

1.1设备与技术引进应注意的问题

监测系统在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时候,要考虑到监测设备的二次开发能力,要注重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步骤,了解操作要点,以便在现场正确使用和操作设备。

1.2监测参数的整理与分析

变电检修要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掌握设备状态的发展趋势,分析监测数据。在变电检修工作中,设备状态的发展趋势往往比监测数据的极限值要重要的多。变电检修要依托专业设备,对现场的各种特征量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判断,在线监测要做到对设备由始至终的监测,跟踪并储存许多设备的原始状态资料,方便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

1.3管理理念的更新与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

变电检修工作不仅需要先进技术,还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人才主要发挥管理作用。目前,变电检修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检修策略与管理方案,只有建立状态检修管理体系才能克服制约状态检修发展的主观因素,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

1.4基于“在线监测”技术条件下的设备状态评估体系的建立

变电检修系统要建立综合在线监测数据中心,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中心,采集到的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两种,要不断优化数据的采集、传输与管理环节,使数据分析更加可靠。在整个评估体系中,数据库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对信息实现统一化管理,数据库的规划与设计是整个工作的重点。

2、变电设备综合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2.1变电设备综合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

在线监测技术在全国电网的变电检修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监测系统朝着实用、可扩充的方向发展,技术设计本着创新与成熟并用的原则。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在线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分析监测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1产品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线监测技术是现代监测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传感、通信技术达不到要求,或者监测装置选用的器件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质量存在问题,或者功能存在缺陷,比如:电磁兼容性、稳定性、老化性等达不到要求,在对装置进行性能检测时,一些装置可能仅仅能够满足室内进行的灵敏度测试,却不能满足现场使用的恶劣环境,这就给供电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

2.1.2技术开发与研究方面的问题

做好变电检修工作一方面要引进监测技术,另一方面要注重对监测技术的研发。目前,一些与电力系统科研相关的单位与高校,在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基础理论和系统结构设计等课题研究上经费投入不够,课题研究划分时段,缺少连续性;一些科研单位只注重理论的研究,做出的理论论文十分精彩,但却无法应用于实际,这就使得理论与实际脱节;一些生产厂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在监测技术尚未完备之时便将其投入到电网运营中去,这就给电力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2.1.3设备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目前,变电检修工作缺少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管理能力有限,难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在变电检修的管理系统中,职责分配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系统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变电检修工作依托在线监测技术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再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在对设备进行维护时,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不能达到维修的最佳效果,提供维修所需产品的厂家对维修人员的培训不到位,维修管理制度寻在漏洞,这些都会导致在线监测技术无法在变电检修工作中得到合理的应用。

2.2变电设备综合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线监测技术根据监测设备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很多种类。变压器在线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油中溶解气体分析、铁心接地电流、局部放电、绕组变形、变压器振动频谱等状态量的监测技术。电容型设备在线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对电流互感器、套管、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电容型设备的绝缘在线监测,成熟的电容型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已经在一些电网公司得到了推广。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项目主要有灭弧室电寿命、机械动作特性的监测,其中通过监测累计遮断电流来计算估计断路器触头磨损是一种正在积累经验和判据的技术。GIS在线监测主要是气体密度和局部放电的监测,目前国内只有一套这种类型的在线监测装置在运行。

3、变电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然到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企业改革十分必要。保障供电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十分注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工作状态的实时反馈,会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变电检修管理信息系统有着以下几个基本思想:(1)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优化数据分析,进行数据系统化管理,形成一整套信息编码系统;(2)面向班组,面向数据的原始来源地,迫使管理规模成倍增大,信息成倍增加,实用性不断增强;(3)面向主体业务,强化生产管理的技术性与整体性,保障生产安全,规范业务流程,方便监督管理。变电检修管理信息系统有着自身的特点,它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管理,方便各部门间进行信息交流;部门分布采用分布式结构,便于分层管理、数据传输;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开发标准数据库系统,做到数据的实时传递与资源共享;整个管理系统流程清晰,任务划分明确,责任落实到位;采用模块化管理,科学高效,变电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为变电检修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

4、结语

电力系统的安全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关系到工农业的正常生产,建立新型的变电检修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借助这个平台,电力生产信息与管理信息可以实现数据的统一化管理,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回馈与信息共享,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时代在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保障供电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时代的变电检修需要实现信息化,需要依托高新科技,实现动态监测,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优化变电检修流程,实现监测数据的交流与共享,在实际应用中,在线监测技术会得到不断的优化与完备,变电检修工作会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肖燕,郁惟镛.GIS中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高电压技术,2005,31(1):47-49.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变电检修;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当前电力企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当前的变电检修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电力企业的可靠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供电企业在变电检修的实践中和探索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供电企业的变电检修工作是保证供电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部分。变电检修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现场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工作。随着先进变电设备的投入,变电检修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为了更好的适应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变电检修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1 变电检修技术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变电检修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供电的稳定安全性也大幅度提高。但是,这种定期检修的模式必然也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检修的目的不能够明晰化;工作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技术水平偏低;检修成本不能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检修工作的收录工作不够全面细致;各供电企业之间缺乏交流,也导致同类型的检修问题反复的发生等。这类问题的愈发严重和突出,使得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2 变电检修技术的具体内容

变电检修技术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在技术方面主要分为两大类: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设备的故障诊断。

其一,设备的状态监测是指通过的设备整体运行的情况,对设备各部位零件做一个细致的评估,能够有效对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作实时监控,可以在很大限度上控制故障发生率。其中,设备状态的检测主要包括:在线监测、离线监测和定期解体监测。在线监测主要是指变电设备在运行时,一些使用情况和状态参数在监测设备上进行显示,通过这些参数就能够对电力设备做到全面的在线监控。

离线监测是指不定期或者定期的检查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且使用超声波检漏仪和油液分析仪等设备来分析变电设备的相关参数。

定期解体监测是在设备停止运行的期间,定期对一些设备进行拆解性检查。

其二,设备的故障诊断是指对变电设备一些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预防性的诊断。故障诊断主要分为,比较性诊断和综合性诊断。比较性诊断是指通过振动诊断、射线诊断和噪音诊断等一系列诊断的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诊断,然后将诊断的结果和以往正常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有差异,则证明设备出现了问题;反之,无明显差异说明设备正常。

综合性诊断是指对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并且根据诊断之前和诊断时收集的数据和参数,与知识库中标准的参数做比较,得出结果。

3 变电检修中注意事项分析

首先,设备发热故障的处理方法。变电设备的发热现象比较普遍,然而过度发热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事故。因此,应该做好以下防范措施,来控制隔离开关和导线线夹出现的发热现象。

其一,严格控制设备的质量。在选用设备时,应当选择优质的产品,要坚决抵制假冒伪劣的产品。应当现场对设备进行试验,检测其发热程度。特别是选取线夹时,应当选用比较优质的金属工艺产品。

其二,通常都是用凡士林对设备进行防氧化处理,然而在对接头进行防氧化处理时,可以使用电力复合脂,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三,紧固压力的控制。因为设备连接中螺母的压力过大,超过了压力所能承受的临界值,随着时间的增长,则会使接触面电阻值增大,从而发热也增加了,所以,连接设备时螺母不宜拧得太紧,要适度紧凑。

其四,要加强对设备的监视工作。通常发生的很多发热现象,通过对设备的直接观察就能发现。比如,当连接点过热时,它附近的油漆颜色会变深,材料也会失去金属光泽。因此,要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控制发热现象的发生。

其次,带电工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也很多,例如:对绝缘工具的要求、对天气的要求、现场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工作中应当注意的事项等。

其一,保证工作的绝缘性,维护人身安全。从设备绝缘性能的角度,对于变电设备中一些护套材料的绝缘性能要有良好的保障,应当加大对正规生产商的技术改造投入,并且极力打造名牌效应,制造优质绝缘材料;从国家政策和质检部门处罚,应当加强对厂商之间力度,严格把关电线材料以及护套质量,制定相关法律和制度,限制一些厂商和企业的不合理的行为,严惩违反法律的刑事犯罪行为;从现场的工作人员出发,首先,不要使用吸水性比较大的材料进行作业,要坚决选择性能优良的绝缘材料,其次,绝缘材料要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再次,操作杆的绝缘长度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按照电压不同等级进行选择。在绝缘材料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严格的绝缘测试,进一步保障工作人员作业时的人身安全。

其二,当风速超过了一定限度时,必须停止检修工作。

其三,关于现场器具的使用。安全帽是每一个现场工作人员所必须佩戴的;在工作器具传递的过程中,必须戴上手套后再去触碰工具,不能用手直接去进行传递,避免工具的温度过高或者是残留的物质给人体带来伤害;工作器具一定要避免和地面相触;在作业时,工作人员对工具要轻拿轻放,禁止与用电设备进行碰撞,否则会引发安全隐患。其四,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首先,避免疲劳操作,疲劳会导致工作人员的注意力下降,由于带电作业是高危工作,为了保障自身和公众的安全,应禁止疲劳人员带电工作;其次,必须有专门的监护人对带电工作进行监督,而且监护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能接受其它工作任务;再次,带电工作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有上岗资格认证。

4 实例分析

1) 在变电操作时,出现了带负荷的现象,在合、拉闸刀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首先,当合闸刀带负荷时,万一合错,则下一步的操作一定不能是将闸刀来开,否则会由于拉闸刀带负荷,会引发母线三相弧光短路事故。其次,当发生“错拉”现象时,此时带负荷,电弧现象应该会发生在刀片刚离开触头时,此时应当立即合上闸刀,便可避免事故的发生,而当闸刀完全被拉开时便不能再将闸刀合上。

2) 如何正确处理变电站全停电的事故?应该要保持通信的畅通,变电站与调度间能够取得联系,通过通信下令及时处理事故。值班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程序将高压母线母联开关断开并且操作至每一条高压母线上,其他电源线路开关全部切断,只保留一电源线路开关。

3) 变压器油面过高的问题。当变压器在运行时,出现油从油枕中溢出的现象,应当首先检查变压器内油的温度和负荷情况,倘若温度和负荷都没有出现问题,则便可判断是假油面现象,则应该改接信号,并疏通油标管或呼吸器。倘若是因为温度过高引起的,应当进行放油处理。

5 总结

综上所述,良好地掌握变电检修技术和其注意事项,能够促进变电设备的运行达到更好的标准。在物质生活需求更大的当今社会,良好稳定的电力输送是居民生活高质量最重要的前提保障。与此同时,变电检修技术,也从极大限度上延长了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强了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和综合分析,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晶.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3.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1前言

随着农网改造深入,农村电网的配置越来越合理,经济发展带动电力用户的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从变电系统来说,提高变电系统的可靠运行对提高供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变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衡量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定义为:在统计期间内,对线路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日历小时数的比值。

2影响变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2.1变电类故障

(1)配电变压器常见故障主要有铁芯局部短路或熔毁,绝缘损坏;线圈间短路、断线,对地击穿;分接开关触头灼伤或有放电;套管对地击穿或放电。(2)户内10kV少油或真空断路器故障主要有开断关合类故障,如不能可靠开断、关合、三相不同期等;绝缘性能差,在耐受最高工作电压及短时过电压时发生闪络或击穿;载流能力差,通过负荷电流及短时故障电流发热,熔焊,操作机械性能差,如分合闸失灵,或拒分拒合等。(3)开闭所和配电室部分主要故障设施是电缆进、出线,大都发生在电缆中间接头及电缆端头短路故障。(4)电压互感器故障有铁磁谐振、受潮短路、绝缘劣化局放或击穿。(5)电流互感器故障有二次开路,如引线接头松、端子坏等;受潮使绝缘下降而击穿;绝缘老化、腐蚀而造成电晕放电或局部放电。

2.2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因素

主要指暴风雨、雪、雷电、洪水、地震的发生而造成系统故障直接影响对用户和社会供电的中断。这些因素虽不可抗拒,但可通过预测和预报,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损失及影响;若一旦发生,积极抢修也可减少损失影响。

2.3系统和设备的计划性检修

这是历年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但是通过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可以减少这方面的影响因素。如一些供电企业将每年度的单一性计划检修改为根据设备技术的具体状况和条件情况及联合配电网作业的状态性检修做了尝试;计划检修安排在用电负荷低谷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应该说这是一种由定性的传统管理方法向科学的定量管理转变的一个进步。由于一般性事故的发生带有很大的未知性,难以预测,这就靠加强维护、及时抢修来减少这些因素。

2.4电源的供电能力

主要指发电厂根据需要,持续、不间断地提供电力、电量的能力。这一影响因素不是某一局部单位所能解决的,需要有关部门根据负荷增长需要、资金等因素统筹考虑和安排。上述原因均是影响变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3提高变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途径和措施

3.1加强变电系统结构改造

通过增加二次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实行分段控制和更换导线截面,提高转供能力,从而达到少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目的。如果达到两个二次变电站之间具备3~4条联络线路,即可转载1/2负荷的目的。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缩小停电范围。

3.2改革停电检修制度

每年度的配电线路检修停电,是造成的停电时户数较多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年度检修停电的作业项目安排和停电是否科学合理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配电线路的检修,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存在的缺陷多少、是有用户施工作业等灵活处理。如果某条线路工作量大,需要停电时间长,应该单独计划停电时间,而使其它多数常规作业的线路提高送电量。从历年配电线路检修停电时间来看,从属于二次变电站的停电时间,一般每次停电一个白天(约10h)。而配电线路定检作业,一般半天,在中午12点左右就可完成任务,如不安排改造任务,仅处理线路缺陷,5~6h作业是可以满足的。而送电线路(110kV)大多数是双回线供电,对变电站无影响。那么配电线路定检停电时间可以说是受变电设备检修时间长短的制约是主要的。

3.2.1停一运一方案通过母联开关,只停电检修预试一台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另一台照样运行,送出全部负荷或利用10kV分段母线送出1/2负荷,这样就较常规全停电检修减少1/2的工作量,从而减少2/5左右的停电时间。剩下的另一半检修任务,下一次停电完成。该方案特点是变一次作业为两次,检修工作是在带电场地进行,需要加强监护措施。条件是二次变电所的两侧母线须安装分段开关。3.2.2两台主变全停但只安排与主变压器有直接关系的检修预试项目,其它项目在送电后可通过刀闸与带电母线脱离,在不影响正常运行情况下单独进行。如图1中4回110kV进出线的断路器、互感器、刀闸、避雷器及站用变等就可以这样处理。该方案特点是:削减原来一次停电作业量,但以后的作业也是在带电的场地进行,同样需要加强安全监护;另一方面,还要求该变电站的主变、断路器等设备的检修预试周期同步,避免重复停电。3.2.3通过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互相转供负荷方案该方案视城网建设的状况而定,如果每个变电站10kV都具备3~4条联络线路(每条转供300A左右),而且导线截面达到240mm2,变压器的容载比达到1.8~2.1时,即可达到变电站一台主变停运,而配电线路不停电的目的,从而可减少约1/3的停电时户数。

3.3提高设备质量缩短检修时间

新建变电站的断路器应选质量好、可靠性高、少维护和少检修的开关设备,如SF6、真空开关、全封闭式电器等。10kV出线开关尽可能采用真空开关,开发区内重点变电站可以引进设备为主。对老式的少油开关,遮断容量不足的开关,有条件地逐步以真空开关替代。取消砖墙结构,大力推广开关拒及封闭式电器,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带电检测装置,如氧化锌避雷器的带电检测装置、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接点温度、变压器的带电检测装置、开关的带电检测装置等。

4结论

影响变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供电设施,有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其它设备等;

影响变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技术原因有设备过载(过负荷)、损坏、局部过热、漏油、熔断、倾斜、空气污染、进水、烧损、爆炸、腐蚀、磨损、松动、变形、断裂、击穿、绝缘不良、短路、接地、污闪、误动、拒动等等。

影响变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责任原因有:设计不周、产品产量不良、安装不良、检修不良、运行处理不当、维护不当、指挥不当、设备失修、超役运行、爆破、动物事故、用户影响、自然灾害、老化、规程不当、计划检修、临时检修、人员过失等。

提高变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途径和措施应主要从提高设备质量,缩短检修时间,改革停电检修制度,逐步推广“状态检修”。

结 束 语

随着电力用户的不断增加,而发电厂的发电能力没有一个飞跃性的提高的情况下,提高变电系统的可靠性对于满足、巩固和扩大电力用户市场,树立供电公司的良好信誉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变电系统的可靠性需要从技术、管理等不同的方面入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 电气故障与排除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变电检修;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比较;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用电量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对电力事业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变电系统工作中,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对电网运行的稳定、可靠、安全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由此,对于设备检修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1 比较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

1.1 传统检修模式

针对传统检修模式的分析可以分为事故检修模式与预防性检修模式。其一,事故检修模式。在电力系统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运行故障,进而对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其中事故检修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模式,但是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也就是只有在设备故障对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的时候,才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检修,在电力设备检修中处在被动的位置,采用这样的检修模式非常容易造成许多的损失。除此之外,在开展事故检修工作的时候,不仅要对电网运行与电力设备的安全负责,还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采用此种检修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二,预防性检修模式。从预防性检修的进程而言,最早的预防性检修是定期检修模式,指的就是根据检修方案执行检修工作。这种检修模式的特点就是:在制定检修方案的时候,建立一套系统的固定检修模式,但是这种检修模式对设备运行的状况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必然会在检修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弊端,不仅会对设备的使用年限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财力、物力以及人力造成很大的浪费。此种检修模式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电设备也在进行着相应的改进与完善,再加上智能化与自动化的不断应用,已经极大的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安全,降低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1.2 状态检修模式

状态检修模式指的就是根据电力设备的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检修模式,其是一种建立在监测与评估电力设备状态条件下,对设备目前运行、故障记录、异常情况等方面开展综合性的分析,进而对检修时间与项目进行确定,是一种主动检修模式。从变电检修进程而言,状态检修模式是现阶段比较先进、完善的检修方式,并且相应的经济效益也相对比较好,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并且可以对设备开展全面的监测与评估,对预防性检修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予以解决。除此之外,节省了部分维修费用与资源,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常情况下,状态检修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展开:其一,状态监测。可以将其分成在线监测、离线监测、定期点检。其二,状态预测。通过对监测数据与结构的研究,预测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其三,故障诊断。针对这个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综合诊断法,也就是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之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到相应的诊断结论;其次,通过射线、振动等因素,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比,得出设备发生故障的规律。

1.3 比较研究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得知,传统检修模式中事故检修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检修模式,只有在设备发生一定故障的时候才可以对其展开一定的检修,而预防性检修尽管对事故检修中存在着不足给予了解决,但是过检修的情况依然存在,进而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检修模式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状态检修模式是一种主动检修,其是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监测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就是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状态检修,进而更加了解设备运行的状态。除此之外,在一定程度上状态检修还可以减少定期试验与测量的工作量,采用此种检修方式不仅可以减低劳动强度,还可以节省部分检修成本,特别是完成设备使用年限的评估之后,可以极大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同时也节省了部分备品经费,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开展状态检修之后,可以利用相关的维修措施避免设备出现严重的故障,进而减少了相应的维修操作。总而言之,同传统检修模式比较,状态检修模式在工作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其必然会成为未来变电检修的主要发展方向。

2 变电检修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变电站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智能化与数字化,进而促进了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其中智能化变电站主要就是根据物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而物联网技术就是指利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设备,遵照约定的相关协议,将相关物品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的连接,达到信息的交流与交换,进而达到智能化的识别、追踪、监测以及定位的一种网络技术。从物联网方面而言,可以将其分成三个部分: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其中感知层取得相关信息,网络层对取得的相关信息展开一定的分析与处理,应用层按照电网运行的实际需求,对处理方式进行一定的确定。所以,在发展电网智能化的时候,一定要与物联网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变电工作中,变电设备运行的参数主要是由电流、电压、声音以及温度等因素体现出来的,同时还会受到气体等化学因素的影响。在电网运行中,这些参数与设备运行的情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针对高压设备而言,电压、电流是衡量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参数,而温度、振动就是制约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感应设备的质量与性能与先进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着一定的不足。感应器有很多种,并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按照采集信号的不同,如温度感应器、光感应器、语音信号感应器等,并且在工作中可能需要移动感应器,以此来达到全面监测的目的。在变电设备工作过程中,状态检修模式可以展开动态监测,实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对设备异常以及发展情况可以进行及时判断,准确了解故障状态,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生故障的概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设备工作过程中,一定会存在着相应的安全隐患,发生一些故障,进而致使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对变电的检修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检修模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且也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忠成,龚勇江.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比较及趋势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10).

[2]刘晓亭,冯文贵.水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管理体制研究及应用[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国网山西电力人力资源部主任 张永斌

国网山西电力以国网技能专家、国网山西电力各专业首席技能专家、高级技师为专家工作室核心,吸收相关专业青年技术骨干以及新入职大学生,立足专业工作实际,抓技能培训、抓技能创新、抓难题攻关,实施技术改造,有效发挥了技能专家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促进了该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聚集培养、技术比武、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培养造就高技能专家和人才队伍,现已成立了以卢洪宝等高级技师团队为代表的31个“技能专家工作室”,其中,部级1个,省级21个,公司级10个,将单人力量聚集成团队力量,不断攻克相关生产技术难题,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做出了贡献。

试点探路实效

为稳妥推进工作室的创建,国网山西电力启动试点,组织专家并全面征求职能部门意见,对公司系统所申报的专家工作室进行遴选,批准所属临汾供电公司以变电检修技能首席专家卢洪宝为名开展试点创建工作,同时,与该公司技能培训中心临汾分部联合将变电检修培训试验基地作为“卢洪宝变电检修技能专家工作室”实训场地。

该工作室于2011年12月底初步建成,2012年4月5日,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申报了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于2012年7月由国家人社部正式命名为“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的创新,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钻深钻透,多动脑筋,多多琢磨,就会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更大的动力”,卢洪宝说。卢洪宝曾获“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称号,卢洪宝变电检修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国家电网系统首个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的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卢洪宝变电检修技能专家工作室由19名变电检修专业技术骨干和优秀青工组成,工作室分技能创新、技能培训和技术攻关技术小组。技能培训以日常多样化、技能实战化、全员差异化“三化”为抓手,突破传统培训,将例行培训从理论性转到可操作性。先后开展了电压互感器解体、SF6体标准化检漏、断路器最低动作电压标准化测试等实战演习。

截至目前,这个专家工作室已完成科技项目6项,其中创新项目4项,两项已申报国家专利。其中,“降低ZF12-126型断路器分合闸故障事故次数”技术革新成果,解决了该型断路器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近年来,专家工作室坚持难题攻关与现场实际、缺陷管理相结合,针对设备频发、易发缺陷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先后攻克了15项技术难点问题。临汾区域的隔离开关大多时候都在“霾”头运行,积淀的污垢使得触头动辄“发烧”,成为电网连续可靠运行的一大隐患。面对这一“顽症”,卢洪宝专家工作室经过一年的反复测试和实验,终于研发出“110千伏带电清洁隔离开关触头装置”。这一装置的研发,使过去处理一起发热故障,至少得八九个人,算上停送电时间得两个小时,现在最多两人,且在设备带电情况下,10分钟便可轻松完成任务,确保了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实践打磨技能

同时,国网山西电力所属晋中供电公司建立了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方守盛命名的“方守盛输电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2012年,该专家工作室被山西省总工会命名为“山西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方守盛输电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有成员8名,在方守盛的带领下,工作室已经成功申报8项国家专利,“绳索拉力自动检测装置、复合绝缘子检测系统”等科技创新成果已在实际工作中获得了应用。仅单线夹重锤片一项,就为公司节约了施工成本10万余元,工作效率提高了近30%。

最让一线员工称赞的是201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架空地线提升器”。这项发明实现了荷载由人到机器的转移,将原来7小时的工作时间直接缩短至2个小时,工作室的同事们都称赞:“方师傅就是我们工作的‘提速器’。”

以专家工作室为引领,以点带面,层层辐射,仅方守盛个人就组织集中授课1000多小时,培训450余人。为了更好地服务生产一线,方守盛将专家工作室扩建为235平方米,另设立了实训室和室外实训平台,使员工不仅可以在室内进行研讨、理论学习和新型工器具使用的培训,而且将训练场所扩展至室外,充分利用室顶面积建设了“实训平台”,实现了“高空作业培训地面化”。

创新破解难题

此外,以“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陈文刚命名的“陈文刚调度自动化专业技能专家工作室”,是国网山西电力首家电力调度自动化专业技能专家工作室。2012年,该工作室被山西省总工会授予“山西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陈文刚技能工作室共14人,平均年龄35岁,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技术团队。近年来,该工作室不断钻研技术创新,致力于研发新的调度监控辅助信息系统软件和设备,全力支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被称为“培养众多新技术人才的摇篮”。

该专家工作室先后有“EMS服务器在线检测报警系统”、“变电站GPS远程监测及管理系统”、“智能化母线接地预警监测系统”等6项调度监控辅助信息系统软件创新成果,有两项发明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3年以来,由于主变近距离短路烧毁事故时有发生,10千伏、35千伏母线接地预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些问题,该专家工作室研发了“智能电网母线接地预警系统”,过去监控人员2小时巡视一次母线电压,判断母线是否接地,现在则通过自动报警迅速判断母线接地及时排除故障。“EMS服务器在线检测报警系统”在线检测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CPU负荷率,磁盘使用了及网络通信信息等,若出现故障,能及时通过声光报警或短信通知,是相关技术人员第一时间抢修处置,基本实现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巡视。“变电站GPS远程监测级管理系统”研发应用,有效避免了变电站端GPS装置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带来的时标信息传输错误,现在便可以轻松地通过远程监控获悉各变电站GPS信息,及时发现排除故障。

近年来,国网山西电力通过专家级技能人才的引领,培养和带动公司技能人才队伍的壮大,通过专家扎根一线,取得攻克技术难关的若干创新成果。据悉,国网山西电力12个技能专家工作室已申请和正在申请的国家专利“110千伏隔离开关带电清洗触头装置”、“变压器快速滤油装置”等151项,攻克生产现场实际问题“输电线路耐张联板无孔紧线双钩”、“绝缘子弹簧销保护装置”等171项,形成科技和管理成果“220千伏输电线路水平排列导线间隔棒跨越装置”、“变电站GPS远程监测级管理系统”等133项,发表技术论文《电网调度智能操作票防误系统应用研究》、《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信息规范》等126篇。

变电检修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变电系统,设备,状态检修,方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战略中的先行企业,如何来提高供电质量的安全可靠性,如何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水平,是当前电力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显然,之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了,如何来改善供电设备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如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的事故发生率,是目前我们电力企业急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二、传统周期性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1.不从设备的实际状况出发,一律按预先规定的检修周期执行检修,这样在“量”上往往表现为检修过多和检修不足,在“质”上有时还表现为负效应,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出现变电设备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以至于使设备“不修还好,越修越坏”,从而危及电网安全。

2.因为计划检修需要长时间停电,停电的次数也较多,使检修工作所需时间较长,从而使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大。目前电力企业主要是超量检修,这样使一些本来完好的设备损坏,而且还会增加误操作、误接线和误碰的概率。

3.电力企业所需要维护的变电站和设备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多,但是检修人员和检修成本不可能也同比增长。如果依旧按照计划检修的检修方式来运作,肯定难以满足各方面要求,从而使检修的质量和电网、设备的安全受到影响。

4.现在设备寿命的故障规律与计划检修周期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大量的中外设备统计资料可以发现:所有的设备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故障率曲线都是一条向下凹的浴盆状曲线,所以在电力设备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按照统一的周期性检修制度执行检修不科学,而且这也与设备的客观实际情况不符。

三、加强变电系统状态检修的措施探讨

状态检修遵循的原则是“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状态检修的流程是根据电力设备状态的综合评价结果,周全考虑设备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合理的设备检修计划及检修内容。因此状态检修开展的核心就是设备的状态评价。状态检修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保障电网和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且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在此前提下,状态检修以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价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提升电网安全水平为目标,通过加强基础管理的手段来规范电力设备的管理流程以及落实安全责任,并且加强电力设备的运行监视和运行状态分析,消除设备周期性检修及维护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检修及维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保证供电可靠性和设备的良好状态。

1.掌握设备的初始状态。状态检修需要清楚地掌握设备的初始状态,综合起来主要是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充分保证设备在初始时有着良好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在设备投入运行之前,对设备各方面参数有着比较清晰的了解,并尽可能多的掌握设备信息。

2.加强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状态检修主要是通过对设备状态的分析对比,从而确定是否要进行检修和维护。所以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有效统计分析,有利于指导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其主要手段则是根据以往的设备缺陷,充分考虑新设备应用等情况,及时将新的运行状况汇报,从而建立健全设备缺陷分类定性汇编,并且在系统中应用先进的检测设备

3.制订完善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状态检修总体来说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的工程,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规范来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即需要一整套的管理体制、方法机制、技术手段、保障体系等来维持状态检修的开展。

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基于对设备状态评估的结果,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维修、试验计划。设备检修的目的是通过检修消除设备缺陷,使设备恢复健康的运行状况和出力,从而保证设备在检修周期内稳定可靠运行。因此要顺利对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必须转变到新的管理模式上来,并且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从而根据在线监测采集到的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对比分析,然后对变电设备的整体状况进行评分,再根据评分值来判定设备的健康状况,并以此为依据适当延长或缩短设备检修周期。

对设备状态评分所依据的信息主要包括试验数据、运行工况、在线监测数据以及设备缺陷、检修等一些相关数据,这些数据统称为状态信息。对设备状态目前主要采取综合分析、加权计算的方法进行评分,并且实施百分制评价,这样更有利于清晰明了的体现出设备的健康状况。而针对一些重要的信息,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加权系数,并通过计算分析,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分析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

四、状态检修的建议

1.注重运行、检修、试验数据的分析

利用生产MIS系统实行设备数据的动态微机化管理。 逐步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专家系统等为手段的设备状态判定系统。

2.加强对运行和基层检修部门的人员培训

提高一线人员分析和判断设备状态的水平,避免走入状态检修就是不检修或事后检修的误区。按照 《变压器状态检修规定》、《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规定》、《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规定》等技术规范,每年组织专题会议分析设备状况。

3.以可靠性为中心,实现设备最优化的状态检修(RCM)

开展设备状态监测、检修工作,并不能完全替代原有预防性试验等传统检测方法,而是注意两者的异同之处,将其有机结合。 可根据变电设备的重要程度,分别采用TBM、CBM、PDM的方法,使检修合理化。

4.状态检修的关键在于如何及时、正确判断电力设备性能、状态。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在线或离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提高故障诊断的实效性与准确性。 目前重点开展红外热像检测、局部放电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及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技术。

5.研究变电设备技术参数与运行工况的关系。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状态判据,并使状态判据量化和具有可操作性。

6.推行大运行、大检修生产体系建设 ,注重运行、检修、试验数据的积累,加强检修与运行的数据融合。

7.在目前设备状态监测手段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开展带电测试等外部诊断方法,结合预防性试验、运行巡视、停电检查等传统手段开展状态检修工作。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力企业定期检修必然会被状态检修所取代,从而成为输变电设备有着独特优越性的主要检修方式。输变电设备状态的检修是输变电设备检修中的重点部分,在实施检修过程中,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状态检修质量,成为实施状态检修的关键。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状态检修过程中设备状态的评价,努力提高对设备状态评价的准确性,确保状态检修达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分析与实施[会议论文] 2010 - 2010年全国发电企业设备检修技术大会

[2]王世祥,变电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信息系统构建[会议论文] 2010 - 2010年全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

[3]梁文焰,南宁电网变电设备检修现状及状态检修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会议论文] 2008 - 2008年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4]王炜,邬欣,杜赞,基于CBM系统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在基层中实践的研究[会议论文] 2010 - 2010年全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

[5]张晓帆,杨华飞,李盛盛,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信息化研究[会议论文] 2009 - 2009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上一篇:改造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电能计量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