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研究

时间:2022-12-27 11:05:50

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研究

摘要:当前,各个高校在创新创业活动上,取得了初步成果,让创新创业育人模式呈现出日新月异、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这一能力的培育,有助于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文章以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艺术类人才的特点,探讨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方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时代背景;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育

一、艺术类人才的特点

艺术类人才与其他人才具有相同特点,也有独特之处,从心理特点来看,他们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烈,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评估经常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专业学习具有浓厚兴趣,也极其认真,但部分学生缺乏毅力和恒心。同时,他们感性思维较多,理性思维相对较弱,情感充沛,可以发现美,但是,他们的人生经历不足,心智还没有发展成熟,在行为上,少数学生缺乏制度意识,在长期艺术类内容的学习中,养成了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特征,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趋向于独立完成,团队意识比较缺乏,思辨性相对较弱。

二、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现状

1.对创新创业理念重视度不够。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是促进人才综合效能提升的内驱动力,尽管国家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在多数高校中,创新创业理念还处于边缘状态,与人才的培育并没有实现真正融合,未意识到创新创业活动的紧迫性。相较而言,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培育起步较晚,在内容体系上,也处于探求和摸索的初级阶段,对于培育目标、培育职责和培育内涵的理解也存在偏差。2.师资力量薄弱。要培育艺术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发挥出师资队伍的先锋领导作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特别是针对艺术类人才,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因此,培育其创新创业能力显得更加迫切。但是,在师资队伍上,大多是以单一的校内导师为主,企业家、创业者、风投家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整个队伍结构不合理,对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研究深度不够,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指导。3.培训内容融合度不够。创新创业与其他内容应当是并行发展、交叉融合的,但是,对于当前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大多是与艺术内容相脱节,在通识内容模块基础上,开发出各类育人内容,缺乏科学性与整体性,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育人内容的设置上,也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现有的创新创业内容与区域结合不多,普遍空洞乏味,难以引起学生关注。4.实践平台有待完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构建与之相符的实践平台,这样,才能让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得到有效落实。目前,各高校在平台建设上,投入了较大精力,也建立了科技园、实践基地,在平台规模、运营和管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平台建设大多还是零散发展,没有形成体系化,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要加强。

三、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

1.构建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育人理念。创新创业是艺术类人才育人改革的重要抓手,要面对全体学生,其核心思想是要利用一系列的育人内容提高学生能力,鉴于艺术类人才的特点,需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育人理念。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创新创业理念也是与时俱进的,在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任务,对于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需要突出其普适性,自始至终贯穿于育人体系中,而并非简单针对毕业生开展。同时,要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与学生专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找到结合路径,不同的人才类型,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特点不同,要找到各类内容的契合点,再结合学生的成长要求构建出层次不同、形式多元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类困难,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对于整个师资队伍都有严格要求,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有必要构建“衔接型“师资队伍。具体来看,需要将艺术类人才师资队伍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为学生提供专职培育,为其传授艺术类基础理论;第二层次是聘请艺术人才,其培育方向更加侧重于艺术内容,将第一层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计划;第三层次要求选择优秀企业家、成功创业校友或者社会成功人士,为学生提供兼职指导,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各类疑问。这类衔接型教师队伍做到了层层递进,将实践平台、育人内容之间充分连接起来,构建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为了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育人水平,需要开展实践培育,构建分层次培育体系,学校还要与企业之间开展深度合作,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机会,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化素养。3.构建特色化的育人内容。为了培育艺术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在专业内容中加入更多的创新创业元素,以及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元素,并增设关于技术管理、法律法规、心理辅导等相关的内容,形成多元一体的育人内容体系。同时,对传统的艺术类内容作出调整,实现创新创业元素与常规内容的整合,针对不同兴趣、爱好、年龄的大学生,要对创新创业内容体系做出分层,确保覆盖各个年级、各个阶段,加深内容深度,挖掘学生创新创业潜质,按照个性化的培育要求,让学生能够产生欢快、愉悦的体验。另外,针对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除了要让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外,还要培育其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艺术欣赏水平,艺术类学生个性独特、创新意识强,可以用各类艺术平台展现自我,在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上,要充分考虑到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发扬其个性,为后续成长奠定基础。4.做好实践平台建设。在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上,理论、实践均是重点内容,对此,需要在实践平台上继续进行优化,推行责任制工作小组,将创新创业内容纳入学校重点计划,进行研究部署,形成齐抓共管、相互协调的联动机制。对于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由专人负责,划拨专项经费、安排办公场所,同时,在实践平台方面,不仅要发挥出现有平台的作用,还要组织一些竞赛类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有效提高艺术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巩固其专业内容。同时,要将实践平台一体化,明确定位,致力于为社会培育大量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在这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出自身的调控、引导作用,进行宏观规划,将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社会转型与艺术类人才培育密切结合,提供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学校方面,也要继续增加资金投入,针对艺术类人才的各类重点项目予以扶持,吸引金融机构的参与,用低息、免息等方式,对大学生提供扶持。5.构建多元化育人评价体系。针对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还要构建与之相符评价体系,在借用非艺术类人才评价的基础上,融入艺术类内容,根据计划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企业孵化等进行细化,形成涵盖企业调研、实践管理、社会考察、项目答辩于一体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树立科学的评价观与正确价值取向,不管多么完善的评价体系,都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评价上,要兼顾思维培育和实际效用,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创业果实,还能够评估其创新创业思维,并且要准确进行功能定位,避免对艺术类人才培育的评价出现功利性,要做到深入、真实。明确奖惩机制和评价目的,发挥出评价在服务决策、绩效评价以及人文关怀上的作用,并采用合理的衡量标准,既要注重理论评价,也要关注实践评价,选用最优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融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实践平台、政府、社会、学校构成,政府负责财政支持和政策的制定,确保信息能够得到有效下达;学校要从方法和育人内容上提供支持;社会则主要通过财政、企业、项目来为学生提供支持。另外,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在前期很难看出效果,且在不同阶段,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任务也各有差异,因此,评价时间和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需要针对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成长要求来划分为不同阶段,进行分阶段、分节点评价。

四、结语

创新创业有助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大学生是民族希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经济发展的一项迫切要求。艺术类人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艺术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需要优化创新创业内容类型,从育人理念、育人内容设置、师资队伍构建、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多方面提供支持,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合力,形成政府、学校、社会等全方位关注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场景。

参考文献:

[1]邱京京.双创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旅游,2018(05):172.

[2]董效康.浅谈“双创”时代高职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06.

[3]李群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1(06):173-175.

[4]王永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文存阅刊,2017(19):48.

[5]唐田田,于金翠,孔德斌,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烟台南山学院学报,2018(01):47-49.

作者:胡磬

上一篇:高水平专业群项目管理方式探讨 下一篇: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