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时间:2022-08-02 11:54:51

学校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摘要:在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会议中,明确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繁荣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1]。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就是确保拥有强健的体魄,这才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学校教育要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体育教育工作需进一步不断增强。”继而又推出和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社团活动成为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并赋予其特殊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进行分析,以及论述学校体育社团活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分析其对营造课外体育文化生活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给学生无形中灌输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利于体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等作用,并探究如何使体育社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更好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提出:体育社团活动需多样化和多元化,建立健全体育社团监督管理体制和活动方案,体育社团的指导老师须切实进行管理,强化校内体育与校外体育社团交流,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体育社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究

随着体育教学不断持续深化改革,我国体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我国青少年体质的变化依然不太理想,打破这一局势的有效途径是增加青少年参与的体育活动、培育体育活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体育社团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多样性,备受学生青睐,校园体育社团文化的扩展和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促进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

1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1.1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体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健康,校园体育文化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规律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促进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等素质提高,增强免疫力,提高学生的体质,从而有充足的精力去投入文化学习中去。

1.2促进学生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

作为体育文化、教育文化一部分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促进学生的意识形态健康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团体体育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培养学生处理人际交往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让学生明白付出才会有回报,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喜悦,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付出就有回报的成就感;任何一项运动都有着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比赛,能够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体育比赛有输就有赢,学生通过体育比赛,也能培养学生处于困境不气馁、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能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体育社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2.1就个人而言

(1)培育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参加体育社团开展活动中,依照这样的目标制定短期或者长期的体育锻炼方案,无论是在体育课程内,还是在课外活动,都可引导学生有锻炼的意识,再经过长期开展的教育和宣传,学生会逐步意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价值,这样价值观的树立在志同道合、相互勉励的体育社团组织内部中可再次加深,从而使终身体育锻炼成为自己的习惯。(2)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培养,还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将通过让学生进行各项活动的组织,然后自身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其中班干部起到组织、带头模范作用,这其实对自身形成很好的约束,从而促进自我的管理能力及组织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大胆沟通,相互分享独有的见解,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无形中对学生交际能力有所提升,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好培养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的条件。不断地突破自我,挖掘自身的潜能。

2.2就学校而言

(1)营造课外体育文化生活氛围。体育类社团的开展,是以体育兴趣为初衷打造的一个组织,其往往可以围绕着一项体育爱好,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文化、体育项目、体育比赛、体育实践等活动,这些是丰富校园文化成为重要方式途径。随着体育类社团开展的活动,由此使得体育文化氛围朝着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创造浓烈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具有积极作用。(2)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除了家,学校是占学生时间最多场所,也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所以要想符合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必须使学校的学习氛围是积极向上的。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再加上体育活动吸引,他们会很快融入社团活动,其参与度相当高并且会积极地配合。社团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在一起,增加学生互动交流,并创建更为牢固的同学关系,也可为增加班级凝聚力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后,通过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社团活动,尽情参与,享受其中的无尽乐趣,无形中就释放了学习上的压力。课堂教学与体育社团活动,两者一动一静完美结合使得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

2.3就国家而言

(1)利于体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体育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生宝贵的财富。体育类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势必以特定的体育文化主题为主导,在进行这些传统优秀体育文化元素宣传和践行的过程中,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到优秀的传统体育精神,做到永不言弃、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等,由此将这样的体育特色文化作为自我管理的基准,使得体育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2)真正贯彻素质教育。新课改一直推行的素质教育,对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求在课外文体活动中把学生兴趣爱好提升起来。学校社团是课外延伸,通过参加体育社团活动,可拉近学生交流和联系,减少与老师间的陌生距离,这些隐性作用对教师课堂授课也是极其有利。学生通过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重视班级集体凝聚力,还可在隐形中培养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降低外部环境对他们的诱惑,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习惯,贯彻响应真正的素质教育。

3体育社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运行中发挥效能的策略探究

3.1体育社团活动需多样化和多元化

社团活动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是促进体育社团成员参与度、活跃度增强的重要途径之一,还可吸引处于徘徊、观望中的学生参与。在此基础上,活动有目的性地开展,改变传统体育活动模式,实地考察和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准备,通过社团成员间交流,不同的意见与想法碰撞,再围绕本校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更有利于校园文化的丰富。

3.2建立健全体育社团监督管理制度和活动方案

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育社团活动方案这三者工作有序运行,务必离不开合理的规划管理监督制度,监督制度确保活动方案顺利,活动方案顺利就说明监督制度合理得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两者都应将社团活动的规划方案与管理工作立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再加上社团中强有力度的监督管理制度去制约和指导,确保体育社团的有序正常开展工作。

3.3体育社团的指导老师须切实进行管理

体育社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作用,这一点指导老师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体育社团前期建设中,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做好规划,目的、任务清晰,加强社团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且相关指导老师须落实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设立适合该校的体育社团,并且保证每个进社团的各部门负责老师都有明确细致的任务分工,密切关注社团进程并且及时进行指导,确保社团活动的实质性和有效性。

4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体育社团对其建设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社团作用来更好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策略,首先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建设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这一点须有着正确的认知。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体育类社团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并且建立对应的管理机制,确保体育类社团的建设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引导社团实践活动开展与体育文化传播建设工作的步调保持一致,强化不同体育社团之间的交流,确保有限的体育社团活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发挥其在建设传播中的效能。正能量不断迁移,在学生身上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培养人格魅力、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自己,所以应积极发挥体育社团作用,切实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对大力传播校园文化及获取最佳预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代小琴 单位: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3D打印一体化设计在产品设计的应用 下一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优化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