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科技馆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22-05-26 09:38:31

加快科技馆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省科协关于推进省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通知》《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加快县(市、区)科技馆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提高认识

县级科技馆是基层人民群众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展现科技文化成果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县级科普基础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创新投入方式,加快建设县级科技馆,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形成以县科技馆为基础,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学校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延伸,辐射全县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二、主要原则

加快建设科技馆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服务人民,突出功能。科技馆要采取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教育和参与互动形式,通过免费开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让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科学普及的获得感。

(二)科学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考虑城市提升需求、服务群众规模、财力条件等因素,坚持务实管用、适度超前,科学确定建设标准、方式和年限,大力推动建筑设备和建筑智能化,注重节省投资。

(三)加强管理,注重效用。杜绝“重建设、轻管理与使用”的现象,高度重视展教内容建设,科学确定运行管理方式,大力推动实体科技馆与数字科技馆同步建设、同步开放,确保科技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建设思路

(一)建设标准。

根据中科协制定的《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建标101—2007)和《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加快县(市、区)科技馆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综合考虑县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水平和科技馆覆盖人口、主要功能等因素,县科技馆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左右。

(二)建设模式。

综合考虑实际,拟采取共建的建设模式,即与规模适当的规划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文化重大设施和科技创新重要载体共建县科技馆,对外同时挂“县科技馆”牌子,实现优质展教资源共建共享。

(三)展教布设。

县科技馆应具备科普教育、观众服务、支撑保障等基本功能,合理配备房屋建筑、室外设施和展教设备等。

1.房屋建筑。包括展览教育用房、公共服务用房、业务研究用房、管理保障用房等房屋。其中展览教育用房包括常设展厅和短期展厅,为科技馆建筑的核心用房。

2.室外设施。包括道路、室外管线、观众集散场地、室外展览场地、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场地及园林绿化等室外工程。

3.展教装备。包括展品和技术装备等。其中,展品是保障科技馆实现其科普教育功能的核心装备,其配置和布展应富于创新、具有时代感。要精心策划布展,体现县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特色。

四、管理体制

(一)管理主体多样化。县科技馆纳入本级科普基地管理,由县科协负责业务指导,由于与规划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科技创新中心等社会文化重大设施和科技创新重要载体共建的,具体由项目主体单位管理。

(二)运行机制公益化。县科技馆应突出社会公益性,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日常运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鼓励组建科技馆志愿者服务队,吸收科学素质较高、乐于奉献的居民参与科技馆的科普讲解工作。

(三)开展活动共享化。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模式,将科技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特别是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效结合,把县科技馆打造成为县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全县科技馆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解决科技馆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县科协要加强与上级科协和科技馆对接,对县科技馆建设提供全方位指导。

(二)强化经费保障。将科技馆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精打细算、加强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管好用好。

(三)强化跟踪问效。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切实解决好项目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把县科技馆建好管好用好,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科普公共服务。

上一篇:县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总结 下一篇:科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