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文献研究

时间:2022-10-30 11:57:56

省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文献研究

摘 要:对近年来海洋经济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首先将文章分成三大类并作概述,再逐篇文章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了总结。文献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分析和比较中得到较佳的研究方法,为以后研究者参与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可以相互映照,为国家和地方探明海洋经济的发展强的与深度、制定海洋经济政策、贯彻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评价和调控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动态评估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支撑和辅助决策。

关键词:海洋经济;评价研究;资源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012-02

国家及各地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专章提出“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从而系统而全面地勾画了海洋事业发展蓝图,标志着中国海洋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国家战略由传统的大陆国家向海路兼备的国家转型,对于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预示着海洋经济有望成为未来国家经济新的增长极。近年来,对于区域海洋经济的研究普遍采用先确定研究领域及评价对象,再选择合适的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最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一定程度优化了空间的布局、管理、效率、安全等理论基础,也为定制沿海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发展重点、评价研究、政策导向等诸多方面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性依据。研究类型上,大体可以分为近海资源类型的研究、综合实力类型的研究、可持续发展类型的研究三大方面。

一、海洋经济资源类方面的研究

经济资源类方面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资源承载力和资源综合实力两方面的研究。二者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资源承载力是站在资源储量的角度观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的潜力;而综合实力是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去回看发展水平和对资源的利用情况。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有董文、张新、池天河完成的省级功能区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及殷克东、黄娜、王冰完成的文章是对海洋资源综合实力方面进行研究。

董文等人的研究(2011)在承认与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限制机制本质,即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带有增长极限的消极概念的同时提出了过往学者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沉浸于孤立、静止的资源环境属性的指标体系研究,而忽略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无法全面表征资源环境实际承载能力的问题,实际应该反映资源环境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相互适应的程度,增加人类科技的贡献分量列入主要的影响因子。对其后的科技研究做了概念铺垫。研究通过结合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评价实践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试图对原有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讨论,但并未在文章中很明显表现出数据统计的先进性。但在统计方法上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殷克东等人的研究(2011)首先综合考虑海洋资源与资源的产出水平等系统的诸方面,按照目的树的方法设置了一套三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一套较完整的统计指标并结合了数据资料,从而较好地建立了海洋资源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目标层、控制层和变量层,共三个层级。其中以资源综合实力为目标层,下设五个控制层,变量层共有25个指标。文章的特色在于数据统计方法的选择上比过往学者更加前进了一步,共选用了三种方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法、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沿海省市海洋资源统计数据分别进行了测算和排序,最后使用了Kendall法进行了三种测算方法的一致性的检验,以确定定量计算方法上的统一性。在检验合理的情况下,最终得出了省市海洋资源综合实力的排序。

二、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方面的研究

综合实力方面的研究具有阶梯性的递进性,从概念的界定,指标的建设,再到数据的收集,以及到方法的优化和政策建议都经历了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向云波、彭秀芬、张 勇的研究比较粗糙,但为之后的研究者奠定了基础。武鹏、王镇、周云波的研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比较完善的一篇研究,但政策建议表述得过于模糊简单。殷克东、李兴东完成的文章构建了关于我国沿海省份狭义的综合实力评价标准,并且是综合实力方面思路最清晰、目的最明确、方法最完善、建议最具体的研究之一。

向云波等人的研究(2010)从区域的角度,从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和空间发展格局三个方面分析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这部分是从资源的层面分析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从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品、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四个层面构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每个层面均下设四个指标,共计16个。指标的选择考虑到了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特点。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但是评价体系和前面基于资源层面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缺乏因果联系。没有清晰地解释资源状况如何影响综合实力的现状。仅采用了2006年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应该采用一定区间段的时间序列,以更全面地评价主体目标。统计方法上仅使用了熵值法,手法过于单一,又是这一研究的一大缺陷。

武鹏等人的研究(2010)使用了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这样类似于海洋综合实力的表述,但实则是同质的。 文章在借鉴前人指标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从经济生产基础能力、经济产出情况、海洋产业结构、海洋科技实力和涉海就业五个部分,共3级设28个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和均值法对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分析方法较前人研究相比更加丰富,但仍较简单。德尔菲法的使用使得专家的人为评价意见在评价中占据更大的比重。优点是使得评价更加贴近事实,打破了纯粹数据统计具有的局限性;缺点是专家自身的素质对结果的影响增大,使得评价结果公信力得到一定怀疑,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或许值得商榷。采用了2000年和2005年的数据,数据上显得较单薄。

殷克东等人的研究(2011)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界定为广义的和狭义两部分,而文章主要讨论的是狭义部分。体系中一级指标下包含海洋经济总量、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经济推动力三个角度的二级指标,其下又设共设19个三级评价指标。数据上,选择了2002—2007长达六年的时间序列,使得研究具有较好的说服力。测算方法上也比较多样,综合运用了熵值法等四种方法。这其中使用了数理统计方法,也有人为打分对数理结果进行纠错和微调。Kendall法对四种测评方法的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综合说明了评价方法结果收敛,内涵的统一性。这一研究是在其资源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做的另一项研究。在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区分之后,综合实力的研究思路变得更加趋于清晰,为之后的研究者奠定了研究基础。

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在已考虑了资源基础上的综合实力综合评价,是对前人研究的补充和发展,也是未来研究的最重要方向。冯晓波、赵勇将模型应用于实践,但研究仍然具有数据采集方面的局限性。刘明的研究准确地定义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且在指标建设上和数理统计方法上分析得很清楚,是具有指导价值的研究。狄乾斌、韩增林的研究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完善的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

冯晓波等人的研究(2006)在考虑了区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建设。指标体系二级分为分海洋资源利用能力、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海洋环境承载保护能力为四个部分,并在二级指标之下设16个三级指标。缺点是仅仅使用了一年的数据,不具有说服力。使用了SPSS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沿海地区11 个省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测算,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明的研究(2008)整理借鉴了《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内涵阐述的有关内容,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定义,将其确定为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产业的经济功能、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海洋科技发展水平四个方面。之后还进行了具体详尽的指标建设工作,在二级指标下设共20个三级指标。其指标的选择清晰明确,并且易获得,值得今后的研究者借鉴和使用。

狄乾等人的研究(2009)在讨论比较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建立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进而具体地建立了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型。指标建设在充分考虑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本质度量的数量维、质量维和时间维3个维度,并将海洋资源环境系统、海洋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系统3个层面设为二级指标,在其之下又设8个次级指标层,共计28个评价元素,以此构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实例研究具体详实,具有代表性,有很强的可借鉴价值。

四、总结

近期关于海洋经济的优秀研究具体来说大体可以分成三个大类:资源类、综合实力类、可持续发展类。总体来说,这些研究具有一些相似性思想内核还是具有很强的统一性,方法上也都具有一致性。也存在着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研究方法上均是较简单的数理统计的方法运用较多,是否可以更加丰富研究的手段值得以后的研究者探究。政策建议上可以更加清晰可行,使得研究可以真实地有助于改善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 董文,张新,池天河.中国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2):177-183.

[2] 殷克东,黄娜,王冰.中国海洋资源综合实力评价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9):29-33.

[3] 殷克东,李兴东.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测评[J].统计与决策,2011,(3):85-89.

[4] 武鹏,王镇,周云波.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10,(2):26-32.

[5] 向云波,彭秀芬,张勇.长三角海洋经济发育现状及其综合实力测度[J].热带地理,2010,(6).

上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搭便车”行为探究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