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榜样伦敦是新开始

时间:2022-10-30 11:08:03

BM:英国已经举办过奥运会,为什么不利用之前的奥运场地,而将新的奥运场馆建在东伦敦地区呢?

McCarthy:如果你去过东伦敦的话,就会知道为什么将奥运主场馆所在地选在那里。我们之所以要承办奥运会,就是为了拉动当地的经济。东伦敦地区一度被列为欧洲最穷困的社区之一,就业率为50%,人口的60%是非英国当地人口,60%的人口在16岁以下。在申奥的提案当中,就提到要振兴当地的经济,国际奥委会很赞赏我们这个举措。通过这次奥运会可以带动伦敦公共交通的发展,然后又会建起一批公益性房屋,帮助贫困人口。并且,借此契机,让当地的失业人口能够脱离现状,提高他们的技能,使他们不仅仅是在奥运场馆施工建设期间有工作,而且在大伦敦范围内都可以找到工作岗位。简而言之,可以使当地很多人受益。

BM: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承诺停止使用塑料袋,并且实现了,那么伦敦奥运会将有哪些类似的举措呢?

McCarthy:北京奥运会我也参加了,办得非常好,非常了不起。在伦敦,我们类似禁用塑料袋这样的活动,都是属于自愿性质的,我们鼓励人们自愿投入这样的活动计划。我们的主要重点还是放在奥运场地周边,鼓励当地的人去参与和奥运相关的一些工作或技能培训。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这是大伦敦政府的任务。比如,像禁用塑料袋,要通过各个区政府的民主最后决定。伦敦地区有三个这样的地方政府,所以它们要各自作出决定。会有一些跟环境相关的赞助公司来配合可持续性计划,我们重点还是放在使民众自愿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上,这需要长期性的宣传。

BM:在奥运会之后,奥运场馆、场地如何利用?

McCarthy:关于主场馆,伦敦与北京不同的是,伦敦的主场馆是临时性的,跟“鸟巢”不同。在奥运会之后,我们会将容纳10万人的临时场馆拆掉,然后将其重新改建成一个容纳3万人的场馆,变成地区性群众体育馆。许多设施都将服务于当地社区居民,比如游泳馆,我们会把它变为当地的社区设施,作为当地民众的游泳场所,也可以进行运动员训练,甚至作为一个比赛的场地。在奥运公园北边,还有街区公园,将成为自行车赛场,赛事之后自行车赛场就会变成这个公园的一部分,而目前这个街区公园已经是一个运动员训练基地,也会为当地社区提供体育设施。另外,会在奥运公园区内建设一个学校,也主要为当地民众服务。还有几个场馆的长期使用问题现在还没有最后决定,正在商讨之中。

我想,房地产公司在经济恢复之后,肯定会对可持续场地这个问题感兴趣。因此,不管是从政治方面,还是从其他利益方面来讲,都有必要将奥运公园搞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场地。伦敦奥运会决定成立一个独立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就是为了监督奥运工作。所以一直到2014年奥运会举办完,还要等到将所有场馆都顺利交付给当地社区,我们的使命才算结束。

BM:奥运村设计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McCarthy:根据奥组委的设计,从运动员的住宅到奥运场馆,步行只要几分钟。奥运会举办之后,运动员村就会建设成社会的公益房,就像中国的经济适用房一样。另外在英国,建房的标准,现在是按碳排放分为1到6级,6级是完全实现碳的零排放。到目前为止,英国的建房都没有达到4级标准。这次奥运会运动员村的住宅是按照4级标准建造的。从碳排放量方面来讲,粗略地算,达到4级标准的住宅和英国平均水平来比的话,碳排放量可以减少80%。达到4级非常难,因为它要求施工方在住宅建造时,一点缝隙都没有,丝毫不漏,除了要加隔热材料和双重玻璃之外,整个施工的缝接处理都要特别好。

BM:伦敦奥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这么高,会不会超过预算?

McCarthy:不会。因为可持续性标准在申办期间已经制定出来了。唯一一个成本比较高的地方就是基本建设,楼宇要求具可持续性,投资可能会高一些。但是,从楼宇的整个使用寿命提高来看,初始的高投入也基本可以收回。另外,从垃圾回收来看,如果使用垃圾填埋技术,就需要大量的垃圾填埋费;如果是回收再利用的话,就没有这个额外的负担,减少了费用。从可持续性材料方面来讲,在建设过程中,价值25%的建材,都必须是可回收的材料,这些都非常有商业优势。所以说,可持续性发展完全可以在我们的预算当中实现。

BM:您能否谈谈奥运场馆供电中心情况?

McCarthy:奥运场馆的供电中心也采用可持续性的方法,场地将建一个联合回收供电、热、冷却的系统,而且已经批准建设一台风车发电机组。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看到周边采用很多太阳能板提供能源,我们也计划在当地社区安放太阳能板。另外,我注意到在奥运场地建设中也有很多有机废料,可以产生生物气体,如果这些生物气体能够被用于联合发电机组提供能源,那么可以说201 2年的奥运场地几乎是零碳排放的。我们对奥运场地所作的承诺,按2006年的标准,碳排放减少50%,目前看我们已经实现承诺。

BM:废水、垃圾如何处理?

关于污水,我们提倡在东伦敦区建一个地区性的厌氧消化器,这样还会产生生物气体,可以为奥运场馆供电、供热。但是目前,奥运村的污水是通过一个回收再利用系统进行处理的。处理完的中水可以进行公园的灌溉和冲马桶等。

BM:奥运人文方面有哪些举措?

McCarthy:为配合奥运会,我们现在已经在全国展开了文化奥运会,一直持续到2012年之前,全国各地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和奥运会相关的文化活动进行交流,也有助于拉动当地实体经济。在义工方面,北京做得特别好,那么多的志愿者,管理得有条不紊。我跟志愿者们接触了很多,他们都非常友好,所以我非常支持中国的做法。从为当地谋一些福利的角度来考虑,义工志愿计划也有所帮助。在奥运会举办场地,除了主场馆让当地社区积极参与外,在伦敦的其他场馆,我们也积极鼓励社区参与。

BM:在拉动大众健身方面有何举措?

McCarthy:我们将达到的效果目前尚无法预测,过去,很多大型赛事都无法起到带动全面参与健身的作用,要想打破这一怪圈,伦敦就需要采取一些与众不同的策略。对奥运会前,我们为主办方未采取任何有利于改善全民健身状态的措施感到担忧。

上一篇:干那事儿还有多少式? 下一篇:“裸奔”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