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钢拳 第4期

时间:2022-08-15 04:45:29

《博物馆惊魂夜》的导演肖恩・利维的新片《铁甲钢拳》将在下半年上映,这是一部《洛奇》风格的拳击电影,只不过在故事发生的年代上,人类拳击手已经被机器人取代。拳击在国外的疯狂程度就好比国内球迷对足球的不弃不离,而这中间人们赋予拳击的精神也已远远超过运动本身,如同歌者所唱,一生打不倒的精神活到老。

大荧幕的最爱

几乎所有的拳击电影都会细致入微的展现每一个打斗情节,而每一次的打斗背后也基本上都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深层次的意义,或是对现实的宣泄不满,或是对人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总之,拳头不是为了伤害,而是为了说明道理。

大多数的关于拳击的电影都会讲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由弱到强,由少年的放荡不羁到成熟后的老成持重,只是中间经过了不同的经历和事件,引入了非常复杂的元素。用体育的眼光看待拳击,这绝对是一项可以让人肾上腺激素加快分泌的运动,选手每一次的出拳除了打在对手的身上,更是打在观众的心里,这种原始野性的激发会是正常人兴奋的竖起每一根汗毛,看人打架总比自己打架要来的爽快的多。

在现实生活中,全明星多半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体育赛事,足球也许是每年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但若是在硕大的幕布上面,有且只有一项运动是永恒的王者,拳击。那好莱坞来说,拳击累电影一直有着获奖的传统,早在1932年,华莱士・比里就凭借在《舔舐情深》中饰演为了儿子重返拳坛的拳击手获得了影帝殊荣;史泰龙的《洛奇》更是捧回了197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到了1980年,《愤怒的公牛》也让罗伯特・德尼罗轻松亲吻小金人……除却这些幸运的获奖者,著名影星丹泽尔・华盛顿和威尔・史密斯也曾凭借《飓风》和《拳王阿里》先后得到过影帝提名。为什么拳击电影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正如著名拳击专栏作家胡弗所言,“当电影与拳击联姻,一切都不需要渲染,因为拳击具有电影所需要的一切东西。”的确,体育题材电影拥有其独特的视角和特殊的励志功能,而在体育影视作品中,拳击题材无疑更能让电影人和观众感到疯狂。电影所需要的正式拳击本身所承载的,不管是精神还是外在,视觉的冲击,情节的起伏以及有血有肉的刻画。

其实,拳击擂台就是一个被简化了的舞台,在聚光灯下两个主角你来我往,这要远比十几个人的比赛看着过瘾,也更容易把人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起来,只有能够让人们全神贯注的关注,才能有更剧烈的效果。1999年的《搏击俱乐部》就是一部足以激发观众原始也行的电影,男人与男人之间的阳刚肉搏,被渲染成了一种自觉的行动,吸引了一群在社会的角落中被长期压抑却无法发泄的人们齐聚酒馆的地下室一对一的殴斗,每一个拥抱都带着热辣的鲜血和汗水,这种直接的呈现,让整部电影充满着暴力和宣泄。按照导演大卫・芬奇的阐述,人的天性就是残忍的,只不过每日的辛劳让人变得麻木不仁,生活中充满着失落、挫折、绝望和空虚,这种外在的压抑已发了人们最原始、最野蛮的痛苦和天生暴力的动物本性。导演的想法和现在很多人通过运动来减压的行为如出一辙,从这个角度来讲,拳击是最好的业余运动。

除此之外,拳击还为电影中黑色元素的滋生提供了充足的人养料,在黑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人公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却还是要坚持,或许这些理由出自欲望、金钱、感情,而现实中拳击手的故事也都和这些不无关系,加上艺术的加工和矛盾的设置,这种电影往往让人唏嘘不已。

支撑美国精神

美国人对于拳击类电影的偏爱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据不完全统计,在100多年的电影历史当中,体育题材的影片高达3000多部,而其中更是以表现拳击为内容的影片最多,好莱坞的制片商们竟拍出了500多部。他们似乎在擂台上看着还嫌不够,非得把拳拳到肉的场面搬到大银幕上来才觉得过瘾,最好每一拳都打出血来,除了视觉上的享受以及拳击本身所赋予的精神,而且还在美国人最困难的时候成为他们精神寄托之一。通过高中时候的世界近代史我们知道,1929年,伴随着纽约证券交易所股指暴跌,美国进入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这次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大量的失业和破产伴随着人们,恐慌的情绪弥漫四周。

而在这样一个不景气的萧条时刻,人们没有多余的钱去消费,更多的都在节省生活的必备开支,希望能尽早熬过这经济的寒冬。面对冗长的闲暇时间,最能刺激美国人,特别是代表大多数人的劳动阶层的一项运动就是拳击。在擂台上,激烈的搏斗似乎可以给人们疲惫的神经带来视觉上的刺激,郁闷的情绪也可以在全场呐喊的时候得到宣泄。更重要的是,拳击台上百战百胜的英雄,更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成为美国经济再度“雄起”的象征,人们对于明天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拳击的打不到的精神之上。

那个时候,随便一场拳击比赛的票房收入很容易就突破百万美元。蓝领阶层们一边捂紧钱包减少消费,一边却盘算着如何买到更加便宜的拳击比赛入场券,在他们看来,宁可少吃两个汉堡包,也不能错过周末的一场精彩比赛。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众多拳击手中,乔・路易斯无愧是王者。他保持拳王头衔超过11年,并成功卫冕头衔25次之多。他参加过27次重量级冠军战,至今仍是史上最高纪录。

美国拳击运动员们问鼎世界冠军的事迹鼓舞着民众,他们的坚韧和胜利在意志消沉的年代为整个国家带来了希望。其实关于拳击在经济萧条时期的作用,就像《铁拳男人》中拉塞尔・克劳所演绎的那样:30年代初,因一些变故而放弃打拳的职业拳击手詹姆斯一家早已穷困潦倒,就如当时的大部分美国人一样,现实的打击与噩运的频频光顾令詹姆斯几乎绝望。他无力支付账单,全家甚至还要靠社会救济金过活。尽管如此,在他心底唯一牵挂的就是这个家庭,妻子仍一如既往地给予他很大鼓励与信心。出于对家庭的爱,也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詹姆斯下定决心重拾旧业,靠拳击来赢取奖金养活全家……这样一个为家庭而争取第二次机会拼搏的民间英雄,在影片上映之后受到了大批民众的拥戴。

大萧条催化繁荣了拳击运动,而拳击反过来刺激了民众的情绪和信心,拳击的特殊精神成就了那个时代的美国人,而经济的颓败也注定让拳击走向辉煌,对于走过那个时代的美国人来说,拳击不是一项运动,而是一种情节,一种寄托。

黑拳血淋淋

聚光灯下,拳手一记迅猛的勾拳打中对方的头部,随着拳头和脑袋接触的一刹那,被打中者应声倒地,台下口哨声四起,欢呼声一片。不久,这名拳手因为脑部严重受伤而死去,这不是泰拳,也不是自由搏击,而是黑市拳赛。要是比较KO率最高的格斗比赛,泰拳、自由搏击、无限制格斗虽然KO率并不低,但和黑市拳相比而言,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世界上顶级的黑市拳几乎从来都是100%的KO率,电影《第一滴血》续集中史泰龙在泰国的那场比赛多少能看出些端倪来。

在黑市拳的赛场上,什么样的情景都可以看得到,如同一场梦魇,很多人会拒绝它的存在,他们认为黑市拳的

存在对于格斗而言是一种耻辱。但不论承认与否,很是拳赛都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发生,这种游离于正统格斗道德以外的比赛形式,其历史几乎和格斗本身一样悠久,从美国到非洲,黑市拳几乎植根于每一个角落。

区别于正统的格斗,黑市拳所设立的奖金要高很多,因为本身残忍刺激,富人愿意支付高额的门票,且比赛不用纳税和缴纳各种费用。更重要的是,黑市拳允许各种形式的赌博,虽然西方的大多数比赛都是允许赌博的,但在黑市拳赛上更为彻底,没有限制。还有就是黑市拳是真正的“无限制格斗”,除了不能使用武器外,参赛者可以用任意方式击打对手,越是残忍越是值得鼓励,这种方式可最大限度的刺激现场的所有观众。邓宁格老师曾经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高额的奖金是拳手参加黑市拳的根本动力,黑市拳比赛中没有复杂的赛制,只要连续获胜,拳手就会得到高额的奖金,尽管职业拳赛的奖金也很高昂,但和黑市拳相比仍然逊色不少。

黑市拳中所谓的技巧是让选手掌握纯粹的杀人技巧,纯粹依靠技术获胜,缺乏杀手锏的选手是无法活下去的,这也是很多拳手在有诸多限制的职业赛中表现不好的原因。这种充满杀戮的比赛会将人性心底的残忍爆率出来,很多黑市拳赛的选手并不打算长期从事这项职业,他们多数抱着赌徒的心里,总是想着赚一把大的就金盆洗手,然而赌局总是变化莫测,有的人适时的离开了拳场,而有的人上去了就永远不再下来。

“和别的相比,我们只关心两件事:金钱和生命”,米特卡内拉曾是美国黑市的拳王,和所有拳手一样,他也希望自己能够赚取足够多的钱,同事还要保证自己有名花。不过命运弄人,就在他自己的最后一场比赛中,被对手踢中了头部受了重伤,奄奄一息的卡内拉对于老板来说只是个负担,就在老板想将其杀死的时候警察感到,才算勉强捡回条名。“对于黑拳的老板,他们更是看重你是不是他的赚钱工具,没有别的什么比这重要。”

对于参加黑市拳赛的拳手来说,技术的全面是基本要求,若是只有所谓的致命绝招而不全面,对手总能找到弱点,这就意味着死期的到来。黑市拳赛不总是地面上的贴身肉搏,相反的,绝大多数拳手更倾向于和对手保持距离,用腿去解决对手。“贴身肉搏往往会两败俱伤,就好比俄国人会使用远程导弹攻击美国,而不是派遣部队登陆一样。当然,这个的前提就是你必须全面,如果你有弱点且被对手发现,那么对手一定会猛攻你的弱点,没有人手下留情。”

为了把自己锻造成杀人机器,黑市拳手必须进行最艰苦的训练。没有人敢偷懒,因为这是要用生命作为代价的。在1998年被捣毁的西伯利亚黑市拳训练营中,训练的残酷让拳手仿佛生活在地狱中。他们每天要和野兽搏斗,用树干、石头甚至钢铁练习腿法。不过训练的效果也很显著。这个训练营走出的拳手好象一切感情都丧失了,在拳台上他们真的是一部杀人机器,让对手不寒而栗。除了双人对打的比赛,黑市拳赛中还有其他刺激的项目:一对多。高水平的黑市拳手有时会同时面对多名拳手,以展示超强的实力。有时多方还被允许使用棍棒,但单人一方不允许。卡内拉说:“好的黑市拳手的腿就像铁棍。”此外还有与野兽搏斗以及群殴。这些项目更像是对生命的嘲弄。很多正统格斗界人士对这些项目都深恶痛绝,认为这比古罗马时代的角斗还要残忍。

不管人们是否承认,高水平的黑市拳手确实掌握着世界上最强的徒手杀人技术。正统格斗界人士鄙视他们,但在心底里却对他们感到恐惧。人们很难从感情上接受:最强的格斗技术不是出自人们顶礼膜拜的英雄,而是出自这些毫无感情的杀人机器,也许这就是格斗最残酷的地方。黑市拳手不是英雄,他们在人们的心里更像怪物。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人们试图让自己相信:世界上不存在这样一群人和这样可怕的徒手格斗技术。但他们仍然存在着。

在大多数国家,黑市拳师都被列入禁止的范围,但却是屡禁不止。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人类残忍的本能可能是黑市拳市场的源泉。黑暗的拳台上永远都有拳手在浴血奋战,今天的胜利者明天可能就会变成一具尸体。人们在西伯利亚黑市拳训练营中甚至发现了十几岁的孩子,这些小街头霸王认为打黑市拳是他们发财的最好出路。一个孩子攥紧了拳头,目中透出冷酷的光芒,“等在这里赚足了钱,我就在莫斯科买幢别墅。就算不能成为拳王,以后也不会有人敢惹我。”

地下黑拳!

《终极格斗冠军赛2010》

最近的格斗类游戏对于PSP似乎也是青睐有加啊,刚宣布《TNA摔角:穿越界限》将要登陆PSP平台不久,TH0近日也宣布了《终极格斗冠军赛2010》也将登陆PSP,并为我们带来了一段最新的视频,下面我们来一睹为快吧。

以没有限制而闻名的终极格斗冠军赛(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简称UFC)是一个美国本土的综合格斗(MMA)组织。因为其比赛场地在一个网状的八角笼里,所以也常被叫做“笼斗”甚至是“地下黑拳”。

《终极格斗冠军赛》系列是以美国同名的赛事活动为基础,由日本游戏开发商Yuke’s进行开发,TH0发行的一个系列作品。近日该系列新作《终极格斗冠军赛2010》宣布将会在2010年5月25日登陆3个平台,即PS3、Xbox360,以及PSP。

上一篇:高尔夫思维 总统养成手册 下一篇:说个谎言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