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时间:2022-10-30 09:28:50

欧洲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考察欧洲的教育体制,尤其是德国的高职教育,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对我国高职教育模式的探讨具有导向和启迪作用。

(一)对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欧洲教育不搞一刀切,不搞“一锅煮”,强调对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最明显的就是看一下德国的教育学制(见德国的教育学制图)。

德国的教育学制和中国有很大差别。德国小学是四年制,我国小学是六年制。德国孩子6岁上学,四年读完之后,因材施教,按三个方向分流。学生不用考试,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表现,确定发展方向。形象思维发达的学生,上六年制的文科,约占30%左右,这是第一个去向;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上五年制的理工科,人数占40%;第三类就是文理兼通、比较聪明的全才学生上全日制中学,约占30%。

欧洲教育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从10岁小学毕业后就开始了,定向培养。比如,德国的中学是8―9年,把高小2年,初中3年,高中3年加到一起了。经过8、9年完整的全日制教育后上大学,学习5年,5年没毕业给3年补考学分的机会,若不及格取消学籍。所以,大学时间是5―8年,其中3年是弹性期。大学生毕业后,工资是3500欧元/月,相当于4万多元人民币。文科和理工科的大学生毕业后,如想做技能性工作必须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2―3年,面向企业提高动手能力,成为高级蓝领技术工人。还有一个出路和立交桥,就是上高职学校学习2年,之后再并轨上五年制的本科大学。通过这个表格,大家对整个德国的教育学制一览无遗。德国人认为,大学毕业后当工程师是人才,当高级技工更是人才。德国高级技工的月工资在2500―2700欧元之间,与本科毕业生不相上下。德国好多的州长,甚至总理、部长都是高档技工出身,社会地位很高。在中国,不上大学,没有本科文凭不行,所以大家都往大学里挤,可德国人却认为,技能型和学术型人才,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定位,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

(二)学分管理,弹性学制,宽进严出

学生进校后,提倡半工半读,实行学分管理、弹性学制。学习时间可长可短,比如大学5年,若是3年中把学分累积够了,就发毕业证,5年的奖学金也都提前发给学生;5年内学分不够,学生可以再念3年,一共8年,毕业后照样是大学生。德国规定,28%以上的大学生不能毕业,宽进严出,给学生压力感,紧迫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借鉴这个做法,进门松出门紧,给予学生广阔的求学机会和空间,自由发展但有约束,张扬个性但不出格,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自虐学习为自觉学习,这样才能打造特色技能,培养拔尖人才。德国柏林大学的校长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孩子高中一毕业就出国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这个时候留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大款的孩子,不知学习,只知享受,拿钱瞎消费,混了8年还在28%的淘汰率之内,得不到大学文凭,结果国内国外“两面空”,连个归宿都没有。所以,他建议中国学生先在国内念完本科大学,然后再留学,经过努力国内国外获得两个毕业证,知识多了,外语过关了,身价高了,就业选择余地也大了。

(三)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养

欧洲学校特别注重打造名师,认为名师塑造名校,名校培养名人,名人提升名校,名校造就名师,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教授的社会地位很高,处处受人尊重,如看病可以往前排。在欧洲,教授是最高职称,没有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之类。

欧洲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强调两点:

1.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明确规定,考大学的学生必须有2年的实践经验,大学毕业后也必须有2年的社会实践,或在企业或在国家机关干满2年才有资格参加教师岗位竞聘。在我国却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就上讲台,当老师。这实际是超越阶段,先天不足,所以要认真补上这一课,否则无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样的教师教学生,用德国人的话说,是两只“左手”。右手灵,左手笨,书呆子大学生,德国叫两只“左手”的大学生。对老师的实践经验更看重,因为他要培养的是有能力的学生,不是单纯为了取得文凭的学生。

2.防止教师的近亲繁殖。德国明确规定,本校学生不准留校当老师。这非常有道理,因为对本校太熟悉了,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一脉相承,要创新很难。若是换个环境,去其他学校当老师,才有利于形成复合型思维,有利于知识更新,有利于人才培养。我国却是“一站式”的培养模式,同一个教师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留校成为教师。这样一条龙下来,三次“回锅煮”,思维方式一样,知识结构一样,水平上没太大发展,人际关系却盘根错节。所以,德国这种做法,即本科生不准考本校研究生,研究生不准考本校博士生,对我们很有启示。德国规定大学助教只能在一个学校干五年,五年之后必须另择大学做助教或讲师。逼着你交流换岗。我国的近亲繁殖太厉害了,一个机关、一个企业、一个学校,夫妻、父子、亲属一大帮,拽耳腮动,工作不认真干,单位也不好管理。看来,生命科学所讲的“杂交”出优势,近亲繁殖就退化,同样适用于人才的管理和培养。

(四)讲授方法鲜活,注重启发、交流、互动

我们深入了几次大学的课堂,感觉就像开研讨会,学生可以随便走动,老师也是随便提问,课堂上非常活跃。我国从小学开始就把学生管得死死的,像木偶一样,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结果是思维僵化,知识同化,心理老化,失去了学生应有的朝气和活力,泯灭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是灌输式教育的弊端。我国的大学教授,不乏靠资格熬出来的人,水平并非教授级,头发讲白了,教案翻黄了,学生教傻了,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所以,中国的传统教育必须来一次彻底革命,开发新课型,比如案例型,研讨型,参与型,辩论型,课件型等。外国老师讲课,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表情丰富,形象生动,逗得学生哈哈笑,然后大家都举手发言,处在兴奋状态中,没有一个打瞌睡的。人的大脑在亢奋中摄取知识,效果肯定是最佳的。而我们是满堂灌,老师瞪眼讲,学生闭眼听,昏昏欲睡,教学质量根本上不去。

德国认为,大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的,生活能力,不是看灌输了多少知识。因为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特别突出能力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从法国的教育体制看,提倡培养学生的4种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第一,思考能力。老师讲课,不是教“是什么”,更多的是讲“为什么”,举一反三,启发引导,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了善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终生受益。第二,动手能力。能适应社会即培养工作能力,也培养生活能力。第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源于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就要敢于让学生猎奇。德国一个教授跟我讲,一节课50分钟,我就讲35分钟,那15分钟答疑,让学生讨论,把学习的气氛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他认为,如果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提问,这是我讲课的悲哀,如果学生打断讲课,不管提什么问题我都高兴,说明学生关注我了,促使我把问题讲透,促使我精心备课、讲课。相反,我国学校的一些教师习惯于单向灌输,害怕学生反向提问,问多了不但烦,而且还把学生“打入”另类,导致师生处在对立情绪中,使双向互动、和谐统一的教学过程黯然失色,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也就无从挖掘。第四,再学习能力。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的周期是5―8年,大学4年学的知识到社会上能用10年就不错了,这就需要再学习能力。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之后会遇到很多新问题,知识淘汰率很高,如果没有再学习能力,就没法获得新知识,也无法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再学习能力是在学校打造和练就出来的,具备这种通过自学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将终身受用。这比知识更值钱,如果说知识是财富,那么能力则是攫取财富的手段,有了它,财富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五)无校园的学校,开放式的管理

欧洲的大学几乎都没有完整的校园,没有操场,没有食堂,没有宿舍,就是几座孤楼,后勤管理全部社会化。巴黎大学63000名学生,分布在8个校区,每个校区就是临街的一座楼,没有围墙,没有栅栏。我国大学却是另一番景象:校校有大门脸,有围墙,有栅栏,把校园围得密不透风,似与外界隔绝;进去之后有纵深,有广场,然后是主楼,主楼周围是教学区、生活区、休闲区、运动区,认为这才叫大学;教学评估要看每个学生平均面积多少,教学设备多少,操场是不是塑胶跑道;这种校园式大学,说到底,还是计划经济那一套。这么大的“家业”,后勤社会化改革怎么进行?负担太重,影响、分散校长抓教学的精力。中国就是这种“方圆”文化,故宫是方的,北京的四合院是方的,现在所有的机关、大学也都是用栅栏方方正正地围起来,以示存在的尊严。这是我国几千年封建文化中封闭式管理的――种表现。欧洲人不是这种观念,而是发散式思维,开放式管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六)职业教育的模式

在德国、意大利和法国,我们集中考察了高职教育,走了3家高职学院、1个社区协会、4个行业组织。欧洲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4点:

1.全社会的尊工重技,以制造业立国。经过多年的工业化革命,欧洲形成了一大批以制造业为骨干的企业群,社会上下形成了一种尊工重技的理念。与我国倡导尊师重教相比,这种理念层次更高、更新。他们尊重工人,注重技术,以技术立国,以产业强国,所以,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工业总产值占本国总产值的63%以上。这就引导、鼓励人们学技术,做“灰领”,当高档技工,收入不低,社会地位很高,德国的很多州长、议院都是技工出身,令众人崇尚。让全社会形成这种理念,学生才愿意报考高职学院。这种文化氛围很重要,我国恰恰缺乏这一点,人人抢占“独木桥”,都去上本科,毕业后都去谋官,都去当工程师,都去做“人上人”,认为务工“丢人”、“掉派”,从家长到学生都是这种观念。近几年,工科专业“冷”,招不到高职学生,就是家长和学生的思想观念错位造成的。这需要在全社会转变择业观和就业观,彻底形成摒弃“官本位”、崇尚“能力本位”的文化理念和氛围。但传统文化的惰性很强,转变过程很漫长,不能一蹴而就,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些文化残余至今未除,即是例证。因此,把我国打造成为制造业大国,全球的制造工厂,就必须把尊师重教理念提升为尊工重技理念,引导家长和学生彻底转变择业观和就业观,从而在全社会真正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文化氛围。

2.全社会的岗位准入制度。这种制度推动了高职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发展,带动了工人素质的提高。德国的技工分为7大行业,854个工种,共计263万人,其中高档技工占员工总数的43.8%。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技能素质高、数量庞大的高级技工和高级蓝领,才能把“宝马”“奔驰”汽车打造为世界顶尖级的产品,成为国际名牌。这里有高档技工的贡献,因为图纸再好,没有高档技工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科技成果再先进,没有高档技工的物化劳动也不能形成生产力。德国规定,所有的技术岗位都得持证上岗,无证不准上岗;大学毕业生要想当高档技工,得先到高职学院补读2年,拿到岗位职业证书后,才能当高档技工。这种政策导向,带火了高职教育,增强了人们学技能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国与之相比,相差甚远,虽然规定是“德能勤绩”,但操作起来往往变成“唯文凭论”,如评职称看文凭,提拔干部看文凭,文凭越高越好。欧洲不讲这个,只认职业技能证。欧洲对技能教育的强势推广,使得社会特别重视高职教育,学生自愿成为“双证”型,教师自觉成为“双师”型。

3.产学研一体化,“三合一”办高职。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三位一体,共同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发展。德国的高职教育是3家合办:一是政府出钱,二是行业协会负责组织考核,三是高职学院负责理论、实验课,企业负责实习实训。这种政府牵头,行业学会把关,高职学院和企业共同实施的办学格局,解决了高职学院承办实习实训和技能考核的问题,减轻负担,腾出精力,专心培养人才。欧洲高职学院自己不办实习车间,全部放到企业去,企业负有给高职学院投资搞实训的义务,然后才有权利到学校选择毕业生。这种制度,管理到位,为高职教育打开了生存通道,拓宽了发展空间,这就是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真正奥妙和神秘武器。

4.政府出钱办高职。德国的高职学生入校后,每个月领250欧元,这是政府拿钱,是职业培训费;实习期间,企业给每个学生发350欧元。高职学院投入的设备全部由政府出资,这是因为政府要以工业立国,认识到了高职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我国政府对此重视不够,财政拨款不到学校经费的一半,高职学院靠自己创收扩大规模解决吃饭问题。所以,高职学院都是先求生存,再谋发展,无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高职教育发展很艰难。这次从欧洲找到了借鉴:中国要产业立国,成为全球工厂,必须投放精力、财力、物力,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舍此,再别无选择!

上一篇: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条件下的过度教育 下一篇:论大学英语课程结构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