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悦成功

时间:2022-10-30 08:54:40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悦成功

新世纪的到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知识在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凸现,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世纪的召唤,世界各国以各自发展特色,调整着人才培养的蓝图,中国随着进入WTO,国门的全面打开,全方位与国际对接,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更趋明显,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现有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学会创新,学会发明。为此,教学理念要变化,教学模式要更新,而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是提高培养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几多探索,一种开放性、主体性、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何为主体性教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即学生学习的过程浊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去主动获取知识,老师也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作学生自主探究的引路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正如教育家梅纽因所说:"学生的能力首先还得来自于学生,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去发掘的。"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发展个性,这就是主体性教学。

数学学科由于自身所具有的逻辑性、严密性、精准性、实践性等特点,而更具探究性,更利于主体性教学的实施和开展。怎样做好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实施民主教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便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因此情感是课堂教学中的剂、催化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与学生情感沟通,构建一种师生共进退的良好气氛。古人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做到以情激情,以地趣激情,以动激情,以美激情,即教师不仅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体态活泼,语言风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兴奋状态,试想如果一位教师衣冠不整上堂来,一步三摇要人扶,三言两语随风去,一招半式定乾坤,课堂会活跃吗?学生会进入境界吗?答案应是否定的。同时教师应注意适时、适度,针对学生个性丰富的特点,灵活地使用激励性评价机制。如"好极了""真不错""你想到了老师前面"等或一个轻轻的手势,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热烈专注的目光,一个的动作,都会使学生进入你情感的怀抱,这时学生会没有参与的兴趣和欲望吗?答案应是肯定的。

二、在数学课堂上要创设开放的人文环境

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允许重答、补充、发问、争论、再想。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特征决定了他们是好动的,好奇的,思维是飞翔的,也是好表现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彻底改变那种"一言堂堂主"的作风,不要怕学生飞出你的掌心,至少不要控制太死,给学生一个思维飞展空间,把数学课堂教学化作一篇散文,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对于敢大胆想,又超出了你设计范围的学生应在给予肯定鼓励的同时恰当引导,不要简单斥之为"你错了""怎么想的"。比如,我在组织复习与圆有关的几何知识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圆,以此为依托,让学生充分去想,去回忆,相互补充,最后由他们自己构建了这一知识面的体系,(圆本身的特征,计算,圆与其它形体的联系等)整个课堂轻松、活跃、学生完全进入了主体学习的氛围,要做到这一点:第一要尊重每个学生,把他们个个当人,平等对待相信他们个个是天才。第二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街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幼小的心灵"。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宝贵的,却也是脆弱而娇嫩易受伤的,教师的一句善言,鼓励也许可造成一个天才,一时语伤或许就会扼杀了一个英杰。(例:《世说新语》中"乞丐与状元"的故事)那我们教师岂不成了刈才人。第三,注意面积全体学生,力争提供给人人表现的机会,不要总是只抽举人(或成绩好)的,而对那些不举手(存在犹豫心)却冷落街头难问津,这样开长地久,班上的含羞草会遍及天涯,而爱回答问题的也会渐渐失去依衬而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教师就只能向廉儿低下,听人笑语了。第四,给与你的每个学生恰当的关注,让他感受到你的关爱,让他知道你时时关注着他的进步,低听着他的步声。再次为了成功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平时师生情感的交流,民主相处亦是实现课堂主体性参与的平台。例如,在课间、闲暇时候和学生一起谈谈心,说说笑话,摆摆龙门阵,一起游戏,消除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的心理,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的情感,学生亲近你,接纳你,信服你,主动参与便有了个好的基础。

三、因地制宜,设立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认识心理学认为:学生要获取某种知识,就要把知识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领略数学美的真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主体性教学,首先应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则,寻找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已有认知结构出发,找到契合点,去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所指出的"教育的首要工作是进入孩子的心灵,打不开这扇门,教育便成了空中楼阁。"如:我在教学圆柱表面积应用时,我是事先安排学生从身边找到一些圆柱体实物,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指出其表面与书上知识对比,最后让他们自己发现了圆柱实物分完全型,无盖型,通风型,从而明确其表面的计算,最后让他们再举例。这样,学生便通过对生活体验的回顾,从记忆中获取或巩固了这部分知识、技能。

总之,主体性教学作为一个新的理念,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刚刚进入我们的领域,我们必须经过不懈的探索,才会使之大放异彩。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我们教学主流并给予我们丰富的回报。

上一篇:浅谈教育中如何表扬与批评 下一篇:班主任成长、成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