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单超女

时间:2022-10-30 06:07:16

快递单超女

好点子却一头热

2012年夏天,22岁的郭星刚走出四川省德阳市一所警官学校。未能如愿成为一名警察,她只好来到成都,寻求梦想。

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为一家公司散发广告宣传单。令她吃惊的是,同事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竟把多张传单派发给同一个路人,而且将没发出的传单随手丢进了垃圾桶。

一连几天,郭星都在想:一份广告宣传单怎么能给多个人看到,以增加阅读量,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街头,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拖着大量货物,穿梭在大街小巷,手持快递单,寻找门牌号码的情景,莫名地吸引了她——如果把广告印在快递单、送货单上,至少能保证两个人看到或阅读,一个是送货人员,另一个是收件人。

当晚,郭星找到同在成都的中学同学胡雪梅,“现在好工作都难找,不如再召集几个同学,大家尝试创业,怎样?”胡雪梅刚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系,她同样认为这创意不错。第二天,她们又找来两位女同学,大家热情高涨,一拍即合。

不几天,一支“快递单广告”创业团队组建而成,十多个人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分工是:联系物流和快递公司,在快递单上争取广告位,代价是她们将免费为快递公司印制快递单;另一组,则去寻找愿意在快递单上做广告的客户。

可半个多月过去了,团队仍处于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处境。有几家快递公司都声称愿意合作,他们都怀着节约成本的念头。据一家快递公司的分部经理表示,他们分部平均每天有两千多份同城快递业务,每张快递单的成本是0.3元,如使用免费快递单,每天可节约成本六百多元。这样算起来,每月、每年节约的成本以近2万元和20万元计,对公司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但郭星没找到一个愿意投放广告的客户,她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创业模式。

非凡人做非凡事

有一家在网上卖零食的电商,郭星每天打两个电话给其前台,想找领导商谈,都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搪塞,一筹莫展。

这时,不知是谁建议,让郭星把“快递单广告”的宣传资料放进快递信封内,再乔装打扮成快递公司员工,直奔电商而去,恳请前台一定把快件转交给相关部门领导。等了一周后,那家公司竟主动与郭星联系。

双方经过深入沟通,电商以试试看的态度,支付8000元,买下了快递单上的两个广告位。创业团队收获第一笔订单,深受鼓舞。随后,郭星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一个月后,最初投放广告的电商,因客户群中年轻白领居多,广告受众精准,每天销售量以30至40个订单递增,产生了显著的市场效应。郭星也由此受到业界、媒体的更多关注,其中就包括拥有雄厚资金的风险投资机构、个体投资人。

一位投资人对“快递单广告”的创业主题、行业预期非常看好,决心注资1000万元,加入创业团队。当月,投资人就把100万元现金配置到位,并为团队配备了一辆宝马轿车,便于开展业务时使用。

8月中旬,郭星的公司历经一个多月的拓展,以一个广告位收费0.4元、万份起印为业务标准,与十一家快递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又吸引来五十多个商家投放广告。公司收益与日俱增,一个月便累计收入94.4万元。无论创业时间、业务增长、营业额度、品牌价值,她们的团队都创造了令人惊讶的神话。

据预算,随着快递行业、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全国一年的市场容量必将超过12亿元。

成都广告协会会长樊剑修表示:“快递单广告”存在一定局限性,广告投放人群的信息无法掌控,无法了解收件人的收入、消费习惯,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投放。所以,应该通过地域,进行人群分层,比如送往大学校园的快递,可以投放针对大学生消费的商品广告。

郭星如今成了光鲜的CEO,不管未来有多少困难,她认定了一件事:机遇无处不在,一张快递单,也能点亮非凡梦想。

上一篇:爸爸可能有外遇,我该怎么办?(3则) 下一篇:夺子,爱之深伤之切